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高师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18)在《诗教视域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大学的葛红兵教授在谈到人文素质的实质时认为其是一种超越性思考:“实际上,Humanity,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类的角度来思考人,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下述超越性问题: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葛红兵对人文思考的哲学阐释中,可以体现出人文素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根本性意义。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大学只有具备了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自觉关照,以及对社会道德责任的高度认知,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与其他专业的本科生相比,高师生的存在方式尤为特殊。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未来教师,高师生无疑首先是一个知识人,是作为一种知性的存在。同时,高师生更是一种德性的存在,因为其担负着教书育人,教育强国的重大使命,其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一代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教育的品质。而当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存在缺失已是不争事实,具体表现在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精神欠缺,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发展失衡等方面。因此,对高师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审理归因,并在此基础上以诗教作为突破现实困境的可能视角,通过对诗教名师G老师的生命叙事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需求和高师生精神成人的个体需求两个层面,进一步探究诗教视域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实需求,最终提出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合理路径,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路。首先,对高师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困境进行审理。究其原因,可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进行阐析。内在生命的指向性与外在职业的感受性构成了高师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内部原因,高师人文教育实施的社会背景、目的诉求和方法路径构成高师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外部原因。作为突破这一困境的可能视角,诗教体现出独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无论是诗教的历史、内容还是功能,都与人文教育息息相关:诗教的历史体现了人文教育的滥觞,诗教的内容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髓,诗教的功能体现了人文教育的功用。理论层面,“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与“内圣外王”的辩证人格两大中国传统哲学要义,为诗教培养人文素质提供了理论之源。实践层面,诗教对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价值定位、内容选择和方法运用,都提供了直接的参考与借鉴。如何定位诗教视域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实需求?通过对诗教名师G老师的生命叙事研究,从动因阐析和要素解析两个方面,探寻基础教育实践中,诗教对提升人文素质与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的可能影响;通过对G老师生命叙事的反思,构建诗教视域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理想样态,即以诗为教的心理诉求和以诗化育的人文课程,以适应其人文素质发展的个体需求,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可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针对现实需要,诗教视域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路径可由构建诗教人文课程、开展诗教人文活动两部分构成。其中构建诗教人文课程是重点,包含了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四个方面:诗、礼、乐关系之辨和诗教美育分别构成了诗教人文课程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民族性、辩证性、系统性和超越性为课程设计的四大基本原则;课程内容在选择时应以诗教为导向,同时必须依据高师人文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内容,具体表现为渗入式课程、融入式课程与专门性课程;诗教人文课程的组织形式分为学科课程形式、核心课程形式和拓展实践形式,三种组织形式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以此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高师生诗教人文课程体系。除课程构建外,开展高师生诗教人文活动也是一条基本路径。挖掘活动中的诗教美育因素、注重活动过程中的诗性体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构成了诗教人文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的三大基本理念。在建构“诵读省”为特色的诗教人文活动时,要引导高师生通过吟诵感受经典诗词的艺术之美,通过阅读体悟经典文化的意蕴之丰,通过自省书写精神成人的生命之思,以提升高师生的人文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教师的职业角色。
于诗异[2](2017)在《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文中提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主要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是前两者的最终归宿。其所指的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进程中,高校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与满足社会的多方需求。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主要是指高师院校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并将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合理的与社会对接。近年来,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与研究已逐渐发展深入,地方高校也在加速发展其实践道路。以设立教学实践基地、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挖掘地方文化并建立相关的科研中心来进一步为地方社会服务。然而,以高师院校为基点,探讨高师院校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相关文献却颇为有限。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现有的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归纳;再从理论角度分析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运用调查研究法对江西省五所高师院校音乐教育资源现状、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做相关调研;其中,选取了南昌地区的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及位于赣南的赣南师范大学和坐落于赣西的宜春学院。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探析,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思考。为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提供几点有效建议,让高师院校与地方的关系更为密切,互助发展。
王俊[3](2010)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S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教学在观念、方式和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对未来的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内容和形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教学技能已无法满足当前日新月异的信息化进程。面对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信息素养不仅包括是否能迅速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还包括是否能创造性地处理信息等。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生力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将直接决定和影响未来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思考和探究师范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培养和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的合理途径,是一项必要之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而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主要在大学期间。为此,本文特选取上海S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围绕信息素养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本论文研究的问题主要为:1.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如何?2.影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有哪些?3.培养和提升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有哪些?通过研究发现,小教专业学生信息意识比较薄弱,对信息来源、信息性质缺乏敏感性;信息知识方面,学生能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对信息术语了解不多,对多媒体制作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信息处理能力比较欠缺,无法很好地整合和创新教育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所需要的信息;信息道德总体情况良好,具备基本的信息伦理道德,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有待提高。笔者从高师院校和个人两个方面分析探讨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根据研究发现,得到以下结论:高师院校的教育观念、课程设置、网络道德思想教育引导和学生个体对职业的认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异等因素影响着小教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因此,根据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得出培养和提升信息素养水平需要由高师院校、学生共同的努力。高师院校应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在教育内容、形式、途径、评价等方面实现完善创新;要优化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的信息化环境;构建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信息课程体系;强化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职业认同。
赵云[4](2010)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文化”、“人”、“教育”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试图以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以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当代钢琴文化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辨证思考。对于当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的缺失与不足,试图探讨其文化原因并给予相应的钢琴教育解决之道。全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旨在从横向、空间的角度探析“文化”、“教育”、“人”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提出“文化一人一教育”这一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具体地揭示文化与钢琴教育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笔者认为这种相互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与潜在性,另一方面钢琴教育也同样通过选择、传播与创新来作用于文化。第三章将此三者间的关系放入历史进程中加以梳理与思考,研究通常分为两个过程:其一为社会文化通过对人的影响从而对钢琴教育在形式方面的影响(文化→人→钢琴教育),其二为通过钢琴教育活动进而对中国钢琴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钢琴教育→人→钢琴文化)。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在这里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探讨与研究。第四章主要分析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为钢琴教育带来的较好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出的繁荣发展面貌。第五章则反观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一些令人担忧之现象,探解影响这些现象的文化之源。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笔者认为“实用主义”文化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而钢琴教育的可行性解决之道是可以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品质来实现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最后,笔者在总结全文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钢琴教育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形态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因此,无论面对当今钢琴文化中呈现的可喜成绩还是不足缺憾,都应始终保持客观自信的态度来面对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未来。其次,在“文化”“人”“教育”三者间,“人”是作为链接“文化”与“教育”二者的中介与基础而存在的。因此,只要心中存在着纯净的灯塔之光,即有希望使文化和教育沿着健康的态势发展。最后,对于钢琴教育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应通过对钢琴教育根本目的的再审视,明确钢琴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心灵的指引而非单纯的知识传输,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教育脱离当今一些社会文化带来的困扰,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吴晓燕[5](2001)在《浅议高师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文中认为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为宗旨的信息素质教育 ,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 ,是图书馆信息教育职能的进一步发挥
马学良[6](1996)在《浅议坚持高师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师范性原则》文中研究说明高师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必须与高师教育相适应。变化中的高师教育仍坚持其师范性,图书馆的文献采集也必须转变观念,确立相应的原则,建设有师范特色的馆藏。
胡晓珊[7](2020)在《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学理上讲,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乃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达成于某种合理的分寸。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却偏重于以社会发展为标尺,导致师范教育中“人”的边缘化,限制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国家所秉持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探讨国家作为决策者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所作的权衡与抉择,并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理解,阐明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地位与价值,以此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依据以上思路,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及分析框架。基于对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认识路径的明晰,以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主体相关的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和行动方向层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以该主体认知之下的师范教育定位、目的和实践路径为分析维度,从而整体、完整地构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建国后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以建国后至今的社会改革及教育调整为依据,将师范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急速发展期(1949-1957年),从建国初至“大跃进”前夕;调整停滞期(1958-1977年),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重建期(1978-1999年),改革开放至师范教育混合开放体系的初步形成;转型提升期(2000-现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至现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个时期社会改革、教育及师范教育调整、政策文本、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措施入手,对国家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之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及行动方向层进行了分析,以呈现各阶段师范教育的不同取向。第三部分是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分析。基于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既往取向过于重视社会及其需要的价值导向,出现了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单一化、需要层片面化及行动方向层工具化等偏差,弱化了师范生的主体立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来分析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第四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基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历史进程中“人”的边缘化问题,反思人的地位与价值,对人的内涵、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属性、存在方式及需要进行了解析,从而为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立场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结合师范教育领域,回归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重新确立“以师范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围绕个体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师范生的生命完善为需要,并选择相应的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来全方位地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重构。
刘大主[8](2019)在《地方性院校新生信息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西N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所接触的信息环境趋向多样化,信息技术对人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当前多样化的环境下,对信息素养的培养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显重要。大学新生刚从基础教育踏入高等教育,了解大学新生的信息素养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各学生群体之间存在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以期能够更好地展开大学期间的信息素养教育,为大学新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以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内涵的界定为依据,参考了国内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六个维度(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状况)对广西地方性院校新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分析影响因素。首先,研究根据六个维度设计《地方性院校2018级新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前测问卷。抽取了广西N大学新入学的2095名本科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向该群体发放并收集第一次问卷,所得数据作为前测对照数据。并用SPSS 22.0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学新生在信息能力方面最为欠缺,其它方面也有待提升;并且通过不同学生群体的比较,发现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之间也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地区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呈正相关性;学生越早地接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越有利于提升信息素养水平;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其次,为了探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是否得到提升,于大一第二学期开学初再次对大一年级进行了信息素养的调查,所得数据作为后测数据。调查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有了显着性的提升,提升途径主要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另外也有部分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和同伴互学等途径提升。最后通过对大一学生半结构化访谈,使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对访谈资料编码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影响大学新生信息素养的因素有五个方面:学生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和同伴层面。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完善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二是丰富学生学习信息素养的途径;三是提升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宣传网络文明的相关法律法规;四是激发学习学习信息素养的动机;五是关注同伴学习效应,创建同伴学习课堂。
陈紫烟[9](2019)在《滁州市学校图书馆音乐教育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图书馆是一所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在于为教学提供有效保障。在重视研究性和自主性学习的今天,这种功能更加凸显。一所图书馆的馆藏,几乎可以成为衡量一所院校学术地位的标志之一。各院校无不把图书馆馆藏的丰富性与特色馆藏,作为衡量的标尺,因为那里是学者产生研究成果的地方。所以,图书馆是院校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是为读者提供科研资源的地方,它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占有举足轻重且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选取安徽省滁州市九所中小学和滁州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以其音乐类图书、音像资源的调查为例,通过其馆藏资源的存贮量、更新频率、借阅频次、学生问卷等方式,对利用与作用进行微观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尝试进行描述与解析。在当下越来越富有的社会背景下,各个院校都比之以往加大了投入,使库藏大大增加,乃至超过了数十年来购书总量的数倍。然而,与这种令人鼓舞的现象相反,学生对各类资料的借阅量却逐年下降,虽然部分归因于多媒体时代网络分流,但那种20世纪80年代的疯狂阅读时代的壮观景象,已经昔日不再。这些现象都可以从图书馆借阅率中品得出来。换句话说,图书馆不但让人看到了院校学生阅读范围与兴趣的发展趋向,也反映了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通过这扇窗口,可以品鉴到教育发展的潜在趋势。通过调查,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专业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借阅范围,明显多于普通高等院校;普通高等院校的借阅范围,明显大于中小学。然而,作为观察的另一个指标“借阅率”,专业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借阅率与普通高等院校差别不大;普通高等院校的借阅率则明显大于中小学。从统计数字看,中小学图书馆借阅率非常小,几乎到了等于零、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到了大学,借阅率突飞猛进。这个现象说明,中小学对图书馆的利用率非常低,机构形同虚设。而进入大学阶段,学生进图书馆成为自觉,图书馆成为活动中心之一。社会调查和相应认知,有助于厘清图书馆音乐类与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提升图书馆在教育实施过程的成效。本文在上述观察基础上,试图对当前图书馆普遍存在各类问题提出一点建设性意见,以作为一份社会调查的结论部分。
索兴梅[10](2018)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文中认为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冲击和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方式。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还应具备信息素养。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今后人们应对全球信息化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信息社会中每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前途,也影响着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团结、稳定、繁荣和发展。民族院校是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环境,各民族文化在这里发生碰撞和交织。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潮流,引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的深入交融,也对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高要求。为此,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当前民族院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论文通过对Z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结合个体深度访谈,运用文化适应理论,叙事探究方法,人类学主位和客位分析方法,从家庭、教育经历、社会环境、文化适应、人格特征等方面理解并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跨文化学习中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因素,指出了文化适应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思路和建议。本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及其社会、理论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研究设计。主要包括:本论文研究的理论视角,田野调查点的选择,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内容介绍。本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单纯与大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关。作为社会中一员,他们的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同其文化发展一样具有连续性。因此,不能忽视个体在进入高校之前原有的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脱离现今日益飞速发展的网络大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离开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前后,其成长的家庭、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基础教育经历、大学教育经历、周围社会环境、互联网环境、人格特征等因素都会对其信息素养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本研究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运用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层次分析和阐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本章运用量性研究方法,通过对Z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得知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对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量性的分析和描述,为后续个体访谈研究的内容、深度、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第四章: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与故事及其解读分析。本章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即将大学毕业的四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一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Z大学零基础学习哈萨克语言文学的汉族大学生,运用叙事探究法,从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家庭、基础教育经历、大学教育经历、社会环境、信息素养、未来目标、人格特征等七个方面来文本呈现他们的成长经历与故事;然后再从家庭、基础教育、大学教育、人格特征等四个方面深入探析和阐释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和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主客位分析。本章运用人类学的主客位分析方法,从家庭、基础教育经历、大学学习经历、社会环境、人格特征等五方面再理解和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阐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与其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主位研究基于上一章中大学生个体访谈的文本故事呈现,客位研究则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视角,即运用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和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对主位呈现的内容加以客位分析。第六章: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通过对前文进行理论归纳和提炼,分别阐述了“跨文化适应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的态度倾向,“文化适应过程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基于“文化适应学习模式”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第七章:理论反思与感悟。主要包括:西方跨文化适应理论应用反思,研究者感悟以及本论文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本论文以教育人类学视角,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尝试探寻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前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的视域,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浅议高师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高师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诗教视域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背景 |
(二) 视角选择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 诗教 |
(二) 人文素质 |
(三) 高师人文教育 |
四、研究综述 |
(一) 诗教的研究 |
(二)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师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困境审理 |
第一节 内部析因 |
一、内在生命的指向性:意义感缺失 |
二、外在职业的感受性:认同感匮乏 |
第二节 外部析因 |
一、高师人文教育实施的社会背景 |
二、高师人文教育实施的目的诉求 |
三、高师人文教育实施的方法路径 |
第二章 以诗教作为突破困境的可能视角 |
第一节 诗教与人文 |
一、诗教历史与人文 |
二、诗教内容与人文 |
三、诗教功能与人文 |
第二节 诗教培养人文素质的理论之源: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 |
一、“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 |
二、“内圣外王”的辩证人格 |
第三节 诗教与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 |
一、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价值定位 |
二、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阐析 |
三、诗教对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
第三章 诗教视域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实需求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研究原则 |
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四、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二节 诗教名师G老师的生命叙事 |
一、动因解析 |
二、要素阐释 |
第三节 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理想样态——基于G老师生命叙事的启示 |
一、以诗为教的心理诉求 |
二、以诗化育的人文课程 |
第四章 诗教视域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构建高师生诗教人文课程 |
一、高师生诗教人文课程的设计依据 |
二、高师生诗教人文课程的设计原则 |
三、高师生诗教人文课程的内容选择 |
四、高师生诗教人文课程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开展高师生诗教人文活动 |
一、高师生诗教人文活动的基本理念 |
二、高师生诗教人文活动的实施路径 |
结语:诗教与高师生精神成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必要性 |
2.1.1 彰显音乐教育之价值 |
2.1.2 拓宽音乐专业就业之渠道 |
2.2 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可行性 |
2.2.1 政策条例为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提供的保障 |
2.2.2 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实基础 |
第3章 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现状调查 |
3.2 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调查 |
3.3 现状分析 |
3.3.1 缺乏合理的教育机制 |
3.3.2 缺乏健全的人才培养方式 |
第4章 对策思考 |
4.1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 |
4.2 高师音乐教育服务教育 |
4.3 高师音乐教育服务社会经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3)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由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
2.3 高等师范教育及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征分析 |
2.4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概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 |
3.2 研究的概念框架 |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4 研究的具体实施 |
第四章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和分析 |
4.1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现状描述 |
4.2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具体内容分析 |
第五章 影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因素 |
5.1 高师院校 |
5.2 信息素养的个人影响因素 |
第六章 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
6.1 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 |
6.2 优化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的信息化环境 |
6.3 强化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职业认同 |
6.4 构建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信息课程体系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上海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问卷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相关概念的界说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一种新的研究框架:"文化—人—教育" |
第一节 文化与人 |
一、文化社会学中的"文化"与"人" |
二、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 |
三、文化哲学中的"文化"与"人" |
第二节 教育与人 |
一、我国教育智慧中的"教育与人" |
二、西方教育精髓中的"教育与人" |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 |
一、教育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二、从文化的流变与教育的发展历程看二者关系 |
第四节 对"文化—人—教育"的关系解读 |
一、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看,教育起着中介转化作用 |
二、从教育与人的关系看,教育是使人获得文化、持续发展的过程 |
三、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看,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机制 |
第二章 文化与钢琴教育的相互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特点 |
一、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 |
二、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潜在性 |
第二节 钢琴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机制 |
一、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选择 |
二、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传播 |
三、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创新 |
第三章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人—钢琴教育" |
第一节 中西音乐文化背景与中国钢琴教育 |
一、中西音乐及其文化背景的比较 |
二、中西音乐文化差异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早期的钢琴教育 |
一、宗教文化传播与中国钢琴教育的初现 |
二、早期的钢琴教育活动 |
三、中国早期钢琴教育下萌生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新文化运动"前后教育观念比较分析 |
二、中国首批专业钢琴教育机构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展现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四节 战争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战争时期的专业钢琴教育机构 |
二、战争时期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五节 建国初期的钢琴教育 |
一、建国初期的各种钢琴教育形式 |
二、建国十七年间欣欣向荣的钢琴文化 |
第六节 "文革"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文革"时期的"伪文化" |
二、"文革"期间的钢琴教育机构 |
三、"文革"时期的钢琴"改编曲"文化 |
第四章 当代中国钢琴教育的"文化"分析(上) |
第一节 观念的变迁及其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 |
一、全民价值观念的变迁与中国钢琴教育 |
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中国钢琴教育 |
第二节 空前繁荣的中国钢琴教育局面 |
一、规模空前的学校钢琴教育 |
二、如火如荼的社会钢琴教育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绚丽多彩的钢琴文化 |
一、优异的演奏成绩彰显出专业钢琴教育的先进水平 |
二、多元风格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
三、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百花齐放" |
第五章 当代钢琴教育的"文化"分析(下)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隐忧 |
一、教育扩招后的高校钢琴教育问题 |
二、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缺失 |
三、当代中国钢琴创作的不足为钢琴文化创新带来的困惑 |
第二节 探寻根源:聚焦"实用主义"文化 |
一、利益追求中彰显的"实用主义"文化 |
二、对当代"实用主义"文化的探源 |
第三节 可行性解决之道:钢琴教育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 |
一、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来实现 |
二、通过影响"人"的行为品质来实现 |
结语 |
一、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 |
二、以不变应万变:追寻心灵的灯塔 |
三、寻找出路:再审视钢琴教育的根本目的 |
附录1 1951—1964年中国钢琴家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情况 |
附录2 1979-2008国际钢琴比赛中国选手获奖名单 |
附录3 1979年——2008年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目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浅议高师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师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对策 |
1.教育目标。 |
2.教育计划。 |
3.教学内容。 |
4.教学模式。 |
二、高师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所具备的四大优势 |
1.文献优势。 |
2.技术优势。 |
3.人才优势。 |
4.环境优势。 |
(7)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转型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
(三)师范教育理论研究的诉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价值的研究 |
(二)关于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三)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四)关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价值 |
(二)价值取向 |
(三)师范教育 |
(四)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与分析框架 |
一、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取向认识路径 |
(一)对价值取向主体的认识 |
(二)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的内涵 |
(三)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原则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划分的依据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的分析维度 |
第二章 建国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 |
一、师范教育急速发展期——社会政治经济取向(1949-1957年) |
(一)以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政治稳定、经济复苏的教师为需要 |
(三)政治突出、知识本位的行动方向 |
二、师范教育调整停滞期——社会政治取向(1958-1977年) |
(一)以政治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教师为需要 |
(三)劳动为先、革命本位的行动方向 |
三、师范教育恢复重建期——社会经济取向(1978-1999年) |
(一)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教师为需要 |
(三)知识中心、技能导向的行动方向 |
四、师范教育转型提升期——教师专业发展取向(2000年-现今) |
(一)偏向于以“人”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需要 |
(三)师德为要、实践导向的行动方向 |
第三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根源分析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透视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的单一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需要层的片面化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行动方向层的工具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探究 |
(一)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
(二)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三)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四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 |
一、人学依据 |
(一)人的内涵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三)人与教育的关系 |
二、人的解析 |
(一)人的属性 |
(二)人的存在方式 |
(三)人的需要 |
第五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
一、“以师范生为本”的师范教育价值观念 |
(一)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 |
(二)师范生的存在方式 |
二、以师范生生命完善为需要 |
(一)师范生个体性发展需要 |
(二)师范生社会性发展需要 |
(三)师范生生命完善需要 |
三、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 |
(一)人文化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生成性的师范教育教学范式 |
(三)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8)地方性院校新生信息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西N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社会发展对信息素养有更高要求 |
1.1.2 信息发展促使教育变革 |
1.1.3 广西急需信息化建设人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过程和方法 |
1.3.1 研究过程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
2.1.1 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
2.1.2 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地方性院校 |
2.2.2 大学新生 |
2.2.3 信息素养 |
第3章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1 问卷调查对象 |
3.2 问卷设计 |
3.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4章 大学新生的信息素养现状与分析 |
4.1 大学新生信息素养现状统计分析 |
4.1.1 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4.1.2 信息意识统计分析 |
4.1.3 信息知识统计分析 |
4.1.4 信息能力统计分析 |
4.1.5 数字化学习能力统计分析 |
4.1.6 信息伦理道德统计分析 |
4.1.7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状况统计分析 |
4.1.8 主观题分析 |
4.2 大学新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2.1 家庭信息化环境与信息素养水平差异性分析 |
4.2.2 不同性别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性 |
4.2.3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性 |
4.2.4 广西区内与区外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异性分析 |
4.2.5 广西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差异性分析 |
4.2.6 广西区内各个地级市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异性分析 |
4.2.7 信息素养水平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课状况的差异 |
4.2.8 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与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实践状况的差异 |
4.3 大学一年级学生信息素养前后对比分析 |
4.3.1 调查目的 |
4.3.2 调查数据对比分析 |
4.3.3 主观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学新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
5.1 访谈提纲设计与实施 |
5.1.1 访谈目的 |
5.1.2 访谈对象 |
5.1.3 访谈提纲设计 |
5.1.4 访谈实施步骤 |
5.1.5 访谈资料分析工具 |
5.2 访谈资料处理 |
5.2.1 开放式编码 |
5.2.2 主轴式编码 |
5.2.3 选择式编码 |
5.3 大学新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学生个体层面对大学新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
5.3.2 家庭层面对大学新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
5.3.3 学校层面对大学新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
5.3.4 同伴对大学新生信息素养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地方性院校新生整体信息素养处于中上水平 |
6.1.2 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类别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 |
6.1.3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对信息素养水平有显着性影响 |
6.1.4 家庭信息化环境与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呈正相关 |
6.1.5 大学新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五个层面 |
6.2 提升高校新生信息素养的建议 |
6.2.1 完善和提升学校信息化环境 |
6.2.2 丰富学生学习信息素养的途径 |
6.2.3 激发学生对信息素养的学习动机 |
6.2.4 关注同伴学习效应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内外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对比 |
附录2 大学新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赋分(前测) |
附录3 各省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情况 |
附录4 广西各地级市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方差分析 |
附录5 地方性院校2018级新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前测) |
附录6 地方性院校2018级新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后测) |
附录7 大一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9)滁州市学校图书馆音乐教育资源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背景与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因书究学——知识习得的场域 |
第一节 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 |
一、知识整合性 |
二、信息流动性 |
三、资源多样性 |
第二节 图书馆隐性教育的优势 |
一、教育主体的自主性 |
二、教育行为的潜隐性和渗透性 |
三、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
四、教育过程的开放性 |
第二章 滁州市学校图书馆音乐类资源调查 |
第一节 滁州市学校图书馆概述 |
第二节 学校图书馆音乐类资源调查 |
一、音乐类馆藏书籍、音响等资料统计 |
(一)滁州市中小学 |
(二)滁州学院 |
(三)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
二、借阅量情况统计 |
三、音乐类数字信息资源统计 |
第三节 滁州市学校图书馆音乐类资源调查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一)中小学 |
(二)滁州学院 |
(三)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
第三章 教学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反思 |
第一节 发展现状分析 |
一、馆藏内容与实际需求的矛盾 |
二、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不完善 |
三、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
四、图书馆与教育实践时而切合,时而脱节 |
五、教育功能的忽视 |
第二节 学校图书馆资源研究及音乐教育中发挥作用的策略 |
一、鉴于图书馆音乐资源的研究 |
(一)图书馆音乐类资源研究 |
(二)加强图书馆音乐信息类资源的研究 |
二、图书馆音乐资源的利用 |
(一)二合一的资源利用策略 |
(二)增设实践类活动 |
(三)加强图书馆音乐资源共享 |
结语 |
附录一 :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音乐类资源调查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录整理 |
附录四 :田野考察照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素养 |
二、民族院校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 |
第四节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相关研究状况 |
二、国内民族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相关研究状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
第二节 文化适应理论 |
一、文化与文化适应 |
二、文化适应理论模型 |
第三节 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一、田野点选择的原则 |
二、田野点的背景介绍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主要框架内容 |
第三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概述 |
第二节 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
第三节 问卷调查数据整体分析 |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情况 |
二、Z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情况 |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文化适应情况 |
第四节 问卷调查数据单因素分析 |
一、单因素分析方法设计 |
二、单因素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的成长经历与故事及其解读分析 |
第一节 叙事探究法在本研究的选择和应用 |
一、叙事探究方法的选择 |
二、叙事探究方法的运用 |
第二节 哈萨克族大学生玛依拉的故事及解读 |
一、玛依拉的故事 |
二、玛依拉的故事解读 |
第三节 藏族大学生扎西的故事及解读 |
一、扎西的故事 |
二、扎西的故事解读 |
第四节 维吾尔族大学生古丽的故事 |
一、古丽的故事 |
二、古丽的故事解读 |
第五节 藏族大学生卓玛的故事及解读 |
一、卓玛的故事 |
二、卓玛的故事解读 |
第六节 汉族大学生小静的故事及解读 |
一、小静的故事 |
二、小静的故事解读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主客位分析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与其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阐述 |
一、家庭 |
二、基础教育经历 |
三、大学学习经历 |
四、社会环境 |
五、人格特征 |
第六章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一节 “跨文化适应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的态度倾向 |
第二节 “文化适应过程模型”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基于“文化适应的学习模式”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七章 理论反思与感悟 |
第一节 理论反思 |
第二节 研究感悟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浅议高师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诗教视域下高师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 苏静.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D]. 于诗异.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3]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S大学为例[D]. 王俊.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4]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 赵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5]浅议高师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J]. 吴晓燕.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1(04)
- [6]浅议坚持高师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师范性原则[J]. 马学良.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6(02)
- [7]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 胡晓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8]地方性院校新生信息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西N大学为例[D]. 刘大主.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滁州市学校图书馆音乐教育资源的调查与研究[D]. 陈紫烟.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2)
- [10]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探索[D]. 索兴梅.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