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信息论方法的若干新融合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赵京胜,宋梦雪,高祥,朱巧明[1](2022)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表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文本表示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性和必要性工作,影响甚至决定着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质量和性能.探讨了文本表示的基本原理、自然语言的形式化、语言模型以及文本表示的内涵和外延.宏观上分析了文本表示的技术分类,对主流技术和方法,包括基于向量空间、基于主题模型、基于图、基于神经网络、基于表示学习的文本表示,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基于事件、基于语义和基于知识的文本表示也进行了介绍.对文本表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预测和进一步讨论.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深度学习以及表示学习在文本表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预训练加调优的策略将逐渐成为主流,文本表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技术和应用融合是推动力.
罗惠元[2](2021)在《基于特征关系的视觉显着性物体检测算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像的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地增长趋势。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图像数据中快速有效地寻找有用信息,以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面对复杂的现实场景时,人类的视觉系统可以快速搜索和定位感兴趣目标,这种视觉注意机制使得人类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庞杂的外部信息。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研究人员将该视觉注意机制引入,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视觉显着性检测。显着性检测算法致力于实现这种人类视觉选择特性,以快速筛选重要内容,排除无关内容的干扰,从而大大提高图像内容处理效率。这个可以对图像内容“划重点”的技术,已经成为一项热门的计算机视觉研究任务,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预处理手段,显着性检测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多个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如目标跟踪、目标分割、图像编辑等。视觉显着性检测方式可分为两种:任务驱动的自上向下的方式、数据驱动的自下而上的方式。现今大多数视觉检测任务都集中在数据驱动的自下而上的领域。根据任务目标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凝视点检测和显着性物体检测。本文主要研究自下而上的显着性物体检测,分别从显着性物体检测中的三种内在特征关系出发,构建了相应的显着性物体检测算法。本文主要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及成果总结如下:1).研究了手工设计特征的空间相邻关系,并设计了基于非局部连接图传播模型的显着性检测算法。现今大部分基于图的传播模型仅仅考虑了节点的局部相邻关系,然而当显着性物体内部区域特征变化较大时,仅仅基于局部关系构建图模型往往不够准确,容易导致显着性区域的不一致,甚至错误地抑制了显着性区域。为克服这些问题,本文将非局部关系引入到图模型中,并构建了具有非局部连接关系的图传播模型。具体地,模型首先基于优化的紧密度和对比度特征计算方式,计算了更为准确的初始显着图,并采用具有显着性偏置的高斯模型对其进一步细化。在细化的显着图上,构建了具有非局部连接关系的两层稀疏图模型,根据随机游走的规则,将显着性结果进行传播。最后将传播后的显着图进行线性融合,并设计了自更新算法将其进一步优化,得到最终的显着性图。非局部连接关系的引入,克服了仅仅利用局部关系构建的图模型的缺点,因此算法获得了一致性较好的显着性结果。一系列定量和定性的评价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2).探索了显着性检测任务中的特征优先关系,并将这种优先关系的产生根源归纳为特征产生关系,根据这种特征产生关系,设计了基于级联漏斗形神经网络的显着性检测算法。现今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的显着性检测算法,认为不同层级特征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显着性检测任务中,高级的语义信息更贴近显着性定义,对应着显着性物体大部分内部区域,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处于一个天然的优势主导地位。本文探索了神经网络中这种优先级产生的根源,并将其归纳为特征产生关系。借鉴于池化操作的特征转换能力,本文提出了一个级联漏斗形特征融合神经网络。该网络具有三个子模块,以逐步地融合多尺度特征。具体地,算法首先设计了一个级联的多尺度上下文特征提取模块,来提取有益的上下文信息。然后,算法使用了一系列级联的池化操作组成漏斗形特征融合模块,并将这些模块有层次地级联起来,实现不同尺度特征的筛选与融合。最后,算法设计了级联的解码器来获取最终的显着性结果。全面且充分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对比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先进性与有效性。同时所设计算法相对轻量化,在前向推理时能够以实时的速度高效地运行。3).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尺度特征的优先级,在特征产生关系的基础上,将这种优先级进一步发展为特征从属关系,并据此设计了一个基于“领导者-跟随者”神经网络的显着性检测算法。特征从属关系将神经网络中的高低层特征集合视为具有上下级关系的决策变量:高级特征作为优势的领导者;低级特征作为从属的跟随者。本文进一步将这种内在关系具象为斯坦克尔伯格博弈模型,并依据该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领导者-跟随者”特征融合网络的显着性检测算法。该算法包含基于“领导者-跟随者”的多尺度上下文信息注意选择模块和特征融合两个子模块。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对比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模块及算法的有效性。算法在取得先进的性能表现和运行效率的同时,还能够较好应对视频显着性检测任务,表现出了优越的可迁移性。最后本文将算法在移动端进行了部署,在现实场景中的测试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实用性。
王青[3](2021)在《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职业球员这一根本构成素,职业足球运动员是职业足球领域中所有交往行为的创造者,对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更是发展职业足球运动的本源。然而,目前我国职业足球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如职业足球运动员集体讨薪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形成以职业足球运动员为主引起的职业足球市场失序等问题成为影响职业足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由此,本研究将揭示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以下简称“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演化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该自组织系统科学的治理路径作为研究旨趣,以期推动我国职业足球市场的发展提供管见。本研究将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并辅以文献资料法、质性访谈法、系统综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推演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要素结构和演化机理的基础上,立足于自组织理论系群的支撑和我国职业足球发展实情,得出治理该自组织系统的合理路径。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不仅是一个开放且处于非平衡状态的复杂整体,更是一种包含多种子组织元素的经济行为主体和价值文明的符号,并且其形成过程动态的系统性和形成结果的构建具有耦合性的基本条件,以及单位结构要素稳定性、演化中伴随创新行为的独特优势符合自组织的属性和机制要求。(2)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具有过程曲折性和路径多样性两大演化特点,并且具备开放和非平衡态的结构特点、内部要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存在涨落行为,以及历经突变形成稳定态的本质属性,由此,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演化主要包含耗散机制、协同机制、涨落机制和突变机制四个部分。(3)在演化机制的影响下,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自我演化的过程中主要存在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生态环境差、理念意识产生偏差、存在目标定位脱离本质和规则政策变化快而缺失适配措施的涨落、核心要素具有成材率低且培养难度大的非线性特征、要素间和组织间的协同性差、实现渐进式跃迁的保障条件差等问题。(4)依据治理网络结构包含治理目标、主体、内容以及评估保障等维度,提出明确目标价值定位和现代化培养理念、形成坚持多元治理主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的协同、促进核心要素价值实现、发挥顶层设计配套具体措施的协同效应、打造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的自组织系统协同通路,以及健全自组织系统第三方协调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评估体系等科学治理路径,以期促进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实现可持续的演化发展。
周琨[4](2021)在《网络流量模型及异常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流量海量化、复杂化已成为常态,如何识别、监测、分析网络流量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和热点。特别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的研究,受到产学研界广泛关注,异常检测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相结合是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检测高级威胁手段的流量分析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流量建模,分析流量行为,识别检测异常流量,为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网络监控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将传统的统计方法、深度学习及强化学习的方法用于网络流量建模和异常检测,流量模型是基于流量的异常检测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掌握流量特征是建设健壮、安全可靠网络的前提条件。可在流量模型上开展流量预测、分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异常检测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包括:(1)研究了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在以流量为代表的时间序列建模领域的应用,总结了一套建模流程,可用于指导模型设计、指标选择及模型评估;提出了一个ARIMA+SVR的混合模型,时间序列的预测准确度提高了10%以上。设计了一个加密视频流识别方案,提出了视频流最近邻、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基于加密后流量不确定性增加、熵值加大的特点,结合分类算法提出了一个加密流量识别方法,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识别准确率提高了10%以上。(2)在分析和实验长短期记忆网络性能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自编解码融合的流量模型,训练时间与现有的模型相比缩短了约80%左右,在流量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异常评分机制,提出了基于注意力的异常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异常检测准确率达到或超过现有模型,模型训练时间效率提升明显。(3)通过将生成式对抗神经网络(GAN)应用于流量建模和异常检测的研究,提出了基于GAN的流量模型,该模型克服了GAN训练易出现不稳定等问题,生成了“高仿真度”的网络流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异常评分机制,进行流量异常检测。实验测试表明模型的有效性,其识别准确率达到或超过现有模型。(4)通过对异步强化学习(A3C)应用于网络流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对网络攻击行为建模的异常检测模型,对四个基准数据集的实验测试表明,检测准确率、召回率及F1分数等评价指标达到或超过现有的模型。
梁卫国[5](2021)在《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宗教信息的功能研究是宗教社会学结构功能论的一个深化研究,也是宗教学与网络社会学、网络传播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相交叉而进行的前沿研究。互联网宗教信息与学界常用的“网络宗教”这一概念有较多重合之处,在本文主要指作为信仰文化的宗教在互联网上活跃存在、规律运动的信息群(如宗教活动的网络直播等);这些信息群对于社会、组织、个人等发挥的各种作用,被称为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认识宗教在互联网上的快速传播,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对宗教的影响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但在对这些热点的活跃研究中,存在“宗教学学术背景的研究者较少”、“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负面评价过多”、“对互联网宗教信息’碎片化’研究较多而整体性研究缺乏”等问题。本文尝试解决此问题,并把研究重点放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社会功能上,希望通过研究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这个时代命题能够阐释、回应现实之需,将宗教功能论,宗教社会学,甚至将宗教的本质和历史、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等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向深入,同时也试图为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些许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论文通篇都在回答“在增加了互联网这个变量群后,宗教功能有何变化?”这一核心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在理论层面,一是创建了一个逻辑清晰的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理论框架,运用信息论、数学、词源学等理论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推演、哲学基础、发展阶段、技术属性等进行总体性、体系化、深入化研究;二是利用哈里约之窗、语言哲学、结构功能论(AGIL模型)等理论具体分析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参照拉斯韦尔信息传播的5W理论(who、what、which、whom等),从教职人员、宗教信众的宗教群体和宗教组织等主体为“人”的角度,从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内容的“语言形式和事件内容”等“事”的角度,从互联网宗教信息媒介工具“物”的角度,分别将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讨论推向深入。在实践层面,围绕互联网宗教功能这一核心问题设计了一套30多个子问题的问卷,在对回收到的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7129份样本的分析基础上,对有关可定量分析的理论和判断给予验证,并对网民在互联网宗教功能上的认知和行为等进行研究。论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定量、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总体来说,在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因人的生理属性、文化属性等基本属性没有被根本改变故宗教那种赋予人生意义、整合社会秩序等社会层面的基本功能没有被改变,但互联网的出现对宗教发挥作用具有突破性改变:一是因互联网宗教信息更易被人获取而造成宗教在更多人那里发挥作用;二是虚拟教堂等带给人们新的甚至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和宗教体验,从而创生出一些新的宗教功能;三是正如有了货币人们逐渐减少对金银的使用一样,人们会越来越多使用互联网宗教信息而减少非互联网宗教信息,而这使得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物质世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具体来说,就主体(人)角度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能够挖掘、诠释新自我,弱化“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更好满足人类情感和理智沟通,还会形成网络信仰共同体,造成陌生信众心灵交往悖论等;就内容(事)角度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开放性造就网络宗教市场,弥散性传统宗教可能会被互联网宗教信息瓦解,信众能够借助互联网可更全面、更有效地把握复杂世界;就媒介(物)角度来看,媒体私人化造成宗教信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宗教实现祛魅和复魅的神圣性流动,去中心化技术给信众更多自由空间,网络媒介虽然拉开了宗教神圣帷幕,但只是改变了传统宗教与现实不适应的外衣,而其核心功能仍然存在;就问卷结果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主体是20—40岁间、已经结婚、以企事业单位职员为主的男性公民,年龄、性别、学历等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认知具有一定相关性。从更深层次看,论文是在当代和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的语景下宗教、科学、哲学三者间的对话。在面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互联网等新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挑战下,对于“如何发挥互联网宗教信息的正面功能、防范其负面功能、研究其暂时没能认清的功能”,“人工智能的哪些因素会导致人的属性改变,进而导致宗教功能的变化”等问题,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等先哲那里得到现成答案,而只能是汲取他们的理论营养并结合实际,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作出我们自己的回答。
邹玉清[6](2021)在《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代发展到今天,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而设计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创新离不开思维与方法,基于未来视角的创新设计思维是实现方法中的一种。本文以产品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具有前瞻性、探索性、预测性特征的未来设计思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比较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部分学科对“未来思维”认知的基础上,对未来设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再认识,进一步确认了未来设计思维的思维路径:以终为始的“终点思维”、梳理因果的“布局思维”、寻觅机会的“复合思维”;从造物组合、系统组合、资源牵引三个方面分析了产品设计中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并从周期、视野维度、资源转换三个方面论述了未来设计中获取效率剩余的价值、影响设计思维的不变量与变量关系、相关性的因果关系、未来设计思维中的驱动与制约因素等,从而提出了未来设计方法的原则、实现方式以及一种“非效率”的创新设计方法并构建了这种方法的设计模型。未来视角呈现出客观未来以及主观未来的两种不同图景,我们认识中的客观未来呈现出时空的进程;而主观未来是一个实现“目的”的过程。这个趋向目的的过程使得未来视角的设计思维与方法产生当下的意义:即未来设计是对未来的长期目标所产生意义的回应,是根据当前的走向及对未来发展趋势认识的基础上,对将要到来时间的某个目标,进行探索、预测和实验,从而创造性地提出新型造物的一系列构想,以及对未来产品设计的启发。本文认为未来是一个动态化的进程,以观察者的角度从“过去已经发生的未来”的视角,归纳造物工具在未来进程中的各参与方的关系、以及相关作用;通过归纳工具产品在“过去的未来式”的作用,对应今天的“未来式”的发展,以至演绎将来的“未来式”。由未来的“目的”来求解当下的未来视角中的产品设计方法的建构。认为工具产品在未来进程中的作用是“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在具体的实现上则是用工具产品作为人的生理系统的延伸,最大化的获取与转换资源,获取效率剩余,服务于人的主观未来目的,是达成主客观的时空一致性的工具。同时这个趋向资源获取与转换过程中的主观造物行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受到客观外部周期的影响、主观对客观认识的影响、以及主观视角上获取转换资源的能力的制约。从主观未来视角的非效率指向与客观视角的效率现象在未来进程中的关系以及制约因素,来构建趋向未来资源进行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是一种面向未来可能性和探索性的产品设计方法建构。在具体的建构过程中,从自然界的大设计的平均效率与主观未来目的的获取效率剩余的工具目标之间的关系来建构主观跨越客观的产品设计溯层原则;从技术方式的未来、生活方式的未来、主观文化方式的未来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溯层的途径;同时在具体的产品设计实现上提出了实现的方法。所以,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思维使得合理的造物行为具有目的,使未来产品系统的准备成为可能,也使未来进程中的生活意义更加的充实。在最后一部分,进行案例分析和专业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以对本文提出的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进行实践和修正,通过课堂教学来验证、修正本文提出的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郭瑞[7](2020)在《图像融合质量评价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图像融合技术能将同一场景、信息互补的多模态图像进行融合,形成一幅信息量更丰富的图像。该技术可突破单一传感器成像原理的限制,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外科、军事遥感等领域。图像质量评价作为融合算法选择和优化的重要支撑,是图像融合领域的研究难点之一。本文以图像融合客观评价指标为出发点,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针对多聚焦图像融合,提出一种特征层上的客观评价新方法。该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分别检测源图像和融合图像的角点;然后,计算融合图像和源图像之间的角点重合率,以此来度量融合图像的质量。该指标的优势在于,它是在特征级(角点)中构建相似性,避免了评估过程中的焦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指标可以在数据集上获得较高的检测精度。2、基于高准确率、低相关性的图像融合指标集,提出一种综合评估算法。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指标集的综合指标方法。其构造过程包含两个步骤:首先,构造一个候选指标集,指标集中的每个指标的高准确率较高,指标间的相关性较低;然后,在训练图像集上动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构造一个综合指标。考虑到融合图像质量的金标准来自主观感知,本文在计算每个指标的评估准确性时引入评估难度以减少主观感知错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它评价方法。3、提出3D 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图像融合质量指标验证中。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每个实例携带的目标信息量不同,本文将影响学习性能的实例信息作为学习器性能评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图像融合指标可抽象为分类器,将指标的验证等效于对分类器的评估,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性能评价方法,即将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扩展到三维空间中,记为3D ROC柱状图。在柱状图中,x轴和y轴与ROC空间中的描述相同,分别标记为假正率和真正率;z轴表示实例携带信息重要性的定量指标,其中3D ROC柱状图的体积(V3RH)用作摘要指数。该方法保留了类不平衡下的鲁棒性以及阈值的独立性等优点。此外,本文对3D ROC柱状图和V3RH进行扩展并详细介绍两柱状图间的差异;与此同时,提供了一种在评估过程中表征实例的简便方法。本文采用人工数据集和实际数据集进行实验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分类器性能度量方法。4、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的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通过分解源图像的高、低频子带,捕获源图像中的方向信息,具有较强的保留纹理和边缘等细节信息的能力。针对高低频子带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不同的融合规则。对于低频子带,本文使用加权求和的方式,其中权重的大小与当前像素的局部显着性相关。针对高频子带,本文使用梯度最大法进行融合。在多组医学图像进行测试,选用6个对比算法、7个客观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优势明显,能够获得较清晰的融合图像,符合人眼视觉感受。但目前存在算法的时间开销较大问题,通过设计更为高效的多尺度表示方法,将有助于实现算法的实时性。
冉金也[8](2020)在《网络流量异常信息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已经在全社会各个领域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俨然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关键。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的技术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时,还存在诸多挑战和局限性。为了能适应当今网络条件,高效且准确地检测出网络流量异常,本文提出了一种离线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种针对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特征预处理和数据增强的方法;以及提出了一个创新的基于多尺度分解和多通道检测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算法。本文所提的方法主要由两个模块组成:(1)网络流量数据特征预处理与数据增强模块;(2)多尺度分解多通道异常检测模块。在网络流量数据特征预处理与数据增强模块中,本文提出了并详细叙述了一种网络流量数据的特征选择与数据增强的方法,该方法将最大相关性最小冗余(Maximum Relevance-Minimum Redundancy,MRMR)特征选择技术,PCA特征融合和基于带权动态时间规整平均重心平均(Weighted DTW Barycenter Averaging,W-DBA)的网络流量数据增强方法,相结合后应用于网络流量数据,可以大幅提高后续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在多尺度分解多通道异常检测模块,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尺度分解和多通道检测相结合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算法,该方法包括一个应用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技术将流量数据分解表征到多尺度上的多尺度分解模块,和一个用于从多尺度数据中检测异常的多通道广义似然比检验(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GLRT)检测模块。本文所提出的多通道异常检测算法,克服了传统方法通常只在每个尺度上独立工作,以及只分析和提取时序相关的信息和对网络流量数据预处理不足的缺点,对网络流量进行了适当的预处理,并在异常检测时充分考虑了多个尺度内的内部频率-时间相关性,通过在三个不同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分析,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比其他传统方法具有更好检测的性能。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白宇[10](2019)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抗”虽然是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前提和推进的动力,但却不应成为刑事诉讼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尖锐的控辩对抗往往使诉讼利益向着诉讼资源强势的一方倾斜,争议虽然在形式上得以解决,但却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存在,形成新的社会隐患。由此,刑事诉讼在手段及形式上是对抗的,但在社会本质上则应当是调和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便在此逻辑前提及客观需求下应运而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以刑事一体化为立论高度,以对人的关注为价值起点,以刑事法律制度内外协调为主要进路,以实现权力制衡为内在动力,以促进控辩合意为外在表现,以优化诉讼程序为重要载体,以增加权利供给、平衡控辩力量为运行保障。既包含了对刑事法领域实然制度的合理整合,又包含了对应然制度的理性扩展,形成了以控辩合作为特征的刑事法律制度系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得刑事司法不再呈现出惩罚犯罪的单一面孔,而逐渐展现出体察犯罪社会根源、创造利益兼得空间、节制国家追诉权力和刑罚权力的多重面向。弥补传统刑事诉讼模式在处理认罪案件时实现正义与效率方面的不足,以柔性、灵活及轻缓的方式实现犯罪治理及社会关系恢复,促进社会和谐与有序。全文正文共分四章,以“从本体到运行”逐渐递进的逻辑顺序,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然架构予以阐述。第一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述。本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国家为实现对犯罪的治理,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综合运用实体、程序及政策手段,鼓励、引导、感召被追诉人与国家合作,自愿认罪认罚,并在实体及程序方面保障被追诉人获得从宽处理的刑事法律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在实体、程序及证据三重维度上分别展现出不同的内涵。第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认罪认罚自愿性、以利益交换为本质的控辩合意、以权利自治为内容的被追诉人程序选择权、扩张与制约相均衡的追诉主体裁量权以及围绕诚信而展开的法律救济。第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相关概念比较。认罪认罚从宽是坦白从宽刑事政策法治化的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均承认正义的相对性与控辩合意中的利益交换,但二者因形成动因、哲学基础、有罪供述的法律效力及关照被害人利益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异向发展趋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协商性司法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但前者并未停留在理论抽象层面,且不以效率为首要价值追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在司法理念、权力内容、处分权自由程度等方面存在区别,但前者并非是对后者的摆脱与取代,前者的实施仍以具有强制性的司法制度为保障。第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民主、宽容与和谐的内在价值,同时具有恢复、治理与效率的外在价值。第五,我们应当警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体、程序以及刑事政策方面的固有风险,如虚假认罪及同罪异罚的风险,口供依赖及架空裁判的风险,投机主义及突破法律底线的风险等。第二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合理性。本章有六部分内容:第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承继与扬弃。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在社会纠纷解决方面的价值导向及制度安排,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造及运行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古代法律文化中泛道德化、人治以及程序缺位等因素的消极影响。第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宪法及法律原则的遵循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非是突破宪法或刑事法律原则的标新立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无罪推定以及证据裁判等原则,均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设置了正当性界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为我国刑事法律原则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契机。第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刑事政策的溯源与发展。刑事政策在西方的原本概念以及在我国制度语境下的特殊发展,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可回避的现实基础。认罪从宽制度吸收并延伸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实质,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治化与系统化,同时体现出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由本体向观念的转变。第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社会治理的回应与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以我国转型时期社会治理的实践为现实基础,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及完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表征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第五,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司法实践的总结与规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关于程序简化、量刑规范以及认罪认罚从宽试点等一系列改革实践,在内容及形式上均具有延续性。“严打”作为遏制犯罪的方针呈现出全面且持续的状态,其与宽缓刑事政策交相呼应,从犯罪治理的深层理念方面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实践价值。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隐性的“控辩交易”规则反映出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对这些隐性规则的正视与规制,在客观上构成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基础。第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域外制度的选择与借鉴。相较于美国辩诉交易的水土不服,大陆法系协商性司法模式的制度实践更能为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虽未将“协商”二字表露于外,但在制度构造中却为控辩合意创造了空间及可能。第三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正当性。本章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方法论基础:系统认识论及系统方法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刑事一体化理念指导下的刑事法律制度,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对其构造及运行的研究,以及该制度之于整个刑事法律制度价值及功能的探讨,均需要运用系统的方法予以分析和揭示。第二,伦理学基础:人本思想与宽恕理论。法治精神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体现为,以权利化的制度设计使被追诉人在认罪认罚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关怀。认罪认罚表征被追诉人对已然之罪的悔恨、对未然之罪的预防以及对被害人及社会利益的恢复,刑事法律对于这类被追诉人应当给予更大的宽恕理由及空间。第三,政治学基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国家以相对平等的姿态与个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模式——主体间的关系,通过主体间的协商与合作推进刑事诉讼进程。第四,犯罪学基础:犯罪原因的复杂与刑罚功能的局限以及犯罪治理理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通过协商、和解、非刑罚化、非犯罪化等制度安排,弥补单纯依赖刑罚控制犯罪的局限与不足。通过权力与权利的互动,在犯罪控制方面展现出“程序治理”的先进理念。第五,刑法学基础:人身危险性理论与合并主义刑罚观。认罪认罚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被追诉人人身危险性降低。人身危险性理论为认罪认罚与从宽处理之间的因果联系提供了正当性依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责任刑的基础上,通过对行为人施加与其责任相适应的刑罚而实现犯罪预防的目的,契合了合并主义刑罚观“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的理念。第六,刑事诉讼法学基础:刑事诉讼目的理论与程序分流理论。基于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均衡的刑事诉讼程序所发现的案件事实,具有理性和可接受性,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现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刑法机能的最优选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同时还传递了 一种新的追诉理念:刑事追诉程序可以以“停止下来”的方式或更加简化的程序来实现对被追诉人的从宽处理,体现程序分流理论。第七,刑事政策学基础:刑事政策的合法性与新社会防卫思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政策法治化的体现,制度在设定时便为政策引导留有了合理的余地。其制度目标不仅在于对犯罪人科以罪责相称的刑罚,更力图探索一条合理应对犯罪、积极保障人权、有效防卫社会相互协调的犯罪治理之路,体现了新社会防卫思想。第四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机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闭合的刑事法律制度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实体制度基础、程序制度框架、证据制度规制及保障制度衔接等方面的逐步递进与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本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从横向的犯罪分类到纵向的犯罪分层。对轻重程度不同的犯罪的处理机制,无论是在实体方面还是在程序方面,均不能同日而语。以相对精确的犯罪分层体系为起点,以认罪认罚为枢纽,实现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证明标准以及刑罚上的区别对待,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体构造的基本框架及制度运行的基本逻辑。应当以社会危害性为依据,以法定刑为标准,将刑法中的犯罪分为微罪、轻罪和重罪三个层次。第二,从“管道式”的程序流转到多元化的程序分流。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运行的过程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始终具备合理的将案件从刑事诉讼系统当中“滤出”的机能。侦查机关的微罪处分制度和公诉机关的酌定不起诉制度使认罪认罚的轻微刑事案件在审前程序中得到高效解决,减少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数量。审判阶段则主要通过繁简分流,对于必须进入审判的刑事案件在审判程序上区别对待。第三,从模糊化证明要求到证明要求的层级化。对于所有刑事案件,据以作出裁判的证据都应是“确实、充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在所有刑事案件中的要求都是同一的。应当以是否认罪认罚为程序分流的枢纽,形成针对轻微犯罪速裁程序、轻微犯罪简易程序、重罪普通程序简化审、一般普通程序及死刑程序,由低至高五个不同层级的证明要求。第四,从平面化的刑罚结构到层次化的刑罚体系。刑罚是对认罪认罚被追诉人是否从宽以及如何从宽这一实体性结果的外在表现。刑罚应更多地关心如何通过刑罚的方式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针对不同的主体、不同轻重的犯罪使用不同程度的“刑罚力”,来实现罪与刑的动态平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良性运行,需要刑罚功能的整体提升,逐步实现刑罚量的轻缓与刑罚种类的丰富,并着眼于刑罚制度与犯罪纵向层级以及多元刑事诉讼程序间的协调。如“严主宽辅”的重罪刑罚制度,“宽主严辅”的轻罪刑罚制度,以半监禁刑、非监禁刑为主的微罪刑罚制度。第五,运行保障。以权利供给来实现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权力与权利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完善刑事和解制度,为被追诉人与被害人和解创造更加全面的机会与可能,关照被害人权利恢复,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和解制度的相互保障。通过全面确立证据开示制度及构建系统性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赋予被追诉人充分的防御性权利,迫使追诉方恪守界限,以平等的姿态同被追诉人对话,保障控辩合意的自愿与真实,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现实基础及制度环境。
二、基于信息论方法的若干新融合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信息论方法的若干新融合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特征关系的视觉显着性物体检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视觉显着性检测的理论基础 |
1.2.1 基础概念 |
1.2.2 视觉显着性的产生机制 |
1.2.3 视觉显着性的计算模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显着性检测主要面临的挑战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显着性物体检测研究概述 |
2.1 引言 |
2.2 基于手工设计特征的显着性物体检测算法 |
2.2.1 图像预处理 |
2.2.2 手工设计特征的提取 |
2.2.3 手工设计特征的融合与优化 |
2.2.4 基于手工设计特征的显着性检测算法总结 |
2.3 基于深度学习的显着性物体检测算法 |
2.3.1 显着性特征的编码与提取 |
2.3.2 显着性特征的解码与融合 |
2.3.3 基于深度学习的显着性检测算法总结 |
2.4 常用数据集及评价指标 |
2.4.1 常用数据集 |
2.4.2 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非局部连接图传播模型的显着性检测算法 |
3.1 引言 |
3.2 模型框架 |
3.3 超像素分割与两层稀疏图的构建 |
3.4 基于紧密度特征的显着性图生成 |
3.4.1 初始显着性图计算 |
3.4.2 基于紧密度特征的高斯细化模型 |
3.4.3 具有非局部连接的图传播 |
3.5 基于对比度特征的显着性图生成 |
3.5.1 初始显着性图计算 |
3.5.2 基于对比度特征的高斯细化模型 |
3.5.3 传播过程 |
3.6 显着性图的融合与优化 |
3.6.1 单尺度下显着性图的融合 |
3.6.2 单尺度下显着性图的自更新 |
3.6.3 多尺度融合与更新 |
3.7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1 参数设置及有效性实验 |
3.7.2 非局部连接图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3.7.3 模块有效性验证实验 |
3.7.4 算法定量评价 |
3.7.5 算法定性评价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级联漏斗形神经网络的显着性检测算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级联漏斗形神经网络的显着性物体检测 |
4.2.1 模型框架 |
4.2.2 多尺度上下文特征提取模块 |
4.2.3 级联的漏斗形特征融合模块 |
4.2.4 级联的特征解码模块 |
4.2.5 损失函数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细节 |
4.3.2 模块有效性实验 |
4.3.3 算法定量评价 |
4.3.4 算法定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领导者-追随者”神经网络的显着性检测算法 |
5.1 引言 |
5.2 斯坦克尔伯格博弈与显着性检测 |
5.3 基于“领导者-追随者”神经网络的显着性检测 |
5.3.1 模型框架 |
5.3.2 基于“领导者-追随者”的注意选择模块 |
5.3.3 领导者-追随者特征融合模块 |
5.3.4 损失函数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实验细节 |
5.4.2 算法设置及模块有效性实验 |
5.4.3 算法定量评价 |
5.4.4 算法定性评价 |
5.4.5 视频数据集上的迁移实验 |
5.5 算法部署实践 |
5.5.1 基础概述 |
5.5.2 模型实现与简单压缩 |
5.5.3 模型部署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6.2 未来的研究展望 |
附录A 竞争模型求解与神经网络训练收敛过程统一性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自组织理论的研究概况 |
2.1.1 国外自组织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2 自组织理论在国内的科学研究 |
2.2 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研究概况 |
2.2.1 国外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的自组织系统的科研情况 |
2.2.2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在国内的相关研究 |
3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3.1 学理概念 |
3.1.1 职业足球运动员 |
3.1.2 培养的意蕴 |
3.1.3 自组织和系统 |
3.1.4 治理一词的辨析 |
3.2 理论支撑 |
3.2.1 自组织理论系群 |
3.2.2 自组织理论体系框架 |
3.3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与自组织理论相契合 |
3.3.1 基本条件 |
3.3.2 独特优势 |
3.3.3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治理的研究框架 |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质性访谈法 |
4.2.3 逻辑分析法 |
4.2.4 系统综合法 |
4.2.5 扎根理论 |
5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演化分析 |
5.1 具体释义 |
5.1.1 内部要素与组织结构 |
5.1.2 演化特点及本质属性 |
5.2 演化机理 |
5.2.1 形成耗散结构 |
5.2.2 内在支撑动力的协同 |
5.2.3 原初诱因——涨落的存在 |
5.2.4 在突变中实现跃迁 |
5.2.5 小结 |
5.3 动态演化中的问题 |
5.3.1 自组织系统的生态环境差且演化的理念意识产生偏差 |
5.3.2 自我组织过程中存在目标定位脱离本质的内部涨落 |
5.3.3 政策规则要素变化快而缺失配套措施等外部涨落的出现 |
5.3.4 核心要素存在职业化成材率低且培养难度大的非线性特点 |
5.3.5 自我演化过程中要素间和组织间的融合度低、协同性差 |
5.3.6 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实现渐进式阶跃的保障条件差 |
6 自组织理论框架下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 |
6.1 厘定治理自组织系统具体的导向目标和多元化的治理主体 |
6.1.1 明确培养的目标价值定位以及现代化的自组织系统培养理念 |
6.1.2 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的协同 |
6.2 建构实践性的协同治理内容 |
6.2.1 促进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核心要素的价值实现 |
6.2.2 发挥科学的顶层设计配套相应具体措施的协同效应 |
6.2.3 打造体育与教育高度融合的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协同通路 |
6.3 建设治理的保障及评估机制以促进整体渐进式跃迁 |
6.3.1 健全自组织系统的第三方协调监督机制 |
6.3.2 建立全方位评估职业球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体系 |
7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和局限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科研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C 从业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D 访谈录音转录样本 |
致谢 |
(4)网络流量模型及异常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异常检测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
1.3 异常检测研究方法 |
1.3.1 传统异常检测方法 |
1.3.2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 |
1.3.3 基于信息熵和小波的异常检测 |
1.4 异常检测面临的问题挑战 |
1.4.1 传统模型存在的问题 |
1.4.2 监督、半监督学习面临的挑战 |
1.5 论文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网络流量模型及异常检测研究综述 |
2.1 网络流量模型及异常检测 |
2.1.1 网络流量模型 |
2.1.2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 |
2.1.3 加密网络流量识别检测 |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检测 |
2.3 基于强化学习的异常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熵和统计机器学习的流量研究 |
3.1 背景 |
3.2 基于统计的流量模型 |
3.3 模型详细设计 |
3.3.1 园区流量模型 |
3.3.2 Web流量模型 |
3.3.3 混合模型 |
3.3.4 分析与小结 |
3.4 基于近邻和DTW的视频检测识别方法 |
3.4.1 视频检测背景技术 |
3.4.2 设计方法 |
3.5 机器学习和信息熵融合的检测识别 |
3.5.1 信息熵平衡估计 |
3.5.2 流量数据平衡信息熵评估 |
3.5.3 熵和机器学习融合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流量及异常检测 |
4.1 深度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4.2 网络流量模型基本原理 |
4.2.1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4.2.2 LSTM基本原理 |
4.3 基于自编解码的流量模型 |
4.3.1 自编解码基本原理 |
4.3.2 模型设计 |
4.4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流量模型 |
4.4.1 基本原理 |
4.4.2 模型设计 |
4.4.3 实验结果 |
4.5 基于TCNatt-VAE的异常检测方法 |
4.5.1 模型基本原理 |
4.5.2 异常检测模型 |
4.5.3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生成式对抗神经网络的流量及异常检测 |
5.1 背景 |
5.2 模型基本原理 |
5.3 基于GAN的网络流量模型 |
5.3.1 问题描述 |
5.3.2 流量模型设计 |
5.4 基于GAN的流量异常检测 |
5.4.1 模型设计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流量模型 |
5.5.2 异常检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强化学习的网络异常检测研究 |
6.1 背景及基本原理 |
6.1.1 背景 |
6.1.2 基本原理 |
6.2 基于强化学习的异常检测 |
6.2.1 问题建模 |
6.2.2 模型设计方法 |
6.3 实验过程 |
6.3.1 三种数据集上的实验 |
6.3.2 实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术语辨析 |
(一) 互联网宗教信息 |
(二)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三)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 |
四、核心观点、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五、研究方法:定性、定量、质性相结合 |
第一章 框架与技术:理论层面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总探讨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框架 |
一、互联网成为宗教功能的革命性变量 |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推演 |
三、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一些基本判断 |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哲学辨析 |
一、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宗教学中的定位 |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内涵和外延 |
三、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分类 |
第三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技术属性 |
小结 |
第二章 群体与组织:从主体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中的主体 |
一、在线信仰者(群体)的概念 |
二、在线信仰者(群体)的主要特征 |
三、在线宗教组织的分类与结构 |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客体互动 |
一、用哈里约之窗对信众和教职人员互动的分析 |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中的群体与组织之间的互动 |
第三节 主体视角下,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
一、挖掘、表达、诠释新自我 |
二、弱化“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 |
三、更好满足人类的情感、理智沟通 |
四、形成多元化的网络信仰共同体 |
五、陌生信众造成心灵交往悖论 |
六、网络“牧养”信徒、培养义工 |
小结 |
第三章 语言与事件:从传播内容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的形式:新语言形塑新世界 |
一、作为“在”而在的互联网宗教语言 |
二、信息的社会意义和心理意义被改变 |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的特定“内容”:事件及其他 |
一、概念和分类:应然性悄然转向实然性 |
二、宗教复兴运动成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之源头活水 |
三、突发性事件和常规性事件造就宗教复杂功能 |
第三节 内容角度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
一、开放性造就网络宗教市场 |
二、一些弥散性传统宗教可能会被互联网宗教信息瓦解 |
三、帮助信众全面、有效地把握复杂世界 |
小结 |
附录 非理性破坏性膜拜团体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特征和原因 |
第四章 工具与模型:从媒介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媒介工具上的体现 |
一、宗教网络媒体的概念、分类、特征 |
二、宗教类网站:从快速发展到理性发展 |
三、宗教类博客:个性展示、互动交流的宗教信息平台 |
四、宗教类微博:即时信息的收发与碎片化 |
五、宗教类微信:整合效应和孤独并存 |
六、宗教类数据库:经典教义纸书被可扩张的数据所取代 |
第二节 结构功能论(模型)对网络宗教媒介的分析 |
一、结构功能论概述 |
二、AGIL模型对互联网宗教媒体的分析 |
第三节 媒介工具下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
一、自媒体时代宗教信息市场竞争更激烈 |
二、实现流动的神圣性:祛魅与再魅 |
三、去中心化技术给信众更多自由空间 |
四、媒介综合功能:拉开的帷幕与温暖的照耀 |
小结 |
第五章 问卷与认知:实践层面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探讨 |
第一节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一、问卷在可信度上处于较高区间 |
二、在解释原变量信息方面效度较高 |
第二节 关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人员情况及其认知 |
一、关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人员情况 |
二、网民对互联网宗教信息的认知和态度 |
三、希望整治封建迷信、网络诈骗问题 |
四、互联网信息管理较好,养生保健等作用发挥较好 |
第三节 性别、年龄、学历与网民对宗教功能认知的相关性 |
结论: 宗教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关系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问卷调查结果 |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社会认知、原因探究及发展趋势 |
附录三 个案实例:北京市宗教类网站、微信情况统计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学科对未来思维的认知 |
第一节 自然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知 |
第二节 社会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识 |
第三节 思维科学领域对未来的认识 |
第二章 未来设计的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未来设计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未来设计思维的路径 |
第三节 未来设计思维的价值 |
第三章 未来产品设计思维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周期对未来进程中造物的影响 |
第二节 主观视野维度对未来造物的双向影响 |
第三节 转换资源能力的客观制约 |
第四章 产品设计中获取未来优势的工具 |
第一节 与造物组合获取未来优势 |
第二节 与系统的组合获取未来优势 |
第三节 资源牵引下的“未来式”发展 |
第五章 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建构 |
第一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建构原则 |
第二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建构的双向认识与流程 |
第三节 未来设计方法的思维溯层途径与方法 |
第六章 基于未来视角设计方法的实证 |
第一节 未来设计思维与方法的评价流程 |
第二节 基于未来思维的前瞻设计实践案例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参考书目 |
(7)图像融合质量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图像融合算法 |
1.2.2 图像融合质量评价算法 |
1.2.3 评估指标验证方法 |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章 图像融合质量评价相关工作 |
2.1 前言 |
2.2 基于统计类评价指标 |
2.3 基于信息论的评价指标 |
2.4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评价指标 |
2.5 基于视觉系统的评价指标 |
2.6 基于深度学习的评价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角点重叠度的多焦距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指标 |
3.1 前言 |
3.2 多焦距图像融合评价指标 |
3.2.1 角点检测 |
3.2.2 相似度计算 |
3.2.3 指标整体框架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设置 |
3.3.2 角点检测结果 |
3.3.3 与其它客观指标的对比结果 |
3.3.4 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 |
3.3.5 时间复杂度分析与时间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指标集的综合评价指标 |
4.1 前言 |
4.2 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
4.2.1 候选指标集构建 |
4.2.2 综合评价指标构建步骤 |
4.2.3 指标构建步骤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设置 |
4.3.2 对比实验结果 |
4.3.3 案例分析 |
4.3.4 时间复杂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3DROC模型的客观评价指标验证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3DROC柱状图与其体积 |
5.3.1 3DROC柱状图 |
5.3.2 3DROC柱状图体积 |
5.4 模型扩展 |
5.4.1 处理多类问题 |
5.4.2 通用性拓展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1 实验设置 |
5.5.2 真实数据上的实验结果 |
5.5.3 处理分类概率 |
5.5.4 图像融合评价指标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 |
6.1 前言 |
6.2 图像融合算法 |
6.2.1 算法框架 |
6.2.2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图像分解 |
6.2.3 高低频子带融合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参数设置与评价指标 |
6.3.2 实验结果 |
6.3.3 综合评价结果 |
6.3.4 时间开销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网络流量异常信息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异常概述 |
1.2.2 网络流量及异常检测概述 |
1.2.3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研究现状 |
1.2.4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研究面临的挑战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异常检测技术概述与总结 |
2.2 基于统计理论的异常检测技术 |
2.3 基于信息论的异常检测技术 |
2.3.1 相关性分析 |
2.4 基于分类的异常检测技术 |
2.4.1 支持向量机 |
2.4.2 贝叶斯网络 |
2.4.3 神经网络 |
2.4.4 基于规则的异常检测技术 |
2.5 基于聚类和离群检测的异常检测技术 |
2.5.1 常规聚类 |
2.5.2 协同聚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流量数据的特征选择与数据增强方法 |
3.1 问题分析 |
3.2 基于最大相关性-最小冗余的网络流量特征选择 |
3.2.1 相关定义 |
3.2.2 最大相关性 |
3.2.3 最小冗余 |
3.2.4 特征选择策略与整体流程 |
3.2.5 MRMR总结 |
3.3 特征融合 |
3.3.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融合 |
3.3.2 特征融合和特征选择的比较 |
3.4 基于带权动态时间规整平均的网络流量数据增强算法 |
3.4.1 动态时间规整 |
3.4.2 带权动态时间规整重心平均 |
3.4.2.1 动态时间规整重心平均 |
3.4.2.2 改进的带权动态时间规整重心平均 |
3.4.2.3 基于局部相对距离的权值 |
3.5 特征处理与数据增强整体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尺度分解多通道网络流量异常检测(MSMC)算法 |
4.1 引言 |
4.2 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理论 |
4.2.1 经验模态分解 |
4.2.2 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
4.2.3 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
4.3 广义似然比检验理论 |
4.3.1 广义似然比检验 |
4.3.2 基于多通道广义似然比检验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 |
4.3.3 检测值计算和异常检测 |
4.4 基于多尺度分解和多通道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算法整体框架 |
4.4.1 多尺度分解模块 |
4.4.2 多通道检测模块 |
4.4.3 基于多尺度分解和多通道检测算法的整体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整体框架及实验验证 |
5.1 异常检测算法总体框架 |
5.2 实验概述 |
5.2.1 数据介绍 |
5.2.1.1 MAWILab数据集 |
5.2.1.2 ISCX-IDS数据集 |
5.2.1.3 ISP数据集 |
5.2.2 评估指标 |
5.3 对比方法介绍 |
5.3.1 PCA子空间方法 |
5.3.2 基于小波变换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 |
5.3.3 随机基异常检测方法 |
5.3.4 子空间投影转换基方法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1 MAWILab数据集 |
5.4.1.1 数据预处理模块 |
5.4.1.2 多尺度分解多通道检测模块 |
5.4.1.3 参照实验 |
5.4.1.4 结果分析 |
5.4.2 ISCX-IDS数据集 |
5.4.2.1 数据预处理模块 |
5.4.2.2 多尺度分解多通道检测模块 |
5.4.2.3 参照实验 |
5.4.2.4 结果分析 |
5.4.3 ISP数据集 |
5.4.3.1 数据预处理模块 |
5.4.3.2 多尺度分解多通道检测模块 |
5.4.3.3 参照实验 |
5.4.3.4 结果分析 |
5.4.4 总结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10)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述 |
1.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三重维度:实体、程序、证据 |
1.1.1 认罪:事实认可与价值认同相协调 |
1.1.2 认罚:核心要素与修复性要素并重 |
1.1.3 从宽:有效激励与必要限度兼顾 |
1.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成要素 |
1.2.1 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认罪认罚自愿性 |
1.2.2 以利益交换为本质的控辩合意 |
1.2.3 以权利自治为内容的被追诉人程序选择权 |
1.2.4 扩张与制约相均衡的追诉主体裁量权 |
1.2.5 围绕诚信而展开的法律救济 |
1.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相关概念比较 |
1.3.1 认罪认罚从宽与坦白从宽:坦白从宽的法治化体现 |
1.3.2 认罪认罚从宽与辩诉交易:有限吸收与异向发展 |
1.3.3 认罪认罚从宽与协商性司法:协商性司法的本土化表达 |
1.3.4 认罪认罚从宽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对传统的修补与依赖 |
1.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 |
1.4.1 独立的内在价值:民主、宽容与和谐 |
1.4.2 外在的功能价值:恢复、治理与效率 |
1.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风险 |
1.5.1 实体方面的风险:虚假认罪及同罪异罚 |
1.5.2 程序方面的风险:口供依赖及架空裁判 |
1.5.3 刑事政策方面的风险:投机主义及突破法律 |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合理性 |
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
2.1.1 “无讼”思想与“息诉”之术 |
2.1.2 “和合而同”的契约观 |
2.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宪法及法律原则的遵循与完善 |
2.2.1 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2.2.2 刑法原则: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 |
2.2.3 刑事诉讼法原则: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无罪推定 |
2.2.4 证据法原则:证据裁判 |
2.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刑事政策的溯源与发展 |
2.3.1 观念影响:刑事政策的本原概念及在我国的特殊发展 |
2.3.2 直接来源: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的演化 |
2.3.3 价值引导:刑事政策法治化 |
2.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社会治理的回应与推动 |
2.4.1 宏观视域: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 |
2.4.2 中观层面:刑事法治与回应型法 |
2.4.3 微观驱动:控辩交互与诉讼经济 |
2.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司法实践的总结与规范 |
2.5.1 司法改革的合理延续 |
2.5.2 “严打”与宽缓的相得益彰 |
2.5.3 对隐性规则的正视与规制 |
2.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域外制度的选择与借鉴 |
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正当性 |
3.1 方法论基础:系统认识论及系统方法论 |
3.2 伦理学基础 |
3.2.1 人本思想 |
3.2.2 宽恕理论 |
3.3 政治学基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3.4 犯罪学基础 |
3.4.1 犯罪原因的复杂与刑罚功能的局限 |
3.4.2 犯罪治理理论 |
3.5 刑法学基础 |
3.5.1 人身危险性理论 |
3.5.2 合并主义刑罚观 |
3.6 刑事诉讼法学基础 |
3.6.1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 |
3.6.2 程序分流理论 |
3.7 刑事政策学基础 |
3.7.1 刑事政策的合法性 |
3.7.2 新社会防卫思想 |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机理 |
4.1 从横向的犯罪分类到纵向的犯罪分层 |
4.1.1 犯罪分层之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
4.1.2 犯罪分层的具体路径 |
4.2 从“管道式”的程序流转到多元化的程序分流 |
4.2.1 侦查阶段的微罪处分 |
4.2.2 审查起诉阶段的酌定不起诉 |
4.2.3 审判阶段的繁简分流 |
4.3 从模糊化证明要求到证明要求的层级化 |
4.3.1 证明标准争论之误区 |
4.3.2 层级化证明要求的正当性理由 |
4.3.3 层级化证明要求的实现进路 |
4.4 从平面化的刑罚构造到层次化的刑罚体系 |
4.4.1 平面化刑罚构造的制约 |
4.4.2 层次化刑罚体系的构建 |
4.5 以增加权利供给为主要内容的运行保障 |
4.5.1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应性调整 |
4.5.2 证据开示制度的全面确立 |
4.5.3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系统性协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基于信息论方法的若干新融合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表示研究[J]. 赵京胜,宋梦雪,高祥,朱巧明. 软件学报, 2022(01)
- [2]基于特征关系的视觉显着性物体检测算法研究[D]. 罗惠元.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3]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培养自组织系统的治理研究[D]. 王青.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网络流量模型及异常检测技术研究[D]. 周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D]. 梁卫国.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6]基于未来视角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 邹玉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图像融合质量评价问题研究[D]. 郭瑞. 吉林大学, 2020(01)
- [8]网络流量异常信息分析方法研究[D]. 冉金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D]. 白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