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与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张进[1](2019)在《基于漏损控制高校室外给水管网设计及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数量也随着高等教育普及急剧增加。高校作为城市公共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已经占城市公共用水量的第二位。在全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建设节约型校园、绿色校园势在必行,其中高校校区的供水管网漏失水量远大于节水量。高校室外给水管网是保证高校用水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根据高校校区室外给水管网漏损控制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国内某大学B校区室外给水管网优化为例,基于漏损控制对高校校区的室外给水管网设计及管理优化研究。论文分析了B校区20142017年年用水量变化情况,并分析了B校区人均综合用水量,通过与当地、其他地方标准给出的高校人均用水定额比较,总结了该校区人均综合用水定额偏高的原因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分析了B校区各单体建筑的高日时用水量变化规律、时变化系数、使用时间,发现学生食堂、教学楼、学院办公楼、实验楼用水时变化系数及使用时间均大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给出的范围。介绍了目前两种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式:区域计量分区(DMA)和压力管理分区(PMA)。结合高校校区特点,总结了高校校区4个漏损控制分区原则及3种主要分区方式。据此提出某高校B校区室外给水管网优化方案,通过增加阀门、部分管道将B校区给水管网分成5个漏损管理分区。采用EPANET建立了B校区室外给水管网水力模型,通过EPANET延时分析模拟各分区运行工况,确定了校区压力控制方式和各分区的定值控制压力值。室外给水管网漏损控制分区设计时,EPANET软件延时分析可动态模拟各分区的运行工况,及各节点压力、各管段流量流速随时间变化用于确定管网分区压力、管径选择、室外消防校核等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分析了2018年B校区改造完成后的室外给水管网漏损控制分区优化效果。为优化高校校区室外给水管网漏损管理,建立了某高校B校区室外给水管网的DMA分区计量漏损管理系统,提出了两种DMA漏损判定值最小夜间流量处理方法:经验法和比较法,为高校室外给水管网DMA漏损管理提供参考。并通过EPANET延时模拟分析漏损发生时各水源节点最小夜间流量及最小时变化系数的增幅,可进一步确定漏损区域。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B校区室外给水管材比选层次模型,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修正判断矩阵存在不一致性的情况,分析得出四种常用校区室外给水管材优选顺序:内衬不锈钢复合>钢丝网骨架PE复合管>球墨铸铁管>PSP钢塑复合管,其中影响校区室外给水管材主要因素为:初始投资>维护管理费>使用年限>施工方式。
马杰[2](2019)在《供水管网改造中新型给水管材的优选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给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中,设计往往不够优化,对供水管材的选用往往存在“能用就行、便宜就好”的问题,对管材的承载力、老化、施工环境影响和供水质量往往缺乏考虑,造成管材选用的错位。另一方面,市场上的给水管材种类繁多,新型给水管材层出不穷。工程方在面临选型时,缺乏有效的方法论。这就造成施工质量的缺乏控制,进一步危害改造工程以及人民的用水质量。本文针对目前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TRIZ理论和基于LINGO软件的数学寻优方法的管网优化设计和新型给水管材的优选方案,为工程方进行选材提供方法论指导。首先,为了解决在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中的方案设计阶段,管网功能需求与结构限制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套基于TRIZ理论进行新型给水管材优选的方法,该方法将管网设计中需求与功能的矛盾转化成TRIZ语义下的标准技术矛盾,并使用范式化的方法解算,从而使工程人员可以快速针对具体管网的问题,选择最适宜的管材;其次,为了解决在具体工程问题中的管材布置和管网协调配置的最优规划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LINGO软件的数学寻优方法,将管网优化问题转化成数学的寻优问题,建立管网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使用LINGO软件求解,从而使工程人员可以快速进行管网最优协调规划。同时,为了缩短寻优时间和工程量,本文使用神经网络算法学习上述寻优过程,从而实现快速解算。本文提出的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管材造价成本、施工成本、质量年限、供水能力、环境冲击等方面,根据本文方法选用管材,可以得到综合各方面因素的最优解。最后,本文以天津市某供水管网改造项目为例,试用文中提出的选材方法论,通过将依照本文提出方法选型的成本、环境、可靠性结果数据和项目实际数据进行比较,测试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对比表明,应用本文方法进行选型,相比于实际项目的方案,综合成本节约了19.8%,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傅国[3](2016)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给水管材的技术经济分析与选用》文中研究说明现今,我国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发展民生水平稳步提高,科技的创新进步使得供水管材也得到了极大地扩展。上世纪中后期占尽输送水管道市场优势的镀锌钢管由于会造成许多水质问题,已经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机制下退出了生活供水管材的优选行列,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管材如塑料管、塑料金属复合管及建筑薄壁不锈钢等纯金属管道。各种高科技设备、创新工艺以及新型材料的出现使得供水管道种类繁多、玲琅满目,在使用方便的同时也确实为我们的选择带来了诸多困难。进入新世纪以来,群众对物质生活的品质越来越重视,同样也越来越关注家中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目前在设计中大多数情况都是主观、盲目的选择供水管材,其科学性、合理性不甚完善。因此,在住宅设计中为如何选择供水管材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章运用价值工程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工具对普通高层住宅中的供水管道进行方案比选,分析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回顾如今国内外新型管材发展历史及应用情况后,首先对我国目前设计市场上主流的几种供水管材进行简单说明,分别对各类管道的优缺点、技术功能特性及应用情况作扼要阐述为下文中应用价值工程结合AHP提供理论依据。(2)将层次分析法(AHP)工具运用于本人参与设计的具体工程实例中,在对项目工程概况加以说明后根据管材初选原则,提出供水管道的3种备选方案。随后运用价值工程功能分析结合技术功能系统图对供水管材的备选方案进行方案比选。技术功能系统图层次模型明了,具有科学合理的逻辑性,能够与层次分析法(AHP)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互为使用。(3)在使用价值工程理论对备选管材进行功能评价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判断矩阵,依据其数据处理方式求各功能重要度及权重,随后用“0-10评分法”由建设单位代表,给排水专业设计工程师以及施工单位代表组成评分小组打分,为备选管材的各个功能评定分数,得到功能系数;根据甘肃省临夏市当地各类供水管材的安装造价知道价格结合实际工程量得出备选管材的成本价格,利用相对值法算出成本系数;最后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原理,计算出各备选管材的价值系数,依据其系数的高低选出系数最高的即为该普通高层住宅工程供水管材的最优方案。本文创造性地将两种不同理论工具——价值工程与层次分析法(AHP)结合起来,用于论证日常设计中先前并无重视的供水管材科学选择的老问题,定性问题定量化的帮助工程设计师、建设单位及使用者等较为合理准确地挑选到技术功能、经济成本最优的给水管选材方案,使其设计更趋科学。
张成林[4](2015)在《针对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文中研究说明现今,面对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现实,相关的建筑给水和排水需求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然而,就给水来说,其作为一种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的设备来说,其稳定与否,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应的给水管材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更新,新型建筑给水管材先后被研发,但是面对这样多种多样的建筑给水管材,如何对其进行选用并进行相应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紧扣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这一中心主题,从新型管材的特点出发,通过不同管材之间的比较,对给出相应的选用及施工方案,以期为相应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柳现锋[5](2015)在《建筑给水管道设计与施工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给水管道作为现代建筑的一部分,涉及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和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息息相关,但现实生活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问题。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建筑,人们或许关注更多的是建筑物的外表、内部装潢、功能设施,殊不知一个小小的给水管道会影响到整栋楼的建筑使用,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本文从市场调查了解各种材料性能入手,深入发掘实际生活中涉及给水管道的现实问题,立足从设计源头做起,以管材性能为基础,切实兼顾满足使用功能、符合卫生标准、性能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可行、效果美观大方、造价合理适中等要素,总结出给水管道设计与施工的一些优化方法和措施,为当今社会现代化建筑和人们绿色健康生活贡献一份力量。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的多种供水管材,论述了各自的使用性能、适用环境以及优缺点;介绍了我国建筑方面给水专业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分析了给水管道在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际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1.管道材料的选用应根据应用需求、工作环境、安装方法、工作压力以及使用温度等来确定,本文通过对不同管材的对比分析得出:当前,给水系统主管以衬(涂)塑镀锌钢管等金属复合管材居多,也有用薄壁不锈钢等高档管材的,支管以PP-R等塑料管材居多。就方便施工和造价高低而言,薄壁不锈钢管材档次高、卫生条件好,施工方便,但价格较高;衬(涂)塑复合镀锌钢管,档次适中,符合卫生条件,方便施工,价格适中;末端支管部分,尤其是需要墙(板)内暗敷的管道,用PP-R等塑料管材卫生达标,施工方便,价格适中。2.管道设计应根据客户需求从给水供应系统设计、供水管道布置、供水立管的分布、供水支管的分布、供水管道隔振降噪设计、水表设置等方面,结合其他管线进行周密合理的设计与排布,做到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能达到外表美观。3.管道施工应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正确选择管径,及时合理变径,消除给水管道噪音等。从安全可靠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管道设计,按照开挖管沟标准开挖管沟,合理的安装给水管道防止出现管道堵塞、漏水等问题,合理的避开其他管道的影响,从而优化出管道施工的最佳方案。4.管道施工造价分析,应兼顾经济性与可靠性,要在管材选优的条件下尽量的减少施工的费用。5.通过对医院、办公楼、宾馆三个不同项目进行给水管道设计与施工优化,得出针对不同的场所及客户的需求,做到了施工方便、总造价经济适用,有利于后期的维修和维护,满足了客户的最大需求。
侯晶杨,张登宇[6](2015)在《试论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和施工》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突飞猛进的特殊时期,对相关的建筑给水和排水需求也提出了相应的增长。而给水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活设备之一,其稳定性能的好坏备受关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从新型管材产生的背景入手,通过对不同管材的选择标准和不同施工情况进行比较,以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和施工为中心线进行论述,制定出了合理的可行方案,以供参考。
张成林[7](2015)在《针对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文中研究指明现今,面对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现实,相关的建筑给水和排水需求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然而,就给水来说,其作为一种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的设备来说,其稳定与否,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应的给水管材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更新,新型建筑给水管材先后被研发,但是面对这样多种多样的建筑给水管材,如何对其进行选用并进行相应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紧扣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这一中心主题,从新型管材的特点出发,通过不同管材之间的比较,对给出相应的选用及施工方案,以期为相应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张成林[8](2015)在《针对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文中提出现今,面对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的现实,相关的建筑给水和排水需求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然而,就给水来说,其作为一种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的设备来说,其稳定与否,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应的给水管材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更新,新型建筑给水管材先后被研发,但是面对这样多种多样的建筑给水管材,如何对其进行选用并进行相应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紧扣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这一中心主题,从新型管材的特点出发,通过不同管材之间的比较,对给出相应的选用及施工方案,以期为相应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温禾[9](2014)在《关于建筑给水管材选用的思考和建议》文中认为针对建筑给水设计中管材选用误区,探讨管材选用应遵循的标准、卫生、寿命、安全、连接、敷设、保温、节能、经济等基本原则。提出冷水、热水和直饮水系统以及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供水管材选用建议。
宋佳萍[10](2012)在《民用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文中指出对建筑给水常用管材进行了归纳,根据各种管材的特点讨论了管材选用的原则及考虑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建筑不同部分给水系统的管材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指导民用建筑施工中合理选择给水管材,保障施工效果。
二、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与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漏损控制高校室外给水管网设计及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高校生活给水系统现状 |
1.3 高校室外给水管网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漏损控制研究现状 |
1.4.2 DMA分区计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4.3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模型现状 |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高校B校区用水规律研究 |
2.1 校区综合概况 |
2.1.1 校区基础概况 |
2.1.2 校区用水设施概况 |
2.2 校区综合取水量分析 |
2.2.1 校区年取水量分析 |
2.2.2 人均综合用水量分析 |
2.2.3 校区月用水量分析 |
2.2.4 校区日用水量分析 |
2.2.5 校区时用水量分析 |
2.3 单体建筑时用水量分析 |
2.3.1 学生公寓时用水量分析 |
2.3.2 学生食堂时用水量分析 |
2.3.3 教学楼时用水量分析 |
2.3.4 学院办公楼时用水量分析 |
2.3.5 实验楼时用水量分析 |
2.3.6 职工住宅时用水量分析 |
2.4 小结 |
3 基于EPANET延时分析B校区给水管网分区优化研究 |
3.1 校区给水管网分区原则及方式 |
3.1.1 目前给水管网漏损控制分区方式简介 |
3.1.2 高校室外给水管网漏损控制分区原则 |
3.1.3 高校给水管网漏损控制分区方法 |
3.2 某高校B校区给水管网分区优化思路 |
3.3 EPANET模拟理论与方法 |
3.3.1 EPANET功能简介 |
3.3.2 EPANET管网水力计算原理 |
3.4 B校区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 |
3.5 B校区室外给水管网分区模拟及分析 |
3.5.1 室外给水管网分区运行工况分析 |
3.5.2 室外给水管网分区压力控制分析 |
3.5.3 室外给水管网分区定值控制压力确定 |
3.5.4 室外给水管网分区消防校核 |
3.6 B校区室外给水管网漏损控制分区优化效果分析 |
3.7 小结 |
4 基于DMA技术的校区给水管网漏损管理优化研究 |
4.1 给水管网漏损分类及检测方法 |
4.1.1 给水管网漏损分类 |
4.1.2 给水管网漏损检测方法 |
4.1.3 给水管网漏损局部修复方法 |
4.2 DMA分区计量技术漏损分析原理 |
4.3 B校区室外给水DMA分区计量管理系统的建立 |
4.3.1 B校区给水管网分区DMA流量计的设置 |
4.3.2 DMA流量计的选型 |
4.4 B校区给水管网漏损分析 |
4.4.1 漏损分析原理 |
4.4.2 B校区DMA分区漏损模拟分析 |
4.4.3 B校区DMA漏损控制技术效益分析 |
4.5 小结 |
5 基于层次分析法B校区室外给水管材比选 |
5.1 室外给水管材选用原则 |
5.2 校区室外埋地给水管道常用管材 |
5.3 层次分析法简介及分析原理 |
5.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5.3.2 层次分析法分析原理 |
5.4 B校区室外给水管材比选层次模型建立及分析 |
5.4.1 校区给水管材分析模型建立 |
5.4.2 校区给水管材层次模型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室外给水管材比选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表2 水源节点部分原始数据表 |
附表3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供水管网改造中新型给水管材的优选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 |
1.2.1 管材研究进展 |
1.2.2 TRIZ研究进展 |
1.2.3 LINGO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TRIZ的新型给水管材优选方法 |
2.1 TRIZ介绍 |
2.2 基于TRIZ设计供水管网和优选新型给水管材的方法论 |
2.3 供水管网的抽象化系统建模 |
2.4 应用TRIZ求解供水管网设计及新型给水管材选型的实际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INGO和机器学习的新型给水管材优选布置方法 |
3.1 概述 |
3.2 基于LINGO的供水管网系统及新型给水管材布置优化方法 |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供水管网快速优化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给水管材优选方法在天津市某供水管网改造项目的应用 |
4.1 项目背景介绍 |
4.2 基于TRIZ的供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及新型给水管材优选 |
4.3 基于LINGO的供水管网系统量化优化设计及新型给水管材的定量优化布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高层住宅建筑中给水管材的技术经济分析与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国内新型管材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 国外新型管材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 拟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在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论述内容框架及采用的技术路线 |
2 常用的典型给水管材介绍 |
2.1 纯塑料管材 |
2.1.1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 |
2.1.2 给水用聚乙烯(PE)管 |
2.1.3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 |
2.2 钢塑复合管 |
2.3 纯金属管 |
2.3.1 薄壁不锈钢管 |
2.3.2 建筑给水铜管 |
3 给水管材技术经济分析的相关理论 |
3.1 层次分析法(AHP) |
3.1.1 层次分析法(AHP)的工作程序 |
3.1.2 层次递阶模型 |
3.1.3 层次分析法的评价尺度 |
3.1.4 判断矩阵的建立 |
3.1.5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3.1.6 层次单排序 |
3.1.7 层次总排序 |
3.2 价值工程 |
3.2.1 价值工程的定义 |
3.2.2 价值工程研究活动的程序和步骤 |
3.2.3 建设工程项目价值工程的过程 |
3.2.4 价值工程的功能系统图 |
3.2.5 价值工程的功能评价 |
4 某高层住宅给水管材的技术经济分析实例 |
4.1 工程实例概况简介 |
4.1.1 建设场地及建筑物概况 |
4.1.2 生活给水部分设计说明 |
4.2 建筑给水管选用原则及考虑因素 |
4.2.1 建筑给水管选用的技术经济原则 |
4.2.2 给水管道选用的规范标准 |
4.3 给水管道的技术功能对比 |
4.3.1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功能评价 |
4.3.2 各功能指标层技术对比 |
4.3.3 确定功能重要度 |
4.3.4 层次总排序计算 |
4.3.5 功能系数计算 |
4.4 给水管道的经济成本对比 |
4.5 备选方案的价值系数对比 |
4.6 方案的选择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工程设计图纸 |
(4)针对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内涵及特点 |
二、不同类型的给水管材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
三、就新型建筑给水管材选用的几点建议 |
结语 |
(5)建筑给水管道设计与施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给水系统概述 |
1.1 常用管材类型及使用 |
1.1.1 金属管 |
1.1.2 非金属管 |
1.2 我国建筑给水现状以及给水管材发展展望 |
1.2.1 建筑给水发展现状 |
1.2.2 给水管材的发展与展望 |
1.3 给水管道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管径选用和变化不合理,给水管道噪音问题 |
1.3.2 管道裸露外表结露 |
1.3.3 管线交叉,影响美观和使用 |
1.3.4 选材和设置不当,影响饮水卫生质量 |
1.3.5 给水管道漏水问题 |
1.3.6 管道未设倒流防止器和补偿器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给水管道设计与施工优化 |
2.1 管道材料的选择与优化 |
2.1.1 给水管材的选用原则 |
2.1.2 给水主管管道选材对比分析 |
2.1.3 给水支管UPVC、PP-R、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铜管使用对比分析 |
2.2 管道设计优化 |
2.2.1 给水供应系统的设计 |
2.2.2 供水管道布置的设计原则 |
2.2.3 供水立管的分布 |
2.2.4 供水支管分布 |
2.2.5 供水管道隔振降噪设计原则 |
2.2.6 水表设置 |
2.3 管道施工优化 |
2.3.1 针对现实存在问题的具体处理措施 |
2.3.2 给水管道的安装注意事项 |
2.3.3 给水管道施工注意事项 |
2.3.4 PP-R管、PP-R塑铝稳态管、PE管施工措施 |
2.3.5 管道施工中其他问题的处理措施 |
2.3.6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关系的处理 |
2.4 管道施工造价分析 |
2.5 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 |
2.5.1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 |
2.5.2 竣工验收及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 |
2.5.3 常用管材的综合单价对比 |
2.6 小结 |
第3章 工程案例 |
3.1 案例一,医院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技术参数 |
3.1.3 管材选用 |
3.1.4 供水管线设计优化 |
3.1.5 造价分析 |
3.2 案例二,办公楼 |
3.2.1 工程概况 |
3.2.2 技术参数 |
3.2.3 管材选用 |
3.2.4 供水管线设计优化 |
3.2.5 造价分析 |
3.3 案例三,宾馆 |
3.3.1 工程概况 |
3.3.2 技术参数 |
3.3.3 管材选用 |
3.3.4 供水管线设计优化 |
3.3.5 造价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试论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和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型管材的应用背景 |
二. 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标准及施工对比 |
1.给水管材的选用标准 |
二、不同管材的施工对比 |
1.室内给水分区的主干管部分 |
2.给水引入管,室外给水、输水管 |
3.洗手间等配水支管 |
(7)针对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内涵及特点 |
二、不同类型的给水管材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
1、室内给水分区主干管 |
2、配水支管 |
3、给水引入管室外给水、输水管 |
三、就新型建筑给水管材选用的几点建议 |
结语 |
(8)针对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内涵及特点 |
二、不同类型的给水管材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
1、室内给水分区主干管 |
2、配水支管 |
3、给水引入管室外给水、输水管 |
三、就新型建筑给水管材选用的几点建议 |
结语 |
(9)关于建筑给水管材选用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管材选用基本原则 |
1.1 符合产品标准和卫生要求 |
1.2 符合使用寿命和安全要求 |
1.3 符合管件连接和敷设要求 |
1.4 符合保温性能和节能要求 |
1.5 符合地区特点和经济要求 |
2 管材在各类二次供水系统中的选用建议 |
2.1 建筑冷水系统管材 |
2.2 建筑热水系统管材 |
2.3 直饮水系统管材 |
2.3.1 不锈钢管 |
2.3.2 铜管 |
3 管材在不同功能类型建筑中的选用建议 |
3.1 居住建筑 |
3.2 公共建筑 |
4 结语 |
(10)民用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给水常用管材的分类及特点 |
1.1 金属管材 |
1.2 塑料管材 |
1.3 金属与塑料复合管材 |
2 建筑给水管选用原则及考虑因素 |
2.1 供水安全 |
2.2 供水经济性 |
2.3 发展方向及可持续性 |
2.4 其他应考虑的因素 |
3 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 |
3.1 给水引入管,室外给水、输水管的选用 |
3.2 室内给水分区主干管的选用 |
3.3 配水支管 |
4 结语 |
四、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与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漏损控制高校室外给水管网设计及管理优化研究[D]. 张进. 重庆大学, 2019(01)
- [2]供水管网改造中新型给水管材的优选方案研究[D]. 马杰. 天津大学, 2019(06)
- [3]高层住宅建筑中给水管材的技术经济分析与选用[D]. 傅国.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4]针对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A]. 张成林. “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决策论坛”论文集(下), 2015
- [5]建筑给水管道设计与施工优化[D]. 柳现锋. 河南科技大学, 2015(03)
- [6]试论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和施工[J]. 侯晶杨,张登宇. 化工中间体, 2015(04)
- [7]针对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A]. 张成林. 软科学论坛——能源环境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8]针对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及施工[A]. 张成林. 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9]关于建筑给水管材选用的思考和建议[J]. 温禾. 给水排水, 2014(S1)
- [10]民用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J]. 宋佳萍. 山西建筑, 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