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高原第四纪沉积物中石英砂表面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贤[1](2021)在《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文中研究指明祁连山东北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界,北邻阿拉善地块。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影响,北祁连造山带逐渐隆起成山,并在其北侧形成一系列新生代盆地,构成了典型的盆-岭地貌格局。查明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隆升历史,对于解析这一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青藏高原构造生长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东北缘发育有武威盆地,盆地内沉积了厚层的晚新生代地层,是研究区域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的关键区域。本文建立在武威盆地晚新生代高精度磁性地层年代学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沉积特征分析、碎屑锆石物源分析、区域构造解析等方法,恢复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的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武威盆地WW-01钻孔和丰乐盆地沉积特征,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划分为丰乐组和果园组。丰乐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由底到顶粒度逐渐变细,颜色整体为桔红色-砖红色。果园组为一套棕红色-土黄色河湖相沉积,底部发育一套浅砖红色砾岩,粒度向上逐渐变细。第四纪以来,祁连山东北缘存在4期沉积特征明显不同的冲积扇,在武威盆地内部则充填了稳定的砾卵石层。2.基于武威盆地WW-01钻孔高精度磁性地层学和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结果,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甘肃群丰乐组沉积时代限定在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 Ma),区域上相当于兰州-临夏盆地的咸水河组、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组的中下段和宁夏地区的彰恩堡组;果园组的沉积时代为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区域上相当于河西走廊西侧疏勒河组上段、兰州-临夏盆地的临夏组和宁夏地区的干河沟组。3.通过武威盆地WW-01钻孔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了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物源的波动信息:~11.15 Ma以来,北祁连造山带和阿拉善地块竞相为武威盆地提供物源。其中,10.34–9.51 Ma,8.18 Ma,3.51–0 Ma武威盆地物源以北祁连造山带为主;8.69 Ma,8.14–4.05 Ma武威盆地物源以阿拉善地块为主。4.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主要经历4期构造变形:(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21–8.25Ma)NW-SE向伸展变形,控制了丰乐组的沉积;(2)晚中新世(~8.25 Ma)NW-SE向缩短变形,这期变形造成了丰乐组和果园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3)晚中新世-上新世末(~8.25–2.58 Ma)NE-SW向强烈缩短变形,这期强烈变形控制了果园组的沉积,其变形初始时间(~8.25 Ma)可能代表了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的启动时间;(4)晚第四纪NE-SW向伸展变形。5.综合沉积学、磁性地层学、物源波动信息、构造变形特征等,将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早中新世-晚中新世NW-SE向伸展与断陷盆地发育,晚中新世NW-SE向弱挤压与沉积盆地反转;(2)晚中新世-上新世NESW向挤压与压陷盆地发育,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到达祁连山东北缘一带;(3)上新世晚期以来,~3.6 Ma龙首山隆起,区域盆-岭地貌格局初具规模,~2.58 Ma北祁连造山带强烈隆升,武威盆地湖盆消亡,区域现今盆-岭地貌格局定型。
何杰[2](2021)在《珠江及华南河流现代沉积物特征、风化及物源示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流作为陆地和海洋的媒介,将陆源碎屑物质搬运到海洋中,对全球范围内的地球化学循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珠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最终流入中国南海。珠江的演化与中国南部的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以及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所造成的地形的变化息息相关。同时,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记录了亚洲季风系统的演化历史。作为连接亚洲季风气候系统和青藏高原隆升的纽带,珠江沉积物记录了其流域内的构造单元和地貌体系的演化信息。此外,作为南海北部盆地重要的沉积物来源,珠江的演化对于南海北部盆地中的优质储层的预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珠江的演化与过程,一直以来是地貌学家和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珠江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组成以及物源示踪研究对于分析河流沉积物的剥蚀和搬运机制,恢复珠江地质历史演化等相关问题,厘清现代整个亚洲地貌格局的演化,以及揭示河流的演变对季风气候演化的响应与构造地貌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对珠江沉积物进行了物源分析,且得到了一些重要的认识。但是前人的物源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包括传统几种重矿物分析和主要干流的锆石年代学分析,并没有结合沉积物全岩组成以及全面的重矿物分析,前人的取样点多集中在干流,缺乏整个珠江,包括主要干流和支流沉积物的物源信息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学者利用河流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组成对华南地区的风化作用进行研究。鉴于珠江流域沉积物的组成和源汇过程比较复杂,本论文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对河流沉积物的全岩、重矿物、黏土矿物、碎屑锆石U-Pb定年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华南东南部沿岸小河流、长江南部支流以及台湾河流沉积物的矿物学、碎屑锆石U-Pb锆石定年和地球化学分析,对珠江流域的沉积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物源研究,揭示了珠江沉积物物源和风化的控制因素,并结合南海北部盆地中的岩心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进一步对珠江的演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珠江沉积物物源示踪体系,厘清物源和风化作用对于沉积物组成的控制作用,为研究其他河流的演化和重塑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参考的依据。结果表明,伴随着南海的运动和青藏高原的隆升造成的华南地貌的变化,珠江的发育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a)在白垩世早期,此时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华南沿岸地区在俯冲作用下形成了安第斯型岩浆带,此时华南东部的地势高于西部的地势。在此时期华南地区的与岛弧相关的花岗岩向珠江口盆地输送物源主要通过一条小型的沿岸河流,这条小河流被认为可能是古东江;(b)到了白垩纪晚期,此时南海地区的弧后伸展作用开始,南海北部的裂谷盆地开始形成,此时华南东部的地貌继续增加。当时古北江也开始发育,并与古东江贯通;(c)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由于南海裂谷的演化,华南东部的地势增长的速度减慢,此时东部的地势仍然高于西部,华南东部的隆起区为珠江口盆地供源,此时珠江的流域范围仍然局限在古东江和古北江流域,此时古东江和古北江的流域范围也在变大;(d)到了渐新世,南海海底扩张开始,与此同时,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开始快速隆升,华南东部地区的地势逐渐降低,珠江的规模较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没有太大的改变,珠江口盆地的物源仍然来自于华南东部地区的古北江和古东江;(e)渐新世晚期,南海北部地区进入裂陷后期,青藏高原板块的东南部加速隆升,此时华南板块的东部和西部的地势较先前发生反转,西部的地势高于东部,地势的调整使得古珠江迅速向西扩展,与上游的主要支流相贯通;(f)中新世早期至中期,此时珠江已经发育到与现今相近的规模,源源不断的为珠江口盆地供源。气候风化和母岩岩性对珠江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珠江流域的西部到东部,气候从干燥逐渐变得湿润,可移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也在不断亏损。珠江河流沉积物中亏损最为严重的元素为Na和Ca,中国东南部沿岸小河流砂中的低的Ca和Mg含量指示了源于华夏板块的长英质的母岩。在珠江流域风化作用向东逐渐增强,越往东高岭石的含量越高,由于富石英硅质碎屑岩源岩的广泛再旋回,石英的加入使河流砂的风化作用变得模糊。通过研究发现,从沉积物和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组成推断气候条件时应该注意,沉积物和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受多种地质因素的控制,包括母岩的长英质与镁铁质特征以及源区广泛的碳酸盐或硅质碎屑岩覆盖层。在本研究中,最能反应气候条件的参数为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的比值以及Na、Ca、Mg和Sr元素的αAl值,这些参数随着沿海地区向东的季风降水的增加而增加。在珠江和长江南部支流流域,河流沉积物的主要岩性为源于扬子板块的沉积岩和基性岩母岩形成的石英岩屑沉积碎屑砂和源于华夏板块的花岗岩和沉积岩母岩的长石石英河流砂。流经东南海岸岩浆带的福建和浙江省的沿岸小河流河流砂的成分为长石岩屑石英火山岩碎屑河流砂。经计算,珠江流域的河流沉积物中的35—40%来自于扬子板块,60-65%的河流沉积物来自于华夏板块。在中国南方广泛发育喀斯特地貌,主要分为峰丛和峰林喀斯特地貌,在峰丛喀斯特地貌中,被碳酸和硫酸侵蚀的碳酸盐碎屑部分保存下来,而在东边更湿润地区发育的峰林喀斯特地貌中,碳酸盐颗粒几乎被全部溶解。从西部干燥的青藏高原到季风肆虐的沿海地区的强烈气候梯度明显的反映在富含伊利石和富含高岭石的矿物组合中,但在河流砂中,风化作用较难与源岩岩性和再循环的主导作用分离开来。构造硅酸盐的不同耐久性(石英>微斜长石>正长石>斜长石)和重矿物表面的侵蚀程度可以作为风化强度的补充信息,并不能作为风化强度的有效参数。砂生成指数SGI被证明是对华南地区不同的风化状态追踪最有效的参数。通过矿物学和锆石的年代学数据对比,发现暴露于台湾西部的新近系砂岩主要来自于古长江的沉积物。“构造-风化-沉积”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构造和风化作用控制了沉积物的产生和组成,通过对沉积物开展研究可以追溯源区的构造历史以及搬运过程中所经历风化作用的强弱。基于“将今论古”原则,对现代沉积物开展研究既可以为过去沉积环境演化提供有力依据,又能对沉积物未来演化进行趋势预测。
白涛[3](2021)在《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辽东半岛大量野外调查,选取东部的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剖面和西部的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各6份红色风化壳样品和1份基岩进行样品处理,筛选出粗砂和中细砂。在两个剖面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石英颗粒样品,运用扫描电镜对样品详细观察,采用石英颗粒百分比法,深入研究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与基岩石英颗粒中的形态特征,推断其沉积环境特征、物质来源和古环境演变,得出以下结论:(1)城山头和拉树房剖面基岩与红色风化壳中的石英颗粒磨圆度主要为次棱角状,两剖面石英颗粒均未经远距离搬运,边缘形状均以次棱脊为主和较少棱脊磨蚀,主要以机械磨蚀为主,化学溶蚀为辅。机械成因特征是基岩成岩形成之前出现的,基岩石英颗粒受风成和水成作用改造程度较高,城山头剖面基岩中的石英颗粒经历较强烈的风蚀机械撞击和中高能水下环境;拉树房剖面基岩中的石英颗粒经历较弱的风蚀机械碰撞和高能水下环境;化学成因特征是红色风化壳形成之后出现的,在两剖面中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受到化学作用改造程度较强烈。(2)通过对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和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均发育风成与水成机械成因特征,基岩石英颗粒经过较强烈风蚀碰撞和水下搬运,后期在高能水下环境中经河流搬运入海,并发育有高能水下环境机械成因特征,故基岩石英颗粒经受风成作用和水成作用共同影响,其基岩物质具有风成及水成背景。依据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化学成因特征百分比,推断出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发育程度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可能是东部地势较平坦,临近太平洋,容易受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比西部水热条件更好,化学作用改造更强烈,符合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发育环境特征。(3)基岩和红色风化壳中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基本相同,基岩石英颗粒在成岩之前,经过风和水下运输后被河流近距离输送到海洋形成的,说明石英颗粒可能来源于陆源碎屑。在红色风化壳形成过程中,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有效的承载携带了大部分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表面红色风化壳中石英颗粒的风成与水成机械成因特征与基岩中石英颗粒具有继承性,推断出红色风化壳物质来源就是基岩经过风化作用原地残积形成的,即由下伏的碳酸盐岩在化学风化作用下在原地残积而成的酸不溶物构成。
段一明[4](2021)在《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指出辽东半岛南部卧龙古风化壳的发现,为研究辽东半岛甚至整个北方的新生代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古风化壳作为古夷平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作为识别和重建古夷平面的重要依据,又是恢复古夷平面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古风化壳的形成与当时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故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辽东半岛古风化壳的形成演化历史,恢复和重建形成时的古气候环境。本次研究选取了卧龙古风化壳剖面,通过测试地球化学元素、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等指标并结合孢粉和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对卧龙古风化壳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的化学组成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种氧化物含量总和为86.09%,K、Na、Ca元素在剖面中发生显着性亏损,Na元素几乎全部淋失。微量元素含量由多到少排列为Sr O>Zr O2>Cr2O3>Zn O>Ni O>Mn O>Rb2O>Cu O>Ga2O3。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值为88.25,表明该风化壳形成于相对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属于高度风化水平;硅铝系数(S/A)、硅铁系数(S/F)、硅铝铁系数(S/R)、铝饱和度(A/NK、A/CNK)、化学蚀变指数(CIA)、残积系数(FA/CNM)以及风化淋溶系数(Ba)等地球化学指标在剖面中随着深度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指示该风化壳是母岩上原地风化残积的产物;A-CN-K三角图解显示蒙脱石逐渐消耗殆尽,已经进入了以钾长石和伊利石分解为特征的中期去K阶段,属于强烈风化阶段。(2)卧龙古风化壳剖面以粉砂为主,砂粒含量次之,粘土含量最少;粒度组分三角图显示样品集中在粉砂-砂粒连线端;平均粒径为120.11μm,峰度平均值为1.08,属于中等峰度,偏度为正偏,平均值为0.26,标准差以及分选系数的平均值均较高,指示该风化壳分选性较差。(3)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的χlf仅为13.5×10-8m3/kg,与其他剖面相差上百倍,推测卧龙风化壳的质量磁化率低可能是过量的水分和较高的温度氧化成为低磁性的赤铁矿,也可能是氧化还原成为更低磁性的针铁矿或者是纤铁矿与沼铁矿所致。χfd(%)变化趋势从剖面顶部至底部整体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这与CIA以及粉粘比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风化壳的质量磁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形成时的气候变化条件,但是能否客观反映形成时的古气候条件有待商榷。(4)地球化学、粒度以及磁化率等指标随着深度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趋势,表明卧龙古风化壳的风化程度经历了风化很强—风化减弱—风化较强—风化较弱的变化过程,结合孢粉分析结果推测形成时气候环境变化大致经历了暖湿—温湿—回暖—相对干冷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剖面的孢粉组合特征,推测该风化壳剖面形成于渐新世。(5)从风化壳顶部至底部风化壳的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发育成熟度逐渐变差,这符合风化壳的发育前锋理论;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中发现卧龙古风化壳磨圆度较差,搬运距离近,微观形态表明该风化壳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以上分析说明卧龙古风化壳是基岩原地风化残积形成。(6)卧龙古风化壳与辽东半岛南部其他风化壳对比发现,化学元素特征表明在研究区域内从东到西风化程度呈现出逐渐增强的变化,分析原因有两点:(1)越往东部风化壳上覆黄土越薄,直至最东部的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直接裸露地表,导致地表水易下渗;(2)半岛东部、南部为太平洋西部最大的边缘海黄海,与太平洋水汽联系密切,而西侧是渤海,为内海,东西两侧的大气动力条件存在明显差异。粒度和磁化率的变化特征未见明显变化规律,在形成风化壳的过程中,地下水位对剖面的粒度组成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再加上周围微地理环境的变化,使得风化壳的粒度以及磁化率更趋复杂化。辽东半岛古风化壳与南方的红色风化壳对比研究表明即使北方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仍然没有南方风化壳发育成熟。
叶蕾[5](2021)在《金沙江“11.13”白格堰塞湖洪水沉积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洪水沉积物是洪水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对其特征深入研究是挖掘洪水水文信息研究的基础,也是河流古洪水重建的重要手段,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地学与水文学领域研究的热点。2018年11月13日金沙江白格村附近再次出现了滑坡事件,滑坡体将金沙江的干流全部堵塞,形成了堰塞湖,至11月13日人工进行干预时库容已高达5.78亿m3。为了减少堰塞湖溃决对下游造成的危害,有关部门决定实施人工干预泄洪,13日导流槽被正式冲开,形成最大洪峰流量31000 m3/s,属万年一遇的洪水事件。洪水沿金沙江涌动过程中,淹没或淤积白格以下约700 km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冲毁了沿江两岸房屋、水利设施、市政设施、农田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在金沙江两岸及河谷盆地,遗留下了大量洪水痕迹、侵蚀与堆积地貌及泥沙淤积。洪水发生之后,先后两次对云南省德钦县布丁村-玉龙县石鼓镇河段金沙江洪水沉积物进行野外考察,精确记录与测量泥沙厚度、经纬度坐标、洪水洪痕、河床比降、洪水水痕边界、河流水位、河流断面、洪水侵蚀和堆积地貌等信息,并沿江系统地采集了本次洪水泥沙样品。本文采用遥感影像解译与GIS技术的方法对洪水淹没范围与泥沙淤积量进行提取,对洪水沉积物进行粒度、磁化率、重矿物、石英砂表面微型态特征测试,对泥沙厚度与沉积水深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讨造成本次沉积物特征的成因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洪水共造成白格堰塞湖至石鼓镇淹没范围总体达12973.21×104m2,其中河漫滩淹没范围面积约为6464.00×104 m2;泥沙淤积总量估计约1006.03×104t。(2)沉积物特征为:沉积物粒度:洪水沉积物的粒度组分大致整体可以划分为砂质粉砂、粉砂和粉砂质砂三种大致的类型,其中主要的类型是砂质粉砂;其次是粉砂和粉砂质砂;沿江而下,粒度中值粒径与平均粒径随与堰塞湖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粒径分布曲线以单峰和双峰为主,主峰高而窄;偏度为负偏,分选整体差。对洪峰与退水期的沉积物特征进行对比,洪峰期中值粒度、平均粒径、偏度、峰度都高于退水,分选则较差。沉积物磁化率:变化范围为2.62×10-8 m3/kg-5.30×10-8 m3/kg,均值为3.82×10-8 m3/kg,沿江方向的磁化率呈现逐渐增大趋势,且磁性物质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沉积物为新鲜沉积物,没有成壤作用发生;此外,以巨甸镇岩固村断面为例,分析其磁化率,结果表明不同地貌的磁化率不同。沉积物重矿物:组合形式为磁铁矿-钛铁矿-绿帘石-锆石-假板钛矿-角闪石,其中稳定矿物磁铁矿和钛铁矿为优势矿物,其余矿物在各采样点含量有所差异;其次,重矿物ATi指数证明沉积物中磷灰石未发生风化;而稳定性指数和ZTR指数随采样点至堰塞湖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重矿物组合与堰塞湖堆积体出露岩层成分基本相同,表明沉积物来源一致。沉积物石英砂表面微型态:颗粒形态上以次棱角-次圆为主,从上游至下游磨圆度逐渐增大;颗粒表面存在的如粘附碎片和机械v型坑等机械特征表明颗粒受水动力作用复杂且剧烈;磨光面与擦痕表明颗粒受高水位、快流速水流活动影响;贝壳状断口的大量存在表明沉积物被搬运的距离不远。此外,颗粒表面的化学痕迹以溶蚀为主,溶蚀鳞片、沉淀硅质球等表明洪水过程水量大且耗时短。(3)对实测洪水泥沙厚度与洪水水深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证明二者并无相关性;同时采用二者关系模拟出的洪水水位与实测洪水断面水位误差范围为3.59-179.67 m,证明古洪水研究中使用二者关系恢复的的洪水洪峰水位可能远远大于实际值。(4)茂顶村至石鼓镇15个河道断面的河床剪切力范围为26.95-193.51 N/m2,通过对比该值与沉积物特征情况发现,造成本次洪水沉积物沉积特征变化的主要成因是河床纵比降变化导致的河床剪切力变化;此外,沉积物特征还受地形地貌、人类活动、植被覆盖、洪水水位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洪水沉积物的搬运与堆积。
潘祎文[6](2021)在《昆明梁王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冰川残留的遗迹主要是指在冰川的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一系列堆积物和侵蚀地貌。古冰川残留遗迹的确证及其研究,对于深入分析我国古冰川的活动状况及古气候变迁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梁王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部,地理坐标N24°46′06.3″,E102°55′08.2″,海拔最高2820m,被滇池、抚仙湖和阳宗海三大高原湖泊所环绕。本文通过对梁王山地区的侵蚀地貌特征、混杂堆积物中石英砂扫描电镜微形貌特征、混杂堆积物的古环境特征(主要指孢粉分析)及冰期系列等进行研究分析,以求能够确证梁王山地区在第四纪时期曾经出现过冰川,为中国最南端的冰川遗迹增添新的内容,并为完善中国南方地区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化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次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经考察研究,梁王山地区保存的冰川遗迹主要有:刃脊、角峰、冰斗、冰川槽谷、冰漂砾、侧碛堤、冰碛石和冰川擦痕等。利用冰斗平坦指数和槽谷幂函数模型对残留的冰川侵蚀地貌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冰斗的平坦指数大致范围在1.80~3.54之间,冰川槽谷的横剖面b值大致范围在1.572~2.259。冰碛物为大小混杂的砾石层,砾石岩性主要为灰岩,呈棱角状或次棱角状,风化程度低且分选性差,其中可以找到一些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石。(2)通过对梁王山地区的孢粉进行分析,发现现代梁王山地区已无冷杉存在,而冰碛剖面一些层位中冷杉孢粉却频繁出现,且部分层位冷杉孢粉含量可高达12.3%,反映了当时梁王山地区气候寒冷,由此可知在当时梁王山地区具备发育冰川的气候条件。(3)梁王山地区混杂堆积物中石英砂SEM微形貌特征整体多呈尖棱角-次棱角、次棱脊、高-中起伏石英砂颗粒。通过研究统计,发现与冰川成因密切相关的标志性微形貌特征,如擦痕、粘附碎片和裂隙均有较高频率出现,擦痕出现频率在8%~36%;粘附碎片出现频率在14%~30%;裂隙出现频率在6%~22%,并且与冰川成因相关的微形貌特征其出现的总频率相较于流水成因和风成成因高。综合上述结果,证实梁王山采样点处的堆积物其成因环境属冰川环境。(4)从混杂堆积物的沉积特征、石英砂SEM特征、孢粉分析以及侵蚀地貌定量研究等结果来看,梁王山地区在第四纪时期的确存在过冰川,并且在梁王山地区残留了部分冰川遗迹。通过对梁王山的古平衡线进行讨论以及与昆明盆地冷杉孢粉含量对比分析,可知梁王山存在冰川的时期是倒数第二次冰期。通过与邻近山体进行冰期对比,得出倒二冰期时梁王山能在此低纬度发育冰川主要得益于倒二冰期时的全球降温及周边三大高原湖泊产生的局部气候共同作用。
郑世达[7](2021)在《长江沿江平原(安庆段)高砷地下水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是长江经济带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近几十年来,工业发展对区内地表水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越来越多居民选择使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然而近年来发现安庆沿江平原部分地区地下水中砷含量超标,对地下水供水水质安全产生一定威胁。微生物参与下铁(氢)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是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关键机理,在这一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不同溶解性有机质具有不同的生物可利用性,对高砷地下水的富集过程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溶解性有机质参与下高砷地下水的成因研究。本文以长江沿江平原(安庆段)为研究区,在区域地下水循环研究的基础上,查明区内高砷地下水化学特征和含水介质中砷形态分布特征,识别高砷地下水的演化过程,揭示溶解性有机质参与下高砷地下水的成因,为深入认识高砷地下水成因和保障地下水供水水质安全提供支撑。通过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安庆沿江平原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皖河等长江支流补给,整体由西北向东南排泄于长江。地下水自皖河出山口至平原区14C年龄增加至9542年,形成相对滞留区,为高砷地下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潜水与承压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整体呈弱碱性还原环境的特征。潜水中总砷含量高于承压水,高砷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冲湖积区10~40m范围内芜湖组砂及砂砾石潜水含水层下部,地下水平均砷含量为34.29μg/L。(3)地下水高砷区含水介质中有效态砷含量明显高于地下水低砷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占有效态砷含量的70%,是地下水中砷的重要来源。(4)地下水自补给区至排泄区依次发生反硝化作用、铁(氢)氧化物还原作用和硫酸盐还原作用。吸附在铁(氢)氧化物表面的砷随着铁(氢)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释放进入地下水。(5)潜水下部微生物来源类腐殖质(C3)和类蛋白(C4)含量更高,具有更活跃的微生物活性,可以通过为微生物提供能量促进含砷铁(氢)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溶解性有机质促进铁(氢)氧化物还原性溶解作用对沉积物中砷释放的贡献程度高于络合作用的贡献程度。
唐国乾[8](2021)在《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粒度与形态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指出微体碳屑指植物体不完全燃烧后产生的黑色无机碳化合物,是指示自然火事件的理想代用指标之一。通过微体炭屑分析研究火发生的频度、强度以及与气候、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对认识不同时间尺度上火的发生过程与机制,探讨炭屑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微体炭屑统计方法和不同地区的环境指示意义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等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本文针对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序列开展了详细的微体炭屑鉴定和粒径统计分析,探讨了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的浓度、粒度分布和形态变化特征,并结合多种环境代用指标讨论了微体炭屑记录的该地区的火演化历史及其古环境意义。主要获得如下认识:(1)通过在镜下逐粒统计炭屑的长轴长度,得到微体炭屑的粒度分布曲线和累积分布曲线,发现甘孜黄土炭屑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基本呈对数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10~30μm之间;累积曲线为比较平滑的“S”形,首尾段斜率较小,曲线中段斜率大;根据炭屑统计数量的逐步增加,发现当炭屑颗粒增加至大于1000粒时,炭屑的平均粒径、中位数以及炭屑粒径的分布范围基本趋于稳定。(2)对甘孜新市黄土剖面中微体炭屑的粒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黄土炭屑的平均粒径变化范围是18.8~28.2μm,平均粒径为24μm左右,黄土中<50μm的炭屑含量超过了90%,即新市炭屑样品中炭屑以小颗粒炭屑为主,近圆形炭屑在每个样品中含量都远超长条形炭屑,能占到整个样品的80%左右;炭屑粒径的频率分布曲线峰度值在2.6~4.0之间,偏度为-0.54~-0.13,粒径总体为负偏(偏细),标准偏差介于0.61~0.73之间,说明了微体炭屑分选性较好,指示炭屑的搬运介质和搬运动力较为稳定。(3)从整个剖面来看,炭屑浓度随地层深度变化波动较大,在古土壤发育时期(间冰期)出现峰值,且大于50μm的长条形炭屑含量较多,而在黄土堆积时期(冰期)浓度较低,大于50μm的长条形炭屑含量较少。按照炭屑长宽比值(Lo/Ro)将炭屑分为长条形(>2.5)和近圆形(<2.5)两类,分别用于指示炭屑是由草本、木本植被燃烧的产物;>50μm与<50μm的炭屑比值(即大小比,La/Sm)可指示地方性与区域性自然火的比例。分析表明微体炭屑能够有效的指示轨道尺度的火事件的历史,冰期-间冰期环境与植被的变化对甘孜地区火演化历史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炭屑记录重建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自然火演化历史,对于深入理解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环境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殷天涛[9](2020)在《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南缘,邻近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吐-哈地区,为一天山内部山间盆地,自晚第四纪以来,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在特有的气候、物源、构造条件下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地层、矿床特征等方面;截止目前,仍有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该地区富集的盐类矿产其物源来自哪里?其在成盐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变化?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期次气候变化,该地区盐矿成盐所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盐矿成矿理论,以及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以AMS14C测年、碎屑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气候环境指标等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进一步分析了盐矿成矿环境、成因,并对相关气候环境以及成盐作用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库米什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经分析得出库米什盆地约35000a B.P.开始化学沉积,自14860a B.P.~至今主要由两层石盐组成,即14860a B.P.~8150a B.P.的粒状石盐层以及8150a B.P.至今的表层盐壳。2.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盆地周缘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的碰撞事件及岩浆活动: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段主要涉及加里东期,海西期,通过与周缘构造事件进行对比,表明海西期的碎屑锆石物源受控于南天山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等事件,成为库米什盆地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3.研究区自晚更新世-至今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古气候、古环境指标揭示自下部粒状石盐层至表层盐壳,虽间有冷湿气候,但总体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蒸发浓缩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结合稀土元素,推测研究区记录了风成沉积,这为干旱化提供了证据。4.研究区盐类富集受控于区域气候、构造、物源等条件:综合分析盐矿成因,成盐初期,在冷湿、干旱波动气候条件下,盆地周缘盐类矿物质运移至盆地低洼处开始富集,后期在强烈蒸发干旱气候环境下,致使盐类物质不断富集成矿。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自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区成盐作用与晚第四纪冰期与冰期结束后的干旱气候(间冰期)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在14860~8150a B.P.间有冷湿气候,而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快速回暖,趋向干旱,下部重硫同位素、咸水环境可能是对冷湿气候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的响应。
沈利军[10](2020)在《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时代最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大陆高原。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历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青藏高原内部新生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过程对了解高原新生代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盆地可很好的反映出其隆升变化情况,因而在研究隆升过程中,很有必要分析这些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和演化机制。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沉积了完整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良好场所,其新生代地层保存了良好的高原隆升记录,是对青藏高原隆升最直观的反映。本文对北羌塘盆地始新世唢呐湖组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碎屑锆石U-Pb年龄、孢粉等综合研究,查明唢呐湖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建立北羌塘盆地新生代地层演化格架,讨论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状态。论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与认识:(1)本文通过岩相学、沉积构造等指标,详细划分了唢呐湖组沉积相。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是一套以细碎屑岩为主的陆相沉积,底部为辫状河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发育正粒序韵律沉积,可见冲刷面及交错层理,中部为滨湖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上部为浅湖亚相,出露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薄层状石膏,顶部为蒸发盐湖环境,出露石膏、硬石膏,可见薄层泥岩,部分地区因盐类的析出和淡水的注入,还可见沉积含膏藻灰岩。整体为一套从辫状河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最后转变为干旱盐湖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层。(2)本文通过最小碎屑锆石U-Pb年龄(59.57±9.21Ma)和孢粉组合特征(Distachya),对唢呐湖组沉积时代进行了厘定。北羌塘唢呐湖组沉积于始新世—渐新世早期(51~28Ma),其沉积时代及沉积环境与可可西里盆地雅西措组类似。(3)本文通过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CIA,A–CN–K等)对比研究,确定了唢呐湖组古气候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及物源区特征。唢呐湖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少部分为中性火成岩物源,且物源区风化作用弱,其构造背景为大陆相关的裂谷环境,沉积时为半干旱—干旱的古气候条件。(4)本文通过碳氧同位素研究及硫同位素研究,计算了唢呐湖组沉积时的古海拔,并对其古湖泊环境进行研究。在唢呐湖组沉积时期,北羌塘盆地古海拔约为2830m+715/-862m,总体处于半开放—半封闭的浅水氧化的湖泊环境中,盐度较高。(5)本文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碎屑锆石经历的构造热事件进行了说明。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经历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包括新太古—古元古代的构造热事件(2224~2668Ma),中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拼合热事件(1581~1929Ma),新元古的Rodinia超大陆聚合热事件(622~1198Ma),泛非运动构造热事件(422~578Ma),古特提斯样闭合热事件(204~269Ma)和中特提斯洋俯冲热事件(103~179Ma),结合唢呐湖组沉积期羌塘盆地为内陆湖泊沉积,表明其锆石的再旋回特征;3件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直方图的类似性,说明唢呐湖组物源较为稳定,没有较大的变化。(6)本文对唢呐湖组综合研究,通过沉积学的方法,对该时期的青藏高原隆升状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阶段性抬升的特征,并将其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北羌塘盆地在古近纪已均为陆相环境:1)古新世至始新世—挤压造山阶段(康托组沉积时期>51Ma),沉积河流相红色磨拉石岩性组合,整体表现为差异隆升;2)始新世—相对稳定抬升阶段/整体抬升(唢呐湖组沉积时期51~28Ma),沉积湖泊相细碎屑岩、膏岩及含膏藻灰岩,盆地内部地形高差较小,青藏高原整体稳定抬升;3)始新世末渐新世早期—快速隆升(鱼鳞山组火山岩<28Ma),岩石圈地幔拆离、深部物质上涌使地壳发生快速抬升。
二、青藏高原第四纪沉积物中石英砂表面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第四纪沉积物中石英砂表面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格架 |
第三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特征 |
3.1 祁连山东北缘新近纪沉积特征 |
3.2 祁连山东北缘第四纪沉积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4.1 武威盆地WW-01 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
4.2 宇宙成因核素定年 |
4.3 钻孔沉积速率及其揭示的构造事件 |
4.4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小结 |
第五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物源分析 |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5.2 锆石特征与测试结果 |
5.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 |
6.1 构造变形特征 |
6.2 构造变形时序 |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7.2 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珠江及华南河流现代沉积物特征、风化及物源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珠江研究现状 |
1.2.2 矿物学示踪方法研究 |
1.2.3 碎屑锆石U-Pb定年 |
1.2.4 地球化学元素示踪研究 |
1.2.5 沉积物化学风化作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选题的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
1.4.1 资料使用情况 |
1.4.2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珠江 |
2.2 中国东南部沿岸河流 |
2.3 长江南部支流 |
2.4 台湾西部河流 |
2.5 研究方法 |
2.5.1 取样点 |
2.5.2 实验方法与分析 |
第三章 珠江流域现代河流沉积物及南海北部盆地古老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定年 |
3.1 珠江流域现代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
3.1.1 红水河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
3.1.2 柳江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
3.1.3 郁江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
3.1.4 桂江、贺江、北江和东江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
3.1.5 西江河流砂U-Pb锆石定年 |
3.2 盆地岩心沉积物U-Pb锆石定年 |
3.3 U-Pb锆石定年数据的物源指示意义 |
3.3.1 珠江河流砂 |
3.3.2 珠江口盆地 |
3.3.3 北部湾盆地 |
3.4 基于U-Pb锆石定年数据推断古珠江演化 |
3.4.1 早白垩世——古东江发育 |
3.4.2 晚白垩世——古北江发育 |
3.4.3 古新世—始新世——古东江和古北江继承性发育 |
3.4.4 早渐新世——古东江和古北江向西扩展 |
3.4.5 晚渐新世——古珠江向西侵蚀到西部上游支流 |
3.4.6 早—中中新世——古珠江发育到现今规模 |
3.5 主要认识 |
第四章 珠江流域及华南现代河流沉积物黏土矿物及地球化学元素研究 |
4.1 粉砂和黏土矿物组成 |
4.2 河流泥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
4.3 河流砂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
4.4 从地球化学数据中提取风化信号 |
4.4.1 水力分选作用的影响 |
4.4.2 物源的影响 |
4.5 风化作用对沉积物组成的控制作用 |
4.5.1 风化作用对黏土矿物组合特征的影响 |
4.5.2 风化作用对河流泥地球化学组成的控制 |
4.5.3 风化作用对河流砂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的控制 |
4.6 主要认识 |
第五章 珠江流域及华南现代河流沉积物全岩和重矿物研究 |
5.1 珠江流域及华南河流沉积物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
5.1.1 珠江源头支流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
5.1.2 珠江下游支流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
5.1.3 珠江干流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
5.1.4 中国东南部沿岸河流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
5.1.5 长江南部支流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
5.1.6 台湾现代河流砂及新近纪砂岩全岩和重矿物特征 |
5.2 物源对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组成的控制 |
5.2.1 扬子板块对河流砂物源的贡献 |
5.2.2 华夏板块对河流砂物源的贡献 |
5.2.3 珠江流域沉积物通量及侵蚀速率 |
5.2.4 河流沉积物的再旋回作用 |
5.2.5 台湾砂岩的物源 |
5.3 风化作用对河流砂全岩和重矿物组成的控制 |
5.3.1 扬子地块风化:碳酸盐岩颗粒风化示踪 |
5.3.2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 |
5.3.3 不同喀斯特地貌中碳酸盐颗粒的化学分解 |
5.3.4 砂生成指数作为风化指标 |
5.3.5 华夏板块的风化:硅酸盐颗粒作为风化指标 |
5.3.6 重矿物来示踪风化作用 |
5.4 主要认识 |
第六章 华南及南海北部地区演化历史—构造、沉积、风化剥蚀综合研究 |
6.1 早—晚白垩纪边界时期(~100Ma)的构造转换时期 |
6.1.1 华南板块东南部的构造运动 |
6.1.2 大型左行超压剪切带 |
6.1.3 早晚白垩世边界板块挤压事件的地球动力学成因 |
6.2 晚白垩世早期弧后伸展:古太平洋板块的高角度俯冲(~100Ma到~72Ma) |
6.3 白垩世晚期俯冲后挤压事件(~72Ma到~66Ma) |
6.3.1 俯冲后挤压事件的一种可能的地球动力学解释:古南海海底扩张产生的脊推力 |
6.3.2 脊推挤压:是晚白垩世伸展期和新生代裂陷期之间的明显分隔 |
6.4 早期季风作用的重建 |
6.5 “构造—风化—沉积”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
6.5.1 构造与沉积之间的关系 |
6.5.2 沉积与风化之间的关系 |
6.5.3 构造与风化之间的关系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理背景 |
2.1 区域自然环境 |
2.2 区域地质基础 |
2.2.1 区域地层及岩石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形地貌 |
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3.1 采集与选择样品 |
3.1.1 城山头风化壳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1.2 拉树房风化壳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2 样品处理与实验方法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4 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 |
4.1 石英颗粒形态 |
4.1.1 石英颗粒磨圆度 |
4.1.2 石英颗粒边缘形状 |
4.2 石英颗粒机械成因特征 |
4.2.1 V形坑与直或弯撞击沟 |
4.2.2 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与麻点麻面 |
4.2.3 贝壳状断口 |
4.2.4 曲脊和磨蚀疲劳 |
4.2.5 平行裂纹和翻卷薄片 |
4.2.6 平行阶、平行解理面和水下磨光面 |
4.2.7 擦痕和刻痕 |
4.3 石英颗粒化学成因特征 |
4.3.1 化学溶蚀作用鳞片状剥落 |
4.3.2 化学溶蚀作用溶蚀坑和深邃溶蚀沟 |
4.3.3 化学溶蚀作用方向性溶蚀坑 |
4.3.4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球 |
4.3.5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鳞片 |
4.3.6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薄膜 |
4.3.7 化学沉淀作用晶体生长 |
4.4 机械化学成因特征 |
4.4.1 低突起、中突起和高突起 |
4.4.2 粘结颗粒 |
4.5 城山头红色风化壳红色风化壳粗砂、中细砂和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统计 |
5 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 |
5.1 石英颗粒形态 |
5.1.1 石英颗粒磨圆度 |
5.1.2 石英颗粒边缘形状 |
5.2 石英颗粒机械成因特征 |
5.2.1 V形坑与直或弯撞击沟 |
5.2.2 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与麻点麻面 |
5.2.3 贝壳状断口 |
5.2.4 曲脊和磨蚀疲劳 |
5.2.5 平行裂纹和翻卷薄片 |
5.2.6 平行阶、平行解理面和水下磨光面 |
5.2.7 擦痕和刻痕 |
5.3 石英颗粒化学成因特征 |
5.3.1 化学溶蚀作用鳞片状剥落 |
5.3.2 化学溶蚀作用溶蚀坑和深邃溶蚀沟 |
5.3.3 化学溶蚀作用方向性溶蚀坑 |
5.3.4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球 |
5.3.5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鳞片 |
5.3.6 化学沉淀作用硅质薄膜 |
5.3.7 化学沉淀作用晶体生长 |
5.4 机械化学成因特征 |
5.4.1 低突起、中突起和高突起 |
5.4.2 粘结颗粒 |
5.5 拉树房红色风化壳红色风化壳粗砂、中细砂和基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统计 |
6 结果分析 |
6.1 城山头与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基岩、红色风化壳的物质来源和沉积机制 |
6.2 城山头与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对比 |
6.2.1 石英颗粒形态对比 |
6.2.2 石英颗粒机械成因特征对比 |
6.2.3 石英颗粒化学成因特征对比 |
6.2.4 石英颗粒机械化学成因特征对比 |
6.2.5 城山头红色风化壳剖面、拉树房红色风化壳剖面、滨海花园红色风化壳剖面和七顶山风化壳剖面石英颗粒特征对比 |
6.3 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古环境探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风化壳及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
1.2.2 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研究进展 |
1.2.3 磁化率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1.2.4 孢粉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1.2.5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位置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气候水文特征 |
2.3.1 气候特征 |
2.3.2 水文特征 |
2.4 区域地质构造特点 |
2.4.1 地层与岩性特征 |
2.4.2 大地构造背景 |
2.5 土壤及植被概况 |
3 样品采集及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3.1 剖面选择及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分析测试 |
3.2.1 地球化学元素测定 |
3.2.2 粒度分析 |
3.2.3 磁化率测定及计算方法 |
3.2.4 孢粉分析 |
3.2.5 扫描电镜实验方法 |
4 辽东半岛南部卧龙剖面古风化壳古环境要素分析 |
4.1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4.1.1 主量元素变化特征 |
4.1.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4.1.3 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
4.1.4 元素活动性及主要矿物变化 |
4.2 粒度特征分析 |
4.2.1 粒度组成 |
4.2.2 粒度参数 |
4.2.3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 |
4.2.4 粒度结构参数散点图 |
4.2.5 粒度累积曲线 |
4.2.6 概率累积曲线 |
4.3 磁化率分析 |
4.4 孢粉分析 |
4.4.1 孢粉鉴定结果 |
4.4.2 孢粉组合分析 |
4.4.3 孢粉组合反映的环境特征 |
4.5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 |
4.5.1 石英颗粒宏观特征分析 |
4.5.2 石英颗粒微观形态 |
5 讨论 |
5.1 卧龙剖面风化壳发育阶段 |
5.2 典型剖面对比分析 |
5.2.1 化学元素对比分析 |
5.2.2 粒度对比分析 |
5.2.3 磁化率参数对比分析 |
5.3 磁化率在古风化壳中的应用探讨 |
5.3.1 卧龙剖面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关系 |
5.3.2 卧龙剖面磁化率与地球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 |
5.4 卧龙剖面成因分析 |
5.5 辽东半岛南部红色古风化壳年代学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金沙江“11.13”白格堰塞湖洪水沉积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洪水灾害及其类型 |
1.2 堰塞湖及堰塞湖洪水 |
1.2.1 堰塞湖及其成因 |
1.2.2 堰塞湖洪水及洪水沉积物 |
1.3 洪水沉积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社会经济 |
2.2 样品采集与实验处理 |
2.2.1 样品野外采集 |
2.2.2 样品实验室内处理与测定 |
第3章 洪水淹没范围及泥沙淤积量估算 |
3.1 洪水淹没范围的识别与提取 |
3.2 洪水淤积量计算 |
第4章 沉积物特征分析 |
4.1 粒度特征及其分析 |
4.1.1 沉积物粒度总体特征与分析 |
4.1.2 粒度特征沿江变化 |
4.1.3 粒度特征不同时期变化 |
4.2 磁化率特征及其分析 |
4.2.1 磁化率总体变化特征 |
4.2.2 磁化率不同地貌下的特征与分析 |
4.3 重矿物特征及其分析 |
4.3.1 重矿物组成及其组成特征 |
4.3.2 重矿物指数特征及其分析 |
4.4 石英砂表面微型态特征及其分析 |
4.4.1 石英砂颗粒外形特征 |
4.4.2 石英砂颗粒表面机械特征 |
4.4.3 石英砂颗粒表面化学特征 |
第5章 泥沙沉积厚度与沉积水深关系 |
5.1 泥沙沉积厚度与沉积水深相关关系分析 |
5.2 实测洪水检验 |
第6章 沉积物沉积成因机制分析与讨论 |
6.1 水动力对沉积物特征的影响 |
6.2 其他影响沉积物特征变化的因素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昆明梁王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第四纪冰川概述 |
1.2.1 冰川的形成 |
1.2.2 冰川的运动 |
1.2.3 冰川的类型 |
1.3 第四纪冰川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地质概况 |
2.1 梁王山交通位置 |
2.2 梁王山自然地理概况 |
2.3 区域地质 |
2.3.1 区域地层 |
2.3.2 区域构造 |
第三章 梁王山冰川地貌的基本特征 |
3.1 冰川地貌 |
3.1.1 冰川侵蚀地貌 |
3.1.2 冰川堆积地貌 |
3.2 冰碛剖面 |
3.2.1 剖面总体情况 |
3.2.2 各剖面特征 |
3.2.3 冰碛石 |
第四章 孢粉特征 |
4.1 孢粉研究概述 |
4.2 孢粉提取 |
4.3 孢粉分析 |
4.3.1 梁王山表土孢粉特征 |
4.3.2 杨柳箐上游侧碛剖面孢粉分析 |
4.3.3 杨柳箐下游冰水堆积剖面孢粉分析 |
4.3.4 风口村东部侧碛剖面孢粉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冰碛物石英颗粒形貌特征分析 |
5.1 研究概述 |
5.2 采样与分析 |
5.3 石英砂扫描电镜形态特征 |
5.3.1 外形特征 |
5.3.2 机械作用特征 |
5.3.3 化学作用特征 |
5.4 石英砂形态特征频率分析 |
5.4.1 外形频率分析 |
5.4.2 机械作用特征频率分析 |
5.4.3 化学作用特征频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冰期讨论与冰期系列对比 |
6.1 冰期的初步确定 |
6.2 冰期系列对比 |
6.2.1 青藏高原东南缘山岳冰川研究程度 |
6.2.2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山地冰期系列对比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7)长江沿江平原(安庆段)高砷地下水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中砷的来源 |
1.2.2 地下水中砷富集机理 |
1.2.3 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对砷富集的影响 |
1.3 研究区以往研究工作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质条件 |
2.2.1 第四纪地层岩性 |
2.2.2 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层分布与富水特征 |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 |
第3章 区域地下水循环模式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2 天然水体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3.3 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关系 |
3.3.1 长江与周边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
3.3.2 长江支流与周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
3.4 典型剖面地下水~(14)C年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砷地下水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 地下水化学特征 |
4.3 地下水中砷含量时空分布特征 |
4.4 地下水化学组成对砷含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砷富集机理 |
5.1 高砷地下水分布区典型地下水流路径选取 |
5.2 含水介质砷的地球化学活性 |
5.2.1 含水介质矿物组成特征 |
5.2.2 含水介质中砷、铁和TOC含量分布特征 |
5.2.3 含水介质中砷有效性评价 |
5.3 典型地下水流路径上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 |
5.3.1 地下水环境指标与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2 典型水流路径上的氧化还原分区及对砷富集的影响 |
5.4 地下水溶解性有机质特征 |
5.4.1 地下水中DOM的荧光光谱指数特征 |
5.4.2 地下水中DOM成分特征 |
5.4.3 地下水中DOM对高砷地下水成因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粒度与形态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黄土微体炭屑与环境变化 |
1.1.2 川西高原黄土研究 |
1.1.3 炭屑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和研究方法 |
2.1 川西高原地理概况 |
2.1.1 地貌与气候概况 |
2.1.2 植被概况 |
2.1.3 剖面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炭屑提取方法 |
2.2.2 炭屑的鉴定和统计 |
2.2.3 有机质、磁化率和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微炭屑粒径统计结果 |
3.1.1 微炭屑颗粒统计结果 |
3.1.2 炭屑粒径分布和粒度参数 |
3.2 黄土微体炭屑沿剖面变化特征 |
3.2.1 不同粒级的炭屑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 |
3.2.2 新市剖面炭屑的浓度和形态变化特征 |
3.3 其它环境指标结果 |
3.3.1 新市剖面磁化率变化特征 |
3.3.2 黄土有机质与有机碳同位素 |
第四章 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微体炭屑记录与环境变化 |
4.1 微体炭屑与环境意义 |
4.2 甘孜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野火历史和植被状况 |
4.3 与其它环境记录的对比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矿床特征 |
3 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
3.1 沉积特征 |
3.2 物源分析 |
4 库米什盆地表生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
4.1 ~(14)C测年原理 |
4.2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
4.3 分析结果 |
4.4 地层时代讨论 |
5 晚第四纪盐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
5.1 样品与方法 |
5.2 分析结果 |
5.3 矿物学分析 |
6 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 |
6.1 元素地球化学 |
6.2 硫同位素 |
6.3 碳、氧同位素 |
6.4 卤水化学分析 |
6.5 古盐度分析 |
7 成矿机制及气候响应 |
7.1 成矿物质来源 |
7.2 成矿环境 |
7.3 盐矿成因 |
7.4 成盐作用对气候的响应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
1.2.2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研究现状 |
1.2.3 拟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 |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
2.1.2 羌塘盆地 |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近系 |
2.2.2 新近系 |
2.2.3 第四系 |
第3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
3.1 地层沉积特征 |
3.2 岩石特征及矿物学特征 |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
4.1 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2 碳、氧同位素特征 |
4.2.1 实验结果及数据可靠性 |
4.2.2 成岩蚀变分析 |
4.2.3 古高程计算 |
4.2.4 古湖泊环境 |
4.2.5 古湖泊盐度 |
4.3 硫同位素特征 |
4.3.1 分析测试及实验结果 |
4.3.2 硫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
第5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研究及孢粉研究 |
5.1 碎屑锆石研究 |
5.1.1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
5.1.2 Th、U比值分析及锆石特征 |
5.1.3 锆石测试分析结果 |
5.1.4 年龄数据讨论 |
5.2 孢粉研究 |
5.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2.2 孢粉分析结果 |
5.2.3 孢粉组合划分及气候特征 |
第6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演化及其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
6.1 唢呐湖组沉积环境研究 |
6.2 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 |
四、青藏高原第四纪沉积物中石英砂表面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演化过程[D]. 赵子贤.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珠江及华南河流现代沉积物特征、风化及物源示踪研究[D]. 何杰.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D]. 白涛.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4]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段一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5]金沙江“11.13”白格堰塞湖洪水沉积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叶蕾.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6]昆明梁王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D]. 潘祎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长江沿江平原(安庆段)高砷地下水成因研究[D]. 郑世达. 吉林大学, 2021(01)
- [8]末次间冰期以来甘孜黄土微体炭屑粒度与形态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唐国乾. 兰州大学, 2021(11)
- [9]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D]. 殷天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10]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D]. 沈利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