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花生市场价格走出低谷

今年花生市场价格走出低谷

一、今年花生市场价格走出低谷(论文文献综述)

柳直[1](2020)在《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文中研究说明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转折期。多年的农村斗争环境使中共的城市经济管理经验近乎空白,因此,中共初入城市,如何做好城市经济建设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中共城市经济建设的研究,建国后的很丰富,解放战争时期的较少,且散见于城市接管研究中的经济管理部分。既无法展现历史的复杂面向,更看不到中共在初次接触城市经济时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旅大作为中共最早接触的工业大城市,是中共进行经济管理的学习场所与试验场,为研究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本文以中共旅大经济重建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厘清其经过、述析其得失、总结其经验,借以探究中共最初是如何探索与学习,掌握管理城市经济的能力。旅大作为中共领导下的特殊解放区,既负有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责任,还担负着支援前线战争的任务,这一切都离不开旅大生产的发展。然而,中共的经济重建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中共接手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摊子”。二是中共干部长期在农村工作,对管理工业城市非常陌生,缺乏经验。三是旅大正处于苏军军事管制之下,如何与苏军和睦相处,取得苏军的信任,以便顺利开展工作,是旅大中共需要面对的崭新的问题。旅大中共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着手旅大经济重建工作。解决民众基本生活问题,安定民生是经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前提。解放之初,社会经济处于停顿和混乱状态,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存。其时旅大有三至五万人经常处于失业与半饥饿状态,居住环境更是破败不堪。为此,旅大中共采取整顿粮市、开荒等方式增加粮食;组织无业贫妇和老弱病残等做鞋、织网以解决其生活出路;发动住宅调整运动使贫苦民众迁入新居。民生问题的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使初入旅大的中共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开动机器,开展工业生产既是保证本地民众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亦是支援前线的内在需求。旅大中共与苏军充分沟通协商,从其手中陆续接收了一批日本遗留的大型工厂,先后克服了资金、技术、原料、管理等难题,恢复与发展了民用工业,组织与创办了军事工业。几年间,旅大中共大力发展公营工业,奖励与扶持私营工业,在中苏合营企业中虚心学习技术与管理经验。旅大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既保障了民众基本需求,大批军工产品又有力地支援了战争。旅大因港兴市,依靠外地粮食、原料的输入及加工品的输出得以发展并带动市内商业繁荣。可以说,对外贸易是旅大的生命线。解放之初,旅大对外受国民党封锁,海、陆交通断绝,市内摊贩充斥街头,奸商横行,市场秩序混乱。为此,旅大中共积极发展公营商业,保护与扶助正当私商,有计划地组织消费合作社以调剂市场,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贸易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粮食与工业原料的进口及成品的推销。旅大商业步入正轨,保障了民生与生产的发展。作为苏军军管区,旅大的货币发行权掌握在苏军手中。由于红军票流通量过多,导致旅大物价不断上涨。为此,苏军决定实施货币“贴帖”,降低货币流通量以稳定币值。但是,效果并不显着,物价仍在缓慢增长。于是,随着东北全境解放,1948年11月中苏双方商定再次实行货币改革,以彻底解决物价与货币发行权问题。“关东币”的发行提高了币值,降低了物价,改善了民众生活。增强了中共的经济力量,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表明苏方对旅大的经济控制逐步松动,中共在经济领域的发言权得到提升。城市与乡村互相依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支持。过去,旅大农民饱受殖民统治者与封建地富的双重剥削,亟需中共实行土地改革,改变生产关系。考虑到旅大多市郊农村的现实情况与苏军军管的特殊性,中共将调整土地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前采取逐步削弱地富势力的方针;建国后,实施土地调剂。旅大土改成功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等,并成为工业品的消费市场,促进了旅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旅大作为中共最早尝试经济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对初来乍到的中共来说,是城市新环境。中共面临着管理大工业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也找不到模式可以模仿。旅大中共边摸索边学习,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成效显着。经济上,农业生产逐年提高,工业恢复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规模与水平,商业与贸易日渐繁荣,物价稳步下降,失业现象被彻底消灭,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性质上,基本确立了以公营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而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使旅大成为新中国生产型城市的典型。中共在旅大的经济重建表明,在中共早期城市经济建设中,干部要转换思想,与时俱进。既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推行中共的经济政策,将发展工业生产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又要积极开展方针政策宣传、妥善照顾各阶层利益以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为经济重建提供保障。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认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孙大鹏[3](2018)在《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2月5日,中央颁布了题为《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第十九次三农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及百姓的生活,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否畅通高效,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其内在的动力源是什么,政府在农产品营销渠道形成及变迁的过程中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的研究均属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所强调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范畴之内。畅通高效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因此,研究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形成与变迁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本文界定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制度内涵,指出农产品营销变迁问题的实质是一种制度变迁。首先,本文从制度变迁的三个层面梳理了有关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文献,包括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变迁机理、路径和变迁趋势。其中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即为制度变迁之前的静态均衡;变迁机理方面重点论述了制度均衡从哪些方面被打破;变迁路径和趋势讨论的则是新的制度均衡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第二,在考察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历史沿革以及现存的问题之后,本文遵从制度变迁的逻辑,借用并拓展了在营销渠道研究中广为运用的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描述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静态制度均衡。本文对其进行的主要创新是将政治经济分析框架中所缺失的技术和消费者需求要素纳入,并进一步分析了政治和经济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经过实地调研并梳理了涉及农产品生产和营销过程的公共政策后,本文发现政府在监管农产品营销渠道过程中不断地寻求降低政策成本,因而赋予了特定渠道主体由公共政策所提供的渠道垄断力,进而引领营销渠道的变迁。同时,外部经济要素包括了渠道的水平和垂直市场,对渠道内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都有显着的影响力,而根据威廉姆森的经济化模型,营销渠道是朝着生产交易总成本最低进行变迁的。最后,本文将农业技术发展研究中的速水-拉坦模型进行改造,提出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需求-技术影响模型,阐明了当消费者需求要素发生改变,营销渠道中的生产和运销环节引发了不同类型的技术投入,为避免技术投入带来的专用性资产套牢最终导致了营销渠道变迁。第三,本文结合辽宁省CT市玉米临储政策调整后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案例,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路径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本文认为制度均衡要素发生改变意味着制度选择集和相对价格的改变,能够引发新的获利机会并带来制度变迁驱动力。其中CT市的胡萝卜营销渠道变迁属于诱致性变迁,这个过程培育的新兴渠道具备良好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但由于诱致性制度创新具有外部性,搭便车行为会造成有效制度供给不足;CT市的地瓜产业则带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服务于特定时期的政策目标因而其变迁速度更快,但政策制定者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政治、利益集团冲突和科学知识的局限等问题使渠道变迁面临着政策非效率。本文认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应当由强制性制度变迁补充诱致性变迁的有效供给不足,即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协同的良性模式。最后,根据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机理,本文认为未来的营销渠道会向着多元化、规模化、两极化的趋势发展。第四,本文结合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机理,提出了完善渠道的四方面政策建议:以市场为基础发展农产品营销渠道,以政策为支撑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以技术为核心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本文认为政府加大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基础投入,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营销人才,推出鼓励营销渠道规模化、产业化、网络化的各项政策是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关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用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将静态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加以运用并拓展,补充了内外政治要素、内外经济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强调政府公共政策对渠道变迁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技术进步的要素在前人的研究中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速水-拉坦的技术变迁模型为基础加以创新,构建了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生产技术效率模型和流通技术效率模型。最后,本文描述并分析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两种路径,发现了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各自的特点,认为二者协同的变迁更有效率。

刘晓斌[4](2013)在《2013年1-6月江西主要农产品及农资价格走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江西省农业厅市场与涉外处对全省20个物价县34个农产品、11个农资产品每半月市场价监测情况看:今年1-6月籼稻和籼米价格稳中趋弱,但同比仍总体上涨;受收储政策影响,油菜籽价格走势渐强,但上行压力明显增大,花生仁价格有所下降;受供求改善影响,籽棉价格略有上涨,桑蚕茧价格较大幅上涨,预计棉桑价格仍有上升空间;蔬菜面积产量双双提升,价格整体略有下跌,预计蔬菜价格仍将随季节

邵俊敏[5](2013)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业经济分析(1927-1937) ——基于资本、产出与市场的视阈》文中研究说明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在金融、交通、工业发展和教育领域均取得了一些进步,一些研究者甚至把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这十年称为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有些学者认为在此期间中国工业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若非出现日本对华发动全面侵略战争,国民党人将开启中国现代化的新进程。也有论者认为中国工业经济在这十年中并未出现较快的发展,相反,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经济还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本文探讨了近代“黄金十年”期间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试图得出较为公允的结论。近代工业经济研究属于经济史范畴,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从投入、产出、市场和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全文以宏观研究为主,辅以微观研究。本文研究主体为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中国工业的增长问题,即通过筛选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测算出此间中国工业产出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平均增长水平。对资本额的变动趋势和市场供求的变迁分析则是为了进一步验证产出水平的可信度。本文研究路径为:按相关标准,选取在近代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的9个行业,即属于第I部类的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和属于第II部类的棉纺、缫丝、面粉、卷烟、火柴等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资本额、产量与产值、市场供求和工业布局的变迁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察。通过研究得出:无论资本额还是产出水平,近代工业在1927年至1931年间基本上是呈增长态势,而在东北沦陷后则出现了波动,1932年至1934年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1935年、1936年后境况有所好转。工业的市场供求状况包括工业产品的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原料的市场供求、市场价格等,其变动趋势与资本额、产值水平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本文的结论为: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水平约为2%至3%,某些学者认为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高达8%—9%不能令人信服。从总体上看,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的中国工业有所发展,一些行业的发展不似某些研究者认为的那么不堪,但十年间工业增长速度较为缓慢,至少在工业经济方面还不能认为是“黄金十年”。

刘晓斌[6](2013)在《江西省2012年主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运行情况及2013年行情走势展望》文中认为去年我省开春低温久雨、间歇性自然灾害仍然较多,但总体上仍然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粮食总产超历史,实现"九连丰"。肉类总产预计达325万吨,水果达350万吨,水产品达234.7万吨,除水果外几乎都创历史新高。在国内农产品贸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省农产品出口逆势上扬,预计全年出口7亿美元,增长34.6%。总体看,2012年我省主要农产品价格呈现温和上涨态势。籼

张荣超[7](2009)在《张荣超日记1992-2009》文中提出1992年5月23日,晴天今天乡里布置工作,要求全乡要完成300吨油菜籽订购任务,全乡7000户种油菜,凡是春订合同上有油菜任务的,按每亩200斤交售,完不成订购任务的,每斤油菜籽罚5毛钱。县、乡考虑到农户食用

谭林[8](2010)在《国际大豆供求背景下的中国大豆贸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重要的农产品,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已经转变成为更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油是国际上和中国的主要食用油来源,而豆粕是目前全球植物蛋白最重要的来源。本研究立足于国际大豆市场和中国供求关系,通过对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定价规则的分析以及中国大豆贸易的依存度研究,提出了通过贸易方式改进解决中国大豆产业困局的政策建议。中国是大豆的发源地,也是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但是,中国的大豆生产受到了土地资源稀缺的限制,多年来播种面积没有太大的改变。尽管由于单产的缓慢提高,总产量仍然有所增加,但距离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膳食结构改善对肉蛋奶的需求速度的增加还相差很远。供需缺口的巨大差距迫使中国选择了大量进口国外转基因大豆的贸易政策。进口大豆不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对农业生产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大豆的进口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植物油,解决了中国食用油短缺的问题;而豆粕则解决了中国畜牧业生产急需的蛋白饲料来源,保证了中国过去十几年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为改善中国人民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增加提供了保障。大豆压榨行业的兴起,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同时创造了就业。而进口大豆为中国农业生产节约了大量的宝贵的土地资源,保证了其他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稳定发展。因此,在中国,大豆进口与石油进口据有同样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大豆进口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大豆生产,特别是影响了中国农民的生产和收入。要解决国内大豆生产的问题,就要切断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价格联系。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的转基因管理条例实际上可以完全把两个市场分割开来,只要适当减少或停止中国的油用大豆生产,就可以在中国建立一个完全封闭的食用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从而保证中国农民的生产不受国际市场制约,而中困的大豆产业政策也能更加发挥作用。由于大豆已经由粮食作物转变成为经济作物,因此,增加大豆进口并不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而且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保证其他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提高中国粮食的自给率。因此,中国完全可以继续扩大目前的大豆进口量,充分利用中国过分闲置的大豆压榨规模,满足中国市场对食用油的巨大需求。同时,过剩的豆粕可以出口到日本等市场。由于进出口国的多元化,国际大豆市场并不是完全垄断的,国际贸易价格的形成是有规律的。中国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大豆市场贸易,在各个贸易环节中参与大豆的定价机制。在增加大豆进口,扩大豆粕出口的同时,国家政策应该进一步鼓励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打造食用大豆生产国的品牌,扩大中国高附加值的食用大豆的出口,形成一个良性的、进出口同时发展的贸易格局。该文主要依托大豆主产国的实地生活和科学考察,结合笔者多年的农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以及具体的大豆国际贸易操作,通过国内外生产、贸易、价格等数据的收集整理,利用基本贸易理论建立大豆贸易依存度的计量分析模型,通过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有效结合,提出了改变中国目前大豆困局的政策建议,包括从新定位大豆在作物分类和农业经济研究中的地位、建立中国两个大豆市场的设想、以及减少中国油用大豆播种面积的建议等。该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对中国的大豆贸易和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陈艳君[9](2009)在《2009年新作花生收购市场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进入8月下旬,国内主产区新作花生即将收获并陆续上市,在经历2008年花生价格大起大落,并在2009年年初花生主产区出现卖花生难后,即将上市新作花生市场将如何演绎,将引起广大农户、花生贸易

姜璘[10](2009)在《商品市场行情资讯语言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形成,促进了国际间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交往日益频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显着提高,使得世界各国对掌握汉语尤其是商务汉语的人才需求量迅猛增加,商务汉语教学、商务汉语教材编写以及商务汉语语料库建立等工作日渐提上日程。应用语言学界有必要对商业领域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以探究该领域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语言呈现的特征和规律。本课题从与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商品市场行情资讯语言研究入手,采取实际语料样本和词频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语言特征进行观察与探究,揭示了其在词语、句子方面的使用情况和语篇呈现的特征,从而为商务语言研究提供一个现实的例证。本课题研究成果为商务汉语教学、商务汉语教材编写、商务汉语词典编撰、商务汉语教学及学习软件开发、商务语言语料库建立等提供参考与借鉴。与此同时,从理论意义上讲,该研究也丰富了商务语言学和领域语言学的理论研究。

二、今年花生市场价格走出低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花生市场价格走出低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解放初期旅大经济困境
    第一节 中共旅大政权之建立
        一、“旅大”简介
        二、苏军进驻旅大
        三、中共建党建政
    第二节 历史遗产与新生问题
        一、殖民地城市经济遗产
        二、诸多棘手的经济问题
    第三节 重建经济的挑战
        一、苏军接收后的旅大经济
        二、管理城市经验的稚嫩
        三、不得不考虑的苏联因素
第二章 保障民生:解决民众基本生存问题
    第一节 整顿粮市和开荒增产
        一、整顿市场以规范粮市
        二、开垦荒地以增加粮产
    第二节 为贫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
        一、订购军鞋——为无业妇女谋生计
        二、生产自救——为失业工人找出路
    第三节 调整住宅为民安居
        一、两级分化的居住场所
        二、调剂优劣住房的努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建工业:民用与军需并重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民用工业
        一、工业停废与市场旺需
        二、适时整顿公营和私营工业
        三、民用工业成绩检视
    第二节 发展军工企业满足军需
        一、解放战争提出的新任务
        二、军工企业的贡献与经验
第四章 商业探索:服务生活与生产
    第一节 整顿畸形繁荣的市场
        一、混乱无序的低端商业
        二、多方整顿成效初显
    第二节 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新举措
        一、创建与整理
        二、成效与不足
    第三节 促外贸服务生活与生产
        一、贸易对旅大的重要性
        二、促进外贸的举措与成效
第五章 货币改革:为经济重建护航
    第一节 第一次币改——货币“贴帖”
        一、解放前后旅大货币金融状况与问题
        二、货币“贴帖”过程
    第二节 第二次币改——关东币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二、币改经过与问题处理
    第三节 货币改革的影响
        一、对旅大经济的作用
        二、经济之外的多重效应
第六章 市郊土改:发展农村与服务城市
    第一节 建国前的温和土改
        一、土改的特殊背景
        二、削弱地富土地和调整雇佣关系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土改深化——土地调剂
        一、进一步土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土地调剂的运作与博弈
    第三节 土地改革成效
        一、旅大农村土改的经济绩效
        二、土改对旅大城市的影响
结语
    一、旅大经济重建成绩
        (一) 经济层面
        (二) 经济之外层面
    二、经济重建的经验
        (一) 稳固政权是前提
        (二) 对苏关系是基础
        (三) 工业建设是重点
        (四) 宣传动员是推力
        (五) 统一战线是法宝
        (六) 干部思想是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访谈法
        1.3.3 参与观察法
    1.4 章节安排
    1.5 理论贡献
        1.5.1 政府驱动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
        1.5.2 构建考虑消费者因素速水-拉坦扩展型模型
        1.5.3 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的协同模式
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文献综述
    2.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相关概念
        2.1.1 “农产品”的内涵
        2.1.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内涵
        2.1.3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涵
    2.2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相关研究
        2.2.1 制度均衡的描述——农产品营销渠道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2.2.2 制度均衡打破后的变迁——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的相关文献
        2.2.3 走向新的制度均衡——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路径及趋势的相关文献
3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历程及现状概述
    3.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历程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53-1977)
        3.1.2 转轨经济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78-1984)
        3.1.3 双轨制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85-1997)
        3.1.4 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98-2012)
        3.1.5 互联网新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2012-)
    3.2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
        3.2.1 农产品市场规模
        3.2.2 农产品营销整体状况
        3.2.3 农产品营销成本情况
        3.2.4 农产品营销主体情况
    3.3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现存的问题
        3.3.1 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化程度低
        3.3.2 农产品营销渠道技术服务落后
        3.3.3 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能力不足
4 拓展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4.1 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4.1.1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由来
        4.1.2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4.1.3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评价
    4.2 拓展的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4.2.1 经济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4.2.2 政治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4.2.3 技术进步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4.2.4 消费者需求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5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作用机理研究
    5.1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外部政治作用机理
        5.1.1 我国农产品营销政策的梳理
        5.1.2 我国农产品营销政策的目标
        5.1.3 公共政策对变迁的驱动机理
    5.2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部政治作用机理
        5.2.1 农产品营销渠道权力结构
        5.2.2 内部政治因素的作用机理
    5.3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外部经济要素作用机理
        5.3.1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市场结构
        5.3.2 水平市场与垂直市场的作用机理
    5.4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部经济作用机理
        5.4.1 资产专用性的作用机理
        5.4.2 生产交易费用的作用机理
        5.4.3 内部经济拉动渠道变迁的机理
    5.5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技术进步及消费者需求作用机理
        5.5.1 技术进步对渠道变迁的必要性
        5.5.2 技术进步及消费者需求推动渠道变迁的模型
        5.5.3 技术进步推动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
        5.5.4 消费者需求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作用机理
6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路径和趋势
    6.1 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6.1.1 诱致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6.1.2 强制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6.2 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案例分析
        6.2.1 案例来源与案例背景描述
        6.2.2 诱致性变迁:“十里村胡萝卜”
        6.2.3 强制性变迁:“傅家镇甜地瓜”
    6.3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趋势
        6.3.1 政治要素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6.3.2 经济要素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6.3.3 技术进步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7 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政策建议
    7.1 以市场为基础发展农产品营销渠道
        7.1.1 重视市场机制与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7.1.2 完善融资环境与培育涉农公司快速发展
    7.2 以政策为支撑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
        7.2.1 规范农贸市场与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
        7.2.2 完善法律制度与保护涉农公司的权益
    7.3 以技术为核心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
        7.3.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与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7.3.2 增加农业技术投入与培育特色化农业产业
    7.4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
        7.4.1 鼓励涉农电商创业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7.4.2 激活涉农公司活力与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
8 结论与不足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业经济分析(1927-1937) ——基于资本、产出与市场的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关于研究对象概念的几个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研究难点与不足
    六、资料运用
第一章 抗战以前近代工业体系的演进
    第一节 近代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各行业发展状况考察
        二、各行业间的关联性分析
    第二节 近代工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一、各行业发展状况考察
        二、各行业间的关联性分析
    第三节 南京政府前十年发展工业的政策与处境探析
        一、加强国家资本工业的意图难以实现
        二、抵御外侮为中国本部工业发展带来契机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工业的资本及其变动
    第一节 按价值形态对工业资本的考察
        一、对各工业行业资本的估算
        二、对工业资本变动的动态分析
    第二节 按物质形态对工业资本的考察
        一、对第Ⅰ部类工业资本物质形态的考察
        二、对第Ⅰ部类工业资本物质形态的考察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工业的产出及其变动
    第一节 各工业行业产量水平的变动
        一、对各工业行业产量水平的测算
        二、各工业行业产量水平的变动趋势
    第二节 各工业行业产值水平的变动
        一、对各工业行业产值水平的测算
        二、对工业指标基于经济统计学的分析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工业的市场状况分析
    第一节 第Ⅱ部类各工业行业的供需
        一、棉纺业从繁荣走向萧条
        二、机器缫丝进一步衰退
        三、机制面粉业市场较为稳定
        四、机制卷烟业市场供不应求
        五、火柴业供求状况趋于改善
        六、本节小结
    第二节 第Ⅰ部类各工业行业的市场供需
        一、煤炭工业供求基本平衡
        二、钢铁工业市场供求畸形
        三、电力工业供求一枝独秀
        四、机械工业状况尚属乐观
        五、本节小结
余论
    一、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的工业布局状况
    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工业布局的变迁
主要参考文献

(8)国际大豆供求背景下的中国大豆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大豆在食用油和蛋白来源中的地位
    1.1.2 国内大豆生产受到资源察赋的限制
    1.1.3 中国大豆需求刚性上升
    1.1.4 国际贸易成为中国明智的选择
    1.1.5 大豆贸易政策的调整
1.2 文献综述
    1.2.1 大豆供求研究
    1.2.2 大豆贸易的研究
    1.2.3 大豆竞争力的研究
    1.2.4 大豆价格及市场整合的研究
    1.2.5 大豆生产和贸易相关政策的研究
    1.2.6 中国大豆产业剧变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大豆生产国考察
    1.4.2 国际大豆贸易实践
    1.4.3 贸易理论及计量模型
    1.4.4 主要数据来源 2 国际大豆市场分析
2.1 国际大豆供给分析
    2.1.1 世界大豆供给状况
    2.1.2 主产国大豆生产情况
    2.1.3 其它国家大豆生产
2.2 国际大豆需求分析
    2.2.1 国际大豆总体需求状况
    2.2.2 主产国大豆需求状况
    2.2.3 非主产国大豆需求状况
    2.2.4 生物能源对大豆的影响
    2.2.5 未来需求预计
2.3 本章小结
    2.3.1 供给方面
    2.3.2 需求方面
    2.3.3 供需预测 3 国际大豆贸易
3.1 国际大豆贸易方式及产生背景
    3.1.1 大豆主要国际贸易方式选择
    3.1.2 大豆出口国贸易方式的选择和影响——以巴西为例
    3.1.3 大豆进口国贸易方式选择和影响——以中国为例
    3.1.4 贸易方式与中国大豆进口
3.2 大豆贸易定价方式
    3.2.1 FAS定价方式
    3.2.2 FOB定价方式
    3.2.3 CNF定价方式
3.3 期货市场对大豆贸易的影响
    3.3.1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3.3.2 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
    3.3.3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3.3.4 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DCE)
3.4 大豆国际贸易中运输分析成本分析
    3.4.1 陆地运输
    3.4.2 国际海运
    3.4.3 国际大豆运输对中国大豆进口成本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
4.1 大豆生产
    4.1.1 种植分布
    4.1.2 种植面积
    4.1.3 产量
    4.1.4 单产
    4.1.5 成本收益
4.2 大豆生产潜能
    4.2.1 大豆生产的土地潜能
    4.2.2 大豆生产的单产潜能
    4.2.3 玉米需求对大豆生产潜能的影响
4.3 大豆进口
    4.3.1 进口量
    4.3.2 进口国别结构
4.4 中国大豆需求分析
    4.4.1 总体需求
    4.4.2 压榨需求
    4.4.3 出口需求
4.5 中国大豆市场供需平衡
    4.5.1 供需结构
    4.5.2 供需平衡现状
    4.5.3 供需平衡趋势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及对外依存度分析
5.1 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
    5.1.1 总体依存度
    5.1.2 区域依存度
5.2 主产国生产贸易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以美国为例
    5.2.1 研究方法
    5.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2.3 研究结论
5.3 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3.1 研究方法
    5.3.2 模型估计结果和分析
    5.3.3 研究结论
5.4 中国大豆外贸依存度与粮食安全
    5.4.1 大豆与中国的粮食安全
    5.4.2 大豆国际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大豆贸易政策分析与建议
6.1 现有主要政策分析
    6.1.1 与大豆有关的粮食政策分析
    6.1.2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
    6.1.3 国际贸易政策及分析
6.2 政策建议
    6.2.1 政策指导思想上的建议
    6.2.2 大豆产业政策
    6.2.3 财政政策
    6.2.4 外汇管理政策
    6.2.5 大豆贸易政策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9)2009年新作花生收购市场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作花生集中上市前国内花生市场有价无市
2 受比较种植效益下降影响, 花生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3 单产提高, 花生产量低于去年, 但高于常年平均水平
4 主产区今年花生开秤价预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5 花生制油企业主导收购节奏, 行情难有大起伏

(10)商品市场行情资讯语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相关概念
        1.1.1 领域语言
        1.1.2 商务语言和商务汉语
        1.1.3 商品市场行情资讯语言
    1.2 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商品市场行情资讯词语使用情况
    2.1 专门词语使用情况
        2.1.1 术语使用情况
        2.1.2 行业语使用情况
    2.2 专名词语使用情况
    2.3 常用词语
        2.3.1 表示变化概念意义的高频词语使用情况
        2.3.2 表示时间概念意义的高频词语使用情况
        2.3.3 表示数量概念意义的高频词语使用情况
        2.3.4 表示其他概念意义的高频词语使用情况
    2.4 高频词语实例验证
第3章 商品市场行情资讯语篇特征研究
    3.1 商品市场行情资讯的语篇类型
    3.2 商品市场行情语篇的结构特征
        3.2.1 一种商品或一类商品市场行情资讯篇章结构特征
        3.2.2 同一类别不同种类商品市场行情资讯篇章结构特征
        3.2.3 几类不同商品市场行情资讯篇章结构特征
第4章 商品市场行情资讯句子使用情况
    4.1 比较句使用情况
    4.2 常用复句类型
        4.2.1 因果关系复句使用情况
        4.2.2 转折关系复句使用情况
第5章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启示
    5.1 词语使用情况研究结论
    5.2 语篇特征研究结论
    5.3 句子使用情况研究结论
    5.4 本课题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四、今年花生市场价格走出低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旅大经济重建研究(1945-1950)[D]. 柳直. 山东大学, 2020(04)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D]. 孙大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4]2013年1-6月江西主要农产品及农资价格走势分析[J]. 刘晓斌.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3(27)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业经济分析(1927-1937) ——基于资本、产出与市场的视阈[D]. 邵俊敏. 南京大学, 2013(01)
  • [6]江西省2012年主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运行情况及2013年行情走势展望[J]. 刘晓斌. 江西农业, 2013(01)
  • [7]张荣超日记1992-2009[J]. 张荣超. 安徽文学, 2009(Z1)
  • [8]国际大豆供求背景下的中国大豆贸易研究[D]. 谭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9]2009年新作花生收购市场展望[J]. 陈艳君. 粮食与油脂, 2009(09)
  • [10]商品市场行情资讯语言特征研究[D]. 姜璘. 吉林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今年花生市场价格走出低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