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龄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裂缝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傅金阳,赵宁宁,肖欧辉,刘任,阳军生[1](2021)在《寒区隧道洞口仰拱混凝土早期开裂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结合数值模拟与对寒区隧道洞口段仰拱填充混凝土早期变形与开裂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ABAQUS平台编写混凝土早期水化热、早期力学性能、温度与湿度动态变化过程子程序,并结合XFEM模拟了混凝土多场耦合作用下裂缝萌生与扩展过程。与某寒区隧道工程仰拱填充混凝土开裂情况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温湿变化耦合作用数值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混凝土早龄期温度变化趋势和表面裂缝扩展特征;负温环境和温度应力是其表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既有混凝土和厚度较大处更严重;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提高混凝土养护温度可有效避免寒区隧道施工仰拱填充混凝土早龄期表面开裂。
贾福杰[2](2021)在《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抑制与温度收缩补偿研究》文中提出温度收缩问题从混凝土诞生起就一直存在,20世纪初人们已经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会由于水泥水化放热而导致温度收缩开裂。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开裂问题,大量设计、施工及材料措施已经被广泛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受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水泥超细化与C3S含量增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像隧道衬砌、地铁管廊侧墙、工民建地下室外墙等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中等尺寸结构由于温度收缩引起的开裂日益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本文针对中等尺寸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问题开展研究。发明了一种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Hydration Heat Inhibition Sustained-Release Microcapsule,简称HIM);揭示了HIM缓释作用机理,探明了HIM水化抑制效果,确立了HIM适用范围;建立了基于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协同的混凝土温度收缩调控技术及开裂温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工程实践。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发明了一种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针对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放热规律,创新性提出采用微胶囊的结构形式,使具有水化抑制功能的核材在混凝土中产生梯度释放效果,实现减缓水泥水化放热速率,持续调控水泥水化的作用。通过微胶囊设计与制备,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制备出了具有缓释通道的多孔球状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HIM)。(2)揭示了HIM对水泥水化放热影响规律,阐明了HIM缓释作用机理。HIM能够延缓水泥的水化放热速率,但对累积放热总量几乎没有影响。本文试验条件下HIM主要调节水泥矿物C3S和C2S的水化进程,对C3A和C4AF水化影响甚微。XRD、TG-DSC及SEM验证了HIM的缓释作用机理,在壳材的包覆作用下,核材缓慢持续的溶出到水泥浆体中,不断的吸附到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化屏障层,持续抑制水泥水化,使得水泥快速集中放热变成缓慢梯度放热,从而起到降低水化温升的效果。(3)确立了HIM的适用范围。HIM对于水泥类型的适应性良好,不同保温条件、环境温度和结构尺寸混凝土的模拟温升试验与有限元分析显示,HIM适用于具有良好散热条件的中等尺寸结构混凝土。(4)建立了基于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的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技术及开裂温度预测模型。协同调控在混凝土中产生了“1+1>2”的叠加效果,显着降低了温度收缩开裂风险。进行了协同调控温度应力试验,试验结果与预测模型符合良好,模型可用于工程混凝土开裂温度预测。(5)进行了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工程实践,开发了基于“互联网+”传感测量技术的温度/变形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移动端实时查看。采用协同调控技术,大兴国际机场剪力墙试验段混凝土裂缝从38条减少到4条,开裂风险显着降低,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中等尺寸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控制具有指导价值。
王家赫,黄法礼,李化建,仲新华,谢永江[3](2020)在《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温度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分析696座服役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开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针对非荷载因素中温度应力导致的开裂,探讨隧道衬砌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依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荷载裂缝和非荷载裂缝,其中非荷载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应力导致,其数量占总裂缝数的50%~70%,;水泥水化放热导致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温度梯度,且靠近隧道内部温度梯度较大,而靠近初期支护一侧温度梯度相对较小;通过降低衬砌混凝土整体水化温升值和控制边界温度梯度,可降低隧道衬砌混凝土温度开裂的风险。
李泽一[4](2020)在《底基约束条件下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裂缝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生产生活中涉及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的实际工程越来越多。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结构的裂缝问题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技术难题,因开裂问题导致的纠纷也频繁发生。考虑到结构的功能要求、用户接受度、抗渗漏等因素,生产施工中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本文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出发,探究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的开裂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具体以陕西省某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工程为背景展开研究,首先运用理论公式验算其温度收缩应力,然后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施工期混凝土地面板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抗裂措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实际工程预计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相关基本参数,运用经验公式验算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的温度收缩应力,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开裂风险,同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2)运用Fortran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编写了模拟早期混凝土水化放热的温度场子程序UMATHT以及考虑弹性模量与徐变应力松弛效应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既而运用ABAQUS模拟了混凝土板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板内梯度温差较小,板全断面先是升温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至环境温度最终趋于稳定。升温阶段首先产生膨胀压应力,随着温度的降低结构内部开始形成拉应力并不断增大,约束应力呈环状分布,由四周向中心逐渐增加,在板底面的几何中心点达最大值。(3)通过改变浇筑长度、综合温差、配筋形式、约束强度以及环境风速等条件,分析上述因素对混凝土板约束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约束应力与综合温差成正比;小直径小间距的配筋更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温度收缩应力随着浇筑长度、底基的约束程度及环境风速的增加而增加,但这些关系都是非线性的。(4)使用“生死单元”模拟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的跳仓施工过程,讨论浇筑顺序对结构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混凝板厚度较小,相邻浇筑段接触面积较小,跳仓浇筑顺序对板内温度场和应力场虽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的程度是有限的。(5)基于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得出在裂缝控制过程中,一方面要降低约束度为结构创造变形条件,进而释放部分约束应力,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与极限拉伸以抵抗温度收缩应力。并从设计、材料、施工、管理、裂缝处理五个方面提出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李中南[5](2020)在《装配式桥墩现浇接头温度应力分析与裂纹控制》文中指出在桥墩的预制装配化施工中,桥墩与承台的连接是关键。某在建跨海大桥首次大规模使用了采用新型墩身-承台连接构造的预制装配式桥墩,通过预制空心墩身内部现浇填芯混凝土连接预制墩身和承台。内部现浇混凝土水化热形成的温度场使预制墩身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易造成表面开裂,影响大桥的外观和服役性能。本文以此为背景进行温度应力和裂纹控制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新型装配式桥墩与承台连接部位预制墩外壁由于内部现浇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了混凝土温升、混凝土弹性模量、预制墩身壁厚等有关参数对桥墩表面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结果表明在不采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预制墩身外表面将由于温度应力导致开裂。填芯混凝土热膨胀是产生温度应力的主要因素,预制桥墩内外表面的温度梯度为次要因素。混凝土入模温度从10℃增大到40℃,预制桥墩表面最大拉应力峰值增加15.4%。桥墩配筋可略微降低温度应力,混凝土浇筑侧向压力对预制墩身应力影响较小。(2)利用有限元模型对温度应力控制单项措施和组合措施进行了模拟。对其中四种组合措施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了组合措施的有效性。基于数值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提出了温度应力控制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作为单项措施,隔热缓冲层效果最佳,其次为冷却水管、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分层施工和内部挖孔,外壁保温与内腔通风措施效果较差。最后提出的裂纹控制方案是采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并且分三层浇筑混凝土,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设置隔热缓冲层和内部挖孔。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方案可有效控制裂纹的产生,隔热缓冲层对填芯混凝土向预制墩身的温度传递具有较好的阻隔作用,分层施工可有效削减温度峰值并降低温度应力。(3)基于热弹性力学理论,发展了装配式桥墩混凝土现浇施工温度应力的简易计算方法,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和评估了简易计算方法的误差,提出了相应的修正系数。
李浩[6](2019)在《混合梁斜拉桥PC宽箱梁施工过程受力分析》文中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开裂的现象较为普遍,已成为桥梁建设中需要重视的技术问题。本文依托嘉鱼长江公路大桥主桥的建设,对混凝土箱梁早龄期受力状态和开裂控制展开研究,以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结合交通运输部科技计划项目“混合梁斜拉桥PC宽箱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为:2018-MS1-017),对普通C55混凝土箱梁和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钢混结合段的水化热温度场及其应力场、节段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早龄期受力性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PC宽箱梁水化热温度场及其应力场(1)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测试了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北边跨箱梁混凝土的早龄期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早龄期强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现场养护试件的强度低于标养试件,且这种强度差异随混凝土龄期增大逐渐增大。(2)测试了混凝土PC宽箱梁的水化热温度场,结合混凝土早龄期材料性能的实测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箱梁水化热温度场及其温致应力场。结果表明:箱梁混凝土的峰值温度在浇筑后1d左右出现,箱梁风嘴位置由于存在内外温差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温致应力,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2.RPC钢混结合段水化热温度场及其应力场(1)测试了嘉鱼长江公路大桥RPC钢混结合段及附近区域梁段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温度场。结果表明:RPC及C55普通混凝土热学性能存在较大不同,RPC段及RPC与C55混合区域的温度均在2d左右达到峰值,在12d达到稳定,而C55普通混凝土的温度在1d左右达到峰值,在9d时达到稳定;(2)结合RPC及混合区域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测试及水化热温度场的实测结果,建立RPC钢混结合段及附近梁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期间的水化热温度场和温致应力场。结果表明:RPC及混合区域水化热温度较高,在2d风嘴处内部测点温度达到110.4°C,此期间风嘴内外温差较大,高达4050℃,在无钢箱梁约束区域会因为内外温差过大,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同时由于受到整体温度场的影响,普通混凝土段会因不同混凝土区域间的温差过大引起较大的温致拉应力。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应优化原材料配合比、降低入模温度及布置冷却水管等措施以降低RPC段及混合区域混凝土的温度,防止结构内产生过大的温致应力。3.节段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后浇节段早龄期受力分析(1)基于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北边跨混凝土箱梁进行的预应力张拉效应测试,建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标准节段箱梁在早龄期张拉时的结构性能,分析了相邻节段浇筑龄期差及预应力张拉龄期对混凝土箱梁早龄期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箱梁会因混凝土收缩效应引起较大的拉应力,并在相邻梁段接缝附近产生拉应力带;早龄期张拉预应力能在结构上形成预压应力以抵抗施工期间收缩、徐变或者温度等造成的不良拉应力。但若标准节段过早过大地张拉预应力,会导致箱梁风嘴内侧及人洞处产生裂缝。此外,过早张拉预应力还会增大箱梁预应力损失。因此,建议预应力张拉时混凝土龄期应大于5d。(2)为研究分析后浇湿接缝在施工期间因相邻节段约束引起的收缩应力,建立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湿接缝及相邻梁段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箱梁在混凝土收缩作用下的应力场,并对不同的预应力张拉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接缝在混凝土收缩和相邻节段约束作用下,其在混凝土浇筑后第3天在结合面位置由收缩导致的拉应力达到了1.8MPa,为该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的87%,因此需在此时进行预应力的张拉以降低混凝土拉应力,以防止混凝土在早龄期开裂;若湿接缝按常规方案张拉预应力,湿接缝早龄期最大主拉应力均小于混凝土即时抗拉强度,但其28d最大主拉应力为2.75MPa,为该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的93%,存在开裂风险;在本文提出的张拉方案下,湿接缝在早龄期最大主拉应力比常规方案降低了22.2%32%,有效保证了后浇湿接缝在早龄期的抗裂性要求。
王东建[7](2019)在《混凝土早龄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早龄期混凝土开裂是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土木工程结构性能衰退直到最终退出工作均与混凝土结构早期开裂有关。因此,早龄期混凝土裂缝控制问题备受关注。英国建筑工业研究和情报协会(CIRIA)指南《Early-age thermal crack control in concrete》(C660)中提供了一种检查所提供钢筋是否足以控制早期开裂的方法。沿用CIRIA C660提出的抗早龄期温度开裂的思路,结合国内的技术规范、材料性能和施工方法,本文从温度场和应力场两个方面对混凝土结构抗早龄期温度开裂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针对国内不同配合比混凝土开展绝热温升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不同型号水泥配置的混凝土的绝热温升特性。利用水泥的绝热温升特性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进而改善混凝土结构抗早龄期温度开裂性能。利用混凝土绝热温升特性,分析得到从材料绝热温升数据推算不同工况结构温升值的计算模型。按照CIRIA C660给出的方法,计算出工程样本的裂缝间距与裂缝宽度。采集工程样本的裂缝分布数据,对比裂缝分布的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差别发现CIRIA C660的方法与国内工程实践不一致。进一步研究,结合国内规范体系探索性的提出裂缝间距的计算假设,并结合工程样本数据给出经验系数的取值。在实验室对经典工况进行等比模型研究,对比调整后的裂缝间距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初步验证裂缝间距的计算假设。对比经典工况结构内的温升曲线和结构原材料的绝热温升曲线,给出此工况下结构温升值(内表温差)计算模型的参数取值。采用ANSYS软件对等比实验模型的温度场、应力场及裂缝分布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验证采用重叠单元的生死选项模拟混凝土结构早龄期温度开裂的可靠性。利用验证的数值模型更全面地描述结构内温度分布、应力分布和裂缝开裂过程。
王亦聪[8](2019)在《绝热温升模式下掺合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体积混凝土的早期开裂问题在实际工程中普遍存在,在混凝土中加入矿物掺合料是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开裂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分析对比了掺合料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和已知温度履历条件下的基本力学性能,之后采用温度-应力试验机(TSTM),在绝热温升模式和100%约束度条件下研究掺合料混凝土的早期温升、应变、约束应力和徐变性能的发展,最后利用已有的基于TSTM的抗裂性能评价方法对比掺合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并对各种抗裂性能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结论主要如下:(1)标准养护条件下,粉煤灰和矿渣的掺加均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粉煤灰和矿渣均降低了混凝土早期劈裂强度,但是后期(60d)粉煤灰掺量为40%及双掺粉煤灰、矿渣时,掺合料混凝土劈裂强度均高于基准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35%和40%时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不大,掺量为50%时抗折强度下降,20%矿渣的掺加降低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折强度。(2)温度履历养护条件下,粉煤灰掺加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矿渣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粉煤灰掺量为40%时,养护结束时掺合料混凝土劈裂强度高于基准混凝土,但是其他掺量时掺合料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低于基准混凝土,20%矿渣的掺加提高了混凝土的劈裂强度;粉煤灰掺加降低了混凝土的压缩弹性模量,矿渣略微提高了混凝土的压缩弹性模量。(3)TSTM试验中,粉煤灰的掺入可以有效缓解混凝土早期的水化温升和自收缩。相较而言,粉煤灰掺量40%时开裂温度最低,开裂应力最高。矿渣的掺入同样缓解了混凝土早期温升,但加剧了混凝土的自收缩;矿渣的掺加降低了粉煤灰混凝土的开裂应力,并使其开裂温度升高。(4)粉煤灰掺量为35%和40%时,混凝土压缩徐变较基准组小,掺量为50%时,混凝土压缩徐变较基准组大;不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的拉伸徐变发展趋势基本相同;粉煤灰的掺加降低了混凝土拉伸阶段早期的比徐变,对拉伸阶段后期比徐变影响较小。矿渣的掺加降低了粉煤灰混凝土的压缩徐变;粉煤灰混凝土和双掺混凝土拉伸徐变发展规律相近;矿渣的掺加降低了混凝土拉伸阶段的比徐变。(5)应用基于TSTM的抗裂性能评价方法,发现各组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为40%时其抗裂性能最优,20%矿渣的掺加降低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根据对比分析,认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抗裂性能评价方法更为合理、全面。
高凡[9](2019)在《基于早期抗裂性能的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优选及应用》文中认为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益发广泛,掺合料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的研究和应用实践是提出科学有效的裂缝控制技术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拟绝热温升和自由收缩等与抗裂性能相关的材料性能;基于上述性能采用层次分析法优选出最优配合比,采用平板法和缩尺模型实验评价优化后的配合比的抗裂性能并且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为今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数据与参考。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粉煤灰掺量为4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高于粉煤灰掺量为35%和50%时。20%矿渣的掺加降低了粉煤灰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2)掺合料混凝土的早龄期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随着粉煤灰的掺量的增加而降低。20%矿渣的掺加降低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拉伸强度,但提高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拉伸弹性模量。(3)粉煤灰的掺加降低并延缓了混凝土的温升,矿渣的掺加同样降低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温升。掺加粉煤灰抑制了混凝土的自收缩,而矿渣的掺入加剧了混凝土自收缩。(4)基于层次分析法,选用抗压强度、拉伸弹模、拉伸强度、极限拉伸应变、自由收缩应变和拟绝热温升六个抗裂指标,通过比较抗裂性能综合指标最终确定水胶比为0.42时,粉煤灰掺量为40%时掺合料混凝土抗裂性能较优。(5)平板法抗裂性能实验表明:成型后没有覆膜的混凝土试件,分别在1 d、1.9 d和2 d时出现了裂缝,而覆膜养护1 d和3 d的试件未发生开裂,覆膜养护2 d的试件在干燥不久后出现了较短较细的裂缝。总体而言,覆膜养护1 d以上,最优配合比下混凝土基本不发生开裂。缩尺实验监测结果表明:池底模型中心温升最大为14℃,最高温度为43.4℃,表里温差最大为12.7℃,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池壁模型中钢筋应变最大为116.2με,混凝土最大应变为137.4με;池底池壁模型均未发现有害裂缝。(6)实际工程中,池底中心温升最大为30℃,最高温度为46.5℃,表里温差最大为7.9℃,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池底池壁中裂缝数量较少,且裂缝宽度较细,远小于《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限值,且均为无害裂缝;池底裂缝随机分布,池壁裂缝更趋向于分布在框架柱附近。
郭文琦[10](2019)在《基于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的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挖隧道衬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自身水化反应会导致温度应力产生,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往往会对衬砌提前拆模,衬砌变形会受到温度应力、自重以及约束共同作用,从而极易使其内部拉应力超过当前龄期下的抗拉强度而形成裂缝。因此有必要对隧道衬砌在早龄期下的温度—应力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探寻衬砌拆模的最佳时间,在达到快速施工目的的同时避免因拆模过早而形成裂缝。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所做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了不同配比混凝土,着重研究粉煤灰含量、水胶比、骨料体积含量变化对早龄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配比混凝土下立方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随龄期变化规律,通过对数据进行拟合修正,得到不同配比混凝土下各力学性能与龄期的拟合公式。为后文有限元模型力学参数确定提供了依据。(2)结合衬砌出现的裂缝位置将力学传感器进行针对性布点,对混凝土压力、应变、钢筋轴力的变化进行现场实测,得到了衬砌应力应变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规律。(3)运用ABAQUS二次开发模拟混凝土水化放热过程,主要基于FORTRAN语言开发了 UMATHT用户子程序模拟混凝土内部水化放热,FILM用户子程序模拟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及环境温度动态变化,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用户子程序的正确性。(4)采用顺序热应力分析方法对隧道衬砌早龄期温度—应力场进行分析,得到了实际工程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及衬砌拆模最佳时间,探究了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联系,并将实测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来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5)从混凝土材料入手对衬砌温度—应力场相关结果进行优化,基于试验结果,得到了粉煤灰含量、水胶比、骨料体积含量的变化对温度—应力场影响规律,明确不同配比下的混凝土衬砌最佳拆模时间,SK-0到SK-6分别为54h,52h,58h,56h,66h,0,58h,其中SK-5组在本文研究时间范围内并没有合适的拆模时间,按照0计。得到了基于温度裂缝层面考虑的试验研究范围内的最佳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水:砂:碎石=1:0.18:0.41:1.69:2.88。
二、早龄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裂缝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龄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裂缝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寒区隧道洞口仰拱混凝土早期开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混凝土早龄期变形机理 |
1.1 温度场与湿度场早龄期平衡方程 |
1.2 混凝土早龄期多场耦合变形机理 |
1.2.1 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变化机理 |
1.2.2 混凝土温度变形 |
1.2.3 混凝土超早期及早期收缩变形 |
1.3 多场耦合模型的数值实现 |
2 仰拱填充混凝土早期开裂机理 |
2.1 现场填充混凝土浇筑概况 |
2.2 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
3 环境温度对填充混凝土影响探究 |
4 避免仰拱混凝土早期开裂施工控制方案 |
5 结论 |
(2)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抑制与温度收缩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研究 |
1.2.2 水化热抑制材料 |
1.2.3 微胶囊缓释技术 |
1.2.4 膨胀材料补偿温度收缩及评价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2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
2.2.1 微观性能测试 |
2.2.2 宏观性能测试 |
第3章 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设计及制备 |
3.1 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设计 |
3.1.1 微胶囊设计原理 |
3.1.2 微胶囊核材选择 |
3.1.3 微胶囊壳材选择 |
3.1.4 不同核材制备微胶囊抑制效果 |
3.2 水化热抑制缓释微胶囊制备 |
3.2.1 微胶囊抑制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3.2.2 微胶囊制备 |
3.2.3 微胶囊结构与表面形貌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HIM作用机理、抑制效果及适用性研究 |
4.1 HIM水化抑制作用机理 |
4.1.1 HIM对水泥水化放热过程的影响 |
4.1.2 水化动力学分析 |
4.1.3 HIM对水泥单矿水化的影响 |
4.1.4 HIM缓释作用机理研究 |
4.2 HIM水化抑制效果 |
4.2.1 HIM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2 HIM对降低混凝土温度收缩开裂风险的效果 |
4.2.3 HIM水化热抑制效果对比 |
4.3 HIM适用性研究 |
4.3.1 HIM对不同类型水泥有效性 |
4.3.2 HIM适用范围测定与有限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协同的混凝土温度收缩调控技术 |
5.1 不同矿物源膨胀材料对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的补偿研究 |
5.1.1 膨胀材料温度应力补偿机理 |
5.1.2 不同矿物源膨胀材料温度应力试验研究 |
5.1.3 HIM抑制水化对有效膨胀发挥区间的影响 |
5.2 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 |
5.2.1 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机理 |
5.2.2 基于协同调控的混凝土开裂温度预测模型 |
5.2.3 水化抑制与收缩补偿协同调控验证 |
5.3 混凝土温度收缩协同调控工程应用 |
5.3.1 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地下室剪力墙概况 |
5.3.2 “互联网+”混凝土温度/变形监测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温度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隧道衬砌混凝土开裂现象及原因分析 |
1.1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分类 |
1.2 隧道衬砌混凝土开裂情况 |
1.3 隧道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 |
2 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研究现状 |
3 隧道衬砌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治技术 |
3.1 混凝土水化温升调控技术 |
3.1.1 使用低热水泥 |
3.1.2 使用矿物掺和料 |
3.1.3 使用水泥水化温升抑制材料 |
3.2 混凝土温度梯度调控技术 |
3.2.1 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
3.2.2 选择适当的养护方式 |
4 结论 |
(4)底基约束条件下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裂缝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的定义及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裂缝控制的理论分析 |
2.1 收缩应力 |
2.1.1 收缩应力的产生机理 |
2.1.2 收缩应变的计算 |
2.2 温度应力 |
2.3 温度收缩应力的影响因素 |
2.3.1 约束条件 |
2.3.2 综合温差 |
2.3.3 弹性模量 |
2.3.4 徐变应力松弛效应 |
2.4 结构的开裂风险 |
2.5 沉降裂缝 |
第三章 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工程实例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温度收缩应力的验算 |
3.2.1 基本参数的确定 |
3.2.2 跳仓浇筑块约束应力的计算 |
第四章 基于ABAQUS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4.1 ABAQUS的子程序开发 |
4.1.1 UMATHT子程序 |
4.1.2 UMAT子程序 |
4.2 有限元模型及材料参数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材料参数的定义 |
4.3 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应力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4.5 配筋对混凝土板约束应力的影响 |
4.6 温差对混凝土板约束应力的影响 |
4.7 浇筑长度对混凝土板约束应力的影响 |
4.8 约束条件对混凝土板约束应力的影响 |
4.9 风速对混凝土板约束应力的影响 |
4.10 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跳仓施工模拟 |
4.10.1 跳仓施工过程的温度场模拟结果 |
4.10.2 跳仓施工过程的应力场模拟结果 |
第五章 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 |
5.1 设计方面 |
5.1.1 降低底基对混凝土板的约束度 |
5.1.2 合理布置构造钢筋 |
5.1.3 发挥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
5.2 材料方面 |
5.2.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
5.2.2 水泥的选择 |
5.2.3 骨料的选择 |
5.2.4 矿物掺合料的选择 |
5.2.5 外加剂的选择 |
5.2.6 纤维材料的选择 |
5.3 施工方面 |
5.3.1 严控浇筑质量 |
5.3.2 降低浇筑温度 |
5.3.3 做好养护工作 |
5.3.4 采用“跳仓法”施工工艺 |
5.4 管理方面 |
5.5 裂缝处理方面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装配式桥墩现浇接头温度应力分析与裂纹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列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引言 |
1.1.2 新型装配式桥墩构造与施工方法 |
1.1.3 桥墩温度应力及裂缝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装配式桥墩温度及温度应力的数值分析 |
2.1 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基本假设与模型建立 |
2.2.2 模型参数 |
2.3 模型验证与计算结果分析 |
2.3.1 模型验证与温度计算结果 |
2.3.2 温度应力计算结果 |
2.4 温度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温度应力控制措施的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 |
3.1 温度应力控制单项措施的数值分析 |
3.2 温度应力控制组合措施的数值分析 |
3.3 现场初步试验与控制方案 |
3.3.1 初步试验 |
3.3.2 控制方案与施工方法 |
3.4 控制方案的现场监测 |
3.4.1 监测方案与实施 |
3.4.2 监测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热弹性力学的温度应力计算方法 |
4.1 圆形截面桥墩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 |
4.1.1 基本模型与推导思路 |
4.1.2 温度分布规律与温度场的模拟 |
4.1.3 温度应力求解公式推导 |
4.1.4 公式验证 |
4.2 矩形截面桥墩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 |
4.2.1 矩形截面变换系数 |
4.2.2 公式验证 |
4.3 误差分析与修正系数 |
4.3.1 温度场假设产生的误差 |
4.3.2 平面应变假设产生的误差 |
4.4 影响温度应力的主要参数分析 |
4.4.1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
4.4.2 混凝土温升的影响 |
4.4.3 预制墩身壁厚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混合梁斜拉桥PC宽箱梁施工过程受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混凝土桥梁的开裂问题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混凝土水化热及其温致效应 |
1.2.2 预应力混凝土发展概况及早龄期预应力张拉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PC宽箱梁水化热的测试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水化热 |
2.2.1 水泥水化过程 |
2.2.2 水化热的发展过程 |
2.2.3 热传导温度场的计算 |
2.3 PC宽箱梁桥早龄期混凝土强度测试 |
2.3.1 早龄期混凝土强度测试 |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PC宽箱梁的水化热实测 |
2.4.1 测点布置 |
2.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 PC宽箱梁水化热温度场及其效应分析 |
2.5.1 模型建立 |
2.5.2 材料特性 |
2.5.3 结果分析 |
2.5.4 横纵向约束刚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PC钢混结合段水化热测试与分析 |
3.1 嘉鱼长江公路大桥钢混结合段概况 |
3.1.1 结合段构造 |
3.1.2 钢混结合段灌注材料 |
3.1.3 钢混结合段灌注工艺 |
3.2 RPC钢混结合段水化热实测 |
3.2.1 测点布置 |
3.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 RPC钢混结合段水化热温度场及温致效应分析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材料特性 |
3.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节段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后浇节段早龄期受力分析及开裂控制 |
4.1 研究对象选取 |
4.2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测模型 |
4.3 标准节段箱梁早龄期受力分析 |
4.3.1 箱梁结构布置及预应力布置 |
4.3.2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实测 |
4.3.3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应力分析 |
4.3.4 参数分析 |
4.4 湿接缝早龄期受力分析 |
4.4.1 湿接缝预应力布置及结构布置 |
4.4.2 湿接缝早龄期收缩应力分析 |
4.4.3 早龄期横向预应力张拉方案分析 |
4.4.4 钢束预留孔道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混凝土早龄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早龄期裂缝成因 |
1.2.2 早龄期裂缝的危害 |
1.3 混凝土早龄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混凝土材料抗早龄期开裂性能的研究 |
1.3.2 工程技术抗早龄期开裂方面的研究 |
1.3.3 混凝土抗早龄期温度开裂设计的研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混凝土水化温升性能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绝热温升实验 |
2.2.1 实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2 混凝土制备 |
2.2.3 实验设备 |
2.2.4 实验流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数据 |
2.3.2 实验数据分析 |
2.3.3 绝热温升计算值 |
2.3.4 绝热温升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早龄期裂缝设计过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工程参数 |
3.2.1 工程设计参数 |
3.2.2 工程施工情况 |
3.2.3 混凝土材料资料 |
3.3 抗早龄期开裂性能数据采集 |
3.3.1 实验设备 |
3.3.2 裂缝分布特征描述 |
3.3.3 裂缝观察数据 |
3.4 数据和分析 |
3.4.1 裂缝数据 |
3.4.2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
3.4.3 早龄期温度裂缝分布计算 |
3.4.4 早龄期温度裂缝间距计算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等比模型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概况 |
4.2.2 试件设计 |
4.2.3 实验模型结构抗早龄期温度开裂性能初步研究 |
4.2.4 实验数据采集系统 |
4.3等比实验 |
4.3.1 基础的制作 |
4.3.2 构件制作 |
4.3.3 数据采集 |
4.4 数据与分析 |
4.4.1 混凝土强度数据及分析 |
4.4.2 混凝土温升数据及分析 |
4.4.3 应变数据及分析 |
4.4.4 裂缝分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早龄期温度分布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数值模拟方法分析 |
5.2.1 早龄期混凝土内温度变化热力学分析 |
5.2.2 ANSYS温度场模拟分析 |
5.3 温度场数值模拟 |
5.3.1 材料参数的确认 |
5.3.2 荷载确认 |
5.4 温度分布数值模拟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等比实验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结果 |
5.5.2 温度分布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凝土早龄期温度应力及裂缝分布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数值模拟前分析 |
6.2.1 模型和单元的选择 |
6.2.2 混凝土及钢筋的本构关系 |
6.2.3 混凝土材料破坏准则 |
6.2.4 关于收敛的问题 |
6.2.5 关于约束及加载的问题 |
6.2.6 时变结构与生死单元 |
6.3 数值模拟 |
6.3.1 定义单元类型 |
6.3.2 定义材料 |
6.3.3 创建几何模型 |
6.3.4 施加约束及荷载 |
6.3.5 设置分析选项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等比模型数值模拟结果 |
6.4.2 模拟应变场分析验证 |
6.4.3 模拟裂缝形态对比分析 |
6.4.4 钢筋作用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绝热温升模式下掺合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发展 |
1.2.2 混凝土抗裂性能评价 |
1.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2.1.1 原材料及其性质 |
2.1.2 混凝土的配合比 |
2.2 混凝土的制备及养护 |
2.2.1 标准养护 |
2.2.2 同等温度履历养护下的试件 |
2.3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3.1 抗压强度 |
2.3.2 劈裂抗拉强度 |
2.3.3 抗折强度 |
2.3.4 压缩弹性模量 |
2.4 TSTM试验方法 |
2.4.1 TSTM的工作原理 |
2.4.2 TSTM试验步骤及测试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掺合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
3.1 标准养护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
3.1.1 抗压强度 |
3.1.2 劈裂抗拉强度 |
3.1.3 抗折强度 |
3.2 温度履历下的力学性能 |
3.2.1 抗压强度 |
3.2.2 劈裂抗拉强度 |
3.2.3 压缩弹性模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绝热温升模式下掺合料混凝土应力发展和变形特性 |
4.1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和应变发展的影响 |
4.1.1 温度 |
4.1.2 应力和应变 |
4.2 矿渣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和应变发展的影响 |
4.2.1 温度 |
4.2.2 应力和应变 |
4.3 基于TSTM方法的徐变分析 |
4.3.1 徐变的计算方法 |
4.3.2 粉煤灰掺量对徐变的影响 |
4.3.3 矿渣对徐变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TSTM试验的掺合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评价 |
5.1 有关TSTM的参数和开裂评价指标 |
5.2 抗裂评价方法及分析 |
5.2.1 已有评价方法 |
5.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3 抗裂性能方法分析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早期抗裂性能的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优选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混凝土的早龄期收缩 |
1.2.2 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评价方法 |
1.2.3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1.2.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水 |
2.1.3 骨料 |
2.1.4 掺合料 |
2.1.5 外加剂 |
2.2 配合比 |
2.3 基本力学性能实验 |
2.3.1 试件的成型及养护 |
2.3.2 抗压强度 |
2.3.3 抗折强度 |
2.3.4 劈裂抗拉强度 |
2.4 早龄期拉伸实验 |
2.4.1 试件的成型及养护 |
2.4.2 实验装置 |
2.4.3 实验步骤 |
2.4.4 实验结果处理 |
2.5 拟绝热温升实验 |
2.5.1 实验装置 |
2.5.2 实验步骤 |
2.6 自由收缩实验 |
2.6.1 试件的成型及养护 |
2.6.2 实验装置 |
2.6.3 实验步骤 |
2.6.4 实验结果处理 |
2.7 早龄期抗裂实验 |
2.7.1 试件的成型及养护 |
2.7.2 实验装置 |
2.7.3 实验步骤 |
2.7.4 实验结果处理 |
第三章 掺合料混凝土关键抗裂物性 |
3.1 抗压与抗折强度 |
3.1.1 抗压强度 |
3.1.2 抗折强度 |
3.2 劈裂抗拉强度 |
3.3 早龄期拉伸特性 |
3.4 拟绝热温升特性 |
3.5 自由收缩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其抗裂性能评价 |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配合比优化 |
4.1.1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计算 |
4.1.2 综合指标的计算 |
4.1.3 结果分析 |
4.2 配合比调整 |
4.3 抗裂性能评价 |
4.3.1 基于平板法的抗裂性能评价 |
4.3.2 基于缩尺模型的抗裂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掺合料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及其温度、应变监测 |
5.1 工程概况—污水处理池 |
5.2 测点选择与传感器布设 |
5.2.1 池底 |
5.2.2 池壁 |
5.3 监测结果 |
5.3.1 池底温度 |
5.3.2 池壁温度与应变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的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早龄期混凝土的定义 |
1.2.2 考虑隧道温度裂缝的依据 |
1.2.3 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4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路线 |
2 混凝土热学原理及ABAQUS二次开发 |
2.1 热学基本理论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温度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定义 |
2.2 混凝土热学性能 |
2.2.1 热传导方程 |
2.2.2 绝热温升方程 |
2.3 ABAQUS软件及相应二次开发介绍 |
2.3.1 ABAQUS介绍 |
2.3.2 ABAQUS热应力分析方法 |
2.3.3 基于UMATHT的混凝土水化热开发 |
2.3.4 基于FILM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开发 |
2.3.5 用户子程序开发所需软件及环境配置 |
2.4 自编用户子程序的可行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早龄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配合比设计 |
3.2.2 试验内容 |
3.3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3.1 不同配比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
3.3.2 立方体抗压强度与龄期拟合曲线 |
3.4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1 不同配比对劈拉强度影响分析 |
3.4.2 劈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拟合曲线 |
3.5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
3.5.1 不同配比对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影响分析 |
3.5.2 弹性模量与龄期关系曲线 |
3.6 本章小结 |
4 某明挖隧道衬砌应力应变现场实测 |
4.1 工程概况 |
4.2 测试方案 |
4.2.1 力学传感器构件 |
4.2.2 测点布置方案 |
4.2.3 力学传感器编号及现场安装 |
4.2.4 数据采集频率 |
4.3 实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
4.3.1 数据处理说明 |
4.3.2 中部横截面数据整理分析 |
4.3.3 端部横截面数据整理分析 |
4.3.4 纵断面数据整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
5.1 基本假定 |
5.2 模型尺寸 |
5.3 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5.3.1 热传导方程 |
5.3.2 材料本构模型确定 |
5.4 网格划分与工况设置 |
5.4.1 温度场网格划分与工况设置 |
5.4.2 应力场网格划分与工况设置 |
5.5 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5.6 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
5.7 温度场对应力场影响分析 |
5.8 有限元分析与实测数据对比 |
5.9 本章小结 |
6 不同配比混凝土下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优化分析 |
6.1 不同配比下的材料参数 |
6.2 不同配比下的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6.2.1 粉煤灰含量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2.2 水胶比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2.3 骨料体积含量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3 不同配比下的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
6.3.1 粉煤灰含量对应力场影响分析 |
6.3.2 水胶比对应力场影响分析 |
6.3.3 骨料体积含量对应力场影响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早龄期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裂缝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区隧道洞口仰拱混凝土早期开裂机理研究[J]. 傅金阳,赵宁宁,肖欧辉,刘任,阳军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1(04)
- [2]中等尺寸混凝土水化抑制与温度收缩补偿研究[D]. 贾福杰.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21(02)
- [3]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温度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 王家赫,黄法礼,李化建,仲新华,谢永江. 铁道建筑, 2020(09)
- [4]底基约束条件下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裂缝控制研究[D]. 李泽一. 长安大学, 2020(06)
- [5]装配式桥墩现浇接头温度应力分析与裂纹控制[D]. 李中南. 浙江大学, 2020(02)
- [6]混合梁斜拉桥PC宽箱梁施工过程受力分析[D]. 李浩. 湖南大学, 2019(01)
- [7]混凝土早龄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研究[D]. 王东建. 深圳大学, 2019(09)
- [8]绝热温升模式下掺合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D]. 王亦聪. 浙江工业大学, 2019
- [9]基于早期抗裂性能的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优选及应用[D]. 高凡.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基于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的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研究[D]. 郭文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