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Journal of Catalysis》第25卷作者索引

2004年《Journal of Catalysis》第25卷作者索引

一、2004年《催化学报》第25卷作者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刘微[1](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提出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靳永茂[2](2020)在《《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趋向凸显,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式”,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而其背后的直接动因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密不可分。进入21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金融技术的革新,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多样性金融衍生品等高级虚拟资本形态不断被推出并运用于资本逐利,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张致使其远远脱离实体经济能够支撑的范围。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引燃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依然未能彻底从那场危机阴影中摆脱出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方式,并推出系列“再工业化”战略,意欲均衡经济结构,不过并未有效扭转经济结构的失衡状态,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依旧快速推进,给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中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深究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及其危机后果的根由,追寻经济虚拟化趋向中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的良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该理论揭示了虚拟资本的历史生成性,阐释了虚拟资本的内在蕴涵,赋予了马克思资本理论以新的说明,对虚拟资本扩张中经济发展走向展开科学预判,同时深刻剖析了虚拟资本形态中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缘由,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方位。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伴随时代发展及虚拟资本形态的升级不断充实完善,并在虚拟资本多样化形态演进、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中诸如金融危机等问题的预防及应对中越发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代虚拟资本的发展状况虽然已全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所告诫的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所揭示的运行规律依然适用。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不能脱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我国虚拟资本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虽存在发展局限及挑战,但具有鲜明的发展优势,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及金融事业的发展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根本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经济及金融发展现实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论文对《资本论》中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梳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理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控虚拟资本生成、存在、运行、发展及影响等整体脉络;透过视域融合法实现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理论定位及时代价值重塑;通过比较研究法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剖析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复发及运行机制和规律的优越性,彰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遵循研究的多重性,借助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阐释,就其生成过程的历史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本质内涵的批判性、时代延续的发展性、现实指向的价值性等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追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生成过程——梳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判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续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金融危机中的解释力——坚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我国虚拟资本发展中的根本地位”的逻辑推演,明晰研究展开的具体演进路径。论文旨在探究并梳理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认知,强化对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规律的揭示进程中意义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解读,从理论上论证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性和价值性,为推进理论同现实实践的深度结合准备前提条件,并在不断丰富的现实基础上为推进理论的现代化(中国化)发展进程做出积极探索。同时,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金融风险及危机存在和运作的内在机制,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及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推进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根本指引我国新时代市场经济推进中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

李海霞[3](2020)在《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佛教自两汉之际由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敦煌成为传播路上的必经之地,事实证明佛教在敦煌扎根发芽,使敦煌成为一佛教都市。隋唐至北宋的敦煌,更是将当地佛教发展推至极盛。佛界最重视的离俗原则亦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随着与世俗力量的交流碰撞而发生了极大变化——世俗化。“唐中后期五代宋初”的敦煌历经吐蕃占领时期及归义军政权统治时期,是敦煌政治历史上较长且完整存续的重要时段,特殊的政治环境于佛教世俗化的推进产生重要影响。佛教文化兴盛的敦煌留下了丰富的石窟及文书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得知,该时期的佛教世俗化在佛寺、僧尼、佛法等佛教界重大内容中皆有体现。文章以“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的世俗化”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文献学研究方法,主要利用敦煌写本文献资料及莫高窟供养人题记,从佛寺、僧尼及佛法三方面对吐蕃及归义军时期的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进行探究。文章除绪论外,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的发展概况进行叙述,在唐王朝历代帝王佛教政策的背景下,结合敦煌文书资料探讨吐蕃及归义军时期敦煌地方政权与佛界势力的相互依存关系。吐蕃占领时期保留了敦煌佛教势力,且采取崇佛政策;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继续发展,官寺数量达十七所,僧尼人数上千人。但二者皆非无限制的护佑佛教,其间实行的压制佛教发展的举措同样值得注意,这些举措体现了世俗政权与教界相互抗衡却不得不彼此借力的微妙关系。第二、三、四章以佛寺、僧尼、佛法为划分依据,逐章进行探析。佛教寺院作为僧尼居止、各项佛教活动甚至世俗活动也以之为中心开展的场所,是佛教发展的基础,是探究佛教发展离不开的论题,也是了解敦煌佛教世俗化绕不开的一环,故而作“佛寺与佛教世俗化”一章,从佛寺建立、寺院经济、寺院管理等三节进行论述。第三章“僧尼与佛教世俗化”研究。首先讨论了敦煌僧尼的来源及组成,进一步探究当地世家大族和佛界之密切联系,紧接着将“僧尼公度、卖度、僧尼籍及其管理”等僧尼受戒中所体现的佛教世俗化现象加以论述。随后,集中力量讨论僧尼生活中“饮食文化上的不合戒律、经济生活中的过度敛财、俗世关系中的‘不离家’及政治上的过度参与”等世俗化表现。第四章“佛法与佛教世俗化”研究。藏经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敦煌人“诸《经》皆奉”,“多宗并行”;佛事活动的“平民化、大众化”,生、老、病、死皆与佛教密切相关;宣扬方式的“通俗化、自由化”,俗讲变文与讲因缘因时而生;佛事目的的“世俗化、功利化”,于释门抑或于俗世而言,佛事的宗教旨意渐弱。

孔庆荣[4](2019)在《“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随着小说文学地位的提升,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转型,这一变化的成因、动力、特点及影响尚需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叙述者”这一功能性人物作为研究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在“叙事干预”视角下研究叙述者主体性在文本中的作用,进而描述文本内部的运行机制。叙述者对文本的操纵被称为“叙事干预”,是叙述主体对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实施的影响,是小说主题建构、文本意义生成以及修辞效果提升的重要手段。叙述者既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事干预”的主体,是开展小说叙事模式研究的重点,有丰富的学理内涵和外延,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复杂的文本世界研究小说的形式特征和叙述者主体性的呈现方式,对于小说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和形式美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宏观而言,整个文本都是叙述者实施干预后的结果;微观来说,叙述者对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程式化特征以及评论性话语等都可以实施操控。叙事文本是叙述者对故事素材实施操控后的一种呈现方式,蕴含着叙述者的叙事动机、修辞意图和伦理立场。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的干预行为为研究重点,聚焦小说的形式特征及变化规律,将小说叙事模式的变化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勾连,综合考虑小说界革命、出版业发展以及小说翻译活动的影响,避免文本的阐释陷入机械教条的符号分析中。同时,基于“叙事干预”的宏观分析模型和微观分析模型,研究“叙事干预”的对象、干预方式和干预意图特点,具体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交流、叙事结构、叙述者评论以及译者干预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这一特殊时期小说文本复杂的形式特征。本文主体结构分为第1章、第2-6章、第7章三个单元,分别完成了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背景和转型研究现状的概述、以“叙事干预”透析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转型的五个向度、借助典例进行主题示范和合理性加强这三项任务,研究发现最终指向“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和“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两个方面的文本特征。研究认为,这两个文本特征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体现了叙述者主体性的复杂变化以及小说文本在变与不变之间的矛盾和张力,反映了小说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期状态。通过叙述者进入文本内部分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已经触及小说内部的运行机制和自足性特点,有助于更好的分析小说文本的结构特征。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叙述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视角变换意识,通过全知视角向限制视角的转变,叙述者从无所不知变为有所不知,突出了人物在文本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二是改变叙事交流模式,逐步淡化叙述者的说书人痕迹,叙述者和受叙者的程式化交流模式出现了变化,另外丰富了人物话语交流模式,大量使用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无引导性对话等话语模式,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语义密度和情感传递效果,有助于突出人物在场感、弱化叙述者声音、制造语境压力,较好地实现了叙述者个人身份的隐藏以及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关于“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叙述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改变叙事结构,叙述者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结合,突出叙事结构的时空特点;通过预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改变时间结构的因果关系和顺序关系,通过构建人物线和主题线来创设叙事空间;通过缀段式结构和分层叙述实现叙述进程的纵向发展,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建构了典型的叙事结构。二是突出了对“故事”和“话语”的评论,叙述者以评论作为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故事情节、故事人物、故事主题以及叙事本身进行评论性干预,凸显了叙述者的价值观倾向、伦理意图和元叙述意识,实现了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三是凸显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小说翻译过程中再叙事的执行者,译者通过对叙事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干预”,使翻译小说的叙事模式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规范、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形成了这一时期翻译小说特殊的文本特征,对创作小说的叙事模式带来了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权力既有自我限制,也有自我张扬。整体而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是比较突出的,反映了传统小说在这一特殊时期复杂的文本特征。清末民初的小说处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的中间地带,期间既有叙事传统逝去的尾声,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质素;既有对传统叙事模式的传承、激活、创新,又有对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学习、借鉴、应用。可以这样说,清末民初是中国小说叙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下,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模式逐渐式微;翻译小说的叙事技巧激发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被时间遮蔽的部分,限制叙事、心理叙事、倒叙叙事、自由直接引语等传统小说中非主流的叙事技巧在这一时期被激活,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赋予了传统小说新的生命力;现代思想、法理精神、民主意识等叙事主题逐渐成为这一时期小说主题关注的重点。研究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变化的表现、成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丰富中国小说的“叙事诗学”,进一步指导小说的创作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参与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影响了小说转型的路径、方式和趋势,与中国小说自身传统共同推动了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变化乃至转型。西方叙事实践让中国叙事诗学的建构和发展有了参照和对比的范式。清末民初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轫阶段,叙事理论的发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都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共存的过渡期特征,传统小说在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现代化特征逐步凸显,中国小说叙事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自此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王鑫[5](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说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周博[6](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王杨红[7](2018)在《从朝贡到早期订约交涉:中—暹关系的变迁(1782-1914)》文中研究说明1782-1914年是中—暹关系由传统朝贡体制向近现代外交变迁的时期。对这一转变历程的研究,不仅是深刻明晰、探讨两国关系的需要,还是抚今追古,继往开来,为当下两国乃至中国—东南亚关系提供借鉴的应有之义。1782年曼谷王朝建立后,拉玛一世不断遣使清廷,使中—暹传统朝贡关系得以延续并不断发展。此后直至鸦片战争前,拉玛二世、三世先后遵照执行,努力维持朝贡关系,不曾更易。但鸦片战争后,两国朝贡关系面临变局,开始疏离、中衰。1853年6月使团遇劫事件后不及两年,包令条约签订,暹罗被西方列强敲开大门,而蒙固王对中—暹关系的看法亦有所转变,两国朝贡关系就此中断。对于1862-1888年广东、福建地方官的数次催贡,暹廷均采取模棱两可的拖延策略,为此甚至提出并坚持改道天津进贡的建议。但这一路线与传统朝贡体例不符,为清廷所拒绝。至1893年,在北榄事变的催化下,清廷以承认暹罗独立的方式,终结了两国的朝贡关系。两国朝贡关系中断后,订约设领之议亦在中国萌芽、成形。受1906年那空猜西亲王访华影响,基于彼此互为独立国的中—暹订约呼声开始高涨,其目的在于保护华人。1907年杨士琦访暹拉开了中—暹订约交涉的序幕。杨氏返国后,1908年两国驻法公使开始交涉订约事宜。但双方在华人问题上针锋相对,清廷欲设领保护华人,暹廷却认为华人乃本国国民,无需中国保护,订约交涉遂陷入僵局。1909年3月28日,清廷颁布以血统主义为原则的国籍法;1913年4月10日,暹廷颁布同时采用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的国籍法,与中国国籍法存在根本差异。这使得暹罗华人“双重国籍”问题明朗化。1910年曼谷华人罢工、1910-1913年暹罗中华总商会申请立案,均让暹罗政府意识到中国势力介入的可怕。1914年拉玛六世所着《东方犹太》的问世,则意味着暹罗政府强力管理、同化华人的肇始。“华人问题”自此成为两国订约交涉的焦点和痼疾所在。

张德强[8](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付文军[9](2016)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事业,这意味着他既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性分析,又要对国民经济学展开理论省思。得益于批判,马克思主义得以生成、发展和完善。透过对一切存在的实践批判、辩证批判、历史批判、内在批判和总体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得以凸显。深谙“批判之道”,是马克思思想得以持续发力的关键。批判乃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此即聚焦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从哲学批判而政治批判,从政治批判而经济批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路向。借由“资本之思”而实现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最终达至“自由王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藉此,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完整画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早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私有制”、“异化劳动”、“实践”和“生产关系”等社会经济范畴的理论省察,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具体而言,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从“财产权”到“私有制”、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从“感性直观”到实践、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的转变,即是马克思在研习政治经济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批判思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成熟时期,借助于之前的学术积淀,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劳动致富和劳动者贫困、工作日的控制和延长、减少人数和增加产量、节约和浪费、价值的增殖和丧失——的论说。同时,马克思还展开了对“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批判性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体系由此生成。作为一部现代性“诊断说明书”,政治经济学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多维意蕴,并先后破解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人类之谜和资本拜物教的秘密。最后,马克思通过对“分工”、“市场”和“时空”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范畴的全面考量,道出了“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总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本真面相得以确证,各种掩盖于物物关系之下的社会关系得到了澄明。通过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马克思做着借思想触及社会现实的伟大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对变化发展了的环境(主要是新世纪之初的金融危机之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再次受到追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在场”,充分表明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理论之于时代的意义。在我国,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硕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也反过来印证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效力。

历伟[10](2016)在《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在学界的刻板印象中似是一个贫瘠的研究对象。随着西方学界“理论热”的消褪,早先围绕在斯威夫特小说及政治文本四周的各类理论话语“穿透式”的研究也逐渐式微;除却个别“斯学”专家在政治身份、族裔身份等“深度话题”上有所斩获之外,其研究基本走向停滞。出现此种情态,除了材料限制之外,研究视域的局促可能是主要肇因。反观英国文学汉语学界,长久以来对《格列佛游记》及少数散文文本的偏执和禁囿,加之对斯威夫特诗歌及非虚构类作品的“刻意”忽略,使得其研究总体上处于“同义反复”的尴尬地位,既无专着,更没有产生“深度专题”研究。本文正基于国内外前人学者的得失之上,欲以“思想史”视角切入斯威夫特研究;此举意味着研究必须回溯启蒙时期——寡头制稳定成长,教俗关系紧张,殖民贸易和商业化加剧,思想暗流彼此冲击震荡的时代语境中;以求得既能抵近文本细部,透视其美学特质,更能把此种美学特质置于宏大的“话语及思想织物”中综合考量。因此,在首章厘清学术成果及本文论述思路后,本文第二章首先以斯威夫特在“古今之争”中主张的“包容古今”此一文化立场为研究切口;继而在第二、三章中着力体现其宗教书写与政治文本中呈示出来的复杂姿态;并于第四章中勾连斯威夫特唯一的小说文本《格列佛游记》,着重探究政治、宗教诉求对其小说美学价值的“规约”。论文结构过程中,文本注重将“古今之争”“英国自然神论”“新哈林顿主义”“伍德币事件”“爱尔兰视角”等学界较为忽略的思潮、事件囊括进研究之中,以探究其动态关联时斯威夫特的政治、宗教、文化立场与道德诉求。

二、2004年《催化学报》第25卷作者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催化学报》第25卷作者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界定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三)英语学科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二)学年制度
        (三)课程设置
        (四)英语教学
        (五)实践教学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一)教习与学员
        (二)课程体系
        (三)教学特色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一)教育目标
        (二)教材使用
        (三)教育研究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二)非外语类学堂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架构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演进特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历史生成性
        二、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关联性
        三、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向性
    第二节 商品价值形态的历史嬗变及货币的潜在虚拟化
        一、货币在商品价值体系中的历史出场
        二、货币内在矛盾在商品矛盾转移中的凸显
        三、货币的内生信用向度及虚拟化趋向
    第三节 信用的时代更替及对虚拟资本的基础作用
        一、信用向现代信用的过渡
        二、信用的杠杆作用及对虚拟货币完成的基础性
        三、资本逻辑中信用扩张同货币形态演进的一致性
    第四节 货币资本化及资本虚拟化的历程推进
        一、货币流通转向资本流通
        二、产业资本衍生生息资本
        三、生息资本催生虚拟资本
第二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
    第一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逻辑阐释及形态表达
        一、内在生成逻辑之一:“资本化”虚拟资本及其有价证券形态
        二、内在生成逻辑之二:“派生化”虚拟资本及其信用票据形态
    第二节 虚拟资本的特征阐发
        一、虚拟资本的虚拟性
        二、虚拟资本的风险性
        三、虚拟资本的寄生性
        四、虚拟资本的价格复归性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机制梳理
        一、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
        二、虚拟资本的价格机制
        三、虚拟资本积累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第四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特质
        一、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传承”
        二、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升级”
        三、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探底”
    第五节 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
        一、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
        二、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负向效应
        三、虚拟资本双重效应的历史统一性
第三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展现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新的规定性
        一、虚拟资本深化资本的商品化
        二、银行资本推动资本的社会化
        三、总利润“质的区别”强化资本的独立化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批判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揭露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幻象
        二、虚拟资本理论批判虚拟资本扩张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前瞻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昭示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
        二、虚拟资本理论预判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
    第四节 虚拟资本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在场:虚拟资本理论的真理性存在
        二、虚拟资本理论文本分析的解释境域:前见的历史性存在
        三、虚拟资本理论理解深化的有效滤镜:间距的客观性存在
第四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赓续与虚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延续
        一、金融资本概念的提出
        二、金融资本的系统分析
        三、金融资本理论的集成发展
    第二节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的现实演进
        一、虚拟资本催生虚拟经济的逻辑进路
        二、虚拟经济存在及运作的基本特性
        三、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原则限定
        一、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向
        二、机能资本是经济社会合理运行的初始根基
        三、虚实经济的动态均衡是经济有序运作的重要保证
第五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语境中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经济虚拟化的系统运作机制
        一、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溯源
        二、经济虚拟化的演进支撑
        三、经济虚拟化的发展限度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视角中的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存在条件
        二、金融危机的运行机理
        三、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
    第三节 金融危机实质的科学剖析
        一、西方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
        二、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幻象的祛蔽
        三、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危机根源的揭示
第六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虚拟资本的发展
    第一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状况梳理
        一、虚拟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历程
        二、金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虚拟资本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优势体现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策略
        三、效益共享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价值旨归
    第三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实体经济的主导性:夯实虚拟资本发展的根基
        二、推进虚拟资本的适度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三、完善金融领域宏观管理:提升虚拟资本运行的保障
        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我国金融发展的风险
    第四节 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理论指引
        一、本质论视角认识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维特性
        二、认识论层面领会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重关系
        三、价值论向度理解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三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关于本研究专题的含义界定
        (一)研究时限
        (二)敦煌佛教世俗化及世俗化程度
    三、研究史回顾
        (一)佛寺
        (二)僧尼
        (三)佛法
        (四)佛教世俗化
第一章 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发展概况
第二章 佛寺与佛教世俗化
    第一节 世俗政权参与捐建、修营、赐额佛寺
        一、世俗政权与寺院修建
        二、寺名由来及赐额情况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世俗社会
        一、寺院经济来源
        二、财政用途
        三、关于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剥削现象
    第三节 寺院管理
        一、僧职任命
        二、僧务管理
第三章 僧尼与佛教世俗化
    第一节 僧尼来源及组成
    第二节 僧尼受戒
    第三节 僧尼生活
        一、饮食文化中的饮酒与“非时”食
        二、经济生活中的敛财
        三、俗世关系
    第四节 佛教影响的世俗信众
第四章 佛法与佛教世俗化
    第一节 藏经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
    第二节 佛事活动的“平民化、大众化”
        一、转经、抄经
        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教岁时佛俗
    第三节 宣扬方式的“通俗化、自由化”
        一、俗讲
        二、说因缘
    第四节 佛事目的的“世俗化、功利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小说叙事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转型
        一、小说叙事转型的内涵
        二、小说叙事转型的背景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型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小结
    第三节 叙事干预:研究视角的建构
        一、叙事干预:诸要素
        二、“叙事干预”的分析模型
        小结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视角的转型
    第一节 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
        一、叙事视角概念内涵
        二、叙事视角的分类:全知型与限制型
        三、传统视角意识萌芽与叙事实践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事视角
        一、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声音和叙述眼光的分离
        二、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讲述自我经历
        三、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通过日记、书信和梦叙事
        四、限制叙事发展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小结
第三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交流模式的转型
    第一节 章回体小说程式化特征的式微
        一、叙事交流格局的程式化
        二、叙事交流格局程式化的式微
        小结
    第二节 人物话语交流模式的转型
        一、传统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二、清末民初小说人物的话语交流模式
        小结
第四章 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型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时间性
        一、小说叙事的时间顺序
        二、小说时间顺序的多样化趋势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小说结构的空间性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空间特点
        二、小说空间结构的横向缀段式特点
        三、小说空间结构的纵向层次性特点
        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初小说的叙述者评论与叙事干预
    第一节 叙述者评论:对故事的干预
        一、关于叙述者的评论与干预
        二、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人物的评论
        三、叙述者干预:对故事主题的评论
        四、叙述者干预:对社会风俗的评论
        五、叙述者的故事干预发生的变化
        小结
    第二节 叙述者评论:对话语的干预
        一、元叙述:自我暴露
        二、程式化语言:意在言外
        三、不完全叙述:意犹未尽
        四、叙述者身份特征的流变
        五、叙述者的话语干预发生的变化
        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转型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
        一、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概况
        二、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特点
        三、清末民初小说译者的使命
        四、译者行为与翻译叙事
        小结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与“译者干预”
        一、译者干预与译本主题
        二、译者干预与译本人物
        三、译者干预与译本情节
        四、译者干预与译本结构
        五、译者干预与叙事语言
        六、译者评论与译者干预
        小结
第七章 个案分析:“叙事干预”视角下的小说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作小说:以《劫余灰》为例
        一、关于《劫余灰》
        二、叙述权力的自我限制
        三、叙述权力的自我张扬
        小结
    第二节 翻译小说:以《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为例
        一、关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二、译者干预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三、《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小结
结语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发现
    三、研究结论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从朝贡到早期订约交涉:中—暹关系的变迁(1782-19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史料说明
第一章 中—暹朝贡关系的恢复(1767-1782)
    第一节 缅甸入侵与郑信复国
    第二节 郑信遣使清廷
        一、郑信首次遣使受挫(1767-1771)
        二、郑信第二次遣使与中—暹关系的发展(1771-1777)
        三、郑信第三次遣使及1781年进贡(1777-1782)
第二章 中—暹朝贡关系的延续、发展与中衰(1782-1851)
    第一节 拉玛一世与清廷的关系(1782-1809)
        一、拉玛一世的即位与请封(1782-1788)
        二、两国朝贡关系的密切——拉玛一世的其他遣使(1788-1809)
    第二节 拉玛二世、三世维系朝贡关系的努力(1810-1839)
        一、拉玛二世的遣使(1810-1824)
        二、鸦片战争前拉玛三世的遣使(1825-1839)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中—暹朝贡关系的中衰(1840-1851)
第三章 中—暹朝贡关系的中断与终结(1851-1893)
    第一节 蒙固王的遣使与使团遇劫事件(1851-1853)
        一、蒙固王的登基与第一次遣使(1851-1852)
        二、蒙固王第二次遣使与使团遇劫(1852-1853)
    第二节 蒙固王对中—暹关系看法的转变(1853-1868)
        一、暹使拜会包令与包令访暹的酝酿(1854-1855)
        二、包令条约的签订与清廷的反应(1855-1856)
        三、蒙固王1857年对中国时局的看法与清廷1862-1863年催贡
        四、蒙固王1868年对华关系布告
    第三节 中—暹传统朝贡关系的终结(1869-1893)
        一、天津路线的提出与僵持(1869-1880)
        二、1882年朱拉隆功正式拒绝进贡?
        三、温宗彦、郑观应、王荣和等访暹——朝贡关系的落日余晖(1884-1888)
        四、朝贡关系之终结——北榄事变的催化(1893)
第四章 两国订约设领——从提议到早期交涉(1867-1914)
    第一节 订约设领之议的提出与演进(1867-1907)
        一、订约设领之议的萌芽与成形(1867-1906)
        二、那空猜西亲王访华与订约呼声的高涨(1906-1907)
    第二节 两国订约的早期交涉(1907-1914)
        一、杨士琦访暹与暹廷的因应(1907)
        二、两国订约交涉的起始与停顿(1908-1909)
        三、曼谷华人罢工与两国订约交涉的重启(1910-1914)
    第三节 华人问题——两国订约交涉的焦点与痼疾
        一、暹罗中华总商会的成立及其立案之曲折(1910-1913)
        二、暹罗华人问题与设领纷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后记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缘何聚焦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何谓批判?
    第二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问世
        一、批判他人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二、回应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自我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
        一、实践地批判
        二、辩证地批判
        三、历史地批判
        四、内在地批判
        五、总体地批判
    第四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本章小结 批判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
第二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进路
    第一节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转向
        一、从哲学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经济批判
        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过程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方法
        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尺度
    本章小结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的批判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题转换
    第一节 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解决困惑已久的物质利益难题
        一、疑惑:“应有”和“现有”的对立
        二、解惑:“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三、深思:通达人类解放的道路
        四、立场:“市民社会”抑或“人类社会”?
    第二节 从“财产权”到“私有制”:前置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大问题
        一、私有财产的来源与占有
        二、私有财产的紧张本质与主体本质
        三、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第三节 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劳动的积极本质与否定本质
        一、劳动的两种样态: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
        二、异化理论的多维意蕴
        三、异化劳动的出场逻辑
        四、异化劳动的理论反思
    第四节 从“感性直观”到科学的“实践”概念: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一、传统认识论思想的积弊
        二、“现代实践”概念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第五节 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初步阐明
        一、两种历史观的交锋:思想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思想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科学演进
    第六节 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初现
        一、“贫困的哲学”的高明之处:对私有财产的批判性考察
        二、“贫困的哲学”的失足之处:难以摆脱的“理性”原则
        三、“哲学的贫困”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的初步展现
    第七节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科学批判理论的回归与践履
        一、揭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文明面相
        二、与多种思潮的对话和指导社会运动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旨趣
    本章小结 从毁灭性批判到建构性批判
第四章 《资本论》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雏形初成
    第一节 从巴黎到伦敦:通达《资本论》的艰辛之路
        一、巴黎时期:《资本论》的“史前期”
        二、布鲁塞尔时期:《资本论》的“孕育期”
        三、伦敦时期:《资本论》的“创作期”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再批判”
        一、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言说语境
        二、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理论问题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架构”
        一、历史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初步创建
        二、多重话语体系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图构
    本章小结 通往《资本论》的“思想驿站”和“历史路标”
第五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逻辑生成
    第一节 《资本论》的核心: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与双重批判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律背反”
        二、双重批判之下的历史结局
        三、《资本论》透视出的新革命
    第二节 商品批判:商品与“商品世界”的谜疑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商品范畴
        二、价值形式的奥秘与商品经济的特征
        三、“商品世界”谜疑的崭露与破解
    第三节 货币批判:货币与“货币文明”的显形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货币范畴
        二、货币之为文明社会的重要载体
        三、货币神性的显形与货币幽灵的驱散
    第四节 劳动批判:劳动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劳动范畴
        二、劳动的三维向度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三、劳动的救赎与人类文明的回归
    第五节 资本批判:资本与“资本世界”的祛蔽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资本范畴
        二、资本逻辑及其批判的内在张力
        三、资本拜物教的出场与“祛魅”
    本章小结 严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叙事体系
第六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总体考量
    第一节 分工批判:分工与“人类历史”的进阶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分工范畴
        二、分工的发展轨迹及其社会效应
        三、分工的历史命运与人类的前景
    第二节 市场批判:市场与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市场范畴
        二、市场文明的张力与发展
        三、商品经济的作用与归宿
    第三节 时空批判:“时空之维”与资本循环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时间与空间范畴
        二、资本循环与运转的时空之维
        三、《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是与时”
    本章小结“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第七章 21世纪的资本主义批判与《资本论》的“凯旋”
    第一节 《21世纪资本论》:对《资本论》的“继承”,抑或“超越”?
        一、皮凯蒂究竟说了什么?
        二、皮凯蒂的“支持”与“反对”
        三、从《资本论》到《21世纪资本论》:“有了皮凯蒂,我们仍需要马克思”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21世纪的“回归”
        一、为什么要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应该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哪些理论?
        三、如何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跨越时空
第八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知历程:从否定到接受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新飞跃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一、批判私有制弊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批判资本的逻辑,继续发展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三、批判经济自由化,实现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
        四、批判经济拜物教,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协同推进
        一、坚持创新发展,引领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性
        三、坚持绿色发展,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
        四、坚持开放发展,吸收人类市场经济文明成果
        五、坚持共享发展,体现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承与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缘起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引言
        一、期刊论文研究
        二、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三、着述、专题研究
        结语
    第二节 西方斯威夫特研究综述
        一、传记与评述研究
        二、作品整理及编撰
        三、专题研究阶段
        结论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言说策略
        一、文学(理论)研究的危机
        二、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
        三、思想史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耦合
        四、思想史语境中斯威夫特研究的展开机制
第一章 斯威夫特与“古今之争”
    第一节 科技之光与哲学分野:英国“古今之争”溯源
        一、科技革命中的英国性塑形
        二、由“法”入“英”:“古今之争”的肇始与分野
    第二节 1690年代英格兰思潮:“进步话语”中的思想拉锯
        一、威廉·坦普尔的“崇古德性”
        二、从《答古今学术略论》到《法拉里斯信札》
    第三节 多重面具与形式反讽:“离题话”中的崇古思想
        一、被忽略的文本及其误读
        二、“形式悖论”与“叙事面具”
        三、“离题话”中不离其旨的道德主张
    第四节 调和古今:《书战》叙事裂缝中的文化抉择
        一、“学术共和国”的纷争
        二、“蜘蛛与蜜蜂”形象的“创造性叛逆”
        三、“调和古今”:斯威夫特的立场
    余论 英国“古今之争”的多个侧面
第二章 斯威夫特的宗教书写
    第一节 “占星闹剧”与“被迫死亡”:斯威夫特的宗教之刃
        一、1708年的死亡预言与“身份”谋杀
        二、游戏悬念的“延滞”与“自毁”装置
        三、占星闹剧背后的宗教诉求
    第二节 隐没的上帝:宗教世俗化与自然神论背景
        一、启蒙思想、宗教改革与自然神论
        二、约翰·洛克与自然神论
        三、英国自然神论的结果及影响
    第三节 《木桶的故事》戏谑之笔背后的虔敬之心
        一、斯威夫特V.S廷代尔,失败的尝试
        二、散漫各处的线索:指向《木桶的故事》
        三、隐匿的寓言与炙燃的讽刺
    第四节 保守主义牧师的忧思:斯威夫特布道文研究
        一、道德真空的焦虑
        二、“婚姻卖淫”与“买卖妻子”:两个道德指标
        三、宗教书写中的政治立场
第三章 斯威夫特的政治身份研究
    第一节 咖啡馆里的喧嚣:中产阶层与公共舆论空间
        一、咖啡馆·阶层景观·政治冲动
        二、识字率与教育革命中的宗教因素
        三、出版印刷业的爆炸奇观
    第二节《审査者》的政治审査:1710-1年英格兰政治图式
        一、时局变幻中的舆情交锋
        二、新朝政府合法性的证词
        三、“经济人”、信用与女性譬喻
        四、有破有立:党魁们的性格特写
    第三节 新哈林顿主义谱系中的斯威夫特
        一、“变节者”与政治身份难题
        二、作为危机公关的《盟军的行为》
        三、为托利最后一辩:《辉格党人公共精神》
        四、新哈林顿主义:古典德性的脆弱平衡
    第四节 分裂的爱尔兰英雄:“两间一卒”与“人肉筵宴”
        一、殖民困境与蛰伏的英雄
        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三、呼号的布商与独立宣言
        四、“我们”中隐藏着“他们”
        五、《一个小小的建议》与“食人癖性”
第四章 《格列佛游记》与政治转喻
    第一节 启蒙思想的转捩与英国小说的兴起
        一、主客体的统一与书写自觉
        二、时间之轮的拆解与线性发展
        三、空间感受的解缚与多维扩展
        本节结论
    第二节 愤世嫉俗者的“政治寓言
        一、“哈哈镜”里的世相全景
        二、“肉体叙事”:填充与排泄
        三、“愤世嫉俗者”的忧思?
    第三节 厌新患者的“醉翁之意”:再看卷三“反科学”
        一、科技厌恶者?
        二、《游记》中的“伍德币”
        三、科技武装的暴政机器
        本节结语
结论
附录1 斯威夫特年谱
附录2 斯威夫特生平参考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2004年《催化学报》第25卷作者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2]《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靳永茂. 兰州大学, 2020(01)
  • [3]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探究[D]. 李海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4]“叙事干预”视角下清末民初小说叙事的转型研究[D]. 孔庆荣.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5]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从朝贡到早期订约交涉:中—暹关系的变迁(1782-1914)[D]. 王杨红. 厦门大学, 2018(12)
  • [8]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付文军. 兰州大学, 2016(08)
  • [10]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D]. 历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2004年《Journal of Catalysis》第25卷作者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