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管理 谁说了算(论文文献综述)
田兴江[1](2020)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教师专业持续成长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充足的专业成长动力是幼儿教师专业持续成长的前提。当前幼儿教师现有专业素养和社会期望专业素养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矛盾,且推动幼儿教师由现有专业素养向社会期望专业素养成长的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进行研究成为解决矛盾和突破瓶颈的关键。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是幼儿教师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和自我专业价值实现的需要,主动将外部要求内化为内部专业成长需要,推动专业素养由当下状态向理想状态成长的力量系统。它是一个由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构成的有机协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力量系统。本研究以质性访谈和量化问卷调查相混合的方法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问题进行研究,围绕研究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第一,深入挖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具体表现。第二,了解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现状。第三,探索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影响因素。用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量化统计分析软件R Studio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第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总体表现为专业成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需要。具体表现在专业成长动力充足的幼儿教师在专业学习、幼儿园教育和保育改革、专业研究、承担任务、生命价值实现、专业理念转化为行为、寻求合作和对待职业上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需要,能够正确认知现有专业素养与理想专业素养的差距,主动由现有专业素养向理想专业素养成长,寻求缩小差距,实现自我专业价值的更大化。专业成长动力不足的幼儿教师在上述相应的八个方面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和需要,刻意回避、忽视或不敢正视现有专业素养与理想专业素养的差距,习惯自我封闭,缺少专业成长的需要。第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普遍较低,工作积极性、学习积极性及成长需要水平都不高,所获得的外部支持条件也较低。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因素可归结如下:其一,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际交往氛围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重要外部因素。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民主型管理,创设真诚、公平、接纳和理解的氛围,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起提升作用。其二,学习外部支持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重要因素。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幼儿园为其提供了专门学习场所、时间的教师专业成长动力高于未获得该支持的教师。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获得幼儿园提供的外出培训频率高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高于获得支持频率中等及获得支持频率低的教师;幼儿园内的学习氛围水平高的教师其专业成长动力高于园内学习氛围水平低的教师,幼儿园内学习氛围水平中等的教师其专业成长动力高于园内学习氛围水平低的教师。其三,教育信仰与职业信仰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产生重要影响。有坚定教育信仰和职业信仰的幼儿教师,具有专业自觉、专业自主、专业自省、职业热情、责任心和使命感,较容易体验到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专业成长动力充足。缺少教育信仰和职业信仰的幼儿教师,应付式的对待自己的工作,习惯消极对待工作和专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专业成长动力不足。本研究结合调查发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从三个方面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建议:其一,园长优化管理理念与行为。主要从园长遵守和落实民主管理原则,克服等级管理体系的弊端两个方面着力。其二,建设学习型幼儿园。具体包括加强幼儿教师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正确认知自我超越的内涵和意义,保持专业成长的张力和提升反思能力。其三,强化幼儿教师的教育信仰。主要包括职前培养重视教育信仰养成和职后强化教育信仰两方面。
陈彬[2](2018)在《智慧商场大数据系统规划及建设研究 ——以XX商场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传统零售业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明显放缓,与此相同的是网络零售的爆炸式增长后增速同样出现放缓的态势,在不断涌出的新技术、新业态的驱使下,零售业在2017年迎来了大变革。传统零售商开始拥抱互联网,建设自己的线上渠道;而网络零售商也在寻求“落地”,发展线下门店。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新零售下的智慧商场一时间成为了零售业的发展方向。智慧商场一开始并没有一个明确定义,直到“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在新的行业定位之下,零售业的重心开始向消费端转移,借助新技术,对生产、流通、销售过程进行改革,融合线上线下渠道,打造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新零售服务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成为重中之重,全渠道数据化成为新零售的标配,线上渠道基本已实现全数据化,线下渠道亟待建设,最终形成能对整个业态形成数据驱动的大数据系统。然而,很多研究工作都是围绕零售的新体验、新方向、新技术进行的,几乎还没有从商场管理的角度出发,讨论大数据设计规划、业务支撑、运营管理的研究,因此该研究领域尚有许多空白有待填补。本文以XX智慧商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零售业发展趋势,明确零售业态的大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态势,认清大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大数据分析作为一种工具在新形势下提供的助力,结合这这两者,首先讨论新零售的发展态势中的相关概念与内涵,分析在新零售发展过程中的有价值的数据种类;然后,结合商场管理需求对数据系统进行设计、规划;最后,讨论大数据对商场管理带来的提升和展望。为此,本文结合零售生命周期理论、辩证发展理论对新形势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使用企业系统规划化结合XX商场的现状提出大数据系统的建设方案。
王山[3](2018)在《智能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智能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带来了社会的革新,使人类社会面临着由“非智慧社会”向“智慧社会”的转型。智慧社会的到来,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工具和新的行政理念,但也使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么,为了适应智慧社会,政府管理应如何转型?本研究试图以此为突破口,在阐释智能技术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政府管理相关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并为政府吸纳智能技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首先对智能技术进行定义,提出智能技术具有精准化、智能化、互动性、透明性、开放性、泛在性的本质特征,认为智能技术所具备的特性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政府管理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而后,从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两个层面对智能技术影响政府管理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对政府吸纳智能技术的过程机制进行探索;其次,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智能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后,通过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提出了基于智能技术的“合作管理”政府管理理论框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建立合作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合作管理主体、组织形式等内容进行探讨,并对智慧社会政府进行合作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对智能技术驱动下的社会革新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人类社会将进入智慧社会,其在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等方面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相比呈现出显着差异,在技术基础、文化伦理、组织决策、权力结构等方面显现出独特的特性。智慧社会改变了政府管理的外部生态,并对政府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因而,研究认为智能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影响遵循着“技术发展-社会革新-政府创新”的逻辑。2.对政府吸纳智能技术的过程机制进行研究,认为政府管理模式经历着由电子政府、移动政府、云政府向智慧政府转型发展的过程,而每一种模式都是政府吸纳智能技术后所创造的“技术产品”。政府创造这些技术产品的过程便是政府对智能技术“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研究发现,在输入阶段,效用感知、风险感知、成本感知是影响政府吸纳智能技术的关键机制:在转化阶段,“技术发起-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技术评估”则成为政府创造技术产品的过程机制:在输出阶段,则呈现出内部扩散与外部扩散两种输出路径。3.对政府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认为政府管理结构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不断规范、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管理工具不断创新对政府更好地吸纳智能技术有积极影响,而政府管理的空间日益复杂,管理对象逐渐多样,则加大了智慧社会中政府管理的难度。同时,智能技术的产生为政府管理现代化升级提供了机遇,有助于政府精细化管理,驱动政府科学决策,增强政社间的互动沟通,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的预防水平,提升政府社会动员能力。但是,智能技术异化和智能技术与政府组织间的文化冲突所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4.对智能技术背景下政府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认为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政府管理模式开始出现,即基于智能技术,在政府内部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企业、社会公众等之间所形成的协作关系的基础上的合作管理模式。
周逸姗[4](2017)在《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研究 ——以A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人才的竞争,哪家组织机构拥有更多的人才就会在激烈的竞争洪流中抢占先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国有企业在国有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对于稳定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科学管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知识型员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于市场的竞争力与企业发展的潜力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和激励,尽可能的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而柔性管理是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提出的,是以文化和情感为基础,运用尊重、激励、引导、启迪等方法进行管理,其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充分满足员工的心理成就感。该篇在结合国内外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了理论概述,然后分析了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了改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方式的措施。我国国有企业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缺乏,规章制度等不灵活,企业内缺乏民主精神,使得人才的管理成为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要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对他们的管理要设计柔性化的激励方案,采用柔性的工作制度,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为企业服务,以达到双赢的目的。本文以作者在一家大型资源类国有企业实习的经历为背景,以观察到的现象与搜集到的资料为基础,并走访了多位知识型员工,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了这篇论文,希望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些帮助。
刘鑫[5](2014)在《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传承了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思路,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重要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国有资产大致分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及经营性国有资产两大类。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是保证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的郑常运作所存在的国有资产。这部分资产主要的形成方式是政府采购,在使用中不断消耗折旧,不涉及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要求。而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涉及的国有资产就必须要求保值增值,为实现我国的整体战略经济目标服务,为国家积累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必须在市场的环境中依靠企业经营来达到。因此,采用何种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否能够持续,进而影响到经营性国有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和增值。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存在状况,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从未停止过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前30年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后30年的市场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1978年以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处于完全的计划经济管理时代,那时的国有企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企业。由于不存在外部市场,所有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活动,可以看做是国家企业集团这个大公司的一个加工车问。这种完全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建国初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为建立新中国的第一批国有企业和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程度的加深,这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逐渐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转变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因此,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就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手段。1978至今,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随着我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逐步加深而逐步演变,更加适应时代国有资产的发展规律。从最初的“政企分开”、“承包制”到十六大初次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构想,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这二十多年中经历的多次起伏变化。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也出现了不少导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混乱的问题。2003年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推进到新的阶段。结束了以往多头管理、责权不分的问题。从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外向型性经济形态不断出现,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也不短提高。这些就是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释放的红利。虽然1978年至2013年间我国的国有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一些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十六大首次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战略构想,但落实中偏重于在国有企业的微观层面以民资入股、国企改制的方式进行。虽然起到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但也造成了国有资产贱卖、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问题时,更加注重宏观层面进行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混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必须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资源分配。从而消除“国进民退”,“国企吃掉民企”的争议。让民营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参与国家资源的分配与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监督。这就是本文提出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目的。“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设计上,强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是上级管理机关,而是代表国家进行出资的国家股东。而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不再是国资委的下属机构,完全听命于国资委,而是具有完整的现代企业治理机构,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的法人实体。这种设计从国有资产的根源上实现了混合所有制,让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从而整合公有制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共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一章本从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研究意义入手,主要涉及国内外的相关文件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同时提出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涉及的问题是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相关基础概念,及国外相关的研究经验。主要涉及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企业管理及委托代理的相关理论,同时总结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经验。为研究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借鉴。第三章主要谈论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剖析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分析现有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从而明确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和目的。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背景与优势。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国际化、信息化等方面阐述为什么要对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及现在进行改革有哪些有利的条件。第五章是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案的分析。主要从基本理论、组建原则、适用的行业范围、组建方式和股权结构的形成和组建中的主要问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六章以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管理控股公司的内部管理模式为分析对象,从功能界定、决策管理机构的组成、内部监管模式和内部控制的其他问题入手,阐明如何进行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内部管理。第七章是从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外部监管的角度,分析针对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国家审计制度的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等问题。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哪些外部条件。第八章从行政体制配套的角度分析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需要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法制配套措施,同时也从股权平等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的互信。第九章是结论和展望。对于本文提出的“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郑红运[6](2014)在《航空公司持续安全系统动力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航空公司在引进飞机、新增航线、扩大公司经营范围等发展决策时,多从运营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忽视安全的影响,造成安全与发展的失调。持续安全向航空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航空公司的持续安全发展,需要对航空公司运营中持续安全与发展的要素及其反馈关系、作用机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是个动态复杂反馈系统,系统动力学处理此类问题具有优势。本文在对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进行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基模理论,构建了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的“成长与投资不足”基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VENSIM DSS建模工具,在分析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的因果关系、反馈回路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流图,确立模型方程式后,构建了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的动力学模型。此模型描述了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的复杂反馈关系,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个“战略与策略实验室”。以A航空公司为例对该模型进行检验、模拟和仿真,结果表明:航空公司运营发展最灵敏的常量是票价调整系数,航空公司安全保障最灵敏的常量是安全投入弹性系数;2023年之前,A航空公司机队规模和旅客运输量持续快速增加,其后进入平稳的状态,而航空公司的安全保障水平从2015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航空公司的运营增长与安全保障水平不足形成矛盾;增大安全投入的比例,可以延迟航空公司安全保障水平的下降,并使安全保障水平更趋平衡。
吴刚[7](2013)在《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研究 ——扎根理论方法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心理学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概括起来主要从事两类活动:一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前一类活动我们统称为“工作”,后一类活动被称为“学习”,而架起这两者间桥梁的正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工作场所学习”。其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简称PBAL)则是工作场所学习中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新兴学习模式。它在对传统学习模式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替代性的学习路径。然而,当前对于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研究多侧重于操作层面或执行层面的“工具性”研究,将其看作是一种培训(学习)工具,关注其流程与操作的方法,而忽视学习活动过程的理论层面研究,尤其是缺乏基于中国国情的相关理论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建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立足于中国本土企业推行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实践,以宝钢集团某公司为样本,通过现场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搜集底线数据,并按照扎根理论的要求,采用了规范的数据分析及编码技术,从个体、团队或组织三个学习层面,建构了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并在新的理论模型指导下,探讨了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有效机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在分析选题背景与缘起、选题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整体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问题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的提出。通过对基于项目学习以及行动学习等相关文献的梳理与综述,并结合已有实践,阐述了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发展过程。第三章研究方法论、研究设计、样本及编码简介。由于论文采用的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因而在研究成果的呈现上,面对丰富的数据,如何将研究结论用一种精练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既不让读者淹没于数据和资料中,又能让读者清晰研究脉络、了解数据与理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研究的信度,是一个好的扎根理论研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论文在第三章详细阐述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过程(包括样本的选择、数据搜集的方法、数据分析的流程以及理论建构的过程)。第四章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基于原始经验数据,通过扎根理论的实质性编码(substantive coding)获得了3个核心范畴与13个主范畴,分别从个体、团队与组织层面探讨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学习活动的,并绘制出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图。第五章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活动的研究。本章结合实践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活动,探讨了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目标、过程、层次及阶段,并以原始经验数据为支撑,构建了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目标与过程的“实质理论模型”。第六章工作场所中的学习研究——个体、团队与组织。一个好的扎根理论研究不应仅仅停留于“实质理论”的建构,原因在于这种立足于原始经验数据所构建的“实质理论”,由于其数据来源于特定研究对象,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扎根理论一般都要求在“实质理论”建构以后要进行相关的文献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所建构的“实质理论”,将其上升为“形式理论”;另一方面实现所建构的理论与现有研究的衔接,使得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论文在第六章从个体、团队及组织三个层面对相关学习理论进行了文献回顾及综述,梳理出核心观点,并将其与第四章和第五章所建构的“实质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第七章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重构。本章基于第四章、第五章的“实质理论”,结合第六章的文献比较研究,并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了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基于项目行动学习连续统一体模型,成为本研究的最主要贡献。该模型包括:1个目标;2个过程;3个层次;4个阶段以及13个影响因素。其中1个目标表现为:基于项目行动学习实现了学习与工作、个体发展与组织绩效提升的融合:2个过程分别为:拓展性学习过程(即学习创新过程)与实践共同体学习过程(即知识应用过程);3个层次是指基于项目行动学习活动跨越了个体、团队及组织三个层次;4个阶段则描述了基于项目行动学习活动中个体及组织的心智模式与思想方式的转化过程;13个影响因素则分别从个体、团队与组织层面剖析了工作场所中影响行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第八章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机制研究。本章着眼于理论模型的应用,根据新建构的理论模型,结合当前的实践,分析了基于项目行动学习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习的“动力机制”、“发生机制”以及“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有效机制。第九章研究的发现、贡献及不足。受限于时间、精力与研究资源,本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没有针对所建构的基于项目行动学习连续统一体模型进行验证性研究。未来还需要选择更多的样本、运用更多的理论进行比较与研究,以充实论文所获得的概念和范畴的内涵,进一步完善本文所建构的理论与研究发现,使之更具有普适性,并用于指导包括制度化教育改革在内的、更为广泛的学习实践。
陈华[8](2011)在《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我国高等院校办公室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知识管理应运而生,它特别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提倡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主张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它的出现与不断完善,尤其是在许多企业中的成功运用,使传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大众化、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由于教育规模迅速壮大、高校与高校之间竞争日益加剧、利益冲突明显,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急需转变,知识管理理论恰好为高校管理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理念视角。在高校内部,高等院校办公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机构,是高校中众多信息的处理场所,承担着对内、对外的多项工作职能。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发现高等院校办公室在观念、体制、人员素质及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急需通过改革办公信息化系统、营造新型组织文化、建设高素质队伍、建立共享激励机制来加以完善,以提高其效率与服务水平。本文论文分4章,第1章是引言,主要包括研究的意义、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2章则对知识管理概念、特点进行了介绍。第3章论证在我国高等院校办公室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4章则是在知识管理的视角下提出了改善我国高等院校办公室管理的策略。
侯晓明[9](2011)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研究》文中指出中小学教科书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核心教育资源,集中体现了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必须加强教科书制度建设。教科书制度是国家关于教科书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管理机构和运行规则的总称,包括立项、编写、审定、出版、选用、发行、使用等一系列规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正在面临新的重大变革,旧的教科书制度已被全面突破,新的教科书制度建设还处在不断的探索创新过程中,制度化设计的任务相当繁重。从教科书理论研究的层面上看,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要是教科书编写和使用中的教育规律,出版发行工作者关注更多的是教科书出版发行中的经济规律,解决二者衔接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我国教科书制度变革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研究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具有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从构建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总结了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制度改进的政策性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就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方法等展开讨论;第二部分着力探讨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基本规制进行梳理和全面总结;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第五部分着重阐述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对教科书概念及其属性的新解释。本文所指的中小学教科书就是供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师生使用的课本及与之配套的基础性教辅资源。基础性教辅资源进入教科书的范畴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它是课本的衍生品,两者配套使用。目前混乱的根源就在于基础性教辅资源没有与课本形成相关联的整体,统一纳入国家规范管理和统一供应的范畴。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与课本配套的基础性的教辅资源指的是中小学课堂练习册和寒暑假作业。教科书具有双重属性:公益性与商品性。公益性是指教科书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国家对教科书生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有限制性措施和鼓励性措施;商品性是指教科书具有商品特性,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教科书不能象其他商品那样进入充分竞争的市场。这也是研究教科书制度必须有教育理论的维度,也必须有经济理论的维度。两者的衔接也是本研究的一个特色。二是对教科书制度制度设计的一些关键环节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立项制度方面,提出了成立国家中小学教科书发展中心作为常设的管理机构,把基础性的配套教辅资源纳入教科书立项范畴。在审定制度方面,提出了评审专家委员会应成为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评审委员应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建立教科书质量追踪评价系统;建立退一进一机制,实行末尾淘汰。在出版制度方面,支持业已形成的主流教科书出版集群,建立公益性的专业教科书出版机构,并授予教科书出版专有权。在选用制度方面,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中小学教科书选用指导委员会,建立省市两级教科书选用委员会,使教科书选用标准制定权和选用权相分离,建立国家和省级教科书准入制度,切断选用主体与经济利益体的直接关联。在发行制度方面,实行统一的国家中小学教科书专卖制度,授予文化体制改革中形成的区域性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教科书专营权,利用集团的优势来保障国家的最低成本和学生的最大利益。在供应制度方面,把基础性配套教辅资源即课堂作业和寒暑假作业纳入国家无偿供应体系。提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科书法》的理论依据及内容体系。
赵明[10](2010)在《真维斯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与战略匹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战略服务于企业业务战略,是企业战略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总体指向,是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前提与依据,是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作为行业代表,真维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涉及公司的各个业务层面,已成为企业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但由于企业缺乏信息化战略和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面临发展瓶颈。如何构建与业务战略相匹配的信息化战略,是真维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本文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论文总体分为四个部份,引言部分说明真维斯企业制定信息化战略的必要性;第二章为理论综述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收集并分析国内外相关信息化战略与战略匹配的理论和方法;第三章为论文的重点部分,结合理论方法,提出了一个基于业务战略匹配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框架;第四章通过访谈调查法,对真维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最为紧迫、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明确企业信息化需求,应用所提出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法寻求解决之道,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业务战略匹配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框架,在解决真维斯企业现实问题的同时,也对其它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思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二、知识管理 谁说了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管理 谁说了算(论文提纲范文)
(1)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幼儿教育实践亟需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动力 |
1.1.2 学习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重要因素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教师学习的相关研究 |
1.2.3 已有相关研究的启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研究法 |
1.4.2 质性研究 |
1.4.3 定量研究 |
2 研究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2.1 罗杰斯人本主义哲学及对本研究启示 |
2.1.1 罗杰斯人本主义哲学的产生 |
2.1.2 罗杰斯人本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 |
2.1.3 罗杰斯人本主义哲学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
2.2.2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
2.2.3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 |
3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调查结果 |
3.1 访谈法设计及调查结果 |
3.1.1 访谈法设计 |
3.1.2 访谈调查结果 |
3.2 问卷调查设计及结果 |
3.2.1 研究工具 |
3.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3 项目分析 |
3.2.4 调查结果 |
3.2.5 讨论 |
4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因素分析 |
4.1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幼儿园因素 |
4.1.1 幼儿园管理 |
4.1.2 幼儿园人际关系 |
4.2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个体内部因素 |
4.2.1 幼儿教师的生命理解 |
4.2.2 幼儿教师的教育与职业信仰 |
4.2.3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 |
4.2.4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动机 |
5 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建议 |
5.1 园长优化管理理念与行为 |
5.1.1 园长遵守和落实民主管理原则 |
5.1.2 园长克服等级管理体系的弊端 |
5.2 建设学习型幼儿园 |
5.2.1 加强幼儿教师的团队学习 |
5.2.2 幼儿教师团队建立共同愿景 |
5.2.3 幼儿教师个人正确认知自我超越的内涵和特征 |
5.2.4 幼儿教师保持专业成长的张力 |
5.2.5 幼儿教师提升反思能力 |
5.3 强化幼儿教师的教育信仰 |
5.3.1 职前培养重视教育信仰 |
5.3.2 职后强化教育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智慧商场大数据系统规划及建设研究 ——以XX商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相关理论 |
1.3.1 新零售 |
1.3.2 企业系统规划法 |
1.3.3 大数据 |
1.3.4 智慧商场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零售业的发展概况及智慧商场的形成 |
2.1 零售业的四次变革 |
2.1.1 百货商店的诞生 |
2.1.2 超级市场的诞生 |
2.1.3 连锁商店的兴起 |
2.1.4 信息技术孵化零售业 |
2.2 生产变革的原因与方向 |
2.2.1 零售生命周期理论 |
2.2.2 辩证发展理论 |
2.3 智慧商场的形成 |
2.4 小结 |
第三章 XX智慧商场的概况及问题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2 项目运管管理内容 |
3.2.1 基本功能 |
3.2.2 涵盖内容 |
3.3 智慧商场各部门日常运营管理关键指标 |
3.3.1 租赁部 |
3.3.2 营销部 |
3.3.3 物业部 |
3.3.4 财务部 |
3.3.5 行政人事部 |
3.3.6 营运部 |
3.4 XX智慧商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
3.4.1 PR推广活动效果难以评估 |
3.4.2 顾客画像不够精准 |
3.4.3 “信息孤岛”依然存在 |
3.4.4 缺乏突发事件历史管理 |
3.4.5 品牌关联分析能力较弱 |
3.4.6 缺少统一决策管理 |
3.4.7 多渠道销售对定价带来新的挑战 |
3.5 问题分析 |
3.5.1 感知能力的问题 |
3.5.2 分析能力的问题 |
3.5.3 智能管理的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智慧商场大数据系统规划 |
4.1 规划原则 |
4.2 智慧商场业务分析 |
4.2.1 业务过程分析 |
4.2.2 业务过程重组 |
4.3 大数据系统规划 |
4.3.1 大数据系统建设目标分析 |
4.3.2 数据类的识别和定义 |
4.3.3 系统总体结构验证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数据系统建设与应用展望 |
5.1 系统架构设计 |
5.1.1 逻辑架构设计 |
5.1.2 系统组织架构融合设计 |
5.2 大数据系统建设实施 |
5.2.1 准备阶段 |
5.2.2 实施阶段 |
5.2.3 运维阶段 |
5.3 大数据系统支撑应用展望 |
5.3.1 全场景大数据驱动业务 |
5.3.2 消费者画像 |
5.3.3 租户画像 |
5.3.4 品牌关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智能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和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智能技术:缘起、内涵及其特征 |
2.1 智能技术的缘起与发展阶段 |
2.2 智能技术的类型及其综合集成 |
2.3 智能技术的特征 |
2.4 智能技术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三章 智能技术影响政府管理的动力分析 |
3.1 智能技术影响政府管理的外源驱动力 |
3.2 智能技术影响政府管理的内生驱动力 |
第四章 智能技术驱动下政府管理的转型 |
4.1 电子政府:智能技术驱动下政府管理的信息化阶段 |
4.2 移动政府:智能技术驱动下政府管理的移动化阶段 |
4.3 “云政府”:智能技术驱动下政府管理的数据化阶段 |
4.4 智慧政府:智能技术驱动下政府管理的智慧化阶段 |
第五章 智能技术嵌入政府管理的过程机制 |
5.1 输入阶段:政府对智能技术的吸纳 |
5.2 转化阶段:政府对智能技术的创新 |
5.3 输出阶段:智能技术创新的内外扩散 |
第六章 智能技术对政府管理影响的SWOT分析 |
6.1 智能技术对政府管理影响的优势(S)分析 |
6.2 智能技术对政府管理影响的劣势(W)分析 |
6.3 智能技术对政府管理影响的机遇(O)分析 |
6.4 智能技术对政府管理影响的挑战(T)分析 |
第七章 智能技术驱动下政府管理创新策略选择 |
7.1 优势-机遇(S-O)策略 |
7.2 优势-挑战(S-T)策略 |
7.3 劣势-机遇(W-O)策略 |
7.4 弱点-挑战(W-T)策略 |
第八章 合作管理:智能技术驱动下政府管理发展方向 |
8.1 合作管理的缘起及内涵 |
8.2 合作管理的要素及其生成 |
8.3 合作管理的模式 |
8.4 合作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研究 ——以A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国有企业 |
二、知识型员工 |
三、柔性管理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境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访谈法 |
二、文献法 |
三、案例法 |
四、比较法 |
第二章 知识型员工与柔性管理的特征 |
第一节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
一、较高的个人素质 |
二、很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
三、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 |
四、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 |
五、个性化的情感与尊重需求 |
第二节 柔性管理的特征 |
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网络化 |
二、管理决策的柔性化 |
三、组织激励的科学化 |
四、影响的持久性 |
五、灵活的适应性 |
第三节 知识型员工更需要柔性管理模式 |
一、很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需要制度的灵活化 |
二、劳动过程难以监控、成果难以衡量需要绩效考核的科学化 |
三、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需要回报的合理化 |
第三章 A企业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柔性管理 |
第一节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 |
一、员工活动概况 |
二、开展员工活动的意义 |
第二节 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体系 |
一、绩效考评的概念 |
二、绩效考评概况 |
三、柔性绩效考评的意义 |
第三节 组织了实用多样的员工培训 |
一、员工培训计划与实施 |
二、柔性员工培训的意义 |
第四节 推动了灵活变通的人才引进方式 |
一、内部提升 |
二、外部招聘 |
三、特殊人才激励制度 |
第五节 适应了推陈出新的国企制度改革 |
一、制度管理概况 |
二、柔性制度建设的意义 |
第四章 A企业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中待强化方面 |
第一节 组织决策有待民主化 |
一、职位任免有失公平化 |
二、制度制定有失民主化 |
三、沟通渠道有待畅通化 |
第二节 规章制度有待灵活化 |
一、评价制度不够灵活 |
二、时间环境相对固化 |
三、审批程序比较僵化 |
第三节 激励考核有待科学化 |
一、绩效管理的动力机制不足和管理机制不畅通 |
二、绩效管理的流程不全和管理过程欠沟通 |
三、绩效管理的指标不全和主体不明确 |
第四节 薪资福利有待市场化 |
一、薪酬标准偏低 |
二、福利水平受限 |
第五节 培训开发有待全面化 |
一、培训分析不到位 |
二、培训过程不严格 |
三、培训理念不坚定 |
第六节 员工重视程度有待强化 |
一、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报酬没有得到相应提升 |
二、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发展没有得到合理规划 |
第五章 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水平提高的策略 |
第一节 塑造良好的国有企业文化氛围 |
第二节 实行柔性化的工作制度 |
一、工作时间柔性化 |
二、工作环境柔性化 |
第三节 建立柔性化的绩效与激励体系 |
一、柔性员工绩效 |
二、柔性员工激励 |
第四节 实施柔性化的培训开发 |
一、培训需求分析的柔性化 |
二、培训内容、方式的柔性化 |
三、培训效果评估的柔性化 |
第五节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
一、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 |
二、扩大信息传播渠道 |
第六节 重视知识型员工 |
一、尊重知识型员工的正当需要 |
二、支持知识型员工实现理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理论与国外经验 |
2.1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1 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2 国有资产及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3 企业(公司)管理模式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4 委托代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 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与经验借鉴 |
2.2.1 美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2 法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3 德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4 日本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5 新加坡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6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及经验借鉴 |
3.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49~1978) |
3.1.2 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79~1988) |
3.1.3 专业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探索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88~2002) |
3.1.4 国资委成立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2003年至今) |
3.2 “国资委”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 |
3.2.1 我国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3.2.2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的关系 |
3.2.3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中的层级关系 |
3.3 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3.3.1 深圳模式:三级授权 |
3.3.2 上海模式:三级架构、两级管理 |
3.3.3 辽宁模式:“两委合署” |
3.3.4 吉林模式:两级出资、三级架构 |
3.4 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3.4.1 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式 |
3.4.2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功能定位 |
3.5 我国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1 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2 “国资委”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3 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4. 我国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 组建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必要性 |
4.1.1 应对国内外经济巨大冲击挑战的需要 |
4.1.2 提高我国国有资产发展水平的需要 |
4.1.3 调整国有经济发展方向的需要 |
4.1.4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新定位的需要 |
4.2 组建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有利条件 |
4.2.1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
4.2.2 重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4.2.3 国有企业在国际化运营中培育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
4.2.4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促进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了深层次变革 |
4.2.5 民营经济的规模化规范化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客观条件 |
4.2.6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管理空间距离逐渐消失 |
5. 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方案设计 |
5.1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公司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5.1.1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指导思想 |
5.1.2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基本原则 |
5.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模式设计方案及理论创新 |
5.2.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设计方案的理论创新 |
5.2.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基本治理结构 |
5.2.3 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5.2.4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创新适用行业范围分析 |
5.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式 |
5.3.1 国资委发起组建成立 |
5.3.2 现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改造而成 |
5.4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过程中非公有制股东的选择 |
5.4.1 行业市场占有率高且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 |
5.4.2 管理规范且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上市公司 |
5.4.3 拥有国际市场资源的跨国公司 |
5.5 组建过程中不同股权结构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分析 |
5.5.1 国有绝对控股的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5.2 国有相对控股的公司股权结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5.3 国有“黄金股”的股权结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6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股份形成方式 |
5.6.1 纯货币化的股份形成方式 |
5.6.2 货币加资产的混合股份形成方式 |
5.6.3 以股权出资的股份形成方式 |
5.7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中出现的问题 |
5.7.1 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5.7.2 资本属性多元化和市场化问题 |
5.7.3 收入分配的悬殊和社会矛盾的激化问题 |
6.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管理模式设计 |
6.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决策管理结构 |
6.1.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董事会的定位 |
6.1.2 混合所有制公司监事会的职能定位 |
6.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模式 |
6.2.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监机构设置 |
6.2.2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
6.2.3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规范化和内审人员素质提高 |
6.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管控的其他问题 |
6.3.1 完善混合所有制公司章程实现有效的内部自治 |
6.3.2 完善国有出资人的代表制度 |
6.3.3 创新人力资源制度优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4 设计合理的股权退出机制 |
7.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外部监管模式设计 |
7.1 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国家审计制度 |
7.1.1 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的特点 |
7.1.2 国家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相结合 |
7.1.3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审计的内容 |
7.1.4 针对当前审计制度需要做出的改进 |
7.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应用 |
7.2.1 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 |
7.2.2 完善独立董事的履职制度 |
7.2.3 独立董事制度应当注意的问题 |
7.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违规违法问题及其对策 |
7.3.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内部人控制问题的防范措施 |
7.3.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腐败现象的防范 |
7.3.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处理问题 |
8.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所需的行政配套措施 |
8.1 针对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改革 |
8.1.1 政府从市场竞争的参与者转变为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 |
8.1.2 政府从项目的审批者转变成项目依法依规运营的监督者 |
8.1.4 国企领导从影子行政体系长官转变成为职业经理人 |
8.2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所需的司法体制配套 |
8.2.1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 |
8.2.2 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保障混合所有制经济中股权平等 |
8.2.3 从法制建设角度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航空公司持续安全系统动力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动力学机制方面的研究 |
1.2.2 航空公司动力学建模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系统分析 |
2.1 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的系统要素分析 |
2.2 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可行性分析 |
2.3 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的系统基模分析 |
第三章 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1 确定建模目标 |
3.2 系统界限的确定 |
3.3 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
3.3.1 航空公司运营发展子系统 |
3.3.2 航空公司航班保障子系统 |
3.3.3 航空公司安全保障子系统 |
3.3.4 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系统因果图 |
3.4 模型流图的建立 |
3.5 模型方程式的建立 |
第四章 航空公司持续安全与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
4.1 A 航空公司简介 |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参数赋值 |
4.3 模型的检验 |
4.4 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4.4.1 基本模拟 |
4.4.2 灵敏度分析 |
4.4.3 不同方案的参数设计 |
4.4.4 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研究 ——扎根理论方法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上篇 基础篇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
一. 适应学习理论与学习实践变革的发展需要 |
二. 导师学术信念的熏陶与专业教学改革的推动 |
三. 个人兴趣的引领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一. 本文的研究问题 |
二.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最初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基于项目学习的相关研究 |
一. 基于项目学习(PBL)产生的背景 |
二. 基于项目学习VS基于问题学习——PBL模式之争 |
三. 基于项目学习的内涵 |
四. 基于项目学习的理论基础 |
五. 基于项目学习的流程设计 |
六. 基于项目学习的反思 |
第二节 行动学习的相关研究 |
一. 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内涵及发展 |
二. 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
三. 行动学习的过程及核心要素 |
四. 行动学习在实践中的应用 |
五. 行动学习在中国 |
六. 小结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产生及发展 |
一. 本文研究问题的产生 |
二. 本文研究问题的发展 |
第四节 论文中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 |
二. 理论 |
三. 理论模型 |
四. 连续统一体模型 |
五. 学习机制 |
六. 工作场所 |
七. 实质理论 |
八. 形式理论 |
九. 概念 |
十. 范畴 |
第三章 研究方法论、研究设计、样本及编码简介 |
第一节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 不同研究范式的比较 |
二. 本文方法论的架构 |
第二节 扎根理论方法的介绍与评述 |
一. 扎根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二. 扎根理论的不同版本与争议 |
三. 建构扎根理论的简介与探讨 |
四.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三节 本文的技术路线及扎根理论的应用过程 |
一. 研究问题的确定 |
二. 数据搜集 |
三. 数据分析与处理 |
四. 建构理论 |
五. 理论的拓展及应用 |
第四节 研究样本及编码简介 |
一. 研究样本简介 |
二. 编码简介 |
中篇 分析篇 |
第四章 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工作场所中影响员工学习的个体动因研究 |
一. 为何学——“个体学习动机”因素分析 |
二. 学什么——“学习内容”因素分析 |
三. 如何学——“学习的手段与方法”因素分析 |
四. 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工作场所中影响员工学习的团队动因研究 |
一. 主体因素 |
二. 客体因素 |
三. 工具因素 |
四. 规则因素 |
五. 分工因素 |
六. 学习共同体因素 |
第三节 工作场所中影响员工学习的组织动因研究 |
一. 组织文化 |
二. 组织支持 |
三. 组织发展 |
第四节 构建不同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图 |
一. 个体动因与团队动因之间的联系 |
二. 团队动因与组织动因之间的联系 |
第五章 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活动的研究 |
第一节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全景图 |
第二节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目标分析 |
一. 工作还是学习 |
二. 个体发展还是组织绩效 |
三. 个体、团队亦或组织 |
四.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目标模型建构 |
第三节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过程分析 |
一. 从个体—团队—组织的知识创新过程 |
二. 从组织—团队—个体的知识应用过程 |
第四节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过程模型研究 |
一.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过程的分析 |
二.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过程模型 |
下篇 探索篇 |
第六章 工作场所中的学习研究:个体、团队与组织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范式之争及其对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启发 |
一. 学习理论倾向 |
二. 绩效理论倾向 |
三. 两种范式问的融合及其对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影响 |
第二节 以个体为导向的学习理论 |
一. 有关学习的基础理论 |
二. 个体层面的应用性学习理论 |
三. 个体学习理论与基于项目行动学习之比较 |
第三节 以团队和组织为导向的学习理论 |
一. 组织层面的学习理论简介 |
二. 学习型组织理论 |
三. 组织学习理论 |
四. 团队、组织层次学习理论对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启发 |
第七章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重构 |
第一节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一个目标 |
一. “工作系统创新”变量的引入 |
二. 统一个体、团队与组织诉求——以“提升”为目标 |
第二节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两个过程与三个层次 |
一.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两个过程 |
二.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跨越个体、团队及组织三个层次 |
第三节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
一. 拓展性学习:直觉感知—解释说明—归纳整合—制度化 |
二. 实践共同体学习:社会化—外化—组合—内化 |
三. 两个学习过程间的融合 |
第四节 个体、团队及组织三个学习层次中的13个要素 |
一. 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
二. 团队层面的影响因素 |
三. 组织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连续统一体模型及诠释 |
第八章 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中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
一. 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参与者与推动者 |
二. 催化师的角色定位:干预者 |
三. 小组成员的角色定位:陈述者、倾听者、反思者、行动者 |
第二节 现行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机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 组织实行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动因 |
二. 当前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机制及现状 |
三. 当前基于项目行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有效机制研究 |
一. 学习机制研究 |
二. 动力机制:以建构高绩效的团队为核心 |
三. 发生机制:“主体承诺”、“形成性干预”与“高效能对话” |
四. 保障机制 |
第九章 研究发现、贡献及不足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贡献 |
一. 研究回顾 |
二. 研究的发现 |
三. 研究的贡献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 论文的研究不足之处 |
二. 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论文研究保密承诺书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培训后评估调查问卷(自我评估) |
附录4:培训后评估调查问卷(下属/同事/组织评估) |
后记 |
(8)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我国高等院校办公室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意义与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知识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研究 |
1.2.2 办公室管理的理论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知识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
2.1 知识管理的产生 |
2.2 知识管理的涵义 |
2.3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
2.4 知识管理的特点 |
2.4.1 以人为本 |
2.4.2 重视技术 |
2.4.3 共享与创新 |
2.4.4 交流与学习 |
第3章 高校办公室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1 高校办公室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3.1.1 从宏观外部环境来看 |
3.1.2 从高校办公室的职能和作用来看 |
3.1.3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层面来看 |
3.2 高校办公室引入知识管理的可行性 |
3.2.1 知识管理符合高校办公室提倡的以人为本观念 |
3.2.2 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实践中积聚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
3.2.3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高校办公室引入知识管理提供了支持 |
第4章 知识管理视角下完善高校办公室管理的主要策略 |
4.1 更新观念 |
4.1.1 传统办公室管理观念 |
4.1.2 知识管理新观念的树立 |
4.2 创新体制 |
4.2.1 现体制下的主要问题 |
4.2.2 管理体制的创新 |
4.3 提高人员素质 |
4.3.1 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
4.3.2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
4.4 引进先进技术 |
4.4.1 技术层面的问题 |
4.4.2 技术上先进 |
4.5 构建学习型办公室 |
4.6 再造办公室业务流程 |
4.7 重构办公室组织结构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1.1.1 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 |
1.1.2 教育理论研究对教科书制度的关注明显不足 |
1.1.3 对教科书制度的研究需要多学科视角 |
1.1.4 研究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实践意义 |
1.2 本选题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2.1 关于我国教科书制度发展历程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编写制度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研究 |
1.2.4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发行多元化的研究 |
1.2.5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制度的研究 |
1.2.6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供给制度的研究 |
1.2.7 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的研究 |
1.3 本选题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教科书的概念 |
1.3.2 教科书的属性 |
1.3.3 教科书制度 |
1.3.4 我国现行教科书制度 |
1.3.5 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
1.4.2 多视角的综合考查分析 |
1.5 本选题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1 对教科书概念及其属性的新解释 |
1.5.2 对教科书制度设计的一些关键环节提出了新的政策建议 |
2 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 中国教科书和教科书制度之本源 |
2.1.1 中国各个时代的“教科书”并非都是“教科书” |
2.1.2 中国古代有课程概念,但不具有现代教科书含义 |
2.1.3 中国的“教科书”一词是现代教育创立时的泊来品 |
2.1.4 中国自编教科书始自民间 |
2.1.5 中国早期的教科书制度 |
2.1.6 中国最早实行的教科书审定制与国定制 |
2.1.7 中国教科书国定制早期遭到的批评 |
2.2 教科书、教科书制度的基本概念 |
2.2.1 教科书的含义 |
2.2.2 教科书的本质特征 |
2.2.3 教科书制度的含义 |
2.2.4 教科书制度的本质特征 |
2.3 教科书制度的制约要素 |
2.3.1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学校教育 |
2.3.2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教科书管理 |
2.3.3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课程管理 |
2.3.4 制约教科书制度的教科书主体 |
2.4 教科书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
2.4.1 新制度经济学 |
2.4.2 公共选择理论 |
2.4.3 课程论 |
3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
3.1 简要的历史回顾 |
3.1.1 创立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 |
3.1.2 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艰辛探索 |
3.1.3 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重建 |
3.2 从大一统教科书制度向现行教科书制度过渡 |
3.2.1 实施义务教育及其教科书制度的相关规定 |
3.2.2 加强教科书制度专业化建设 |
3.3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初步形成 |
3.3.1 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3.3.2 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3.4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基本规制 |
3.4.1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制度 |
3.4.2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审定制度 |
3.4.3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制度 |
3.4.4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发行制度 |
3.4.5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选用制度 |
3.4.6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免费供应制度 |
3.5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主要政策支撑 |
3.6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
3.6.1 坚持体制创新,不断完善和规范中小学教科书制度 |
3.6.2 坚持统一要求下的教科书多样化格局 |
3.6.3 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实行中小学阶段教科书免费供应 |
3.6.4 建立中小学教科书按时与足量供应体制 |
3.6.5 坚持中小学教科书与教辅建设互补原则 |
4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多样化发展中的问题 |
4.1.1 教科书多样化与国家意志相统一的问题 |
4.1.2 教科书多样化与市场竞争规则相统一的问题 |
4.1.3 教科书多样化与教科书资金集中投入相结合的问题 |
4.1.4 教科书多样化与教科书收入部分专用于研发相配套的问题 |
4.1.5 教科书多样化与建立生成教科书研发激励机制并存的问题 |
4.2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规范化管理中的问题 |
4.2.1 审定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2 教科书编写模式单一,存在多本化取代多样化倾向 |
4.2.3 教科书质量受到社会质疑,主要是未处理好两对关系 |
4.2.4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编写队伍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不高 |
4.3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 |
4.3.1 教科书招投标将新教科书商品化 |
4.3.2 教科书招投标竞争缺乏公平性 |
4.3.3 利益保护主义的干扰 |
4.4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法制化建设中的问题 |
4.4.1 教科书审定缺乏问责监督 |
4.4.2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制度缺失法律依据 |
4.4.3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选用体制缺乏民主 |
5 深化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5.1 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 |
5.1.1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与审查体系 |
5.1.2 构建开放的教科书编写和出版制度 |
5.1.3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制度 |
5.1.4 统一实行国家中小学教科书专卖 |
5.1.5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科书无偿供应制度 |
5.2 加强教科书制度法治建设 |
5.2.1 加强教科书制度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
5.2.2 加强教科书制度法治建设要正视人性假设 |
5.2.3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科书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真维斯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与战略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真维斯企业信息化战略缺失导致的问题 |
1.1.2 企业信息化与业务战略不匹配的相关问题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提出 |
2.2 信息化战略与业务战略匹配实现的理论 |
2.2.1 信息系统发展历史及战略匹配的定义 |
2.2.2 战略匹配与信息系统规划的研究 |
3 基于业务战略匹配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法 |
3.1 企业战略、业务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的关系 |
3.2 战略匹配模型与战略管理的方法 |
3.2.1 战略匹配模型SAM |
3.2.2 基于COBIT的战略匹配 |
3.2.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 |
3.3 基于业务战略匹配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框架 |
4 真维斯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
4.1 真维斯企业信息化诊断 |
4.1.1 企业背景 |
4.1.2 企业信息化评估框架的设计 |
4.1.3 企业信息化调研 |
4.1.4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
4.2 真维斯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
4.2.1 企业业务模式分析 |
4.2.2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实施的前期准备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知识管理 谁说了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研究[D]. 田兴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2]智慧商场大数据系统规划及建设研究 ——以XX商场为例[D]. 陈彬.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3)
- [3]智能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影响研究[D]. 王山.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4]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柔性管理研究 ——以A企业为例[D]. 周逸姗.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5]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D]. 刘鑫. 武汉大学, 2014(01)
- [6]航空公司持续安全系统动力学机制研究[D]. 郑红运. 中国民航大学, 2014(03)
- [7]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研究 ——扎根理论方法的应用[D]. 吴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我国高等院校办公室管理研究[D]. 陈华. 南昌大学, 2011(07)
- [9]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研究[D]. 侯晓明. 武汉大学, 2011(04)
- [10]真维斯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与战略匹配研究[D]. 赵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1)
标签: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柔性管理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