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庄众,郭云昌,杨淑香,耿雪峰,李薇薇,李娟娟,王连森,王三桃,梁效成,徐粒子,朱姝,付萍[1](2021)在《2002—2017年中国食源性农药中毒事件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2002~2017年中国食源性农药中毒事件的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食源性农药中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国内文献数据以及国家监测数据,剔除重复事件,对中毒因素、不同原因食品和发生环节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归因分析。结果农药中毒因素以有机磷类农药中毒为主(361起,占64.23%),其次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除草剂;原因食品主要为蔬菜类、粮食类、水果类,分别占33.45%(188/562)、14.41%(81/562)、8.36%(47/562);引发环节以农药残留过高为主(200起,占35.59%)。结论蔬菜类食品有机磷残留是食源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农药(尤其是杀虫剂)的管理,向大众普及农药使用安全教育,将发病风险降至最低。
马爽[2](2021)在《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自杀意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APP)患者自杀意图水平,基于临床资料分析农药种类、农药危害性、服毒量、混合农药种类与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关系,全面分析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筛选强烈自杀意图患者、“二次”自杀高危人群和临床干预方案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225名有意性APP患者展开调查。研究以居民健康状况访谈问卷、Beck自杀意图量表、生活事件量表、Duck社会支持量表、心理扭力量表、Dickman冲动性量表、特质焦虑量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Beck绝望量表等作为调查工具。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结果1.有意性APP患者基本资料有意性APP患者中男性93人,女性114人,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1.22;年龄在12~81岁之间,其中12-34岁患者居多(51.2%);居住农村患者居多(88.4%);文化程度从文盲到大专/大学,其中初中患者居多(40.1%),文盲占比6.8%;平均受教育年限7.99年;已婚及其他患者居多(72.0%);职业以农民居多(29.0%);无宗教信仰患者居多(90.3%);在APP前有自杀未遂史的占比15.9%,没有自杀未遂史的占比84.1%;在APP前患有未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占比21.7%,未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占比78.3%。2.口服高致死性农药自杀未遂患者临床特征1)在所有有意性APP患者中毒类型中,除草剂类中毒最多(64.6%),其中百草枯中毒占比40.3%;杀虫剂类次之(18.0%),其中有机磷类占比14.5%;杀鼠剂类占比4.0%。2)在有意性APP患者中,极度危险农药中毒近一半,共计97人,占比57.1%;中度危险及其他农药中毒次之,共计57人,占比33.5%;高度危险农药中毒共计16人,占比9.4%。3)患者服毒量介于10ml至600ml之间,中位服毒量70ml。服毒量小于30ml人数居多(34.0%);服毒量在90~120(ml)范围人数次之,占比22.0%;服毒量超过90ml人数占比44.7%;服毒量超过210ml的有意性APP患者占少数(6.7%)。4)200例有意性APP患者中,2种及以上农药中毒18人,占比9.0%;单纯服用一种农药的患者居多,占比91.0%。3.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水平本研究中,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实际得分范围0-28分,平均得分14.23±6.22分;其中客观部分平均得分7.06±3.49分,主观部分平均得分7.17±3.65分。客观部分中“寻求帮助”条目平均得分最高(1.55±0.77分),有72.0%的有意性APP患者在行动之前未与可能帮助自己者联系过或告知自杀企图。客观部分中隔离性得分为1.38±0.76分,有超过一半的有意性APP患者采取自杀行为时附近无人,占比55.1%。主观部分“对待自杀尝试行为的认真程度”条目得分最高(1.50±0.68分),有60.4%的有意性APP患者是认真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4.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区、婚姻状况、职业、自杀未遂史、有意性APP前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经济状况、家庭地位、社会支持、近一年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心理扭力、绝望、冲动、焦虑、抑郁对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得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5-54岁年龄组自杀意图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学生自杀意图水平高于农民和个体户的自杀意图水平(P<0.05)。混合服用多种农药的有意性APP患者与单纯服用一种农药的有意性APP患者相比自杀意图得分更高(P<0.05)。有意性APP患者服毒量与自杀意图呈正相关关系(r=0.551,P<0.001)。5.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居住地区、冲动、绝望、抑郁、心理扭力和社会支持对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居住在城市、绝望、抑郁、心理扭力是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危险性因素,已婚、冲动、社会支持是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保护性因素。服毒量、混合农药种类对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服毒量越高患者,其自杀意图得分越高(P<0.001),同时混合服用多种农药的患者与单纯服用一种农药患者相比自杀意图更强烈(P=0.021)。结论1.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平均得分14.23±6.22分,明显高于以往中国农村严重自杀未遂者自杀意图得分。2.未婚、居住在城市、服毒量较大、同时混合多种农药中毒的有意性APP患者,其自杀意图水平较高,临床上应注意对此类患者进行筛查和及时有效的干预。3.患者的抑郁状况、绝望水平、心理扭力水平会影响自杀意图水平,对于抑郁、绝望、心理扭力水平较高的患者,在躯体治疗的同时应该给予适当心理干预治疗,从而促进疾病康复,并尽可能降低其重复自杀的发生率。4.冲动和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干预方法应与其他患者进行区分。
丛维红[3](2020)在《不同进食时间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不同进食时间的干预,探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的最佳时间,为该病患者的合理进食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升救治成功率。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山东省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28例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入院时中毒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A组为中毒后<6h进食的患者;B组为中毒后≥6h且<12h进食的患者;C组为中毒后≥12h且<24h进食的患者;D组为中毒后≥24h进食的患者。A组32例,B组30例,C组34例,D组32例,其中男62例,女66例。四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即可进食,进食方法一致。对于同一病情的患者,治疗方法一致。所有患者均遵循以复能剂为主,抗胆碱能药为辅,早期、联合、足量、重复的治疗原则。比较四组患者中毒后24h、48h、72h、120h的胆碱酯酶活性、肝损伤、肾损伤、心肌损伤、中毒后反跳发生率、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的不同。结果:1.四组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有机磷农药的种类、病情分级、血液灌流例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时间点(中毒后24h、48h、72h、120h)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33,P<0.05;F=7.439,P<0.001;F=13.716,P<0.001;F=13.135,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①中毒后24h:A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中毒后48h:A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B、C、D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中毒后72h:A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B、C、D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中毒后120h:A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B、C、D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中毒后24h、48h、72h、120h,B、C、D三组患者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情况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24h,A组胆碱酯酶活性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四组患者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61,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短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短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四组患者进食后肝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7,P>0.05);四组患者进食后胃肠道反应、中毒后反跳、肾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四组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9,P<0.05)。A组心肌损伤发生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四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1,P<0.05)。结果显示:A组住院时间短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毒后6h内早期进食,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最快。2.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可减轻临床中毒症状;进食时间越早,临床中毒症状消失越早,且不增加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可缩短住院时间。3.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不增加中毒后反跳、肝损伤、肾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4.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有利于心肌损伤的修复。5.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进食的最佳时间为中毒后6h内。
王嫣[4](2019)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SOP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收治的62例ASOPP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符合ASOPP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常规治疗+HP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治疗前APACHEⅡ评分、胆碱酯酶活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出现并发症情况和死亡率等。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5d生化指标(胆碱酯酶、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msis factor,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并初步分析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毒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和中毒药物种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血淀粉酶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5d胆碱酯酶活力均显着高于治疗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内的TNF-a、IL-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衰竭和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死亡患者年龄、服毒剂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APACHEⅡ评分显着高于存活患者(P<0.05),死亡患者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显着低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UTI联合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不仅能快速清除有毒物质,而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脏器功能,减少MODS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患者年龄、服毒剂量、服毒至开始救治时间、APACHEⅡ评分、治疗前胆碱酯酶活力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抢救中应给予重视。
王洪营[5](2018)在《昆明西市区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了解和掌握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案提供科学指导,以期减少急性中毒患者的患病率及提高急性中毒患者的治愈率。[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自制《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原因、首次就诊时间及病情转归等社会人口学资料;采用SPSS 23.0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收集4265例急性中毒病例,男女人数比为1.45:1(2528:1737),男性多于女性(P<0.05),其中酒精中毒患者男性多于女性(P<0.05),非酒精中毒患者以女性为主(P<0.05);急性中毒高发年龄层为青年组(18-40岁),共2576例,占60.39%,其次为中年组(41-65岁),为1219例,占28.58%,老年组(≥66岁),为331例,占7.76%,未成年组(15-17岁),为139例,占3.25%(P<0.05);前三位中毒途径分别为消化道(4059例,占95.17%)、呼吸道(176例,占4.13%)、皮肤(15例,占0.35%)(P<0.05);中毒原因居于首位的是自服3568例,占83.65%,其次为自杀,占全部中毒人数的452例(10.60%),意外(209 例,占 4.90%)、职业暴露(36 例,占 0.84%)(P<0.05);职业分布以工人最多,3232例(占75.78%),其次为农民544例(占12.75%),干部191例(占4.48%)(P<0.05);就诊时间主要分布在21:00-2:00,共2463例(占56.74%);中毒月份主要分布在1、6、7、8、11、12月份,共2645例,占全年的62.0%;前五位毒物类型为酒精中毒2313例(占54.23%)、蕈中毒952例(占22.32%)、药物中毒325例(占7.62%)、农药中毒220例(占5.16%)、一氧化碳中毒131例(占3.01%);C0中毒主要发生在春冬,农药中毒以夏秋为主,蕈中毒主要发生在夏季,菜豆中毒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急性中毒患者治愈率为 98.82%(4215/4265),病死率为 0.600%(26/4265),自动出院患者 0.80%(34/4265);农药中毒患者病死率最高,占总死亡人数的42.30%,其次为蕈中毒(占30.76%)、乌头碱中毒(占15.38%)。[结论]1.急性中毒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其中酒精中毒患者以男性为主,女性患者中药物中毒、农药中毒的发生率较高。2.急性中毒人群主要分布在中青年,职业主要分布在具有劳动能力、较低学历的工人、农民,该年龄段的人群为家庭的主力,承受压力较大易产生轻生想法,及时的心理疏导可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3.毒物类型以酒精中毒为主,应积极对如何正确饮酒进行宣传,减少酒精中毒发生率。4.中毒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中毒,其次为呼吸道,医护人员应重点学习经消化道中毒、呼吸道中毒患者的治疗方法。5.中毒原因以自服为主,教导人群正确、适量服用酒精、乌头碱、蕈、菜豆、白花等食物,对减少因服用不当引起中毒的患者有重要意义。6.一氧化碳中毒、蕈中毒、菜豆中毒、农药中毒等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在不同毒物发病高峰期应做好相应防范措施,可有效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7.急性中毒患者就诊月份主要分布在夏(6、7、8月)、冬(11、12、1月)季节,就诊时间主要分布在21:00-02:00,该时间段可配备充足的医护人员、足够的解毒救治药品、器材,保证所有的抢救设施运转正常。病情转归以治愈为主。
张连辉[6](2017)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农药污染防治》文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大规模使用化学农药之初,即开始积极探索农药污染的防治。因受到各种历史条件的制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农药污染防治工作是在生产安全和劳动卫生理念下,围绕防治农药急性和亚急性中毒展开的,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前现代性特征。这一时期的探索,为此后中国现代农药污染防治工作的起步,奠定了重要知识、技术和制度基础。这些探索的内容、特征与绩效,主要是由农业植保方针、农业发展政策、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等经济因素决定的。
周瑞芳[7](2016)在《急性中毒单元的建设及其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性中毒单元(acute poisoning unit,APU)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一体化治疗中推广应用的价值及可行性。旨在开辟急诊多类中毒一体化救治的新途径,提高急性中毒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急性中毒患者早期确诊率、早期救治率、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减轻靶器官损害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中毒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医疗成本等。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5例收为实验组,即急性中毒单元组;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53例列为对照组,即非急性中毒单元组。急性中毒单元组,由急性中毒单元小组成员负责,严格按照已建立的急性中毒单元的救治流程进行治疗,保证每一环节及时有效的实施,强调院前急救的早期及时有效的处理、院外与院内的无缝隙衔接、多学科的合作、心理支持治疗、后期康复及健康教育。除早期特殊解毒药物的使用、洗胃、催吐、气管插管等治疗,着重强调对进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重症患者进行早期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行心电图、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监测,详细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观察记录患者的各器官损伤状况,若出现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并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而非急性中毒单元组,按照常规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没有多学科统一合作的专业小组,院前急救不到位,无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没有此系统化的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各脏器的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以及再次自杀率等。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职业、服毒量、毒物种类、中毒严重程度分级、既往史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发生肝功能损伤者18例(40%),肾功能损伤14例(31.1%),心肌损伤11例(24.4%),急性胰腺炎9例(20%),呼吸衰竭8例(17.8%),MODS4例(8.9%);对照组发生肝功能损伤者32例(60.3%),肾功能损伤27例(50.9%),心肌损伤24例(45.3%),急性胰腺炎13例(24.5%),呼吸衰竭19例(35.8%),MODS15例(28.3%),两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592,其他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中间综合征者13例,死亡2例,住院时间(8.934±3.934)天,对照组发生中间综合征率27例,死亡11例,住院时间(10.679±3.507)天,两组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人均总住院费用(13404.987±7402.268)元,对照组人均总住院费用(15633.764±5889.869)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中毒单元能有效降低AOPP所致各脏器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2)急性中毒单元可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而不显着增加总住院费用。(3)急性中毒单元治疗AOPP疗效明显优于非急性中毒救治单元,是治疗AOPP患者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樊毅,王诚俐[8](2014)在《一起喷洒农药致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调查》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农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方法:进行中毒者个案调查和现场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中毒原因。结果:参加喷洒农药12人,中毒8人,无一例死亡。结论: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喷洒农药过程中施药者未注意个人防护而致急性有机磷中毒,应加强农民安全施药、预防农药中毒的宣传教育。
石云,李月兰,吴小燕[9](2010)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反跳情况分析及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反跳情况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8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种类、患者中毒抢救后不同时间进食对病情反跳的影响。结果患者中毒后反跳率为12.8%,其中乐果中毒患者反跳发生率最高,24h内进食患者反跳率最高。结论对于毒性较强在人体内半衰期较长的农药,中毒后应延长禁食时间,最好在72h后进食。
张平[10](2010)在《影响急性农药中毒转归因素的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急性农药中毒(Acute pesticide poisoning, APP)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全球每年至少300万人发生严重的急性农药中毒,病死率较高,仅亚洲农村地区每年就有30万人死于农药中毒。高毒农药容易获得,已经成为农村自杀的首选方式。急性农药中毒同样也是严重危害我国农村人民群众健康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我国在控制农药危害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科研和实际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但预防和控制农药中毒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治疗急性农药中毒的方面,经过几十年经验的总结,已经建立了一些常见急性农药中毒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原则,但是在各个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实际推广使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绝大多数急性农药中毒病人是在县乡医院和个体诊所诊治,欲进一步降低农药中毒病死率,应当提高县以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水平,并规范其医疗行为。[研究目标]通过对急性农药中毒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影响急性农药中毒转归的因素对治疗结局的作用以及预防农药中毒降低病死率可行的方法;通过对急诊医生关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实践的调查,了解急诊医生应对急性农药中毒的能力。[研究方法]收集2002~2007年某县医院急性农药中毒住院病例的病历。根据病历记录的内容结合农药中毒的一般表现和诊疗规范,归纳、总结、提取出关键词,将文本方式的资料转化为数据资料,来展现病人基本情况、救治过程。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病例资料主要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ROC曲线以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KAP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急性农药中毒住院病例551例,死亡32例,总体病死率5.8%。农药中毒的主要受害者是农民,占83.4%。不同年龄段发生中毒的类型不同,儿童以意外中毒为主,青少年主要为自杀中毒,30岁以上主要为自杀和生产性农药中毒。急性农药中毒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生产性农药中毒中男性多于女性,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中女性多于男性。急性农药中毒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有机磷类农药是引起急性农药中毒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死率高达15.6%。转诊的病人与首诊的病人相比,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p<0.01)。首诊病人中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院前时间长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p<0.01),生产性农药中毒在出现症状后2h入院的病人仅占26.6%。口服农药中毒病人的住院时间长于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人,转诊病人的住院时间长于首诊病人。出院病人中有近一半的病人出院时并没有完全康复,其中42.7%的病人在症状缓解后即主动要求出院或回当地乡镇医院继续治疗。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入院时胆碱酯酶(ChE)活性与病人的严重程度成负相关关系,中毒越严重ChE活性水平越低(p<0.01),而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人入院时ChE活性与严重程度无此关系。转诊的口服有机磷农药病人中、重度总体所占的比例高于首诊病人(p<0.05)。不同有机磷农药引起的严重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别。研究发现中毒严重程度有随口服农药量增加的趋势,但并没有统计学差异。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中从出现症状到入院在2h内的病人,其发生中、重度症状的比例与超过2h入院的病人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其中占82.2%的对硫磷引起的非生产性农药中毒,2h内与2h后入院的病人相比其严重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非有机磷农药相比,有机磷农药更容易引起死亡有机磷农药中又以对硫磷(含甲基对硫磷)、敌敌畏为主,二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5.6%和18.2%,占死亡病例的53.1%。口服农药量与治疗结局的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口服农药量对病死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口服农药量≥150ml的病人,其病死率高于<150ml的病人,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不同院前时间入院的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其病死率没有显着性差异。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人数10例,占总死亡人数的62.5%,病死率高达32.3%,重度中毒患者病死率高于其他两组(P<0.01)。院前有过洗胃的病人病死率比低于没有洗胃的病人,而是否使用阿托品与复能剂对治疗结局没有影响。整个治疗过程中达到阿托品的中度及重度中毒病人的病死率低于治疗中未达到阿托品化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硫磷(含甲基对硫磷)是某省某县引起生产性农药中毒危害最大的农药,在控制了对硫磷农药的使用之后,生产性农药中毒危害的大小(生产性农药中毒的例数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例数的比值由控制前的0.63下降为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硫磷同样是引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危害最大的农药,其病死率高达15.8%。在控制了对硫磷的获得之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整体病死率由9.4%下降至7.4%。基层急诊医生在急性农药中毒诊治的相关知识方面得分最低(6.86±1.43),行为得分次之(7.38±1.26),态度得分最高(8.76±1.02)。不同学历医生在急性农药中毒诊治的相关知识方面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学历越高的医生得分越高。【研究结论】口服农药量、入院时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及时洗胃是影响急性农药中毒转归的主要因素。控制危害最大的农药可以减少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和降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病死率。应当加强急性农药中毒治疗相关的知识培训。
二、一起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02—2017年中国食源性农药中毒事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二维归因分析 |
2.2.1 不同引发环节-发生场所归因分析 |
2.2.2 不同地区-原因食品归因分析 |
2.2.3 不同原因食品-中毒因素归因分析 |
2.3 多元归因分析 |
2.3.1 不同原因食品-中毒因素-引发环节事件归因分析 |
2.3.2 不同地区-原因食品-中毒因素事件数归因分析 |
3 讨论 |
(2)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自杀意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综述 |
2.1 有意性APP流行病学现状 |
2.2 自杀意图研究现状 |
2.3 自杀意图的影响因素 |
2.3.1 一般人口学因素 |
2.3.2 社会学因素 |
2.3.3 心理学因素 |
2.3.4 生物学因素 |
2.4 问题提出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2.1 调查程序 |
2.2.2 调查时间与方法 |
2.3 研究内容与工具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工具 |
2.4 质量控制 |
2.4.1 预调查 |
2.4.2 调查中 |
2.4.3 调查后 |
2.5 伦理审查 |
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4.1.1 有意性APP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
4.1.2 有意性APP患者临床资料 |
4.1.3 有意性APP患者社会学相关因素分析 |
4.1.4 有意性APP患者的焦虑、抑郁、绝望、心理扭力和冲动现状 |
4.1.5 有意性APP患者生物学相关因素现状 |
4.2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现状 |
4.3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单因素分析 |
4.3.1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人口学资料的差异比较 |
4.3.2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临床资料的差异比较 |
4.3.3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社会学相关因素中的差异比较 |
4.3.4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与心理学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3.5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在生物学相关因素中的差异比较 |
4.4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的多因素分析 |
4.4.1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相关临床资料的多因素分析 |
4.4.2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有意性APP患者自杀意图现状 |
5.2 有意性APP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对自杀意图的影响 |
5.3 有意性APP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自杀意图的关系 |
5.4 有意性APP患者社会学相关因素及影响分析 |
5.5 有意性APP患者心理学相关因素及影响分析 |
5.6 有意性APP患者生物学相关因素及影响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7.1 创新性 |
7.2 局限性 |
附录、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不同进食时间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样本量的确定 |
1.1.5 研究对象分组 |
1.2 研究方法 |
1.2.1 进食方法 |
1.2.2 治疗方法 |
1.2.3 标本采集 |
1.2.4 检测方法 |
1.2.5 预试验 |
1.2.6 观察指标 |
1.2.7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
1.2.8 统计学分析 |
1.2.9 伦理问题 |
1.2.10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2.1 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2.2 四组患者进食后不同时间点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情况的比较 |
2.3 四组患者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
2.4 四组患者中毒后反跳发生率的比较 |
2.5 四组患者进食后胃肠道反应的比较 |
2.6 四组患者中毒后肝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
2.7 四组患者中毒后肾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
2.8 四组患者中毒后心肌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
2.9 四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
3 讨论 |
3.1 早期进食对胆碱酯酶活性恢复和临床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 |
3.2 观察早期进食对中毒后反跳的影响 |
3.3 早期进食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
3.4 早期进食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
3.5 早期进食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肾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
3.6 早期进食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
3.7 早期进食可缩短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 |
4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口服有机鳞农药中毒后进食时间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进食时间的观察记录表 |
(4)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主要仪器试剂和实验室检测指标 |
2.3 研究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活力比较 |
3.3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炎症介质比较 |
3.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比较 |
3.5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
3.6 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语词表 |
致谢 |
(5)昆明西市区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
(6)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农药污染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药污染的主要成因 |
二、以防治农药中毒为中心的初步探索 |
(一) 限定农药使用范围 |
(二) 规定安全间隔期 |
(三) 制定安全用药方法与农药残留标准 |
(四) 宣传和改进农药安全使用技术与方法 |
(五) 研制高效低毒农药 |
(六) 开展相关医学卫生调查和研究 |
三、农药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
(一) 农药中毒防治工作的主要成效 |
1. 若干省市的农药中毒情况有明显缓解。 |
2. 剧毒有机磷农药的生产与销售明显受到相关农药安全规制政策的制约。 |
(二) 农药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
1. 高效低毒农药发展缓慢。 |
2. 农药污染防治手段单调。 |
3. 高残留性所受关注严重不足。 |
四、结论与启示 |
(7)急性中毒单元的建设及其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急性中毒单元简介 |
第二部分 急性中毒单元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一起喷洒农药致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中毒经过 |
2 流行病学调查 |
3 临床表现及治疗 |
4 结论 |
5 教训与对策 |
(9)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反跳情况分析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调查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发生反跳的情况 |
2.2 不同种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反跳情况 |
2.3 不同进食时间患者反跳情况 |
3 讨论 |
3.1 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原因分析 |
3.1.1 不同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情况分析 |
3.1.2 不同进食时间患者中毒反跳情况分析 |
3.2 对策 |
4 结论 |
(10)影响急性农药中毒转归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第一部分 急性农药中毒转归因素的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控制特危农药在预防农村急性农药中毒中的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层急诊医生急性农药中毒诊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二 综述 |
附录三 诊医生急性中毒诊治情况KAP表 |
四、一起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02—2017年中国食源性农药中毒事件分析[J]. 庄众,郭云昌,杨淑香,耿雪峰,李薇薇,李娟娟,王连森,王三桃,梁效成,徐粒子,朱姝,付萍.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1(03)
- [2]有意性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自杀意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马爽. 山东大学, 2021(12)
- [3]不同进食时间对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D]. 丛维红. 滨州医学院, 2020
- [4]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观察[D]. 王嫣. 青岛大学, 2019(02)
- [5]昆明西市区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分析[D]. 王洪营.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6]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农药污染防治[J]. 张连辉.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2)
- [7]急性中毒单元的建设及其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研究[D]. 周瑞芳.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8]一起喷洒农药致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调查[J]. 樊毅,王诚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05)
- [9]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反跳情况分析及护理[J]. 石云,李月兰,吴小燕. 现代临床护理, 2010(06)
- [10]影响急性农药中毒转归因素的分析[D]. 张平. 复旦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