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P、PV衰减过程和新物理企鹅图校正

B→PP、PV衰减过程和新物理企鹅图校正

一、B→PP,PV衰变过程与新物理企鹅图修正(论文文献综述)

杨雷[1](2021)在《B介子非轻弱衰变唯象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介子物理为检验标准模型,寻找新物理信号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是粒子物理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本论文首先在第一章中对标准模型和B物理前沿做了简单介绍,然后在第二章中介绍了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微扰QCD方法,并介绍了微扰QCD方法的具体计算过程。在第三章中,在f0(980)和σ标量介子为两夸克基态的假设下,用微扰QCD方法研究了B0(+)→K0(2)*(1430)0(+)f0(980)(σ)衰变,这些衰变道的分支比对f0(980)和σ的混合角敏感。在计算后,结合分支比的实验测量结果,我们发现,混合角取值应该在[135°,155°]范围内,当混合角θ=145°时,B0→K0(2)*(1430)0f0(980)衰变的预测分支比和实验符合的很好。在第四章中,用微扰QCD方法研究了以f0(980)和f2(1270)为中间共振态的Bd,s→Φπ+π-衰变的共振贡献,利用S波和D波的两介子波函数,计算了相应衰变道的分支比,CP不对称性和纵向极化分数。得到的Bs→Φ(f0(980)/f2(1270)→)π+π-衰变的理论分支比与LHCb测量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并基于窄宽度近似,对Bd,s→Φ(f2(1270)→)π0π0,Bd,s→Φ(f2(1270)→)K+K-衰变的分支比和准两体衰变Bd,s→Φf2(1270)的分支比做了估计,其可以在实验中进一步检验。

董幸幸[2](2021)在《MSSM扩展模型的唯象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虽然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MSSM)能成功解释一些问题,但有一些问题,如中微子质量问题、μ问题、规范等级问题等,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仍无法很自然地进行解释。这就要求对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进行扩充。在第二章中,研究一些最小超对称模型的扩充模型,如BLMSSM、EBLMSSM和B-LSSM等。详细讨论这些模型相对应的超势、软破缺项、质量矩阵以及相互作用拉氏量。为后面章节中的唯象学研究做准备。实验表明,若存在任何带电轻子的味道破坏信号,则说明存在超出标准模型(SM)外的新物理。因此,在第三章,在最小超对称的扩展模型中,研究一些轻子味道破坏过程,具体包括:在BLMSSM中,研究稀有衰变Z→li±lj(?)以及矢量介子衰变V→li±lj(?)(V=Φ,J/Ψ,γ,ρ0,ω);在EBLMSSM中,研究稀有衰变lj-→li-γ和h0→li±lj(?)、核子μ-e转化以及稀有τ衰变。轻子磁偶极矩不仅可以精确检验量子电动力学(QED),还可以用来检验标准模型。因此,对轻子磁偶极矩的研究很有必要。另外,CP破坏起源以及CP破坏机制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释。轻子电偶极矩的研究将会有利于解释CP破坏的起源。标准模型中,轻子电偶极矩的理论预言值很小,以至于目前的实验精度无法探测到。在第四章,在EBLMSSM中对轻子电偶极矩和磁偶极矩的双圈修正进行详细地讨论。寻找超出标准模型外的新物理,并解释CP破坏问题。在第五章中,讨论B-LSSM中产生的引力波谱。引力波信号的存在促使物理学家们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早期宇宙中,引力波信号可起源于强一阶相变。然而,标准模型的电弱相变太弱,以至于无法产生引力波。因此,在标准模型的扩充模型下,物理学家们研究了引力波谱。在B-LSSM中,研究相应的一阶相变及其产生的引力波谱。希望该模型下的引力波谱将被未来的实验如LISA(N2A5M5L6)实验、宇宙大爆炸探测实验(BBO)、DECi-hertz干涉仪天文台实验(DECIGO)以及Ultimate-DECIGO实验等观测到。最后,第六章讨论了BLMSSM和B-LSSM的自然性问题。在BLMSSM和B-LSSM中,物理的希格斯玻色子质量可通过超顶夸克粒子的单圈修正获得。在BLMSSM和B-LSSM中,研究希格斯玻色子衰变道h0→γγ、0h→VV*(V=Z,W)以及h0→ff(f=b,τ)。采用卡方分布的数值讨论方法,讨论BLMSSM和B-LSSM中希格斯玻色子衰变道信号强度,以及一些相关的粒子质量谱。

邓伟俊[3](2021)在《b→c(?)d(s)衰变过程中新物理效应的维象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味物理和CP破坏研究的理想场所,B物理,在检验标准模型、揭示粒子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以及寻找可能的新物理信号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理论上关于B物理特别是B介子弱衰变的研究非常活跃。实验上,继BaBar和Belle之后,LHCb实验也已经提供了大量精确数据,并且升级后的Belle Ⅱ目前已经开始运行取数。越来越多的精确实验结果将会为我们检测标准模型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对B物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学位论文主要针对存在着明显反常信号的b→cud(s)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尝试在新物理探索的方向寻找解决方案。首先,我们简要地介绍了标准模型,其中包括CKM矩阵和幺正三角形,以及重整化群和算符乘积展开等基础知识;其次,我们回顾与B介子含粲非轻衰变相关的低能有效哈密顿量,并重点介绍了本论文所采用的QCD因子化方法;以上内容详见本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最后,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下面几部分:首先,关于class-Ⅰ非轻衰变B(s)0→D(s)(*)+L-(L∈{π,ρ,K(*)}),它在夸克层次上是由b→cud(s)弱作用过程主导的,由于夸克的味各不相同,所以不会受到来自于企鹅算符和企鹅图的影响。其次,这类衰变过程不包含树图阶颜色压低拓扑图的贡献,在按ΛQCD/mb幂次展开的领头阶,这些反应过程的衰变振幅由树图阶颜色允许拓扑图的贡献主导且仅需考虑顶角修正,而旁观者夸克和弱湮灭拓扑图的贡献是被幂次压低的。此外,其它幂次修正的来源,如光锥分布振幅的高阶twist修正以及B(s)→D(s)(*)跃迁过程和轻介子之间的软胶子交换等同样被证明是非常小的。因此,这一类class-Ⅰ非轻衰变在理论上非常干净,通常被认为是检测因子化假设的理想衰变道,所以我们在QCD因子化的框架下去研究它们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在更新完所有的输入参数后,我们会发现B(s)0→D(s)(*)+L-衰变分支比在标准模型内的理论预言值普遍高于实验值。特别是对于其中的B0→D+K-和Bs0→ Ds+π-衰变道,由于没有湮灭图的贡献使得它们在理论上更为干净,这种偏差甚至达到了 4-5σ。鉴于如此干净且显着的偏差在标准模型内很难被解决,我们将在本论文中探讨可能的新物理解释。在本论文的第四章中,关于新物理部分的讨论,除了标准模型内的流结构γμ(1-γ5)(?)γμ(1-γ5)外,我们还考虑了其它的具有不同狄拉克结构的定域四夸克算符的贡献。在完备基下,这样的新物理算符一共有20个,而与之相对应的O(αs)阶Wilson系数匹配条件以及单圈和两圈反常量纲矩阵都已在相关文献中给出。但是如果要在O(αs)进行一个完整的重整化群分析,目前唯一缺少的是各新物理算符对应强子矩阵元在αs阶的计算。作为本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三章我们弥补上了这一缺失的计算部分,所以接下来我们讨论了这20个新物理算符对B(s)0→D(s)(*)+L-衰变过程的贡献。从模型无关的讨论中我们发现,在现有实验数据的联合限制下,上述偏差可以用具有γμ(1-γ5)(?)γμ(1-γ5),(1+γ5)(?)(1-γ5)和(1+γ5)(?)(1+γ5)流结构的新物理算符来解释。作为模型相关讨论的两个例子,我们考虑了由色单态带电规范玻色子或色单态带电标量粒子来诱导产生这些新物理算符的情况。通过拟合当前的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描述这些媒介粒子与费米子耦合的约束条件。基于上面的工作,我们知道了哪一些流结构的算符可以用来解释class-Ⅰ非轻衰变过程中出现的反常。紧接着在第五章中,我们在标准模型有效场理论的框架下对这一类过程进行了讨论。首先,我们将低能区有贡献的有效算符与标准模型有效场理论中的高维算符进行了匹配,具体包括Oqq(1)、Oqq(3)、OHq(3)、Oqd(1)、Oqd(8)、Oquqd(1)和Oquqd(8)。然后,通过拟合当前的实验数据,我们也给出了这些高维算符所对应耦合参数的约束范围。为了能在将来进一步区分和证实class-Ⅰ B介子含粲非轻衰变中可能存在的新物理模式,来自LHCb和Belle Ⅱ更精确的实验数据将变得必不可少,尤其是对ρ和K*介子衰变道的测量。同时,我们也期待这些实验组给出的结果可以检测我们的理论分析。

崔博言[4](2020)在《PQCD因子化方案下含共振态D0*(2400)的B介子三体强子衰变唯象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味物理,特别是B介子物理为确定标准模型参数空间,调查CP破坏起源以及探寻超越标准模型预言的新物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三体B介子衰变在B介子物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研究可帮助人们探寻共振态内部结构以及寻找奇异态并确定其性质。基于微扰QCD(PQCD)因子化方案,本文研究了 B介子三体衰变,特别是实验上关注的类两体过程。本文主要内容如下:在第一章给出简要引言后,在第二章给出了一些标准模型和CP破坏的基本概念,展示了在标准模型下CP破坏的来源,并且列举了三种类型的CP破坏。以一个树图过程为例,介绍了B介子衰变中的有效理论是如何构建的,以及从弱电到强子化标度是如何分离的。同时,也展示了不同的因子化方法。在第三章,介绍了三体衰变的前沿进展,分别是在味道对称性和SU(3)关系,简单因子化以及QCD因子化方法下的最新进展。推导了三体衰变的运动学公式,介绍了 Dalitz图分析方法,展示了 Dalitz图下不同区域对应的运动学及其背后的物理图像。介绍了在多体衰变中的Isobar模型以及分波展开,利用相空间分解法推导了多体衰变的相空间公式。还介绍了共振态和非共振态及相应的参数化方案。最后,我们展示了类两体过程处理方法,特别是在PQCD因子化方案下,引入了两个重要的输入,即两介子分布振幅和类时形状因子。第四章中,在PQCD因子化方法下对B→PD0*(2400)→PDπ过程进行了研究,其中P=(π,K,η,η)。给出了相应衰变过程的分支比预言,其范围在10-9到10-4之间。中间媒介态D0和D0之间的巨大的分支比差异,来自于Cabibbo-Kobayashi-Maskawa(CKM)压低因子RCKM≈λ4(p2+η2)≈3×10-4。衰变过程B0→D00K0→D-π+K0和 B0→D00π0→D-π+π0的比值R-*。约为0.091,符合SU(3)味道对称性的结果。还发现衰变过程B(B0→D0+K-→D0π+K-)和B(B0→D0+π-→D0π+π-)的比值约为 1.10-0.02+0.05,以及B(B0→D00K0→D-π+K0)和2B(B0→D00π0→D-π+π0)的比值约为1.03-0.07+0.06。第五章中,将第四章的内容推广到Bc介子的情形,即在PQCD因子化方法下对类两体过程Bc→ηc(1S,2S)D0+(2400)→ηc(1S,2S)D0π+进行了分析。给出了CP平均的分支比的预言,为了检验Bc介子光锥分布振幅的模型依赖性,选取了四种不同的Bc介子的光锥分布振幅,并做相应的唯象讨论。给出了由树图和企鹅 图 之 间 干 涉 引 起 的 直 接 CP 破 坏 的 预 言ACp(ηc(1S)D0π+)=0.018±0.002(βBc)+0.000(fηc(1S))-0.001 +0.002(ωc)以 及ACPdie(ηc(2S)D0π+)=0.035-0.003+0.004(βBc)±0.000(fηc(2S))±0.003(ωe)。所有预言可在未来的实验中得到检验,可以帮助人们研究S-波Dπ共振态的性质,深入了解PQCD因子化方法下的Bc介子衰变机制,并验证准两体框架的自洽性。

刘琳[5](2020)在《利用B0→α1±(1260)π?衰变抽取CKM相角α》文中指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可以描述基本粒子之间除引力以外的其他三种相互作用力,如夸克和胶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费米子和W±玻色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以及光子与带电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力。随着2012年Higgs粒子的发现,标准模型成为了迄今为止公认的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然而,目前实验中观测到的中微子振荡、暗物质与暗能量、缪子反常磁矩等现象,标准模型都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这也使得人们相信存在一种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理论。通过对CKM幺正三角形的全面研究,一方面我们可以精确检验标准模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寻找实验与理论之间的偏差来间接探测新物理信号。在标准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夸克层次的b→sqq衰变来抽取相角β;通过B→DK衰变来抽取相角γ,通过夸克层次的b→uud衰变来抽取相角α。本论文所研究的则是如何抽取CKM幺正三角形中的弱相角α。按照CKM幺正三角形中相角α的定义,B →ρπ、B→ ππ、B→ρρ以及B→α1π都可以用来抽取相角α。由夸克层次上的b→uud衰变对应的费曼图可知,这些衰变都包含了树图和圈图的贡献。考虑圈图贡献后,由于树图和圈图之间的干涉会产生额外的相位,因此对相角α的抽取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如何降低圈图对衰变道b→uud的干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可以利用同位旋对称性或SU(3)味对称性。本论文则是利用SU(3)味对称性来抽取相角α。此外本论文选取以上衰变过程中的B→α1π过程对相角α进行抽取。与其他衰变过程相比,B→α1π的末态由四个带电π介子构成,在实验上更容易被探测到。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在B0(B0)→αq±(1260)π干衰变过程中通过SU(3)味对称性抽取相角α。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根据费曼图给出了涉及B-B混合的B0(B0)→ α1±(1260)π干衰变过程的振幅以及含时衰变率。紧接着,为了降低圈图的影响,我们先在忽略圈图贡献下,求出αeff。并且αeff与四个CP破坏参数S,ΔS,C,ΔC相关,可以被直接观测到。接下来,利用SU(3)味对称性,联系另外两个衰变过程B→α1K,B→K1Aπ,求出圈图修正|α-αeff|的上限。然后,我们利用误差传递公式对模型参数进行数值分析,抽取出弱相角α。本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本论文的引言部分;在第二章中,我们简要介绍了标准模型以及本论文研究中用到的理论基础;在第三章中,我们介绍了在B0(B0)→a1±(1260)π干衰变过程中利用SU(3)味对称性抽取相角α的理论模型;在第四章中,我们根据不同实验组给出的模型参数进行数值分析,给出α的限制;最后,我们在第五章给出总结与展望。

陈丽丽[6](2020)在《QCD因子化框架下B介子非轻衰变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QCD因子化方法对部分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及其中的幂次压低修正等若干问题开展了详细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标准模型理论及B物理的相关知识,并详细介绍了QCD因子化方法在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中的应用。其次,我们首次将Bc→J/ψV和Bc*→ηcV过程中幂次压低的横向极化振幅计算到与纵向极化振幅相同的QCD次领头阶,并预言了衰变道的物理可观测量。接着,本文计算了与B介子分布振幅相关的幂次压低项对B→PP(P为赝标量介子)过程的贡献。最后,受到LHCb最近对Bs0→K0*(1430)±K(?)和Bs0→K0*(1430)0K0的国际首次测量的启发,本文研究了末态含有一个标量粒子的过程Bs0→K0*(1430)P(P=K,π),并首次给出了对衰变分支比和CP破坏的理论预言。本文的研究结果归结为以下几点:·对Bc→J/ψV和Bc*→ηcV衰变,我们首次给出了完整的横向振幅贡献。虽然分支比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纵向极化振幅,但是幂次压低的横向修正依然占了超过10%的比重,这表明横向极化振幅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同时,我们预言了两个有用的比值RK*/ρ(λ=0)和RK*/ρ(λ=0),这两个比值不仅能够很好地控制理论不确定度,而且能够直接被实验测量到,因此非常适于检验理论与实验的一致性。·对B→PP的研究发现,ΦB2部分只对湮灭图中不可因子化的图有贡献,而与ΦB1相关的幂次压低项不仅对湮灭图中不可因子化的图有贡献,也对硬旁观者散射项有一个小的贡献。在纯湮灭过程Bd→K+K-和Bs→π+π-中,虽然ΦB2的贡献比较小,但是在恰当的湮灭图参数(ρ,φ)空间下,这部分的贡献对解释实验数据有着积极作用。尽管与ΦB1相关的幂次压低的贡献对分支比的影响更大,但是它对解释纯湮灭过程较大的分支比没有帮助。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纯湮灭过程中分支比较大的问题,仍需要更多理论上的努力。·采用QCD因子化方法,通过对Bs0→K0*(1430)P(P=K,π)过程的计算,我们首次对这些衰变的物理可观测量给出理论预言。其中Bs0→K0*(1430)±K(?)和Bs0→K0*(1430)0K0衰变分支比在误差范围内与实验一致,而对Bs0→K0*(1430)±π(?)和Bs0→K0*(1430)0π0过程的预言有望在未来高亮度的探测器Belle-Ⅱ和LHCb Ⅱ上被测量到。

胡学卿[7](2020)在《PQCD因子化方法下对B、Bs和Bc介子半轻衰变过程的唯象研究》文中认为宇宙浩瀚,始于毫末。这“毫末”就是组成宏观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而专注于研究微观世界中基本粒子的组成、性质和相互作用领域的学科便是粒子物理学。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量子色动力学(QCD)与电弱统一理论相继建立与发展。标准模型理论将二者相结合,发展至今已经趋于成熟。2012年7月4日,欧洲的核子研究中心(CERN)正式宣布:发现希格斯(Higgs)粒子,这一发现更是标准模型乃至整个粒子物理学科的重要里程碑。在粒子物理学众多的研究方向中,B介子物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B介子(B/Bs/Bc)本身质量大,有着丰富且有趣的衰变道,人们常常通过研究B介子的衰变过程来精确检验标准模型、探究强子的CP破坏以及探索标准模型以外的新物理等等。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美国和日本的两个B介子工厂实验采集了1700多兆B介子的产生和衰变事例,对几百个B/Bs介子衰变道做了测量,发现了B介子系统中存在CP破坏。现阶段,在欧洲的LHCb实验和在日本的Belle-II实验将提供更多更精确的的实验数据,这将为B介子物理研究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实验推动。在B介子物理学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B介子的半轻衰变过程。对此类过程的系统研究可以用来抽取CKM矩阵元,检验轻子味道守恒定律、寻找可能的新物理信号等等。B介子半轻衰变研究中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一环,是通过计算b夸克跃迁的强子矩阵元,抽取出B介子到末态强子的跃迁形状因子。理论上有许多方法,其中主流的几种是:重夸克有效理论(HQET)、光锥求和规则(LCSR)、微扰QCD因子化方法(PQCD)以及格点QCD方法(LQCD)。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本文中,作者基于PQCD因子化方案,对B介子半轻衰变过程(B/Bs/Bc)→(D(*),Ds(*),ηc,J/ψ)lν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和分析。在本文的综述部分,作者回顾了标准模型中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和B介子物理涉及的重要理论基础,介绍了PQCD因子化方法的基本理论框架并讨论了该框架下的计算方法和研究思想。论文的主体部分为第三到第五章,包含了作者的主要工作。在标准模型框架下,我们使用PQCD因子化方法,在转移动量q2(?)0的区间内计算了B介子到末态强子的跃迁矩阵元,抽取了相应的形状因子。然后利用Bourrely-Caprini-Lellouch(BCL)参数化方程,结合LQCD理论给出的在q2max端点区域的数值结果,将形状因子延拓至全动量空间。最后通过对(B/Bs/Bc)→(D(*),Ds(*),ηc,J/ψ)lν等半轻衰变过程的物理可观测量(衰变分支比,分支比比值,τ轻子的纵向极化和前后不对称性,D*粒子的极化分数)进行计算和分析,作者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果:(1)在计算B/Bs/Bc介子半轻衰变过程中的形状因子时,PQCD的结果在q2(?)0的区间内变化平稳,但是在大q2区间会随着q2的增大而显着上升。在接近q2max的端点区域里,非微扰贡献较强,PQCD因子化方法不再适用。作者利用BCL参数化方程,将PQCD在小q2区间内的可靠计算结果延拓到大q2区间,并引入LQCD在末端的数值结果作为输入参数,以提高延拓的准确性。区别于传统PQCD因间比前者略小,但是在整个q2区间内二者的区别并不明显。在考虑理论误差的情况下,这样的差别是合理的。(2)在计算各个衰变道的分支比时,使用“PQCD+Lattice”方法得到的理论预言值比基于PQCD因子化方法得到的结果大约小15%左右。考虑到单个衰变道分支比的理论误差在30%左右,这样的模型差别是合理的。由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分支比比值R(D(*)),R(Ds(*)),R(ηc),R(J/ψ)之间的差别大约在5%左右,而单个衰变道分支比比值R(X)的理论误差也在5%左右。(3)两种方法下所计算的分支比和分支比比值,都与标准模型框架下其他理论方法得到的预言值以及已有的实验测量结果符合的很好。除了衰变分支比,作者还计算了部分衰变道的τ轻子纵向极化Pτ、τ轻子前后不对称性AF B(τ)以及D*粒子极化分数FL(D*)。两种方法下的计算结果与其他标准模型的理论预言值符合的很好,与已经报告的几个实验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符合的较好。在第六章,作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简单介绍了自己对于B介子物理未来的展望。对于B介子半轻衰变过程的研究,由于此类过程对于检验轻子味道守恒定律的重要性,在未来几年仍将是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之一。现有的理论对于跃迁形状因子的抽取仍然不算成熟,把不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也许会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随着LHCb实验和Belle-II实验的持续进行,未来将会有更好更多的实验数据产生,将推动B介子物理唯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王东洋[8](2019)在《重味强子衰变中轻子味普适性的唯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自建立以来,便以其前所未有的力量成功地统一了描述微观世界的各种相互作用,成为和描述大质量宏观物体的广义相对论并肩而立的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实验结果都能用标准模型给出合理的解释。然而,仍然有一些现象是标准模型无法回答的,比如中微子质量问题,正反物质不对称,暗物质,暗能量等等。除此之外,即使那些和标准模型预言吻合的很好的实验现象,也存在着无法忽略的偏差。有可能存在一些我们尚未发现的新物理规律在其中发挥作用。所以,当前物理特别是粒子物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到这些新物理(New Physics)的直接和间接证据。近年来,实验在B介子衰变中发现的轻子味普适性(Lepton Flavor Universality)反常吸引很多理论和实验上的注意。这有可能是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信号。很多大型实验装置如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都对B介子衰变进行了测量。这些衰变过程在夸克层次主要包括b→cτv和b→sl+l-半轻衰变。测量结果显示在这两种衰变过程中都存在着轻子味普适性破坏。RD和RD*分别超出标准模型预言值1.4σ和2.5σ。如果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其与标准模型的偏差大概为3.08σ。对RK和RK*的测量结果也显示出低于标准模型预言值2.5σ左右的偏差。除此之外,这些衰变过程的其他可观测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基于此,理论上提出了很多新物理模型来解释上述这种现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在新物理模型下讨论轻子味普适性破坏,试图找到隐藏在这些反常背后的可能原因。受当前实验进展的推动,我们在R宇称破缺超对称(R-parity Violating Supersymmetry)下对b→cτv衰变过程中的反常现象进行了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下型夸克伴子可以通过R宇称破缺耦合与夸克和轻子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它们可以对b→cτv过程产生树图阶的贡献并可以解释当前的RD(*)反常现象。除了 B→D(*)τv衰变过程,我们也研究了 Bc→J/ψτv,Bc→ηcτv,和Ab → ∧cτv衰变。所有这些过程在夸克层次都是b→cτv衰变,目前后面两个衰变还没有相关的实验测量。通过各种低能味过程最新的实验数据,我们对R宇称破缺耦合常数进行了约束。然后在R宇称破缺超对称框架下对五个关于6→cτv的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关注了这些衰变道的衰变分支比及其τ和μ道之间的比值,轻子前后不对称性,末态强子的纵向极化和τ轻子的极化等。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考虑了多种味过程的约束条件之后,R宇称破缺超对称可以在2σ误差之内对RD(*)反常进行很好的解释。在允许的参数空间内,R宇称破缺超对称模型可以增加衰变过程的微分衰变分支比及τ和μ道之间的比值,尤其在大的双轻子不变质量区域增加比较显着。另外,我们得到B+→K+vv衰变的一个下限B(B+→K+vv)>7.37 × 10-6。我们还发现RD,RD*,B(B+→K+vv),B(B→τv)和gZτLτL/gZlLlL之间存在有趣的关联。对于超级B工厂SuperKEKB和将来的高亮度LHCb(High-Luminosity LHCb),希望我们的结果可以为b→cτv衰变提供更多信息并能够为将来的高能对撞机寻找超对称粒子提供帮助。我们在Z’模型下对b → sl+l-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tcZ’以及bsZ’耦合可以通过企鹅图和树图进入味改变中性流(Flavor Changing Neutral Current)b→sμ+μ-,从而影响B介子的衰变以及Bs-Bs混合过程。新物理效应还可以影响top夸克的衰变,产生t→cμ+μ-衰变过程。通过RK(*)等最新的实验拟合值,我们对耦合参数进行了限制,发现Bs-Bs混合过程对参数的限制比较强。我们还计算了 t→cμ+μ-的衰变分支比。

郑旻笛[9](2019)在《超对称模型下B介子混合及衰变的研究》文中认为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作为描述自然界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最成功的粒子物理理论,自建立以来几乎得到了所有实验的验证。然而,标准模型仍然存在着一些没有解答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希格斯粒子质量的精细调节问题、无法提供暗物质粒子候选以及不能解释一些诸如RK的实验反常,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研究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New Physics)。虽然高能物理实验可以对新物理粒子进行直接探测,研究可能的新物理粒子怎样影响低能过程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本论文中,我们将研究B介子混合及衰变中的新物理效应,所涉及的模型分别是次最小超对称模型(Next-to-Minimal Supersymmetric Standard Model)和R宇称破坏(R-Parity Violating)的最小超对称模型(Minimal Supersymmetric Standard Model)。本论文的第一个工作是在次最小超对称模型下对Bs(d)介子混合和衰变的研究。由于格点(Lattice)计算结果指出,描述Bs(d)-Bs(d)混合的质量差ΔMs(d)的标准模型预言值高于实验观测值,基于这一背景我们在Z3对称性不变的次最小超对称模型中考虑非最小味破坏(Non-Minimal FlavourViolation)假设,完全解析计算了Bs(d)-Bs(d)混合和Bs→μ+μ-过程。计算采用了味展开定理(Flavour Expansion Theorem)这一工具,这一思想可以将质量基下的振幅纯代数地展开为以质量插入(Mass-insertion)项为变量的多项式,而不需要在相互作用或味道基下额外做费曼图计算。值得指出的是,在我们提出的两种夸克伴子味结构假设下,夸克伴子质量及带电玻色子伴子质量可展开到任意阶,中性玻色子伴子质量将被展开到有限阶。在对比了运用味展开定理的方法与质量基下直接计算的结果后,我们估计质量插入截断阶数的方法也得到了检验。质量展开的解析结果在相互作用、味道基下直接由初始的拉氏量参数表示,这也使讨论实验参数的限制更为方便。数值分析的结果指出,我们提出的两种夸克伴子味结构均可以与观察到的△Ms(d)偏差相容,同时也能满足Bs→μ+μ-和B→Xsγ等过程的实验限制。在本论文的第二个工作中,我们在R宇称破坏的最小超对称模型下对b→sμ+μ-过程的弱有效理论威尔森系数做了完整的一圈计算。近期更新的RK实验值表明轻子味普适性(Lepton-Flavour Universality)反常依然存在。我们采用了同时包含轻子味普适算符和轻子味普适性破坏(Lepton-Flavour Universality Violating)算符的模型无关全域拟合方案,发现在R宇称破坏的最小超对称模型中,光子企鹅图在特定参数空间下可以提供该方案需要的轻子味普适威尔森系数。在此拟合方案下,我们假设了二、三代中微子伴子质量具有较大质量差这种情况,在2σ内同时解释了 b→ sl+l-过程和RD(*)的反常,且同时可以符合Bs-Bs混合、B→K(*)υυ及Z衰变到两轻子等实验限制。未来随着超对称(Supersymmetry)粒子直接探测的逐步深入和格点等非微扰计算的日益改进,我们期望进一步揭示各类超对称模型在低能味物理过程中的效应。

刘敏[10](2013)在《B→PV衰变与第四代夸克的新物理修正》文中指出在B介子物理研究中,发现B介子系统的CP破坏,检验标准模型理论并测量其相关参数,探索新物理存在的证据或迹象是B物理实验探测和理论研究的三个主要目标。在实验方面,两个B工厂和LHCb等相关高能物理实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B介子对产生事例数,目前已经可以对分支比在10-6量级的衰变道给出较为精确的测量。随着B物理实验数据量的迅速提高,给理论计算的准确程度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本文分别在标准模型和四代夸克标准模型(SM4)下对B介子两体无粲非轻衰变做了研究,利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对24个B→PV衰变道做了具体的计算和分析。在论文的综述部分,首先介绍了标准模型的基础知识,包括微扰QCD因子化方法以及CP破坏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PQCD因子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与B→PV衰变过程相关的计算公式。在第三章中简单介绍了SM4新物理模型的基本内容,计算了新物理粒子对威尔森系数的修正。在论文的工作部分,利用PQCD因子化方法计算了24个B→PV衰变道的分支比和CP破坏。我们考虑了SM4模型的新物理修正,并结合最新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以树图为主的衰变道,新物理的贡献并不明显;●对B0→π0K*0,B0→π0ρ0,B0→π(ω,φ)以及B0→φη’这七个衰变道的衰变分支比的新物理贡献比较明显,可以给出22%到388%的增强;●对B+→ρ+η(’),B0→ωη(’)衰变道的新物理修正很小,可以忽略。●对B→(ρ,ω)π,(ρ,ω)η(’)衰变道,SM4模型下关于分支比的pQCD理论预言对mt’和φt’不敏感,但直接CP破坏对φt’的依赖性比较强;·对B0/B0→π±ρ(?)过程的CP破坏参数C,S,ΔC和ΔS的新物理修正比较大。对ΔS,新物理修正可以给出186%的增强。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B介子物理的实验探测和理论研究作出了讨论和展望。

二、B→PP,PV衰变过程与新物理企鹅图修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PP,PV衰变过程与新物理企鹅图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1)B介子非轻弱衰变唯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标准模型简介
    1.2 B物理前沿
2.PQCD方法
    2.1 因子化假设
    2.2 QCDF因子化和PQCD因子化
    2.3 PQCD方法具体计算过程
3.B介子的两体衰变
    3.1 介绍
    3.2 波函数
    3.3 微扰计算
    3.4 数值结果与讨论
    3.5 总结
4.B介子的三体衰变
    4.1 介绍
    4.2 波函数
    4.3 数值结果和讨论
    4.4 总结
5.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2)MSSM扩展模型的唯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标准模型简介
        1.1.1 标准模型的基本粒子及拉氏量
        1.1.2 标准模型的局限
    1.2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简介
        1.2.1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粒子谱
        1.2.2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局限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最小超对称扩展模型简介
    2.1 BLMSSM简介
        2.1.1 BLMSSM超势和软破缺项
        2.1.2 BLMSSM部分粒子质量矩阵
        2.1.3 BLMSSM部分相互作用拉氏量
    2.2 EBLMSSM简介
        2.2.1 EBLMSSM超势和软破缺项
        2.2.2 EBLMSSM部分粒子质量矩阵
        2.2.3 EBLMSSM部分相互作用拉氏量
    2.3 B-LSSM简介
        2.3.1 B-LSSM超势和软破缺项
        2.3.2 B-LSSM部分粒子质量矩阵
        2.3.3 B-LSSM部分相互作用拉氏量
第三章 BLMSSM和EBLMSSM的轻子味道破坏
    3.1 引言
    3.2 理论推导
        3.2.1 稀有衰变Z→l_i~±l_j~?
        3.2.2 矢量介子衰变V→l_i~±l_j~?(V=?,J/Ψ,Υ,ρ~0,ω)
        3.2.3 稀有衰变l_j~-→l_i~-γ
        3.2.4 核子中的μ -e转化
        3.2.5 稀有τ衰变
        3.2.6 稀有衰变h~0→l_i~±l_j~?
    3.3 数值分析
        3.3.1 Z→l_i~±l_j~?和V→l_i~±l_j~?(V=?,J/Ψ,Υ,ρ~0,ω)过程数值分析
        3.3.2 l_j~-→l_i~-γ、核子μ -e 转化、τ衰变和h~0→l_i~±l_j~?过程数值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EBLMSSM的轻子电偶极距和磁偶极矩
    4.1 引言
    4.2 理论推导
        4.2.1 轻子电偶极距和磁偶极矩单圈修正
        4.2.2 轻子电偶极距和磁偶极矩双圈修正
    4.3 数值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引力波
    5.1 引言
    5.2 理论推导
        5.2.1 有限温度有效势
        5.2.2 引力波谱
    5.3 数值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BLMSSM和B-LSSM的自然性
    6.1 引言
    6.2 理论推导
        6.2.1 微调获得物理的希格斯玻色子质量
        6.2.2 物理的希格斯玻色斯衰变比率
    6.3 数值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b→c(?)d(s)衰变过程中新物理效应的维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标准模型简介
        2.1.1 标准模型的拉氏量
        2.1.2 CKM矩阵及其幺正性
        2.1.3 标准模型的疑难问题
    2.2 基本理论工具
        2.2.1 重整化
        2.2.2 重整化群
        2.2.3 算符乘积展开
        2.2.4 有效哈密顿量和Wilson系数的计算
        2.2.5 B介子含粲非轻衰变过程的低能有效哈密顿
第三章 强子矩阵元的计算和QCD因子化方法
    3.1 有效算符的强子矩阵元的计算
        3.1.1 朴素因子化方法
        3.1.2 推广的因子化方法
        3.1.3 基于QCD的方法
        3.1.3.1 pQCD方法
        3.1.3.2 QCD因子化方法
    3.2 重夸克极限下的QCD因子化方案
        3.2.1 介子的光锥分布振幅及其在重夸克极限下的幂次估计
        3.2.1.1 介子的光锥分布振幅
        3.2.1.2 重夸克极限下的幂次估计
        3.2.2 B→M_1的跃迁形状因子
        3.2.2.1 B→D跃迁过程
        3.2.2.2 B→π跃迁过程
        3.2.3 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振幅的定性分析
        3.2.3.1 领头阶的贡献
        3.2.3.2 可因子化的贡献
        3.2.3.3 非因子化顶角修正的贡献
        3.2.3.4 旁观者硬散射图的贡献
        3.2.3.5 湮灭图贡献
    3.3 QCD因子化方案下(?)_((s))~0→D_((s))~((*)+)L~-过程硬散射核的计算
        3.3.1 (V-A)(?)(V-A)型流-流算符矩阵元
        3.3.2 (V-A)(?)(V+)型流-流算符矩阵元
        3.3.3 (S-P)(?)(S-P)型流-流算符矩阵元
        3.3.4 σ~(μv)(S-P)(?) σ_(μv)(S -P)型流-流算符矩阵元
        3.3.5 (S-P)(?)(S+P)型流-流算符矩阵元
第四章 (?)_((s))~0→D_((s))~((*)+)L~-过程中的新物理效应
    4.1 标准模型的贡献及其与实验值的比较
    4.2 模型无关的分析
        4.2.1 m_b标度下的讨论
        4.2.2 m_W标度下的讨论
    4.3 模型相关的分析
        4.3.1 色单态带电规范玻色子的贡献
        4.3.2 色单态带电标量粒子的贡献
    4.4 结论
第五章 b→c(?)d(s)过程在SMEFT中的研究
    5.1 SMEFT理论简介
    5.2 SMEFT与WET之间的算符匹配和威尔逊系数的演化
        5.2.1 SMEFT与WET之间的算符匹配
        5.2.2 威尔逊系数从∧→μ_b的演化
    5.3 b→c(?)d(s)过程对SMEFT参数的限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联合限制下C_i(m_b)的参数范围
附录2 μ_b能标下的WET威尔逊系数与∧能标下的SMEFT威尔逊系数的关系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致谢

(4)PQCD因子化方案下含共振态D0*(2400)的B介子三体强子衰变唯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B介子物理和CP破坏
    2.1 标准模型中的味道结构以及CP破坏
        2.1.1 标准模型下的CP破坏描述
        2.1.2 CKM混合矩阵及参数化
        2.1.3 幺正三角形
        2.1.4 CP破坏的分类
        2.1.5 CP破坏的一般性考虑
    2.2 B介子弱衰变过程的有效理论
        2.2.1 有效理论的一般性描述
        2.2.2 重粒子的退耦与费米理论
        2.2.3 QCD单圈匹配
        2.2.4 企鹅算符和完整的有效拉式量
    2.3 强子矩阵元和因子化
        2.3.1 因子化假设
        2.3.2 QCD因子化
        2.3.3 软共线有效理论
        2.3.4 PQCD因子化方法
第三章 B介子三体衰变
    3.1 三体衰变的研究现状
        3.1.1 味道对称性和SU(3)关系
        3.1.2 简单因子化
        3.1.3 QCD因子化
    3.2 三体衰变运动学
        3.2.1 Dalitz图
        3.2.2 分波展开和isobar模型
        3.2.3 相空间
        3.2.4 角分布
    3.3 共振态和非共振态
        3.3.1 共振态的表述
        3.3.2 共振态的参数化方案
        3.3.3 非共振态的参数化
    3.4 PQCD因子化方案在三体衰变的应用
        3.4.1 两介子分布振幅
        3.4.2 类时形状因子
第四章 类两体衰变B—PD_0~* (2400)→PDπ的研究
    4.1 理论框架
    4.2 动力学约定
    4.3 非微扰输入
    4.4 因子化公式的解析计算
    4.5 数值结果及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类两体衰变B_c→η_c(1S,2S)D_0~* (2400)→η_c(1S,2S)Dπ的研究
    5.1 理论框架
    5.2 动力学约定
    5.3 非微扰输入
    5.4 因子化公式的解析计算
    5.5 数值结果及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利用B0→α1±(1260)π?衰变抽取CKM相角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标准模型简介
        2.1.1 基本粒子和基本相互作用
        2.1.2 CKM矩阵的参数化和幺正性
        2.1.3 低能有效哈密顿量方法
        2.1.4 Wilson系数的计算
    2.2 B介子的特性
        2.2.1 B~0-B~0混合
        2.2.2 CP破坏
    2.3 SU(3)味对称性
第三章 基于SU(3)味对称性从b→uud衰变道中抽取α角
    3.1 研究动机
    3.2 B~0→α_~±π~干衰变过程
        3.2.1 B~0→α_~±π~干的含时衰变
        3.2.2 忽略圈图极限时引入α_(eff)角
        3.2.3 圈图修正α-α_(eff)~±
    3.3 基于SU(3)对称性的限制
        3.3.1 混合态K_(1A)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值分析
    4.1 实验数据
    4.2 基于CP破坏参数限制α
    4.3 与其它抽取相角α的衰变过程的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QCD因子化框架下B介子非轻衰变中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标准模型与B物理
    2.1 标准模型
        2.1.1 标准模型简介
        2.1.2 弱电统一理论简介
        2.1.3 CKM矩阵和CP破坏
        2.1.4 量子色动力学简介
    2.2 B物理及理论工具
        2.2.1 B物理简介
        2.2.2 低能有效理论与威尔逊系数
        2.2.3 有效算符强子矩阵元的计算
    2.3 小结
第三章 QCD因子化中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振幅
    3.1 B介子两体非轻衰变中的非微扰参数
        3.1.1 轻介子的光锥分布振幅
        3.1.2 B介子的光锥分布振幅
        3.1.3 跃迁形状因子
    3.2 最低阶费曼图
    3.3 可因子化的图
    3.4 不可因子化的图
        3.4.1 顶角修正
        3.4.2 企鹅图贡献
        3.4.3 硬旁观者散射修正
        3.4.4 湮灭图
    3.5 发射介子为重介子的非轻衰变
        3.5.1 M_2为重介子
        3.5.2 M_2为重夸克偶素
    3.6 小结
第四章 B_c→J/ψV和B_c~*→η_cV衰变过程的研究
    4.1 研究动机
    4.2 衰变振幅
    4.3 BSW模型和LFQM下的形状因子
    4.4 数值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B介子分布振幅中幂次压低部分对B→PP的贡献
    5.1 研究动机
    5.2 理论框架
    5.3 Φ_(B2)部分的分析
    5.4 Φ_(B1)部分的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B_s~0→K_0~*(1430)P衰变过程的研究
    6.1 研究动机
    6.2 衰变振幅
    6.3 输入参数
    6.4 数值结果与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PQCD因子化方法下对B、Bs和Bc介子半轻衰变过程的唯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B介子物理与标准模型
    2.1 标准模型简介
        2.1.1 电弱统一理论与QCD
        2.1.2 CKM矩阵与Wolfenstein参数化
        2.1.3 轻子数守恒与轻子普适性
    2.2 B介子的CP破坏
        2.2.1 直接CP破坏
        2.2.2 间接CP破坏
        2.2.3 混合CP破坏
    2.3 低能有效哈密顿方法
        2.3.1 算符乘积展开
        2.3.2 Wilson系数
        2.3.3 有效哈密顿量
    2.4 B介子的弱衰变
        2.4.1 色透明机制
        2.4.2 强子矩阵元的计算
    2.5 PQCD因子化方法简介
        2.5.1 基本理论框架
        2.5.2 因子化定理
        2.5.3 横动量k_T因子化
        2.5.4 k_T重求和与阈值重求和
第三章B → D~((*))lν半轻衰变过程的研究
    3.1 形状因子的抽取
    3.2 LQCD input与BCL参数化
    3.3 衰变分支比与分支比比值
    3.4 τ 的极化以及其他物理可观测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_s→ D_s~((*))lν半轻衰变过程的研究
    4.1 形状因子的抽取
    4.2 LQCD input与BCL参数化
    4.3 衰变分支比与分支比比值
    4.4 τ 的极化以及其他物理可观测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_c→ (η_c, J/ψ)lν半轻衰变过程的研究
    5.1 形状因子的抽取
    5.2 LQCD input与BCL参数化
    5.3 衰变分支比与分支比比值
    5.4 末态τ 轻子的纵向极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A 输入参数
附录B 相关函数
    B.1 B_(s)→ D_(s)~((*))l-(?)_l半轻衰变过程的相关函数
    B.2 B_c→ (ηc, J/ψ)l-(?)l半轻衰变过程的相关函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重味强子衰变中轻子味普适性的唯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标准模型简介
    2.2 CKM夸克混合矩阵
    2.3 标准模型的成功与不足
    2.4 中微子
    2.5 超对称
第三章 B强子衰变理论和轻子味普适性的实验数据
    3.1 有效哈密顿量
    3.2 强子矩阵元
    3.3 轻子味普适性的实验数据
第四章 R宇称破缺超对称和B反常参数约束
    4.1 R宇称破缺超对称
    4.2 B反常参数约束
第五章 b→cτ(?)过程在R宇称破缺超对称下的唯象研究
    5.1 有效哈密顿量和螺旋度振幅
    5.2 b→cτ(?)过程的相关观测量
    5.3 形状因子的选取
    5.4 数值分析和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b→sl~+l~-过程在Z'模型下的唯象研究
    6.1 Z'模型简介
    6.2 Z'模型的新物理效应
    6.3 实验对模型参数的限制
    6.4 数值分析和讨论
    6.5 结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致谢

(9)超对称模型下B介子混合及衰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标准模型简介
        2.1.1 规范场和费米子场的拉氏量
        2.1.2 希格斯场部分
        2.1.3 规范固定
        2.1.4 费米子质量和CKM矩阵
    2.2 算符乘积展开与弱有效理论
    2.3 超对称模型简介
        2.3.1 次最小超对称模型
        2.3.1.1 树图阶势场
        2.3.1.2 树图阶质量矩阵
        2.3.2 超对称模型中的R宇称破坏
    2.4 味展开定理
        2.4.1 味展开定理的发展
        2.4.2 味展开定理介绍
        2.4.2.1 厄米矩阵函数和函数均差
        2.4.2.2 味展开定理内容
        2.4.2.3 味展开定理的应用
第三章 利用味展开定理研究B_(s(d)))-(?)_(s(d))混合及B_s→μ~+μ~-衰变对次最小超对称模型参数的限制
    3.1 研究背景
    3.2 Z_3-NMSSM和FET计算过程
        3.2.1 Z_3-NMSSM拉氏量
        3.2.2 Z_3-NMSSM味结构
        3.2.3 考虑不同MI阶数的FET计算
        3.2.4 阶数估计
    3.3 B_(s(d))-(?)_(s(d))混合及B_s→μ~+μ~-衰变
        3.3.1 B_(s(d))-(?)_(s(d))混合
        3.3.2 B_s→μ~+μ~-衰变
    3.4 数值分析
        3.4.1 输入参数选取
        3.4.2 最优展开阶数的FET结果
        3.4.2.1 B_(s(d))-(?)_(s(d))混合中的MI阶数比较
        3.4.2.2 B_s→μ~+μ~-衰变中的MI阶数比较
        3.4.2.3 FET vs.质量对角化
        3.4.3 Z_3-NMSSM参数的限制
        3.4.3.1 方案A的数值分析结果
        3.4.3.2 方案B的数值分析结果
    3.5 结论
第四章 在R宇称破缺的最小超对称模型下b→sl~+l~-唯象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RPV的MSSM下的b→sμ~+μ~-过程
    4.3 相关过程的实验限制
        4.3.1 B_s-(?)_s混合
        4.3.2 B→k~((*))υυ
        4.3.3 Z衰变到两带电轻子
        4.3.4 其他一些限制
    4.4 数值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FET模块表达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致谢

(10)B→PV衰变与第四代夸克的新物理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标准模型和B介子衰变
    2.1 标准模型的简介
        2.1.1 标准模型
        2.1.2 对称性的破缺和CKM矩阵
    2.2 低能有效理论和算符乘积展开
    2.3 强子矩阵元的计算方法
        2.3.1 推广的因子化方案
        2.3.2 QCD因子化方案
        2.3.3 微扰QCD因子化方案
    2.4 强子波函数
        2.4.1 重赝标介子波函数
        2.4.2 轻赝标介子波函数
        2.4.3 矢量介子波函数
    2.5 B→PV衰变的可观测量
        2.5.1 衰变分支比
        2.5.2 CP破坏
3 四代夸克模型
    3.1 四代夸克模型简介
        3.1.1 CKM混合矩阵
        3.1.2 Wilson系数
4 B→PV衰变研究和数值分析
    4.1 B→PV的衰变振幅
    4.2 输入参数
    4.3 数值结果与误差分析
        4.3.1 衰变分支比
        4.3.2 直接CP破坏
        4.3.3 混合CP破坏
5 总结与展望
Appendix
    B→PV衰变振幅的微扰计算
    Wilson系数和Sudakov因子
        B.1 Wilson系数
        B.2 Sudakov因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四、B→PP,PV衰变过程与新物理企鹅图修正(论文参考文献)

  • [1]B介子非轻弱衰变唯象学研究[D]. 杨雷. 烟台大学, 2021(11)
  • [2]MSSM扩展模型的唯象学研究[D]. 董幸幸. 河北大学, 2021(09)
  • [3]b→c(?)d(s)衰变过程中新物理效应的维象研究[D]. 邓伟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PQCD因子化方案下含共振态D0*(2400)的B介子三体强子衰变唯象学研究[D]. 崔博言. 山西大学, 2020(12)
  • [5]利用B0→α1±(1260)π?衰变抽取CKM相角α[D]. 刘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QCD因子化框架下B介子非轻衰变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 陈丽丽. 河南师范大学, 2020
  • [7]PQCD因子化方法下对B、Bs和Bc介子半轻衰变过程的唯象研究[D]. 胡学卿.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8]重味强子衰变中轻子味普适性的唯象研究[D]. 王东洋.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超对称模型下B介子混合及衰变的研究[D]. 郑旻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B→PV衰变与第四代夸克的新物理修正[D]. 刘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B→PP、PV衰减过程和新物理企鹅图校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