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思想文化的时代意义

论道家思想文化的时代意义

一、论道家思想文化的时代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佩荣[1](2021)在《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以“道”、“德”为宗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之意”作为老子思想之枢要,扎根于老子对人性的省察、以及对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反思,集中展现了老子对道德之本意的思考。学界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且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老子“道德之意”的阐发,缺乏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之间的通贯性。这种通贯性的缺乏,不仅导致对老子的“道德之意”的阐发不够完整,而被理解为“半截的”(1)道德学说,而且对老子致思之旨和终极关怀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针对既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循着老子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以《老子》文本的历史性考察为起点,剖析老子所面对的时代问题,以及其构建哲学思想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到天人一体关系中,即在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下,探析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将从老子“道德之意”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思维理路、具体意涵几个方面展开系统性论述。第一部分,厘清老子之所以要“深原道德之意”的历史缘由。循着形下的历史层面与形上的超越层面相结合的路线,对天下失序与“大道之失”发生的缘由,展开历史阐释和逻辑分析。具体来说,春秋时期出现的欲望的脱缰和生命的异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信仰体制坍塌所造成的危机,因此,很有必要对王权神授的宗教信仰体系中的天人关系展开反思。本文通过对肇始于“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成熟于西周的“德-礼”体系,以及春秋出现的“礼坏德衰”,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性阐述,来发掘其中周德与天命,礼制与宗法的内在关系,从而理解老子时代出现“德衰礼坏”的历史必然性。老子反思的是当“人伦关系”取代了“天人关系”成为万事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后,人们的生存境遇不再呈现出内在的生命原则和个体自然的差异性,而是被某种外在的、强力的秩序所裹挟,而无暇安性命之情。针对当时的现实问题,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从发生学的角度将“德衰”解释成为“大道之失”的结果。在老子看来,需要保持“不失”、且“有以为”的“周德”,难以超越氏族血亲伦理与王权政治的局限性。因而,他一方面通过“上德不德”的反向思维和否定形式,剥离“周德”的人伦衍义。另一方面,他试图从人性觉醒的角度,为人类道德寻找宇宙论根基,进而发出“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第二部分,梳理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即从史巫之学到致道之学的转化,从天命信仰到天道自然的转化。史官所具有的天道观念和省察历史逻辑的智慧,以及《周易》古经所蕴含的辩证思维和宇宙生命的整体图式,使得老子能够超越善恶观念的相对性,跳出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域,追问的是道德的根源性内容。也就是说,老子基于万物的本根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视域,对“道德”的思考并非囿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由位分或职分决定的尽职尽伦的规范,而是从宇宙生命整体对于个体存在之意义开始的思考。第三部分,系统地阐释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分别从老子的思想前提、思维路径和致思之旨三个方面的论证,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既形而上地追问万事万物之终极根源,又形而下地关切个体存在之真实。具体来说,就思想前提而言,老子基于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性视角,来思考万事万物之所以如此的终极根据;就思维路径而言,老子从对形下世界的关切出发,向上追问到宇宙的根基处,将万事万物之所以然归根到形而上的方面去。反之,又从形上的追问中推衍出他对形下的现实关切;就致思之旨而言,老子旨在为人类生存活动之自然,寻求宇宙论的根据。系统性论证老子“道德之意”缘何能够实现形上追问与形下关切的贯通,避免被诠释成“半截子”的道德学说。第四部分,在老子“道德之意”具体内涵的逐一阐释中,体会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发现老子的“道德之意”内蕴着“道”的始基性作用、“德”的个体性特征、“自然”的核心价值、以及“无为”的实现方式;并梳理这些具体意涵之间的关系,凸显“道德之意”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枢要地位。具体来说,“道生德畜”是宇宙整体生生不息的终极动力,是万物得以存在的至上根据,是个体生命得以自由的内在根基。而“尊道而贵德”就是维护宇宙生命的根本原则,是楔接神圣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个体道德得以实现的终极根据。老子“道法自然”的主张,既强调天人一体的整体性,又强调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那么,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意旨在于因任“自然”,而实现这一核心意旨则在于“无为”。总之,在老子“道德之意”的系统展开中,首先体会到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思考。即老子是在“周德”的反思基础上,提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主张,实现了从有为之“德”向“上德不德”,从狭义道德向广义道德,从具体德目向根源性道德的回归。其次,发现老子将道德的始源内容和人的真实本性,都放置在天人一体的宇宙生命整体当中,在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中去思考人的价值问题。最后,发现老子关于“道德之意”的思考,实现了形下的历史关切与形上的超越性导向的贯通,即宇宙论与人生论的结合、存有原理与应然原理的有机结合,是一套体系融贯的道德思想。也正是老子的这一思维理路,使得他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呈现出“天之所与、人之所为”的双向度特征。

秦冰馥[2](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面对这样一份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宝藏,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宏大的战略视野统筹谋划,先后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明确要求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并贯穿于国民教育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由此可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意义,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更是传承民族精神血脉,汲取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支撑。因此,本文立足当今时代背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主题。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规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按照凝练研究主题、开展前提性分析、考察历史进程、归纳时代要求、探索创新实践路径模式的思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根铸魂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为二者相通相融的逻辑起点,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共生共进关系视角出发,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脉络、思想精华与时代价值(第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过程与经验启示(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第四章)、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第五章)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选题的缘由进行分析,指明研究目的,并提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提炼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育人资源。从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入手,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基本走向,总结归纳了其中包含的丰富历史遗产。进而着重深入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赓续延传中所展现出的生生不息的延续性、经世致用的务实性、革故鼎新的创新性、重人轻神的人文性、和崇德尚善的伦理性等突出特征,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民惟邦本”“天下大同”核心思想理念,以及注重整体、辩证、历史的思维品格。最后,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后续几个章节的讨论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出发,分析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品质与紧密关系使融入具有充分的可能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自觉选择、使命追求使融入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的维度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民族历史文化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在总体上廓清了两者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第三章围绕历史维度,梳理总结了自党成立以来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曲折历程,通过考察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辩证态度和鲜明立场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程,总结了历史实践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立足新时代背景的融入,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紧扣“生命线”定位,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积极效能。第四章从现实维度出发,在分析已经取得的成绩与现实中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审视“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历史机遇。进而,从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分析提出了实现融入必须聚焦教育根本问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双创”原则为实践指南;立足主阵地、主渠道,科学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的必然要求,从而明确了创新融入实践应把握和努力的前进方向。第五章主要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维度出发,结合当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相关领域和主要内容,从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尝试构建了融入的创新实践模式。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思想精华、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和载道铸魂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探索完善中华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的有效路径与模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增强当代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

胡超[3](2020)在《道家音乐批评的历史逻辑与本体建构——以《声无哀乐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声无哀乐论》无论是在中国古代音乐批评史上还是在中国美学史上历来都存在争议,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甚至直接指出:"嵇康的声无哀乐的命题,否认音乐包含有哀乐的情感内容,否认音乐能够引起人的哀乐的情感,在理论上是错误的。"(1)这不是孤证,代表了一部分研究家的观念和思想,争议之大可见一斑。然而,摒弃掉一般意义上的二元论争议,并将嵇康及其《声无哀乐论》置于当时的历史、社会和哲学视野中会发现,嵇康的音乐批评思想杂糅在一个相当复杂的既包含儒家又包含道家的思想史视域中,魏晋玄学更为其乐论蒙上了一层更加庄严而又模糊的面纱。

何鸣熠[4](2020)在《道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大学校园频频被爆出学生自残、对同学施以暴力等不良事件,这些悲剧的背后是大学生淡薄的生命意识,这种意识背后则是生命教育的缺位。本应是国之栋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被轻视、漠视乃至消逝,社会怎能不扼腕叹息。叹息过后,呼吁加快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引导高校学生重视生命也逐渐成为当今高校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这同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进行人才培养不容忽视、忽略的重要内容。但这不单是学校的责任,对于刚走出家庭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社会和家庭也应肩负起生命教育的责任。2020年年初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措手不及,在疫情的肆虐下,鲜活的生命离世而去,每日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震撼着人们,也不禁更让人感慨生命的脆弱、不易,所以我们当更加珍惜宝贵生命。以春秋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是我国传统哲学主要流派中的其中一派,道家,顾名思义是以“道”窥世,用“道”阐述生命的奥秘。他们秉承自然无为、与世不争的人生态度,他们追求逍遥自在的理想境界,他们强调重生养生,这些极具思辨特质的思想、理论,足以给当代大学生们对生命的认知以更多启发,也为大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提供许多借鉴。本文由如下几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总体上概括介绍论文论述的主要问题,阐明写作的缘由、交代背景以及目的,同时明确相关概念。第二章是道家生命观的思想来源和主要内容。主要论述道家的生存观和死亡观,研究和梳理道家生命观的思想来源以及三阶段的演变过程。第三章是对道家生命观的评价。事物具有两面性,要客观的看待道家生命观的内容,既看到其积极一面也不能忽视其消极一面,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四章是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论述当下大学生生命认知的状况,并对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分析探讨问题现象背后的原因所在。第五章是道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针对当代大学生在生命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吸收道家生命观的积极因素,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提出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语。

丁建雄[5](2020)在《庄子媒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庄子媒介思想是庄子传播思想研究的一部分。在庄子视域下,媒介是“心”的延伸。“心”是无形的,区别于有形的物质实体,侧重于精神世界,包含了道德、精神、情感、思想、信念等要素于其中。庄子尤为重视“心”——好似麦克卢汉重视的“中枢神经系统”——因为“心”才是真正的自己,其次是身体,而其他的一切外物则是“心”的附属以及身体的延伸,即媒介。可以说,在庄子那会儿就已有“万物皆媒”的观念了。媒介还包含了一部分无形之物,判别标准是看其是否“可易”,不可易者不是媒介,例如“道”、思想精髓、真情等不是媒介。如古语所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鹅毛是媒介,但情谊不是媒介。媒介之判断需举一反三。媒介并不是中性的,有冷媒介与暖媒介之分,这不在于媒介的使用者,而是在于媒介本身性质的冷暖。冷媒介危害“心”、冰冻“心”,会使人的情感和道德大大减少,最终异化成“机心”——机器般的心,人会变了像麻木不仁的资本家那样,甚至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暖媒介暖心,有温情在其中,不至于让人变得残酷无情。当然,冷暖媒介是相对而言的,通常冷媒介会转变成暖媒介,因为没有最冷的冷媒介,只有更冷的冷媒介。因而,使用媒介前要警惕媒介,特别是新媒介,避免媒介伤真性。这是最基本的,之后才能谈媒介使用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将媒介“无用”化,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其功利价值,因为“无用乃大用”,会有你意想不到之妙效;第二种,是超越媒介之有待,立于无待之境,这时你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能像庄子那样无待于媒介,逍遥游世。第三种,融“道”于媒介之中,这样能将自身及媒介无限升华,无限接近于媒介运用的最高境界,这是再高的技术都不能企及的。庄子有许多媒介寓言,有的媒介有有形实体,有的是无形的。这些媒介如文字、书籍、弓箭、刀剑、渔具、鞭子、画画、火把、葫芦、竹竿、舟、车、锁、萧等,还有法律、朋友圈儿、“鬼”等等。这些媒介寓言皆贯穿着庄子的媒介核心思想在其中。庄子虽然是先秦诸子之一,生活在古代,但其媒介思想对当今被各种高端媒介所包围着的人们很有启发意义,需用心体会。

赵梓余[6](2020)在《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能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求,促使人内心平静、和谐,也对促进人格完善、健康发展有独特的作用。但因大学生人格教育趋于功利化、趋于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等原因,导致部分大学生人格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漠视生命、情感缺失;人为物役、精神匮乏;极端自我、心态失衡;缺乏责任、麻木不仁;惧怕挫折、意志薄弱等。而道家美育思想讲究心性相关,心意一体,注重内心和精神的修养,注重精神和内心的真善美相统一,这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构建大学生和谐完美人格、培养大学生乐观谦逊的健康人格、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论文从道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美育原则、美育目标、美育途径入手,进一步探讨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本论文总计包括六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述和分析本文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之处,指明了写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为美育及人格教育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主要论述了美育的基本概念及功能、人格教育的基本概念、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及人格需求层次理论,为论文写作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道家美育思想,主要从道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美育原则、美育内容、美育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目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分析了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为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从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目的的启示、内容的启示、途径的启示以及道家美育思想局限性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借鉴启示入手,阐述了道家美育思想对于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第六部分为文章总结,对论文整体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进一步归纳总结道家美育思想的特性及优势以及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李萍[7](2020)在《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艺术的文化观照》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武侠电影与传统文化渊源颇深。其中,儒、道、佛文化思想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武侠电影通过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运用,可以在视觉造型层面上为电影注入儒、道、佛的文化精神力量。由于电影色彩技术的不断革新,受众观影、审美习惯的变化等因素,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对于传统文化的呈现具备了一些新的特征。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对传统的色彩观念、形式进行了现代化的视觉重组,对中国传统色彩艺术精神表现富有了时代特性。本文以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所呈现出的儒、道、佛文化传统的艺术精神,并从影视艺术形象构建的层面反思传统色彩文化在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中的运用效果。第一章分析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中的儒家观念,主要从电影中的浓重之黑、繁细之色、暖光之黄三种视觉色彩风格,探析儒家思想中的“不仁而乱”“非礼不成”以及“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第二章阐释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中所呈现出来的道家精神,探讨了关于“质色”手法体现出的“道法自然”思想;在黑、黄色彩搭配下诉说着的道家“阴”“阳”伦理;以及在白色的论道之中,品味着道家“有”“无”的哲学奥秘。第三章以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中的佛家旨趣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诗意色中感悟到佛家“静”之入禅的审美意境、在哲理色中了解到“明”之顿悟的本体途径,和在玄幻色中体会到“奇”之佛法的精神理念。论文的前三章论述了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中儒、道、佛文化的艺术精神,构成了文章的主体。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则以“儒释道文化”对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响为切入点,将色彩与“儒释道文化”的关系为考察对象,讨论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在传统文化运用上出现的“焦虑”问题。借此,从前三章“入乎其内”的儒、道、佛文化中走出,“出乎其外”地思考中国武侠电影色彩的未来发展方向。

辜天平[8](2020)在《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文中认为中古时期造制出大量道经,这些道经有个显着特徵,便是与《庄子》在主题与结构上有着密切关联。尽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王明先生就提出“究竟《庄子》书里有哪些言论与道教思想密切相关”这一论题,随後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但大多侧重於道教义理对《庄子》哲学的融摄,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也是属於“站桩定点式”研究、单向比较研究,缺乏对《庄子》文本与道教经典之透视研究,尤其是忽视了道派内部各经典对《庄子》的接受差异,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所以,本文立足於传统文献的考证,以《庄子》与“中古道经”的文本构造关系作爲主要研究内容,并尝试从生死观、鬼神观、宇宙观、语言观、体道养生论及经典的诠释传统等方面,对二者作一较爲全面而深入的考察。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经典化、宗教化、神圣化历程,促进庄学研究向纵深化发展,还可以扩展对中古时期道派经典的形成、道教经义的发展的认识。大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思路,并从历时视角考察了与选题相关的研究及现状,从而抽绎出道教对《庄子》接受研究的三个阶段,即不同道教史观下的早期研究、对比印证与单向影响研究、双重互动与内部差异研究。正文部分,分爲五章。第一章爲“庄子又名‘南华’考”,旨在阐明庄子称“南华”,实自东晋以後,爲道教神权与皇权相互作用下,各士族智识分子及爱庄人士推波助澜的结果。考其源流,盖与庄子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及其嬗变有关,而《庄子》一书称《南华》,亦可依人之号而徵之。第二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生死观的接受”,本章筑基於道家道教谱系结构之流衍,尝试説明中古道教不仅只“重生贵生”,它在义理上还主张“生死自然”“齐生死”“出离生死”“生死本空”;且非只专注於“守形全身”,而又别有“遗形灭形、变化无形”一路。在此主题上,也可看出《庄子》对道教“一以贯之”的作用,这属於生死观范畴。第三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寓言人物的接受”,着力论证《庄子》对道教神仙体系的建构之功,并结合具体案例,透过文本深层结构,揭示出《庄子》与中古道经对道德秩序的选择,与第一章同属於名物、鬼神观范畴。第四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道术的接受”,从道术的潜修与文本误读、流传等视角,论説了《庄子》“兼忘”“坐忘”“心斋”“心灰”与中古道经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并认爲《庄子》“心如死灰”论,古本作“坐若聚死灰”,今本或爲郭象删改的结果。此章属於体道养生论范畴。前四章集中论证了中古道经与《庄子》文本的互涉及其接受程度,且在一定程度上兼及道派内部各经典的接受异同。而第五章“历史与想象:文本的敞开与接受的可能”,则立足於宇宙观、语言观、民族心理发展等范畴,从经典的诠释传统出发,继续追问这种接受何以成爲可能。结语部分,总括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对本文未论及的接受范畴提出设想,爲後续研究提供方向。此外,文末还附有两篇附録。附録一爲“《南华论》考辨”;附録二爲参閲之“中古道经”。总之,本文首次将《庄子》置於整个中古道教经义的形成、发展历程中来研究,认爲在历史与想象的交织中,这种在主题结构、人物形象、语辞风格、道术理论、思维模式等上的关联性、相似性、共通性,决定了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程度;二者的分歧与冲突,即矛盾性、差异性、互斥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消化、吸收与改造、超越。而此接受的过程,既是中古道教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庄子》经典化、宗教化、神圣化的过程。

石航[9](2020)在《先秦道家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文中研究说明先秦道家思想博大精深,涉及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无论是作为处世智慧,还是哲学理论,都富有极大的启发性和现代意义。而其中蕴含的丰富德育内涵,同样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试图以心性体会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先秦道家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索。首先,通过阐明先秦道家德育思想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证当代大学生德育借鉴先秦道家思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从道德教育的内涵、途径和对教育者的要求三个层面,对先秦道家德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在道德教育内涵上,先秦道家德育思想具备“道法自然”的渐进教育特色、“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教育思维,强调要以“无为自化”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的体悟能力。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先秦道家指出,要体认“少私寡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理念,养成“崇俭抑奢”的生活态度,塑造“诚信不欺”的精神人格,习用“贵柔不争”的处世智慧。先秦道家的道德教育体系,要求教育者具备“虚怀若谷”、“上善若水”的品格,能“和光同尘”,行“不言之教”。最后,在借鉴先秦道家思想进行道德教育时,也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要避免将“少私寡欲”误解为单纯否定欲望,避免将“知足”误解为自我满足;要注意“贵柔不争”并不是主张懦弱退缩;“无为”的教育方式也并不是要求教育者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要避免将“惟道是从”误解为僵化教条地遵守,努力营造顺其自然、润物无声的隐性教学氛围。

赵慧[10](2020)在《《老子》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文中认为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时期,我国积极寻求新的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及有益经验,来指导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传统文化中的《老子》以其独特的生态视角和伦理理念,为苦苦思索改善生态环境秩序的中西方学者和生态学家所侧目,同时为我国应对当前生态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此,我们应积极探索《老子》中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时代价值。“道法自然”、“自然无为”、“见素抱朴”是《老子》中最为突出的有关自然观的论述,《老子》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循环的生态系统,并把自然界这种天然的循环状态视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发展模式,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在于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人类应效法“自然”对待万物的方式,尊重自然,不肆意妄为,实践“无为”。同时,为保持人性的质朴本质,减少私欲,珍爱与尊重生命,最终实现自身价值。《老子》的自然观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生态伦理学所追求的生态价值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注重生物的多样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对自然生命价值的肯定与敬畏。善待自然,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身道德良心的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自然和平演变的法则,也是人类持续生存发展的保证。适度消费不仅是对人类行为准则的规范,同时是为减轻环境承载力所作出的努力。因此,面对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老子》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引导全社会培育绿色发展理念,重构人与自然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理想状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论道家思想文化的时代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道家思想文化的时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与意义
        1.1.1 学术角度:“道德之意”对老子思想体系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1.2 现实角度:老子的“道德之意”具有根基性意义和范导性作用
    1.2 综述与反思
        1.2.1 以往的老学研究
        1.2.2 以往关于老子“道德之意”的研究
    1.3 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文献说明
第2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时代背景
    2.1 天下失序
        2.1.1 失序的世象:欲望脱缰与生命异化
        2.1.2 失序的实质:“德衰”与“礼坏”
        2.1.3 失序的影响:“崩坏”与“突破”
    2.2 老子反思既有秩序:以“德-礼”体系为核心
        2.2.1 周德与天命
        2.2.2 礼制与宗法
        2.2.3 人文理性与强力秩序
    2.3 老子深原道德之意:以“周德”为参照
        2.3.1 道德反思:“失道而后德”
        2.3.2 政治批判:“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3.3 人性觉醒:“尊道而贵德”的超越性指向
第3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想渊源
    3.1 历陈古今之变的史官出身
        3.1.1 史官之学
        3.1.2 史官之术
    3.2 本源天地之始的宇宙图式
        3.2.1 巫与无
        3.2.2 易与道
    3.3 由“命”而“道”的转化
        3.3.1 天命信仰
        3.3.2 天道自然
第4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思维理路
    4.1 老子的思想前提
        4.1.1 玄同:宇宙生命的整体性与根源性
        4.1.2 玄览:“知常曰明”
    4.2 老子的思维路径
        4.2.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4.2.2 推天道以明人事
        4.2.3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3 老子的致思之旨
        4.3.1 天之道
        4.3.2 人之德
第5章 老子“道德之意”的具体意涵
    5.1 从道与万物的关系看“道德之意”:“道生之”
        5.1.1 “道”之考释:至上之“导”与生命之“(?)”
        5.1.2 本根之道:“道”为“天地根”
        5.1.3 生化之道:道生万物
        5.1.4 存有之道:“道者,万物之奥”
    5.2 从道与德的关系看“道德之意”:“德畜之”
        5.2.1 “德”之字源解析
        5.2.2 得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5.2.3 修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5.3 老子“道德之意”的核心价值:自然
        5.3.1 “自然”辩义:生命的自觉
        5.3.2 自然的主体:“万物之自然”
        5.3.3 自然的根基
    5.4 老子“道德之意”的实现原则:无为
        5.4.1 “无为”的涵义
        5.4.2 “无为”的实现
        5.4.3 “无为”的意义
第6章 结论
    6.1 老子对道德的本根性理解:“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6.2 老子“道德之意”的形上内蕴:“人之为人”
    6.3 老子“道德之意”的现实关切:根基与范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与时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
        (二)熔铸和培育时代精神的沃土
        (三)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兼具开放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间的紧密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升文化涵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
        (二)推动文化传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选择
        (三)增强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追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逻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深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
        (一)坚持党的领导延续中华民族千年文脉
        (二)坚持马克主义指导地位厚植民族根基
        (三)把握“生命线”释放文化培根铸魂效能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
    一、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机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挑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机遇
    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聚焦教育根本问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
        (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双创”原则为实践指南
        (三)立足思政阵地渠道,科学制定融入基本思路
第五章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一、立足内在规律把握实践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三)显性融入与隐性融入相统一
    二、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融入路径
        (一)融入理论武装夯实青年学生思想成长成熟的文化基石
        (二)融入学科教学促进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
        (三)融入日常教育丰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实践
        (四)融入队伍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实保障
    三、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创新融入的实践模式
        (一)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推进传统文化有效融入
        (二)衔接主渠道与主阵地提高育人化人的实效性
        (三)运用“互联网+”模式加强线上文化浸润与引领
        (四)构建文化传承的学校、家庭、社会多维支撑
        (五)建立动态反馈机制促进融入的质效不断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道家音乐批评的历史逻辑与本体建构——以《声无哀乐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学术史视野中的《声无哀乐论》
二、《声无哀乐论》道家美学的理论支点与生成逻辑
三、《声无哀乐论》的道家音乐批评本体建构
四、余论:《声无哀乐论》美学意蕴的生成及其影响

(4)道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目的及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道家生命观的思想来源和主要内容
    2.1 道家生命观思想来源
        2.1.1 神话传说中的生命意志
        2.1.2 原始宗教崇拜
        2.1.3 《周易》中的生命关怀
    2.2 道家生命观的主要内容
        2.2.1 道家生存观
        2.2.2 道家死亡观
    2.3 道家生命观主题的演变
        2.3.1 老庄道家生命观
        2.3.2 黄老道家生命观
        2.3.3 魏晋玄学道家生命观
第3章 道家生命观的评价
    3.1 道家生命观的积极因素
        3.1.1 豁达死亡观-理智看待死亡
        3.1.2 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追求生命的本真
    3.2 道家生命观的消极因素
        3.2.1 片面强调自然轻视人文
        3.2.2 过分强调追求心理自由而脱离现实社会
第4章 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
        4.1.1 过分看中功名利禄轻视自然生命
        4.1.2 对生命缺乏敬畏
        4.1.3 对“死亡”的认识存在误区
    4.2 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之原因分析
        4.2.1 学校生命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4.2.2 社会不良风气和网络媒体的影响
        4.2.3 家庭对子女过分保护和“偏爱”,缺乏沟通
第5章 道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5.1 明确教育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引导作用
        5.1.1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
        5.1.2 教育学生坦然面对死亡,“向死而生”
        5.1.3 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得失
        5.1.4 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生命境界
    5.2 净化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
    5.3 改变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家庭的心理疏导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庄子媒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庄子媒介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三、关于庄子传播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四、本文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庄子媒介思想的核心内涵
    第一节 万物皆媒:媒介是心的延伸
        一、庄子视阈下的“心”
        二、媒介是“心”的附属及延伸
        三、媒介验证:可易为媒
    第二节 拒斥冷媒介:防止人心异化的自我保护
        一、冷媒介与暖媒介的概念
        二、冷媒介转暖:标志人心异化升级
    第三节 涵道于物:媒介使用的大成境界
        一、警惕媒介伤真性,一毛不拔不殉物
        二、超越媒介之有待,乘大道而逍遥
        三、将媒介无用化,无用乃大用
        四、涵道于媒:通于一而万事毕
第二章 庄子的具体媒介观点解析(上篇)
    第一节 庄子对“言媒介”的看法
        一、言是意的延伸
        二、言者在意,得意忘言
        三、读无用之书,言无用之言
    第二节 庄子对“朋友圈”的看法
        一、朋友圈是“友情”的延伸
        二、交“无用之交”
        三、惠庄之交,同与天地为友
    第三节 庄子论“鬼”:心之异变
        一、见鬼:鬼由心生
        二、梦魇:梦中梦的延伸
    第四节 庄子治身
        一、躯体是“心”之媒介
        二、大道至简,无为治身
        三、返璞归真,以静养生
    第五节 庄子论钱与权
        一、不丧己于财,守有道之千金
        二、人之贵贱不在权,庄子视权如浮云
第三章 庄子的具体媒介观点解析(下篇)
    第一节 武器媒介:剑与箭的境界
        一、庄子舞剑,意在赵王
        二、绝世高手,不射之射
    第二节 计谋型媒介
        一、投其所好的笼子
        二、免费的午餐
    第三节 钓鱼媒介及其境界
        一、远离纷争,为闲而钓
        二、钓而莫钓,无为而钓
        三、鲲鹏之钓,涵道于钓
        四、庄子钓鱼,穷困潦倒
    第四节 鱼及其媒介环境的异化
        一、捕鱼媒介的异化
        二、鱼所处媒介环境的异化
    第五节 防御大盗的锁
第四章 总结反思与现实启发
    第一节 总结与反思
        一、核心思想部分总结
        二、具体媒介观点总结
        三、本文写作反思
    第二节 现实启发与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6)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美育及人格教育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
    2.1 美育的基本内涵及功能
        2.1.1 美育的基本内涵
        2.1.2 美育的功能
    2.2 人格及人格教育的基本概念
        2.2.1 人格的基本概念
        2.2.2 人格教育及大学生人格教育
    2.3 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2.3.1 美育促进人格教育的完善
        2.3.2 美育满足大学生人格教育发展需求
    2.4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及人格需求层次理论
        2.4.1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2.4.2 人格需求层次理论
3 道家美育思想
    3.1 道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3.1.1 老子崇尚自然无为
        3.1.2 庄子追求自由逍遥
        3.1.3 列子体味贵虚空蕴
    3.2 道家的美育思想原则
        3.2.1 “道法自然”的适性美育原则
        3.2.2 “上善若水”的超功利美育原则
        3.2.3 “天人合一”的重和谐美育原则
    3.3 道家的美育目标
        3.3.1 主张“素朴之美”以培养审美趣味
        3.3.2 推崇“中和之美”以提升审美意境
        3.3.3 追求“和谐之美”以树立审美理想
    3.4 道家的美育思想途径
        3.4.1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我感悟途径
        3.4.2 “坐忘心斋”的释放解脱途径
        3.4.3 “乘物游心”的自在实践途径
        3.4.4 “贵形重生”的生命超越途径
4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的
        4.1.1 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使理性与感性相统一
        4.1.2 促进大学生人格稳定,达到物质与精神平衡
        4.1.3 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追求真善美统一
    4.2 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问题
        4.2.1 重智力教育轻道德教育,使大学生缺乏责任
        4.2.2 重教育结果轻教育过程,使大学生惧怕挫折
        4.2.3 理性与感性教育相割裂,使大学生人为物役
    4.3 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大学生人格教育趋于功利化
        4.3.2 大学生人格教育趋于片面性
        4.3.3 大学生人格教育缺乏系统性
5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
    5.1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原则的启示
        5.1.1 “超功利”引导大学生实现自身真善美的统一
        5.1.2 “重和谐”引导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2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目标的启示
        5.2.1 “中和之美”的审美境界促进大学生实现人格自由
        5.2.2 “生气之美”的审美感悟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
        5.2.3 “素朴之美”的审美意味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格
        5.2.4 “无象之美”的审美思维激发大学生创新潜力
    5.3 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途径的启示
        5.3.1 “心斋坐忘”的释放解脱引导大学生平衡心态,实现精神自由
        5.3.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我感悟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5.4 道家美育思想的局限性
        5.4.1 过分关注自我
        5.4.2 过分追求“无欲则刚”
        5.4.3 过分强调自悟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艺术的文化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一)武侠电影研究
        (二)色彩研究
    三、选题的样本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中的儒家观念
    一、浓黑之兆:“不仁而乱”的儒学解读
    二、繁色之喻:“非礼不成”的启示
        (一)同色系的搭配
        (二)不同色的搭配
    三、暖光之黄:天下“大同”的象征
第二章 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中的道家精神
    一、质色画面中“道法自然”的象征
    二、黑、黄对比的阴阳伦理
    三、白色氛围中的有无写意
第三章 新世纪武侠电影中色彩的佛家旨趣
    一、诗意色:“静”之入禅的审美意境
    二、哲理色:“明”之顿悟的本体途径
    三、玄幻色:“奇”之佛法的精神理念
第四章 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文化选择的焦虑超越
    一、武侠电影色彩与儒释道文化间的焦虑成因
        (一)艺术与商业的较量:武侠电影溯源而来的创作焦虑
        (二)成长的恐惧:第五代导演期望发展的焦虑心理
        (三)审美趣味的流变:数字化技术的时代焦虑
    二、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文化选择焦虑的症状
        (一)传统色彩的过度:儒释道文化的消解
        (二)他者色彩的杂糅:儒释道文化的虚掩
    三、焦虑的反向启示:喧哗后的超越
        (一)工具论的衡量使用,艺术理想的构建
        (二)色彩与儒释道关系的新样式:从“大众”走向“小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拟解决的问题
        (一)中古道经的界定
        (二)拟解决的问题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一)道家与道教:不同道教史观下的早期研究
        (二)主题的诠释:对比印证与单向影响研究
        (三)定式的突破:双重互动与内部差异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庄子又名“南华”考
    第一节 庄子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考
    第二节 庄子称“南华”真仙考论
        一、庄子於东晋後始称“南华”
        二、庄子爲道教仙宫“南华”门下真仙
        三、庄子与“南华”之号的关联
    第三节 庄子称“南华”的定型
    第四节 “南华”余论
第二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生死观的接受
    第一节 由老庄及道教:生死观的双綫发展
        一、贵生派、齐生死派述略
        二、道教生死观的发展
    第二节 道气生万物与身形有无
第三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寓言人物的接受
    第一节 求道与步纲:人物镜像的移用
    第二节 《庄子》与道经构造中的黄帝
    第三节 道教仙阶的形成与身神的産生
第四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道术的接受
    第一节 相忘乎道术——兼忘与坐忘
    第二节 无以心损道——心斋心灰论
    第三节 道术的交接——存思与降神
第五章 历史与想象:文本的敞开与接受的可能
    第一节 经典的诠释:《庄子》入道教依托於老子
    第二节 道与言:叙事模式的解构与重构
        一、中古道经对“道不可言”的转化
        二、中古道经对“何以得道”的改造
        三、余论
    第三节 有无之际:“无限”的想象与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録一 《南华论》考辨
附録二 中古道经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先秦道家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行性分析
    1.5 主要内容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大学生道德教育借鉴先秦道家思想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1 大学生道德教育借鉴先秦道家思想的必要性
        2.1.1 提高道德修养的需求
        2.1.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
    2.2 大学生道德教育借鉴先秦道家思想的可能性
        2.2.1 先秦道家思想蕴含丰富的德育内涵
        2.2.2 时代发展与身心和谐的现实需要
3 先秦道家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3.1 先秦道家德育思想内涵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发
        3.1.1 “道法自然”的渐进教育特色
        3.1.2 “无为自化”的体悟教育方式
        3.1.3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教育思维
    3.2 先秦道家道德教育途径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发
        3.2.1 体认“为道日损”的核心内涵
        3.2.2 养成“崇俭抑奢”的生活态度
        3.2.3 塑造“诚信不欺”的精神人格
        3.2.4 习用“贵柔不争”的处世智慧
    3.3 先秦道家德育思想的师者风范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发
        3.3.1 “上善若水”的师者品格
        3.3.2 “不言之教”的教育原则
4 大学生道德教育借鉴先秦道家思想需要避免的误区
    4.1 “少私寡欲”而非“禁欲”
    4.2 “贵柔不争”而非“懦弱退缩”
    4.3 “惟道是从”而非僵化教条
    4.4 “无为”而非“无所作为”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老子》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2 《老子》自然观的概述
    2.1 “道法自然”
    2.2 “自然无为”
    2.3 “见素抱朴”
3 《老子》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
    3.1 尊重生命的生态整体观
        3.1.1 天地无私,追寻敬畏生命的价值
        3.1.2 道生万物,保护生物的多样发展
    3.2 善待自然的生态和谐观
        3.2.1 善待万物,对待自然慈爱谦让
        3.2.2 知足知止,合理利用自然
        3.2.3 为而不争,崇尚人与自然和谐
    3.3 适度消费的生态价值观
        3.3.1 见素抱朴,祛除不良诱惑的侵扰
        3.3.2 去甚去泰,倡导可持续的消费观
        3.3.3 尚俭宠啬,培养慈俭三宝的价值观
4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4.2 培育绿色发展新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论道家思想文化的时代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形下关切与形上追问的通贯:老子“道德之意”的探析[D]. 张佩荣.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秦冰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道家音乐批评的历史逻辑与本体建构——以《声无哀乐论》为中心[J]. 胡超. 文艺争鸣, 2020(10)
  • [4]道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研究[D]. 何鸣熠.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5]庄子媒介思想研究[D]. 丁建雄.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道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D]. 赵梓余.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4)
  • [7]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艺术的文化观照[D]. 李萍.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8]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D]. 辜天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4)
  • [9]先秦道家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D]. 石航.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10]《老子》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D]. 赵慧.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论道家思想文化的时代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