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陶器田间保护研究现状

出土陶器田间保护研究现状

一、出土陶器现场保护研究的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蕾[1](2020)在《西辽河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研究与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主要分布于西辽河地区的大小凌河及老哈河流域的一支早期阶段青铜文化。据研究表明,第一,在时间上,夏家店下层文化大体与中原地区夏为伍并到商代的早期。第二,夏家店下层文化发展到了较高的发达程度,它是中国早期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为研究我国北方的文化以及和中原地区的联系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随着考古调査与发据资料的不断丰富,近年来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以往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多侧重在社会生活、文化内涵等方面。近些年出土了丰富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器文物。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见证。因此,本文试图以西辽河地区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彩绘陶为主要素材,通过对原有资料的再次梳理和新资料的分析,从西辽河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角度去探讨夏家店下层文化。对西辽河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彩绘陶进行综合性研究。本文通过运用类型学、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力图揭示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一些特点以及保护措施。本文第一章介绍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发现概况,第二章来探讨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造型及纹饰上的一些特点,并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进行初步的综合性分析,第三章论述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渊源研究,第四章是关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对西辽河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进行综合研究以及它的保护。

程晓平,张静怡[2](2020)在《陶器彩绘病害及其机理研究综述》文中认为陶器彩绘附在陶坯上,有一定的结构,由于彩绘层的老化或流失,加上环境的变化,出土前后均会发生一些病害,如彩绘层龟裂、起翘、卷曲、脱落、酥粉、盐析污染、发霉、腐蚀、颜料褪变色等。对这些病害的梳理,对病害机理的分析整理,不仅可以全面了解目前学界关于陶器彩绘病害的防护和研究动态,也可以增加对陶器彩绘病害的认识,对保护彩绘陶器文物具有重要作用。

刘嘉庆[3](2020)在《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研究及博物馆设计》文中认为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卧龙区黄山村北侧100米处,出土过大量的独山玉制品以及留存丰富完整的制玉遗迹,被学者认为是“独山玉雕第一村”,其出土的独山玉铲将独山玉的开采使用向前推进至新石器时代。通过对遗址史前制玉流程进一步探索发现,黄山遗址紧邻产玉独山、白河,所处的地理环境是推动了遗址制玉、用玉的发展,形成制玉生产链条,并且与遗址周边丰山、蒲山共同形成史前文明地理架构。对于黄山遗址的展示不能仅从遗址本体静态点状保护展示,而应将遗址处于历史环境之中形成动态线状保护展示,从而真实、完整地反映史前制玉流程。因此,本文以黄山遗址为对象、以史前制玉为线索,通过对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的研究及规划设计来展示史前制玉生产链条,即玉料采集地、运玉路径、制玉聚落甚至还包括传玉途径。之后,回归建筑设计,思考新建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展示线路、城市空间的关系后定性设计,并作为重要展示节点补充于展示线路之中。本文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说明课题研究背景、对象及内容、目的及意义,并对制玉序列、展示线路、遗址博物馆、黄山遗址主要概念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简单概述。第二章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查阅等方式说明遗址的现状,对于遗址及周边环境的概况、遗址考古历程进行总结,根据考古成果整理并分类归纳得出遗址构成要素,便于充分认知遗址,并作为后期进行展示设计的内容。第三章主要基于前文现状分析阐述黄山遗址的地位与价值,包括时代背景,阐述遗址价值,遗址文化特征的梳理,最后通过与同期的古玉文化遗址对比来凸显黄山遗址的价值所在。第四章通过对遗址价值的总结分析得出关于制玉最重要的特征——地理架构,并通过制玉序列阐述、与同期制玉作坊遗址对比进一步说明黄山遗址与独山、白河、丰山、蒲山之间的地理空间关系。第五章则在理论层面对于遗址展示线路进行研究,引入遗产廊道理念作为理论基础与技术手段,以及对展示线路原则、内容、方式进行相应的研究。第六章为遗址展示线路设计过程,包括线路空间的现状评估、设计策略、规划布局、节点规划、线路设计。第七章为黄山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以具体图纸为主,包括前期思考、设计策略、设计构思以及设计成果。

夏哲超[4](2020)在《基于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长城具有伟岸沧桑的建筑形象、绵延万里的空间尺度与戈壁荒漠、崇山峻岭、山川河流等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独具美学特征的文化景观。本文以战国秦“长城梁”段为研究对象。通过遗址公园的建设解决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在保护、环境、展示和管理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同时由于中遗址展示系统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中突出的重要性,所以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着力进行遗址展示系统的构建。通过实地调研、文献阅读,总结借鉴国内外成熟的保护利用经验,首先,对遗址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划定遗址公园规划范围,确定规划层次,并分层次提出策略,包括对遗址公园范围、公园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和核心展示区详细规划范围三个基本层次的分层施策;其次,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构建进行研究;最后,依托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进行实践。

王政[5](2019)在《考古学视野下的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研究》文中指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从我国大遗址的保护利用实践发展而来的,它诞生的时间并不长,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新兴事物。我国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数量突破了100处(含立项)。可以说考古遗址公园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将阐释遗址核心价值,丰富了我国的大遗址保护和利用模式,同时也达到了兼顾文物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效果。本文从考古学的角度出发,首先讨论了各类考古遗址公园的特征,指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现状和问题,并以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的具体实践为例,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范围划定、价值阐释与展示利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了考古学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考古工作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先从考古对象的视角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了分类,然后指出各类考古遗址公园的特点,并说明国家遗址公园当前的主要问题。论文第三章以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为例,阐述了考古学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中的作用。第四章以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为例,阐述了考古学在遗址价值阐释中的作用。第五章以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为例,阐述遗址展示利用中考古信息的转译方式。论文第六章总结了考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关系和影响。

邵安定,严静,黄晓娟,赵西晨,宋俊荣,路智勇,王啸啸,李建西,张静[6](2018)在《2008~2017年陕西文物保护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多个文物保护典型案例分别从考古现场信息调查和采集、脆弱质文物现场保护、大型文物遗迹现场保护、实验室考古发掘、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急救车研制、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及冶金考古、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及研究、壁画保护修复与研究、陶瓷器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等方面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十年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我院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在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和室内文物保护修复两个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而且相较以往,进一步加强了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对文物遗迹信息的揭示和研究,并更加强调对文物资料信息完整性的保护。文物科技工作理念的变化不仅使大量考古出土珍贵文物得以及时保护,而且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刘呆运,邢福来,田有前,于春雷,王小蒙,赵占锐,苗轶飞,李坤,席琳,肖健一[7](2018)在《2008~2017年陕西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综述》文中认为20082017十年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三国隋唐宋元明清方向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考古发现和研究涉及城址、陵墓、瓷器手工业遗址、长城、佛教遗址及西藏地区岩画、佛寺遗址等。其中有较大的城址3处、窑址7处、帝陵29座、墓葬千余座、佛教遗迹20余处等。在墓葬考古方面,不但隋唐时代大中型墓葬考古继续有新的收获,以往不被关注的十六国—北朝时期,乃至宋元和明等各时段都涌现了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在考古的理念、综合记录手段以及研究方法上也有很大突破。

朱博文[8](2018)在《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常用加固剂加固效果与分布方式预研究》文中指出陶器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中国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历史非常悠久,近年的考古新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一万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陶器,不同时代风格和地域特征的陶器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但由于自身和外在的原因,以粗砂陶为代表的一些古代陶器的保存状况不佳,发掘出土后还会面对剧烈的环境突变,往往会变得脆弱不堪,需要在考古现场第一时间进行保护加固。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加固已经有了一些较为可靠的材料,以有机树脂类为代表的溶剂型加固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强度和渗透深度的要求,但现有的加固工艺往往停留在经验层面,在面对不同个案时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现场保护工作的需求。本研究选择了Primal AC33、Paraloid B72、桃胶、兔皮胶以及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环十二烷六种常用陶器加固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加固效果和加固剂分布方式进行科学的评价,寻找影响加固效果与加固剂分布方式的因素。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运用红外热成像、加固深度测量、机械强度测试、疏水性测试等手段对六种考古现场陶器常用加固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加固剂种类、浓度、施加方式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加固剂渗透性能、机械强度和疏水性能的影响情况。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能够提升加固效果的施加方式,明确了加固剂浓度和固化温度对乳液型加固材料效果的影响。第二部分仍然围绕六种常用加固材料展开,运用红外光谱定量比较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研究样品内部加固剂分布情况,验证了这两种分析手段配合使用的可靠性,运用两种分析手段对不同加固工艺中加固剂浓度分布的均匀程度进行评估,研究了影响加固剂在样品中分布方式的因素,综合两部分测试结果给出了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加固工艺的优化建议,并且对优化后的加固工艺用于文物样品保护的效果进行了测试。

赵扬[9](2018)在《地理信息系统在昆明大营庄遗址出土文物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地理信息系统(GIS)属于新兴技术领域,GIS考古也属于一个年轻的考古学分支,GIS考古隶属于科技考古的范畴。同时,GIS属于空间信息技术的一部分,GIS考古的进步也带动了整个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所以对于空间信息技术和考古学研究,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国内,将GIS技术应用于考古研究的情况多见于宏观研究,微观研究较少。结合省内的情况,一方面在云南地区,基于GIS技术支撑的考古研究并不常见;另一方面省内除考古研究以外的GIS服务方向,模型预测等方面不及数据库建立的工作成熟。所以,作者选择从微观角度对GIS考古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GIS相关分析技术、研究方法为依据,以昆明大营庄遗址考古调查资料及遗址内出土文物坐标点的数据为基础资料,对遗址区内的出土文物进行了建库工作及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任何一处遗址中,原始数据及软硬件支持不但影响建库的完整性,对考古分析也有辅助作用,如后期的遗物整理工作,数据库可快速对遗物进行归类和统计。其次,通过平台功能显示对遗物位置及布局有宏观把控,且进行图层编辑和查找。在数据库的图层管理中,通过路径查询根据遗物点检索显示其照片。本文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对遗址出土文物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管理和平台展现,不仅对数据归类整理、方便后期考古研究工作,而且有效提高考古人员数据管理与共享的效率,促进考古学与GIS技术之间的进一步融合。将GIS技术中数据库的方式应用到云南考古研究中,并且加以完善,相信对云南考古研究工作会有深入改变的。

张雷[10](2018)在《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着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二、出土陶器现场保护研究的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土陶器现场保护研究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西辽河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研究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选题研究途径与方法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发现概况
    (一)发现概况
    (二)出土彩绘陶的典型遗址
    (三)在西辽河地区的分布特征
    (四)小结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造型与纹饰
    (一)彩绘陶的造型特点
    (二)彩绘陶的纹饰特点
    (三)小结
三、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渊源研究
    (一)与西辽河地区史前彩陶的比较
    (二)分析彩绘陶的渊源
    (三)小结
四、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保护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保护的基本原则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相应保护措施
    (三)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原状保持技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陶器彩绘病害及其机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陶器彩绘层的结构
二、陶器彩绘病害表现
三、陶器彩绘病害机理分析
    (一)彩绘层龟裂、起翘、卷曲、脱落、酥粉
        第一,出土前胶结材料的老化或流失。
        第二,底层或生漆层的老化。
        第三,水分和温度的相互影响。
        第四,颗粒物的影响。
    (二)盐析污染或发霉等腐蚀
        第一,土壤或彩绘陶器中的可溶性盐的影响。
        第二,颗粒物及微生物的影响。
        第三,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影响。
    (三)颜料褪变色
        第一,颗粒物的影响。
        第二,光线的影响。
        第三,有害气体的影响。
        第四,颜料材质的劣化。
    (四)表面附着物
    (五)人为伤害
四、结 语

(3)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研究及博物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文物展示的当代需求
        1.1.2 遗址展示的困境
        1.1.3 保护规划项目实践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黄山遗址展示的特殊性
        1.2.2 基于制玉序列提出遗址展示线路
        1.2.3 遗址博物馆的定性设计
    1.3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3.1 关于制玉序列的研究现状
        1.3.2 关于展示线路的研究现状
        1.3.3 关于遗址博物馆的研究现状
        1.3.4 关于黄山遗址的研究现状
    1.4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2章 黄山遗址的现状
    2.1 遗址概况
        2.1.1 本体概况
        2.1.2 周边环境
    2.2 考古历程
    2.3 构成要素
    2.4 保护展示现状
        2.4.1 保护历程
        2.4.2 展示前景
第3章 黄山遗址的价值与特征
    3.1 时代背景
        3.1.1 史前制玉文化研究
        3.1.2 史前遗址保护与展示的矛盾
    3.2 价值阐述
        3.2.1 历史价值
        3.2.2 艺术价值
        3.2.3 科学价值
        3.2.4 社会价值
    3.3 文化特征
        3.3.1 就地取材
        3.3.2 因材适用
        3.3.3 制玉工艺
        3.3.4 聚落格局
    3.4 同期对比
        3.4.1 良渚文化玉器采制及流通关系
        3.4.2 红山文化玉器采制与流通关系
        3.4.3 龙山文化玉器采制与流通关系
        3.4.4 黄山遗址对比之价值
第4章 黄山遗址地理架构及特点
    4.1 地理架构
        4.1.1 与河流水系的关系
        4.1.2 与玉料产地的关系
        4.1.3 与南阳孤山的关系
    4.2 制玉序列
        4.2.1 采集玉料
        4.2.2 运输玉料
        4.2.3 制作玉制品
        4.2.4 传输玉制品
    4.3 地理架构特点
        4.3.1 清晰的山水格局
        4.3.2 完整的制玉遗存
第5章 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研究
    5.1 展示线路依据
        5.1.1 真实完整地反映制玉序列
        5.1.2 有利于遗址的阐释与展示
    5.2 线性遗产理念应用
        5.2.1 线性概念概念
        5.2.2 遗产廊道应用
    5.3 展示线路原则
        5.3.1 保护为主、展示为辅
        5.3.2 采取科学、可逆方式
        5.3.3 突出价值、整体展示
        5.3.4 综合周边环境规划
    5.4 展示线路内容
        5.4.1 出土文物
        5.4.2 遗址本体
        5.4.3 遗址周边环境
        5.4.4 制玉文化
        5.4.5 其他内容
    5.5 内容展示方式
        5.5.1 出土文物
        5.5.2 遗址本体
        5.5.3 周边环境
        5.5.4 制玉文化
        5.5.5 其他内容
第6章 黄山遗址展示线路设计
    6.1 展示线路现状评估
        6.1.1 线路空间缺少联系
        6.1.2 文化特色彰显不足
        6.1.3 展示要素组合度低
    6.2 展示线路策略
        6.2.1 建立联系
        6.2.2 空间优化
        6.2.3 综合展示
        6.2.4 环境控制
    6.3 展示线路布局
        6.3.1 建立框架
        6.3.2 片区规划
        6.3.3 空间格局
        6.3.4 景观结构
    6.4 展示节点规划
        6.4.1 “采玉”展示点分布
        6.4.2 “运玉”展示点分布
        6.4.3 “制玉”展示点分布
        6.4.4 “传玉”展示点分布
    6.5 展示线路设计
        6.5.1 线路规划选择
        6.5.2 环境要素分析
        6.5.3 展示线路设计
        6.5.4 线路支持系统
第7章 “玉出山石”——黄山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
    7.1 前期思考
        7.1.1 与展示线路的关系
        7.1.2 与黄山遗址的关系
        7.1.3 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7.2 设计策略
        7.2.1 合理规划选址
        7.2.2 配套适用空间
        7.2.3 选择合适布局
        7.2.4 组织秩序流线
        7.2.5 表达文化信息
    7.3 设计构思
        7.3.1 建筑选址
        7.3.2 建筑体量与遗址建筑的协调关系
        7.3.3 城市布局与文化遗产的轴线关系
        7.3.4 制玉文化的隐喻象征——玉出山石
    7.4 设计成果
        7.4.1 项目概况
        7.4.2 逻辑生成
        7.4.3 总体布局
        7.4.4 建筑造型
        7.4.5 内部空间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文化建设中落实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要求的迫切需要
        1.1.2.“一带一路”、“全域旅游”等战略推动下的发展机遇
        1.1.3.城市扩张下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理论和实践意义
    1.3.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国内外遗址公园相关研究综述
        1.3.2.国内外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1.4.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
    1.6.研究框架
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概况及展示系统
    2.1.战国秦“长城梁”段概述
        2.1.1.遗产构成
        2.1.2.文物保存状况
        2.1.3.文物保护工作
        2.1.4.文物管理情况
        2.1.5.现状问题总结
    2.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特点
        2.2.1.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的构成要素
        2.2.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的空间特征
    2.3.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
        2.3.1.展示
        2.3.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
        2.3.3.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的方式
    2.4.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规划
        2.4.1.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规划范畴
        2.4.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产展示的规划内容
3.国内外案例研究
    3.1.遗产廊道型:英国哈德良长城世界遗产地管理规划
        3.1.1.项目概述
        3.1.2.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成效
        3.1.3.案例借鉴意义——基于长城遗产价值特征的展示系统构建
    3.2.遗址走廊型: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3.2.1.项目概述
        3.2.2.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成效
        3.2.3.案例借鉴意义——基于长城地理空间特征的展示系统构建
    3.3.局部段落型:汉长城玉门关段遗址保护规划
        3.3.1.项目概述
        3.3.2.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成效
        3.3.3.案例借鉴意义——基于长城段落特色的展示系统构建
    3.4.专题景区型:北京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
        3.4.1.项目概述
        3.4.2.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成效
        3.4.3.案例借鉴意义——长城遗址展示系统中交通游线的组织
    3.5.主题公园型:黑龙江齐齐哈尔金长城遗址公园
        3.5.1.项目概述
        3.5.2.面临挑战、规划策略及成效
        3.5.3.案例借鉴意义——长城遗址展示系统中景观空间的塑造
    3.6.案例总结
        3.6.1.长城遗址展示系统的规划层次
        3.6.2.长城遗址展示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式
        3.6.3.长城遗址和公园空间结构关系
4.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策略
    4.1.规划范围
        4.1.1.范围划定原则
        4.1.2.范围划定
    4.2.规划层次
        4.2.1.遗址公园总体规划
        4.2.2.核心展示区详细规划设计
        4.2.3.外围保护地带控制引导
    4.3.规划原则
        4.3.1.保护为主
        4.3.2.抢救第一
        4.3.3.合理利用
        4.3.4.加强管理
    4.4.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策略
        4.4.1.整体保护
        4.4.2.集中展示
        4.4.3.还其真实
        4.4.4.全民共享
        4.4.5.城景共荣
    4.5.遗址公园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策略
        4.5.1.最低扰动保护生态
        4.5.2.系统分类系统展示
        4.5.3.疏密有致融入城市
    4.6.遗址公园外围风貌引导策略
        4.6.1.划定景观协调区——引导性规划
        4.6.2.划定风貌控制区——建议性规划
5.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构建
    5.1.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内容
        5.1.1.展示内容的界定原则
        5.1.2.展示内容
    5.2.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结构
        5.2.1.展示结构的构建思路
        5.2.2.展示结构
    5.3.战国秦“长城梁”段展示系统
        5.3.1.呈现遗址现场——系统展示长城本体、相关设施及防御系统
        5.3.2.控制景观视线及高度——系统展示长城沿线风貌及山川形势
        5.3.3.营造叙事性空间——系统展示战国秦长城边疆历史变迁
        5.3.4.设置专题博物馆——系统展示长城可移动文物及相关文化
        5.3.5.构建系统展示路线——串联长城展示系统
6.项目实践
    6.1.相关规划
    6.2.规划定位
    6.3.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总体规划
        6.3.1.现状认知
        6.3.2.总体布局:一线贯穿七区联动
        6.3.3.一线贯穿:长城风景线
        6.3.4.七区联动:功能分区
        6.3.5.专项规划
    6.4.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核心展示区详细规划设计
        6.4.1.核心展示区设计范围
        6.4.2.核心展示区现状解读
        6.4.3.核心段落空间结构
        6.4.4.一片文化中心
        6.4.5.两条游览线
        6.4.6.四个展示系统
    6.5.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外围风貌引导
        6.5.1.分区控制
        6.5.2.景观协调区——引导性规划
        6.5.3.风貌控制区——建议性规划
7.结论和展望
    7.1.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7.2.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5)考古学视野下的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起源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3.1 考古学
        1.3.2 遗址和大遗址
        1.3.3 公园、考古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1.3.4 屈家岭遗址、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4.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4.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6.1 突出考古学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6.2 考古学视角研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创新性
第2章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现状与问题
    2.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布与类型
        2.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历程
        2.1.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分布特征
        2.1.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分类
    2.2 考古视角下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征
        2.2.1 皇宫园囿类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学特征
        2.2.2 城址类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学特征
        2.2.3 聚落类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学特征
        2.2.4 墓葬类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学特征
        2.2.5 手工业类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学特征
        2.2.6 工程类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学特征
        2.2.7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征总结
    2.3 当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主要问题
        2.3.1 遗址公园范围划定的考古导向不足
        2.3.2 遗址价值提炼挖掘与考古研究脱节
        2.3.3 遗址遗存信息的展示诠释尚需加强
    2.4 小结
第3章 考古学视野下的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研究
    3.1 划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的影响因素
        3.1.1 遗址核心区
        3.1.2 遗址历史环境
        3.1.3 上位规划及土地要素
    3.2 基于考古学的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
        3.2.1 屈家岭聚落遗址范围的认识
        3.2.2 屈家岭遗址历史环境的认定
        3.2.3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服务区选址
        3.2.4 划定考古遗址公园范围的方法步骤
    3.3 考古学视野下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研究
        3.3.1 遗址范围的揭示要以调查勘探为基础
        3.3.2 遗址范围的认识依赖考古工作的积累
        3.3.3 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确定遗址核心区
        3.3.4 历史环境的范围确定需要多学科合作
        3.3.5 考古遗址公园范围的划定要有针对性
    3.4 小结
第4章 考古学视野下的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价值阐释研究
    4.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价值阐释重点
        4.1.1 作为大遗址的价值特征
        4.1.2 基于考古研究五大价值
        4.1.3 基于特征提炼核心价值
    4.2 基于考古学的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价值阐释
        4.2.1 物质层面的文物价值研究
        4.2.2 衍生的社会文化价值研究
        4.2.3 屈家岭遗址核心价值提炼
        4.2.4 遗址价值阐释的方法步骤
    4.3 考古学视野下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价值阐释研究
        4.3.1 层位学和类型学对价值研究的支撑作用
        4.3.2 多种考古学研究方法对遗址价值的补充
        4.3.3 提炼并阐释大遗址价值的典型性稀缺性
    4.4 小结
第5章 考古学视野下的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研究
    5.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利用要点
        5.1.1 重视遗址的真实性展示
        5.1.2 强调遗址的完整性展示
        5.1.3 考古遗址的保护性展示
        5.1.4 强调公众考古展示利用
    5.2 基于考古学的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
        5.2.1 以考古信息为主的展示内容
        5.2.2 考古信息的展示与利用手段
        5.2.3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利用方法步骤
    5.3 考古学视野下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研究
        5.3.1 出土遗物信息的展示
        5.3.2 遗址地层堆积的展示
        5.3.3 文化层遗迹面貌展示
        5.3.4 发掘活动的展示利用
        5.3.5 历史景观的重塑诠释
    5.4 小结
第6章 考古学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关系总结
    6.1 考古学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6.1.1 考古贯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营全过程
        6.1.2 考古工作提供科学资料并认知遗址价值
        6.1.3 考古信息的转译是价值阐释的实现途径
    6.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大遗址考古的主要影响
        6.2.1 考古工作由抢救保护转变为价值导向
        6.2.2 考古工作需要多个学科的保障和支撑
        6.2.3 公众考古逐渐成熟从实践走向理论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2008~2017年陕西文物保护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
    (一) 考古现场信息调查与采集
        1. 汉阳陵东阙门遗址现场调查与记录
        2. 宝鸡石鼓山商周贵族墓考古现场信息采集
        3. 韩休墓壁画考古现场调查与研究
    (二) 脆弱质文物现场保护
        1. 凤栖原张安世家族墓现场保护
        2. 张家川戎人墓地髹漆车辆现场保护
        3. 墓葬壁画的现场保护
    (三) 大型文物遗迹现场保护
        1. 渭南金代砖室壁画墓整体保护搬迁
        2. 山东菏泽古沉船的整体搬迁
        3. 周原贺家车马的现场保护与搬迁
    (四) 实验室考古发掘
        1. 张家川出土棺木遗存室内清理
        2. 陕北米脂出土玉敷面室内清理
    (四) 考古现场保护急救车的研制及应用
二、室内文物保护研究
    (一) 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及冶金考古
        1. 彩绘青铜水禽保护修复及制作工艺研究
        2. 石鼓山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及制作工艺研究
    (二) 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及研究
        1. 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
        2. 纺织工艺及科学研究
    (三) 壁画保护修复及研究
        1. 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建筑壁画以及木版画保护修复
        2. 横山罗圪台元代壁画墓保护修复
    (四) 陶瓷器保护修复及研究
        1. 蓝田五里头吕氏家族墓出土瓷器保护修复与研究
        2. 唐昭容上官氏墓出土彩绘陶器的保护修复
三、对外合作交流
四、问题与思考

(7)2008~2017年陕西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址
    (一) 统万城遗址
    (二) 唐长安城
    (三) 陕北麟州故城
二、帝陵
    (一) 隋文帝泰陵
    (二) 唐代帝陵
    (三) 明秦藩王陵考古调查
三、墓葬
    (一) 西晋墓葬
    (二) 十六国墓葬
        1. 洪渎原墓葬区
        2. 西安郊区
    (三) 北魏、西魏墓葬
        1. 北魏墓葬
        2. 西魏墓葬
    (四) 北周、隋墓
        1. 北周墓葬
        2. 隋代墓葬
    (五) 唐代墓葬
        1. 唐宰相韩休墓
        2. 唐豳国公窦孝谌墓
        3. 唐昭容上官氏墓
    (六) 宋金元墓
        1. 宋代墓葬
        2. 金代墓葬
        3. 蒙元墓葬
    (七) 明墓
四、陕西长城资源调查与研究
    (一) 隋长城
    (二) 明长城
五、陶瓷手工业遗址考古
    (一) 陶窑
        1. 桑园窑址
        2. 小土门村陶窑遗址
        3. 西郭村陶窑遗址
        4. 银沟村陶窑遗址
        5. 西安西郊窑头村陶窑遗址
    (二) 瓷窑
        1. 耀州窑址
        2. 尧头窑遗址
        3. 安坪村窑址
六、佛教考古
七、青藏考古

(8)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常用加固剂加固效果与分布方式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陶器保护研究现状
    1.2 陶器病害机理
        1.2.1 制作工艺对陶器病害的影响
        1.2.2 环境因素对陶器病害的影响
    1.3 陶器加固保护材料
        1.3.1 陶器加固保护材料的要求
        1.3.2 常见陶器加固保护材料
    1.4 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加固的特点及要求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常用加固剂的加固效果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2 实验材料
        2.1.3 样品制备
        2.1.4 渗透性能评价方法
        2.1.5 机械强度评价方法
        2.1.6 疏水性评价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加固剂渗透性能
        2.2.2 加固深度
        2.2.3 机械强度
        2.2.4 疏水性
    2.3 小结
第三章 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常用加固剂分布方式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材料
        3.1.3 样品制备
        3.1.4 分布方式表征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红外光谱
        3.2.2 热失重
    3.3 文物样品加固测试
        3.3.1 文物样品加固
        3.3.2 测试方法
        3.3.3 测试结果
    3.4 小结
结论与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地理信息系统在昆明大营庄遗址出土文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GIS相关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一 GIS在聚落考古中的应用与研究
        二 GIS在田野考古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三 GIS中的空间信息及空间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和研究
        四 GIS中数据库等其他方面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和研究
    第三节 考古遗址出土文物数据库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设想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GIS技术分析方法原理
    第一节 GIS相关基本概念与GIS相关空间分析方法
        一 GIS相关基本概念
        二 GIS相关空间分析方法
    第二节 ArcGIS软件介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昆明大营庄遗址基础地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第一节 昆明大营庄遗址介绍
    第二节 昆明大营庄遗址基础地理数据的采集
        一 原始数据采集过程
        二 原始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不足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IS技术在昆明大营庄遗址中的应用
    第一节 昆明大营庄遗址出土文物数据库的设计思路
    第二节 昆明大营庄遗址出土文物数据库的建立
        一 选择数据库的版本
        二 创建昆明大营庄遗址出土文物数据库
        三 建立昆明大营庄遗址出土文物点图层
        四 对出土文物点坐标进行展点
        五 将展点数据加载至昆明大营庄遗址出土文物数据库
        六 检查加载的出土文物点是否遗漏
        七 对昆明大营庄遗址出土文物点图层进行再分图层
        八 数据库中的增减字段及修改字段
        九 数据库建立总结
    第三节 昆明大营庄遗址出土文物数据库的平台功能显示
        一 按类型符号化
        二 标注名称
        三 路径查询
    第四节 建库中出现的问题与建库注意事项
        一 建库中出现的问题
        二 建库注意事项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1.1.1 天门蓝印花布概念的界定
        1.1.2 天门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前人的研究与不足
        1.3.1 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
        1.3.2 现有的天门蓝印花布研究
        1.3.3 现有天门蓝印花布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1.4 本文的切入点与框架
        1.4.1 本文的切入点
        1.4.2 本文的框架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
        1.5.3 未来的展望
    1.6 本章小结
    1.7 本章参考文献
2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
    2.1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2.1.1 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
        2.1.2 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
        2.1.3 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
    2.2 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2.2.1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兴盛
        2.2.2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衰落
    2.3 本章小结
    2.4 本章参考文献
3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3.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3.2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3.2.1 染料的制作
        3.2.2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3.3 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
    3.4 本章小结
    3.5 本章参考文献
4 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
    4.1 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
    4.2 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
        4.2.1 地域文化与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
        4.2.2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表现手法
        4.2.3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象征意义
        4.2.4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应用功能
    4.3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4.3.1 天门蓝印花布与南通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2 天门蓝印花布与山东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3 天门蓝印花布与湖南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4 天门蓝印花布与日本型版印花的比较分析
    4.4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4.4.1 天门蓝印花布与孝感雕花剪纸的比较分析
        4.4.2 天门蓝印花布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
    4.5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
        4.5.1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
        4.5.2 天门蓝印花布的故事传说
    4.6 本章小结
    4.7 本章参考文献
5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
    5.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
    5.2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
        5.2.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分析
        5.2.2 天门蓝印花布织物的保护方法
    5.3 本章小结
    5.4 本章参考文献
6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展望
    6.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
        6.1.1 天门蓝印花布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6.1.2 天门蓝印花布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6.1.3 天门蓝印花布在其他载体中的创新应用
    6.2 天门蓝印花布的展望
        6.2.1 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
        6.2.2 文化回归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6.2.3 工艺创新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6.3 本章小结
    6.4 本章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出土陶器现场保护研究的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辽河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的研究与保护[D]. 黄晓蕾. 赤峰学院, 2020(05)
  • [2]陶器彩绘病害及其机理研究综述[J]. 程晓平,张静怡. 洛阳考古, 2020(01)
  • [3]黄山遗址展示线路研究及博物馆设计[D]. 刘嘉庆.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基于战国秦“长城梁”段遗址展示系统的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公园为例[D]. 夏哲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考古学视野下的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研究[D]. 王政.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6]2008~2017年陕西文物保护研究综述[J]. 邵安定,严静,黄晓娟,赵西晨,宋俊荣,路智勇,王啸啸,李建西,张静. 考古与文物, 2018(05)
  • [7]2008~2017年陕西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综述[J]. 刘呆运,邢福来,田有前,于春雷,王小蒙,赵占锐,苗轶飞,李坤,席琳,肖健一. 考古与文物, 2018(05)
  • [8]考古现场脆弱粗砂陶常用加固剂加固效果与分布方式预研究[D]. 朱博文. 西北大学, 2018(01)
  • [9]地理信息系统在昆明大营庄遗址出土文物中的应用[D]. 赵扬.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 张雷. 东华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出土陶器田间保护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