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I战略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珊[1](2021)在《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效果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这一理论命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实践,又是当代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的现实体现。当前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诸如金融与科技“两张皮”与融合度不高之类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针对“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率”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从实证分析角度出发围绕创新效率来展开,而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与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却尚未得到全面认识与梳理。科技金融的支持“科技创新”的内在机制是如何推动的?不同方式的科技金融支持是否对科技创新起到不同作用?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是否有区域异质性?这些都是需要加以梳理并深入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首先通过建立数理模型,推导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然后引入三种金融支持方式验证其对科技创新支持的提升或抑制作用。其后利用DEA方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我国各省的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践效果进行研究,并细化分析科技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最后基于协同学的视角,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视为协同发展的复合协同系统,通过建立复合协同系统模型,判断两者之间协同度现状及发展趋势。在从数理模型到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本文揭示了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外在环境影响;明确了我国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支持作用和区域异质性;分析了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为我国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总结。本文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考虑科技金融支持的情况下,市场均衡状态下的企业自发的科技创新决策是厌恶风险的,而且产业内存在企业间过度竞争的可能,相比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决策有改进空间。政府应以科技金融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加大对高风险研发项目的资源投入,并引导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留在产业内,避免恶性竞争。(2)引入三种科技金融支持,通过挤出效应、扭曲效应和企业数量控制作用影响企业自发决策行为,验证了科技金融支持能够矫正企业自发决策的风险厌恶偏向,改善社会福利水平。(3)科技金融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效率有明显的正向支持作用,且科技金融支持方式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企业自有资金投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外商投资却产生抑制作用。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区域差异较大的现状,在此只有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支持作用,最大程度提升科技创新效率。(4)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在不同地区存有较大差异,且大部分地区的良性发展趋势都不稳定。政府既需要努力提高公共科技金融的投资绩效,也需要注重创造条件改善市场科技金融的投资绩效。本文有以下创新:(1)本文采用数理模型研究方法,经由推导得出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企业自发的研发资源投入决策出现风险厌恶的偏向,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研发决策相比有改进的空间。这有助于厘清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内部驱动机制。(2)将外部制度与政策因素引入数理模型中对其影响予以分析,针对三种科技金融的支持,考察不同的科技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带来的提升或抑制作用。并将科技金融投入成本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福利增值纳入考量范围之中,从而更加合理的对科技金融支持的影响差异进行研究。(3)通过建立“数理分析—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框架,将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作用机制和效果差异的问题梳理建立在该研究框架之中,通过分析得到了可信的、严谨的、可比的数据及结果,最后逻辑连贯的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杨雯冰[2](2021)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仿真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是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而产生的,国家颁布此政策是为了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为其产出提供指引和动力。近年来,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出台数量相比过去大幅增加,十九大上创新也是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国家也有计划性、倾向性的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发展。改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既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期目标。因此,深入理解并揭示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及不同政策强度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变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然后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内容进行分析,接着构建了适合系统仿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对以上内容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明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之后,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陕西省作为分析的对象,使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仿真预测分析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数量骤增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有显着促进作用;(2)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子系统对现行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结构的灵敏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协同绩效大于企业绩效大于学研方绩效;(3)后续如果继续沿用现行政策结构,则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灵敏度会逐渐降低,即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会变弱;(4)从政策工具的效果来看,环境型政策效果显着,供给型政策效果相比较为乏力,需求型政策数量太少。本文从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角度出发,研究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提出了一些政策优化的建议。
季建万[3](2021)在《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国家在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建设。在此背景下,构建科学全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框架,定量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对于及时刻画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为选题,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缺少从差异化角度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框架、缺少结合多源时空数据构建指标体系以及缺少从空间角度测度区域内部不同要素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等不足,从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六个要素选取25项指标,通过对指标进行处理与分析,分别从发展度、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三方面对京津冀各要素进行分析。基于本文所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能够对京津冀区域不同时期的协调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与刻画。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建立了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为: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其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等各要素内部发展水平趋于提高、内部差异趋于缩小,从而整体向前发展的过程。基于此,本文首先利用克朗巴哈系数法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得到其四期平均值为0.8977,达到“较好”等级;其次,计算各要素的组合权重值,得到经济要素权重值最高(0.3466),其次分别是社会、资源利用、人口、生态与环境。(2)构建了基于遥感的京津冀生态质量评价框架。结合MODIS遥感产品与谷歌地球引擎云处理平台,计算得到京津冀城市群四期遥感生态指数,结果表明四期第一主成分平均集成了70.09%的信息;其次,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生态质量表现为倒“N”型的变化趋势,其值从2001年的0.43波动提升到2015年的0.46,年均变化率为0.47%;最后,提出的归一化生态质量时间差异指数(NETDI)计算结果表明坝上高原和冀西北山区生态质量提升明显(26.19%),而冀东南平原区生态质量表现为小幅下降趋势(-5.41%)。(3)评价了京津冀在城市和城市群尺度上的发展度。结果表明:在城市尺度上,北京市与天津市综合发展度一直位于前两名,其四期均值分别为0.69和0.55,而邢台市综合发展度一直最低,其四期均值为0.30;从发展度等级来看,在2015年,除北京市和天津市等级位于“好”和“较好”外,其余城市均位于“中等”。在城市群尺度上,京津冀综合发展度表现为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四期均值为0.40,年均变化率为4.23%,其发展度等级从“较差”提升到“中等”。(4)建立了一种区域协调指数(CI),在城市群尺度上对京津冀不同时期的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不同要素来看,人口、社会、资源利用与环境要素的协调度表现为上升趋势,四期均值分别为0.84、0.61、0.70和0.89,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49%、2.29%、1.34%和0.35%;经济和生态要素的协调度表现为下降趋势,四期均值分别为0.69和0.83,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98%和-0.23%。从京津冀综合协调度来看,其表现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四期协调度分别为0.76、0.74、0.76和0.77,年均变化率为0.0005%,其协调度等级均位于“较好”。(5)建立了一种区域协调发展指数(NCDI),在城市群尺度上对京津冀不同时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不同要素来看,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要素的协调发展度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四期均值分别为0.60、0.45、0.43、0.50、0.56和0.67,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70%、5.89%、3.21%4.08%、0.30%和2.49%。从京津冀综合协调发展度来看,其表现为上升趋势,四期协调发展度分别为0.40、0.45、0.53和0.59,年均变化率为3.15%,其协调发展度等级均位于“中等”。
王君[4](2021)在《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趋势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与应用,提出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层面决策方法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优化高等院校办学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国高等院校经历了自由发展、加速发展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各大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面临着高层认识不统一、管理流程不严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内控制度、风险防范、监督评价和内控环境等深层次因素造成的,因此,迫切需要从深层角度来解决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各层面问题所带来的挑战。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涉及到学校主体、监督部门、校办企业,甚至是校外实体和个人等,对其进行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此,本文采用多种学科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涵盖系统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博弈论、统计学及控制论等多种学科原理,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提出了研究重点和难点,结合了多种模型和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到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风险、成本效益、监管模式、决策绩效及系统优化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夯实了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决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高等院校视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了内部控制风险评价目标与指标层级结构,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设计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评价,得出了样本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情况,为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其次,采用关系矩阵方法对我国高校成本效益决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始终是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了博弈论中的关系矩阵方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剖析了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效率和适度内部控制问题,在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主体和监督部门基于成本分担的关系矩阵和基于声誉价值的关系矩阵,并对高校主体和监督部门的关系情景进行了讨论。接着,采用粒子群算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决策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高等院校独立单元和分校区的监管涉及到路径优化问题,其内部控制监管模式是建立在安全监管中心巡视路径优化的基础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的“集中—分散”巡视路径优化模型,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并对比分析四种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安全监管中心巡视路径优化问题设计了编码系统,并进行了仿真求解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可动态调整的优化路径策略,以适应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的需要。然后,采用AHP-FCE模型对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内部控制绩效是高等院校内容控制的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案例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基本状况,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问题,界定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对象、问题和评价原则,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的思路框架、目标原则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AHP-FCE算法原理,构建了AHP-FCE评价模型,并采用了AHP-FCE模型对案例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为高等院校提高内部控制绩效提供了参考。最后,以系统论为工具深入研究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优化决策问题。基于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运作体系,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方法,并对高等院校多方面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和目标,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理论演化和实践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角度,从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提出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以便夯实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基础,为解决我国高等院校深层次内部控制问题提供了优化策略。
海客(HAYKEL T0UMI)[5](2021)在《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突尼斯中文教育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师资、教材、教学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突尼斯中文教育的良好发展。本文立足于语言规划和汉语国际传播理论,对突尼斯中文教育进行历时与共时的研究,聚焦突尼斯中文教育的“三教”(师资、教材、教法)问题,分析突尼斯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评析中文教育在突尼斯的地位,提出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对策,不仅可以为中文教育国别化研究增加一个个案,丰富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同时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突尼斯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并且对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中文教育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研究资料。我们对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布尔吉巴语言学院和19所开设中文课程的高中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在大学任教的7位本土汉语教师和1位输入式教师以及在高中任教的7位本土汉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实地走访了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布尔吉巴语言学院、马尔萨高中等开设中文教育的学校和机构,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研究材料,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师资方面,突尼斯中文教师数量较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输入型教师,即由中国国家汉办派出的中国教师(7人);一类是突尼斯本土汉语教师(25人),其中在中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毕业于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汉语本科专业的教师21人。突尼斯汉语师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格中文教师短缺;中文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中文教师选拔和评估标准;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不足;教师收入偏低导致教师热情不高。改进突尼斯中文师资的对策为:制定突尼斯本土中文教师标准;加大本土教师培养力度,充实突尼斯中文师资力量;加强中文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提高中文教师待遇水平。教材方面,40年以来突尼斯各高校中文教育一直使用中国政府赠送的通用型教材,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主,本土中文教材只有一套在高中使用的教材《龙》,缺乏针对高校和培训机构的本土中文教材。教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输入型教材缺乏对突尼斯学习者的针对性;本土中文教材严重缺乏;教材种类不够丰富。改进突尼斯本土中文教材的对策为:培养汉语知识足以承担编写任务的本土教师;本土教师和中国教师一起参加编写教材的项目;注重开发纵向的系列教材和横向的配套教材;根据突尼斯学习者的特点筛选教材内容。课程与教学方面,突尼斯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法来支撑中文教学,教师常常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法以语法翻译法为主,部分教师也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汉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不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教学中缺乏中国文化元素,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改进突尼斯汉语教学的对策为: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听说能力培养;创造中文情景,营造轻松氛围,增加学习者的开口率;采用任务教学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为汉语学习者创造更多文化体验和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语言规划角度看,突尼斯是一个多语社会,中文在突尼斯的地位不太高,中文教育的竞争力有待提升。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中文教育缺乏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中文教育体系不完整,教育机构数量无法满足中文学习需求;突尼斯中文教育存在“四缺”现象,即:缺乏行业标准、缺少专业的汉语师资、缺少有针对性的本土汉语教材、缺少适合突尼斯学习者的汉语教学法,直接影响了中文教育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发展突尼斯的中文教育,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一)政府应更加重视中文教育,为中文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二)增加各级各类中文教育机构的数量,扩大中文教育规模;(三)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包括汉语能力标准、教学大纲、教师标准等),确保中文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四)解决“三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中文教育水平;(五)加强与中国高校和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六)借鉴法国中文教育的有关标准和汉语教材。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在中文教育发展上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因此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解决方案对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有一定借鉴意义。
甄文静[6](2021)在《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相继提出,全社会对全民健身的关注度大幅提升,推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已成为深化体育改革和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形势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成为群众的热切需求和政府的现实任务。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作为推行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现已成为学界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学界对体育领域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突出地域和省情差异,特别是针对西部欠发达省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研究屈指可数,在全民健身领域的绩效评估实践应用也相对薄弱。基于此,本文以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文献、专家访谈、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为框架,选择“投入”“产出”“效果”作为指标构建维度,初步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组建了由体育领域专家学者、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构成的专家组,在对专家组成员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后,对指标进行了遴选,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构建了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评价体系的形成,提出了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的评价模式和测评标准,建立了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水平评价和等级量化的标准。最后,结合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效果的评估工作,对青海省“十三五”期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最终得出“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得分为80.53分,评价结果为良好这一结论。结合青海省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和本文测评结果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其绩效评价提出对策建议。
张志英[7](2021)在《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组织边界和知识来源为标准,企业的研发活动可以划分为内部研发和合作研发两种模式。政府推出多种研发资助措施,并将加强不同组织间的研发合作作为政府资助政策引导的目标之一,以期提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纺织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纺织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纺织产业进入了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的新阶段,加快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纺织产业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虽然纺织产业研发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经费逐年增加,但政府经费在企业研发经费总额中占比却较低。政府研发资助低于最优水平,不能充分发挥诱导私人研发支出的作用,无法实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同时,政府研发资助的实际效果也引发了众多质疑。政府研发资助是否真正促进了纺织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对象,在深入剖析纺织产业创新现状及政府研发资助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负二项回归模型、二项选择模型、顺序选择模型及路径分析模型等,探讨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复杂联动关系,主要围绕“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并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研究:问题一,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在权变视角下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的差异;问题二,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有何影响以及在权变视角下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的差异;问题三,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是否有影响以及不同研发模式之间是否存在互动效应;问题四,纺织业研发模式在政府研发资助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中介作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显着激励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会增强政府研发资助的激励作用;分别对纺织业内的纺织子行业、化纤制造子行业与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的研究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子行业内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在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所有权性质发挥显着的削弱型调节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激励作用更高,而在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中结果正好相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作用还会因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结果,主要体现为,在纺织子行业与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明显地增强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而在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则会增强政府研发资助在国有企业中的激励效应。(2)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有显着促进作用。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开展的基于科学的合作的促进效应大于其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促进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合作研发的影响会因企业内部研发强度而异,相较于内部研发强度较低的企业,政府研发资助在内部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内对外部合作的激励效应更大。(3)纺织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都对创新绩效有显着促进作用。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任何一种合作研发模式,在合作研发模式中,基于科学的合作模式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基于市场的合作模式带来的激励效应;内部研发与两种合作研发模式对科研储备绩效的促进效应都大于其对市场表现绩效的促进效应;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在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过程中存在互补关系,合作研发通过与内部研发结合可以发挥更大的激励效应,企业同时开展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更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4)纺织业内部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合作研发过程中发挥显着的中介效应,其中在政府研发资助对基于科学的合作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在政府研发资助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影响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企业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多重中介效应,表现为三种途径:一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内部研发、内部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二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内部研发、内部研发促进合作研发(基于科学的合作与基于市场的合作)、合作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三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基于科学的合作、基于科学的合作促进科研储备绩。尽管政府研发资助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了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在所有路径中,内部研发是整个创新链的核心环节,政府欲通过促进企业合作研发进而促进创新绩效发挥研发资助的杠杆作用收效甚微。基于研究结论,总结了研究的政策启示:继续加大政府对纺织业的研发资助力度,注重资助目标的明确性;完善纺织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维护创新者的利益,保证资助资金的有效利用;建立真正有效的政府驱动型合作创新平台,实现政府资助目标通过高强度的研发合作机制有效传导;制定有效提高纺织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措施,避免与创新相关的市场无效率行为。研究结论不但深化了外部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中关于政府资助政策影响创新绩效机制的理解,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和更具针对性的旨在推动我国纺织业开展多样化研发模式、提升创新绩效的科技资助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王楚[8](2021)在《3T理论视角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时代的退却,创意经济时代开始萌发,在这个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对地区的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与之相伴的是创意能力对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性作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然成为城市的战略发展需求。在新时代下,我国城市想要在国际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是关键。上海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受国际社会认可的中国城市,提升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将会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向世界的好机会。3T理论是理查德·弗罗里达提出的着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论,它将人才、技术和宽容度作为驱动创意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3T要素本身内在也存在着紧密联系,宽容的城市环境能够吸引创意人才进入,创意人才的聚集能够带来技术的创新,而创意人才和技术的作用也会增加城市的宽容度。本文基于3T理论,研究三项创意指标对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大小,从而得出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本文先是运用定性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说明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所处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内部的优势劣势、外在的机会威胁,分析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从创意人才、技术和宽容度角度出发,例举说明了上海的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反映出了部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而后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在“3Ts”创意评价指数、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等国内外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以3T理论的三项指标为主要依托,根据我国国情,参考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构建出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城市间的横向对比与时间轴上的纵向对比,按照评价指标收集与整理统计数据,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得出影响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及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的优劣势,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如何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综上,通过本文的研究,明确对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具有影响的因素,全面分析上海文创产业发展现状,设计出适用于我国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计算模型,有针对性地给出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价值。
刘璇[9](2020)在《基于BSC的YQ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调味品企业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业内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升级。企业若想应对挑战,需分析战略、明确战略目标,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愿景的绩效评价体系。基于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系统的工具方法,实现定期对企业营运效果与效率的综合评判。这样不仅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且支持企业价值创造力的提升。调味品行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行业竞争激烈且发展模式较为传统,欠缺关于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对调味品企业进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是一种新的探索。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作为一个全面的绩效管理框架体系,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出发,以战略目标为核心,通过全面描述、衡量和管理战略目标,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运作方法和行动,进而衡量公司的绩效。因此本文以YQ调味品公司为例,基于BSC对其绩效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本文的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引出研究的背景,探讨研究的意义,介绍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调味品行业的研究现状,介绍了BSC的理论方法以及BSC的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在该部分介绍本文研究所需使用到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包括关键绩效指标与战略地图,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第三部分介绍了调味品行业的概况与行业特点。结合YQ公司自身的背景和发展愿景,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利用态势分析法(SWOT)定位YQ公司的发展战略。最后依据YQ公司的战略执行情况与绩效评价体系现状提出解决方案;第四部分通过对YQ公司实施BSC绩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以及体系构建前的准备。依据一定的原则完成指标体系的构建;第五部分依据AHP的权重结果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结果的探讨。并提出实施基于BSC的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以及后续使用的反馈机制;第六部分是对于全文研究的思考与总结。本文基于BSC构建的YQ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符合其发展愿景,有助于提升其管理能力,更好的进行经营决策。该研究开拓了调味品行业研究绩效评价体系应用的先例,也扩展了BSC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宋哲琦[10](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二、CI战略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I战略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效果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对科技金融能够并显着促进科技创新的研究 |
2.1.2 对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创新作用存疑的研究 |
2.1.3 细分测度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贡献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作用的判定研究 |
2.2.2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作用的比较研究 |
2.2.3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作用的行业或企业层面研究 |
2.2.4 少数基于其它视角或方法的研究 |
2.3 研究现状总结 |
3 科技创新基本模型分析 |
3.1 基本模型的设定 |
3.2 单一类型研发项目的企业收益和社会福利 |
3.2.1 I型研发的企业收益 |
3.2.2 I型研发的社会福利 |
3.2.3 Ⅱ型研发的企业收益 |
3.2.4 Ⅱ型研发的社会福利 |
3.3 企业的最大收益决策和市场均衡的存在唯一性 |
3.3.1 企业的研发投入决策 |
3.3.2 企业的进入退出决策 |
3.3.3 市场均衡的存在唯一性 |
3.4 决策层的最优社会福利决策及其存在唯一性 |
3.4.1 决策层的最优研发投入决策 |
3.4.2 决策层的最优企业数目决策 |
3.4.3 最优社会福利决策的存在唯一性 |
3.5 对不同风险程度的研发项目的应用分析 |
3.5.1 企业的次优研发投入决策 |
3.5.2 决策层的最优研发投入决策 |
3.5.3 次优和最优研发投入的比较 |
3.5.4 次优和最优企业数目的比较 |
3.5.5 次优和最优决策差异的成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科技创新扩展模型分析 |
4.1 扩展模型的设定 |
4.2 定额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 |
4.2.1 单一类型研发项目的企业收益 |
4.2.2 企业的最大收益决策和市场均衡的存在唯一性 |
4.2.3 对不同风险程度的研发项目的应用分析 |
4.2.4 定额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3 定比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 |
4.3.1 单一类型研发项目的企业收益 |
4.3.2 企业的最大收益决策和市场均衡的存在唯一性 |
4.3.3 特例:定比科技金融与定额科技金融的对等情形 |
4.3.4 对不同风险程度的研发项目的应用分析 |
4.3.5 定比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4 科技奖励与科技创新 |
4.4.1 单一类型研发项目的企业收益 |
4.4.2 企业的最大收益决策和市场均衡的存在唯一性 |
4.4.3 对不同风险程度的研发项目的应用分析 |
4.4.4 科技奖励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5 混合模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科技金融支持的科技创新效应 |
5.1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测算 |
5.1.1 基于DEA方法的效率测算模型 |
5.1.2 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5.1.3 结果与分析 |
5.2 变量选择、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5.2.1 变量选择 |
5.2.2 模型设定 |
5.2.3 数据来源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分析 |
6.1 协同学视角下的科技金融创新系统 |
6.1.1 子系统定义与属性 |
6.1.2 子系统协同发展 |
6.2 协同度模型设定、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1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
6.2.2 复杂系统协同度模型 |
6.2.3 协同度指标体系 |
6.2.4 数据来源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本文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仿真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
2.1.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 |
2.1.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
2.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 |
2.1.4 本节小结 |
2.2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的概念 |
2.2.2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工具的分类 |
2.2.3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 |
2.2.4 本节小结 |
2.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
2.3.1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概念 |
2.3.2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理论模型 |
2.3.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维度 |
2.3.4 本节小结 |
2.4 系统动力学相关研究综述 |
2.4.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
2.4.2 系统动力学相关研究 |
2.4.3 本节小结 |
2.5 文献评述 |
3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分析 |
3.1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内容 |
3.1.1 供给型政策 |
3.1.2 需求型政策 |
3.1.3 环境型政策 |
3.2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系统构成 |
3.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系统构成原则 |
3.2.2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系统框架 |
3.2.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子系统框架 |
3.3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系统指标权重确定 |
3.3.1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系统指标层次划分 |
3.3.2 构造判断矩阵 |
3.3.3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3.4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目标及原则 |
4.1.1 系统动力学建模目标 |
4.1.2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则 |
4.2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分析 |
4.3 确定系统边界 |
4.4 构建仿真模型 |
4.4.1 因果关系图 |
4.4.2 结构流程图 |
4.5 本章小结 |
5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仿真 |
5.1 陕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 模型检验 |
5.3.1 系统边界检验 |
5.3.2 量纲一致性及积分误差检验 |
5.3.3 极端情况检验 |
5.3.4 历史性检验 |
5.4 模拟与预测 |
5.4.1 学研方绩效模拟预测 |
5.4.2 企业绩效模拟预测 |
5.4.3 协同绩效模拟预测 |
5.4.4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模拟预测 |
5.5 灵敏度分析 |
5.5.1 学研方投入增长速率灵敏度分析 |
5.5.2 企业投入增长速率灵敏度分析 |
5.5.3 创新环境改善速率灵敏度分析 |
5.5.4 创新交流强化速率灵敏度分析 |
5.5.5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灵敏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优化的建议 |
6.1 降低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频率,强化政策落实力度 |
6.2 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的力度 |
6.3 实现多种政策工具有效组合 |
6.4 扩大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作用对象的范围 |
6.5 巩固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
6.6 积极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及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产学研协同创新缋效指标体系打分表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内涵研究现状 |
1.2.2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1.2.3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尺度研究现状 |
1.2.5 区域协调发展数据来源研究现状 |
1.2.6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框架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介绍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社会现状 |
2.1.2 经济现状 |
2.1.3 环境现状 |
2.2 数据来源 |
2.2.1 统计数据 |
2.2.2 矢量数据 |
2.2.3 栅格数据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计算 |
3.1 指标构建的原则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介绍 |
3.2.1 人口指标 |
3.2.2 社会指标 |
3.2.3 经济指标 |
3.2.4 资源利用指标 |
3.2.5 生态指标 |
3.2.6 环境指标 |
3.3 指标结果分析 |
3.3.1 人口指标结果 |
3.3.2 社会指标结果 |
3.3.3 经济指标结果 |
3.3.4 资源利用指标结果 |
3.3.5 生态指标结果 |
3.3.6 环境指标结果 |
3.4 指标归一化及权重的确定 |
3.4.1 指标理想值的确定及归一化处理 |
3.4.2 权重的确定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度分析 |
4.1 人口发展度分析 |
4.1.1 各城市人口发展度分析 |
4.1.2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发展度分析 |
4.2 社会发展度分析 |
4.2.1 各城市社会发展度分析 |
4.2.2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发展度分析 |
4.3 经济发展度分析 |
4.3.1 各城市经济发展度分析 |
4.3.2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度分析 |
4.4 资源利用发展度分析 |
4.4.1 各城市资源利用发展度分析 |
4.4.2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利用发展度分析 |
4.5 生态发展度分析 |
4.5.1 各城市生态发展度分析 |
4.5.2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发展度分析 |
4.6 环境发展度分析 |
4.6.1 各城市环境发展度分析 |
4.6.2 京津冀城市群环境发展度分析 |
4.7 综合发展度分析 |
4.7.1 各城市综合发展度分析 |
4.7.2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发展度分析 |
4.8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度分析 |
5.1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协调度分析 |
5.2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协调度分析 |
5.3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协调度分析 |
5.4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利用协调度分析 |
5.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协调度分析 |
5.6 京津冀城市群环境协调度分析 |
5.7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协调度分析 |
5.8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度分析 |
6.1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协调发展度分析 |
6.2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协调发展度分析 |
6.3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度分析 |
6.4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利用协调发展度分析 |
6.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协调发展度分析 |
6.6 京津冀城市群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 |
6.7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协调发展度分析 |
6.8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
2.1.1 内部控制的内涵 |
2.1.2 COSO内部控制理论 |
2.1.3 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 |
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
2.2.1 基本范围 |
2.2.2 框架体系与概念模型 |
2.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系统论 |
2.3.2 PDCA循环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3.4 控制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决策研究 |
3.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3.1.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
3.1.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价目标 |
3.1.3 指标层级结构及确认 |
3.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分析 |
3.2.2 指标权重设计 |
3.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
3.3.1 一级评价指标得分情况 |
3.3.2 二级评价指标得分情况 |
3.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风险实证分析 |
3.4.1 支持向理机原理 |
3.4.2 模型参数设计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关系矩阵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研究 |
4.1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决策分析 |
4.1.1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效率分析 |
4.1.2 基于成本收益模型的高等院校适度的内部控制分析 |
4.2 基于关系矩阵构建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模型 |
4.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决策分析假设 |
4.2.2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基于成本分担的关系矩阵 |
4.2.3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基于声誉价值的关系矩阵 |
4.3 基于关系矩阵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收益情景分析 |
4.3.1 基于成本分解的情景假设 |
4.3.2 基于效益分解的情景假设 |
4.3.3 高等院校主体和上级部门关系的情景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管模式决策研究 |
5.1 问题描述与数学建模 |
5.1.1 问题描述 |
5.1.2 基本假设 |
5.1.3 数学建模 |
5.2 监管模式决策算法体系 |
5.2.1 算法提出 |
5.2.2 总体框架 |
5.2.3 变体对比 |
5.3 监管模式决策实证分析 |
5.3.1 编码解码 |
5.3.2 算例设计 |
5.3.3 参数设置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AHP-FCE算法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决策研究 |
6.1 案例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概况 |
6.1.1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基本状况 |
6.1.2 高校内部控制的基础性评价 |
6.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原则 |
6.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的评价问题 |
6.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的评价原则 |
6.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绩效评价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1 AHP-FCE算法原理 |
6.3.2 AHP-FCE评价模型建立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系统论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决策研究 |
7.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问题诊断 |
7.1.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方法 |
7.1.2 高校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诊断分析 |
7.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
7.2.1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原则 |
7.2.2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的目标 |
7.3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单位层面的优化方案 |
7.3.1 数据采集 |
7.3.2 优化方案 |
7.4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业务层面的优化方案 |
7.4.1 数据采集 |
7.4.2 优化方案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单位层面指标、要点及评价操作细则 |
附录B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度问卷 |
附录C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现实度问卷 |
附录D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度问卷 |
附录E 影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系统的现实度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动态 |
(一) 国别化汉语传播研究 |
(二) 国别汉语教学的“三教”问题研究 |
(三) 有关国家的中文教育研究 |
(四) 突尼斯中文教育研究 |
四、研究内容 |
五、理论基础 |
(一) 语言规划理论 |
(二) 语言传播理论 |
六、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访谈法 |
(三) 文献法 |
第一章 突尼斯国情及中文教育概况 |
第一节 突尼斯共和国概况 |
一、突尼斯的地理位置优势 |
二、突尼斯历史回顾 |
三、突尼斯的政治格局 |
四、突尼斯经济概况 |
第二节 突尼斯的语言使用情况与语言政策 |
一、突尼斯的语言使用情况 |
二、突尼斯语言政策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教育概况 |
一、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历史 |
二、突尼斯的中文教育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突尼斯中文教师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师发展背景 |
一、突尼斯国民教育体制 |
二、突尼斯教师培养体系 |
三、突尼斯教师在职培训体系 |
四、突尼斯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
第二节 突尼斯中文教师队伍状况 |
一、突尼斯中文教师的来源 |
二、突尼斯高校的中文教师 |
三、突尼斯中学的中文教师 |
四、突尼斯中文教师的构成 |
五、突尼斯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师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一、突尼斯中文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突尼斯中文教材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材概况及输入型教材的适用性 |
一、突尼斯中文教材概况 |
二、输入型教材对突尼斯大学生的适用性分析 |
第二节 突尼斯本土中文教材《龙》分析 |
一、《龙》的结构 |
二、《龙》的内容分析 |
三、《龙》的使用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
一、突尼斯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
二、编写突尼斯本土汉语教材的几点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尼斯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法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 |
一、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初期(1977-1990年)的课程设置 |
二、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第二个时期(1990-1998年)的课程设置 |
三、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第三个时期(1998年-2007年)的课程设置 |
四、突尼斯中文发展第四个时期(2007至今)的课程设置 |
第二节 突尼斯中文教学方法 |
一、语法翻译法 |
二、任务型教学法 |
三、游戏教学法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课程与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一、突尼斯中文课程与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突尼斯中文教学效果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言规划视角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育的地位及发展困境 |
一、突尼斯的外语教育政策 |
二、突尼斯各种外语的地位 |
三、中文教育在突尼斯的地位及发展困境 |
第二节 突尼斯民众对汉语的态度及学习需求 |
一、对汉语的态度 |
二、汉语学习倾向 |
第三节 中阿合作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对策 |
一、中阿关系及其对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的影响 |
二、语言规划背景下的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对策 |
第四节 本研究对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共同问题 |
二、突尼斯解决方案对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研究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突尼斯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汉语) |
附录2: 突尼斯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阿拉伯语) |
附录3: 补充调查: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针对《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的调查)(汉语) |
附录4: 补充调查: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针对教材内容的调查)(英语) |
附录5: 对突尼斯高中学习者的调查问卷 |
附录6: 对突尼斯高中汉语教师的调查问卷 |
附录7: 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中国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8: 高校本土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补充访谈(高校本土教师对《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的看法) |
附录10: 教师访谈结果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及实践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专家访谈法 |
1.4.2 德尔菲法 |
1.4.3 层次分析法(AHP) |
1.4.4 数理统计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
2.1.2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 |
2.1.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理论 |
第三章 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1 系统全面性原则 |
3.1.2 科学合理性原则 |
3.1.3 可操作性原则 |
3.1.4 层次性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3.3.1 评价指标的预选 |
3.3.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3.3.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四章 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绩效实施与评价 |
4.1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本情况 |
4.2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流程 |
4.2.1 数据的收集 |
4.2.2 数据的处理 |
4.3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结果 |
4.3.1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4.3.2 绩效指标赋分标准 |
4.3.3 绩效指标评分情况 |
4.4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结果分析 |
4.4.1 保障措施方面 |
4.4.2 服务供给方面 |
4.4.3 实施效果方面 |
第五章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5.1 存在问题 |
5.1.1 经费投入不足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 |
5.1.2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尚不完善 |
5.1.3 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建设尚未成熟 |
5.1.4 全民健身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
5.1.5 赛事活动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
5.1.6 科学健身指导的覆盖纵深不够 |
5.2 对策建议 |
5.2.1 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新格局 |
5.2.2 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法规制度 |
5.2.3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关系 |
5.2.4 强化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 |
5.2.5 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 |
5.2.6 加强全民健身舆论宣传引导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6.2.1 指标体系的优化 |
6.2.2 评价流程的优化 |
6.2.3 评价结果应用的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专家情况清单 |
附录3 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4 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专家打分表(第二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纺织业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2 中国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现状 |
1.1.3 政府研发资助的必要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4.1 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的概念及类型 |
1.4.2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概念及类型 |
1.4.3 纺织业创新绩效的概念及类型 |
1.4.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2.2 政府研发资助与纺织业研发模式研究 |
2.2.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的影响 |
2.2.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合作研发的影响 |
2.3 纺织业研发模式与创新绩效研究 |
2.3.1 纺织业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2.3.2 纺织业合作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2.4 政府研发资助与纺织业创新绩效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
3.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假设 |
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设计 |
3.2.1 样本与变量 |
3.2.2 模型与方法 |
3.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全样本创新绩效的影响 |
3.3.3 政府研发资助对不同子行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
3.3.4 稳健性检验 |
3.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3.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3.4.2 结果讨论 |
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实证分析 |
4.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研究假设 |
4.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研究设计 |
4.2.1 样本与变量 |
4.2.2 模型设定 |
4.2.3 分析方法的选择 |
4.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4.3.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的影响 |
4.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合作研发的影响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4.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4.4.2 结果讨论 |
5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
5.1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假设 |
5.2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设计 |
5.2.1 样本与数据 |
5.2.2 变量与模型 |
5.3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5.3.1 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5.3.2 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的交互效应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5.5.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5.5.2 结果讨论 |
6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
6.1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研究假设 |
6.2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研究设计 |
6.2.1 样本与变量 |
6.2.2 模型与方法 |
6.3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实证检验结果 |
6.3.1 内部研发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2 内部研发、合作研发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 |
6.3.3 合作研发的门槛效应检验 |
6.4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6.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6.4.2 结果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3T理论视角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理论背景 |
1.1.1.2 实际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预期目标及难点 |
1.4.1 预期目标 |
1.4.2 研究中的难点 |
2 相关理论的文献述评 |
2.1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理论的文献述评 |
2.1.1 文化创意产业 |
2.1.2 创意经济 |
2.1.3 创意城市 |
2.2 3T理论的文献述评 |
2.2.1 人才 |
2.2.2 技术 |
2.2.3 宽容 |
2.3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的文献述评 |
2.3.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 |
2.3.2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宏观视角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微观视角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3.2.1 优势 |
3.2.2 劣势 |
3.2.3 机会 |
3.2.4 威胁 |
4 3T理论视角下上海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4.1 时尚产业 |
4.2 演出产业 |
4.3 旅游产业 |
5 3T理论视角下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模型 |
5.1 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 |
5.1.3 指标解释说明 |
5.2 ANP模型构建 |
5.3 样本说明与数据预处理 |
5.4 实证分析结果 |
5.5 结果解读 |
6 上海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6.1 增强创意人才团队建设 |
6.1.1 吸引创意人才集聚 |
6.1.2 培育创意人才 |
6.2 鼓励科技创新发展 |
6.2.1 加大尖端技术领域投入 |
6.2.2 完善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6.3 保持宽容的城市环境 |
6.3.1 发挥独特的海派文化优势 |
6.3.2 加强国际文化贸易交流 |
6.3.3 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与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致谢 |
(9)基于BSC的YQ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基本理论 |
2.1 调味品行业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 平衡计分卡理论 |
2.3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 |
2.4 绩效评价的其他相关理论 |
2.5 相关工具方法介绍 |
3 YQ公司情况介绍及战略分析 |
3.1 我国调味品行业的现状 |
3.2 YQ公司的背景介绍 |
3.3 YQ公司的战略分析 |
4 基于BSC设计YQ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 |
4.1 BSC在YQ公司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分析 |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前期准备 |
4.3 绘制YQ公司的战略地图 |
4.4 基于BSC的YQ公司指标体系的构建 |
5 绩效评价体系结果检验及实施保障 |
5.1 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结果 |
5.2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判结果 |
5.3 YQ公司的评价结果探讨 |
5.4 实施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
5.5 绩效评价体系的反馈与改进 |
6 结论与启发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启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四、CI战略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效果与对策研究[D]. 陈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仿真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杨雯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 季建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4]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模型决策方法研究[D]. 王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D]. 海客(HAYKEL T0UMI).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6]青海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D]. 甄文静. 兰州大学, 2021(12)
- [7]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张志英.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6)
- [8]3T理论视角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D]. 王楚. 东华大学, 2021(01)
- [9]基于BSC的YQ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刘璇. 东华大学, 2020(04)
-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