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变化才有新的机会——《中国企业家》200期封面人物央视《对话》实录(节选)(论文文献综述)
季念[1](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研究指明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杨一帆[2](2018)在《UGC语境下自媒体知识类节目《罗辑思维》受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容为王,流量变现是“互联网+”时代最显着的特征,电视媒介在面临新商业变革的冲击下,面临着预算收紧,受众注意力分散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给予个人内容输出更多发挥的空间,UGC生产模式成长为现阶段内容输出得主要方式。微信、微博等微平台变成移动互联网设备端必备App,用户创造内容的模式之下应运而生了利用自己“时间盈余”进行专业性内容生产。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知识类自媒体在娱乐化大环境中独树一帜,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笔者以《罗辑思维》及其衍生App平台“得到”为例,通过受众人群调查问卷以及一对一深度访谈的形式,尝试挖掘知识类自媒体受众的行为特征,观看心理变化等。面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社会,互联网思维日新月异的变化,碎片化信息的充斥,大部分受众有着“知识焦虑”的症状,对个人提升和终身学习有着渴望。读书是个人提升和成长最为有效的途径,罗辑思维首创提供筛选式“学习工具”,以分享为主要方式,引领受众利用有限得时间提高效率,成为知识领域“知识服务商”。通过内容产生粉丝和流量之后,《罗辑思维》进行粉丝社群经营,通过招募和多样化运营围绕罗振宇“人格魅力体”产生粉丝经济效应,实现进一步知识变现,将知识传播与商业化相结合探索和规划。《罗辑思维》式的知识传播模式成为了许多自媒体纷纷效仿的范例,这样的商业模式在受众群中产生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从传播的知识内容角度,《罗辑思维》将贴近生活和实事的“互联网思维”“时间管理”“u盘式人格”等新名词串联在一起,试图通过对书籍的二次解读降低受众接受门槛,进一步帮助受众达到低成本高效率接收知识的目的,这样的方式方法在受众接收角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接收的知识是否有效等都是本文想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知识类自媒体的对于书籍内容的二次传播还处于探索阶段,现代人终身学习的途径已经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知识类自媒体所传达的价值观和知识内容对受众价值观的塑造和形成包括在社会角色中行为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罗辑思维》节目内容,商业变现模式,传播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访问,尝试归纳寻找共享经济体制下知识自媒体更加持久和合理的内容和消费机制,为知识类自媒体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和传播意见,从而引领知识经济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胡琪萍[3](2017)在《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新人”不断加入媒体大军中,也有“旧人”陆续离开,这种新旧更替不仅仅是媒体职业的兴衰更替,更是新媒体技术裹挟下整个社会的缩影。在此新旧更替之间,部分媒体人于离职之际选择发表离职告白以示了断。通过对在网络上记者离职话语文本的搜集,然后对收集到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与数据解读,希望了解离职媒体人的身份特征、离职原因、离职方式、离职心理等状态,尝试探索其离职给国家舆论工作、媒体行业、媒体从业者、广大受众带来哪些冲击。离职话语的具体文本长短不一,内容各异,渠道不同,但基本呈现出回顾过去--反思当下--设想未来的三段式结构,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也渐渐呈现出直白--煽情--平和的转变趋势。通过历时考察,发现媒体人在离职告白公布前后所处的社会角色和思想动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早期媒体人离职情绪多集中于对制度不公的怨恨,中期则转变为理想破灭的痛楚,后期随着媒体经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业者多透露出对“黄金时代”的怀旧与感恩,间或有人开始思考未来媒体的发展。从直白的怨恨、隐晦表达到煽情表达再到平和表达,媒体人情绪表达的变迁实际表明在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根本就未形成,媒体人仅以“虚拟的制度”作为自己怨怼的对象,从而树立所谓的专业主义,其本质依然不出于传统的“文人论政”。媒体人“热点时刻”的表达实质上是媒体人对自身身份的再阐述与认知,也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想的新解读,还是对自身在新环境下合法化的一种思考。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得出以下几个观点:(一)意义判断:离职告白的出现不仅仅是媒体人离职信息的简单传递和职业情感的表达,更是媒体人自身角色的再认知和再分配。通过这样的公开仪式,媒体人实现了自身认知、情感、行为的过渡,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二)价值判断:本文研究目的不限于离职告白文本中提及的离职原因和涉及的职业情感,更侧重于离职告白这一文本公开之后对媒体人自身、媒体行业、普通大众带来怎样的社会冲击和认知颠覆,更多地关注于社会关系的消解和重新建构。(三)事实判断:媒体行业正处于剧烈的变动和转型之中,在这个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媒体从业者面临三大问题:新闻理想vs现实制度环境、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四)本质判断:离职告白是新闻从业者面对新媒体环境冲击而做出的行为反馈,隐约折射出的是我国媒体行业新闻专业主义的虚无,反映的是我国新闻行业在回顾过往与拼搏未来两者之间的艰难跋涉。
李文冰[4](2016)在《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媒介形象研究成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浙商,一般指浙江籍人士在浙江省内外从事创业活动的商人群体。本研究所界定的当代浙商,是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诞生的特有的商人群体。当代浙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之一。浙商在追求财富的路途上,在新闻媒体的报道和推动下,逐渐孕育、形成和发展了自身的公共形象,这一形象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极具价值的组成部分。随着浙江经济和浙商影响力的提升,浙商报道成为中国媒体经济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浙商媒介形象通过媒介得以呈现,浙商媒介形象的呈现又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时代特征,浙商媒介形象所内含的浙商精神、浙商文化又对浙江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浙商同时为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媒介在成功呈现和传播浙商文化过程中塑造并发展了自身,形成了与浙商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探讨有“当代中国第一商帮”之称的浙商媒介形象的呈现,本文的主旨之一,是通过审视浙商形象进入公众视野的历史发展,探讨媒介是如何通过议程设置、框架建构以及话语策略将浙商纳入报道议题并加以呈现的?媒介呈现了怎样的浙商形象?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背后,有怎样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和文化推动力量?报纸媒体在形塑、呈现浙商形象时,存在哪些问题?浙商发展的兴衰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对浙商的褒扬和批判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对浙商媒介形象呈现进行考察,既能丰富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又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的另一研究要旨在于通过梳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的呈现历程,透视媒介与社会、媒介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抽样选取《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浙商报道文本,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报纸浙商报道进行了量化和质化分析及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报纸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浙商通过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不断获得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日益走向中国经济社会舞台的中心。报纸媒体通过命名与身份书写、断言式言语行为和话语隐含意义的表达,遵循政治话语规范下的“创富——贡献”叙事模式、经济话语主导下的“创新——传奇”叙事模式、政治话语和经济话语合流的“转型——回归”叙事模式三种叙事模式,勾勒出浙商从“草根商人”向肯吃苦、善经营的“闯天下”创富群体形象、从“财富”浙商向“责任”浙商、从“功利”浙商向“公利”浙商、从传统创业形象向变革和创新形象转变的历程,从而呈现出浙商作为当今中国“第一儒商”的形象。本文认为,浙商媒介形象是多元力量共同建构和呈现的结果,标示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语境。浙商新闻报道始终是传统媒体在与经济场、政治场、文化场等各种权力场域关系中进行的,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的交互是贯穿浙商报道或明或暗的主线;浙商媒介形象呈现又离不开媒介推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大众传媒及其生态的变迁,既是不同阶段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动因又是结果;浙商也在在自塑的努力中共同完成媒介形象的呈现。本文研究发现,处在多种场域关系中的报纸传媒,在呈现浙商形象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和传播偏向,在呈现浙商形象时因陷入框架化、模式化、学科化的泥沼整体上存在群体形象丰富性的遮蔽、中小浙商群体再现的偏差、媒介形象呈现的理想化以及“人”的迷失,这在大众传媒充分发展、媒介生态深刻变迁、数字化媒体蓬勃兴起的当今时代不能说不是一种缺失和遗憾。相形之下,网络新媒体对浙商形象呈现的不遗余力和畅所欲言能给传统报纸媒体带来诸多启示,此外,新闻形态之外的各种浙商题材电视剧虽是浙商形象艺术化地再现,但其蓬勃发展的态势及其所呈现的浙商形象的丰富性和鲜活性也是值得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借鉴和反思的。基于对浙商媒介形象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当下中国所蕴涵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分析,本文最后提出对报纸媒体在多媒体图景和新媒体环境下浙商媒介形象再现的思考。
张柳静[5](2016)在《财经杂志中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 ——以《中国企业家》、《财经》为例》文中指出财经人物报道不仅记录着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开拓与创新,还能折射出整个经济发展的历史,时代的变迁。随着商业的发展,财经人物报道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财经报道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人物报道的一大方向。因此,本文以财经人物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和与之相连的其它解释过程,力求对其进行全面的话语分析。论文主要采用英国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的“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话语分析法,从三个向度对财经杂志人物报道进行研究。通过三个向度的分析,财经杂志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静态到动态。样本选取的是财经人物类周刊和专业财经类周刊中的佼佼者——《中国企业家》和《财经》,它们在财经杂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内容分析、文本分析、话语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试图对财经人物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其在话语建构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其它媒体做同类型报道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综上,本文通过对财经杂志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力求在话语建构上发现其优势与特色,指出不足,以期能为同类报道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魏艳[6](2015)在《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治理,重在制度,要在用人。当代意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包含了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制度在内的系统制度体系。当今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制度亟需创新与变革,国家建设与发展亟需从非常态建设发展走向常态建设发展,国家治理正从行政领域扩展至广阔的专业领域。值此之时,用人、特别是精于专业的人士,尤为重要。专业人士参与国家治理,不仅是历史现象,而且正在成为当代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形态,甚至成为行政治理危机时刻的基本形态。但是专业人士,尤其是专家,如何参政议政却缺乏系统认识,更缺乏理论建构,远远低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期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国内外专家治国理政情况进行梳理,得出专家治国的基本形态;通过对国外专家领导力的理论研究,探索出我国专家领导力的初步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对林木西教授的成长路径、专家表现方式、专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以林木西教授为典型个案的专家领导力的12项行为表现,即: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出书论着表达愿景、在国内外做各种专题报告讲座、为政府部门纳言献策、在各级各类会议上发言、为专业外报纸期刊等撰写文章、就专业领域问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报道、为他人出版的书籍作序评介、作为代表发言讲话、获得各种奖励以及个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专家影响力、激励力和赋能力三方面,比照国际权威领导力词典。在此基础上,从三十四个项目入手,细致分析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实践机理,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成因及其相互作用。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中影响力大于赋能力和激励力,但这三者之间有时界限不清,常常表现为互相融合,相生相长的特点。林木西教授成长的要素概括起来有九项,即:家庭熏护、人生规划、政策支持、名家指引、学术定位、责任服务、领导经验、问题驱动和基层实践。良好的家教环境和家庭支持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成长基因,较早而清晰的人生规划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基石,科教兴国等政策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保障,名家引领指导和准确的学术定位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牵引器,丰富的领导经验和高度的服务责任感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一臂,问题驱动、基层实践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另一臂。这些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林木西教授的专家领导力。最后,研究者比照古德尔(Goodall)的专家领导力模型,进一步发现了我国专家领导力与国外的异同点。品格引领,人格感召是专家领导力中外共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此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五点:(1)我国专家领导力受政策影响明显;(2)我国专家有不畏权,不盲从的特点;(3)我国专家领导力与本土因素有关;(4)我国专家领导力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显着;(5)我国专家领导力中专家与领导的先后顺序有时代差异。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通过对林木西教授学术成果的文本透析,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由典型个案追踪历史的足迹和影响,分析现实的存在,由此探知我国自恢复高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专家成长的内因及外因要素,并初步建立了我国专家领导力模型。本研究虽进行的是个案研究,但非常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对国家治理及专业领导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向熹[7](2013)在《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我国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报业的市场化进程也全面加速;2012年,因媒体格局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报业出现行业性下滑;其间的十余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特定阶段,在这个特定阶段,市场力量成为中国报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而市场力量如何作用于中国报业变革?市场力量推动中国报业变革的效用如何体现?市场推动中国报业变革的力量极限在哪里?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用“个案研究”法,以《南方周末》为研究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复盘”一份代表性报纸在2001年至2011年间五次战略性变革的成败来为上述问题求解,即以案例研究成果来回答普遍性问题。本文由六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导论,对论题及产生的背景、既有研究、研究方法、逻辑结构等进行论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对《南方周末》成功的四项战略性变革进行案例研究,从“品牌”、“商业模式”、“规模”、“多元化”等四个角度论证市场力量在推动报业变革上如何产生效用及产生怎样的效用。第六章,对《南方周末》未达到目标的“拓展话语边界”战略性变革进行案例研究,论证市场在推动报业变革上的力量极限。“结语”部分,延伸论述了对本研究的两点认识,即“实践价值有局限性,历史价值大于未来价值”,“研究市场力量的极限不仅对报业变革有意义,还有在其他领域继续研究的价值”。本文对《南方周末》在特定阶段的发展有解释意义,并保存了一批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和数据;案例呈现的《南方周末》对如何“提升市场化水平”、“走裂变发展之路”、“追求内容专业化、队伍职业化”、“变革商业模式”、“迎接新媒体挑战”、“寻找话语空间”等报业共性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对行业有范本价值;本研究提出的市场力量的效用与极限问题,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张春[8](2013)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拓展和改写着人们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这一切对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全球化、传媒化和市场化的语境中,新世纪文学出版经历了深刻的观念变迁和全面的市场转型,迅速成为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流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文学生态的整体样貌,使新世纪文学呈现出新的时代质素。针对上述社会文化背景,本文从文学出版的角度探讨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变化状况,对新世纪文学生态进行了重点研究。有别于传统的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与流派等出发进行探讨的文学研究范式,本文引入生态观念,并从传媒视域观照文学,将文学放在市场化、产业化、传媒化的视野下进行审视,通过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并重、宏观论述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之间的多元影响与制约关系,进而结合文学出版在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中的文化功能、媒介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等,论述文学生产向市场开放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在媒介力量的影响下,文学生产、文化传播、市场消费等各环节多元互动的生态状况。本文首先从时代语境出发,详细论述了新世纪以来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以及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等社会文化环境特点,辨析了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时代变迁规律,全面阐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到90年代深入探索、促进出版转型,再演变到新世纪深化改革、出版市场化的历程,强调了文学出版观念对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形塑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中“出版主导”的时代特征,集中论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出版功能调整,对编辑角色、作家心态、读者趣味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以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以及纯文学等文学空间的分化为例,深刻说明了媒介权力在文学领域的渗透与扩张。具体而言,本文以文学畅销书生产和纯文学生产作为实践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文学畅销书生产领域,本文通过大量文学畅销书的市场运作案例,论述了文学畅销书生产机制走向成熟的特点和表现,并以趋附影像的影视化写作、追逐时尚的类型化写作以及注重市场效应的名家写作等现象,分析文学畅销书生产从独立的个性化创作走向社会化、潮流化的商业化书写的趋向,论述了通俗文学繁荣发展中的大众化、娱乐化、快餐化等创作和阅读风尚;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畅销书运作策略,对民营书业在新世纪畅销书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和思考。在纯文学生产领域,重点研究相对小众化的纯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状况,通过都市写作的繁荣、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等纯文学的审美探索,分析了文学出版对纯文学生产的现实规约,并重点阐述了新世纪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出版潮流与文学“年选”现象。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以畅销书和长销书的关系为例,深入分析了新世纪文学生产、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品牌战略是文学出版建构市场形象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强调文学出版应坚持“内涵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并从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入手,阐明了建构健康文学生态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文学出版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文学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出版体现了市场的浮华和喧嚣,又容纳着多元艺术的自由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出版不能单纯用市场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而应着眼于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大众审美的需求,大力支持文学精品的生产,不断提升通俗文学的文化品位,积极引领文学走雅俗共赏的道路,从而实现“雅”与“俗”、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以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建构和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环境。
陈小瑾[9](2011)在《中国主流杂志对名人文化框架建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名人现象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大众文化之一,同时,名人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其他社会文化。新闻媒介借着选择以及重组(包含强调)这两种框架化的机制,常常改造新闻主角的地位或角色,对名人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国内迅速发展的各种杂志期刊,尤其是主流杂志,凭借其日益丰富且风格自由的名人报道,以及其精英群体受众定位所带来的社会信赖,对名人文化的影响效果显着。本研究以人物报道最为丰富且具有较大受众市场的主流杂志及其受众效应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的杂志包括《南方人物周刊》、《环球人物》等人物类综合杂志;《三联生活周刊》、《Vista看天下》等新闻类综合杂志;《中国企业家》、《财经》等商业杂志;《时尚先生》、《GQ》中文版等时尚杂志。该项目旨在分析国内主流杂志对名人报道的框架把握,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及深度访谈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对主流杂志的名人报道题材、报道策划、报道手法、报道视角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主流杂志受众进行定性、定量的调查研究,从横向的视野来比较不同类型受众对于主流杂志名人报道的接触程度,考察国内主流杂志对名人文化生产的重大影响。
晨曦[10](2011)在《转型期中国人物报道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闻报道领域,对人的报道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人物报道长期等同于典型报道,其新闻价值被宣传价值掩盖。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人物报道的采写逐渐从“高大全”式的英雄和模范向更为广泛的人群转移。人物报道也不再为典型所垄断,而是在价值取向和写作手法等方面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景象。总的来说,这些转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社会的转型而来的。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研究转型期中国人物报道的创新,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人物报道如何摆脱传统典型模式的束缚,实现报道在价值取向和文本制作上的创新;第二,人物报道的创新在转型期中国的新闻改革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与社会转型这一宏观时代背景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性。在研究中,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利用前者对人物报道创新程度较高的纸质媒体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它们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倾向性、对不同阶层和群体反映的异质性等结果。采用后者对人物报道的文本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得出它们在文本制作层面的多项创新点,为其后的论述提供依据。具体来说,本文第一部分将回顾典型人物报道的历史演进,从中考察人物报道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得出转型期人物报道创新的基础。第二部分将论述转型期人物报道在价值层面的创新,包括改进宣传价值的实现方式、拓宽商品价值的呈现领域,以及推动新闻价值的全面回归。第三部分将通过对报道文本的分析,论述转型期人物报道在文本制作方面的创新。包括叙述文本、报道模式以及报道维度的创新。第四部分将根据前面章节对人物报道创新现状的分析,得出结论,即人物报道的创新必须与转型期社会现状相适应。
二、制造变化才有新的机会——《中国企业家》200期封面人物央视《对话》实录(节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造变化才有新的机会——《中国企业家》200期封面人物央视《对话》实录(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1)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依据 |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
1.1 皇帝形象 |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
1.2 官员形象 |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
2.1 军人形象 |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
2.2 百姓形象 |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
3.2.3 嵌套性叙述 |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
4.1.1 民间的游历 |
4.1.2 战地的目击 |
4.1.3 传闻的影响 |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
5.1 历史意义 |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
5.2 审美意义 |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
5.3 当代启示 |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UGC语境下自媒体知识类节目《罗辑思维》受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UGC语境及自媒体知识类节目的发展概况 |
2.1 UGC内容生产模式现状 |
2.1.1 UGC学术概念界定 |
2.1.2 我国社会化媒体的现状 |
2.2 国内外自媒体发展历史沿革 |
2.2.1 国外自媒体的发展起源——Blogger/Facebooker |
2.2.2 国内自媒体的发展 |
2.3 自媒体节目发展现状分析 |
2.3.1 自媒体节目现状 |
2.3.2 自媒体节目分类 |
2.4 《罗辑思维》节目概述 |
2.4.1 《罗辑思维》创立和知识付费 |
2.4.2 《罗辑思维》节目特征分析 |
第3章 UGC语境下自媒体知识类节目《罗辑思维》受众研究 |
3.1 《罗辑思维》收看率大数据汇总 |
3.2 《罗辑思维》受众调查问卷 |
3.2.1 调研过程 |
3.2.2 样本描述 |
3.2.3 样本调研结果分析 |
3.3 《罗辑思维》个人访谈概况 |
3.4 研究方法差异化分析 |
3.5 《罗辑思维》受众身份和诉求分析 |
3.5.1 《罗辑思维》受众身份分析 |
3.5.2 《罗辑思维》受众收看诉求和动机分析 |
3.6 《罗辑思维》受众消费情况 |
3.6.1 《罗辑思维》运营思路 |
3.6.2 《罗辑思维》虚拟社群消费情况 |
3.6.3 《罗辑思维》盈利特点 |
3.7 《罗辑思维》受众心理分析 |
3.7.1 满足受众需求——“使用与满足”理论 |
3.7.2 自我价值实现的身份认同感 |
3.7.3 知识号召激发潜意识满足感 |
3.7.4 对比寄托心理:受众现实生活的群体共鸣 |
3.7.5 文化消费需求 |
第4章 知识类自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和受众角度节目存在问题 |
4.1 从《罗辑思维》看自媒体知识类节目对受众的影响和受众角度节目的问题 |
4.1.1 自媒体知识类节目背后粉丝受众经济的崛起及影响——受众即市场理论 |
4.1.2 粉丝热捧下自媒体知识类节目的冷思考——“深度思考”才能带来“认知升级” |
4.2 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自媒体知识类节目所存在的问题 |
4.2.1 解构知识造成的观点片面 |
4.2.2 “授人以鱼”的弊端 |
4.2.3 广告式传播造成用户反感 |
第5章 《罗辑思维》对UGC语境下运作自媒体知识类节目的启示 |
5.1 内容精准化策划 明确受众细分 |
5.2 注重移动端“注意力”经济 |
5.3 重视知识社群的力量 |
5.4 构建知识产业链和场景化服务 |
5.4.1 构建知识产业链 |
5.4.2 场景化服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3)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关键概念 |
1.3.1 社会认同 |
1.3.2 仪式 |
1.3.3 新闻专业主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样本的选择及界定 |
1.4.2 方法选择 |
1.5 主要思路 |
2 媒体人职业认同的表现与再现 |
2.1 媒体人自我认知研究 |
2.2 传统职业认同研究 |
2.3 媒体人职业地位研究 |
2.4 媒体人离职研究 |
2.5 研究述评:缺失对记者离职话语的行动研究 |
3 离职告白文本描述 |
3.1 文本特征描述 |
3.1.1 身份特征:文本发布者中知名记者更多 |
3.1.2 时间特征:文本出现时间从分散到集中 |
3.1.3 去向特征:新媒体、创业呈统治地位 |
3.1.4 渠道特征:文本获得来源与主流社交媒介同步 |
3.2 文本内容描述 |
3.2.1 文本处理原则及方法 |
3.2.2 离职告白文本内容分类 |
3.2.2.1 新闻理想vs现实环境:制度不公 理想不存 |
3.2.2.2 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自由受限 收入微薄 |
3.2.3.3 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大势所趋 创业转型 |
3.3 文本情绪表达描述 |
3.3.1 直白式:事实逼“我”离开 |
3.3.2 煽情式:“我”舍不得离开 |
3.3.3 隐晦式:“我”不得不离开 |
3.3.4 平和式:到了“我”离开的时候 |
3.4 研究述评:理性看待媒体人离职 |
4 离职文本的个体功能 |
4.1 仪式与个体身份过渡 |
4.2 认知过渡:从追求新闻理想到追求个人生活 |
4.3 情感过渡:从认同到疏远 |
4.4 行为过渡:从新闻语语到商业话语 |
4.5 研究述评:关注文本引起的个体关系重构 |
5 离职文本的社会冲击与应对 |
5.1 离职文本社会功能影响的来源 |
5.2 文本公共化的社会冲击 |
5.2.1 媒体:印证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沦丧的偏见 |
5.2.2 行业:挑战媒体行业的传统经营 |
5.2.3 大众:颠覆媒体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
5.3 应对冲击:传媒自控与它控 |
5.3.1 从业者:增加文化自信,构建职业共同体 |
5.3.2 平台:提高职业社会地位,完善媒体转型融合 |
5.3.3 服务对象:理智看待媒体人职业规划,端正媒体期待 |
5.3.4 管理者:以服务为主体,合理规划权利管理 |
5.4 研究述评:离职表达的危机与转机同在 |
6 离职表达实质的探讨 |
6.1 早产的新闻专业主义:朦胧的新闻理想 |
6.2 自我挽救:社会认同下身份合法化 |
6.3 无奈的选择:媒体人的反向社会化 |
6.4 记者合法性的探讨:重建边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前期成果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浙商研究 |
二、关于媒介形象研究 |
三、关于浙商媒介形象研究 |
四、评析与展望:浙商媒介形象呈现与浙商研究的合流与研究发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与基本概念 |
一、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 |
二、基本概念 |
第一章 浙商媒介形象的历时性分析 |
第一节 浙商的旧读与新解 |
一、“商”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沧桑变迁 |
二、商帮文化与浙江商帮 |
三、改革开放与浙商的重新崛起 |
第二节 浙商形象的媒介话语嬗变 |
一、“儒商”和“奸商”——中国古代浙商的形象悖论 |
二、“新式商帮”形象和“红顶商人”的命运——近代浙商的双重印记 |
三、“当代第一儒商”形象的呈现——新时期浙商媒介形象的总体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内容分析:《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主导框架 |
第一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变迁的基本描述 |
一、类目建构与操作化说明 |
二、版面、篇幅、报道类型和报纸类别的基本分析 |
三、浙商主体身份和角色属性演变的统计分析 |
四、浙商形象呈现议题变化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当代儒商——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主导框架 |
一、“当代儒商”的内涵 |
二、“当代儒商”框架的主导性呈现 |
第三节 他者框架——不同媒体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比较分析 |
一、他者呈现的基本样貌 |
二、不同类别媒体他者呈现的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话语分析:《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浙商媒介形象的话语建构与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媒介形象呈现中的话语与话语理论 |
一、批判话语分析理论 |
二、作为新闻的话语 |
第二节 身份书写、权力话语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一、命名与身份书写 |
二、断言式言语行为与权力话语 |
三、话语的隐含意义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第三节 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交互下的叙事模式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一、政治话语规范下的“创富——贡献”叙事模式 |
二、经济话语主导下的“创新——传奇”叙事模式 |
三、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合流的“转型——回归”叙事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多元力量及其互动 |
第一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社会动因 |
一、经济场域的生成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二、政治意识形态控制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三、社会价值观念转型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第二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媒介推手 |
一、传媒生态变迁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二、媒介场域控制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三、传媒与浙商对浙商媒介形象的同构与互动 |
第三节 浙商自塑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 |
一、浙商媒介事件与形象呈现 |
二、浙商政治参与与形象呈现 |
三、浙商企业形象传播与形象呈现 |
小结 |
第五章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批判与反思 |
第一节 断言和肯定式新闻中的浙商媒介形象话语遮蔽与理想化 |
一、肯定式新闻与浙商群体形象丰富性的遮蔽 |
二、明星浙商的卡里斯玛光环与中小浙商群体再现的偏差 |
三、宣传导向与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理想化 |
第二节 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模式化”与“人”的缺失 |
一、“模式化”呈现与“人”的缺失 |
二、“模式化”呈现与“个体”形象的缺失 |
三、“模式化”呈现与“个性”形象的缺失 |
第三节 多媒体形态下报纸媒体浙商形象呈现的不足与反思 |
一、多媒体形态下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立体化图景 |
二、多媒体时代报纸媒体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的反思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财经杂志中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 ——以《中国企业家》、《财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背景 |
1.5 研究设计 |
2 财经杂志中人物报道的话语文本分析——宏观结构 |
2.1 报道主题分布 |
2.2 报道领域分布 |
2.3 话语的新闻图式 |
2.4 新闻来源分析 |
3 财经杂志中人物报道的话语文本分析——微观结构 |
3.1 新闻话语的修辞应用 |
3.2 叙事视角的话语建构 |
3.3 人物形象塑造的话语建构 |
4 财经杂志中人物报道的话语实践分析——文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
4.1 言辞的表达力 |
4.2 文本的连贯性 |
4.3 文本的互文性 |
5 财经杂志中人物报道的社会实践分析——权力对话语的介入及话语对权力的批判、维护及重建 |
5.1 话语对权力的批判 |
5.2 话语对权力的维护 |
5.3 话语对权力的重建 |
5.4 权力对话语的介入 |
6 结论 |
6.1 财经杂志中人物报道的启发 |
6.2 财经杂志中人物报道的改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样本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专家治国理论 |
(二) 专业领导力 |
(三)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 |
三、研究方法 |
(一) 个案分析法 |
(二) 内容分析法 |
(三) 文献法 |
四、论文特点与论文结构 |
(一) 论文特点 |
(二)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专家领导力的基本内涵 |
一、专家的内涵 |
二、领导力的内涵 |
(一) 一般领导力的内涵 |
(二) 领导力的专业内涵 |
三、专家领导力的内涵 |
(一) 我国专家的领导方式 |
(二) 专业领导力与专家领导力 |
四、专家领导力的能力模型 |
五、小结 |
第三章 专家领导力个案研究设计 |
一、确定研究专家身份 |
(一) 专家的遴选 |
(二) 专家领导力的确认 |
二、研究分析基础 |
三、研究分析方法设计 |
四、研究内容设计 |
五、研究结果 |
六、信度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分析 |
一、影响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二、激励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三、赋能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结果分析 |
二、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成因分析 |
(一) 成长规划早晰 |
(二) 问题驱动,基层实践 |
(三) 领导经历服务意愿 |
(四) 家庭环境和谐 |
(五) 政策支持有保障 |
(六) 名家引领定位准确 |
三、与国外专家领导力的比较分析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四、研究贡献 |
五、研究局限 |
六、未来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与林木西教授采访录音整理材料 |
附录2 林木西教授参加温总理主持的基层群众座谈会照片 |
附录3 林木西教授1993--2014年发表论文影响利用情况 |
附录4 林木西教授部分论文被引用及下载情况表 |
附录5 林木西教授2003--2014年主要课题研究汇总表 |
附录6 |
致谢 |
(7)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2002年至2012年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特定阶段 |
1.1.2 对“市场力量”的信任 |
1.1.3 为什么是《南方周末》 |
1.2 对相关问题的既有研究 |
1.2.1 对“报业市场化变革”的相关研究 |
1.2.2 在媒介发展方向上对《南方周末》的相关研究 |
1.3 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 |
1.3.1 “市场力量” |
1.3.2 “南方周末” |
1.3.3 “战略性变革” |
1.3.4 “2001年至2011年”时间段的选取 |
1.4 论题的研究意义 |
1.4.1 史实意义 |
1.4.2 范本意义 |
1.4.3 方法意义 |
1.5 理论依托与研究方法 |
1.5.1 理论依托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逻辑结构 |
2 品牌效能:以“品牌”为核心的变革 |
2.1 变革前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1 报刊广告市场变化呈现两个挑战 |
2.1.2 政策环境的变化带来转型压力 |
2.2 “尊重市场的传统”与“内部压力”分析 |
2.2.1 《南方周末》尊重市场的传统 |
2.2.2 变革前的内部压力 |
2.2.3 2001年改革为2002年变革奠定基础 |
2.3 将“品牌”作为战略变革的核心 |
2.3.1 品牌内核是变革的目标——“精神缘为纽带的严肃周报” |
2.3.2 品牌表述是变革的号召——“6000000知识型读者的选择” |
2.4 战略性变革成功的三个支柱 |
2.4.1 产品变革——一年中两次引领风气的报纸改革 |
2.4.2 营销渠道变革——“有效发行”的提出与实施 |
2.4.3 品牌管理模式变革——从“品牌管理”到“品牌驱动” |
2.5 本章小结 |
3 模式效能:“两个市场盈利”的商业模式变革 |
3.1 战略性变革背景及外部环境分析 |
3.1.1 中国传媒格局的变化 |
3.1.2 中国广告市场的变化 |
3.1.3 报纸行业头上“三把悬剑”的出鞘 |
3.2 内部资源分析与业务层战略的制定 |
3.2.1 《南方周末》核心竞争力的认定 |
3.2.2 关于“内容直接盈利”可能性的论证 |
3.2.3 “第一市场盈利”目标的提出 |
3.3 战略执行的“关键五步”分析 |
3.3.1 品牌诠释的提升——“在这里,读懂中国” |
3.3.2 产品质量的提升——分板块改革的成效 |
3.3.3 营销观念的提升——从“有效发行”到“聪明发行” |
3.3.4 时机选择——2008年8月7日,零售提价 |
3.3.5 决定性战役——2009年邮局大收订 |
3.4 本章小结 |
3.4.1 “利润池”检验 |
3.4.2 《南方周末》的三件急务 |
4 规模效能:在纸媒领域的扩张 |
4.1 变革启动前的经验分析 |
4.2 作为变革背景的“多品牌战略”辨析 |
4.3 《南方周末》的多品牌战略规划 |
4.3.1 “两报两刊”规划的提出 |
4.3.2 未实现项目概述 |
4.4 《南方周末》在纸媒领域扩张的变革路径——以《名牌》为例 |
4.4.1 创办的过程与阶段性成果 |
4.4.2 以改制求变革的论证与实践 |
4.4.3 以创新实现突围的路径与成效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元化效能:向相关领域延伸的变革 |
5.1 变革背景与战略变革目标的提出 |
5.1.1 经济危机爆发后,纸媒的外部环境变化 |
5.1.2 《南方周末》全媒体之路的基础和构想 |
5.1.3 从构想出发的战略布局 |
5.2 低成本的新媒体实验 |
5.2.1 作为背景的认识与现实 |
5.2.2 “南方周末模式”的新媒体探索 |
5.3 专注于策划环节的出版模式 |
5.3.1 对进入出版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
5.3.2 进入出版领域的模式论证 |
5.3.3 《南方周末》图书出版产业的实践 |
5.4 视频节目领域的探索 |
5.4.1 《南方周末》进入视频节目制作业务的机会分析 |
5.4.2 《南方周末》视频项目的模式论证 |
5.5 整合营销型业务探索 |
5.5.1 《南方周末》“绿色”板块出台的背景 |
5.5.2 “绿色工作室”的模式 |
5.5.3 《南方周末》“绿色”实践 |
5.6 本章小结 |
6 市场力量的极限:为拓展话语边界的变革 |
6.1 报纸的话语边界 |
6.1.1 法律法规关于报纸话语边界的规定 |
6.1.2 实践中对报纸话语的政策限制 |
6.2 “以有用换空间”的策略分析 |
6.2.1 典型报道的参与者 |
6.2.2 取得全国“两会”报道资格 |
6.2.3 国办“信息专报”的开通 |
6.2.4 与部队的互动 |
6.3 “以取得外宣媒体性质换空间”的策略分析 |
6.3.1 广东媒体“走出去”的现状与局限 |
6.3.2 并购境外媒体的尝试 |
6.3.3 “借港出海”思路的提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文学出版与文学生态研究 |
一、研究问题缘起 |
二、研究背景与成果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出版的时代语境 |
第一节 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 |
一、全球化时代的影响 |
二、当代文化的多元互渗 |
第二节 “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 |
一、引导和“操纵”文学消费 |
二、催生和制造“文学事件” |
三、参与和“推进”文学批评 |
四、策划和组织文学评奖 |
第三节 文学出版观念的变迁 |
一、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 |
二、20世纪90年代:多元探索,促进出版转型 |
三、新世纪以来:深化改革,全面走向市场 |
第二章 “出版主导”的新世纪文学生态 |
第一节 文学关系的转型 |
一、编辑角色的转换 |
二、作家心态的裂变 |
三、读者趣味的凸显 |
第二节 出版策划的形塑 |
一、全程策划:注重整体打造 |
二、“概念”先行:引领创作潮流 |
三、丛书出版:追求规模效应 |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分化 |
一、主旋律文学:象征资本的市场转化 |
二、通俗文学:作家与市场共谋的“盛宴” |
三、纯文学:回归“常态”与经典的缺失 |
第三章 大众消费与文学畅销书生产 |
第一节 日趋成熟的畅销书生产机制 |
一、畅销书与畅销书排行榜 |
二、文学畅销书生产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畅销书生产与审美风尚 |
一、影像文化的强势影响与影视化写作 |
二、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与类型化写作 |
三、名人的市场效应与名家写作 |
第三节 民营书业与畅销书运作 |
一、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 |
二、民营书业的畅销书运作 |
三、“盛大模式”:网络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双刃剑 |
第四章 审美探索与文学出版的规约 |
第一节 原创追求与审美经验的多向开掘 |
一、都市写作的繁荣 |
二、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 |
三、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 |
四、“身体的盛宴”与思想探索的困境 |
第二节 “长篇潮流”与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
一、文学出版的“长篇潮流” |
二、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
第三节 文学“年选”与艺术实践的有限包容 |
一、从“选本”到“年选” |
二、“年选”出版与艺术抉择的限度 |
第五章 文学出版的突围与健康文学生态的建构 |
第一节 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
一、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价值定位 |
二、品牌战略与出版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
三、全球化时代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
第二节 建构与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 |
一、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 |
二、健康生态与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主流杂志对名人文化框架建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理解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2 中国名人文化现象素描 |
2.1 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变化 |
2.2 中国的名人文化发展概述 |
3 中国主流杂志名人报道发展概说 |
3.1 中国主流杂志名人报道的兴起 |
3.2 主流杂志名人报道对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革新 |
4 中国主流杂志名人报道的操作框架 |
4.1 框架的概念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
4.2 主流杂志名人报道的人本框架 |
4.3 主流杂志名人报道的框架要素——《南方人物周刊》案例分析 |
4.4 从《南方人物周刊》报道框架看中国主流杂志人物报道框架的基本特征 |
5 中国主流杂志名人报道对受众名人认知框架的影响 |
5.1 中国主流杂志受众群体分析 |
5.2 读者对主流杂志中名人报道的接触程度分析 |
5.3 读者对主流杂志中名人报道的认知框架分析 |
5.4 主流杂志受众对名人文化认知框架的效果体现 |
6 总结:中国主流杂志对名人文化框架建构的影响 |
尾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转型期中国人物报道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选题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人物报道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 |
研究方法 |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典型报道:人物报道的传统方式 |
第一节 典型人物报道的历程 |
一、早期的"政治典型"阶段和文革中的畸变期 |
二、改革开放以后典型人物报道的复苏 |
三、90年代以来逐渐向现代形象过渡 |
第二节 典型人物报道的功能 |
一、社会整合功能 |
二、精神引领功能 |
三、角色培养功能 |
第三节 典型人物报道的困境 |
一、报道自身因素:表现形式单一 思维方式僵化 |
二、社会转型因素:社会阶层分化 受众需求多元 |
三、传媒环境因素:传媒竞争加剧 媒介定位转变 |
第二章 人物报道价值层面的创新 |
第一节 改进宣传价值的实现方式 |
一、宣传性有原则的弱化 |
二、宣传价值的实现策略 |
第二节 拓宽商品价值的呈现领域 |
一、政治人物报道走近普罗大众 |
二、经济人物报道加入思辨因素 |
三、娱乐人物报道融入新鲜元素 |
第三节 推动新闻价值的全面回归 |
一、追踪新闻人物,重拾新闻价值要素 |
二、关注民间人物,彰显人文主义精神 |
三、审视历史人物,提供多种评价角度 |
第三章 人物报道文本制作的创新 |
第一节 叙述文本的创新 |
一、文体运用的多样化 |
二、叙事手法的风格化 |
三、文本框架的隐性化 |
第二节 报道模式的创新 |
一、视觉传播元素刺激受众感官 |
二、群像策划报道透视社会现实 |
三、对话报道:人物报道的优势呈现 |
第三节 报道维度的创新 |
一、锐度的提升 |
二、角度的变化 |
三、深度的拓展 |
第四章 人物报道创新必须与转型期社会现状相适应 |
第一节 新闻改革要求人物报道创新 |
一、宣传让位于新闻——人物报道价值多元 |
二、新闻重拾商品性——人物报道走向市场 |
三、新闻走向专业化——人物报道价值回归 |
第二节 "人"的改变推动人物报道创新 |
一、阶层变动下媒介控制权和使用权的分立 |
二、转型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媒介表达诉求 |
三、利益主体多元化下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
第三节 西方媒介理念影响人物报道创新 |
一、人物报道体现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
二、人物报道对"亲近新闻"理念的实践和内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制造变化才有新的机会——《中国企业家》200期封面人物央视《对话》实录(节选)(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 [2]UGC语境下自媒体知识类节目《罗辑思维》受众研究[D]. 杨一帆.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3]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D]. 胡琪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4]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 ——基于《方正apabi报纸资源数据库》(1992-2014)[D]. 李文冰. 武汉大学, 2016(01)
- [5]财经杂志中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 ——以《中国企业家》、《财经》为例[D]. 张柳静. 暨南大学, 2016(02)
- [6]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D]. 魏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7]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D]. 向熹. 武汉大学, 2013(01)
- [8]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D]. 张春. 南京大学, 2013(05)
- [9]中国主流杂志对名人文化框架建构的影响[D]. 陈小瑾. 暨南大学, 2011(10)
- [10]转型期中国人物报道创新研究[D]. 晨曦.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