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IE最新出版物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严频[1](2021)在《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爵士是一名德裔英国着名艺术史和建筑者学者,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46卷本的《英国建筑》系列指南,他其他的重要着作还包括《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欧洲建筑纲要》、《英国艺术的英国性》等。佩夫斯纳的研究涉及到设计史、艺术史、建筑史、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是一名学识渊博、着作等身的学者。佩夫斯纳的思想主要涉及三个部分,分别是设计史、艺术史和建筑史,其中设计史属于他的早期研究,中、后期则主要投身于艺术和建筑史的研究中。佩夫斯纳大力推崇的现代运动,以符合目的、无装饰、统一、功能主义、大胆采用新材料等为主要特征。他认为现代运动发源于英国,将威廉·莫里斯称为真正的先知,现代运动之父,并认为是格罗皮乌斯最终确定了现代运动的特征。他在《英国工业调查》中,结合实际采集到的数据,提倡在英国的工业设计中采纳现代运动的原则,并强调设计背后的伦理和社会责任。佩夫斯纳早年在德国接受传统黑格尔体系的艺术史教育,他在德国理论化的艺术史学研究和英国传统的,以鉴定和考古为主的艺术史研究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否符合“时代精神”是他评判建筑和艺术的重要标准。佩夫斯纳在《欧洲建筑纲要》中,凭借自己强大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结合多年习得的理论基础,将漫长的欧洲建筑史压缩成只有两百多页的小册子,大受欢迎。在随后的“英国艺术的英国性”里斯讲座中,佩夫斯纳为他的英国听众们详细梳理了英国艺术史的发展历程,阐明英国艺术的主要特征,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地理学和艺术“民族性”理论。该讲座影响深远的同时,因为涉及到民族问题,也极富争议性。佩夫斯纳思想的一次重要转折,是他在担任编辑期间,参与到《建筑评论》在1940年代发起了一场旨在鼓励英国去发展更柔和,更折衷主义,更具人性化的现代主义的运动中,“如画”是英国队视觉艺术最重要的贡献。如画成为英国自由和民主的象征,它反对象征极权主义统治的古典主义风格,并毫不掩饰地反对国际现代主义风格中的极权主义方面。佩夫斯纳因其在英国的巨大影响,在英国文化界获到了学术“圣人”的称呼。他同样也是一名“大众化”学者,长期以来都是英国民众最喜欢的学者之一。他作为一名外来者,让英国民众在将他与自己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英国的艺术、建筑,甚至他们自己。但与此同时,由于佩夫斯纳的思想有其自相矛盾性,也引发了英国学界的激烈讨论,甚至不满,是一名富有争议性的学者。无论如何,他的多产和博学都将永远令我们着迷。
康玉柱[2](2021)在《节律照明表征参数的概念与计算》文中认为针对人因照明中的节律照明,介绍了美国DLC标准未来可能要求的表征参数,包括黑视素通量,M/P比率和黑视素等效日光效率三个主要参数。介绍了光影响生理节律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光如何通过一系列生理转导影响褪黑素的合成、分泌和代谢,进而影响人的睡眠与觉醒,同时介绍了生物钟如何内源性地影响褪黑素的分泌。接着介绍了国际照明委员会与节律照明有关的标准CIE S 026:2018,依据与该标准配套的Excel计算工具可以计算出DLC所要求的参数。详细介绍了各表征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最新的节律照明LED产品,为广大照明厂商计算灯具的节律照明参数提供指引。
彭蕊[3](2021)在《肤色喜好再现与增强算法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显示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图像生成分享应用的流行,人们对图像质量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记忆色的再现对于判断真实生活场景相关的图像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肤色作为最重要的记忆色类别之一,已被广泛研究以实现喜好的色彩再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以肤色为代表的记忆色的颜色偏好,找出不同人种图像的喜好肤色中心与区域,提出喜好肤色增强算法进行肤色优化。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肤色喜好的研究。实验采用绝对评价的心理物理学方法,共有90名不同人种的观察者(白种人、中国人和南亚人)对588张包含不同人种肤色类型(白种人、中国人、南亚人和非洲人)的图像进行了主观喜好评价。实验数据用以拟合不同肤色中心L*a*b*值与其对应的喜好百分比之间的模型关系,来表征肤色喜好程度。本文从观察者因素和图像类型因素两方面讨论了不同人种、性别、年龄的肤色喜好差异,通过可感知喜好度(Perceptibility)和50%接受度椭球(Acceptability)两种方法得到了不同人种肤色图像的喜好肤色椭球与中心,确定了喜好肤色在CIELAB颜色空间中的区域分布。实验结果证实了喜好肤色限制在较小的色相角范围,但是彩度上的容差要更大。第二部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喜好肤色增强算法。利用第一部分得到的喜好肤色椭球模型计算任一肤色像素到喜好肤色中心的马氏距离,并确定肤色调整的权重,将原图肤色朝着喜好肤色中心的方向偏移。为了解决过度调整的问题,引入了肤色调整因子来控制肤色偏移幅度。由于喜好肤色在彩度上的容差要比在色相上大,本文还提出了一种保持彩度不变将肤色色相角调整到喜好色相角的方法。与其他喜好肤色增强的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两种方法在CIELAB颜色空间中同时调整肤色的明度值L*和色度值a*-b*,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肤色优化效果。本课题较完整地探讨了不同人种观察者关于不同类型图像的肤色喜好问题,其研究结果为肤色图像质量评价和个性化色彩增强的方向提供了新的参考,基于三维均匀颜色空间的肤色增强算法可以用于调整图像的整体肤色以实现理想的喜好色再现。
杨鑫鑫[4](2020)在《城市典型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以米兰和大连居住和商业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尤其是夜间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夜间照明的需求逐渐增加,城市夜间照明既追求功能性照明,又追求景观性照明。目前我国对光污染的研究较少,光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中的严重问题。光污染对天文观测、人类健康及生态平衡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由于缺少城市光环境夜间照明设置的相关标准、夜间照明的监测系统、光污染评价系统等设施及手段,使现状中的城市夜间光环境中产生大量的不合理照明设施及不合理的照明规划设计,从而加重了城市夜间光溢出现象,使城市光环境中出现的光污染评价及防治等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国学者研究大多利用卫星遥感观测数据,对各国之间、国内外之间从国家尺度上进行光污染的对比研究分析,缺乏国内外城市间的比较,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研究我国城市光污染的情况,本研究以大连和米兰典型区域商业区和住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量、数值分析、模型分析等进行对比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学习,对光污染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主要通过光污染的遥感观测、地面实测、光污染量化模型的建立发展、光污染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对光污染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从光污染的类型、评价指标、天空亮度等级、城市天空光环境层次、光污染危害及各国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对米兰和大连典型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及分析光环境特点,为后续实测提供参考。之后,根据前期理论基础、技术手段及调研情况对米兰市和大连市典型区域进行实地测量。通过实地调研,城市内部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夜间人工光环境的典型区域,这两个区域光污染问题较多,夜间人工光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对米兰市和大连市典型商业区域和居住区域进行实测。测量典型区域的星等亮度、照度、光谱、显色指数、色温等光环境评价指标数据,并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各区域光环境特点,定量分析光污染程度。对米兰市商业和居住区域,大连市商业和居住区域光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城市内不同功能区光环境差异,和不同光源类型、光源分布对光污染的影响。对米兰及大连商业区,米兰及大连居住区的光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不同类型商业和居住模式,不同商业区、居住区光源类型和不同光源分布特点对光污染的影响。为大连市夜间照明规划和光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最后,探究城市夜间人工光环境可视化地图的构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实测光环境数据,对米兰和大连市测量商业区域和居住区域构建夜间人工光环境多项参数的可视化地图,进一步分析各功能区星等亮度、照度、色温等光污染评价指标数据的分布情况。并且结合本团队前期测得大连市其他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情况,更进一步构建大连市夜间人工光环境地图,为最终大连市夜间人工光环境地图的构建提供更多依据,对未来的大连市夜间照明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木艳娟[5](2019)在《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主要在中国西南秘密传教。为了方便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开展传教活动,传教士们从学习各民族的日常语言入手,逐渐扩大到记录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867年,德斯高丹神父将11页东巴经《抠古鬼的来历2请多格神》寄回法国家中。这种罕见而又奇特的文字随即引起东方学家们的好奇和关注,并自此掀开了法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纳西文字、语言、社会风俗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序幕。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站稳脚跟后,妄图进一步对华渗透,陆续派出各种类型的考察团,沿湄公河-红河进入云南各地考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包括纳西在内的各民族风俗文化也进入探险家们的视野和记录中。与此同时,在压力之下,中法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法国加紧对云南各方面的控制和掠夺,不平等条约也为探险家、传教士和东方学家们深入云南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用“知识”认识和处理东方事务,是法国东方学开创的先河。东方学家们认为,一些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传统,而他们则通过在知识层面做出“同情而明智”的努力,承担起干预这些民族发展的职责。这种优越感和所谓的使命感也被应用到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而巴克和沙畹合着的《么些研究》,成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法国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巅峰之作,也成为西方关于纳西研究的第一本专着。这样的成果,无疑确立了法国在西方纳西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地位。尽管国内外学者公认法国是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者,甚至在着述中也基本都会提及这一观点,但通常只是简要提及巴克和其着作。近几年来,逐渐出现少数关于法国纳西研究的成果,主要也针对巴克和《么些研究》,而对比巴克更早的法国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则几乎无人问津了。这种研究现状与法国在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说明学界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有待补充和完善。首先,本文将立足于全面收集1867-1965年间,法国纳西研究的专着、文章及收藏的文献、文物,包括传教士、探险家、东方学家们的游记、书信和与教会有关传教士的档案等法语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中,有不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材料。新材料的发掘,有利于弥补国内现有相关资料的不足,拓展民族文献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其次,本文将结合法国这一时期国内外历史、政治、宗教及学术背景,尤其是其殖民扩张政策与中法关系的变化,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滇藏交界区域的活动,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全面系统地重新梳理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并依据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萌芽(1867-1899)、发展(1900-1911)和兴盛(1912-1965)三个阶段。此外,本文亦将在充分收集和正确解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相关材料辩伪、深度阐释及活态利用,力求客观深入地展示和分析法国研究者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特点和意义,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借助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比较法和归纳法为主,努力将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融为一体,重现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其价值及对西方各国和我国同类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力求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汪妍泽[6](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黄浩[7](2018)在《典型彩色数字相机颜色标定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数字相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由于数字成像设备成像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输出的图像与人眼实际观测的影像很难保持一致,如何提升成像质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颜色作为反映彩色数字成像设备成像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保真度的还原将直接影响到对图像质量的评价,因此针对典型彩色数字相机进行颜色标定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深空探测也逐步发展,彩色数字相机作为深空探测过程中重要有效载荷,担负着彩色成像的作用,由于彩色航天相机工作环境受到光照条件、相机本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彩色航天相机的颜色标定一直是航天数字相机系统设计的关键和难点,地外星体探测作为我国近期航空航天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着陆器和巡视器上的彩色相机对图像颜色保真度的还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课题对典型彩色数字相机颜色标定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使用颜色校正、白平衡校正和颜色增强技术对相机的色彩进行特性化校正,以实现在多种照明和观察条件下的颜色准确还原,以保证相机拍摄图像的色彩或色貌还原的保真度。由于着陆器和巡视器上的彩色相机不仅担负着导航的任务,还要用于地表的成像和分析,因此实现精确颜色还原是空间相机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相机的工作环境为外太空星体表面,因此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空间有限,且又因为装置远离地球,数据处理和传输上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不宜采用需要使用大量训练样本的算法进行颜色标定,同时对算法的实时处理速度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算法的运算量不宜过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目前数字相机遵循的IEC的s RGB颜色标准以及航天彩色相机特殊的工作环境,采用基于多项式的CCM(Color Correction Matrix)颜色校正方法对彩色相机进行标定,该方法可以基本克服大部分算法速度慢,所需训练样本集较大的限制,满足颜色校正过程中处理精度和速度上的要求。通过对彩色数字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加权白点法的白平衡校正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分块,分区域统计图像的色度信息,并定义了灰区半径的概念,对灰区中的落点结合光源权重和距离权重,利用统计加权的方法对图像的白点进行确定,做出自动白平衡的判断,针对环境中的人眼适应程度不同,又提出了增益调整的概念,通过增益调整对白平衡的最终校正效果进行进一步的颜色修正,从而使其更加符合人眼的主观感受,提升算法的整体灵活性。针对空间相机的特殊使用场景,本文算法还可以针对具体场景加入特定的算法模块进行修正,提高了白平衡算法的鲁棒性和适应性。针对经过颜色校正模块和白平衡模块后部分颜色保真度下降,以及着陆器和巡视器相机成像目标和颜色较为固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彩色相机的颜色增强技术,该技术通过在YCb Cr空间,对原有RGB到YCb Cr空间转换关系进行拆解,并划分出多个可调参数,通过调整参数数值,对RGB到YCb Cr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修改,从而改变转换到YCb Cr空间的颜色,间接实现对部分颜色的增强,通过此颜色增强技术,可以在尽量不影响其它颜色的同时,对图像色域范围中的部分颜色进行增强,并提高其保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校正后的图像质量。
赵立华,唐其环[8](2017)在《太阳辐射试验标准中的太阳光谱分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太阳辐射试验标准、光老化试验标准修订时正确选择太阳光谱提供依据。方法辨析CIE NO.20,CIE NO.85两种出版物太阳辐射光谱特点,从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统计这两种太阳辐射光谱带宽辐照度的误差;分析相对空气质量、臭氧与水分、云层光学厚度、地表反射率等因素对太阳辐射光谱辐照度的影响;分析人工辐射光源光谱分布特点,以及它们与太阳辐射光谱的差别;分析当前光老化试验标准对光谱辐照度允差的要求;介绍光老化试验结果间的可比性。结果 CIE NO.85光谱更准确、更细致,但其波长范围较窄,两种光谱辐照度的差别很小,大气环境中许多因素会降低到达地面的光谱辐照度;人工辐射光源光谱与太阳光谱的误差、光老化试验标准中光谱辐照度允差都远大于前述太阳辐射光谱间的误差,标准对太阳光谱波长范围的要求比CIE NO.85光谱宽。结论太阳辐射试验标准、光老化试验标准修订时,仍可选用CIE NO.20光谱作为太阳辐射光谱。
樊婧[9](2016)在《文化产业补贴的国际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际法视野下,对文化产业补贴问题的探讨可以分别从文化领域、贸易领域和人权领域展开。本文研究文化产业补贴的国际法问题,主要着眼于文化产业补贴与国际法的相符性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一议题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具体问题,第一是前置问题——文化产品的定性,其次是核心问题—文化产业补贴的合法条件,再次是例外问题——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最后是宏观上的相关规则之间的冲突及其解决问题。本文第一章对文化产业补贴的基本问题予以阐释。至今,理论和实践中对“文化产业”含义尚未达成一致,具体包括哪些门类亦存在差异。由于“文化”和“创意”原本丰富的内涵,再加上“产业化”,因而更难界定,并且这一概念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本文首先对“文化产业”和“补贴”进行了界定,并论述了文化产业补贴的理论依据,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其次,从文化、贸易、人权三个角度系统总结了文化产业补贴规则的国际法渊源,文化领域主要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多样性公约》中成员方实施文化政策措施权利的规范;贸易领域的渊源,主要包括贸易规范中的一般贸易原则对文化产业补贴的规制,以及其中的补贴规范对文化产业补贴的规制;人权领域的渊源主要是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规定的文化权利。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这些内容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第二章分析了文化产品的定性问题,即对文化产品是属于货物还是服务。由于贸易领域货物与服务补贴规则的不一致,并且界分货物和服务是判断适用何种法律规则的前置问题,因而有必要对文化产品的货物和服务定性问题进行探讨。尽管货物与服务的定性问题不是文化产品独有,但是此进行深入分析会发现,文化产品定性问题较之一般产品的分类更为复杂:文化产品通常具有货物和服务的双重属性,货物和服务的融合现象在文化产品领域更加明显。因而适用一般分类标准即有形性标准,对文化产品来说有失公平。本文提出了现有法律规则框架下的应对策略,并提出了日后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规则的统一这一可能的发展趋势下的建议。第三章研究了文化产业补贴的合法性问题。主要包括三节的内容,由于补贴更多的与贸易相关,因此前两节的内容分别讨论了贸易法视域下货物贸易规则与服务贸易规则与文化产业补贴问题,第三节对文化、贸易、人权规则下文化产业合法补贴的条件进行总结。在文化法视域下,《文化多样性公约》赋予了成员国采取一种相对宽泛的文化补贴的权利,其标准是“直接文化影响标准”,不论这些补贴是给予货物还是服务,给予商品还是生产者,给予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文化产品。贸易法视域下,文化产业补贴的认定、类型及合法的条件问题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GATT中,需符合国民待遇原则第3.8条例外的条件和《SCM协定》的条件;在GATS中,虽然缺乏如货物贸易领域那样明确的补贴规则,但是应当符合一国在GATS中关于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的承诺,以及考察是否做出了有关文化产品补贴的最惠国待遇豁免的例外。以直接补贴的形式仅仅给予其国内文化产业生产者的补贴,尽管可能对外国同等的生产者造成歧视,可以基于GATT第3.8(b)条的规定而被免责;以间接形式进行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则需要符合国民待遇原则,不能对国内文化产品实施更优惠的税收措施而造成对外国同类产品的歧视。在人权法视野下,《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对文化产业补贴具有一定的间接规范作用。其中的“表达自由”要求对一国对文化产业补贴措施提出了限制,具体而言,一国在实施文化产业补贴措施时,应当基于相对客观、公正的标准进行,不得通过该措施间接干预公民的表达自由。第四章探讨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是从例外角度看待文化产业补贴问题,按照范围的从大到小,具体包括三种例外形式:一是文化产业的总体例外(cultural industry exception, CIE),二是一般例外规则的例外,三是补贴规则的例外。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作为文化产业补贴问题的抗辩理由。本章通过分析,发现了尽管“文化例外”失败,但是“文化产业例外”产生萌芽并在FTAs中发展。指出贸易规则的一般例外规则中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包括公共道德例外和国家珍宝例外。其中,“公共道德”的适用关键在于“必要性”的认定;而“国家珍宝”例外的新发展表明其适用于文化产业核心部门的可能性。第五章论述了文化产业补贴的相关规则之间冲突及其解决问题。面对这些可能的冲突,本研究有必要对相关规则的冲突及其解决做出阐释。就冲突的内容来看,包括管辖权的冲突和法律规则的冲突。而在这些冲突的背后,究其本质,是立法目标的冲突以及不同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利益的冲突。本章通过研究发现,对于《文化多样性公约》与人权领域相关公约的关系,公约第2条规定公约的指导原则,明确了公约与人权的关系。对于WTO规则和《文化多样性公约》的关系,通过对争端解决机制的考察可以发现实践中WTO争端解决机制仍然成为当事方最有可能选择的机制;而由于公约第20条规定的模糊性,使得二者的关系不甚明朗,因而文化产业补贴最好的办法依然是遵守贸易协定中的相关规定。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着眼于中国视角下我国文化产业补贴与国际法的相符性问题。本章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义、范围,《《SCM协议》框架下我国文化产业补贴的认定、类型,我国文化产品的货物或服务属性,以及我国在GATS中与文化产业补贴有关的承诺及保留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补贴政策措施的现存问题,部分措施具有构成专向性和可诉性补贴的可能性,甚至构成禁止性补贴。并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角度为我国文化产业补贴规则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从国内法角度应当依据我国的国际法义务对相关规则进行清理,分阶段、有步骤地废、改、立;从国际法角度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视野,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和我国的教训,争取文化产业例外和文化产业补贴的保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国际法环境。
黄珂[10](2016)在《基于察觉对比度法的隧道照明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首先以隧道照明的设计方法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的隧道照明设计标准中计算方法上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系统分析。我国现行的隧道入口段亮度计算标准是按k值法确定的,而k值的合理取值是日本和欧洲两大学派争议的焦点,其差异达5倍之多。综合多年的研究成果,CIE于2004年推荐了察觉对比度设计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人眼的适应以及由空气中光散射亮度和汽车挡风玻璃的影响,更符合司机驾车接近隧道时的光照环境,也更能体现人眼的视觉反应。因此,论文选择以察觉对比度法为基础,研究了隧道入口段亮度的设计方法。论文第二章研究了察觉对比度法设计参数中大气亮度的影响。通过对大气中辐射传输方程进行的研究,观测者和目标间的气柱亮度受到距离长短、能见度距离、环境亮度等很多方面的影响,论文提出通过在观察位置测量目标的观测亮度和在目标位置测量表观亮度,用二者之间的双亮度差方法计算气柱亮度。实验通过在测量箱中充入烟雾来改变空气的能见度距离,通过调节环境亮度改变测量箱和目标物的亮度,并在不同距离上,不同亮度和不同能见度距离的综合影响下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得到了气柱亮度与距离、环境亮度和能见距之间的关系。在室外的实际测量中,考虑了不同天气状况下目标物的水平照度、入射照度,不同的大气能见度下相同测量方向上不同距离的测量点的观测亮度等参数,得到了可应用于察觉对比度计算的大气亮度建议值。论文第三章在永武高速公路的实际隧道照明设计中,根据本研究建议的大气亮度值,采用察觉对比度设计方法进行了计算,并与其他设计方法进行了比对研究。从不同计算方法的比对中可以看出,对于相同的黄山岭隧道而言,采用察觉对比度法计算出的入口段亮度值,比查表法、环境简图法和数码相机法计算得到的亮度值要低。SRN评价法受主观影响,级差太大,其结果不够准确。相对于等效光幕亮度法,察觉对比度法考虑了影响驾驶员视觉的众多因素,因而更加科学。论文第四章提出了以小目标发现距离为标准,利用眼动仪对隧道照明效果进行动态评价的方法,并在福建进行了实测,验证了用察觉对比法设计隧道照明的科学性和基于小目标发现距离的动态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研究采用CIE《隧道和地下通道照明指南》中的小目标尺寸的障碍物测试驾驶员的反应,用眼动仪记录下受测驾驶员的视觉追踪信息。根据驾驶员发现目标后的一系列操作行为和驾驶意图建立起隐马尔科夫(Hidden Markoff Model-HMM)模型,通过传感器信息和眼动仪记录的数据判断驾驶员是否发现了小目物,并试图避让。论文重点分析了驾驶员的动态视觉模型,研究了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视点范围、对小目标的发现时间以及注视持续时间等参数的确定方法。根据发现时间、行驶时间和行驶速度,计算出驾驶员在该照明条件下对路面小目标障碍物的发现距离。若发现距离大于安全停车距离,则表明照明条件是符合要求的。小目标发现距离直接反映了隧道照明设计的质量,发现距离也是验证隧道交通安全和照明节能最直接的综合指标,通过对福建高速公路四条隧道的实际测试,研究认为该方法切实可行,而且这种动态的测量方法可真实反应出隧道入口段在人工照明和天然光的综合效应下驾驶员的视觉功效,因此,该方法是比原来传统的测量方法更科学,更合理的测量评价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理论创新:论文从大气中辐射传输方程的研究出发,研究确定了观测者和目标间的气柱亮度受到距离长短、能见度距离、环境亮度等多方面影响的变化规律,提出双亮度差方法计算气柱亮度。并通过理论计算、实验测量和室外验证的方法得到了可用于隧道照明察觉对比度计算的大气亮度建议值。(2)方法创新:论文首次提出了以小目标发现距离为标准,利用眼动仪对隧道照明效果进行动态评价的方法,并在福建进行了实测,验证了用察觉对比法设计隧道照明的科学性和基于小目标发现距离的动态评价方法的可行性。(3)应用创新:我国现行的隧道入口段亮度值是按k值法计算确定的,论文首次在福建永武高速公路的四条隧道照明设计中,采用察觉对比度设计方法进行了计算,并与不同设计方法进行了比对研究。验证了察觉对比度设计方法比其他设计方法更加节能,且满足使用安全,因此更加科学合理。
二、CIE最新出版物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IE最新出版物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佩夫斯纳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
第一节 佩夫斯纳的生平 |
第二节 佩夫斯纳所在的时代背景 |
第二章 “符合目的”:佩夫斯纳的设计史思想 |
第一节 “风格”和“效用”:格罗皮乌斯和勒·柯布西耶 |
第二节 《英国工业艺术调查》与“现代运动” |
第三节 设计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
第三章 “风格主义”:佩夫斯纳的建筑史、艺术史思想 |
第一节 《欧洲建筑纲要》与“时代精神” |
第二节 扞卫“如画”:佩夫斯纳与《建筑评论》 |
第三节 《英国艺术的英国性》与“艺术地理学” |
第四章 佩夫斯纳的影响及其评价 |
第一节 “大众化”:公共教育中的佩夫斯纳 |
第二节 “外来者”:作为学者的佩夫斯纳 |
第三节 “英国性”:佩夫斯纳与英国建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节律照明表征参数的概念与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光对生理节律的影响机理 |
1.1 褪黑素及其基因调控原理 |
(1) PER蛋白基因: |
(2)TIM蛋白基因: |
(3)DBT蛋白基因: |
1.2 褪黑素失调对人体的影响 |
2 CIE S 026/E:2018[9] |
2.1 人眼的三种感光细胞 |
2.2 光对ipRGC的影响 |
3 DLC所要求参数的计算 |
1)Melanopic Flux, 黑视素通量。 |
2) M/P Ratio,M/P比率。 |
3) MDER,黑视素等效日光效率。 |
4 三星节律照明产品简介 |
5 结 论 |
(3)肤色喜好再现与增强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喜好肤色的研究 |
1.2.2 肤色增强算法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任务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 章节安排 |
2 颜色科学基础理论 |
2.1 人眼颜色感知 |
2.1.1 光的本质 |
2.1.2 人眼视觉系统 |
2.2 基础颜色感知属性 |
2.3 CIE颜色空间 |
2.3.1 CIE标准观察者和XYZ颜色空间 |
2.3.2 CIE xy色度图和CIE xyY颜色空间 |
2.3.3 CIE均匀颜色空间和色差模型 |
2.4 肤色模型 |
2.4.1 肤色聚类的区域与边界模型 |
2.4.2 椭圆肤色模型 |
2.4.3 椭球肤色模型 |
2.5 肤色增强模型 |
2.6 影像设备的颜色特性化模型 |
2.6.1 数码相机的颜色特性化模型 |
2.6.2 显示器的颜色特性化模型 |
2.7 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 |
2.8 统计学数据处理方法 |
3 喜好肤色评价实验 |
3.1 实验设置 |
3.1.1 实验图片 |
3.1.2 数码相机特性化 |
3.1.3 显示器特性化 |
3.1.4 预选肤色点 |
3.1.5 实验程序 |
3.2 实验数据分析 |
3.2.1 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差异性分析 |
3.2.2 喜好肤色z分数 |
3.2.3 可感知喜好度(Perceptibility) |
3.2.4 50%接受度椭球(Acceptability) |
3.3 实验结果讨论 |
3.3.1 不同性别观察者的喜好肤色 |
3.3.2 不同人种观察者的喜好肤色 |
3.3.3 不同年龄、性别图像的喜好肤色 |
3.3.4 不同人种图像的喜好肤色 |
3.3.5 跨文化背景与单一文化背景观察者喜好肤色 |
3.3.6 与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 |
3.4 补充实验:观察者年龄因素对肤色喜好的影响 |
3.4.1 观察者间差异性和观察者内差异性分析 |
3.4.2 不同年龄观察者的喜好肤色 |
3.5 本章小结 |
4 喜好肤色增强算法的研究 |
4.1 肤色喜好量化评价指标 |
4.2 一种调整肤色以实现喜好颜色再现的方法 |
4.2.1 基础算法思想 |
4.2.2 肤色调整因子的引入 |
4.2.3 明度-色相角调整方法 |
4.2.4 系统调整流程 |
4.3 与其他肤色增强算法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CIELAB颜色空间中椭球肤色模型参数(D65白点) |
附录2 不同人种图像预选肤色点(D65白点) |
附录3 不同人种图像的喜好肤色模型参数(D65白点)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城市典型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以米兰和大连居住和商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光污染类型 |
1.1.2 光污染评价指标 |
1.1.3 天空亮度等级 |
1.1.4 城市夜间光环境空间层次 |
1.1.5 光污染的危害 |
1.1.6 各国照明标准及光污染防治规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环境遥感观测 |
1.2.2 夜间人工光环境量化模型建立发展 |
1.2.3 光环境地面实测 |
1.2.4 地理信息系统与光环境遥感数据 |
1.2.5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面实测数据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米兰与大连夜间人工光环境调研分析 |
2.1 意大利与中国夜间人工光环境发展情况 |
2.2 米兰与大连夜间人工光环境情况 |
2.2.1 米兰与大连城市概况 |
2.2.2 米兰与大连城市夜间人工光环境特点 |
2.3 米兰与大连商业区及居住区夜间光环境情况 |
2.3.1 米兰与大连商业区域特点 |
2.3.2 米兰与大连居住区域特点 |
2.3.3 米兰与大连商业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特点 |
2.3.4 米兰与大连居住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米兰和大连典型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特性定量分析 |
3.1 测量仪器选择及方法 |
3.2 米兰市典型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特性定量分析 |
3.2.1 米兰市研究典型区域 |
3.2.2 测量背景 |
3.2.3 米兰商业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特性定量分析 |
3.2.4 米兰居住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特性定量分析 |
3.3 大连市典型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特性定量分析 |
3.3.1 大连市研究典型区域 |
3.3.2 测量背景 |
3.3.3 大连商业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特性定量分析 |
3.3.4 大连居住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特性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米兰市和大连市夜间人工光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
4.1 米兰市商业和居住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对比分析 |
4.1.1 米兰商业和居住区域星等亮度对比分析 |
4.1.2 米兰商业和居住区域照度对比分析 |
4.1.3 米兰商业和居住区域显色指数对比分析 |
4.1.4 米兰商业和居住区域夜间光环境对比结论及应用意义 |
4.2 大连市商业和居住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对比分析 |
4.2.1 大连商业和居住区域星等亮度对比分析 |
4.2.2 大连商业和居住区域照度对比分析 |
4.2.3 大连商业和居住区域显色指数对比分析 |
4.2.4 大连商业和居住区域夜间光环境对比结论及应用意义 |
4.3 米兰与大连商业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对比分析 |
4.3.1 米兰市和大连市商业区域星等亮度对比 |
4.3.2 米兰市和大连市商业区域照度对比 |
4.3.3 米兰市和大连市商业区域色温和显色指数对比 |
4.3.4 米兰市和大连市商业区域光环境对比结论及应用意义 |
4.4 米兰和大连居住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对比分析 |
4.4.1 米兰市和大连市居住区域星等亮度对比 |
4.4.2 米兰市和大连市居住区域照度对比 |
4.4.3 米兰市和大连市居住区域色温和显色指数对比 |
4.4.4 米兰市和大连市居住区域光环境对比结论及应用意义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GIS的城市光环境地图构建分析研究 |
5.1 地理信息系统 |
5.1.1 GIS可视化工作流程 |
5.1.2 GIS空间模型分析方法 |
5.2 米兰市典型区域光环境地图构建分析研究 |
5.2.1 米兰市商业区光环境可视化地图构建 |
5.2.2 米兰市居住区光环境可视化地图构建 |
5.3 大连市典型区域光环境地图构建分析研究 |
5.3.1 大连市商业区光环境可视化地图构建 |
5.3.2 大连市居住区光环境可视化地图构建 |
5.4 大连光环境地图构建分析研究 |
5.5 夜间人工光环境可视化地图构建应用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867-1965年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背景 |
第一节 1867-1965年的法国与世界形势 |
第二节 殖民扩张和福音传播 |
一、法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
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中国西南 |
第三节 法国东方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萌芽时期(1867-1899) |
第一节 纳西语料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
一、安邺的语言记录 |
二、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的研究与意义 |
三、拉古伯里的纳西语言系属关系探索 |
第二节 东巴经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
一、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收集和德微理亚的展示 |
二、拉古伯里、德微理亚的纳西文字研究 |
三、鲍楠的东巴经收集及译注 |
四、亨利·奥尔良王子的东巴经收集与译注 |
第三节 族群和宗教的初步研究 |
一、族称和分布 |
二、族群关系 |
三、宗教及其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900-1911) |
第一节 地方史料的法译及史地研究 |
一、宋嘉铭与《南诏野史》 |
二、苏利与《滇系》节选 |
三、夏之时与《法文中国坤舆详志》与《略志》 |
第二节 纳西语言文字研究 |
一、鲍楠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
二、玛德罗尔与彭茂美神父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
三、高尔蒂耶的词表及意义 |
四、高尔蒂耶的纳西文字研究 |
第三节 纳西社会风俗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史地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沙畹与《线路指南》和《丽江史地注释》 |
一、线路指南 |
二、丽江史地注释 |
第二节 沙畹与《木氏宦谱》 |
一、洛克对沙畹《木氏宦谱》评述的考辩 |
二、沙畹与杨慎的《木氏宦谱·序》 |
三、沙畹对《木氏宦谱》的考证、评述及其启示 |
第三节 沙畹与石鼓碑文 |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
二、石鼓正面碑文考证 |
三、沙畹石鼓碑刻研究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语言、文字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巴克的纳西语词表研究 |
一、巴克纳西语词表概况 |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采样 |
三、巴克的转写及对应的国际音标(IPA) |
四、巴克词表的意义 |
第二节 巴克的纳西语语法研究 |
一、词法 |
二、句法 |
第三节 巴克与劳费尔的纳西语语言系属关系研究 |
第四节 普鲁斯基的纳西语研究 |
第五节 巴克的文字研究 |
一、巴克的东巴经收藏及译注 |
二、巴克的纳西文字字典 |
三、巴克纳西文字研究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社会及宗教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巴克对纳西族地区的实地考察 |
第二节 纳西族名称、分布与迁移 |
第三节 纳西其它社会风俗 |
一、外貌及服饰 |
二、其它风俗 |
第四节 纳西宗教研究 |
一、多种宗教并存及影响 |
二、纳西人“自己的”宗教及仪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法国东方学、汉学研究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西方各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三节 对中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手稿《抠古鬼的来历·请多格神》 |
附录二 :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图书馆部分东巴经馆藏 |
附录三 :亨利·奥尔良《从东京湾到印度》中的东巴经手稿及译注 |
附录四 :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藏巴克捐赠的纳西族文物 |
附录五 :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维西纳西语-丽江纳西语词汇对照表 |
附录六 :拉古伯里收录的吉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么些手稿 |
附录七 :德微理亚《中国安南边境》中的东巴经手稿 |
附录八 :高尔蒂耶《麽些》中刊布的巴克东巴经书及纳西白描线稿 |
附录九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方国瑜先生石鼓碑文拓片 |
附录十 :巴克字典与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对应 |
附录十一:巴克“么些人居住的中国西部”地图 |
致谢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7)典型彩色数字相机颜色标定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颜色校正技术 |
1.2.2 自动白平衡技术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眼视觉感知与相机成像机制 |
2.1 人眼视觉系统与感知特性 |
2.1.1 颜色视觉理论 |
2.1.2 人眼的光学特性 |
2.1.3 人眼的颜色视觉特性 |
2.2 辐射度学与光度学的基本概念 |
2.2.1 CIE标准色度系统 |
2.2.2 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
2.2.3 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 |
2.2.4 CIE标准照明体和照明光源 |
2.3 均匀颜色空间与色差公式理论 |
2.3.1 CIELAB色彩空间 |
2.3.2 其它色差公式 |
2.4 色貌模型与图貌模型 |
2.4.1 色貌属性、色貌现象及色貌模型 |
2.4.2 图貌模型 |
2.5 心理物理学基本实验方法 |
2.5.1 心理物理学的定义及方法 |
2.5.2 有关颜色的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 |
2.5.3 有关颜色的心理物理学实验参数设计 |
2.6 数字相机成像系统的发展与关键技术简介 |
2.6.1 光电成像系统与图像传感器的发展 |
2.6.2 数字相机成像机制与成像系统 |
2.6.3 相机的彩色成像原理 |
2.6.4 相机的辐射度定标与光谱定标 |
2.6.5 相机的曝光原理与曝光质量评价 |
2.6.6 相机的调焦控制与聚焦方式 |
2.6.7 彩色相机的白平衡技术 |
第3章 彩色数字相机的颜色校正技术研究 |
3.1 彩色数字相机常用的颜色校正方法 |
3.1.1 查找表法 |
3.1.2 多项式方法 |
3.1.3 神经网络方法 |
3.2 基于多项式的CCM颜色校正方法 |
3.2.1 最小二乘法 |
3.2.2 加权最小二乘法 |
3.2.3 基于多项式的CCM颜色校正方法 |
3.2.4 可视化颜色为校正软件编写 |
3.3 实验与实验数据分析 |
3.3.1 实验方案 |
3.3.2 实验仪器 |
3.3.3 实验过程 |
3.3.4 实验数据处理 |
3.3.5 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4章 彩色数字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技术研究 |
4.1 相机自动白平衡技术研究现状 |
4.1.1 灰度世界法 |
4.1.2 完美反射法 |
4.1.3 边缘白点检测法 |
4.1.4 标准差加权法 |
4.2 数字相机自动白平衡校正技术 |
4.2.1 统计加权白点法的自动白平衡方法 |
4.2.2 校正软件编写 |
4.3 实验与实验数据分析 |
4.3.1 实验平台与方案概述 |
4.3.2 仿真实验 |
4.3.3 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5章 彩色数字相机的颜色增强技术研究 |
5.1 数字相机颜色增强技术 |
5.2 颜色增强辅助工具编写 |
5.3 实验与实验数据分析 |
5.3.1 实验平台与方案概述 |
5.3.2 仿真实验 |
5.3.3 观察者实验 |
5.3.4 结果分析与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8)太阳辐射试验标准中的太阳光谱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光谱分布的比较 |
1.1 CIE NO.20光谱分布 |
1.2 CIE NO.85光谱分布 |
1.3 不同光谱分布辐照度大小比较 |
1.3.1 相同带宽辐照度 |
1.3.2 光谱带宽辐照度比较 |
1.4 影响太阳辐射光谱辐照度的因素 |
1.4.1 相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1.4.2 氧与水蒸气的影响 |
2.4.3云层光学厚度的影响 |
1.4.4 地表反射率的影响 |
2 试验用人工辐射光源与阳光光谱分布的差异 |
3 光老化试验标准对光谱的要求 |
3.1 光谱范围 |
3.2 光谱辐照度允差 |
4.3 标准对光谱辐照度控制的要求 |
5 光老化试验结果间的可比性 |
6 结语 |
(9)文化产业补贴的国际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产业补贴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文化产业补贴界定 |
一、文化产业 |
二、补贴 |
三、文化产业补贴的原因 |
第二节 文化产业补贴的国际法渊源 |
一、国际文化法渊源 |
二、国际贸易法渊源 |
三、国际人权法渊源 |
第三节 文化产业补贴的相关国际法问题 |
一、文化产品的定性 |
二、文化产业合法补贴的条件 |
三、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 |
四、文化产业补贴规则的冲突及其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化产品的定性 |
第一节 文化产品定性问题的提出 |
一、文化产品定性的争议 |
二、文化产品定性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文化产品定性的标准 |
一、定性的一般标准 |
二、文化产品定性的标准 |
三、文化产品定性适用一般标准的评述 |
第三节 文化产品定性对规则适用的影响 |
一、GATT与GATS的重叠适用 |
二、重叠适用引发的解释问题 |
三、对重叠适用的评述 |
第四节 文化产品定性的反思 |
一、文化产品定性争议的分析 |
二、文化产品定性问题的改进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产业补贴的合法性 |
第一节 文化产业货物贸易补贴 |
一、文化产业补贴的认定 |
二、补贴的类型与文化产业补贴 |
三、GATT国民待遇原则与文化产业补贴 |
四、GATT最惠国待遇原则与文化产业补贴 |
第二节 文化产业服务贸易补贴 |
一、服务贸易补贴规范与文化产业 |
二、GATS国民待遇原则与文化产业补贴 |
三、GATS最惠国待遇原则与文化产业补贴 |
第三节 文化产业合法补贴的条件 |
一、符合《文化多样性公约》规定的文化产业补贴 |
二、符合WTO规则的文化产业补贴条件 |
三、符合人权法要求的文化产业补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 |
第一节 文化产业例外 |
一、WTO规则中“文化例外”的提出和失败 |
二、USCFTA和NAFTA规则中的“文化产业例外” |
三、RTAs和FTAs中关于文化产业例外的新发展 |
第二节 贸易规则中的一般例外条款 |
一、文化产业与一般例外条款 |
二、公共道德例外条款的可适用性 |
三、国家珍宝例外的可适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产业补贴相关规则的冲突及其解决 |
第一节 冲突的表现和实质 |
一、冲突的表现 |
二、冲突的实质及原因 |
三、冲突解决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争端解决管辖权的冲突与解决 |
一、国际争端解决管辖权冲突的协调方法 |
二、RTAS与WTO规则中的管辖权条款 |
三、WTO规则与《文化多样性公约》中的管辖权条款 |
第三节 法律规则的冲突与解决 |
一、冲突条款的方法 |
二、后法原则 |
三、特别法优先 |
四、法律解释的方法 |
五、协调合作的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法视野下我国文化产业补贴制度的反思 |
第一节 我国文化产业补贴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一、文化产业补贴制度的现状 |
二、文化产业补贴措施的定性问题 |
三、文化产业补贴的合法性问题 |
四、文化产业补贴的例外规则 |
第二节 我国文化产业补贴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国际法层面的完善建议 |
二、国内法层面的完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表:我国文化产业补贴相关政策汇总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 |
二、英文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基于察觉对比度法的隧道照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对象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论文的框架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隧道照明设计方法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关于隧道照明的测量与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大气亮度的确定方法 |
1.4.2 察觉对比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 |
1.4.3 驾驶员动态视觉特性的研究 |
1.4.4 小目标动态发现距离评价方法研究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察觉对比度的参数研究 |
2.1 察觉对比度的计算 |
2.2 大气亮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大气散射 |
2.2.2 大气吸收 |
2.2.3 大气消光 |
2.2.4 散射的数学模型 |
2.2.5 气溶胶的散射 |
2.2.6 辐射传输方程 |
2.2.7 大气能见度 |
2.2.8 对比传输系数 |
2.3 大气亮度的实验测量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实验设备及软件 |
2.3.3 室内实验和测量结果 |
2.3.4 天空分类和室外测量 |
2.3.5 测量的数据与分析 |
2.3.6 误差分析 |
2.4 汽车挡风玻璃透射率及亮度 |
2.4.1 挡风玻璃的透射率 |
2.4.2 挡风玻璃的亮度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察觉对比度的隧道照明计算分析比较 |
3.1 测试隧道的基本情况 |
3.1.1 测试隧道的外观 |
3.1.2 测量的距离的确定 |
3.2 洞外亮度和入口段亮度计算比较 |
3.2.1 用查表法计算 |
3.2.2 用环境简图法计算 |
3.2.3 用数码相机和黑度法计算 |
3.2.4 用等效光幕亮度法计算 |
3.2.5 用SRN主观评价法计算 |
3.2.6 用察觉对比度法计算 |
3.2.7 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发现距离的隧道照明评价方法研究 |
4.1 传统的测量评价方法 |
4.2 基于发现距离的动态评价方法 |
4.2.1 驾驶员的视觉参数 |
4.2.2 驾驶意图与驾驶行为 |
4.2.3 隐马尔科夫HMM(Hidden Markov Model)模型 |
4.3 发现距离的实验研究 |
4.3.1 实验方法与原理 |
4.3.2 实验设备 |
4.3.3 实验对象 |
4.3.4 实验步骤 |
4.3.5 测量数据的提取 |
4.4 实验数据与分析 |
4.4.1 隧道灯具的安装布置与参数测量 |
4.4.2 不同天气状况下的照明工况与发现距离 |
4.4.3 中间段基本照明的发现距离 |
4.4.4 短隧道的照明方式与发现距离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A 发现距离分析截图 |
附录B |
B1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B2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主编的着作 |
B3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B4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获得授权的专利 |
四、CIE最新出版物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思想研究[D]. 严频.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节律照明表征参数的概念与计算[J]. 康玉柱. 中国照明电器, 2021(01)
- [3]肤色喜好再现与增强算法的研究[D]. 彭蕊. 浙江大学, 2021(09)
- [4]城市典型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对比分析研究 ——以米兰和大连居住和商业区为例[D]. 杨鑫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5]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D]. 木艳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7]典型彩色数字相机颜色标定的关键技术研究[D]. 黄浩.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8]太阳辐射试验标准中的太阳光谱分布[J]. 赵立华,唐其环. 装备环境工程, 2017(12)
- [9]文化产业补贴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 樊婧. 武汉大学, 2016(01)
- [10]基于察觉对比度法的隧道照明研究[D]. 黄珂. 重庆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