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耗、成本分析及节能潜力

企业能耗、成本分析及节能潜力

一、企业能耗、费用分析及节能潜力(论文文献综述)

程晨[1](2021)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及运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类对能源的开采利用持续增加,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为实现我国碳减排及能源转型,需要大力推动能效管理和节能服务,其中综合能源服务将成为能效管理的主流模式,在我国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及运营研究有着强烈需求。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丰富的业务内容和庞大的产业规模,但受制于资金、能力、技术等方面的压力,综合能源服务商仍存在发展方向不明确、潜在客户难识别、投资风险大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展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及运营研究。本文立足于徐州经开区,从综合能源服务商角度出发,通过环境及竞争战略分析、重点业务梳理及盈利对比、潜在客户识别模型、重点客户评价模型、商业模式及重点客户运营策略五个方面开展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及运营研究。第一,本文对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开展环境及竞争战略分析:梳理得出九大竞争主体,采用PEST理论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展开分析,创建了 PEST-SWOT组合模型针对四类不同的竞争环境分别提出对应的SO、ST、WO和WT战略;第二,对适合经开区开展的重点业务及盈利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了综合能源服务五大业务内容及发展趋势,基于盈利模式五要素理论对适合经开区的三类重点业务展开盈利模式对比分析;第三,针对能源消费类业务构建了基于电力企业数据空间的经开区潜在客户识别模型:组建了潜在客户识别有效特征集,运用LSSVM学习器、C4.5决策树学习器、GBDT学习器、Logistic回归学习器创建了 Stacking集成算法潜在客户识别模型;第四,对于其他业务类型构建了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重点客户评价模型:组建了重点客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CRITIC组合赋权方式综合考虑主客观权重,采用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创建了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重点客户评价模型;第五,提出了三类适合经开区采用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进而针对经开区三类重点客户形成了重点业务及商业模式组合运营策略。本文立足于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徐州经济开发区,通过理论研究市场环境及自身优劣势,为综合能源服务商提供一定的竞争分析;梳理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及盈利分析为综合能源服务商选择业务提供思路;构建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潜在客户识别及重点客户评价模型,助力于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研究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提出有效的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运营策略,为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王斌,康志勇,刘馨[2](2021)在《出口企业拥有更低的能耗强度吗?》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引入政府补贴建立企业出口与能耗的异质性模型,讨论政府补贴情况下出口企业是否能拥有更低的能耗。研究发现,出口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节能技术,并拥有更低的能耗;政府补贴可能弱化"企业出口→采用节能技术→拥有更低能耗"的传导效果。在实证研究中,利用中国四川省公布的制造业企业综合能耗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对企业出口、政府补贴与企业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识别。实证结果显示: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拥有更低的能耗强度;在引入政府补贴后,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能耗强度的差异不再显着;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补贴对象的选择和补贴强度的高低也会对出口企业能耗强度产生显着影响。

赵忠山[3](2020)在《基于模糊物元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企业用能结构不合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等原因,化工行业能耗量大,能源利用率低。为深度挖潜企业节能减排效果,降低能源消耗量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消费效率,有必要对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进行能源消耗及污染物减排效果进行评价,为企业实行节能改造及行业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促进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对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生产工艺、主要设备、能耗种类及消耗量、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等特点的分析,利用模糊物元方法对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能源消耗及污染物减排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变异系数法来设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比例权重,通过构建Hamming贴近度模糊贴近矩阵评价高耗能企业节能及减排效果,制定基于模糊物元化工高耗能企业评价方法的具体评价步骤。结合化工企业的用能特点,遵循科学性、独立性、可量化、全面系统性原则,建立了涵盖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效益四个层面,包括单位产品能耗、节能投入、节能管理制度、污染物排放等15个指标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化工企业节能评价奠定基础。利用模糊物元方法对合成氨企业进行了节能评价,并采用模糊物元优选法对模糊物元节能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针对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能源消耗量高的原因分析,制定了化工领域高耗能企业的能源消耗管理制度体系,并确定了化工企业的节能措施和途径。本文采用的模糊物元节能评价方法、建立的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节能管理体系,以及评价结果中的化工企业有针对性提出适合企业实际的节能措施和改造方案、对于企业从节能设计、方案建设、运行管理和实施后节能改造提供重要全过程技术支持和指导义。

何坤[4](2019)在《冶金系统能源调控与流程配置优化的节能增效潜力研究》文中认为钢铁行业是能源、资源密集型产业,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因此提升钢铁生产能源效率一直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点。过去二十几年里,我国钢铁企业通过生产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式大幅提升系统能效。目前,在我国重点钢铁企业中,生产节能技术已经有了广泛的普及应用,一些节能技术普及率已达到世界首位。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吨钢能耗水平仍然偏高,未来如何有效降低钢铁生产能源强度仍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钢铁生产能源消耗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在国际钢铁生产大背景下,介绍了钢铁工业的产量及流程,并综述了关于钢铁生产能源消耗、能源效率评价、节能潜力分析、工业生产电力负荷管理及节能理论的文献。同时,针对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典型能耗影响因素对生产能耗水平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约束关系。(2)基于废钢单耗和流程结构对钢铁生产能耗的显着影响,在分析现有吨钢可比能耗指标局限性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新的能耗指标——吨钢定比能耗指标,对中国重点钢铁企业2006-2016年间生产能源强度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在电热当量法和发电煤耗法下分析了钢铁生产技术、废钢比、流程结构和发电技术水平等因素对钢铁生产能源强度的影响。此外,日本一直被认为是世界钢铁生产能源效率最高的国家,与日本相比中国钢铁生产能源强度偏高。为了找出能源强度差距的原因,本文综合比较了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和日本钢铁企业的吨钢可比能耗和吨钢定比能耗,分析了能源强度差异中钢铁生产技术水平、废钢比、流程结构和发电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3)从钢铁生产电力需求端和供给端出发,提出了2种钢铁生产电力负荷控制方法,分别为生产工序电力负荷控制和自备电厂发电煤气“储能调峰”利用模式,并分析了这两类方法节约企业生产电力成本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火电调峰机组运行模型,分别分析了平衡电网后“低负荷”模式调峰机组和“两班制”模式调峰机组的节能减排效果。结果显示,对钢铁企业而言,实行生产电力负荷管理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生产电力成本;从电力供给侧分析,钢铁工业的生产电力负荷管理有助于平衡电网峰、谷负荷波动,对提升调峰机组发电效率、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小型落后调峰机组都重要贡献。(4)根据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规划,通过构建多因素耦合钢铁生产能耗计算模型,分析了未来废钢比、技术水平、流程结构、产业集中度、能源结构和发电煤耗等因素变化对钢铁生产能耗的影响,对多因素影响下中国钢铁工业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在发电煤耗法和电热当量法下分别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钢铁生产废钢比对降低我国钢铁生产能耗有最大的潜力;此外,大型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和生产技术水平进步、小型企业的技术水平进步(淘汰落后产能)和提高能耗中天然气比例也能有效提高我国钢铁生产的能源效率。

邹劲[5](2019)在《X集团DCT变速箱工厂能源消耗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目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能源消耗巨大,能源效率低下的困境,本文针对X集团能源消耗现状,构建了一套能源消耗管理技术体系。首先对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极具依靠自觉性的问题,完善了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制度体系;然后对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缺乏能源消耗监测系统,无法对各设备能耗数据实时监测等问题,构建了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监测技术体系对X集团各种能耗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建立能源消耗管理控制技术体系对能耗设备进行分类,对重点能耗设备进行能耗管理和异常检测,找出各重点能耗设备耗能过高的原因,进而提出降低重点设备能耗的措施,提高企业能源效率和经济利润。最后,以X集团DCT变速箱工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构建的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张姗姗[6](2018)在《中国民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研究》文中提出工业领域占据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是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据统计,2016年民营经济对我国GDP贡献达到了60%以上,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大约80%的就业机会,同时还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贡献了力量。但民营企业中的高耗能产业比重大,碳排放强度高,是影响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进程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150余家具有代表性的国有和民营企业进行了调研,以某钢铁、水泥、造纸、炭黑四个民营生产企业为例进行了能耗和碳核查数据分析,计算了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分析低碳基金对其节能减排潜力的作用,进而探究我国民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通过调研,深入了解相关重点节能减排企业现状,调研内容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耗能设备,煤、外购电、成品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消耗量。分析了影响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因素,其低碳发展的影响因素共分为四大类: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缺失、资金障碍、认识障碍、技术和人才障碍。根据碳核查数据分析:某钢铁企业,2013年的碳排放强度为1.94t CO2/t粗钢,高出2013年国际钢铁协会公布的指标(1.8t CO2/t粗钢)14%,2015年,随着余热余压及高炉煤气发电项目投产使用,碳排放强度为1.84t CO2/t粗钢,较2013年降低了5.15%;某水泥生产企业,通过申请低碳基金,建造的水泥窑协同处置5万t/a危险废物和400t/d生活垃圾项目,可以减少CO2排放量67142t/a;某造纸企业的用能系统技改项目为低碳基金扶持项目,项目综合节能2515.9tce,碳减排为5729t CO2/a;某炭黑生产企业采用自有烟气净化技术,将生产线富余尾气净化处理后作为生产线的燃料,年节约燃料焦油2625吨,年节约费用支出526万元,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仍有较大减排空间。根据调研结果、碳核查数据、节能减排潜力分析,对其利益相关方的发展体系和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民营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

王茜[7](2018)在《卷烟企业节能减排潜力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工业部门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高达69%,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81%,是节能减排重点关注的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卷烟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虽有较大提高,但是目前企业面临着规模效益下降、设备产能过剩、优化空间减小和智能制造冲击等的四大挑战,实现“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将面临较大的压力。本文以卷烟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方法,从能源与环境效率测度方法、制丝工艺系统节能减排潜力评估方法、联合工房节能减排潜力评估方法以及节能减排策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开展了以下创新性工作:(1)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企业层面开展全要素能源与环境效率国际比较研究,对全球卷烟工业企业的能源与环境效率水平以及节能减排潜力进行了测度,揭示了国内卷烟企业与国外卷烟企业的效率水平差异以及国内外技术前沿面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卷烟企业能源与环境综合效率仅为0.473,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但呈逐渐缩小趋势;未来节能和减排潜力仍然较大分别为57.2%和68.1%,年均节能减排总量分别为346.6万MWh和203.3万吨CO2。中国卷烟企业在国内外技术前沿面水平下的能源利用和CO2排放综合效率分别相差14.1和25.5个百分点,技术前沿面的差距仍然较大但呈逐步缩小的趋势。(2)运用流程工业系统节能研究理念和方法,建立了卷烟制丝生产节能潜力分析模型,评估了制丝工段能耗和折合比变化对卷烟制丝生产综合能耗的影响以及节能减排潜力,并运用情景分析法,揭示了三家卷烟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工段能耗方面,叶片回潮工段和烘丝工段工艺的调整将会使单位烟丝能耗分别降低18%-47%、9%-36%;而在折合比方面,梗丝比例的降低会使单位烟丝能耗降低15%-33%。对于产量大且产品结构高的企业通过制丝工艺优化可以取得显着的节能减排效果,而对于产品结构相对较低的企业则通过产品结构提升可以取得显着的节能减排效果。(3)综合运用烟草行业绿色工房节能技术体系和建筑动态能耗模拟方法,建立了卷烟厂典型几何模型,对典型建筑以及各项节能技术措施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全面评估,并运用11家投入运行的绿色工房项目实测数据对模拟数据进行验证,揭示了卷烟企业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减排潜力和技术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典型卷烟厂在夏热冬暖地区和严寒A区节能潜力最高,而减排潜力与节能潜力在不同气候区表现有所差异,在严寒A区和严寒B区CO2减排潜力小于节能潜力,其他区域则相反。在所有气候区中降低照明功率密度和空调区域风量调节控制都是节能潜力最大的技术措施;而在不同气候区,能耗占比高的用能设备相关节能措施的节能潜力相对较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路径。(4)应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构建卷烟企业节能减排策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卷烟企业模型,对工艺和建筑12项节能减排策略进行综合评估,揭示了各项节能策略的优劣势和适用性,为卷烟企业综合评价和遴选先进适用节能减排策略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空调系统能效优化的综合评价结果最优,其次是叶片段工艺优化和照明系统能效优化;不同属性策略表现差异较大,高效利用四项节能策略在技术性能指标中优势明显,合理需求两项策略在经济效益指标中结果最优,工艺结构优化三项节能策略运行管理指标中表现突出,而节约电能比例大的空调系统能效优化在环境影响指标中排名第一。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工业建筑主要用能系统的节能策略仍是未来节能减排重点关注的对象,生产工艺系统节能策略适宜重点推广应用,管理类节能措施值得企业积极实践。

张新华[8](2018)在《中捷石化节能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空气质量、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环保压力的日益增大,节能环保的形势愈发严峻。就我国石化行业而言,节约能耗、降低资源,提升环保水平和资源利用率,已经成为降低经营成本的一项重要手段,关系着炼化的长远健康发展。本论文主要以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为研究背景,首先在充分了解国内外节能减排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节能管理和能耗的相关概念、核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归纳。其次利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以及能耗分析方法,对中捷石化节能管理制度、组织架构、生产环节的节能技术以及能耗状况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指出了企业在节能制度、管理,以及节能技术、降低降耗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炼化企业在节能管理、技术优化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目标企业管理实际,对其节能管理架构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提出了节能与计量无缝衔接,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职级,强化节能管理权力,成立节能增效中心的新观点,以及与这套管理架构配套的制度体系、节能战略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改善方案。同时针对原料投放、二次加工环节、公用介质有效利用方面,对节能技术优化、技改项目实施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措施,并在最后为节能目标的按质按量完成,制定了保障措施。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中捷石化的节能管理做进一步改善,针对突破该企业在原料投放、生产加工、公用工程方面存在的节能瓶颈,提出改进建议,并希望能够给类此规模和管理模式的炼化企业,在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方面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王少强[9](2018)在《JC金属镍冶炼企业能耗因素分析及综合能耗预测》文中研究指明金属镍冶炼企业既是重要的金属生产者,也是能源资源的消耗大户,能耗费用已经占到企业单项操作费用的大部分,选取恰当的方法来监测和控制能源消耗是目前新形势下节能减排的关键。本文以JC镍生产企业火法冶炼的含镍的物质流基本模型为基础,从物质流的基础概念入手,分析了金属镍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含镍的物质流在实际的企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物质流动状况;分析了含镍的物质在偏离基准物质流图的情况下会对企业造成能耗方面的影响;确定了影响综合能耗的指标。根据确定的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指标对镍的综合能耗影响的相对大小,按照指标与综合能耗的相关性大小排序、累积贡献率,并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指标为模型输入端单元,选取改进的BP神经网络作为综合能耗预测模型。本文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 BP神经网络的权重、阀值,弱化了 BP神经网络自身所带有的一些缺陷,使得BP神经网络自身的预测综合能耗的精度得以提高,有效预测金属镍企业综合能耗及其变化趋势。企业管理层可以参照模型预测的结果采取措施节能降耗。

张红霞,苏勤,陶玉国[10](2017)在《住宿业节能减碳研究进展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致力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施经济低碳转型的优势产业、先导产业和窗口产业,而住宿业则在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必要性、障碍因素和对策措施3个方面梳理了住宿业节能减碳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住宿业能耗和碳排放核算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综述发现:国外相关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住宿业能耗与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体系还有待深入探讨;国内对于住宿业节能减碳的必要性、能耗与碳排放核算等也有一些尝试研究,但总体仍相对滞后,缺乏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后续研究应在借鉴国际相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紧扣中国住宿业实情,通过加强对非星级住宿企业的分析以全面把握研究对象,确立能耗和碳排放核算框架、完善核算方法体系,通过分阶段、分类型、分区域核算与分析进一步拓展住宿业节能减碳的研究内容。

二、企业能耗、费用分析及节能潜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能耗、费用分析及节能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及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
        1.3.1 国外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
        1.3.2 国内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徐州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环境及竞争战略分析
    2.1 徐州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竞争主体分类
    2.2 基于PEST理论的环境分析
        2.2.1 PEST分析模型理论
        2.2.2 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环境分析
    2.3 基于PEST-SWOT组合模型的竞争战略分析
        2.3.1 SWOT分析法
        2.3.2 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竞争战略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徐州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重点业务及盈利研究
    3.1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分类及发展趋势
        3.1.1 能源生产类业务内容及发展趋势
        3.1.2 能源输配类业务内容及发展趋势
        3.1.3 能源消费类业务内容及发展趋势
        3.1.4 能源储存类业务内容及发展趋势
        3.1.5 增值服务类业务内容及发展趋势
    3.2 基于盈利模式五要素的徐州经开区IES重点业务分析
        3.2.1 盈利模式五要素理论
        3.2.2 徐州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重点业务盈利模式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徐州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潜在客户识别及市场开拓研究
    4.1 基于数据空间的潜在客户识别框架构建
    4.2 潜在客户识别有效特征集构建
    4.3 集成学习算法理论及交叉验证
        4.3.1 机器学习之集成学习
        4.3.2 Bagging集成学习算法
        4.3.3 Boosting集成学习算法
        4.3.4 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
        4.3.5 交叉验证数据集划分
    4.4 基于交叉验证的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设计
        4.4.1 LSSVM基学习器
        4.4.2 C4.5决策树基学习器
        4.4.3 GBDT基学习器
        4.4.4 Logistic回归元学习器
        4.4.5 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设计
    4.5 潜在客户识别算法训练与误差分析
        4.5.1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4.5.2 误差分析指标设计
        4.5.3 集成算法误差测试
    4.6 基于潜在客户识别的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徐州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重点客户评价及市场开拓研究
    5.1 重点客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选取
        5.1.3 指标体系构建
    5.2 基于AHP-CRITIC模型的评价指标组合赋权
        5.2.1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5.2.2 基于AHP的指标主观赋权
        5.2.3 基于CRITIC法的指标客观赋权
        5.2.4 基于AHP-CRITIC的指标组合赋权
    5.3 基于AHP-CRITIC-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
    5.4 重点客户综合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5.4.1 定性指标评分标准
        5.4.2 评价指标数据预处理
        5.4.3 评价指标组合赋权
        5.4.4 重点用户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5 基于重点客户评价的经开区IES市场开拓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徐州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商业运营管理研究
    6.1 徐州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分析
        6.1.1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
        6.1.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
        6.1.3 工程总承包模式(EPC)
    6.2 徐州经开区综合能源服务重点客户运营策略
        6.2.1 工业企业运营策略
        6.2.2 公共建筑运营策略
        6.2.3 新建产业园运营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出口企业拥有更低的能耗强度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机理与研究假说
三、实证模型、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设计
    (三)重要变量的定义与测算
        1.核心变量
        2.协变量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匹配效果检验
    (二)匹配平衡性检验
    (三)企业出口、政府补贴与能耗强度
        1.企业出口与能耗强度的PSM检验结果
        2.企业出口、政府补贴与能耗强度的PSM检验结果
    (四)基于协调中介效应模型的影响机制检验
    (五)竞争性政府补贴、企业出口与能耗强度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3)基于模糊物元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节能评价方法
        1.2.2 节能评价指标
        1.2.3 节能减排措施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模糊物元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方法
    2.1 化工企业的主要特点
    2.2 基于模糊物元方法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方法
        2.2.1 模糊物元模型
        2.2.2 从优隶属度模糊物元
        2.2.3 节能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2.4 贴近度模糊物元
    2.3 化工企业节能评价实施步骤
    2.4 小结
第3章 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
    3.1 化工企业节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3.1.1 化工企业能源利用特点
        3.1.2 化工企业节能主要影响因素
    3.2 节能评价指标确定原则和依据
        3.2.1 节能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3.2.2 节能评价指标确定依据
    3.3 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
        3.3.1 技术层面节能评价指标
        3.3.2 经济层面节能评价指标
        3.3.3 管理层面节能评价指标
        3.3.4 社会效益层面节能评价指标
        3.3.5 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
    3.4 小结
第4章 化工企业节能评价实例分析
    4.1 实例概况
    4.2 企业节能评价
        4.2.1 技术层面节能评价
        4.2.2 经济层面节能评价
        4.2.3 管理层面节能评价
        4.2.4 社会效益层面节能评价
        4.2.5 企业节能评价
    4.3 评价结果分析
        4.3.1 技术层面评价结果分析
        4.3.2 经济层面评价结果分析
        4.3.3 管理层面评价结果分析
        4.3.4 社会效益层面评价结果分析
        4.3.5 企业节能分析
        4.3.6 节能评价方法的验证
    4.4 小结
第5章 化工企业节能管理体系
    5.1 化工企业高能耗原因分析
    5.2 化工企业节能管理体系
        5.2.1 节能管理体系框架
        5.2.2 节能管理体系内容
    5.3 化工企业节能措施和途径
        5.3.1 技术层面节能措施和途径
        5.3.2 经济层面节能措施和途径
        5.3.3 管理层面措施和途径
        5.3.4 社会效益方面的节能技术措施
        5.3.5 节能措施与途径与节能评价指标的对应关系
        5.3.6 节能评价实例的节能技术措施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4)冶金系统能源调控与流程配置优化的节能增效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3.2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钢产量及主要钢铁生产流程
        2.1.1 钢产量及消费量
        2.1.2 钢铁生产流程及能耗
    2.2 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和主要指标
        2.2.1 整体能耗指标
        2.2.2 工序能耗指标
    2.3 能耗影响因素及节能潜力研究进展
        2.3.1 主要能耗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3.2 节能潜力分析研究进展
    2.4 基于分时电价的工业生产电力负荷控制
        2.4.1 工业生产中的电力负荷控制
        2.4.2 负荷波动对调峰机组能耗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典型钢铁生产能耗影响因素及约束关系
    3.1 原材料中废钢比对生产能耗的约束
        3.1.1 钢铁生产废钢比
        3.1.2 废钢比对电炉钢比例的约束
    3.2 生产规模对工序能耗和整体能耗的约束
    3.3 能源结构对能源工业转换效率的约束
        3.3.1 能源结构的差异
        3.3.2 天然气与煤炭的工业转换效率差异
        3.3.3 电力参数对能耗的影响
    3.4 节能技术对工序能耗的影响
        3.4.1 烧结、球团工序主要生产节能技术对工序能耗的影响
        3.4.2 焦化工序主要生产节能技术对工序能耗的影响
        3.4.3 高炉工序主要生产节能技术对工序能耗的影响
        3.4.4 转炉工序主要生产节能技术对工序能耗的影响
        3.4.5 电炉工序主要节能技术对工序能耗的影响
        3.4.6 铸造工序主要节能技术对工序能耗的影响
        3.4.7 轧制工序主要节能技术对工序能耗的影响
        3.4.8 综合性节能措施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废钢比差异的钢铁生产系统能源效率分析
    4.1 吨钢可比能耗指标局限性分析
        4.1.1 吨钢可比能耗计算方法
        4.1.2 工序能耗对吨钢可比能耗的影响
        4.1.3 废钢比对吨钢可比能耗的影响
        4.1.4 吨钢可比能耗指标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4.2 吨钢定比能耗指标的提出
        4.2.1 吨钢定比能耗计算方法
        4.2.2 基于物料平衡的废钢比与铁钢比的匹配关系
        4.2.3 废钢比与炼钢系统能耗的匹配关系
    4.3 重点钢铁企业生产能源强度变化原因分析
        4.3.1 主要工序生产和能耗参数
        4.3.2 各生产系统能耗变化
        4.3.3 废钢比对炼铁系统能耗影响
        4.3.4 两类能耗计算方法下能耗水平变化原因
    4.4 中国、日本钢铁企业能源强度比较分析
        4.4.1 生产与能耗情况比较
        4.4.2 发电煤耗法下能耗水平差距原因
        4.4.3 发电煤耗对吨钢能耗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钢铁生产中的电力负荷控制和节能潜力分析
    5.1 钢铁企业电力平衡情况
    5.2 相关工序、发电方式和煤气种类的选择
        5.2.1 生产工序运行特点及电力负荷
        5.2.2 自备电厂煤气发电方式
        5.2.3 副产品煤气资源相关参数
    5.3 两类调峰机组运行模型
        5.3.1 “低负荷”模式调峰机组运行模型
        5.3.2 “两班制”模式调峰机组运行模型
        5.3.3 调峰机组运行能耗及排放参数
    5.4 生产工序电力负荷控制效果分析
        5.4.1 炼钢系统内废钢与热铁水的平衡关系
        5.4.2 企业耗电量、自发电量和电炉运行参数的变化
        5.4.3 电力负荷变化及经济效益分析
        5.4.4 调峰机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5.5 发电煤气“储能调峰”利用模式效果分析
        5.5.1 不同时段自备电厂发电煤气量
        5.5.2 案例企业效果分析
        5.5.3 自备电厂各时段自发电量变化
        5.5.4 调峰机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多因素影响下钢铁生产节能潜力分析
    6.1 相关参数匹配
        6.1.1 废钢比和电炉钢比匹配关系
        6.1.2 产业结构参数设定
        6.1.3 工序及流程能耗参数
        6.1.4 天然气替代煤炭节能效率
    6.2 多因素耦合钢铁生产能源强度计算模型
        6.2.1 辅助系统能耗占比κ
        6.2.2 非主工序能耗占比λ
        6.2.3 基于工序能耗与流程能耗的两类计算模型
        6.2.4 模型未知参数确定
        6.2.5 模型准确性验证
    6.3 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分析
        6.3.1 基于最低生产能耗的钢铁生产情况求解
        6.3.2 基于最低生产能耗的钢铁企业能耗求解
        6.3.3 电热当量法下单影响因素节能潜力研究
        6.3.4 电热当量法下钢铁工业节能潜力分析
        6.3.5 发电煤耗法下钢铁工业节能潜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X集团DCT变速箱工厂能源消耗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制造业能源消耗相关研究进展
        1.2.2 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现状
        1.2.3 制造业能耗设备能源消耗过程控制技术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能源效率的定义
    2.2 机械制造加工车间能源消耗管理概述
    2.3 机械制造加工车间设备能耗管理
    2.4 机械制造加工车间能耗设备ABC分类技术
        2.4.1 ABC分类法简介
        2.4.2 ABC分类法的基本原理
        2.4.3 ABC分类法实施步骤
    2.5 机械制造加工车间能源消耗控制技术
        2.5.1 设备能源消耗过程控制管理
        2.5.2 设备能源消耗控制管理的基本步骤
第3章 X集团现状分析
    3.1 X集团概况
    3.2 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现状
    3.3 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问题分析
        3.3.1 管理体系不完善
        3.3.2 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
        3.3.3 缺乏能耗监测系统,无法对各设备能耗数据实时监测
第4章 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制度体系构建
    4.1 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4.1.2 一致性和完整性原则
        4.1.3 开放性和扩展性原则
        4.1.4 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
        4.1.5 协作性和独立性原则
        4.1.6 经济性和时效性原则
    4.2 成立X集团节能管理委员会
    4.3 完善X集团节能管理工作制度
        4.3.1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节能管理责任制
        4.3.2 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定期制作能源利用状况报表
        4.3.3 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
        4.3.4 建立节能奖惩机制
        4.3.5 加强节能宣传与培训
第5章 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技术体系构建
    5.1 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监测技术体系
        5.1.1 系统整体逻辑图
        5.1.2 系统功能模块
        5.1.3 系统总体架构
        5.1.4 系统部署方案
        5.1.5 能耗监测系统的优点
    5.2 X集团能源消耗管理控制体系构建
        5.2.1 设备能源消耗过程控制管理
        5.2.2 设备能源消耗控制管理的基本步骤
    5.3 X集团DCT变速箱工厂能源消耗管理技术体系实证分析
        5.3.1 重点设备能耗控制技术体系实证分析
        5.3.2 能源消耗管理控制体系实证分析
        5.3.3 能源消耗管理改善方案及实施效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中国民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企业发展现状
    2.1 国外企业发展现状
        2.1.1 英国
        2.1.2 美国
        2.1.3 日本
    2.2 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2.2.1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2.2.2 民营企业低碳技术发展现状
        2.2.3 民营企业低碳发展政策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民营企业节能减排问题的调查分析
    3.1 调研过程
        3.1.1 调研企业的选取
        3.1.2 调研流程
        3.1.3 现场调研
    3.2 调研结果的分析
        3.2.1 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缺失
        3.2.2 资金障碍
        3.2.3 认识障碍
        3.2.4 技术和人才障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碳基金对民营企业节能减排作用的案例研究
    4.1 某钢铁生产企业的能耗及碳排放量调查研究
        4.1.1 调研企业概况及核算边界
        4.1.2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
        4.1.3 排放源识别
        4.1.4 企业2013—2016年活动水平数据
        4.1.5 企业2013—2016年排放量的核查
        4.1.6 数据分析
        4.1.7 低碳基金对企业的作用
    4.2 某水泥生产企业的能耗及碳排放量调查研究
        4.2.1 调研企业概况及核算边界
        4.2.2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
        4.2.3 排放源识别
        4.2.4 企业2013—2015年活动水平数据
        4.2.5 企业2013—2015年排放量的核查
        4.2.6 数据分析
        4.2.7 低碳基金对企业节能减排潜力的分析
    4.3 某造纸生产企业的能耗及碳排放量调查研究
        4.3.1 调研企业概况及核算边界
        4.3.2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
        4.3.3 排放源识别
        4.3.4 企业2013—2015年活动水平数据
        4.3.5 企业2013—2015年排放量的核查
        4.3.6 数据分析
        4.3.7 低碳基金对企业节能减排潜力的分析
    4.4 某炭黑生产企业的能耗及碳排放量调查研究
        4.4.1 调研企业概况
        4.4.2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
        4.4.3 排放源识别
        4.4.4 企业2014—2017年活动水平数据
        4.4.5 企业2014—2017年排放量的核查
        4.4.6 数据分析
        4.4.7 低碳基金对企业节能减排潜力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民营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
    5.1 中央政府
        5.1.1 修正政策调控效果
        5.1.2 简化节能减排专项投资管理程序
        5.1.3 制定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
        5.1.4 对民营企业实行环境税返还机制
        5.1.5 完善节能减排评估体系和碳市场机制
        5.1.6 鼓励民营企业自愿减排
    5.2 地方政府
        5.2.1 加强社会服务
        5.2.3 扶持本土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
    5.3 产业园区
        5.3.1 构建资源循环体系
        5.3.2 延长产业链实现规模效益
    5.4 企业职工
        5.4.1 接受定期培训教育和考核
        5.4.2 以节能引导企业参与低碳转型
    5.5 低碳基金
        5.5.1 建立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研发基金
        5.5.2 提升中介机构参与积极性
        5.5.3 减免税收鼓励企业节能减排
        5.5.4 加强与国际碳基金的合作
    5.6 非政府组织(NGO)
        5.6.1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健全管理体制
        5.6.2 拓宽筹集资金渠道强化组织建设
        5.6.3 开展倡导低碳活动推动公众参与
        5.6.4 积极融入国际舞台增强社会地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卷烟企业节能减排潜力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1.1.2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与环境问题
        1.1.3 烟草行业面临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1.2 文献综述
        1.2.1 工业领域能源效率研究文献计量
        1.2.2 工业领域能源效率研究热点
        1.2.3 国内外烟草行业能源效率研究现状
        1.2.4 主要启示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 研究框架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卷烟企业能源与环境效率测度方法研究
    2.1 引言
        2.1.1 能源与环境效率概念
        2.1.2 中国能源与环境压力
        2.1.3 卷烟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形势
    2.2 工业部门能源与环境效率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工业能源效率的研究
        2.2.2 烟草行业生产效率的研究
    2.3 基于RAM-DEA模型的卷烟企业能源与环境效率测算
        2.3.1 基于CRS-RAM模型的能源与环境综合效率测算
        2.3.2 基于VRS-RAM模型的能源与环境纯技术效率测算
        2.3.3 卷烟企业能源与环境规模效率测算
        2.3.4 卷烟企业的节能和减排潜力测算
    2.4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2.4.1 样本选取
        2.4.2 变量选择
        2.4.3 数据来源
    2.5 结果讨论与分析
        2.5.1 卷烟企业能源与环境效率分析
        2.5.2 卷烟企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2.5.3 国内卷烟企业在不同技术水平下的对比分析
    2.6 主要结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卷烟企业工艺系统节能减排潜力评估方法研究
    3.1 引言
        3.1.1 卷烟企业生产特点及能耗构成
        3.1.2 工业领域系统节能主要研究方法
    3.2 卷烟制丝生产能耗分析
        3.2.1 卷烟制丝生产流程
        3.2.2 制丝生产能耗分析
    3.3 基于e-p方法的制丝生产能耗分析模型
        3.3.1 工段能耗
        3.3.2 折合比
        3.3.3 单位烟丝生产能耗
        3.3.4 制丝生产节能潜力分析模型
        3.3.5 CO_2排放的测算方法
    3.4 卷烟企业基本情况及相关数据
        3.4.1 三家卷烟企业制丝工艺设备配置情况
        3.4.2 工段能耗及折合比相关数据
    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1 工段优化对单位烟丝生产能耗影响分析
        3.5.2 折合比优化对单位烟丝生产能耗影响分析
        3.5.3 制丝工艺优化节能减排潜力情景分析
        3.5.4 产品结构提升节能减排潜力情景分析
    3.6 主要结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卷烟企业建筑节能减排潜力评估方法研究
    4.1 引言
        4.1.1 建筑节能研究综述
        4.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4.2 绿色工房节能技术体系
        4.2.1 合理需求
        4.2.2 高效利用
        4.2.3 替代能源
    4.3 基于DOE-2的建筑动态能耗计算模型
        4.3.1 建筑动态能耗计算模型的理论方法
        4.3.2 建筑动态能耗模拟研究方法
        4.3.3 节能潜力分析技术路线
    4.4 卷烟企业建筑模型及参数设置
        4.4.1 典型卷烟厂建筑几何模型
        4.4.2 气候区域及城市选择
        4.4.3 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4.5 结果讨论与分析
        4.5.1 卷烟企业建筑能耗特点
        4.5.2 卷烟企业典型模型节能潜力分析
        4.5.3 节能技术措施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4.5.4 实测数据节能效果验证
    4.6 主要结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卷烟企业节能减排策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5.1 引言
        5.1.1 卷烟企业节能减排面临四大挑战
        5.1.2 节能减排策略综合评价研究概况
    5.2 节能减排策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初选
        5.2.2 指标定义及测算方法
        5.2.3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3.1 构建因素集
        5.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3 指标值规范化处理
        5.3.4 模糊综合评价
    5.4 实例研究
        5.4.1 典型卷烟企业及评价策略遴选
        5.4.2 卷烟企业节能减排策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4.3 节能减排策略模糊综合评价
    5.5 结果分析及讨论
        5.5.1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5.5.2 二级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5.5.3 一级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5.5.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6 主要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捷石化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目标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节能概念
    2.2 节能相关原理
    2.3 管理理论
        2.3.1 扁平式管理
        2.3.2 行政组织理论
    2.4 能耗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4.1 能耗的定义
        2.4.2 能耗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中捷石化节能现状分析
    3.1 节能管理现状分析
        3.1.1 节能管理制度
        3.1.2 管理组织架构
        3.1.3 管理流程
        3.1.4 管理人员现状
    3.2 节能技术与能耗现状分析
        3.2.1 主体装置技术现状
        3.2.2 辅助生产系统技术现状
        3.2.3 能耗现状及分析
        3.2.3.1 总体能耗现状
        3.2.3.2 综合能耗整体变动趋势分析
        3.2.3.3 综合能耗各年变动趋势分析及测算
第四章 中捷石化节能潜力及问题分析
    4.1 节能潜力分析
    4.2 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
    4.3 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对中捷石化节能优化的研究
    5.1 国内外节能优化先进经验对中捷石化的借鉴意义
    5.2 重新优化设计中捷石化节能管理模式
        5.2.1 对节能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
        5.2.2 对节能管理组织机构的优化设计
        5.2.3 对节能管理流程的优化设计
        5.2.4 完善节能管理制度
        5.2.5 建立节能战略规划
        5.2.6 建立公司大学,培养高素质的节能管理人才
    5.3 对节能技术进一步优化的对策
        5.3.1 优化原油管控,保证原油性质稳定
        5.3.2 科学组织生产,降低能源消耗
        5.3.3 完善计量,奠定优化节能的基础
        5.3.4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5.3.5 提高公用介质利用率,降低能耗
    5.4 促进节能目标完成的保障措施
        5.4.1 加强节能培训和节能宣传
        5.4.2 完善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力度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致谢

(9)JC金属镍冶炼企业能耗因素分析及综合能耗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镍的生产流程分析及能耗因素确定
    2.1 镍的冶炼方法及流程
    2.2 金属镍冶炼企业能耗特点及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
    2.3 基于物质流分析对能耗因素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对能耗因素分析
    3.1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能耗因素分析
    3.2 基于变异系数法对能耗因素分析
    3.3 组合法对能耗因素分析
    3.4 对策与措施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综合能耗预测模型建立
    4.1 BP神经网络综合能耗基本模型建立
    4.2 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综合能耗预测模型建立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对JC冶炼企业综合能耗预测的实例验证
    5.1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5.2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5.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10)住宿业节能减碳研究进展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住宿业节能减碳的研究内容
    2.1 住宿业节能减碳的必要性
    2.2 住宿业节能减碳的障碍因素
        2.2.1 政府及相关机构方面
        2.2.2 住宿行业方面
        2.2.3 消费者方面
    2.3 住宿业节能减碳的对策
        2.3.1 政府多举措推动住宿业的节能减碳发展
        2.3.2 住宿企业经营者提高意识, 多举措践行节能减碳
        2.3.3宾客积极转变消费观念, 实践节能低碳的消费行为
3 住宿业节能减碳研究的方法
    3.1 住宿业能耗核算
    3.2 住宿业碳排放核算
4 结论与展望

四、企业能耗、费用分析及节能潜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及运营研究[D]. 程晨.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出口企业拥有更低的能耗强度吗?[J]. 王斌,康志勇,刘馨.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21(02)
  • [3]基于模糊物元的化工企业节能评价方法研究[D]. 赵忠山. 山东大学, 2020(04)
  • [4]冶金系统能源调控与流程配置优化的节能增效潜力研究[D]. 何坤.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5]X集团DCT变速箱工厂能源消耗管理研究[D]. 邹劲. 南昌大学, 2019(02)
  • [6]中国民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研究[D]. 张姗姗.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7]卷烟企业节能减排潜力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王茜.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8]中捷石化节能优化研究[D]. 张新华.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JC金属镍冶炼企业能耗因素分析及综合能耗预测[D]. 王少强.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10]住宿业节能减碳研究进展及启示[J]. 张红霞,苏勤,陶玉国.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6)

标签:;  ;  ;  ;  ;  

企业能耗、成本分析及节能潜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