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文艺

非理性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文艺

一、非理性主义美学与西方现代派文艺(论文文献综述)

裴幸子[1](2021)在《中国当代文学审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文学观念在二十世纪发生重要捩变。作为当代文学不容忽视的动向,审丑在理论、创作和批评领域均有突出表现。就目前审丑问题的现状来看,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系统,而关于文学审丑创作的批评言论则比较分散,审丑批评实践尚未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本文欲以中国当代文学审丑现象为论域,从观念论、实践论、价值论三个方面探究文学审丑创作及批评实践的得失,以期对丑学理论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做出反思和展望。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在观念论层面界定丑与审丑的概念,探究当代文学审丑思潮的成因。审丑现象的涌现使当代文学逐渐走出审美之域,走向文学审丑的新变。从“化丑为美”到“以丑为美”,显示了文学审丑观念的日臻成熟。第二章主要在实践论层面分析当代文学审丑创作及批评实践。首先,从自然丑、社会丑和精神丑三个方面归纳分析当代文学的审丑现象及其特征。其次,立足当代理论视角探究审丑批评话语,分析、总结审丑批评的三种代表性立场:以李建军、谢有顺、董小玉等为代表的审丑批判观,以南帆、孙绍振、王洪岳等为代表的审丑肯定观,以洪治纲、孙郁、潘道正等为代表的审丑中立观。第三章主要在价值论层面挖掘当代文学审丑实践在丰富丑学研究、补充审美批评、开拓感性思维等方面的感性学价值。同时,反思新世纪以来复杂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当代文学审丑的困局与出路。一方面,审丑创作不可避免地走向嗜丑、炫丑,另一方面,审丑批评自觉性的缺乏也使其无法有效引导文学审美观念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一困局,既需要批评家对审丑创作的自觉引导和规正,也需要作家和读者对文学审丑现象的冷静审视和辩证思考,共同建立起健康的审美趣味,使当代审丑文学在新世纪的浪潮中释放新的活力。结语主要基于丑学的未来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对当代文学审丑思潮作简要总结。审美或审丑都不能单独引导当代文学的发展,丑学的未来以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需要走向“合题”时代,即一种美丑皆审的和谐的文学审美观。

刘菲菲[2](2020)在《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兽变形故事,是早期人类文学题材的重要类型。它表现了原始初民奇特丰富的想象力,承载着初民对生命的态度和独特的思维模式,是西方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在原始初民生活的年代,人兽变形是一种转换仪式,他们在集体中举行这种仪式,以期能使人和动物达成某种程度的相通。随着原始宗教的影响,人类社会中出现了变形神话,而西方变形文学和变形神话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以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变形文学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对西方人兽变形文学横切面和纵切面进行比较研究后,尝试从比较研究、神话原型研究、主题研究、叙事学和身体美学等角度切入,重点讨论20世纪变形文学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以及方法等方面,主要是对西方变形文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做了简要梳理。通过了解学界对西方变形文学的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目的,也对论题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第一章:20世纪以前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探寻变形文学的成因,就要分析原始初民的思维特点,原始宗教中的变形仪式对变形神话的产生有直接影响,这些都是人兽变形文学的重要成因。而且,西方人兽变形文学在文学史的各个时期发展情况并不相同。古希腊罗马是变形文学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变形文学。中世纪时期,由于基督教的地位和神权的威压,变形文学到了凋敝时期,基督教认为变形是一种异教徒的迷信行为,并对希腊神话和奥维德《变形记》都采取打压的手段。在文艺复兴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变形文学再次在温室中孕育并生长。但在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时期,理性盛行的年代,变形文学和非理性一起再次凋敝。第二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复兴。在20世纪非理性主义崛起,以及现代作家们对世界和人类敏锐观察中,变形文学的回归势不可挡,带着浓烈的复古色彩,在很多主题方面都能让人感知到某种集体记忆。20世纪变形文学渲染了独特的现代色彩,“变形”成为一种现代的“仪式”,也是现代的“神话”。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人变甲虫就是一个现代神话故事,是20世纪西方变形文学的开端,对整个20世纪的变形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变”与“不变”。首先对各个时期的变形文学进行横切面的分析,发现20世纪的变形文学较之以前,在变形模式和特点、变形主题、叙事模式以及陌生化效果等方面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其次,在对各个时期的变形文学进行历时性分析后,可以发现,20世纪的变形文学也是和以前变形文学截然不同的,主要体现在变形过程、变形主题、叙事风格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第四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具有独特价值。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自身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审美方面来看,变形文学中人类身体的转化符合现代身体美学的特点,正是因为变形文学对身体的重视才使得这类文学具有时代色彩。此外,变形文学具有的动态美和生态美,反映了西方人的审美意识,以及整个西方在20世纪对美的新需要。从文化价值来看,它包含了20世纪西方人的生存困境、精神诉求和对人的出路的探求。结语部分是对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展望,它在20世纪并不是短暂的兴起,还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谢慧娟[3](2020)在《《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文中研究指明《东方杂志》作为中国近代刊行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期刊,存有大量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相关文本,但既往研究多从经济史、传播史、法律史、教育史、思想史等领域着手,文学方面相对薄弱,忽略了《东方杂志》中现代派戏剧的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对《东方杂志》1920年至1929年的理论文章、翻译剧本和原创剧作的详细解析,为《东方杂志》文学中的戏剧板块研究做出一些补充。首先,本文概览并梳理了《东方杂志》1920年代对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戏剧思潮进行理论介绍的文章。分析杂志对各流派特质、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与解读,并立足于《东方杂志》自身文化保守主义立场,探讨杂志在译介过程中对不同现代主义流派的取舍与主观倾向,肯定杂志在20世纪20年代延续了杜亚泉对物质文明的反思,并将这种反思与现代主义思想特征融为一体。其次,分析《东方杂志》中翻译剧本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征,探寻杂志近十年的翻译活动中对女性婚姻体验、信仰体系与个人存在等命题的讨论与答案,以及对现代主义各派艺术技巧的不懈输入。肯定《东方杂志》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关切与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着力表现人之主观情感间的合拍之处。最后,从《东方杂志》一贯的译介理念出发,研究《东方杂志》中原创剧作所受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的影响,以及从洪深的改译活动看特定时代下中国观众对现代派戏剧的审美心理与接受。从学术角度出发,寻求在同时期本土创作的主流为写实主义问题剧的环境背景下,《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相关文本的译介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侯欣雨[4](2020)在《“世纪末”非理性主义思潮对表现主义音乐的影响 ——以贝尔格歌剧《露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的音乐经历着剧烈变化,各种风格与流派接踵而至,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主义音乐作为其中的一个流派,其产生除了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音乐本体变化之外,还深受19世纪末以来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从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知识界普遍滋生出对现实不满和反叛的情绪,在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上也走向极端。由多种哲学流派共同汇聚而成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则是对一时期欧洲思想情绪与观念最好的折射,其基本特征是蔑视传统理性的一切,强调主观的感受。这一哲学思潮的影响甚为广泛,从19世纪末开始逐渐从哲学领域扩大到文学和艺术领域,这一时期表现主义音乐与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相得益彰,作曲家们的思想观念和作曲技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也均蔑视传统的一切,强调主观感受和人的内心生活。可以说表现主义音乐就是非理性主义思潮在艺术领域中的最好的呈现。本文从非理性主义这一历史哲学思潮的视角,通过对表现主义作曲家贝尔格成熟的十二音歌剧作品《露露》的脚本与音乐本体的分析,来论述该作品中的非理性主义特征,以及该特征下歌剧《露露》中蕴含的美学内涵。本文共分为绪论、三个章节及结语。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非理性主义的定义、背景及哲学观,讨论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下音乐从思想观念与音乐技法两个方面发生的转变,到表现主义作曲家手中变得更加明晰。第二章主要从内在表现与外在形式两方面集中分析了非理性主义特征在表现主义歌剧《露露》中的体现。在内在表现上主要分析了歌剧内容所表现的非理性的特征,而在外在形式上主要是对音乐结构特征的分析。第三章进一步探讨了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歌剧《露露》中所蕴含的美学内涵。

苏小敏[5](2019)在《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文中研究指明《文艺报》于1978年5月正式回归文坛。复刊后的《文艺报》不再只是“党的喉舌”,它顺应时代潮流兼具推动思想解放的任务,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在新时期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推动了文坛巨大动荡之后的“灾后重建”。但《文艺报》却在八十年代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冲击(尤其是“现代派”思潮),处于若不坚持现实主义走向形式技巧地探索,文学会被社会边缘化,而批判“现代派”又使得《文艺报》自身被文坛边缘化的两难处境。论文通过细读1978年至1983年的《文艺报》,充分挖掘《文艺报》在一个作家(刘心武)、一场风波(《苦恋》风波)和一个论争(“现代派”论争)背后对“新时期文学”转型的深层影响,考察它如何修复重创后的文学场,又是如何在“现代派”的冲击下,慢慢被“边缘化”的,以期从一个细小的层面来呈现新时期的文学状态。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以刘心武为中心,考察《文艺报》在“伤痕文学”论争中发挥的作用,研究《文艺报》通过支持“暴露”来进行文学场域的修复工作;第二章是从“苦恋风波”这一文学事件,去研究《文艺报》与文坛风气整顿的深层关联;第三章则以“现代派”思潮来审视《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思潮之间的关系,研究《文艺报》逐渐被新思潮边缘化复杂状态;第四章综合论述19781983年的《文艺报》对“新时期文学”转型的影响,《文艺报》初期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但在“现代派”的冲击下,《文艺报》及其所倡导的现实主义文学影响力渐弱。

邹军[6](2019)在《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文中提出本文以1980年代为社会历史语境,以“现代派”文艺论争为文化思想场域,以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锋为问题主线,以论战争鸣中不同观点理论批评文章为文本分析对象,对文艺论争中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地回顾与梳理,力求在尽可能还原文艺论争历史现场的基础上,展示改革开放新时期文艺观念变革中的矛盾冲突、新旧交替、范式转型与思想嬗变的复杂历史过程,进而阐扬新时期文艺观念转型变革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的文化思想语境,梳理了世界学术史上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论争,为研究对象的深入探讨找寻社会学和学术史的背景。本文以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锋为问题主线,分别从哲学基础、文艺本质、创作过程、作品构成、价值判断等五个维度,深入考察论争的问题实质。从文艺进化论的观点看,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文艺思潮或流派,在历史演进顺序中现代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发展与超越。从文艺创作方法或创作原则上看,二者并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别,甚至还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因为在文艺创作中,找寻一种恰当的方法并使其切合于历史时代精神的表达,以确保艺术审美创造最大限度地抵达自由之境,无疑是不同艺术思潮所致力于追求的理想目标。1980年代是一个革旧鼎新的时代,这一时代特质决定了它必然成为各种思想争鸣交锋的文化场域。社会转型变革促使因袭的传统架构松动瓦解,催生新观念生成发展,正是在这新旧交替的变革中,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保守与创新、个人与集体等诸多问题,都面临着重新的审视和讨论。1978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宣布取消“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口号,将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时代政治的转变为文化思想领域营造出了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于是,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发酵下,论争成为了这一时期各个学科提出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在文艺领域,改革开放西方现代主义作品再次被大量地译介进来。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现实主义曾成为主流正统的文艺创作方法,而现代主义则一直被定义为资产阶级的文艺,被视为洪水猛兽而招致不断的批判,以至于现代主义在中国一直处于销声匿迹的境况。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人们重新审视现代主义提供了自由争鸣的空间,因此,在“现代派”论争中如何看待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对峙与冲突,就成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想论争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焦点议题。“现代派”论争起始于1978年下半年,以外国文学研究学者为主体,展开了如何看待西方现代派的论争。在“现代派”论争中,关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孰是孰非、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孰主孰从等问题始终是焦点议题。《外国文学研究》于1979年第1期发表了柳鸣九的《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并率先开辟了“西方现代派文学讨论”专栏,从1980年第4期到1982年第1期,该专栏共发表相关讨论文章32篇。作为总结,徐迟发表了《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此文及其引发的论争将“现代派”讨论推向了一个高潮。1980年,戴厚英在《人啊,人》(1980年11月出版)后记中,明确地表达了对现实主义的不满和批判,提倡文艺创作向现代主义转型,由此引发一轮论战,耿庸等发文就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与戴厚英进行商榷和争辩。“现代派”论争的另一个高峰,是由高行健1981年出版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所引起的。该书出版后,冯骥才、李陀、刘心武围绕这本书展开了通信式讨论,在《上海文学》1982年第8期上发表以后,引起了与之相关的论争。此外,由朦胧诗及评价朦胧诗等相关问题的论争同样引发了如何看待“现代派”的问题。其中,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尤其是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引发了文艺界极为激烈的论争。1984年,“现代派”论争转向低潮,直到1988年,黄子平在《北京文学》第2期发表了《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一文,“现代派”论争又有所复苏,但重心转向了关于“现代派”之真伪的争辩上。为系统地回顾与梳理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本文以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锋为问题主线,分别从哲学基础、文艺本质、创作过程、作品构成、价值判断等五个维度,深入考察论争的问题实质。本文尝试从学术问题史的角度梳理中外文艺论争史上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问题,回顾“现代派”论争的文化思想语境,描述“现代派”论争的重要过程和主要观点。这是因为,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所涉及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只发生在中国的特殊现象,而是一个世界文艺史上的重要议题,因而对世界文艺史范围内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论争的梳理和考察,将为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提供重要的参照。论文第三章,任何一种文艺思潮或文艺观念都建立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本文以“唯物与唯心”为切入点,从文艺基础论视域介入研究对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1980年代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争辩的焦点之一。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西方现代唯心主义哲学,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哲学。在特定历史时代,“唯物主义”被想象为真理,而“唯心主义”却被视为谬论,在这种先在性偏见的影响之下,以“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现实主义同样被想象为天然正确,而以“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现代主义则被认为充满了谬误。第四章从哲学基础论视域深入到文艺本质论视域,以考察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文艺观念的差异是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产生矛盾的重要原因,现实主义认为文艺创作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而现代主义却认为文艺创作是对主观世界的表现。第五章以“理性与非理性”为题,从文艺本质论视域延伸到文艺创作论视域。究其根本,现实主义的创作心理以理性为主导,而理性恰恰又是现代主义最为不满也最欲挑战的思维方式,因此,如何看待文艺创作中的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自然成为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交锋的又一个焦点。本文第六章重点考察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关于文艺构成的不同理解。具体而言是从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来探讨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现实主义注重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认知传达,而现代主义却走向了语言和形式实验,这两种差异构成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论争的焦点之一。第七章从文艺价值论视域出发,即从对文艺作品的价值判断角度去考察二者的异同。现实主义创作希冀追寻意义呈现真理,而现代主义却认为这是一种虚妄和自欺,在后者看来,世界是荒谬的,意义是虚无的,而文学艺术的重要价值在于勇敢地直面和揭示世界的荒诞、意义的虚无、人性的灰暗和人生的惨淡,也可以说,现代主义是以“无意义”的方式来呈现“意义”的,由此可见,二者对文艺价值的理解和表达是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这便构成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矛盾与冲突的又一焦点。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看似某一历史阶段的某一文艺争鸣的议题之一,实则牵涉众多,并且二者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在论争中,大致出现了三种论调:一部分论者认为现代主义先进于现实主义并必将取代现实主义;另一部分论者却认为现实主义拥有坚固的创作和接受传统,是一种亘古常青的创作方法;还有一部分论者认为,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甚至还存在融合的可能,新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其它带有前缀和定语的现实主义都能佐证这一观点。作为社会转型变革的历史时期,1980年代的突出特点是,某些权力关系的必然松动与某些长久被忽视和压抑的话语得以复苏重建:前者如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后者如具有现代性和先锋性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在这些变革中,由于对话语权力的维护和争夺,本来是学术范围内的争鸣和争锋,却每每会演变成一种更为激进也更为片面的二元对立,这无疑成为1980年代文艺批评最为鲜明的文化症候之一。还有就是,当本文将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纳入世界文艺思想史的视域中进行参照性考察时发现,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观点,它既不是简单的融合,也不是单纯的对立,而是始终抱持着多元与自由的原则立场,这种观点认为:文艺创作最好的方法既不是现实主义也不是现代主义,或者,既可以是现实主义也可以是现代主义,以及它们的融合交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何种“主义”,而在于这种创作方法是否贴合实际表达、能否抵达创作的自由之境,如果它在“贴合”上和“抵达”上都做得好,那么,它自然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本文看来,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确为文学艺术所惯用,并在文学艺术史上创造出无数的经典,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主义自诞生以来,更为文学艺术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拓和创新。秉持这一总体立场,本文往返于当下与历史、现代与传统、理论与实践,探寻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从中辨析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获得更多的智慧和思想去客观、理性、公正地对待这两种至今仍然饱含张力和魅力的创作方法,以展示并阐扬新时期文艺观念转型变革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

陈飞龙[7](2016)在《秉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坚守社会主义精神高地——论贺敬之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中研究指明贺敬之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征程中肩负重要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使命,一直战斗在党的文艺战线上,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文艺作品。他早年的诗歌词彩如泣如诉、清新自然,中年诗歌的格调热情奔放、昂扬向上,晚年诗歌的诗风厚实凝重、豪放旷达。他的诗歌完全是与时代同步、与生活同行、与人民同心的。贺敬之同志还是一位着名的剧作家,他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成为一部艺术上和政治上都影响深

魏宝涛,王爽[8](2016)在《《文艺报》(1981—1988年)与“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论争——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为视角》文中认为《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批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此种关联彰显出刊物本身与文学批评舆论建构与文化认同构筑的紧密关系;《文艺报》以主导姿态积极参与了新时期文学批评的相关重要理论问题讨论,以文献整理与研究视角入手,能够发现《文艺报》在"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讨论中的角色主要体现为"问题与态度:介入建构的路径呈现""讨论会专栏与问题讨论舆论构建""纵向剖析与横向比较:借鉴与探索的媒介说服典型路径",以及"核心价值共鸣构造:本土化实践的总结与‘伪现代派’论争"。

孙丹[9](2015)在《回眸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文中认为近年来,学术界兴起回望20世纪之风潮,其中80年代的"文化热"引起诸多方面的诸多"热议"。80年代那一场"热"的余温犹存,扰动文化热持续升温的当事人还基本健在,而此"热"中细心梳理、理性思考和热切回顾之余,不乏对那段历史随意的放大和有意的遮蔽。本文尝试通过翻检一些史料,加以评析,企望有助于拨开迷雾,复原历史真相。

王静斯[10](2015)在《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文中指出论文采取史论结合,以史带论的方式,以80年代的主流期刊与杂志,诸如《外国文学报道》、《外国文学动态》、《文艺报》、《外国文学》等杂志中发表的关于现代派论争的文章为依托,通过生存哲学、美学追求、阶级意识、创作原则、形式探索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对80年代文学观念的变革与博弈进行全面分析与阐释。一般来说,20世纪80年代,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这除旧布新的年代到处充满着论争,包括人道主义论争、文学主体性论争在内的诸多论争,为不同文学观念的对峙与碰撞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无疑论争也成为了研究文学观念变革的绝佳切入口。通常而言,一种文学经由80年代的“祛政治化”的挣扎进入90年代的“消费文学”时代等常识性的认识为学界所普遍认同,同时对大多论争的理解也基本停留于变革与守成、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对立之间。然而这种“祛政治化”的艰难以及在二元对立之外的更多的可能性是论文关注的重点。论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该选题的缘起、围绕1980年现代派论争所展开的研究综述,本文将研究成果主要划分为三类进行总结论述,指出了现代派论争研究的缺陷与不足。第二章,重点围绕概念的重新梳理与历史描述展开。该章将对与论文相关的概念进一步梳理,其中包括西方现代派、现代主义等基本概念的梳理,现代主义在西方与中国的历史沿革以及80年代现代派论争发生之前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派的论争阶段。第三章,围绕80年代现代派论争过程展开。本文将论争过程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1979—1982年的论争、1982—1985年的论争以及1988年之后的现代派与“伪现代派”的论争。正是论争的持续深入推动了1985年文学创作领域的变革,大量的具有现代派性质的作品得以发表并进入主流文学界。而1988“伪现代派”论争的出现则标志着论争开始进入到启蒙主义知识分子内部,由原来的文学摆脱政治的强制性进入到文学本体问题的探讨。第四章,主要阐释现代派文学发生的历史语境、思想语境、文学语境。同时,将80年代特有的时代背景、思想语境与文学论争相联系,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力图回到“历史现场”,为更详细的展开具体理论问题的论争做好铺垫是本章的主要目的。第五章,从具体的理论问题展开论争的研究。该章围绕生存哲学这一理论问题,从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之间的对峙入手进行现代派论争的内部研究。首先,该章梳理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等非理性主义思潮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联系,非理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的过程等,以此作为研究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对峙与纠葛的历史语境与理论基础。其次,该章探讨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峙,探究不同立场的学者在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变革之间的犹豫与徘徊。第六章,从美学原则这一具体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分别围绕历史上关于美学论争的重要问题、1980现代派论争中的美学原则的对峙以及美学原则经由现代派论争之后的多元并存的发展趋势论述。第七章,主要围绕阶级意识这一理论问题深入探讨。该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梳理20世纪阶级论压制人性论的重要问题,试图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式为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峙研究打下基础。其次,围绕论争过程,通过大量的论争观点的分析从阶级性这一角度深入展开关于传统与现代、变革与守成的交锋与对峙。第八章,由创作原则角度切入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原则的对峙,主要从“真实观”问题以及现实主义“过时论”等论争焦点展开论述,探究论争背后所隐含的复杂关系。第九章,围绕文学传统中的形式主义的研究情况概述、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峙以及形式主义的“终结”等三个章节展开。总的来说,通过整理大量的现代派论争资料,一些潜隐于二元对立背后的因素开始浮出水面。也就是说,在论争中,无论是支持现代派一方还是反对一方,其言语中都蕴含了诸多的深意与内涵。诸如支持者并非旗帜鲜明的支持,其中蕴含着或前进或后退的犹疑与徘徊,而反对者也在是否承担“落后者”的指责中小心的选择表达立场的方式。总之,在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场域中,在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变革之间演绎着一场不动声色却针锋相对的争斗。与一些“重返80年代”的研究者试图将80年代文学场域中文学与政治的对峙简单化、平面化不同,本文通过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审美与审丑等基本问题的对峙,试图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的方式,论述对峙背后的复杂纠葛以及对峙双方趋于合流的原因与意义。而此时无论是非理性主义、审丑主义,抑或是现代主义与资产阶级,它们为主流所接受的过程,或者叫做“突围”的过程都异常艰难,呈现出与80年代的文学与政治的“蜜月期”完成不同的图景。另外,经由论争之后,一些指向现代与后现代的因素也逐渐融入主流文学界并对文学界影响深远。同时论争对于打破现实主义僵化格局以及莫言、余华等作家的创作意义极大。

二、非理性主义美学与西方现代派文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理性主义美学与西方现代派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文学审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观念
    第一节 丑与审丑概念之界定
        一、 “丑”之界定
        二、 “审丑”界定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审丑之成因
        一、西方审丑思潮的影响
        二、作家审丑意识本土化
        三、批评家审丑观的流变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审丑论之拓展
        一、走出文学审美之域
        二、文学审丑论之新变
        三、从“化丑为美”到“以丑为美”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实践
    第一节 审丑创作呈现
        一、自然丑
        二、社会丑
        三、精神丑
    第二节 审丑批评视角
        一、感性学视角
        二、心理学视角
        三、叙事学视角
    第三节 审丑批评立场
        一、尖锐批判
        二、积极肯定
        三、中立审视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反思
    第一节 文学审丑的感性学价值
        一、丰富丑学研究
        二、补充审美批评
        三、确证感性价值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困局及出路
        一、审丑与嗜丑
        二、创作与批评
        三、审丑创作的批评引导
        四、审丑接受的观念规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以前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20世纪以前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兴盛与凋敝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变形文学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变形文学
        三、19世纪的变形文学
        四、变形文学在特殊时期的凋敝
    第二节 人兽变形母题的成因
        一、初民独特的思维模式
        二、初民的动物崇拜心理
        三、仪式与原始宗教
    第三节 人兽变形神话的发展与意义
        一、变形神话的出现
        二、希腊神话的影响和传播
        三、奥维德《变形记》的影响和传播
        四、人兽变形神话的原型意义
第二章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复兴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兴盛
        一、20世纪的西方人兽变形文学
        二、人兽变形文学与非理性主义
        三、人兽变形文学与作家的责任
    第二节 西方人兽变形文学与20世纪神话回归
        一、人兽变形文学与仪式
        二、人兽变形文学与神话
        三、人兽变形文学与变形童话
    第三节 卡夫卡《变形记》中“人变兽”母题的呈现
        一、人变甲虫与现代神话
        二、人变甲虫与社会排斥
        三、人变甲虫的原型体现与价值
第三章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变”与“不变”
    第一节 对20世纪以前人兽变形文学的传承
        一、相同的变形模式和特点
        二、相同的变形主题
        三、相同的叙事模式
        四、相同的陌生化效果
    第二节 对20世纪以前人兽变形文学的发展
        一、不同的变形过程与特点
        二、不同的变形主题
        三、不同的叙事风格
        四、不同的创作目的
    第三节 《母猪女郎》对20世纪“人变兽”母题的新发展
        一、对20世纪变形文学内容的新表现
        二、对20世纪变形文学主题的新探索
        三、不一样的“变形人”
第四章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独特价值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审美价值
        一、人兽变形文学与身体美学
        二、人兽变形文学中的动态美与生态美
        三、“兽”与“丑”的审美表现
    第二节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文化价值
        一、生存困境与人性的失落
        二、现代人精神诉求的呈现
        三、现代人的出路与希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文的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理论引介
    第一节 象征主义戏剧思潮
        一、在神秘主义的深奥处寻找安息地
        二、“神秘”与“科学”的两分对立
    第二节 表现主义戏剧思潮
        一、超越现象以表现事物抽象的本质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逆行”
    第三节 未来主义戏剧思潮
        一、政治对立的未来主义者们
        二、疯狂与理性的相互抗衡
第二章 《东方杂志》中的现代派译剧
    第一节 《东方杂志》译介现代主义戏剧的文化心态
        一、对物质文明的不懈反思
        二、对精神生活的不绝思考
    第二节 翻译剧作主题研究
        一、非理想化的婚姻真相
        二、“灵”与“肉”的艰难抉择
        三、以何为信仰的文本诠释
    第三节 翻译剧作艺术分析
        一、意象化的主体形象
        二、非理性心理的深层呈现
        三、人物心理外化
        四、速力崇拜与非逻辑想象
第三章 《东方杂志》中的改译与原创剧作
    第一节 现代主义与原创剧作
        一、《东方杂志》的译介理念
        二、译剧对原创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洪深的改译与现代派戏剧的观众接受
        一、《赵阎王》与《琼斯皇》
        二、《第二梦》与《亲爱的勃鲁托斯》
    第三节 《东方杂志》译介活动之意义
        一、同时代本土创作的主流
        二、反叛与自我表达的渴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世纪末”非理性主义思潮对表现主义音乐的影响 ——以贝尔格歌剧《露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非理性主义与表现主义音乐
    第一节 非理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非理性主义的定义
        二、非理性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
        三、非理性主义思潮主要哲学流派与哲学观
    第二节 非理性主义思潮下音乐的转变
        一、思想观念——从消极态度到主观情绪的表现
        二、音乐特征——从半音化旋律到十二音的转变
第二章 表现主义歌剧《露露》中的非理性主义特征
    第一节 歌剧《露露》创作背景
        一、创作缘由
        二、剧情概述
    第二节 脚本的内在表现
        一、个性的音乐语言
        二、极端的内在情绪
        三、悲观的人生信仰
        四、虚伪的道德观念
    第三节 音乐的外在形式
        一、十二音作曲法
        二、对称音乐结构
第三章 表现主义歌剧《露露》中蕴含的美学内涵
    第一节 非道德的“伦理观”
    第二节 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文艺报》与“伤痕文学”思潮
    (一)《文艺报》与刘心武
    (二)《文艺报》与“暴露文学”论争
    (三)《文艺报》推动宽松风气
二、《文艺报》与《苦恋》风波
    (一)《苦恋》风波始末
    (二)《文艺报》平息风波
    (三)《文艺报》整顿文艺风气
三、《文艺报》与“现代派”论争
    (一)“现代派”论争
    (二)《文艺报》与“现代派”思潮
    (三)“现代派”论争分歧扩大
四、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2章 激荡年代:“现代派”论争的历史源起与文化语境
    2.1 问题的视域:作为学术问题史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2.1.1 世纪的嬗变:从传统到现代的文艺思潮运动
        2.1.2 激进的宣言: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挑战与攻击
        2.1.3 历史的循环: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派命运
    2.2 先锋的挑战:现代主义的另类突击与逆袭
        2.2.1 边缘的行走:被“批判使用”的现代派
        2.2.2 异端的姿态:价值颠覆时代的荒诞与反叛
        2.2.3 先锋的立场:现代主义的前卫精神与精英意识
    2.3 交锋的地带: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遭遇战
        2.3.1 论争的过程: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抗
        2.3.2 对抗的开端:现代主义否定现实主义
        2.3.3 正统的回应: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广阔道路
        2.3.4 并置的双轨: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相争共存”
第3章 唯物与唯心:文艺基础论视域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3.1 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两种哲学基础的抵牾与冲突
        3.1.1 现实主义哲学基础及唯物主义文艺观的确立
        3.1.2 现代主义哲学基础及唯心主义文艺观的崛起
    3.2 现代主义唯心论与现实主义唯物论的激烈碰撞
        3.2.1 作为文艺基础的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和打压
        3.2.2 现代主义唯心论对现实主义唯物论的质疑和反击
第4章 再现与表现:文艺本质论视域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4.1 客观再现还是主观表现:两种文艺观念的抵牾与冲突
        4.1.1 反映生活文艺观的坚固传统
        4.1.2 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文艺观的挑战
    4.2 现代主义表现论与现实主义再现论的激烈碰撞
        4.2.1 文艺的本质是主观表现
        4.2.2 文艺的本质是客观再现
        4.2.3 文艺的本质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第5章 理性与非理性:文艺创作论视域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5.1 理性还是非理性:两种创作过程的抵牾与冲突
        5.1.1 理性主义:悠久的文艺创作传统
        5.1.2 非理性主义: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挑战与颠覆
    5.2 现实主义之理性与现代主义之非理性的激烈碰撞
        5.2.1 文艺创作是非理性的
        5.2.2 文艺创作是理性的
        5.2.3 文艺创作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第6章 内容与形式:文艺构成论视域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6.1 内容还是形式:两种构成方式的抵牾与冲突
        6.1.1 内容主义:秉持“语言工具”论
        6.1.2 形式主义:坚守“语言本体”论
    6.2 现实主义“内容论”与现代主义“形式论”的激烈碰撞
        6.2.1 现代主义:形式之独立性
        6.2.2 现实主义:内容决定形式
        6.2.3 走向和解:内容与形式构成艺术整体
第7章 意义与虚无:文艺价值论视域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
    7.1 意义还是虚无:两种价值追求的抵牾与冲突
        7.1.1 现实主义:追求意义价值的呈现
        7.1.2 现代主义:颠覆传统的价值预设
    7.2 现实主义“价值论”与现代主义“虚无论”的激烈碰撞
        7.2.1 “虚无颓废”的现代主义
        7.2.2 “虚假欺瞒”的现实主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秉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坚守社会主义精神高地——论贺敬之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二、遵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努力探寻文艺的普遍规律和社会主义文艺特殊规律
三、秉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四、怀揣着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建设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8)《文艺报》(1981—1988年)与“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论争——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与态度:介入建构的路径呈现
二、“讨论会”专栏与问题讨论舆论构建
    (一)议题设置:态度倾向的植入引导与梳理
    (二)认知的需要:基调与论调的意见及建议
    (三)观点交锋:争锋的导向与转向把控
    (四)“质疑”与“校正”:借鉴后的传承与创新
三、纵向剖析与横向比较:借鉴与探索的媒介说服典型路径
四、核心价值共鸣构造:本土化实践的总结与“伪现代派”论争

(10)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第2章 概念梳理与历史描述
    2.1 对“现代派”、“西方现代派”、“现代主义”等概念梳理
    2.2 现代主义在西方的历史流变
        2.2.1 以《恶之花》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的开端
        2.2.2 现代主义在西方的三个发展阶段
    2.3 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流变
        2.3.1 现代主义在中国流变的过程
        2.3.2 现代主义在中国流变的特点
    2.4 “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前的现代派文学论争
        2.4.1 建国之前的现代派论争
        2.4.2 建国之后的现代派批判
第3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代派论争
    3.1 论争的酝酿——大量的译介与引入
        3.1.1 译介的概况
        3.1.2 译介过程中的几个特征
    3.2 论争的高潮—“马克思主义现代派”与“初探”
        3.2.1 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所涉及的问题
        3.2.2 高行健的《初探》以及“空战”
    3.3 论争的转折——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3.3.1 “伪现代派”论争的开始
        3.3.2 现代派与“伪现代派”论争的焦点
    3.4 论争的终结——没有结局的结局
第4章 新时期现代派文学论争的时代语境
    4.1 新时期社会转型中的历史语境
        4.1.1 新时期历史语境的演进过程
        4.1.2 新时期历史语境的特征
    4.2 新时期的思想语境
        4.2.1 新时期思想语境中的当代西方思潮
        4.2.2 新时期思想语境的主要特征
    4.3 新时期的文学语境
第5章 生存哲学——传统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峙
    5.1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与现代派文学
    5.2 非理性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涵
        5.2.1 弗洛伊德与尼采等对生命哲学的解读
        5.2.2 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
    5.3 非理性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过程
        5.3.1 建国之前非理性主义哲学的译介
        5.3.2 “文革”期间的“内部读物”对非理性主义的译介
    5.4 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的对峙
        5.4.1 现代派论争中的非理性主义哲学
        5.4.2 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主义交融的可能性
第6章 美学原则冲突——审美主义与审丑主义
    6.1 溯源关于美学论争的重要问题
    6.2 1980年代的现代派论争中的美学冲突
        6.2.1 由“表现自我”引发的对峙
        6.2.2 审美还是审丑
    6.3 论争后美学原则的多元并存
第7章 阶级意识的对峙——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7.1 阶级与阶级意识
        7.1.1 “阶级”概念概述以及在中国的演变
        7.1.2 阶级论对人性论的压制
    7.2 “现代派”文学论争中的阶级意识对峙
        7.2.1 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凸显
        7.2.2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峙的高潮
    7.3 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淡化趋势
        7.3.1 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阶级意识的独特性
        7.3.2 80年代末阶级意识的淡化及影响
第8章 创作原则——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峙
    8.1 探究现实主义原则主流位置的形成
        8.1.1 “以人民为本位”的现实主义
        8.1.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流位置
    8.2 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8.2.1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真实观”的差异
        8.2.2 “进化论”维度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博弈
    8.3 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论争的意义与“融合”的可能
        8.3.1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论争的意义
        8.3.2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的可能
第9章 形式探索——于理性主义传统中突围的形式主义
    9.1 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形式主义”文艺思想概述
        9.1.1 文学批评角度中的“理性主义”与“形式主义”
        9.1.2 文学实践角度中的“理性主义”与“形式主义”
    9.2 形式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峙
        9.2.1 围绕“艺术探索”展开的对峙
        9.2.2 围绕“艺术技巧与民族问题”展开的对峙
    9.3 “形式主义”的“终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非理性主义美学与西方现代派文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文学审丑问题研究[D]. 裴幸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D]. 刘菲菲.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3]《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D]. 谢慧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世纪末”非理性主义思潮对表现主义音乐的影响 ——以贝尔格歌剧《露露》为例[D]. 侯欣雨. 四川音乐学院, 2020(11)
  • [5]19781983年的《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转型[D]. 苏小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中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D]. 邹军. 辽宁大学, 2019(11)
  • [7]秉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坚守社会主义精神高地——论贺敬之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J]. 陈飞龙.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6(04)
  • [8]《文艺报》(1981—1988年)与“借鉴西方现代派”问题论争——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为视角[J]. 魏宝涛,王爽.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9]回眸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A]. 孙丹.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十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5
  • [10]1980年代“现代派”论争研究[D]. 王静斯. 辽宁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非理性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文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