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宁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毕雯婷[1](2021)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研究 ——以优质课和常态课为例》文中指出文化意识的培养对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必不可少,它对于拓宽眼界,了解文化,意识差异等起到重要作用。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了新的衡量标准,相对应的就要求教师丰富文化意识培养活动,改变文化意识的培养方式来适应新的标准。因此对高中英语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十分有必要。本研究以山东济宁邹城市某高中5节英语阅读课以及2018年第十一届高中英语观摩大赛视频中的5节阅读课为研究对象,以个案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为主,从文化意识教学途径,文化意识教学内容,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重点探讨高中英语优质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活动有何特点,常态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何特点,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活动有何异同,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有哪些。研究结果显示:1.在优质课中,文化意识教学途径多样,包括文化对比、文化旁白、言语互动、创设情境、启发诱导、直观教学。文化意识教学内容丰富,包括历史地理、社会规约、文学艺术、情感态度、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灵活多样,包括倾听、看图、观看视频、听录音、角色扮演等。文化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包括个体活动、同伴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而在常态课中,文化意识教学途径单一,以师生言语互动及启发诱导为主,其余途径使用次数较少。文化意识教学内容只注重情感态度,而风俗习惯,社会规约及文学艺术甚至并未涉及。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单一,仅包括言语互动,倾听及看图三种。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只注重集体活动。2.尽管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许多的不同点,但也有其相同之处。如: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上,二者都最为注重师生言语互动这一途径,而对于通过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二者有所忽视。在文化意识教学内容上,常态课与优质课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在文化意识的教学组织形式上,二者都注重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上,言语互动,看图,倾听三种活动是二者占比最多的活动类型。3.通过对常态课5位教师的访谈发现,高考应试的需要、教师个人水平、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学校的忽视,英语学习环境等因素是影响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原因。由于时间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优质课教师进行访谈,研究对象数量较少,这也是本研究存在的缺陷。尽管如此,本研究了解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特点,分析了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异同及原因,并为常态课教师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褚铄[2](2021)在《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水资源形势的日趋严峻,我国水资源管理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现阶段在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指导下我国最可行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流域内行政区间的初始水权分配是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也是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实现水权合理流转的最有效途径,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为了合理分配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本文收集了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基础资料,分析了南四湖流域研究区主要问题,根据流域实际状况确定初始水权分配原则、建立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以2018年为基准年,建立不同分配模型对2030年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进行分配。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2018年为现状基准年,预测得到2030年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基本用水权7.71亿m3,流域生产用水权44.5亿m3。(2)基于AHP的模糊物元法计算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分配至行政区的初始水权,得到分配方案为济宁市16.77亿m3、枣庄市14.37亿m3、菏泽市12.80亿m3、泰安市8.27亿m3。基于熵权的TOPSIS法计算得到分配方案为济宁市23.46亿m3、枣庄市9.63亿m3、菏泽市15.20亿m3、泰安市3.92亿m3。(3)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计算模型分配结果与现状分配模式的关联度,构造友好度函数评价分配模型对流域友好程度,对比分析后选择基于熵权的TOPSIS分配模型结果为基础,采用多目标优化法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优化后的分配方案为济宁市22.32亿m3、枣庄市5.59亿m3、菏泽市19.82亿m3、泰安市4.48亿m3。(4)综合对比后得到优化后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对于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更加适配。根据优化方案结果建议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中:可保持济宁市现状初始水权分配量;为促进区域综合效益发展,适当增加枣庄市及泰安市初始水权分配量;为解决用水浪费问题,推行节水工作,适当缩减菏泽市初始水权分配量。
王珠凤[3](2020)在《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是伴随着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危机的加重和治理而出现的对西部生态现状进行书写的报告文学。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家们本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描绘地域文学景观的基础上,揭示了文学景观的生态意蕴和西部生态特征所导致的苦难现象继而表达了自己的生态诉求。本论文立足于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文本,采取文本细读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方法,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试图阐释、归纳、挖掘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生态意蕴、苦难意识、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除引言部分,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概述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其次介绍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研究现状,最后阐释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第一部分:引入“文学景观”的概念,分析探讨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景观所含有的生态意蕴,以此进一步探析创作者借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景观揭示西部生态危机的目的。第二部分:分析探讨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西部生态特征,即脆弱性、贫困性所导致的苦难现象,阐释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昭彰的苦难意识。第三部分:分析探讨创作者们在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从探索生态危机根源的角度出发所进行的思索,阐释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者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生态诉求。第四部分:对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进行评价,论述其在生态报告文学地域性上的开拓和图像叙事的文学意义,也揭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当下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不足。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阐明对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研究的意义,陈述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文学价值及现实价值。
王琳[4](2020)在《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旅游业正处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房车营地作为实现转型的空间实践之一,蕴含着强劲的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然而,巨大的需求缺口使建设者们来不及理性思考现实问题,就直接套用国外模式。虽然使用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解决需求问题,但是房车营地的建设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不仅房车营地不可持续化,也造成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本文研究的核心就是寻求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房车营地营建模式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为其指明了方向。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本文将“共享发展理念”引入房车营地的营建策略研究,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在研究的视角上,实际上是房车营地共享价值观的确立;第二个层面是做为作用机制,即实现共享营建的具体路径;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目标和成果,使我国房车营地走上可持续的共享发展之路。研究的结构通过对房车营地发展现状和问题梳理分析,提出我国房车营地必须走共享的发展之路。而后从房车营地由谁共享、共享什么、如何共享以及共享步骤深入分析构建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内涵与内容,运用游憩机会谱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建构理论框架。并从房车营地使用者角度,运用RDA分析法筛选乡村、城市游憩中心地和生态敏感区建设房车营地的决定性要素,并聚焦三类区域发展需求和特性,推导出集群共享、让渡共享和调适共享的营建机制。通过共享营建体系的构建,分别探讨针对三种区域类型具体的营建策略:集群共享在乡村的营建策略核心是通过区位、功能和空间的集群共享,达到促进区域联动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居民福利提升的目标;让渡共享在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营建策略,从让渡城市发展、让渡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和让渡游客体验升级的三个层面,来实现城市游憩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调适共享在生态敏感区的营建策略,从调适房车营地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环境气候对房车营地的限制和影响两方面,来寻求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当前的房车营地发展而言,营建技术与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营建模式上必须进行探索与创新。因此,本文引入共享发展理念,以全域化的营建视角和高质量的营建原则,研究房车营地区域性生成机制,构建了共享营建的理论模式和实现机制,创新发展了房车营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房车营地的三种创新营建模式:乡村的集群共享策略、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策略和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策略。以此,使房车营地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刘仁杰[5](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济宁市西郊苗圃升级改造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全球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也面临供需失衡的矛盾。而近年来,城市森林公园在我国公园体系中逐渐兴起,为城市提供各项生态系统服务,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单元。本文以此为契机,首先系统分析当前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及发展趋势,作文本题的立脚点。其次对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理论,以及其与城市森林公园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针对当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的现状,得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随后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实践、或它类相关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单元的建设实践,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理论、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供给机制相关研究,结合城市森林公园自身特点,本文提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并用于济宁市西郊苗圃升级改造工程(规划设计)中。项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提出目标服务,并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目标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旨在使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城市需求,并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矛盾,增进人类福祉。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理论多用于绿色基础设施的评估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相关工作中,应用于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是本文的创新点,但目前相关理论仍在发展和完善中,因此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许亚楠[6](2019)在《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在现代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进入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追求快捷高效,设计师拿来主义横行,导致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的趋同,城市特色日渐消失。城市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根基。挖掘城市的地域性特色是促进其自身发展、展示魅力、提高竞争力、带动区域性战略发展的有力保障,每个城市应该具有其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特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设计工作如果按照量化统一批量的方式来推行,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工作就失去了意义,绿地系统规划地域性特色是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的重点,也是城市特色塑造及魅力展现的重要途径,需要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发现国内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地域性特色塑造理论研究注重实用性,很多研究者主要从实践案例入手,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城市地域特色塑造的方式与方法,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实操性。国外城市地域特色的研究重视构成城市地域特色要素的挖掘。在绿地系统规划方面,国外较早的提出了城市具有地域特色的机理构成方式,突出城市形象展示与城市名片的有机融合性,重视地域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纪念的关联性。结合国内外研究得出城市地域性特色塑造涉及三大要素:自然环境、人文历史要素、人工环境要素。塑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可以在自然环境的体现、人文资源要素的保护与传承、人工环境特色要素的塑造三个方面尝试。以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分析案例,根据工作实际及近些年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涉及及建设工作进展,得出一座城市在塑造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自然环境的特色挖掘、人文历史环境的开发保护及培育、人工环境的特色营建。其中自然环境的特色凝练可以通过地形地貌特色的有效利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城市风貌展现、乡土植物的选择及景观特色的营造三方面来体现。人工环境特色展示可体现在特色空间的营建、产业特色的展示等方面。通过对嘉祥县现有绿地系统规划及建设工作的调查,了解到嘉祥县在绿地系统规划及建设工作中注重保护、塑造自然山水的城市景观风貌,注重人文环境、产业特色的地域性展示。研究中发现嘉祥县绿色系统规划存在绿地功能不足、产业景观单一等问题,通过参考济宁运河文化中产业特色的成功案例,提出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地域性特色塑造需要在水系环境治理、城周生态绿廊的培育及保护、产业文化与景观的多样化融合上做文章,进而全面推动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的创新与发展。
唐晓玲[7](2019)在《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收入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具有大众化、多种生活体验、城市居民回归乡村原始淳朴生活的特点,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等需求,还能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央连续6年把三农问题列入“1号文件”,而发展乡村旅游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十八大以来,中央地方多次出台文件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意义重大。不仅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人物,也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主要力量。因此,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对城市乡村旅游做出科学、客观的分析是帮助城市制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以济宁市为研究区域,在借鉴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依据济宁市实际,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社区参与理论为基础,采取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济宁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从中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济宁市乡村旅游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经济发展使得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30.58亿元,居山东省第六位,比上年增长5.8%。区域条件不断改善,98%的乡村道路实现硬化,乡村道路硬化里程22276公里,涉及村庄8791个。产业整体持续稳定发展。2018年底实现旅游收入780.83亿元,同比增长13.48%。旅游总人次7375万人,增长9.08%。旅游资源丰富,11县市区几乎是处处是风景,村村有景点。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97个单位及个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类型丰富多样;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大力扶持,2017年,出台了《济宁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未来5年内济宁市将创建生态文化旅游村20个、省级畜牧旅游示范区5处。这些都为济宁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济宁乡村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主要分为四种模式:农家乐、景区化、传统古村镇及瓜果采摘园。其中对微山湖村和上九山村进行案例分析,对其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作出简短概括,为后文提供案例支持。(3)济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乡村旅游发展过程在产品、机制、人才、生态环境以及政策方面存在着如下问题: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类型不够丰富;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特色不突出;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乡村旅游融资渠道不畅;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和管理水平较低;人才引进与培训不到位;不注重生态保护,忽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原生态文化遭到破坏;政府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引导不足;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投入不足。从产品、体制、人才、生态保护、政策方面提出了以下发展建议:挖掘文化内涵,注重特色产品开发;强化产品营销宣传;建设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利益;培养和引进乡村旅游人才;强化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和管理;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注重保护原生态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树立全域旅游意识,提升管理水平;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王乙[8](2018)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灭绝速度由每天1种增加到每小时3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想要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保护野生动物。人类保护决策的主要原因是钱的问题,就是计算投入多少成本并带来多少回报,虽然决策也会受道德、美学、科学的影响,但主要依据是经济问题。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明确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本底和质量本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就是研究测度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底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定保护政策、配置保护资源、提升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是在物种稀缺濒危的背景下,人类通过保护行为能够保存、延续并产生的野生动物总体价值,包括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内禀价值是物种延续自身存在和特征的价值,利用价值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贡献价值。本文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指出内禀价值就是野生动物作为种质资源维系物种特征延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稀有性、遗传资源信息、自然历史及进化信息、生产力供给能力和所处营养级等五个方面,尝试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内禀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拓展了保护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其次,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禀赋是影响保护价值的首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最能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这些因素彼此关联并形成包括直接关系、中介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复杂机理关系。第三,将保护价值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与评价体系结合,以自身禀赋特征作为种质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提出包括5个因素15个指标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已有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基于CE方法的非消费型游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包括4类、14项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根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与层次,明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保护名录以外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总体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保护级别与层次分别选取丹顶鹤、黑熊、东北林蛙3个物种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
樊友猛[9](2017)在《具身范式下的乡村旅游体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旅游不仅是广为流行的旅游类型,也是城乡互动的新型形式,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极为重要。虽然不断有新的乡村进入旅游化浪潮,但原本发展良好的乡村旅游地走向衰落的情况也颇为常见,究其原因,游客需求的变化为一重要因素。但目前大部分对乡村旅游的研究集中于旅游政策、经营管理、旅游影响等方面,对旅游者体验的研究相对较少,即使在这一领域,也主要侧重于体验营销、体验产品设计等,专门对乡村旅游体验本身进行深度分析的成果并不多见。如何更好地研究游客的乡村旅游体验?除了全面细致的观察与分析,研究的理念与方法也极为重要。在目前的旅游体验研究领域,对旅游者身体的关注逐渐增多,并形成了旅游具身理论,代表着旅游体验理论的前沿。受此理论启发,游客在乡村旅游地的具身体验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这一问题包含着作者的双重诉求:一方面,期待以具身理论为透镜对乡村旅游体验提出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期望对乡村旅游体验的实证研究能够推动旅游具身理论的发展。因此,乡村旅游体验与具身理论以密不可分的方式构成本研究的理论目标。在实证部分,具体要探究的问题包括游客意欲在乡村旅游中获得哪些独特感受,他们在乡村旅游地如何展开行动,以及推动其产生旅游愉悦的内在动力何在等。体验作为内化于身体之中的存在,对于当事主体而言具有很大的默会性,因此除采用非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网络文本搜集等方法了解旅游者呈现出的体验之外,还尝试通过感官民族志、随行纪实、印象故事等方法,捕捉更为情境化和内隐性的体验。选取旅游发展较好的乡村作为田野,在2016年2月至10月之间,对山东省济宁市上九山古村、王家庄、宋家庄、王家口,潍坊市响水崖、响水崖子、湖上庵,淄博市中郝峪、上小峰,以及河南省洛阳市重渡沟共计10个村落进行了 16频次的现场调查,每次调研时间在1至4天不等,访谈游客29人,进行随行纪实5次,采集游记、媒体报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等网络文本共计76篇,并进行了录音、拍照、撰写田野日志与备忘录等数据记录工作。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进行数据分析与理论建构。研究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共7章。各部分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简介了论文选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基本问题,并对乡村旅游体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旅游体验研究的新发展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包括第2、3章,是对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的思辨探讨。第2章为文献评述和理论反思。首先,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借鉴其他学科有关体验的代表性观点,结合具体的旅游体验行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旅游体验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其次,对乡村旅游体验和旅游具身体验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以掌握研究进展,明晰研究方向。第3章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具身范式进行理论勾勒。对旅游具身体验的研究积累了一定成果,已经具备形成新范式、推动范式转型的能力,明确具身理论的范式地位为势之所趋,且能为乡村旅游体验实证研究提供基础。首先总结本真性、凝视、表演等范式演进的动因和过程,提出具身理念在理解和解释旅游体验现象时的优势。继而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阐释具身范式的内涵,总结该范式的基本原则与理论框架。研究认为,具身范式秉持“身体一主体”本体论,旅游具身体验是旅游者经由自我身体与旅游世界发生交互并获得存在意义的过程。对于旅游具身体验的呈现,需要综合符号学和非表征理论,依据“超表征”的认识论来理解。提出获取现场数据、加深现象描述、揭示行动过程和涉入研究情境的方法论原则。第三部分包括第4、5、6章,是对乡村旅游者具身体验的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乡村旅游体验的结构、过程和动力。第4章关注乡村旅游体验的“形态”提出乡村旅游是旅游者的身体感与目的地的感觉景观共同构成的行动者网络。摒弃以往研究具身体验的感官分类式思维,在更为综合的层面归纳出乡村旅游者渴望获得的身体感受,包括舒缓感与宁静感、清新感与洁净感、新奇感与重逢感、自主感和如家感等。提出“身体感”概念,即旅游者以身体为媒介交接于旅游世界而获得的整体性的觉知、经验与回应,以期还原游客体验中感性与理性、生理与心理、感觉与意义等原本就不可分离的一体化状态。总结出本底景观、时令景观、人际景观和拼接景观等乡村旅游地的4种典型景观形态,并基于其可感受性而统归于“感觉景观”范畴之下。最后对“感觉景观”概念做出反思,强调其多模态感知性、主客交互性、即时生成性以及社会建构性的内涵。第5章关注乡村旅游体验的“动态”,提出游客的体验依据其身体实践展开,时间与空间不仅是体验发生的凭借,也是体验所面向的对象。首先,提炼出旅游者进行身体实践的4种方式:遭遇是旅游世界中的陌生实在向游客的偶然呈现,它逃逸出预想中的体验进程,为原本平凡庸常的体验带来转机与生机;探寻实践是旅游者对旅游世界的主动介入,它源于旅游者的好奇,期望从未知到达已知,由不确定性转到确定性;施行是指旅游体验中的身体展现的瞬时性的姿势、动作与行为,其要义在于使旅游者在具体可感的身体动力学中获得自我存在与掌控感;栖居是一种身体运作比较舒缓、持续时间较长的实践方式,它具有将旅游生活化的倾向,在内容上包括饮食起居等日常性行为,但是过滤掉了重复、机械、无聊等负面涵义。其次,分析出游客对空间体验的3种倾向:空间表现为一个被探索物,它提供了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性框架,让旅游者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是为空间生成体验;乡村空间的开放性解除旅游者原有的身体边界,使人真正融入乡村世界之中,因之产生放松、自由的感受,是为空间自由体验;乡村元素的文化内涵、传统审美观影响旅游者的感知、判断和想象,使得乡村与诗和画联系在一起,展现出浪漫空灵的形象,是为空间诗化体验。最后,概括游客在时间广度和向度上的体验:乡村自然环境的循环演进、社会周期性的生产生活、物质景观的缓慢生成过程使游客感受到生命力和深邃感。旅游者体验过去而获得历史感和穿越感;通过对当下时光的消费来体验存在感;而具有现代、童话和未来色彩的乡村场景则激发起梦幻感。第6章关注乡村旅游体验的“势态”,认为差异性体验与重复性体验的矛盾运动促进了旅游愉悦的生成,游客不同体验的获得源于旅游的节奏性特质。首先,阐释了差异与重复的博弈过程和表现形态。游客在乡村旅游中并非完全渴望差异性体验,在寻求差异之外,他们也希望在重复性体验中感受安全与舒适,差异与重复构成了乡村旅游体验中的基本矛盾。其中,平凡体验和超凡体验分别是重复性体验与差异性体验的代表,两种体验之间并非界限分明,在很多情况下会彼此转变。当游客希望获得更多的重复性体验时,他们注重内在自我的放松,保持着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而当追求更多的差异体验时,则表现出向外探索新奇的欲望,更多地表现出对他者的认同。其次,提出“节奏”概念来表征差异与重复运动的结果,并用以解释旅游者不同的感官觉受和生命情态的生成机制。提出以节奏透视旅游的三个视角:宏观上,旅游与日常生活的协奏构成整体的生活,旅游是现代人对生活进行节奏化的努力;中观上,乡村旅游是由城市日常生活转向乡村非日常生活的活动,是一场城乡变奏之旅;微观上,乡村旅游内部充满着不同的节奏,彼此之间的迭奏使旅游体验富有生机与意义。在微观层面上对旅游节奏做出描述性定义:游客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感知到的自我和外部世界的阶段性变化。当节奏被旅游者感受到时,成为“节奏感”;能令游客产生节奏感的景观,称之为“节奏景观”。旅游节奏是乡村旅游世界的基本现实,时间、空间和感知运动是节奏发生的基本条件,差异与重复是节奏产生的根本原因,身体在旅游节奏中具有中心性。第四部分由第7章单独构成,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主要梳理了身体感、感觉景观、身体实践、身体时空、差异与重复以及节奏等范畴,据此建立乡村旅游体验的“具身场”模型。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第一,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旅游者的体验,建构起乡村旅游体验的“具身场”模型,揭示了乡村旅游体验中的基本矛盾、体验构成和体验过程中的身体机制,有助于深化对乡村旅游体验的理论认识。第二,首次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具身范式进行全面反思,厘清了具身范式的体系内涵,可为未来的旅游体验研究提供一定启发。第三,提出了身体感、节奏、探寻、施行、拼接景观、差异与重复等新的范畴与命题,虽仍有不甚完善之处,但其展现的新视角或对乡村旅游理论发展有所助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现场调研主要选择了某一省份内的乡村旅游地,而地域特色对游客体验有必然影响,作者虽通过网络搜集了与其他地域乡村有关的旅游体验资料,以期进行三角校正,但实地样本选择对最终形成的结论的影响仍然存在。第二,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虽无优劣之分,但二者相互结合无疑对研究结论的完善更有助益,本文基于质性方法和归纳逻辑进行概念提炼和理论建构,但没有通过定量方法进行验证。第三,囿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对研究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尚有不充分之处,对部分概念与观点的思考和阐述仍有进步的空间。
许冰[10](2014)在《济宁市湿地资源调查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近年来,随着人类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关注起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但是,由于忽视了人地关系的协调,造成了湿地资源和湿地功能的大范围严重损坏,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意识逐渐增强,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保护湿地刻不容缓。目前,济宁市的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尚未见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济宁湿地资源现状的调查和发展趋势分析,阐述了济宁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蓄意、盲目的开垦、围垦;对湿地动植物资源过度利用,使湿地的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对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部分地区湿地退化严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对湿地水体的造成污染;河流上游的森林砍伐严重影响了河流、水域的生态平衡,使得自然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功能逐渐退化。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分析调查结果,结合济宁市生态建设发展的前景,提出了济宁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基本构想,指出:通过湿地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净化措施,再经过水体的流动,保证湿地水质;对现状水系沟通、拓宽和疏浚,使得水面加宽,水容量加大;创造湿地内小树林和水面等环境条件,为各种湿地鸟类提供觅食、栖息的自然场所,形成稳定的群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让广大群众和游客自觉参与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减少由于人为活动而对鸟类产生的干扰。本论文中的相关调查研究,基本上摸清了济宁湿地资源的现状,使济宁湿地资源基础材料得到了补充,为济宁市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让济宁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更加科学、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二、济宁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宁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研究 ——以优质课和常态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文化意识 |
2.1.2 优质课 |
2.2 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国内外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文化迁移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工具 |
3.6 研究程序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高中英语优质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特点 |
4.1.1 文化意识教学途径 |
4.1.2 文化意识教学内容 |
4.1.3 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 |
4.1.4 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 |
4.2 高中英语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特点 |
4.2.1 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
4.2.2 文化意识教学内容 |
4.2.3 文化意识教学组织形式 |
4.2.4 文化意识学习活动类型 |
4.3 高中英语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分析 |
4.4 高中英语优质课与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陶聪颖老师优质阅读课内容转录 |
附录 Ⅱ 教师D常态阅读课内容转录 |
附录 Ⅲ 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观察量表 |
附录 Ⅳ 优质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统计表 |
附录 Ⅴ 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统计表 |
附录 Ⅵ 访谈提纲 |
致谢 |
(2)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候 |
2.1.4 水系河流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1.6 流域水资源状况 |
2.1.7 流域现存问题 |
2.2 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原则 |
2.3 初始水权分配指标体系的建立 |
2.4 研究区基础数据 |
2.5 初始水权分配方法 |
2.5.1 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物元法 |
2.5.2 基于熵权的TOPSIS法 |
2.6 分配模型结果优化 |
2.7 本章小结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流域基本用水权 |
3.1.1 流域生活用水权 |
3.1.2 流域生态用水权 |
3.1.3 流域基本用水权 |
3.2 指标权重 |
3.2.1 主观权重 |
3.2.2 客观权重 |
3.2.3 综合权重 |
3.3 现状分配模式 |
3.4 一次分配方案 |
3.4.1 基于AHP的模糊物元水权分配模型 |
3.4.2 基于熵权的TOPSIS法水权分配模型 |
3.4.3 合理性分析 |
3.4.4 友好度评价 |
3.5 二次优化方案 |
3.6 初始方案与优化方案对比分析 |
3.6.1 关联度比较 |
3.6.2 友好度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讨论 |
4.1 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探讨 |
4.1.1 分配层次探讨 |
4.1.2 分配方法探讨 |
4.2 评价方法探讨 |
4.3 分配方案探讨 |
4.4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3)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概述 |
(二)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目标与方法 |
1.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
2.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方法 |
一、文学景观的生态意蕴 |
(一)西部自然景观的生态意蕴 |
1.严酷的气候 |
2.被破坏的自然 |
(二)西部文化景观的生态意蕴 |
1.历史古迹的生态幽思 |
2.宗教中蕴含的生态文化启示 |
二、西部生态与苦难书写 |
(一)生态脆弱性与苦难书写 |
(二)贫困恶性循环与苦难书写 |
三、作家的生态诉求 |
(一)对历史的审视 |
(二)对现实的批判 |
(三)情感诉求:诗意地栖居 |
四、意义及不足 |
(一)文学意义 |
1.加强了生态报告文学的地域性 |
2.彰显了图像叙事的艺术魅力 |
(二)现实意义 |
1.对于大众的教育警示作用 |
2.对于执政者给出提示和决策参考 |
(三)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学位论文类 |
期刊论文类 |
报纸文章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房车产业的兴起与社会需求的释放 |
1.1.2 政策导向与全域旅游的发展需求 |
1.1.3 我国房车营地的建设发展现状 |
1.1.4 建设热潮下的现实与困境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解析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4.1 房车营地相关研究 |
1.4.2 共享发展理念相关研究 |
1.4.3 文献综合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理论框架建构 |
2.1 共享营建房车营地的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科学理论 |
2.1.2 社区理论 |
2.1.3 游憩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4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内涵 |
2.2.1 阶段与功能决定了全面共享的营建内容 |
2.2.2 使用者主体需求决定了全民共享的营建范围 |
2.2.3 模式演进决定了共享共建的营建路径 |
2.2.4 决策与调控决定了共享的渐进式营建进程 |
2.3 共享营建的理论层级构建 |
2.3.1 基于游憩机会划分的营建层级 |
2.3.2 基于景观游憩潜力的营建层级细化 |
2.4 本章小结 |
3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实现机制 |
3.1 基于选择意象测度的策略机制推导 |
3.1.1 相关性决定性分析法的引入 |
3.1.2 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 |
3.1.3 数据分析 |
3.1.4 研究结论 |
3.2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作用机制 |
3.2.1 集群共享 |
3.2.2 让渡共享 |
3.2.3 调适共享 |
3.3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策略的原则与目标 |
3.3.1 策略原则 |
3.3.2 策略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房车营地营建与乡村区域发展的集群共享策略 |
4.1 集群共享与乡村型房车营地营建的适应性 |
4.1.1 乡村发展路径与现实需求 |
4.1.2 房车营地在乡村营建的策略目标 |
4.2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区位原则 |
4.2.1 驱动乡村文化环境资源的提升 |
4.2.2 引导乡村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
4.2.3 构建多核并联的集聚式空间结构 |
4.3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功能价值 |
4.3.1 促进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共享 |
4.3.2 满足多元游憩需求的功能支持 |
4.3.3 搭建农旅深度融合的共享平台 |
4.4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空间界面 |
4.4.1 开放的房车营地边界 |
4.4.2 融合共享的公共性功能空间 |
4.4.3 衔接乡村社会空间的交通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房车营地与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营建策略 |
5.1 让渡共享与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
5.1.1 城市游憩中心地特征 |
5.1.2 房车营地在城市游憩中心地营建的策略目标 |
5.2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的让渡共享功能实现 |
5.2.1 创立城市形象的事件触媒 |
5.2.2 保护城市记忆的多样性事件重释 |
5.2.3 激发城市活力的的公共生活事件回归 |
5.3 让渡共享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的空间结构 |
5.3.1 提升机能协同的空间整合共享 |
5.3.2 促进多元融合的空间交互拓展 |
5.3.3 支持城市事件的空间弹性适配 |
5.4 让渡共享促进游憩者体验升级的空间营造 |
5.4.1 强化游客感知体验的空间意象创构 |
5.4.2 优化游客空间行为的交通组织 |
5.4.3 细化游客时间行为的空间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6 房车营地与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营建策略 |
6.1 调适共享与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
6.1.1 房车露营与生态敏感区的相互关系 |
6.1.2 房车营地在生态敏感区营建的策略目标 |
6.2 调适游憩冲击的共享组织规划 |
6.2.1 空间利用格局的组织 |
6.2.2 时间效率格局的优化 |
6.2.3 露营者行为格局的引导 |
6.3 调适环境游憩适宜性的共享空间结构 |
6.3.1 构建绿色共享的生态调蓄系统 |
6.3.2 提升适洪能力的滨水景观结构 |
6.3.3 应对风雪侵袭的场域防护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示例 |
附录B 营地RDA数据 |
附录C 乡村型房车营地列表 |
附录D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列表 |
附录E 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济宁市西郊苗圃升级改造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退化 |
1.1.2. 我国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的热潮 |
1.1.3. 城市化进程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城市森林公园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森林公园 |
2.1.2. 相关概念辨析 |
2.2. 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
2.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2. 公园性质布局 |
2.2.3. 相关设计规范 |
2.2.4. 规划设计原则 |
2.3. 城市森林公园发展趋势 |
2.3.1. 综合开放 |
2.3.2. 生态设计 |
2.3.3. 科教场所 |
3.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理论研究 |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 |
3.1.1. 概念界定 |
3.1.2. 两者相关性 |
3.2. 分类、价值评估 |
3.2.1.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3.2.3. 绿色基础设施的价值评估 |
3.3. 供需制图 |
3.3.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框架 |
3.3.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制图 |
3.4. 生态系统损害 |
3.4.1. 生态系统损害的概念 |
3.4.2. 城市地区生态系统损害 |
4. 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森林公园相关性研究 |
4.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
4.1.1 城市生态系统 |
4.1.2 城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及供给机制 |
4.2.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不平衡矛盾 |
4.2.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关系 |
4.2.2. 绿色基础设施ES供需不平衡矛盾 |
4.3. 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 |
4.3.1. 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 |
4.3.2. 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系统损害 |
4.4. 基于ES优化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4.1. 必要性:城市森林公园的对ES供需平衡意义重大 |
4.4.2. 可行性:ES理论对城市森林公园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
5. 案例借鉴 |
5.1. 泰国曼谷都市森林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特点 |
5.1.3. 借鉴意义 |
5.2. 加拿大艾伦花园 |
5.2.1. 项目概况 |
5.2.2. 借鉴意义 |
5.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设计特点 |
5.3.3. 借鉴意义 |
5.4.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
5.4.1. 项目概况 |
5.4.2. 设计特点 |
5.4.3. 借鉴意义 |
5.5. 中关村森林公园 |
5.5.1. 项目概况 |
5.5.2. 设计特点 |
5.5.3. 借鉴意义 |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6.1. 规划设计依据 |
6.1.1. ES评估及指标体系 |
6.1.2. ES供需分析及制图 |
6.1.3. 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6.2. 规划设计思想 |
6.3. 规划设计原则 |
6.3.1. 匹配需求,增进人类福社 |
6.3.2. 立足本土,尊重区域资源 |
6.3.3. 融入景观,稳定服务输出 |
6.4. 规划设计工作框架 |
6.4.1. 规划设计工作框架 |
6.4.2. 规划设计工作方法 |
7. 规划设计实践—济宁市西郊苗圃升级改造工程(规划设计) |
7.1. 项目背景 |
7.1.1. 城市概况 |
7.1.2. 项目区位 |
7.1.3. 上位规划解读 |
7.1.4. 现状分析 |
7.1.5. SWOT分析 |
7.2.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 |
7.2.1. 研究区域确定 |
7.2.2. 潜在供需制图 |
7.2.3. 直接需求分析 |
7.2.4. 现状供给分析 |
7.3. 规划设计思路 |
7.3.1. 服务定位 |
7.3.2. 规划定位 |
7.3.3. 规划目标 |
7.3.4. 规划策略 |
7.4. 总体规划 |
7.4.1. 规划结构 |
7.4.2. 规划设计方案 |
7.4.3. 功能分区 |
7.5. 分区设计 |
7.5.1. 入口服务区 |
7.5.2. 汽配记忆区 |
7.5.3. 缤纷游乐区 |
7.5.4. 观赏游憩区 |
7.5.5. 户外娱乐区 |
7.5.6. 苗圃印象区 |
7.5.7. 生态保育区 |
7.5.8. 园务管理区 |
7.6. 生态系统服务专项设计 |
7.6.1. 地下水补给和水质净化 |
7.6.2. 其他生态系统服务 |
7.6.3. 总体ES分析与EDS分析 |
7.7. 其他专项设计 |
7.7.1. 竖向设计 |
7.7.2. 交通设计 |
7.7.3. 种植设计 |
7.7.4. 建筑设计 |
7.7.5. 铺装设计 |
7.7.6. 夜景照明 |
7.7.7. 服务设施 |
7.7.8. 标识系统 |
7.8. 经济技术指标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6)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城市趋同化现象的加剧 |
1.1.2 风景园林学科与地域性绿地系统规划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研究动态 |
2.1 国内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研究 |
2.1.1 城市地域特色研究 |
2.1.2 地域性城市绿地系统研究 |
2.2 国外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研究动态 |
2.2.1 城市地域特色研究 |
2.2.2 地域性城市绿地系统研究 |
2.3 相关概念阐述 |
2.3.1 地域与地域性 |
2.3.2 绿地系统规划 |
第三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地域性特色塑造研究 |
3.1 城市地域性特色的构成要素分析 |
3.1.1 自然环境要素 |
3.1.2 人文历史要素 |
3.1.3 人工环境要素 |
3.2 城市地域性特色的塑造 |
3.2.1 自然环境要素的塑造 |
3.2.2 人文历史要素的塑造 |
3.2.3 人工环境要素的塑造 |
3.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地域性特色的塑造 |
3.3.1 自然环境要素的体现 |
3.3.2 人文资源要素的保护与传承 |
3.3.3 人工环境特色要素的塑造 |
第四章 嘉祥县地域性特色研究 |
4.1 嘉祥县概况 |
4.1.1 嘉祥县区位概况 |
4.1.2 嘉祥县人文历史概况 |
4.2 嘉祥县地域性特色总结 |
4.2.1 自然景观特色设计 |
4.2.2 人文历史特色设计 |
4.2.3 人工环境特色设计 |
第五章 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 |
5.1 嘉祥县绿地系统现状调查总结 |
5.1.1 县域城市绿地建设的现状总结 |
5.1.2 城市重要绿地景观调查 |
5.1.3 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塑造原则 |
5.2 嘉祥县传统自然山水格局的维护 |
5.2.1 主要自然绿地系统的保护规划 |
5.2.2 地域自然景观特色的塑造规划 |
5.2.3 乡土植物的应用规划 |
5.3 嘉祥县人工环境地域特色的塑造 |
5.3.1 空间结构与布局在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体现 |
5.3.2 产业特色塑造在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中的体现 |
5.3.3 嘉祥县特色绿地空间的规划 |
5.4 嘉祥县人文历史要素的挖掘与保护 |
5.4.1 总体规划与人文历史的结合 |
5.4.2 人文历史景观的塑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嘉祥地域特色的总结 |
6.1.2 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地域性特色塑造的实证研究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乡村旅游相关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体验经济理论 |
2.3 产业融合理论 |
2.4 社区参与理论 |
2.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3 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1 济宁市区域概况 |
3.2 济宁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3 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
3.3.1 需求方面 |
3.3.2 供给方面 |
3.3.3 交通方面 |
3.3.4 政策方面 |
3.4 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
3.4.1 “农家乐”饭庄 |
3.4.2 景区化模式 |
3.4.3 传统古村镇 |
3.4.4 瓜果采摘园 |
3.5 济宁乡村旅游典型发展案例分析 |
3.5.1 微山湖乡村旅游 |
3.5.2 邹城上九山村 |
4 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济宁市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
4.1.1 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类型不够丰富 |
4.1.2 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特色不突出 |
4.1.3 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
4.2 济宁乡村旅游发展机制存在问题 |
4.2.1 乡村旅游融资渠道不畅 |
4.2.2 乡村旅游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 |
4.2.3 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
4.3 济宁乡村旅游发展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和管理水平较低。 |
4.3.2 人才引进与培训不到位 |
4.4 济宁乡村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
4.4.1 不注重生态保护,忽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4.4.2 乡村原生态文化遭到破坏 |
4.5 济宁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1 政府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引导不足 |
4.5.2 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投入不足 |
5 对策与建议 |
5.1 产品方面 |
5.2 体制方面 |
5.2.1 建设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
5.2.2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利益 |
5.3 人才方面 |
5.3.1 培养和引进乡村旅游人才 |
5.3.2 强化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和管理 |
5.4 生态保护方面 |
5.4.1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
5.4.2 注重保护原生态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 |
5.5 政策方面 |
5.5.1 树立全域旅游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
5.5.2 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6.2.1 创新之处 |
6.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
2.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野生动物 |
2.1.2 保护价值 |
2.1.3 价值评价 |
2.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特征 |
2.2.1 复杂特殊性 |
2.2.2 综合影响性 |
2.2.3 动态变化性 |
2.2.4 保护约束性 |
2.2.5 种间差异性 |
2.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
2.3.1 劳动价值论 |
2.3.2 效用价值论 |
2.3.3 环境价值论 |
2.3.4 能值理论 |
2.3.5 认知心理学理论 |
2.3.6 野生动物可持续经营理论 |
2.3.7 保护经济学理论 |
2.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
2.4.1 直接市场法 |
2.4.2 间接市场法 |
2.4.3 虚拟市场法 |
2.4.4 路径分析法 |
2.4.5 层次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
3.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影响因素结构 |
3.1.2 影响因素内容 |
3.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机理 |
3.2.1 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 |
3.2.2 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 |
3.2.3 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
3.3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及变量预设 |
3.3.1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
3.3.2 观测变量预设 |
3.4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研究 |
3.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3.4.2 数据分析及检验 |
3.5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结果分析 |
3.5.1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
3.5.2 模型路径拟合分析 |
3.5.3 观测变量差异分析 |
3.6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解释 |
3.7 本章小结 |
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1 保护级别对评价体系的约束 |
4.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构建 |
4.2.1 种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 |
4.2.2 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
4.2.3 生态价值构成分析 |
4.2.4 社会价值构成分析 |
4.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
4.3.1 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2 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3 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4 社会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5 预期收益折现方法设计 |
4.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指标设定及内涵阐释 |
4.4.1 种质资源价值指标设定 |
4.4.2 活体价值指标设定 |
4.4.3 一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
4.4.4 多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
4.4.5 消费型游憩价值指标设定 |
4.4.6 非消费型游憩价值(CE方法)指标设定 |
4.4.7 能量供给价值指标设定 |
4.4.8 有害物种控制价值指标设定 |
4.4.9 植物授粉及种子传播价值指标设定 |
4.4.10 科学研究价值指标设定 |
4.4.11 社会生产力价值指标设定 |
4.4.12 文化、美学及遗产价值指标设定 |
4.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总体评价方法 |
4.5.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
4.5.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
4.5.3 国家保护名录外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
4.6 本章小结 |
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研究 |
5.1 案例研究的原因、物种选取标准及数据来源 |
5.1.1 案例研究的原因 |
5.1.2 案例物种选取的标准 |
5.1.3 参照物种选取的标准 |
5.1.4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构成的确定依据 |
5.1.5 数据来源 |
5.2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
5.2.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
5.2.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2.3 丹顶鹤保护价值评价 |
5.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保护价值评价 |
5.3.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
5.3.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3.3 黑熊保护价值评价 |
5.4 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
5.4.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
5.4.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4.3 东北林蛙保护价值评价 |
5.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及解释 |
5.5.1 影响因素对案例物种价值评价结果影响分析 |
5.5.2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
5.6 本章小结 |
6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 |
6.1.1 重点保护高度濒危野生动物 |
6.1.2 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
6.1.3 加强历史孓遗野生动物保护 |
6.2 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 |
6.2.1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产业 |
6.2.2 发展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产业 |
6.2.3 探索野生动物新型保护经营模式 |
6.3 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 |
6.3.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
6.3.2 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
6.4 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 |
6.4.1 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 |
6.4.2 推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9)具身范式下的乡村旅游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乡村旅游研究中的问题 |
1.1.2 旅游体验研究的转向 |
1.1.3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用价值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分析单位 |
1.4.2 数据收集方法 |
1.4.3 数据处理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评述 |
2.1 “体验”的内涵 |
2.1.1 体验与经验的区别 |
2.1.2 多学科视角下的体验论 |
2.2 旅游体验的属性 |
2.2.1 具身性 |
2.2.2 情境性 |
2.2.3 流动性 |
2.2.4 生成性 |
2.2.5 研究反思 |
2.3 乡村旅游体验 |
2.3.1 乡村旅游体验研究概况 |
2.3.2 研究反思 |
2.4 旅游具身体验 |
2.4.1 一般层面的具身体验 |
2.4.2 差异层面的具身体验 |
2.4.3 研究反思 |
3 旅游体验研究的具身范式 |
3.1 旅游体验研究中的隐喻思维 |
3.2 不同范式的困境与演替 |
3.3 本体论: 旅游具身体验是什么? |
3.3.1 哲学视野的身体转向 |
3.3.2 旅游体验的身体主体性 |
3.4 认识论: 旅游具身体验如何呈现? |
3.4.1 从认知科学透视旅游体验 |
3.4.2 表征与非表征视角的结合 |
3.5 方法论: 旅游具身体验如何研究? |
3.5.1 获取现场数据 |
3.5.2 加深现象描述 |
3.5.3 揭示行动过程 |
3.5.4 涉入研究情境 |
3.6 小结 |
4 乡村旅游中的身体感与感觉景观 |
4.1 身体感 |
4.1.1 乡村旅游中典型的身体感 |
4.1.2 从个体到群体: 身体共感 |
4.1.3 身体感的特征与定义 |
4.2 感觉景观 |
4.2.1 乡村旅游中典型的感觉景观 |
4.2.2 感觉景观的特点 |
4.3 小结 |
5 乡村旅游者的身体实践及其时空维度 |
5.1 身体实践 |
5.1.1 遭遇与探寻 |
5.1.2 施行与栖居 |
5.2 空间体验 |
5.2.1 空间生成体验 |
5.2.2 空间自由体验 |
5.2.3 空间诗化体验 |
5.3 时间体验 |
5.3.1 时间的广度体验 |
5.3.2 时间的向度体验 |
5.4 小结 |
6 乡村旅游体验中的节奏 |
6.1 乡村体验中的差异与重复 |
6.1.1 差异与重复对体验的影响 |
6.1.2 差异与重复的具体形态 |
6.2 乡村旅游的“节奏”透视 |
6.2.1 协奏: 旅游与日常生活 |
6.2.2 变奏: 由城市到乡村 |
6.2.3 迭奏: 人地关系的跃动 |
6.3 节奏感与节奏景观 |
6.3.1 节奏感 |
6.3.2 节奏景观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旅游体验研究的身体转向 |
7.1.2 乡村旅游体验的“具身场”模型 |
7.2 研究局限 |
7.3 未来展望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济宁市湿地资源调查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湿地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1.1 湿地的概念 |
1.1.2 湿地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湿地研究概况 |
1.2.2 国内湿地研究概况 |
2 济宁市湿地资源调查及现状分析 |
2.1 济宁市湿地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2.1.2 土壤、气候、水文 |
2.2 济宁市湿地调查研究内容和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研究技术路线 |
2.3 济宁市湿地数据来源和处理 |
2.3.1 湿地数据来源 |
2.3.2 湿地调查 |
2.4 济宁市湿地调查研究结果 |
2.4.1 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 |
2.4.2 研究区湿地调查结果 |
2.4.3 济宁市湿地生物资源 |
2.4.4 济宁市湿地调查结果分析 |
2.5 济宁市湿地保护利用现状 |
3 济宁市湿地保护对策与利用研究 |
3.1 济宁市湿地资源典型性评价 |
3.1.1 湿地类型和面积特点 |
3.1.2 湿地土地权属特点 |
3.1.3 湿地水源补给特点 |
3.1.4 湿地空间分布特点 |
3.1.5 湿地服务功能特点 |
3.2 济宁市湿地资源存在问题及原因 |
3.2.1 济宁市湿地资源存在问题 |
3.2.2 济宁市湿地存在威胁的原因 |
3.3 济宁市湿地保护对策与利用 |
3.3.1 湿地保护 |
3.3.2 湿地保护对策 |
3.3.3 保护与管理建议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济宁市湿地高等植物名录 |
2.济宁市湿地鸟类名录 |
3.济宁市湿地鱼类名录 |
4.济宁市湿地两栖动物名录 |
5.济宁市湿地爬行类名录 |
6.济宁市湿地哺乳类名录 |
7.济宁市一般调查湿地斑块调查表 |
8.济宁市重点调查湿地斑块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济宁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比较研究 ——以优质课和常态课为例[D]. 毕雯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D]. 褚铄.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D]. 王珠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D]. 王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济宁市西郊苗圃升级改造工程为例[D]. 刘仁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嘉祥县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 许亚楠.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济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唐晓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王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9]具身范式下的乡村旅游体验研究[D]. 樊友猛.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10]济宁市湿地资源调查分析和保护对策研究[D]. 许冰.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