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东家具第一城——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珍[1](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汪亚静[2](2016)在《苏州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文中提出通过选择和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对于激活农村地区发展活力、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以及促进农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产业的内涵、特征、选择标准以及产业集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特色产业布局的研究比较薄弱,对于特色产业发展与布局的理论尚需创新。本文以苏州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与布局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梳理特色产业相关理论与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与布局的理论框架;深度解析了苏州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发展优势条件、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农村特色产业体系构建的标准,并据此构建了苏州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体系。该体系由标志性特色产业、支撑性特色产业和基础性特色产业组成,其中标志性特色产业包括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和农村特色水产养殖业;支撑性特色产业包括农村特色旅游业和农村特色传统手工业;基础性特色产业包括农村电子商务和农村特色商贸业。论文构筑了苏州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的空间组织的三种形态,即特色村、特色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综合体,并设计了“两大特色产业综合体、十四大特色产业集聚区、若干特色村”、“两核、两轴、多节点”空间布局方案。
陈龙军[3](2016)在《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历经40余年的发展,蠡口国际家具城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华东第一的家具批发市场,家具产业也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是,在国际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下,最近几年,面对家具产业区域集聚日益明显的趋势,蠡口家具产业的相对竞争优势日趋减弱,企业普遍面临着竞争力下降、增长乏力的问题。本文围绕蠡口家具城的发展历程、家具行业国内外发展状况、家具城自身发展状况等方面,对蠡口国际家具城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运用SWOT矩阵模型分析、提出了蠡口国际家具城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具体包括:品牌竞争策略、质量竞争策略、利用集群优势、加强行业协会作用、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孙莉坤[4](2016)在《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复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杭大运河北运河段沿岸的众多城镇,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依靠国家重要交通线生成和发展起来的线性城镇群落。日前,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其在工程技术、生态景观、游憩资源、文化遗存以及国家形象等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现实和潜在价值,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势必随之发生重大转变。本文选择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作为研究案例,目的是为了探索运河沿岸城镇新的历史使命,寻求区域协作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趋势背景下的沿运河沿岸镇复兴发展策略。这将有助于河流及其沿岸城镇互动生长关系的研究,尤其在协同保护开发方面对京杭大运河沿线城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京杭大运河复航与国家战略发展的大背景,结合研究范围内的城镇发展特点,提出运河沿岸城镇复兴策略的研究框架。文章探讨运河城市内涵,追溯运河与城市相互依存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影响运河沿岸城市复兴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以遗产廊道、城市复兴和区域协同发展三种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层层深入分析我国运河城镇的历史发展环境与现代发展特点。其次根据选取案例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的特点,对其所在地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采集了大量资料,以进行具象解析,从京杭大运河香河段地域运河水系格局演变和沿岸城镇发展演进特征入手,客观评价生态、文化遗存、产业、城镇现状以及区域合作等现实发展条件对运河及沿岸城镇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范围内生态体系、文化遗产系统、经济产业发展体系、城镇空间发展与区域合作协同性五个关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准确把握运河沿岸城镇未来发展方向。根据以上关联要素分析,提出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复兴规划策略,以生态体系的复苏为前提,从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的视角下提出对运河综合开发的复兴策略,在建立运河流域协调发展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协同规划复兴的背景,提出运河与城镇互促式的发展策略。
韩焦[5](2014)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文献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纷纷改制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一度进入一个繁荣旺盛的时期而颇受关注。于是,研究者们将工艺美术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产品、市场、管理、政策、法规、创意、品牌、技术、资金及生产组织形态等诸多领域,关于工艺美术行业的研究蓬勃兴起,这一方面体现了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繁荣,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此方面研究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本文以艺术学的研究视角为出发点,综合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及艺术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关于工艺美术行业研究的相关论着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二十多年来的研究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及总结。本文将关于工艺美术行业的研究具体分为产品研究、生产组织形态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管理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五个部分,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与分析,试图站在宏观的角度形成一个合理的评判视角,目的是对二十多年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与了解,整理出一条当代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的方法与脉络。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二十多年来中国政府机构、学者、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企业及民间个体等在工艺美术行业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同时也暴露出对这方面研究的缺点与不足,以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明确未来工艺美术理论的研究方向与方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理论研究可以发现当代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折射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特点,为工艺美术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施雯[6](2014)在《基于空间生产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中心城市快速持续扩张,其空间结构由最初的单中心逐步向多中心演化,都市区化也越来越明显。根据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空间重组与重构本质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如果不对空间活动赖以运行并受其改变的社会制度给以应有的关注,就无法对空间转型与重构进行充分的理解。鉴于此,本文基于新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尝试建立了一个城市结构演化的综合分析框架,将苏州中心城市空间演化“嵌入”到具体地方化的社会制度变迁场景之中,基于空间生产的解释视角,分析了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及机制;基于空间生产的批判视角,提出了苏州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策略。首先,基于空间生产的基本理论内涵,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空间生产的运作逻辑,从“资本-权力-空间”互动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根据空间生产的动力不同,将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资本-权力-空间”互动的角度,分析各个阶段空间结构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认为:(1)1980年代,国企改革、市管县体制的实施共同推动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的生产,形成单中心的空间结构;(2)1990年代,外来资本和地方政府互动推动苏州中心城市资本的空间化,使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特征;(3)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两次大的撤县建区行政区划调整,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的交织、权力关系的再生产共同推动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的扩张,使苏州中心城市都市区化越来越明显。最后,基于空间生产的过程思辨和“时空统一的辩证乌托邦”城市理想,认为“重物质空间,轻社会空间”的空间生产方式导致了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的隐忧;基于目前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的优化策略。
王柳,侯爱敏,包婷婷[7](2014)在《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被撤并乡镇功能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通过撤并乡镇和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为新时期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集聚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被撤并乡镇在发展中也存在体制不顺、功能重叠、投入不足、建设不够、服务弱化、办事不便等问题。究其根源,被撤并乡镇的定位研究不足是重要原因。因而,被撤并乡镇在功能定位时应依据政策与规划的指引、新镇域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及自身发展条件与潜力,遵循经济性、独特性、前瞻性与动态性原则,通过整体规划、分类改造;统筹兼顾、互补发展;创新制度、优化环境,将撤并后的乡镇演化为城乡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新型居住区的最佳选择点、城乡文化的交融区、乡镇自治的平台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
张皓[8](2010)在《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地理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它既是新艺术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也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本文首先重申地理、空间在艺术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价值意义,希望平衡时间和历史所主导的实践意识和理论意识,任何历史和时间的进程都必须在一定空间和地理层上展开,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文化通常通过一系列特定空间里的形式和活动来获得再现,不同的文化产出于不同的区域从而创造各不相同的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化景观,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也深深根植于文化景观这一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上。艺术通过创造和想象,对不同的地理景观进行了表现和阐释,展现了多样的富有感情的理解世界的方法,赋予空间关系不同的社会意义,说明了生活的本质和时代的变迁。艺术作为可定位的特定的现象,有着内在的地理学属性,本文将和艺术相关的地理环境和思维结合在“艺术场”结构语境中,揭示了地理空间的结构和所规范的社会行为,说明艺术图像和风格不是孤立和客体的存在,而是与特定地理空间中的行为及思维有着有机的特殊的历史关系。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地理纬度,就是探讨具体地理环境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作品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勾勒出艺术地理景观所蕴含的内在差别及复杂意义。本文以地方意识作为把握不同空间意识结构的基本内核,由宏观的全球、国家、地方三者空间辩证关系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影响的研究,过渡到乡村与城市相对微观的地理空间的研究,并且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独特城市空间的进行具体分析。希望通过这样递进的地理层次分析,展现不同空间范畴中独特的富有象征性艺术景观,丰富观察的角度和解释的可能性,揭示艺术与地域间的现实情景,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抛弃种种空洞乏味的抽象性话语的叙述,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当下性。从而在地理空间中还原艺术生动的整体感,更好的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艺术的身份的根源及其发展方向,对中国艺术未来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重建新的文化定位和地域认同。
相宣[9](2003)在《打造家具市场“航母”》文中研究说明 出苏州古城向北,沿205省道元和段两侧,矗立着一幢幢高档气派的家具展厅,这就是苏州市相城区被誉为“华东第一,全国第二”的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整个家具城占地1000多亩,营业、仓储面积120多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近40亿元,汇聚了国内外4000多家客商。经江苏省资产评估中心评估,“江苏
柳翰[10](2003)在《华东家具第一城——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0月17日国际名优家具(江苏蠡口)博览会暨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成立五周年庆典在苏州市相城区隆重举行。博览会的开幕充分展示了苏州相城区的崭新面貌和家具产业优势。借此机会,我们就家具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我们相信蠡口的经验必须将中国家具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华东家具第一城——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东家具第一城——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苏州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三农”问题 |
1.1.2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 |
1.1.3 相城区农村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产业集聚理论 |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2 国内外特色产业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特色产业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特色产业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2.3 国内外特色产业发展实践 |
2.3.1 国外相关实践 |
2.3.2 国内相关实践 |
2.3.3 实践总结 |
第三章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布局的理论探索 |
3.1 农村特色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
3.1.1 特色产业的内涵 |
3.1.2 特色产业的特征 |
3.2 农村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与思路 |
3.2.1 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
3.2.2 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
3.3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要素 |
3.3.1 特色产业发展的影响要素 |
3.3.2 特色产业布局的影响要素 |
3.4 农村特色产业的空间组织形态 |
3.4.1 特色村 |
3.4.2 特色产业集聚区 |
3.4.3 特色产业综合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 |
4.1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
4.1.1 以水产养殖业为特色(1949 年-1980 年) |
4.1.2 以乡镇工业为特色(1981 年-2000 年) |
4.1.3 以商贸物流业为特色(2000 年-2010 年) |
4.1.4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2011 年至今) |
4.2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
4.2.1 地理区位条件 |
4.2.2 资源禀赋条件 |
4.2.3 市场需求条件 |
4.2.4 人才资源条件 |
4.2.5 政策环境条件 |
4.2.6 科技支撑条件 |
4.3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
4.3.1 优势特色产业部门已经逐渐凸现 |
4.3.2 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
4.3.3 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差异 |
4.3.4 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载体数量众多 |
4.4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1 特色产业发展缺乏顶层战略设计 |
4.4.2 特色资源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 |
4.4.3 特色产业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 |
4.4.4 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尚未形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州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策略 |
5.1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 |
5.1.1 特色产业发展定位 |
5.1.2 特色产业发展目标 |
5.2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体系 |
5.2.1 特色产业选择思路 |
5.2.2 特色产业体系构建 |
5.3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的结构框架 |
5.3.1 标志性特色产业 |
5.3.2 基础性特色产业 |
5.3.3 支撑性特色产业 |
5.4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策略 |
5.4.1 提升农村特色产业战略地位 |
5.4.2 引导农村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
5.4.3 延伸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链条 |
5.4.4 构建农村特色产业人才基础 |
5.4.5 加强农村特色产业市场培育 |
5.4.6 推进农村特色产业技术创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苏州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空间布局 |
6.1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空间布局思路 |
6.1.1 依据产业影响因素集聚布局 |
6.1.2 依据产业链条组织集群布局 |
6.2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空间布局原则 |
6.2.1 规模集聚原则 |
6.2.2 立体兼容原则 |
6.2.3 延展连续原则 |
6.2.4 生态效益原则 |
6.3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行业空间布局 |
6.3.1 标志性特色产业布局 |
6.3.2 基础性特色产业布局 |
6.3.3 支撑性特色产业布局 |
6.4 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空间布局方案 |
6.4.1 特色村布局 |
6.4.2 特色产业集聚区布局 |
6.4.3 特色产业综合体布局 |
6.4.4 总体空间格局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研究的方法、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文章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关于企业战略的相关研究 |
2.1.2 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
2.1.3 关于家具行业现状的相关研究 |
2.1.4 关于家具行业外部环境分析的相关研究 |
2.1.5 关于家具行业优化升级相关策略的研究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SWOT分析模型 |
2.3 文献评论 |
3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家具产业发展国际格局 |
3.1.1 家具产业的国际发展趋势 |
3.1.2 家具经销模式的发展趋势 |
3.1.3 家具产品的国际流行趋势 |
3.2 国内家具产业发展态势 |
3.2.1 近十年国内家具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3.2.2 国内家具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3.3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3.1 政治环境分析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社会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3.5 PEST分析结论 |
4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内部情况分析 |
4.1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的基本情况 |
4.2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的发展历程 |
4.3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的SWOT分析 |
4.3.1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的竞争优势分析 |
4.3.2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的竞争劣势分析 |
4.3.3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的竞争机遇分析 |
4.3.4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的竞争威胁分析 |
4.3.5 SWOT矩阵分析 |
5 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的战略选择 |
5.1 实施品牌竞争策略 |
5.2 实施产品质量竞争策略 |
5.3 强化集群效应,防范集群风险 |
5.4 发挥蠡口家具行业协会的作用 |
5.5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复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与运河的关系 |
1.1.2 京杭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热潮 |
1.1.3 京杭大运河北运河段复航 |
1.1.4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推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范畴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运河城镇复兴规划的基础研究 |
2.1 运河城市内涵 |
2.1.1 运河历史与现状 |
2.1.2 运河城市的形成与变迁 |
2.1.3 运河城市复兴影响因素分析 |
2.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2.1 遗产廊道 |
2.2.2 城市复兴 |
2.2.3 区域协同发展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2.3.1 阿姆斯特丹滨河地带 |
2.3.2 曼彻斯特运河体系 |
2.3.3 卡迪夫湾 |
2.3.4 首尔清溪川及周边地区 |
2.3.5 杭州运河新区滨河地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地区现状与问题解析 |
3.1 现状概况 |
3.1.1 历史演变特征 |
3.1.2 生态基础条件 |
3.1.3 历史文化遗存 |
3.1.4 经济产业发展基础 |
3.1.5 沿岸城镇概况 |
3.1.6 区域合作现状情况 |
3.2 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地区问题解析 |
3.2.1 运河生态体系问题解析 |
3.2.2 文化遗产系统保护问题解析 |
3.2.3 经济产业发展体系问题解析 |
3.2.4 城镇空间布局与运河关系问题解析 |
3.2.5 区域合作协同性问题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复兴规划策略 |
4.1 生态体系复兴规划策略 |
4.1.1 保证运河水质水量 |
4.1.2 运用网络型生态保护与发展模式 |
4.1.3 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4.2 文化遗产复兴规划策略 |
4.2.1 保护开发运河水文化遗产 |
4.2.2 整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
4.3 产业集群复兴规划策略 |
4.3.1 建设发展运河产业集群 |
4.3.2 保护与复兴传统产业 |
4.4 城镇空间生长复兴规划策略 |
4.4.1 沿岸土地利用的调整和规划 |
4.4.2 城市滨水空间的复兴 |
4.5 区域协同规划复兴策略 |
4.5.1 建立运河流域协调发展体系 |
4.5.2 积极融入一体化发展态势 |
4.5.3 差异化发展 |
4.5.4 预留服务功能发展空间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研究历程述略 |
第一节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的徘徊期 |
第二节 21 世纪至今的再发展期 |
第二章 工艺美术产品研究 |
第一节 产品创新研究 |
第二节 品牌建设研究 |
第三章 工艺美术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
第一节 个体独立式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
第二节 公司垂直一体化式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研究 |
第四章 工艺美术市场研究 |
第一节 工艺美术市场现状及发展研究 |
第二节 工艺美术品拍卖与收藏市场研究 |
第三节 工艺美术进出口贸易研究 |
第五章 工艺美术行业管理研究 |
第一节 行业管理现状研究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制约下政府职能研究 |
第三节 行业法规体系建设研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 |
第六章 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第二节 学校教育模式研究 |
第三节 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第四节 对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着作目录索引 |
一、专着 |
二、部分相关着作 |
三、发展报告 |
四、会议论文集 |
附录二: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
一、期刊论文 |
二、学术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空间生产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苏州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
1.1.2 苏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 |
1.1.3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转向都市区化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阶段与特征 |
2.1.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阶段 |
2.1.2 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特征 |
2.2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 |
2.2.1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 |
2.2.2 从经济学的角度 |
2.2.3 从政府行为的角度 |
第三章 空间生产理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
3.1 空间生产理论 |
3.1.1 空间生产的思想渊源 |
3.1.2 空间生产的基本概念 |
3.1.3 空间生产的主要内容 |
3.1.4 空间生产的理论内涵 |
3.2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空间生产的运作逻辑 |
3.2.1 从“空间中物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 |
3.2.2 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 |
3.2.3 从“权力空间化”到“权力关系再生产” |
3.3 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四章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空间的生产 |
4.1 政府主导下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1978-1990) |
4.1.1 苏州中心城市发展概况 |
4.1.2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4.1.3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
4.2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1991-2000) |
4.2.1 苏州中心城市发展概况 |
4.2.2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4.2.3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
4.3 市场与政府耦合下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2001-2012) |
4.3.1 苏州中心城市发展概况 |
4.3.2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4.3.3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
第五章 空间生产下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的优化 |
5.1 空间生产的思辨与理想 |
5.1.1 空间生产的过程思辨 |
5.1.2 空间生产的城市理想 |
5.2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的隐忧 |
5.2.1 生态环境的持续污染 |
5.2.2 地域特色的日渐模糊 |
5.2.3 社会分化的逐趋明显 |
5.3 苏州中心城市空间优化对策 |
5.3.1 注重空间生产的生态化 |
5.3.2 注重空间生产的地域化 |
5.3.3 注重空间生产的正义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空间生产理论是解释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有力分析工具 |
6.1.2 权力与资本的互动是推动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 |
6.1.3 空间形态与社会发展的割裂导致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存在隐忧 |
6.1.4 生态公平与社会公正是未来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生产的关注重点 |
6.2 创新点 |
6.2.1 尝试构建“权力-资本-空间”的综合分析框架 |
6.2.2 思辨看待城市空间生产及其存在问题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被撤并乡镇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州被撤并乡镇功能定位现状及其效应分析 |
1. 功能定位精准的专业经济镇, 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 |
2. 功能定位精准的特色镇, 带动了镇区服务业的发展 |
3. 功能定位模糊或缺失的一般性镇, 发展相对滞后 |
二、苏州被撤并乡镇功能定位的依据与原则 |
1. 被撤并乡镇功能定位的依据 |
2. 被撤并乡镇功能定位的原则 |
三、苏州被撤并乡镇功能定位演化的方向 |
1. 城乡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 |
2. 新型居住区的最佳选择点 |
3. 城乡文化的交融区 |
4. 乡镇自治的平台 |
5. 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 |
四、苏州被撤并乡镇功能定位优化的对策建议 |
(8)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
导论——从时间到空间 |
一、湮没的空间 |
二、空间的重申 |
三、艺术地理史 |
四、中国艺术地理 |
五、空间框架 |
第一章 回归大地 |
第一节 人地关系 |
一、人与自然 |
二、景观形态 |
第二节 艺术"场" |
一、场 |
二、展场 |
三、现场 |
四、在场 |
第二章 立足本土 |
第一节 中国制造 |
一、中心与边缘 |
二、全球、国家与地方 |
第二节 我爱北京天安门 |
一、四方之极 |
二、体国经野 |
三、天安门前 |
第三章 乡村与都市 |
第一节 农村包围城市 |
一、乡土寻根 |
二、国家山河 |
第二节 都市意识 |
一、解读都市 |
二、拼贴都市与拼贴艺术 |
三、游荡者 |
四、废墟景观 |
下篇 |
第四章 京派文化与艺术北京 |
第一节 意象北京:皇城根下 |
一、城市元素 |
二、首都北京 |
三、国家视角 |
第二节 北京艺术地图:庙堂和江湖 |
第五章 海派文化与艺术上海 |
第一节 意象上海:十里洋场 |
一、租界摩登 |
二、上海人家 |
第二节 上海艺术地图:天堂孤岛 |
第六章 岭南文化与艺术广州 |
第一节 意象广州:别样实验 |
一、珠江三角洲:大跃进 |
二、日常实践 |
第二节 广州艺术地图:寻常巷陌 |
第七章 巴蜀文化与艺术成都 |
第一节 意象成都:民间叙事 |
一、本能生活 |
二、街头市井 |
第二节 成都艺术地图:闲适之境 |
第八章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
附录 |
附录一:城市意象调查表 |
附录二:北京意象图 |
附录三:上海意象图 |
附录四:广州意象图 |
附录五:成都意象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华东家具第一城——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苏州相城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D]. 汪亚静. 苏州科技大学, 2016(05)
- [3]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发展战略研究[D]. 陈龙军. 苏州大学, 2016(02)
- [4]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复兴规划研究[D]. 孙莉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文献综述[D]. 韩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4(08)
- [6]基于空间生产的苏州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 施雯.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3)
- [7]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被撤并乡镇功能定位研究[J]. 王柳,侯爱敏,包婷婷.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8]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 张皓.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9]打造家具市场“航母”[J]. 相宣. 群众, 2003(04)
- [10]华东家具第一城——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纪实[J]. 柳翰.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