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市场者才是赢家(论文文献综述)
孙碧涵[1](2020)在《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文中提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美国及世界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巨大影响。美国投资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爆发负有重大责任。投资银行的高杠杆、高风险业务开展方式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高度复杂性和风险分散机制是导致次贷危机产生和快速扩散的主要因素。危机爆发后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出台了包括《沃克尔法则》在内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剥离了美国投资银行的短期自营业务,禁止投资银行拥有对冲基金,同时对投资银行的激励制度进行了严格约束。巴塞尔委员会也于同年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对投资银行核心资本比例的要求。尽管美国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业务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管,但美国投资银行的盈利水平、市值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甚至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美国投资银行的快速复苏离不开业务的调整。那么,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是如何迅速调整的?本文通过大量国内外特别是美国的科研文献、财务报表和其他统计数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现代资本市场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案例、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调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探索其经验及教训,以期能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中,本文放弃了传统业务、引申业务和创新业务这种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分类方法,根据美国主要投资银行普遍实行的业务部门划分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分类,即:投资银行部门业务、交易部门业务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这种基于经营模式和实际操作中部门的业务分类方法,更符合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更有利于对投资银行业务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的从投资银行的工作实际出发来研究各类业务的情况、特点,包括收入来源、风险构成等,可以较好地避免问题研究与实际运营相脱节,便于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大事件可以将美国投资银行200多年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1783年至1929年。美国投资银行从萌芽到第一个发展高峰,从混乱无序的经营到形成较完善的业务体系和经营模式;(2)1929年至1981年。大萧条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实施确立了美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模式。(3)1982年至今。在美国商业银行不断尝试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和国际综合性银行的竞争压力下,美国1999年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限制,美国投资银行业再次进入混业经营。2007年危机爆发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再次进行重大调整。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是受内因和外因影响的。外因主要体现在不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等方面。内因主要是投资银行要扭转大面积亏损局面和降低风险等方面。根据现代资本市场等理论,美国投资银行盲目的扩张背离了实体经济,危机后的业务调整必然加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注重与实体经济的同轨同速发展。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推动美国大型投资银行业务均衡发展,减少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隐蔽性的资产证券化衍生品业务。降低系统性风险和实现风险与利润的平衡是此次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则。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投资银行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本文分析了投资银行部门的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并将次贷危机前后的业务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危机后美国大型投资银行在融资业务方面,加强了传统业务,证券承销业务利润占比回升,美国市场证券承销业务行业集中度小幅下降,美国投资银行证券承销业务对美国本土依赖度增加,传统业务和本土业务在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并购重组业务进一步细分细化,并购业务的收入及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增加,近年来新的并购潮拉升美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交易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本文对交易部门的业务中根据资本所有者划分的客户交易和自营业务两种业务的性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对比了交易部门在危机前后的业务构成和收入变化,危机后受短期自营业务被剥离的影响,高盛等大型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业务收入和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明显,其中投资银行在自营业务方面转向以权益类投资为主。在交易部门业务调整方向的选择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摩根几乎完全放弃自营业务,以做市为交易部门的主营业务;高盛在被剥离短期自营业务后依然保持大量的自营业务。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资产管理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认为,金融危机后,资产管理部门成为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这部分业务在美国大型投资银行总收入中占比明显提高,投资银行管理下的资产业务总量上升明显。美国大型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的客户群体也发生明显改变,危机前的主要客户是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开始加强资产管理的零售业务,为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宏观方面的效果主要体现为:有利于股市的稳定;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降低了金融危机系统爆发的风险。但仍然存在“大而不能倒”、信用违约风险和潜在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微观效果主要体现为:能够使美国投资银行迅速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投资银行的经营风险显着降低。但也存在盈利能力下降、员工激励机制还有待改进、资产周转率下降等问题。研究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和教训,能够为中国投资银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加强国家金融系统稳定提供重要参考。2020年恰逢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俗话说,三十而立。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我国对外金融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与世界大型投资银行同台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机构应充分挖掘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业务范围,适当发展衍生品及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完善资本市场的分层和业务的差异化,减少同质竞争。同时政府部门应适当引导证券公司间的兼并和收购,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公司,将会更加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王春英[2](2020)在《共享经济平台的定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共享经济在全球兴起,主要以共享出行平台Uber和共享短租平台Airbnb为代表,随着不断地发展,共享经济已经涵盖了生活的其他方面。共享经济以其节约社会资源,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和体验的优势,使“共享”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根据Airbnb官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5月,全球房源数量已经达到700万个,分布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个城市。另一个代表性的共享经济平台Uber已于2019年5月上市,其在全球范围内覆盖了70多个国家的400余座城市提供共享出行服务。共享经济从开始出现已经有20多年,那么在共享经济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以及共享经济的特点有哪些?共享经济平台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定价问题既包括平台对两边用户的定价,也包括供给端用户对其提供的物品或者服务的定价问题,那么共享经济平台对两边用户的定价策略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与传统的专业平台进行竞争时,在什么情况下共享经济平台对两边用户的定价具有优势?另一方面,因为供给者端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共享”的性质,且由于差异化程度较高,供给端对其提供的物品或服务进行自主定价,因此考察供给端用户的定价特征也是一个非常现实和有意义的问题。本文将围绕着垄断和竞争条件下共享经济平台的定价策略以及供给端用户的定价特征逐一展开研究,从而对共享经济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首先,本文对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平台以及专业平台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共享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并且分析了共享经济平台与专业平台的差异。共享经济在广义上来说包含两种商业模式,本文的核心部分章节对于共享经济的研究主要是对轻资产运作、采用双边平台模式的共享经济平台进行研究。其次,本文将共享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阶段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在共享经济最初发展阶段,平台上主要是闲置资源的供给,因此供给者端具有低回报的要求;而在发展成熟阶段,平台上出现了专业的共享资源供给者,这类供给者具有高回报的要求。本文运用理论模型分析了共享经济平台在这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定价策略。结果发现,用户间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越大,则平台对两边用户的定价越小;平台对供给者端的定价与其进行交易的交易成本成反比;平台对消费者端的定价与共享资源的差异化水平成反比;平台对两边用户的定价还受到交易频率、闲置资源回报率的影响。在发展成熟阶段,当供给端的两类供给者的回报率之比越高,平台对供给者端的定价会越高,接入平台的专业供给者越多,平台对消费者端的定价越低,接入规模也越高,平台获得的利润也越多。通过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下的定价策略进行对比发现:在发展成熟阶段,共享经济平台对供给者端定价较高,接入平台的两边用户数量较多,同时随着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增加,共享经济平台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带来更高的社会福利。再次,分析了竞争条件下共享经济平台与专业平台竞争时的定价策略。首先根据分析共享经济平台与专业平台之间的差异,基于Hotelling模型建立两个平台竞争时的定价策略模型,主要从以下不同的视角分析:两端用户接入平台的初始价值差异、平台间的差异程度、平台上产品的多样化程度、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两个平台在竞争时对两边用户的定价和利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时分别研究了两个平台顺序进入市场时的均衡定价和平台利润,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不同的视角下,随着相关参数的逐渐增长,共享经济平台在后续进入市场时,具有更强的定价优势,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可以看出共享经济平台具有很强的后动优势。最后,共享经济平台上供给者提供的共享物品的定价影响因素、异质供给者的定价差异也是本文考察的重要方面。本文使用共享经济中的代表平台——共享短租平台的相关数据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可能影响房源定价的6类因素17个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专业平台上酒店的定价与共享经济平台上房源的定价产生正向影响;整套出租房源的定价比与房东或其他房客合住的房源明显高出一定比例,位于不同分位点的房源的定价受这6类因素的影响程度各不一样,文章根据各因素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建议,更好的指导供给端的房东的定价策略。另一方面,根据房源数量对平台上房东的类型进行了划分:专业房东和业余房东,通过OLS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专业房东的定价比业余房东的定价要高,而且房源数量越多,专业房东的定价越高,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业余房东的低回报要求以及专业房东的高回报要求所致。因此通过对供给端定价进行研究,不仅印证了共享经济平台与专业平台的竞争关系,也印证了在共享经济发展成熟阶段,平台上存在两类的异质供给者,他们对其提供的共享资源有不同的回报要求。本文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共享经济平台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定价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不仅包括平台对两边用户的定价策略分析,还针对具体平台的数据分析了供给端的定价特征。(2)考察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共享经济平台对两边用户的定价策略及在均衡状态下的对比,结果发现在当前所处的发展成熟阶段,共享经济平台所获得的利润更大,带来的社会福利更多,因此目前来看,共享经济的发展确实对社会带来了益处。(3)以往的研究中,考察平台的竞争主要是两个同质平台的竞争,而本文研究的共享经济平台的竞争策略,主要是与传统的专业平台的竞争,这两类平台是不同质的两类平台,而且共享经济的出现对专业平台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研究共享经济平台与专业平台竞争的定价策略,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具有创新意义,而且对现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4)本文通过对共享短租平台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以得出共享经济的一些特点:闲置资源的低回报要求、为消费者带来从成本的节约、与专业平台存在竞争关系等,计量结果还可以对不同价位的房源的定价给出一定的建议;同时文章还研究了异质供给者的定价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前述章节的理论模型。
杨春林[3](2020)在《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粹主义浪潮正席卷整个西方世界,这是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的最显着标志。尤其是在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中的欧洲西部地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全面崛起,冲击了战后形成的中左翼的社会民主党与中右翼的保守自由主义政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影响了西欧各国的政策走向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同时也对整个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制度和多元主义民主价值构成了重大挑战。本研究聚焦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在内的西欧地区,以这些国家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识别一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它迅速崛起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动员民众、获取支持的?它的崛起对西欧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前的民粹主义浪潮与西方民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一,通过确定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特征,标识出它在政治光谱上的位置。然而,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往往是混乱的、模糊的、破碎的、游移的,本研究基于对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概念的考察和对左右政治划分的认识,提出了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以民粹主义为表,以民族主义为里”的核心特征,以此作为识别西欧地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标准,将其与历史上世界其他地区的民粹主义和西欧左翼民粹主义相区别的同时,也突出了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策略的政治属性。第二,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这些政党在西欧各国只能算作是星星之火,在政党格局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而在九十年代之后,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一方面软化了极端民族主义立场以扩大选民基础,另一方面又以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事件等为契机,提出了反移民、反伊斯兰、反欧洲一体化等政策主张,尽管这些主张带有明显的反建制、反多元价值和排外主义的色彩,但却也填补了传统政党政治议题的空白,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争取到了政治空间和选民支持。其选民基础的碎片化分布也说明了这类政党的务实转型提高了他们的普遍动员力。如今,数量众多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西欧已呈燎原之势,不仅在各国开始联合组阁、进入政府或担当最大反对党,而且开始跨越国家相互站台并且在欧盟框架内寻求联合。第三,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深深根植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中。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引发了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拖累了西欧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兴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西欧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领域等方面的世界引领力被进一步削弱;数字革命引发了发达国家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和传播领域的“新媒体革命”,撼动着民主社会的根基;移民难民的涌入挑战了欧洲社会的“共识政治”,在面对危机时欧盟内部的矛盾,助长了保守民族主义浪潮的重新兴起;西欧战后中左和中右两翼政党轮流执政、在意识形态和政策主张上日渐接近的背后,是西方多党制度和代议民主制度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正是上述的这些方面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他们高举“民主”和“民族”两面大旗,通过一揽子“非政治正确”的主张赢得了部分选民的支持。第四,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之所以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并且在选举中屡屡得手,离不开其极具煽动性的政治话语、高效的政治动员策略和务实的政治行动,这三者构成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话语-策略-行动”的完整链条,体现了民粹主义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作为“激进民主理想”和“政治动员策略”的双重属性。第五,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从各个层面对西方产生了冲击。在政党政治层面,它压缩了主流政党的政治空间,丰富了政党的政治话语和活动方式,拓展了政党竞争的空间,重塑了政党政治的生态;在政府层面,它影响了西欧各国政府在移民、福利、经贸、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倾向;在欧盟层面,它为欧盟机制的有效运作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社会和文化价值层面,它加剧了西方社会的分裂,冲击了包容的多元主义民主价值,也助推了大众抗议文化和运动的流行。最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未来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民粹主义与西方民主的关系是复杂的,既不能简单将两者对立起来,也不能否定民粹主义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一方面,尽管民粹主义政党常常以追求“人民至上”的民主面目出现,但是这种激进民主理想追求却最终往往因为魅力型政治强人的出现而滑向威权政治的境地。所以该类政党仍然可能在未来构成对西方民主的重大威胁。另一方面,尽管民粹主义政党存在着“反建制”的立场,但这种批评性的立场恰恰为西方主流政党和代议制民主的自我调适注入了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通过不断回应变化着的民众需求,不断克服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不断对自身进行适应性的变革,政党和制度才能够变得愈加成熟和坚韧。民族民粹主义浪潮的出现是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局时代的反映,也必将会对世界格局的调整和国际共运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特征、政治话语、政治策略、政治行动、崛起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综合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唯物史观将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置于“技术革命引发社会变革”的逻辑之下进行审视,力求突破传统的政党研究的局限,希望能够以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现象为缩影去观察这个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世界。其次,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缘何能在西欧异军突起又如何从多个层面冲击了西欧社会。再次,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写作过程中尽量辅助具体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实例和数据作为支撑,以使观点能够更具现实说服力。最后,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思考了民粹主义浪潮与西方政治变革、世界格局调整之间的联系。
李晓甜[4](2020)在《生活在别处-基于女性体验的“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基于女性体验的“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女性穿越者体验到的穿越背景、穿越过程和穿越结果,从其中涉及的广泛存在于“女性向”网络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主要维度和经典形象等不同层面出发,结合文本实例,呈现并反思“女性向”网络小说中女性意识的突围困境。全文主体共三部分,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通过阐明女性穿越者生活在真实的历史之外的情况,分析指出网络平台对“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女性意识的围困问题。首先从历史人物、公共空间、历史事件这三个层面对“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历史态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日益共情的历史人物、更加模糊的公共空间和愈发碎化的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是以情解构真实历史的态度,并指出这一态度在彰显女性意识和确立女性历史主体性之间的矛盾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女性穿越者的生长环境和所获历史资源入手,分析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指出“无历史”背景下历史存在感的缺失状态,是“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不仅需要历史叙述完成自我确认且由此转向历史资源的原因。网络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既为女性以已然获赎的身份意识捏合、摆布历史创造条件,又为网络小说的“互文”以及网络情绪上的互相影响提供基础。第二部分通过阐明女性穿越者生活在他者的注视之内的情况,分析指出消费文化对“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女性意识的围困问题。首先从女性身为穿越后的“看者”表现出来的对日常生活的享受、对知识资源的运用以及对情感对象的选择这三个方面入手,指出“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一边收获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满足、知识“变现”的可能性以及被男色包裹着的快感,一边承受着女性思考深度缺失、无法超越性别的权力桎梏以及陷入性别二元对立框架的不幸。其次,又从女性作为穿越后的“被看者”在容貌、生育、爱情这三个方面所呈现的性别遭遇问题入手,得出“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反映女性不同于男性的性别追求被利用的结论,即容貌或身体是可以投资并获得回报的对象,生育特质是可以借以满足多样需求的工具,爱情则是可以被用来证明精神自治的方式。第三部分通过阐明女性穿越者生活在心理的落差之中的情况,分析指出“爽文学观”对“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女性意识的围困问题。首先从“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发展过程(2003—2013年)中先后呈现的“玛丽苏”“女强人”“小妇人”这些不同的女性形象入手,分析探讨女性穿越者心理结构落差的表现,得出她们实际分别是“灰姑娘”“小女人”“小市民”的结论,呈现出她们矛盾的女性意识。在此基础上,指出“爽文学观”在以想象性应对女性处境的方式弥补心理落差时张扬女性意识的有限性,并据此呈现“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发展过程中(2003-2013年)遭遇的现实问题,即女性穿越者面临现实生活的挤压、家庭事业的围困、市场规则的挟制的处境。
杜海涛[5](2020)在《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研究“伦理”理念下的正义形态,及其之于西方正义论诸形态演进的关联线索。在黑格尔概念体系中,“伦理”被定义为个体与普遍物的统一。但当用伦理作为现代性诊断的工具时,黑格尔赋予它更为丰富的含义。伦理正义是指诸伦理实体中的正义实践要求,它既体现为伦理实体维持自身所需要的诸美德,也体现为个体与伦理实体中的伦常或美德统一的精神,前者是个人德性的正义,后者是伦理实体的正义。伦理正义既体现在家庭、社团等私人共同体领域,也体现为政治共同体中公民伦理认同的参与精神。在私人领域它对应的是包含着多元善观念的实践要求;在政治领域它体现为伦理精神与公共生活的统一,以完成社会伦理整合与制度系统的统一。以“伦理”看待西方正义论史诸形态,旨在考察在正义论的自我演进中,当正义与伦理对立会否产生一种时代自我诊断的精神自觉。因此,以“伦理正义”作为西方正义论诸形态的关联线索去考察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正义论的传统形态包括希腊传统的德性正义形态与基督教传统的神学正义形态,传统正义论具有明显的“伦理性”与“本质主义”特点。希腊伦理世界的正义以个体德性与共同体本质的同一性为基本特质,柏拉图据此概括出“理性—灵魂和谐—个人正义”与“伦理精神—城邦正义—美德正义”两种正义范式,后者就体现出早期共同体社会伦理正义的一般形态。亚里士多德对政治正义和具体正义的德性主义建构,以及对政治与共同体至善同一性理解,也都保留着希腊世界的伦理正义气质。但在基督教神学世界中,世俗共同体不再是人的本质,人在超越层面上获得平等的身份。而在神圣关系中,个体通过信仰向上帝“称义”,“义人”的确认来自于一个外在本质,因而伦理正义又体现个体为回归本质实体的神学诸德性。就“现世”的伦理实体而言,教会和国家虽有不同的世俗正义形式,但它们的正义终极依据都来自于向上帝的称义。政教合一的异化促使正义论转向神圣与世俗相对独立的正义理解。而新教的神学个人主义此世化也为现代正义精神奠定了开端。古今正义论之别的辨证在于德性、城邦、上帝与财产、利益何者为根本善的问题。现代正义以契约论为开端,它一方面体现为个人权利的平等要求,一方面体现为政治体的合法性。契约主义虽然完成了对人的自由的论证,但它同时也将现代世界带进了一种原子化状态,自我利益与消极自由成为社会最高善理想。而且,就精神发展而言,启蒙把效用性当作人的本质,不可避免地导向时代伦理精神的失落。这为契约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的当代分歧奠定了基础。但以契约主义为主的现代正义论在自由、权利取得的成就,为现代政治文明开辟了发展的根基。在当代分配正义以及正义与伦理的论证上,启蒙无疑都扮演着过渡作用。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可区分为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共同体主义多元正义、互主体的程序正义。当代正义论开端于对分配正义原则的进一步论证,自由主义分配正义的共同点是自由权利为分配基础,它总体上要求普遍正义优先于伦理生活。社群主义代表了时代精神的自我诊断与自觉,即纯粹将正义对立于良善生活,只会产生抽象的、个人主义的社会精神。由此,社群主义主张共同体、善较正义更具优先性。在自由主义者的回应中,罗尔斯和德沃金提出一种政治社会的“伦理共同体”,它要求个体认同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原则的伦理价值,并愿意为其付出“德性努力”与“生活理想”。而一种偏社群主义的主张则认为社会伦理性体现在个人认真对待自己的幸福理想,也能在社会多元的共同事业中形成包含着不同价值内容的共同体。虽然两者在个人善与共同善统一的观点上不同,但就社会伦理正义精神而言,它们都是一种克服消极、包含精神与崇高的当代探索。交往理论下的程序正义形态与承认正义形态,是当代正义论的又一重要形态。哈贝马斯将正义、伦理、道德的规范合理性表现在互主体理想的话语环境中,正义体现为形式性、合法性、程序性,伦理认同的本真性也要遵循“伦理商谈”原则。在霍耐特看来,哈贝马斯互主体理论没有考量主体之间的情感和道德态度问题,他主张以主体间“承认”作为伦理生活与政治生活中的正义标准,“承认”作为一个规范标尺,具有爱、团结等互主体的规范要求,社会正义和伦理生活的正义性都将以此为诊断标准。由此,他在承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作为社会分析的正义”等理念,在“横向”上重建了一种伦理性正义的标尺。一种“合伦理”的正义包含着基于伦理关系、具体生活的境遇性正义要求。伦理的理念提出是为诊断现代伦理学诸问题,它要求一种“处境式”的实践理念,这对于注重抽象正义和消极正义的现代正义理解是有针对作用的。正是基于此,伦理在正义论的自我演进中,以一种精神自觉的形式在正义诸形态中起到关联或辨证作用。
吴义爽[6](2019)在《能力差异、网络杠杆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共同演化》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关于平台竞争优势的主流研究通常聚焦于网络效应的收益递增与正反馈效应,而忽视了网络效应的外生性本质,及其与资源能力理论之间的理论割裂,也难以对现实中赢家通吃、先赢后输与后来者居上并存的现象提供合理解释。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间接网络效应的组织属性着手讨论了平台竞争优势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共同演化范式分析了平台竞争优势在长期内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认为,间接网络效应具有他组织与自组织二重性,其导致平台企业异质性能力的外部化以及网络加杠杆效应,二者协同构成平台竞争优势的根源。而在长期内,平台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诱致了新产业架构的涌现。其通过参与人变更、新技术涌现、战略变革等反向作用于在位者能力增量和网络杠杆强度,反馈到"新一轮"能力差异和网络杠杆的协同,进而决定了长期演进意义上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与否。
Lina Khan,朱悦[7](2019)在《亚马逊的反垄断悖论》文中研究指明亚马逊是21世纪的商业巨头。亚马逊不仅是零售商,它还是市场平台、物流和递送网络、支付和信贷服务提供者、拍卖行、主要的出版商、影视节目制作者、时尚设计者、硬件制造者和领先的云服务平台。经历了年复一年的高速增长,亚马逊却仍然只赚取微薄的利润,并以低于成本的定价广泛扩张。亚马逊通过这种战略,将自己定位于电子商务的中心。其他商业模式都需要依赖亚马逊的关键基础设施。尽管亚马逊已经逃脱了反垄断的严密审查但它的企业结构和行为还是招致了反垄断的疑虑。本文主张现行的反垄断框架——将竞争与"消费者福利"挂钩,定义为短期的价格效应,不足以捕获现代经济中市场势力的结构。如果只通过产量和价格来衡量竞争,我们会忽视亚马逊的支配地位对竞争的负面影响。特别指出一点,现行的准则低估了掠夺性定价与跨行业整合可能带来的反竞争效应。在线平台中,这些问题尤其突出,原因有二:首先,平台市场的经济学鼓励企业重视增长胜于利润,投资者也鼓励这种策略。掠夺性定价在这种情况下变得非常理性——尽管现行准则常常认为掠夺性定价不理性,因而不可行;其次,作为关键的中介,通过跨行业整合,在线平台得以控制竞争对手需要依赖的关键设施。这一双重地位,使平台可以利用在服务过程中收集的企业信息,削弱竞争对手。这篇文章从多个角度剖析了亚马逊。这能帮助我们理解它的商业战略、廓清它的企业结构和行为带来的反竞争效应、理解现行准则中的不足。这篇文章同时考虑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模式:恢复传统的反垄断和竞争规则;利用公共承运人义务。
娄志勇[8](2019)在《中国A股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有效市场理论以“理性人”为基础假设,认为股票的未来收益无法预测。然而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表明,股票市场上确实存在着动量收益和反转收益。我国学者对A股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了很多研究,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本文试图通过多角度的分类研究,发现其结论差异化的原因。本文采用Jegadeesh和Titman买入过去的赢家组合,同时卖出过去的输家组合的方法,对A股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我们首先采用沪深股市1991-2018年底约28年的全样本数据,得出总体结论;再从时间角度和公司特征角度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研究,得出各种分类方式下的特定结论。分类方式包括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融资融券前后、牛市、熊市、平衡振荡市等不同的时间区间,以及公司所处行业、所处区域、成立时间、流通盘大小等不同的公司特征。结论是我国A股市场总体上存在显着的反转效应,而在不同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公司特征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动量效应。本文力求展现A股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多视角的真实性,投资策略的制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投资对象和本文相应的特定结论对策略进行优化。
师辉芸[9](2019)在《盈余波动性与IPO回报 ——基于风险补偿视角的解释》文中认为IPO首日高回报、长期回报低迷的异象在资本市场上一直存在,已有的文献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信号传递假说、声誉认证假说、“赢家诅咒”假说和部分价格调整假说,以及基于信息对称的诉讼回避假说来研究,但是很少有文献综合考虑发行公司、承销商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从风险补偿的角度研究IPO回报的影响因素。本文考虑了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判断,研究了盈余波动性对IPO回报的影响。本文选取了 1991~2015年的全部A股首次公开发行(IPO)公司2441家作为初始样本,基于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理论及弹性理论等心理行为的分析,实证检验了盈余波动性与IPO回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盈余波动性越高,IPO回报越高。通过分析表明,盈余波动性不仅反映了企业过去的经营风险,而且增加了投资者使用信息的风险,盈余波动性越高,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就越高,从而IPO回报也越高。对信息风险和经营风险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盈余波动性对IPO回报的影响中,短窗口期内,信息风险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盈余波动性越高,投资者面对的信息风险越高,因而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也越高,IPO回报就越高。尽管盈余波动性同样显着影响经营风险,但是经营风险在盈余波动性影响IPO回报中发挥的中介效应并不显着。这说明了盈余波动性影响IPO回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增加了投资者的信息风险,因此,投资者要求较高的风险补偿,从而IPO回报也越高。另外,进一步检验的结果表明,IPO制度变迁、投资者类型均会对盈余波动性与IPO回报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盈余波动性越高,IPO长期回报也越高。本文的启示是,盈余波动性可能影响投资者对风险的理解和对信息的判断,因此,在IPO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要继续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提高信息披露的水平,充分披露可能对投资者的风险评估有影响的信息。同时要逐步建立承销商的声誉机制、提高投资者的理性程度和专业素质,从而更好的发挥IPO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郝美丽[10](2019)在《《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报告源自本人的翻译实践,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次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美国着名商学院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所着的The Four:The Hidden DNA of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中文译名《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简称《四巨头》),源语文本为美国商业读物。本书主要写了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这四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创业大潮中成功脱颖而出,运用了哪些商业战略,以及如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流沟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作者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胆预测了究竟哪一家公司可以与这四巨头平起平坐,成为下一大巨头公司;在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又为刚进入职场的人士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次汉译实践,帮助中国读者获取美国商业发展的最新潮流,推动两国商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功能语境重构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完成之后,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了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就此次任务的基本情况、整个翻译过程以及译后事项等进行了简单汇报,然后对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翻译研究进行综述,继而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加入自己的实践体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解析商业读物翻译中的功能语境重构的方法,即在非语言语境的情景语境层面,采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忠实表达的效果。在其文化语境层面,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商业读物翻译的过程就是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重点将原文中的非语言语境进行重构,非语言语境包含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译文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在对原文进行解构时,译者首先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中情景语境的影响,在功能语境重构过程中运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等方法实现语境重构。而在译文的文化语境层面,同样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影响与制约,在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中译者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介于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的新的译文语境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功能语境重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并为商业读物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二、创造市场者才是赢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市场者才是赢家(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整体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投资银行业务及相关理论 |
2.1 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相关概念 |
2.1.1 投资银行的概念 |
2.1.2 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概念 |
2.1.3 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相关概念 |
2.2 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的金融理论 |
2.2.2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 |
2.2.3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发展历程 |
3.1 诞生到第一次发展高峰(1783—1929) |
3.1.1 国债、股票业务与投资银行的萌芽(1783—1840) |
3.1.2 证券承销业务与投资银行的出现(1840—1880) |
3.1.3 托拉斯公司与并购业务的助推(1880—1920) |
3.1.4 证券承销、做市与第一次高峰(1920—1929) |
3.2 分业经营下的转型(1929—1981) |
3.2.1 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1929—1945) |
3.2.2 经纪和并购的兴起(1945—1969) |
3.2.3 巨变下的波动发展(1969—1981) |
3.3 黄金年代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业务调整(1981年至今) |
3.3.1 并购、资产证券化兴起的黄金时期(1981—2007) |
3.3.2 业务重大调整(2007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现实动因、理论依据和主要原则 |
4.1 业务调整的现实动因 |
4.1.1 业务调整的外因 |
4.1.2 业务调整的内因 |
4.2 业务调整的理论依据 |
4.2.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理论是业务调整的理论基础 |
4.2.2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是业务调整的操作指针 |
4.2.3 行为金融学理论是业务调整的市场选择依据 |
4.3 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则 |
4.3.1 降低系统性风险是美国政府的首要目标 |
4.3.2 风险与利润的平衡是美国投资银行的首要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
5.1 投资银行部门融资业务分析 |
5.1.1 融资业务 |
5.1.2 投资银行在融资业务中的主要作用 |
5.2 投资银行部门并购业务分析 |
5.2.1 并购业务的主要类型 |
5.2.2 投资银行提供的并购业务相关服务 |
5.3 投资银行部门业务的调整 |
5.3.1 融资业务的调整 |
5.3.2 并购业务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
6.1 客户交易业务与自营业务 |
6.1.1 客户交易业务 |
6.1.2 自营业务 |
6.2 交易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种类 |
6.2.1 权益交易类业务 |
6.2.2 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交易 |
6.3 交易部门业务的调整 |
6.3.1 削减自营业务 |
6.3.2 向权益类投资为主的转变 |
6.3.3 交易类业务的艰难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
7.1 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 |
7.1.1 资产管理业务 |
7.1.2 财富管理业务 |
7.2 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的调整 |
7.2.1 加大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力度,收入占比明显增加 |
7.2.2 资产管理业务增长迅速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8.1 业务调整的宏观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
8.1.1 业务调整的宏观效果 |
8.1.2 业务调整在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8.2 业务调整的微观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8.2.1 业务调整的微观成效 |
8.2.2 业务调整在微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对中国的启示 |
9.1 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9.1.1 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历程 |
9.1.2 中国证券业现状分析 |
9.1.3 中国证券业的业务结构 |
9.2 扬长避短,促进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稳健发展 |
9.2.1 中国证券业与美国投资银行相关业务的对比分析 |
9.2.2 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稳健发展的启示和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共享经济平台的定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平台经济的发展 |
1.1.2 共享经济的发展 |
1.1.3 共享经济的两种商业模式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学术界对“共享经济”的界定方式 |
1.2.2 本文对“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2.1 平台定价策略研究 |
2.2 共享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1 共享经济定义、特征及优劣势 |
2.2.2 共享经济平台定价策略 |
2.3 共享经济平台供给端定价及相关研究 |
2.4 共享经济监管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不同发展阶段下共享经济平台定价策略 |
引言 |
3.1 共享经济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
3.1.1 萌芽阶段:仅在需求端的共享 |
3.1.2 最初发展阶段:闲置资源的共享 |
3.1.3 发展成熟阶段:非闲置资源的共享 |
3.1.4 共享经济的特点 |
3.2 共享经济平台的定价策略分析——最初发展阶段 |
3.2.1 模型构建 |
3.2.2 均衡分析 |
3.3 共享经济平台的定价策略分析——发展成熟阶段 |
3.3.1 模型构建 |
3.3.2 均衡分析 |
3.3.3 数值模拟分析 |
3.4 共享经济发展两阶段定价策略对比 |
3.5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享经济平台与专业平台竞争时的定价策略分析 |
引言 |
4.1 共享经济平台与专业平台区别 |
4.1.1 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 |
4.1.2 目标客户群差异 |
4.2 共享经济平台与专业平台的定价策略分析 |
4.2.1 模型的构建 |
4.2.2 基于不同视角的竞争均衡分析 |
4.3 两平台顺序进入市场时的均衡分析 |
4.4 数据模拟分析及讨论 |
4.4.1 Δu~s、Δu~c 对均衡定价和利润的影响 |
4.4.2 h、t对均衡定价和利润的影响 |
4.4.3 α对均衡定价和利润的影响 |
4.5 案例分析 |
4.5.1 共享经济平台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 |
4.5.2 共享经济平台与专业平台的竞争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供给端定价特征分析——共享短租平台 |
引言 |
5.1 共享短租平台特征分析 |
5.2 共享短租平台房源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变量描述及研究方法 |
5.2.2 回归结果 |
5.2.3 内生性讨论 |
5.2.4 总结分析 |
5.3 共享短租平台房东特征对房源定价的影响分析 |
5.3.1 回归结果 |
5.3.2 边际效应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3.4 专业房东的房源定价较高的原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享经济平台的发展建议 |
引言 |
6.1 共享经济平台出现的问题 |
6.2 共享经济平台的监管现状 |
6.2.1 国外监管现状 |
6.2.2 国内监管现状 |
6.3 共享经济平台的创新发展建议 |
6.3.1 平台层面 |
6.3.2 政府层面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引言 |
7.1 主要结论 |
7.1.1 共享经济发展阶段及特点分析 |
7.1.2 不同发展阶段共享经济平台定价策略及对比 |
7.1.3 共享经济平台与传统专业平台竞争时的定价策略分析 |
7.1.4 供给端用户定价特征:定价影响因素及定价差异 |
7.1.5 共享经济平台的创新发展建议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
第一节 民粹主义 |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民粹主义 |
二、作为社会运动的民粹主义 |
三、作为政治策略的民粹主义 |
第二节 右翼民粹主义 |
一、左与右的划分 |
二、民族主义 |
三、民族民粹主义 |
第三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界定 |
一、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定义 |
二、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特征 |
三、左右两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区分 |
第二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历程 |
一、边缘化阶段(战后到八十年代末) |
二、转型发展阶段(九十年代初到金融危机前) |
三、全面崛起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
第二节 西欧主要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 |
一、激进右翼民粹主义政党 |
二、地方主义民粹主义政党 |
三、中右翼的民粹主义政党 |
第三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选民基础分析 |
一、选民性别分析 |
二、选民年龄分析 |
三、选民受教育程度分析 |
四、选民职业和阶级分析 |
第三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原因 |
第一节 数字革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技术动因 |
一、数字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塑 |
二、西欧政党政治的数字化变革 |
三、数字革命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经济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与经济的不平衡 |
二、欧洲一体化、欧债危机与福利国家困境 |
第三节 社会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社会基础 |
一、低失业率背后的中产阶级萎缩 |
二、移民问题与难民危机的冲击 |
第四节 认同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文化环境 |
一、文化本位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 |
二、欧洲穆斯林问题与文明的冲突 |
三、欧洲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冲突 |
四、传统媒体的衰落与新媒体革命 |
第五节 民主困境: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政治条件 |
一、非理性的政治人 |
二、意识形态终结论与左右翼的趋同 |
三、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失衡 |
第四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话语、策略与行动 |
第一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话语 |
一、“人民”与“精英”:平民主义与反建制 |
二、“我们”和“你们”:排外主义与反移民 |
三、“固有”与“外来”:本土主义与反多元文化 |
四、“本国”和“他国”:孤立主义与反一体化 |
第二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策略 |
一、以魅力型领袖为活动轴心 |
二、以中下层选民为争取目标 |
三、以互联网技术为有力工具 |
第三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行动 |
一、参加竞选活动 |
二、参与政府组阁 |
三、推动全民公决 |
第五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影响 |
第一节 重塑了西方政党政治生态 |
一、加速了左翼政党的衰颓 |
二、引发了右翼政党的迷茫 |
三、改变了政党竞争的形态 |
第二节 影响了各国政府政策倾向 |
一、移民政策 |
二、福利政策 |
三、经贸政策 |
四、外交关系 |
第三节 阻碍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
一、欧盟框架下疑欧力量的增强 |
二、欧洲各国对欧盟态度的变化 |
第四节 挑战了多元主义民主价值 |
一、侵蚀了多元主义的政治共识 |
二、加剧了欧洲社会的文化冲突 |
三、助推了大众抗议的泛滥流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生活在别处-基于女性体验的“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一) 概念 |
(二) 类型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生活在真实的历史之外 |
第一节 以情解构真实历史的态度 |
一、共情历史人物 |
二、模糊公共空间 |
三、碎化历史事件 |
第二节 弥补女性历史缺失的网感 |
一、历史存在感缺失的一代 |
二、新历史叙事的性别盲点 |
三、女性解构的网络驱动力 |
第二章 生活在他者的注视之内 |
第一节. 女性“观看”的取向 |
一、“上层社会”的另类享受 |
二、“知识万能”的实用逻辑 |
三、“一女多男”的男色消费 |
第二节 女性“被视”的表征 |
一、容貌至上的暗示 |
二、生育特质的取用 |
三、爱情永恒的假相 |
第三章 生活在心理的落差之中 |
第一节 大胆与退缩并存的女性形象 |
一、玛丽苏外衣下的灰姑娘 |
二、女强人内心中的小女人 |
三、小妇人骨子里的小市民 |
第二节 想象性应对女性处境的爽感 |
一、现实挤压中迷失的自我 |
二、家庭事业上两难的境遇 |
三、市场正义下普遍的规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主要论题及相关文献综述 |
(1)西方正义论的古今分异 |
(2)关于“伦理”理念的正义论研究 |
(3)现代正义论发展中的伦理性关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伦理”与“正义”关系的道德哲学辨析 |
第一节 “伦理”与“伦理精神” |
一、“伦理” |
二、“伦理”的精神本性 |
三、伦理与政治 |
第二节 “伦理”是何种“正义” |
一、正义的语义窄化及其阐释性特征 |
二、“伦理”作为一种正义的依据 |
三、一种参照“伦理世界”的正义理念 |
第三节 伦理正义与西方正义论史 |
一、伦理正义的性质 |
二、伦理正义以伦理共体的同一性为目的 |
三、伦理正义之于西方正义论诸形态 |
第二章 传统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一):希腊世界的德性主义正义形态 |
第一节 “伦理世界“及其正义形态 |
一、“伦理世界”的现象学还原 |
二、伦理世界中的个体与伦理实体 |
三、伦理实体中的正义 |
第二节 德性主义的正义论样态 |
一、德性正义与古代正义论的基本进路 |
二、理性、灵魂和谐与正义的“内圣”范式 |
三、“伦理精神—城邦正义—美德正义”的正义范式 |
第三节 正义诸向度的德性主义建构 |
一、亚里士多德论正义的德性之维 |
二、个体德性、政治正义与城邦至善 |
三、城邦教化与伦理正义品质的养成 |
第四节 古典正义论的特质及局限 |
一、古典正义论的特质 |
二、实体性的消亡与自然平等意识的悲怆 |
第三章 传统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二):基督教传统的神学正义形态 |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正义的精神特质 |
一、基督教世界观与正义的神学本质 |
二、神学正义的伦理性 |
第二节 “现世”伦理正义的神学架构 |
一、神学正义的“此世”困境 |
二、神圣社团中的正义形态 |
三、政教一体中神学正义异化 |
四、神学法理正义的探寻 |
第三节 新教正义观与向现代正义的过渡 |
一、宗教正义与世俗正义分离 |
二、“称义”新解与神学个人主义 |
三、从神学正义到现代正义 |
第四章 启蒙开启的现代正义论形态 |
第一节 启蒙世界观及其正义事业 |
一、“公开运用理性”的启蒙 |
二、启蒙个人主义的世界观 |
三、人、社会和国家的分立 |
四、现代正义与伦理的分离 |
第二节 契约主义正义论形态 |
一、自然状态、家庭与自然正义 |
二、个体权利的先验主义论证 |
三、契约的喻证 |
四、契约主义的社会客观精神样态 |
第三节 现代正义形态中的个体善与社会善 |
一、权利、道德与个体善 |
二、一种功利最大化的善的理解方式 |
三、以启蒙为标识的现代正义特质 |
第五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一):善多元论下的自由主义政治正义形态 |
第一节 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论 |
一、三种自由主义分配正义思想 |
二、正义优先的个人主义基础 |
三、一场围绕“伦理”问题的论争 |
第二节 “政治自由主义”对“伦理”的有限承认 |
一、罗尔斯对黑格尔“伦理”的理解 |
二、私人性的伦理多元与政治社会中的伦理感 |
三、政治生活中的公民伦理理想 |
第三节 个体善与共体善统一的两种取向 |
一、德沃金论自由主义政治的伦理共同体 |
二、至善主义多元共同体的伦理建构 |
三、自由主义伦理共同体的有限性 |
第六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二):社群主义的社会多元正义形态 |
第一节 社群主义的精神样态 |
一、“社群”的伦理性 |
二、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
三、三种社群主义的共同体理念 |
第二节 社群主义的正义论 |
一、对自由主义正义原则的批判 |
二、社群主义的分配正义观 |
三、突出伦理正义精神的分配正义 |
第三节 伦理正义之于共同体主义的社会理想 |
一、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 |
二、共同体主义对时代精神的洞见 |
三、社群主义理论的局限及现实主张的空泛 |
第七章 当代正义论的伦理形态(三):互主体理论的程序正义与承认正义 |
第一节 互主体交往与现代伦理的形而上学基础 |
一、交往理论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调和 |
二、互主体理论的精神特质 |
三、互主体理论对伦理生活的“横向”理解 |
第二节 哈贝马斯商谈理论中的道德、伦理与正义 |
一、“后习俗”的道德正义与具体伦理 |
二、道德商谈与合法性正义 |
三、伦理商谈与伦理认同的本真性 |
第三节 形式伦理构想与正义的承认范式 |
一、非正义的诊断——从交往病理到承认病理 |
二、承认正义与作为社会分析的正义 |
三、以承认重建正义的现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6)能力差异、网络杠杆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共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平台企业竞争优势:能力差异与网络杠杆的协同 |
1.1 间接网络效应的组织二重性 |
1.2 组织二重性的关联机制:能力外部化与网络加杠杆 |
1.3 能力差异与网络杠杆协同下的竞争优势形成 |
2 解释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共同演化机理 |
2.1 作为平台竞争“衍生品”的产业架构塑造 |
2.2 产业架构诱发在位者竞争优势的强化或破坏 |
2.3 一个共同演化的理论假说 |
3 讨论和结论 |
3.1 主要结论与贡献 |
3.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启示 |
3.3 平台竞争与规制的管理启示 |
(7)亚马逊的反垄断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芝加哥学派革命:远离竞争过程与市场结构 |
1.掠夺性定价 |
2.纵向整合 |
二 为什么竞争过程与竞争结构很重要 |
1.价格和产出的变化不能完全反映消费者福利受到的所有威胁 |
2.通过促进竞争,反垄断法维护了多元的利益诉求 |
3.促进竞争要求对过程与结构展开分析 |
三 亚马逊的商业战略 |
1.愿意牺牲利润,确立支配地位 |
2.跨行业扩张 |
四 获取结构中的支配地位 |
1.低于成本的畅销书价格,以及现行补偿分析的局限 |
2.收购Quidsi,以及关于进入和退出壁垒的错误假定 |
3.亚马逊的配送服务,以及跨行业传导支配地位 |
4.亚马逊市场,以及亚马逊利用数据 |
五 资本市场与平台的经济学原理,如何促进了反竞争的行为与结构 |
六 应对平台市场势力的两种模式 |
1.通过竞争规则规制在线平台市场 |
(1)掠夺性定价 |
(2)纵向整合 |
2.通过管制,以对待垄断者的方式规制占支配地位的平台 |
七 结论 |
(8)中国A股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1.1 背景分析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创新之处 |
1.3.1 时间划分 |
1.3.2 公司特征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2.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第3章 样本选择和策略构建方法 |
3.1 数据源和样本选择 |
3.1.1 数据源选择 |
3.1.2 样本选择 |
3.2 策略构建方法 |
3.2.1 基本方法 |
3.2.2 形成期和检验期的设定 |
3.2.3 构建投资组合 |
3.2.4 构建策略 |
第4章 策略构建和实证分析 |
4.1 策略构建 |
4.1.1 沪深股市特征 |
4.1.2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理论基础及其在A股的适用 |
4.1.3 抽样方法和交易成本 |
4.2 实证分析 |
第5章 策略稳健性分析 |
5.1 按流通市值加权 |
5.2 按时间分组 |
5.2.1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 |
5.2.2 融资融券前后 |
5.2.3 牛熊市和平衡振荡市 |
5.3 按上市公司特征分组 |
5.3.1 按公司所处行业 |
5.3.2 按公司所处区域 |
5.3.3 按公司成立时间 |
5.3.4 按公司流通盘大小 |
5.4 多元线性回归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盈余波动性与IPO回报 ——基于风险补偿视角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IPO回报的影响因素 |
1.2.2 盈余波动性相关文献 |
1.2.3 文献述评 |
1.3 论文内容与创新点 |
1.3.1 论文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盈余波动性 |
2.1.2 IPO回报 |
2.2 基础理论 |
2.2.1 投资者行为理论 |
2.2.2 决策有用的信息观 |
2.2.3 信息披露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盈余波动性对IPO回报影响的研究假设 |
3.1 理论分析框架 |
3.2 研究假设 |
3.2.1 盈余波动性与IPO回报 |
3.2.2 盈余波动性影响IPO回报的风险路径分析 |
第4章 研究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和度量 |
4.1 变量定义和度量 |
4.1.1 被解释变量 |
4.1.2 解释变量 |
4.1.3 中介变量 |
4.1.4 其他控制变量 |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描述性统计 |
4.4 模型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盈余波动性对IPO股票回报影响的实证检验与结果 |
5.1 盈余波动性对IPO股票回报影响的相关性检验 |
5.2 单变量检验 |
5.3 盈余波动性对IPO回报影响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5.3.1 盈余波动性对IPO回报影响的多元回归检验 |
5.3.2 信息风险对盈余波动性与IPO回报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3 经营风险对盈余波动性与IPO回报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进一步的研究 |
5.5.1 IPO制度变迁、盈余波动性与IPO回报 |
5.5.2 投资者类型、盈余波动性与IPO回报 |
5.5.3 盈余波动性与IPO长期回报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原文简介 |
1.1.1 原文作者简介 |
1.1.2 原文内容简介 |
1.1.3 原文文本特点 |
1.2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3 翻译报告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2.1 翻译文本的确立 |
2.2 运用工具的准备 |
2.3 翻译理论和策略的选择 |
2.4 任务计划的制定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原文的理解阶段 |
3.2 译文的组织阶段 |
3.3 译后的校对阶段 |
第四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
4.1 功能语境理论 |
4.1.1 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 |
4.1.2 功能语境理论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
4.2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重构 |
4.3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
第五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过程 |
5.1 情景语境重构 |
5.1.1 要素增减 |
5.1.2 要素转换 |
5.1.3 要素替代 |
5.1.4 要素重组 |
5.2 文化语境重构 |
5.2.1 异化 |
5.2.2 归化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创造市场者才是赢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D]. 孙碧涵. 吉林大学, 2020(03)
- [2]共享经济平台的定价问题研究[D]. 王春英.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3]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D]. 杨春林. 山东大学, 2020(07)
- [4]生活在别处-基于女性体验的“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研究[D]. 李晓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西方正义论的伦理精神形态[D]. 杜海涛. 东南大学, 2020(01)
- [6]能力差异、网络杠杆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共同演化[J]. 吴义爽.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10)
- [7]亚马逊的反垄断悖论[J]. Lina Khan,朱悦.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 2019(01)
- [8]中国A股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研究[D]. 娄志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9]盈余波动性与IPO回报 ——基于风险补偿视角的解释[D]. 师辉芸.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10]《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D]. 郝美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