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彬彬[1](2021)在《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研究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探究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比疗效的差异性,观察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对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为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及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方法选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的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14天后,再参照201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电测听结果,以及伴随症状的疗效评分。3.结果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较观察组更为显着。通过14天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3.33%,两组患者听力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耳鸣总有效率为76.92%,P<0.05,也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结论通过本研究,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突发性耳聋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听力恢复程度,并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值得进一步科研探索及临床推广应用。

朴成国[2](2020)在《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突发性耳聋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刺颈段夹脊穴对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模型小鼠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证明针刺颈段夹脊穴对突发性耳聋模型小鼠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更好的应用颈段夹脊穴治疗SHL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研究选取60只耳廓反应灵敏的健康成年BALB/c小鼠,所有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小鼠无处理外,剩余小鼠采用联合注射庆大霉素及呋塞米制聋法建模,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除治疗组外其他组(包括正常组与模型组)不进行干预;治疗组小鼠则运用针刺颈部夹脊穴法进行干预,留针30 min/次,1d/次,持续30天。同时,治疗前后将全部动物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进行椎动脉血血浆粘度、低切变率(3/S)、高切变率(200/S)及全血粘度的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对所有动物于治疗前、治疗后3d、7d、15d及30d时进行ABR阈值检测,并进行对比比较。结果:1.椎动脉血液流变学:治疗组动物经治疗15天及30天后,其血浆粘度、低切变率(3/S)及高切变率(200/S)及全血粘度,以及椎动脉FIB含量都较治疗前显着下降,且显着低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动物在治疗后ABR阈值均随着治疗时间逐渐降低,且显着低于模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颈段夹脊穴可以显着改善SHL小鼠模型椎动脉血液流变学,降低全血及血浆粘度,同时降低椎动脉FIB含量。2.针刺颈段夹脊穴可显着改善突发性耳聋小鼠的耳聋症状,降低ABR阈值。

张小娅[3](2020)在《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突发性耳聋鼠的时间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针刺颈段夹脊穴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诱导的突发性耳聋模型小鼠进行治疗,观察研究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突发性耳聋小鼠的治疗时间窗,筛选出突发性耳聋小鼠治疗的最佳时间,以期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72只听力正常的昆明雄性小鼠隔离饲养一周后,随机抽取8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64只小鼠作为药物诱导模型组,按照250 mg/kg的剂量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 h后按照85 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呋塞米,进行模型构建。经ABR检测,双耳阈值引不出或者致聋前后阈移大于20 dB者保留,其余剔除。将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只。其中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做处理,各实验组根据造模成功时间,依次按1天、2天、3天、7天、15天、30天、60天运用针刺小鼠颈段夹脊穴进行治疗,每日定时针刺小鼠颈段夹脊穴,留针30min,连续治疗1月后,进行ABR检测,并对各实验组小鼠的全血黏度及动脉血FIB进行检测,以评价各组间因治疗时间不同所造成的对耳聋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1.各实验组在治疗一个月后,经ABR检测,听力均有所恢复,全血粘度、动脉血FIB含量也有所降低,各组间根据治疗开始的时间不同恢复程度存在差异。2.根据治疗开始的时间不同,治疗效果具有差异,但是7天以内开始治疗的患鼠,无论是ABR检测,还是全血粘度、动脉血FIB检测结果都不具有显着差异,且治疗效果明显,说明造模成功后7天以内对小鼠进行治疗,属于“早发现、早治疗”的范畴。3.造模成功后15开始治疗的患鼠,恢复情况较前几组明显降低,但积极治疗仍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ABR,全血粘度及动脉血FIB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4.造模成功后30天及以上时间开始治疗的患鼠,恢复情况较差,各组检测结果均不理想。结论:造模成功后7天以内开始治疗属于“早发现,早治疗”的范畴;发病以后15天以内都能做到有效的治疗;30天、60天后开始治疗的患鼠恢复情况较差。

陈钜丰[4](2020)在《“益肾通窍”针法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索肾虚血瘀型突发性耳鸣耳聋患者规范化治疗方案,通过对肾虚血瘀型突发性耳鸣耳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对比“益肾通窍”针刺组和传统针刺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突出导师”益肾通窍”针刺手法特色,确定该疗法的治疗优势,对“益肾通窍”针刺法治疗肾虚血瘀型突发性耳鸣耳聋临床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提供客观依据,为临床治疗本病的优化方案提供参考价值。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肾虚血瘀型突发性耳鸣耳聋患者随机分为“益肾通窍”针刺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各3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有效率、愈显率以及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与比较等,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研究结果: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取了临床常见的肾虚血瘀型的耳鸣耳聋患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依据气至而有效的理论,运用导师“益肾通窍”针刺疗法,其结果可改善肾虚血瘀型耳鸣耳聋病人的症状体征。本组资料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和T-AO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了“益肾通窍”针刺疗法在调节机休氧化与抗氧化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有助于减轻氧自由基损伤导致的耳鸣。1.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共36耳;年龄29~72岁,平均47.33± 12.44岁;病程1~30天,平均15.63±5.97天;单耳发病24例,双耳发病6例;伴不同程度耳鸣19例;耳聋轻重分级,轻度5例,中度10例,中重度11例,重度及全聋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共35耳;年龄28~75岁,平均47.80±10.45岁;病程1~29天,平均15.43±5.69天;单耳发病25例,双耳发病5例;伴不同程度耳鸣16例;耳聋轻重分级,轻度4例,中度10例,中重度12例,重度及全聋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耳鸣疗效对比研究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16%>37.5%),且两组之间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临床治疗耳鸣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耳听力疗效对比研究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51.43%),且两组之间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者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具有明显改善,且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可知,治疗组对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4.焦虑、抑郁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改善,其治疗前后疗效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5.耳鸣严重程度评分TSIS 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有改善,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改善耳鸣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6.血清SOD,MDA,GSH-Px和T-AOC水平变化情况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所有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都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而对照组只有血清SOD,MDA及T-AOC水平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性具有显着性(P<0.05);组间比较,临床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对改善血清检测指标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检测指标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益肾通窍”针刺疗法可减轻耳鸣严重程度,并对焦虑和睡眠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2.依据孙建华教授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重在针刺耳门、听宫、听会通达耳窍,印堂百会调理阴阳,临床疗效显着,为临床治疗本病的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指导作用。

蒋槺[5](2020)在《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meta分析及张勤修教授治疗突聋临床经验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突发性耳聋是指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的、发生毫无预兆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在临床中,很难做到针对突聋的病因进行治疗。突聋属于中国传统医学“暴聋”的范畴,中医认为突聋的病机极其复杂,其中,“气滞血瘀”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病机,也是最多学家所推崇的观点,临床中常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复方进行治疗,其中以补阳还五汤的应用较为广泛。既往有学者做过关于补阳还五汤治疗突聋的meta分析,但由于其最终纳入的文献过少,且纳入文献的质量普遍不是很高,其最终未得出一个较肯定的结论。近些年来,运用补阳还五汤作为主要中医干预手段治疗突聋的研究文献不断增多。因此,本文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以求进一步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确切临床疗效,为其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主要从辨证论治的思想总结张勤修教授治疗突聋的相关经验,为临床中治疗突聋提供更多的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遵照Cochrane协作网工作手册标准,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按照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最后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最终共纳入8篇文献,8篇文献共提供654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临床疗效结果分析,8篇文献异质性检验I2=0%,P=0.71>0.05,各研究之间异质性较小,故选用固有效应模型进行最后的合并结果分析,显示:RR=1.24,95%Cl[1.16,1.33],Z=5.89(P<0.00001),试验组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表明补阳还五汤能增加临床中治疗突聋的疗效。研究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通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初步认为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治疗对于治疗突发性耳聋较单纯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更有优势。但因为此次研究最终所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且纳入的各个文献存在多个不明偏倚的风险项,可能会使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继而影响研究的结论,因此,期待今后学者做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以进一步肯定此结论。张勤修教授治疗突聋临床经验总结: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病机极其复杂,可有外感邪气、情志不调、痰火郁结、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不足、情志不畅等,涉及到全身各个脏腑。张勤修教授认为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突聋,其最终病机变化均会导致“气滞血瘀”,故张勤修教授在临床中治疗突聋善用以补阳还五汤为代表的具有补气、活血、通窍作用的中药复方,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机,临证加减药物。同时,张勤修教授提倡在临床中治疗突聋时,除了单纯的予以药物、针灸等治疗外,还应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开导,建议患者采取一些舒畅情志的方法,以缓解患者患病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柏博[6](2020)在《针刺联合放血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放血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针刺联合放血治疗突聋的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脱落0例,有效病60例,每组各30例。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针刺和放血,对照组只选用常规西药治疗。针刺以及放血治疗均为1天1次,7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中间休息1天。疗效评价指标为患者患耳听阈值、起效时间、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测评,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患耳听阈值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齐同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患耳听阈值、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患耳听阈变化值、起效时间、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方案对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均有一定的作用,两者均能有效改善患耳听力,降低患耳听阈值。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疗效更好,在总有效率以及总显效率上均高于对照组。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起效时间上要更早,对中医症状体征的改善也更明显。综上所述,针刺联合放血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欧家霖[7](2020)在《宣肺利水汤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此次课题意在观察宣肺利水汤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外邪侵袭、上犯耳窍型)的临床治疗效果,希望有新的汤剂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好的疗效。方法:1、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耳鼻咽喉科治疗的外邪侵袭、上犯耳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西药组(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次10mg,每日1次;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3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注,每日1次;甲钴胺片1次0.5mg,口服,一日3次。宣肺利水汤联合常规西药组(治疗组)采取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3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注,每日1次;甲钴胺片1次0.5mg,口服,一日3次。两组都以14天为1个疗程,总共治疗1个疗程。3、治疗后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听阈测试结果并对耳鸣、耳闷程度进行评分,评价宣肺利水汤联合西药治疗外邪侵袭、上犯耳窍型突发性耳聋及其伴随症状(耳鸣、耳闷)改善的临床疗效,选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受试者治疗后平均听阈情况、耳鸣和耳闷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三组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出两组治疗手段皆能提高受试者平均听阈值及改善耳鸣、耳闷症状。2、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1)耳聋疗效的比较: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对两组受试者治疗后耳聋临床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1>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对耳聋疗效均好,无明显区别。(2)耳鸣疗效的比较:中药治疗组愈显率为77.70%;西药对照组愈显率为46.15%;对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的耳鸣疗效行统计学处理(P=0.002<0.05),表示两组在愈显率差异具有显着性,表明治疗组耳鸣疗效优于对照组。(3)耳闷疗效的比较:中药治疗组愈显率为89.47%;西药对照组愈显率为38.88%;对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的耳闷疗效行统计学处理(P=0.000<0.05),提示差异显着,表明治疗组对于耳闷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方法。3、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组间比较:(1)平均听阈的提高:在治疗后,两组受试者听阈值提高明显。(2)耳鸣的改善情况: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患者的耳鸣评分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差别。(3)耳闷的改善情况:在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患者的耳闷评分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差异。结论:宣肺利水汤联合常规西药和地塞米松联合常规西药两种方法皆可以有效治疗外邪侵袭、上犯耳窍型突发性耳聋,在提高平均听阈值方面,两组受试人员的听力提高明显,表明这两种治疗手段疗效好。同时中药宣肺利水汤联合治疗对外邪侵袭、上犯耳窍型突发性耳聋伴有耳鸣、耳闷症状的疗效确切,对耳鸣及耳闷程度的改善明显,与西药组相比较有明显优势。

于洋[8](2020)在《针刺、穴位注射对庆大霉素中毒小鼠耳蜗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验证针刺、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可降低GM诱导耳毒性小鼠耳蜗的损伤,从而保护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形态的完整性,降低ABR阈值;并促进耳蜗组织抗氧化酶合成,提高内耳抗氧化损伤能力;影响NrF2信号通路基因转录、蛋白表达,拮抗庆大霉素诱导毛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分五组实验,每组实验前分组、造摸、给药、治疗、脑干电位测试均相同。选取正常健康昆明小鼠48只(96只耳),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Ⅰ、阴性对照组:第1至10天,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ml/Kg。Ⅱ、模型组(GM):第1至10天,每日腹腔注射GM,100mg/kg。Ⅲ、阳性药组(GM+EGB):第1至10天,每日8:30腹腔注射GM,100mg/kg。从第2天-第10天腹腔注射EGB,7mg/kg;Ⅳ,针刺组(GM+针刺):第1至10天,每日8:30腹腔注射GM,100mg/kg。从第2天-第10天取听宫、听会、翳风针刺,留针10分钟。Ⅴ、穴位注射组(GM+穴位注射):第1至10天,每日8:30腹腔注射GM,100mg/kg。从第2天-第10天取听宫、翳风、耳尖穴位注射。Ⅵ、针刺+穴位注射组(GM+针刺+穴位注射):第1至10天,每日8:30腹腔注射GM,100mg/kg。从第2天-第10天取听宫、听会、翳风针刺,留针10分钟。于听宫、听会、翳风穴位注射。各组小鼠停药后第一天进行ABR检测,与模型组比较ABR阈移。分析针刺、穴位注射在庆大霉素诱导耳聋小鼠听阈的影响。根据不同实验对耳蜗组织要求不同,运用不同提取方式,分别提取耳蜗组织,观察耳蜗毛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分析耳蜗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变化,观察NRF2信号途径基因转录水平改变,比较NRF2信号途径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1.模型组ABR检测结果阈移为17.50±2.43,与阴性对照组1.67±1.6比较,P<0.001,具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成功建立了庆大霉素诱导耳聋模型,阳性对照组、针刺组、穴位注射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阈移,而且低于模型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组较模型组差异显着。2.阴性对照组耳蜗内、外毛细胞排列整齐,而模型组耳蜗内、外毛细胞均有损失,排列不整齐。阳性对照组、针刺组、穴位注射组、针刺加穴位注射组毛细胞皆有不等的损失,排列趋于整齐,其中针刺加穴位注射组毛细胞丢失最少,即治疗效果最佳。3.在抗氧化应激实验中,针刺、穴位注射治疗后SOD、GSH-PX活力提高,GSH-PX活力降低。4.针刺,穴位注射后,检测耳蜗组织内的Nrf2,HO-1及NQO1的表达增高。5.免疫组化实验中,针刺、穴位注射治疗后HO1、NQO-1、Nrf2在HC、SGN中的表达增加,caspase-3表达减少。免疫组化照片中,HO1、NQO-1、Nrf2在HC、SGN两组照片,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的表达阳性程度较高,caspase-3两组照片,针刺加穴位注射组的表达阳性程度较低。结论:1.GM可诱导耳毒性,提高小鼠ABR阈值;破坏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形态,诱导细胞死亡。2.针刺组、穴位注射组治疗能够减轻GM的耳毒性,减少GM对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的损伤,保护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形态完整性,降低ABR阈值。3.庆大霉素破坏耳蜗组织的抗氧化系统,抑制抗氧化酶系统合成。针刺、穴位注射可促进抗氧化酶合成,提高内耳抗氧化损伤能力。4.针刺、穴位注射治疗对庆大霉素诱导的耳聋小鼠耳蜗组织NrF2信号通路基因转录、蛋白表达有显着影响,激活抗氧化应激机制,拮抗庆大霉素诱导毛细胞及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5.在各治疗组中针刺+穴位注射组治疗的作用效果最佳。

叶秋婷[9](2020)在《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作为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它往往导致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听力损失达到最低点。国内目前关于此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但近年来,研究显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原因不明的特点致治疗效果不明显比例的增加[1]。另发病机制的不明确[2]给西医治疗本病带来不便,使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根治,而近年各学者发表的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文章不断更新,说明针灸疗法在对本病的治疗上发挥了极大作用。本研究在收集针灸及相关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基础上,对针灸治疗本病进行筛选、评价,通过完整、缜密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探讨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伴随症状的改善。从而为临床上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循证医学支持,为在针灸手段的选择上提供有力指导。方法:通过联网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F)、Pubmed、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和Science Direct等及手工检索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按照规定的纳入及排除研究标准选入最终研究,提取研究数据,利用国际公认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利用RevMen 5.3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因最终纳入研究的结果评价有按人数与耳数评估的区别,将最终纳入的17篇研究分为两组进行评价分析,以人数为治疗有效标准的标为组1,以耳数为治疗有效标准的列为组2,通过灵敏度分析后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此次meta分析最终包括17项研究,全部为中文文献。文献质量评价结果:17篇文献的Jadad评分均大于3分,均为高质量文献。17篇文献总纳入患者1397人,治疗组总人数为702人,对照组695人。Meta分析结果提示:(1)有效率:因疾病特殊性,分为以人为单位及以耳为单位两组;两组均提示含有针灸的治疗组优于药物组。(2)伴随症状:针灸疗法治疗耳鸣有显着优势。(3)听力损失分贝:针灸疗法对于患者听力损失分贝的改善有显着优势(4)血液流变学(HR):针灸疗法对于患者全血粘度比(BV)、血浆粘度比(PV)、红细胞压积(Hct)等的调节有明显优势,对纤维蛋白原(Fb)的改善无明显优势(5)不同耳聋程度有效率:针灸疗法对于轻-中度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优势,对于重-极重度患者的有效率的改善有明显优势。17篇文献中只有3篇文献提及不良反应,其中2篇文献提及未出现不良反应;17篇文献中只有4篇文献提及退出与脱落情况。结论:该系统评价提示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论是单纯针灸疗法还是与药物或高压氧等其它方法联用效果均稳定,但目前国内外研究关于的突发性耳聋治疗的结局评价除以上指标外,还有耳鸣残疾量表评分(THI)、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等,还需进行全面评价来完善针灸疗法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纳入文献大多偏倚风险未知,提示文献中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不甚严谨,需要我们谨慎对待评价结果,且试验多为小样本、单中心研究,随访度及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全,真实性可靠度不高,结局仍需规范严谨的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研究做支撑。

吴迪[10](2020)在《精神因素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及乌灵胶囊对突聋患者的干预性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通过对健康人与突发性耳聋患者运用HADS焦虑、抑郁量表进行筛查,并对比评分结果,探究突发性耳聋与精神因素的相关性,并且通过运用乌灵胶囊干预突发性耳聋患者,探究其对患者的耳鸣及精神因素的疗效。2.方法收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另收集健康对照组100例。运用HADS焦虑、抑郁量表对比健康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另对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乌灵胶囊。治疗14天后,通过听力疗效评定标准、耳鸣评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耳鸣致残量表(THI),HADS量表评分。3.结果实验组患者组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比率为43%,远高于健康对照组12%,P<0.05。治疗组患者的耳鸣的治疗率可达84.78%,对照组为63.84%,并且在THI评分较对照组均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在焦虑、抑郁的不良精神心理状态方面,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HADS评分量表转阴(<8分)的比率也远远高于对照组,达到78.26%,对照组为45%,并且治疗组伴有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4.结论突发性耳聋与精神因素存在着密切的双向关系,存在精神、心理问题的人可能为突发性耳聋的易感人群,而突聋患者也更易发生精神、心理问题。而乌灵胶囊作为一种纯中药成分的制剂,乌灵胶囊作为一种纯中药成分的制剂,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伴随症状(耳鸣、焦虑等)有着十分显着的作用,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1.1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学说
        1.2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2.祖国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2.1 暴聋的病因病机
        2.2 暴聋的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来源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4.疗效标准
        4.1 听力疗效判定标准
        4.2 耳鸣疗效评估
    5.统计方法
    6.技术路线图
    7.结果
        7.1 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7.2 治疗后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选题依据
    2.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药理依据
    3.扶阳法治疗肾阳亏虚型暴聋的理论依据
        3.1 耳与肾的关系
        3.2 肾阳亏虚的原因
        3.3 扶阳法的渊源
        3.4 扶阳法的代表方及组成、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4.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突发性耳聋的的预后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突发性耳聋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2.2 实验对象
    2.3 实验器材
    2.4 实验主要试剂的配制
    2.5 实验方法
        2.5.1 突发性耳聋模型的建立
        2.5.2 动物分组及干预方法
        2.5.3 椎动脉血液流变学的测定
        2.5.4 听性脑干反应检测(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
        2.5.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小鼠突发性耳聋模型的建立
    3.2 颈夹脊穴治疗对突聋小鼠椎动脉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
    3.3 颈夹脊穴治疗对突聋小鼠ABR阈值的检测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对突发性耳聋病因病机的认识
    4.2 关于动物模型的选择
    4.3 中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4.4 颈段夹脊穴的选穴依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概况
    1.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主要治疗药物
    2.当代中医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突发性耳聋鼠的时间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s)
第一章 引言
    1.1 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1.2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现状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动物
    2.3 实验耗材
    2.4 实验方法
        2.4.1 实验动物的处理
        2.4.2 指标测定
        2.4.2.1 指标测定仪器
        2.4.2.2 ABR仪器测定原理
        2.4.2.3 全血粘度检测
        2.4.2.4 动脉血FIB检测
        2.4.2.5 纳入标准
        2.4.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数据结果对比
        3.1.1 ABR检测结果对比
        3.1.2 全血粘度检测结果对比
        3.1.3 动脉血FIB检测结果对比
第四章 讨论
    4.1 颈夹脊穴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
    4.2 时间窗对突发性耳聋鼠治疗效果的影响
    4.3 全血粘度与听力的关系
    4.4 动脉血FIB与听力的关系
    4.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5.1实验研究的不足
        4.5.2 实验研究的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突发性耳聋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4)“益肾通窍”针法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耳鸣耳聋的国内外现代研究现状
        1.1 耳鸣耳聋病因
        1.2 耳鸣耳聋发病机制
        1.3 耳鸣耳聋诊断
        1.4 耳鸣耳聋治疗的研究现状
    2 耳鸣耳聋的中医药的研究现状
        2.1 耳窍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
        2.2 暴聋之渊源
        2.3 病因病机
        2.4 辨证分型
        2.5 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与分组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3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试验病例的终止
        2.7 剔除标准
        2.8 脱落标准
        2.9 脱落病例处理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组
        3.2 对照组
        3.3 伦理学问题
    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4.1 一般指标
        4.2 研究指标
        4.3 观察方法
        4.4 疗效评定标准
        4.4.1 有效率
        4.4.2 安全性观察
    5 统计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一般情况
        6.2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6.3 疗效指标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3.1 中医对暴聋病的病因与病机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病因与病机的认识
    3.3 立论依据
    3.4 针灸组方分析
    3.5 结果疗效分析
    3.6 针刺机理分析
    3.7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
致谢
作者简介

(5)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meta分析及张勤修教授治疗突聋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meta分析
    1.研究背景、水平和意义
    2.研究方法
        2.1 技术思路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文献检索策略
        2.5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2.5.1 初筛
        2.5.2 复筛
        2.5.3 数据提取
        2.6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2.7 统计学分析
        2.7.1 疗效结果分析
        2.7.2 发表性偏倚分析
        2.7.3 敏感性分析
        2.7.4 亚组分析
    3.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3.3 干预措施
        3.4 结局指标
        3.5 安全性评价指标
        3.6 文献质量评估
        3.7 meta分析结果
        3.7.1 疗效结果分析
        3.7.2 发表性偏倚分析
        3.7.3 敏感性分析
        3.7.4 亚组分析
    4.讨论
    5.结论及展望
第二部分 张勤修教授治疗突聋临床经验总结
    1.突发性耳聋概况
    2.张勤修教授个人简介
    3.张勤修教授治疗突聋的主要学术思想
        3.1 驱邪为辅,扶正为主
        3.2 治病先治人
        3.3 神经针法
    4.张勤修教授对于突发性耳聋的辨证论治典型医案举隅
        4.1 气滞血瘀证
        4.2 气血亏虚证
        4.3 外邪侵袭证
        4.4 肾精亏损证
        4.5 痰火郁结证
        4.6 肝火上扰证
    5.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突发性耳聋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西医治疗
    2.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各时期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针刺联合放血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1.1 纳入病例情况
        1.2 一般资料分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3 本次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标准
        3.4 中止标准
        3.5 脱落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周期及治疗观察时点
        4.2 设计方案
        4.3 随机方法
        4.4 盲法运用
        4.5 试验具体方案
        4.6 不良事件观察及处理
    5 试验观察的项目
        5.1 患者个人资料
        5.2 病史资料
        5.3 安全性指标
        5.4 诊断性指标
        5.5 疗效性指标
    6 疗效评定标准
        6.1 听阈值变化
        6.2 起效时间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
    7 统计学处理
    8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治疗前疗效指标分析
        1.1 治疗前患者患耳纯音测听结果
        1.2 治疗前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疗效指标分析
        2.2 不良事件观察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 突发性耳聋的现代研究进展
        1.1 突发性耳聋的流行病学
        1.2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病理
        1.3 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2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突发性耳聋的病名
        2.2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病机
        2.3 突发性耳聋的辨证分型
        2.4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治疗方法
        2.5 放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3 治疗手段、对照组的选择依据及选穴方义分析
        3.1 选择针刺联合放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依据
        3.2 选择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3.3 穴位选择依据以及具体定位
    4 本研究的疗效评价
    5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6 运用针刺联合放血的体会
    7 研究不足及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随机数字表
附录 B: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附录 C:VAS听力评分卡
附录 D:知情同意书
附录 E:病例报告表
附录 F:文献综述 突发性耳聋的中西医治疗近况
    参考文献

(7)宣肺利水汤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一、祖国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病名渊源
        2.病因病机
        3.中医治疗
        3.1 中药内服
        3.2 中医外治法
    二、现代医学的认识
        1 流行病学研究
        2 现代医学治疗
        2.1 非手术疗法
        2.2 非药物治疗
        2.3 手术治疗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1.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指标检测
    2.4 安全性分析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4.观察指标比较
    4.1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平均听阈比较(见表 7)
    4.2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耳鸣评分情况比较(见表 8)
    4.3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耳闷评分情况比较(见表 9)
    4.4 两组耳聋临床疗效情况比较(见表 10)
    4.5 两组耳鸣临床疗效情况比较(见表 11)
    4.6 两组耳闷临床疗效情况比较(见表 12)
5.脱落病例处理
6.讨论
    6.1 突发性耳聋的概述
    6.2 突发性耳聋从肺论治
    6.3 选择宣肺利水汤的依据
    6.4 西药组糖皮质激素、银杏叶提取物、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的选取依据
    6.5 指标选择依据
7.研究结果分析
    7.1 临床疗效分析
    7.2 本研究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机理分析
8.创新之处与展望
    8.1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8.2 本试验的不足
    8.3 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8)针刺、穴位注射对庆大霉素中毒小鼠耳蜗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概述
    2.现代医学对耳聋的研究概况
    3.中医对耳聋的研究
实验研究
    实验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二 基底膜分离和毛细胞染色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实验三 针刺、穴位注射治疗对庆大霉素诱导的耳毒性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步骤
        3 实验结果
    实验四 针刺、穴位注射对庆大霉素诱导的耳聋小鼠耳蜗组织 NRF2X 信号途径基因转录的影响
        1 实验动物
        2 实验步骤
        3 实验结果
    实验五 针刺、穴位注射对庆大霉素诱导的耳聋小鼠耳蜗组织 NRF2X 信号途径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设备
        3 实验材料
        4 实验步骤
        5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9)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类型
    2 纳入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排除标准
    4 文献检索
        4.1 检索策略
        4.2 检索语言
        4.3 检索年限
    5 干预措施
        5.1 治疗组干预措施
        5.2 对照组干预措施
    6 结局指标
        6.1 主要指标
        6.2 次要指标
    7 文献筛选与资料数据的提取
    8 方法学质量评价
    9 统计分析
二 结果与结论
    1 结果
        1.1 检索结果
        1.2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1.3 结论
        1.4 结局指标
        1.5 不良反应
        1.6 退出与脱落
    2 文献偏倚评价
        2.1 随机方式的产生
        2.2 随机化的隐藏
        2.3 盲法
        2.4 结局数据的完整性
        2.5 选择性报告
        2.6 其他偏倚
    3 Meta分析结果
        3.1 以人数为疗效单位的Meta分析结果
        3.2 以耳数为疗效单位的Meta分析结果
        3.3 针灸对于突发性耳聋伴随症状的改善
        3.4 听力损失分值的比较
        3.5 血液流变学的比较
        3.6 不同损伤程度患者的有效率的比较
        3.7 敏感性分析
        3.8 发表性偏倚
    4 结论
讨论
    1 结果分析
        1.1 文献质量
        1.2 Meta分析结果
        1.3 治疗组针灸疗法的选择
    2 研究的局限性
        2.1 文献语言
        2.2 文献质量
        2.3 偏倚风险
        2.4 干预措施
        2.5 其他数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2: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精神因素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及乌灵胶囊对突聋患者的干预性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序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与突发性耳聋
        1.病因
        1.1 病毒感染学说
        1.2 血管病变学说
        1.3 自身免疫学说
        1.4 精神、心理因素
        2.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2.1 激素治疗
        2.2 改善内耳循环药物
        2.3 营养神经药物
        2.4 高压氧治疗
        2.5 局部治疗
    二、传统医学与突发性耳聋
        1 中医对暴聋病因的认识
        1.1 外邪袭肺
        1.2 肝火上扰
        1.3 痰火壅结
        1.4 气滞血瘀
        1.5 肾精亏损
        1.6 气血亏虚
        2.情志与耳聋
        3.中医治疗
        3.1 内治法
        3.2 外治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健康对照组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2 检查方法
        2.1 耳鼻喉科相关检查
        2.2 THI量表测定
        2.3 HADS量表
    3.治疗方法
    4.疗效判定标准
        4.1 听力疗效评价标准
        4.2 耳鸣疗效判定标准
        4.3 THI测定标准
        4.4 HADS评定标准
    5.统计学方法
    6.实验结果
        6.1 健康对照组分析
        6.1.1 健康对照组于突聋患者组一般情况比较
        6.1.2 健康对照组于突聋患者组HADS量表结果比较
        6.2 实验组一般情况比较
        6.3 实验组患者伴随耳鸣、焦虑(抑郁)状态情况比较
        6.4 实验组治疗前后听力对比疗效比较
        6.5 实验组治疗前后对比耳鸣疗效比较
        6.6 实验组治疗前后THI得分比较
        6.7 实验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数比较
        6.8 实验组伴耳鸣患者听力疗效前后比较
        6.9 实验组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听力疗效前后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耳鸣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扶阳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D]. 董彬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突发性耳聋作用机理的研究[D]. 朴成国. 延边大学, 2020(05)
  • [3]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突发性耳聋鼠的时间窗研究[D]. 张小娅. 延边大学, 2020(05)
  • [4]“益肾通窍”针法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疗效评价[D]. 陈钜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meta分析及张勤修教授治疗突聋临床经验总结[D]. 蒋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针刺联合放血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D]. 柏博.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宣肺利水汤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D]. 欧家霖.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8]针刺、穴位注射对庆大霉素中毒小鼠耳蜗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 于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 叶秋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精神因素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及乌灵胶囊对突聋患者的干预性治疗研究[D]. 吴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