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索洛芬片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洛索洛芬片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一、洛索洛芬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毛宇成[1](2020)在《洛索洛芬钠的合成工艺研究与杂质研究》文中提出

曹乐天[2](2020)在《鼠隐孢子虫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变化及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指出鼠隐孢子虫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隐孢子虫物种,是1907年由Tyzzer在实验室小鼠的胃腺中发现的一种寄生虫,一直以来人们对其不甚了解。分子技术的出现后,在人类中鉴定出几个隐孢子虫物种,其中就包括鼠隐孢子虫。鼠隐孢子虫生活史和其他隐孢子虫种相似,但鼠隐孢子虫的感染部位是胃腺细胞而不是肠黏膜上皮细胞。隐孢子虫基因组分析发现有细菌基因迁移到虫体基因组中,细菌和隐孢子虫的共生,会造成肠道菌群发生变化和机体代谢物的变化,研究其感染肠道菌群和感染代谢组为发现特异的诊断标识和虫体代谢通路的变化提供研究基础。因此,研究鼠隐孢子虫的致病机理和对机体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鼠隐孢子虫感染前后及不同时期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方法检测鼠隐孢子虫感染前后不同时期小鼠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然后分析出鼠隐孢子虫感染小鼠后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探究肠道菌群与鼠隐孢子虫感染调节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原虫感染宿主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的研究提供参考。首先对骆驼源隐孢子虫种类进行鉴定,鉴定为鼠隐孢子虫。使用骆驼源鼠隐孢子虫进行BALB/c小鼠感染,通过OPG计数、病理切片观察和组织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感染鼠隐孢子虫后小鼠的生物学变化。观察从骆驼粪便中纯化的鼠隐孢子虫卵囊,发现卵囊是椭圆形的,内部含有残体和子孢子。卵囊长宽分别为7.49±0.13 × 5.65±0.10μm,卵囊指数为1.32。感染小鼠后潜伏期为7-8d,高峰期为15-16dpi,显露期19-21d。感染后OPG的整体趋势都是从第一次在粪便中发现卵囊后逐渐上升,达到高峰期后又逐渐下降,直至显露期结束。病理切片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鼠隐孢子虫的寄生部位为胃腺部,同时能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本研究验证了鼠隐孢子虫感染小鼠的部位,并发现了使用不同数量鼠隐孢子虫卵囊感染BALB/c小鼠的排卵囊规律,研究了鼠隐孢子虫感染BALB/c小鼠的寄生虫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我们使用鼠隐孢子虫感染BALB/C小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隐孢子虫感染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发现感染鼠隐孢子虫会影响小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感染组小鼠脱硫弧菌科和毛螺菌科的相对丰度会显着升高,而螺杆菌科和S24-7科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属水平上螺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在高峰期时感染组的肠道菌群丰度显着升高;感染组前期的物种组成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而到显露期后期物种组成与对照组趋于一致。脱硫弧菌科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具有很强的炎症诱导能力,还原硫酸盐产生H2S,阻碍结肠细胞的丁酸盐氧化途径,引发慢性炎症和细胞凋亡。毛螺菌科细菌能参与丁酸盐的产生,丁酸盐可以作为肠黏膜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剂,具有抗炎的潜在功能。拟杆菌门S24-7菌科在小鼠肠道菌群中广泛存在,当治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缓解后丰度会提高。螺杆菌科和螺杆菌属的细菌主要引起胃肠道疾病,一些胃内螺杆菌主要定植于胃小凹深部和胃黏膜,与鼠隐孢子虫的寄生部位重叠。鼠隐孢子虫感染会导致脱硫弧菌科细菌丰度上升,引起肠道炎症;导致毛螺菌科细菌丰度增加,参与抗炎,炎症缓解使S24-7科细菌丰度增加;寄生部位的重叠导致螺杆菌属细菌丰度下降。我们发现鼠隐孢子虫感染会改变小鼠的肠道菌群,但具体的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对感染鼠隐孢子虫的小鼠粪便代谢物进行研究,探究鼠隐孢子虫感染对小鼠机体代谢物的影响。使用QC样品进行质量控制,基于基峰离子流图重叠分析显示样品检测过程状态良好,PCA分析发现QC样品重复性好,Ratio大于95%,说明数据质量合格。在pos和neg模式下分别鉴定出了7507和2262个化合物,能够识别的分别为3964和1176个,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代谢物分类和功能注释,发现代谢物主要为具有生物作用的化合物、脂肪和植物化学化合物三类,新陈代谢、有机系统均是最主要的两大类代谢通路。主成分分析显示感染后每个时间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样品都比较分散,说明主成分有较大差异。对差异代谢物分析显示鼠隐孢子虫感染会引起机体内代谢产物的显着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代谢产物趋于正常水平,差异代谢物聚类分析证明了这个发现。通过差异代谢通路的富集分析我们找到了一些差异代谢通路,每个时间点的主要通过差异代谢通路都不一样。对比对照组和试验组,7dpi时主要差异代谢通路有代谢途径、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嘧啶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14dpi时,主要差异代谢通路有代谢途径、胆汁分泌、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等。21dpi时,主要差异代谢通路有代谢途径、蛋白质消化吸收、色氨酸代谢等。28dpi时,主要差异代谢通路昼夜节律、多巴胺能神经突触、鞘脂类信号通路、细胞铁死亡、β-丙氨酸代谢、嘧啶代谢等。并且同样的随着时间增长,差异代谢通路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鼠隐孢子虫感染会对代谢通路造成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迟,这种影响逐渐减小。通过代谢组学的分析找到了感染鼠隐孢子虫前后小鼠机体内的差异代谢产物和差异代谢通路,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这为更好的研究隐孢子虫感染对机体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

陈尧,谭志荣,周淦,王医成,李智,周宏灏[3](2011)在《洛索洛芬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洛索洛芬钠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洛索洛芬钠60m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6和AUC0~∞(均数±标准差)分别为:(5 221.3±1 726.1)和(5 309.0±1 946.1)ng.mL-1,(0.61±0.26)和(0.69±0.30)h,(9 507.2±4 062.0)和(9 380.5±3 765.3)ng.h.mL-1,(10 580.8±4 385.6)和(10 552.4±3 852.8)ng.h.mL-1。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以AUC0~6作为评价依据)为106.7%(94.8%~120%)。结论经统计学分析,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洛索洛芬钠分散片与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洛索洛芬钠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王慧,赵亮,张国庆,张银娣,沈建平[4](2007)在《洛索洛芬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洛索洛芬浓度的LC/MS法,研究洛索洛芬胶囊的人体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洛索洛芬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60 mg后,用LC/MS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洛索洛芬在0.025 51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0.10、2.65、7.65μg/mL)的回收率分别为90.9%、97.6%和100.7%(n=5)。日内、日间RSD均<12%。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t1/2为:(1.54±0.15)和(1.58±0.17)h;cmax为(5.06±0.99)和(4.64±0.75)μg/mL;tmax为(0.38±0.15)和(0.50±0.17)h;AUC0→8为(7.17±1.20)和(6.94±1.05)μg.h.mL-1;AUC0→∞为(7.32±1.19)和(7.04±1.05)μ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84±15.64)%。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洛索洛芬的血药浓度及进行人体药动学研究。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张蓓蓓,张尊建,田媛,汪洋,李先霞[5](2006)在《洛索洛芬钠缓释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犬血浆中洛索洛芬钠浓度的LC-UV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其在犬体内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评价缓释试验片和普通参比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酮洛芬,酸化后经乙酸乙酯5 mL提取,进行LC-UV测定。给药方案采用双交叉设计。采用BAPP 2.2程序拟合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与普通片相比,缓释片的tmax、t1/2延长,cmax降低,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2±19.0)%。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缓释片与普通片的吸收程度生物等效,且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邱相君,胡国新,王建刚,代宗顺[6](2005)在《洛索洛芬钠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洛索洛芬钠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健康志愿者2 0名,用随机双交叉试验方法,单剂量(6 0mg)口服洛索洛芬钠的试验或参比制剂,洗净期为2wk ;分别于服药后10h内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洛索洛芬浓度。用3P97程序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单剂口服试验或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3.6 72±1.0 4 1)、(3.35 4±0 .6 93)mg·L-1;tmax分别为(0 .6 6 7±0 .16 7)、(0 .75 0±0 .183)h ;T1/2 分别为(1.4 4 3±0 .2 0 4 )、(1.5 82±0 .30 5 )h ;AUC0→10 分别为(8.5 15±1.84 5 )、(8.0 2 4±1.36 9)mg·h·L-1;AUC0→∞分别为(8.6 19±1.85 1)、(8.14 9±1.4 4 0 )mg·h·L-1。AUC0→∞、AUC0→10 、cmax的90 %置信区间分别为93.3%~115 .8%、99.2 %~114 .8%、10 2 .4 %~12 3.3% ;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 6 .5±16 .9) %。结论 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蒋凯,冯芳,田勇[7](2005)在《HPLC法测定国产洛索洛芬钠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洛索洛芬钠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 ,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国产洛索洛芬钠片的药代动力学 ,以进口洛索洛芬钠片作为参比制剂 ,计算两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判断两种制剂是否等效。方法 血浆样品加入内标后经三氯乙酸沉淀蛋白、涡旋、离心 ,吸取上清液进样。色谱柱为ShimadzuVP ODS(15 0mm× 4 . 6mmi d ,5 μmC18) ,流动相为 0 . 0 5mol·L 1磷酸二氢钾 甲醇 (2 7∶73) (v/v) ,紫外检测波长 2 30nm。测定了 2 0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两种洛索洛芬钠片 6 0mg后血药浓度 时间过程。结果 最低检测浓度 0 . 2 μg·ml 1,回收率大于 80 % ,日间和日内的变异系数小于 10 . 5 % ,线性范围为 0 . 2~12 . 0 μg·ml 1(r=0 9998) ,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国产洛索洛芬钠片 :t1/2 为 1. 39± 0 . 15h ,AUC0 . 6h10 . 71± 1 .4 5 μg·h·ml 1,Cmax7. 2 3± 1 .0 2 μg·ml 1,tmax0 4± 0 1h ;参比制剂t1/2 为 1. 4 1± 0 .15h ,AUC0. 6h10 .4 6± 1 .32 μg·h·ml 1,Cmax7 4 9± 1 .2 6 μg·ml 1,tmax0 .4± 0 .1h。结论 建立的HPLC法简单快速 ,定量可靠准确 ,适合于洛索洛芬钠临床研究。洛索洛芬钠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3 .2± 15 .1) %。经统计学分

李英,谢冬玲,周正,王高峰,高元勋[8](2004)在《双氯芬酸钠迟效制剂的药动学》文中提出目的 :以双氯芬酸钠普通肠溶片 (R)为对照 ,比较国产双氯芬酸钠迟效制剂 (T)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方法 :采用双交叉、自身对照的方法 ,将 2 4名受试者分为 2组 ,单剂量组分别口服T和R各 10 0mg ;多剂量组 ,每日分别口服T和R各10 0mg ,共 4d。结果 :单剂量组T和R的Cmax,Tmax,T1/2 ,MRT ,AUC0~τ分别为 (115 6±s 36 1)和(3910± 96 8) μg·L- 1,(3.0± 1.0 )和 (2 .3± 0 .5 )h ,(6 .6± 2 .3)和 (2 .9± 1.5 )h ,(12 .3± 2 .3)和 (4.4±1.0 )h ,(92 37± 994 )和 (874 5± 12 16 ) μg·h·L- 1,T的F为 (10 7± 12 ) %。多剂量口服T和R的Cav,FI分别为 (343± 4 6 ) μg·L- 1和 (333± 6 4) μg·L- 1,(2 5 4± 82 ) %和 (40 4± 97) %。结论 :2种制剂口服吸收相似 ,迟效制剂具有峰谷浓度差异小 ,血药浓度波动幅度小等缓释药动学特征。

范国荣,李珍,唐世新,杨瀚春,胡晋红[9](2003)在《洛索洛芬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新方法 ,测定洛索洛芬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 0 0mm×4 .0mmID ,5 μm) ,流动相组成为 pH2 .5 ,0 .0 2mol·L- 1磷酸二氢钠 乙腈 四氢呋喃 (6 6∶30∶4 ) ,检测波长 2 2 2nm。 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 6 0mg洛索洛芬片后 ,体内血药浓度采用 3P87程序统计矩方法处理。结果 :在确定的色谱分离条件下 ,血浆样品中洛索洛芬无杂质干扰 ,且峰面积与相应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人体药动学参数Tmax,Cmax,T1/2 ,MRT ,AUC0~∞分别为 (0 .6± 0 .3)h ,(3.9± 1.1)mg·L- 1,(2 .0±0 .4 )h ,(2 .0± 0 .3)h ,(7.1± 1.3)mg·h·L- 1。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 ,定量准确可靠 ,适用于洛索洛芬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二、洛索洛芬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索洛芬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鼠隐孢子虫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变化及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隐孢子虫和鼠隐孢子虫
        1.1 隐孢子虫
        1.1.1 种属
        1.1.2 形态大小和寄生部位
        1.1.3 生活史
        1.1.4 隐孢子虫的致病性
        1.2 鼠隐孢子虫简介
        1.2.1 鼠隐孢子虫
        1.2.2 鼠隐孢子虫流行病学
        1.2.3 鼠孢隐孢子虫分子鉴定
        1.2.4 鼠隐孢子虫的生物学分析
    2 小鼠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2.1 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因素
        2.1.1 饮食方面
        2.1.2 药物方面
        2.1.3 微生物及其分泌因子方面
        2.1.4 疾病方面
        2.1.5 寄生虫方面
        2.2 肠道菌群研究方法
        2.2.1. 传统的纯培养法
        2.2.2 ERIC-PCR分子杂交技术
        2.2.3. 基于16S rDNA的分子测序技术
        2.2.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2.2.5. 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
        2.3 16S rRNA测序技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应用
        2.4 肠道菌群对机体的益处
        2.4.1 益生菌对机体免疫的作用
        2.4.2 肠道菌群对机体健康的作用
    3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3.1 代谢组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3.1.1 核磁共振
        3.1.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3.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3.2 代谢组学试验的主要分析策略
        3.2.1 非靶向代谢组学
        3.2.2 靶向代谢组学
        3.3 小鼠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3.3.1 发病机制方面
        3.3.2 药物治疗方面
    4 展望
第二部分 鼠隐孢子虫感染小鼠的部分生物学特征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卵囊来源
        2.2 试验仪器和试剂
        2.2.1 仪器
        2.2.2 主要试剂和耗材
        2.3 方法
        2.3.1 纯化鼠隐孢子虫卵囊并感染小鼠
        2.3.2 OPG(Oocyst pergram)计数
        2.3.3 制作组织病理切片
        2.3.4 制作组织扫描电镜切片
    3 结果与分析
        3.1 鼠隐孢子纯化结果
        3.2 鼠隐孢子感染小鼠后OPG变化
        3.3 病理切片观察
        3.4 组织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
    4 结论与讨论
第三部分 鼠隐孢子虫感染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卵囊来源
        2.2 试验仪器和试剂
        2.2.1 仪器
        2.2.2 主要试剂耗材
        2.3 方法
        2.3.1 鼠隐孢子虫感染小鼠和粪便样品收集
        2.3.2 粪便DNA提取
        2.3.3 生物信息分析
        2.3.4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OTU累计曲线
        3.2 OTU Venn图
        3.3 OTU PLS-DA分析
        3.4 物种组成分析
        3.4.1 门水平物种相对丰度分析
        3.4.2 科水平物种相对丰度分析
        3.4.3 属水平物种相对丰度分析
        3.5 物种PCA分析
        3.6 多样性分析
        3.7 样品间物种组成聚类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第四部分 鼠隐孢子虫感染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卵囊来源
        2.2 试验仪器和试剂
        2.2.1 仪器
        2.2.2 主要试剂耗材
        2.3 方法
        2.3.1 鼠隐孢子虫感染小鼠和粪便样品收集
        2.3.2 样品处理和代谢物提取
        2.3.3 样品检测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质控
        3.1.1 QC样本的色谱图重叠
        3.1.2 所有样本的主成分分析(PCA)
        3.1.3 化合物数量和峰面积差异
        3.2 化合物检测结果和注释
        3.2.1 化合物的检测和鉴定情况
        3.2.2 代谢物的分类和功能注释
        3.3 统计分析及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3.3.1 主成分分析(PCA)
        3.3.2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结果
        3.3.3 代谢差异物分析
        3.4 差异代谢物分析
        3.4.1 差异代谢物的聚类分析
        3.4.2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和创新点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ABSTRACT

(3)洛索洛芬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
    2.1 检测条件
    2.2 血浆样品处理
    2.3 专属性考察
    2.4 线性范围
    2.5 提取回收率
    2.6 精密度和准确度
    2.7 稳定性考察
        2.7.1 样品进样室放置24
        2.7.2 融冻实验
        2.7.3 长期稳定性考察
    2.8 受试者及试验设计
    2.9 数据处理
3 讨论

(4)洛索洛芬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和试药
2 方法和结果
    2.1 液质联用条件
    2.2 受试者选择
    2.3 给药方案和血样采集
    2.4 溶液的配制
    2.5 系统适应性实验
    2.6 标准曲线的制备
    2.7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2.8 稳定性实验
    2.9 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2.9.1 药时曲线
        2.9.2 药动学参数
        2.9.3 生物等效性分析
3 讨 论

(5)洛索洛芬钠缓释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 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及测定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标准曲线及质控样品的制备
    2.2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2.3 动物实验方案
3 结 果
    3.1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评价与结果
    3.2 药代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
4 讨 论
    4.1 洛索洛芬钠在犬体内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4.2 血样处理方法的考察

(6)洛索洛芬钠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受试者选择
    1.3给药方法与样品采集
    1.4 血浆样品处理及血药浓度测定[5, 6]
    1.5 血浆标准曲线的制备和最低检测浓度
    1.6 方法学考察
    1.7统计学处理
    1.8生物等效性分析
2结果
3 讨论

(7)HPLC法测定国产洛索洛芬钠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1.1 材 料
        1.1.1 药品与试剂
        1.1.2 仪器
    1.2 洛索洛芬钠血浆样品测定方法
        1.2.1 色谱条件
        1.2.2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1.2.3 血浆中洛索洛芬钠标准曲线
        1.2.4 回收率测定
        1.2.5 精密度试验
    1.3 受试者的选择和实验方案
        1.3.1 受试者选择
        1.3.2 给药方案
        1.3.3 血样的采集
        1.3.4 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色谱行为
    2.2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2.3 药代动力学参数
    2.4 生物等效性
        2.4.1 相对生物利用度
        2.4.2 生物等效性考察
3 讨 论

(8)双氯芬酸钠迟效制剂的药动学(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药品与试剂
    仪器
    色谱条件
    方法学评价
        1 血浆样品预处理及测定方法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3 回收率与精密度
    试验方案
        1 受试对象
        2 单剂量试验
        3 多剂量试验
    数据处理
        1 单剂量给药
        2 多剂量给药
结果
讨论

(9)洛索洛芬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体内药物分析的方法学评价
    1 血浆样品预处理
    2 血浆标准曲线的制备
    3 回收率测定与精密度考察
结果
讨论

四、洛索洛芬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洛索洛芬钠的合成工艺研究与杂质研究[D]. 毛宇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
  • [2]鼠隐孢子虫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变化及代谢组学研究[D]. 曹乐天. 河南农业大学, 2020
  • [3]洛索洛芬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J]. 陈尧,谭志荣,周淦,王医成,李智,周宏灏. 中南药学, 2011(10)
  • [4]洛索洛芬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J]. 王慧,赵亮,张国庆,张银娣,沈建平.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7(03)
  • [5]洛索洛芬钠缓释片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 张蓓蓓,张尊建,田媛,汪洋,李先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6(04)
  • [6]洛索洛芬钠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J]. 邱相君,胡国新,王建刚,代宗顺.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5(02)
  • [7]HPLC法测定国产洛索洛芬钠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J]. 蒋凯,冯芳,田勇.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5(01)
  • [8]双氯芬酸钠迟效制剂的药动学[J]. 李英,谢冬玲,周正,王高峰,高元勋.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06)
  • [9]洛索洛芬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J]. 范国荣,李珍,唐世新,杨瀚春,胡晋红.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3(01)

标签:;  ;  ;  ;  ;  

洛索洛芬片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