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网络交往中"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局限(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然[1](2020)在《快手短视频平台的乡村民俗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引领,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方针。因此,根植于乡村气息的民俗文化就成为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振兴民俗文化并服务乡村振兴,成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进程中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下,以往有限的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势必要借助新的渠道加以实现。快手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后,新媒介赋权使得以往在传播中近乎失声的乡村大众群体看到了机遇,他们从“被代言”“被描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获得了自我言说的新载体。一时间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乡村地区的创作者涌入“快手”,乡村短视频成为了平台重要内容,其中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乡村生活中最具特色、最具创造力以及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备受关注。因此,本文选择快手短视频平台作为研究乡村民俗文化传播的目标媒体,通过一段时间的参与式观察,分别使用深度访谈法对快手平台上的乡村民俗文化短视频内容的生产者的特征以及传播和使用动机进行分析;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民俗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归纳出传播内容的主要类型与其内容特征;使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快手”观看过乡村民俗短视频的受众,进行使用情况及态度的统计分析。由此分析得出乡村民俗文化在与快手短视频相结合,在带来一定传播优势的也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弊病,这是不可忽视的。笔者试图通过平台与内容的结合研究,从多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找到快手平台乡村民俗文化短视频传播的最佳优化路径。我们应明确意识到,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新形势下,利用新的媒介,鼓励乡村群体积极参与传播,学会挖掘并激活各类乡村民俗文化内容,是借以塑造有物质形体的美丽新乡村的必由之路。这样一来,使得优秀的乡村民俗文化遗产在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潮中,得到了抢救和保护,在发掘中得到传承。不仅守护了乡村文化之魂,也助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让民俗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型产业。
常燕民[2](2020)在《政治信任培育导向下网络谣言治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网络谣言无序扩散与政治信任多维流失,以及网络媒体对政治信任的消解效应,论文以政治信任培育为目标导向探索网络谣言治理体系构建,以求促进网络谣言治理与政治信任培育同步并行。论文以治理与善治、政治信任、传播效果、媒介偏向为理论工具,运用问卷调查与问卷实验、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文献研究、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272名在校大学生、327则典型网络谣言、WVS与CGSS公开数据、网络谣言相关主体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了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的相互影响、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中国政治信任的重要表征、网络管理部门的运行状况等现实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谣言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机制的规范分析,建构了政治信任培育导向下“四元四维三律”网络谣言治理体系。对河南省9所高校2272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与问卷实验发现:大学生政治信任总体水平较高,男性政治信任水平高于女性,政府官员被信任度远低政治系统其他要素,政治信任水平与学历正相关;大学生网络谣言接触较为普遍,核心渠道为移动互联网,高频网媒为社交媒介与自媒体,男女信息类型偏好悬殊;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相互影响显着,网络谣言拉低政治信任水平,政治信任提升网络谣言治理效果;现行机制下网络谣言治理效果有限,治理方式不当还会产生反效果。从涉及领域、信息形态、信息性质、传播心理、生成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特质、传播“价值”、与政治信任关联等方面对近年327则网络谣言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其中五则典型网络谣言予以个案解读,得出“网络谣言负面属性突出”“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具有较高关联度”“网络谣言具有强大传播力”“网络谣言源于结构性压力下利益诉求与情感宣泄”等结论。网络谣言治理理念主要包括治理目标、基本进路、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基于“政治信任悖论”与个体认知有限性,“网络善治”不是网络谣言完全消除,更不是各类信息自由传播,而是“轻微网络谣言”与“有效政治信任”良性互动。治理须兼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既通过技术路径与市场路径彰显科学与效率,又尊重法治原则、民主意识与公序良俗,维护正义与良善。网络谣言治理可通过积极传播增进网络交往理性,以优化网络空间传播环境。网络谣言核心治理主体包括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与节点用户。政府是第一责任人,要旨在于深化官民互信;新闻媒体是舆论引导者,要旨在于加强传受互信;网络平台是专业守门员,要旨在于提升商业互信;节点用户涵括网络谣言传播各个环节,要旨在于构建交往理性,增进人际互信。网络谣言治理工具包括政府工具、媒体工具、平台工具、节点工具。政府工具核心效能为公共权力,本质在于配置公共资源;媒体工具核心效能为信息传播,要旨在于净化舆论环境;平台工具核心效能为企业责任,关键在于践行职业精神;节点工具核心效能为公共意识,根本在于提升用户自觉。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包括自律、他律与互律,三者合力形成共律机制。“四元四维三律”治理体系以党委领导为基础,以民主法治为准绳,以网络善治为目标,以政治信任为标尺。“四元”指网络谣言治理四个基本主体:政府、传媒、平台、节点;“四维”指网络谣言治理的四种基本手段:规制、宣导、智控、自觉;“三律”指网络谣言治理的三种基本机制:他律、自律、互律。其运行路径有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亦须各方主体齐心协力与统筹合作。
张冀[3](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岳恩莉[4](2020)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众心理是一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普遍的心理状态,从众心理分为积极的从众心理和消极的从众心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具有虚拟性、自由性、广泛性等特点的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情况下也给尚未形成完整价值观的大学生带来了挑战,使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出在新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的新对策,帮助大学生避免消极从众心理的产生,促生积极的从众心理。全文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众心理概念的界定分类及影响因素。首先,从《说文解字》和《辞海》的角度对“从”和“众”进行解释,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从众的概念理解,对“从众”和“从众心理”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进而指出这是一种具有两面性的心理现象。其次,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分类——从众心理可分为理性从众心理和非理性从众心理。理性从众心理包括遵从、服从、顺从三种形式,非理性从众心理即盲目从众。在此基础上,对“从众”和“众从”两个概念进行对比,使相关概念更加清晰明了。然后对大学生网络从众心理的独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包括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群体因素,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四个方面。第二部分是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对调查问卷及样本进行分析,对调查问卷和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其次,结合调查问卷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整合对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现象和网络从众心理认知度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大学生能够对从众心理有正确的把握,但仍然存在网络依赖现象较强和网络从众心理多发等问题。其次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分析。一方面,现实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为学习从众、择业从众、道德从众、恋爱从众、消费从众、入党从众等。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为盲目的跟风者、理性的沉默者和利益驱使的投机者。再次,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有四: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三是网络的独特影响,四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最后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大学生从众心理带来的正面影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和行为习惯的外化,有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进一步融入社会。大学生从众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创新能力和道德责任感培养。第三部分是网络环境下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对策研究。首先,运用新媒体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第一、利用“议程设置”理论进行制度化调控与非制度化调控相结合、加强网络媒体的行业自律、完善网络传播伦理和管理网络传播的方式,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第二、利用“沉默螺旋”理论关注局部优势意见与构建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机制把握正确从众心理。第三、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底线思维、网络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践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方式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其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加强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教育。第一,通过在网络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群体规范心理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建设。第二,通过强化网络把关人作用、培养正确价值导向网络领袖、发挥榜样力量发挥带动作用,加强典范效应。第三,加强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和自主意识教育。最后,通过多管齐下对大学生从众心理进行全面引导与教育。第一,通过发展优秀校园文化、发挥班级和宿舍的引导作用、构建校园德育科学体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第二,通过增强教育意识、改善教育方式和加强家校共育的途径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第三,要发挥网络非正式群体的带动作用。第四,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锤炼大学生品德修为,强化大学生网络综合素质。
赵娜[5](2020)在《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媒介,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媒介。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传播媒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人们沟通交流、人际互动、消遣娱乐的载体和手段。特别是以“抖音”、“快手”、“微视”等为代表的短视频传播媒介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于追求新奇、崇尚潮流的青年大学生而言,短视频传播媒介因其传播主体的年轻化、传播内容的分众化、传播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方式的交互化等特点迅速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走红,并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和对象就是大学生,密切关注大学生思想行为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而大学生作为短视频传播的主力军,短视频的走红传播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作用。为此,在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如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时而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同时,在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短视频传播新媒介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场域、畅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关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但另一方面,短视频传播的低门槛性、广泛性、虚拟性、多样性等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体面临“去中心化”、教育客体出现“复杂化”、教育环体“拟态化”、教育介体“式微化”等困境。如何突破这些困境自然而然也就成为短视频传播背景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而短视频的相关传播优势又为破解这些困境提供了一定的理念和方法借鉴,这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活、做新的新的尝试。
龙敏[6](2020)在《论传播效果理论视域下诽谤损害结果的证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名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和法人的一项权利,在我国对名誉权保护的体系中,民事法律规范和刑事法律规范的保护是其中的重点。大众传播活动的开展无法避免具体民事权利与表达自由等权利之间的冲突,这类矛盾和冲突在处理名誉权纠纷,特别是诽谤诉讼中尤甚。作为确定法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诽谤诉讼中的损害结果更多地需要从名誉毁损事实等方面来寻找依据。但从目前法律规范、学术主张和司法实践来看,关于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如何判定的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一种通过公开传播诽谤他人招致名誉毁损的传播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这个过程必须考虑传播效果。基于此,本文就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如何判定的问题进行传播学解读,对推定或证明诽谤损害结果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首先,笔者从民事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和刑事犯罪构成角度对诽谤损害结果相关的立法规定和学说争议进行梳理。虽然我国民事、刑事法律规范已明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但学术界对诽谤损害结果判定问题的主张并未和立法规定完全一致。结合2015年~2019年期间257份(新闻传播)民事诽谤诉讼判决书、2014年~2019年期间151份刑事诽谤诉讼判决书的内容分析结果,我国司法实践存在诽谤损害结果推定滥用之情况。从传播学视角来看,推定诽谤损害结果的主张及司法实践是建立在对传播效果一定的假设之上的,即诽谤言论的公开传播会对当事人的名誉产生强大的、直接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网络诽谤事件中“反沉默螺旋”现象的频频出现,以及法庭上的第三人效果,传播强效果理论的发展研究又对这种直接影响的假设进行了否定和质疑。在对有限效果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按照传统传播理论基本要素,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四个方面分析诽谤传播导致名誉毁损结果的有限性。可以明确的是,诽谤诉讼中针对名誉侵权损害结果不证自明的事实推定有失公正。网络诽谤日益猖獗,日本传播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网络诽谤解释》中关于情节严重的“数量标准”相契合,且体现在司法适用之中。通过对传播性理论和“数量标准”进行分析,为平衡名誉权和大众传播言论自由,应当严守对诽谤损害结果的证明,可适当适用传播性理论并结合实质诽谤传播影响对诽谤损害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在诽谤诉讼中,针对损害结果应当严格适用证明之法。借鉴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笔者绘制出诽谤传播过程模式图,佐证诽谤传播能否产生具体名誉毁损事实是包含诸多因素和复杂步骤的传播过程。诽谤传播带来的名誉毁损更多地涉及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因此,在完善“证明损害结果”立法规定、司法解释的基础上,重视传播规律,可尝试借助社会科学研究考察诽谤传播活动带来的名誉损害事实。
范海群[7](2019)在《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作用机制及其治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继续执政的群众基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指导思想的信仰、对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事关党的发展事业的兴衰成败。互联网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信息传播的集散地、思想交锋的主阵地、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成为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最大变量”。切实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建设网络文化阵地,引领网络社会思潮,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才能实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目标,使全体人民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才能破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新困境,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实效性,进而巩固执政根基,顺利推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本文以网络意识形态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从多学科角度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生成条件、作用机制作出尝试性的解析,从网络意识形态的主体性和技术性两个因素研究生成基础,从根本动力机制、基本推动机制、诱发催生机制、休眠消弭机制研究生成机制,从网络舆论的“三化”、网络文化的“三解”、网络思潮的“三多”研究网络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希望厘清网络意识形态的基础理论范畴。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对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等发表的重要讲话及相关的重要论述为理论遵循,对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从而用以指导新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实践。紧密结合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国际环境、现实语境、网络场境、接受心境、实践情境等突出背景,分析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目标体系、治理理念、体制机制、能力建设等方面可行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实践策略,以期提升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实效性。
郭云翰[8](2019)在《独立电影评论app毒舌电影的传播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影视市场的创作环境良好,影片产量逐年递增,电影行业蓬勃发展。国内影片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与观众因为影视知识水平提高而渴望观赏到更多优秀作品之间的矛盾,使得规避烂片、欣赏优秀作品的需求愈加强烈。众多以荐片为主的影视自媒体由此而生,作为独立电影评论类APP,毒舌电影通过提供独立原创影视评论,提高评论质量,迅速拓展市场,获得了大批忠实粉丝的支持。相较于国内其他影视产品如淘票票、猫眼电影这种购票类APP,或者如豆瓣电影、时光网这种评分类网站,垂直影视社区产品相对来说较少,毒舌电影APP以原创作品作为主要内容,辅助筛选推荐影片,同时创建影单和讨论区来提高用户粘性,使得用户在观影方面更为高效,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尽管毒舌电影这一品牌诞生以来发展道路经历了众多起起伏伏,然而发展至今日,其已经成为了独立影视评论平台上最受受众欢迎的APP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毒舌电影APP追根溯源,探索其在品牌创建过程中,是如何选择市场定位、内容选取以及在评论方向上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的。并依据传播学理论,从APP自身架构的创建和社会现状所提供的传播机会两个方面,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和成功的因素。结合内容、渠道、传播效果等传播学模式深入探索APP传播逻辑,并试图根据对毒舌电影APP的传播学研究探讨出一条更加适合独立电影评论平台传播发展的道路。
雷娜[9](2018)在《网络爱国主义研究》文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当代中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爱国主义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主要借助于网络空间,通过多元主体的社交互动,在网上网下传递和表达开来,网络爱国主义应运而生。网络爱国主义既代表和反映了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又吸收了网络特质,借助于网络传播,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样态。作为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网络爱国主义具有不同于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民粹主义的内容和指向,更富开放和理性色彩。网络爱国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从国际上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发展,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并加紧实施,周边一些国家也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抱以矛盾心态,既想“搭便车”又要“防威胁”。从国内来看,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转型,民众在外来压力下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和意志更加突显,民族自信心普遍确立,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媒体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兴起,也为这种爱国情感、思想和行为的表达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的平台和空间。在网上,爱国主义的发生、演化和流变遵循着“一点发信、多点感知、交互传递、滚动扩展”的信息传播规律。由重大事件诱发,经特殊议题选择,网络爱国主义最初得以呈现。然后,经过网站上的形成与传播、论坛贴吧上的放大与分流、微博上的碎化与整合、微信上的使用和扩散,网络爱国主义经历几番演化。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爱国主义也容易产生特殊流变,即认知上的偏差、表达上的误区,行为上的极化。从传播效果上看,一方面,通过爱国情感的表达、民族精神的凝聚、国家利益的维护,爱国主义在互联网上得到正向弘扬;另一方面,因戏谑、嫁祸、抹黑,爱国主义在互联网上也时常遭到逆向污化。针对于此,加强网络爱国主义的科学引导,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网络爱国主义的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网络爱国主义的立体化格局;二是通过加快传统主流媒体转型变革、培育新媒体、意见领袖、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来夯实网络爱国主义的表达基础;三是培育法治思维、规范网络语言和健全法治体系,以推进网络爱国主义的法治建设。
刘伟[10](2018)在《政治生态视域下的网络表达研究:机理与调适》文中研究说明表达是政治学一项悠久的主题。作为数字时代的发明,网络这一技术的出现开辟了人类表达的新方式与新途径,产生了网络表达,负载了政治思想、权利权力、政治行为的重新激荡组合,交织着诉求迥异的民意和谈判妥协的众意,从私人领域过渡到公共领域,从线上传导到线下,造成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相互作用,政治稳定从一个暂态跃迁到另一个暂态。网络表达改变了现实政治的运作环境和组成要素,也促进现代社会的政治整合,贯穿于网络政治过程的始终,对政治生态产生影响。现实中网络表达的运行机理如何?即网络表达如何进行了话语权重构,对政治生态产生了什么影响,现实景观究竟如何需要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针对以上现状和问题,如何去调适和矫正?基于以上的思路,本文在政治生态视域下,沿着网络表达的机制和调适这一逻辑主线,逐渐深入展开。从现有国内外研究的轨迹中发现,现有研究量大面广,成果较多,西方学者在研究网络政治的过程中,发现表达是政治过程的首要步骤,进而明确提出或暗含了网络政治的重点是网络表达,甚至有时等同于网络表达这一观点。但现有研究对网络表达进行了狭义的定义,并将之看作孤立的过程,缺乏主题之间的对话与沟通,缺乏系统性研究。故本文将网络表达从网络使用中剥离和突出出来,在政治学的学科语境下,以政治生态这一时空背景为理论资源,以政治生态分析的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思维方式贯穿始终,对网络表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本土化研究。对网络表达进行概念明确,即在明确了网络表达是什么的问题之后,将网络表达主体由网民扩充到网民、媒体和政府,并分析了网络表达的大众性和平等性、隐蔽性和广泛性、交互性和自主性、多元性和离散性等特质,进而分析了网络表达在政治过程中的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保障权利实现、推进自由平等,实现权力制约、优化公共决策,推动民主政治、促进政府转型等价值,但同时具有民意的有限表现形式的局限性。这为下一步分析政治生态下的主体互动做好铺垫,又阐明了网络表达在政治生态中的静态属性,回答了网络表达如何进行了话语权重构。其次对网络表达对政治生态产生了什么影响进行回答。在分析了政治学意义上网络表达的本质即兼具权利与权力双重属性的信息、技术赋权与权力结构的场域转移后,使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提出网络表达是影响政府信任的变量,网民和政府作为不同的主体对政治生态中政治信任这一要素的调节具有抑制或促进等不同的方向。此外网络表达对线下表达具有延续和强化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政治生态中网络表达多元主体对话语权力展开了博弈。随后回答了网络表达的现实景观究竟如何。在剖析网络表达是网下现实向线上的延伸、网络表达对现实表达存在延续和强化效应等关系后,对网络表达的现实议题的静态分布及后果--公共性的聚集和回归展开论述,对网络表达的势能向动能的转化的动态发展进行分析,再分析网络表达的内生性问题即网络表达异化,其后讨论网络表达主体间的回应问题。在对网络表达的机理进行如上分析之后,最后回答了网络表达如何去调适和矫正的问题,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表达调适的逻辑、现实和对策,从理念、缘由、愿景、转型方面展开调适逻辑论述,就结构和功能的错配和治理能力的不足展开现实情境的论述,从政治生态的渐进式优化方面展开对策论述,从而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前提上尝试解决问题。
二、论网络交往中"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局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网络交往中"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1)快手短视频平台的乡村民俗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乡村民俗文化传播的研究 |
2.关于快手短视频乡村内容的研究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1.乡村民俗文化 |
2.快手短视频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参与式观察 |
2.深度访谈法 |
3.内容分析法 |
4.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快手”乡村民俗文化短视频内容生产者分析 |
1.1 多元化的内容生产主体 |
1.1.1 内容生产用户特征画像 |
1.1.2 普通内容生产者 |
1.1.3 专业内容生产者 |
1.2 内容生产者使用动机分析 |
1.2.1 乡村民俗传承的使命感 |
1.2.2 兴趣和人际交往需要 |
1.2.3 娱乐和自我表达需求 |
1.2.4 粉丝经济下,资本变现需求 |
第二章 “快手”乡村民俗文化短视频内容特征分析 |
2.1 内容题材分类 |
2.1.1 乡村民俗风貌展示 |
2.1.2 民间手工艺术品 |
2.1.3 乡村游艺民俗表演 |
2.1.4 岁时节日民俗和人生礼俗 |
2.2 短视频内容具体呈现形式 |
2.2.1 内容样本遴选 |
2.2.2 标题内容:视频封面标题突出 |
2.2.3 视觉元素:重展现轻解说 |
2.2.4 听觉元素:与民俗内容相呼应 |
2.3 短视频内容特征总结分析 |
2.3.1 真实地展现乡村景观 |
2.3.2 多元内容的地方化差异 |
2.3.3 内容娱乐性表现 |
第三章 “快手”乡村民俗文化短视频受众情况分析 |
3.1 问卷调查与发放 |
3.2 基础资料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 受众使用及态度分析 |
3.3.1 受众使用基本情况 |
3.3.2 受众态度分析 |
3.3.3 受众行为分析 |
第四章 当前“快手”乡村民俗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4.1 .内容低俗化与同质化现象严重 |
4.1.1 内容低俗化表现 |
4.1.2 内容同质化表现 |
4.2 民俗文化内涵传播受限,深度传播不足 |
4.2.1 传播内容泛娱乐化 |
4.2.2 传播形式弱化思考 |
4.3 民俗仪式感的消解与重构 |
4.4 短视频社交互动的文化局限 |
第五章 “快手”乡村民俗文化短视频传播优化路径 |
5.1 政府:加强内容监管,引导乡村民俗文化网络传播规划化 |
5.1.1 健全审核机制,重视法律普及 |
5.1.2 官方入驻平台,宣传优质民俗典范 |
5.2 内容生产者:培养“文化自觉”,规范传播行为 |
5.2.1 打破“印象式”了解,深化民俗文化认知 |
5.2.2 挖掘民俗资源,联动多平台传播 |
5.3 乡村地区:积极做好民俗文化宣传,打造专业的民俗传播团队 |
5.4 受众:提升媒介素养,理性互动交流 |
5.5 快手平台加强监管,重视民俗内容传播 |
5.5.1 做好内容“把关人”,强化内容把控 |
5.5.2 培养优质用户,建立内容生产激励机制 |
5.5.3 改进算法机制,有效设置民俗文化议题 |
5.5.4 积极寻求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政治信任培育导向下网络谣言治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互联网语境下的政治信任流失 |
一、代际流失——信任水平逐年递减 |
二、层级流失——差序信任持续强化 |
三、结构流失——群体失衡较为严重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信任与政治信任 |
二、谣言与网络谣言 |
三、治理与治理体系 |
第三节 文献梳理 |
一、关于政治信任的研究 |
二、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 |
三、关于网络治理的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理论工具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政治信任理论 |
三、传播效果理论 |
四、媒介偏向理论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 |
四、问卷设计 |
五、调查概况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信任状况 |
一、总体政治信任水平较高 |
二、政府官员受信任度远低均值 |
三、男性政治信任水平高于女性 |
四、政治信任水平与学历正相关 |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谣言接触 |
一、核心渠道:移动互联网 |
二、高频网媒:社交媒介与自媒体 |
三、信息类型:性别偏好悬殊 |
四、谣言接触:高媒介素养下的广泛知晓 |
第四节 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的相互影响 |
一、网络谣言拉低民众政治信任水平 |
二、政治信任提升网络谣言治理效果 |
三、网络谣言政治信任相互影响机制探讨 |
第五节 现行机制下网络谣言治理效果 |
一、无辟谣组网络谣言态度 |
二、辟谣组网络谣言态度 |
三、辟谣组无辟谣组谣言态度对比 |
四、研究结论 |
第三章 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内容与基本假设 |
三、研究编码与可靠性保证 |
第二节 网络谣言特性的结构性描述 |
一、网络谣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
二、网络谣言负面属性突出 |
三、网络谣言传播力强大 |
第三节 政治信任视阈下的网络谣言 |
一、八成网络谣言与政治信任来源相关 |
二、政府绩效与政治文化类网络谣言负面特征尤甚 |
三、不同政治信任来源网络谣言传播特性相异 |
第四节 典型网络谣言传播特性 |
一、利益与情绪:结构性压力下的滋生根源 |
二、显着且重要:新媒体赋能下的流传动力 |
三、立场与信念:后真相时代下的群体博弈 |
四、廓清与消散:多主体合力下的信息去向 |
第五节 研究结论 |
一、网络谣言负面影响巨大 |
二、网络谣言干扰民众政治信任生成 |
三、网络谣言治理须采取针对性策略 |
第四章 网络谣言治理理念分析 |
第一节 网络谣言是否可以完全消除 |
一、意见的自由市场不科学 |
二、没有谣言的世界不现实 |
三、“变废为宝”与“信任悖论” |
第二节 治理结果与治理过程孰轻孰重 |
一、工具理性助力科学与效率 |
二、价值理性彰显正义与良善 |
第三节 网络谣言治理环境如何优化 |
一、网络空间中的非理性交往现象 |
二、以积极传播构建网络交往理性 |
第五章 政治信任导向下“四元四维三律”治理体系 |
第一节 网络谣言治理四元主体 |
一、政府机构:深化官民互信 |
二、新闻媒体:加强传受互信 |
三、网络平台:提升商业互信 |
四、节点用户:增进人际互信 |
第二节 网络谣言治理四维工具 |
一、政府工具:用好公共权力 |
二、传媒工具:优化信息传播 |
三、平台工具:践行企业责任 |
四、节点工具:提升公共意识 |
第三节 网络谣言治理三律机制 |
一、严格自律:抗拒网络异化 |
二、积极互律:缩减信息鸿沟 |
三、尊崇他律:弱化外部效应 |
第四节 “四元四维三律”治理体系构建 |
一、“四元体系”的结构与要素 |
二、“四元体系”的运行路径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实证研究主要发现 |
二、规范分析核心观点 |
三、网络谣言治理体系建构 |
第二节 问题讨论 |
一、治理目标的理性设定 |
二、信息公开的重大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大学生网络接触与价值观念调查 |
附录 B 深度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论文研究方法 |
2.论文创新之处 |
一、网络环境下从众心理概念的界定分类及影响因素 |
(一)从众心理的概念界定 |
1.从众 |
2.从众心理 |
3.大学生网络从众心理 |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分类 |
1.理性从众心理 |
2.非理性从众心理 |
3.众从 |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 |
1.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 |
2.群体因素 |
3.个体因素 |
4.情境因素 |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分析 |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情况 |
1.调查问卷设计 |
2.样本情况 |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现状分析 |
1.大学生网络依赖现象分析 |
2.网络从众心理认知度分析 |
(三)大学生从众心理表现分析 |
1.现实层面大学生从众心理具体表现 |
2.网络层面大学生从众心理具体表现 |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原因分析 |
1.传统文化的影响 |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
3.网络的独特影响 |
4.大学生自身原因 |
(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影响分析 |
1.大学生从众心理正面影响分析 |
2.大学生从众心理负面影响分析 |
三、网络环境下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对策研究 |
(一)运用新媒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从众心理 |
1.利用“议程设置”,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
2.利用“沉默螺旋”,把握正确从众心态 |
3.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
(二)通过心理引导加强大学生从众心理教育 |
1.进行网络心理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 |
2.发挥网络人物带动作用,加强典范效应 |
3.加强大学生自我效能和自主意识教育 |
(三)多管齐下,发挥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 |
1.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
2.重视家庭教育,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
3.发挥网络非正式群体带动作用 |
4.锤炼品德修为,强化大学生网络综合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学位论文类 |
3.学术论文类 |
4.会议论文类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和简要评价 |
(一)文献综述 |
(二)简要评价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短视频及其传播概要 |
一、短视频的界定与类型 |
(一)短视频的一般定义 |
(二)短视频的主要类型 |
二、短视频的兴起与发展 |
三、短视频的传播与特征 |
(一)传播主体年轻化 |
(二)传播内容分众化 |
(三)传播信息碎片化 |
(四)传播方式交互化 |
(五)传播效应广泛化 |
第二章 短视频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
一、短视频传播在大学生群体中走红的驱动因素 |
(一)大势所趋:短视频传播热潮的趋势使然 |
(二)技术赋能:借力第五媒体发展福利 |
(三)资本助推:迎合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意愿 |
(四)人心所向: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新媒介 |
二、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一)精神文化消费凸显大学生无意识选择 |
(二)虚实转换异化大学生思想行为 |
(三)算法推荐引发“信息茧房”效应 |
(四)传播主体复杂影响大学生价值养成 |
(五)媒介依赖弱化大学生现实社会交往能力 |
三、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发挥的积极作用 |
(一)低门槛式参与:满足大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 |
(二)一键式共享:满足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 |
(三)圈层式社交:促进大学生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
(四)碎片化传播:满足大学生释压减负的需要 |
(五)多元素混搭:满足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
第三章 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境遇 |
一、短视频传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联系 |
(一)作用过程要素相像 |
(二)主体目的内生耦合 |
(三)功能发挥内在相通 |
(四)传播发展优势互补 |
二、短视频传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挑战 |
(一)主客界限消融:教育主体“去中心化” |
(二)传播效应广泛:教育客体“复杂化” |
(三)传播时空自由:教育环体“拟态化” |
(四)多维元素整合:教育介体“式微化” |
三、短视频传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 |
(一)独特性: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场域 |
(二)平等性: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关系 |
(三)灵活性: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手段 |
(四)分众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 |
(五)交互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
第四章 短视频传播优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
一、短视频传播优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理支持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三)E·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
(四)“议程设置理论” |
二、短视频传播优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
(一)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发展的重要手段 |
(二)融合“三因”理念的实践探索 |
(三)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创新 |
(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必要尝试 |
三、短视频传播优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解析 |
(一)重传统课堂教学轻网络育人阵地开发 |
(二)重专业知识学习轻媒介素养培育 |
(三)重结果量化考核轻过程互动反馈 |
第五章 短视频传播背景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 |
一、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目标 |
(一)正确看待教育主体之间关系的新变化 |
(二)辩证对待短视频传播产生的相关影响 |
(三)引导主体形成对短视频传播的理性认知 |
(四)实现短视频传播优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 |
二、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
(二)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
(三)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
(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
(五)坚持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
三、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
(一)增强主体魅力,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见领袖” |
(二)改进教育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对称性 |
(三)优化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
(四)净化育人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媒体育人空间 |
(五)释放育人合力,借助新媒介传播优势活化思政工作 |
(六)顺应时代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论传播效果理论视域下诽谤损害结果的证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诽谤损害结果的法律与理论 |
第一节 关于诽谤损害结果的法律规定 |
一、国内法律规定 |
二、国外法律规定 |
第二节 关于诽谤损害结果的理论争议 |
一、民事诽谤损害判定方式的理论争议 |
二、诽谤罪危险犯与侵害犯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诽谤损害结果推定或证明的量化分析 |
第一节 统计对象及框架 |
一、样本案例来源 |
二、取样标准及结果 |
第二节 民事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的判定 |
一、民事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的判定现状 |
二、民事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的判定特点 |
第三节 刑事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的判定 |
一、刑事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的判定现状 |
二、刑事诽谤诉讼中损害结果的判定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效果理论下推定诽谤损害的矛盾 |
第一节 强效果理论对推定诽谤损害的肯定 |
一、强效果理论回溯 |
二、强效果理论与推定诽谤损害 |
第二节 诽谤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效应 |
一、“沉默螺旋”理论基本概述 |
二、诽谤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过程 |
三、诽谤传播中“反沉默螺旋”机理分析 |
第三节 法庭上的第三人效果 |
一、第三人效果理论概述 |
二、诽谤诉讼中的第三人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限效果理论对推定诽谤损害的否定 |
第一节 有限效果理论与诽谤损害结果 |
一、有限效果理论回溯 |
二、有限效果理论与推定诽谤损害 |
第二节 诽谤传播过程中诽谤损害的有限性 |
一、从传播者的角度看诽谤损害的有限性 |
二、从传播内容的角度看诽谤损害的有限性 |
三、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诽谤损害的有限性 |
四、从传播受众的角度看诽谤损害的有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播性理论与诽谤损害结果 |
第一节 传播性理论及其在日本的适用与发展 |
一、传播性理论概述 |
二、传播性理论在日本的适用 |
三、传播性理论在日本的发展 |
第二节 传播性理论在我国一定程度上的接受 |
一、网络诽谤的高传播可能性 |
二、传播性理论在我国司法中的体现 |
三、“情节严重”数量标准的不合理 |
第三节 传播性理论反思与诽谤损害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完善诽谤诉讼举证责任的立法规范 |
二、在司法解释中规定对诽谤损害结果进行证明 |
三、司法实务中借助社会科学研究考察名誉毁损之事实 |
结语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5年~2019年新闻传播民事诽谤诉讼案号 |
附录2 2014年~2019年刑事诽谤诉讼案号 |
致谢 |
(7)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作用机制及其治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解析 |
2.1 意识形态的内涵解析 |
2.2 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解析 |
2.3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解析 |
2.3.1 网络舆论:网络意识形态的意识气团 |
2.3.2 网络文化:网络意识形态的符号表达 |
2.3.3 网络思潮:网络意识形态的体系确证 |
2.4 网络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 |
2.4.1 开放性是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在特质 |
2.4.2 符号化是网络意识形态的表现形态 |
2.4.3 复杂性是网络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与作用机制 |
3.1 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基础 |
3.1.1 网络意识形态形成的主体性因素 |
3.1.2 网络意识形态形成的技术性因素 |
3.2 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机制 |
3.2.1 根本动力机制:两大基本矛盾运动 |
3.2.2 基本推动机制:三大网络互动系统 |
3.2.3 诱发催生机制:现实与需要的耦合 |
3.2.4 休眠消弭机制:剥夺与控制的结果 |
3.3 网络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 |
3.3.1 网络舆论的“三化”作用机制 |
3.3.2 网络文化的“三解”作用机制 |
3.3.3 网络思潮的“三多”作用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论依据 |
4.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新判断 |
4.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新理念 |
4.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新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时代背景 |
5.1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国际环境 |
5.2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语境 |
5.3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网络场境 |
5.4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接受心境 |
5.5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实践情境 |
5.6 本章小结 |
6 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实践策略 |
6.1 明确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目标体系 |
6.1.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地位 |
6.1.2 引导网络行为,树立共同信仰价值目标 |
6.1.3 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
6.2 改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理念原则 |
6.2.1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必须遵循五大“新发展理念” |
6.2.2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6.2.3 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要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 |
6.3 完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体制机制 |
6.3.1 完善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体制 |
6.3.2 健全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机制 |
6.4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多维能力 |
6.4.1 增强政治领导力,提升领导效能 |
6.4.2 增进思想引领力,提升治理效果 |
6.4.3 夯实技术保障力,提升治理时效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独立电影评论app毒舌电影的传播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一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影视传播 |
(二)市场环境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二 毒舌电影APP的传播概述 |
第一节 毒舌电影APP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网络影视评论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影视评论类app的现状及问题 |
(一)国内影视评论类平台的发展现状 |
(二)国内独立电影评论网站问题分析 |
(三)国外电影评论网站发展分析 |
三 毒舌电影APP的传播基础条件分析 |
第一节 毒舌电影APP程序架构 |
(一)版块化构建与内容分部 |
(二)专题化的信息发布 |
(三)完善产业服务 |
第二节 传播环境分析 |
(一)影视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以及对美的追求 |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影视市场需求 |
四 毒舌电影app的应用用户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对毒舍电影APP接触行为的问卷调查设计 |
(一)产生接触行为的用户的结构分析 |
(二)用户使用的行为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用户特征研究 |
(一)评论互动与自我创作的复合型用户 |
(二)潜在的买卖关系 |
(三)艺术、商业、娱乐等不同价值诉求的受众 |
五 毒舍电影APP的传播学模式分析 |
第一节 传播者——具有商业与专业影视评论基础的创始人 |
(一)团队构建 |
(二)市场选择 |
第二节 内容——风格化矩阵与认真理性的评论 |
(一)影视评论风格化 |
(二)坚持原则的理性评论 |
第三节 渠道——由公众号发展至APP的多平台运营 |
(一)联合多种媒介共同传播 |
(二)商业化尝试 |
第四节 效果——全方位内容所带来的全面性传播效果 |
(一)结合热点信息提高传播效果 |
(二)结合边缘信息提高传播效果 |
六 结语 |
(一)增强商业合作 |
(二)拓展经济模式 |
(三)拓宽影视市场 |
(四)加强团队建设 |
附录1 毒舌电影APP问卷调查 |
附录2 毒舌电影APP问卷调查报告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网络爱国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1.3.2 大众传播议题理论 |
1.3.3 网络传播模式理论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网络爱国主义的概念及辨析 |
2.1 核心概念:网络爱国主义 |
2.1.1 爱国主义 |
2.1.2 网络爱国主义 |
2.2 相关概念:网络民族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 |
2.2.1 网络民族主义 |
2.2.2 网络民粹主义 |
3 网络爱国主义的产生基础 |
3.1 网络爱国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 |
3.1.1 西方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 |
3.1.2 周边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矛盾心态 |
3.2 网络爱国主义产生的国内背景 |
3.2.1 外来压力下国家核心利益的维护 |
3.2.2 国家快速发展中民族自信心的确立 |
3.3 网络爱国主义产生的技术因素 |
3.3.1 网络技术的进步 |
3.3.2 互联网媒体的发展 |
3.3.3 网络社会的兴起 |
4 网络爱国主义的发展流变 |
4.1 网络爱国主义的发生 |
4.1.1 爱国事件的诱发 |
4.1.2 特殊议题的选择 |
4.2 网络爱国主义的演化 |
4.2.1 在网站上的形成与传播 |
4.2.2 在论坛贴吧上的放大与分流 |
4.2.3 在微博上的碎化与整合 |
4.2.4 在微信上的使用与扩散 |
4.3 网络爱国主义的流变 |
4.3.1 认知上的偏差 |
4.3.2 表达上的误区 |
4.3.3 行为上的极化 |
5 网络爱国主义的时代境遇 |
5.1 爱国主义的正向弘扬 |
5.1.1 表达了爱国情感 |
5.1.2 凝聚了民族精神 |
5.1.3 维护了国家利益 |
5.2 爱国主义逆向污化 |
5.2.1 对爱国主义的戏谑 |
5.2.2 对爱国主义的嫁祸 |
5.2.3 对爱国主义的抹黑 |
6 网络爱国主义的科学引导 |
6.1 明确网络爱国主义的发展方向 |
6.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爱国主义 |
6.1.2 以大数据构筑网络爱国主义的立体格局 |
6.2 夯实网络爱国主义的表达基础 |
6.2.1 加快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变革 |
6.2.2 培育网络媒体意见领袖 |
6.2.3 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
6.3 推进网络爱国主义的法治建设 |
6.3.1 培育法治思维 |
6.3.2 规范网络语言 |
6.3.3 健全法治体系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政治生态视域下的网络表达研究:机理与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技术路线图 |
三、研究方法、创新、缺陷与优化方向 |
(一)研究方法和技术 |
(二)创新、缺陷和优化方向 |
第一章 文献回顾、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
一、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二、核心概念 |
(一)表达 |
(二)网络 |
(三)网络表达 |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 |
(一)政治生态 |
(二)政治生态分析方法 |
(三)政治生态和政治生态分析在本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章 网络表达的主体、特质、价值和局限 |
一、主体扩充 |
(一)狭义主体:偏态结构的网民 |
(二)广义主体:强大隐蔽的媒体与自我更新的政府 |
二、网络表达的多维特质 |
(一)大众性和平等性 |
(二)隐蔽性和广泛性 |
(三)交互性和自主性 |
(四)多元性和离散性 |
三、在政治过程中的价值 |
(一)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 |
(二)保障权利实现、推进自由平等 |
(三)实现权力制约、优化公共决策 |
(四)推动民主政治、促进政府转型 |
四、局限性:民意的有限表现形式 |
第三章 网络表达的本质和多元主体的博弈 |
一、内在本质 |
(一)兼具权利与权力双重属性的信息 |
(二)技术赋权与权力结构的场域转移 |
二、多元主体对话语权力的博弈:基于CSS数据的实证研究 |
(一)路径回顾:现有解释模型与不足 |
(二)互动结构:政治生态下的研究设计 |
(三)实证研究:方法、过程和发现 |
(四)抑制和促进:网民和政府网络表达的结果差异 |
第四章 网络表达的实然观照 |
一、网络表达与现实表达的关系:投射和强化 |
二、议题的静态分布:公共性的聚集和回归 |
三、议程的动态发展:势能向动能的转化 |
(一)情感驱动:个体的政治心理 |
(二)集体行动:合力的产生前提 |
四、内生性问题:表达异化 |
(一)网络表达主体的异化 |
(二)网络表达内容的异化 |
(三)网络表达过程的异化 |
(四)主体与内容关系的异化 |
五、政治过程的回应:网络问政 |
第五章 网络表达的调适 |
一、调适逻辑:理念、缘由、愿景与转型 |
(一)理念:管理——治理——共治——相互治理 |
(二)缘由:政治系统的平衡稳定 |
(三)愿景:“和而不同”与边界约束 |
(四)转型:网络表达现代化 |
二、现实挑战:结构和功能的错配和治理能力的不足 |
(一)结构为体、利弊共生 |
(二)法律为用、量大于质 |
(三)公民缺位、主体缺乏 |
三、实现进路:政治生态的渐进式优化 |
(一)核心行动者:党和政府主导、培育现代公民 |
(二)外部要素:网络政治文化转型、制度有效供给 |
(三)关键措施:政治过程各要素的效能提升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后记 |
四、论网络交往中"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局限(论文参考文献)
- [1]快手短视频平台的乡村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 李佩然. 山西大学, 2020(03)
- [2]政治信任培育导向下网络谣言治理体系研究[D]. 常燕民. 郑州大学, 2020(02)
- [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研究[D]. 岳恩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D]. 赵娜. 兰州大学, 2020(12)
- [6]论传播效果理论视域下诽谤损害结果的证明[D]. 龙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7]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作用机制及其治理策略研究[D]. 范海群. 重庆大学, 2019(01)
- [8]独立电影评论app毒舌电影的传播学研究[D]. 郭云翰.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网络爱国主义研究[D]. 雷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9)
- [10]政治生态视域下的网络表达研究:机理与调适[D]. 刘伟. 苏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