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南充茧丝绸业“嬗变”(论文文献综述)
薛黎萍[1](2020)在《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离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视角》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相关理论为分析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梳理了 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从专科到本科、从蚕桑农科到蚕桑绸多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与地方蚕丝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特点及其若干启示。我国近代蚕丝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初。苏州地区作为我国蚕丝业的重镇,蚕丝高等学校的创办和发展,一直处于我国蚕丝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在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上半叶蚕丝教育的初步发展及服务于产业的阶段。1911年,上海女子蚕业学堂转变为公立性质,更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堂,迁往苏州浒墅关继续办学,1912年再一次正式更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校上海和四川两地,1941年沪分校停办也转入四川。抗战结束后,学校搬往浒墅关复校。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蚕桑专科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及服务于产业的阶段。学校经过建国初期的归并与调整,蚕桑专科教育逐步走向正轨。经过调整,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与省立蚕丝专科学校合并,合并后学校改称公立蚕丝专科学校。但此后随着政治运动的起伏,学校所身处的教育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艰难处境中曲折前进,学校的名称也经历了若干次改变,195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第三阶段,是20世纪后半叶蚕、丝分家后丝绸本科教育发展及服务于产业的阶段。1956年在江苏省浒墅关蚕丝学校基础上,实行蚕、丝分科建校,建立中专性质的江苏省立丝绸工业学校。1958年江苏省立丝绸工业学校更名为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学校性质从中专上升为大专。1960年,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性质,建立苏州丝绸工学院。在这个阶段,苏州蚕丝高等教育在专科、本科两个层次上有计划地发展并服务于产业,直到20世纪末,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苏州蚕丝高等教育获得了新的更大发展,服务于产业的手段。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高等教育的创办与发展,既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一个方面,也是行业高校与实际产业互动发展的一个鲜活案例。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本质要求,它主要体现在:培养产业所需人才是行业高校社会服务的核心;面向产业开展科学研究是行业高校社会服务的基础;解决产业实际问题是行业高校提供的直接社会服务。
王纾然[2](2018)在《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初,随着维新运动的开展,女学在中国开始兴起。几十年间,中国女性走出闺阁,走向学校和职场,获得了独立和解放的可能,而这一变化在上海这一近代大都市尤为剧烈和多样。本研究所要探究的,是学校与职场向女性打开之后,近代上海女性的教育生活与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展和演变的。通过描述和分析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图景,探讨在20世纪上半叶的变迁中,女性生活空间延展和人生轨迹改变的过程。本文讨论的主要是普通上海女性如何进入近代教育和近代职场,她们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图景如何演变,以及教育是如何作用于女性的职业生涯和自我实现的历程等问题。研究时间跨度为1900年至1949年,以上海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为起点,下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本研究所涉及的女性群体以占近代职业女性大多数的中下层女性为主,探寻沉默的普通女性的教育和职业生涯。除绪论外,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以城市与社会性别及女性教育的关系为视角,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考察近代上海女性社会性别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意在说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女性社会性别的重塑,描述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的概况,并试图寻找女性在其中的自我诠释。第二章研究的对象是近代教育中的女教师,她们伴随近代教育而成为职业教育者,又在这一传统与现代兼具的职业中表现出多重特性。第三章主要分析随着近代城市发展出现的商业、医护、公用事业等新的职业领域中的女性教育与职业状况,展现新的职业女性阶层的生态样貌。第四章记述在近代工业中成长的以纺织女工为代表的产业女工,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她们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极其匮乏,却参与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获得了自我实现和解放。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叙事研究法和口述史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有选择地访谈了14位曾在1949年之前接受教育或工作的普通女性或他们的配偶,他们的职业有产业工人、教师、职员、医护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在他们的叙述中可以生动地再现近代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几个片段和侧面。本研究试图在相关领域丰富的成果基础上,将近代女性置于时代和社会嬗变的大背景下,从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女性的主体视角描述女性的教育过程和职业生涯,以第一手口述和原始档案还原部分的真实历史,为理解教育与女性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近代上海普通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的图景,是上海城市大历史和女性大历史的组成部分。它相伴城市和时代变迁而生,又推动和改变着历史的轨迹。在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演变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和社会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女性在教育中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和自我的重塑,她们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找回了自己在教育中的位置。不同行业的女性的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迥异。教育与医疗是社会留给女性相对宽容的职业空间,为此进行的女性教育有比较完备的专业性,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十分直接而紧密。而在此之外的职业女性,她们的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她们伴随城市职业生态近代化的过程出现,为近代上海提供了生动的职业样本。教育对女性职业和女性自我发展的作用是多样化的。在近代上海这样一个新旧并存并急速变迁的都市里,女性对自我认知的矛盾与困惑表现得尤为集中。女性本身对自我的认同和认知在不断蜕变,女性自我意识在教育和职业场景中的唤醒是一个充满纠结的过程。但最终女性在社会转型中实现了自我救赎,逐步接近了女性对教育的自主权,对性别角色的主动权,对职业生涯的选择权。
王晨[3](2016)在《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文中研究说明合众蚕桑改良会作为近代中外蚕业改良合作中的代表性组织,其长期致力于蚕种的引进,制造以及推广,因生产原料的好坏是中国蚕业兴旺的源头所在,可以说,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相关活动,是近代中国蚕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它的身上,集中了一般民众、政府、商界人士及外国人士对于中国近代蚕业发展的认识与构想。而该组织的发展与演进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过渡中在某个领域、某一具体事物中的微观写照。作为中国蚕业的近代转型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合众蚕桑会自身也随着这种趋势进行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无疑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及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研究“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绝佳样本。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蚕业是十分重要的副业生产项目,它的出现与发展,完美的契合了封建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在明清时期,中国蚕业一度因国外需求大涨及江南整体经济环境的繁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中央政府所施行的“禁海”及“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压缩了蚕业终端产品扩展其海外贸易的空间,也断绝了中外蚕业技术交流与往来的可能性。因外销不畅,蚕业出现资金缺乏,行业回报降低等现象,并且在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消费者购买欲未有明显变化之时,此类情形进一步加剧,造成蚕业发展后续无力的局面。此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大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由此导致的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等现象,无疑与中国蚕业的发展方向构成鲜明矛盾。以日本为首的新型蚕业产品提供者及贸易者的崛起,对中国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以往尚能以独家生产者身份加以掩饰的缺点,此时被无限放大。中国在蚕业生产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生产者素质及发展理念等多个蚕业生产及发展要素上,全面落后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对中国蚕业的赶超,其生产规模与外贸水平在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还在一直蚕食中国仅有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蚕业的近代衰落,并非是个别现象,它也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及理念滞后,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以蚕业、棉业、茶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衰落及以草帽辫、猪鬃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畸形发展,也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扭转蚕业颓势,早在清末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筹议蚕业的改良与转型,但受到政治气候及中外交流渠道闭塞的影响,这种改良尚未脱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朴素理论范畴。其具体活动的执行,不是依靠某些力图通过举办类似洋务来积攒政治资本及口碑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就是被托付于任职于海关部门,在个人行动及资金支出方面不受官方监督的外籍职员。即便如此,相对零散与简单的早期蚕种改良活动,为后世该事业的继续发展积攒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使国人看到了利用外来技术、外来人员服务于中国蚕业改良的可行性。北洋政府成立后,政府对蚕业关注有所增强,但其总体的衰落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欧战爆发后,欧洲蚕业因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生产国的相继参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几近消失,中国蚕业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但在战事引起的国际蚕业贸易格局动荡中,日本及美国得利最大,前者进一步巩固了其蚕业生产第一强国地位,后者则成为世界生丝的最大进口国,这无疑为中国蚕业改良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蚕业的主要经营者,江浙地区丝商群体为自身生存及经济利益考虑,依靠逐步健全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方面提出了改良中国蚕业的倡议,这无疑与官方发展蚕业,增加税收的想法不谋而合。战后,欧洲经济亟待振兴,但其自身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缺乏使法、意等国不得不从发展本国蚕业考虑,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即是这种中外双边需求互相协调下的最终产物。美国、日本则各自从扩大原料来源及掌握中国蚕业状况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成立也持支持态度。受外交及贸易关系的影响,改良会中的政商势力、中外势力、外国势力,围绕组织成立初期的经费、管理及会员范围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在各方的调和与妥协下,合众蚕桑改良会确立了以官方派驻监理员、丝茧总公所及法国人员三方在名义上共同掌权的初步组织体系。而北洋政府时期外人在华的特殊地位与商人势力的膨胀,使官方代表在会中地位尴尬,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督管控体系的合众蚕桑改良会虽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购种、发种业务,但其并未对中国蚕业的转型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帮助。南京政府成立后,在“革命”意识与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公权力逐步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旧有传统产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蚕业方面也不例外,政府方面首先对其宏观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且以官方力量为先导,一批隶属于政府管理的蚕业组织与机构相继建立。而作为旧政府时代,江浙地区规模最大的蚕业改良组织,合众蚕桑改良会在人员、组织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为此,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对外交涉,派遣专员办理的方式,完成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从而将其纳入以行政权力为保证与基础的整体蚕业改良体系中。此时,受政府推动及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中国蚕业改良体系也在理论研究及活动形式上发生着自主蜕变。以往单纯注重蚕种改良的相关组织,纷纷向育种、试验、销售、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这种变动在合众蚕桑改良会表现的较为明显,以设立蚕种推广所及镇江蚕种制造场为代表,会中的核心业务开始向盈利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后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改组后,延续组织寿命,增强自身竞争性与生存能力的主动求变之策。南京政府成立后,随着国家公权力对行业深入及民族意识的高涨,合众蚕桑改良会不得不面临被官方接收与改组的命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所提升,外国政府方面对政府旨在收回主权、削弱外籍人员地位的改组工作也予以积极配合。而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安全形势的急转直下,30年代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陆续施行了“统制政策”,在这一轮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合众蚕桑改良会逐步走向式微,这也是该时期无数类似组织的最终命运,这种“官强民弱”的相对失衡现象,也与北洋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家角色缺失、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转变之际,单纯依靠某个组织来拯救蚕业积贫积弱的整体局面的做法并不现实,但其长达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并非毫无作用。作为以沈联芳、葛敬中、何尚平等人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参与近代蚕种改良的心血结晶,合众蚕桑改良会不但为日后中国蚕业的复兴与腾飞积蓄了力量,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李畅[4](2015)在《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 ——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文中提出乡土聚落景观是乡村、乡镇范围内包含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审美倾向的地域性文化景观。现存的巴渝沿江场镇作为乡土聚落景观的空间载体,记载了不同时期乡土聚落环境的演替过程,是巴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域性生存方式和民俗民风的集中体现。目前,三峡库区的成库和快速城镇化使巴渝沿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巨变。除了极少的场镇和具有文物价值的乡土建筑得以迁建和保护,绝大多数乡土景观或是沉入水底、或是破败不堪,巴渝沿江场镇的乡土景观普遍呈现出空间衰败、价值失落的破碎化和断层化倾向。有鉴于此,论文以空间和体验结合的场所理论为框架,采用现象学、符号学、类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基于乡土社会中“内在者”可意象的生存模式,将巴渝沿江场镇的乡土景观分为市井生活景观、生产劳动景观、精神信仰景观和乡土名胜景观四类。进而从“在地性”的自然系统和“在场性”的文化系统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巴渝沿江场镇乡土景观的场所语境,涉及气候、地形地貌、集体记忆、社会层界、民俗风情等文化地理背景的时空格局演变。在对巴渝沿江场镇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文献梳理之后,论文认为乡土景观的场所性应由特定的空间环境和主体体验来定义。根据乡土聚落中“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天地”的场所关联,从而划分出“生活之境、神灵之境、宇宙之境”这三类具有不同场所精神的乡土景观场所空间,分别由“水码头”、“九宫十八庙”、“八景”三种典型“文化物种”为代表。分析这几类乡土景观的源流谱系、空间类型、拓扑意象和情景体验可以发现:以“水码头”为代表的土地肌理和居住空间等市井空间是先民们满足必要生活、生产的现实场所;以“九宫十八庙”为代表的会馆、寺庙等信仰空间是先民们与神灵沟通的精神场所;而以“八景”为代表的山水空间则是先民们哲学与审美、人文和自然融合的理想场所。总结巴渝沿江场镇乡土景观的场所性研究,可以发现乡土景观场所“空间”和“意义”的呈现主要通过场域、场地和场合三个维度展开。三者之间共生共荣的耦合关联,构成了“意与象通、伦常日用”的乡土景观场所性。正如文化一样,乡土景观场所性的生成机制是一个渐进的“涵化”过程,呈现出集聚、锚固、认同和转化四个动态的生命周期。而乡土景观场所性的感知机制则是一个突显的“涌现”发生,涉及感性直觉、感性经验和意义解码相融合的主体在场,并且受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参量影响。
任芸莹,王黎黎[5](2012)在《周大新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文中提出周大新的小说创作在关注故事的同时也追求艺术的完美,在叙事手法上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叙事方法,也加入了自己的创新,用多变的叙事视角、多种叙事策略和独具匠心的小说形式向我们呈现出南阳盆地里的众生相,书写着人性的善与恶。
王杰安[6](2004)在《聚焦南充茧丝绸业“嬗变”》文中提出
二、聚焦南充茧丝绸业“嬗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焦南充茧丝绸业“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离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蚕业生产及蚕业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丝绸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行业高校的研究 |
(四)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 |
(五) 关于20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时间界定 |
(二) 蚕丝高等教育 |
(三) 行业高校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苏州地区蚕丝教育的发展及其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蚕丝教育创始背景 |
二、20世纪上半叶苏州地区蚕丝教育发展过程 |
三、20世纪上半叶苏州地区蚕丝教育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 面向产业的蚕业人才和制丝业人才培养 |
(二) 面向产业的蚕种科学研究 |
(三) 蚕种及制丝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
第二章 建国后苏州地区蚕桑专科教育的发展及其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蚕桑专科教育发展背景 |
二、苏州地区蚕桑专科教育的发展过程 |
三、苏州地区蚕桑专科教育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 面向产业的蚕桑农业人才培养 |
(二) 面向产业的蚕桑农业科学研究 |
(三) 蚕桑技术的推广和服务 |
第三章 蚕、丝分家后丝绸本科教育的发展及其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丝绸高等教育发展背景 |
二、苏州地区丝绸本科教育的发展过程 |
三、苏州地区丝绸本科教育服务于产业的过程分析 |
(一) 面向产业的丝绸专业人才培养 |
(二) 面向产业的丝绸科学研究 |
(三) 丝绸技术的改造和开发 |
第四章 行业高等学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
一、行业高等学校社会服务之核心: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
(一) 适时增设调整专业,满足产业基本的发展需求 |
(二)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
(三) 扩大成人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满足产业多层次的发展需求 |
二、行业高等学校社会服务之基础:面向产业开展科学研究 |
(一) 应用研究:解决产业技术和工艺问题 |
(二) 基础研究:夯实产业发展的科学基石 |
三、行业高等学校的直接社会服务:解决产业实际问题 |
(一) 参与产业技术改造与推广 |
(二) 参与产业技术开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2)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视角与过程 |
第五节 研究结构和内容 |
第一章 城市、社会性别与教育 |
第一节 新城市与新教育 |
第二节 近代城市和教育的发展为女性带来的空间 |
第三节 社会性别在学校和职场的涵义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教育造就的女性职业教育者 |
第一节 女教师的职业与生活 |
第二节 女教师在学校场域的影响力 |
第三节 女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职业引发的女性教育和阶层 |
第一节 经世适用的女性职业教育与女性职业 |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医护助产教育 |
第三节 社会性别和经济视角的女性职业者 |
小结 |
第四章 在近代工业中进行的纺织女工教育与职业 |
第一节 水路江南的纺织工业风景 |
第二节 纺织女工的日常生活 |
第三节 纺织女工教育的可能性和特殊性 |
小结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产业女工访谈记录 |
二、教育工作者访谈记录 |
三、医护人员访谈记录 |
四、职员访谈记录 |
五、自由职业者访谈记录 |
(3)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2、学术史回顾 |
3、研究空间及概念界定 |
4、本文主要研究路径及章节 |
第一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初创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蚕桑业及其困境 |
1. 整体经济形势的萧条 |
2. 蚕桑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盛极而衰 |
3. 日本蚕业的崛起及与其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 |
第二节 晚清民末蚕桑改良事业的初步开展 |
1. 清末民初振兴蚕业的论争与实践 |
2. 清末民初蚕桑改良的进步与局限 |
第三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筹组及其成立 |
1. 外籍人员对于中国蚕丝业的担忧与扶植构想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正式成立 |
3. 中心组织形式及主要负责人的确立 |
4. 地方性组织网络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内部权力纷争 |
第一节 欧战后各国在“华丝振兴”问题上的不同面相 |
1. 美国、法国对华丝的扶植 |
2. 日本独霸中国生丝厚利的企图 |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动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1. “有碍主权”问题 |
2. 日本参会问题 |
3. 经费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第一节 新政府对蚕业发展的全面介入 |
1.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 |
2.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1. “费由我出,政则他人”:外人掌控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2. 新政府社团改组政策的初步实施 |
3. 围绕“交权”及“改组”的中外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核心业务革新 |
第一节 中国蚕桑改良系统与机制的西化倾向 |
1. 对蚕业问题认识的趋新与深化 |
2. 新型蚕业改良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合众蚕桑会蚕业改良思路与方式的嬗变 |
1. 由“购买”到“制种” |
2. 由“分发”到“指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蚕业教育活动 |
第一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介入蚕业教育的形式演进 |
1. 合众蚕桑改良会自立教育机构早期设想及探索 |
2. 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
1. 中国女子蚕业教育的兴起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筹组与发展 |
3. 职业去向与生源:镇江女子蚕业学校与蚕业近代化的双向互动 |
4. 镇江女子蚕业蚕校的突破与独特性 |
5. 合众蚕桑改良会科研事业的后续进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蚕桑改良组织的近代命运与传统农、蚕业的转型困境 |
附录(一)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章程暨监理员规程》 |
附录(二)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事细则》 |
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
后记 |
(4)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 ——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
1.2.1 乡土景观的概念及相关 |
1.2.2 巴渝乡土聚落的概念及相关 |
1.2.3 场所性与乡土景观 |
1.2.4 研究范畴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与课题定位 |
1.3.1 国内外乡土聚落景观的研究进程 |
1.3.2 国内外乡土聚落景观研究的多维视野 |
1.3.3 巴渝乡土景观的研究历程与学术视角 |
1.3.4 基于“场所性”的课题研究定位 |
1.4 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体系 |
1.4.2 研究的理论体系 |
1.4.3 研究的内容框架 |
2 意与象通的乡土景观场所性体系 |
2.1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
2.1.1 早期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
2.1.2 建筑学科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
2.1.3 场论 |
2.2 场所的基本概念 |
2.2.1 场所 |
2.2.2 场所精神 |
2.3 场所的空间范式 |
2.3.1 场所空间结构的知觉图式 |
2.3.2 场所的空间控制特征 |
2.3.3 场所的分形特征 |
2.4 场所的意蕴诠释 |
2.4.1 空间与特征 |
2.4.2 形式与意义 |
2.4.3 内部与外部 |
2.4.4 时间与空间 |
2.5“内在者”的乡土景观类型 |
2.5.1 市井生活景观 |
2.5.2 生产劳作景观 |
2.5.3 精神信仰景观 |
2.5.4 乡土名胜景观 |
2.6 乡土景观的场所体系 |
2.6.1“多属性”的乡土景观场所对象 |
2.6.2“生活圈”的乡土景观场所范畴 |
2.6.3“场景化”的乡土景观场所构成 |
3 天人相持的乡土景观场所语境 |
3.1 物候:乡土景观在地的外化关联 |
3.1.1 气候环境与乡土景观场所 |
3.1.2 地理环境与乡土景观场所 |
3.2 族群:乡土景观在场的内在关联 |
3.2.1 集体记忆与乡土景观场所 |
3.2.2 社会层级与乡土景观场所 |
3.3 民俗风情与乡土景观场所 |
3.3.1 物质生产习俗 |
3.3.2 社会生活习俗 |
4 存在于世的乡土景观场所体验 |
4.1 生活之境——以“水码头”为例 |
4.1.1 巴渝沿江地区的“水码头”现象 |
4.1.2“水码头”的物象要素 |
4.1.3“水码头”的拓扑意象 |
4.1.4 市井生活的情境体验 |
4.2 神灵之境——以“九宫十八庙”为例 |
4.2.1 信仰景观与“九宫十八庙” |
4.2.2“九宫十八庙”的要素及形制 |
4.2.3“九宫十八庙”的意象结构 |
4.2.4“人神同乐”的情境解析 |
4.3 宇宙之境——以“八景”为例 |
4.3.1 宇宙意识与山水形胜 |
4.3.2“八景”的物象要素 |
4.3.3 山水形胜的拓扑意象 |
4.3.4“天人相应”的山水意趣体验 |
5 伦常日用的乡土景观场所性机理 |
5.1 场所的理论模型 |
5.2 乡土景观场所要素的适宜性解析 |
5.2.1 公共的场域为导向 |
5.2.2 复合的场地为途径 |
5.2.3 日常的场合为核心 |
5.2.4 场所与无场所 |
5.3 乡土景观场所的生成机制 |
5.3.1 集聚:功能的场所 |
5.3.2 锚固:意象的场所 |
5.3.3 认同:情感的场所 |
5.3.4 转化:意义的场所 |
5.4 乡土景观场所的感知机制 |
5.4.1 基于身体体验的感知要素 |
5.4.2 场所性感知的心理学发生机制 |
5.4.3 场所感知的距离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相关课题 |
(5)周大新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变的叙事视角 |
(一)第一人称叙事,渲染主人公浓郁的情感 |
(二)多种叙事人称的交互使用,客观真实地深化作品主题 |
二、不同叙事策略的运用 |
(一)将过去和现在交替来写,突出时代的变化 |
(二)将神话传说和现实交替来写,深化小说主题 |
(三)用有特殊含义的物象连缀故事,突显主人公的精神 |
(四)风景和人物心理互相辉映,更深刻的揭示人性 |
三、不同小说形式的探索 |
四、聚焦南充茧丝绸业“嬗变”(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苏州地区蚕丝离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行业高校服务于产业的视角[D]. 薛黎萍. 苏州大学, 2020(03)
- [2]近代上海女性教育与职业生涯研究[D]. 王纾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3]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D]. 王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 ——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D]. 李畅. 重庆大学, 2015(07)
- [5]周大新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J]. 任芸莹,王黎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01)
- [6]聚焦南充茧丝绸业“嬗变”[J]. 王杰安. 四川蚕业,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