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篮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郑先常[1](2021)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发展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推进专项化教学的实施尤为迫切。针对当前存在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涵仍需明晰、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还需丰富、教学改革理论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专项化教学的内涵特征,为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体系的各指标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创新专项化教学效果评测的新手段;最后应用于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指标体系上海专项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改善建议,研究发现: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在: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健康发展、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等方面。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相比较,专项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以“运动专项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注重长效性机制的教学评价。2.遴选具有(1)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且具有博导资格的;(2)从事学校体育及相关领域,且具有较高热情的;(3)熟悉或参与到专项化教学改革的;(4)有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配合度良好的四种标准的人员,组成13人的征询专家群,对初建的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修正。通过三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确定了由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品德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一级指标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道德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1204、0.1032、0.3329、0.3343和0.1092,其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见论文中表5-19。3.依据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最初量表的设计与制作、测试变量的选取、量表的修正、量表的验证几个步骤,研制了包含28个题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4.参照相关研究对评价对象评价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方法,其中,0.8分以上为高,0.6到0.79分为中,低于0.6分为低。本研究借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得分为0.716,总体处于中等等级。一级指标体育意识的得分为0.775、体育知识的得分为0.688、运动能力的得分为0.713、运动参与的得分为0.697,体育品德的得分为0.810。(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5个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得分上看专项化教学效果的纵向效果较好;男性学生在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好于女性学生,在运动参与上,男女生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5.通过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1)虽然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2)学生的专项运动体育知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专项运动技能性知识水平不高;(3)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应对措施:(1)多角度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项化教学效果;(2)默会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知识的获得;(3)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本研究结论,如下:1.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程序规范、方法合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得分符合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初衷,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研制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3.通过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符合当前专项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有效性。4.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专项化教学效果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韦奇成[2](2021)在《“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被逐渐重视并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分层式、参与式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法应运而生。分层—参与式教学即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原有的技能基础水平、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等的不同,通过对相关知识测验后的结果解读,将学生分层后进行教学,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点拨指导分层等,在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参与教学主要具体表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制定、练习结束后的组内、组间参与评价、总结等,让每一位学生都实现最优化、最全面的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以“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将分层—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篮球专选课中。选取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8级篮球专选1班为实验班与篮球专选2班对照班共计4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每个班男生各24名男生,控制分层—参与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为唯一变量,通过对学生的篮球技术中的运球、投篮、技评达标进行测试以及非认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问卷、测量量表及测验为本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数据采用Excle进行初步的分类和整理,采用SPSS22.0等统计学应用程序进行进一步的深层分析处理。通过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篮球技能成绩、非认知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出以下结论:(1)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两项期末技能考试成绩达标成绩的比较P值<0.05,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对学生篮球运球、投篮方面有所提升,技能成绩有所提高。(2)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传球—行进间运球—行进间投篮)进行技术评定,两班的技评成绩的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运用在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对学生篮球技评成绩有所提高,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3)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综合成绩的比较值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而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综合技术的掌握。分层—参与教学法中应完善不同层次学生自主性及激励机制,先进的教学法能够及时了解到不同级别学生的技能进行情况和心理变化状态,引导学生在不同层次间进行互帮互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共同进步。(4)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非认知能力对比,其中非认知能力中的体育学习动机方面的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非认知能力中的凝聚力方面的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凝聚力;非认知能力中的自信心方面的其比较P值<0.05说明了分层—参与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自信心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郭元正[3](2021)在《运动教育模式对提升初中生篮球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在篮球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技术时,一些篮球学习动机和篮球学习态度不佳、没有显着篮球参与意愿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训练懈怠,进而不能熟练掌握篮球技能。而运动教育模式近年较多的被运用在教育实践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获得更佳的学校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综合应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运动教育模式在初中生篮球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应用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实验前测分析初中生在篮球学习兴趣等变量的各个维度之间都不存在差异性(2)在学习兴趣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组”在运动参与和消极兴趣两个维度的前后测有差异,p值小于0.05;“运动教育模式组”在学习兴趣四个维度上都有差异,显着性P值小于0.05;“运动教育模式组”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组”在篮球学习兴趣的三个主要维度都有表现出显着性差异,显着性P值小于0.05。(3)在体育兴趣中,“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组”兴趣参与和课堂表现前后测有差异,显着性P值小于0.05;“运动教育模式组”前后测以及后测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组”都有着显着差异,显着性P值小于0.05。(4)在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方面,“运动教育模式组”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组”前后测以及两个班后测均出现显着差异,p<0.05;(5)在成就动机上“运动教育模式组”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组”均对篮球生成就动机产生了显着性的影响,p<0.05;(6)“运动教育模式组”教学条件下的学生比传统教学条件下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半场运球、技术评分三个方面均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在篮球教学中,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形式提升学生的动机水平,具备可行性和时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运动教育模式组”模式的篮球教学,更加有效的提升了初中生篮球学习成就动机。(2)采用运动教育模式开展初中生篮球课堂教学,积极有效的发挥了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充分高效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自愿的学习能力,行之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篮球能力和知识。(3)运动教育模式下的篮球教学,有利的让学生产生了积极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积极的打造了亲密的人际交往关系。
王凯乐[4](2021)在《探究式教学法对高中篮球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中体育课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们喜欢篮球运动,也喜爱打篮球,但对篮球课的兴趣较低,在教学过程中课堂通常是由教师一人主导,而学生处于听从的状态,学习较为被动。这种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沟通匮乏,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但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情感的培育和意志品质应得到发展和体现。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验证探究式教学法对高中生篮球课学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到高中篮球课中。以沈阳市第十一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其中对照班是采用传统式教学法进行授课,实验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授课,上课时间为期8周。实验前后,均对学生的运动认知、运动技战术、体能、体育学习兴趣、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进行测试,并将测试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通过8周的课堂教学,实验班在反映教学效果的五项指标中,与对照班相比,在运动认知、运动技战术这两个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体育学习兴趣中仅有积极兴趣、消极兴趣、自主与探究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体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方面数据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班与实验前相比,在运动认知、运动技战术两个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体能、体育学习兴趣、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中,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一)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尤其是篮球技战术动作要领方面,学生掌握的较好。(二)在篮球运动技战术方面,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更有助于学生技战术水平的提升。(三)在篮球课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式教学法相比,在学生体能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仅在速度方面两个班级数据均有提升。(四)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尤其在积极兴趣、消极兴趣、自主与探究这三方面,其效果较为显着。(五)在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方面,通过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式教学法的教学,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这两方面无明显差异。
廖冰心[5](2021)在《基于新课程标准(2020)的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试行),在高中试行体育模块化教学,确立了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教学目标的高中体育学科体系,在上海、北京等地试行两年之后,2020年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这对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2020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对于高中体育课的教学将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提高高中体育教师基于新课程标准学科素养的教学意识与执教能力是研究的核心命题。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根据教育方针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研究也是新世纪优秀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在当下,贯彻落实好2020版《高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将课标所倡导的核心素养贯穿其中。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以高中篮球课程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围绕尝试性地进行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的研究,具体探讨如何开展基于2020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篮球课教学,以及如何实现标准所要求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下的篮球课教学设计,通过研究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把握2020版《体育与健康标准》课程理念,立足新课程标准精神和理念,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研究也是新世纪优秀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在当下,贯彻落实好2020版《高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将课标所倡导的核心素养贯穿其中。因此,本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研究中注重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将学科素养全面贯穿到篮球技能教学中,遵循学校体育教学规律,对篮球选项课模块、课时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尝试建构学业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2.篮球课程是2020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中选修内容,本研究将高中篮球全部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模块,模块一和二是基础技术阶段,模块三和四是和提升技术,模块五和六是高阶阶段。鉴于篇幅限制,只进行了高一年级三个模块的教学设计,如在模块一、二中安排移动、反弹传球、单手肩上传球等技术动作以及结合所学技战术介绍有关竞赛规则,在模块三中安排快攻与防守快攻、半场人盯人防守与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等攻防技术以及结合所学技战术介绍有关竞赛规则等内容。3.根据课程领域目标进行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篮球模块教学设计研究和课时教学设计研究。在设计中体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在分目标中按照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体育品格十个维度进行了教学策略和手段的选择。4.教学设计始终贯彻学科核心素养,在健康行为方面,表现为学生乐于参与各种学练活动,表现出良好的求知欲及创作欲等;运动能力方面,表现为掌握篮球学练中的脚步动作、运、传、投、防及战术基础配合的关健,并能较好地完成组合练习;体育品德方面,表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体有道德和学习乐趣等。教学重点主要包括篮球文化理念和相关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较好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动作技术要领以及基本战术配合;通过基本技战术的学习能综合运用及在实践中举一反三。5.本研究设计过程遵循体育教学设计程序。模块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背景分析阶段、决策设计阶段和评价反馈阶段。运用传统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学练和同学的帮助找出差异,及时纠正和重建认知结构。在模块设计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建民主、平等与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上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现有的技能认知水平,促进其篮球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具体为提升篮球选项课的趣味性;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组织小型篮球赛,提高篮球技术实际运用能力;制定合理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自主练习。6.为检测教学设计效果,将其在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实施,并采用观察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等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发现所研究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度、篮球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在氛围良好的篮球专项课中学习会使得效率更高,在教师的科学引导和趣味化的比赛或游戏中篮球变得生动有趣。
刘磊[6](2021)在《问题式导向(PBL)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基础建设强国和教育强国是中华文化民族振兴的基础工程。必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加快教育信息化,完成群众满意的文化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明确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基于我国体育教育现状和教育改革的实施,我国体育教学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新颖的教学策略科学研究,如PBL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动态个性化教学法、全程教学法等。根据知网和台体大图书馆阅读文章参考及查看体育教学策略,参考PBL教学篮球、羽毛球、舞龙舞狮、啦啦操等项目的方法。系统地组织总结了PBL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论和体育教学策略,对普通篮球普修课程的科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探索。本文将PBL教学法运用到了济宁学院篮球普修课中,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相关专家、教师的指导,确定研究具体内容:篮球基本技术(运球往返跑、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投篮(三步上篮))、身体素质、解决分析问题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将济宁学院2020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进行16周32学时的教学实验。根据普修课两个班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确定其为同质水平,将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共80人,实验班有男生30人,女生10人。对照组男生29人,女生11人。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针对教学实验后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下几点结论:(1)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和教学组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测试(p>0.05),两个组在身体素质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BL教学法对身体素质是否有影响还有待探究。(2)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综合能力(学习兴趣、分析、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进行了测试(p<0.05),说明两个组的综合能力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实验组的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PBL教学法相比常规教学法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测试(p<0.05),两个组的篮球基本技术(运球往返跑、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上篮(三步上篮))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且实验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说明PBL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法相比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
冷家安[7](2020)在《“健康乡村”视域下的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推广研究 ——以修水县五所中学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了推进健康乡村建设,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为达成“健康乡村”的战略目标,优质的体育锻炼环境成为重点所在。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环境而言,学生获得的良好体验成为重点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健康乡村目标达成的核心构成条件。为此,要为农村中学提供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三对三篮球运动的推广成为一项新选择。三对三篮球运动是从篮球运动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是基于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分化产物,相较于篮球运动而言,三对三篮球运动的特点更加鲜明,具体表现为场地的要求不高,活动过程更充分。本选题研究从“健康乡村”的视角出发,对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的推广现状展开分析,以修水县的农村中学作为调查对象,具体选择修水县黄坳乡黄坳中学、修水县漫江乡中学、修水县征村乡征村中学、修水县庙岭乡中学、修水县新湾乡中学共计五所中学,以统计分析的方式来验证三对三篮球运动的推广。并灵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形成基础的研究框架。得出具体结论如下:(1)从学术领域的基础研究资料的整理发现,有关于三对三篮球运动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传统的体育教学框架被打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三对三篮球运动的相关研究更多的关注焦点集中知识、技能和战术的传授上,对学生的体验关注度不足。特别是在农村中学的推广,相关研究偏少,本选题研究为学术领域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补充研究的基本框架。(2)对修水县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对三对三篮球运动并不陌生,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三对三篮球运动也深受学生喜爱,虽然在课下有所开展,但围绕三对三篮球运动的课程建设和课外空间的拓展效果并不理想,迫切需要将三对三篮球运动融入到课堂实践中,使得农村中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3)修水县农村中学在三对三篮球运动的推广和具体实践中,利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明确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访谈的方式来具体明确,根据专家和相关学者的建议,让研究内容走向完善,了解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的推广现状。(4)结合修水县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三对三篮球运动的推广策略。以篮球运动的校本化为建设基础,打造校本课程。依托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突出三对三篮球运动的核心价值与魅力。培养大批优质教师,让教育环境得到全面革新,打造基础的教育空间,最终形成优质的评价框架,在全过程肯定三对三篮球运动的价值,为该运动的有序推广提供新思路。
刘海明[8](2020)在《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等作为理论指导,对中美两国校园篮球发展模式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研究,无论是基于我国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时代诉求,还是我国青少年力求综合发展的现实客观背景下,都需要加以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本研究正是出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迫切需求,对中美两国校园篮球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借鉴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中有关的学科理论,以系统论知识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以大量的问卷数据和访谈材料为实证研究素材,从目标设置情况、训练参赛情况、课程教学情况、场馆设施情况、保障条件情况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比较中美两国在校园篮球发展模式上的差异,旨在能够更为有效的在分析我国校园篮球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通过借鉴美国校园篮球发展的先进经验,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校园篮球发展模式提出一定的建议和策略,从而优化我国现阶段校园篮球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效推动我国学校体育综合改革,为我国学校体育内容体系的丰富以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贡献一点微薄之力。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观察法,以41所各类学校校园篮球负责人、2507名在校学生、377名校园篮球教师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以20名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分管校园篮球项目的校领导、5名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30名学校篮球教师、10名美国校园篮球相关人员或研究人员、7名国内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对中美校园篮球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中美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目标设置对比从中国层面来看,由于自身办学条件因素,大多数学校未将国家层级目标纳入到校园篮球发展目标体系之中,目标设置更多集中在了学校层级目标设置层面,同时也缺乏省市地区性层级目标的设置。但是中国将思政教育放到了校园篮球之中,立德树人始终渗透在篮球课程及课外活动之中,这是中国校园篮球的优势,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从美国层面来看,提升全体国民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情结、商业价值目标、国家篮球人才培养目标是校园篮球模式的三个主要目标。(2)中美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组织管理对比从中国层面来看,目前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缺乏全国统一的校园篮球组织管理部门,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活动管理体制存在着管理权限与管理范围不匹配的情况。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缺乏有效的议事协调机制,“教”、“体”融合机制贯彻力度不够。从美国层面来看,NCAA是典型的会员制管理机构,其主要是由四年制高等学校和学院式教育机构作为其下属会员,以联合会的形式来进行组织运作,同时NCAA在职能划分和员工的培养方面十分成功,职能划分的清晰。(3)中美校园篮球发展模式保障体系对比从中国层面来看,国家级政策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校园篮球尚未得到校方足够的保障性支持,尤其是在财务保障、就业保障以及考试政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从具体的资金数额来看,学校为校园篮球拨付的资金大约在每年10万元左右,基本能够满足学校校园篮球的发展需要,但是经费使用程序较为繁琐。科研保障服务上,除去一些数额较小的必要科研设施意外,大多数学校在科研人员配置和技术服务上保障力度不够;在医疗保障方面,运动损伤应急类设施配置较为完善,但是恢复类器材设施以及专业化的医务人员配置不足。从美国层面来看,体育教育政策和社会体育参与政策保障了美国青少年课上课下的篮球参与;在经费保障方面,国家给予扶持力度较小,学校通过商业化运作实现了基本的经费保障。(4)中美校园篮球发展模式教学情况对比从中国层面来看,在体育教学目标设置上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色,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中,运动技能仍然处于一个主导型地位,教学对学生篮球参与习惯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校园篮球教学组织形式以集体授课为主,战术学习和规则学习内容相对较少,教练员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较为单一。从美国层面来看,中小学全由各州教育法自行规定教育目标,在篮球教学内容方面,美国中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美国中小学篮球教学方法比较灵活,手段多样,注重动作规范化要求,教学考核相对而言比较规范。大学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较大,在宽进严出的学分制管理下,倘若未在规定年限内完成课业并取得相应学分,可申请延期,在教学管理方面,遵循综合素质与学术水平齐驱并驾的平等原则,鉴于此普遍实施学分制,运动员并不存在特殊照顾。(5)中美校园篮球发展模式训练情况对比从中国层面来看,校园篮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相对为理想,但是在科研水平和受教育背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校园篮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学校,学生对篮球训练的认可度更高。在训练内容方面,体能训练中速度、耐力和力量训练较多,但是柔韧和灵敏训练相对较少。训练方法上,教练员对爆发力训练的认知水平相对较好,训练灵敏协调性的训练办法需要继续学习和提高;从美国层面来看,美国几乎每所大学都设有一个组织完善、管理高效的竞技体育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大学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的相关事宜。运动队是运动训练管理的最基本的单位。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每周不得超过20小时,每天不得超过4小时,而且必须保证每周有2天的空暇时间,不参加任何运动训练与竞赛。(6)中美校园篮球发展模式场馆设施情况对比从中国层面来看,目前我国校园篮球所配备的篮球场馆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学校的篮球课程教学和课余篮球训练需要,但是从教学训练优化方面来看仍需进一步提升;在功能性场馆配置方面,大多数学校在康复理疗、数据分析和运动员个人放松方面的功能性场馆有待于改善;在训练设施方面,训练监控分析设施、康复理疗器材的配置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在场馆设施管理上,主要是由后勤部门管理,这对于校园篮球场馆的使用来看在便捷度上可能会受到影响。从美国层面来看,美国高校大型篮球场馆的融资、规划和运营的一体化水平较高,大型篮球场馆和赛事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赛事是大型篮球场馆运营的主要内容。(7)中美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竞赛体系情况对比从中国层面来看,部分学校将参赛目标完全局限在了获得理想成绩上,在锦标主义的影响下校园篮球赛事的参赛目标发生了异化;大多数球队在校园篮球参赛目标上都设置了成绩要求,同时参赛成绩是运动员个人奖惩机制的主要标准。从CUBA赛事来看,大多数教练员对赛事的满意度不高,赛事运作质量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从美国层面来看,NCAA赛事根据学校篮球队的比赛成绩、项目设置以及社会影响力将不同学校划分在三个不同的赛事联盟之中,NCAA每年11月开始比赛,全国64强球队分别以自动晋级和获邀晋级的方式进入到下一轮的比赛之中,各个比赛联盟的冠军能够直接晋级下一轮赛事。参加NCAA赛事的运动员必须遵守大学生竞技体育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美国校园篮球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1)美国校园篮球目标设置对中国的启示加强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目标之间的衔接性;以体质健康和专项技能作为发展模式的价值目标;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目标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美国校园篮球组织管理对中国的启示设置全国性的校园篮球领导机构;坚持政府为强力推手,以协会实体化为实务促进体制深化革新;明确国家理事机构的非营利性质,重点发展体育事业;管理部门落实国家政策,通过制度促进校园篮球运动发展。(3)美国校园篮球保障措施对中国的启示构建多元化特征的综合保障体系;构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校园篮球综合保障体系;构建以教学为主干的校园篮球综合保障体系。(4)美国校园篮球教学对中国的启示优化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突出“技能+习惯”培养的办学特色;加强校园篮球教学方法创新,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综合体;优化校园篮球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升考核准确性;加强校园篮球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搭建校园篮球自主学习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率。(5)美国校园篮球训练对中国的启示保证校园篮球训练理念与方法的动态化更新;以学生运动员为主体构建特色训练方案;优化校园篮球教练员队伍建设;优化训练结构,协同校内外各方共同提升球队训练质量。(6)美国校园篮球场馆设施对中国的启示科学合理规划提升篮球场馆使用效率;依托学校情况和篮球教学训练需求进行场馆设施的优化;加强校园篮球教学训练场馆设施的人性化改造。(7)美国校园篮球竞赛体系对中国的启示以运动员为主体,构建以运动员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竞赛体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构建校园篮球竞赛机制;构建校园篮球赛事综合保障体系。
武广栋[9](2020)在《异质分组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基层体育工作者和体育学者为了探索发现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开始尝试新的教学实践活动。他们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尤其是在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过程中把分组教学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运用且发现异质分组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篮球这一体育运动项目一直受到大量青少年学生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篮球项目的改革力度不断加深,大家对篮球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因此,教育部为进一步增加篮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参与度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前的小学篮球教学中相对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但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极大地削弱,所以在小学的篮球教学实践中采用更有效的教学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将异质分组教学应用于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以临朐县弥水现代学校五、六年级60名篮球社团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在相同的训练条件下,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并进行多项指标的检验,记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1、常规篮球教学和异质分组教学都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两组在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和50×8往返跑的四项测试中成绩有明显的提升;实验后50米跑和一分钟跳绳的测试中异质分组教学组较传统教学组成绩有明显提升,其它三项素质指标之间的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坐位体前屈成绩在实验前后变化不大,获得的效果不明显。2、常规篮球教学和异质分组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两项成绩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可知在部分篮球技术提升方面异质分组教学要比传统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更显着。3、异质分组教学与常规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小学生对篮球的运动参与兴趣,减小消极情绪,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互帮互助的能力,但在体育关注、运动参与和情意表现方面没有明显变化。4、异质分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优化和教学过程的强化方面有着积极的效果,并且满足了不同水平层次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上的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被分成一个小组,在小组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并且小组的成功依赖于每个学生任务的成功完成。在此情况下,每个学生都能够体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使学生全方面得到提高,充分展现因材施教。5、异质分组教学也展示出了部分教学缺陷,例如篮球技术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有时候会产生自卑感,学习过程相对被动;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也会有学习发展的局限性,对于学生的分组比较困难,有时容易出现水平差点的学生不想动手,水平好点的学生生包办学习任务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正视所存在的问题。
荣俊杰[10](2020)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上海市在二期课程改革基础上,率先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以推动新一轮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革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先立后破”的改革尝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认知的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迷茫与偏失,影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的的达成。面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从学理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系统予以理性优化,能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丰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泰勒原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从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出发,审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的现状,在学理阐释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优化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构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运动经历与运动情意五维目标体系,确立了五维目标间纵、横结构关系,阐明了各级分目标的表达逻辑。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体系强调了运动技能目标的核心性、体能目标的重要性,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的现实诉求;凸显运动知识、运动经历和运动情意目标的长效价值,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二、整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纵向、横向及动态均衡结构关系,提出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明确了知识、技能与体能选择的独立与共济关系,系统地对各级教学内容进行了规整,实现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安排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深入性,有利于满足学生专项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需求,突显了教学内容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三、选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路径,提出提高运动项目选择的精准度、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提升体育师资素养、挖掘场地设施等优化策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凸显了教学实施“行动”的本质诉求,通过完善项目选择志愿表、制定技能+体能的分层标准,确保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高效运行;采用多途并举的优化路径,弥补师资缺口,提升体育教师的专项化素养;探寻合作共赢模式,缓解场地设施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困束。四、完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统一了学习评价内容,厘清了评价比重的动态化分配准则,健全了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完善,明确了运动技能评价的主体性、体能次之但比重逐年递增的五维评价内容;强调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自评与互评比重的逐年递增趋势,突显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评价办法与学习成绩呈现方式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学习评价效果的精准性与其价值的延伸性,促进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短期目的性与长效前瞻性的有机融合。五、通过构建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路径和完善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夯实了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实践操作性强。研究成果在CS中学的教学实践显示,师生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正向提升,佐证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良性运行及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高校篮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篮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4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梳理 |
4.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探寻 |
4.3 本章小结 |
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5.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对象、原则和流程 |
5.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5.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修正与优化 |
5.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说明 |
5.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7 本章小结 |
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证 |
6.1 量表的研制 |
6.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7.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7.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分结果分析 |
7.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
7.4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局限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2 研究局限 |
8.3 展望 |
9 致谢 |
10 主要参考文献 |
11 附录 |
12 个人简历 |
(2)“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缘由 |
1.1.1 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篮球教学方式创新的需要 |
1.1.3 分层—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分层教学法 |
1.4.2 参与式教学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分层式教学法的研究 |
2.1.2 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 |
2.1.3 分层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1.4 参与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1.5 分层—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 |
2.1.6 篮球专选课的相关研究 |
2.1.7 研究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操作与实施 |
4.1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操作 |
4.1.1 教学指导思想 |
4.1.2 教学目标 |
4.1.3 教学原则 |
4.1.4 操作程序 |
4.1.5 教学评价 |
4.2 分层参与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实施 |
4.2.1 实验班学生的分层 |
4.2.2 教学中分层的依据与调整 |
4.2.3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分层—参与”教学法理论分析 |
5.1.1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建构主义”理论分析 |
5.1.2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人本主义”理论分析 |
5.1.3 分层参与教学法的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 |
5.2 “分层—参与”教学法在篮球专选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5.3 实验前测结果分析 |
5.3.1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成绩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班与对照班非认知能力的对比分析 |
5.4 实验后测结果分析 |
5.4.1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能成绩对比分析 |
5.4.2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评的成绩对比分析 |
5.4.3 实验班与对照班术科技能综合成绩对比分析 |
5.4.4 对照班与实验班的非认知能力对比分析 |
5.5 实验前后测结果分析 |
5.5.1 实验班篮球技能成绩对比分析 |
5.5.2 实验班非认知能力的对比分析 |
5.5.3 对照班篮球技能成绩对比分析 |
5.5.4 对照班非认知能力的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录二 篮球学习动机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群体凝聚力问卷表 |
附录四 学习自信心量表 |
附录五 教学日历 |
附录六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运动教育模式对提升初中生篮球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对篮球运动的推动作用 |
1.1.2 中考体育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 |
1.1.3 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
1.1.4 个人工作实践应用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主要概念界定 |
2.1.1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 |
2.1.2 运动教育模式 |
2.1.3 运动动机 |
2.2 国内运动教育模式及运动动机发展的相关综述 |
2.2.1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 |
2.2.2 运动教育模式引入我国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 |
2.2.3 运动教育模式在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2.2.4 我国青少年运动动机调查研究 |
2.3 国外运动教育模式及运动动机发展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据统计法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实验前参与学生差异性分析 |
4.1.1 篮球学习兴趣差异分析 |
4.1.2 篮球学习态度差异分析 |
4.1.3 篮球学习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差异分析 |
4.1.4 篮球学习成就动机差异分析 |
4.2 传统教学模式各变量实验前后测差异分析 |
4.2.1 传统教学模式篮球学习兴趣实验前后测差异分析 |
4.2.2 传统教学模式篮球学习态度实验前后测差异分析 |
4.2.3 传统教学模式篮球教学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实验前后测差异分析 |
4.2.4 传统教学模式篮球成就动机实验前后对比情况 |
4.3 运动教育模式各变量实验前后测差异分析 |
4.3.1 运动教育模式篮球学习兴趣实验前后对比情况 |
4.3.2 运动教育模式篮球学习态度实验前后对比情况 |
4.3.3 运动教育模式篮球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实验前后对比情况 |
4.3.4 运动教育模式篮球成就动机实验前后对比情况 |
4.4 运动教育模式下与传统教学方式篮球教学实验后测试对比 |
4.4.1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篮球教学学习兴趣实验后测试对比情况 |
4.4.2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篮球教学学习态度实验后测试对比情况 |
4.4.3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篮球教学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实验后测试对比情况 |
4.4.4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篮球教学成就动机实验后测试对比情况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运动教育模式显着提升学生成就动机 |
5.1.2 运动教育模式显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
5.1.3 运动教育模式可以显着提升学生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 |
5.2 建议 |
5.2.1 及时测量与指导 |
5.2.2 采用多种训练方式 |
5.2.3 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受试者同意书 |
附录二 学生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附录三 学生篮球学习态度评价量表 |
附录四 学生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自评量表 |
附录五 成就动机测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探究式教学法对高中篮球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操作定义 |
(一)教学法 |
(二)探究式教学法 |
(三)传统式教学法 |
(四)教学效果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实验法 |
(三)访谈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五)数理统计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一、实验前后运动认知对比分析 |
(一)实验班实验前后运动认知对比分析 |
(二)对照班实验前后运动认知对比分析 |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运动认知对比分析 |
二、实验前后篮球运动技战术对比分析 |
(一)实验班实验前后篮球运动技战术对比分析 |
(二)对照班实验前后篮球运动技战术对比分析 |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运动技战术对比分析 |
三、实验前后体能对比分析 |
(一)实验班实验前后体能对比分析 |
(二)对照班实验前后体能对比分析 |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能对比分析 |
四、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一)实验班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二)对照班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五、实验前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对比分析 |
(一)实验班实验前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对比分析 |
(二)对照班实验前后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对比分析 |
(三)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生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量表 |
附录三 篮球理论考试 |
附录四 高中篮球课教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附录五 篮球课教案(对照班) |
附录六 篮球课教案(实验班) |
附录七 高中一年级男生、女生体能测试评分标准 |
附录八 授课照片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新课程标准(2020)的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顺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诉求的需要 |
1.1.2 基于2020 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篮球模块教学设计研究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篮球课程设计的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3 2017 年《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准》试行后关于高中课程设计和篮球课程设计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观察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问卷调查法 |
第三章 基于新课程标准(2020 版)下的篮球课教学研究 |
3.1 解读 2020 版《体育与健康标准》,把握课程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 |
3.1.1 2020 版《体育与健康标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
3.1.2 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解读 |
3.1.3 2020 版《体育与健康标准》课程结构 |
3.2 高中一年级篮球课模块教学内容分析设计 |
3.2.1 新课标下高中篮球课模块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
3.2.2 新课标下高中篮球课教材内容分析 |
3.2.3 高中一年级篮球课模块教学内容分析设计 |
3.3 基于体育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篮球模块教学设计研究 |
3.3.1 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设计的学情分析 |
3.3.2 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教学目标设计 |
3.3.3 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分析 |
3.3.4 新课标下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设计中教学策略和手段 |
3.3.5 新课标下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一设计案例 |
3.4 基于体育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篮球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
3.4.1 篮球选项课模块1 节选1 课时: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双手头上传球动作技术学习 |
3.4.2 篮球选项课模块2 节选1 课时:单双手反弹传球 |
3.4.3 篮球选项课模块3 节选1 课时: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三步上篮) |
3.5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教学评价 |
3.5.1 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教学评价思路 |
3.5.2 高中篮球选项课模块教学过程性评价操作方式 |
第四章 基于新课程标准(2020)下的篮球选项课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
4.1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体育课教学现状 |
4.2 高中篮球选项课教学实施过程 |
4.2.1 模块教学实践过程 |
4.2.2 典型教学案例分析 |
4.2.3 教学实践反思与完善 |
4.3 高中篮球选项课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
4.3.1 新课标导向下高中篮球体育教学设计的评价方法 |
4.3.2 新课标导向下高中篮球体育教学设计的评价案例 |
4.3.3 落实新课程标准(2020)的效果分析 |
4.3.4 高中篮球选项课学生评价制度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反思 |
5.2.1 研究反思 |
5.2.2 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问题式导向(PBL)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PBL的相关概念界定及阐述 |
2.2 PBL的理论基础 |
2.2.1 相关理论 |
2.3 PBL的基本特征及实施原则 |
2.3.1 PBL基本特征 |
2.3.2 PBL的实施原则 |
2.3.3 PBL的运作模式 |
2.4 PBL国外研究现状 |
2.5 PBL国内研究现状 |
2.5.1 我国非体育学科领域中的教学研究 |
2.5.2 PBL在体育学科中的教学研究 |
2.6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点与思路 |
2.6.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6.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思路 |
2.7 PBL教学法与常规的篮球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
2.7.1 相同点 |
2.7.2 不相同点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教学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 |
4.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基本情况分析 |
4.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形态情况分析 |
4.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情况分析 |
4.1.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基本技术分析 |
4.1.5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综合能力分析 |
4.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 |
4.2.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情况分析 |
4.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兴趣分析 |
4.2.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分析 |
4.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合作、沟通能力分析 |
4.2.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基本技术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测试指标 |
附录4 |
附录5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健康乡村”视域下的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推广研究 ——以修水县五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2.6 SWOT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修水县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开展现状 |
3.1.1 三对三篮球运动认知现状分析 |
3.1.2 三对三篮球运动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
3.1.3 三对三篮球运动场地现状分析 |
3.1.4 三对三篮球运动课外训练现状分析 |
3.1.5 三对三篮球运动教学现状分析 |
3.1.6 三对三篮球运动参与比赛现状分析 |
3.2 修水县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推广的SWOT分析 |
3.2.1 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推广的优势分析 |
3.2.2 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推广的劣势分析 |
3.2.3 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推广的机遇分析 |
3.2.4 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推广的威胁分析 |
3.3 修水县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推广策略 |
3.3.1 三对三篮球运动的校本化 |
3.3.2 依托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 |
3.3.3 师资力量培养 |
3.3.4 基础教学环境优化 |
3.3.5 形成优质的三对三篮球运动校园文化氛围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2 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
1.1.3 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水平提升的现实需要 |
1.1.4 美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成效显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的局限 |
1.2.4 研究趋势分析 |
1.3 相关概念的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界定 |
1.3.1 青少年 |
1.3.2 校园篮球 |
1.3.3 发展模式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假设与创新之处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思路 |
2.2.1 以校园篮球发展模式所有组成环节为参考的全面分析 |
2.2.2 宏观背景与微观环节思路下的综合对比 |
2.2.3 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
2.2.4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
2.3 研究步骤与分析路径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资料法 |
2.4.2 个案研究法 |
2.4.3 访谈法 |
2.4.4 问卷调查法 |
2.4.5 实地观察法 |
2.5 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
2.5.1 研究假设 |
2.5.2 创新之处 |
3 研究理论基础 |
3.1 系统科学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 中美当代校园篮球发展历史回顾 |
4.1 中国当代校园篮球发展历史回顾 |
4.1.1 中国校园篮球发展的启蒙期(1895-1949) |
4.1.2 中国校园篮球发展的发展期(1949-1995) |
4.1.3 中国校园篮球发展的改革创新期(1996-至今) |
4.2 中国校园篮球发展历史的解读 |
4.2.1 发展导向规模扩大为主 |
4.2.2 现阶段对发展速度的体现 |
4.2.3 符合初级阶段的发展导向 |
4.2.4 校园篮球发展是国家改革思想的缩影 |
4.3 美国当代校园篮球发展历史回顾 |
5 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目标对比分析 |
5.1 中国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目标定位情况 |
5.1.1 国家层面目标 |
5.1.2 学校层级目标设定 |
5.1.3 学生层级目标设定 |
5.2 美国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目标定位情况 |
5.2.1 提升全体国民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情结 |
5.2.2 商业价值目标 |
5.2.3 国家篮球人才培养目标 |
5.3 美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目标设置的经验与启示 |
5.3.1 加强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目标之间的衔接性 |
5.3.2 以体质健康和专项技能作为发展模式的价值目标 |
5.3.3 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目标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6 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组织管理对比分析 |
6.1 中国校园篮球组织管理结构现状 |
6.1.1 组织结构现状 |
6.1.2 制度构建现状 |
6.2 美国校园篮球组织管理结构现状—以NCAA为例 |
6.2.1 组织机构情况 |
6.2.2 运行机制情况 |
6.3 美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组织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6.3.1 设置全国性的校园篮球领导机构 |
6.3.2 坚持政府为强力推手,以协会实体化为实务促进体制深化革新 |
6.3.3 明确国家理事机构的非营利性质,重点发展体育事业 |
6.3.4 管理部门落实国家政策,通过制度促进校园篮球运动发展 |
7 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保障体系对比分析 |
7.1 中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保障体系 |
7.1.1 政策保障情况 |
7.1.2 资金保障情况 |
7.1.3 科研保障情况 |
7.1.4 安全保障情况 |
7.1.5 医疗保障情况 |
7.2 美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保障体系 |
7.2.1 政策保障情况 |
7.2.2 经费保障情况 |
7.3 美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保障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
7.3.1 构建多元化特征的综合保障体系 |
7.3.2 构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校园篮球综合保障体系 |
7.3.3 构建以教学为主干的校园篮球综合保障体系 |
8 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教学情况对比分析 |
8.1 中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教学情况分析 |
8.1.1 教学目标分析 |
8.1.2 教学组织形式 |
8.1.3 教学内容 |
8.1.4 教学方法 |
8.1.5 教学考核评价 |
8.1.6 教师情况 |
8.2 美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教学情况分析 |
8.2.1 中小学篮球教学现状分析 |
8.2.2 大学篮球教学现状分析 |
8.3 美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在教学方面对我国的启示 |
8.3.1 优化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突出“技能+习惯”培养的办学特色 |
8.3.2 加强校园篮球教学方法创新,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综合体 |
8.3.3 优化校园篮球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升考核准确性 |
8.3.4 加强校园篮球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
8.3.5 搭建校园篮球自主学习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
9 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训练情况对比分析 |
9.1 中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训练情况分析 |
9.1.1 训练动机情况 |
9.1.2 训练内容情况 |
9.1.3 训练方法情况 |
9.1.4 训练课频率与时长 |
9.1.5 训练激励机制 |
9.2 美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训练情况分析—以犹他大学为例 |
9.2.1 训练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
9.2.2 训练时间 |
9.2.3 训练课实地观察情况 |
9.2.4 训练特点 |
9.3 美国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训练情况对我国的启示 |
9.3.1 保证校园篮球训练理念与方法的动态化更新 |
9.3.2 以校园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安排训练计划 |
9.3.3 优化教练员队伍配置,形成教练梯队之间的持久衔接 |
9.3.4 突出训练重点,协同校内外各方共同提升球队训练质量 |
10 中美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场馆设施建设情况 |
10.1 中国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场馆设施建设情况 |
10.1.1 篮球场馆类型与数量配置情况 |
10.1.2 篮球训练功能性场馆配置情况 |
10.1.3 篮球训练设施配置情况 |
10.1.4 场馆管理主体 |
10.2 美国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场馆设施建设情况—以高校篮球场馆为例 |
10.2.1 美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历史 |
10.2.2 美国高校篮球场馆的位置规划 |
10.2.3 美国高校篮球场馆的功能规划 |
10.2.4 美国高校篮球场馆资金来源 |
10.3 美国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场馆设施建设给我国的启示 |
10.3.1 科学合理规划提升篮球场馆使用效率 |
10.3.2 依托学校情况和篮球教学训练需求进行场馆设施的优化 |
10.3.3 加强校园篮球教学训练场馆设施的人性化改造 |
11 中美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竞赛体系对比分析—以CUBA和 NCAA为例 |
11.1 中国校园篮球竞赛体系分析—以CUBA为例 |
11.1.1 CUBA赛事参赛目的 |
11.1.2 CUBA赛事成绩要求 |
11.1.3 CUBA赛事奖励机制 |
11.1.4 CUBA赛事满意度 |
11.2 美国校园篮球竞赛体系分析—以NCAA为例 |
11.3 美国校园篮球竞赛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11.3.1 以运动员为主体,构建以运动员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竞赛体系 |
11.3.2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构建校园篮球竞赛机制 |
11.3.3 构建校园篮球赛事综合保障体系 |
12 研究结论与建议 |
12.1 研究结论 |
1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篮球教师/教练员问卷) |
附录Ⅱ 《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学生问卷) |
附录Ⅲ 《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校园篮球负责人问卷) |
附录Ⅳ 《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异质分组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异质分组教学概述 |
2.2 异质分组教学在体育课程上的应用研究现状 |
2.3 小学篮球教学形式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资料法 |
4.2 问卷调查法 |
4.3 专家访谈法 |
4.4 实验法 |
4.4.1 实验对象、地点、时间 |
4.4.2 实验设计 |
4.5 数理统计法 |
5 实验结果的数据对比 |
5.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测试指标的数据对比 |
5.1.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身体基本指标的数据对比 |
5.1.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调查问卷情况的数据对比 |
5.1.3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身体素质成绩的数据对比 |
5.1.4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篮球专项技术成绩的数据对比 |
5.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后各项测试结果的横向数据对比 |
5.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后调查问卷情况的数据对比 |
5.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后身体基本素质的数据对比 |
5.2.3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后篮球专项技术成绩的数据对比 |
5.3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各项测试结果的纵向数据对比 |
5.3.1 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学生实验前后调查问卷情况对比 |
5.3.2 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学生实验前后身体基本素质数据对比 |
5.3.3 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学生实验前后篮球专项技术数据对比 |
6 分析与讨论 |
6.1 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 |
6.1.1 篮球的运动参与、兴趣及情感表达等总结分析 |
6.1.2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总结分析 |
6.1.3 小学生的篮球技术总结分析 |
6.2 异质分组教学法应用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
6.2.1 应用篮球异质分组教学的优点 |
6.2.2 应用篮球异质分组教学的不足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10)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时代诉求: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变革 |
二、现实诉求:高中阶段需要体育专项化教学 |
三、自身诉求:体育专项化教学需要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研究综述 |
(一)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前的研究 |
(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后的研究 |
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
(一)概念辨析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调查法 |
(三)实验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五)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 |
(一)视角创新 |
(二)理论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 |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
(二)泰勒原理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
(二)布卢姆理论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有意义学习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
第二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的构建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仍需提升 |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 |
(二)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 |
二、教学目标的认知度尚需深化 |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构建理论 |
一、教学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 |
(一)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二)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
(三)凸显运动项目核心价值 |
三、教学目标体系的理论阐释 |
(一)教学目标维度的理性分析 |
(二)教学目标维度合理性考量 |
(三)教学目标维度的具体表征 |
第三节 各级教学目标的表达 |
一、教学总目标的陈述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呈现 |
(一)学年教学目标的要义 |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陈述 |
三、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目标的陈述 |
四、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 |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要素 |
(三)课时教学目标的陈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内容选择仍需全面性统筹 |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满意度 |
(二)教学内容教授的倾向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仍需系统性规整 |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难易度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整合理论 |
一、教学内容整合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内容整合的核心理念 |
(一)彰显学科的重要观念 |
(二)聚焦专项的核心知识 |
(三)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 |
三、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取向 |
(一)三位一体的选择依据 |
(二)多维交融的价值取向 |
四、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与形式 |
(一)纵向、横向、动态均衡的三维结构 |
(二)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 |
第三节 各级教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 |
二、学年教学内容的规划 |
三、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 |
四、单元教学内容的细化 |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划分 |
五、课时教学内容的组织 |
(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 |
(二)课时教学内容的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 |
第一节 教学实施的问题审视 |
一、教学运行层面 |
(一)运动项目选择存在边缘化 |
(二)分层教学仍需科学化规整 |
二、体育师资层面 |
(一)师资数量相对不足 |
(二)专项素养仍需提升 |
(三)专项培训仍需深化 |
三、场地设施层面 |
(一)场地设施的共用现象 |
(二)场地设施的供需失衡 |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选择理论 |
一、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 |
二、教学实施的本质探析 |
三、教学实施的价值诉求 |
第三节 教学实施选择的策略 |
一、健全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提高项目选择的精准性 |
(二)实施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
二、优化师资队伍与专业素养 |
(一)多途并举壮大体育师资队伍 |
(二)强化职培提升教师专项素养 |
三、挖掘场地设施的利用潜能 |
(一)多方融入探索共赢共享模式 |
(二)空间延伸利用周边场地设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的完善 |
第一节 学习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学习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
(一)学习评价标准的各自为政 |
(二)学习评价内容缺乏一致性 |
二、学习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 |
三、学习结果评定存在经验性 |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完善理论 |
一、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
二、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
三、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
四、学习评价的基本准则 |
(一)学习评价的发展性 |
(二)评价标准的分层性 |
(三)评价比重的变化性 |
第三节 学习评价完善的途径 |
一、统一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内容 |
(一)明晰学习评价的根本宗旨 |
(二)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指标 |
(三)细化评价内容指标的维度 |
二、健全多元评价主体的互融机制 |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主体制度 |
(二)明确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
(三)确定评价主体的评价比重 |
三、完善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办法 |
(一)明确评价内容的评定方法 |
(二)采用等级+评语的呈现方式 |
(三)编制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实践 |
第一节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一、教学实验目的 |
二、教学实验对象 |
三、教学实验时间 |
四、教学实验程序 |
(一)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
(二)教学实验中的跟进 |
(三)教学实验后的统计 |
第二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
一、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内容的认知 |
(二)教学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效认知的比较 |
(三)教学实验前后学生专项运动成绩的比较 |
二、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Ⅰ |
附录二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Ⅱ |
附录三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Ⅰ |
附录四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Ⅱ |
附录五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专家评议表 |
附录六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 |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高校篮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郑先常.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分层-参与”教学法在高校篮球专选课中的应用研究[D]. 韦奇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运动教育模式对提升初中生篮球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D]. 郭元正.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4]探究式教学法对高中篮球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凯乐.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基于新课程标准(2020)的高中篮球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以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例[D]. 廖冰心.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6]问题式导向(PBL)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D]. 刘磊.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7]“健康乡村”视域下的农村中学三对三篮球运动推广研究 ——以修水县五所中学为例[D]. 冷家安.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5)
- [8]中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D]. 刘海明. 山西大学, 2020(03)
- [9]异质分组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武广栋.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10]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D]. 荣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