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体废弃物设备与技术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程海勇,吴爱祥,吴顺川,朱加琦,李红,刘津,牛永辉[1](2022)在《金属矿山固废充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以膏体+多介质协同充填、同步充填和功能性充填为代表的新兴充填理念.系统阐述了以流变力学和固体力学为主体的矿山充填力学架构,剖析了原位多场多因素扰动作用,并介绍了最新研发的充填体多场耦合监测系统.总结了全尾砂深度浓密、固液混合搅拌以及长距离浆体输送等充填核心环节的发展特点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充填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性,梳理了充填领域涉及的智能化算法,提出了充填智能化未来发展思路.通过对矿山固废充填发展趋势分析,认为未来矿山固废充填需要深度拓展绿色发展内涵,进一步探索模块化、规模化和智能化之路,积极融入并服务深地开采需求,充填采矿法或将成为深部采矿和绿色采矿未来可期的唯一解决方案.
陆沁园[2](2021)在《利用废弃物作电子供体加速吡啶、喹啉和硝基酚的生物降解》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废水中,含氮杂环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其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反应步骤都需要足量胞内电子供体和分子氧的参与。目前污水厂普遍使用各种低分子有机物和糖类作为外源电子供体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但由于此类电子供体成本较高、投加量不易调控且都为“资源型物质”,日渐不符合当前的污水治理理念。植物落叶与剩余污泥等常见的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多种有机物质,然而目前传统处理方法既占用土地资源又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在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必定是主要的发展趋势。因此,若能结合“以废制废”的理念,利用废弃物作电子供体加速含难降解有机物工业废水的生物降解将非常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选取吡啶、喹啉和对硝基酚PNP这三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落叶浸出液及超声处理污泥作电子供体时对吡啶、喹啉和PNP生物降解产生的加速作用,并计算了两种废弃物所能提供的有效电子供体。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微生物群落分析探讨了落叶浸出液加速吡啶和喹啉生物降解的原因,通过拟合动力学模型探究了超声处理与未处理污泥混合降解吡啶和PNP的协同作用机理。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落叶浸出液释放的有机物中相当一部分都为有机羧酸,易被氧化,可作为电子供体,通过共基质代谢作用加速吡啶和喹啉的生物降解。添加梧桐落叶浸出液和银杏落叶浸出液后,吡啶的生物降解速率分别提高了 4.4%和3.6%,喹啉的生物降解速率分别提高了 9.5%和11%。若添加经紫外光照1 h的梧桐与银杏落叶浸出液,吡啶生物降解的速率可再次提高至7.6%和8.5%,喹啉生物降解的速率可再次提高至12%,落叶浸出液中对吡啶喹啉生物降解的加速效果进一步增强。(2)基于电子当量平衡,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丁二酸和草酸对吡啶和喹啉生物降解的加速效果,本研究发现落叶浸出液中23%~98%的COD可作为有效电子供体,而紫外光照处理使得落叶浸出液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更易被生物降解的单糖及小分子有机酸,促进了落叶浸出液中可利用电子供体的释放,进而增强了其在吡啶和喹啉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共基质效应。(3)对经落叶浸出液驯化污泥与吡啶喹啉单独驯化污泥的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梧桐驯化的吡啶和喹啉污泥都由少数对当前环境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细菌占主导地位,而经银杏驯化的喹啉污泥丰富度和多样性得到显着提高。落叶浸出液对驯化污泥产生的主要影响是筛选与富集了可利用有机质作电子供体并进行氮转化的菌属,故而促进了吡啶喹啉初始的单或双加氧反应和后续的脱氮步骤。(4)超声处理污泥中释放的有机质,可作为电子供体加速吡啶和PNP的生物降解。添加处理污泥上清液使吡啶和PNP的生物降解速率分别提高了 10%和21%,添加全部超声处理污泥则使两者生物降解速率均提高了 63%,相当于0.71 mM和2.91 mM 丁二酸的投加量。全部处理污泥中同时存在的可溶性电子供体(存在于处理污泥上清液中)和大量胶体电子供体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电子当量,增强了对吡啶和PNP生物降解的加速效果。这一结果表明全部超声处理污泥是更加有效且成本更低的电子供体。(5)超声处理污泥与未处理污泥混合进行生物降解时会产生协同作用,一方面处理污泥增加了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效电子供体浓度(特别是胶体电子供体)及污泥表面积,另一方面未处理污泥所含的活性微生物抵消了超声对微生物造成的失活影响,两者协同互补进一步加速了吡啶和PNP的生物降解。针对该协同作用拟合的混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pyridine=0.17Xu+0.038(?)+0.19Xt、rPNP=0.13Xu+0.043(?)+0.16Xt与混合污泥的降解速率相符。
龚小龙,胡胜利,杨致远,樊自田[3](2021)在《铸造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新进展》文中提出实现绿色铸造、清洁生产是当今铸造技术发展及研究的必然趋势。铸造固体废弃物占铸造生产排放物的90%以上,实现铸造固体废弃物的零排放是绿色铸造的关键所在。目前,基于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铸造旧砂再生回用已得到企业界的广泛认同与应用,铸造固体废弃物零排放的目标也越来越接近。介绍了几种典型铸造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的新进展,展示了作者及其课题组在难再生废旧砂的再生回用、铸造除尘灰的回收利用、精密铸造废型壳的分离回用等技术方面的试验研究新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实用价值。
钱怡婷,祝家能,杨通,肖娴[4](2020)在《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中排放了大量固体废弃物,其在处理方面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本文主要分析了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提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改进策略,以提升我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李百宜[5](2020)在《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充填开采作为典型的能够与矿区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开采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至煤炭资源开采,在岩层移动、地表沉陷和采场矿压等方面起到了显着的控制效果,对维护地下空间稳定性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充入采空区控制岩层移动的充填材料可经人工调配开发出特定的新功能,为后期煤矿地下空间的多重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基于充填空间稳定及充填材料性能可控等有利条件,提出了充填开采协同热能地下储存的煤矿储能式充填模式,即利用采空区边充填边构筑热能储存空间的方法,实现热能地下高效储存与提取。因此,本论文围绕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的研究主题,针对储能式充填空间热传递规律以及热能储存与提取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储能式充填材料研发、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规律以及储能层位选择方法等方面研究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1)构建了煤矿井下采空区充填协同热能地下储存的储能式充填模式,提出了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的系统构成与布局方式,阐释了煤矿储能式充填的技术原理与技术关键,得到了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效果主控因素。(2)开发了具有高承载压缩性能与高效储热功能的储能式充填材料,得到了充填材料配比参数、水及应力环境对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影响规律,建立了充填材料导热系数预测模型,揭示了石英砂、石墨及钢纤维对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的强化调控机制。(3)研发了充填材料热能储存与提取模拟实验平台,分析了热能储存与提取过程中水温动态变化与充填材料温度时空响应特征,建立了充填空间热能储存CFD模型,揭示了充填材料导热系数、水流流速以及管路布置等因素影响下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机理。(4)建立了充填空间热能储存多层围岩-充填体-水流瞬态非线性热传递模型,采用Laplace变化求解得到了边界温度周期变化条件下充填空间温度分布的解析解,给出了热能提取量与储能层位围岩构成的定量关系,提出了煤矿储能式充填储能层位选择方法及储能式充填工程设计流程。该论文有图113幅,表17个,参考文献205篇。
杨海龙[6](2020)在《固体充填留巷采煤合理充实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资源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愈加突出,国家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采矿与环保协同发展,矿区固废井下大宗充填处理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天合创葫芦素矿充填留巷采煤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充填采煤围岩移动规律的研究成果,对固体充填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及不同充实率条件下采场和留巷区域围岩移动与矿压显现规律展开了研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采场覆岩与留巷区域围岩移动规律,阐述了留巷变形特征,分析了引起留巷变形的因素。认为在相同的支护条件下,充实率与固体充填材料物理力学性质是影响留巷变形的主要因素。研究合理的充实率对控制采场覆岩与留巷区域围岩变形具有重要意义。(2)对洗选矸石、盾构机掘进矸石和粉煤灰物理力学性质开展了研究,发现盾构机掘进矸石与粉煤灰强度低,不能直接用于充填开采。通过测试洗选矸石的孔隙率与孔径分布特征发现破碎后的矸石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强度高,可作为固体充填体的骨料。以洗选矸石为骨料、盾构机掘进矸石为次骨料、粉煤灰为辅料,对由三种充填材料按不同配比混合的固体充填体展开了侧限压缩试验,揭示了固体充填体变形模量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了最合理的固体充填材料配比。(3)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充实为50%、60%、70%、80%、90%条件下的采场覆岩移动规律与矿压显现规律开展了模拟研究。得出在充实率为70%和80%的条件下,在形成低位岩层破断卸压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控制关键层变形,为留巷安全防护提供良好的围岩应力环境。(4)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重建更精细化的数值模型,对充实率为70%和80%条件下留巷区域围岩变形特征与矿压显现规律开展了模拟研究。得出80%充实率时留巷区域围岩塑性区发育范围、应力峰值及留巷表面变形量均小于70%充实率。最终确定固体充填留巷采煤最合理充实率为80%。该论文有图60幅,表6个,参考文献86篇。
龙滔[7](2019)在《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通过采用DTRO(碟管式反渗透,Disk Tube Reverse Osmosis)系统处理云贵高原地区某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在10个月的运行期间内,对系统运行压力、水温、电导率、脱盐率等指标相互之间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系统运行效能的主要因素,并设计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实验对进出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悬浮物(SS)等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考察DTRO系统分离性能,研究分离机理并对分离能力进行优化;采用混凝+芬顿(Fenton)氧化作为预处理进行实验,调整混凝过程和Fenton氧化中各项参数至最佳值,降低进水渗滤液盐度,减轻填埋场区盐度积存对DTRO运行效能的影响;对环境温度影响产水率进行机理分析,探讨LFG(Landfill Gas,填埋场废气)回用的可行性,计算填埋场LFG产量及热值,设计渗滤液加热及浓缩液干化系统;优化膜清洗机制,提高膜通量并延长膜寿命;对比DTRO与MBR(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Membrane Bio-Reactor)、MVC(低能耗机械蒸汽压缩卧管蒸发器,Mechanical Vapor Compression),对DTRO工艺技术经济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MBR、DTRO、MVC三种工艺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均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GB 16889-2008)限值标准;与MBR工艺相比,DTRO工艺可以采用完全物理分离方式处理渗滤液,水质适应性较好,工艺组合灵活;设备体积小,便于拆卸二次搬运;处理规模可以模块化调整,膜片故障时更换较为简单。三种工艺处理量相同时,DTRO工艺的综合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较低,具备更高的经济性。DTRO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受环境温度、场区电导率积存等问题影响。(2)DTRO性能主要受到盐浓度、环境温度、运行压力、pH值、膜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出水各项污染物均达标。填埋场区渗滤液电导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由16.14mS/cm上升至31.63mS/cm,一级DTRO运行压力随之由35.33bar上升至53.7bar。系统运行效率与温度有关,冬季渗滤液温度低于14℃时,运行压力进入峰值区,压力最高值超出正常趋势约25%,一级DTRO脱盐率在此区间达到最高值97.73%。COD、BOD5、TP、TN、NH3-N、SS,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能够稳定达标排放。渗滤液pH值是在RO膜片分离主要污染物过程中,可调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透过主要污染物分离的变化规律,讨论分析了分离机理。渗滤液pH值调节至67可以较好的平衡DTRO运行经济性和污染物分离性能。(3)采用混凝+Fenton工艺作为预处理后,渗滤液电导率由18.62mS/cm下降至9.68mS/cm。一级DTRO运行压力平均值下降了约3.2bar。成本约为14.82元/t。渗滤液每吨处理成本增加约15元左右,综合药剂投加和运行功耗,加入预处理后,DTRO运行成本约为43.79元/t。混凝实验中,pH值调整至6.5左右效果较好,PFS投加量为1.2g/L时COD去除率达到最高值46.82%。剧烈混凝2min,慢速混凝20min,混凝去除效果最好。Fenton氧化实验中,pH值为4时COD去除率达到最高值63.03%;H2O2投加量为8ml/L时去除率为64.03%;摩尔比nH2O2·nFe2+定为1.5:1,氧化反应时间为1h,去除率即达到最大值。预处理可以有效缓解场区盐度积存对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影响。(4)渗滤液中水的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随着温度变化而改变,从而影响产水效率。在海拔1910米的环境下,当渗滤液原液温度低于14℃时,DTRO运行压力进入峰值区。小试实验中温度由14℃升高至22℃,一级DTRO运行压力由56.2bar下降至49.5bar,运行压力变化趋于平缓。LFG未经处理的气体热值是19.222.5MJ/m3,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采用IPCC模型估算,实验所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LFG产气量约为5000m3/d,回用燃烧约可产生105MJ/d的热量。LFG加热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低温环境下渗滤液的加热,还能分时运行实现浓缩液的蒸发干化,最终产生约3%的残渣,可以实现渗滤液的完全无害化,成本约为30.73元/t。(5)运行期间随着渗滤液电导率上升,一级DTRO运行压力持续上升。进行化学清洗后,膜通量从15.6L/h·m2提升至19.6L/h·m2,运行压力也随之下降,说明化学清洗是最有效的膜清洗方式。用稀释后的H2SO4、NaOH清洗液交替进行清洗,清洗时间在2h内,膜通量恢复速度较快,考虑到清洗经济性,以及清洗对RO膜片本身造成的损害,清洗时间在1.52h最佳。膜通量在1525℃的区间内恢复速度最快,温度低于15℃清洗效果较差,当t>25℃,膜通量恢复趋势较为平缓。正常工况下,建议清洗温度为2535℃。除了缓解场区盐度积存的原因以外,为延长DTRO系统使用寿命并降低综合运行成本,也应该在工艺段中引入预处理工艺,降低胶体颗粒和有机物对RO膜的污染负荷,减少清洗次数。
祁和刚,张农,李剑,郑忠友,朱磊,管增伦[8](2019)在《煤矿“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煤炭持续高强度开发,开采条件逐渐恶化,传统开采方法带来一系列资源、安全与环境问题。基于"岩层低损伤","无煤柱开采"和"固废零排放"的思路,提出了以煤矿井下采区内就近分选矸石为主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充填带取代区段煤柱的"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构想及其技术原理。探索了"采-选-充-留"关键技术路径,统筹研究解决遗留煤柱的资源浪费、固废排放的环境污染、传统开采的技术瓶颈和深部开采的安全风险等问题。建立了"短充长采"固体废弃物充填带能量缓释理论和低损伤岩层控制理论。阐述了5项关键技术:"短充长采"系统设计方法,井下智能干法轻量模块化分选系统,自成巷前进高效采充技术与装备,沿充填带留巷技术与装备,"短充长采"系统集成控制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模式在葫芦素煤矿和刘庄煤矿井下矸石直接充填能力分别达到200万t/a和100万t/a,利用有限的的固废资源集成解决了煤炭开采的资源、安全和环保问题,可以实现井下无煤柱、地面固废零排放。该模式创新了绿色开采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构建了我国新型绿色开采的科学开采体系。
李卉[9](2019)在《胜利油区钻井液有害成分分析及减量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发展,钻井液助剂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多种化学处理剂在保证井下安全的同时,也增加了后续的环保处理费用。由于缺乏对其中有毒有害成份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无法规避处理剂带来的环保风险,为后续的低毒低伤害环保型钻井液的开发带来了困难。同时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缺少理论依据,容易造成环境纠纷和经济损失等不良后果。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在相关方向立法及标准制定的日益严格,有必要开展对钻井液处理剂毒性的定性定量分析,钻井液毒性跟踪监测,新型低毒低伤害的高效钻井液的开发和钻井液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研究。首先测试了常用钻井液处理剂的有毒有害成分,开发出适用于胜利油区使用的环保钻井液配方,同时针对胜利油田“泥浆不落地”的要求,开发了钻井液固液分离用高效絮凝剂,满足钻井液废弃物快速减量处理要求。通过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处理最终达到钻井全过程的环保控制。通过本研究发现,保证钻井液环保性的源头为钻井液处理剂,对存在高环保风险的处理剂应在使用前进行环保性能检测,并在使用时严格控制用量,随时对产生的固液相废弃物进行环保性能监控;氯化钙环保钻井液体系在常温和120℃均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滤失量低、抑制性好,环保性能测试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指标要求,无毒性、对环境低伤害,适合胜利油区3000米以下井深,120℃以下温度使用;QA型和JL-1型钻井液固液分离用高效絮凝剂,可以加速废弃物脱稳及固相的絮凝沉降,实现将固液相迅速分离。处理后钻屑含水率可控制在70%以下,满足运输要求,单井节约用水可达40%以上。氯化钙钻井液体系和钻井液固液分离用絮凝剂在胜利油区多口井的现场试验与应用效果良好。实现了钻井液的“减量化”和“不落地”,有效推进钻井液随钻环保治理,使有害物质得到闭环处理,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张吉雄,张强,巨峰,周楠,李猛,张卫清[10](2019)在《煤矿“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文中提出煤炭接续资源多在深部和优质资源多在西部并存的现状使得深部与西部开采成为煤炭资源开发的新常态,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发展与绿色化开采推进已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煤炭资源"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构想,即直接在井下构建煤炭开采、煤矸分选、矸石充填与"岩层移动主动控制、沿空留巷、瓦斯抽采、灾害防治、保水开采"一体化生产系统,形成了煤炭"采选充+X"(控、留、抽、防、保)协同生产模式;明确了"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的内涵与技术框架,阐述了"采选充+X"的四代演化历程,分析了其践行绿色化的技术优势,给出了科学化的工程设计方法;阐述了5类典型"采选充+X"技术对应的技术原理、工程需求、设计流程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工艺装备等。工程实践分别证明了采选充+控、采选充+留、采选充+抽等"采选充+X"技术具有的显着技术优势与工程示范效应。未来"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将延伸采选充+处、采选充+智、采选充+调、采选充+协等技术模式。整体形成的"采选充+X"技术体系,可为实现煤炭及伴生资源绿色化开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固体废弃物设备与技术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体废弃物设备与技术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矿山固废充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充填采矿发展现状 |
1.1 充填采矿发展历史 |
1.2 充填采矿设计理念与技术革新 |
2 矿山固废充填力学 |
2.1 充填采矿法与充填力学 |
2.2 充填流变力学 |
2.3 充填固体力学 |
3 充填材料制备与输送 |
3.1 充填材料要求 |
3.2 全尾砂深度浓密 |
3.3 固液混合与搅拌制备 |
3.4 多尺度浆体长距离输送 |
4 充填智能化 |
4.1 充填智能化发展特点 |
4.2 智能化算法 |
4.3 充填智能化发展思路 |
5 矿山固废充填发展趋势 |
(2)利用废弃物作电子供体加速吡啶、喹啉和硝基酚的生物降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 |
1.2.1 国内外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处理现状 |
1.2.2 城市落叶处理处置现状 |
1.2.3 剩余污泥性质及处理现状 |
1.2.4 剩余污泥的超声处理技术 |
1.3 吡啶简介 |
1.3.1 吡啶的性质与应用 |
1.3.2 吡啶的毒害作用 |
1.3.3 吡啶的生物处理技术及降解途径 |
1.4 喹啉简介 |
1.4.1 喹啉的性质与应用 |
1.4.2 喹啉的毒害作用 |
1.4.3 喹啉的生物处理技术及降解途径 |
1.5 对硝基酚简介 |
1.5.1 对硝基酚的性质与应用 |
1.5.2 对硝基酚的毒害作用 |
1.5.3 对硝基酚的生物处理技术及降解途径 |
1.6 内外源电子供体加速单加氧反应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1.8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落叶浸出液加速吡啶的生物降解 |
2.1 引论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耗材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4 溶液的制备 |
2.2.5 吡啶降解污泥的驯化 |
2.2.6 落叶的预处理 |
2.2.7 吡啶的生物降解实验方案 |
2.2.8 分析方法 |
2.2.9 数据检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落叶浸出液中有机物的释放规律 |
2.3.2 落叶浸出液对吡啶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 |
2.3.3 不同浓度外源电子供体对吡啶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 |
2.3.4 外源电子供体当量与吡啶生物降解速率之间的关系 |
2.3.5 落叶浸出液在加速吡啶降解过程中提供的有效电子当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落叶浸出液加速喹啉的生物降解 |
3.1 引论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耗材与仪器设备 |
3.2.3 溶液的制备 |
3.2.4 喹啉降解污泥的驯化 |
3.2.5 落叶的预处理 |
3.2.6 喹啉的生物降解实验方案 |
3.2.7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落叶浸出液对喹啉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外源电子供体对喹啉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 |
3.3.3 外源电子供体当量与喹啉生物降解速率之间的关系 |
3.3.4 落叶浸出液在加速喹啉降解过程中提供的有效电子当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落叶对驯化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
4.1 引论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落叶驯化污泥的生物降解实验方案 |
4.2.2 活性污泥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4.2.3 高通量测序方法 |
4.2.4 高通量测序分析流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落叶驯化污泥对吡啶及喹啉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2 落叶浸出液对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
4.3.3 落叶浸出液驯化吡啶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
4.3.4 落叶浸出液驯化喹啉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处理污泥加速吡啶的生物降解 |
5.1 引论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溶液的制备 |
5.2.4 吡啶降解污泥的驯化 |
5.2.5 污泥的超声预处理 |
5.2.6 吡啶的生物降解实验方案 |
5.2.7 超声处理污泥与未处理污泥对吡啶的吸附实验 |
5.2.8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生物量对吡啶降解速率的影响 |
5.3.2 超声处理污泥对吡啶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 |
5.3.3 超声处理污泥在加速吡啶降解过程中提供的有效电子供体 |
5.3.4 超声处理污泥对吡啶的吸附作用 |
5.3.5 处理污泥与未处理污泥对加速吡啶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超声处理污泥加速对硝基酚的生物降解 |
6.1 引论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耗材与仪器设备 |
6.2.3 溶液的制备 |
6.2.4 PNP降解污泥的驯化 |
6.2.5 污泥的超声预处理 |
6.2.6 PNP的生物降解实验方案 |
6.2.7 超声处理污泥与未处理污泥对PNP的吸附实验 |
6.2.8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生物量对PNP降解速率的影响 |
6.3.2 超声处理污泥对PNP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 |
6.3.3 超声处理污泥在加速PNP降解过程中提供的有效电子供体 |
6.3.4 超声处理污泥对PNP的吸附作用 |
6.3.5 处理污泥与未处理污泥对加速PNP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铸造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难再生废旧砂再生回用技术 |
1.1 CO2硬化水玻璃废旧砂的再生 |
1.2 粘土-树脂混合废旧砂的再生 |
2 铸造除尘灰回收利用技术 |
3 精密铸造废型壳分离回用技术 |
4 结束语 |
(4)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固体废弃物概述 |
2 我国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方式 |
2.1 填埋法 |
2.2 焚烧法 |
2.3 堆肥法 |
3 我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改进策略 |
3.1 分类回收 |
3.2 绿色生产技术 |
3.3 开发新型处理技术 |
4 炼钢厂含铁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
4.1 冶金渣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
4.2 余钢资源化回收利用 |
5 结语 |
(5)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方法 |
2.1 煤矿储能式充填技术原理 |
2.2 煤矿储能式充填系统构成 |
2.3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效果主控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测试及强化调控 |
3.1 充填材料物质构成及热物性能 |
3.2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及预测 |
3.3 水及应力环境下充填材料导热性能 |
3.4 储能式充填材料导热性能强化调控 |
3.5 本章小结 |
4 储能式充填材料与热交换系统的对流换热规律 |
4.1 热能储存与提取测试平台研发 |
4.2 热能储存与提取测试方法 |
4.3 充填材料与管内流体换热特征 |
4.4 不同因素对充填材料与管内流体换热影响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规律 |
5.1 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数值模型 |
5.2 充填空间热能储存与提取特征 |
5.3 储能技术参数对充填空间储能效果影响规律 |
5.4 储能层位影响充填空间储能规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充填空间多层围岩传热模型及储能层位选择方法 |
6.1 储能式充填空间多层围岩传热模型及求解分析 |
6.2 储能层位选择算例 |
6.3 煤矿储能式充填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固体充填留巷采煤合理充实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充填留巷采煤围岩运移特征 |
2.1 固体充填留巷采煤方法概述 |
2.2 固体充填采煤采场围岩运移特征 |
2.3 沿空留巷区域围岩变形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固体充填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3.1 固体充填材料基本物理性质 |
3.2 矸石孔隙度与孔径分布测试 |
3.3 固体充填材料压实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充实率对采场覆岩运移规律的影响 |
4.1 模型建立及模拟方案 |
4.2 不同充实率条件下采场覆岩运移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5 充实率对留巷变形特征的影响 |
5.1 模型建立及模拟方案 |
5.2 不同充实率条件下留巷围岩塑性区发育特征 |
5.3 不同充实率条件下留巷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
5.4 不同充实率条件下留巷变形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DTRO技术综述及特性对比研究 |
2.1 DTRO技术概述 |
2.1.1 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路线 |
2.1.2 DTRO核心组件及处理流程 |
2.1.3 主要配套设施 |
2.1.4 DTRO膜片的改性 |
2.2 传统渗滤液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
2.2.1 垃圾渗滤液污染物的构成 |
2.2.2 渗滤液水质的影响因素 |
2.2.3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标准 |
2.2.4 渗滤液传统处理工艺概述 |
2.2.5 常规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
2.3 DTRO工艺优势对比 |
2.3.1 新型渗滤液处理技术运用情况概述 |
2.3.2 工艺流程及机理 |
2.3.3 工艺特性 |
2.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DTRO、MBR和 MVC综合成本分析 |
2.4.1 建设投资费用 |
2.4.2 DTRO系统运行成本 |
2.4.3 单位运行成本对比结论 |
2.5 关键技术点差异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TRO分离性能优化及机理研究 |
3.1 运行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
3.1.1 电导率的表征作用 |
3.1.2 实验采样点概述 |
3.1.3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1.4 填埋库区渗滤液电导率变化分析 |
3.1.5 电导率与运行压力的关系 |
3.1.6 高盐度对DTRO脱盐能力的影响 |
3.1.7 低温对DTRO渗透压的影响 |
3.1.8 运行压力对脱盐率的影响 |
3.1.9 主要性能影响因素优化的讨论 |
3.2 DTRO分离污染物性能分析 |
3.2.1 污染物分离性能实验装置与设备 |
3.2.2 SS削减能力分析 |
3.2.3 COD、BOD、TP、TN和 NH_3-N的削减能力分析 |
3.2.4 金属离子的去除 |
3.2.5 pH值对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影响 |
3.2.6 DTRO分离性能实验结果的讨论 |
3.3 分离性能优化及机理 |
3.3.1 实验设计 |
3.3.1.1 RO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
3.3.1.2 DTRO主要分离现象的讨论 |
3.3.1.3 实验参数的选定 |
3.3.2 pH值对一级DTRO运行压力的影响 |
3.3.3 pH值对COD、BOD、TP分离性能的影响 |
3.3.4 pH值对TN、NH_3-N分离性能的影响 |
3.3.5 pH值取值优化 |
3.3.6 DTRO污染物分离机理的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场区渗滤液盐度积存的减量化 |
4.1 浓缩液回灌的影响 |
4.1.1 浓缩液回灌后盐度变化规律 |
4.1.2 浓缩液污染负荷 |
4.2 预处理工艺比选 |
4.2.1 Fenton氧化机理及作用 |
4.2.2 UASB反应器运行机理及构成 |
4.2.3 混凝机理及作用 |
4.2.4 对比结论 |
4.3 预处理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
4.3.1 预处理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预处理工艺的优化 |
4.4.1 絮凝剂的选择 |
4.4.2 絮凝剂投量的优化 |
4.4.3 混凝时间的优化 |
4.4.4 pH值的优化 |
4.4.5 H_2O_2投量的优化 |
4.4.6 摩尔比n的优化 |
4.4.7 反应时间的优化 |
4.5 预处理综合运行成本分析 |
4.5.1 主要设备构成 |
4.5.2 药剂消耗成本 |
4.6 Fenton氧化改良的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温运行优化及浓缩液最终处置的研究 |
5.1 LFG预加热可行性的实验研究 |
5.1.1 温度、气压对渗滤液粘度影响机理 |
5.1.2 渗滤液加热可行性分析 |
5.1.3 渗滤液加热小试实验结果 |
5.1.4 LFG的燃烧性能 |
5.2 LFG回用加热物料平衡计算 |
5.2.1 甲烷IPCC计算方法 |
5.2.2 DOC的计算 |
5.2.3 热值产生量的计算 |
5.3 LFG系统回用加热系统设计 |
5.3.1 LFG收集系统设计 |
5.3.2 加热系统工艺流程及投资估算 |
5.3.3 浓缩液的无害化处置 |
5.3.4 LFG加热蒸发系统成本核算 |
5.3.5 浓缩液最终处置的讨论 |
5.4 渗滤液的减量 |
5.4.1 填埋场区设计优化 |
5.4.2 运行阶段的优化 |
5.4.3 减量化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DTRO渗透压控制及膜清洗机制优化 |
6.1 渗透压增长规律及污染分布研究 |
6.1.1 渗透压的增长规律 |
6.1.2 膜污染的分布 |
6.1.3 膜污染增长的影响因素 |
6.1.4 减缓膜污染方法的讨论 |
6.2 清洗过程的优化 |
6.2.1 实验设计 |
6.2.2 物理、化学清洗效果对比 |
6.2.3 清洗时间的优化 |
6.2.4 清洗温度的优化 |
6.2.5 洗脱液处置及清洗改良的讨论 |
6.3 DTRO污染机理及防治 |
6.3.1 主要污染机理 |
6.3.2 膜污染防治的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煤矿“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传统开采模式的发展瓶颈 |
2 煤矿“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构想 |
2.1 短充长采的研发思路 |
2.2“短充长采”概念及技术原理 |
2.3“短充长采”科学问题与理论基础 |
3 煤矿“短充长采”关键配套技术 |
3.2 井下智能干法轻量模块化分选系统 |
3.3 自成巷前进高效采充技术与装备 |
3.4 沿充填带留巷技术与装备 |
3.5“短充长采”系统集成控制技术 |
4“短充长采”的应用规划 |
4.1 应用规划 |
4.2 应用案例 |
4.3 预期效益 |
5 结论 |
(9)胜利油区钻井液有害成分分析及减量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钻井废弃物主要污染成分及危害 |
1.2.2 强抑制钻井液研究现状 |
1.2.3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废弃钻井液及钻井液处理剂有害成分分析 |
2.1 废弃钻井液有害成分分析 |
2.1.1 盐斜232 井背景简介 |
2.1.2 盐斜232 井钻井液测试结果 |
2.2 钻井液处理剂有害成分分析 |
2.2.1 钻井液处理剂重金属含量测定 |
2.2.2 钻井液处理剂可生化降解性测定 |
2.2.3 钻井液处理剂生物毒性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保型强抑制钻井液技术研究 |
3.1 强抑制钻井液研究路线 |
3.2 氯化钙强抑制钻井液配方的确定 |
3.2.1 抑制剂优选 |
3.2.2 配套处理剂优选 |
3.2.3 配方及性能评价 |
3.3 现场试验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钻井液固液分离用高效絮凝剂研究 |
4.1 絮凝剂种类筛选 |
4.1.1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4.1.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
4.1.3 筛选结果 |
4.2 絮凝剂评价 |
4.2.1 絮凝剂对钻井液性能影响 |
4.2.2 絮凝剂加量及添加方式 |
4.2.3 复配、改性絮凝剂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4 絮凝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4.2.5 常用钻井液配方的配套絮凝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场试验与应用 |
5.1 氯化钙钻井液体系在辛37-更斜14 井的应用 |
5.1.1 地质简况 |
5.1.2 钻井工况 |
5.1.3 钻井液体系及性能 |
5.1.4 钻井液施工措施 |
5.1.5 废弃钻井液处理 |
5.1.6 现场应用效果 |
5.2 钻井液固液分离用高效絮凝剂现场应用 |
5.2.1 胜利油区现场应用情况 |
5.2.2 新疆地区塔里木分公司现场应用情况 |
5.2.3 经济效益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煤矿“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内涵 |
1.1“采选充+X”概念与框架 |
1.2“采选充+X”的演化历程 |
2“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 |
2.1“采选充+控”绿色化开采技术 |
2.2“采选充+留”绿色化开采技术 |
2.3“采选充+抽”绿色化开采技术 |
2.4“采选充+防”绿色化开采技术 |
2.5“采选充+保”绿色化开采技术 |
3 绿色化开采技术工程实践 |
3.1“采选充+控”工程实践 |
3.2“采选充+留”工程实践 |
3.3“采选充+抽”工程实践 |
4“采选充+X”发展构想 |
(1)”采选充+处“绿色化开采技术。 |
(2)“采选充+智”绿色化开采技术。 |
(3)“采选充+功能材料研发”绿色化开采技术。 |
(4)“采选充+伴生资源”绿色化开采技术。 |
5 结论 |
四、固体废弃物设备与技术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矿山固废充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程海勇,吴爱祥,吴顺川,朱加琦,李红,刘津,牛永辉. 工程科学学报, 2022
- [2]利用废弃物作电子供体加速吡啶、喹啉和硝基酚的生物降解[D]. 陆沁园.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铸造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新进展[J]. 龚小龙,胡胜利,杨致远,樊自田.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2021(01)
- [4]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分析[J]. 钱怡婷,祝家能,杨通,肖娴.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6)
- [5]煤矿储能式充填空间热能存取机理及方法研究[D]. 李百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固体充填留巷采煤合理充实率研究[D]. 杨海龙.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D]. 龙滔.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8]煤矿“短充长采”科学开采模式研究[J]. 祁和刚,张农,李剑,郑忠友,朱磊,管增伦. 煤炭科学技术, 2019(05)
- [9]胜利油区钻井液有害成分分析及减量化技术研究[D]. 李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煤矿“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J]. 张吉雄,张强,巨峰,周楠,李猛,张卫清. 煤炭学报,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