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盐湖生物学研究的回顾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何宏韬,郑爽,陈国强[1](2022)在《基于嗜盐菌合成生物学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嗜盐微生物是在高盐、高pH环境中具备正常生长能力的极端微生物,是珍贵的科研素材和生产资源。相关研究通过对嗜盐菌合成生物学的改造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探索,实现了嗜盐工程菌在生物反应器中利用海水进行不灭菌连续发酵并产生类型多样、性能各异的聚羟基脂肪酸酯,且与其他高附加值化学品实现了联产。基于嗜盐菌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具备节能、节水、节时、低成本等特点,有着很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划时代的技术优势。基于极端微生物,特别是基于嗜盐菌合成生物学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能够提升生物制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环保的生物基工业产品替代石油基产品,同时也能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该文分析了基于嗜盐菌合成生物学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特点,为合成生物学与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辛乃宏,杨俊涛,李炳乾,陈庆亚,王新磊,赵喜荣,艾日肯江·库尔班江[2](2021)在《一种适合艾比湖条件的盐藻养殖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研究依托新疆艾比湖湖水资源和独特气候条件,通过建设2级室内盐藻扩种(5 L三角瓶、室内42 m2跑道式保种池)、2级室外扩种(1 200 m2跑道式扩种池、15 000 m2跑道式扩种池)等设施,对盐藻藻种进行逐级扩培,最终利用单体100 000 m2季节性闲置的储卤池进行盐藻大面积养殖获得成功,形成了一套经济可行的盐藻养殖体系。盐藻的扩种和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 200 m2扩种池盐藻密度可以达到70万细胞/mL以上;15 000 m2扩种池盐藻密度可以达到50万细胞/mL以上;100 000 m2储卤池盐藻养殖密度可以达到22万细胞/mL以上,水体β-胡萝卜素含量达9 mg/L,盐藻扩培过程中杂藻得到了有效控制。此研究可显着降低盐藻的养殖成本。
凤旭[3](2021)在《*ST盐湖财务脱困案例研究》文中提出
刘宇宸[4](2021)在《不同盐碱生境中AM真菌的筛选、多样性分析及应用》文中指出
蒋金容[5](2021)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的对比研究 ——以《稳态与环境》模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宇[6](2021)在《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对火星的热切关注主要因为火星是目前最有可能发现地外生命的星球。水和碳是影响类地行星宜居性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火星上水和碳的分布及演化历史是寻找地外生命的关键。碳酸盐矿物与水和碳的循环,乃至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一直被视为宜居要素信息的重要载体。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火星表面的碳酸盐认识非常有限。轨道和为数不多的着陆探测显示,尽管二氧化碳在火星大气中的占比高达96%,但火星表面的碳酸盐分布却非常有限。截至目前,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类似地球表面巨厚且连续沉积的碳酸盐。相关研究认为,火星上的碳酸盐可能以局部微小区域或者地下沉积单元的形式存在。然而,当前火星探测对火星全球碳酸盐岩小尺度露头分布以及性质研究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化的认识。在比较行星学的研究中,地球是研究和对比其他行星的基础。在地球上建立相应的行星类似环境,可以通过类比相似的地貌、矿物组成以及沉积环境,进而推测类地行星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规律,拓展行星探测数据带来的认识。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是世界上最高的沙漠(盆地中心平均海拔2800 m)。其寒冷、干旱、强风力作用和高紫外线辐射的地表环境,以及广泛分布的蒸发盐矿床和风成地貌都与火星表面特征极其相似,因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类火星环境之一。本论文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选取了一套封闭沉积盆地的碳酸盐沉积相(山麓洪积相的碳酸盐结核,滨湖相的碳酸盐鲕粒,湖相-温泉沉积的碳酸盐麻点岩石)作为研究对象。尽管碳酸盐结核和碳酸盐鲕粒是表生环境中常见的碳酸盐沉积相,但干旱环境中碳酸盐结核的矿物学与同位素特征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碳酸盐鲕粒的成因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阐释。火星上的麻点岩石首见于海盗2号于火星北部平原的着陆点,有关其成因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本论文通过对这些碳酸盐样品开展的详细矿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分析,探明了这些碳酸盐沉积相代表的沉积环境与古气候演变特征,通过与火星探测数据的联系,评估了这三种盆地碳酸盐沉积相在火星上记录古气候及古环境演变信息并保存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为火星探测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碳酸盐结核圈层结构的成因并探讨其古气候意义25万年前,在柴达木西部的阿尔金山山麓平原,洪水作用形成了文石和碎屑矿物的沉积,随后的干旱气候导致了先期沉积物的开裂,并为接下来10万年间洪水事件沉积的高镁方解石提供了生长核。波动的水化学条件导致碳酸盐出现不同的晶体形态、元素(如锰)含量,以及孔隙度,进而形成特征性的结核圈层结构。同位素分析表明,旷日持久的干旱导致δ13C和δ18O值从结核的核部到边部分别增加了3‰和6‰。Rayleigh分馏模型的结果显示,在结核生长过程中,蒸发导致水体减少了50%的H2O和25%的溶解CO2。以上结果说明,干旱环境中形成的碳酸盐结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古气候变化指标,这同时可为研究相似沉积环境下的火星盖尔陨石坑结核的形成及其古气候意义提供线索。(2)探究了碳酸盐鲕粒的成因并探讨其天体生物学意义本研究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了三个被蒸发盐胶结的碳酸盐鲕粒沉积层,矿物学和年代学分析显示,三个样品分别是:形成于29万年前,在26万年前被石膏胶结的白云石鲕粒;形成于16万年前,在11万年前被石盐胶结的文石鲕粒;以及形成于3万年前,在2万年前被石膏胶结的文石鲕粒。对这些碳酸盐鲕粒的元素分析和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一个干旱的盐湖沉积环境,且该结果不支持鲕粒的生物成因假说。拉曼光谱分析检测到了鲕粒中的有机物:伪枝藻素(蓝细菌光合作用的保护色素)。尽管随着鲕粒年龄的增大,伪枝藻素的保存情况逐渐变差,但至少在29万年内,都能在鲕粒样品中检测到有效的伪枝藻素信号。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鲕粒可能是无机成因的,但蒸发盐胶结的鲕粒具有在极端环境中保存有机物的潜力。在蒸发盐矿床广泛分布的火星表面,鲕粒不仅可以作为潜在的碳储库,而且其中很有可能保存了古代火星生命演化的关键信息,因此在未来的火星探测中应当对此类蒸发盐矿床给予充分的关注。(3)提出碳酸盐麻点岩石的温泉成因并探讨其天体生物学意义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的碳酸盐麻点岩石在形貌、尺寸以及分布状态上都与火星麻点岩石非常相似。岩石内部一组自生白云石、高岭石、石膏、Opal-A的矿物组合明确地指示了温泉沉积环境的存在。同位素特征显示,这些麻点岩石形成于温泉水与湖水混合的环境中。扫描电镜观察还在这些麻点岩石中发现了自生黄铁矿。硫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黄铁矿是硫酸盐还原菌在大约25°C的环境条件下诱导生成的。类比研究发现,火星上的麻点岩石很可能也是一个古代温泉的遗迹。此外,这些麻点岩石具有在干燥、氧化的表面环境中长期保存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应该被列为火星生命探测的重点关注对象。毫无疑问,古代火星的表面经历过液态水稳定存在的演化阶段。尽管火星古代大气的成分及厚度仍然存在争议,但火星表面的碳酸盐很可能以各种沉积微相的形式存在。这些微相可以封存一定量的大气碳,并且能够记录古气候演变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早期火星出现过生命,这些碳酸盐沉积环境有极大的可能是孕育生命的场所,进而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下生命信息。在火星全球露头尺度研究尚未实现的今天,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认识火星碳酸盐沉积至关重要,并且可为火星古气候研究和生命探测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梁锐[7](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李姣[8](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曾泳昕[9](2021)在《中学地理视角下的青海生态研学课程设计 ——以青海湖地区为例》文中提出研学旅行,是通过研学与旅行相结合的形式,帮助中小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的综合实践教学方式,形式较新,近年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国家政策颁布后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与地理学科联系密切。地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同社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层面发挥着较好作用,是渗透生态教育的关键学科。研学课程的开发是研学旅行发展的必要途径,围绕生态教育角度进行生态研学课程开发。本文以青海湖地区为例,进行生态研学课程设计。本文围绕青海生态研学的课程设计进行文献分析,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具体的青海湖地区生态研学课程设计,旨在为生态研学的发展提供参照,为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生态意识的加强拓宽途径,为青海省生态保护与发展寻求新的出口。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生态教育及研学旅行发展现状的认识方面。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生态教育在当代教育中应当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且生态教育与地理学科联系密切,但现有阶段存在地理学科教学对生态教育重视不足的现象。与此同时,研学旅行作为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的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在各方推动下发展迅速。因此,本文从中学地理视角出发,将生态教育融入研学旅行,以青海湖地区为例设计生态研学课程。(2)在生态研学课程设计的具体策略方面。主要从生态研学课程设计目的、设计原则、内容选择等方面进行阐释。生态研学的课程设计首先需要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其中,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主要的课程设计目的。设计原则包括生态性原则、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性原则、多元化评价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内容选择则需紧紧围绕生态这一研学主题,参考中学地理教材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具体选择契合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和生态意识培养的研学内容。(3)在青海湖地区生态研学课程设计的具体案例方面。本文从中学地理的视角出发,结合生态教育相关知识,以青海湖地区作为研学地点,共设计“初识‘高原明珠’,走进青海湖湿地”、“认识湖东沙丘,参与沙漠化治理”、“探究湟鱼洄游,参与珍稀动物保护”和“再识青海湖湿地,深化生态认知”四个案例。四个具体案例从主题、研学目标、具体内容、研学问题与任务等方面进行阐释,旨在为生态研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为中学生生态研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案例。
郭云倩[10](2021)在《融合化学史的5E教学模式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我国盐湖生物学研究的回顾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盐湖生物学研究的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嗜盐菌合成生物学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微生物底盘细胞 |
3 底盘菌的合成生物学改造 |
3.1 开发嗜盐菌的改造工具和方法 |
3.2 嗜盐菌的调控策略 |
3.3 嗜盐菌的形态学工程改造 |
4 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技术特点 |
4.1 海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
4.2 节能环保的新型发酵方式 |
4.3 低成本的连续发酵过程 |
4.4 加速分离提取的形态学工程手段 |
4.5 高密度的自动化生产 |
5 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未来 |
5.1 多样化的产品 |
5.2 无人工厂 |
5.3 低成本、无污染的生产后处理 |
6 结束语 |
(2)一种适合艾比湖条件的盐藻养殖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种 |
1.2 卤水 |
1.3 盐藻扩种及养殖设施 |
1.3.1 室内扩种室 |
1.3.2 室外一级扩种跑道池 |
1.3.3 室外二级扩种跑道池 |
1.3.4 大面积养殖池 |
1.4 盐藻藻种的扩培 |
1.4.1 三角瓶藻种一级扩培 |
1.4.2 室内跑道池二级扩培 |
1.4.3 室外跑道池一级扩培 |
1.4.4 室外跑道池二级扩培 |
1.4.5 室外大面积养殖 |
1.5 盐藻及水体中胡萝卜素的检测方法 |
1.5.1 盐藻密度检测方法 |
1.5.2 盐藻养殖水体中胡萝卜素含量检测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面积盐藻养殖扩养体系的建立 |
2.2 盐藻生长情况 |
2.2.1 室内跑道池盐藻生长情况 |
2.2.2 室外一级扩种跑道池盐藻生长情况 |
2.2.3 室外二级扩种盐藻生长情况 |
2.2.4 储卤池盐藻生长情况 |
3 讨论 |
3.1 大面积盐藻养殖扩养体系 |
3.2 室内扩种情况 |
3.3 室外扩种情况 |
3.4 储卤池盐藻养殖情况 |
4 结论 |
(6)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火星的基本情况 |
1.1.1 火星的物理特性 |
1.1.2 火星的形成及地质历史 |
1.1.3 火星的表面特征 |
1.2 研究火星的意义 |
1.3 火星水作用历史及探测成果 |
1.3.1 早期火星探测成果 |
1.3.2 寻找火星上的“水” |
1.3.3 火星古可居环境的评估 |
1.4 火星碳酸盐谜团 |
1.4.1 火星大气及气候演变 |
1.4.2 火星大气二氧化碳 |
1.4.3 火星碳酸盐 |
1.4.4 碳酸盐缺失成因假说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方法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手段 |
1.5.3 研究意义 |
1.6 本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柴达木盆地作为火星类似环境 |
2.1 比较行星学 |
2.2 火星类似环境的建立 |
2.3 柴达木盆地概况 |
2.3.1 柴达木盆地古湖演化历史 |
2.3.2 柴达木盆地气候特征 |
2.4 柴达木盆地作为火星类似环境 |
2.4.1 沙丘 |
2.4.2 雅丹 |
2.4.3 蒸发多面体 |
2.4.4 冲沟、河谷及冲积扇 |
2.4.5 蒸发盐沉积 |
2.4.6 可居性 |
2.5 柴达木盆地碳酸盐 |
2.5.1 地表分布情况 |
2.5.2 SG-1 钻孔 |
2.6 工作区选择 |
2.7 柴达木盆地野外工作 |
2.7.1 研究区地表特征 |
2.7.2 研究区地表沉积物 |
2.7.3 采样点概况 |
第3章 碳酸盐结核的成因及古气候意义 |
3.1 引言 |
3.2 碳酸盐结核 |
3.2.1 碳酸盐结核的成因 |
3.2.2 碳酸盐结核的形成环境 |
3.3 火星结核 |
3.4 样品及采样点 |
3.4.1 采样点地质背景 |
3.4.2 样品介绍 |
3.5 研究结果 |
3.5.1 岩相学特征 |
3.5.2 矿物学特征 |
3.5.3 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 |
3.5.4 年代学及同位素特征 |
3.6 研究意义 |
3.6.1 基于结核矿物学与同位素特征的古气候重建 |
3.6.2 柴达木结核同心环状结构的成因机制 |
3.6.3 对火星结核的启示意义 |
第4章 碳酸盐鲕粒及赋存伪枝藻素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4.1 引言 |
4.2 碳酸盐鲕粒 |
4.2.1 鲕粒的定义与研究意义 |
4.2.2 鲕粒的成因 |
4.3 样品介绍 |
4.4 鲕粒样品表征结果 |
4.4.1 矿物学特征 |
4.4.2 年代学研究 |
4.4.3 同位素特征 |
4.5 鲕粒中赋存伪枝藻素 |
4.5.1 伪枝藻素 |
4.5.2 伪枝藻素的萃取和鉴定 |
4.6 鲕粒成因探讨 |
4.6.1 鲕粒样品的形成过程 |
4.6.2 鲕粒样品的成因 |
4.7 研究意义 |
第5章 碳酸盐麻点岩石及赋存生物黄铁矿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5.1 引言 |
5.2 火星麻点岩石 |
5.2.1 海盗2 号 |
5.2.2 火星麻点岩石特征 |
5.2.3 风力作用成因 |
5.2.4 化学物理风化成因 |
5.3 温泉及其天体生物学意义 |
5.3.1 温泉沉积 |
5.3.2 温泉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5.4 柴达木盆地麻点岩石 |
5.4.1 形态特征 |
5.4.2 矿物学特征 |
5.4.3 同位素特征 |
5.5 麻点岩石中的黄铁矿 |
5.5.1 形貌特征 |
5.5.2 硫同位素特征 |
5.6 研究意义 |
5.6.1 古温泉环境的存在 |
5.6.2 保存生物黄铁矿的意义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2.2 空间管控体系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1.5.5 研究综述总结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景观管理 |
2.1.2 空间规划体系 |
2.1.3 空间管控体系 |
2.2 基础理论 |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维度概况 |
3.1.2 人文维度概况 |
3.1.3 .感知维度概况 |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
3.2.1 景观格局 |
3.2.2 景观过程 |
3.2.3 景观功能 |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
4.1.1 空间类型划分 |
4.1.2 城镇空间 |
4.1.3 农业空间 |
4.1.4 自然生态空间 |
4.1.5 过渡空间 |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
4.2.1 多方博弈分析 |
4.2.2 管控事权协调 |
4.2.3 空间治理提升 |
4.2.4 自然资源管理 |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
4.3.1 整体思路 |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
4.3.4 管控尺度 |
4.3.5 管控体系要素 |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
5.1 背景分析 |
5.1.1 相关政策文件 |
5.1.2 相关规划情况 |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
5.2.2 管控主体 |
5.2.3 管控对象 |
5.2.4 管控工具 |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II 图片索引 |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
致谢 |
(8)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中学地理视角下的青海生态研学课程设计 ——以青海湖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社会发展对生态教育的呼唤 |
二、研学旅行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
三、青海生态研学资源丰富且尚待开发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一、拓展生态教育、研学旅行的方式与主题 |
二、为中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态研学方案 |
三、体现青海省生态保护的地域特色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研学旅行研究现状 |
二、生态教育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人地关系理论 |
二、杜威“做中学”理论 |
三、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学地理视角 |
二、生态教育 |
三、研学旅行与生态研学 |
第二章 生态研学课程设计 |
第一节 课程设计目标与原则 |
一、课程设计目标 |
二、课程设计原则 |
第二节 生态研学课程内容选择 |
一、生态研学课程内容选择应紧扣生态主题 |
二、生态研学课程内容选择应符合地理课标要求 |
三、生态研学课程内容选择应具备实践可能性 |
第三节 生态研学注意事项 |
第三章 青海湖地区生态研学课程设计 |
第一节 前期准备工作 |
一、考察点及路线的确定 |
二、课程组织与开展方式 |
三、行前准备 |
第二节 青海湖生态研学实施方案 |
一、初识“高原明珠”,走进青海湖湿地 |
二、认识湖东沙丘地貌,参与沙漠化综合治理 |
三、探究湟鱼洄游,参与珍稀动物保护 |
四、再识青海湖湿地,深化生态认知 |
第四章 青海湖生态研学课程总结、成果展示与评价 |
第一节 课程总结 |
第二节 成果展示 |
第三节 生态研学课程评价原则 |
一、多元化评价原则 |
二、整体比例构成得当 |
三、生态性原则 |
四、量表式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生态研学开拓中学生生态教育新途径 |
二、生态研学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我国盐湖生物学研究的回顾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嗜盐菌合成生物学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J]. 何宏韬,郑爽,陈国强. 集成技术, 2022(01)
- [2]一种适合艾比湖条件的盐藻养殖体系的构建[J]. 辛乃宏,杨俊涛,李炳乾,陈庆亚,王新磊,赵喜荣,艾日肯江·库尔班江. 盐科学与化工, 2021(11)
- [3]*ST盐湖财务脱困案例研究[D]. 凤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4]不同盐碱生境中AM真菌的筛选、多样性分析及应用[D]. 刘宇宸.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5]核心素养视角下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的对比研究 ——以《稳态与环境》模块为例[D]. 蒋金容.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6]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D]. 孙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7]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9]中学地理视角下的青海生态研学课程设计 ——以青海湖地区为例[D]. 曾泳昕.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10]融合化学史的5E教学模式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郭云倩. 宁夏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