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种优良阔叶树种育苗技术研究

25种优良阔叶树种育苗技术研究

一、25种优良阔叶树种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可见,白青松,尧俊,汪迎利,连辉明,张谦,何波祥,蔡燕灵[1](2021)在《我国木荷培育和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荷Schima superba是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的建群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乡土阔叶树种、用材树种和防火树种,随着我国木材需求数量与品质的不断提升,木荷在南方各省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林木培育着重追求质量效益,现代分子生物学辅助育种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得到广泛应用,新型轻基质育苗技术也打破了传统育苗理念的束缚。文章着重介绍了木荷的特性、生态和经济价值,对其良种选育、苗木培育、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培育技术研究进行归纳,并展望了我国木荷良种选育、种苗繁育以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研究突破方向,为我国木荷的良种繁育、造林推广以及产业加工等提供技术支撑。

陈勇,唐昌亮,贾朋,孟诗原,李浩,钱磊,罗树凯,陈焕涛,杨红梅[2](2020)在《米老排培育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米老排属金缕梅科壳菜果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珍贵的乡土阔叶树种,因具有生长快、材质优良、观赏、生态价值较高等特点而备受青睐。米老排主要分布于云南的东南部、广西及广东的西部,浙江、福建、江西等省也有引种栽培,其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耐寒能力,垂直分布在海拔250~800m的低山、丘陵中下部和沟谷两旁的天然林中。米老排以种子繁殖为主,宜随采随播。米老排一般可与杉木、火力楠、南酸枣等进行混交造林,采用1年生实生苗造林,密度一般在1110~1650株·hm-2之间,并根据林分生长情况进行及时间伐和抚育,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坡位对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生长量影响较明显,混交林中杉木和米老排的生长量均呈现下坡>中坡>上坡的变化规律。米老排病害病原物有19种,常见病害有球毡病、角斑病等;常见的害虫有刺蛾、袋蛾和蝗虫等。米老排木材为散孔材,木材硬度和强度中等,易加工,不劈裂,切面平整;木材耐用不受虫蛀,色泽美观,适宜作建筑、室内装修、家具、木地板等用材;可作为纸浆和纤维板的优质原料。米老排不仅是一种速生优良珍贵用材树种,而且还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饲料资源,同时可作为园林绿化树种以及行道树。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优质用材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珍贵阔叶材的来源基本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广东地区实施低效林改造工程,急需优良乡土用材树种替代部分外来树种。因此,米老排的培育与开发利用,既有利于米老排天然资源的保护,又促进米老排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同时也为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和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提供优良树种。

雷先珠,张发游,徐永兴[3](2019)在《鳞苞锥容器育苗与混交造林初期效果》文中研究表明鳞苞锥是宁化县的乡土阔叶树种,是福建省省级珍稀濒危植物,为了更好地繁育和发展鳞苞锥,笔者对鳞苞锥的人工育苗及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栽植技术进行了初步试验,对栽植的初期成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鳞苞锥可以进行人工育苗,种子经过处理后用无纺布营养袋育苗,成活率可达95%,出圃率可达80%以上。鳞苞锥适宜当地杉木林采伐迹地人工栽植,用无纺布营养袋人工繁育的苗木栽植成活率可达96%以上;不同坡位对鳞苞锥生长有一定影响,中、下坡好于上坡,但鳞苞锥在上坡、中坡、下坡均生长良好。鳞苞锥可以作为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栽植的优良阔叶树种大力推广。

梁瑞龙,周全连,李娟,何应会,蒋燚,刘菲[4](2015)在《生态与经济型乡土阔叶树种任豆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实地调查,并综合国内相关研究资料,对任豆生物生态学特性、育苗与造林技术、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并提出发展策略。

郝向春,韩丽君,翟瑜,李新平,李林英,高洁[5](2014)在《山西省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研究初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东栎、臭椿、皂荚等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在山西省分布广、适应性强,但在造林绿化中应用很少。课题组科技人员经过6 a时间,在山西省境内调查了主要优良乡土树种的分布情况,收集保存了14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的优树共641株,并建立了优树档案;通过试验掌握了13种树种的无性繁殖方法,建设繁育圃15 hm2,采穗圃2.2 hm2,基因库4 hm2,测试林45 hm2,初步选择出优良无性系35个;审定了辽东栎1个新品种,申报了皂荚1个新品种;建立辽东栎母树林42 hm2,制定了《辽东栎育苗技术规程》和《栎类母树林建设技术规程》2个地方标准。

黄雅丽[6](2014)在《桉树与阔叶树、针叶树生理生化特性季节变化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桂林市灵田乡人工桉树林与针阔叶混交林中的3种常绿阔叶树种广林9号桉树(GL9,Eucalyptus 黧蒴栲(Castanopsis fissa)、红锥(Castanopsis hysstrix),及 2 种常绿针叶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桉树与马尾松、杉木一年四季的光合特性日变化(Pn、Tr、Gs、Ci等)并利用公式计算出这3个树种在不同季节WUE、LUE及CUE。同时采用Farqular模型拟合出桉树与黧蒴栲、红锥在不同PAR梯度下的光响应曲线并提取主要的特征参数(Pmax、Q、RD、LCP、LSP等)。将试验材料带回实验室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SLA、SS、SP、Chl、NRA、APA等)。本试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桉树与其它针阔叶树种的生理生化指标(光合蒸腾特性、营养物质含量及氮磷素代谢等)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的结果如下:1.桉树、马尾松和杉木Pn日变化在春夏季均呈现“双峰曲线型”,而秋冬季为“单峰曲线型”,且在春夏秋季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但冬季则无此现象。这3.个树种不同季节Pn日变化均值变化规律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且桉树在每个季节Pn均值都明显高于其它2个针叶树种。这3个树种Pn日变化与PAR变化趋势大体相似,而这两个光合生理指标共同决定了 LUE率在冬季达到最大值。2.桉树、马尾松和杉木Vpdl、Tr和Gs日变化曲线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但其Tr、Gs及Vpdl的季节变化规律却相同,均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通过比较这3个光合生理指标可得出桉树最高,杉木最低。这3个树种Pn与Tr、.Gs及CUE日变化趋势大体相似,但与Ci变化规律相反,这就说明了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限制因子。WUE季节变化规律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体而言桉树的平均WUE和CUE在各个季节都是最高,而这3种植物LUE在秋季最低。3.Farqular模型拟合桉树、黧蒴栲和红锥光响应曲线,结果显示为不同树种的特征参数在不同季节之间存在差异。这3个树种Q在冬季达到最大值,春季次之,秋季最小,而桉树四季Q平均值最高,这也验证了桉树在冬季的LUE最高。Pmax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RD表现为冬季最大,秋季次之,春夏季最小;LCP则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LSP在秋季达到全年最高,冬季则降至最低。4.桉树与其它4个针阔叶树种的生理生化指标因季节更替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这5个树种叶片的平均含水量在四个季节都存在明显差异,大体上都是在春季达到最高,秋季或夏季最低,这5个树种叶片全年平均含水量大小顺序为:杉木>马尾松>桉树>黧蒴栲>红锥;这5个树种叶片的SLA都是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而SLA平均值的比较依次为:桉树>红锥>黧蒴栲>杉木>马尾松。5.这5种常绿植物叶片Chl含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其总Chl含量四季平均值大小比较结果为:桉树>黧蒴栲>红锥>杉木>马尾松。同种植物总Chl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其Pn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由于种间遗传的差异性导致其总Chl含量的多少不能直接决定其Pn的高低,本试验中马尾松的Pn仅次于桉树,但其总Chl含量却为最低。6.桉树与其它4种针阔叶树种叶片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SS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这5个树种叶片的SP含量都在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试验结果显示阔叶树种的SP含量显着高于针叶树种,且以桉树的平均SS和SP含量最高。7.本试验测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氮磷素代谢状况有3种酶(POD、NR、APA)。试验结果表现为在一年四季这5个树种的POD活性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即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在春季这5个树种的POD活性最高,但针叶树种POD活性要显着高于其它阔叶树种;这5种树种叶片NRA的四季变化趋势大体上呈现拱形变化规律,大小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其中以桉树的平均NRA最高;不同季节下这5个树种叶片中APA的动态变化与POD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春季>冬季>夏季>秋季。试验结果显示在同一生长条件下不同树种NRA和APA差异达到显着水平,说明不同树种间的氮素和磷素利用效率存在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在自然生长环境下,这5个树种的生理生化指标对季节的响应机制是不同的。

刘红[7](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曾祥谓[8](2010)在《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数千年来,我国森林一直被过度地开发利用。据专家估计,经过几千年的过度消耗,我国最具生物多样性也最具木材生产价值的原始森林,大约只剩下史前的2%,全国20.36%的森林覆盖率中,大面积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珍贵用材林树种和大径级木材几乎消耗殆尽。我国的木材生产已经从以天然林为主转到以人工林为主,木材的自给率只有60%,国内的木材消费量有40%依赖进口。为解决木材供需基本平衡,我国木材主要依赖进口。有专家指出,如果某种材料的进口量占消费量的3050%,这种材料就处国家安全警戒线下。我国人工林发展迅速,面积达6168.84万hm2,其中用材林2522.86万hm2。但我国人工林结构单一,质量差,生产力低。人工林木材只能满足我国纤维用材,即造纸和人造板工业原料材的需求。如何解决商品材,即珍贵用材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林业部部长雍文涛主持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项研究,经过1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提出在森林分类经营中将森林分成商品林、公益林和多功能森林三类。多功能森林就是传统上所经营的天然次生林,在面积上占据多数。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了多功能森林的经营。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的主要对策是,在多功能森林的经营中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加强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增加我国珍贵用材后备资源,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对珍贵用材的需求。根据珍贵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经营过程等特点,借鉴国际森林经营先进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实践,选择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次生林经营、森林演替、林窗干扰和生态采伐理论来支撑我国珍贵树种的发展实践。森林分类经营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把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和两用林(多功能林)。多功能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其经营目标是同时追求森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近自然森林经营以永久性林分覆盖、多功能经营和多品质产品生产为目标,强调以“接近大自然”的方法改造、利用森林,用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体化思想经营发展林业。次生林(或退化林地)到次生顶级群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尊重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缩短这个进程,从而取得生态和经济效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现在很多林业发达国家把保护和发展阔叶树资源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地力衰退和提高林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实行许多优惠政策鼓励阔叶树的人工造林。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具有良好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也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和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了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林业重大生态工程,有效保护了珍贵树种资源。我国海南、广东、广西、黑龙江、福建、浙江、青海、内蒙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珍贵树种经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南方的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吉林汪清林业局、西北的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分别总结出了我国南亚热带珍贵阔叶林人工经营模式、东北珍贵树种用材林定向经营模式、东北低质林改造和大径材培育模式和西北次生林多目标经营模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我国珍贵树种培育与经营工作严重滞后,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缺乏培育珍贵树种的积极性;投资不足,缺乏稳定有效的资金扶持渠道;技术储备不够,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发展机制不活,缺乏强劲的发展动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珍贵树种培育过程中,重点抓好加强保护和积极培育珍贵树种种质资源,长远培育目标与短期开发利用相结合,根据珍贵树种的特性确定合理的经营模式,保持清醒认识、避免盲目发展,因地制宜、明确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这5项工作。正确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珍贵树种和采取适宜的珍贵树种培育方式,对发展珍贵树种至关重要。选择珍贵树种,应坚持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地适树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2007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名录的颁布对我国的珍贵树种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各地可以参照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区划,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重点发展的珍贵树种。我国珍贵树种资源可以采取集约经营、定向改培、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抚育和管护等培育方式论文根据我国珍贵树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提出了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加大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科技支撑、与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用次生林和退化土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等发展对策,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珍贵树种由于其经营周期长期性而一直被忽视。人工林的发展只能满足我国纤维用材的需求,而不能满足占我国木材需求多数的珍贵用材的需求。从根本上满足我国木材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珍贵树种。(2)多功能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多功能森林经营与森林分类经营不是对立的,是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的具体表述,是一致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提法更符合我国的林业实际,其经营思想将有力促进我国珍贵树种的发展。(3)我国集体林和次生林面积巨大,是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主要场所。应加强次生林的经营与改造,在次生林经营与改造过程中大力推进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与经营。(4)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次生林经营、森林演替、林窗干扰、生态采伐6种理论对珍贵树种的培育与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5)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各地发展的乡土珍贵树种1000多种,现存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和低质低效林,发展珍贵树种空间巨大。(6)树种选择是珍贵树种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尽量选择当地乡土珍贵树种,选择树种应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地适树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7)通过对南亚热带、东北、西北珍贵树种经营模式的实践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的针阔同龄混交林、针阔异龄混交林等几种珍贵树种经营模式。(8)针对性地提出了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等7项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珍贵树种发展,发挥多功能森林的作用,加强次生林的改造,切实加快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培育步伐,加大投入力度,找准发展重点,优化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活化发展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我们就可以改变我国珍贵树种资源总量不足、珍贵用材严重依靠国外进口的不利局面,逐步实现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珍贵用材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构筑雄厚的我国现代林业战略资源基础。

谢少鸿,詹潮安,肖泽鑫,陈远合,陈玉军,彭剑华[9](2009)在《汕头中小水库水源林改造树种的选择及其模式配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汕头市中小水库水源林为研究对象,全面踏查区域内水源林的阔叶树种种类和主要森林群落类型;选择该区域林分形成时间较长、群落特征明显、建群树种以阔叶树种为主的林分设立标准地进行调查,根据调查中出现的阔叶树种、主要群落类型的树种组成和结构功能、造林试验和有关文献资料推荐的适宜该区域造林的树种等综合因素,提出了台湾相思等18种中小水库水源林优化的适生树种;以现有森林群落的评价选优为基础,根据主要森林群落的结构、功能分析数据筛选了台湾相思林等5个林分优化配置模式。为特定区域的林分经营提供一套具有科学依据、实用价值高的技术应用方案。

蔡道雄,郭文福,贾宏炎,卢立华[10](2007)在《南亚热带优良珍贵阔叶人工林的经营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优良珍贵阔叶树种的概念及其繁殖特性和生态特性等进行简要归纳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技术与生产实践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优良珍贵树种发展的六种经营模式,这些经营模式对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以经营马尾松、杉木人工林为主的林业局(场),在进行树种、林种结构调整等营林活动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25种优良阔叶树种育苗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5种优良阔叶树种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木荷培育和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性
2 苗木培育
3 良种选育
4 造林技术
    4.1 纯林营建
    4.2 混交林营建
5 病虫害防治
6 利用
    6.1 生态价值
        6.1.1 抵御非生物胁迫
        6.1.2减少病虫害
        6.1.3 提高土壤肥力
        6.1.4 良好的碳吸存能力
        6.1.5 涵养水源
    6.2 经济价值
        6.2.1 速生型大径材树种
        6.2.2 木材利用
        6.2.3 其他价值
7 研究展望

(2)米老排培育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米老排生物学特性
2 米老排繁育研究
    2.1 米老排引种
    2.2 米老排播种育苗
    2.2 米老排无性繁殖
        2.2.1 扦插
        2.2.2 嫁接
        2.2.3 组培
    2.3 米老排栽培技术研究
        2.3.1 造林措施
        2.3.2 造林密度对米老排生长的影响
        2.3.3 坡位对杉木米老排生长的影响
        2.3.4 伐桩萌芽
    2.4 米老排病虫害防治
        2.4.1 病害防治
        2.4.2 虫害防治
3 米老排应用价值
    3.1 用材
    3.2 饲料资源
    3.3 园林应用
    3.4 生态防护
4 米老排发展前景
    4.1 种质资源收集与良种选育前景
    4.2 快速繁殖及其开发应用前景

(3)鳞苞锥容器育苗与混交造林初期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育苗技术
        1.1.1 种子处理
        1) 采种:
        2) 贮藏:
        1.1.2 播种育苗
        1) 圃地的选择:
        2) 圃地处理:
        3) 播种:
        1.1.3 苗期管理
        1) 遮荫管理:
        2) 除草及水肥管理:
        3) 病虫害管理:
        4) 防冻管理:
        1.1.4 苗木生长情况调查
    1.2 栽植技术
        1.2.1 栽植地的选择
        1.2.2 栽植
        1) 栽植设计:
        2) 苗木选择:
        3) 栽植及抚育管理:
        1.2.3 调查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木生长情况
    2.2 不同坡位对鳞苞锥生长量的影响
    2.3 杉木、马尾松与鳞苞锥混交造林生长效果分析
3 结论

(4)生态与经济型乡土阔叶树种任豆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布
2 生物生态学特征
    2. 1 适生温度
    2. 2 水分要求
    2. 3 光合作用
    2. 4 化感作用
    2. 5 任豆不具根瘤菌
    2. 6 土壤要求
    2. 7 群落特征
3 栽培技术
    3. 1 采种
    3. 2 育苗
    3. 3 造林
4 主要用途
5 任豆在广西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5. 1 任豆在广西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5. 2 发展策略
        5. 2. 1 系统开展种质资源调查、保存、收集及良种选育工作
        5. 2. 2 开展人工栽培丰产技术研究,提高人工林质量
        5. 2. 3 研究木材加工技术,提高木材附加值

(5)山西省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选优标准
    2.2 选优方法
    2.3 优树繁殖
    2.4 采穗圃建设
    2.5 基因库建设
    2.6 测试林建设
    2.7 无性系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优树选择及保存
    3.2 辽东栎母树林选择及建设
    3.3 优树繁殖
    3.4 采穗圃建设
    3.5 基因库建设
    3.6 测试林建设
    3.7 无性系测定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6)桉树与阔叶树、针叶树生理生化特性季节变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桉树研究概况
        1.1.1 桉树研究背景
        1.1.2 桉树生理方面研究现状
        1.1.3 桉树在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方面的研究进展
    1.2 阔叶、针叶树种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1.2.1 黧蒴栲
        1.2.2 红锥
        1.2.3 马尾松
        1.2.4 杉木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野外测定方法
        2.2.2 室内测定方法
    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第3章 桉树与马尾松、杉木、黧蒴栲、红锥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
    3.1 桉树与马尾松、杉木光合日变化结果
        3.1.1 不同季节桉树与马尾松、杉木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比较
        3.1.2 不同季节桉树与马尾松、杉木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比较
        3.1.3 不同季节桉树与马尾松、杉木叶面饱和蒸汽压亏缺(Vpdl)日变化比较
        3.1.4 不同季节桉树与马尾松、杉木蒸腾速率(Tr)日变化比较
        3.1.5 不同季节桉树与马尾松、杉木气孔导度(Gs)日变化比较
        3.1.6 不同季节桉树与马尾松、杉木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比较
        3.1.7 不同季节桉树与马尾松、杉木水分利用效率(WUE)比较
        3.1.8 不同季节桉树与马尾松、杉木光能利用效率(LUE)比较
        3.1.9 不同季节桉树与马尾松、杉木CO_2利用效率(CUE)比较
    3.2 不同季节桉树与黧蒴栲、红锥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提取
        3.2.1 不同季节桉树与黧蒴栲、红锥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桉树与马尾松、杉木、黧蒴栲、红锥生理生化指标的季节变化
    4.1 桉树与马尾松、杉木、黧蒴栲、红锥生理生化指标季节变化比较
        4.1.1 叶片含水量的季节变化
        4.1.2 叶片比叶面积(SLA)的季节变化
        4.1.3 叶片总叶绿素(Chl)含量的季节变化
        4.1.4 叶片可溶性糖(SS)的季节变化
        4.1.5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SP)的季节变化
        4.1.6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季节变化
        4.1.7 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季节变化
        4.1.8 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APA)的季节变化
    4.2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不同季节桉树与尾松、杉木光合作用日变化比较
    5.2 桉树与黧蒴栲、红锥的光响应曲线的季节变化
    5.3 桉树与马尾松、杉木、黧蒴栲、红锥生理生化指标季节变化比较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7)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2.5 本章小节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1.1 概念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3.6.2 分析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3.7.2 公共政策理论
        3.7.3 公共财政理论
        3.7.4 行政法理论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9.2 科学发展观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3.11 本章小节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1 研究背景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4 主要启示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1 研究背景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4.2.5 主要启示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4.3.6 主要启示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4.1 研究背景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4.4.4 主要启示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1 研究背景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4.5.4 主要启示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4.6.1 研究背景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4.6.4 主要启示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4.7.1 研究背景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4.7.4 主要启示
    4.8 本章小节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5.1.2 苗木供需情况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5.2 发展趋势分析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5.3 需求预测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5.4 本章小节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6.2.1 战略布局
        6.2.2 战略目标
        6.2.3 战略途径
    6.3 战略重点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节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7.1.1 战略目标
        7.1.2 战略重点
        7.1.3 战略措施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7.3.1 战略目标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7.3.3 战略措施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7.5.2 战略目标
        7.5.3 战略重点
        7.5.4 战略措施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7.8 本章小节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8.1.4 理论分析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8.3.2 基本思路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8.4.2 基本思路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8.5.2 基本思路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8.6.2 基本思路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8.7 本章小节
9 结论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1 发表的论文
    2 编着的书籍
    3 获得的奖项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8)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森林资源特点
    1.2 我国木材生产现状与需求分析
        1.2.1 我围木材可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
        1.2.2 中国木材净进口最多
        1.2.3 我国木材需求分析
    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多功能森林经营
    2.1 我国现代森林经营思想
    2.2 国外森林经营理论发展
        2.2.1 国外森林经营思想演变
        2.2.2 世界林业发展简要回顾
        2.2.3 世界森林经理发展动态
    2.3 多功能森林经营
        2.3.1 我国正在实行的森林“分类经营”是有偏差的
        2.3.2 什么是多功能森林
        2.3.3 多功能森林的位置和由来
        2.3.4 多功能森林的经营
        2.3.5 多功能森林的利弊分析
        2.3.6 值得商榷的一些认识
    2.4 多功能森林经营中发展珍贵树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4.1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等于长期刺激全球最敏感的环境神经
        2.4.2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等于把本国发展置于不确定中
        2.4.3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是一条滋养他国、瘠化本土的思路
        2.4.4 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应成为我国的一个林业新战略
第三章 珍贵树种培育理论
    3.1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
        3.1.1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1.2 森林的分类
        3.1.3 森林分类经营的定义、指导原则及意义
        3.1.4 我国森林分类经营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3.2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
        3.2.1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的形成过程
        3.2.2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
        3.2.3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3.2.4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林学要点
    3.3 次生林经营理论
        3.3.1 次生林的概念
        3.3.2 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途径
        3.3.3 次生林经营技术
        3.3.4 我国次生林经营现状
    3.4 森林演替理论
        3.4.1 森林演替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
        3.4.2 林分发生和更新阶段
        3.4.3 林分生长和自然稀疏阶段
        3.4.4 林分转型和下层林更新阶段
        3.4.5 稳定森林群落阶段
    3.5 林窗干扰理论
        3.5.1 干扰定义和森林干扰类型
        3.5.2 林窗定义和基本特征
        3.5.3 林窗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6 生态采伐理论
        3.6.1 生态采伐理论的形成过程
        3.6.2 生态采伐的概念
        3.6.3 生态采伐的原则
        3.6.4 生态采伐理论的内涵
第四章 国内外珍贵树种发展简述
    4.1 珍贵树种的定义、特性和种类
        4.1.1 珍贵树种的定义
        4.1.2 珍贵树种的特性
        4.1.3 珍贵树种的种类
    4.2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
        4.2.1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存在问题
        4.2.2 我国发展珍贵树种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4.2.3 我国南方地区珍贵树种研究及培育
    4.3 国外珍贵树种发展简述
        4.3.1 世界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
        4.3.2 全球珍贵树种发展概况
        4.3.3 以珍贵树种资源为基础的国际木材产业实践
        4.3.4 国外珍贵树种培育及启示
第五章 我国珍贵树种选择与区划
    5.1 珍贵树种选择标准与原则
        5.1.1 珍贵树种选择标准
        5.1.2 珍贵树种选择原则
    5.2 我国主要珍贵树种区划
        5.2.1 东北区
        5.2.2 华北区
        5.2.3 华东、华中区
        5.2.4 华南区
        5.2.5 台湾区
        5.2.6 滇南区
        5.2.7 云贵高原区
        5.2.8 甘南川西滇北高山峡谷区
        5.2.9 西藏高原区
        5.2.10 西北区
    5.3 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
第六章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模式研究
    6.1 我国珍贵树种资源
        6.1.1 概况
        6.1.2 专题一:部分楠木属树种在浙江的自然分布现状及其多样性研究
        6.1.3 专题二:重庆市奉节县珍贵用材林自然分布现状
    6.2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实践及存在问题
        6.2.1 地方珍贵树种经营实践
        6.2.2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存在的问题
    6.3 典型珍贵树种经营案例
        6.3.1 南亚热带优良珍贵阔叶人工林的经营模式
        6.3.2 东北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经营模式
        6.3.3 西北珍贵树种培育与经营模式
第七章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研究
    7.1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7.2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原则
        7.2.1 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7.2.2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7.2.3 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7.2.4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7.2.5 项目带动、依靠科技的原则
    7.3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理论的实践思考
        7.3.1 关于多功能森林经营
        7.3.2 关于森林分类经营
        7.3.3 关于近自然森林经营
        7.3.4 关于次生林经营
        7.3.5 关于森林演替
        7.3.6 关于林窗干扰
        7.3.7 关于生态采伐
    7.4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条件分析
        7.4.1 自然条件
        7.4.2 历史条件
        7.4.3 科研条件
        7.4.4 实践经验
    7.5 我国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方式
        7.5.1 集约经营
        7.5.2 定向改培
        7.5.3 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
        7.5.4 抚育和管护
    7.6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和建议
        7.6.1 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7.6.2 多措并举,积极开辟珍贵树种培育资金渠道
        7.6.3 加大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科技支撑
        7.6.4 与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
        7.6.5 用次生林和退化土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
        7.6.6 大力提倡用乡土树种发展珍贵树种资源
        7.6.7 在集体林地中大力发展珍贵树种
        7.6.8 解放思想,更新传统观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8.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汕头中小水库水源林改造树种的选择及其模式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和处理
        2.1.1 林分调查
        2.1.2 主要森林群落结构、功能的调查分析
        2.1.3 造林试验
    2.2 评价和选择方法
        2.2.1 树种选择方法
        2.2.2 模式配置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分调查结果
        3.1.1 阔叶树种种类
        3.1.2 主要森林群落及组成
        (1) 台湾相思林:
        (2) 黎蒴栲林:
        (3) 鸭脚木林:
        (4) 山乌桕林:
        (5) 马尾松林:
        (6) 山杜英林:
        (7) 珊瑚树林:
        (8) 木荷林:
        (9) 大叶相思林:
        (10) 湿地松林:
        (11) 桉树林:
    3.2 造林试验情况
    3.3 树种选择情况
    3.4 树种配置模式的选择 (只考虑阔叶树种为建群种的群落)
4 结论与讨论

(10)南亚热带优良珍贵阔叶人工林的经营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优良珍贵阔叶树种的特性
    2.1 定义
    2.2 特性
        1) 繁殖方式多样。
        2) 生态适应范围较窄。
        3) 阔叶林自养能力较强。
        4) 木材工艺成熟年龄较大。
3 推荐几种经营模式
    3.1 针阔同龄混交林模式
    3.2 针阔异龄混交林模式
    3.3 阔叶同龄混交林模式
    3.4 阔叶纯林模式
    3.5 针叶林近自然改造模式
    3.6 四旁种植模式
4 结语

四、25种优良阔叶树种育苗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木荷培育和利用研究进展[J]. 李可见,白青松,尧俊,汪迎利,连辉明,张谦,何波祥,蔡燕灵.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06)
  • [2]米老排培育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陈勇,唐昌亮,贾朋,孟诗原,李浩,钱磊,罗树凯,陈焕涛,杨红梅. 温带林业研究, 2020(01)
  • [3]鳞苞锥容器育苗与混交造林初期效果[J]. 雷先珠,张发游,徐永兴. 福建林业科技, 2019(02)
  • [4]生态与经济型乡土阔叶树种任豆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对策[J]. 梁瑞龙,周全连,李娟,何应会,蒋燚,刘菲. 广西林业科学, 2015(02)
  • [5]山西省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研究初报[J]. 郝向春,韩丽君,翟瑜,李新平,李林英,高洁. 山西林业科技, 2014(03)
  • [6]桉树与阔叶树、针叶树生理生化特性季节变化的比较研究[D]. 黄雅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4)
  • [7]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8]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D]. 曾祥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9]汕头中小水库水源林改造树种的选择及其模式配置[J]. 谢少鸿,詹潮安,肖泽鑫,陈远合,陈玉军,彭剑华. 广东林业科技, 2009(01)
  • [10]南亚热带优良珍贵阔叶人工林的经营模式[J]. 蔡道雄,郭文福,贾宏炎,卢立华. 林业资源管理, 2007(02)

标签:;  ;  ;  ;  ;  

25种优良阔叶树种育苗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