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纺织步步登高(论文文献综述)
何婷婷[1](2021)在《梁辰鱼香奁散曲研究》文中提出梁辰鱼以魏良辅改革后的昆腔新声作曲,开启了嘉靖以来南曲创作、盛行的一个崭新时代,成为明代中后期着名曲家之一。在他现存的散曲集《江东白苎》和《续江东白苎》中,香奁之曲占据了近三分之二的内容。这不仅是梁辰鱼整个散曲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香风大炽的晚明风靡一时,对明代后期香奁散曲这一题材的创作及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梁辰鱼香奁散曲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立足于史志、方志、曲集、曲话等文献材料,通过文史结合的方法,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明代香奁散曲发展积淀和梁辰鱼的个人经历出发,对梁辰鱼香奁散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了探究。继而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梁辰鱼香奁散曲的主要内容、情感内涵,认为梁辰鱼香奁散曲主要可分为赠妓、咏物、悼亡、宫怨、闺怨、风情六类;情感内涵比较丰富,具有在出仕与避世间徘徊的矛盾心理,以闺情寄托失意的哀怨之情以及对歌妓命运的同情和男女真情的讴歌。同时通过与明代其他重要香奁曲家作品的比较,从曲作的曲体特征、内容特点、艺术风格、女性形象等四个角度来探讨了梁辰鱼香奁散曲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后通过探讨梁氏香奁散曲之继承、革新以及对后世香奁散曲的影响,明确了梁氏在明代香奁散曲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刘荣荣[2](2021)在《明代女子汉服形制研究与创新设计》文中指出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汉服经历了从起源到发展到断代再到复兴的曲折历程,因而也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或从历史角度进行汉服演变研究,或从文化角度进行审美意蕴研究,或从考古角度进行复原研究等等,取得了颇为丰硕的学术成果。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在儒家的礼治思想指导下,汲取周汉、唐宋服饰的精华,重新制定了一套极其严密周备的服饰制度,以期通过服饰来达到“辨贵贱、明等威”的目的。在查阅大量的研究资料后笔者发现,对于明代汉服的研究多集中在男子服饰中,如皇帝的冕服、男子冠服、男子官服补子等,对与女子服饰的研究多为文化研究,有关明代女子汉服的形制研究较少。本课题从汉服文化的角度出发,以明代女子汉服为研究对象,结合出土文物、画像、典籍文献等资料,对明代女子服饰的“形”与“制”以及服饰风尚变化的原因进行研究。首先,对“汉服”、“形制”进行概念界定,对汉服与古装、唐装、影楼装、旗袍,“明代汉服”与“明制汉服”等进行概念厘清,并概述了汉服从发展、断代到复兴的过程,完成课题的基础研究。其次从“形”和“制”两方面入手,对明代后妃、命妇以及庶民三个阶层的女子服饰进行“制”的研究,对明代女子常见的襦裙、袍服、褙子、比甲以及其他少见的如吉服、百子衣、赐服等进行“形”的研究,并根据所研究的成果总结服饰的风尚变化及原因。最后,根据明代女子汉服在当下的穿用问题(如混搭、穿越、不合理改良等),在遵循正确形制实物的基础上,对服装进行图案创新和配色创新。以期补充和完善形制知识,助力汉服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减少汉服的错误搭配,帮助消费者了解汉服的正确形制。
韦珊珊[3](2020)在《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成(1582-1642)是明末造园家、画家、文人。早年从事绘画,游历燕楚,中年以后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筑有东弟园、寤园和影园等。年近五十综一生所学,撰写出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造园专着《园冶》,将造园之术上升至造园之道,终结了“园有异宜,无成法”的历史,为中国园林艺术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经典文本。《园冶》全书采用骈文体结合散文体的写作方法,确立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审美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因借体宜”方法论。计成工诗善画的素养与园林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该书所体现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我国园林美学特别是文人写意园林美学的经典之作,散发着一种普遍存在、跨越时空的园林美学精神,其隽永的内涵历久弥新。本文围绕计成《园冶》深入研究,做出梳理与探讨,以阐明计成的园林美学思想。导论部分综合介绍了与计成《园冶》美学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说明了论文展开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总括介绍计成与《园冶》。通过计成的三个身份:画家、文人、造园家和《园冶》书名更替、被禁疑云、流通细节及与日本造园书籍《作庭记》之比较来描摹出计成其人与《园冶》奇书的全貌,并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探寻其工诗善画素养对园林审美旨趣形成的影响,从整体上对计成和《园冶》形成认知,为下文造园艺术研究作铺垫。第二章通过对计成园林审美理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爬梳,阐明文人写意园林的审美特点和自然观念,同时这种与自然亲和的审美理想还伴有三重审美功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揭示了主观能动“人作”与自然“天开”的辩证关系,明显受到传统哲学—美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并且带有与自然亲和的倾向,这些都成为了计成园林美学自然观念的渊薮。而贯穿于《园冶》全书的生态警语,反应出计成妙法自然的造园理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作为在明代艺术发展至顶峰的文人写意园林,或多或少影响了域内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者无论是意境的构造还是对自然的态度都趋向一致。与此同时,遥远的英国正经历着如晚明心学勃兴的时期,经验主义哲学成为其社会主流思潮,古典的束缚开始被感性经验逐渐替代,被几何布局占具的园林,半个世纪后被一种模仿中国文人园的“英华园林”所突围。而脱胎于中国园林的日本庭院艺术发展到江户早期(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已形成了同江南文人写意园林迥异的园林审美观念。在与以上四种“他者”简略比较后,计成造园审美理想的独特性愈发显现。而《园冶》中所呈现的这种审美理想还伴有感官陶醉、抚慰心灵、畅神寄情等三重审美功能。第三章以计成“意在笔先,拟入画中”的意境追求为主题,首先从意象与意境、情景交融两个方面考察意境的产生。再以园、诗、画三者意境营造的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趋同性揭示计成园林意境取法诗画的艺术理路。形式层面上,园林“布局”对标诗歌“对仗”,以求在视觉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感。假山“非常态”造型源自山水画论中的山势形态,以自然集萃之形达至行、望、居、游之林泉精义。内容层面上,园林建造要素以诗歌文字意象为准则,“园景”仿“诗情”,以求突破客观时空限制通往神思妙境。画家绘制山体力求“深远”之态,造园家理水渴求“不尽”之感,“山远水长”皆意使观照主体感知到时空的旷达性,于有限中见无限,谙熟于此的计成于园林实践中通过铺地、掇山等技法营造出外物观赏→主观情化→意境生发的园林意境品赏路径。第四章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借景法则为中心,考察计成的“贵因”观和借景理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营造园林的艺术目标,“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是实现艺术目标的具体实践方法。从历史上的“贵因”观念和《园冶》体现出的巧于用“因”展开,联系现有园林实例,详细解读计成所提出的六大借景模式。第五章以计成所造三座园林实践中体现出的美学规范为逻辑线索考察计成造园实践与其美学观念的结合。他善于“因借”原有客观环境在园林中展现出“以小见大”、“蜿蜒曲折”、“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东弟园、寤园建于《园冶》成书前,为计成提供理论储备的实践机遇,影园建造于《园冶》成书之后,可视作其园林美学理论指导造园实践的成功案例。计成不仅是园林美学的倡导者亦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本文尝试从美学、文化史角度切入晚明社会,通过同域内外其他园林和诗画艺术理论的比较研究,对《园冶》展现出的造园主旨、意境追求及其造园法则进行解读,梳理出其整体思路及各造园步骤间的内在美学逻辑,而这套园林美学逻辑迄今不失其先进性与成熟性,值得我们一再研究。
姚路嘉[4](2020)在《中国登山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登山是极具社会影响、经济价值与象征意义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中国,登山起源于远古先民“山岳有灵”观念下的为祭祀而登的祭山传统,此后又发展出为获得审美体验而登、为修行而登、为休闲娱乐而登的各种登山形态。近代面对新的变局,中国登山积极吸收西方现代登山运动发展成果,融入时代潮流,衍生出了为救国而登、为育人而登、为文明而登的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后奥运时代,登山又以为“站起来”而登、为“富起来”而登、为“强起来”而登的新面貌发挥着自身的积极影响。登山与中国古代封天祀地、山水寄情、登高抒怀、隐逸修行等种种文化元素产生关联,又在近现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登山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社会、民生交织共进,承载着远超自身体量的符号象征和意义。当前关于中国登山的系统性的历史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本文以中国登山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实地调研与系统分析、逻辑分析法,通过史料整理,结合相关访谈与实物资料,系统研究登山运动发展的史实脉络,深入分析不同时期的登山观念与登山实践,阐发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进而明晰其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传承民族攀登精神,为登山事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与智力支持。研究结论认为:第一,中国登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山岳崇拜活动。出现了祭祀登山、登山赏景、入山修行等形式。古代山岳攀登呈现出寓“家国”于登山、寓“进取”于登山、寓“修身”于登山的特征;第二,近代登山成为适应工业社会的一项体育运动、一种教育过程以及一种现代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登山在中国的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其价值和功能逐步被人们所体认,为此后登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登山运动在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登山运动首先经历了“为站起来而登”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深入,登山走向“为富起来而登”,为创造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贡献力量。在后奥运时代特别是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新时期,登山成为建设体育强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现代中国登山的发展,体现出“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三大时代特征;第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登山事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实现新的跨越;第五,登山运动是传统文化与国家记忆传承的重要载体,起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积极作用;第六,攀登精神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激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助力;最后,登山事业是兼容并包、功能多元的社会活动,为其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未来中国登山将与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精准扶贫、边疆治理等事业深度对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影响。
王毅[5](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姜亭亭[6](2020)在《审美教育视野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审美教育视野下的古诗词教学是将对诗词美的静态分析转化为审美化的教学行为。引导学生体悟古诗词之美,既顺应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经调查研究发现,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认识到古诗词审美教学的重要意义,高中古诗词审美教学在取得相应教学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注重翻译串讲忽视诗词的审美特性;教师主导课堂忽略学生的审美个性。这导致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审美教育的视野下观照高中古诗词教学十分必要。审美教育视野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初步感知古诗词之美,在此基础上用任务群引领聚焦诗词之美,再通过群文阅读升华古诗词之美。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并在深化拓展的基础上,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张艳[7](2020)在《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更是加大了古诗词的比例,如何在不变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古诗词授课效率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就目前来讲,古诗词通常采用单篇精讲的教学模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也依然停留在孤立的理解和记忆上,不能很好的将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古诗词进行归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依然很差,很难独立鉴赏课外古诗词。而将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引进古诗词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兴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将古诗词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尝试群诗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些教师在设置议题的时候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议题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议题设计的研究。本文共四章:第一章概述了群文阅读的内涵、理论依据和作用,并从构成要素、课堂教学以及课堂参与者三个角度分析了议题设计的价值。第二章通过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课例进行研究分析,揭示了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三章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古诗词群文阅读议题设计的方法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其一是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特征,其二是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形式,其三是从诗词作者、诗词内容、诗词情感和诗词艺术手法四个角度进行古诗词议题设计的微观分析,其四是从宏观理论上阐述古诗词议题设计的方法。第四章是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议题设计示例展示,从设计议题、选文分析和设计说明三个方面来阐述,提供两个示例仅供参考。本文提出的观点和想法尚存在改进的空间,但笔者仍希望自己能够给群文阅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份贡献。
林贞余[8](2020)在《多维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节日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魏晋南北朝节日诗歌的书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民俗文化,还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政治观念、文学观念、美学观念等。不同节日诗歌的书写蕴含了不同的要素,因此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考察这些节日诗的书写。魏晋南北朝节日诗歌中占据数量优势地位的有上巳诗、七夕诗和重阳诗,因此对于这三类节日诗歌的研究成为重点。这些节日诗各自书写的内容和题材都不一样,写作这些节日诗歌的环境和背景也不一样,对于这些节日诗歌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从不同的视域进行分析。第一章将魏晋南北朝的节日诗置于民俗学的视域之下进行研究。从民俗学的角度对魏晋南北朝的节日诗歌作整体的考察,分别对数量上占优势的上巳诗、七夕诗和重阳诗以及对在数量上不占优势的岁时性节日诗、纪念性节日诗和宗教性节日诗进行考察,考察这些诗歌当中的民俗文化意象,以及民俗文化对这些诗歌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分析诗人书写这些诗歌时所抒发的情感。第二章将魏晋南北朝的上巳诗放置在园林美学视域下进行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梳理出魏晋南北朝上巳诗歌中所蕴含的园林美学特点,由于在不同时期,上巳诗歌写作所处的园林不同,因而诗作中出现的园林美学意象也不同,从在这些各具特点的园林美学意象出发,结合当时的政治语境、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在把握上巳诗歌创作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研究上巳诗作中所传递出来的园林之美。诗人在上巳诗中所书写的园林自然生态景观、建筑景观传递了诗人对自身个体生命的体验,也传递出了他们的政治观念、自然观念和文化观念。第三章将魏晋南北朝七夕诗放在宫体题材视域下进行研究。宫体题材对于七夕诗歌的渗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是不一样的,不同阶段的七夕诗写作的题材和内容也是不一样的。魏代出现了织女意象,西晋七夕诗关注自然题材,东晋七夕诗出现了艳情特质,到了南北朝时期,宫体题材对于七夕诗的渗透经历了发轫期、成熟期、深化定型期和发展平缓期。南北朝时期七夕诗的宫体化特征明显加强,这主要体现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南北朝时期的七夕诗当中反复出现的女性穿针的场景、对于牛郎织形象的塑造、对于生活中细微事物的精细化的描摹都可以看作是七夕诗宫体化的具体表现。第四章将魏晋南北朝重阳诗放在应制题材视域下进行研究。在不同的朝代,重阳节诗歌书写所选择的题材是不同的。在东晋诗人笔下,由于受到游仙和山水等主流题材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重阳诗也书写这两种题材。到了南北朝,重阳诗的写作题材从山水题材转入应制题材,经历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发展,应制题材对于重阳诗的渗透是逐渐深化的,到梁代达到了鼎盛,而到了陈代和北朝,又趋向衰微。重阳诗中渗透进应制题材主要是因为统治阶层的倡导,南朝齐梁间统治阶层喜好聚会欢宴,同时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造诣较高,他们鼓励文人们进行诗歌创作,因而诗人们在重阳节写作的诗歌大多反映了皇室或者贵族文人阶层的生活状态,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大多数是歌功颂德的,但是除却歌颂功德以外,这些诗作也不乏生活的趣味性,因为它们正好成为还原当时贵族文化环境、贵族生活状态的一面镜子。除此以外,这些描写秋季景观的重阳诗,在书写自然景观的变化上也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萧瑟美感。
郭婷[9](2020)在《张际亮诗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际亮是近代鸦片战争爱国诗潮中的代表性作家,现存诗歌达三千首以上,尤其是鸦片战争前后创作的诗歌格外引人注目。另外,张际亮还作有六卷文以及其他杂着、日记等。但是与突出的创作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研究的薄弱与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张际亮的生平、交游、着述、文学思想以及诗歌、散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等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论析,以期拓展和深化张际亮及其诗文的研究,进而对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研究乃至整个近代文学的研究有所助益。本文的绪论部分对张际亮及其诗文的研究历史进行了梳理,并说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张际亮的生平、交游及着述分节论述。生平一节主要围绕张际亮不同的人生阶段展开。交游一节突出展现了张际亮广阔的交游格局,他既与不同层次、不同国别的文人进行诗文唱酬,又参加过大型的群体唱和,这样层次丰富的交际活动大致描摹了当时底层文人的交游状况。着述一节简要介绍了张际亮的诗歌、散文、词以及其他杂着的整体创作情况。第二章首先从诗学取向与文章渊源角度揭示了张际亮的诗文创作背景,然后针对他的诗学思想展开细致研讨,为后面章节的诗文创作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从即事感怀诗、山水纪游诗、咏史怀古诗、题赠送别诗以及题画诗共五个方面对张际亮诗歌的思想意蕴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旨在探索特殊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创作路径和心路历程。第四章对张际亮诗歌的艺术特征予以归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风格豪放,沉雄悲凉;手法多样,长于白描;语言质朴,感情充沛;诸体兼备,善用组诗,藉以深入挖掘张际亮诗歌的艺术价值。第五章对张际亮的散文进行探讨,主要分为文体内容与写作特色两个方面。从文体内容角度看,张际亮的散文可分为古文、骈体文以及辞赋三大类,其中尤以古文最为典型,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第一种是传记、寿序与墓志,第二种是游记,第三种是序跋,第四种是书牍。而从写作特色角度看,他的散文主要有三大特点:直面现实,针砭时弊;观点鲜明,论证严密;以情纬文,真挚动人。结语部分概括总结了张际亮的诗文创作在近代文学史上特别是在鸦片战争爱国诗潮中的地位与影响。
匡惠[10](2020)在《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湖南竹枝词是中华竹枝词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记载了湖南发展的部分历史,承载了湖南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创作者的精神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是湖南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作品。以《中华竹枝词全编》和《<中华竹枝词全编·湖南卷>补遗及其文献价值》中的湖南竹枝词为基础语料,通过合理界定民俗词语,本文对湖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民俗词语的民俗学分类,民俗词语在音节、结构、称谓语等方面的特点,部分民俗词语的释义、结构分析、语料价值等。在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主要运用了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共时研究的方法、传统的训诂方法、地方资料考察法等对湖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旨在通过研究探讨这些民俗词语了解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特点与分布,分析这些民俗词语在补充辞书上的语料价值,获悉湖南民俗文化的特征,为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总的来说,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湖南竹枝词的特点。通过分析湖南竹枝词的概况,本文了解到了湖南竹枝词具有丰富的典故、独特的民俗信仰、少数民族语言特色和谚语的使用等特点。第二,湖南竹枝词中的民俗词语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民俗词语以双音节词语为主、民俗词较民俗短语多、岁时民俗词语和信仰民俗词语占比大、民俗称谓多样等。第三,部分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释义与语料价值,这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呈现在第四章中。本文对部分民俗词语进行了意义探讨与结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汉语大词典》进行了词条、义项和书证的补充。根据分析结果,本文补充词条10条、增补义项9条、补充书证7条。与此同时,这些不可多得的语料也从侧面反映了湖南地区的民俗文化。
二、北京纺织步步登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纺织步步登高(论文提纲范文)
(1)梁辰鱼香奁散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香奁散曲内容的界定 |
二、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三、相关问题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一章 梁辰鱼香奁散曲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环境 |
一、繁荣的社会经济与奢靡享乐的风气 |
二、个性张扬与崇俗尚情的世风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香奁散曲创作概况 |
一、成、弘时期——香奁散曲的发展期 |
二、正、嘉时期——香奁散曲的繁荣期 |
三、隆、万时期——香奁散曲的鼎盛期 |
第三节 梁辰鱼与歌妓的交往及其散曲创作 |
第二章 梁辰鱼香奁散曲的内容及情感内涵 |
第一节 梁辰鱼香奁散曲的主要内容 |
一、挥毫以应命——赠妓之曲 |
二、托物以寄情——咏物之曲 |
三、人间久别离——悼亡之曲 |
四、双泪落君前——宫怨之曲 |
五、冷彻鸳鸯浦——闺怨之曲 |
六、檀口揾香腮——风情之曲 |
第二节 梁辰鱼香奁散曲的情感内涵 |
一、出仕——避世之心理 |
二、闺情——失意之寄托 |
三、对歌妓悲惨命运的同情 |
四、对男女真挚情爱的讴歌 |
第三章 梁辰鱼香奁散曲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令套兼作而以套数最称烂漫 |
第二节 写人记事抒情相结合 |
第三节 典雅绮丽、哀婉绵邈的风格特征 |
第四节 塑造女性形象手法多样,但缺乏灵动之感 |
第四章 梁辰鱼香奁散曲的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明代香奁散曲发展史上承上启下之地位 |
第二节 梁辰鱼香奁散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明代女子汉服形制研究与创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史籍资料 |
1.3.2 近现代书籍资料 |
1.3.3 当前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创新点 |
2 汉服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汉服 |
2.1.2 形制 |
2.2 概念厘清 |
2.2.1 汉服与唐装 |
2.2.2 汉服与影楼装 |
2.2.3 汉服与旗袍 |
2.2.4 明代汉服与“明制汉服 |
2.3 汉服兴衰史概述 |
2.3.1 汉服起源与发展 |
2.3.2 汉服中断与衰亡 |
2.3.3 汉服复兴与发扬 |
2.4 本章小结 |
3 明代女子服饰制度 |
3.1 明代女子社会地位 |
3.1.1 守节 |
3.1.2 守贞 |
3.1.3 改嫁 |
3.2 明代后妃服饰制度 |
3.3 明代命妇服饰制度 |
3.4 明代庶民女子服饰制度 |
3.5 本章小结 |
4 明代女子服装形制 |
4.1 明代女子襦裙 |
4.1.1 衫 |
4.1.2 袄 |
4.1.3 裙 |
4.2 明代女子袍服 |
4.2.1 翟衣 |
4.2.2 大衫 |
4.2.3 罗衫 |
4.2.4 通袖袍 |
4.2.5 鞠衣 |
4.3 明代女子褙子 |
4.4 明代女子比甲 |
4.5 明代女子其他服装 |
4.5.1 百子衣 |
4.5.2 蟒衣 |
4.5.3 披风 |
4.5.4 水田衣 |
4.5.5 霞帔 |
4.6 明代服饰风尚演变 |
4.6.1 等级森严的明初期服饰 |
4.6.2 僭礼越制的明中后期服饰 |
4.6.3 明代服饰风尚变化的社会基础 |
4.7 本章小结 |
5 “现代汉服”穿用中存在的问题 |
5.1 形制问题 |
5.1.1 夸张变形 |
5.1.2 不合理改良 |
5.2 穿搭方式 |
5.3 穿着场合 |
5.4 本章小结 |
6 明代女子汉服创新设计 |
6.1 设计依据 |
6.1.1 明代婚礼制度 |
6.1.2 明代女子婚服 |
6.2 设计过程 |
6.2.1 形制确定 |
6.2.2 图案提取 |
6.3 设计实践 |
6.3.1 款式一: 襦裙 |
6.3.2 款式二: 大衫霞帔 |
6.3.3 款式三: 通袖袍 |
6.4 设计延伸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计成与《园冶》 |
第一节 计成其人 |
一、画家计成 |
二、文人计成 |
三、造园家计成 |
第二节 《园冶》其书 |
一、书名更别,由术到道的升华 |
二、全书结构 |
三、湮灭疑云 |
第三节 《园冶》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园冶》诞生之社会背景-纵情欲乐的社会风尚 |
二、《园冶》诞生之文化背景-明末思想解放潮流 |
第二章 计成造园之审美理想: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第一节 计成园林审美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
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二、道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三、禅宗“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第二节 “天开”与“人作”在园林史中的渊源 |
第三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皇家、寺庙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
二、静谧超然的宗教园林 |
第四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域外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如画”的英国园林 |
二、极度抽象自然的日式枯山水 |
第五节 计成造园之三重审美功能 |
一、感官陶醉: “醉心即是” |
二、抚慰心灵: “烦顿开除” |
三、畅神寄情: “凡尘顿远襟怀” |
小结 |
第三章 计成造园之意境追求:意在笔先、拟入画中 |
第一节 意境的产生 |
一、从意象到意境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园境与诗境 |
一、形式层: “布局”与“对仗” |
二、内容层: “园景”与“诗情” |
第三节 园境与画境 |
一、形式层:“石形”与“山势” |
二、内容层:“不尽”与“深远” |
第四节 计成造园意境营造的方法 |
一、铺地 |
二、掇山 |
三、文学联想 |
小结 |
第四章 计成造园之法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第一节 “贵因”思想 |
一、历史传承 |
二、继承了贵因思想的计成造园 |
第二节 借景实践 |
一、因地制宜 |
二、因时制宜 |
三、借五感 |
四、借景窗框 |
五、借境 |
六、障景 |
小结 |
第五章 计成园林实践中的美学内涵 |
第一节 “以小见大”会意之美:以东弟园为例 |
一、东弟园园主吴又予 |
二、东第园 |
三、以小见大,咫尺山林 |
第二节 “蜿蜒曲折”线性之美:以寤园为例 |
一、寤园园主汪士衡 |
二、寤园 |
三、蜿蜒曲折,端方非额 |
第三节 “虚实相生”生命之美: 以影园为例 |
一、影园园主郑元勋 |
二、影园 |
三、虚实相生,真假相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中国登山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以“事件”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二、以“地域”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三、以“人物”、“人群”为线索的登山史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逻辑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登山在古代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
第一节 山岳有灵: 为祭祀而登 |
一、崇山观念的孕育与产生 |
二、作为神秘仪式的祭山与封禅 |
第二节 山川宜赏: 为审美而登 |
一、山岳审美价值的发掘 |
二、登山赏景与登高抒怀 |
第三节 山中宜修: 为修行而登 |
一、“山中宜修”观念的由来 |
二、道士入山修行与僧人登山行脚 |
第四节 山水之乐: 为享乐而登 |
一、宋明以来社会观念的转变 |
二、作为休闲生活的山岳攀登 |
第五节 中国古代登山的历史特征分析 |
一、登高小天下: 寓“家国”于登山 |
二、山高人为峰: 寓“进取”于登山 |
三、山中有真意: 寓“修身”于登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国对西方登山运动的借鉴与自我探索 |
第一节 “不容外族探险”: 为救国而登 |
一、对西方探险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
二、近代中国登山探险家的探索 |
第二节 培育“体国经野之心”: 为育人而登 |
一、对户外教育理念的吸收与借鉴 |
二、近代中国户外教育的探索 |
第三节 倡行“新风尚”: 为文明而登 |
一、对“文明”的崇尚与学习 |
二、近代休闲登山在中国的实践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登山的特征分析 |
一、倡导体育救国,融入时代洪流 |
二、注重登山育人,融入教育过程 |
三、提倡文明观念,促进健康休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中国登山运动的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只为国旗飘扬: 为“站起来”而登 |
一、“为国攀登”的登山运动发展指导思想的确立 |
二、两次珠峰攀登的历史壮举 |
第二节 参与“两个文明”建设: 为“富起来”而登 |
一、改革开放事业引领下的登山运动新思路 |
二、山峰对外开放、商业登山与驴友论坛的初兴 |
第三节 走向伟大复兴: 为“强起来”而登 |
一、新时期的登山运动发展观 |
二、特殊时期的珠峰攀登与户外产业的新超越 |
第四节 现代中国登山发展特征分析 |
一、献身国家事业,高扬英雄主义 |
二、注重改革创新,助力国民经济 |
三、紧随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登山未来展望 |
第一节 创新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创新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创新发展为内核,实现登山事业动能新旧转换 |
第二节 协调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协调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协调发展为网络,挖掘登山经济社会效益 |
第三节 绿色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绿色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绿色发展为灵魂,打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
第四节 开放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开放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开放发展为视野,加强国际交流推进路带建设 |
第五节 共享发展视域下的未来中国登山 |
一、中国登山共享发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理念 |
二、以共享发展为主旨,依托山岳空间实现共建共享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本研究搜集的旧刊物中的相关登山史料 |
A1 《爬山运动在欧洲》 |
A2 《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涉水》 |
A3 《幽山莫梯纪游》 |
A4 《各种不同的旅行》 |
A5 《伟大的祖国山河》 |
A6 《黄山之游》 |
A7 《识得庐山面目真》 |
A8 《龙潭山》 |
附录B 本研究搜集的旧书籍中的相关史料 |
B1 《埃菲尔士峰探险记》 |
B2 《西北的探检事业》 |
B3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一) |
B4 《西北的地理环境与探检生活》(二) |
B5 《世界最高峰的探险——科学没有战胜自然》 |
附录C 本研究访谈过程中收集的口述资料 |
C1 和进海先生 |
C2 尹逊平先生 |
C3 扎西次仁先生 |
C4 林伟宁女士 |
附录D 本研究调研过程中搜集的档案文献材料一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6)审美教育视野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古诗词教学已取得的成绩 |
一、重视对古诗词诵读的训练 |
二、注重对意象与意境的品析 |
三、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
第二节 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重翻译串讲忽视诗词的审美特性 |
二、教师主导课堂忽视学生的审美个性 |
第二章 审美教育视野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特点 |
第一节 古诗词审美教学的价值 |
一、获得审美愉悦,激活审美情感 |
二、强化审美意识,形成审美能力 |
三、升华阅读品质,提升核心素养 |
第二节 古诗词审美教学的独特性 |
一、情感愉悦性 |
二、形象生动性 |
三、个性鲜明性 |
四、和谐统一性 |
第三节 古诗词审美教学的原则 |
一、知人论世观照全篇 |
二、反复涵咏披文入情 |
三、驰骋想象合乎理性 |
第三章 审美教育视野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变换读法感知美 |
一、反复朗读感知韵律美 |
二、默读圈点体会诗意美 |
三、略读浏览领略情感美 |
第二节 任务引领聚焦美 |
一、“品味字词”任务群 |
二、“抓住意象品味意境”任务群 |
三、“景物赏析”任务群 |
四、“形象鉴赏”任务群 |
五、“读写结合”任务群 |
第三节 群文阅读升华美 |
一、以意象为议题想象画面美 |
二、以风格为议题品味诗韵美 |
三、以情感为议题引发共鸣美 |
四、跨媒介整合触类旁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古诗词审美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酒中的诗情”群文阅读教学设想 |
致谢 |
(7)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群文阅读教学的概述以及议题设计的价值 |
第一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概述 |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的价值 |
一、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中最核心的要素 |
二、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之眼 |
三、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纽带 |
第二章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
一、议题设计选点角度和类型较为单一 |
二、议题设计缺乏对学生解读过程的重视 |
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混淆了“议题”和“主题”的区别 |
二、教师缺乏议题结构化的设计意识 |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的方法 |
第一节 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特征 |
一、开放性 |
二、可议论性 |
三、贯穿性 |
四、关键性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类型 |
一、内容类议题 |
二、形式类议题 |
第三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议题设计的具体分析 |
一、从诗词作者的角度确定议题 |
二、从诗词题材情感的角度确定议题 |
三、从诗词意象的角度确定议题 |
四、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确定议题 |
第四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议题设计的方法 |
一、依据教材设计议题,议题要源于教材 |
二、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议题,议题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
三、依据学情设计议题,议题要以人为本 |
四、依据多样化思维设计议题,议题角度要丰富 |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举例 |
第一节 议题示例一:走进东坡 |
一、设计意图 |
二、选文分析 |
三、设计说明 |
第二节 议题示例二:心安是归处 |
一、设计意图 |
二、选文分析 |
三、设计说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多维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节日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魏晋南北朝节日诗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民俗文化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节日诗研究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习俗对在数量上占优势的节日诗的渗透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诗歌与文化习俗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七夕诗歌与文化习俗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重阳诗歌与文化习俗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习俗对数量上不占优势的节日诗的渗透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岁时性节日诗歌与文化习俗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纪念性节日诗歌与文化习俗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性节日诗歌与文化习俗 |
第二章 园林美学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上巳诗研究 |
第一节 两晋时期的上巳诗作与园林之美 |
一、西晋侍臣华林园的上巳之作与园林美感蕴含的权力叙事 |
二、东晋士人兰亭雅集的上巳之作与兰亭之美蕴含的生命哲学 |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的上巳诗作与园林之美 |
一、南朝宋代诗人于上巳创作的宫殿池苑之作与多样化的园林之美 |
二、南朝齐代诗人于上巳创作的曲水之作与细节化的园林之美 |
三、南朝梁代诗人于上巳创作的宫殿曲水之作与宏阔变换之美 |
四、南朝陈代诗人于上巳创作的宣猷堂曲水、丽晖殿之作与园林秀逸清俊之美 |
五、北朝诗人于上巳创作的华林园、曲水之作与园林粗犷、精细的矛盾之美 |
第三章 宫体题材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七夕诗研究 |
第一节 魏晋时期七夕诗写作的题材 |
一、魏代曹丕《燕歌行》中的牛郎织女意象 |
二、西晋七夕诗与宫体题材无涉 |
三、东晋七夕诗的艳情特质 |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七夕诗中的宫体题材 |
一、南朝宋:七夕诗对宫体题材借鉴的发轫期 |
二、南朝梁:七夕诗对宫体题材借鉴的成熟期 |
三、南朝陈:七夕诗对宫体题材借鉴的深化定型期 |
四、北朝:七夕诗对宫体题材借鉴的平缓期 |
第四章 应制题材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重阳诗研究 |
第一节 魏晋时期重阳诗写作的题材以游仙和山水田园为主 |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重阳诗写作的题材以应制为主 |
一、南朝宋代诗人笔下以应制赠别和山水题材为主的重阳诗写作 |
二、南朝齐代诗人笔下重阳节的应制侍宴诗作 |
三、南朝梁代诗人笔下重阳节的侍宴游苑诗作 |
四、南朝陈代诗人笔下重阳节的应制观猎诗作 |
五、北朝诗人笔下重阳节的应制从驾诗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张际亮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张际亮研究综述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张际亮的生平、交游与着述 |
第一节 张际亮的生平 |
一、幼年岁月:家贫身孤,志存高远 |
二、青年时代:求师问教,勤学不倦 |
三、壮年时期:屡试不中,仕途困顿 |
四、游历时光:模山范水,伤时忧国 |
五、盛年而逝:义救姚莹,病故他乡 |
第二节 张际亮的交游与唱和 |
一、高官显宦 |
二、交心知己 |
三、同龄故交 |
四、朝鲜诗友 |
五、群体雅集 |
第三节 张际亮的着述 |
第二章 张际亮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诗学取向与文章渊源 |
一、诗学取向 |
二、桐城渊源 |
三、学术背景 |
第二节 诗学思想 |
一、诗歌创作观 |
二、诗歌鉴赏论 |
三、诗歌雅俗观 |
第三章 张际亮诗歌的思想意蕴 |
第一节 即事感怀诗 |
一、忧民伤时 |
二、寄怀抒愤 |
三、怀乡思亲 |
第二节 山水纪游诗 |
一、山川洞瀑 |
二、寻常景物 |
第三节 咏史怀古诗 |
一、表达历史感慨 |
二、抒发自我怀抱 |
第四节 题赠送别诗 |
一、赠别之作 |
二、奉酬之作 |
第五节 题画诗 |
第四章 张际亮诗歌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风格豪放,沉雄悲凉 |
第二节 手法多样,长于白描 |
第三节 语言质朴,感情充沛 |
第四节 诸体兼备,善用组诗 |
第五章 张际亮散文的文体内容与写作特色 |
第一节 张际亮散文的文体内容 |
一、古文 |
二、骈体文 |
三、辞赋 |
第二节 张际亮散文的写作特色 |
一、直面现实,针砭时弊 |
二、观点鲜明,论证严密 |
三、以情纬文,真挚动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湖南竹枝词 |
第一节 湖南竹枝词的概况 |
第二节 湖南竹枝词的特点 |
一、湖南竹枝词的作者特点 |
二、湖南竹枝词的形式特点 |
三、湖南竹枝词的内容特点 |
四、湖南竹枝词的语汇特点 |
第三章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概况 |
第一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界定 |
第二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收录原则 |
第三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民俗学分类 |
第四节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特点 |
一、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音节特点 |
二、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结构特点 |
三、湖南竹枝词民俗称谓词语的特点 |
四、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的文化特点 |
第四章 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例释 |
第一节 湖南竹枝词称谓民俗词语例释 |
第二节 湖南竹枝词生产民俗词语例释 |
第三节 湖南竹枝词生活民俗词语例释 |
第四节 湖南竹枝词信仰民俗词语例释 |
第五节 湖南竹枝词礼仪民俗词语例释 |
第六节 湖南竹枝词岁时民俗词语例释 |
第七节 湖南竹枝词游艺民俗词语例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北京纺织步步登高(论文参考文献)
- [1]梁辰鱼香奁散曲研究[D]. 何婷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明代女子汉服形制研究与创新设计[D]. 刘荣荣.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3]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韦珊珊. 山东大学, 2020(04)
- [4]中国登山史研究[D]. 姚路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
- [5]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6]审美教育视野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 姜亭亭. 青岛大学, 2020(02)
- [7]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研究[D]. 张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多维视域下的魏晋南北朝节日诗研究[D]. 林贞余. 广西大学, 2020(07)
- [9]张际亮诗文研究[D]. 郭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湖南竹枝词民俗词语研究[D]. 匡惠.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