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与京冀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潘越[1](2021)在《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各自为政”和游客出行的“两极化”已成为制约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结合理论研究的网络化转化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实践需求,提出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网络结构及其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研究的构建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区域性旅游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流动空间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旅游供求均衡理论以及机器学习理论等理论,对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进行探究。遵循“研究框架-实证研究-优化提升”的逻辑思路,其中研究框架部分以“网络结构构建→结构特征提取→响应效果检验→响应系统模拟”的递进式思路成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特定区域为研究范围,以区域内城市为节点,融合网络、交通、气象以及统计年鉴等多源异构数据,对区域O-D旅游吸引力作用强度进行测算,进而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为下文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奠定基础。第二,剖析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围绕“空间差异-空间关联-空间集聚”构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的特征提取框架,分别构造原值、二值、Top三种网络形式,综合运用GIS数据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等,互补揭示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构特征。第三,检验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基于游客流动倾向视角,探讨旅游吸引力网络的空间效率。以“百度指数-网络关注度”为O-D游客流动倾向对流数据来源,构建区域游客流动倾向网络,在明晰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体系的交互响应机理的基础上,多维尺度探讨二者响应效果。第四,建立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预测模型。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筛选区域旅游吸引力影响核心指标;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运行机理。进而未来可通过设定不同情境,预测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为对策建议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第五,开展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典型案例区,以“五一”小长假为研究时段,构建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多角度、全方位剖析区域网络结构特征,探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并根据测算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为京津冀地区旅游一体化的理论构建与战略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第六,提出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水平提升对策。根据理论研究与实证结果,结合现实政策确立,从统筹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合理优化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科学引导区域旅游者行为、加快推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对策解析,力求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的最佳匹配。
徐小云[2](2021)在《京津冀流通业协同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极之一,是提升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为国家层面的规划,表明了在当下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协同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行离不开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业在三地间的协同发展是推进区域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国家一直重视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颁布出台各项政策促进流通业的向好发展。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背景下,流通业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推进流通业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基础理论。然后从流通业子产业的角度切入,将流通业定义为覆盖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这三大子产业的集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内涵:京津冀流通业通过内部子产业在不同的地区配置资源以及在子产业与子产业之间展开合作这两个维度,从而实现京津冀流通业系统整体发展的有序性。其次,本文具体分析了流通业在三地协同的发展环境。依据上述两个维度分别分析了京津冀流通业子产业自身在区域内协同和区域内子产业间协同的发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京津冀流通业的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模型。下一步是对京津冀流通业进行定量测度,在测得京津冀流通业整体协同水平的前提下,从子产业自身在区域内的协同和区域内子产业间的协同两个角度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京津冀流通业的协同水平。结果显示,一方面子产业自身在区域内的协同水平表现为:(1)物流业在京津冀三地间发展进程不一,协同增速放缓;(2)批发业在京津冀三地内的协同性整体水平不高。而另一方面区域内子产业间的协同水平则表现为:(1)区域物流与本地零售业协同水平较低、区域物流与区域批发协同进程稳定上升;(2)区域批发业与本地零售业协同进程尚未稳定,产业间协同水平波动大。进一步的,根据上述实证结果得出了影响子产业内部协同的具体原因。最后,本文从京津冀流通业子产业具体协同的方式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协同的对策建议。
张晓茜[3](2021)在《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标准的发布,促进了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体现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取得新的进展。准确、客观地评价分析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水平,精准地找出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进而根据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与对策,对提升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高效安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丰富和扩展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围绕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测度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评价体系,基于2013-2018年北京、天津、河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相关数据,采用DEA模型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测度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对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2013年后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显着提高,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以来,交通一体化取得很大进展,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发展条件。(2)研究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分析和总结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的主要因素,采用基于离差最大化法的突变级数模型,从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以及配送管理三个角度,构建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2018年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的态势,三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差距较小;其中北京仓储管理安全性水平不断提高,天津、河北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安全性水平不断提高。(3)研究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耦合协调度:构建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冷链物流安全性相互作用以及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进行整体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京津冀三地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耦合度呈现高水平耦合状态,京冀两地的耦合度相对平稳,天津耦合度浮动较大;2013-2018年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耦合协调度处于优质协调状态,反映出京津冀农产品物流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地整体上协调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成为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提高的关键。
钟蕾,李杨[4](2020)在《设计视阈下的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梳理京津冀地区文旅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理论研究,以及对已有文旅产品项目的设计成果、实践成果的现象、问题、趋势分析,探寻基于设计视角下的京津冀文旅产品创新研究的理论方向。方法以时间轴线,纵向梳理围绕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的政策与标志性事件,以由政策引申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京津冀文化协同及旅游协同的一系列建设发展路线。在政策及地方政府各类实践项目的双向作用下,由事实数据反向推导设计视阈作用下,京津冀文旅协同获得的创新发展路径与方法。在基于对受众人群的数据调研基础上,明确一些设计视角下京津冀文旅协同具体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结论通过文献梳理获知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是我国北方建设规划至关重要的步骤。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会学、旅游学、管理学领域。对文旅产品的创新方法阐述也多集中于政策制定、社会管理学领域的策略研究等。设计学虽已在更具体的文化艺术、文化遗产、民俗民艺、工业遗产等文旅资源及产品中植根深入,并且涉及到文化IP、文博会等多个领域的实践创新,但站在京津冀文旅协同层面的设计理论研究仍相对匮乏。可通过系统探讨与内容梳理,获知基于协同层面与不同时间段划分下的京津冀文旅资源,从而积极探索更大的设计边界与研究领域。
黄华[5](2020)在《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京津冀三地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矛盾突出,有些方面甚至呈现出“断崖式”落差,是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典型代表。如何促进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力推进三地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环境等社会事业发展,已经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学术界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视角研究京津冀这一热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则非常鲜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对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和方法论指导意义。本文以社会公平为视角,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共享发展为价值导向,以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实论证,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和京津冀区域有关数据,充分论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以及实现均等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客观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和时空演变格局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与实现路径提供精准问题靶向。核心概念是论文展开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是立论的重要根据。本文首先在阐释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和均等化的基础上,揭示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具体实践。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理论探讨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形成了以“生产公平”“分配公平”“制度公平”为主要内容,以“历史性”“相对性”“人本性”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经过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实践,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公平理论得到再次发展和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苏联成功经验并认真吸取其失败教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形成了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本质内涵,以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制度正义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明了保障公平权利、促进社会公平、重视分配正义的价值导向,并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蕴含的公平、正义观点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同时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指导京津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时代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深入认识和积极实践。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践行,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破解制约因素,寻找求解路径是论题研究的原动力。本文在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后,明确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系统回顾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客观梳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新进展,归纳总结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难点,阐述存在着:地区间利益博弈未消失、重点领域立法尚待突破、法律位阶和效力尚不高、公众参与机制尚不健全、立法评估机制有待完善等权利和规则公平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跨区域政府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力和资源配置不均衡、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差距明显等机会公平方面的问题,前瞻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举措。为深入把握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熵权法、综合指数得分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实证方法,分析京津冀区域地级市层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时间序列与空间格局演化情况。在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定性和定量分析后,论证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城镇结构失衡、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探寻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提供精准问题靶向。在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应然理论论证,并对其现状进行实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京津冀基本公平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和其构想,即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指导,第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第二,要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经;第三,要构建政府间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政府顶层设计是推进京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组织保障;第四,加快完善京津冀协同立法机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体系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保障。第五,加强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等,进一步完善财政、户籍等配套政策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第六,要推行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群发展新模式,统筹协调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合作是兼顾效率与公平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均等化的秩序保证。总之,京津冀在地理区位上紧密相连、经济发展上彼此依赖、人文精神上相互融合,决定了京津冀作为密切联系的共同体,必须协同发展,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论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特征及时代内涵,阐述其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在论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均等化的构想,旨在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有效途径和发展模式,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孙振杰[6](2020)在《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业具有广泛关联、综合性强的特点,不仅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密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与相关产业融合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综合功能正在逐步显现。旅游业发展已进入了“大旅游”时代,功能不断多元化,发展目标不仅包括经济目标,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目标;面向新时代,旅游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党十八大及以后提出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给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共生理论主要用于研究生物种群之间物质能量交流关系,为认识旅游业与相关各方面的关联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目前的旅游共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和城市旅游共生、旅游产业和企业共生、旅游资源和产品共生等方面,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理论框架。长期以来对旅游发展与“五位一体”各方面共生研究的不充分导致旅游业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面向旅游发展的新时代,迫切需要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加强旅游发展与各方面的协调共生,在“五位一体”建设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本文遵循“协调共生、协同共赢”理念,将旅游发展的定位提高到社会经济整体的高度,把旅游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各方面对接,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及其协调演化的理论框架,并以京津冀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实现“大旅游”管理。全文共分为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理论构建、实证分析、结论与展望四个部分,包括八章内容,具体如下:研究背景与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第一、二章,指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说明了研究背景与缘起,论述了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提出过程及研究意义、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了共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生物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含义,回顾共生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情况,综述了旅游共生相关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然后概括介绍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其他基础理论。理论构建部分包括第三、四章,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及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首先界定了旅游共生、旅游共生单元、旅游共生体系统、旅游共生度与共生系数等概念,在研究旅游共生的现实表现和基础动因、旅游共生关系的主要类型、旅游共生体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然后通过分析旅游共生关系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上演化的不同特征,提出运用共生度和共生系数判定两个维度上旅游共生关系演化状态的方法,阐释其演化机制,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实证分析部分包括第五、六、七章,是对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外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及评价的研究。首先解释了京津冀旅游共生的基础,研究了京津冀旅游行业共生体和旅游市场共生体的时空演化情况,从京津冀旅游协同过程及进展和构建旅游发展指数角度,整体上认识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然后把京津冀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各方面分别视为单个共生单元,从共生关系、共生体的时空演化等角度分别对京津冀旅游-经济、旅游-政治、旅游-文化、旅游-社会和旅游-生态共生体展开研究;最后,对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状态和关联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分析旅游共生体系统演化中的主要风险,提出了促进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的对策措施。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即第八章。该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1)运用共生理论把各种旅游关联现象抽象为旅游共生单元的共生关系,能够整合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既包括旅游内部的共生体系统,也包括对接“五位一体”各方面形成的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2)旅游共生关系在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两个维度上都形成了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任何共生关系都是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组合。(3)旅游共生体演化是共生单元通过相互适应走向协调关系的过程,实质上是旅游共生关系在两个维度上的协调演化,用共生度和共生系数指标的正负值、大小比较等标准可以判定旅游共生体协调演化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状态。(4)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演化过程顺利,旅游行业共生体形成了一体化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旅游市场共生体正在向高水平的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演化。(5)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整体处于明显的进化过程,表现为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体和旅游-社会共生体进化良好,旅游-政治共生体和旅游-文化共生体进化较好,旅游-生态共生体进化一般;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关联协调度,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李晓娜[7](2020)在《京西南交界地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研究 ——以韩村河镇为例》文中提出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央已连续17年一号文件中关注农村发展问题,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工作的重点问题。新型农村社区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是推进乡村战略的关键环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打破了传统村庄的壁垒,是由单个村庄或者多个村庄所形成的的新型社区,是整合各类资源所形成的新的农民农村生产共同体。北京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直在不断向前推进中,从实施效果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多只从改善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入手,居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但实践中发现,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具有地域性、实际性、政策性等特点,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有整体化、系统化思维,要结合区域角度和村庄自身发展进行规划,要立足现状,因地制宜进行规划。本文主要是在京津冀协同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北京西南交界地区韩村河镇的村庄进行追踪调研,探讨与分析目前北京西南交界地区平原型村庄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研究出适合于交界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策略。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要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和交通条件,从区域和微观角度综合考虑,探索以政治,生态,社会,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为主,经济目标为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规划中要重视城乡区域统筹与地区间的联动协作,要重点关注和解决乡村记忆和新时代建设中的乡村文化、生态领域问题,在生态景观营造、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文明建设、产业多元发展、治理机制改革方面,由面及点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全方位、高质量、高标准的规划设计。
范多多[8](2020)在《京津冀产业协同背景下物流产业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率先突破”三个重点领域之一。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各地的产业结构,分别研究三地之间的产业关系,加强不同区域的产业分工和合作,加快产业的优势互补,实现整体上互利共赢。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各方已经在物流一体化先行上形成统一看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强大的支持作用。为了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对2008-2017年京津冀各地区生产总值、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等产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三地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依次分析了这十年间三地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及产业发展,然后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产业分工指数和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对京津冀各地区区域间产业同构现象进行测算,并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城市,其他城市为研究对象计算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产业协同的背景下对十年间物流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利用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分析三地物流产业差异,使用区位熵计算了京津冀物流产业协同情况,并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京津冀三次产业与物流业的联系,对其关联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物流业正在快速发展,北京和天津市和物流产业水平离河北省还有一定差距,第二产业与物流业发展关联最密切的结论。
许璐[9](2019)在《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金融一体化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审议通过意味着政策、资源、市场等内容都将在体系化建设中,而在这中间,金融在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尤其重要。因此,纲要中明确提出:在金融服务方面,强化北京的管理功能、天津的创新功能以及河北的服务功能。对此,三地金融部门积极配合,但还处于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理念的初步形成阶段,三地金融行业的发展在“协同”上的体现并不是很充分。所以,本文深入研究了影响三地金融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提高三地金融协同程度。论文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金融协同发展以及国内关于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文献,并做出相应评述,发现在理论基础与计量方法上存在不足,所以本文对这两方面进行了改进。其次,明确给出了“协同发展”的概念与标准,确定金融发展理论与金融协同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再次,从金融协同发展的规模、效率、结构三方面,共选取了10个指标,分析当前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并归纳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构建出了评价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最后,本文采用了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对京津、京冀、津冀两两之间的金融协同程度以及三地分别与区域整体间的金融协同程度分别做了实证检验,金融协同发展方面,京津金融整体协同程度最低,金融结构应更加值得关注;金融规模方面,京冀协同程度最低;金融效率方面,津冀协同程度最低;金融结构方面,京津协同程度最低。以上述结果为依据,提出促进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深化京津金融合作,调整区域金融结构,合力建设北方金融中心;北京强化其金融管理功能,应牵头领导建设区域金融组织结构,积极参与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天津强化其金融创新功能,应全力办好全国金融创新基地,同时银行大力开展异地贷款,加快银行资金周转;河北强化其后台服务功能,借鉴经验建设区域乃至全国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更要注重培育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最终实现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不断缩小差距,明确自身功能定位,提高金融协同发展程度的目标。
姜大海[10](2018)在《京津冀金融业发展协同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了继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之后又一个迅猛腾飞的经济区。2013年,习近平主席将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重要战略发展高度,明确了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对于重建首都经济圈、区域经济的增长、激发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有重要意义。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需要三个地区加强经济合作,实现经济一体化使得要素在跨区域间自由的流动,通过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及聚集功能,实现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然而,京津冀金融业协同水平处于起步阶段,阻碍金融业协同的问题因素有很多,区域资本要素无法跨区域流通,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行政壁垒的存在不利于区域内部的协调组织,各区域各自为政的金融体制也对金融市场架构带来了阻碍。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京津冀要提升彼此的合作意识,在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实现共赢。在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进程缓慢且协同程度较低的大背景下,对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呼声和需求也日益升高,本文在比较京津冀三地的金融协同现状、金融业发展指数等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内金融的发展情况,并且先是从狭义金融范畴利用储蓄-投资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银行业协同进程进行实证分析,以及再从广义金融范畴,基于耦合理论建立的京津冀金融业发展协同度模型,更加深入剖析京津冀区域金融业协同程度。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银行业协同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的影响,反映出京津冀区域银行业协同程度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这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落实京津冀区域银行业协同发展。京津冀区域金融业发展耦合协同度体现出趋同走势,结合京津冀各自区域给出对策及建议。
二、天津与京冀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与京冀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吸引力 |
2.1.2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 |
2.1.3 游客流动倾向 |
2.2 相关理论 |
2.2.1 流动空间理论 |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3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
2.2.4 旅游供求均衡理论 |
2.2.5 机器学习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构建 |
3.1 总体思路 |
3.2 网络范围界定 |
3.3 网络节点提取 |
3.4 网络连线赋权 |
3.4.1 测度模型选取 |
3.4.2 目的地影响力测评 |
3.4.3 客源地出游力测评 |
3.4.4 目的地-客源地时间距离测评 |
3.5 网络拓扑结构绘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4.1 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特征评价体系综合识别 |
4.2 基于原值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特征认知 |
4.2.1 空间总体差异特征 |
4.2.2 空间相对差异特征 |
4.3 基于二值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关联特征识别 |
4.3.1 数据处理 |
4.3.2 网络节点位置评价 |
4.3.3 整体网络结构评价 |
4.4 基于Top网络的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集聚特征判定 |
4.4.1 数据处理 |
4.4.2 网络集聚特征测度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检验 |
5.1 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交互响应机理 |
5.1.1 旅游吸引力驱动下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机理 |
5.1.2 游客流动倾向驱动下旅游吸引力响应机理 |
5.2 区域游客流动倾向测评 |
5.2.1 游客流动倾向数据来源 |
5.2.2 游客流动倾向衡量方式 |
5.2.3 游客流动倾向特征分析 |
5.3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检验 |
5.3.1 区域总体响应效果 |
5.3.2 城市局部响应效果 |
5.3.3 城市间路径响应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预测模型建立 |
6.1 指标来源与处理 |
6.1.1 旅游吸引力相关指标 |
6.1.2 游客流动倾向相关指标 |
6.1.3 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衡量指标 |
6.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遴选 |
6.2.1 地理探测器作用原理 |
6.2.2 地理探测器适用条件 |
6.2.3 地理探测器模块划分 |
6.2.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影响因素遴选的基本步骤 |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构建 |
6.3.1 BP神经网络模型概述 |
6.3.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6.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响应系统建模的基本步骤 |
6.3.4 对比模型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
7.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7.1.1 研究区域概况 |
7.1.2 研究时段截取 |
7.1.3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构建 |
7.2.1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各要素分析 |
7.2.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关系矩阵构建 |
7.3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的空间维度特征分析 |
7.3.1 基于原值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
7.3.2 基于二值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7.3.3 基于Top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7.4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关系检验 |
7.4.1 京津冀区域游客流动倾向测评 |
7.4.2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效果 |
7.5 京津冀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系统模拟预测 |
7.5.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指标遴选 |
7.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响应系统模拟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水平提升对策 |
8.1 统筹制定区域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 |
8.1.1 强化多中心一盘棋思想 |
8.1.2 培育层次合理等级体系 |
8.1.3 推进跨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
8.2 合理优化区域旅游吸引力网络结构 |
8.2.1 打造高效交通网络体系 |
8.2.2 注重跨城市旅游线路整合 |
8.2.3 健全全方位旅游服务 |
8.3 科学引导区域旅游者行为 |
8.3.1 创新区域旅游营销模式 |
8.3.2 调节区域旅游流流向 |
8.3.3 管控区域旅游流流量 |
8.4 加快推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
8.4.1 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
8.4.2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
8.4.3 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京津冀流通业协同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产业协同与区域发展的相关性 |
1.2.2 关于流通业协同发展 |
1.2.3 关于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 |
1.2.4 简要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基础理论与概念界定 |
2.1 基础理论 |
2.1.1 协同学理论 |
2.1.2 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理论 |
2.1.3 流通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流通业 |
2.2.2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 |
3 京津冀流通业的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的发展环境 |
3.1.1 宏观制度层面保障 |
3.1.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3.1.3 互联网、数字化引领科学技术快速变革 |
3.2 子产业在区域内协同的发展成效 |
3.2.1 物流业在京津冀三地之间协同的发展成效 |
3.2.2 批发业在京津冀三地之间协同的发展成效 |
3.3 区域内子产业之间协同的发展成效 |
3.3.1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与本地零售业协同的发展成效 |
3.3.2 京津冀区域批发业与本地零售业协同的发展成效 |
3.3.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与区域批发业协同的发展成效 |
3.4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物流业、批发业三地布局同质、区域互补性不足 |
3.4.2 物流、批发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不足,产业间协同能力弱 |
3.4.3 区域物流业与区域批发业、本地零售业的供需不匹配 |
3.4.4 区域批发业与本地零售业同质竞争现象激烈 |
4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水平测度模型的构建 |
4.1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
4.1.1 序参量 |
4.1.2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
4.1.3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3 流通业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物流业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 |
4.3.2 批发业、零售业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 |
5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水平测度的实证分析 |
5.1 京津冀流通业整体协同水平测度 |
5.2 子产业在区域内协同水平的测度 |
5.2.1 物流业在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协同度 |
5.2.2 批发业在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协同度 |
5.3 区域内子产业之间协同水平的测度 |
5.3.1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与本地零售业之间的协同度 |
5.3.2 京津冀区域批发业与本地零售业之间的协同度 |
5.3.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与区域批发业之间的协同度 |
5.4 影响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子产业内部分析 |
6 京津冀流通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京津冀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
6.1.1 物流业错位发展,形成合理布局 |
6.1.2 营造发展环境,创新物流发展动能 |
6.1.3 引导区域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6.2 京津冀批发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
6.2.1 加大批发市场整改力度,促进批发市场区域合作与标准化 |
6.2.2 发展平台经济,走互联网化、数字化的批发业发展道路 |
6.2.3 激发批发企业经营活力,不断创新经营模式 |
6.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区域批发、本地零售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
6.3.1 建立区域物流共享-批零线上管理体系 |
6.3.2 成立连接区域物流与批发零售的企业动态联盟 |
6.3.3 培育“区域批发业-零售业”一体化运营模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与内涵 |
2.1.1 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概念 |
2.1.2 物流效率 |
2.1.3 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 |
2.2 相关理论方法 |
2.2.1 效率理论 |
2.2.2 产业安全理论 |
2.2.3 突变理论 |
2.2.4 系统耦合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产品冷链 |
2.3.2 物流效率评价 |
2.3.3 冷链物流安全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分析 |
3.1 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测度方法 |
3.1.1 方法可行性分析 |
3.1.2 DEA-CCR模型 |
3.1.3 DEA-BCC模型 |
3.2 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评价指标构建 |
3.2.1 指标选取及说明 |
3.2.2 同向性检验 |
3.3 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测度及分析 |
3.3.1 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
3.3.2 纯技术效率分析 |
3.3.3 规模效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分析 |
4.1 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评价方法 |
4.1.1 安全性评价原则及方法适用性 |
4.1.2 突变级数基本模型 |
4.1.3 基于离差最大化法的突变级数模型 |
4.2 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评价指标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指标选取及说明 |
4.3 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性评价 |
4.3.1 评价过程 |
4.3.2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耦合协调分析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构建 |
5.1.2 耦合协调度分类及评价标准 |
5.2 耦合协调度测算 |
5.2.1 数据选取 |
5.2.2 耦合度测算 |
5.2.3 协调度测算 |
5.3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1 耦合度分析 |
5.3.2 协调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6.2.1 对策建议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设计视阈下的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京津冀文旅协同研究脉络 |
1.1 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政策梳理 |
1.2 京津冀文旅协同理论综述 |
1.3 京津冀文旅协同几个脉络 |
1.3.1 京津冀一体化建设 |
1.3.2 京津冀协同发展 |
1.3.2. 1 京津冀文化协同 |
1.3.2. 2 京津冀旅游协同 |
1.3.2. 3 京津冀文旅协同 |
2 京津冀地区多元文旅资源 |
3 设计视阈要素 |
3.1 需求与目标的设计实现 |
3.2 区域旅游品牌战略定位及形象设计 |
4 京津冀文旅协同中的设计 |
4.1 工业遗产的设计改造 |
4.2 文化IP的趋势发展 |
4.3 文化博览会的开放交流 |
5 设计视阈下京津冀文旅产品创新与协同发展 |
5.1 时间线视角中京津冀文旅资源分类 |
5.2 协同视角中京津冀文旅资源分类 |
5.3 设计视阈下京津冀文旅产品的协同创新 |
6 结语 |
(5)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述 |
(一)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二)均等与均等化 |
(三)关于公平、公正、正义的界定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思想渊源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形成历程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
(四)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基本特征 |
二、列宁的公平理论 |
(一)列宁公平理论的思想来源 |
(二)列宁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主义公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一)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 |
(二)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 |
(三)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时代内涵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指导 |
(一)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导向 |
(二)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
(三)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归属 |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论指导 |
(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具体实践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权利公平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机会公平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规则公平 |
第三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 |
(一)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和低水平均衡阶段 |
(二)改革开放至2013 年:碎片化和有限协同阶段 |
(三)2014 年至今:共建共享和协同发展深化阶段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展成效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融合不断深入 |
(二)京津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作日趋紧密 |
(三)京津冀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协作日益深化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环境服务改善较为明显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实表现 |
(一)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现地区失衡状态 |
(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四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一)选择方法的标准 |
(二)选择方法的运用 |
(三)数据来源 |
(四)评价指标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时间序列演化特征 |
(一)宏观时间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
(二)微观时间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
(三)阶段性演化特征分析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回归分析 |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双核心-圈层状特征 |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南北分异特征 |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东西分异特征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五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因素 |
(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差异化 |
(二)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 |
二、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制约基本公共发服务均等化的历史因素 |
(一)国家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政策 |
(二)国家城市偏向的城乡发展政策 |
(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力配置不均衡 |
(四)京津冀区域资源配置行政色彩浓厚 |
三、城镇化结构失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因素 |
(一)京津冀城市群规模结构待优化 |
(二)北京市虹吸效应及其“大城市病” |
(三)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
四、政策制度不完善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因素 |
(一)跨区域政府间协调、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不完善 |
(二)公共财政制度尚待完善 |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 |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 |
一、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取向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二)坚持共享发展 |
二、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 |
(一)动态调整: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定位 |
(二)多元协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保障 |
(三)标准化规划: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方针 |
三、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 |
(一)加快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 |
(二)融合发展京津冀城乡经济 |
四、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任务 |
(一)统筹构建政府间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 |
(二)稳步推行重点区域辐射带动“递进式”发展模式 |
(三)统筹协调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合作 |
(四)加快完善有关公共财政、户籍等配套政策的体制机制 |
(五)积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和监督问责机制 |
(六)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一、旅游业的功能不断多元化 |
二、旅游发展的目的是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
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
四、京津冀旅游协同持续推进 |
第二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思考过程 |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研究的意义 |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的相关说明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框架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共生理论的内涵 |
一、共生理论的提出——生物学内涵 |
二、共生理论的发展——生态学内涵 |
三、共生理论的发扬——社会科学内涵 |
四、共生理论的前景 |
第二节 共生理论在城市与区域等研究中的综述 |
一、概述 |
二、微观经济领域 |
三、城市与区域协调 |
四、区域产业经济 |
五、管理学领域 |
六、共生哲学 |
第三节 旅游共生研究综述 |
一、旅游共生研究的总体进展 |
二、旅游共生理论的探索 |
三、区域和城市旅游共生研究 |
四、旅游利益相关主体共生研究 |
五、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研究 |
六、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共生研究 |
七、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共生研究 |
第四节 其他基础理论 |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二、协同论 |
三、产业生态学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五、博弈论 |
第三章 旅游共生体系统构建 |
第一节 旅游共生的基础解释 |
一、旅游共生 |
二、旅游共生单元 |
三、旅游共生的现实表现 |
四、旅游共生的基础动因 |
第二节 旅游共生关系分析 |
一、旅游共生关系及其类型 |
二、旅游共生度与共生系数 |
三、旅游共生界面与共生环境 |
四、旅游共生成本与共生效益 |
第三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构建 |
一、旅游共生体形成的条件 |
二、旅游共生体与旅游共生体系统 |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的结构 |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 |
第四章 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第一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概述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含义 |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实质 |
三、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研究视角 |
第二节 组织形式维度上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特征 |
二、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对比 |
三、组织形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判定 |
第三节 行为方式维度上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特征 |
二、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对比 |
三、行为方式维度上不同旅游共生关系的判定 |
第四节 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机制 |
一、旅游共生对象选择的机制 |
二、内生动力机制 |
三、外生动力机制 |
第五章 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 |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基础 |
一、京津冀地区概况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条件 |
三、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基础 |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行业共生体的协调演化分析 ——对旅行社和旅游饭店行业共生关系的研究 |
一、旅游行业间的共生关系 |
二、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 |
三、旅游行业共生体协调演化的过程 |
四、旅游行业共生体协调演化的空间格局 |
第三节 京津冀旅游市场共生体的协调演化分析 ——对国内旅游市场共生关系的研究 |
一、京津冀旅游市场共生体 |
二、主质参量的选择 |
三、旅游市场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四、旅游市场共生体协调演化的规律与建议 |
第四节 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新阶段 |
三、京津冀旅游内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第六章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 |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关系的形成与表现 |
一、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关系概述 |
二、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关系 |
三、京津冀旅游-政治共生关系 |
四、京津冀旅游-文化共生关系 |
五、京津冀旅游-社会共生关系 |
六、京津冀旅游-生态共生关系 |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的质参量 |
一、各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 |
二、各共生单元的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三、各共生单元主质参量的计算 |
第三节 京津冀旅游外部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一、京津冀旅游-经济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二、京津冀旅游-政治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三、京津冀旅游-文化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四、京津冀旅游-社会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五、京津冀旅游-生态共生体的协调演化 |
第七章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评价与对策 |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评价 |
一、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概况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关联协调度分析 |
三、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特征 |
四、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主要风险 |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的对策 |
一、形成旅游共生观念 |
二、完善旅游共生界面 |
三、优化旅游共生环境 |
四、推进全域旅游共生 |
五、大力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及其协调演化理论 |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 |
第二节 可能的研究创新 |
一、整合形成统一的旅游共生研究框架 |
二、提出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 |
三、形成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理论 |
四、京津冀旅游共生体系统的协调演化及评价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旅游共生体系统理论模型仍需完善 |
二、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的指标和方法还要充实 |
三、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机制有待深入 |
四、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进化对策措施的针对性还应强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京西南交界地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研究 ——以韩村河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政策文件 |
1.1.2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 |
1.1.3 生态发展需求 |
1.1.4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调研范围选取及原则 |
1.4.1 调研范围选取 |
1.4.2 调研范围选取原则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案例研究 |
2.1 新型农村社区相关概念 |
2.1.1 农村与农村社区 |
2.1.2 新型农村社区 |
2.1.3 美丽乡村 |
2.1.4 传统农村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区别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韩国新村运动 |
2.2.2 日本造町运动 |
2.2.3 德国"巴伐利亚试验" |
2.2.4 小结 |
2.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内新型农村社区模式 |
2.3.2 我国新型农村社区重点问题 |
2.3.3 国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要性 |
2.3.4 国内新型农村社区实践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房山区农村社区建设 |
3.1 京冀交界地区的房山 |
3.1.1 京西南门户 |
3.1.2 京冀西南交界各区域发展 |
3.1.3 京西南门户现状问题 |
3.2 房山区新型农村社区特征 |
3.2.1 房山区新型农村社区特殊性 |
3.2.2 房山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动力机制 |
3.2.3 房山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布局特点 |
3.2.4 房山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点 |
3.3 韩村河镇典型新型农村社区 |
3.3.1 位处京冀交界西南门户 |
3.3.2 浅山至平原的地貌 |
3.3.3 韩村河镇典型新型农村社区类型 |
3.3.4 韩村河镇新型农村社区的问题 |
3.3.5 现状发展优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乡村记忆与新时代建设 |
4.1 历史文化与乡村记忆 |
4.1.1 生态环境 |
4.1.2 街巷肌理与空间布局 |
4.1.3 院落空间及建筑 |
4.1.4 乡村传统民俗 |
4.2 新时代的人居环境建设 |
4.2.1 道路交通系统的构建 |
4.2.2 基础设施的完善 |
4.2.3 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
4.3 村庄现存的问题 |
4.3.1 部分基础设施老旧,需整治提升 |
4.3.2 公共设施场所单一,利用率低 |
4.3.3 公服建设缺乏后期运营管理机制 |
4.3.4 公共空间利用品质低下 |
4.3.5 文化自觉保护不足 |
4.3.6 传统建筑风貌被破坏 |
4.3.7 低端产业被腾退 |
4.4 对于农村社区现存问题的反思 |
4.4.1 政府重建设轻管理 |
4.4.2 村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
4.4.3 村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质量发展的规划策略和方法 |
5.1 重视区域间的整体规划的发展 |
5.1.1 城乡区域统筹 |
5.1.2 村庄联动发展 |
5.1.3 提高交通网络可达性 |
5.2 生态景观营造 |
5.2.1 打造农田景观 |
5.2.2 优化滨河景观 |
5.2.3 丰富街巷景观 |
5.2.4 提升庭院绿化 |
5.3 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
5.3.1 构建交通体系 |
5.3.2 配置基础设施 |
5.3.3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
5.3.4 重塑公共活动空间 |
5.4 农宅建设 |
5.4.1 院落灵活布局 |
5.4.2 建筑元素提炼 |
5.4.3 建筑风貌整治 |
5.4.4 绿色节能建筑 |
5.5 乡村文明建设 |
5.5.1 传承地域历史文化 |
5.5.2 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
5.6 产业多元化发展 |
5.6.1 明确产业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6.2 发展都市型农业 |
5.6.3 以农为本,农产品深加工 |
5.6.4 升级改造第三产业 |
5.6.5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 |
5.6.6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
5.7 治理体制改革 |
5.7.1 政府主导 |
5.7.2 多方参与 |
5.7.3 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京津冀产业协同背景下物流产业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
1.3.2 区域物流研究综述 |
1.3.3 物流网络研究综述 |
1.3.4 京津冀物流网络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协同发展 |
2.1.2 物流概念 |
2.1.3 区域物流 |
2.1.4 物流网络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协同理论 |
2.2.2 博弈论理论 |
2.2.3 突变论理论 |
2.2.4 系统科学理论 |
2.3 相关方法 |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性分析 |
3.1 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 |
3.1.1 北京产业结构现状 |
3.1.2 天津产业结构现状 |
3.1.3 河北产业结构现状 |
3.2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
3.2.1 北京市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 |
3.2.2 天津市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 |
3.2.3 河北省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 |
3.3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情况测度 |
3.3.1 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测度 |
3.3.2 区域产业空间引力测度 |
3.3.3 区域产业结构相似测度 |
3.3.4 区域产业分工差异性测度 |
第四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背景下物流业研究 |
4.1 京津冀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
4.1.1 物流业增加值分析 |
4.1.2 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分析 |
4.1.3 物流业从业人数分析 |
4.1.4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析 |
4.2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结构差异测度 |
4.3 基于区位熵京津冀物流产业协同分析 |
4.4 京津冀区域物流业对经济贡献率研究 |
第五章 京津冀三次产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分析 |
5.1 产业与物流业的相互作用 |
5.1.1 产业发展对物流业的作用 |
5.1.2 物流业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
5.2 京津冀三大产业与物流业的协同程度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促进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建议 |
6.2.1 明确各自城市功能定位,促进物流协同发展 |
6.2.2 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重视专业化物流人才引进 |
6.2.3 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重视第三方物流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金融一体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金融协同发展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研究综述 |
1.2.3 现有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协同发展的概念 |
2.1.2 协同发展的标准 |
2.2 理论基础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金融协同理论 |
第3章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3.1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1 规模分析 |
3.1.2 效率分析 |
3.1.3 结构分析 |
3.2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三地金融发展差异大 |
3.2.2 金融功能的定位模糊 |
第4章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4.1 京津冀金融发展协同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研究京津冀金融发展协同程度的方法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4.2.3 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 |
第5章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测度实证研究 |
5.1 京、津、冀两两之间金融协同发展的实证检验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实证检验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三地与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实证检验 |
5.2.1 实证检验 |
5.2.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章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整体:深化京津金融合作,调整区域金融结构 |
6.1.1 促进京津资金跨区流动 |
6.1.2 合力建设北方金融中心 |
6.2 北京:强化金融管理功能,促进金融资源流动 |
6.2.1 领导建设区域金融组织结构 |
6.2.2 积极参与离岸金融市场建设 |
6.3 天津:强化金融创新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6.3.1 办好全国金融创新基地 |
6.3.2 银行大力开展异地贷款 |
6.4 河北:强化后台服务功能,扩大自身金融规模 |
6.4.1 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
6.4.2 培育发展农村金融市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附录 无量纲化指标数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京津冀金融业发展协同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金融业协同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 |
1.2.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结构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结构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区域金融增长理论 |
2.1.1 区域金融带动储蓄量增加 |
2.1.2 区域金融増长有助于区域内资本形成效率的上升 |
2.2 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3章 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京津冀区域现实情况 |
3.1.1 区域政策扶持力度加强 |
3.1.2 区域地理位置优越 |
3.1.3 区域内金融资源丰富 |
3.2 京津冀地区对金融协同发展的推动与落实近况 |
3.2.1 北京对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推动与落实近况 |
3.2.2 天津对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推动与落实近况 |
3.2.3 河北对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推动与落实近况 |
3.3 京津冀银行同业竞争近况 |
3.3.1 大中小行均发力,总行层面战略布局 |
3.3.2 加快推进京津冀金融信息共享与研发协同概念的特色产品 |
3.3.3 加大融资规模、流程、机构等资源倾斜与内部挖潜的力度 |
3.3.4 发挥集团综合优势,全面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
3.3.5 综合自身优势、差异化拓展京津冀市场 |
3.4 京津冀金融业协同发展的限制因素 |
3.4.1 京津冀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存在弊端 |
3.4.2 京津冀地区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 |
3.4.3 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步伐滞后带来负面影响 |
3.4.4 融资结构多元化,项目投资进展缓慢影响银行融资对接 |
第4章 京津冀银行业协同度实证分析 |
4.1 金融相关比率 |
4.2 京津冀地区银行业协同度的实证分析 |
4.2.1 测定方法概述 |
4.2.2 储蓄—投资模型(F-H)原理 |
4.2.3 数据的选取 |
4.2.4 数据的处理与单位根检验 |
4.2.5 无条件的储蓄—投资相关性 |
4.2.6 有条件的储蓄—投资相关性 |
4.3 结论 |
第5章 京津冀金融业协同度研究 |
5.1 京津冀金融业发展协同度模型的构建 |
5.1.1 建立指标体系 |
5.1.2 确定指标权重 |
5.1.3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5.2 基于耦合协同理论的京津冀金融业协同发展模型 |
5.2.1 确定京津冀综合发展评价值 |
5.2.2 建立耦合发展模型 |
5.2.3 建立协同模型 |
5.2.4 协同类型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确定综合发展评价值 |
5.3.2 京津冀金融业发展耦合度及协同度 |
5.3.3 京津冀任意两地金融业发展耦合度及协同度 |
5.4 京津冀地区金融业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天津与京冀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旅游吸引力与游客流动倾向响应研究[D]. 潘越. 燕山大学, 2021(01)
- [2]京津冀流通业协同水平测度及对策研究[D]. 徐小云.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3]京津冀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与安全性研究[D]. 张晓茜.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4]设计视阈下的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J]. 钟蕾,李杨. 包装工程, 2020(12)
- [5]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黄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旅游共生体系统协调演化研究 ——以京津冀为例[D]. 孙振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京西南交界地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研究 ——以韩村河镇为例[D]. 李晓娜.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8]京津冀产业协同背景下物流产业结构研究[D]. 范多多.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9]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金融一体化视角[D]. 许璐.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10]京津冀金融业发展协同度研究[D]. 姜大海.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