一、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探论(论文文献综述)
吕晶,李杰[1](2021)在《保护传承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文中研究表明“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秦汉名邦历史悠久,天下名州人文荟萃。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绥德县文化馆内的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考察调研。古色
行向辉[2](2021)在《绥德:文化名州添新绿》文中研究指明绥德旧称"上郡古邑",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之美誉。绥德之名始于北魏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在历史长河中,绥德在陕北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积淀了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现留存了陕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发源地和359旅驻地等一批重要的红色革命遗址。
李秀萍[3](2020)在《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对外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地理的相对封闭性、历史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使得陕北民俗文化兼具地方性、古老性、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异常鲜明,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祈雨祭祀等物质和精神民俗方面,也体现在婚丧嫁娶、民间艺术等社会民俗方面。然而,由于对外传播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传播意识不强、宣介语境单一等原因,陕北民俗文化长期囿于陕北,走不出国门,有悖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传播学理论提出的5W传播模式为拓宽陕北民俗文化传播路径具有指导作用。
殷宏斐[4](2019)在《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西安地铁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规模和人口基数的愈加庞大,城市交通压力日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成为破除城市发展难题的关键节点。目前,就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现状而言,大部分城市片面注重功能需求的解决而忽视了其作为地域文化载体的功能,造成“千站一面”、地域特色面貌模糊、文化载体功能缺失,这已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以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设计为切入点,探索西安地铁公共空间设计中有效结合当地文化元素的可能性,力求在满足车站公共空间的功能性的前提下,运用设计语言表达本土地域文化特色。文章从分析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现状入手,找寻其中存在的公共空间设计特色不够鲜明、设计主题面貌模糊、生搬硬套的问题内在原因。尝试将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精神文化素养融入西安地铁公共空间设计,同时聚焦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分析其现存的整体面貌,并进行了分类整理,阐述了将陕西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西安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的适用性。在具体的设计实践过程中,以陕西民间美术元素——马勺为设计样本,以具体车站为载体,通过提取马勺典型性艺术风格和设计形态,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将马勺这一传统的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科技技术相结合,创新构建了具有鲜明陕西地域文化特色、极具本土文化气息的地铁公共空间设计样式。本文意在探索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有效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路径,创新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在当下的审美表达方法。图58幅,参考文献60篇。
郝淑琼[5](2018)在《陕北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绥德炕头石狮是陕北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狮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陕北地域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从美学角度系统研究绥德炕头石狮艺术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纵观中国狮文化,立足陕北绥德炕头石狮艺术,追溯了其历史、宗教、地质、文化四个方面的形成因素,研究了绥德炕头石狮相对分期艺术特征。绥德炕头石狮意象造型是论文重点,首先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分析了意象造型这一美学观点,探究意象造型在绥德炕头石狮的形态、纹饰、台座、多维度视象中的体现。进而探析了绥德炕头石狮意象造型所表现的“虚实相生”、“大巧若拙”、“雕凿写意”的艺术风格,并从“自然浪漫之美”“天趣稚拙之美”“体量形态之美”“精神气质之美”四个角度探讨了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意象审美特征。最后,总结了陕北绥德炕头石狮这一民间艺术对笔者今后艺术实践中的启示。
么烨[6](2016)在《从绥德炕头石狮窥探陕北石狮文化》文中提出绥德位于陕西北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绥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旧称"上郡古邑",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之美誉。绥德文化中有一种文化叫做石狮文化,流传已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网络资源对陕北绥德的石狮文化进行深一步的了解和赏析。
郝强强[7](2016)在《陕北窑洞审美意义探究》文中指出传统陕北窑洞是陕北这片黄土地上的地标性建筑,是陕北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沉淀了沧桑的黄土文化。陕北窑洞不仅具有优良的实用价值,也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对传统陕北窑洞进行美学意义探究能展现窑洞这一建筑的独特魅力。本文从中国窑洞出发,梳理窑洞建筑的产生和历史发展的状况,并对在中国广泛分布的各类型窑洞分类,做整体性理解。进而辨析陕北窑洞在众多窑洞类型中的特征,找到典型的、传统的陕北窑洞。本文对传统陕北窑洞的美学探究分六个方面,从形态意义、功能意义、装饰意义、空间意义、生态意义和文化意义上展开。形态意义——有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前者着意远处,将窑洞与窑洞周围的环境结合,在整体中来体现窑洞的审美特征;后者在近处,从窑洞内及窑洞外观察,体会更亲切。功能意义——将窑洞具有审美特征的结构、物件归为三个部分:窑洞构件部分、窑内陈设部分和院落布置部分,每部分选取两个典型。功能性物件首要于使用功能,审美意义在自不觉中产生。装饰意义——陕北窑洞是一种质朴的建筑,装饰不多。本文选取刻镂、塑形和图画三种艺术形式,体现的是陕北窑洞特色鲜明的装饰风格。空间意义——将窑洞相关空间划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窑洞内的核心空间,另一部分是周围的空间,位于窑洞外的不同距离上。核心空间由上下、前后两个方向分别展开;周围空间则在窑洞周围,从院落、山间和村落所框绕而成的不同距离上逐层扩展。生态意义——在四个方面探究窑洞与陕北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突显窑洞的生态性品质。这不仅对窑洞居民有实质利益,在审美上,窑洞与环境内在交融,即窑洞居民与环境的交融,交融带来美感。文化意义——以陕北的文化特征、陕北窑洞和陕北人的性格特征为三个相互影响的因素,构成一个整体的三个表现维度。三个维度可以分别阐述,也可以从整体上来认识。陕北地处农牧交界带,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汇聚。陕北人既有农耕文明的内敛细腻,又有草原民族的奔放粗犷,两种交织的生命体验反映在了陕北窑洞上。传统陕北窑洞有其精致的一面,但是简单的材质、简单的线条决定了窑洞的整体风格。传统陕北窑洞是自然而朴实的,陕北窑洞的魅力不在于发展变换,而在于其守护的坚韧,在于简单、质朴,意蕴浑然。
马平[8](2015)在《以现代图形设计促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传承》文中研究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大多仅停留在实物的收藏层面上,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必须探索一个适应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存方式。本文从设计的角度对绥德炕头石狮艺术这一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视觉图形符号的提炼,对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传承、延续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谭劲威[9](2015)在《陕西绥德石雕文化与数字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绥德石雕艺术历史久远,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了整个人类发展的全过程。据史料记载以及实物考证,它所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石器时代。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等时期的繁荣与新中国以来的鼎盛时期。绥德石雕悠久的历史使得它的形式在各种不同的时代展现出了不同的类型,但这些不同类型的石雕又通过相同的精神内涵以人们不同的需求而呈现在大家面前。然而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靠传统品牌信誉与政府主导的传播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的发展了,以至于绥德石雕的市场不断的萎缩,为振兴其产业并更有效的传播绥德石雕艺术,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对绥德石雕文化开展研究,进而采用现代媒体对其传播,目的是保护与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主要工作有:通过田野考察法、文献法、统计归类等方法完成了对绥德石雕文化背景、艺术特征的探究,其中包括绥德石雕的发展演变、打制技艺、造型风格、作品类型以及文化内涵;基于信息技术,对绥德石雕文化进行了数字采集,同时运用网络技术设计了电子杂志,其内容包括绥德石雕艺术的基础资源、图案数据库、石雕创作素材、石雕作品展览,旨在当前海量信息中寻求绥德石雕文化保护与传播的可行性途径。
马绥莉[10](2014)在《陕北石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景观设计也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环境艺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方面需求,设计师们营造出了公园绿地、园林绿地、现代城市广场等现代园林景观。石雕文化是陕北文化的组成部分,目前陕北地区很多园林景观和建筑等都广泛应用石雕,石雕与园林景观的相融合呈现出一种新型的艺术气氛,同时是连接文化历史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一个纽带。本文以石雕在现代园林中的形式、审美、功能为切入点,系统研究了陕北石雕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设计的原则和要素以及构景,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案例对石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以下几方面探讨:(1)通过调查、分析国内外相关石雕景观设计研究概况,对石雕的石文化进行分析,主要阐述了中国园林石文化、西方石文化及日本园林石文化间的统一与差异。(2)分析石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形式和功能应遵循的原则、石雕与景观间构景应遵循的原则。(3)分析、研究石雕审美的理论和不同题材的石雕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其题材所表达的审美情趣、地域特色。(4)陕北石雕艺术和文化底蕴深厚,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石雕艺术被应用于街道,公园,桥梁和建筑物,主要目的是装扮不同风格的建筑物,尤其是人文景观方面,题材丰富,艺术内涵深厚,个性特征突出。(5)以榆林阳光广场为例,分析了石雕在陕北现代园林景观应用中的设计原则,应用在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形式有:石材雕刻的景观墙,石桥,圆柱,石坐台和其他园林应用形式等等。最后分析了在现代园林中石雕和植物,水,建筑及道路的营造构景。
二、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探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1)保护传承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论文提纲范文)
积极保护 发展民间艺术 |
注重传承 延续历史文脉 |
大力发扬 满足人民需要 |
(3)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对外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陕北民俗文化概述 |
(一)服饰民俗 |
(二)饮食民俗 |
(三)建筑民俗 |
(四)行旅民俗 |
(五)丧葬民俗 |
(六)婚姻嫁娶民俗 |
(七)民间艺术文化 |
(八)精神信仰民俗 |
二、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及成因 |
(一)对外传播机制不健全 |
(二)对外传播意识不强 |
(三)对外传播配套政策不完善 |
(四)对外传播语境单一 |
三、传播学视角下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路径 |
(一)构建传播主体 |
(二)精选传播内容 |
(三)优化传播途径 |
(四)重视传播受者的需求和意见 |
(五)注重传播效果 |
(4)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西安地铁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1.1.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国内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课题研究方法 |
2 西安地铁空间设计发展现状与分析 |
2.1 西安地铁公共空间发展概述 |
2.1.1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产生 |
2.1.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的概念与分类 |
2.1.3 地铁公共空间的特征 |
2.2 西安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现状分析 |
2.2.1 西安地铁公共空间的分析 |
2.2.2 西安地铁空间设计元素分析 |
2.3 使用者与地铁公共空间的关系 |
2.3.1 地铁空间对使用者的心理影响 |
2.3.2 公共空间中的?流分析 |
2.3.3 使用者视觉焦点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
3 西安地铁中陕西民间美术元素的适用性研究 |
3.1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的来源及分析 |
3.2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的分类 |
3.2.1 祈福类 |
3.2.2 娱乐类 |
3.2.3 实用类 |
3.2.4 祭祀类 |
3.3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内涵 |
3.4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公共空间的应用案例 |
4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地铁空间的设计研究 |
4.1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地铁空间的设计原则 |
4.1.1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的继承与创新原则 |
4.1.2 地域文化元素合理提取原则 |
4.1.3 设计突出陕西民间美术元素个性原则 |
4.1.4 使用功能与设计结合原则 |
4.2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地铁空间的设计方法 |
4.2.1 元素特点在设计形式上的统一 |
4.2.2 元素色彩与地铁空间的融合统一 |
4.2.3 合理选择表现元素的材料 |
4.2.4 地域文化元素与地铁空间设计风格相呼应 |
4.3 现西安地铁空间设计代表分析 |
4.3.1 以西安地铁一号线为例 |
4.3.2 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例 |
4.3.3 以西安地铁三号线为例 |
5 以马勺为例的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西安地铁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
5.1 设计理念 |
5.2 设计构思和设计定位 |
5.3 图形设计 |
5.4 设计实例 |
5.4.1 设计原则 |
5.4.2 空间设计 |
5.4.3 出入口设计 |
5.4.4 顶面设计 |
5.4.5 墙面设计 |
5.4.6 地面和导视设计 |
5.4.7 建筑小品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5)陕北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陕北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成因与分期 |
第一节 中国狮文化的艺术源流 |
第二节 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形成因素 |
第三节 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分期特征 |
第二章 陕北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意象造型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意象造型 |
第二节 意象造型在绥德炕头石狮中的表现形式 |
第三章 陕北绥德炕头石狮的艺术风格和意象审美 |
第一节 绥德炕头石狮意象造型的艺术风格 |
第二节 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意象审美 |
第四章 陕北绥德炕头石狮艺术对笔者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从绥德炕头石狮窥探陕北石狮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陕北石狮文化 |
二、绥德炕头石狮 |
1、神灵佑护 |
2、驱邪祛病 |
3、可玩耍 |
4、汉族民间艺术品 |
三、绥德石狮文化濒危状况 |
四、陕北石狮民俗文化保护建议 |
五、结语 |
(7)陕北窑洞审美意义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2.1 文献梳理 |
2.2 问题总结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1.陕北窑洞概述 |
1.1 窑洞的历史 |
1.2 窑洞的类型 |
1.2.1 依据结构分类 |
1.2.2 依据材料分类 |
1.2.3 依据布局分类 |
1.2.4 依据外观分类 |
1.3 陕北窑洞 |
1.3.1 陕北的环境条件 |
1.3.2 典型的陕北窑洞 |
2.陕北窑洞的形态审美意义 |
2.1 宏观 |
2.1.1 自由的布局 |
2.1.2 自然的色泽 |
2.1.3 清晰的形象 |
2.1.4 灵性的曲线 |
2.2 微观 |
2.2.1 窑洞外部 |
2.2.2 窑洞内部 |
3.陕北窑洞的功能审美意义 |
3.1 窑洞构件 |
3.1.1 窗格子 |
3.1.2 拱头线 |
3.2 窑内陈设 |
3.2.1 炕与灶 |
3.2.2 箱与罐 |
3.3 院落布置 |
3.3.1 碾与磨 |
3.3.2 棚与架 |
4.陕北窑洞的装饰审美意义 |
4.1 刻镂 |
4.1.1 剪纸 |
4.1.2 镂雕 |
4.2 塑形 |
4.2.1 面花 |
4.2.2 石狮 |
4.3 图画 |
4.3.1 炕围画 |
4.3.2 布堆画 |
5.陕北窑洞的空间审美意义 |
5.1 窑洞核心 |
5.1.1 上下空间 |
5.1.2 前后空间 |
5.2 窑洞周围 |
5.2.1 院落空间 |
5.2.2 山间空间 |
5.2.3 村落空间 |
6.陕北窑洞的生态审美意义 |
6.1 生态审美的表现 |
6.1.1 选址 |
6.1.2 用料 |
6.1.3 能效利用 |
6.1.4 物理保护 |
6.2 生态审美的特点 |
6.2.1 关联性 |
6.2.2 整体性 |
7.陕北窑洞的文化审美意义 |
7.1 传统陕北窑洞 |
7.1.1 窑洞与文化 |
7.1.2 窑洞与性格 |
7.2 新型陕北窑洞 |
7.2.1 陕北窑洞的发展趋势 |
7.2.2 新型窑洞的审美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以现代图形设计促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保护现状 |
现代图形设计促绥德炕头石狮艺术传承的可行性 |
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推广设计 |
(9)陕西绥德石雕文化与数字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的学术意义和实际意义 |
1.2.1 课题的学术意义 |
1.2.2 课题的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国本文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的目标 |
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3 本文的研究的技术化路线 |
2 绥德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石雕艺术发展概况 |
2.1 绥德的自然生态环境 |
2.2 绥德的社会文化环境 |
2.3 石雕的发展状况 |
2.4 小结 |
3 绥德石雕的类型与制作流程 |
3.1 绥德石雕的类型 |
3.1.1 绥德石雕的种类 |
3.2 绥德石雕的制作流程与工具 |
3.2.1 制作流程 |
3.2.2 雕刻工具 |
3.3 小结 |
4 绥德石雕的哲学意涵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
4.1 绥德石雕的哲学意涵 |
4.2 陕北民风民俗的关系与绥德石雕艺术的关系 |
4.3 绥德石雕艺术审美特征 |
4.4 绥德石雕的艺术风格 |
4.5 小结 |
5 绥德石雕艺术电子杂志设计 |
5.1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杂志传播方法 |
5.2 电子杂志的运行方式 |
5.2.1 电子杂志和传统杂志比较 |
5.2.2 电子杂志视觉交互界面设计的要素分析 |
5.2.3 电子杂志视觉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 |
5.2.4 电子杂志界面框架 |
5.3 绥德石雕艺术电子杂志传播的可行性分析 |
5.3.1 素材的采集 |
5.3.2 素材数据库的构架 |
5.4 绥德石雕艺术电子杂志设计 |
5.4.1 电子杂志电子杂志的界面设计 |
5.4.2 绥德石雕电子杂志内容架构 |
5.4.3 绥德石雕电子杂志效果展示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本课题主要工作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陕北石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园林石雕构景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园林石雕构景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理论研究法 |
第二章 石雕在现代园林环境中的应用 |
2.1 现代园林概述 |
2.2 石雕在现代园林中的空间地位和功能 |
2.2.1 石雕在现代园林中的空间地位 |
2.2.2 石雕在现代园林环境中的功能作用 |
2.3 石雕在现代园林中的设计要素和原则 |
2.3.1 设计要素 |
2.3.2 石雕的设计原则 |
2.4 石雕在现代园林环境中的应用 |
2.4.1 广场石雕 |
2.4.2 园林石雕 |
2.4.3 居住小区石雕 |
2.4.4 桥梁水面石雕 |
2.4.5 街道绿地石雕 |
第三章 石雕审美的理论研究 |
3.1 石雕的分类 |
3.1.1 按石雕的应用分类 |
3.1.2 按石雕的题材分类 |
3.2 石雕的民间艺术性 |
3.3 石雕的审美特征 |
3.3.1 线条的美 |
3.3.2 装饰的美 |
3.3.3 象征的美 |
3.3.4 纪念的美 |
第四章 陕北石雕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4.1 陕北地区自然环境 |
4.2 陕北文化与经济 |
4.3 陕北石雕文化的发展历史 |
4.3.1 陕北石雕的产生 |
4.3.2 陕北石雕的发展 |
4.4 陕北石雕现状 |
4.4.1 题材与造型更加丰富 |
4.4.2 技法更加娴熟 |
4.4.3 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
4.4.4 发展方向趋于“园林化” |
4.5 陕北石雕的文化价值及现代意义 |
第五章 案例分析研究——以榆林阳光广场景观为例 |
5.1 榆林环境景观现状及特征 |
5.2 阳光广场概述 |
5.3 石雕在陕北现代园林中的设计原则 |
5.3.1 地域性原则 |
5.3.2 生态性原则 |
5.3.3 艺术性原则 |
5.4 阳光广场园林景观的主要设计形式 |
5.4.1 石雕景墙 |
5.4.2 石雕地面铺装 |
5.4.3 石雕桥 |
5.4.4 石雕圆柱 |
5.4.5 石雕抱鼓石 |
5.4.6 其他石雕园林应用形式 |
5.5 现代园林中陕北石雕与其他园林要素的构景 |
5.5.1 石雕与植物的构景 |
5.5.2 石雕与水景的构景 |
5.5.3 石雕与建筑的构景 |
5.5.4 石雕与园路的构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探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保护传承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N]. 吕晶,李杰. 榆林日报, 2021
- [2]绥德:文化名州添新绿[J]. 行向辉. 陕西画报, 2021(03)
- [3]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对外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J]. 李秀萍. 安康学院学报, 2020(04)
- [4]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西安地铁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殷宏斐.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7)
- [5]陕北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研究[D]. 郝淑琼. 宁夏大学, 2018(01)
- [6]从绥德炕头石狮窥探陕北石狮文化[J]. 么烨. 艺术品鉴, 2016(08)
- [7]陕北窑洞审美意义探究[D]. 郝强强.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8]以现代图形设计促绥德炕头石狮艺术的传承[J]. 马平. 人民论坛, 2015(33)
- [9]陕西绥德石雕文化与数字化传播研究[D]. 谭劲威. 陕西科技大学, 2015(01)
- [10]陕北石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马绥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