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煤灰环保轻质墙板(论文文献综述)
杨威[1](2021)在《多功能生态建筑饰面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三种多功能的生态饰面材料:水泥基柔性饰面板不仅能用于平整的墙面,并且能用于圆柱型、弧形等异形结构建筑工程;高光洁负氧离子释放饰面板块具有高光洁,能释放负氧离子;丙烯酸基轻质复合墙体保温材料节能、轻质、抗压强度好、施工性能好、表面光洁平整、成本低。本产品生态环保、安全健康、能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内外墙等领域。(1)研究了水性水泥乳液基柔性饰面板块的生产工艺,以水泥、粉煤灰、水性丙烯酸乳液为主要原料制备柔性底材并进行工艺涂装,通过实验探索水泥乳液的比例对柔性饰面板块的柔韧性和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以及各种助剂对板材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乳液比例的降低,柔性饰面板块的柔韧性越好,但是板材的拉伸粘结强度却越来越低,当比例达到2:1的时候,能够满足柔性和拉伸粘结强度的条件;加入减水剂可以减少实验用水量,加快水化速率,提高混合浆液的流动性,加入分散剂使混合料有很好的分散效果,各种材料混合均匀,利于板材优质成型,加入消泡剂可以减少气泡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板材的强度,具有很好的消泡效果,三种助剂的掺入量为0.1~0.3%;获得水性仿石漆、磁漆、金属漆三种系列的柔性饰面板块并且在工程中得以应用。(2)本实验在水性UV涂料中加入了纳米二氧化硅,并将其作为导气剂,制备了一水性UV为主要成膜物质的负氧离子涂料,在保持板块良好观感的条件下,得到一种能大量释放负氧离子的内墙饰面板块,经过标准检测,样板的负氧离子的释放量高达24700个/cm3,光泽度能达到30度,平整度为0.95mm,远小于2 mm;以广元地区为例,研究高负离子释放内墙饰面板块的应用效果,广元市区自然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为35个/cm3到1747个/cm3,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高负离子释放内墙饰面板块工程应用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能达到29375个/cm3,最低为2371个/cm3,高负离子释放内墙饰面板块负氧离子的释放主要受温度、光强、风速风向、房间结构和沙尘等污染物的影响,温度越高和水蒸气浓度越大,负离子的释放量越大。高负离子释放内墙饰面板块能达到乡村田野到高山瀑布的效果,相当于在居住和生活空间营造一个森林氧吧,效果理想。(3)本文主要研究了丙烯酸乳液作为基体材料制备复合轻质墙体材料的配方,加入丙烯酸乳液使玻化微珠和水泥砂浆相容,不分层;在固定丙烯酸乳液的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玻化微珠、水泥、粉煤灰等主要原料的量对材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容重和导热系数的影响,同时添以少量助剂,如减水剂、消泡剂、分散剂等,制备成高分子聚合物水泥浆体。玻化微珠和粉煤灰的含量与抗压、抗折强度呈负相关,与导热系数呈正相关;水泥含量与抗压、抗折强度呈正相关,与导热系数呈正相关。通过对原料配比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制备得到的丙烯酸基复合墙体材料的最佳的原料配比为水泥50%、丙烯酸乳液1%、粉煤灰20%、玻化微珠10%、石英砂19%、减水剂0.2%、消泡剂0.05%、分散剂0.05%,其抗压强度为5 MPa,抗折强度为2.5 MPa,导热系数为0.4514W/(m K),容重为1054 kg/m3。
宋浩源[2](2021)在《装配式GRC-P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分析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国家于2016年开始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到2021年期间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装配式建筑发展因地制宜,以建筑工业化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装配式墙体作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比于传统的墙体更加轻便、美观、环保。但目前装配式墙体存在着一体化程度低,施工效率不高,工序繁琐等问题,因此研究一种符合绿色环保、满足预制化建筑等要求的复合墙板成为当务之急。GRC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外表细腻美观,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可塑性。针对GRC材料的性能特征,将其应用于复合墙板的外装饰层,构建成的GRC-PC复合墙板在性能、构造一体化、环保、施工便捷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GRC材料目前应用于一体化墙板的相关的研究较少,且存在施工过程中生产工序多、结构层与装饰层连接不牢靠等问题。将GRC材料作为复合墙板外装饰层,由于材料性能不同,GRC材料与混凝土材料发生的收缩应变也不相同,会使GRC-PC墙板产生裂缝,造成安全隐患。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墙板的尺寸和形状也会根据现场的情况和工程的要求做出调整,这对GRC-PC复合墙板裂缝防控带来了更大的难度。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查阅相关资料与文献,在理论基础上分析GRC材料和混凝土墙板的收缩机理,同时提出相应的防裂措施。(2)浇筑不同处理方法以及不同尺寸的GRC-PC复合墙板与单一材料墙板,对比其收缩应变变化规律,并分析总结不同的尺寸、处理方法对于GRC-P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的影响(3)借助ABAQUS软件对GRC-PC复合墙板的收缩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数据对比,三块GRC-PC复合墙板与单一材料墙板的收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墙板浇筑前期因为自身水化反应,内部温度升高,发生膨胀变形;随着水化反应的减弱,墙板内部温度降低,逐渐由膨胀变形转为收缩变形。墙板早期应变变化最为剧烈,在第28天基本达到墙板最终收缩应变值80%以上;28天后,墙板收缩应变逐渐平缓,进入稳定阶段。(2)GRC材料与C30混凝土进行复合后,GRC面层与内部混凝土结构层会对彼此产生约束作用,所以三块GRC-PC复合墙板的收缩应变均小于对应的单一材料墙板的收缩应变。(3)通过GRC-PC复合墙板的对比分析可知,在混凝土结构层中埋入钢丝网片在墙板的拉伸阶段对GRC面层影响明显;在进入收缩阶段后,埋入钢丝网片的复合墙板中的GRC面层收缩应变更接近于单一材料墙板的自由收缩,墙板内部产生应力更少,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4)复合墙板的尺寸加大后,内部的混凝土结构层收缩变化不大,但表面的GRC面层与空气接触面积变大,从而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墙板的收缩变形。(5)使用ABAQUS软件对GRC-PC复合墙板的收缩进行模拟,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基本吻合。说明本文建立的模型和分析方法是可靠的,结果可以用于参考和使用。图 [70] 表 [12] 参 [67]
逄鲁峰,杨苏,马正先[3](2021)在《轻质墙板灌浆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控制变量法引入硅灰、粉煤灰、矿粉分析其对轻质墙板灌浆料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得出最优配比。矿物掺合料对灌浆料初始流动度的影响大小为:硅灰>粉煤灰>矿粉,对30 min流动度的影响大小为:硅灰=矿粉>粉煤灰;当矿物掺合料组合方式为15%粉煤灰+10%矿粉+5%硅灰时,灌浆料的强度及流动性达到最大。所研制轻质墙板灌浆料的性能优于市售某品牌墙板专用灌浆料。
刘敬敏,秦康,申士龙,兰瑞鑫,彭菲[4](2020)在《新型混凝土轻质隔墙板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破碎料的资源化处理与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拆迁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还可以节约大量石料,以缓解经济高速发展与天然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通过用一定量的建筑回收破碎料代替粉煤灰、煤渣,研制出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轻质隔墙板。介绍了该轻质隔墙板的生产工艺;用建筑回收破碎料代替部分粉煤灰、煤渣,对不同配合比的轻质隔墙板进行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干燥收缩等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建筑回收破碎料的轻质隔墙板的力学性能满足建筑结构规范要求,可以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各类非承重内墙。
张家家[5](2020)在《CFB灰渣的特性及制备轻质隔墙板用混凝土的研究》文中提出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清洁燃煤技术,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不断增加,大量的CFB灰渣堆积成山。CFB粉煤灰自烟道收集而得,CFB炉渣从炉底排出,它们与普通煤粉锅炉灰渣有较大的不同,人们对其认识也比较有限,这给CFB灰渣的利用带来了较大困难。为促进CFB灰渣的利用,本文以中煤大同热电厂的CFB灰渣为研究对象,在对CFB灰渣的基本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CFB粉煤灰及CFB炉渣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陶粒及纤维对CFB灰渣轻质隔墙板进行减重增强与增强防裂。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如下:(1)对CFB灰渣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活性、需水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FB粉煤灰具有高SO3、高Ca O含量和高烧失量,矿物成分主要为Ca O、C和Ⅱ-Ca SO4,无定形物质含量高,具有很高的火山灰活性和一定的自硬性,且无安定性不良问题。CFB粉煤灰细度小,结构疏松多孔,需水性很大。CFB炉渣的SO3、Ca O含量和烧失量比CFB粉煤灰低,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CFB炉渣的细度模数小,具有两头多、中间少的级配特点。CFB炉渣结构疏松多孔且多为片状结构,需水性大,压碎值大。(2)研究了CFB粉煤灰掺量及超量取代系数对水泥CFB灰渣砂浆的力学性能和膨胀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其在轻质墙板中的应用提供基础准备。研究结果表明,CFB粉煤灰作掺合料时活性高,水泥胶砂强度好。CFB炉渣取代标准砂作细集料后砂浆强度下降50%左右,但CFB粉煤灰超量取代后强度大幅增加。CFB粉煤灰会使净浆膨胀率增大,CFB炉渣则会极大地增大砂浆的干缩,CFB粉煤灰的掺入会降低CFB灰渣砂浆的干缩。(3)通过掺入陶粒提高CFB灰渣混凝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容重,研究并优化了CFB灰渣制备轻质隔墙板用混凝土的配合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FB粉煤灰超量取代系数的增加,CFB灰渣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断增加,特别是早期强度增加显着,干表观密度增加不大,软化系数呈先增后减趋势。随陶粒掺量的增加,CFB灰渣陶粒混凝土的强度先增后减,干表观密度显着下降,减重作用明显。超量取代系数为2.1且CFB炉渣与陶粒体积比为1时制备的CFB灰渣陶粒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佳,28d抗压强度达到25.9MPa,较基础配方提升22.2%,软化系数97.9%,满足轻质隔墙板用陶粒混凝土的性能要求。(4)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掺入方式、长度和掺量对隔墙板用CFB灰渣陶粒混凝土的增强防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纤维越短越容易分散,纤维越长增强效果越好。使用掺量为0.75kg/m3的19mm纤维时CFB灰渣陶粒混凝土强度最优,28d抗压强度增强15.0%,28d抗折强度增强19.6%。CFB灰渣陶粒混凝土掺入聚丙烯纤维后,裂缝数目没有明显改善,抗裂等级仍然为L-1,但总开裂面积大大减小,抗裂性能提升40%以上。
尹婷婷[6](2020)在《新型PL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如今,随着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趋势所需,各类建筑中都在广泛使用装配式建筑。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需要在工厂进行预制,这就无法保证工期,造价也会超出预期等难题,无法实现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那样丰富美观的造型。GRC材料制成的装饰构件则可以实现传统混凝土结构的饰面效果,这使得GRC材料制成的装饰构件在大量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大放异彩。本文针对轻质混凝土和GRC材料的材性进行详细的介绍后,进行了一种新型PLC-GRC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研究。研究它与单一材料收缩性能的不同点,重点研究了轻质混凝土和GRC材料这两种不同材料复合后的墙板在不同的制备工艺下展现出来的收缩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单一的轻质混凝土外墙板、单一GRC材料的外墙板、不同厚度GRC装饰层的新型PLC-GRC复合墙板(10mm、15mm)、复合界面采用不同连接方式的新型PLC-GRC复合墙板(平接、拉毛、钢丝网)。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收缩性能试验的结果表明:(1)通过对不同厚度的GRC装饰层对新型PLC-GRC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研究分析可知,试块表面和内部收缩应变下降最大的都是15mm厚度GRC材料装饰层的复合墙板,15mm厚度GRC材料装饰层的复合外墙板相比较10mm厚度GRC材料装饰层的复合墙板表面收缩应变降低了58%,15mm厚度GRC材料装饰层的复合墙板相比较10mm厚度GRC材料装饰层的复合墙板收缩应变降低了0.7%。通过分析收缩应变曲线可知15mmGRC装饰层的复合墙板收缩应变曲线相对于10mmGRC装饰层的复合墙板收缩应变曲线来说更接近于自由收缩时GRC层的收缩应变曲线。综合比较得出15mm厚GRC装饰层的新型PLC-GRC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优于10mm后GRC装饰层的新型PLC-GRC复合墙板。(2)通过对复合界面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复合的外墙板收缩应变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可知,采用拉毛连接方式的复合外墙板的表面收缩应变相比较纯GRC试块的表面收缩应变下降幅度为62%,采用钢丝网连接方式的复合外墙板的内部收缩应变相比较纯GRC试块的收缩应变下降幅度最大为14%。通过三组不同连接方式的墙板收缩应变数据可得知,当分界面采用平接和钢丝网连接时相对于粗糙面连接对GRC层的收缩约束较小,可以有效的改善裂缝的产生。再对比收缩应变曲线图可以看出平接的试件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更贴合于自由收缩状态下的曲线图,这充分表明平接相比较钢丝网连接和拉毛连接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3)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得出的收缩应变值随时间变化曲线与试验的数据分析得出的收缩应变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是基本一致的,且轻质混凝土内部与GRC表面的平均误差值都小于有限元软件模拟和试验数据的控制误差10%以内,这就表明本次的实验数据记录与有限元模拟出的结果都是可靠的,可以提供可靠地参考价值。图 [75] 表 [7] 参 [63]
范健康[7](2020)在《P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尺寸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传统装配式建筑外墙围护体系在外墙装饰方面存在一体化程度低、安装工序繁琐以及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并且容易出现开裂等现象,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这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严重不符。在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背景下,本文依托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研究子课题,提出一种集承重和装饰于一体的新型PC-GRC复合墙板,通过在预制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复合一层性能优良、肌理丰富和造型多变的GRC装饰层,来实现装配式建筑中预制装饰墙板从工厂化生产到现场施工、安装一体化的特点。PC-GRC复合墙板是由两种不同性能的材料复合而成的墙板,两种材料之间收缩性能的差异是导致PC-GRC复合墙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复合墙板的围护功能和装饰效果。以往大多数对于复合墙板收缩性能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一材料的墙板进行试验和分析,忽略复合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对收缩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这种新型PC-GRC复合墙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PC-GRC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进行讨论与分析,其中主要研究内容有:1)混凝土与GRC两种单一材料的自由收缩性能2)不同尺寸的PC-GRC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与单一材料的自由收缩性能的对比3)不同尺寸的PC-GRC复合墙板之间的收缩性能的对比4)对PC-GRC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论文研究的具体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浇筑1块尺寸为1000mm*1000mm的纯GRC材料墙板和1块尺寸为1000mm*1000mm的纯混凝土材料墙板,并对这两块单一材料的墙板进行90天的自由收缩应变数据的监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GRC的自由收缩变形要显着大于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变形。(2)通过浇筑1块尺寸为1000mm*1000mm的PC-GRC复合墙板、1块尺寸为1000mm*2000mm的PC-GRC复合墙板和1块尺寸为2000mm*2000mm的PC-GRC复合墙板,并对这3块复合墙板进行90天的自由收缩应变数据的监测,将试验结果与单一材料墙板的自由收缩应变相对比,结果表明GRC与混凝土的复合作用对GRC和混凝土各自的收缩性能均有影响,并且对GRC的收缩性能影响更为显着;其中当墙板尺寸为1000mm*2000mm时,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最好,最不容易开裂。(3)对不同尺寸的PC-GRC复合墙板的收缩变形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墙板中GRC装饰层和混凝土结构层的收缩变形均随着复合墙板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当墙板尺寸为1000mm*1000mm时,复合墙板的整体收缩变形最小;当墙板尺寸为2000mm*2000mm时,复合墙板的整体收缩变形最大。从各个复合墙板的收缩应变增长幅度来看,复合墙板的尺寸效应对表面GRC装饰层的收缩性能影响很小,对混凝土结构层的收缩性能影响较大。(4)采用“当量温差”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尺寸的PC-GRC复合墙板的收缩应变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墙板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进一步验证了采用“当量温差法”来分析复合墙板收缩应变的合理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图[84] 表[11] 参[51]
杨苏[8](2020)在《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的基础建设飞速发展,国家推行“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建材政策,FPB轻质墙板作为符合标准的新型墙体材料正势如破竹,欣欣向荣,是国内墙体革新中非常好的替代产品。所以,开发其配套的FPB轻质墙板灌浆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阶段所使用的专用灌浆料存在的不足,如泌水率大、体积收缩较大、稳定性差、灌入细微缝隙能力欠缺等问题,本文研究制备出一种稳定性好、流动度高、微膨胀的FPB轻质墙板灌浆料,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通过控制变量法优化调整硫铝酸盐水泥-普硅水泥体系,探究不同比例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性能的影响。确定硫铝酸盐水泥最佳掺量15%,并初步确定了FPB轻质墙板灌浆料胶砂比1.0,水胶比0.5。通过聚羧酸、萘系、脂肪族减水剂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三种减水剂均可以显着改善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流动性,以及略微改善灌浆料的抗压强度。综合FPB轻质墙板灌浆料所需的性能指标及经济性,FPB轻质墙板灌浆料选择最优掺量为0.12%的聚羧酸减水剂。试验得知矿粉、粉煤灰、硅灰都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后期强度贡献最大,粉煤灰对初始流动度贡献最大,矿粉对30 min保留值贡献最大。通过正交试验得出15%粉煤灰+10%矿粉+5%硅灰的组合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强度及流动性的作用大小最显着。在该体系中加入8%的石膏可有效改善灌浆料的后期膨胀,并使膨胀与强度协调性良好。选择酒石酸、硼酸、硼砂、葡萄糖酸钠研究不同缓凝剂组合方式及掺量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缓凝剂的缓凝效果大小依次为酒石酸>硼酸>硼砂>葡萄糖酸钠。对后期强度影响较为缓和,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葡萄糖酸钠>硼砂>硼酸>酒石酸。缓凝剂的最佳组合为0.06%的葡萄糖酸钠和0.06%的酒石酸,能有效提高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各性能指标。
王亚林[9](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墙体优化选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墙体优化选型研究”为题,主要针对装配式建筑墙体的优化选型展开。论文在文献综述中分析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墙体的发展现状,在装配式建筑墙体比选方面的研究,尚无人涉及,本论文填补了此方面研究的空白。论文先分析了墙体的功能需求,包括建筑结构、施工建造和经济性三方面的内容,得出评价指标项,提出了本文的评价体系架构。紧接着,论文汇总了市面上常见的装配式墙板类型,对各类型装配式墙板从墙板技术性能、施工工效和经济性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每一种墙板的特点,得出墙板各项指标的参数。对墙板的基本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后,论文再结合与指标相关的标准或规范,对指标的优劣设立评价标准,如对隔声量性能好坏的评价,在参考《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相关条款下,设立一定的标准,再对墙板的该项指标进行打分,再根据类似规则,依次对墙体的技术性能、施工工效和经济性进行评价打分,得出墙体各指标项的具体分值,再通过加权平均法,汇总墙板各项指标的得分,以进行最后的比选。在对墙板的施工工效和经济性的评价中,为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更符合实际,论文应用BIM技术建立案例墙板的BIM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关于墙板施工工效和经济性指标评价的修正指数,通过此修正指数进行修正,得出施工工效和经济性指标的最后得分。墙板的技术性能、施工工效和经济性的指标得分得出后,再次用加权平均法对墙板进行综合打分,得出最后的总得分,依据总得分对各墙板进行选型,选出适合论文研究的三类墙体:外墙板、内隔墙板和避难间的墙板类型,完成论文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对市面上常见的装配式墙板的性能进行归纳总结,数据来源可靠,归纳总结全面,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2)论文给出对于墙体选型的优选方案,此方案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可根据不同地域的墙板性能需求,对不同墙板进行综合比选,选择出合适的墙体;3)论文初步探讨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墙体选型中的应用,初步论证了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是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最后对全文总结归纳,分析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完成此篇论文。
陶飞羽[10](2020)在《装配式轻钢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陶粒是以工业废渣等作为原材料,在回转窑加工而成的一种表面光滑的球形颗粒物,是一种具有环保、节能、有利于废物重新利用的新型建筑材料,满足国家对建筑行业提出的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的要求,其与混凝土混合后形成的陶粒混凝土是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热点之一。陶粒泡沫混凝土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是指用陶粒代替砂子石子等粗骨料,掺入用发泡剂配制好的泡沫后与混凝土混合搅拌而形成的一种表观密度小于1850kg/m3的高性能混凝土。陶粒内有许多微小的空隙结构,这些空隙结构的存在使得陶粒泡沫混凝土具有保温隔热、耐火性能优越、抗震性好、抗渗性强、吸水率低耐久性好等特点。在当前大背景下,我国正在积极鼓励并引导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尤其是预制装配式墙板,更是发展的重点目标。因此研究质地较轻且强度较高的预制装配式墙墙板作为新型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发展和行业未来发展需求。轻钢龙骨复合墙板具有自重小、强度高、保温隔音效果高、拆卸简便等优点,在我国常用作室内隔墙板。但是目前将轻钢与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装配式轻钢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主要由轻钢龙骨,陶粒泡沫混凝土和自攻螺钉组合而成,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环保、便于运输等优点。本文从陶粒泡沫混凝土配合比开始,接着从试件的制作,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墙板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从优化配合比角度,选取了制作陶粒泡沫混凝土的三种原材料陶粒、粉煤灰、水作为研究对象,陶粒泡沫混凝土的设计干密度为750kg/m3,将陶粒掺量,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作为正交试验中的研究参数,一共安排设计了16组试验,每组试验制作6个试块经养护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分析影响陶粒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次因素,探索制备陶粒泡沫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对陶粒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通过试验测定的各组的导热系数,得出陶粒泡沫混凝土具有较好的保温性。(2)对装配式轻钢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进行了位移控制的低周反复试验,记录了试验现象,分析墙板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装配式轻钢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低周往复试验的过程,轻钢龙骨框架与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的工作性较好,两者的组合可以提高工作性能,同时发现装配式轻钢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的耗能能力较好,不仅材料自身重量较轻,而且安全性和抗震性较好。(3)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装配式轻钢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进行低周反复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
二、粉煤灰环保轻质墙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煤灰环保轻质墙板(论文提纲范文)
(1)多功能生态建筑饰面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
1.3 柔性饰面板块的研究现状 |
1.4 负氧离子研究现状 |
1.5 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研究现状 |
1.6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路线 |
2.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1.1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
2.1.2 主要内容 |
2.2 创新点 |
2.3 技术路线 |
3 水性水泥乳液基柔性饰面板块的生产研究及应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3.1.2 水泥 |
3.1.3 水性丙烯酸乳液 |
3.1.4 粉煤灰 |
3.1.5 助剂 |
3.1.6 涂料 |
3.2 柔性饰面板块的实验方法 |
3.2.1 柔性底材的制备 |
3.2.2 涂装工艺方法 |
3.2.3 柔性饰面板块基本性能的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泥与乳液比例对柔性饰面板块柔性和强度的影响 |
3.3.2 助剂对柔性饰面板块的影响 |
3.3.3 生产工艺研究 |
3.3.4 柔性饰面板块的性能 |
3.4 工程应用及成果 |
3.4.1 工程应用 |
3.4.2 经济应用分析 |
3.4.3 成果与查新 |
3.5 结论 |
4 一种高负离子释放内墙饰面板块的制备及应用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高负离子释放饰面板块检测结果 |
4.2.2 广元市自然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状况 |
4.2.3 负离子饰面墙板的工程应用的效果 |
4.2.4 机理分析 |
4.3 经济应用与成果 |
4.3.1 经济应用分析 |
4.3.2 成果评价与科技查新 |
4.4 结论 |
5 丙烯酸基轻质复合墙体保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
5.1.2 轻质保温墙板试验方法 |
5.1.3 性能测定过程及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丙烯酸乳液的作用 |
5.2.2 玻化微珠、粉煤灰、水泥配比对复合墙体保温材料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装配式GRC-P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装配式建筑历史与发展 |
1.2.1 国外装配式建筑历史与发展 |
1.2.2 国内装配式建筑历史与发展 |
1.3 预制装配式墙体研究与发展 |
1.3.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2 典型应用案例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型GRC-PC复合墙板综述 |
2.1 GRC材料介绍 |
2.2 GRC材料国内外发展 |
2.2.1 国外的GRC材料研究 |
2.2.2 国内的GRC材料研究 |
2.3 新型GRC-PC复合墙板的优势 |
2.4 新型GRC-PC复合墙板特点 |
2.5 GRC-PC复合墙板的要求 |
2.5.1 GRC-PC复合墙板对模具的要求 |
2.5.2 GRC-PC复合墙板对面层的要求 |
2.5.3 GRC-PC复合墙板对养护的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及GRC材料收缩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墙板裂缝产生原因 |
3.3 混凝土收缩机理 |
3.3.1 混凝土收缩类型 |
3.3.2 混凝土裂缝防控 |
3.4 混凝土收缩预测模型 |
3.4.1 ACI209 模型 |
3.4.2 B3 模型 |
3.4.3 Dilger模型 |
3.4.4 王铁梦模型 |
3.5 GRC材料的开裂原因和变形性能 |
3.5.1 GRC的开裂原因 |
3.5.2 GRC的变形性能 |
3.5.3 裂缝的防治措施 |
3.6 收缩应力分析 |
3.6.1 两端约束应力分析 |
3.6.2 墙板内部拉应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RC-P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原材料 |
4.2.1 C30 混凝土 |
4.2.2 GRC材料 |
4.3 试验仪器 |
4.3.1 抗压强度试验设备 |
4.3.2 弹性模量试验设备 |
4.3.3 GRC-PC复合墙板试验设备 |
4.4 基本力学试验 |
4.4.1 抗压强度试验方案 |
4.4.2 弹性模量试验方案 |
4.4.3 试块制作 |
4.4.4 抗压强度试验过程 |
4.4.5 弹性模量试验过程 |
4.4.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GRC-P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试验 |
4.5.1 试验方案与设计 |
4.5.2 试验过程 |
4.6 GRC-P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结果分析 |
4.6.1 试验温湿度数据 |
4.6.2 单一材料墙板数据分析 |
4.6.3 GRC-PC复合墙板数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RC-P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数值模拟 |
5.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5.2 有限元分析方法 |
5.3 基本假定 |
5.4 建立模型 |
5.5 计算结果分析对比 |
5.6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轻质墙板灌浆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 |
1.1 原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步骤 |
1.2.2 测试方法 |
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硅灰、粉煤灰、矿粉对轻质墙板灌浆料流动度的影响(见图2) |
2.2 硅灰、粉煤灰、矿粉对轻质墙板灌浆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见图3) |
2.3 正交试验 |
2.4 与原有产品性能对比 |
2.5 工程应用 |
3 结论 |
(4)新型混凝土轻质隔墙板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新型混凝土轻质隔墙板的制备 |
1.1 建筑回收破碎料的筛选 |
1.2 生产设备的调试 |
1.3 墙板生产工艺 |
1.3.1 主要设备(见表1) |
1.3.2 生产工艺流程 |
2 新型混凝土轻质隔墙板的配合比 |
3 新型混凝土轻质隔墙板的力学性能试验 |
3.1 抗压强度试验 |
3.1.1 试件设计 |
3.1.2 加载制度、加载装置和测试方案 |
3.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 抗弯强度试验 |
3.2.1 试件设计 |
3.2.2 加载制度和加载装置 |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干燥收缩试验 |
3.3.1 试件设计 |
3.3.2 测试方案 |
4 效益分析 |
4.1 经济效益 |
4.2 环保效益 |
5 结论 |
(5)CFB灰渣的特性及制备轻质隔墙板用混凝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技术 |
1.2.1 循环流化床基本原理 |
1.2.2 循环流化床固硫过程 |
1.2.3 CFB灰渣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CFB灰渣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2 轻质隔墙板研究现状及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胶凝材料 |
2.1.2 集料 |
2.1.3 减水剂 |
2.1.4 聚丙烯纤维 |
2.2 试验方法 |
2.2.1 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 |
2.2.2 粒度 |
2.2.3 吸水性 |
2.2.4 安定性、火山灰活性和自硬性 |
2.2.5 强度 |
2.2.6 干缩率 |
2.2.7 膨胀率 |
2.2.8 早期抗裂试验 |
2.2.9 水化分析 |
2.2.10 微观分析 |
第3章 CFB灰渣特性研究 |
3.1 CFB灰渣的基本性质 |
3.1.1 化学组成 |
3.1.2 矿物组成 |
3.1.3 颗粒特性 |
3.2 易磨性 |
3.3 需水性 |
3.3.1 需水量比 |
3.3.2 标稠用水量 |
3.3.3 饱和面干吸水率 |
3.4 火山灰活性与自硬性 |
3.4.1 火山灰活性 |
3.4.2 自硬性 |
3.5 安定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CFB灰渣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
4.1 CFB灰渣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CFB粉煤灰掺量对水泥胶砂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2 CFB粉煤灰掺量对CFB灰渣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3 CFB粉煤灰超量取代系数对CFB灰渣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CFB灰渣对水泥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4.2.1 CFB粉煤灰对净浆膨胀的影响 |
4.2.2 CFB灰渣对砂浆干缩的影响 |
4.3 CFB粉煤灰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轻质隔墙板用CFB灰渣混凝土的设计与研究 |
5.1 配合比设计 |
5.1.1 初始配合比设计 |
5.1.2 CFB粉煤灰超量取代试验配合比 |
5.1.3 陶粒取代CFB炉渣制备混凝土的配合比 |
5.2 CFB粉煤灰超量取代试验 |
5.2.1 CFB粉煤灰超量系数对坍落度的影响 |
5.2.2 CFB粉煤灰超量系数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3 CFB粉煤灰超量系数对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的影响 |
5.2.4 CFB粉煤灰超量系数对软化系数的影响 |
5.2.5 干燥混凝土破坏形态 |
5.3 陶粒取代CFB炉渣试验 |
5.3.1 陶粒取代CFB炉渣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2 陶粒取代CFB炉渣对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的影响 |
5.3.3 陶粒取代CFB炉渣对标养、干燥和饱水强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聚丙烯纤维对轻质隔墙板用混凝土的增强防裂作用研究 |
6.1 搅拌方式对纤维分散性的影响 |
6.2 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
6.3 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6.4 混凝土早期抗裂试验 |
6.4.1 混凝土平板开裂配方设计 |
6.4.2 平板开裂试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新型PL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GRC材料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1.2.1 GRC材料国外发展概况 |
1.2.2 GRC材料国内发展状况 |
1.2.3 GRC材料应用于复合墙板的国外研究状况 |
1.2.4 GRC材料应用于复合墙板的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轻质混凝土的干缩性机理 |
2.1 轻质混凝土的定义 |
2.2 轻质混凝土国内外的应用状况 |
2.2.1 我国轻质混凝土的应用状况 |
2.2.2 国外轻质混凝土应用现状 |
2.3 轻质混凝土的特质 |
2.3.1 轻质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
2.3.2 轻质混凝土质量的优越性 |
2.4 轻质混凝土收缩性研究 |
2.4.1 轻质混凝土收缩机理性质 |
2.5 影响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因素 |
2.6 轻质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控制收缩的举措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RC制品的制作工艺以及产品性能研究 |
3.1 GRC的定义 |
3.2 GRC制品的特性 |
3.3 GRC制品的制作工艺 |
3.4 GRC制品材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PLC-GRC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实验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材料选择 |
4.2.1 轻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
4.2.2 GRC原材料的选择 |
4.3 试验装置 |
4.3.1 试验模具 |
4.3.2 试验仪器 |
4.4 常规力学实验 |
4.4.1 实验设计 |
4.4.2 抗压强度试验 |
4.5 弹性模量试验 |
4.6 新型PL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试验 |
4.6.1 试块制备 |
4.6.2 试验过程 |
4.6.3 实验结果及其数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PLC-GRC复合墙板的收缩性能模拟 |
5.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5.2 有限元分析方法 |
5.3 参数设定 |
5.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4.1 基本假定 |
5.4.2 模型建立 |
5.5 数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试验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
(7)P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尺寸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
1.2.1 国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1.2.2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
1.3 预制装配式外墙板的发展与应用 |
1.3.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2 典型应用案例 |
1.4 GRC在建筑外墙中的发展与应用 |
1.4.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2 典型应用案例 |
1.5 PC-GRC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混凝土的收缩机理 |
2.1 混凝土收缩的概述 |
2.2 混凝土收缩的种类 |
2.2.1 化学收缩与自收缩 |
2.2.2 干燥收缩 |
2.2.3 碳化收缩 |
2.2.4 温度收缩 |
2.2.5 塑性收缩 |
2.3 混凝土收缩的影响因素 |
2.3.1 原材料 |
2.3.2 配合比 |
2.3.3 外加剂 |
2.3.4 其他因素的影响 |
2.4 混凝土收缩的预测模型 |
2.4.1 B3模型 |
2.4.2 CEB-FIP系列模型 |
2.4.3 ACI209系列模型 |
2.4.4 中国建科院(1986)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RC的复合机理与收缩变形 |
3.1 GRC的优点 |
3.2 GRC的生产工艺 |
3.3 GRC的两大组成材料 |
3.2.1 耐碱玻璃纤维 |
3.2.2 低碱度水泥 |
3.4 纤维与水泥的复合机理 |
3.4.1 纤维间距理论 |
3.4.2 复合力学理论 |
3.5 GRC的收缩变形 |
3.5.1 GRC的干湿变形 |
3.5.2 GRC的温度变形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尺寸效应试验 |
4.1 引言 |
4.2 试验原材料 |
4.2.1 GRC原材料 |
4.2.2 GRC配合比 |
4.2.3 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
4.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3.1 DH-3818Y静态应变采集仪 |
4.3.2 DH-1204埋入式应变计 |
4.3.3 DH-1205表面式应变计 |
4.3.4 HJW60型单卧轴搅拌机 |
4.4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4.4.1 试验方案与分组 |
4.4.2 试块制作与养护 |
4.4.3 抗压强度试验 |
4.4.4 弹性模量试验 |
4.5 P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尺寸效应试验 |
4.5.1 试验方案与分组 |
4.5.2 试验过程 |
4.6 P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尺寸效应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1 温湿度数据结果及分析 |
4.6.2 单一材料墙板自由收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3 PC-GRC复合墙板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4 不同尺寸的P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对比和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有限元分析 |
5.1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 |
5.2 有限元分析方法 |
5.3 建立有限元模型 |
5.3.1 模型基本假定 |
5.3.2 混凝土和GRC的弹性模量 |
5.3.3 建立模型 |
5.4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
(8)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轻质墙板行业发展现状 |
1.1.2 轻质墙板行业政策 |
1.2 灌浆料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灌浆料发展概况 |
1.2.2 国内灌浆料发展概况 |
1.3 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研究与应用概况 |
1.3.1 FPB轻质墙板产品体系 |
1.3.2 FPB轻质墙板灌浆料应用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矿物掺合料 |
2.1.3 石膏 |
2.1.4 细集料 |
2.1.5 外加剂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流动度测试方法 |
2.3.2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3.3 竖向膨胀率测试方法 |
2.3.4 凝结时间 |
第3章 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制备 |
3.1 硫铝酸盐水泥-普硅水泥复合体系 |
3.1.1 普硅水泥性能 |
3.1.2 硫铝酸盐水泥性能 |
3.1.3 硫铝酸盐水泥与普硅水泥复配 |
3.2 胶砂比确定 |
3.3 不同减水剂的选择与掺加 |
3.3.1 减水剂的主要种类及结构特点 |
3.3.2 减水剂作用机理 |
3.3.3 聚羧酸减水剂的影响研究 |
3.3.4 萘系减水剂的影响研究 |
3.3.5 脂肪族减水剂的影响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矿物掺合料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影响 |
4.1 矿物掺合料的种类与用量的确定 |
4.1.1 硅灰、粉煤灰、矿粉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流动度的影响 |
4.1.2 硅灰、粉煤灰、矿粉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强度的影响 |
4.1.3 正交试验设计 |
4.2 石膏用量的确定 |
4.2.1 石膏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膨胀性的影响 |
4.2.2 石膏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膨胀与强度协调性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缓凝剂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影响 |
5.1 不同缓凝剂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
5.2 缓凝剂复掺对FPB轻质墙板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
5.3 最优配方 |
5.4 SEM微观分析 |
5.5 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市场前景 |
5.5.1 与原有产品的性能对比 |
5.5.2 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成本核算 |
5.5.3 工程应用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墙体优化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重难点问题 |
1.5 研究整体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墙体基本需求分析 |
2.1 装配式墙体的基本需求分析 |
2.1.1 典型墙体材料各类指标分析 |
2.1.2 施工指标需求分析 |
2.1.3 墙体经济指标需求分析 |
2.1.4 不同类型墙体功能需求差异分析 |
2.2 综合评价体系的架构设计 |
2.2.1 指标体系构成 |
2.2.2 综合评价体系架构及评价方法选择 |
第三章 典型装配式墙板主要技术经济特点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ALC) |
3.2.1 ALC板技术指标及材料特性 |
3.2.2 ALC板施工流程 |
3.2.3 ALC板施工工效和经济性分析 |
3.3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GRC) |
3.3.1 GRC板技术指标及材料特性 |
3.3.2 GRC板施工流程 |
3.3.3 GRC板施工工效和经济性分析 |
3.4 钢筋混凝土复合外墙板 |
3.4.1 钢筋混凝土复合外墙板技术指标及材料特性 |
3.4.2 钢筋混凝土复合外墙板板施工流程 |
3.4.3 钢筋混凝土复合外墙板施工工效和经济性分析 |
3.5 陶粒混凝土墙板 |
3.5.1 陶粒混凝土墙板技术指标及材料特性 |
3.5.2 陶粒混凝土墙板施工流程 |
3.5.3 陶粒混凝土墙板施工工效及经济性分析 |
3.6 混凝土空心条板 |
3.6.1 混凝土空心条板技术指标及材料特性 |
3.6.2 混凝土空心条板施工流程 |
3.6.3 混凝土空心条板施工工效及经济性分析 |
3.7 发泡陶瓷轻质墙板 |
3.7.1 发泡陶瓷轻质墙板技术指标及材料特性 |
3.7.2 发泡陶瓷轻质墙板施工流程 |
3.7.3 发泡陶瓷轻质墙板施工工效及经济性分析 |
3.8 聚苯颗粒夹芯复合墙板 |
3.8.1 聚苯颗粒夹芯复合墙板技术指标及材料特性 |
3.8.2 聚苯颗粒夹芯复合墙板施工流程 |
3.8.3 聚苯颗粒夹芯复合墙板施工工效及经济性分析 |
第四章 综合评价体系设立及墙体指标比选 |
4.1 综合评价体系设立 |
4.2 技术指标分析 |
4.2.1 技术指标评分标准设定 |
4.2.2 技术指标比选确认 |
4.3 施工指标分析 |
4.3.1 避难间施工分析 |
4.3.2 内墙施工分析 |
4.3.3 外墙施工分析 |
4.4 经济指标分析 |
4.4.1 避难间墙板经济指标分析 |
4.4.2 内墙墙板经济指标分析 |
4.4.3 外墙墙板经济指标分析 |
第五章 基于BIM技术的配板设计及墙体综合比选 |
5.1 应用项目简介 |
5.2 目标项目装配式墙板深化设计 |
5.2.1 装配式墙板尺寸设计 |
5.2.2 目标墙体配板深化设计 |
5.2.3 墙板配板深化设计汇总 |
5.3 基于BIM技术的配板设计方法研究 |
5.3.1 利用BIM进行配板设计的必要性 |
5.3.2 BIM建模标准的确定方法 |
5.3.3 BIM墙体配板建模设计主要过程 |
5.4 基于BIM的施工指标和经济指标分析 |
5.5 确定选材 |
5.5.1 避难间选材确定 |
5.5.2 内隔墙选材确定 |
5.5.3 外墙选材确定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装配式轻钢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我国装配式复合夹芯墙板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复合夹芯墙板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墙体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墙体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陶粒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
2.1 研究背景 |
2.1.1 陶粒泡沫混凝土研究意义 |
2.1.2 陶粒泡沫混凝制备流程 |
2.1.3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过程 |
2.2.1 配合比物料计算方法 |
2.2.2 方案设计 |
2.2.3 测试方法 |
2.2.4 试块的破坏形态 |
2.3 抗压强度结果与分析 |
2.3.1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2.3.2 导热系数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轻钢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试件制作 |
3.2.1 试件设计 |
3.2.2 试件制作 |
3.3 加载制度 |
3.3.1 常用加载制度 |
3.3.2 本文选用的加载制度 |
3.4 测量方案 |
3.4.1 记录内容 |
3.4.2 测量方法 |
3.5 试验现象 |
3.6 试验结果 |
3.6.1 滞回曲线 |
3.6.2 骨架曲线 |
3.6.3 刚度退化 |
3.6.4 耗能能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轻钢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有限元分析 |
4.1 ABAQUS简介 |
4.1.1 分析模块选取 |
4.1.2 ABAQUS非线性有限单元模型选取 |
4.2 模型建立 |
4.2.1 陶粒泡沫混凝土本构模型 |
4.2.2 轻钢龙骨本构模型 |
4.2.3 定义分析步、设置参考点和荷载边界条件 |
4.2.4 网格划分 |
4.2.5 相互作用 |
4.2.6 模型假设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对比墙体破坏形态 |
4.3.2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
4.4 参数化分析 |
4.4.1 墙板厚度的影响 |
4.4.2 X形支撑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粉煤灰环保轻质墙板(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功能生态建筑饰面材料的研究[D]. 杨威.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装配式GRC-P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分析研究[D]. 宋浩源.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轻质墙板灌浆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 逄鲁峰,杨苏,马正先. 新型建筑材料, 2021(01)
- [4]新型混凝土轻质隔墙板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J]. 刘敬敏,秦康,申士龙,兰瑞鑫,彭菲. 新型建筑材料, 2020(10)
- [5]CFB灰渣的特性及制备轻质隔墙板用混凝土的研究[D]. 张家家.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6]新型PL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研究[D]. 尹婷婷.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7]PC-GRC复合墙板收缩性能尺寸效应研究[D]. 范健康.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8]FPB轻质墙板灌浆料的试验研究[D]. 杨苏.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9]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墙体优化选型研究[D]. 王亚林.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10]装配式轻钢陶粒泡沫混凝土墙板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 陶飞羽.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