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短期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

影响短期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

一、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燚,吴珊珊,刘进平,周月娇[1](2021)在《顾客多忠诚品牌迭代:现象、过程与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餐饮行业的顾客多忠诚集中,存在旧忠诚品牌(店铺)不断被新忠诚品牌(店铺)替代的更新现象。本文借鉴"迭代"的理论原理,将该现象命名为"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并通过纵向追踪和语义分析方法,对其存在性、产生过程及机理进行了验证和探索。结果显示,在迭代现象上,绝大多数多忠诚顾客都产生了忠诚店铺迭代;迭代产生的概率与消费时间周期、累计消费次数存在显着正相关;迭代速度与考察周期内顾客所忠诚的店铺数存在显着正相关。在迭代过程上,迭代源于持续的新店铺寻求和新忠诚店铺的不断增加,具有显着的消费累积效应和迭代反复性。在迭代机理上,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得到了知晓感理论、记忆优势提取和提取诱发遗忘理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理论、关系网络记忆与激活扩散模型等理论的合理解释和语义验证。本研究验证了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的存在性、产生过程及机理,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顾客多忠诚理论。

童新宇,吴新丽,李思儒,黄金鹏,杨文珍[2](2020)在《人手指振动触觉感知的短时记忆特性》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探究人手指振动触觉感知的短时记忆特性。采用自制振动触觉表达装置,在20名20~30岁被试(10男,10女)首先进行了一项回忆性实验,确定了手指振动强度触觉感知的记忆容量,然后在该范围内进行了再认性实验,对人手指振动强度触觉感知的再认正确率和被试反应时间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重要特性:(1)人手指振动触觉记忆容量为4±1;(2)振动强度间隔越大,手指振动强度记忆容量越大;(3)振动持续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振动记忆容量减少,男性最佳持续时间为400 ms,女性为300 ms;(4)振动刺激系列越长,再认正确率越低,反应时间越长;(5)振动刺激序列按强度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布要比按混乱的顺序排布更容易记忆;(6)手指振动触觉感知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按照逐个进行比较的系列扫描方式进行的。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了解人手指指尖触觉感知特性,为触觉反馈技术的研究提供生理学依据。

朱诚雨[3](2020)在《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促进高中生地理知识记忆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学生知识学习的要求划分为三个层次:了解层次和理解层次、应用层次。其中,了解层次和理解层次注重的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由此可见,地理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地理知识记忆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知识记忆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旨在提高学生记忆地理知识的效果。研究过程中,综合使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实验对比法。特别是在参考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信息加工理论中影响记忆信息流的因素为指标,综合设计了调查学生地理知识记忆现状的问卷,以分析当下学生地理知识记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学生的地理知识记忆能力整体上处于及格水平,个体间差异较大。(2)学生群体的地理知识记忆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高三年级学生的记忆能力要好于高一年级学生。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其记忆能力要好于普通高中的学生。(3)学生的地理信息编码能力、地理信息提取能力、记忆过程的调控能力薄弱,存在大幅提高和改善的空间。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注意阶段,学生的课堂“注意”难以长时间维持,容易被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物转移;编码识记阶段,学生编码信息的“锚点”缺失,编码的链条不完整;提取信息阶段,学生头脑中缺乏提取信息的关键编码,提取路径容易“断裂”。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受信息加工理论的启发,本文从学生记忆过程中的信息流入手,提出了若干促进学生地理知识记忆的教学策略:(1)注意刺激阶段:展现有趣的教学内容,唤醒学生“注意”;杜绝无关刺激,避免无意“注意”的发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维持学生“注意”;(2)信息编码阶段:厘清新旧知识间的关联,明确编码锚点;控制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量,确保编码内容完整;复述学习内容,增加内容得到编码的机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快信息揉合的过程。(3)信息提取阶段:提炼关键词、句,明确提取线索;使用知识简图,完善提取路径。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教学策略能够改善学生的信息编码情况、信息提取情况和“注意”发挥的情况,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

刘玉娟[4](2020)在《效率提升目标下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记忆是知识的唯一管控人”,一切知识的来源都在于记忆。如何将繁多的字词“记得准”,减少错别字;如何将丰富的语文知识“记得牢”,运用得活;如何将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记得多”,积累得多,都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然而,长期以来,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少注重记忆方法的传授,学生也没有掌握系统高效的记忆规律,只能死记硬背。语文学习“高耗低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因此将记忆方法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进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共为五章:第一章是选题意义和研究综述。重点阐述了将记忆方法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从心理学界关于记忆的理论研究、教育界关于中学生记忆的应用研究两方面,对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这些成果是本论文写作的立论基础和有益借鉴。第二章探讨了中学生的记忆发展特征及本课题的理论依据。认知学习、建构学习、记忆过程与策略、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等理论是本论文写作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启示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选择最佳的记忆方法,促进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学习。第三章采用“听课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形式,针对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将记忆方法引入语文教学的意识,在诗歌和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也能采用一定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与记忆,但仍存在着记忆方法不够系统、轻视记忆过程、教师参与度较低等问题。第四章着重阐述了图像记忆法、思维导图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定位奇象法和连锁故事法等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春》、《蜀道难》、《锦瑟》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教学案例,针对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突出了实际教学中的操作性。第五章以秦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对记忆方法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记忆规律的正确使用能大大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并从“提升记忆素养”、“扩展教学活动”和“改进教学方式”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便于一线教师参考。

王一鸣[5](2020)在《面向交通流预测的深度神经网络建模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如何科学有效地提升道路交通管理及拥堵治理水平已成为全国各大中城市亟待解决的重点任务。交通流预测被视为其中的一项关键基础环节。深度学习理论与神经网络模型的发展为研究交通流预测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建模思路。本文围绕短时预测和长时预测两个方面,结合序列数据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理论,旨在提出更为合理、精准、稳定的交通流预测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为交通诱导控制、出行信息服务以及规划管理数据支持等方面提供基础。首先,本文针对交通流预测问题,通过对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得出短时预测判别式建模、长时预测推断生成式建模的思路,并给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并对交通流预测问题建模所涉及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理论进行阐述。其次,本文根据路网交通流数据集的数据质量情况对预处理操作进行说明,并在交通流基本统计特性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性指标对路网交通流的时变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构建相应的定量指标对路网交通流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后续交通流预测问题建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然后,本文将交通流短时预测与判别式建模理论结合,定义了交通流短时判别式预测问题,并归纳出相应的问题关键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空信息聚合的多步预测神经网络模型(简称为GCGRUatt模型)。其中,模型以时空图结构数据的形式看待路网交通流数据,在循环结构的深度神经网络基础上,融合谱图卷积操作,并利用注意力机制加强模型对时间依赖关系的学习,实现了路网级别的短时交通流多步预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模型在60min以内的多步预测准确度和稳定性均优于其他短时预测模型,且具有一定的可解释性。最后,本文将交通流长时预测与推断生成式建模理论结合,定义了交通流长时推断生成式预测问题,并归纳出相应的问题关键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状态空间推断的时间序列生成网络模型(简称为Sequence VAE模型)。其中,通过修改多层感知机的结构实现概率分布估计和采样的操作,并利用变分推断构造模型训练的目标函数,使得模型可以学习序列数据的某种抽象状态分布,且各时段的交通流序列可以由状态空间变量的分布采样生成。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模型在任意时刻外推24小时的长时预测结果优于其他模型,且具备一定的可解释性,也进一步说明推断生成式模型在长时预测问题上的优势和潜力。正文图55幅,表14个,参考文献89篇。

包杰[6](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路网交通事故风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道路交通事故新的增长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成为导致交通拥堵蔓延和路网瘫痪的主要诱因。为了提高城市交通安全,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逐渐加强了城市路网的交通事故风险研究。但是,目前现有的城市路网交通安全研究存在四方面局限:(1)城市路网的交通曝光度量不够准确,交通曝光变量的采集通常依赖城市范围内布设稀疏且覆盖范围局限的传感设施。因此,交通曝光变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表征城市路网的真实交通曝光值,大大影响了城市路网交通事故风险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现有的交通事故建模中所有的出行活动混杂在一起,无法剥离出不同类型的出行活动对城市路网交通安全的影响,大大制约了区域交通管控的准确性和实施效果;(3)城市路网交通事故模型中,影响变量通常具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传统的事故模型缺乏对该方面的考虑,大大制约了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性能;(4)现有的城市路网交通事故建模基本都是从一个比较长期的、平均的角度去对安全做定性的评估,是一种静态的评价方法,无法对实时的交通事故风险进行动态判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每天产生海量庞杂、异质多源的数据,蕴含着能够准确描述复杂交通系统运行态势的信息。城市的手机终端、浮动车、公交智能刷卡等时刻向我们提供着交通参与者的位置和出行活动信息。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交通安全和设计》为依托,从多源大数据中深入挖掘用户的出行活动与出行特征信息,弥补传统交通曝光变量评估的笼统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变量的空间相关性,构建城市路网交通事故模型,系统认知城市路网的交通出行行为特征、道路网络结构、社会经济与人口特征以及交通事故风险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基于时空深度学习的城市路网短时事故风险预测模型,捕获城市路网事故风险的复杂时空关联性,揭示城市路网交通事故风险的动态演化机理,在此基础上实现安全导向的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管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详细阐述了影响城市路网交通事故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交通曝光因素、道路因素、人口与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重点讨论传统研究中采用的交通曝光变量,以及这些变量在评价交通小区出行行为和交通曝光方面的局限,探讨利用城市多源交通大数据提取交通出行信息的可行性。其次,详细讨论了如何从新兴的多源大数据中提取交通出行信息。具体来说,基于社交媒体数据,探讨基于推特签到数据的出行活动提取与分类方法,提出面向推特用户的家庭住址推测算法和出行半径估算方法;基于出租车OD数据,结合城市用地特征信息,利用隐狄利克雷分布模型挖掘隐藏的出租车出行特征,并结合随机森林方法进一步提炼出影响城市路网交通事故风险的关键出行特征变量;基于大规模地铁旋转门感应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城市路网的地铁出行进行空间分配,估算出每个交通小区的地铁出行需求。第三,研究探讨城市路网交通事故建模中解释变量间存在的空间自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加权泊松回归的城市路网交通事故模型。研究对比了基于多源数据提取的交通出行信息与交通事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出行活动与出行特征和城市路网交通事故之间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对比了不同数据源融合下的城市路网交通事故模型,探讨了多源数据的融合对提高交通事故模型鲁棒性的作用。此外,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单个交通大数据源情况下,样本的有偏性对城市路网交通事故建模的影响。第四,研究利用城市多源感知数据对城市路网短时事故风险进行预测,结合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面向城市路网短时事故风险预测的时空深度学习网络;通过融合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以及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可以准确捕捉区域交通事故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变化特征;研究对比了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下的模型预测性能,分析了常见的统计建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在不同短时事故风险预测情境下的模型效果。最后,研究进一步利用国内数据对提取出的城市路网交通事故模型进行应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利用微博签到数据,提取交通参与者的出行活动信息。同时,利用北京市中心城区一周的出租车出行数据与用地特征进行结合,提取了我国出租车的主要出行特征。最后,利用之前训练好的时空深度学习网络,对北京市中心城区的交通事故风险进行预测,并讨论了事故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传播机理。

杨莲莲[7](2019)在《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短时距视角研究》文中认为回溯式时距估计(retrospective duration estimation)是以记忆为主要成分且个体事后才知道要对两个相继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interval)或对某一事件的持续时间(duration)进行估计,这一“事前不知,事后才知”的时距估计可能同时具有无意识编码和意识提取的特性。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它可作为评估异常群体(如阿兹海默症、柯萨可夫症患者)记忆或执行功能的临床指标,且对案件侦查过程中目击者证词准确性的测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为止,人们对回溯式时距估计这一现象的心理机制知之甚少。早期研究多聚焦于公众新闻事件或自传体记忆事件的回溯式时距估计,侧重日周月年等回溯式长时距的研究。结果发现回溯式时距估计具有不稳定性,需借助时间标记(temporal landmarks),所谓时间标记是指具有明确时间标识的事件,如第一次经历的事件、闪光灯记忆等。回溯式长时距估计通过这一类提取线索进行推断,是时间记忆的重新建构过程。虽然回溯式时距估计具有“事前不知,事后才知”的特性,但是对于日周月年如此长的目标时距而言,回溯式时距估计不可避免会掺入时距信息编码的意识性。比如,日一级的时距范围内,人们会通过身体的饥饿感或疲惫状态意识到某一段时间的长短,这完全有可能作用于时距信息的编码阶段。有研究明确指出,对于秒和分范围内的短时距,只有当被试无需完成任务且感到无聊时才会意识到时间。一般情况下,回溯式时距估计要求被试进行非时间任务,因此秒和分的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信息编码可能是无意识的。如此说来,对回溯式长时距估计结果的理论解释是否适用于短时距?是值得怀疑的。回溯式时距估计涉及到秒、分、小时、日、周、月、年等的时间范围。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领导的学术团队提出的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range-synthetic model of temporal cognition),认为人类对如此跨度的时距认知应具有分段性,并将过去的心理结构划分为三个心理时间段,较近的过去针对短时距即以秒和分为计时单位;近的过去则以小时、日、月为计时单位;较远的过去则以年为计时单位。可以想见,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目标时距的长短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表征。此外,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还指出,人类对时距信息的加工具有综合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刺激方面如刺激的数量、通道特点等,个体差异方面则主要聚焦于身体因素(如疾病或身体负荷)、认知因素(如注意资源的投入、编码方式和提取策略等)、人格因素(如冲动型人格)等。即对时距的认知并不是简单地受到单一的计时机制的影响,可从多种角度探究时间认知的加工机制。看来秒和分这一短时距范围内的回溯式时距估计也可能会受到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编码和提取策略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进行系统探讨。综上,本研究依据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以秒和分的短时距为切入点,从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性质出发,分别聚焦于时距信息的编码和提取过程,系统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即本论文拟通过三个研究7个实验对短时距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进行系统探讨。研究一通过回溯和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对比,采用6s到5min范围内的目标时距,分别探究知觉类和动作类任务中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由三个实验构成。实验1a在材料呈现完毕后立即进行时距估计的情况下,着重探究秒范围内(6s、18s、60s)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结果发现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相比,回溯式时距估计表现出低估的特点。实验1b在实验1a的基础上,增加了延迟组,着重对比回溯和预期中立即和延迟条件下秒范围内(6s、18s、60s)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结果发现随时间流逝,在秒范围内的中等和较长时距中表现出高估现象,而较短时距并未发现任何变化。实验2采用分范围内(1-5min)的目标时距,进行扫雪动作视频观察任务和实际动手操作的折纸任务,分别关注立即和延迟条件下回溯和预期式时距估计情况。结果发现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相比,回溯式时距估计表现出低估、变异性较大的特点,且随时间流逝,回溯式时距估计产生延迟高估的现象,这仅发生在分范围内较短时距而非较长时距的动作类任务中。实验3通过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的对比,采用分范围内(1-5min)的目标时距,分别聚焦于动作类(如木块华容道或魔方游戏)和知觉类(如以句子表述为主的文档材料)任务。结果表明目标时距和任务类型对回溯和预期式时距估计均有重要作用,且两者在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的效应量略低于预期式时距估计,这可能是由回溯式时距信息编码的无意识造成的。研究一的重要发现是,时距信息的无意识编码可能是导致回溯式不同于预期式时距估计的主要原因,且这一编码过程与目标时距和任务类型密切相关,三者共同反映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是如何编码时距信息的,即分别操纵目标时距(秒和分)和任务类型(知觉类和动作类),间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由一个调查两个实验构成。调查4以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中语义和表象编码存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形式大多依据于任务类型,如知觉类任务可能同时存在语义和表象编码,而动作类任务可能以表象编码为主。实验5和实验6分别以两种实验范式(选择性同时干扰法和正序-倒序对比任务)间接探讨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知觉类和动作类任务是否存在语义或表象编码。结果发现,知觉类任务中秒范围内的较短时距(实验5a和实验6a)与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长时距(实验5b和实验6b)以表象编码为主;而知觉类任务中秒范围内的较长时距和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短时距,体现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这充分说明回溯式时距信息的编码并不完全等同于任务类型本身具有的语义和表象编码,还与目标时距紧密相关。研究三是对提取阶段的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对研究一和研究二中已收集的时距估计策略进行内涵和类别分析,进一步验证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开放式调查7a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提取策略的内涵,并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的提取策略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者时距估计策略均可从刺激、机体和环境三方面共十个类目中进行探究。三者有机结合,紧密相连,体现时间认知多因素影响的综合性。并且回溯式和预期式时距估计策略均具有易得性的特点。开放式调查7b遵循编码特异性原则,聚焦时间的最小编码单元,从时距估计策略的类别分析中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是否存在语义或表象编码。结果发现秒范围内的目标时距以及分范围内较短时距可能同时存在表象和语义编码;分范围内的较长时距中表象编码占主导。综合而言,本研究发现:(1)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编码阶段包含两部分:“事前不知”阶段的无意识编码以及“事后才知”阶段意识性的“再编码”,其实质是一种时间似编码过程,也可能就是一种提取策略。(2)回溯式时距估计的似编码存在语义和表象两种形式,由于受到目标时距和任务类型的影响,它们所占比重有所差异。即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长时距主要以表象编码为主,而知觉类任务中秒范围内的目标时距以及动作类任务中分范围内的较短时距可能同时具有表象和语义的双重编码,两者所占比重相当。(3)与预期式时距估计相比,回溯式短时距估计表现出低估且变异较大的特点;随时间流逝,还会出现时距拉长的现象。这一编码特点仅发生在秒范围内较长时距的知觉类任务和分范围内较短时距的动作类任务中,体现为语义和表象双重编码的作用。(4)回溯式短时距估计的提取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时距信息的似编码和提取策略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可采用多种提取策略进行回溯式时距估计,其中个人能力、经验以及刺激数量在时距估计策略中所占比重较大,它们均具有易得性的特点。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并结合本研究的结论,本文尝试性地提出回溯式时距估计的两阶段模型,其包括“事前不知”的编码阶段和“事后才知”的提取阶段。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阶段并未关注时间信息,对此阶段的探究主要是提取阶段的研究资料所赋予的。提取阶段被试的报告资料表明回溯式时距估计是将已编码的事件刺激转化为时间信息进行表达,这一过程需借助提取策略进行推断。可见,此模型中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提取阶段起主导作用,不可否认,编码阶段事件刺激的鲜明性或个体的记忆能力等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时间不能脱离事件而单独存在,对时间的编码都是通过事件编码转化而来,因此,我们认为被试在“事前不知”阶段进行非时间任务时好像对时间进行了编码,称之为时间似编码(quasi-encoding)。这一似编码在“事后才知”的提取阶段反作用于事件刺激,可能是一种意识性的“再编码”过程。时间的似编码可包含语义和表象两种形式,并且提取策略中刺激、机体和环境三方面内容均可由基于记忆的理论模型(存储容量模型、变化分割模型、背景变化模型)进行解释,这加强了本模型在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总之,回溯式时距估计与时距信息编码和提取过程密不可分,它受到编码过程中时距信息表征的影响,同时考虑提取阶段时距估计策略的作用,并且时距信息的编码与提取策略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匹配,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编码和提取阶段的交互作用。综上,本研究以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为理论指导,以秒和分的短时距为切入点,从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性质出发,分别聚焦于时距信息的编码和提取过程,结合质与量的研究方法,以初步探究其心理表征。尽管本研究提出的两阶段模型系统探究了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和提取特点,对内隐时距估计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不足。比如,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无意识加工过程并未得到深入研究;提取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至于哪种情况下以什么策略为主对应何种反应方式均需进一步研究。未来需聚焦两阶段模型,重点探究似编码的特点及其加工方式,同时需从无意识编码角度切入扩展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神经机制研究,以期了解其本质。总之,回溯式时距估计这一“事前不知,事后才知”的心理现象为连接意识与无意识提供了思路与方向,未来值得更多研究者的积极探索与发现。

宫慧娜[8](2019)在《工作记忆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听障学生因听觉缺陷,更多地通过唇读和使用手语等方式来参与交流活动,唇读作为视觉语言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唇读提取出的视觉感知信息对语音的识别乃至语言的理解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唇读理解是指主要通过观察视觉口形信息,对所感知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表征,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以实现理解话语意义的过程。随着融合教育理念的推广、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的制定及听障学生融入社会沟通与交往需求的日益高涨,要求对听障学生的唇读理解能力及其潜在的认知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听障学生的唇读理解(看话)训练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然而,统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考察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测试工具尚不完善,研究视角多停留于从被试特征的角度推测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加工的特点,较为缺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究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的认知加工机制。因此,本研究拟采用修订版的汉语唇读理解测试工具,从工作记忆的四成分模型出发,围绕工作记忆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听障学生的工作记忆系统同样包含语音回路、视空间模板、中央执行系统及情景缓冲器四个子系统,研究所选取的实验范式能够有效地考察听障学生的工作记忆特点。在考察听障学生工作记忆子系统的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通过四个系列研究探究工作记忆及其各子系统对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研究一的目的在于考察语音回路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通过2个子实验,分别探究语音回路的两个子成分(发音复述装置和语音存储装置)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语音回路系统主要通过发音复述装置对听障学生的汉语唇读理解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语音存储装置并不是制约其汉语唇读理解表现的重要因素。研究二旨在考察视空间模板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通过2个子实验,分别探究空间工作记忆和客体工作记忆对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空间工作记忆、客体工作记忆均不对听障学生的汉语唇读理解能力产生影响,表明视空间模板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并不起主要作用。研究三通过3个子实验以考察中央执行系统的子功能(抑制功能、刷新功能、转换功能)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仅有抑制功能在听障学生的汉语唇读理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刷新功能、转换功能的作用则有限。研究四的目的在于考察情景缓冲器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具体通过2个子实验分别探究听障学生对多通道信息的整合加工能力及长时记忆提取能力在其汉语唇读理解加工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听障学生对空间言语通道分离信息的较高整合加工能力和良好的长时记忆提取能力均对其汉语唇读理解起着积极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语言级别对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随着语言级别的增加,唇读理解能力降低,但语言级别对高水平唇读理解任务的限制作用较强,对低语言级别唇读理解任务的限制较小。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对听障学生进行汉语唇读理解加工的工作记忆运行机制进行探讨,尝试构建了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的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听障学生对无声视觉唇读信息的感知和编码主要在语音回路系统进行,随后情景缓冲器对来自多通道的空间、言语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并通过与长时记忆的双向互动实现语义提取,完成唇读理解过程。而中央执行系统通过抑制功能作用于语音感知、语音编码及语义提取等环节对工作记忆的次级加工系统起着监控调节的作用。该工作记忆模型基本适用于解释听障学生对汉字、词语及语句三个语言级别的唇读理解过程,但其作用程度在三个环节存在着细微差别,体现在发音复述装置、抑制功能及信息整合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的工作记忆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从尊重听障学生唇读理解特点、关注工作记忆训练策略、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等视角为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看话)训练的开展提出了些许建议,并对未来汉语唇读理解认知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进行了展望。

徐方[9](2015)在《短时记忆在国内二语习得中的研究述评》文中指出短时记忆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本文分析了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的关系、短时记忆的特点和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从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回顾了近15年来国内短时记忆教学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内短时记忆研究领域的新发现和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黄璐[10](2015)在《从工作记忆角度研究交传中的信息遗忘》文中认为文章从认知心理学这一跨学科角度,以工作记忆为基本理论基础,并结合多个认知心理学理论,探讨交传中信息遗忘现象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工作记忆分为信息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运作程序。信息识别时过多采用自下而上方式及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遗忘;信息保持容量有限,且信息间相互干扰,可能导致遗忘;回忆或再认时记忆痕迹消失或缺少提示信息,信息提取也会失败。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选择性注意关键词和逻辑关系、组块和笔记、复述练习和心态调节加以缓解,提高工作记忆。

二、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顾客多忠诚品牌迭代:现象、过程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文献综述
    1. 顾客多忠诚
    2. 品牌转换
    3. 选择集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
    2. 样本选择
    3. 研究方法
        (1)纵向追踪研究方法
        (2)语义分析方法
三、结果分析
    1. 多忠诚顾客的确认
    2. 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的现象分析
        (1)迭代现象的存在性
        (2)基于消费周期的迭代规律分析
        (3)基于忠诚店铺数量的迭代规律分析
    3. 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的过程分析
        (1)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过程的单样本分析
        (2)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过程的模式化分析
    4. 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机理的语义验证
        (1)基于元记忆知晓感理论的迭代机理语义验证
        (2)基于记忆优势提取与提取诱发遗忘理论的迭代机理语义验证
        (3)基于工作记忆理论的迭代机理语义验证
        (4)基于关系网络记忆模型与激活扩散模型理论的迭代机理语义验证
        (5)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机理模型建构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附录:中英文长摘要
    顾客多忠诚品牌迭代:现象、过程与机理

(2)人手指振动触觉感知的短时记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装置设计
        1.1.2 被试
        1.1.3 实验点选取
    1.2 实验方法
        1.2.1 预实验
        1.2.3 回忆性实验
        1.2.3. 1 实验设计
        1.2.3. 2 实验程序
        1.2.4 再认性实验
        1.2.4. 1 实验设计
        1.2.4. 2 实验程序
        1.2.5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回忆性实验结果
        2.1.1 振动强度离散间隔对振动强度记忆容量的影响
        2.1.2 振动持续时间对振动强度记忆容量的影响
        2.1.3 被试性别对振动强度记忆容量的影响
    2.2 再认性实验结果
    2.3 振动记忆规律性
3 讨论
    3.1 振动触觉记忆容量
    3.2 振动触觉反应时间

(3)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促进高中生地理知识记忆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1.记忆策略研究现状
        2.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3.促进地理知识记忆的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主要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记忆策略
        2.教学策略
        3.促进地理知识记忆的教学策略
    (二)信息加工理论
        1.认知过程
        2.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3.记忆过程中的信息流
        4.影响记忆信息流的主要因素
三、高中生地理知识记忆过程的现状调查
    (一)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1.问卷的编制
        2.预调查和检验
    (二)问卷实测
        1.调查目的和对象
        2.调查方式
    (三)现状分析
        1.整体状况分析
        2.群体差异性分析
        3.维度分析
    (四)小结和讨论
四、促进地理知识记忆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记忆的有效性
        1.展现有趣的教学内容,唤醒学生“注意”
        2.杜绝无关刺激,避免无意“注意”
        3.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维持学生“注意”
    (二)干预识记编码过程,提高学生地理知识识记的效果
        1.厘清新旧知识间的关联,明确编码“锚点”
        2.控制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量,确保完整编码内容
        3.复述学习内容,增加内容得到编码的机会
        4.促进学生理解,加快信息揉合过程
    (三)确定提取线索,增强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效果
        1.凝练关键词、句,明确提取信息的关键编码
        2.使用知识简图,完善提取信息的路径
五、案例展示和效果检验
    (一)案例展示和分析
        1.案例展示
        2.案例中应用的教学策略分析
    (二)效果检验
        1.维度分析
        2.学生成绩分析
        3.结果与讨论
六、结语
    (一)结论
    (二)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效率提升目标下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记忆的重要性
        1.1.2 记忆与语文学习
        1.1.3 新课改的相关要求
        1.1.4 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运用中的困扰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心理学界关于记忆的研究历程
        1.3.2 教育界关于中学生学习与记忆的研究
        1.3.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4 研究方法
2.中学生的记忆发展特征及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2.1 中学生的记忆发展特征
        2.1.1 逻辑记忆能力显着提高
        2.1.2 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2.1.3 易于掌握各种记忆规律
    2.2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2.2.1 记忆的过程
        2.2.2 记忆的策略
        2.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记忆方法的不足是制约中学语文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现状分析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工具
        3.1.3 调查过程
        3.1.4 数据分析
        3.1.4.1 语文学习现状分析
        3.1.4.2 认知风格问卷分析
        3.1.4.3 记忆方法使用情况分析
    3.2 基于听课记录的现状分析
        3.2.1 听课目的
        3.2.2 听课对象
        3.2.3 听课内容
        3.2.4 听课记录分析
        3.2.4.1 现代文阅读教学片段分析
        3.2.4.2 诗歌阅读教学片段分析
        3.2.4.3 文言文阅读教学片段分析
    3.3 问题总结与原因分析
        3.3.1 问题总结
        3.3.1.1 教师层面
        3.3.1.2 学生层面
        3.3.2 原因分析
        3.3.2.1 教师层面
        3.3.2.2 学生层面
4.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4.1 图像记忆法
        4.1.1 图像记忆法的原理
        4.1.2 教学案例之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1.3 运用图像记忆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4.2 思维导图记忆法
        4.2.1 思维导图记忆法的原理
        4.2.2 教学案例之二:《春》
        4.2.3 运用思维导图记忆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4.3 联想记忆法
        4.3.1 联想记忆法的原理
        4.3.2 教学案例之三:《蜀道难》
        4.3.3 运用联想记忆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4.4 定位奇象法
        4.4.1 定位奇象法的原理
        4.4.2 教学案例之四:《锦瑟》
        4.4.3 运用定位奇象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4.5 连锁故事法
        4.5.1 连锁故事法的原理
        4.5.2 教学案例之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5.3 运用连锁故事法的教学效果评析
5.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以秦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
    5.1 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对象
        5.1.3 实验时间
        5.1.4 实验材料
        5.1.5 实验工具
        5.1.6 实验方案
    5.2 实验数据分析
        5.2.1 前/后测试卷分析
        5.2.2 调查问卷分析
        5.2.3 访谈发现
        5.2.3.1 学生访谈
        5.2.3.2 教师访谈
    5.3 实验的结论与教学建议
        5.3.1 主要结论
        5.3.2 教学建议
        5.3.2.1 提升记忆素养
        5.3.2.2 扩展教学活动
        5.3.2.3 改进教学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语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认知风格问卷
附录3 记忆方法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4 学前测试卷
附录5 学后测试卷
附录6 将记忆方法融入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调查表
附录7 访谈提纲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面向交通流预测的深度神经网络建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基于数据驱动的传统交通流预测模型
        1.3.2. 基于序列数据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1.3.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模型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组织结构
2. 基础理论
    2.1. 多层感知机模型
    2.2. 循环神经网络
        2.2.1. 简单循环网络
        2.2.2. 长短时记忆网络
        2.2.3. 门限循环单元
    2.3. 图卷积神经网络
    2.4. 注意力机制
    2.5. 变分自编码器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交通流数据预处理与特性分析
    3.1. 数据来源说明
        3.1.1. 北京市快速路网交通流数据
        3.1.2. 加州湾区高速公路网交通流数据
    3.2. 数据预处理说明
        3.2.1. 路网拓扑信息提取方法
        3.2.2. 缺失数据处理方法
        3.2.3. 数据平滑处理方法
    3.3. 交通流数据特性分析
        3.3.1. 基本特性分析
        3.3.2. 时变相似性分析
        3.3.3. 空间异质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交通流短时判别式预测
    4.1. 问题解析
        4.1.1. 问题描述与定义
        4.1.2. 问题关键点
    4.2. 解决方案
        4.2.1. 路网时空信息聚合
        4.2.2. 多步预测信息增强
    4.3. 基于时空信息聚合的多步预测神经网络模型
        4.3.1. 模型符号说明
        4.3.2. 模型架构说明
        4.3.3. 模型训练说明
    4.4. 实例分析
        4.4.1. 实验设置
        4.4.2. 评价指标
        4.4.3.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交通流长时推断生成式预测
    5.1. 问题解析
        5.1.1. 问题描述与定义
        5.1.2. 问题关键点
    5.2. 解决方案
        5.2.1. 分布采样神经网络构造
        5.2.2. 交通流观测序列软切分
        5.2.3. 似然函数变分下限求解
    5.3. 基于状态空间推断的时间序列生成网络模型
        5.3.1. 模型符号说明
        5.3.2. 模型架构说明
        5.3.3. 模型训练说明
    5.4. 实例验证
        5.4.1. 实验设置
        5.4.2. 评价指标
        5.4.3.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对比模型说明
附录B 更多实验结果可视化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路网交通事故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多源交通数据的感知与融合
        1.2.2 基于多源数据的出行行为和出行特征研究
        1.2.3 城市路网交通事故建模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概况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路网交通事故风险的影响因素
    2.1 交通曝光因素
    2.2 道路因素
    2.3 社会经济与人口因素
    2.4 环境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出行信息与出行特征提取
    3.1 引言
    3.2 基于社交媒体签到数据的出行活动信息提取
        3.2.1 数据来源与数据特征
        3.2.2 基于推特签到数据的出行活动分类
        3.2.3 基于推特签到数据的用户出行半径估算
    3.3 基于大规模出租车OD数据的出行特征挖掘
        3.3.1 数据来源与数据特征
        3.3.2 研究方法概述
        3.3.2.1 隐狄利克雷分布模型
        3.3.2.2 随机森林分析
        3.3.3 出行特征挖掘结果分析
        3.3.4 影响路网交通事故风险的关键出行特征提取
    3.4 基于地铁旋转门感应数据的出行频次估算
        3.4.1 数据来源
        3.4.2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地铁出行估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城市路网交通事故建模
    4.1 引言
    4.2 影响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4.2.1 研究数据概述
        4.2.2 影响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4.3 研究方法概述
        4.3.1 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
        4.3.2 贝叶斯条件空间自回归模型
        4.3.3 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
    4.4 考虑多源数据的城市路网交通事故建模
        4.4.1 基于多源数据提取的出行信息和事故空间分布对比
        4.4.2 城市路网交通事故建模结果分析
        4.4.2.1 模型结果讨论
        4.4.2.2 模型对比分析
        4.4.3 不同数据源融合下的城市路网交通事故模型对比
        4.4.4 单数据源的样本有偏性对城市路网交通事故建模的影响
        4.4.4.1 数据来源与变量分析
        4.4.4.2 模型对比与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时空深度学习的城市路网短时交通事故风险预测
    5.1 引言
    5.2 数据采集与候选解释变量选取
    5.3 基于时空学习的深度学习网络
        5.3.1 STCL-Net框架
        5.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空间特征挖掘
        5.3.3 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时间特征挖掘
        5.3.4 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时空特征挖掘
        5.3.5 特征融合层与全连接层
        5.3.6 目标函数
        5.3.7 评估指标
    5.4 城市路网短时交通事故风险预测
        5.4.1 城市路网交通出行与交通事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4.2 STCL-Net模型参数介绍
        5.4.3 STCL-Net模型结果分析
        5.4.4 常用预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我国城市路网的交通事故建模案例分析
    6.1 引言
    6.2 基于微博签到数据的出行信息提取
    6.3 基于出租车数据的出行特征挖掘
    6.4 城市路网交通预测事故风险时空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短时距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回溯式时距估计概述
        1.2.1 概念界定及概念辨析
        1.2.2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性质
        1.2.3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分类
        1.2.4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研究范式
        1.2.5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影响因素
    1.3 理论模型
        1.3.1 基于记忆的理论模型
        1.3.2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
        1.3.3 其他的理论模型
    1.4 回溯式时距信息的编码
    1.5 回溯式时距信息的提取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构想
        2.2.1 研究一秒和分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
        2.2.2 研究二秒和分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基于编码阶段的证据
        2.2.3 研究三秒和分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基于提取阶段的证据
    2.3 研究框架
3 研究一 秒和分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特点
    3.1 实验1 秒范围内知觉类任务中回溯式时距信息的编码特点
    3.2 实验2 分范围内动作类任务中回溯式时距信息的编码特点
        3.2.1 目的
        3.2.2 方法
        3.2.3 结果
    3.3 实验3 目标时距和任务类型在回溯式时距估计中的作用
        3.3.1 目的
        3.3.2 方法
        3.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4 研究二 秒和分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基于编码阶段的证据
    4.1 调查4 语义和表象编码在回溯式时距估计中存在的可能性
        4.1.1 目的
        4.1.2 方法
        4.1.3 结果
    4.2 实验5 秒和分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形式--来自同时性干扰任务的证据
    4.3 实验6 秒和分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形式–来自倒序对比任务的证据
    4.4 讨论
    4.5 小结
5 研究三 秒和分范围内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基于提取阶段的证据
    5.1 开放式调查7a回溯式时距估计提取策略的内涵分析
        5.1.1 目的
        5.1.2 方法
        5.1.3 结果
    5.2 开放式调查7b回溯式时距估计提取策略的类别分析
        5.2.1 目的
        5.2.2 方法
        5.2.3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6 总讨论
    6.1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性质
        6.1.1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编码阶段
        6.1.2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提取阶段
    6.2 回溯式时距信息的编码类型
    6.3 回溯式时距估计两阶段模型的建构
        6.3.1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加工阶段与已有理论模型的关系探讨
        6.3.2 回溯式时距估计两阶段模型的建构
    6.4 理论创新与研究意义
        6.4.1 理论创新
        6.4.2 研究意义
    6.5 研究问题及展望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工作记忆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融合教育理念引导听障学生融入主流社会
        1.1.2 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要求深化唇读理解研究
        1.1.3 优秀唇读个案呼吁关注唇读理解的认知研究
    1.2 概念界定
        1.2.1 听障学生
        1.2.2 工作记忆
        1.2.3 唇读理解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价值
        1.4.2 实践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听障学生工作记忆的特点
        2.1.1 听障学生语音回路系统的特点
        2.1.2 听障学生视空间模板系统的特点
        2.1.3 听障学生中央执行系统的特点
        2.1.4 听障学生情景缓冲器系统的特点
    2.2 听障学生的唇读理解能力
        2.2.1 唇读理解的理论假说
        2.2.2 听障学生唇读理解能力的发展研究
        2.2.3 唇读理解能力的评估工具
    2.3 工作记忆对唇读理解能力的作用研究
        2.3.1 工作记忆对听障学生语言加工的影响
        2.3.2 多通道语言理解的工作记忆加工模型
        2.3.3 工作记忆对唇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2.4 已有研究述评
        2.4.1 听障学生工作记忆结构的特点研究不均衡
        2.4.2 汉语唇读理解的认知研究尚未引起关注
        2.4.3 唇读理解工作记忆加工模型的建构较为宏观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框架
    3.4 被试筛选
        3.4.1 基本信息调查
        3.4.2 听力筛查
        3.4.3 智力筛查
    3.5 汉语唇读理解测试工具
        3.5.1 汉语唇读理解测试材料(第1版)
        3.5.2 汉语唇读理解测试材料(第2版)
        3.5.3 实验程序
        3.5.4 信效度检验
4 研究一: 语音回路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4.1 实验1: 发音复述装置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4.1.1 听障学生发音复述装置的特点
        4.1.2 不同发音复述装置能力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比较
    4.2 实验2: 语音存储装置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4.2.1 听障学生语音存储装置的功能特点
        4.2.2 不同语音存储装置能力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比较
    4.3 小结: 语音回路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分析
        4.3.1 听障学生语音回路系统的功能特点
        4.3.2 语音回路对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5 研究二: 视空间模板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5.1 实验3: 空间工作记忆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5.1.1 听障学生空间工作记忆的特点
        5.1.2 不同空间工作记忆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比较
    5.2 实验4: 客体工作记忆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5.2.1 听障学生客体工作记忆的特点
        5.2.2 不同客体工作记忆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比较
    5.3 小结: 视空间模板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分析
        5.3.1 听障学生视空间模板的功能特征
        5.3.2 视空间模板对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6 研究三: 中央执行系统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6.1 实验5: 抑制功能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6.1.1 听障学生抑制功能的特点
        6.1.2 不同抑制功能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比较
    6.2 实验6: 刷新功能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6.2.1 听障学生刷新功能的特点
        6.2.2 不同刷新功能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比较
    6.3 实验7: 转换功能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6.3.1 听障学生转换功能的特点
        6.3.2 不同转换功能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比较
    6.4 小结: 中央执行系统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分析
        6.4.1 听障学生中央执行系统的功能特点
        6.4.2 中央执行系统对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7 研究四: 情景缓冲器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7.1 实验8: 多通道信息整合功能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7.1.1 听障学生信息整合加工的特点
        7.1.2 不同空间言语整合信息加工能力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比较
        7.1.3 不同空间言语分离信息整合能力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比较
    7.2 实验9: 长时记忆提取能力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
        7.2.1 听障学生长时记忆提取的特点
        7.2.2 不同长时记忆提取能力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比较
    7.3 小结: 情景缓冲器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分析
        7.3.1 听障学生情景缓冲器系统的特点
        7.3.2 情景缓冲器对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8 综合讨论
    8.1 听障学生工作记忆的特点
    8.2 语言级别对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8.3 工作记忆对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9 结论与启示
    9.1 结论
    9.2 启示
        9.2.1 关注工作记忆训练,有效提升唇读理解效果
        9.2.2 尊重唇读理解特点,合理制定唇读训练计划
        9.2.3 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拓宽唇读理解训练平台
10 反思与展望
    10.1 反思
        10.1.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0.1.2 研究的不足之处
    10.2 研究展望
        10.2.1 完善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测试工具
        10.2.2 加强对高语言级别唇读理解加工的认知研究
        10.2.3 深化对跨语言唇读理解加工的认知神经研究
        10.2.4 注重考察工作记忆对汉语唇读理解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听障学生基本信息表
    附录2: 汉字唇读理解测试材料(第2版)图片(节选)
    附录3: 词语唇读理解测试材料(第2版)图片(节选)
    附录4: 语句唇读理解测试材料(第2版)图片(节选)
    附录5: 汉语唇读理解测试图片材料有效性测评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9)短时记忆在国内二语习得中的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一)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的关系
    (二)短时记忆的特点
        1、练习效应(Effects of Rehearsal)
        2、编码不同(Coding Differences)
        3、保留功能(Retention Function)
    (三)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二、国内短时记忆研究
    (一)语言输入方面
        1、听力
        2、阅读
    (二)语言输出方面
        1、口语
        2、写作
三、国内短时记忆研究的发展趋势

(10)从工作记忆角度研究交传中的信息遗忘(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记忆运作程序及相关遗忘因素
    1.1 信息识记
    1.2 信息保持
    1.3 信息回忆或再认
2 改善工作记忆策略
    2.1 信息深加工:关键词+逻辑关系
    2.2 扩充记忆:组块+笔记
        2.2.1 组块
        2.2.2 笔记
    2.3 加强提取:复述练习+心态调整
        2.3.1 复述练习
        2.3.2 心态调整
3 结束语

四、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顾客多忠诚品牌迭代:现象、过程与机理[J]. 张燚,吴珊珊,刘进平,周月娇. 南开管理评论, 2021(03)
  • [2]人手指振动触觉感知的短时记忆特性[J]. 童新宇,吴新丽,李思儒,黄金鹏,杨文珍. 生理学报, 2020(05)
  • [3]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促进高中生地理知识记忆的教学策略研究[D]. 朱诚雨.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效率提升目标下记忆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玉娟.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5]面向交通流预测的深度神经网络建模与应用研究[D]. 王一鸣.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路网交通事故风险研究[D]. 包杰. 东南大学, 2019
  • [7]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心理表征:短时距视角研究[D]. 杨莲莲. 西南大学, 2019(01)
  • [8]工作记忆在听障学生汉语唇读理解中的作用研究[D]. 宫慧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9]短时记忆在国内二语习得中的研究述评[J]. 徐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0]从工作记忆角度研究交传中的信息遗忘[J]. 黄璐. 海外英语, 2015(03)

标签:;  ;  ;  ;  ;  

影响短期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