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1~2000年全国科技期刊炮制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恬恬[1](2021)在《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运用Cite Space V软件,以1991-2020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近30年的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发文量、科研机构、作者、期刊、国家、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学分析,从而能够有效的把握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研究动态,以量化的方式对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发展概况进行客观审视,并对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知识图谱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全方位地审视我国田径运动科研发展的整体概况,为我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国内发文量明显高于国外,但近年呈下降的趋势,符合普赖斯第三阶段特征;国外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符合普赖斯第二阶段特征。(2)高校是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研究的主要阵地,国内以体育类高校为主,国外以综合类大学为主,国外相对比国内合作较多。(3)国内外高产作者的单位都以高校为主,作者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特点,国内多为同机构内部间的合作,国外在合作密度上略高于国内,多为同机构内部间的合作、高产作者内部间的合作、研究方向一致间的合作。(4)国内外排名前十位的期刊均是体育类期刊,国内期刊多数是以主办单位命名,国外多数以研究方向划分。期刊的期数、影响因子、期刊每期发文量、期刊发表论文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直接影响了期刊的发文量与作者的投稿率。(5)国外以美国发文量最多,且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地区,各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并不多,多以国内内部研究为主。(6)国内田径运动训练研究一直是贯穿始终的研究热点,研究热点主题为运动训练研究、运动学研究、田径运动发展研究、田径教学改革研究;以力量训练为核心的田径运动训练和运动损伤一直是国外研究的热点,研究热点主题为运动训练研究、运动损伤研究、流行病学研究、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运动心理学研究。(7)国内主题演化趋势呈现分化—融合—多元化的特点,重视竞技体育,协同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全民健身共同发展;国外呈现多元化—细致化的特点,重视运动损伤与康复。研究建议:(1)在体育强国背景和“十四五”规划引领下,全民健身被广泛关注,加强田径运动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有关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方面的论文,使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导向。(2)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各学科交叉研究,可多关注医学、损伤与康复等研究领域,从多角度、多学科视角下阐述田径运动,使田径运动多元化发展。(3)加强科研人才培养,提升个人实践水平。科研人才是研究田径运动的核心力量,为培养我国田径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水平,应加强对外交流学习,搭建学术平台,构建学术共同体,提高各机构、地域学者们的合作与交流,推进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性与实践性。(4)在方法和内容创新上,提升创新意识,开拓新视角。强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深层挖掘田径运动研究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关注赛事热点,从选材、训练、技战术等方面着手,加强对弱势项目的研究。
马峥[2](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张元梁[3](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林莉娜[4](2020)在《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情报学的硕士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为我国信息事业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也产生了大量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期间完成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凝聚着研究生本人和导师的心血,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情报学研究生的研究发展状况,对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及变化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情报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以CNKI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1987-2019年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布统计分析、词频分析、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以及战略坐标分析,发现我国三十余年来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主题集中在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信息组织与检索、科学评价、文献计量、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信息行为、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等方面;再根据情报学硕士学位点发展历程将论文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纵向对比,探究各阶段的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及其变化,发现研究范围逐渐拓宽、研究对象日益多样、研究主题不断细化;以南京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为例,对比分析不同高校的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发现不同院校的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具有学校特色,也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最终提出提高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建议,为今后情报学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蒋桐[5](2019)在《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文中指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复印资料库之一,现已成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出版业》作为其在编辑出版研究领域的分支,凝聚了编辑出版研究领域的最前沿、高水平的科研精粹。对《出版业》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很好地了解刊物的发展情况,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编辑出版学科的发展。编辑出版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发展进展、研究主客体、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人员的特征等都值得关注。通过使用文献计量研究法,对《出版业》载文的源刊物及区域分布、基金论文情况、作者个体特征及合着情况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合《出版业》的定位和栏目设置等对近五年《出版业》的载文特征和选稿取向做了分析;同时,结合当前的研究探讨了编辑出版学科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向。从载文信息来看,编辑出版领域近五年发文总量不断增加,《出版业》载文量却呈下降趋势,但是基金论文比和篇均基金有相应提升,由此可见《出版业》对优质论文的聚集效应更加明显。这些论文的来源刊物较为固定,以编辑出版领域的核心刊物为主,澳门理工学院学报是专业核心刊物之外的重要转载来源。论文的来源地区则较为分散,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上海、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区是重点来源区。通过对《出版业》的作者特征分析,发现结构较为合理,整体素质较高,来自学界、业界以及政府机构的作者分布合理,大多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但是科研产出水平偏低,作者合着规模和合着程度偏低,缺少核心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滞后,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较为滞后。关键词聚类数据显示,当前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数字出版、期刊评价、编辑出版史、全民阅读以及体制改革五大主题展开,五年来研究不断聚焦和深入。但是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研究领域之间较为分散,虽然有较高频次的关键词,但是整体研究的集中度和深度都还较浅。呈现出应用导向的研究价值观,理论研究和史的研究较为薄弱,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发展不均衡。
梁小叶[6](2019)在《中国旅游交通政策演进量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引领社会经济深刻变革,中国进入了“大融合、大协同、大整合”的新时代。随之,旅游交通实践如火如茶,旅游交通理论愈受关注,交旅融合成为发展所趋。旅游交通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对于把握政策目标,明晰政策重点,优化政策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978年至今中央层面发布的293个旅游交通政策文件入手,明晰旅游交通政策概念,划分演进四阶段,构建“政策主体—政策主题—政策工具”量化框架,利用内容挖掘、社会网络分析、文献研究以及统计分析等文本量化方式,描绘了不同演进阶段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旅游交通政策演进划分为1978-1984年初步萌芽期,1985-1999年平稳过渡期,2000-2014年迅猛增长期及2015年至今政策利好期。(2)1978-1984年初步萌芽期:政策主体性质单一。政策主题聚焦于创汇导向下的旅游车船配置,通过职工培训、服务管理、计费办法、安全管理等满足接待需求。政策工具以基于技术标准的需求类工具为主;1985-1999年平稳过渡期:政策主体增多,且国家旅游局主导,中央和企业参与。政策主题聚焦于经济属性驱动下的旅游交通服务接待提升,旅行社作为向旅游者提供交通的重要媒介备受关注。政策工具以基于技术标准猛增下的需求类工具为主;2000-2014年迅猛增长期:政策主体多元化,国家旅游局主导,全国假日办、国务院、交通运输部次主导。政策主题聚焦于黄金周等假日制度发展下的旅游交通服务接待和新兴旅游交通产品供给,体现讲文明、重质量、大融合的发展理念。政策工具以法规管制猛增下的环境类工具为主;2015年至今政策利好期:群团组织加入的政策主体性质广泛化,国家旅游局和交通运输部形成双主导。政策主题聚焦于新兴旅游交通产品体系建设和旅游交通体制机制规范,交旅融合趋势显着。政策工具以产品服务为主的供给类工具为主。(3)演进总体特征表现为:旅游交通政策反馈实践速度稍慢。政策主体趋向多部门参与,决策职能和权力扩大化。政策主题从市场导向的行政化转变为政府主导的规范化,旅游安全贯穿始终。政策工具演进阶段发展不均衡,趋向宏观支持供给化。(4)优化路径为:在政策主体方面,构建多中心合作模式,建立信息共享系统,打造理论智库。在政策主题方面,综合考量重点和全局,“示范工程”打头,注重“建管养运”可持续,并以问题为导向。在政策工具方面,维持供给类工具主导,重视人才、资金、知识等具体工具使用,减少法规管制,重视政府采购。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7](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张勇刚[8](2018)在《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尤其是美国对中国通信行业的制裁,使得国人深知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众多学者都曾探究了对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提出了着名的“李约瑟难题”,钱学森院士也提出了有名的“钱学森之问”。科学期刊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它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科学事业和国力发展。以具有代表性的中西科学期刊为切入点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再深刻分析产生巨大差异的深层原因,可以总结西方科学期刊的发展经验,从而为中国科学期刊未来发展和国家科技政策改革提供借鉴。本文整体分为四大部分,首先介绍了中西科学期刊的发展概况以及科学期刊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其次,分别以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学》杂志、英国《Nature》杂志与中国《自然杂志》、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与中国《科学中国人》杂志、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学通报》杂志英文版、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技导报》杂志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与《中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为六组比较案例,运用了大数据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六组案例进行载文量、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文献来源等方面的比较,还运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期刊发展历程等特点对比研究,然后深刻地分析了中西科学期刊之间的巨大差异。文章认为国人偏爱“拿来主义”,沉溺于模仿别人而不注重基础科学研究,因而没能学到科学的精髓,从而导致了中国科学期刊缺乏具有原始创新的文章,这是造成中西科学期刊之间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造成差异的其它原因还有中国科研管理体制呆板,科学期刊管理制度过于行政化以及中西科学体制发展历程差异等等。最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科学期刊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若干条针对性的建议以供有关部门作为参考。比如,坚持走科学自主原创之路,实行科学期刊的期刊内容创新,改革我们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不能过于迷信西方的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等等。文章创新之处表现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在研究内容上,选取了六组具有代表性的中西科学期刊为案例,进行了中西科学期刊的深入比较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先对中西科学期刊做了宏观概况研究,再对六组中西科学期刊进行微观案例研究。
胡正刚[9](2017)在《《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研究态势计量学分析》文中提出在以网络信息、大数据为标志的新常态浪潮推动下,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与快速应用达到资料共享,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在发展过程提供便捷条件。多视角运用数据定量研究成为重要手段之一,从探索动态文献信息的内部结构、数量关系、特征来讨论体育科学学术发展规律。科学教育论文的形成、交流伴随网络信息和大数据影响着学术研究质量和数量,随着众多期刊在网络中涌现构建的共享交流平台,对期刊载文的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及在时代背景下宏微观发展规律的掌握。我国《体育科学》期刊是体育类核心期刊之一,从科学研究技术角度看,具有高质量和权威性;从读者角度讲,研究视角前沿性、正确方法借鉴、结果可信度较高。对我国《体育科学》期刊载文研究动态计量分析,研究《体育科学》期刊主题词、关键词及热点词,归纳了该期刊多年来在学科、作者及国际影响力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深化我国体育学科研究范围和领域具有一定意义,为读者提供参考该刊文献的指导性意见。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基础,通过中国知网(CNKI)、云南高校数据库等检索1981-2015年《体育科学》载文4858篇,通过定量分析与内容分析法结合对载文数量、被引用情况、作者以及引文等方面探究该刊文献发展规律。载文主要来自体育类院校和体育性质研究所,高被引用量载文主要来华北、华东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其研究主力军是各大体育类院校的教授。基金论文主要由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资助,被引用较高次数的载文主要分布在1993-2010年之间,主要学科分布在体育理论、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经济学等。引文语种有中文、英语等,外文主要引用语种为英语。研究结果:(1)该刊建刊以来载文量发展规律总体上呈二次函数线性变化,学科与栏目载文数量受到时代背景下研究热点问题影响,随时间变化曲线呈动态“S”型模式变动;受时代变化关注热点不同,新领域不断涌现导致原研究领域载文量下降,深入细致研究该领域可能促使载文数量呈上升趋势。(2)该刊建刊以来载文被引用情况受到我国体育科学自身发展需要影响,促使我国体育全面发展,需要权威性研究文献支撑,而该刊作为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学术质量过硬,备受学者关注;研究人员结合国家政策研究儿童、青少年、大学生、妇女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锻炼技能方面问题,科学合理地解决我国国民体育发展难题得到学者关注引用;该刊应用科学技术针对运动员或运动项目的大力研究,为我国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创建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了理论基础。(3)该刊建刊以来载文研究作者呈簇聚联合作战,注重整合学术研究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研究资源,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其载文发表单位主要集中经济发达与重点高校聚集的华东和华北地区,拥有雄厚研究实力。(4)该刊建刊以来载文引文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重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主要以英文资料为主;引用文献类型主要为期刊和书籍,其中以体育类专业期刊为主,研究质量有所保障。
李琼[10](2016)在《国内大学物理教育类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以《大学物理》和《物理与工程》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大学物理》和《物理与工程》两种期刊为样本,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其从20世纪80年代创刊起至今所发表的全部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尤其是重点分析了高被引和高下载文献的特征,并对下载和被引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期刊论文在网络传播的境况下,下载与被引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层次原因。一般认为,高被引反映了论文的学术质量,而高下载反映了论文的社会价值。对两种期刊高被引(被引频次≥10)论文的文献分布特征表明,被引次数越低对应的文章数量越多;文献篇数和被引频次随年代的增长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对第一作者的统计发现,以一次性投稿者居多,文献作者的合作度和合作率都很高;对栏目分布情况的研究发现,《大学物理》以教学讨论、教学研究、物理实验为优势栏目,而《物理与工程》则以物理与工程和物理实验栏目见长;对于高被引文献类型,《大学物理》以教学研究类占据优势,而《物理与工程》则以前沿介绍和综述类(包括院士论坛)占据优势;对两种期刊教学研究类和物理实验类文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两者教学研究类论文涉及电磁学的最多,而物理实验类论文则是《大学物理》涉及光学最多,《物理与工程》涉及电磁学最多。对高下载(下载频次≥300)论文文献分布特征分析发现,两种期刊都以下载频次<400次的论文最多,下载频次越高,对应的文章数量越少,但两者在下载频次≥700时所对应的文章数又都有所增多;高下载论文在年度、作者、栏目、类型分布特征等方面与高被引论文的文献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教学研究类高下载论文仍均以电磁学居多,物理实验类则均以光学居多。对下载量和被引频次进行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两者发表的论文其下载和被引之间均呈低度正相关关系,下载与被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由此,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从期刊论文使用目的的不同,所属学科、类型和所在数据库的影响,以及马太效应的影响等几方面揭示其原因。
二、1991~2000年全国科技期刊炮制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1~2000年全国科技期刊炮制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社会实践背景 |
1.1.2 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学术研究背景 |
1.1.3 知识图谱研究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田径运动相关内容研究综述 |
1.4.3 田径运动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研究综述 |
1.4.4 知识图谱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相关研究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文献计量分析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内容分析法 |
2.2.5 对比分析法 |
3 数据来源、研究工具和程序 |
3.1 数据来源 |
3.1.1 国内数据来源 |
3.1.2 国外数据来源 |
3.2 研究工具 |
3.2.1 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 |
3.2.2 书目共现分析系统 |
3.3 研究程序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年发文量分析 |
4.1.1 国内田径运动科研论文年发文量分析 |
4.1.2 国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年发文量分析 |
4.1.3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年发文量特征对比分析 |
4.2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机构分布与合作情况 |
4.2.1 国内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机构分布与合作情况 |
4.2.2 国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机构分布与合作情况 |
4.2.3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机构分布与合作情况对比分析 |
4.3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作者分布与合作情况 |
4.3.1 国内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作者分布与合作情况 |
4.3.2 国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作者分布与合作情况 |
4.3.3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作者分布与合作情况对比分析 |
4.4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 |
4.4.1 国内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 |
4.4.2 国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 |
4.4.3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
4.5 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国家/地区分布与合作情况 |
4.5.1 高产国家分布情况 |
4.5.2 高产国家/地区合作情况 |
4.6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研究热点和演进情况 |
4.6.1 国内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 |
4.6.2 国内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主题演进分析 |
4.6.3 国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 |
4.6.4 国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主题演进分析 |
4.6.5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研究热点和演进情况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
2.3.1 热力学熵概念 |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
2.3.3 信息熵概念 |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
2.3.5 信息熵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
3.2.1 构造指标矩阵 |
3.2.2 标准化处理 |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
3.3.3 指标计算 |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
3.4 小结 |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测度思路 |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
4.3.1 实证测算 |
4.3.2 结果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
5.1 构建指标体系 |
5.1.1 准则层构建 |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5.2.3 计算权重 |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
5.3.1 样本的特点 |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
6.3 讨论 |
6.3.1 未来研究展望 |
6.3.2 研究局限性 |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
2.1.2 竞技体育 |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
2.4 小结 |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
5.3 小结 |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4)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工具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工具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情报学专业硕士教育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我国情报学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情报学专业硕士学位点的现状 |
一、地区分布 |
二、院系分布 |
三、研究方向 |
第三章 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整体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分布分析 |
一、论文的年度数量分布情况 |
二、论文发表的机构分布情况 |
三、论文的指导教师分布情况 |
第三节 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主题分析 |
一、词频分析 |
二、共词分析 |
三、社会网络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战略坐标分析 |
第四章 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阶段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数据处理 |
第二节 词频分析对比 |
第三节 社会网络分析对比 |
第四节 聚类分析对比 |
第五节 战略坐标分析对比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高校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两所高校情报学专业发展概况 |
一、南京大学 |
二、天津师范大学 |
第二节 两所高校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对比 |
一、词频分析对比 |
二、社会网络分析对比 |
三、聚类分析对比 |
四、战略坐标分析对比 |
第三节 两所高校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对比分析 |
第六章 提高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建议 |
第一节 紧跟研究前沿,深入研究领域 |
第二节 丰富研究方法,加强技术应用 |
第三节 加强师资力量,发挥导师作用 |
第四节 加大公开力度,促进学术交流 |
第五节 加快收录速度,保障数据准确 |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展望 |
附录1 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点授予时间表 |
附录2 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点基本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思考 |
1.2.1 文献计量学概述及其应用研究 |
1.2.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出版业》研究 |
1.3 数据来源与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2 载文信息分析 |
2.1 载文时间分布 |
2.1.1 载文量年度分布 |
2.1.2 载文出版时滞 |
2.2 载文源刊物分析 |
2.2.1 载文源刊物分布 |
2.2.2 载文的地区分布 |
2.3 基金论文分析 |
2.3.1 基金论文数量概况 |
2.3.2 论文基金类别分布 |
3 作者信息分析 |
3.1 作者发文信息分析 |
3.1.1 作者发文量统计 |
3.1.2 核心作者群分析 |
3.2 作者个体结构分析 |
3.2.1 作者学历及职称分析 |
3.2.2 作者工作单位分析 |
3.3 作者合着情况分析 |
3.3.1 作者合着规模与合着程度 |
3.3.2 作者合着结构分析 |
4 载文关键词分析 |
4.1 研究热点分布 |
4.1.1 关键词共现分析 |
4.1.2 关键词聚类分析 |
4.2 研究发展脉络 |
4.2.1 历年研究重点分析 |
4.2.2 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 |
5 栏目主题分析 |
5.1 栏目设置及载文概况 |
5.2 载文主题分析 |
6 从《出版业》看编辑出版学科 |
6.1 编辑出版学科研究现状 |
6.2 编辑出版学科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中国旅游交通政策演进量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2.1 旅游交通 |
1.2.2 旅游交通政策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政策演进量化研究 |
2.1.2 旅游交通政策研究 |
2.1.3 旅游政策演进研究 |
2.1.4 交通政策演进研究 |
2.1.5 研究小结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2.2 政策工具理论 |
2.2.3 研究小结 |
3 研究预处理与量化框架构建 |
3.1 数据处理 |
3.1.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3.1.2 类目分析与编码 |
3.1.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 演进四阶段划分 |
3.3 政策量化框架建构 |
3.3.1 政策主体维度 |
3.3.2 政策主题维度 |
3.3.3 政策工具维度 |
4 政策主体维度量化分析 |
4.1 政策主体量化涉及指标 |
4.2 政策主体构成分析 |
4.2.1 初步萌芽期主体构成分析 |
4.2.2 平稳过渡期主体构成分析 |
4.2.3 迅猛增长期主体构成分析 |
4.2.4 政策利好期主体构成分析 |
4.3 政策主体合作程度分析 |
4.3.1 初步萌芽期合作程度分析 |
4.3.2 平稳过渡期合作程度分析 |
4.3.3 迅猛增长期合作程度分析 |
4.3.4 政策利好期合作程度分析 |
4.4 政策主体政策效力分析 |
4.4.1 初步萌芽期政策效力分析 |
4.4.2 平稳过渡期政策效力分析 |
4.4.3 迅猛增长期政策效力分析 |
4.4.4 政策利好期政策效力分析 |
4.5 研究小结 |
5 政策主题维度量化分析 |
5.1 政策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5.1.1 初步萌芽期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5.1.2 平稳过渡期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5.1.3 迅猛增长期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5.1.4 政策利好期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5.2 政策主题聚类分析 |
5.2.1 初步萌芽期聚类分析 |
5.2.2 平稳过渡期聚类分析 |
5.2.3 迅猛增长期聚类分析 |
5.2.4 政策利好期聚类分析 |
5.3 政策主题多维尺度分析 |
5.3.1 初步萌芽期多维尺度分析 |
5.3.2 平稳过渡期多维尺度分析 |
5.3.3 迅猛增长期多维尺度分析 |
5.3.4 政策利好期多维尺度分析 |
5.4 研究小结 |
6 政策工具维度量化分析 |
6.1 供给类工具分析 |
6.1.1 旅游交通政策中供给类工具应用 |
6.1.2 演进四阶段供给类工具分析 |
6.2 环境类工具分析 |
6.2.1 旅游交通政策中环境类工具应用 |
6.2.2 演进四阶段环境类工具分析 |
6.3 需求类工具分析 |
6.3.1 旅游交通政策中需求类工具应用 |
6.3.2 演进四阶段需求类工具分析 |
6.4 研究小结 |
7 旅游交通政策演进特征分析及优化建议 |
7.1 演进四阶段特征分析 |
7.1.1 初步萌芽期演进特征 |
7.1.2 平稳过渡期演进特征 |
7.1.3 迅猛增长期演进特征 |
7.1.4 政策利好期演进特征 |
7.2 演进总体特征分析 |
7.2.1 “多元紧密”职能权力扩大化的政策主体 |
7.2.2 “质化造血”政府主导规范化的政策主题 |
7.2.3 “发展不均”宏观支持供给化的政策工具 |
7.3 旅游交通政策优化建议 |
7.3.1 政策主体优化 |
7.3.2 政策主题优化 |
7.3.3 政策工具优化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
1.2.1 中西科学期刊发展研究综述 |
1.2.2 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总体研究框架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内容创新 |
1.5.2 研究方法创新 |
第2章 科学期刊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
2.1 科学期刊产生的社会背景 |
2.1.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物质条件 |
2.1.2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了智力支持 |
2.2 科学期刊的渊源及发展 |
2.2.1 法国学术期刊《学者杂志》 |
2.2.2 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 |
2.3 西方科学期刊的发展壮大 |
2.4 科学对科学期刊的影响 |
2.4.1 科学发展决定了科学期刊的诞生 |
2.4.2 科学发展决定了科学期刊的发展 |
2.5 科学期刊推动科学事业发展 |
2.5.1 成为科学群体的交流工具 |
2.5.2 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渠道 |
2.5.3 成为科学知识转化的桥梁 |
2.5.4 成为科学知识保存的场所 |
2.6 科学期刊促进了科学体制化 |
2.6.1 发现和培养科学研究人才 |
2.6.2 消除科学优先发现权之争 |
2.6.3 促进同行评议制度的形成 |
2.6.4 促进期刊评价制度的形成 |
第3章 中国科学期刊发展概览 |
3.1 中国科学期刊的源流 |
3.1.1 中国古代报纸和丛书 |
3.1.2 传教士引入科学期刊 |
3.2 中国科学期刊的发展 |
3.2.1 辛亥革命前夕初步萌芽(1898~1910) |
3.2.2 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发展( 1911~1915) |
3.2.3 “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发展(1919~1936) |
3.2.4 抗战期间的艰难发展(1937~1948) |
3.2.5 建国以后的曲折发展(1949~) |
3.3 西方科学期刊对中国科学期刊的影响 |
3.3.1 西方科学期刊成为中国科学期刊榜样 |
3.3.2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克隆西方科学期刊 |
3.3.3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逐渐走向自主创办 |
3.3.4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检索数据库的形成 |
3.4 中国科学期刊与中国科学体制化 |
3.4.1 形成了科学价值观念 |
3.4.2 形成了科学行为规范 |
3.4.3 完善了科学组织系统 |
第4章 中国科学期刊对西方的模仿及其问题 |
4.1 中国《科学》杂志和美国《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4.1.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1.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1.3 小结 |
4.2 中国《自然杂志》和英国《Nature》杂志比较研究 |
4.2.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2.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2.3 小结 |
4.3 《科学中国人》杂志和《科学美国人》杂志比较研究 |
4.3.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3.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3.3 期刊特色比较分析 |
4.3.4 小结 |
第5章 从简单模仿走向自主发展 |
5.1 《科学通报》杂志英文版和《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5.1.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1.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5.1.3 小结 |
5.2 《科技导报》杂志和《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5.2.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2.2 小结 |
5.3 《中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科学院院刊》比较研究 |
5.3.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3.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5.3.3 小结 |
第6章 中西科学期刊比较分析 |
6.1 通过比较而揭示出来的问题 |
6.1.1 缺乏具有原始创新的论文 |
6.1.2 处于期刊发展的初级阶段 |
6.2 对中国科学期刊问题的若干思考 |
6.2.1 是继续模仿还是坚持自主原创 |
6.2.2 科研体制是维持现状还是改革 |
6.2.3 西方科学体制是否能成功模仿 |
6.2.4 科学期刊是否专为职称学位服务 |
6.2.5 科学发展是否与国家发展相关 |
第7章 中国科学期刊未来发展的思考 |
7.1 坚持走期刊自主创新之路 |
7.2 坚持走期刊集团发展之路 |
7.3 鼓励社会资本来参与办刊 |
7.4 重新定位科学期刊之功能 |
7.5 提高编辑和作者的素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研究态势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计量学理论概述 |
1.3.2 国外文献计量学研究现状 |
1.3.3 国内文献计量学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量分析 |
3.1.1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年度分析 |
3.1.2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学科分析 |
3.1.3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基金论文分析 |
3.2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被引用分析 |
3.2.1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被引用量年度分析 |
3.2.2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高频次被引用分析 |
3.2.3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基金论文被引用分析 |
3.3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作者状况分析 |
3.3.1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作者发文量分析 |
3.3.2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作者单位与地区分析 |
3.3.3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合着情况分析 |
3.4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引文分析 |
3.4.1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引文量分析 |
3.4.2 《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引文类型与语种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国内大学物理教育类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以《大学物理》和《物理与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大学物理教育研究与期刊发展、研究方法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本选题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二章 期刊选题与栏目特色分析 |
2.1 期刊发文总体概况 |
2.2 各期刊栏目特色及载文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被引频次论文特征分析 |
3.1 高被引论文概况 |
3.2 高被引论文频次分布 |
3.3 高被引论文年度分布 |
3.4 高被引论文作者分布 |
3.5 高被引论文栏目分布 |
3.6 高被引论文类型分布 |
3.7 高被引论文学科分布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下载频次论文特征分析 |
4.1 高下载频次论文概况 |
4.2 高下载论文频次分布 |
4.3 高下载论文年度分布 |
4.4 高下载论文作者分布 |
4.5 高下载论文栏目分布 |
4.6 高下载论文类型分布 |
4.7 高下载论文学科分布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献被引频次与下载量相关性分析 |
5.1 皮尔森相关性分析 |
5.2 线性相关性分析 |
5.3 被引与下载关系的探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1991~2000年全国科技期刊炮制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田径运动科研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D]. 刘恬恬. 山西大学, 2021
- [2]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3]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D]. 林莉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D]. 蒋桐.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6]中国旅游交通政策演进量化分析[D]. 梁小叶.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8]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D]. 张勇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1)
- [9]《体育科学》建刊以来载文研究态势计量学分析[D]. 胡正刚.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10]国内大学物理教育类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以《大学物理》和《物理与工程》为例[D]. 李琼. 北京印刷学院,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