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eing born in China:the Chines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of labor(论文文献综述)
贺亮,张翼[1](2021)在《在地化:资本农场中的农业雇工管理实践——基于湖北李村金川农场的实地调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湖北一家资本农场为例,从劳动雇佣和劳动管理两个方面展开对农业雇工管理实践的讨论,以此反思外来资本扎根乡土的可能性途径。研究发现,在外部约束和主动控制之下,资本农场形成了以中老年"留守妇女"为主的用工体制。在劳动管理实践中,主要利用中下层管理人员作为代理人、当家人和当地人的三重身份来实现对劳动过程的控制,促成了效率、公平与互惠三种行动逻辑的有机融合。本文认为,实现雇工管理的"在地化"是外来资本扎根乡土的可能性路径之一,同时呼吁重视农业劳动力的代际替代问题。
黄润青[2](2020)在《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侧重于集体化时期的乡村被“国家化”的一面,直到1980年代的农村改革之后,相关研究虽再次确立乡村的主体地位,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发展策略却被或多或少有所忽略。当以乡村为研究视角时,可以发现国家对乡村的主导并不能完全取代乡村的主体意识,也抹杀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相反,国家权力的下沉,造就了乡村社会强势的公共权力。山东朱村的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表明,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价值取向,及其对国家权力的集体应对方式。国家与乡村的“二元对立”的解释模式,一定程度上矮化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和主体意识。1949年以来,朱村的核心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地失衡,朱村要面临其带来的资源短缺、家庭贫困、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1960年代朱村的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口暴增,加之水利工程占地,使得朱村的人地冲突问题更为严重。人口的增长与家庭的核心化致使家庭的劳动力比重减少,从而使家庭个体的经济收入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公共资源的紧缺与家庭负担的增大,使朱村村民更加依赖于通过国家建构的集体权力。集体对资产、农产品的支配权,成为乡村公共权力的支点和集体行动的基础。一方面,乡村的组织化、单位化,缩小了村民生活、生产的距离,从而给乡村社会留下了自我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人地关系的失衡、资源的短缺,也迫使朱村不断地在国家经济体制框架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以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是依靠国家在乡村建立的党政组织基础上实现的。干部是乡村公共权威的直接代表,同时又区别于国家代理人、乡村保护者。干部个人的家庭背景、出身、经历等因素,成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朱村在抗战时期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1949年之后的干部群体基本是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干部群体的延续。朱村作为人口众多的主姓村庄,更能体现出国家权力运作和内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叠、博弈的复杂性。在乡村与国家博弈和双向渗透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内生的家族、血缘关系对乡村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朱村新任干部的血缘关系网络愈加清晰。乡村社会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主体,村民以“己”为出发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私人的道德”。“公”与“私”的界限是集体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建设、内生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的理性行为选择共同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朱村人口众多,其秩序的维系依赖于制度和规则,这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体现,也符合乡村社会生存逻辑。而且,在绝大多数村民不具备向村外发展的能力时,村民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相比于国家的权力制约,乡村社会内部的制约往往更具常规和有效。集体化时期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并不是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的全部因素,以工分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也不能囊括乡村贫困的原因。集体化时期普遍贫穷的状态使乡村社会依靠生存伦理和互惠原则,并将分配制度推向“平均主义”方向。但是,所谓的“平均主义”是以家庭劳动力再生产作为“道义经济”契约的担保。集体化制度的问题并不在于集体经营效率的低下,而在于人口与制度的悖论使乡村无法突破人地冲突的困局,从而导致“过密化”生产愈发严重。作为生产单位的乡村,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朱村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其次是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完整覆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乡村社会利用其受限的自主权和可掌控的“边缘地带”,围绕着“生存”和“发展”不断努力,其中既包括以“反行为”方式呈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求,也包括朱村在农业生产规划、劳动力分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集体权利的维护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经济理性和自主意识。为解决生产“内卷化”的问题,朱村规划集体副业、林业的生产,鼓励村民从事建筑、运输等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村种植业集体经营的单位面积产出不低于自留地。“集体”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下延在乡村社会的代表,同时是作为乡村社会利益的角色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朱村的劳动力逐渐走向市场。与此同时,朱村利用集体化时期的公共积累发展村办企业,农民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公共权力削减,村民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距离拉大,集体行为的逻辑也慢慢失去其根基。转型期内乡村社会的地方性规则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乡村管理者具备了利益交换的可能。村民选择向外发展,从而在乡村的公共事务上主动退让。乡村社会中既涵盖个人逻辑、集体逻辑和国家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也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和渗透。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并不限于农民的“反行为”。朱村的历史变迁表明,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国家权力不能替代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沈甜[3](2020)在《夷陵薅草锣鼓的农耕文化内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薅草锣鼓是劳动人民在田间耕作时以锣鼓伴奏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属于田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薅草锣鼓附属于农耕社会,它不仅是一种民间音乐形式,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形态,其文化内涵包括音乐曲艺、民间文学、生计知识、社会道德规范等。夷陵薅草锣鼓是镶嵌在夷陵山地的一种农耕文化。夷陵地区多山地,以丘陵、半高山地形为主,山地农耕的生计活动为薅草锣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存续空间,夷陵薅草锣鼓与山地农耕的劳动生产相伴而生,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本文以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论作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夷陵薅草锣鼓作探讨和研究。文化生态学关注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和机制,可以解释特定文化模式所体现出来的地域化特征以及这种文化模式的形成根源。文化是适应环境的产物,一定的文化必定有孕育它的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夷陵薅草锣鼓反映出来的农耕文化,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为适应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而进行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生态学理论在解释文化适应时,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整体,呈现出一个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生产技术、经济发展、社会组织,以及精神观念等。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来看,夷陵薅草锣鼓所反映出来的农耕文化,表现为从生计活动、到组织制度、再到精神娱乐的文化高度集成过程,呈现出一个包含生计活动、组织管理和精神娱乐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夷陵薅草锣鼓蕴含的农耕文化内涵层次分明、内容丰富。从生产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阐释夷陵薅草锣鼓的农耕文化内涵。夷陵薅草锣鼓反映了不同于草原畜牧文明、平原农耕文明、沙漠绿洲文明的一种南方山地文明形态。其传承的不仅是传统的社区互助农耕生计方式、组织管理等,还传承着乐观豁达、团结协作等农耕社会与人相处的道德品质。
艾美伶[4](2020)在《家-国视野下三代“工家女”生命历程中的身份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妇女解放、工业化建设、国企改革、体制转轨等系列制度性变革,中国妇女、尤其是曾被吸纳进集体主义经济中的城市劳动妇女,经历了群体性的身份演化。本研究将计划经济时期出身于工人家庭且自身为集体主义劳动妇女,或市场经济时期出身于工人家庭的女性定义为“工家女”。对于“工家女”而言,她们的阶级身份是“工”,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解放的劳动者;代际身份是“家”,是家庭生活中的女儿、妻子与母亲;性别身份是“女”,是社会性别中的女性。本研究通过对1930年代至1990年代出生的28位工家女的深度访谈,基于“家-国”视野审视阶级、性别如何交互作用于不同代际“工家女”的身份演化,以及国家和家庭在三代工家女的身份形塑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的主体依据代际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一代工家女(生于1930-1949)在新中国解放初期如何“为工”,国与家如何在互动中制造了劳动妇女去性别化且不稳定的社会身份;第二部分讨论二代工家女(生于1950-1978)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交轨中如何“做工”,工人阶级与社会性别如何在家-国掣肘下形塑了其身份演化;第三部分讨论三代工家女(生于1978以后)在个体化时代“再难为工”的身份变化与阶层现实。“工家女”的身份是流变的、发展的。本研究从两方面作结:第一,工人的阶级身份与社会性别交互作用于不同代际工家女的身份建构与实践;第二,“工家女”的身份原点与代际联结在于家,以国主导的“家-国”互动掣肘了工家女“小我”与“大我”的身份融合。最后本研究提出讨论,第一,国家父权主义与传统父权主义共谋于工家女的身份实践,其作为女性的主体性身份并未实现真正的解放;第二,工家女的身份演变与中国工人的阶级流变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其背后暗含着传统产业工人的群体失语与集体衰落。
白玉[5](2020)在《中学教师情绪劳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学教师情绪的状态和情绪劳动与学校的组织效能紧密相关,优化中学教师的情绪劳动能够提高教师的组织效能,继而提升学校组织的有效运作。本研究基于对以往有关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析中学教师群体的情绪劳动、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具体影响关系,为提高学校组织效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选取345名中学教师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中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和《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选取8名教师进行访谈研究,采用《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访谈提纲》作为研究工具,通过SPSS20.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总体状况、影响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发现:(1)教师情绪劳动得分总体偏高,情绪劳动表层行为得分最低,主动深度行为和被动深度行为得分较高。(2)根据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结果可知,情绪劳动在性别、教龄和职称因素上有显着差异。(3)根据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结果可知,组织公民行为在性别和教龄等因素有显着差异,在但在职称因素上无显着差异。(4)根据访谈结果,不同学科的教师情绪劳动水平和组织公民行为水平不同;家长、同事、领导会对中学教师的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5)表层行为与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负相关,深度行为与中学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表层行为不利于组织公民行为的产生,深度行为会促进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发生。(6)情绪劳动能显着预测组织公民行为,情绪劳动对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认同组织、人际协调和个人主动性等维度都能有效的预测。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学校领导规范管理,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塑造共同价值观念以激发教师的情绪劳动深度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教师可以通过优化自我,适当进行情绪宣泄,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减少表层行为的发生,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继而提高组织公民行为,使学校组织效能得到提升。
傅甜甜[6](2020)在《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研究》文中认为职业培训是提升员工知识技能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自由放任的职业培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培训供需不平衡和“搭便车”问题。培训积极性的下降导致劳动力市场培训投资不足,为了保证培训活动的资金来源,许多国家设立培训基金。本文的研究对象荷兰,其失业率远低于欧盟平均水平。荷兰劳动力市场表现良好的原因之一是其完善的行业培训基金制度。行业培训基金制度是一项用来解决职业培训经费问题的经济手段。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19世纪前,荷兰职业培训是自由散漫的。荷兰政府并不介入职业培训中,把培训的责任推脱到行业内部。因此,荷兰早期工人是从其工作场所中获得零散的知识和技能。19世纪,荷兰政府逐渐介入,但是其水平是非常表面的,没有实际的经费支持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培训的经费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荷兰咨询委员会正式提议企业界应当涉足职业培训,并且引入了职业培训的三方管理规制:政府、培训机构和企业,行业培训基金正式建立。通过从管理与评估、资金来源与分配和三方责任运行机制来阐述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总结其经验和不足,为我国职业培训发展中的经费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关于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企业培训”等相关核心概念做出区分和界定。第二章为国家培训基金概述,主要阐述国家培训基金的概念和分类,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国家行业培训基金。第三章为荷兰职业培训投资机制的演变,梳理了荷兰职业培训投资模式的演变历史,将这一部分分为三小节:自由放任的职业培训投资、政府介入的职业培训投资和企业主导的职业培训投资。第四章介绍了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的运行现状,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的运行情况,并详细列举荷兰较典型的行业培训基金案例。最后分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的经验与不足。本文的第五章为荷兰行业培训基金对我国的启示。在分析了荷兰行业培训基金优缺点的基础上,本章节提出其对我国职业培训经费问题的启示。
大卫·戈登,张开,顾梦佳,王声啸[7](2019)在《积累的阶段和长经济周期》文中提出从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到熊彼特(Schumpeter)以及1940年代的"长期停滞主义者"(the secular stagnationists)的长周期分析,几乎都未能给他们对长周期的理解提供一个逻辑一贯的理论基础,这源自于他们将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视作既定的。这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结构性条件进行细致的分析,进而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积累的阶段理论"的误解。立足于"积累的阶段理论",采用一些初步假设进而构建一个关于长周期的"政治—经济"理论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将这一理论与其他学者的理论进行比较表明:提供一个强调多重力量造成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和收缩更替节奏的框架是必要的。
潘俊[8](2019)在《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手工艺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回归个体经营、家庭作坊、公司制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模式,因其文化产品与服务蕴含深厚传统技艺文化基因,与当下个性化文化需求市场、文化消费理念高度契合,深受消费者市场青睐,是当下深受国家文化产业关注的特色型文化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部分第一代企业主年事已高,企业逐渐迈入交接班时期,然而代际传承面临种种困境与挑战:首先是传统手工艺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问题;其次是基于企业“传统技艺、文化”特征而呈现的技艺型员工的问题;再者是传统手工艺企业永续传承、兴盛发展中的品牌传承问题。现有“代际传承”理论与实践研究多基于西方理论体系,缺乏适用于传统手工艺企业规范、系统、扎根本土情景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管理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视野出发,以代际传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无形资产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依托,首先进行文献理论梳理,通过对现阶段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呈现的父子传承、师徒传承以及品牌传承三种传承模式进行传承缘由、传承核心内容以及相契合的传承路径的深入分析,构建基于三种传承模式的代际传承理论框架。然后,选取本土三个特色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到基于案例实证分析的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理论,与本文最初构建的代际传承理论框架进行对比、分析、修正,最终提炼得到基于多案例的父子传承、师徒传承、品牌传承理论模型图,基于多种传承模式的代际传承整合理论模型图以及一般规律概念模型图。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父子传承模式是以血缘为传承纽带,以继承者培养、继任为核心的企业家族型传承。传承者“言传身教”,继承者“耳濡目染”“继往开来”,“传”与“承”相互沟通融合的企业家族型传承,是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传承核心之根基。父子传承模式中的关键点在于继承者的继承意愿、继承能力、以及上下两代人“传”与“承”的沟通与契合。(二)师徒传承模式是以技艺、文化为传承纽带,以学徒的选择、培养与任用为核心的企业技艺型传承,是企业技艺传承和异质性人力资本培养的重要模式,是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协助之策略。师徒传承中的关键点在于:以工匠精神之内涵重塑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培养的思想导向;将SCEI知识创造理论充分运用于师徒之间技艺、文化传授、习得与交流;应明确企业、师傅、徒弟间的劳动管理机制,对异质性人力资本培养、留任形成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优秀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应适度实行股权激励。(三)品牌传承模式是以品牌无形资产为传承纽带,通过品牌孕育创建、成长创新阶段优势无形资产培育、传承与创新的品牌化系统运作,提升无形资产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资产增值率,最终实现传统手工艺企业永续传承、兴盛发展的传承模式。品牌传承的关键点在于:品牌文化的引领作用;品牌优势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认知以及制度激励;品牌产品、服务与消费者市场相契合;品牌知识产权的形成、维护以及市场化运作。(四)三种传承模式的逻辑关联与理论模型的灵活运用。传统手工艺企业的代际传承是以父子血缘传承为传承核心之根基,师徒技艺传承为传承协助之策略,品牌无形资产传承为传承兴盛之目标的三位一体的代际传承有机综合体,传统技艺、文化的传承为统领多种传承模式的核心传承基因。(五)企业内、外部制度环境支持。企业内部制度支持包括代际传承过程中渐近性管理理念及制度构建;异质性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实体和网络平台优势互补的营销与推广。企业外部政策环境改善主要包括本国文化层面、教育层面、法律层面制度政策的指导、支持以及他国先进经验借鉴。企业内、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与支持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本文聚焦于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模式分析、理论模型图的构建,主要贡献如下:第一、提炼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本质内涵:以父子血缘传承为传承核心之根基,师徒技艺传承为传承协助之策略,品牌无形资产传承为传承兴盛之目标的三位一体的代际传承有机综合体。传统技艺、文化的传承为统领多种传承模式的核心传承基因,引领并贯穿于多种传承模式过程始终,三位一体传承模式的灵活运用将逐步推动、实现传统手工艺企业的基业长青、永续经营。第二、构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三种传承模式图以及代际传承总体模型图。借鉴上述理论模型图,汇合企业所能聚集的人力资本、技艺知识、资金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支持力度,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以及未来不同的传承目标,选择一种或多种与企业契合的代际传承模式,为传统手工艺企业“小而美”家族作坊或“大而强”公司制企业的传承发展目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第三、构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一般规律概念模型图。基于多重案例类属范畴的共同关键点提炼以及典范模型的逻辑分析,得出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一般规律概念模型,并对传承核心要素进行本质内涵、作用机理和延伸意义的详尽论述,实现了对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为现实情境下传统手工艺企业的代际传承提供一定普适性的理论指导与支持。
王秀丽[9](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指出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邓羽婷[10](2019)在《不定时工作制下职工权益保障之强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行劳动立法针对不同的行业需要和企业诉求,对工作时间做了三个种类的规范,由此对应形成了三种不同模式的工时制度:一是标准工时制度,二是不定时工作制,三是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作为“特殊工时制度”,又因其对于企业用工安排的灵活性,备受社会各界和企业的关注。不定时工作制作为基于非常规工时制基础上的一种制度创新,不仅能够让企业根据自身对于劳动力的实际需求状况灵活安排职工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管理效率,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引导社会、企业和广大就业人员形成正确的市场化就业观念,从而促进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随着服务型社会的到来和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的发展兴起,不定时工作制因其富有弹性和竞争力的企业用工安排,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发展,我国也在相关的劳动立法中对不定时工作制的适用范围、审批程序、休息休假权利等相关问题作出了规定和说明。然而,在不定时工作制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劳动法问题一般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地域性,逐渐显现出存在于各个阶段的一些难以解决和进行规范的相关法律问题,比如关于适用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人员范围过于模糊和宽泛,在执行不定时工作制前未与职工进行充分协商并听取职工意见,执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如何合理确定工作时间及加班费等,在实施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认定模糊和执行不规范的问题。由于我国劳动立法中针对上述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单一和笼统,难以应对愈渐复杂的企业用工关系和经济社会环境,导致不定时工作制在法律适用上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灰色地带”。从司法实践来看,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用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天然的弱势地位,通过扩大不定时工作制的适用范围、另行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及考勤制度等方式变相侵害职工的休息权和报酬权。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在正文第一部分从劳动法目标性理念的角度出发,在辨析不定时工作制制度特点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强化保障职工权益的现实意义;其次,正文第二部分从不定时工作制的立法规则层面、执行落实层面和司法认定层面,对目前我国不定时工作制下对职工权益保障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正文第三部分在整合前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就上述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职工权利保障的强化路径,试图助推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保障建设,从而促进实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远发展目标。
二、Being born in China:the Chines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of labo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eing born in China:the Chines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of labor(论文提纲范文)
(2)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资料概述 |
第一章 朱村早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 |
第一节 村落形成与对外联系 |
一、傍水而居的生态地理 |
二、自然灾害与宗族迁居 |
三、经济地理空间 |
四、婚姻圈与社会交往 |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与社会变革 |
一、科举传统与文化教育 |
二、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
三、土改与朱村权力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集体化与朱村的人口家庭变迁 |
第一节 人地冲突与调整 |
一、人口增长与人地失衡 |
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影响 |
三、人地冲突与人口外迁 |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家庭制度的变迁 |
一、家庭规模变化 |
二、核心家庭趋向 |
三、家庭周期与经济负担 |
第三节 家庭困境及其应对 |
一、合作化前的家庭经济 |
二、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 |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家庭收入 |
四、灾荒与家庭经济生活 |
小结 |
第三章 集体财产与家庭经济 |
第一节 集体财产与家庭财产 |
一、合作社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 |
二、“大跃进”与资产的“再集体化” |
三、核算单位变更与资产下放 |
四、农村改革与资产分配 |
第二节 超支借款与家庭经济 |
一、集体化与超支欠款 |
二、借款与经济依赖 |
三、欠款问题的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国家、乡村与公共权力 |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者 |
一、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
二、主要干部的新陈代谢 |
三、家族关系的强化 |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权力制约 |
一、“四清”与财务整顿 |
二、整党与队伍净化 |
三、民主理财与政治、经济路线的监督 |
四、双向表达与“向下”的权力 |
第三节 公共权力与乡村秩序 |
一、“看青”与社会管理空间 |
二、多维利益与“公”“私”界限 |
三、围绕公共食堂的利益冲突 |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变迁中的乡村理性 |
第一节 农业种植的有限自主 |
一、生产计划中的国家与乡村 |
二、计划中的“反行为”视角 |
三、种植结构的人为因素 |
第二节 劳动力分配 |
一、合作化与劳动定额 |
二、劳动报酬与“退社”风波 |
三、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 |
四、集体经济与联产承包 |
第三节 劳动力、机械化与集体经营 |
一、集体经营与密集型生产 |
二、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化发展 |
三、剩余劳动力与副业生产 |
第四节 土地、水利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 |
一、土地登记与地权集中 |
二、水利占地与林业发展 |
三、维权与共同行动 |
小结 |
结语: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
一、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 |
二、集体行为的经济理性 |
附录 |
附录一 《庭训琐言》 |
附录二 常胜社部分社员土地股金登记表(1955年) |
附录三 金星社固定财产投资表(1955年) |
附录四 朱村固定财产统计表(1975年) |
附录五 部分朱村人口迁出表(1940-1963年) |
附录六 部分家庭土地、住宅情况表(1952年) |
附录七 部分家庭户口统计表(1958年) |
附录八 阶级家庭阶级成分统计表(1966年) |
附录九 部分家庭土地收入表(1953年) |
附录十 朱村劳动致富登记表(部分)(1983年) |
附录十一 小麦、地瓜劳动定额分类表 |
附录十二 朱村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表(集体经营)(1958—1977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夷陵薅草锣鼓的农耕文化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 |
五、夷陵薅草锣鼓及田野点概述 |
第一章 夷陵薅草锣鼓蕴含的知识与技能 |
第一节 夷陵薅草锣鼓传承的植物知识 |
第二节 夷陵薅草锣鼓传承的物候和节气知识 |
第三节 夷陵薅草锣鼓传承的农耕生产技能 |
第二章 夷陵薅草锣鼓体现的组织与管理 |
第一节 夷陵薅草锣鼓作为农耕生产的管理手段 |
第二节 夷陵薅草锣鼓与“换工搭伙”制度 |
第三节 夷陵薅草锣鼓中的道德约束 |
第三章 夷陵薅草锣鼓的精神要义与功能 |
第一节 夷陵薅草锣鼓的题材内容 |
第二节 夷陵薅草锣鼓的精神要义 |
第三节 夷陵薅草锣鼓的社会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家-国视野下三代“工家女”生命历程中的身份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背景与问题意识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一)中国工人身份 |
(二)中国妇女解放 |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脉络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脉络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走出家门:第一代“工家女”如何为工? |
一、制造妇女: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身份建构 |
(一)妇女能顶半天:从家庭人化身国家人 |
(二)劳动力蓄水池:时刻准备着的弹性人 |
二、贤妻良母:工业建设后备军的身份塑造 |
(一)流转公私领域:被社会化的家务劳动 |
(二)亲人更是同志:妇职与业职的双枷锁 |
小结 |
第三章 家厂内外:第二代“工家女”如何做工? |
一、体制入嵌:集体主义余音下的身份承继 |
(一)女儿进厂:顶替制度下的性别化弱势 |
(二)女儿成家:工人婚姻中的身份再强化 |
二、体制脱嵌:集体主义转轨中的身份跌宕 |
(一)从盛到衰:从“类中产”到“新底层” |
(二)何去何从:当“劳动者”变“劳动力” |
小结 |
第四章 去厂离家:第三代“工家女”再难为工? |
一、告别集体:市场经济制度中的身份瓦解 |
(一)独生女:政策性独生下的制度生命 |
(二)原子人:个体化时代的禁锢与逃离 |
二、走向何方:城市新底层群体的身份走向 |
(一)新失业:成长的变故、难找的工作 |
(二)新穷人:遗失的身份、固化的贫困 |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讨论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一)为工又为女:阶级/性别交叉作用于不同代际“工家女”的身份演变 |
(二)为家更为国:家-国制度体系掣肘了不同代际“工家女”的身份演变 |
二、相关讨论 |
(一)从“工家女”的身份演变看中国的妇女解放 |
(二)从“工家女”的身份演变看中国的工人命运 |
三、研究反思 |
(一)研究不足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一)中文译着 |
(二)中文着作 |
(三)中文期刊 |
(四)学位论文 |
(五)电子文献 |
附录 |
一、被访者基本信息 |
二、被访者情况简介 |
三、半结构访谈提纲 |
四、被访者单位简介 |
后记 |
(5)中学教师情绪劳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的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3.文献综述 |
3.1 情绪劳动的现状研究 |
3.2 教师组织公民行为 |
3.3 教师情绪劳动与其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
3.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4.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1.研究内容与问题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问题 |
2.研究假设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研究工具 |
4.1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 |
4.2 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 |
4.3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访谈提纲 |
5.研究过程 |
第三章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
1.中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1.1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的效度分析 |
1.2 情绪劳动问卷的信度分析 |
2.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2.1 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的效度分析 |
2.2 组织公民行为问卷的信度分析 |
3.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总体水平与影响因素差异检验 |
3.1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总体水平 |
3.2 不同性别教师的情绪劳动差异比较 |
3.3 不同教龄教师的情绪劳动差异比较 |
3.4 不同职称教师的情绪劳动差异比较 |
4.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总体水平与影响因素差异检验 |
4.1 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总体水平 |
4.2 不同性别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差异比较 |
4.3 不同教龄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差异比较 |
4.4 不同职称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差异比较 |
5.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 |
6.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 |
6.1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总分的回归分析 |
6.2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中认同组织维度的回归分析 |
6.3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中人际协调的回归分析 |
6.4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中个人主动性的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访谈研究结果 |
1.教师情绪劳动的选择 |
1.1 情绪劳动表层行为 |
1.2 情绪劳动深层行为 |
2.个体因素对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 |
2.1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性别特点 |
2.2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教龄特点 |
2.3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职称特点 |
2.4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学科特点 |
3.环境因素对教师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
3.1 家长对教师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
3.2 同事关系对教师情绪劳动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
3.3 教师情绪劳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1.中学教师情绪劳动差异分析 |
1.1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整体水平 |
1.2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性别差异分析 |
1.3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教龄差异分析 |
1.4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职称差异分析 |
1.5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学科差异分析 |
2.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差异分析 |
2.1 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整体水平 |
2.2 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 |
2.3 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教龄差异分析 |
2.4 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职称差异分析 |
2.5 中学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学科差异分析 |
3.情绪劳动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结果的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1.研究结论 |
2.建议 |
2.1 对学校管理者的建议 |
2.2 对教师的建议 |
3.研究的创新 |
4.研究的不足 |
5.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1.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与局限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家培训基金概述 |
第一节 培训基金的概念 |
第二节 培训基金的分类 |
一、基于不同资金来源的基金分类 |
二、基于不同目的的基金分类 |
第三节 培训基金的理论分析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荷兰职业培训投资模式的演变 |
第一节 自由放任的职业培训投资模式 |
第二节 政府介入的职业培训投资模式 |
第三节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职业培训投资模式 |
第四章 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的运行现状 |
第一节 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的概况 |
第二节 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的运行 |
一、管理与评估 |
二、资金来源与分配 |
三、三方责任运行机制 |
第三节 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的评价 |
一、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的经验 |
二、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的不足 |
第四节 荷兰行业培训基金案例分析 |
第五章 荷兰行业培训基金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建立职业培训专项经费的制度保障 |
第二节 加强培训经费的督查和培训活动的评估工作 |
第三节 关注培训需求,保障培训的最优供给 |
第四节 关注企业利益,调动利益相关者的培训积极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积累的阶段和长经济周期(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 论 |
二、指向马克思主义积累的阶段理论 |
(一) 资本积累的结构稳定性的必要性 |
(二) 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的确定性 |
1.稳定积累所必需的制度 |
2.积累的社会结构的整体性 |
(三) 经济危机和积累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
1.危机→积累的社会结构 |
2.积累的社会结构→危机 |
3.积累一般与积累的社会结构彼此间的相互依赖 |
4.经济危机的正式定义 |
(四) 一个新的积累的社会结构对于经济危机解决的必要性 |
1.危机期间斗争的结构性导向 |
2.新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必要性 |
3.新的积累的社会结构关系的内生确定 |
(五) 一个推演的积累的阶段理论 |
三、指向一个马克思主义长经济周期理论 |
(一) 基础设施投资动态 |
1.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 |
2.基础设施投资“群” |
3.基础设施投资周期的振幅和长度 |
4.基础设施投资周期的具体时段 |
5.基础设施投资动态与长经济周期 |
(二) 世界—市场控制动态 |
四、结 论 |
(8)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与设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工艺、机械工艺与传统手工艺 |
二、传统手工艺企业 |
三、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父子传承及文献综述 |
二、师徒传承及文献综述 |
三、品牌传承及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代际传承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无形资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理论构建 |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父子传承模式理论构建 |
一、父子传承历史缘由 |
二、父子传承内容 |
三、父子传承路径 |
四、父子传承模型图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师徒传承模式理论构建 |
一、师徒传承历史缘由 |
二、现阶段师徒传承困境及问题解决机制 |
三、师徒传承路径 |
四、师徒传承模型图的构建 |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品牌传承模式理论构建 |
一、品牌传承缘由 |
二、品牌传承的核心内容 |
三、品牌传承路径 |
四、品牌传承模型图的构建 |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整体模型图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企合作类德艺品牌式开拓创新型代际传承 |
第一节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案例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轴心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案例企业代际传承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依托品牌式渐进引导型代际传承 |
第一节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案例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轴心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案例企业代际传承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少而精”式稳妥传统型代际传承 |
第一节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案例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案例数据编码与分析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轴心性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四节 案例企业代际传承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重案例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和整合分析 |
第一节 多重案例代际传承模式梳理及其整合框架模型 |
一、父子传承模式理论梳理与整合 |
二、师徒传承模式理论梳理与整合 |
三、品牌传承模式理论梳理与整合 |
四、基于多种传承模式的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整合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多重案例类属范畴比较 |
一、基于多重个案范畴归类的共同关键点提炼 |
二、多重案例共同关键点的典范模型与一般规律概念模型 |
第三节 多重案例代际传承核心要素的作用机理和延伸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改善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企业内部制度管理的改善 |
一、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渐近性管理理念及制度构建 |
二、异质性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制度构建 |
三、实体与网络平台优势互补的营销与推广 |
第二节 企业外部政策环境的支持 |
一、文化层面的政策支持 |
二、教育层面的政策支持 |
三、法律层面的政策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
1.1.1 伞的历史流变 |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
3.1.1 柿子油 |
3.1.2 桐油 |
3.1.3 头发绳 |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
3.2.1 备料 |
3.2.2 伞骨 |
3.2.3 伞键 |
3.2.4 伞托 |
3.2.5 组装 |
3.2.6 网伞 |
3.2.7 糊伞 |
3.2.8 晾伞 |
3.2.9 扣扎 |
3.2.10 伞杆 |
3.2.11 上油 |
3.2.12 渡伞,成器 |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不定时工作制下职工权益保障之强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不定时工作制的特殊性与职工权益保障的特殊需求 |
(一) 不定时工作制的概念及比较法视角下制度特点之辨析 |
(二) 不定时工作制下职工权益保障的特殊需求 |
(三) 强化保障职工权益的现实意义 |
二、不定时工作制下职工权益保障之现状透视 |
(一) 立法规则层面 |
(二) 执行落实层面 |
(三) 司法认定层面 |
三、不定时工作制下职工权益保障之强化路径 |
(一) 建构完备的立法体系 |
(二) 加强制度实施的监管执法力度 |
(三) 探索切实可行的争议处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Being born in China:the Chines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of labor(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地化:资本农场中的农业雇工管理实践——基于湖北李村金川农场的实地调研[J]. 贺亮,张翼. 农村经济, 2021(02)
- [2]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D]. 黄润青. 山东大学, 2020(09)
- [3]夷陵薅草锣鼓的农耕文化内涵研究[D]. 沈甜. 三峡大学, 2020(06)
- [4]家-国视野下三代“工家女”生命历程中的身份演变[D]. 艾美伶.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学教师情绪劳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D]. 白玉.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6]荷兰行业培训基金研究[D]. 傅甜甜.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7]积累的阶段和长经济周期[J]. 大卫·戈登,张开,顾梦佳,王声啸. 当代经济研究, 2019(08)
- [8]传统手工艺企业代际传承研究[D]. 潘俊. 云南大学, 2019(09)
- [9]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不定时工作制下职工权益保障之强化[D]. 邓羽婷. 吉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