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银行业购并的动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恩静[1](2012)在《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以来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全球银行业在经受严峻考验的同时受到不少诟病。华尔街的蜕变,不仅暴露了银行业的脆弱性,也引发了有关未来银行经营模式与转型方向的思考。尽管当前欧债危机仍在发酵,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的复苏和金融市场的持续向好仍然缺乏强有力支撑,但总的看,危机发生后,那些经营范围狭窄、资产规模偏小的银行,抗风险能力和逆周期经营能力也相对较弱,而长期以来坚持走综合化、国际化经营道路的大银行,虽然在危机中也遭受了一定损失,但生存发展能力普遍较强。可见,与小银行相比,大银行往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要成为一家大银行,既可以通过内源积累的方式逐步成长,也可以通过并购等途径快速做强。根据汇丰、花旗等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但凡能最终成为大银行的,既要重视内源积累,也应不失时机地通过并购跨越赶超。为此我们认为,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虽然类似“银行并购到底创造多少价值”的讨论不会完全停止,但银行并购显然仍是一个极具理论探讨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所以,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以提升中国银行竞争力为目标,以深化金融改革为主线,以银行并购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经济学相关理论,剖析银行并购这一经济现象的内在本质,对银行并购的动因、绩效及绩效的动因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内外特别是国际上对银行并购的研究已经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针对银行并购的动因,概括提炼了包括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交易费用、降低风险动因、获得协同效应等在内的一系列观点;同时对并购绩效的研究,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证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高起点和诸多有利条件。为此,本文的研究主要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精心选取“中外比较研究”这一新的视角,即通过比较中外银行业并购在动因、绩效及绩效的动因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更进一步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力图为中国银行业实施并购活动提供一些参考借鉴。概括起来,本文提出了这样几个初步结论:一是强调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并购仍是中国银行业做大做强、追赶先进的重要途径,应当继续鼓励、大胆实践;二是强调银行并购必须坚持开放姿态和全球视野,不局限于国内,不排斥外部力量,在平等互惠的前提下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加强全方位合作,在引资的基础上做好引智、引制等工作,用他山之石攻克己玉,提升发展能力;三是强调政府部门应积极作为,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和监管规则,为我国银行业并购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政策支持;特别是,要在坚持效率、安全、适度规模等前提下,尝试推动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金融机构与部分工商企业之间的渗透,努力在中国金融中心城市打造若干个真正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金融旗舰”,支撑中国银行业在日趋激烈的全球角逐中扩大话语权,赢得新优势。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从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对并购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对国内外有关并购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全文的结构安排做了介绍。第二章为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构成全文分析框架的三大视角:动因视角、绩效视角以及绩效的动因模式视角;总结了宏微观两大类动因,提出了财务及生产率(规模、技术)两大绩效评价指标,并分析了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类型,就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初步提出了两个假说,为后面章节的比较分析奠定了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为中外银行并购的动因比较。通过对近百年来并购历程的回顾,着重分析了国内外银行业在不同阶段实施并购的主要动因及其变化;概括了不同并购动因的基本特点,为今后国内银行的并购行为提供理论借鉴。第四章为中外典型银行并购的绩效比较。介绍了国内外银行并购的典型案例,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对花旗银行与工商银行、汇丰银行与浦发银行曾经实施的并购行为进行绩效分析与比较,分别采用财务指标因素分解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进行分析,得出绩效比较的综合结论。第五章为银行并购绩效之动因模式的中外比较。通过选取若干变量,基于DEA测度值,并就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在数理统计意义上揭示中外银行业并购绩效动因模式的不同特征,从而为下一步推动我国银行业并购良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通过计量分析,在经验上部分验证了本文第二章提出的两个理论假说。第六章为推动我国银行业并购活动健康开展的政策建议。分析了国际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银行业并购的障碍与困难;结合前面章节的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实施并购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一是着重对银行并购进行全面的“中外比较”,并从并购动因、并购绩效、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三位一体”的视角,构建了并购比较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应该说,单一对动因或绩效进行分析比较的研究并不鲜见,但将动因和绩效结合起来,对“绩效的动因模式”进行论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国内银行业并购绩效与国外存在差距的体制性原因。二是搜集、整理、汇总国内外典型银行的大量年报,用“中外比较”的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做了案例分析。本文重点收集了自2000年以来工行、中行、建行等三大国有银行,招商、浦发、兴业等三家股份制银行,以及摩根大通、花旗、美银、汇丰、渣打、日本三菱东京FJT等六家国外银行的年报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进行DEA(数据包络)分析与回归分析,得出了上述银行并购的绩效比对结论。本文在第五章引入参数分析方法,基于Ricardo Correa(2008)的回归模型,将“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两大指标设为DEA分析的测度值,分析了宏观动因与微观动因对并购绩效的不同影响,提出并验证了本文第二章提出的两个“理论假说”。(假说一:在宏观动因模式下,宏观动因对银行并购绩效的规模效率必然在统计上显着,而对其纯技术效率不一定在统计上显着;当且仅当宏观动因属于内涵式跨国并购时,其对并购的纯技术效率在统计上也为显着。假说二:出于微观动因的银行并购,其内涵式增长动因对纯技术效率在统计上显着,其外延式增长动因对规模效率在统计上显着。详见第二章。)应该说,一直以来,有关银行并购绩效的研究绝大多数使用DEA测度方法与财务指标因素分析法,较少使用参数方法进行计量回归,而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三是用比较充分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综合经验判断与数据支撑,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实施并购战略的政策建议与具体策略。本文在第六章提出了六种并购模式,并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应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国内有条件的银行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失时机实施并购,用微观动因(市场机制)主导下的并购行为,同时满足政府鼓励并购的宏观动因(稳定中国金融体系、提高对外竞争力)与银行实施并购的最终目标(提高“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两大指标),做到政府与银行双赢。本文的研究局限在于,一是因为国内银行并购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特别是未发生过类似花旗银行并购旅行者公司这样的“强强并购”,力量悬殊的“强弱并购”不足以说明并购方通过并购带来的业绩影响,所以对并购绩效的分析能说明问题,但缺乏精确度(当然,2010年8月中国平安以其持有的平安银行90.75%的股份以及部分现金认购深发展52%的股权,交易金额达到291亿元,并于2012年1月份宣布即将把深发展A(SZ000001)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可以作为今后研究国内“强强并购”的典型案例)。二是本文说理较为充分,能够揭示一些趋势和规律,但搜集的统计样本和数据仍然偏少,难以对并购绩效进行充分深入的定量分析,降低了本文分析过程与所得结论的严密性。这两方面将是本课题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陈娇玲[2](2012)在《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实施国际化的战略成为了必然趋势。对于国际银行业而言,一方面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化的需求,各国银行业通过大规模并购来调整本国银行业的产业结构,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实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多年来稳固扎实的经营也积累了一定的实力,为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跨国并购是应对国内银行、国外银行竞争压力,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跨国并购步伐不断加快。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基于相关学者的研究,对企业并购、跨国并购、银行业跨国并购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阐述了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国际银行业以及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历程,总结出并购的特点;第四章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第五章分析了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和民生银行并购美国联合银行的案例,包括并购双方简介、并购动因、并购过程等,总结出并购的成功经验及失败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策略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银行业成功跨国并购;第六章总结文章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
苏舟[3](2010)在《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其决定因素研究:欧盟经验》文中指出跨国并购是银行实现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手段。银行业掀起的跨国并购狂潮,推动了全球金融资源的重新分配和金融版图的重新划分,推动了金融经济一体化。我国银行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银行海外并购在政府推动基础上表现出明显的战略导向性,对于并购效率的提高重视不足。如何转变这种局面,推动银行跨国并购在效率上也获得提升,将是中国近期甚至是中长期都要考虑的问题。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其背后的决定因素,对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论证主线是:建立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其决定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决定因素的构成,将所有决定因素进行划分,找出内在联系,并将其纳入统一的数理模型。鉴于欧盟银行业跨国并购拥有相对成熟的经验例证,本文以欧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最后,基于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借鉴欧盟经验,针对我国银行跨国并购效率的提升提出政策建议。在以上研究主线指引下,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本文所指的银行跨国并购效率是银行跨国并购绩效的主要内容之一。另外两个能够衡量绩效的指标是:股东价值和市场力。我们论述说明了最终选择银行并购效率作为研究主题的原因。第二章文献综述。我们试图阐述清楚动因、效率和绩效的关系,为下一步写作奠定基础,避免出现含混的因果关系和出现过多概念。文献综述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银行跨国并购动因与并购效率的相互关系,以及并购绩效与效率的相互关系。现有研究文献存在以下问题:缺乏系统性和相关性;对效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明显不足;研究对象集中于美国银行并购样本。此外,现有实证结论互相矛盾,这更促使我们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第三章理论分析框架。在文献阅读和个人研究基础上,基于主并方视角,我们将所有决定因素细分为四类:信息成本与经济一体化、东道国宏观经济影响因素、东道国中观经济影响因素,以及目标银行微观影响因素。其中第一类因素是双方变量,研究并购双方国家的相关性,第二、三类因素侧重于东道国的宏观、市场特征,第四类因素侧重于目标银行的特征。最后,我们构建了数理模型将四类决定因素纳入统一框架进行分析。第四章实证分析:以欧盟为例。在构建数理统计模型基础上,运用欧盟数据实证分析本文研究的重心:效率及其决定因素。首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了欧盟银行跨国并购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比较了欧盟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差异。结果表明,利润效率得到了改进,但成本效率的变化不显着。通过对不同类型样本的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为:无论是成本效率值还是利润效率值,以发达国家为目标市场的银行跨国并购样本都比以转型国家为目标市场的银行跨国并购样本更高。这也许与转型东道国中存在更多的效率壁垒有关。其次,在检验了欧盟银行跨国并购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之后,我们分析了银行跨国并购效率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①具有相同语言(隐含着文化协同)和相近经济规模的国家间的并购将会产生较高的效率;②法律系统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成为效率提高的障碍;③东道国宏观经济因素与利润效率正相关,而与成本效率负相关;④银行集中度对利润效率有正的影响,而对成本效率有负的影响;⑤东道国银行市场网络密度更高的并购样本,其成本效率更低;⑥银行规模与效率不具有线性关系;⑦以拥有更高资产负债率的银行为标的的并购更有效率;⑧更高的风险(用资产回报率的标准差显示)正如预期那样,与利润效率成正比,而与成本效率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在分析总样本基础上,我们还对样本进行分组,以分析该结果对不同并购行为效率的影响是否适用。我们依据经济发展程度把样本分为两组:以发达经济体为东道国的银行跨国并购的样本,以及以转型国家为东道国的银行跨国并购的样本。第五章对实证结果的解释。针对分组样本之间结果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我们主要分析了四类决定因素对于转型国家样本和发达国家样本的效率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分析这四类因素来进行银行跨国并购的区域选择、判定银行跨国并购需求的大小、对并购目标市场特征进行甄选,以及合理选择微观并购目标。第六章对中国的启示与结论。针对中国银行海外并购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我们回顾和总结了中国银行海外并购的历程与相关特征。其次,在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提升海外并购效率的路径选择。最后,对全文研究体系进行了系统总结。
陈思颖[4](2009)在《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及绩效检验》文中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球就掀起了银行业并购浪潮,其声势浩大,势如破竹,方兴为艾。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可以得知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巨型金融集团无不是通过并购发展起来的,而始自2007年的此番金融危机,已给欧美等发达国家无数商业银行带来灭顶之灾,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则冲击较小由此,我们既应当加强对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从中汲取教训,更应该冷静的寻找并购对象中的“价值洼地”,以果断出击。稍显遗憾的是,我国对商业并购这一领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还比较落后,亟待深化和进一步的发展,以期为即将蓬勃开展的银行并购活动提供指导。从理论上来讲,银行业的并购是对资源的重新整合与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并购可以为银行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市场势力等一系列良性效应。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西方经济学者已经对银行并购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很多银行的并购并未实现改进银行绩效的初衷。随着我国银行并购的不断发展,我国银行并购是否能够带来效率改进以及如何促进并购效率的改进已经成为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对银行并购绩效的检验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通过选取适当样本和数据,选用事件研究法、数据包络法和会计比率法,对并购的资本市场效应、投入—产出效应和会计指标效应这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完成研究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陈述写作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和意义。第二章为理论回顾和文献评论,还包括对商业银行的经济成本的分析。第三章介绍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理论。详细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内、外部驱动因素。第四章是研究方法的介绍,详细说明了本文实证分析中所主要运用的三大方法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评论。第五章进行实证分析和讨论。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实践样本量的限制,本文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加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有关数据作为总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事件分析法分析我国银行并购在资本市场上的反应,从而判断并购的资本市场效应,然后再以光大银行并购中国投资银行为例探讨了会计研究法的实证应用,再接下来利用数据包络法分析了10家样本银行并购的投入产出效应,并获得了对投入、产出无效率的改进建议。最后通过对10家样本银行建立回归模型,深入探讨了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七个因素对银行并购效率的影响。第六章结论和建议,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小样本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事件分析法、财务比率研究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及通过回归模型深入地对银行并购的整体和局部、长短期效应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据以提出了建议。
王果[5](2008)在《银行跨国并购:动因、绩效与政策协调》文中指出当前跨国并购方式已成为银行实现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金融服务型企业,银行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跨国并购银行不但在全球范围内构筑起经营网络,而且还将虚拟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伴随着工业化集中而出现的金融资本集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然会呈现出跨越国界的趋势,而并购为银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集中提供了有效途径。如今,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的中国银行业已经被卷入到了经济全球化大潮中,面对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银行掀起的一次次银行跨国并购浪潮,中国的银行业如何把握这种发展机遇并迎接国际化竞争的挑战,是一个充满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本文在论证过程中始终贯穿这样一种主线:在分析了银行跨国投资的历程,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银行对外投资的方式选择。然后围绕银行跨国并购方式,选取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绩效与政策协调三方面内容从不同视角加以深入分析,其中还着重考察了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新现象。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绩效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协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本外将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入手加以分析,力求对银行跨国并购这种经济交易活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最后,就我国银行业跨国投资的动因以及如何应对跨国并购的政策协调作一个结合现实的考察,提出我国银行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的战略安排和路径选择。银行跨国并购是多元化动机共同驱动的结果,但其核心动机不外乎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银行参与跨国并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进入对发展中国家银行进行并购;另一方面表现为发展中国家银行开始积极“走出去”开展对外并购。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跨国并购活动有其特殊的内外部驱动原因。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需要引入外资银行以丰富和完善本国金融市场,同时也要鼓励本国银行积极对外开展并购,拓展海外业务空间。在分析有哪些因素影响到一国银行进行跨国并购活动时,我们通过对影响亚洲国家银行跨国并购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传统的引力模型假设对影响银行跨国并购因素的解释力并不强,两国间距离并不是银行对外投资所主要考虑的成本因素。而一国的GDP规模、两国间贸易额、一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等因素会对一国银行是否进行跨国并购产生影响。本文对银行跨国并购绩效的分析既有理论上的拓展也有实证上的考察。理论上,本文从协同效应视角和新制度经济学层面两个角度对银行跨国并购绩效进行了分析。认为,银行跨国并购的绩效取决于并购过程中协同效应的大小,其关键在于银行并购后的整合过程。并购整合是体现银行并购动机之一——获得协同效应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决定一次并购活动绩效状况的关键环节。本文还对银行跨国并购协同效应的计算进行了探讨,从方法上进一步量化了对银行并购绩效的考察。另外,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银行跨国并购绩效的获得是银行边界变化的一种动态反映,并由此产生了银行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银行资产专用性对银行并购绩效优劣的后天决定性。由此,我们在本文建立了一个银行跨国并购绩效和银行边界变化的综合性理论框架。本文对银行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选取了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并购活动作为个案分析样本,运用“股权收益率”模型,通过分析考察期内银行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化,来反映并购活动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进而体现银行的并购绩效状况。对个案的实证分析表明,并非像众多传统的分析那样认为,银行并购可以完全提升其经营效率,一些银行通过跨国并购,在提升其盈利性的同时,是以承担更大的风险为代价的,并购活动有可能增添了银行的运营风险。鉴于银行跨国并购本身就充满着不确定性,并且在全球化时代,银行跨国并购的国际影响在日益增大,表现为在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国际金融格局的调整等方面,银行跨国并购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本文在考察了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绩效后便展开了对银行跨国并购国际政策协调的研究。本文是从国际竞争政策协调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分析了如何开展银行跨国并购的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经济学理论、法理学理论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是银行跨国并购政策协调的主要理论基础。论文中构建的国际竞争网络框架下的巴塞尔竞争协调模式,将国际金融合作与当前流行的国际竞争协调机制相联系,期望在新模式架构下,借助国际金融监管与国际投资规范,来缓解因银行跨国并购而引起的竞争争端。在基于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现实回归到对我国银行业跨国投资的讨论当中。实际上,我国银行业对外投资是外部环境压力和内在实力增强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参与国际银行业竞争过程中,我国银行业正经历着由注重“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战略转变。因此,文章对我国银行业以并购方式的对外投资进行了路径设计,包括我国银行跨国并购的时机选择、风险管控等。最后,面对中国银行业日益参与到国际银行业竞争当中的现实,本文详细分析了银行跨国并购政策协调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应对国际竞争政策协调的对策建议。
秦利静[6](2008)在《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银行并购趋势愈演愈烈,据Amel等人在2004年提供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1年金融业大部分的并购活动都包含了银行集团,在15,502起金融业并购案中银行并购占据了8,144起,几乎53%,在金融业总并购价值26,939亿美元中银行业的并购价值为18,305亿美元,几乎68%,因此不足为奇的是,如Sobek在2000年宣称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银行报告中使用最频繁的词便是“并购”。这种趋势引起理论界极大关注,并且对此方面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众多学者已经围绕银行业并购的背景、动因及绩效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很多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见解。其中,众多研究偏重于对银行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的研究。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绩效方面的研究却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旨在并购对银行绩效的改善方面做出详细的分析,本文虽然是研究并购,但并不是研究并购本身,而是如前所述,是研究并购的理论和动因及其并购对绩效的改善。这种研究是基于对90年代银行业并购绩效的正面的肯定的研究,虽然全球范围内仍然不乏失败的案例和消极负面的影响,但这不是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本文在借鉴和研究了大量论文观点和资料数据后,从银行并购的业绩变化的角度落笔,通过业绩比较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运用丰富翔实的数据资料,对国际银行并购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JP摩根大通和美国第一银行的并购、汇丰和美国家庭国际、希腊国家银行和马其顿共和国的SB的并购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和储蓄银行的合并为典型案例,用实证分析来证实自己的结论。
张红军[7](2008)在《外资银行进入与监管研究 ——理论及基于中国市场的实证》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速。作为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银行国际化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席卷世界各地。自1980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局部地区到全国范围、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从外国居民到本国居民的发展历程,在循序渐进中稳步推进。外资银行机构网络不断扩大,业务规模迅速增加,外资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与监管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其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东道国银行业及监管部门需要分析外资银行的进入动机、行为及效应等相关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及监管措施;另一方面,东道国本土银行业也可以学习、借鉴跨国银行的海外经营经验,更好地实现“走出去”战略。其理论意义在于:以一个市场机会最大、国际银行业最为关注的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案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及监管问题,无疑是对跨国银行理论及转型经济学一项重大贡献。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的论述。理论研究主要是基于效用函数理论、实物期权理论、博弈论以及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模型探析外资银行进入及监管等问题的内在机理,实证研究主要基于中国市场的视角探析外资银行的进入及监管问题,通过理论剖析及实证检验,试图对外资银行进入这一波澜壮阔的金融全球化问题展开一系列前瞻性的探索。本文研究的主线是:首先综述现有关于外资银行进入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可能存在的缺陷及其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其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视角展开对外资银行进入动因、进入行为、进入效应以及进入监管等问题的研究;最后,总结全文并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基于这一思路,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第一、第二章是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的主要目标、方法、论文的框架结构并对现有文献加以综述。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基于东道国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展开对外资银行进入及监管问题的研究。第三章至第五章基于东道国视角,分析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动因、外资银行的进入行为以及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第六章基于上述三章的分析,研究了东道国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监管问题。第三章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理论部分:构建效用函数模型解释外资银行进入的动因;实证部分:通过全球数据及中国市场的数据,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动因。第四章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行为。理论部分:主要是构建了外资银行进入时机选择模型以及外资银行进入的模式选择模型;实证部分:在上一章动因分析的基础之上,基于中国市场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外资银行的进入行为及其背后的不同动因。首先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时机选择及影响因素;接着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区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效应。理论部分:基于上一章外资银行不同的进入模式,通过模型构建分析了新设进入和并购进入两种不同外资银行进入模式对东道国银行业的效应影响;实证部分:检验了新设进入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各种综合效率的影响。第六章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监管。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东道国对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的现实意义。理论部分:探析了东道国对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的理论基础,并构建了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的道德风险模型、信号博弈模型以及适度监管模型;经验部分:首先分析外资银行进入的国际监管经验及其部分国家的监管案例,最后剖析中国对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的经验及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第七章是本文的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并展望。综述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最后指出了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本文的主要工作中,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效用理论,构建了外资银行进入选择的微观效用函数模型。本文通过一个外资银行进入选择效用模型的构建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选择的微观动机,这一微观理论与银行业跨国经营的OLI理论以及东道国金融自由化理论结合,共同构建了外资银行进入动机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还基于多期面板数据技术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动因。2、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了外资银行进入的时机选择模型。本文首次基于实物期权模型从理论上探析了外资银行进入的最优时机选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3、利用外资银行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首次利用有序结果的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不同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4、构建了外资银行的进入效应模型。本文对微观银行理论中经典的K-M模型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利用拓展的K-M模型研究了外资银行以不同模式进入发展中国家后对东道国银行业产生的效应。本文的部分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权威或核心刊物上正式发表,包括《金融研究》(2007年第9期)、《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第2期)等。另外,本文其他部分的研究成果正处于终审阶段(如《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管理评论》)、或修改拟投稿阶段。
崔茂中[8](2007)在《金融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企业的并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一个关键要考量的因素就是对被并购目标金融企业的选择。这既是金融企业并购的开始,又由此而自始至终地指导着整个并购过程的进行。金融企业作出并购决策的选择,是有其内外部原因的。本文构建了关于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模型,并在模型中首次引入一个新的变量,即金融发展与所有制结构变化的交互乘积项。通过对中国分省面板数据进行回归,论证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对金融企业并购所起的外部推动作用。在金融企业并购的内部动因分析中,我们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复合成本函数的各自优点来更准确地度量金融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本文对金融企业发展中的新设投资与外部并购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确定在何种状况下何种选择为优。当确定通过并购来实现金融企业的发展战略后,就要对被并购金融企业进行总体的选择分析。本文首先进行了并购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其次就并购中目标金融企业的信息搜集,提出了信息搜集的原则和方法,并分析了信息的获取来源。对获取的信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鉴别、筛选和审核。本文给出了目标金融企业信息的搜寻步骤,而对获取和分析处理后的信息还要及时进行反馈。随后文章给出了目标金融企业信息搜寻和筛选的模型分析。对目标金融企业进行选择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其价值进行评估。传统的企业价值估价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准确地评价金融企业并购的溢价效应,为此本文引入实务期权评价方法。针对金融企业负债经营的实际状况,我们突出强调了商誉等在金融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金融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应该是一种广义的价值评估,既包括被并购金融企业的价值评估,又包括主并购金融企业本身实体部分因为并购壮大而形成的新价值体的评估,还应该包括并购所形成的统一体的综合价值评估。基于这种视野开阔的广义价值评估理念,本文给出了一个多指标的金融企业并购综合评价体系。价值评估中的1+1>2,在现实中并非能够轻易就得以实现。我们追求的是合并后双方金融企业的融合与壮大,而这不仅仅取决于财务价值,更多的则是取决于双方整体资源的匹配、彼此能力的转移效率,以及各种协同效应的实现。金融企业并购双方的战略匹配决定着并购价值创造的潜力,组织匹配决定着潜在价值实现的难度。金融企业的并购,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为此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动态地看待并购双方的各种资源整合。本文深入探讨了金融企业并购双方潜在协同的实现,以及不同战略资源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个并购双方资源匹配的战略分析框架。能找到一个符合要求值得并购的目标金融企业固然幸运,但能否成功并购目标金融企业,关键要看并购各方的利益能否得到协调和满足,以及相关风险因素能否被适当控制。本文分析了金融企业并购所蕴含的对主并购金融企业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可能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提前求偿,从而威胁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带来潜在的破产可能。本文突破了基于普通价值分析基础的企业并购博弈理论,在基于风险和收益的组合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金融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各方的利益冲突、竞争与协调,分析了金融企业的同业并购和混业并购及其替代博弈,分析了目标金融企业反收购的博弈分析,以及存在潜在竞争对手时的并购博弈,还进行了政府在金融企业并购中的行为博弈分析。本文通过关注目标金融企业的选择,来深入系统地研究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这个理论和实践中的棘手问题,以使主并金融企业能够有效避免并购陷阱,增加并购的成功率。与此同时,通过对目标金融企业的合理和有效的选择,力求降低并购对金融企业带来的风险,从而希望以此对我国金融业并购理论和并购实践提供相应的指导作用。
张媛媛[9](2006)在《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分析和绩效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并购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数量之多、金额之巨、规模之大,可谓史无前例。而中国加入WTO后,时至今日,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大限已至,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将登陆中国,遵循世界通用规则的市场化银行并购将成为我国银行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国外对银行并购的研究因其丰富的并购实践而臻炉火纯青之境,而我国对这一领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还刚起步,亟待深化和进一步的发展,以为即将到来的银行并购活动提供指导。本文在借鉴国外研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我国银行业和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对银行并购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我国银行业的并购提供有益的启示。 银行并购由来已久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必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现实原因。对此,本文借鉴西方理论界的研究成果,选取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效率理论、管理主义理论、市场势力理论五个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为理论基础,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层面,回答了本文的研究主题,也是并购的两个基本问题——并购的动因和并购的效率。就动因来讲,本文对银行并购的动因从外部条件和内在驱动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对影响商业银行并购的外部因素和内在驱动因素分别进行了有价值的总结。而就并购绩效的分析而言,本文先在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外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概括,然后在第4章运用DEA模型对我国兴业银行的并购案例进行了动态和静态的实证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并购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在上述研究思路的指导下,本文在结构上作了如下安排:第1章为引言,2-5章为正文部分,最后1节为结论。 第1章为引言部分。首先,对本文的选题背景进行了说明,指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其次,对银行并购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有关银行动因理论、绩效实证和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研究的现实状况;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分析框架和结构安排做了简要的介绍。 第2章为后文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先是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银行并购的分类;然后对适用于商业银行并购的主要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理论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效率理论、管理主义理论、市场势力理论等。 第3章对我国银行并购的既有行为和动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介绍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基础上,考察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并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并购
邢锋[10](2006)在《银行并购重组与中国的选择》文中认为银行并购由来己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尤为盛行。银行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冀在国内外金融市场占领有利地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加强,这些超级银行航母积极地向世界金融市场拓展,其业务甚至遍及全球,这给当地金融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带来了强力的冲击。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已经迫在眉睫。国外银行普遍规模大,资产质量高,赢利能力强,服务优良。而国内银行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其历史积淀的问题多。尽管近几年经过改革,情况有所好转,但其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普遍存在规模小,不良资产比例高,金融创新能力差,盈利水平低等缺点。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内银行仍纠缠于解决历史积淀问题之际,全球范围内的银行业并购却接踵而来。有关银行并购的研究己经很多,似乎已经成为了老问题。但本文从新视角解析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了典型国家的银行并购成功经验同时也吸取其银行并购中的教训,提出了在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中和我国银行改制的过程中,我国银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本文在分析中国银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原则和模式选择,并在并购外部环境的建设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二、国际银行业购并的动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银行业购并的动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企业并购 |
1.2.2 银行并购 |
1.3 国内外对银行并购的研究情况 |
1.3.1 国外对银行并购的研究 |
1.3.2 国内对银行并购的研究情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银行并购动因视角 |
2.1.1 银行并购的微观、宏观动因比较 |
2.1.2 银行并购宏微观动因的内在联系 |
2.2 银行并购绩效视角 |
2.2.1 银行绩效概念的界定 |
2.2.2 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 |
2.2.3 银行并购绩效评估的模型选择 |
2.3 并购动因影响并购绩效的视角 |
2.3.1 并购动因作用于绩效的方式 |
2.3.2 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比较 |
3. 中外银行业并购的动因比较 |
3.1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主要动因及其变迁 |
3.1.1 国际银行业并购历程 |
3.1.2 早期国际银行业的并购动因 |
3.1.3 近期国际银行业的并购动因 |
3.2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历程及主要动因 |
3.2.1 中国银行业并购历程 |
3.2.2 政府主导时期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动因 |
3.2.3 市场主导时期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动因 |
3,3 中外银行业并购动因比较 |
3.3.1 从外部环境来看并购动因 |
3.3.2 从主导力量来看并购动因 |
3.3.3 从发生区域来看并购动因 |
3.3.4 从组合方式来看并购动因 |
3.3.5 从社会效益来看并购动因 |
4. 中外典型银行并购的绩效比较 |
4.1 中外银行业并购的典型案例比较 |
4.1.1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典型案例 |
4.1.2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典型案例 |
4.1.3 中外典型银行并购异同比较 |
4.2 中外典型银行并购的绩效比较分析 |
4.2.1 花旗银行VS工银亚洲:基于财务数据的比较 |
4.2.2 汇丰银行VS浦发银行:基于DEA分析的比较 |
4.2.3 综合结论 |
5. 银行并购绩效之动因模式的中外比较 |
5.1 国际银行业并购绩效之动因模式 |
5.1.1 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的假说 |
5.1.2 变量选择的理论依据 |
5.1.3 数据来源、变量处理与描述 |
5.1.4 经验估计的计量模型设计 |
5.2 经验数据回归结果分析 |
5.2.1 中国银行业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分析 |
5.2.2 外国银行业并购绩效的动因模式分析 |
5.3 银行并购绩效之动因模式的中外比较 |
6. 推动我国银行业并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 |
6.2 我国银行业并购的障碍分析 |
6.3 中国银行业并购对策研究 |
6.3.1 我国银行并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6.3.2 中国银行业未来并购的路径设想 |
6.3.3 中国银行业未来并购的策略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中国六大行并购的DEA绩效测度,测算软件:DEAP 2.1 |
2. 外国六大行并购的DEA绩效测度 |
3. 关于并购绩效动因模式的回归结果,计量分析软件STATA10.0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关于银行业跨国并购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银行业跨国并购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2.1.2 跨国并购的概念和分类 |
2.1.3 银行跨国并购的概念和分类 |
2.2 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
2.2.1 对外直接投资(FDI)理论 |
2.2.2 企业并购(M&A)理论 |
3 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历程和特点 |
3.1 全球银行业并购的历程和特点 |
3.1.1 全球银行业三次并购浪潮 |
3.1.2 全球银行业并购的特点 |
3.2 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历程和特点 |
3.2.1 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历程 |
3.2.2 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
4 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
4.1 内部动因分析 |
4.1.1 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 |
4.1.2 实现区域和业务多元化 |
4.1.3 突破进入壁垒 |
4.1.4 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 |
4.1.5 追随客户 |
4.1.6 配置过剩资金和提高自身国际化程度 |
4.1.7 获得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优秀的人才 |
4.2 外部动因分析 |
4.2.1 顺应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
4.2.2 金融管制得到放松 |
4.2.3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
4.2.4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 |
5 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及策略建议 |
5.1 成功案例—中国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 |
5.1.1 并购双方简介 |
5.1.2 并购动因 |
5.1.3 并购意义 |
5.1.4 案例启示 |
5.2 失败案例—中国民生银行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 |
5.2.1 并购双方简介 |
5.2.2 并购动因 |
5.2.3 并购过程 |
5.2.4 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
5.3 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策略建议 |
5.3.1 多梯次地选择跨国并购的区域 |
5.3.2 科学地选择并购对象 |
5.3.3 准确地把握并购时机 |
5.3.4 重视并购整合 |
5.3.5 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控体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其决定因素研究:欧盟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关键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动因 |
第二节 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绩效 |
第三节 现有文献评价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信息成本与经济一体化 |
第二节 东道国宏观经济影响因素 |
第三节 东道国中观经济影响因素 |
第四节 目标银行微观影响因素 |
第五节 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其决定因素数理模型的构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分析:以欧盟为例 |
第一节 欧盟银行跨国并购总体特征 |
第二节 欧盟银行跨国并购效率测算 |
第三节 欧盟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决定因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
第一节 银行跨国并购目标区域选择 |
第二节 银行跨国并购需求扩展 |
第三节 银行跨国并购目标市场甄选 |
第四节 银行跨国并购微观目标选择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中国的启示与结论 |
第一节 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主要结论 |
附录 |
附录1:DEA实证分析样本数据(共21对) |
附录2:DEA实证计算机程序(使用SAS软件) |
附录3:DEA计算结果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4)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及绩效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分析框架和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分析框架 |
1.2.3 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回顾 |
2.1.1 商业银行并购的相关概念 |
2.1.2 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及特征 |
2.1.3 商业银行并购效应的相关理论 |
2.2 有关文献评论 |
2.2.1 国外研究现状评论 |
2.2.2 国内研究现状评论 |
2.3 商业银行并购的经济成本分析 |
2.3.1 银行并购的微观成本 |
2.3.2 银行并购的社会成本 |
3. 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分析 |
3.1 现代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分析 |
3.1.1 推动商业银行并购的外部力量 |
3.1.2 商业银行并购开展的内在动力 |
3.2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现状及动因 |
3.2.1 我国银行并购的现状 |
3.2.2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 |
4. 银行并购效率的实证研究方法 |
4.1 银行并购与银行效率水平的关系 |
4.2 事件研究法 |
4.3 会计研究方法 |
4.4 数据包络分析法 |
4.4.1 DEA模型引入 |
4.4.2 DEA模型简介 |
5.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实证研究 |
5.1 资本市场效应分析 |
5.1.1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5.1.2 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5.2 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
5.2.1 运用DEA模型测度观测银行的并购效率 |
5.2.2 运用DEA模型测度对比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
5.3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1 回归模型变量的设定 |
5.3.2 回归模型 |
5.3.3 结果分析 |
5.4 会计指标效应分析—以光大银行并购事件为例 |
5.4.1 并购事件简要说明 |
5.4.2 分析结果及评价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效率的政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银行跨国并购:动因、绩效与政策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银行并购的概念界定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银行对外投资的发展与投资方式选择 |
第一节 银行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 |
一、三次银行并购浪潮的兴起 |
二、亚洲国家的银行业并购 |
第二节 银行对外投资的方式选择 |
一、银行跨国新建投资 |
二、银行跨国并购投资 |
三、银行新建投资与并购投资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银行对外投资方式的博弈分析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模型的构建 |
四、决策与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 |
第一节 银行跨国并购的多元化动机分析 |
一、银行跨国并购的内部动因 |
二、银行跨国并购的外部条件 |
三、银行跨国投资的其他动因 |
四、银行跨国并购动因的动态考察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 |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二、发展中国家银行跨国并购动因 |
三、影响发展中国家银行跨国并购的因素 |
第三节 影响银行跨国并购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银行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 |
二、基于亚洲国家数据的银行跨国并购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行跨国并购的绩效 |
第一节 银行跨国并购绩效理论评述与实证分析 |
一、银行跨国并购对经营效率的影响 |
二、银行跨国并购对股东价值的影响 |
三、银行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协同效应视角下的银行跨国并购绩效分析 |
一、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 |
二、银行跨国并购协同效应的主要内容 |
三、协同效应与银行跨国并购的整合绩效 |
四、关于银行跨国并购协同效应计算的探讨 |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银行跨国并购绩效分析 |
一、银行跨国并购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
二、银行跨国并购绩效与银行边界:一个综合性理论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银行跨国并购的政策协调 |
第一节 国际竞争政策协调及其发展路径 |
一、国际竞争政策协调的内涵 |
二、国际竞争政策协调的发展路径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合作框架下的银行跨国并购政策协调 |
一、银行跨国并购的国际影响 |
二、国际金融合作与银行跨国并购政策协调 |
三、银行跨国并购管制的国际合作 |
四、国际金融合作机制下银行跨国并购政策协调的意义 |
第三节 银行跨国并购政策协调模式构想——INC 框架下的巴塞尔模式 |
一、国际竞争网络的发展 |
二、巴塞尔银行监管合作模式 |
三、国际竞争网络平台下的银行跨国并购巴塞尔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海外投资的动因与特点 |
一、中国银行业跨国投资的动因 |
二、中国银行业海外投资的特点 |
三、中国银行业海外投资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路径选择 |
一、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时机把握 |
二、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管控 |
三、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银行跨国并购政策协调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一、中国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管制 |
二、中国参与银行跨国并购政策协调的利益诉求 |
三、中国银行业应对国际竞争政策协调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现有研究文献的不足 |
第三节 业绩比较研究法 |
第四节 个案研究法 |
第三章 银行并购的概念界定和现状 |
第一节 银行并购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际银行业并购现状 |
第四章 银行并购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并购理论的并购动因 |
第二节 基于时代背景和特色的并购动因 |
第五章 银行并购的绩效分析 |
第一节 并购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外资银行进入与监管研究 ——理论及基于中国市场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论文研究对象、目标及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2.1.1 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理论及实证研究文献 |
2.1.2 外资银行进入行为研究文献 |
2.1.3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效应研究文献 |
2.1.4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研究文献 |
2.2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2.3 现有文献述评 |
2.3.1 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研究文献述评 |
2.3.2 外资银行进入行为研究文献述评 |
2.3.3 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研究文献述评 |
2.3.4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研究 |
3.1 引言 |
3.2 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的理论模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模型求解及分析 |
3.3 外资银行进入动因:跨国数据的经验研究 |
3.4 外资银行进入动因:中国市场的实证 |
3.4.1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经营现状 |
3.4.2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动因分析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外资银行进入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外资银行进入时机选择研究 |
4.2.1 外资银行进入时机选择:一个理论模型 |
4.2.2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时机选择:描述性分析 |
4.2.3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时机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外资银行进入区位选择研究 |
4.3.1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区位选择:描述性分析 |
4.3.2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研究 |
4.4.1 外资银行进入模式选择:一个理论模型 |
4.4.2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选择:描述性分析 |
4.4.3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理论模型的构建 |
5.2.1 基本模型 |
5.2.2 比较静态分析 |
5.2.3 外资银行进入的效应分析 |
5.2.4 模型的拓展 |
5.3 外资银行进入效应:中国市场的实证 |
5.3.1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技术效率的影响 |
5.3.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的影响 |
5.3.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效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研究 |
6.1 引言 |
6.2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理论分析 |
6.2.1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的内涵 |
6.2.2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的理论基础 |
6.2.3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模型构建 |
6.3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国际经验 |
6.3.1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的国际协调和合作 |
6.3.2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案例分析 |
6.4 外资银行进入监管:中国经验 |
6.4.1 中国外资银行进入监管法规演进 |
6.4.2 中国外资银行进入监管制度分析 |
6.4.3 中国目前外资银行市场进入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6.4.4 建立完善的外资银行进入监管制度的有效途径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得到的结论 |
7.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7.1.2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1.3 相关政策建议 |
7.2 论文的不足及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完成的论文 |
(8)金融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金融企业并购的目标企业选择理论 |
1.2.1 产业组织理论 |
1.2.2 马克思的资本集中理论 |
1.2.3 西方企业并购理论 |
1.2.4 国内有关并购目标企业的研究 |
1.3 金融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方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金融企业并购决策选择分析 |
2.1 金融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并购行为 |
2.1.1 金融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并购的作用 |
2.1.2 金融企业的并购动因分析 |
2.2 金融企业发展中的内部投资与外部并购比较分析 |
2.2.1 新设投资与外部并购博弈比较的思想及博弈模型的选取 |
2.2.2 新设投资和并购博弈分析 |
2.3 金融企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变动对并购的推动作用 |
2.4 我国金融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 |
2.4.1 金融企业规模经济的运营指标评价 |
2.4.2 我国金融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计量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融企业并购目标的选择 |
3.1 并购计划的制定 |
3.2 目标金融企业选择的战略环境分析 |
3.2.1 宏观和产业环境分析 |
3.2.2 目标金融企业并购条件分析 |
3.3 目标金融企业选择中的信息搜集及处理 |
3.3.1 目标金融企业信息搜集 |
3.3.2 目标金融企业信息处理 |
3.3.3 目标金融企业信息搜寻步骤 |
3.3.4 目标金融企业搜寻信息反馈 |
3.4 目标金融企业搜寻与筛选模型 |
3.4.1 目标金融企业搜寻模型 |
3.4.2 筛选目标金融企业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并购目标金融企业价值评估 |
4.1 企业价值 |
4.1.1 企业价值的内涵 |
4.1.2 金融企业的价值 |
4.2 金融企业价值评估及商誉的应用 |
4.2.1 企业价值评估 |
4.2.2 金融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
4.2.3 金融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商誉及净资产 |
4.2.4 商誉评估的计量经济模型 |
4.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 |
4.3.1 并购中传统估价方法及评价 |
4.3.2 实物期权理论与并购价值评估 |
4.3.3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
4.4 实物期权法在金融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 |
4.4.1 企业并购决策的期权特征与类型 |
4.4.2 实物期权定价基本思路与常用方法 |
4.4.3 企业并购决策中实物期权法的应用框架 |
4.5 基于并购双方统一体的金融企业并购价值分析模型 |
4.5.1 基本思路 |
4.5.2 模型分析的具体步骤 |
4.5.3 基于并购双方统一体的金融企业并购价值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匹配与协同分析 |
5.1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分析 |
5.1.1 企业资源概论 |
5.1.2 金融企业资源 |
5.2 资源匹配分析框架 |
5.2.1 基本思想 |
5.2.2 相关概念界定 |
5.2.3 资源匹配分析步骤 |
5.3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的潜在协同效应分析 |
5.3.1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的规模协同 |
5.3.2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的互补协同 |
5.3.3 金融企业并购资源的潜在协同及其实现方式 |
5.4 金融企业并购的资源转移效率分析 |
5.4.1 金融企业文化转移效率及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
5.4.2 能力转移效率 |
5.4.3 资产转移效率 |
5.5 并购双方资源匹配及能力转换效率模型 |
5.5.1 并购双方匹配模型 |
5.5.2 匹配分析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协调博弈 |
6.1 并购对金融企业脆弱性的影响 |
6.2 收购方金融企业与被收购方金融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 |
6.2.1 收购方金融企业与被收购方金融企业之间的利益诉求 |
6.2.2 金融企业并购决策的博弈模型 |
6.2.3 金融企业同业并购的博弈分析 |
6.2.4 金融企业混业并购的博弈分析 |
6.3 目标公司反收购战略的博弈分析 |
6.3.1 反并购的手段与策略 |
6.3.2 并购与反并购的博弈 |
6.4 并购企业与潜在并购企业之间的博弈 |
6.5 政府在金融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协调和博弈 |
6.5.1 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分析 |
6.5.2 政府在金融企业并购中的博弈行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束语 |
7.1 结论 |
7.2 论文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分析和绩效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银行并购动因理论的发展历程 |
1.2.2 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
1.2.3 中国对银行并购问题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分析框架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分析框架 |
1.3.3 结构安排 |
2. 银行并购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商业银行并购的相关概念 |
2.1.2 银行并购的分类 |
2.2 产业组织理论—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2.3 交易费用理论 |
2.4 效率理论 |
2.4.1 效率差异理论与银行并购 |
2.4.2 多角化理论与银行并购 |
2.4.3 价值低估理论与银行并购 |
2.5 管理主义理论 |
2.6 市场势力理论 |
3.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既有行为和动因 |
3.1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背景 |
3.1.1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 |
3.1.2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
3.2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历史回顾 |
3.2.1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历程 |
3.2.2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存在的问题 |
3.3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 |
3.3.1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外部条件 |
3.3.2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内在驱动因素 |
4. 兴业银行并购佛山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研究 |
4.1 分析方法—DEA模型的引入 |
4.2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1 决策单元选取 |
4.2.2 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
4.3 数据的输入及输出结果的分析评价 |
4.4 “并购悖论”产生的原因 |
4.4.1 实证分析方法存在缺陷 |
4.4.2 并购支付的价格可能过高 |
4.4.3 整合的失败 |
4.4.4 银行并购绩效的理论研究需要引进新的解释变量 |
4.4.5 融资环境、技术变革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
4.4.6 外部监管、市场结构与法律环境变化 |
5.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政策建议 |
5.1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基本原则 |
5.1.1 以银行业的长远发展为目标 |
5.1.2 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为核心 |
5.2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策略建议 |
5.2.1 缔造相对分散的市场集中度,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 |
5.2.2 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积极向混业体制过渡 |
5.2.3 积极稳妥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
5.2.4 重视并购后银行的整合 |
5.2.5 推进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制度环境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银行并购重组与中国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银行业并购的理论分析 |
二、国内银行业并购理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写作思路 |
一、写作思路 |
二、预期结果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银行业并购重组理论及评析 |
第一节 概念与类型 |
第二节 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节交易费用理论 |
第四节市场势力理论 |
第五节金融霸权理论 |
第六节 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动因和效应分析 |
第三章 典型国家银行并购重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银行业并购重组 |
一、美国银行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银行业并购浪潮形成的动因 |
三、大通曼哈顿兼与JP 摩根公司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
四、美国银行业重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德国银行业并购重组 |
一、德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概况 |
二、德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动因 |
三、德意志银行与德累斯顿银行合并失败案例分析 |
四、德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银行业并购重组 |
一、日本银行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银行业并购重组动因 |
三、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
四、日本银行业并购重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银行业并购现状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现状分析 |
一、国内银行并购市场的发展 |
二、开放性条件下的内、外资银行间并购 |
三、我国银行业并购的初步成效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一、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必要性分析 |
二、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并购市场的发展障碍分析 |
一、银行并购主体错位 |
二、银行并购方式单一 |
三、银行并购法律依据不健全 |
四、银行并购存在结构和技术障碍 |
第五章 中国银行业并购对策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原则和战略步骤 |
一、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原则 |
二、中国银行业并购的战略步骤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模式选择 |
一、国有独资与股份制银行并购 |
二、中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并购 |
三、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并购 |
四、新兴股份制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并购 |
五、并购网上银行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并购外部环境的完善 |
一、发展有利于并购的制度环境 |
二、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三、推动金融业逐步实施混业经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国际银行业购并的动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银行并购比较研究[D]. 周恩静.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2]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策略研究[D]. 陈娇玲.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 [3]银行跨国并购效率及其决定因素研究:欧盟经验[D]. 苏舟.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2)
- [4]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及绩效检验[D]. 陈思颖.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
- [5]银行跨国并购:动因、绩效与政策协调[D]. 王果.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09)
- [6]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D]. 秦利静. 厦门大学, 2008(08)
- [7]外资银行进入与监管研究 ——理论及基于中国市场的实证[D]. 张红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08(11)
- [8]金融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研究[D]. 崔茂中. 复旦大学, 2007(07)
- [9]商业银行并购的动因分析和绩效的实证研究[D]. 张媛媛. 江西财经大学, 2006(04)
- [10]银行并购重组与中国的选择[D]. 邢锋. 山西财经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