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加脾气虚证发生机理的大动物实验研究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闫蕴孜[1](2021)在《基于不同临床分期的结直肠癌脾气虚特征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分为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综述部分首先从肠道菌群角度对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应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其次从肠道微生物群角度阐述中医药“从脾论治”结直肠癌的理论机制。临床研究部分:首先通过两种脾气虚判定方法(中医脾虚量表-脾气虚维度、脾气虚诊断标准)对不同临床分期下结直肠癌患者脾气虚证的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脾气虚特征与肠道菌群分布差异及TB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进行探索研究。临床研究:目的:通过客观量化及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脾气虚分布规律,并从肠道菌群及TB淋巴细胞亚群角度探索结直肠癌脾气虚特征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通过方便抽样方法对2018年0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房及门诊就诊的96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横断面临床信息及生物样本(粪便、外周血)采集。主要观察指标为结直肠癌患者脾气虚分布特征,分别利用中医脾虚量表-脾气虚维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Scale 5-item,TCM-SDS-5)对入组患者脾气虚程度进行客观量化,并由两名中医肿瘤科主治医师根据《中药新药治疗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入组患者是否辨证为脾气虚进行独立判断并汇总统一意见。其他临床信息包括患者疾病特征(肿瘤原发部位、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基因检测分型等)以及个人信息特征(性别、年龄、体重及身高等)。探索性指标包括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分别采用16srRNA方法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进行检测。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两种脾气虚判定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对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脾气虚程度及分布进行差异性检验,对脾气虚相关临床信息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时通过生信分析平台(http://cloud.majorbio.com)对不同临床分期及脾气虚、非脾气虚患者分组进行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分析,并将脾气虚程度、TB淋巴细胞亚群作为环境因子进行菌群物种及样本间相关性分析。结果:1.两种脾气虚判定方法的一致性比较TCM-SDS-5的量化方法与传统脾气虚诊断标准的定性方法在对结直肠癌脾气虚患者判定方面具有一致性(Cohen’s kappa=0.116 P=0.264);2.不同临床特征结直肠癌患者脾气虚证分析2.1不同临床分期脾气虚证特征在TCM-SDS-5量表研究结果中,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Ⅰ-Ⅱ期、Ⅲ期及Ⅳ期)与脾气虚程度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Kendall’s tau-b=0.192,P=0.022);与早中期患者(I-Ⅲ期)相比,晚期结直肠癌患者(Ⅳ期)具有更高的脾气虚程度得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1±1.39 vs.3.73±1.97,P=0.032<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肿瘤原发部位、年龄段以及基因状态因素之后,临床分期(晚期较早中期)对TCM-SDS-5脾气虚分组具有独立影响因素(B=3.734,P=0.015);在传统脾气虚诊断标准研究结果中,脾气虚组与非脾气虚组在TNM分期、早中期与晚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脾气虚证与TB淋巴细胞亚群在TCM-SDS-5量表研究结果中,脾气虚组与非脾气虚组在HLA细胞绝对值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5,IQR50.8vs.28 IQR52,U=208 P=0.049);在传统脾气虚诊断标准研究结果中,脾气虚组DNT细胞绝对值高于非脾气虚组,且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8.8,IQR 125 vs.39.5,IQR 31,U=173.50P=0.030)。3.临床分期与肠道菌群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与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在sob’s指数分布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2.06±168.45vs.304.92±149.6,P=0.0035);Beta多样性显示,不同TNM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菌群群落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R=0.1925,P=0.002);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菌群群落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R=0.1791,P=0.001);在属水平,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Lachnoclostridium属(Lachnoclostridium)、罗氏菌属(Roseburia)以及 unclassifiedfLachnospiraceae 属(unclassifiedfLachnospiraceae)在Ⅰ-Ⅱ期、Ⅲ期和Ⅳ期结直肠患者肠道菌群样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样本中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另枝菌属(Alistipes)以及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丰度显着低于晚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样本中拟杆菌(Bacteroides)丰度显着高于晚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临床分期肠道菌群与环境因子TCM-SDS-5脾气虚程度得分与不同TNM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样本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具有显着相关性(r2=0.683 P=0.001);不同TNM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与TH细胞(r2=0.149P=0.02)、TC细胞(r2=0.162P=0.01)、总B细胞(r2=0.471 P=0.001)、总 T 细胞(r2=0.299P=0.001)、NK 细胞(r2=0.323P=0.001)有显着相关性;早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与TH细胞(r2=0.321 P=0.001)、TC细胞(r2=0.389 P=0.001)、总T细胞(r2=0.334P=0.002)、NK细胞(r2=0.165 P=0.045)有显着相关性,总B细胞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没有相关性(P>0.05)。5.早中晚期脾气虚与非脾气虚组肠道菌群分析早中期非脾气虚组与晚期非脾气虚组在Alpha多样性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中期脾气虚组、早中期非脾气虚组、晚期脾气虚组、晚期非脾气虚组在结直肠癌患者菌群群落组成中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R=0.1183 P=0.001);Faecalibacterium、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以及Roseburia在四组之间有极显着或显着差异(P<0.001,P<0.05)。结论:1.基于客观量化与定性判断的两种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脾气虚的判定具有一致性,且TCM-SDS-5对脾气虚诊断具有更好的敏感度。2.TNM分期与脾气虚程度得分成正相关,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较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脾气虚程度更高。3.TNM分期、早中期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及分布存在差异,并且与脾气虚程度及TB淋巴细胞亚群之间存在相关性。4.早中期脾气虚组、非脾气虚组,晚期脾气虚组、非脾气虚组四组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样本组成及分布存在差异。
桑小普[2](2020)在《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脾虚证本质的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脾虚证的致病机理涉及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肠道菌群和能量代谢等多个方面。近年来,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开始应用于脾虚证本质研究,但尚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已有学者分别使用iTRAQ技术、16S rDNA测序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对脾虚证的蛋白组学、微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进行了探索,但是,应用RNA-seq或Small RNA-seq技术进行脾虚证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本论文共分为两部分。由于气虚体质是脾虚证的前驱状态,研究健康人气虚体质的生物学机制将有助于理解脾虚证的早期发生状态。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了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并构建了 ceRNA网络调控。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并构建了 ceRNA网络调控,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研究脾虚证的病理机制。目的: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以健康人气虚体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虚证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脾虚证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前沿的RNA-seq技术和ceRNA理论,从转录组学水平上进行了脾虚证内在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综合两部分的研究结果,我们试图从体质、证候、疾病的自然进展方向,研究健康人气虚体质、CSG脾虚证和CAG脾虚证内在转录调控机制的相互关联,找到“气虚体质—脾虚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或标志网络,以期阐释脾虚证的生物学基础。本研究也有助于预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从而为明确脾虚证自身特点及与其他因素(如体质、证候、疾病等)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通过广告或电话进行健康受试者招募,包括健康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和湿热体质。同期进行慢性胃炎患者招募,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湿热证),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湿热证)患者。采集临床研究受试者外周血,分离白细胞后提取总RNA,分别进行RNA-seq和Small RNA-seq分析。获得的测序数据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RNA、lncRNA和miRNA,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功能与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的mRNA、lncRNA和miRNA进行ceRNA网络构建,获得脾虚证相关的ceRNA调控网络关系。本研究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查,伦理审批号:JDF-IRB-2016031002临床研究注册号:NCT02915393。结果:第一部分:1、在本研究中,我们总共纳入病例25例,分别为健康人平和体质13例、气虚体质7例、湿热体质5例。随机选择了健康人平和体质5例、气虚体质5例、湿热体质4例的外周血白细胞样本的总RNA进行了 RNA-seq和Small RNA-seq分析。2、通过对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获得了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60个、lncRNA76个、miRNA42个。功能分析发现,细胞质膜组成成分和细胞质膜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GO富集中出现。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在差异表达lncRNA和miRNA的GO富集中出现。在对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差异基因的通路分析中发现,赖氨酸降解在差异表达lncRNA和miRNA的KEGG富集中出现。3、通过对健康人气虚体质的差异表达miRNA、mRNA和lncRNA进行ceRNA分析,共获得3182个miRNA-lncRNA对,955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9514对ceRNA。这些ceRNA调控网络涉及了 36个GO功能和31个KEGG信号通路。4、从健康人气虚体质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99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11个GO功能和8个KEGG信号通路。第二部分:1、在本研究中,我们总共纳入病例70例,分别为CSG脾虚证28例、湿热证21例;CAG脾虚证7例、湿热证14例。随机选择了CSG脾虚证6例、CSG湿热证5例、CAG脾虚证5例,CAG湿热证5例的外周血白细胞样本的总RNA进行了 RNA-seq和Small RNA-seq建库和测序。2、通过对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获得了CSG脾虚证患者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7个、lncRNA 103个、miRNA4个。在对CSG脾虚证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中发现,细胞质膜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GO分析中均显着富集。在对CSG脾虚证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中发现,胰岛素分泌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别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KEGG分析中显着富集。通过对CSG脾虚证的差异表达 miRNA、mRNA 和 lncRNA 进行 ceRNA 分析,共获得 433 个 miRNA-lncRNA 对,226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548对ceRNA。这些ceRNA调控网络涉及了10个GO功能和11个KEGG信号通路。从CSG脾虚证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89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 66个GO功能和15个KEGG信号通路。3、我们获得了 CAG脾虚证患者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 20个、lncRNA 79个、miRNA 29个。在对CAG脾虚证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中发现,细胞质膜和细胞质膜的组成成分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GO分析中均显着富集。通过对CAG脾虚证的差异表达miRNA、mRNA和lncRNA进行ceRNA分析,共获得1028个miRNA-lncRNA对,1123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3625对ceRNA。这些ceRNA调控网络涉及了 59个GO功能和34个KEGG信号通路。从CAG脾虚证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139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 20个GO功能和28个KEGG信号通路。4、从上述测序结果中进一步挖掘,获得脾虚证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 570个、lncRNA2009个、miRNA 303个,这些差异基因涉及了 9个GO功能和4个KEGG信号通路。通过对CAG脾虚证的差异表达miRNA、mRNA和lncRNA进行ceRNA分析,共获得6个miRNA-lncRNA对,9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4对ceRNA,其中的关键基因CD300H的mRNA水平在气虚体质和脾虚证中显着降低(P=0.03)。从CAG脾虚证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84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 9个GO功能和18个KEGG信号通路。结论:健康人气虚体质与慢性胃炎脾虚证存在特异的转录组表达谱,且气虚体质与脾虚证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体现在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方面。功能分析提示“气虚体质—脾虚证”涉及多种免疫相关功能异常,此外在激素分泌、细胞质膜、信号转导、物质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存在差异。转录组学的联合分析揭示了CD300H基因的ceRNA参与“气虚体质—脾虚证”相关的转录调控网络。本研究的结果为挖掘脾虚证潜在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重要参考。
戴宁[3](2020)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不适、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本病的患病率较高,缺乏特效药物。虽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有研究表明与脑肠肽密切相关。在辨证论治和病证结合思想的指导下,中医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疗效。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中医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作用的机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丰富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内涵。方法理论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古籍及民国图书数字化平台”,整理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的中医名词术语,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西医疾病对应的中医病名;同时,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应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中医证型;同时,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分析中医方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证型的理论依据。文献研究:对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综合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实验研究阳性药物和疗程的选择奠定基础。实验研究:首先,采用碘乙酰胺复合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胃肠动力情况来评价模型。此后,给予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和多潘立酮进行药物干预,通过上述指标评价药物疗效,反证模型成功。同时,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筛选香砂六君子加减方药物血清的最佳干预条件,评价其对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整体水平和离体细胞水平两个方面,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检测血清、组织和胃窦平滑肌细胞中脑肠肽(SP,SS,Ghrelin,VIP,GAS,CCK,CGRP)。结果理论研究:(1)中医理论中“痞满”、“嘈杂”、“胃脘痛”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最为接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邪气、饮食、痰湿、气郁、瘀血等,核心病机为脾气虚弱、中焦气机阻滞,病位在脾,但与心、肝、肺、肾具有一定的关系。(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主要为脾气虚证、肝胃不和证、肝脾不和证、脾胃湿热证和寒热错杂证,其中脾气虚证的比例最高。在中医病证结合观念的指导下,从脾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既符合病机特点,也满足辨证论治的要求。因此,具有补脾理脾作用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在理论层面是可行的、科学的。文献研究:对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发现香砂六君子汤可以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复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论是单独使用香砂六君子汤,还是将香砂六君子汤与常规治疗药物合用,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常规治疗。在纳入的27项研究中,有26项研究比较了有效率。在这26项研究中,不论疗程是14天、28天,还是30天,试验组的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此外,这26项研究中,有16项研究仅使用多潘立酮作为对照药,针对这16项研究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论单独使用香砂六君子汤,还是将香砂六君子汤与多潘立酮联合使用,有效率均高于多潘立酮对照组。这为实验研究的药物选择和疗程提供参考。实验研究:(1)采用碘乙酰胺复合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成功制备了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大鼠的毛发疏松不泽、神疲乏力、倦卧怠动,进食量和饮水量增长缓慢,体重显着降低,胃肠动力下降。胃部病理结果显示两组大鼠胃部均未出现病理改变。(2)给予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给药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进食量、饮水量、体重有所改善,胃肠动力有所恢复,且各组大鼠胃部和下丘脑均未出现病理改变。(3)大鼠整体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胃中SP、GAS、Ghrelin含量均显着降低,SS、VIP、CCK、CGRP含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和中、高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增加了大鼠血清和中SP、GAS、Ghrelin含量,多潘立酮和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降低了大鼠血清中SS、VIP和CGRP含量,同时多潘立酮还降低了大鼠胃中VIP、CCK和CGRP的含量,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降低了大鼠胃中SS、VIP和CCK的含量,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降低了大鼠胃中CGRP的含量。与多潘立酮组相比,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血清中SP含量显着降低,血清中的CCK和CGRP含量显着升高,三个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胃中VIP含量均显着高于多潘立酮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 SP mRNA、GAS mRNA、Ghrelin mRNA 表达量显着降低,SS mRNA、VIP mRNA、CCK mRNA、CGRP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显着增加了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P mRNA、GAS mRNA、Ghrelin mRNA表达量,降低了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S mRNA、VIP mRNA、CCK mRNA、CGRP 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上调了胃中SP mRNA表达量,上调了胃和下丘脑中GAS mRNA、Ghrelin mRNA表达量,同时下调了胃和下丘脑中SS mRNA、VIP mRNA、CCK mRNA、CGRP mRNA表达量。与多潘立酮组相比,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GAS mRNA和Ghrelin mRNA表达量显着降低,SS mRNA、VIP mRNA、CCK 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SS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和中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显着上调了胃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蛋白表达量,同时下调了胃和下丘脑中SS蛋白表达量。与多潘立酮组相比,低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组大鼠胃和下丘脑中SP蛋白表达量和Ghrelin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4)采用酶消化法成功分离培养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用CCK-8法筛选药物血清干预胃窦平滑肌细胞的最佳条件,发现10%浓度药物血清、干预24h为最佳条件,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高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均可以显着促进细胞增殖。(5)细胞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上清中SP、GAS、Ghrelin含量显着降低、SS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中、高剂量的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均可以增加胃窦平滑肌细胞上清中SP含量、GAS含量和Ghrelin含量,降低SS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的SP mRNA含量显着下降,SS mRNA含量显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多潘立酮、中、高剂量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均上调胃窦平滑肌细胞SP mRNA表达量,中剂量的的香砂六君子加减方下调胃窦平滑肌细胞SS mRNA表达量。结论(1)《中医内科学》仅依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将其归属于痞满、嘈杂、胃脘痛的范畴,但并没有分析FD的中医病因病机。此外,笔者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研究者们不仅将FD归属于痞满、嘈杂、胃脘痛,还将其归属于反胃、厌食、纳呆等范畴,由此可见中医对FD的认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地查阅现代文献和工具书,同时梳理古代文献,对FD的定义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发现中医理论中“痞满”、“嘈杂”、“胃脘痛”与FD较为对应,FD的主要中医病因为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思虑过度等,病机以脾气虚弱、中焦气机阻滞为核心,病位主要在脾,与肝、心、肺、肾具有一定的关系。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分型中,脾气虚证位居首位。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理论可行性。(2)临床中,可以使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改善症状,提高有效率。(3)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出现胃肠动力下降,且大鼠血清、胃窦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表达下降,SS、VIP、CCK、CGRP上升,表明脑肠肽表达异常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给予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后,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胃动力增强,其药物血清可以促进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可以上调大鼠血清、胃窦和下丘脑中SP、GAS、Ghrelin的表达,下调大鼠血清、胃窦和下丘脑中SS、VIP、CCK、CGRP的表达,表明调节脑肠肽异常、恢复胃动力可能是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药效作用机制之一。
刘路[4](2019)在《电针足三里对脾气虚模型大鼠骨骼肌PGC-1α/SIRT3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劳倦过度和饮食不节的复合因素复制脾气虚大鼠模型,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对脾气虚大鼠骨骼肌PGC-1α/SIRT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情况,拟从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足三里穴对脾气虚证的调控机制,部分阐释“脾主肌肉”的科学内涵。材料与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所有的大鼠均在SPF级动物实验中心饲养。以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的复合方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的模型。造模成功以后,分别对足三里组及非经非穴组大鼠的双侧“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点施以电针刺激,每日1次,每次20min,持续7天;空白组和脾气虚组在操作台上固定20min,不予以其它处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骨骼肌PGC-1α、SIRT3、ERRα及SOD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大鼠骨骼肌PGC-1α、ERRα、SIRT3及SOD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观察空白组大鼠体格健壮,皮毛光泽,兴奋度高,大便正常;脾气虚组大鼠形体消瘦,进食量减少,体重下降,懒动,皮毛枯槁脱落,大便稀溏;经电针足三里穴治疗后大鼠进食量增加,体重略增加,活动性增加,被毛掉落减少,便溏情况有所好转;非经非穴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较未有明显改善。2.各组大鼠抓力比较造模前各组大鼠抓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脾气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大鼠同空白组相比,抓力明显下降(P<0.05);经电针足三里穴干预处理后,同脾气虚组大鼠相比,足三里组大鼠抓力明显上升(P<0.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3.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PGC-1α、ERRα、SIRT3、SOD2的mRNA表达比较与空白组相比,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内PGC-1α、ERRα、SIRT3、SOD2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脾气虚组相比,足三里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内PGC-1α、ERRα、SIRT3、SOD2表达显着上调(P<0.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4.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PGC-1α、ERRα、SIRT3、SOD2的蛋白表达比较与空白组相比,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内PGC-1α、ERRα、SIRT3、SOD2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脾气虚组相比,足三里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内PGC-1α、ERRα、SIRT3、SOD2的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电针“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骨骼肌抗氧化能力,改善脾气虚乏力等症状。2.电针“足三里”穴对脾气虚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与PGC-1α/SIRT3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黄丽[5](2018)在《穴位注射治疗肺脾气虚证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肺脾气虚证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肺脾气虚证慢传输型便秘患者62例,按随机方法分为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每组各31例。穴位注射组采取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第1组天枢(双)、上巨虚(双)、中脘;第2组大肠俞(双)、足三里(双)、气海,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一穴各注入0.8ml,一天1次。西药组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片,3次/天(餐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症状评分表积分、结肠传输试验结果、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PAC-QOL),并在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评分表积分、PAC-QOL积分。所有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86.20%)和西药组的总有效率(82.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个月后,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79.31%)明显高于西药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评分表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评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穴位注射组在粪便性质、排便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的评分及总积分方面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自行排便频率、下坠不尽、胀感、腹胀的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个月后,两组各项症状评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穴位注射组在粪便性质、排便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的评分及总积分方面改善仍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肠动力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结肠传输试验剩余钡条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穴位注射组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评分:治疗后,两组的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个月后,两组的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穴位注射组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和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对肺脾气虚证慢传输型便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肺脾气虚证慢传输型便秘相对西药治疗,短期疗效相当,远期疗效更佳,且在改善粪便性质、缓解排便费力程度、缩短每次排便时间及促进结肠动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林璋[6](2018)在《脾虚证候患者肠道微生物和宿主代谢表型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体内定植着数量非常庞大的微生物细菌,尤其是胃肠道消化系统,这些细菌对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产生有重要影响。脾虚证候是中医临床最常见证候之一,属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证候。主要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食后或午后腹胀,大便溏薄,神倦乏力等,以脾气虚和脾阳虚两种证型最为常见。脾虚证是反映脾胃生理机能不足的证候,会使机体出现消化吸收障碍,肠道菌群结构会随之发生改变,而菌群改变又会影响机体的营养吸收,免疫力下降,肠道屏障功能减弱,使得脾虚症状进一步加重。因此,研究和探讨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宿主整体表型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理解脾虚证候的发病机理及丰富中医脾虚证候的微生态研究。要研究肠道菌群与人体这一复杂的共代谢系统,代谢组学和高通量测序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技术手段,将二者结合,能够深入有效的研究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与宿主代谢表型之间的关系,为揭示脾虚证候的产生对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共代谢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实验首次对脾气虚和脾阳虚患者展开了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和16S rDNA的肠道菌群测序研究,最后成功地将二者的结果进行了关联性分析,探索了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对脾虚证候发病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对机体的代谢紊乱有重要影响。首先,粪便肠道菌群的结果表明不同证型的脾虚患者肠道菌群结构与健康对照组均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分析发现脾气虚患者肠道的蓝藻菌门、蓝藻菌属细菌显着性增高;fusicatenibacter和反刍梭菌属细菌含量下降;脾阳虚患者肠道的硬壁菌门细菌含量明显较高;梭杆菌门及拟杆菌属细菌含量显着下降;其次,血浆和尿液的代谢组学结果提示,脾气虚患者的代谢异常主要涉及精氨酸和脯氨酸等氨基酸代谢紊乱;脾阳虚患者的代谢异常主要与TCA循环、糖酵解等能量代谢障碍和肠道菌群介导的色氨酸等代谢通路有关;最后将获得的肠道微生物数据与代谢谱的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与宿主代谢谱具有强烈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脾虚患者的肠道菌群主要是通过宿主的黏膜完整性、胆汁酸代谢和多糖分解等途径从而影响机体整体的代谢表型。综上所述,以上结果为肠道菌群参与宿主代谢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些结果对脾虚证候的早期预警并通过纠正菌群加以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实现中医证候的现代化工作提供了新视角。
杨龙[7](2016)在《基于N糖基化探讨脾气虚证患者sAA活性改变的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祖国医学认为“脾主涎”、“脾在液为涎”,涎即唾液。唾液中最重要的蛋白是唾液淀粉酶(sAA),占唾液蛋白的40-一50%,很多学者利用sAA活性对脾虚证本质进行了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王建华教授带领的团队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脾虚证患者在柠檬酸酸刺激后sAA活性下降,此后该研究得到国内多个单位的重复,且在不同疾病的脾气虚证患者中得到验证,1993年卫生部将该指标列入《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作为脾气虚证疗效的评价指标。sAA活性变化是脾虚证候研究中的典型范例,然而在对脾虚证患者sAA活性进一步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多种疾病脾虚证中检出率约为60%,特异性不高,指标背后的的深层次信息如调控因素、干扰因素等缺乏深入研究,影响了该指标反映脾虚证候本质的特异性。既往研究发现sAA主要以非糖基化和N-糖基化形式存在,糖基化的sAA根据其生物活性强弱从高至低分为复合型、杂合型、高甘露糖型3种亚型。sAA活性改变这一生化指标改变现象的背后,可能与sAA糖基化与非糖基化的存在情况、sAA糖基化3种亚型的比例改变等分子背景有重要关联。因此有必要从N糖基化及其亚型结构角度深入探讨脾气虚证患者sAA活性改变的分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初步探讨脾气虚证临床症候与sAA活性比值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两种不同系统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与重症肌无力),脾气虚证(虚证)、脾虚湿热证(虚实夹杂)及肝胃不和证(实证)患者sAA活性、N-糖基化蛋白表达及N-糖链亚型构成比的观察,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在分子水平探讨脾气虚证患者sAA活性改变的机制,为祖国医学“脾主涎”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研究内容本课题选取了两种疾病三种中医证型: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脾气虚证、脾虚湿热证与肝胃不和证;非消化系统疾病——重症肌无力(MG)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分别观察sAA活性、sAAN-糖基化蛋白表达及sAAN-糖链亚型构成比的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脾气虚证(虚证)、脾虚湿热证(虚实夹杂)及肝胃不和证(实证)患者sAA各指标间的差异,从异病同证角度验证脾气虚证患者sAA的变化规律,并从N-糖基化角度探讨脾气虚证患者sAA活性改变的机制。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符合诊断标准的MG患者61例,其中脾气虚证患者33例,脾虚湿热证患者23例,脾肾亏虚5例(因例数较少,暂未分析其指标);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1例,其中脾气虚证患者36例,脾虚湿热证患者40例,肝胃不和证25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6例。2.研究方法2.1受试患者情况分析建立MG及CSG各证型患者的临床症候表现数据库,进行频次及逐步回归分析,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症候表现,作为症候与sAA活性关联性研究的基础。2.2唾液样本采集使用专用唾液采集管,以口内转动棉柱法采集唾液样本。按住院部患者(MG患者)与门诊患者(CSG患者)时间安排在不同的时间采集,MG患者于6:30-7:30am采集,CSG患者于9:00~10:30am采集,健康志愿者也分为这两个时间段采集以确保可与患者组在同一时间段平行比较各指标。采集的唾液样本经离心后取上清液,-80℃保存备用。2.3 sAA活性检测采用Bernfeld方法检测sAA活性,同时计算sAA活性比值(酸负荷后sAA活性/酸负荷前sAA活性)。2.4初步分析sAA活性比值与临床症候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初步探讨临床症候与sAA活性比值之间的关联性。2.5健康者及各证型患者sAA糖基化程度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法,以人sAA生物标准品为参照,对比观察健康者及各证型患者sAAN-糖蛋白表达,分析各证型患者sAAN-糖基化蛋白缺失情况。2.6 sAAN-糖链亚型构成比分析检测健康者及MG与CSG各证型患者与刀豆凝集素(conA)及麦胚凝集素(WGA)结合前后的sAA活性,并按公式:与凝集素的结合率=[(结合前sAA活性-结合后sAA活性)/结合前sAA活性]×100%,计算sAA与conA及WGA的结合率;进一步以conA与WGA进行凝集素亲和层析实验,分析N-糖链中高甘露糖型、杂合型及复合型糖链的构成比情况。2.7植物凝集素的筛选定制凝集素芯片,筛选出与健康组、MG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患者sAA结合区别较大的凝集素,并再次以lectin Blot法进行验证,为下一步深入研究sAAN糖链类型研究打下基础。研究结果1.受试者一般资料CSG患者101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0.1±12.1岁,男性44例,女性57例,其中脾气虚证患者36例,脾虚湿热证患者40例,肝胃不和证患者40例;MG患者61例,年龄20-65岁,平均48.1±14.7岁;男性24例,女性37例,其中脾气虚证患者33例,脾虚湿热证患者23例,脾肾亏虚证患者5例(因脾肾亏虚证患者例数较少,故暂未分析其指标)。健康志愿者36例,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3±5.8岁。2.CSG与MG各证型患者临床症候结果CSG脾气虚证患者以舌淡、脉浮细弱、唇色暗淡、呃逆、食后腹胀、身重困倦、嗳气、肠鸣音亢进、脘腹疼痛、肢体倦怠、大便溏泄等症出现频率较高;脾虚湿热型患者以舌红、脉沉濡数、唇色暗淡、胃脘胀满、食后腹胀、身重困倦、嗳气、呃逆等症多见;肝胃不和型主症表现为:脉弦,舌淡,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情志抑郁等症。其中脾气虚证患者食后腹胀、呃逆、口泛清涎、舌淡、脉浮细弱等症的出现显着频率高于脾虚湿热证及肝胃不和证患者(P<0.01)。MG脾气虚证患者多见脉浮细弱、舌淡、眼睑下垂、表情呆板、四肢无力、眼球活动不灵活、多汗、面色晦暗、神疲懒言、食欲减退等症;脾虚湿热证患者多见脉沉濡弱、多汗、咀嚼无力、表情呆板、四肢无力、面色晦暗、身重困倦、渴欲饮水等症。脾气虚证患者食欲减退、口泛清涎、舌淡、脉浮细弱、眼睑下垂、眼球活动不灵活等症的出现频率显着高于脾虚湿热证(P<0.01),此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脾气虚证临床症候与sAA活性比值之间关系的基础。3.sAA活性检测结果健康志愿者酸负荷后sAA活性升高,CSG、MG脾气虚组与脾虚湿热组患者酸负荷后sAA活性下降,CSG肝胃不和组患者酸负荷后sAA活性升高;CSG、MG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患者sAA活性比值(酸负荷后/酸负荷前)与健康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CSG肝胃不和组患者sAA活性比值与健康组相比无差异。提示脾虚病理状态(包括脾虚湿热)在酸负荷前sAA活性可代偿性升高,而应激力下降,导致在酸负荷后sAA活性的下降,sAA活性比值降低。4.临床症状与sAA活性比值的关联性结果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SG脾气虚证患者sAA活性比值与食后腹胀、脘腹疼痛、呃逆三个症候关联性较大,且均呈负相关;MG脾气虚证患者sAA活性比值与口泛清涎、食欲减退、眼睑下垂三个症候关联性较大,且呈负相关。CSG、MG其它证型均未发现与sAA活性比值有明显相关性的症候。因此提示脾气虚证患者的某些临床症候与sAA活性比值之间的关系较其它证型更为密切。5. sAAN-糖基化研究5.1 sAAN-糖基化程度分析56.7%(17/30)的MG脾气虚患者与36.4%(8/22)的MG脾虚湿热患者出现sAAN-糖基化蛋白表达缺失,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1.1%(4/36)(P<0.05),25.0%(8/32)CSG脾气虚证及31.7%(13/41)的CSG脾虚湿热证出现sAAN-糖基化蛋白表达缺失,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1.1%(P<0.05),而CSG肝胃不和证患者sAA N-糖基化蛋白缺失比例为8.7%(2/23),与健康者无差异,提示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患者sAAN-糖基化蛋白表达缺失是sAA活性改变的病理背景之一。5.2 sAA N-糖链亚型结构分析结果5.2.1各组sAA与conA及WGA结合率结果比较sAA与conA及WGA结合率比较结果显示,MG脾气虚组、脾虚湿热组与CSG脾气虚组、脾虚湿热组患者酸负荷前、后sAA与conA的结合率均明显高于健康者组(P<0.05),提示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患者sAA中高甘露糖型及杂合型(生物活性较弱)蛋白构成比高于健康者组;MG脾气虚组、脾虚湿热组及CSG脾气虚组、脾虚湿热组患者酸负荷前、后sAA与WGA结合率均低于健康组(P<0.05),说明复合型糖链(生物活性较强)的构成比低于健康组,CSG肝胃不和组患者sAA与conA及WGA的结合率与健康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说明实证患者sAA糖链结构无明显改变。5.2.2各组sAA与conA及WGA亲和层析结果比较MG、CSG脾气虚组及脾虚湿热组患者sAA与conA亲和层析结果分别显示弱结合峰面积与强结合峰面积峰面积高于未结合峰面积峰面积,说明脾气虚组及脾虚湿热组患者sAA中高甘露糖及杂合型糖链构成比大于复合型糖链。MG、CSG脾气虚组与脾虚湿热组患者sAA与WGA亲和层析结果显示,脾气虚组患者未结合峰面积高于结合峰面积,脾虚湿热组患者结合峰面积高于未结合峰面积,说明脾气虚组患者sAA中复合型糖链构成比降低,脾虚湿热证患者sAA中杂合型与复合型糖链构成比升高。综合sAA与conA层析结果可推测脾气虚组患者sAA中生物活性较弱的高甘露糖型糖链构成比较高,脾虚湿热组患者sAA中杂合型糖链构成比较高。结果提示, N-糖链中生物活性较弱的高甘露糖型糖链含量升高、生物活性较强复合性糖链含量降低是sAA活性下降的因素之一。6.其他植物凝集素的筛选6.1 LectinTM凝集素芯片结果与健康组相对照,发现番茄凝集素(LEL)、马铃薯凝集素(STL)与麦胚凝集素(WGA)3个凝集素在健康组、重症肌无力脾气虚证及脾虚湿热证患者唾液样本中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其中WGA在3组样本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可进选用这三种凝集素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6.2凝集素芯片验证结果通过Lectin blot实验发现脾虚湿热证患者sAA与WGA、LEL、STL结合的糖蛋白表达均高于健康者,比较三种凝集素结合糖链特异性可推断本组MG脾虚湿热证患者sAA中含有GlcNAc糖链结构增多。提示WGA、LEL、STL所结合的糖蛋白在健康者与MG脾虚湿热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分能力,可用于进一步深入研究sAA糖链结构类型。研究结论:重症肌无力及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证(虚证)与脾虚湿热证(虚实夹杂)患者在酸负荷后均表现为sAA活性下降,sAA活性比值降低(<1),N-糖基化蛋白缺失及N-糖链构成比的改变可能是影响sAA活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吴天石,张会永,张哲,杨关林[8](2015)在《脾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述评》文中研究表明动物模型的正确复制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中医脾虚证单因素造模方法有苦寒泻下法、饮食不节法、劳倦过度法、外湿困脾法、现代医学法;复合因素造模方法有劳倦过度合并饮食失节法、苦寒泻下合并饮食失节法、苦寒泻下合并劳倦过度法、外湿困脾合并饮食失节法、劳倦过度合并外湿困脾。虽然造模方法多样,但存在诸多问题,如造模方法分类不确切、每种造模方法所表现出症状的侧重点不同、复合因素造模方法所选用单因素的随机性大、动物种属不同所出现的症状不同、同一种属动物给予造模药物剂量差异大、给药持续时间差异大以及利用相同的造模方法国内外造出模型存在差异性等。
李晓红[9](2013)在《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的干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细胞因子的含量、血管活性肠肽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以及TLR4, 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克罗恩病的分子机制及最佳配比。方法: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之复因脾虚造模法结合TNBS/乙醇法建立脾气虚克罗恩病动物模型,运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确立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并予以治疗,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IL-4、 IL-10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VIP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TLR4mRNA, NF-κBmRNA的表达。结果: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模型组大鼠结肠粘膜表面起伏不平,粘膜层灶性坏死脱落,粘膜下层灶性较重,有炎症反应,并见淋巴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增生,纤维细胞增生,有非干酪样坏死,肌层重度炎症反应可见小脓肿形成。白术茯苓汤B1、B2、B3、B4、B7、B8、B9、B10组仍可见有粘膜缺损,表面不平,粘膜及粘膜下层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肠腺结构不完整,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B5组、B6组上述病理情况减轻,可见腺体及杯状细胞,仍见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少于模型组;②血清TNF-α、IL-1β的含量: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显着升高(P<0.05);B5组、B6组、B7组血清TNF-a显着降低(P<0.05);B6组、B7组血清IL-1β水平显着降低(P<0.05);③血清IL-4、IL-10含量:模型组大鼠血清IL-4、IL-10水平显着降低(P<0.05);B6组、B7组血清IL-4水平显着升高(P<0.05);B6组血清IL-10水平显着升高(P<0.05);④结肠组织VIP和VIPR1表达:模型组大鼠结肠VIP和VIPR1表达显着增高(P<0.05);白术茯苓汤B5组、B6、B7组结肠组织VIP及其受体VIPR1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⑤结肠组织TLR4mRNA、NF-κBmRNA的表达:空白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RNA、NF-κBmRNA仅有少量的表达,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raRNA、NF-κ BmRNA水平显着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白术茯苓汤B5组、B6组TLR4mRNA、NF-κB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对实验性脾气虚CD具有干预作用:能抑制促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血清TNF-a、IL-1β含量,同时促进抗炎因子的分泌,提高血清IL-4、IL-10的水平,调节促炎性因子和抗炎性因子二者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肠道的炎症,对实验性脾气虚CD发挥干预作用。白术茯苓汤对实验性脾气虚CD的干预作用机制:能有效抑制TLR4、NF-κ B基因的激活,引起下游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释放减少,减轻结肠的炎症损伤;同时降低结肠组织VIP及其受体VIPR1的表达,表明有调节VIP及其受体的作用,一方面纠正紊乱的胃肠运动,改善脾气虚CD的腹泻、腹胀等症状;同时降低VIP及其受体的含量,减轻肠道粘膜血管扩张导致的粘膜充血或水肿,抑制因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的促炎因子释放,增加抗炎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肠道炎症的损伤。综合研究显示:白术茯苓汤从多层次、多个靶点对脾气虚CD起到干预作用,其中以B6组(白术:茯苓=15:12)的调控作用较为全面,体现出相须增效的配伍关系。
郭建辉[10](2012)在《健脾益肺口服液对慢阻沛“肺脾气虚证”大鼠免疫功能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明健脾益肺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大鼠免疫功能、气道炎症的影响,求证健脾益肺口服液是否通过NF-κB信号传导途径来调节慢阻肺大鼠免疫功能及抑制其气道炎症,为健脾益肺口服液临床治疗慢阻肺病人提供实验依据,从而进一步论证将“健脾益肺法”作为慢阻肺稳定期中医药治疗手段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深入理解“肺脾气虚”这一慢阻肺稳定期中医证型和客观指标“免疫功能低下”及“气道炎症指标”等的相关性,加深对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本质的认识,促进中医证型客观化,对指导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理论探讨方面:对慢阻肺中医病机进行深入探讨;深入分析健脾益肺法治疗慢阻肺的依据;探析健脾益肺口服液的方义,分析其用于调节慢阻肺免疫功能、抑制气道炎症的可行性。2.实验研究方面:将65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10只、其余各组每组11只,分别为模型组、健脾益肺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及地塞米松阳性药对照组;用香烟烟熏加脂多糖复合因素复制慢阻肺“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然后用大黄煎液灌胃复制“脾气虚证”模型;造模28天结束,在14天开始按照实验设计给药,28天后测定指标;观察各组大鼠整体情况、HE染色后观察各组基本病理变化; MASSON染色后观察各组胶原含量、平滑肌厚度等;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气管内径等,计算支气管平滑肌指数、胶原纤维面积;取动脉血,抗凝后用动脉血气分析仪测定大鼠PaCO2、PaO2、PH及SaO2等动脉血气指标;取血后剥离大鼠胸腺、脾脏,根据体质量计算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麻醉后取血,抗凝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液中CD3+、CD4+、CD8+的表达率,并计算CD4+/CD8+比值;部分血液离心后取血清,用ELISA试剂盒测定IgG、IgA、IgM水平及IL-8、TNF-α活性;取大鼠肺部组织,液氮速冻研磨用trizol提取组织mRNA,逆转录后,设计引物进行real-time PCR扩增,以内参为对照,观察各组肺组织IL-8、TNF-α mRNA的基因表达;肺部组织用试剂盒提取组织蛋白质,利用蛋白印迹(WB, 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各组肺组织NF-κB和I-κB的表达。[结果]1.通过对动物模型的整体观察及肺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了慢阻肺“肺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是成功的,从而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依据;2.健脾益肺口服液能显着改善慢阻肺实验大鼠的整体情况,如咳嗽、体重、精神状态等;3.健脾益肺口服液能显着抑制大鼠气道炎症,降低胶原含量、胶原纤维面积、支气管平滑肌指数,改善气道重塑,作用类似于或优于地塞米松,以高、中剂量组为佳;4.健脾益肺口服液能改善大鼠缺氧状态,由此提高大鼠的存活率,改善生存质量,但对PC02、PH无明显改善作用;5.健脾益肺口服液能显着提高慢阻肺大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其急性发作次数;6.健脾益肺口服液能抑制IL-8、TNF-α炎性标志物的浓度及IL-8、TNF-αmRNA在肺组织的表达,疗效以高、中剂量组为佳;7.健脾益肺口服可增加慢阻肺大鼠体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防病抗病能力;8.健脾益肺口服液可降低NF-κB在肺组织的表达,提高了I-κB的表达。而NF-κB信号传导途径在慢阻肺气道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健脾益肺口服液提高了免疫功能、抑制了气道炎症,同时下调NF-κB在肺组织的表达,上调I-κB的表达,故推测健脾益肺口服液可能通过NF-κB信号传导途径调节COPD免疫功能、抑制气道炎症。[结论]1.肺脾气虚直接关系到慢阻肺的发生、发展,为慢阻肺稳定期的病机关键。从“肺脾气虚证”的病机出发,立法健脾益肺,通过健脾而达到补益肺气的目的。2.健脾益肺口服液能增强慢阻肺实验大鼠免疫功能、抑制其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重塑,且一般以高、中剂量组为佳,对部分指标的疗效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为通过NF-κB信号传导途径抑制慢阻肺大鼠气道炎症、调控其免疫功能;并有可能通过下调炎症因子调节慢阻肺免疫功能。3.慢阻肺“肺脾气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成功复制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在中医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架起了桥梁,有助于中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且对于深层次探讨中西医理论的内在联系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加深了对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本质的认识,在促进中医药疗效机制的阐明及中药新药的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出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的优势环节、作用靶点提供了依据。
二、参加脾气虚证发生机理的大动物实验研究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加脾气虚证发生机理的大动物实验研究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同临床分期的结直肠癌脾气虚特征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基于肠道微生物探讨中医药从脾论治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纳入病例信息 |
2. 基本信息 |
3. 基于TCM-SDS-5量表的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 |
4. 基于脾气虚诊断标准的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横断面研究 |
5. 两种脾气虚判定方法(TCM-SDS-5量表、脾气虚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比较 |
6. 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 |
7. 基于TCM-SDS-5量表脾气虚分组的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 |
三、讨论 |
1. 两种脾气虚判定方法(TCM-SDS-5量表、脾气虚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探讨 |
2. 不同临床特征结直肠癌患者脾气虚证分析 |
3. 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
4. 不同分期结直肠癌脾气虚与非脾气虚患者肠道菌群相关性探讨 |
5. 局限性和展望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脾虚证内涵源流及现代研究进展 |
一、前言 |
二、脾虚证的中医概念形成源流 |
三、脾虚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
四、总结与展望 |
五、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转录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
一、前言 |
二、转录组学及其检测技术概况 |
三、转录组学与中医证候 |
四、总结与展望 |
五、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研究及CERNA网络调控的构建 |
一、背景与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研究及CERNA网络调控的构建 |
一、背景与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结语和展望 |
一、脾虚证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三、对中医学现代化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 |
4. 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研究 |
5. 小结 |
综述二 脑肠肽的研究进展 |
1. 脑肠肽的概念 |
2. 相关脑肠肽的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理论研究 |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名 |
2.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认识 |
3.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结论 |
理论研究二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理论研究 |
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
2.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的理论与文献依据 |
3. 结论 |
文献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 |
1 资料和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研究二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疗效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研究三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研究四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研究五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药物血清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条件的筛选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研究六 香砂六君子加减方药物血清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大鼠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电针足三里对脾气虚模型大鼠骨骼肌PGC-1α/SIRT3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穴位注射治疗肺脾气虚证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6 分组方法 |
7 治疗方法 |
7.1 穴位注射组 |
7.2 西药组 |
8 观察指标 |
8.1 症状评分表 |
8.2 结肠传输试验 |
8.3 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 |
9 观察周期 |
10 疗效评定 |
10.1 症状疗效评价 |
10.2 肠动力疗效评价 |
10.3 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
11 统计处理 |
结果 |
1 基线资料比较 |
2 临床疗效比较 |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2个月后的疗效比较 |
3 症状评分表评分比较 |
4 肠动力疗效比较 |
5 PAC-QOL评分比较 |
5.1 两组患者治疗后PAC-QOL评分比较 |
5.2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2个月后PAC-QOL评分比较 |
6 安全性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西医对STC的认识 |
2 传统中医对STC的认识及选择肺脾气虚证的依据 |
3 STC的治疗近况 |
3.1 一般治疗 |
3.2 西医治疗 |
3.3 中医治疗 |
4 穴位注射疗法选择依据 |
5 黄芪注射液选择依据 |
6 选穴依据 |
7 枸橼酸莫沙必利选择依据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临床疗效分析 |
8.2 症状评分表分析 |
8.3 肠动力疗效分析 |
8.4 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分析(PAC-QOL) |
9 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脾虚证候患者肠道微生物和宿主代谢表型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中医理论的系统性特征 |
1.2 证候的概念 |
1.3 脾虚证候简介 |
1.4 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
1.4.1 中医脾的生理功能 |
1.4.2 脾虚证的病因病机 |
1.4.3 脾虚证的临床表现 |
1.5 脾虚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5.1 脾虚证与消化吸收功能 |
1.5.2 脾虚证的免疫学研究 |
1.5.3 脾虚证与神经系统研究 |
1.5.4 脾虚证与血液循环研究 |
1.5.5 脾虚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脾虚证的肠道菌群研究内容进展 |
1.6.1 肠道菌群简介 |
1.6.2 肠道菌群参与宿主的营养与代谢 |
1.6.3 肠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
1.6.4 肠道菌群的生物屏障作用 |
1.6.5 肠道菌群的检测方法和手段 |
1.6.6 脾虚证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现状 |
1.7 脾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内容进展 |
1.7.1 代谢组学定义 |
1.7.2 代谢组学研究平台 |
1.7.3 代谢组学在脾虚证候中的研究应用 |
1.8 代谢组学技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应用 |
1.9 课题的立项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1.9.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9.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脾气虚和脾阳虚患者粪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临床患者招募 |
2.3 材料和试剂 |
2.3.1 粪便样本收集 |
2.3.2 粪便菌群DNA抽提 |
2.4 Illumina平台测序 |
2.5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2.6 结果和讨论 |
2.6.1 稀释曲线分析 |
2.6.2 肠道菌群的组成分析 |
2.6.3 样本与物种的关系 |
2.6.4 物种Venn图分析 |
2.6.5 Alpha多样性分析 |
2.6.6 Beta多样性分析 |
2.6.7 物种差异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脾气虚和脾阳虚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临床患者血浆样本的前处理 |
3.3.2 UPLC-QTOF-MS检测 |
3.4 UPLC-QTOF-MS数据采集和分析 |
3.4.1 多元统计分析 |
3.4.2 代谢物富集和相关的代谢通路分析 |
3.5 结果和讨论 |
3.5.1 各组血浆样本代谢产物的模式识别分析 |
3.5.2 差异代谢物的发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脾气虚和脾阳虚患者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试剂 |
4.3 临床样本收集 |
4.4 实验方法 |
4.4.1 脾虚患者尿液样本的前处理 |
4.4.2 UPLC-QTOF-MS检测 |
4.5 UPLC-QTOF-MS数据采集与分析 |
4.5.1 多元统计分析 |
4.5.2 代谢物富集和代谢通路挖掘分析 |
4.6 结果和讨论 |
4.6.1 各组尿液样本代谢产物的模式识别分析 |
4.6.2 差异代谢物的识别 |
4.6.3 标记物的生物学意义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脾气/阳虚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谱数据的关联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处理方法 |
5.3 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与宿主代谢标记物的关联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第七章 基于LC-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盲肠结扎穿孔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对比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化学试剂 |
7.2.2 动物 |
7.2.3 CLP和 S.aureus分别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模型 |
7.2.4 色谱分析 |
7.2.5 质谱分析 |
7.2.6 统计学分析和代谢物鉴定 |
7.3 结果和讨论 |
7.3.1 统计学分析 |
7.3.2 潜在标记物的鉴定 |
7.4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N糖基化探讨脾气虚证患者sAA活性改变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脾的认识 |
一、中医对脾解剖结构的认识 |
二、脾生理功能的中医认识 |
第二节 脾气虚证的现代研究 |
一、消化吸收功能 |
二、免疫系统 |
三、能量代谢 |
四、脾虚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
第三节 脾虚与唾液的关系 |
一、动物实验研究 |
二、基础医学研究 |
三、临床研究 |
第四节 脾虚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重症肌无力的关系 |
一、脾虚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关系 |
二、脾虚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 |
第五节 中医对唾液的认识 |
一、脾主涎的生理 |
二、脾主涎的病理 |
第六节 现代医学对唾液的认识 |
一、唾液简介 |
二、唾液蛋白的相关研究 |
第七节 脾虚与sAA的相关性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受试者概况 |
第二节 患者基本情况及证候分析 |
第三章 sAA活性变化观察 |
第一节 sAA活性检测方法 |
一、试剂与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结果 |
四、小结 |
第二节 脾气虚证临床表现与sAA活性改变的关联性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小结 |
第四章 sAA N-糖基化程度的研究 |
第一节 sAA N-糖蛋白表达观察 |
一、试剂与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小结 |
第二节 sAA N-糖链亚型结构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小结 |
第三节 植物凝集素筛选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步骤 |
三、芯片实验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五、小结 |
第四节 MG各证型患者糖基化水平检测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一、讨论 |
二、结论 |
三、创新性 |
四、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脾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因素造模方法 |
1.1 苦寒泻下法 |
1.2 饮食不节法 |
1.3 劳倦过度法 |
1.4 外湿困脾法 |
1.5 现代医学法 |
2 复合因素法 |
2.1 劳倦过度合并饮食失节法 |
2.2 苦寒泻下合并饮食失节法 |
2.3 苦寒泻下合并劳倦过度 |
2.4 外湿困脾合并饮食失节法 |
2.5 劳倦过度合并外湿困脾 |
3 模型评价 |
3.1 宏观表征 |
3.2 理化指标 |
3.3 反证方剂 |
4 讨论 |
(9)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的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实验研究 |
1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实验动物设施条件 |
1.1.5 实验场地 |
1.2 实验方法 |
1.2.1 药物制备 |
1.2.2 脾气虚CD动物模型制备 |
1.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
1.2.4 标本采集及制作 |
1.3 指标检测及方法 |
1.3.1 一般情况观察 |
1.3.2 脾气虚CD大鼠结肠损伤评价 |
1.3.3 脾气虚CD大鼠结肠病理组织学的观察 |
1.3.4 大鼠血清TNF-α、IL-1β、IL-4、IL-10的检测 |
1.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1.5 实验结果 |
1.5.1 一般情况 |
1.5.2 体重变化 |
1.5.3 结肠损伤评价 |
1.5.4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组对脾气虚CD大鼠血清TNF-α、IL-1β、IL-4、IL-10的影响 |
1.6 结果分析 |
1.6.1 对结肠组织损伤的影响 |
1.6.2 对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4、IL-10的影响 |
2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结肠VIP、VIPR1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药物制备 |
2.2.2 脾气虚CD动物模型制备 |
2.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
2.2.4 标本采集及制作 |
2.2.5 结果判定 |
2.2.6 图象分析 |
2.3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结果分析 |
3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TLR4、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药物制备 |
3.2.2 脾气虚CD动物模型制备 |
3.2.3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
3.2.4 标本采集及制作 |
3.2.5 指标检测方法 |
3.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4 实验结果 |
3.5 结果分析 讨论 |
1 CD研究概要 |
1.1 西医对CD的认识 |
1.2 中医对CD的认识 |
2 白术、茯苓及其配伍述要 |
2.1 白术之功效与应用的认识 |
2.2 茯苓之功效与应用的认识 |
2.3 白术茯苓配伍的认识 |
3 脾气虚CD动物模型的建立 |
3.1 CD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 病证模型的建立 |
3.3 脾气虚动物模型的选择 |
3.4 脾气虚CD模型的评价 |
4 白术茯苓汤治疗脾气虚CD大鼠的配伍比例确定 |
5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干预脾气虚CD大鼠的机制初探 |
5.1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
5.2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VIP及其受体的影响 |
5.3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TLR4、NF-κ B基因表达的影响 |
6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治疗脾气虚CD大鼠的疗效差异性浅析 |
7 含白术茯苓汤之复方治疗下利之配比的文献回顾 结论 特色与创新性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1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结肠病理损伤的影响 附图2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结肠VIP的影响 附图3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CD大鼠结肠VIPR1的影响 附图4 各实验大鼠结肠组织TLR4和NF-kBmRNA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图 附录一 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研究进展 附录二 具有中医证候特征的CD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健脾益肺口服液对慢阻沛“肺脾气虚证”大鼠免疫功能及气道炎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历代中医学文献关于慢阻肺的记载 |
二、中医学对慢阻肺病机特点的认识 |
1. 久病肺虚是慢阻肺发病的基础 |
2. 六淫外邪侵袭是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 |
3. 痰浊(水饮)、瘀血是慢阻肺的主要病理因素 |
4. 病变脏器主要在肺,涉及脾肾,后期累及心、肝、脑 |
三、健脾益肺法治疗慢阻肺的依据 |
1. 健脾益肺法治疗慢阻肺的理论依据 |
1.1 补肺能固卫 |
1.2 培土能生金 |
1.3 健脾可杜生痰之源 |
1.4 健脾益肺可提高慢阻肺患者免疫功能 |
2. 健脾益肺法治疗慢阻肺的临床依据 |
2.1 健脾益肺法能减轻慢阻肺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2.2 健脾益肺法可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次数 |
2.3 增强呼吸肌耐力,减轻呼吸肌疲劳,缓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 |
2.4 改善慢阻肺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
3. 健脾益肺法治疗慢阻肺的实验依据 |
四、健脾益肺口服液释义 |
1. 方药组成及配伍特点 |
2. 单味药的药理作用 |
3. 蕴含复方的药理作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实验工作整体思路 |
二、技术路线图 |
三、动物、造模及给药方法 |
四、实验内容 |
实验一 健脾益肺口服液对COPD实验大鼠整体状况、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摘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及实验药物 |
1.2 仪器、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的制备、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
2.2 取材 |
2.3 测定方法 |
3. 数据处理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二 健脾益肺口服液对COPD实验大鼠动脉血气的影响 |
摘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及实验药物 |
1.2 仪器、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的制备、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
2.2 取材 |
2.3 测定方法 |
3. 数据处理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三 健脾益肺口服液对COPD实验大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摘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及实验药物 |
1.2 仪器、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的制备、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
2.2 取材 |
2.3 测定方法 |
3. 数据处理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实验四 健脾益肺口服液对COPD实验大鼠IL-8、TNF-α及mRNA表达的影响 |
摘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及实验药物 |
1.2 仪器、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的制备、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
2.2 取材 |
2.3 测定方法 |
3. 数据处理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实验五 健脾益肺口服液对COPD实验大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
摘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及实验药物 |
1.2 仪器、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的制备、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
2.2 取材 |
3. 数据处理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实验六 健脾益肺口服液对COPD实验大鼠肺组织NF-κB和I-κB活性的影响 |
摘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及实验药物 |
1.2 仪器、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的制备、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
2.2 取材 |
2.3 测定方法 |
3. 数据处理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辨治进展 |
一、慢阻肺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
1. 慢阻肺辨证分型研究 |
2. 慢阻肺中医证型的实质研究 |
二、慢阻肺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中医辨证治疗 |
1.1 中医辨证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
1.2 中医辨证治疗慢阻肺缓解期 |
2. 中医药应用与现代相关机理探讨的进展 |
3. 慢阻肺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
3.1 膏药穴位贴敷 |
3.2 针灸治疗 |
3.3 中药超声雾化疗法 |
3.4 其他疗法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
一、药物治疗 |
1. 支气管扩张剂 |
2. 抗炎药物 |
3. 抗氧化药物 |
4. 蛋白酶抑制剂 |
5. 抗生素 |
6. 黏液调节剂 |
二、营养治疗 |
1. 营养支持治疗的实施 |
2. 营养支持治疗的若干建议 |
三、康复治疗 |
1. 康复治疗的概念 |
2. 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 |
2.1 运动疗法 |
2.2 呼吸肌的锻炼 |
2.3 有效咳嗽排痰的锻炼 |
2.4 其他康复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篇三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参加脾气虚证发生机理的大动物实验研究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临床分期的结直肠癌脾气虚特征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D]. 闫蕴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研究[D]. 桑小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证证候及香砂六君子加减方的作用机理研究[D]. 戴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电针足三里对脾气虚模型大鼠骨骼肌PGC-1α/SIRT3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路.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穴位注射治疗肺脾气虚证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丽.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7)
- [6]脾虚证候患者肠道微生物和宿主代谢表型的关联性研究[D]. 林璋.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基于N糖基化探讨脾气虚证患者sAA活性改变的机制[D]. 杨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脾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述评[J]. 吴天石,张会永,张哲,杨关林. 中医杂志, 2015(11)
- [9]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气虚克罗恩病大鼠的干预机制研究[D]. 李晓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10]健脾益肺口服液对慢阻沛“肺脾气虚证”大鼠免疫功能及气道炎症的影响[D]. 郭建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