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港赤红壤示范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大面积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熊晓兰[1](2021)在《浦北县百香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范光卿[2](2020)在《越南河江省与中国广西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农业发展水平差异大,农业合作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南河江省和中国广西接壤,研究和比较两省农业发展水平,对于加强双方合作,推动两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两省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农业政策、技术水平、产业化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河江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促进河江省农业发展的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越南和中国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出台系列促进农业的规划和政策,地方也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河江和广西接壤,地理条件、光照、温度、湿度、降雨等自然条件类似,农业产业结构相似,属于农业大省,农业年增速相似,为6.7-6.8%,第一产业占比大,广西为14.8%,河江更高为28.96%。2、为比较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水平,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政策支持、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主要农作物产量、农业发展的经济指标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七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以及农作物种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水平都比较高,两地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进农业的发展。但是河江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发展经济指标远远落后于广西,广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436元,而河江为6000元左右。3、从农业发展的投入水平、农业发展产出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到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1234A(28)0.3 75C(10)0.188C(10)0.313C(10)0.125C。利用模型测算,2017年广西农业发展水平总得分为64.73分,2018年总得分为67.81分,分别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前期和中期,两年间发展迅速。2017年河江省农业发展水平总得分为56.91分,2018年总得分为58.62分,表明还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步阶段,与广西有较大差距。4、分析了河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主要问题有: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突出、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发展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合作缺乏,产生原因包括历史原因、制度原因、思想原因、结构原因等。5、提出了加快河江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主要有:科学制定河江省农业发展目标;强化政策推动,如农村土地流转、农业风险保障体系、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等政策;规范发展与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发展结构转变;参考和借鉴广西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加大农业国际合作等。
陈月连[3](2020)在《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中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有果蔗和糖料甘蔗。广东省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湛江地区。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受阻,对经济的助力逐渐减弱。本研究以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的发展对策研究为核心,通过文献分析法、SWOT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分析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农户种植甘蔗意愿的影响因素,针对问题及种植意愿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为湛江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湛江市农户种植甘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成本投入、收益满意度、政府政策支持4个因素对农户种植甘蔗意愿有显着影响。因此,推动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2、通过研究湛江甘蔗种植业的现状,对比国内外甘蔗种植经验,分析目前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政策支持甘蔗种植业发展不够;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甘蔗生长;甘蔗种植地块分散,发展规模小;甘蔗糖分含量偏低,病虫害防治水平低;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机械化程度较低,未能形成规模化、片区化、集约化发展;甘蔗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等。3、要加快推动湛江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本文提出的建议及对策如下:第一,从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产业扶持等方面加大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蔗区基础设施两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推动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四,推进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发展。第五,推广甘蔗种植良种良法。第六,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第七,加强对蔗农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蔗农种植和管理水平。
蒋静慧[4](2020)在《广东云浮市新兴县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耕地减少、土地利用破碎化等问题也日益加剧。如何在保障农业生产活力的前提下,提高农业景观的生态性、安全性、可持续性,是业界需要研究的课题。农业作为中国广大乡村的基础产业,其观光农业、乡村文旅等新规划实践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打造一村一景,突出县域景观风貌特色,避免规划雷同化与均质化,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归纳比较、软件应用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与案例的剖析,探索构建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规划方法,进一步归纳提炼新兴县农业景观特征与要素,并在县域与村域两个空间层级景观规划加以实地规划论证。论文首先对中国农业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乡村建设的需求进行了讨论,对农业景观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梳理了相关农业景观的概念,明确了研究内容与方法。其次,探讨中国农业景观现状特点,以景观形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人居环境等理论作为茎络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借鉴了国内外的农业景观规划案例的经验,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传统文化理念、古代农业灌溉系统三个方面研究茎络理论的生成背景。重点分析新兴县农业景观格局中的茎络形态特征,从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构成内容、等级层次、服务功能以及生态循环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兴县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结合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11个自然村的实地调研,运用茎络模式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从县域和村域节点尺度对新兴县的农业景观要素进行了归类分析,总结出新兴县的农业相关景观特征。最后,以新兴县三叉坑地区作为实证对象,探讨村域尺度的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对三叉坑地区的农业景观进行了较为整体的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为新兴县其它村域的农业景观茎络模式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
陆赏铭[5](2020)在《归侨生计方式变迁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耿马华侨农场为例》文中提出生计方式作为一种生存手段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们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生计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否符合自己的生存需求。在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时,出于自身生存及发展的考虑,人们通常会改变原有的生计方式。为深入研究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与产生原因,以及探讨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耿马华侨农场为调查点开展研究。耿马华侨农场前身为原国营耿马农场、咖啡农场、云丰农场三个农场组成的新国营耿马农场,1978年接收并安置从越南回来的归侨之后更名为耿马华侨农场。归侨进入农场之后,由于身份的转变,其个体化的生计方式统一为农场集体化的生计方式,因此在后来的发展中,归侨的生计就是农场的生计。在不同时期,其所选择的生计方式也不一样,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地归侨的生计方式受到一些内部或者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迁。通过研究当地归侨的生计方式及其变迁过程,展现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之下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所选择的生计方式,以及在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之后发生变迁的过程,说明变迁过程所具有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同时分析影响当地归侨生计变迁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而内部因素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需要。农场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不同时期来自政策、市场方面的影响,还有当地职工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具体因素共同形成了推动其生计变迁的力量。通过探讨当地归侨生计变迁与农场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到目前存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利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去一一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农场获得良好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认为耿马华侨农场的生计方式是历史发展选择的结果,尤其在接纳安置归侨之后,其变迁过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时期的生存环境。归侨生计方式的变迁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推动了生计方式的转型升级。耿马华侨农场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包括政策实施与管理方面、基建配套与土地方面以及人口流失与老龄化方面等现实问题,成为制约耿马华侨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对资产进行统筹整合、建立符合市场标准的经营体系以及完善基建配套和服务等途径,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摆脱当前困境,进一步打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局面。
孙波,梁音,徐仁扣,彭新华,王兴祥,周静,李忠佩,赵学强[6](2018)在《红壤退化与修复长期研究促进东南丘陵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面临侵蚀、酸化、肥力衰减、重金属污染、季节性干旱等退化问题,造成红壤生态系统退化和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985年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建站以来,系统开展了红壤生态系统的长期观测和生态学基础研究,以及红壤退化与修复、耕地地力演变与提升、红壤养分循环与高效利用、红壤污染与治理、红壤生态农业模式与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在红壤发生方面,发现现代脱硅富铝化过程仍在继续,小流域土壤自然酸化速率较低;针对红壤农业利用中的加速酸化,研发了抑制质子产生和提升土壤抗酸化能力的新方法,挖掘了红壤区新的耐铝植物资源,揭示了植物耐铝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建立了红壤区土壤侵蚀多尺度监测方法,编制了土壤可蚀性因子分布图,查明了红壤侵蚀演变和崩岗发育机制,建立了侵蚀红壤的开发性治理模式;探明了红壤区季节性干旱发生规律,揭示了红壤孔隙形成机制以及不同尺度的水文通量,研发了农田水分高精度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建立了低丘红壤区高效节水农业模式;建立了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和稀土元素迁移预测模型,提出了红壤和水稻土安全阈值,集成了红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模式;查明了南方红壤地力和养分平衡的演变状况,揭示了红壤碳氮转化生物网络的驱动机制,提出红壤大团聚体生物培肥技术;创建了江西省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发展了红壤小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红壤区耕地质量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新一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沐坚[7](2018)在《中山市火龙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Foo-Lon’)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量天尺的栽培品种,是一种新兴的有良好保健功效的热带、亚热带水果。近年来,我国火龙果产业发展迅速,广东省是火龙果种植大省,中山市在火龙果种植及加工方面处于全省前列,然而目前产业发展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本文以中山市火龙果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调查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查和材料分析等方法,结合中山市火龙果生产及产业化经营的实际状况,梳理火龙果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针对以上问题,形成合理化建议,提出对策,为中山市火龙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中山市发展火龙果产业具有良好的优势。首先自然资源优势,光照热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有利于进行火龙果种植;其次地理位置优越,中山市交通发达,方便火龙果的供销与运输;最后,政府高度重视,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龙头企业如中山市万华农业有限公司、中山满源农业有限公司等,拥有火龙果生产示范基地。中山市火龙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政策扶持力度低,资金不到位;种植分布不均,未形成产业集群与区域辐射;产业规模较小,缺乏业内影响力强;营销策略滞后,知名品牌匮乏;培育技术落后,栽培标准不统一;全产业链规范不完善,产后深加工技术不足,技术支持体系不健全,智慧农业待加强。中山市火龙果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产业扶持力度,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与区域辐射;发展休闲农业,提高业内影响力;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打造火龙果品牌知名度;选育优质品种,实施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技术;形成产业链生产规范,拓展火龙果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引进技术设备,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完善火龙果技术支持体系。
张惠春[8](2014)在《对江城县进行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思考》文中指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生产进步,进行农业高产创建一直是江城县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指导理念。江城县位处云南省南部,降雨充沛,光照充足,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本文即从江城县的实际出发,分析解读江城县如何进行水稻高产创建,并且对于其经验总结进行推广。
薛剑[9](2014)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本研究在辨析现有相关高标准农田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长与耕地质量条件的关系,科学界定“高标准农田”的内涵,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方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空布局方法和建设措施,并以黑龙江富锦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检验和论证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标准农田是在一定时期内,满足区域内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以持续利用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并非一定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早能灌、涝能排”的“十全十美”农田,只要耕地质量条件能够满足当地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就是高标准农田。2.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是确定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基础。因此,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基于当地气候适宜性的区域标准耕作制度的主要作物,以及这些作物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本文综合有关农业区划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等12个高标准农田类型区,分析区域自然禀赋对耕地质量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区域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也指出了影响区域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的限制性因素及其相应的改造改良措施。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包括空间布局、时序安排和建设措施等三项主要任务。在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上,首先通过“一票否决”将空间不稳定的区域排除,即将有可能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或灾害损毁的耕地排除在外,以免造成建设的过程性浪费;其次,将现有耕地质量条件与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进行比对,将已达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耕地直接认定为高标准农田,不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第三,分析影响区域主要栽培作物生长的因素,排除那些存在明显限制性因素且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可改造的耕地;以上三步排除的耕地之外的区域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建设时序的安排,通过空间稳定性评价方法,按照空间稳定性分级次序确定。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的建设措施的确定,首先需要诊断影响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因素,借鉴现有土壤改良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科学高效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4.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证明,富锦市旱地与水田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是不同的。由于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自然降水完全满足玉米的水分需求,并不需要灌溉,旱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需要考虑灌溉系统。但若种植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修建灌排系统。无论旱地还是水田都需要合理确定耕作田块大小以便提高耕作效率。对于在岗地上开垦黑土、白浆土而来的早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进行土地大平整,因为平整土地容易破坏黑土层。根据拟定的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衡量现有耕地,现有高标准农田以旱地为主,占高标准农田总量的99.77%,水田只占高标准农田的很小部分。而富锦市水田占耕地面积的30.91%,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8.95%,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0.1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评价结果,是因为分布在岗地上的旱地种植玉米,土壤没有限制,水分靠天然降水可以满足,排水靠自然地形也没有限制,没有灌溉与排水设施也符合高标准农田标准。而当地的水利工程不完善,对于水田来说,就达不到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还证明,现有高标准农田并非全是农用地分等中的“最优等别”,还包括“次优等别”,这说明,农用地分等成果只是认定高标准农田的重要参考。认定高标准农田,需要比对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需求和耕地质量条件。调研发现,目前富锦市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些项目位于根据本文确定的高标准农田标准认定的现有高标准农田内,存在着“超高标准建设”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5.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必须分区域确定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本研究将全国划分了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差异还是很大,因此所提出的区域高标准农田的标准还是很笼统,特别需要更详细的分区来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和待建区的改良或建设措施。6.本文关于高标准农田的空间布局只是考虑到不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和灾毁,而要保证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还应该考虑其他资源环境要素,特别是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如果区域内总体上水分不富裕,而依靠打井开采地下水,从“标准”上判断,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属于“高标准”,但这种耗竭地质储水的做法就不是可持续的。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必须在将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深入研究。
吴良泉[10](2014)在《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生产方式和规模化生产的肥料工业之间的矛盾要求区域配肥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本文在明确了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施肥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研究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区域的磷肥和钾肥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磷肥恒量监控建立了大区域的磷肥推荐技术指标;基于钾肥肥效反应建立了大区域的钾肥推荐技术指标;并结合区域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等特点制定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区域的肥料配方与施肥建议。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农学和经济效应。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整理与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7081、4232和9608个玉米、小麦和水稻田间肥效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玉米、小麦和水稻施磷增产效果显着,其中小麦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最佳(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小麦的平均增产量为0.9t ha-1,增产率为18.8%,缺磷区相对产量为85.8%,磷肥的农学效率为8.8kg kg-1),玉米次之(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玉米的平均增产量为1.1t ha-1,增产率为15.7%,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8.0%,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2.4kg kg-1),水稻较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下全国水稻的平均增产量为0.8t ha-1,增产率为12.8%,缺磷区的相对产量为89.9%,磷肥的农学效率为13.1kg kg-1)。在玉米上,表现为东北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的增产效果要高于华北夏玉米区;在小麦上,表现为华北灌溉冬麦区的增产效果略低于其它区域;在水稻上,表现为东北单季稻区和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的增产效果较好,江南华南单双季稻区和西南高原山地单季稻区的增产效果较差;长江流域中游单双季稻区的早稻施磷效果大于晚稻。作物的施磷效应一方面受到土壤速效磷状况的直接影响,随着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高,施磷的增产效应呈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受到不同生产体系和种植制度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和水份的影响。(2)通过整理与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3124、3924和9490个玉米、小麦和水稻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处理相比,东北春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华北夏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玉米施钾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4.0%,4.3%,14.7%,19.4%;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全国小麦施钾的平均增产量为0.7t ha-1,增产率为12.5%,缺钾区相对产量为90.0%,钾肥农学效率为7.2kgkg-1;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全国水稻施钾的平均增产量为0.8t ha1,增产率为12.5%,缺钾区的相对产量为90.1%,钾肥农学效率为9.1kg kg-1。本研究发现钾肥肥效反应仅部分受到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站点属性(例如县域,品种,土壤类型和年份等因素)的差异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钾肥的增产效应,随着产量水平的升高,施钾的增产效果更佳。(3)通过44个夏玉米田间试验的955组植株磷测试数据和56个夏玉米田间试验的953组植株钾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前优化施肥下夏玉米生产1吨籽粒需磷(P)和钾(K)量分别为3.20kg和15.0kg。单位籽粒产量需磷量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原因是收获指数的增加与籽粒磷浓度的下降;单位籽粒产量需钾量随着产量水平相对稳定,这主要是收获指数增加和秸秆钾浓度增加(由14.0g kg-1增加到18.1g kg-1)相互抵消而籽粒钾浓度基本维持在3.2g kg-1所造成的结果。(4)在建立了大区域磷素肥力分级指标和明确了作物磷素需求量的基础上,基于磷肥恒量监控建立了区域的磷肥推荐技术指标;同时基于钾肥肥效反应建立了区域的钾肥推荐技术指标。结果显示,我国玉米12个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5kgP2O5ha-1(46-123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54kg K2O ha-1(30-64kg K2O ha-1);7个小麦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7kg P2O5ha-1(55-88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50kgK2Oha-1(33-59kg K2O ha-1);8个水稻施肥亚区的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71kg P2O5ha-1(59-84kg P2O5ha-1),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62kg K2O ha-1(45-80kg K2O ha-1)。(5)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养分推荐用量及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的差异,根据“大配方、小调整”的技术思路确定了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不同生态区域的肥料配方及施肥建议。在12个玉米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6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12个基追结合施肥下的配方和4个一次性施肥配方;7个小麦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9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7个基追结合施肥方式下的配方和2个一次性施肥配方;8个水稻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1个区域肥料配方,其中包括7个高浓度配方和4个中浓度配方。(6)通过2011-2013年的178组田间试验证明,“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比习惯施肥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玉米上(n=63),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9.0-11.4%、氮肥利用效率提高18-22%、经济效益提高1255-1433Yuan ha-1;在小麦上(n=36),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7.6-11.7%、氮肥利用效率提高29-35%、经济效益提高1476-1688Yuan ha-1;在水稻上(n=79),该技术比农民习惯处理的产量提高8.3-10.5%、氮肥利用效率42-48%、经济效益提高2044-2388Yuan ha-1。
二、贵港赤红壤示范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大面积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港赤红壤示范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大面积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2)越南河江省与中国广西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
1.2.2 关于越南农业发展的研究 |
1.2.3 关于广西自治区农业发展的研究 |
1.2.4 关于中国和越南农业合作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政策演变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业经济学理论 |
2.1.2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产业结构理论 |
2.1.5 比较优势理论 |
2.2 河江省农业发展的政策演变 |
2.2.1 国家层面的政策 |
2.2.2 地方性政策 |
2.3 广西农业发展的政策演变 |
2.3.1 国家层面的政策 |
2.3.2 地方性政策 |
第三章 两省农业发展水平测度的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
3.1 农业发展水平测度的理论框架 |
3.1.1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
3.1.2 农业发展的政治支持 |
3.1.3 农业发展的投入水平 |
3.1.4 农业发展的产业化水平 |
3.1.5 农业发展的经济指标 |
3.1.6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
3.2 农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选取 |
3.3 农业发展评价方法选择 |
3.3.1 构建评价模型 |
3.3.2 指标分值计算方法 |
3.3.3 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设定 |
第四章 河江与广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比 |
4.1 河江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4.1.1 河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4.1.2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4.2 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现状比较 |
4.2.1 自然条件 |
4.2.2 政策支持 |
4.2.3 农业投入水平 |
4.2.4 农业产业化水平 |
4.2.5 主要农作物类型及产量 |
4.2.6 河江与广西农业发展的经济指标 |
4.2.7 河江与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
4.3 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指标标准值及权重确定 |
4.3.3 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
第五章 河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5.1 河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突出 |
5.1.2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
5.1.3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
5.1.4 农业发展基础设施落后 |
5.1.5 农业国际合作缺乏 |
5.2 河江省农业发展滞后问题的成因 |
5.2.1 历史原因 |
5.2.2 制度原因 |
5.2.3 思想原因 |
5.2.4 结构原因 |
第六章 提升河江省农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
6.1 科学制定河江省农业发展目标 |
6.1.1 短期目标 |
6.1.2 长期发展目标 |
6.2 强化政策推动 |
6.2.1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
6.2.2 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
6.2.3 增加农业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 |
6.3 规范发展与调动农民积极性 |
6.3.1 工业化规范农业发展 |
6.3.2 构建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
6.3.3 调动农民发展积极性 |
6.4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
6.4.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
6.4.2 推动科技成果应用 |
6.4.3 加强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 |
6.5 农业发展结构转变 |
6.5.1 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
6.5.2 改革农业管理体制 |
6.5.3 科学规划农业生产模式 |
6.6 推动农业国际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3)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综述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实地调查法 |
2.2.3 实证分析法 |
2.2.4 SWOT分析法 |
2.3 技术路线 |
3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
3.1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及糖业发展概况 |
3.1.1 湛江市甘蔗种植面积及产区分布 |
3.1.2 近几年种植的部分品种情况 |
3.1.3 甘蔗种植效益 |
3.1.4 对甘蔗种植灾害风险的防范 |
3.1.5 湛江市甘蔗机械化发展概况 |
3.1.6 蔗糖业的加工现状 |
3.2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SWOT分析 |
3.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3.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3.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3.2.4 威胁分析(Threats) |
3.2.5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SWOT矩阵分析 |
3.3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府政策支持甘蔗种植业发展不够 |
3.3.2 甘蔗糖分含量偏低,病虫害防治水平有待提高 |
3.3.3 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3.3.4 机械化程度较低 |
3.3.5 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小 |
3.3.6 甘蔗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 |
4 湛江市农户种植甘蔗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调查数据来源 |
4.2 基本情况分析 |
4.2.1 农户基本情况 |
4.2.2 农户甘蔗种植情况 |
4.2.3 甘蔗种植生产收益 |
4.2.4 甘蔗种植及收获方式 |
4.2.5 外部环境 |
4.2.6 蔗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
4.3 蔗农种植意愿的实证分析 |
4.3.1 变量说明 |
4.3.2 模型分析与讨论 |
4.3.3 实证分析小结 |
5 湛江发展甘蔗种植业的对策及建议 |
5.1 加大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户甘蔗种植意愿 |
5.1.1 提供政策支持,提高相关补助标准 |
5.1.2 加大甘蔗产业扶持力度,推广农业种植保险 |
5.2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
5.2.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
5.2.2 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
5.3 推动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3.1 推动甘蔗种植规模化发展 |
5.3.2 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
5.3.3 加强派砍运的管理,稳定甘蔗收购市场秩序 |
5.4 推广甘蔗种植的良种良法 |
5.4.1 优化甘蔗品种结构布局 |
5.4.2 加强良种的选育和推广 |
5.4.3 配套的优良栽培方法 |
5.4.4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
5.5 加快推动甘蔗种植机械化发展 |
5.5.1 加大宣传与技术培训力度 |
5.5.2 加大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 |
5.5.3 着力解决机地矛盾问题 |
5.5.4 推动蔗糖企业升级改造 |
5.6 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 |
5.6.1 引进技术型人才优化农业队伍结构 |
5.6.2 增加甘蔗研究科研经费 |
5.6.3 加大交流合作力度 |
5.7 加强对蔗农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蔗农种植和管理水平 |
5.7.1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7.2 依托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5.7.3 依托湛江市高等院校,加强甘蔗种植业的技能培训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广东云浮市新兴县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时代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业 |
1.3.2 农业景观 |
1.4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4.1 国外农业景观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农业景观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景观茎络理论及相关案例概述 |
2.1 农业景观研究概述 |
2.1.1 农业的发展 |
2.1.2 农业景观的内涵 |
2.1.3 农业景观的现状 |
2.2 相关农业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景观形态学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人居环境理论 |
2.2.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
2.3 农业景观规划相关案例 |
2.3.1 台湾省云林县 |
2.3.2 日本水上町 |
2.3.3 江西省婺源篁岭 |
2.3.4 台湾省宜兰县 |
2.3.5 四个案例的启示 |
2.4 农业景观茎络理论生成背景 |
2.4.1 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
2.4.2 传统文化中的理念 |
2.4.3 古代农业灌溉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茎络模式规划方法 |
3.1 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景观等级层次 |
3.1.1 茎络模式的县域尺度 |
3.1.2 茎络模式的村域尺度 |
3.1.3 茎络模式的节点尺度 |
3.2 新兴县农业景观格局 |
3.2.1 新兴县区位概况 |
3.2.2 新兴县农业资源现状分析 |
3.2.3 新兴县农业景观茎络特征 |
3.3 农业景观的茎络模式的内容 |
3.3.1 茎络模式的构成 |
3.3.2 茎络模式的应用 |
3.3.3 茎络模式多阶段规划 |
3.4 农业景观的服务功能 |
3.4.1 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 |
3.4.2 农业景观的生态功能 |
3.4.3 农业景观的美学功能 |
3.4.4 农业景观的经济功能 |
3.4.5 农业景观的社会功能 |
3.5 农业景观生态循环 |
3.5.1 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
3.5.2 再生和非再生循环原理 |
3.5.3 再生循环农业生态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构成要素 |
4.1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历史要素 |
4.1.1 新兴县农业环境的形成 |
4.1.2 新兴县多元地域文化的融合 |
4.2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地理要素 |
4.2.1 地貌形态 |
4.2.2 水系水文 |
4.2.3 土壤类型 |
4.2.4 气候特点 |
4.2.5 物候特征 |
4.3 云浮新兴县农业景观人文要素 |
4.3.1 人文风景 |
4.3.2 饮食文化 |
4.3.3 农俗活动 |
4.4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农田类型 |
4.4.0 农田 |
4.4.1 鱼塘 |
4.4.2 菜地 |
4.5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耕作制度 |
4.5.1 轮作制度 |
4.5.2 间作制度 |
4.6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聚落空间 |
4.6.1 聚落中的农业生产空间 |
4.6.2 民居中的农业活动空间 |
4.6.3 农俗仪式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浮市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规划 |
5.1 三叉坑农业景观茎络结构 |
5.1.0 三叉坑区位概况 |
5.1.1 三叉坑农业景观“茎”要素 |
5.1.2 三叉坑农业景观“络”要素 |
5.2 云浮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规划原则 |
5.2.1 系统性原则 |
5.2.2 生态性原则 |
5.2.3 人本性原则 |
5.2.4 经济性原则 |
5.3 云浮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规划策略 |
5.3.1 三叉坑农业景观发展目标 |
5.3.2 三叉坑农业景观格局规划 |
5.3.3 三叉坑农业景观布局构思 |
5.4 云浮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专项设计 |
5.4.1 耕地保护与提升 |
5.4.2 林地的保护 |
5.4.3 缓冲带景观设计 |
5.4.4 道路景观设计 |
5.4.5 溪塘生态工程设计 |
5.4.6 聚落农业景观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归侨生计方式变迁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耿马华侨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
(二)西南地区边民流动史概况 |
二、学术回顾 |
(一)华侨农场归侨研究现状 |
(二)生计变迁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区域概况 |
第二节 自然环境 |
第三节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耿马华侨农场人口源流 |
第一节 人口来源 |
第二节 归侨结构 |
第三节 归侨安置 |
第三章 农场归侨生计方式及其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纯农业生产 |
一、粮食作物种植 |
二、经济作物种植 |
三、养殖业 |
四、农业生产设备 |
第二节 华侨农场时期从纯农业到工农业相结合 |
一、产业重心的转移 |
二、制糖工业的发展 |
三、工业技术的转型升级 |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下的多元混合生计方式 |
一、新作物种植 |
二、农业合作社 |
三、其他生计方式 |
第四章 影响归侨生计方式选择及其变迁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因素 |
一、地理环境影响 |
二、自然灾害影响 |
三、气候变化影响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因素 |
一、政策因素 |
二、市场因素 |
第三节 自身因素 |
第五章 归侨生计变迁与农场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耿马华侨农场经济发展困境 |
一、政策实施与管理问题 |
二、基建配套与土地问题 |
三、人口流失与老龄化问题 |
第三节 经济建设与发展对策 |
一、对农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方式 |
二、对资产进行统筹整合 |
三、建立符合市场标准的经营体系 |
四、完善相关基建配套和服务 |
五、小结 |
结论 |
一、生计变迁是历史发展及选择的结果 |
二、生计变迁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合力影响所导致 |
三、生计变迁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红壤退化与修复长期研究促进东南丘陵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在红壤发生方面,发现现代气候条件下红色风化壳的脱硅富铝化过程仍在继续,但小流域土壤自然酸化速率只有传统估计量的一半 |
2 在红壤加速酸化阻控方面,研发了抑制质子产生和提升土壤抗酸化能力的新方法,挖掘了红壤区新的耐铝植物资源,揭示了植物耐铝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3 建立了红壤区土壤侵蚀多尺度监测方法,编制了土壤可蚀性因子分布图,揭示了红壤侵蚀演变和崩岗发育机制,建立了侵蚀红壤的开发性治理模式 |
4 查明了红壤区季节性干旱发生规律,揭示了红壤孔隙形成机制以及不同尺度的水文通量,研发了农田水分高精度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建立了低丘红壤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
5 建立了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和稀土元素迁移预测模型,提出了红壤和水稻土安全阈值,集成了红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模式 |
6 查明了红壤地力和养分平衡的演变状况,揭示了红壤有机质和养分转化的微生物机制,阐明了水热条件对土壤碳氮转化核心菌群演替的驱动作用,提出红壤大团聚体生物培肥技术 |
7 长期持续提升红壤退化的治理水平,创建了江西省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发展了红壤小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8 结语 |
(7)中山市火龙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火龙果概述 |
1.1.1 火龙果肉质概述 |
1.1.2 火龙果栽培特性 |
1.1.3 火龙果的种植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火龙果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火龙果研究现状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中山市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 |
2.1 中山市概况 |
2.1.1 中山市地理概况 |
2.1.2 自然资源概况 |
2.1.3 农业概况 |
2.2 中山市火龙果的生产状况 |
2.2.1 火龙果的种植现状 |
2.2.2 火龙果的市场现状 |
2.3 火龙果产业发展优势 |
2.3.1 区位优势 |
2.3.2 产业优势 |
2.3.3 产后加工 |
3 中山市火龙果产业发展及问题解析 |
3.1 火龙果产业化状况 |
3.1.1 火龙果主要销售模式 |
3.1.2 火龙果产业链 |
3.2 中山市火龙果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
3.2.1 市场需求旺 |
3.2.2 南果北上市场潜力大 |
3.3 中山市火龙果产业发展趋势 |
3.4 中山市火龙果产业发展问题解析 |
3.4.1 缺乏品牌效应市场价格限制较大 |
3.4.2 种植投资成本高,新品种培育能力不足,栽培标准不一 |
3.4.3 产业链标准化尚未形成 |
3.4.4 栽培方式创新力和轻简化不足 |
3.4.5 火龙果深加工品推广不足 |
3.4.6 土地资源要素对农村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
4 中山市火龙果产业发展对策 |
4.1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产业扶持 |
4.2 创新乡村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
4.3 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培育农业经济新动力 |
4.4 精选优质品种,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
4.5 完善火龙果技术支持体系 |
4.6 规范种植用地,聚集连片作业,形成规模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对江城县进行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策指导农业,确立组织领导机构和农业指导方针 |
二、进行优质水稻培育,加强水稻栽培技术 |
三、开展综合种植,统一治理病虫害等问题 |
四、集成高产技术的运用 |
五、总结 |
(9)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基础理论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研究 |
3.1 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过程 |
3.2 满足作物高产稳产需求的农田条件 |
3.3 提高耕作效率所需的农田条件 |
3.4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研究 |
4.1 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序 |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 |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安排 |
4.4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措施 |
4.5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 |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 富锦市自然条件分析与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评价 |
5.3 富锦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5.4 富锦市农田稳定性评价 |
5.5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确定 |
5.6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论文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10)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 |
1.2.2 肥效反应 |
1.2.3 作物养分需求规律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施磷效应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中国玉米施肥分区 |
2.2.2 数据来源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区域玉米施磷效应 |
2.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对玉米施磷效应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不同区域小麦施磷效应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区域小麦施磷效应 |
3.3.2 土壤有效磷含量对小麦施磷效应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不同区域水稻施磷效应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区域水稻施磷效应 |
4.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对水稻施磷效应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施钾效应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钾肥施用现状调查 |
5.2.2 田间肥效试验 |
5.2.3 取样和实验室分析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当前农民施钾现状 |
5.3.2 不同区域玉米施钾效应 |
5.3.3 玉米施钾增产效应的变异来源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不同区域小麦施钾效应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区域小麦施钾效应 |
6.3.2 土壤有效钾含量对小麦施钾效应的影响 |
6.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小麦施钾效应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不同区域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7.2.2 数据来源 |
7.2.3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区域水稻施钾效应 |
7.3.2 不同区域土壤有效钾含量对水稻施钾效应的影响 |
7.3.3 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水稻施钾效应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的磷素需求规律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数据库来源 |
8.2.2 植株分析 |
8.3.3 数据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产量、磷浓度和磷吸收 |
8.3.2 不同磷管理策略下的磷需求 |
8.3.3 优化施磷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磷需求 |
8.3.4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磷累积动态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不同产量水平夏玉米的钾素需求规律 |
9.1 前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数据库来源 |
9.2.2 植株分析 |
9.3.3 数据分析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产量、钾浓度和钾吸收 |
9.3.2 不同钾管理策略下的钾需求 |
9.3.3 优化施钾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钾需求 |
9.3.4 不同产量水平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钾累积动态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十章 中国玉米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0.1 前言 |
10.2 材料方法 |
10.2.1 中国玉米施肥分区 |
10.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0.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0.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0.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0.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0.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0.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0.4 讨论 |
10.4.1 区域间养分推荐用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
10.4.2 玉米配方设计中氮肥基追分配的问题 |
10.4.3 大配方与小调整的关系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中国小麦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1.1 前言 |
11.2 材料方法 |
11.2.1 中国小麦施肥分区 |
11.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1.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1.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1.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1.3 结果与分析 |
11.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1.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1.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1.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1.4 讨论 |
11.4.1 我国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 |
11.4.2 我国小麦生产中磷肥的合理施用 |
11.4.3 我国小麦生产中钾肥的合理施用 |
11.5 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国水稻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
12.1 前言 |
12.2 材料方法 |
12.2.1 中国水稻施肥分区 |
12.2.2 不同区域氮肥总量控制 |
12.2.3 不同区域磷肥恒量监控 |
12.2.4 不同区域钾肥肥效反应 |
12.2.5 区域大配方设计及小调整方案 |
12.3 结果与分析 |
12.3.1 不同区域氮肥推荐用量 |
12.3.2 不同区域磷肥推荐用量 |
12.3.3 不同区域钾肥推荐用量 |
12.3.4 不同区域的大配方 |
12.4 讨论 |
12.4.1 我国水稻氮磷肥的合理施用 |
12.4.2 中低浓度水稻配方肥的设计与高产条件下钾肥用量的调整 |
12.5 小结 |
第十三章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试验验证 |
13.1 前言 |
13.2 材料与方法 |
13.2.1 数据来源 |
13.2.2 试验设计 |
1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3 结果与分析 |
13.3.1 “大配方、小调整”与农民习惯在肥料用量上的差异 |
13.3.2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3.3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增收效果 |
13.3.4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3.4 讨论 |
13.4.1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增产增效原因分析 |
13.4.2 “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的应用前景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14.1 综合讨论 |
14.2 主要结论 |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贵港赤红壤示范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大面积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浦北县百香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熊晓兰. 广西大学, 2021
- [2]越南河江省与中国广西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D]. 范光卿. 广西大学, 2020(07)
- [3]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陈月连. 广西大学, 2020(07)
- [4]广东云浮市新兴县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方法研究[D]. 蒋静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归侨生计方式变迁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耿马华侨农场为例[D]. 陆赏铭. 广西民族大学, 2020
- [6]红壤退化与修复长期研究促进东南丘陵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J]. 孙波,梁音,徐仁扣,彭新华,王兴祥,周静,李忠佩,赵学强.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7)
- [7]中山市火龙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张沐坚.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对江城县进行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思考[J]. 张惠春. 农民致富之友, 2014(22)
- [9]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D]. 薛剑.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10]基于“大配方、小调整”的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配肥技术研究[D]. 吴良泉.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