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露[1](2020)在《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新疆伊犁地处我国西北部,自治区居民居住地分散且彼此之间距离较长。公路作为新疆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由于路线经过的地区特殊土较多,路基路面病害较多,严重影响该段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在分析省道219线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处治措施对保障省道219线的使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促进伊犁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在分析了省道219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情况、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分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基础上,发现该路段不良特殊性土较多,对公路路基稳定和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为分析该路段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原因提供了基础。通过调查省道219线原有路基基本情况和路基损坏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常见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特殊土路基病害特征。结合勘察结果,系统提出了省道219线不同类型的特殊土路基处置措施和方法,为省道219公路特殊土路基病害的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详细调查了省道S219线路面结构和路面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病害路段的特殊土分布情况和路基病害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路面状况技术评价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省道219的路面损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是裂缝和车辙。最后,在对沥青路面各类病害处置措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省道219线的路基和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分析发现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是由特殊土路基病害引发。提出了在处理路面病害前必须先行处理路基病害,再根据交通资料,重新设计道路结构层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层压实度尚可,稳定性较好的路段,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型的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杜志远[2](2020)在《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矸石是开采煤炭过程中的附属品,它既是固体废弃物,也是可利用的资源,具有双重属性,目前我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通常作为工矿业废料随意堆弃,造成资源浪费且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而在公路建设中,乳化沥青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材料被广泛使用,且随着我国公路事业发展路面材料需求量巨大,提出将煤矸石与乳化沥青相结合,制备成混合料的方式用于公路工程中,发挥双重优点,这一举措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本文以辽宁省铁法地区煤矸石为对象开展如下研究:首先,对煤矸石样品进行分类,采用相关试验分析煤矸石物理化学性质与工程特点,结果为煤矸石颗粒级配良好,物理及化学等相关集料特性符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的要求,同时检测乳化沥青基本指标,结果表明煤矸石及乳化沥青可以作为公路筑路建材的原材料。其次,开展室内试验研究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合料各项指标,劈裂强度为0.308MPa,干湿劈裂强度比为77%,马歇尔稳定度为8.57k N,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为75%;研究混合料路用性能,其中高温性能采用高温车辙动稳定度试验结果为1328次/mm;低温性能采用弯曲破坏试验破坏应变结果为2588με;水稳定性能采用浸水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比结果为86%。再次,提出常见的三种道路结构类型分别为结构一:低等级公路8cm沥青混凝土+20cm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凝土基层;结构二:高等级公路15cm沥青混合料+20cm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三:旧路改造12cm沥青混合料+20cm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并用乳化沥青煤矸石与沥青碎石形成对比,利用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分析模型的力学指标,可知煤矸石作为基层与沥青碎石基层相比,各项指标虽然略低于沥青碎石结构,但满足最低标准,即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凝土可用作轻交通道路基层的填筑材料。随后开展乳化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研究,包括结构层模量、车载作用及厚度,并进行相关应力分布特征规律模拟分析。最后,验算路面设计指标,包括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CI、路面结构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Ne2,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要求。
屈丹娜[3](2020)在《榆林风积沙地区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及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境内风积沙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沙漠地区公路建设不断推进。但是风积沙地区的筑路材料匮乏,传统道路修筑所采用的石灰土、砂石等材料,均需要远距离运输,施工成本昂贵。因此若能就地取材利用风积沙作为筑路材料,不仅能解决筑路材料匮乏的问题,而且能够实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论文研究以榆林市境内国道210陕蒙段和省道204榆靖段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将风积沙作为路基和路面基层材料,对榆林风积沙地区路面典型结构进行研究及数值分析,并提出可供选择的路面结构方案。论文研究分析了榆林地区风积沙的微观结构特征及颗粒组成,提出了0.15mm关键筛孔,把榆林风积沙划分为三类:A类(通过率小于30%),B类(通过率在30%60%之间),C类(通过率大于60%);试验研究分析了风积沙的水泥(粉煤灰)稳定技术,并确定了配合比及材料参数,为路面结构设计及验算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调查分析了榆林地区的交通量,划分了交通荷载等级,按照公路等级和交通荷载等级,拟定了不同的沥青路面结构类型;根据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美国AASHTO设计方法,分别对拟定的路面结构进行验算分析,最终确定了各路面结构层的厚度,推荐了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分析了其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风积沙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在石灰土和碎石缺乏的地方,可以通过综合稳定技术,作为路基和路面基层的修筑材料;(2)榆林地区高速、一级公路可划分为极重、特重、重三种交通荷载等级,二级公路可划分为特重、重、中等三种交通荷载等级,三级、四级公路可划分为重、中等、轻三种交通荷载等级;(3)通过路面结构计算分析,稳定风积沙基层沥青路面完全能够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但厚度与规范推荐值相比略有变化;(4)与我国的设计方法相比,美国AASHTO法计算的沥青面层厚度稍小,而基层和底基层的厚度几乎没有变化;(5)推荐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并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就地取材利用风积沙作为路基和路面基层的修筑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具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
刘仪[4](2019)在《冲击荷载作用下路面动态响应及数据库评判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日益健全的交通网,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国家安防提供了便利的通行条件。对于道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主要承受的是汽车荷载,除此之外,道路也会承受特殊冲击荷载,这些冲击荷载常常会达到设计载荷的几十倍之多。因此需要对冲击荷载作用于道路时,路面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保证一些特殊设备在道路上的正常使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全面调查了梅州市交通路网,并对道路结构进行统计,最终得出梅州市典型路面结构,根据冲击荷载的特殊性,提出针对冲击荷载的检测指标权重划分标准;(2)选取梅州市典型路面结构,应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路面变形的动态响应;(3)依据三维试槽足尺加载试验,对冲击荷载与FWD荷载作用下路表弯沉关系进行研究;(4)根据冲击荷载作用下道路的动态响应以及弯沉关系,提出冲击荷载作用下道路承载能力评价准则以及路面破坏标准;(5)基于百度地图API与提出的评判准则,采用JAVA编程语言开发道路承载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到了梅州市典型路面结构以及基于冲击荷载的检测指标权重划分标准;建立了在模量衰减情况下,路表最大变形、永久变形以及回弹变形的响应规律以及路表变形与模量的关系模型;根据三维试槽试验结果与路面破坏状态研究,建立了落锤式弯沉仪与冲击荷载作用下弯沉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冲击荷载作用下道路承载能力评判标准;据此开发了道路承载能力评判系统。
曹雯[5](2019)在《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综合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通过对不同再生技术进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进行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综合效益分析。目前并没有系统的量化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再生技术效益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从造价、能耗以及碳排放各方面展开研究,对不同再生技术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根据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从原材料费用、机械费用和人工管理费三个方面计算不同再生技术的造价,并且将不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经济成本分别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计算得出成本节约率,并将几种不同再生技术的成本节约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排放因子法”,从旧路处理、新料生产、混合料生产、沥青路面施工四个阶段不同再生技术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并且将不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能耗与碳排放分别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计算得出节能率和减排率,并将几种不同再生技术的节能率和减排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文献和工程实例调研,论述了不同再生技术适用的路面状况,从技术角度定性对不同再生技术进行评价,再结合层次分析法,选择层位、成本节约率、节能率和减排率四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根据专家意见得出指标权重,在Excel中建立江苏省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综合效益分析平台。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基本情况根据国内再生利用相关政策,针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及推广的障碍,提出了江苏省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推广障碍的解决对策和措施。本文利用可量化的指标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为再生技术再江苏省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并且提供再生技术推广政策的建议来促进再生技术在江苏省的发展。
洪媛媛[6](2017)在《基于多维多层关联规则挖掘的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始终是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现有交通安全研究多针对城市道路或高等级公路展开,对低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本文选取里程长、事故多、交通安全水平提升缓慢的低等级公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统计方法分析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用关联规则分析法挖掘多维多层事故数据间的潜在规律,剖析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成因,进而提出事故预防对策,以切实改善我国低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关联规则分析是数据挖掘技术的一种,研究从数据结构、衡量指标、主观约束等角度对经典的Apriori算法进行优化,实现了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数据的多维多层挖掘,具体的挖掘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多维数据模型构建、算法挖掘、规则解读和应用等6个步骤。论文详细介绍了数据挖掘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具体方法,并以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境内的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展开案例应用分析。研究在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的Analysis Server组件中,构建多维多层的数据模型(3层26维),修正算法参数,约束数据挖掘,最终以案例事故特征分析结果和关联规则挖掘成果,归纳总结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规律特征以及7个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属性组合,并从提升交通安全性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汤涛[7](2018)在《基于融沉变形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修建高速公路后,由于使用宽幅路基,总吸热面积和总体积热容均会大幅增加,导致融沉效应的加剧,严重影响着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针对多年冻土区宽幅路基融沉变形造成的路面结构开裂问题,本文利用有限元法模拟宽幅路基的温度场、融沉变形的变化规律,从路基路面一体化角度分析路基融沉对路面结构的损伤行为和损伤演化过程,并从路面材料和结构的角度对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进行优化。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分析多年冻土区宽幅路基的特点,提出温度场分析的基本方程、计算参数、边界条件以及初始条件等,并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利用ABAQUS及其二次开发平台建立了基于第二类、第三类温度边界条件下多年冻土区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宽幅路基温度场进行研究,评价窄幅路基现有的降温措施对宽幅路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的宽幅路基与低等级公路的窄幅路基相比,具有更快的升温速度、较差的热稳定性,并且对下伏天然冻土的热扰动更大。多年冻土区公路由窄幅路基变为宽幅路基时,不仅会导致多年冻土上限下移,还会造成冻土融化的不均匀性加剧。与其它三类宽幅路基相比,采用了 EPS隔热层以及碎石层的复合路基考察点温度最低,温度升高幅度最小,热稳定性最好。(2)通过对冻土本构力学模型进行研究,选取EP本构模型来模拟冻土本构,并通过编写UMAT子程序使其在ABAQUS中实现,进而以宽幅路基温度场计算结果为基础,采用顺序耦合法,建立水热力三场耦合融沉变形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多年冻土区宽幅路基融沉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基中心线处和左侧边坡位置处融沉变形均呈线性增加,且路基中心线处增加的更快。路基宽度由10m依次增加到18m、26m、34m、42m、50m时,横向融沉曲线逐渐由二次曲线向“盆状”曲线过渡。路基高度每增加1m,路基顶部融沉变形平均增加7.1cm。对于不同高度路基,随着路基宽度的增加,差异融沉变形均是先增加后减小,且最大差异沉降对应的宽度均在18m~26m之间。现有的多年冻土区路基降温措施虽然可以提高路基的热稳定性,但是会增加路基的不均匀融沉变形。因此,有必要研发新的多年冻土区路基降温措施,使其不仅可以降低路基(特别是宽幅路基)的温度,还能减小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对路面结构的不利影响。(3)在路基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和融沉变形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考虑融沉效应的路面结构疲劳损伤模型,进而分析了路基融沉变形以及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损伤行为和损伤演化过程,并研究了融沉效应对沥青路面各设计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荷载与融沉变形附加应力的耦合作用使路面结构损伤度急剧增加,远大于车辆荷载或者融沉变形单独作用下路面结构的损伤。对于多年冻土区路面结构,在早期车辆荷载对路面结构的影响要大于融沉效应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占路面结构损伤的主要部分。随着时间的增加,融沉效应对路面结构的损伤影响越来越大,在后期对路面结构寿命起到决定性作用,即使没有车辆荷载的作用,路面结构在融沉效应作用下依然会发生破坏。(4)分别从路面材料和结构的角度对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路面进行优化,首先对低导热面层材料进行研究,并对其路用性能和阻热效果进行评价,而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反-阻-通”耦合路面路基一体化降温结构,并利用多年冻土区宽幅路基温度场有限元模型评价对其对宽幅路基的降温效果,然后从路面结构优化角度,提出高性能路面结构组合,并利用考虑融沉变形的路面结构损伤模型对不同路面结构寿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导热面层中生蛭石粉的含量不宜超过12%,加入生蛭石粉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化不大,且均满足规范要求。与未添加生蛭石粉的试件相比,加入生蛭石粉的沥青混合料内部温度均有所降低,因此通过在沥青下面层添加生蛭石粉而得到的低导热面层具有良好的阻热效果。“反-阻-通”耦合路面路基一体化降温结构由反射涂层、低导热面层以及通风散热路基三部分组成,并且对宽幅路基具有良好的处治效果。本文提出的高性能路面结构组合(4cmAC-13C+5cmAC-20C+12cmATB-25+6cmAC-13C+18cm 级配碎石+20cm水泥稳定碎石)对融沉变形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应用于青藏高速公路的建设。总之,本文提出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实现对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宽幅路基温度场、融沉变形以及路面结构损伤度的预估,提出的路面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结构的寿命。本文的研究为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的修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仲燕飞[8](2016)在《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典型简易路面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公路网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我国对低等级公路的建设日益重视,各省市也开始建立适用于当地低等级道路的路面典型结构,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目前我国路面设计规范大多针对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对低交通量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没有明确的指导,而且各个地区存在很大差异,也使得规范难以统一。在路面结构探索后,对于施工工艺,一些地方公路因为施工技术缺乏,施工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致使许多农村公路在投入使用初期就出现了结构破坏和功能破坏,加上后期养护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对,对道路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降低使用寿命,增加建设成本。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相比于其他省市,最大特点是高海拔高寒区存在和紫外线非常强烈。前者对道路建设的影响是可能存在多年冻土区,造成路面基层冻融,面层裂缝,后者紫外线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几乎和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一致甚至接近。加上交通情况和地质情况的具体特殊性,对西藏农村低等级路面的典型简易结构必须深入研究。本文基于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病害调查,针对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划分了交通等级、土基等级,并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面层与基层材料使用条件,推荐了路面面层与基层材料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基于结构层设计参数的受力敏感性分析,最后以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土基回弹模量为变量,推荐了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形式、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形式。其成果对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义高,吕松涛[9](2016)在《高寒低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高寒地区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对已运营多年的高寒区域公路项目性能状况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考虑温度场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了路面面层厚度变化与面-基层之间接触联结状态对路面结构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工程实践的改进提出了建议.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薄面层的沥青路面结构能较好地满足高寒地区低等级公路整体结构要求,但还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季正军[10](2014)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经过交通荷载及自然因素的作用,逐渐老化变硬。具体表现为沥青变得硬脆,延伸性降低,从而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坑槽、松散等各种形式的破坏。因此,沥青路面使用一定年限后必须进行大、中修处理。随着沥青路面养护和大、中修工程量不断增加,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料的堆放和掩埋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同时,道路用沥青主要来源于石油工业,地球上石油的存储量也日趋减少;在许多国家,自矿山开采法颁布实施以来,石料的生产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开展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实际应用,保证了再生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但是,《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只是针对高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再生作出了一些说明和要求,对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没有明确的指导性。同样,规范中要求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料)的掺配比例较小,且再生混合料只能用于高等级公路的中下面层及基层。这种针对高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再生指标不能同等适用于低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再生。本文依托贵州省黔西南州兴天公路中修工程,通过对原路面的调查和铣刨得到旧沥青路面材料(RAP料),并且对RAP料的预处理和管理进行了规范,同时检测了RAP料中沥青和集料的性能。本文归纳总结了沥青再生机理的研究,开展了沥青再生剂再生效果的评价,确定了再生剂的最佳用量。配合比设计方面,在尽可能提高RAP料掺配比例的基础上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另外,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沥青路面热再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沥青路面再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通过对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进一步确定了RAP材料100%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以及再生沥青混合料用在低等级公路表面层的可行性,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低等级公路上的应用做出了指南。
二、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公路病害系统的集合性 |
1.3.2 公路病害系统的层次性 |
1.3.3 公路病害系统的相互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的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
2.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自然环境情况 |
2.1.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条件 |
2.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 |
2.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新构造运动 |
2.3 工程地质分区 |
2.3.1 Ⅰ类区 |
2.3.2 Ⅱ类区 |
2.4 特殊性岩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路基情况、病害分析及处置措施 |
3.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有路基状况调查 |
3.2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基损坏状况分析总结 |
3.2.1 路肩边沟不洁 |
3.2.2 水毁冲沟(路基边坡) |
3.2.3 土路肩损坏 |
3.2.4 路缘石缺损 |
3.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情况分析 |
3.3.1 盐渍土 |
3.3.2 湿陷性黄土 |
3.3.3 软弱土 |
3.3.4 杂填土 |
3.4 不同类型特殊土路基病害防治方法和要点 |
3.4.1 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2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3 软弱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4 杂填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
3.5.1 盐渍土段路基处理 |
3.5.2 湿陷性黄土段路基处理 |
3.5.3 软弱土段路基处理 |
3.5.4 杂填土段路基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
4.1.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
4.1.2 沥青裂缝类病害 |
4.1.3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
4.1.4 沥青变形类路面病害 |
4.1.5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 |
4.2 伊犁省道219线路面结构调查 |
4.2.1 原路段具体情况 |
4.2.2 病害调查结果 |
4.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
4.3.1 横向裂缝 |
4.3.2 纵向裂缝 |
4.3.3 块状裂缝 |
4.3.4 路面车辙 |
4.4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状况技术评价 |
4.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
5.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置 |
5.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 |
5.1.2 沥青裂缝维修措施 |
5.1.3 裂缝修补办法 |
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措施 |
5.2.1 沥青路面坑槽处治措施 |
5.2.2 沥青路面麻面、松散处治措施 |
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治方法 |
5.3.1 沥青路面车辙处治方法 |
5.3.2 沥青路面雍包处治方法 |
5.3.3 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 |
5.4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处置措施 |
5.4.1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处治措施 |
5.4.2 沥青路面泛油处治措施 |
5.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置方案研究 |
5.5.1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置 |
5.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 |
5.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置和其他病害处置 |
5.6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结构(补强+新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发展趋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煤矸石混合料原材料性能分析 |
2.1 煤矸石的分类 |
2.2 煤矸石的材料性质 |
2.2.1 煤矸石的化学性质 |
2.2.2 煤矸石的物理性质 |
2.3 乳化沥青基本指标 |
2.4 填料技术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矸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煤矸石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 |
3.2 结构特点 |
3.3 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3.1 国外设计方法 |
3.3.2 国内设计方法 |
3.4 煤矸石混合料级配确定 |
3.4.1 最佳含水率 |
3.4.2 最佳乳液用量确定 |
3.5 煤矸石混合料性能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路用性能室内试验研究 |
4.1 煤矸石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
4.2 煤矸石混合料低温性能 |
4.3 煤矸石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5 路面结构有限元数值分析 |
5.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5.1.1 确定模型参数 |
5.1.2 假设条件及计算模型 |
5.1.3 车辆荷载 |
5.1.4 边界条件及模型建立 |
5.2 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合料结构设计参数研究 |
5.2.1 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合料路面结构模量参数取值范围研究 |
5.2.2 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合料路面结构车辆荷载参数研究 |
5.2.3 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合料路面结构厚度参数研究 |
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 路面设计指标验算 |
5.4.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介绍 |
5.4.2 乳化沥青路面结构计算 |
5.4.3 验算路面结构永久变形量 |
5.4.4 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验算 |
5.4.5 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 |
5.4.6 无机结合料基层疲劳验算 |
5.5 经济效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榆林风积沙地区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及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积沙的研究现状 |
1.2.2 路面设计方法及结构类型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榆林地区风积沙的基本特性 |
2.1 依托工程及风积沙取样 |
2.1.1 依托工程 |
2.1.2 风积沙取样 |
2.2 风积沙的基本技术特性 |
2.2.1 风积沙的微观结构特征 |
2.2.2 风积沙的矿物成分及密度 |
2.2.3 风积沙的颗粒组成 |
2.3 风积沙的工程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积沙的稳定技术及材料参数 |
3.1 风积沙的稳定技术 |
3.1.1 原材料 |
3.1.2 水泥稳定风积沙的推荐配合比 |
3.1.3 水泥粉煤灰稳定风积沙的推荐配合比 |
3.2 水泥稳定风积沙的材料参数 |
3.2.1 弯拉强度 |
3.2.2 弹性模量 |
3.2.3 泊松比 |
3.3 水泥粉煤灰稳定风积沙的材料参数 |
3.3.1 弯拉强度 |
3.3.2 弹性模量 |
3.3.3 泊松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的选择 |
4.1 榆林地区自然条件及路面结构类型 |
4.1.1 自然条件 |
4.1.2 路面结构类型调查 |
4.1.3 路面材料供应情况 |
4.2 交通量及交通荷载等级 |
4.2.1 交通量分析 |
4.2.2 交通荷载等级划分 |
4.3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选择 |
4.3.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
4.3.2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选择 |
4.3.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 |
4.3.4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论证与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面弹性层状体系的验算分析 |
5.1 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的路面结构验算方法 |
5.1.1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 |
5.1.2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 |
5.1.3 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 |
5.2 材料参数的确定 |
5.2.1 面层材料参数 |
5.2.2 无机结合料稳定层设计参数 |
5.2.3 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 |
5.3 拟定结构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的验算分析 |
5.3.1 高速、一级公路拟定路面结构的验算分析 |
5.3.2 二级公路拟定路面结构的验算分析 |
5.3.3 三级、四级公路拟定路面结构的验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美国AASHTO法的数值计算分析 |
6.1 设计方法 |
6.2 设计参数的对应关系 |
6.3 计算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荐路面典型结构及经济效益分析 |
7.1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推荐 |
7.1.1 典型结构设计原则 |
7.1.2 典型结构的推荐 |
7.2 经济效益分析 |
7.2.1 基层经济效益分析 |
7.2.2 底基层经济效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冲击荷载作用下路面动态响应及数据库评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冲击荷载研究现状 |
1.2.2 路面结构动力响应与模量衰减研究现状 |
1.2.3 道路承载力评价数据库系统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道路使用状况及承载能力调查 |
2.1 冲击荷载特征研究 |
2.2 广东省梅州市气候及路面结构调查 |
2.2.1 调查原则与内容 |
2.2.2 粤东地区气候状况 |
2.2.3 梅州市公路路面结构与材料调查分析 |
2.2.4 道路使用状况检测数据调查分析 |
2.3 基于AHP的道路检测权重研究 |
2.3.1 层次分析法计算步骤 |
2.3.2 结构模型建立与计算检验 |
2.3.3 基于AHP的检测指标权重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冲击荷载作用的道路动态响应 |
3.1 有限元分析理论 |
3.1.1 有限元方法概述 |
3.1.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路 |
3.1.3 有限元动态分析理论 |
3.2 abaqus数值模拟 |
3.2.1 本构模型与几何尺寸 |
3.2.2 荷载作用形式和位置 |
3.2.3 材料参数 |
3.2.4 层间接触状态 |
3.2.5 工况分类 |
3.3 冲击荷载作用下道路动态响应研究 |
3.3.1 冲击荷载作用下路表最大变形研究 |
3.3.2 冲击荷载作用下路表永久变形研究 |
3.3.3 冲击荷载作用下路表回弹弯沉研究 |
3.3.4 冲击荷载作用下道路各层最大变形研究 |
3.4 冲击荷载作用下路表最大变形计算模型 |
3.4.1 A结构路表最大变形计算公式 |
3.4.2 B结构路表弯沉计算模型 |
3.4.3 C结构路表最大变形计算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三维试槽实验的路面弯沉关系研究 |
4.1 三维足尺试槽实验简介 |
4.1.1 三维足尺试槽试验简介 |
4.1.2 气动加载设备简介 |
4.1.3 传感器布置方案 |
4.2 基于三维试槽实验的路表动态响应研究 |
4.2.1 落锤式弯沉仪原理概述 |
4.2.2 FWD荷载作用下路表弯沉盆研究 |
4.2.3 冲击荷载作用下道路动态响应 |
4.3 冲击荷载和FWD荷载作用下路表弯沉关系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冲击荷载的道路承载能力评判准则研究 |
5.1 基于道路承载能力的分级准则研究 |
5.2 冲击荷载作用下道路承载能力预评方法研究 |
5.2.1 道路通过能力评定及分级 |
5.2.2 基于道路检测数据的路面承载能力标准 |
5.2.3 道路承载能力预评方法 |
5.3 冲击荷载作用下道路承载能力初评方法研究 |
5.3.1 道路承载能力初评标准 |
5.3.2 道路承载能力初评方法 |
5.4 冲击荷载作用下道路承载能力终评方法研究 |
5.4.1 快速测量设备研究 |
5.4.2 基于快速测量设备终评测试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百度地图API的公路承载能力评判系统的实现 |
6.1 数据库管理系统 |
6.1.1 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
6.1.2 数据库结构模式 |
6.1.3 最佳方案选择 |
6.2 数据库评判系统需求分析 |
6.2.1 管理系统目标 |
6.2.2 系统功能需求 |
6.3 数据库评判系统总体设计 |
6.4 数据库系统承载能力评判系统实现 |
6.4.1 数据库系统初始界面实现 |
6.4.2 数据采集功能设计与实现 |
6.4.3 基于地图匹配的承载能力标识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综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综合效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经济效益 |
2.1 厂拌热再生经济效益 |
2.1.1 原材料费用 |
2.1.2 机械费用 |
2.1.3 人工管理费 |
2.1.4 经济性分析 |
2.2 就地热再生经济效益 |
2.2.1 原材料费用 |
2.2.2 燃料费用 |
2.2.3 经济性分析 |
2.3 冷再生经济效益 |
2.3.1 原材料费用 |
2.3.2 机械费用 |
2.4 四种再生方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2.4.1 原材料费用对比分析 |
2.4.2 总成本对比分析 |
2.4.3 江苏省高速公路工程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环境效益 |
3.1 厂拌热再生环境效益 |
3.1.1 旧路处理阶段 |
3.1.2 新料生产阶段 |
3.1.3 混合料生产阶段 |
3.1.4 沥青路面施工阶段 |
3.1.5 总能耗与排放 |
3.2 就地热再生环境效益 |
3.2.1 新料生产阶段 |
3.2.2 沥青路面施工阶段 |
3.2.3 总能耗与排放 |
3.3 冷再生环境效益 |
3.3.1 旧路处理阶段 |
3.3.2 新料生产阶段 |
3.3.3 混合料生产阶段 |
3.3.4 沥青路面施工阶段 |
3.3.5 总能耗与排放 |
3.4 四种再生方式环境效益对比分析 |
3.4.1 总能耗对比分析 |
3.4.2 总排放对比分析 |
3.4.3 江苏省高速公路能耗与排放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综合量化分析 |
4.1 再生技术适用性分析 |
4.1.1 厂拌热再生的适用性 |
4.1.2 就地热再生的适用性 |
4.1.3 厂拌冷再生的适用性 |
4.1.4 就地冷再生的适用性 |
4.1.5 小结 |
4.2 层次分析法 |
4.3 基于Excel的综合量化分析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推广政策研究 |
5.1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基本情况 |
5.1.1 国外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基本情况 |
5.1.2 上海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基本情况 |
5.1.3 江苏省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基本情况 |
5.2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及推广的障碍 |
5.2.1 废旧沥青再生工艺程序复杂,建设施工企业技术实现难度大 |
5.2.2 沥青再生技术研究地域性明显 |
5.2.3 再生设备昂贵,资金问题有待解决 |
5.2.4 沥青路面再生需要动力 |
5.2.5 尚未明确主体责任 |
5.3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及推广障碍的解决对策 |
5.3.1 以厂拌热再生技术为切入点开展废旧沥青路面再生 |
5.3.2 建立地区性实验室 |
5.3.3 政府引导、支持是道路沥青再生蓬勃发展的保证 |
5.3.4 废旧道路沥青再生发展的动力 |
5.3.5 主体责任的明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
(6)基于多维多层关联规则挖掘的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道路交通安全整体态势 |
1.1.2 我国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态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事故相关属性 |
1.2.2 事故致因分析方法 |
1.2.3 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
2.1 典型区域选取 |
2.2 空间分布特征 |
2.3 时间分布特征 |
2.3.1 按季节、月份分布 |
2.3.2 按星期分布 |
2.3.3 按小时分布 |
2.3.4 小结 |
2.4 事故原因和形态特征 |
2.4.1 事故原因 |
2.4.2 事故形态 |
2.5 责任人情况特征 |
2.5.1 责任人交通方式 |
2.5.2 责任人年龄特征 |
2.5.3 责任人驾龄特征 |
2.6 道路交通条件特征 |
2.7 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特征总结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通事故多维多层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
3.1 关联规则的基础理论 |
3.1.1 关联规则的概念 |
3.1.2 关联规则的分类 |
3.1.3 关联规则分析的过程 |
3.2 数据准备和数据模型的构建方法 |
3.2.1 数据预处理方法 |
3.2.2 基于OLAP的多维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
3.3 关联规则算法的选择与优化 |
3.3.1 算法的选择 |
3.3.2 OLAP中Apriori算法优化 |
3.4 关联规则挖掘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关联规则挖掘 |
4.1 低等级公路事故数据准备 |
4.1.1 源数据梳理 |
4.1.2 数据预处理 |
4.2 低等级公路事故多维数据模型构建 |
4.2.1 多维多层的概念体系 |
4.2.2 多维OLAP数据库的搭建 |
4.3 关联规则挖掘 |
4.3.1 主观约束 |
4.3.2 数据挖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
5.1 关联规则解读 |
5.1.1 事故自身属性 |
5.1.2 全属性与事故自身属性 |
5.1.3 单类属性与事故自身属性 |
5.2 事故致因分析 |
5.2.1 统计分析和关联分析的对比 |
5.2.2 致因分析结果 |
5.3 对策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存在的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基于融沉变形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及降温措施 |
1.2.2 多年冻土区路基融沉变形 |
1.2.3 多年冻土区路面材料与结构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多年冻土区宽幅路基温度场模拟分析 |
2.1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建立 |
2.1.1 偏微分方程的推导 |
2.1.2 几何模型和计算参数 |
2.1.3 温度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2.1.4 子程序简介及模型有效性验证 |
2.2 宽幅路基温度场及融深分析 |
2.2.1 不同宽度路基温度云图对比 |
2.2.2 不同宽度路基考察点温度值对比 |
2.2.3 不同宽度路基融深对比分析 |
2.2.4 路基高度对宽幅路基温度场及融深的影响 |
2.3 已有的工程措施对宽幅路基的降温效果评价 |
2.3.1 不同措施宽幅路基温度场对比 |
2.3.2 不同措施宽幅路基考察点温度值对比 |
2.3.3 不同措施路基融深对比分析 |
2.3.4 不同工程措施对宽幅路基适用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年冻土区宽幅路基融沉变形研究 |
3.1 冻土力学本构关系模型 |
3.1.1 孔隙含冰量及未冻水含量曲线 |
3.1.2 冻土的压缩曲线与屈服状态 |
3.1.3 冻土压缩屈服极限演化规律 |
3.1.4 冻融过程以及加载卸载过程的描述 |
3.2 宽幅路基融沉变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基于ABAQUS的融沉变形计算模型 |
3.2.2 冻土EP本构UMAT子程序的二次开发 |
3.2.3 冻土路基地应力平衡及模型有效性验证 |
3.3 多年冻土区宽幅路基融沉变形计算分析 |
3.3.1 融沉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3.3.2 融沉变形沿宽度方向分布规律 |
3.3.3 差异沉降变形随路基宽度的变化规律 |
3.3.4 不同工程措施对融沉变形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沉效应作用下路面结构的损伤演化规律分析 |
4.1 考虑融沉效应的路面结构疲劳损伤模型的建立 |
4.1.1 损伤力学基本理论 |
4.1.2 路面材料损伤本构及损伤演化方程 |
4.1.3 考虑融沉效应的路面疲劳损伤UMAT子程序编写 |
4.1.4 车辆荷载及DLOAD子程序编写 |
4.1.5 假设条件及路面结构计算参数 |
4.2 车辆荷载与融沉效应作用下路面损伤度分析 |
4.2.1 损伤场对比分析 |
4.2.2 融沉效应和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损伤演化规律 |
4.2.3 车辆荷载对路面损伤度的影响 |
4.2.4 融沉效应对路面损伤度的影响 |
4.3 融沉效应对现有沥青路面各设计指标的影响 |
4.3.1 融沉效应对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 |
4.3.2 融沉效应对沥青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 |
4.3.3 融沉效应对沥青层剪应力的影响 |
4.3.4 融沉效应对路基顶部竖向压应变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年冻土区路面材料与结构优化设计 |
5.1 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低导热面层设计 |
5.1.1 设计原理及层位选择 |
5.1.2 低导热面层配合比设计 |
5.1.3 低导热面层路用性能研究 |
5.1.4 低导热面层热学性能研究 |
5.2 路面路基一体化降温结构的设计 |
5.2.1 一体化降温结构的组成 |
5.2.2 一体化降温结构对宽幅路基温度场的影响 |
5.2.3 一体化降温结构对宽幅路基融深的影响 |
5.3 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最佳路面结构比选 |
5.3.1 高性能路面结构的提出 |
5.3.2 不同路面结构损伤度演化规律对比 |
5.3.3 不同路面结构寿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典型简易路面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现状调查 |
2.1 调查目的和意义 |
2.2 调查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
2.2.1 调查的内容 |
2.2.2 调查的方法 |
2.3 西藏农村低等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调查 |
2.3.1 农村公路现状技术等级构成情况 |
2.3.2 农村公路路面等级构成情况 |
2.4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路面结构调查结果与分析 |
2.5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筑路材料调查与分析 |
2.6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路面病害调查结果及分析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西藏环境条件和公路自然气候 |
3.1 西藏环境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水文特征 |
3.2 西藏公路气候区划 |
3.3 西藏沥青路面气候分区 |
3.4 西藏独特的环境气候条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藏农村公路交通等级及土基强度等级的划分 |
4.1 西藏农村公路交通参数分析 |
4.1.1 标准轴载 |
4.1.2 轴载换算 |
4.1.3 设计年限 |
4.1.4 交通增长率 |
4.1.5 累计当量轴次 |
4.2 西藏农村公路交通等级 |
4.2.1 沥青路面交通等级的确定 |
4.2.2 水泥路面交通等级的确定 |
4.3 西藏农村公路土基强度分析 |
4.3.1 改建公路土基 |
4.3.2 新建公路土基 |
4.4 西藏农村公路土基强度等级划分 |
4.4.1 沥青路面土基强度等级的划分 |
4.4.2 水泥路面土基强度等级的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
5.1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分析 |
5.1.1 沥青混凝土路面 |
5.1.2 沥青贯入式路面与沥青表面处治 |
5.1.3 沥青碎石路面 |
5.2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材料选择及材料设计参数 |
5.3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类型的选择及材料参数 |
5.3.1 粒料类基层 |
5.3.2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 |
5.4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层参数研究 |
5.5 西藏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推荐 |
5.5.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
5.5.2 沥青路面典型路面结构推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水泥路面典型结构研究 |
6.1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 |
6.2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
6.3 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设计标准 |
6.4 西藏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的选择和参数确定 |
6.4.1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设计参数 |
6.4.2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
6.4.3 水泥混凝土板设计参数 |
6.5 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推荐 |
6.5.1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
6.5.2 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推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高寒低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寒地区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性能状况 |
1.1 路面结构强度情况 |
1.2 沥青路面病害情况 |
2 路面结构模型数值分析 |
2.1 路面温度场影响 |
2.2 面层厚度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
2.3 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
3 结论与建议 |
(10)贵州省黔西南州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发展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沥青再生机理与再生方法评价 |
2.1 沥青的老化机理 |
2.2 沥青的再生机理 |
2.3 再生沥青性能的评价 |
2.4 沥青路面再生方法及适用性 |
2.4.1 沥青路面再生方法 |
2.4.2 沥青路面再生方法工程适用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公路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性能测试分析 |
3.1 原路面调查 |
3.2 原路面的铣刨 |
3.3 RAP 料的预处理 |
3.4 RAP 料的堆放管理及离散性控制 |
3.5 旧沥青路面材料取样方法 |
3.5.1 路面取样 |
3.5.2 料堆取样方法 |
3.5.3 运料车取样方法 |
3.6 沥青的回收及性能检测 |
3.6.1 旧沥青回收方法研究 |
3.6.2 回收沥青指标的影响因素 |
3.6.3 旧料沥青含量 |
3.6.4 旧沥青性能 |
3.7 集料的回收及性能检测 |
3.7.1 集料的回收方法 |
3.7.2 集料的级配检测试验 |
3.7.3 集料的主要性能检测 |
3.8 RAP 料的含水率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再生剂再生效果评价 |
4.1 再生剂的作用机理 |
4.2 三种再生剂性能检验 |
4.3 三种再生剂对旧沥青性能的改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测试分析 |
5.1 设计原则 |
5.2 设计流程 |
5.3 原材料检测 |
5.3.1 新沥青 |
5.3.2 新集料 |
5.4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设计 |
5.5 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5.6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测试分析 |
5.6.1 高温性能检验 |
5.6.2 低温性能检验 |
5.6.3 水稳定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案例及施工工艺研究 |
6.1 工程背景 |
6.2 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
6.2.1 原材料准备及检测 |
6.2.2 级配设计 |
6.2.3 确定新沥青和再生剂用量 |
6.3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
6.3.1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铺筑前准备工作 |
6.3.2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
6.3.3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6.3.4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铺筑 |
6.4 再生沥青路面的检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沥青路面热再生经济效益分析 |
7.1 经济效益分析 |
7.2 工程案例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D]. 杨露. 长安大学, 2020(06)
- [2]乳化沥青煤矸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杜志远.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榆林风积沙地区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及数值分析[D]. 屈丹娜. 长安大学, 2020(08)
- [4]冲击荷载作用下路面动态响应及数据库评判系统研究[D]. 刘仪. 长安大学, 2019(01)
- [5]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综合策略研究[D]. 曹雯. 东南大学, 2019(08)
- [6]基于多维多层关联规则挖掘的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D]. 洪媛媛. 东南大学, 2017(04)
- [7]基于融沉变形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优化研究[D]. 汤涛. 东南大学, 2018(12)
- [8]西藏农村低等级公路典型简易路面结构研究[D]. 仲燕飞.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5)
- [9]高寒低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影响分析[J]. 刘义高,吕松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6(01)
- [10]贵州省黔西南州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D]. 季正军.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