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盘江岩架滩航道整治工程试验研究

北盘江岩架滩航道整治工程试验研究

一、北盘江岩架滩航道整治工程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娇[1](2018)在《长直型急浅滩水流特性及整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滩、浅滩在我国山区河流中普遍存在。长直型急浅滩不仅坡陡流急,且水深不大,同时滩段长而直。扩宽断面虽能解决急的问题但同时水深会变得更浅,滩段长直则没有开辟缓流区或形成搭跳上滩的条件,因此长直型急浅滩难以采用常规措施加以整治。所以,寻求一种适合于长直型急浅滩整治的新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长直型急浅滩概化模型和河道模型,开展长直型急浅滩整治措施和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有:(1)利用概化模型的理论计算及两个典型滩段实际水文测验资料,对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细致的验证计算,获取了能较好模拟该河段流场的糙率、网格密度等计算参数。(2)运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两个研究河段进行了多级流量的流场计算,利用水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结合滩段现状及泥沙水文概况,详细分析了滩段的水流条件、碍航特性及滩险特性。澜沧江无名滩处于两深潭间,由于滩段河床发生水平向及垂向收缩,过水断面急剧减小,导致滩段不仅河道狭窄、深泓较高、水流湍急、水面比降陡,且滩段较长,为一典型的长直窄槽型急险滩。长江小南海滩原本顺直狭窄的航槽因大中坝或车亭碛滩缘部位淤长而致使航槽内水深不足,流急水乱,船舶航行较为困难,为典型长直型枯水浅险滩。(3)利用对急浅滩整治的理论分析结合概化模型的分析方案,从减缓河床比降和增加河床糙率的方向,探求急浅滩整治的新方案。减缓河床比降,设置了全段降坡法和挖填式梯级法及下挖式梯级法;增加河床糙率,设置不同间距组合槽式加糙法和坑式加糙法;严格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概化模型进行水流数值模拟分析。概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减缓比降和增加糙率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急浅滩水流条件,其中挖填式梯级法,在不增加断面泄水面积的情况下,有效的壅高水位并且减缓流速,效果较佳。间距合理的槽式和坑式加糙法都具有明显的整治效果。但是两种方案,普遍存在水面线不稳定,流速波动大的问题。(4)依据新的整治思路在实际模型中设置新方案,运用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与常规方案整治效果的区别。挖填式梯级法和槽式加糙法相结合的整治方案运用到澜沧江无名滩,得到了很好的整治效果,新方案的工程效果与糙率n值直接增加0.01相近,相当于在原来糙率基础上将糙率提高了29%的工程效果。改善局部水流条件,全面完成消滩。

田娇,张景洲[2](2017)在《库区急滩整治措施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内河运输在航运方面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依托内河运输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意义日渐明显。然而三峡-葛洲坝两坝间的碍航急滩比比皆是,成为长江航运瓶颈,阻碍了长江航运的发展。因此,为保障通航环境的安全,本文对库区急滩成因及急滩整治措施进行分析。

段周平[3](2016)在《库区急滩整治措施—潜桩群水流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长江作为我国内河运输大动脉,在航运方面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意义日渐明显。然而三峡-葛洲坝两坝间(两坝间)的碍航急滩比比皆是,成为长江航运瓶颈,阻碍了长江航运的发展。而目前基于传统方法对两坝间急滩进行的整治效果难以彻底。因此,本文提出了库区急滩整治的新方法——潜桩群开辟通航缓流区。本文利用概化水槽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处理技术,在潜桩群水流特性和工程应用方面展开初步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及成果有:(1)分析了两坝间急滩水流、航道条件及碍航特点及现有整治成果,阐述了库区急滩传统整治方法的不足。(2)针对库区急滩的水力特点,进行了以桩高、桩间距、流量等为主变量的潜桩群概化水槽模型试验,试验工况达39组,测试计算了不同桩高、桩间距、来流量情况下测流断面流速、紊动度、水槽沿程水位的变化值。(3)根据实验数据的系统分析,阐明了潜桩群高度、桩间距和来流量对测流断面表面、中部各向流速、潜桩群区及尾流区各测点各向紊动度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了缓流区表流平均减小率(?)、主流区表流平均增加率(?)与减深率βh及水流条件Fr、桩疏度γd的关系式;借鉴当前相关壅水计算式,分析了减深率βb、桩疏度γd和流量Q(傅汝德数Fr)对潜桩群区前沿比降J的影响情况。(4)根据水槽实验结果,制定了实际工程——两坝间喜滩的整治方案。应用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开展了喜滩工程前、后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潜桩群具有明显的整治效果,证明了利用潜桩群进行库区急滩的整治、开辟缓流区是可行的。

刘晓菲,平克军,张波[4](2014)在《自航船模在乌江小幺滩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河段内两处碍航滩险的碍航特性,提出了"以炸礁疏浚、挖槽调坡为主;平顺岸线、修整河槽形态为辅"的航道整治原则,用自航船模对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推荐工程方案。

李媛[5](2013)在《北江白石窑坝下河段水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江是珠江水系第二大河流,目前下游仅为内河Ⅴ级航道。为了适应内河水运发展需要,北江航道拟提升至Ⅲ级航道标准,计划实施北江(乌石至三水河口)217km河段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研究白石窑枢纽至飞来峡枢纽坝间河段非恒定流特性和白石窑枢纽下游19km浅滩段整治是北江航道整治工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工程整治方案,应用一维及二维数学模型研究了白石窑坝下河段非恒定流、航道整治方案对通航条件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北江白石窑枢纽坝下约75km河段的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应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了白石窑枢纽的两种不同日调节下泄过程,分析了该河段的非恒定流传播特性。通过分析最大平均流速、最大水面比降和时最大水位变幅,得出该河段的水流情况能满足千吨级船舶上水过滩能力要求,时水位变幅能满足船舶安全通航要求。针对白石窑枢纽按照方案二进行下泄情况下,飞来峡枢纽运行调度中无预泄、预泄12小时和预泄24小时三种方案,分析不同运行调度措施下飞来峡反调节作用对白石窑下游水流特性及通航条件的影响。本文还建立了白石窑枢纽坝下约20km河段整治前后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应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分析了流量分别为98m3/s、500m3/s、1000m3/s情况下该河段整治前后的水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枢纽下泄流量的增加,整治方案对水位、比降的影响逐渐减小;整治后挖槽流速较整治前略有增加;当整治流量为500m3/s时,坝下尾水不衔接段航槽流速及变动回水区航槽流速均大于泥沙(D=0.55mm)起动流速,且不低于整治前流速,基本满足挖槽稳定对流速的要求;另外,常年回水区流速总体偏小,挖槽回淤的可能性仍较大。通过分析各浅滩段和深槽段的推移质输沙率,表明整治流量为500m3/s时,变动回水区浅滩段的输沙能力略大于坝下尾水不衔接段、深槽段,有利于挖槽稳定,但常年回水区输沙能力较弱,仍存在泥沙回淤的可能。通过白石窑坝下河段一维和二维水流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河段能满足千吨级航道的通航要求,工程整治方案布置合理,但常年回水区存在回淤的可能。

杨祥飞[6](2011)在《山区河流弯曲分汊浅滩整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弯曲分汊浅滩在山区河流中广为分布,是碍航的主要滩型。水沙运动规律、挖槽水流特性、挖槽不同断面形式对推移质运动的影响是山区弯曲分汊浅滩整治技术的基础性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到目前为止,能反映天然山区河流弯曲分汊浅滩水沙运动规律、挖槽稳定性特性的成果较为鲜见。所以开展山区河流弯曲分汊浅滩整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适用价值。本文收集了弯曲分汊类浅滩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及典型滩险-铜鼓滩整治方案、整治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等手段,系统的分析了山区河流弯曲分汊浅滩的水沙运动规律、不同挖槽断面形式的稳定性、分汊浅滩治理措施等。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山区弯曲分汊河段弯道放宽率β=1时,横比降由弯道进口沿程逐渐增大,到达弯顶附近,横比降达到最大值,再向下游又逐渐减小。当β较大时,最大横比降的位置一般出现在弯道进口至弯顶段。其次,通过对挖槽水流特性分析、挖槽断面形式对推移质运动的影响研究,结合到铜鼓滩挖槽效果,得到挖槽断面宽深比B/H=17.8~21.5时输沙强度较大,新开航槽宜采取窄深型断面型式。再次,物理模型对铜鼓滩整治方案研究成果表明,弯曲分汊浅滩新开碛槽宜采取基建性航槽疏浚与筑坝相结合的枯水整治方法。疏浚的同时,在江心修建顺坝、碛头坝,弯曲汊道内修建潜坝、丁坝等整治建筑物,增加碛槽分流比,增强碛槽输沙能力;可在碛槽内筑坝束水攻沙以维护挖槽稳定。最后,挖槽稳定性研究成果表明,山区弯曲分汊浅滩水沙运动条件复杂,整治流量下满足挖槽稳定性要求的槽内流速宜为1.1~1.3Vc。推移质起动流速公式可采用寸滩指数流速公式,计算粒径可取天然床沙的粒径D50。。

胡小庆[7](2010)在《金沙江大雪滩群航道整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按照《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长江干线水富至宜宾河段为Ⅲ级航道标准,通航由1000吨级驳船组成的船队。大雪滩群由碛首滩、大雪滩、捞财坝滩和小雪滩等四滩险组成,集浅、弯、急、险等碍航特征,对该河段航道条件的改善起关键控制作用。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河工模型试验,分析了大雪滩群河段水沙条件、河床演变及滩险碍航特性,研究了老槽、新槽两类共十余组整治方案,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大雪滩群紧邻金沙江与岷江汇合口,水沙条件十分复杂。本论文通过众多实测资料的详细统计分析,提出了金沙江汇流比频率曲线,统计了最可能出现的汇流比,建议了用于滩段研究宜选用的汇流比,并给出了单一的滩段控制水尺与两江流量的关系。2)建立了大雪滩群碍航特性分析和整治方案研究的1:100正态河工模型。模型采用了流量测控系统、水位测量系统、尾水控制系统以及大范围同步测速系统等先进的测控设备。经对模型的水位、流速分布及浮标流向、流态的验证,其结果与原型实际情况吻合较好,满足河工模型的相似性要求。3)依据水力学、河流动力学等原理和实测、试验资料,对滩群各滩险进行了详尽的成因分析。碛首滩为坡陡、流急、水浅的枯水卵石浅急滩;大雪滩为弯急、水乱的弯险滩;捞财坝滩为槽窄、坡陡、流急的枯水卵石急滩;小雪滩主要为流急的基岩中洪水急滩。4)按照论文提出的“不整治、改善、彻底整治”三步走和“先局部、后整体”的研究思路,通过全面的理论分析和细致的河工模型试验,推荐了大雪滩群整治方案。优化方案Ⅰ-6在工程方量、航行视觉、河势改变程度、沿程水流缓急相间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为推荐方案;优化方案Ⅱ在碛首滩的整治效果、航道的平顺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为比选方案。

杨小文[8](2010)在《急流滩消滩指标的滩型反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部山区河流急流滩险众多,研究急流滩消滩水力指标,是航道工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对于急流滩的整治已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对于急流滩消滩水力指标的系列研究还不多见。而已知急流滩消滩水力指标即流速—比降情况下,通过反演出一定的地形条件,实现既定消滩指标的水流条件,为河工模型、船模等研究系列指标所用,这方面的研究则更少。本文通过水槽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对急流滩消滩水力指标进行了反演研究,获得了以下结论:1、经过水力学公式推导,建立了满足消滩水力指标的糙率和水深关系表达式,得出在一定糙率条件下,可寻求一定的水深,使流速、比降满足消滩水力指标的条件。并且将二者关系图形化,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证明受试验条件的限制,当出现大比降、小流速的水力指标组合时,水槽试验通过加糙、调整流量、水深等方法已经很难实现,加糙只能实现小比降的组合。2、阐述了前卡口方案水槽试验采用的原因、试验设备和模型设计方案等,通过对水槽试验成果和既定消滩水力指标的对比研究分析,得出水槽试验实现了部分消滩指标,并逐一分析和讨论,表明水槽试验改变局部地形难以实现较长河段稳定的流速—比降组合。3、将本文采用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对实际工程水位、流速的检验,验证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计算正确性和合理性,可以用于本文的滩型反演研究数模计算。通过水槽试验成果和计算结果的图表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水槽试验成果的合理性。4、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前后、卡口方案和宽顶堰,溪口深潭地形等多种方案,通过数模计算结果和既定消滩水力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在对应的地形条件下,数模计算结果实现了部分消滩水力指标组合。

王齐[9](2007)在《浅析模型试验研究在山区河流航道整治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结合贵州省水运工程建设情况,简要阐述模型试验研究在山区河流航道整治中的作用。

高培[10](2006)在《长江中游航道丁坝稳定性及防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丁坝是航道整治中常见的工程措施之一,若设计不当,可能带来许多严重后果。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长江航道系统治理工程已经陆续展开。由于影响长江中游航道整治的因素复杂,涉及面广,加上三峡工程的蓄水作用,其治理难度、整治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型式与一般天然河流不尽相同。上游来水来沙及河床变形条件的变化较频剧,长江中游航道丁坝水毁现象较为普遍,对丁坝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所以,对丁坝的结构型式和防冲措施开展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对我国河流整治丁坝的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基于长江中游航道依托工程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的试验方案设计。对有机玻璃丁坝和散体块石丁坝附近的水流紊动强度、床底受力分布以及动床冲刷进行了比较分析,绘出了紊动强度和脉动压力分布的等值线图以及坝后冲刷地形图,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得出紊动强度的分布与床底的脉动压力以及河床变形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研究丁坝周围水流紊动强度分布以及床面压力分布,可以有效地预测丁坝坝后冲刷坑的位置及范围。采用模糊数学分析的方法,对丁坝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针对散抛石丁坝的直接损毁现象进行了散抛石丁坝定床试验,试验表明勾头坝、梯型坝、扇型坝以及圆弧型坝各有特点,结合不同的河道情况应采用不同的坝体型式。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串石护坝的防护措施,使坝体块石起动流速提高明显。综合研究成果,确定加石串的勾头坝型式可作为长江中游优选丁坝结构型式。最后,通过数值模型仿真对丁坝流场进行了模拟。

二、北盘江岩架滩航道整治工程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盘江岩架滩航道整治工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直型急浅滩水流特性及整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2.1 碍航滩险
        1.2.2 急流滩的成因
        1.2.3 急流滩的水流特性
        1.2.4 急滩整治措施及实例
        1.2.5 复杂滩险航道整治
        1.2.6 河工模型整治研究
        1.2.7 数值模拟整治研究
    1.3 研究工作的内容、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1.3.1 研究工作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2.1 模型的建立
        2.1.1 MIKE21FM的计算原理
        2.1.2 控制方程
        2.1.3 数值解法
    2.2 长直型急浅滩概化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2.1 模型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2.2.2 网格设置
        2.2.3 模型的验证
        2.2.4 水位验证
        2.2.5 流速验证
    2.3 澜沧江无名滩数学模型的验证
        2.3.1 验证所采取的资料
        2.3.2 河段糙率的率定
        2.3.3 研究区域的选取及计算网格的介绍
        2.3.4 水位验证
        2.3.5 流速验证
    2.4 长江小南海滩段数学模型的验证
        2.4.1 验证所采取的资料
        2.4.2 河段糙率的确定
        2.4.3 研究区域的选取及计算网格的介绍
        2.4.4 水位验证
        2.4.5 流速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直型急浅滩水流特性研究
    3.1 澜沧江无名滩
        3.1.1 河段滩险概况
        3.1.2 河段泥沙水文概况
        3.1.3 研究基础流量
        3.1.4 水面特性
        3.1.5 水流特性
        3.1.6 碍航特性
        3.1.7 无名滩滩险成因
    3.2 长江小南海滩段
        3.2.1 河段滩险概况
        3.2.2 河道泥沙水文概况
        3.2.3 研究基础流量
        3.2.4 水面特性
        3.2.5 水流特性
        3.2.6 碍航特性
        3.2.7 小南海滩险成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概化长直型急浅滩河道整治研究
    4.1 理论分析
        4.1.1 常规急流浅滩整治方法
        4.1.2 初步思路
    4.2 工程前水流特性分析
        4.2.1 试验基础流量
        4.2.2 滩性分析
    4.3 新方案数模试验研究
        4.3.1 全段降坡法
        4.3.2 下挖式梯级法和挖填式梯级法
        4.3.3 增加糙率n法
        4.3.4 坑式加糙法和槽式加糙法
        4.3.5 叠加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实例河段滩险整治应用
    5.1 澜沧江无名滩段
        5.1.1 常规整治方案
        5.1.2 新的整治方案
        5.1.3 整治效果对比
    5.2 长江小南海滩段
        5.2.1 小南海方案工程布置
        5.2.2 工程效果对比
        5.2.3 整治效果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一: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二: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库区急滩整治措施—潜桩群水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扩大卡口断面
        1.2.2 筑坝壅水以减缓急流
        1.2.3 构建错口滩搭跳上滩
        1.2.4 开槽分流或新辟航槽
        1.2.5 拓宽缓流航道
        1.2.6 上疏下抬
    1.3 模拟研究手段
        1.3.1 水力模型
        1.3.2 数值模拟
    1.4 库区急滩研究现状
    1.5 桩及桩群水流特性研究现状
    1.6 研究工作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化模型试验
    2.1 模型试验仪器设备
        2.1.1 实验水槽
        2.1.2 测量设备
    2.2 模型试验研究目的及内容
        2.2.1 试验目的
        2.2.2 试验内容
    2.3 试验方案
        2.3.1 流量设置
        2.3.2 水槽调试
        2.3.3 潜桩群参数的确定
        2.3.4 潜桩群及测流布置
        2.3.5 工况设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潜桩群水流特性研究
    3.1 潜桩群研究内容
    3.2 潜桩群布置形式对表面流速影响
        3.2.1 潜桩群高度h’对表流的影响
        3.2.2 潜桩群桩间距S_d对表流的影响
        3.2.3 流量Q对表流的影响
        3.2.4 综合关系式分析推导
    3.3 潜桩群对内部流态影响试验分析研究
        3.3.1 水下流速分布试验结果分析
        3.3.2 水下紊动度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3.4 模型水槽壅跌水情况分析
        3.4.1 当前壅高计算公式
        3.4.2 水槽壅跌水情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潜桩群整治库区急滩应用研究
    4.1 Flow3D软件简介
    4.2 三维水流数学模型简介
        4.2.1 紊流基本控制方程
        4.2.2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其求解
        4.2.3 边界条件
        4.2.4 自由水面的VOF法模拟
    4.3 模型基本资料
    4.4 模型的建立
    4.5 模型的验证
    4.6 综合上滩指标
        4.6.1 代表船舶基本参数
        4.6.2 船舶推力计算方法
        4.6.3 船舶航行阻力计算方法
        4.6.4 综合上滩指标的计算
        4.6.5 基本工况确定
    4.7 工程方案布置
        4.7.1 整治标准
        4.7.2 方案参数设置
    4.8 工程前模型水流特性
        4.8.1 工程前流速分析
        4.8.2 工程前消滩判数
        4.8.3 工程前流线分析
    4.9 工程后模型水流特性
        4.9.1 工程后流速分析
        4.9.2 工程后消滩判数
        4.9.3 工程后流线分析
    4.10 整治效果分析
    4.11 工程方案改进探究
    4.1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学术成果
    一、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二、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在校期间获得的专利及着作权

(4)自航船模在乌江小幺滩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河道概况
2 滩性分析
    2.1 急流滩险的分析方法介绍
    2.2 洗柴滩
    2.3 小幺滩
3 模型概况
    3.1 物理模型
    3.2 自航船模
4 整治方案研究
    4.1 整治原则与措施
    4.2 工程方案试验研究
        4.2.1 初步设计方案
        4.2.2 修改方案
5 结论

(5)北江白石窑坝下河段水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非恒定流特性及其对通航条件影响的研究
        1.2.2 航道整治方法和技术研究现状
        1.2.3 数值模拟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数学模型原理
    2.1 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
        2.1.1 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基本方程
        2.1.2 数值求解方法
        2.1.3 定解条件
    2.2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2.2.1 控制方程
        2.2.2 数值方法
        2.2.3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动边界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坝下非恒定流特性及其对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河段概况
        3.1.2 枢纽概况
    3.2 模型验证
        3.2.1 断面划分
        3.2.2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3.2.3 验证结果
    3.3 非恒定流传播特性及其对下游航运的影响研究
        3.3.1 非恒定流传播特性
        3.3.2 飞来峡枢纽调度方式的影响
        3.3.3 船舶上水过滩能力计算
        3.3.4 枢纽下游水位时变幅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点滩险段整治前后水流特性研究
    4.1 研究河段概况
    4.2 模型验证
        4.2.1 模型计算网格
        4.2.2 验证结果
    4.3 整治前后水流特性分析
        4.3.1 整治前水流特性
        4.3.2 整治后水流特性
    4.4 航道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目录
详细摘要

(6)山区河流弯曲分汊浅滩整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工作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工作内容
        1.3.2 研究工作方法
第二章 弯曲分汊浅滩卵石运动及碍航特性
    2.1 弯曲分汊浅滩概况
    2.2 弯曲分汊浅滩水流及卵石运动规律
        2.2.1 弯曲分汊浅滩水流特性
        2.2.2 弯曲分汊浅滩卵石运动规律
    2.3 弯曲分汊浅滩碍航特性
第三章 挖槽稳定性研究
    3.1 挖槽水流特性分析
        3.1.1 垂线流速分布
        3.1.2 紊动强度分布
    3.2 挖槽横断面型式对卵石推移质运动的影响
        3.2.1 Einstein 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3.2.2 紊动强度对泥沙运动的影响
        3.2.3 挖槽横断面型式对推移质输沙率大小的影响
第四章 铜鼓滩航道整治研究
    4.1 铜鼓滩滩险概况
    4.2 模型试验研究
        4.2.1 模型设计、制作与验证
        4.2.2 水流特性试验
        4.2.3 整治方案总体设计
        4.2.4 整治方案研究思路
    4.3 右槽类方案试验
        4.3.1 右槽整治原则
        4.3.2 右槽设计方案1
        4.3.3 右槽修改1 方案
        4.3.4 右槽修改2 方案
        4.3.5 右槽修改3 方案
        4.3.6 右槽修改4 方案
        4.3.7 右槽修改5 方案
        4.3.8 右槽整治方案小结
    4.4 左槽类方案试验
        4.4.1 左槽方案整治原则
        4.4.2 左槽设计方案1
        4.4.3 左槽修改1 方案
        4.4.4 左槽修改2 方案
        4.4.5 左槽修改3 方案
        4.4.6 左槽修改4 方案
        4.4.7 左槽修改5 方案
        4.4.8 左槽修改6 方案
        4.4.9 左槽修改7 方案
        4.4.10 左槽修改8 方案
        4.4.11 左槽整治方案小结
    4.5 整治方案及实施过程
    4.6 治理效果
        4.6.1 工程效果评价
        4.6.2 整治方案合理性分析
第五章 弯曲分汊浅滩整治技术总结
    5.1 通航整治汊道的选择
    5.2 新开碛槽的整治技术
    5.3 新开航槽设计
        5.3.1 挖槽平面布置
        5.3.2 挖槽横断面设计
    5.4 挖槽稳定性要求
        5.4.1 挖槽稳定性的一般要求
        5.4.2 弯曲分汊新开碛槽挖槽内流速控制指标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金沙江大雪滩群航道整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急滩整治
        1.2.2 浅滩整治
        1.2.3 险滩整治
        1.2.4 滩群整治
    1.3 研究工作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工作内容
        1.3.2 研究工作方法
第二章 研究河段基本情况
    2.1 流域概况
        2.1.1 金沙江
        2.1.2 横江
        2.1.3 岷江
    2.2 水文泥沙概况
        2.2.1 研究河段水文站设置情况
        2.2.2 金沙江屏山水文站
        2.2.3 横江水文站
        2.2.4 岷江高场水文站
    2.3 金沙江、岷江两江汇流特性
    2.4 滩段水位流量关系
    2.5 航道现状与规划
        2.5.1 航道现状
        2.5.2 航道规划
第三章 河床演变与滩险碍航特性
    3.1 河段概况
    3.2 河床演变分析
        3.2.1 河床多年演变分析
        3.2.2 近期年内河床演变分析
    3.3 流速比降分析
        3.3.1 平均比降分析
        3.3.2 比降沿程变化
        3.3.3 流速沿程变化
    3.4 滩险成因分析
        3.4.1 碛首滩
        3.4.2 大雪滩
        3.4.3 捞财坝滩
        3.4.4 小雪滩
第四章 模型设计、制作与验证
    4.1 试验范围
    4.2 模型设计
    4.3 模型制作
        4.3.1 采用资料
        4.3.2 模型制作
        4.3.3 模型糙率
        4.3.4 模型测控系统
    4.4 模型验证
        4.4.1 采用水文资料
        4.4.2 模型验证
        4.4.3 小结
第五章 水流特性试验
    5.1 试验内容
        5.1.1 试验流量的确定
        5.1.2 测流断面布置及流速测量
        5.1.3 水尺布置及河心比降观测
        5.1.4 流态观测
    5.2 试验成果分析
        5.2.1 主流变化
        5.2.2 水位变化
        5.2.3 滩性分析
第六章 整治方案研究
    6.1 总体设计
        6.1.1 整治原则与工程措施
        6.1.2 建设规模与设计标准
        6.1.3 整治参数
        6.1.4 方案试验主要流量
    6.2 初步方案试验
        6.2.1 大雪滩初步方案Ⅰ
        6.2.2 大雪滩初步方案Ⅱ
        6.2.3 小雪滩初步方案
        6.2.4 初步方案试验小结
    6.3 优化方案试验
        6.3.1 优化方案的思路
        6.3.2 优化方案Ⅰ试验
        6.3.3 优化方案Ⅱ试验
    6.4 方案比选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8)急流滩消滩指标的滩型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急流滩水力特性研究
        1.2.2 消滩水力指标的确定方法
        1.2.3 消滩水力指标研究
    1.3 滩型反演研究现状
        1.3.1 反演定义
        1.3.2 急流滩滩型研究
        1.3.3 反演方法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急流滩水力特性
    2.1 急流滩的水流特征
    2.2 急流滩的成因分析
    2.3 急流滩的滩型分类
    2.4 急流滩的主要流态
        2.4.1 剪刀水
        2.4.2 跌水
        2.4.3 其他流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滩型反演的试验研究
    3.1 加糙
        3.1.1 消滩指标的合理表达式
        3.1.2 水流条件设计
        3.1.3 试验限制
        3.1.4 实例验证
    3.2 模型设计和试验方案
        3.2.1 船模参数
        3.2.2 模型设计
        3.2.3 试验方案
    3.3 试验成果分析与讨论
        3.3.1 试验成果
        3.3.2 试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4.1.1 基本方程
        4.1.2 边界条件及动边界处理
        4.1.3 求解方法
    4.2 模型验证
        4.2.1 工程概况
        4.2.2 验证所采用资料
        4.2.3 正交曲线网格生成
        4.2.4 水位验证
        4.2.5 流速验证
    4.3 试验成果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滩型反演的数模计算
    5.1 卡口地形
        5.1.1 卡口设计
        5.1.2 数模计算工况
        5.1.3 计算结果分析
    5.2 宽顶堰地形
        5.2.1 宽顶堰设计
        5.2.2 数模计算工况
        5.2.3 计算结果分析
    5.3 溪口地形
        5.3.1 地形设计
        5.3.2 计算工况
        5.3.3 计算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9)浅析模型试验研究在山区河流航道整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河流概况
三、航道建设情况
四、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 有利于优化设计方案
    2. 有利于河段整治统筹兼顾
    3. 有利于解决技术难题、节省工程投资
    4. 有利于验证航道勘测成果的准确性
五、结语

(10)长江中游航道丁坝稳定性及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不同河流丁坝的设计经验总结
    1.3 新材料新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1.4 依托工程情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试验方案设计及量测技术
    2.1 试验内容
    2.2 试验条件
    2.3 模型设计
第三章 丁坝附近水流紊动与压力分析
    3.1 模型试验
    3.2 丁坝周围紊动强度分析
    3.3 动床泥沙冲刷地形分析
    3.4 圆弧型坝周围床底压力、冲刷地形和紊动强度关系
第四章 丁坝水毁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4.1 丁坝损毁的形式
    4.2 坝体块石的稳定性分析
    4.3 坝头冲刷坑的形成机理
    4.4 沉排稳定分析
    4.5 丁坝安全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第五章 丁坝结构优化及防护措施研究
    5.1 丁坝结构优化试验
    5.2 防冲措施研究
    5.3 施工工艺优化
第六章 丁坝流场数值仿真
    6.1 二维水面及流场数学模型
    6.2 二维模型计算及试验结果比较
    6.3 丁坝流场仿真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四、北盘江岩架滩航道整治工程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直型急浅滩水流特性及整治研究[D]. 田娇.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2]库区急滩整治措施研究进展[J]. 田娇,张景洲.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1)
  • [3]库区急滩整治措施—潜桩群水流特性研究[D]. 段周平.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4]自航船模在乌江小幺滩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研究中的应用[J]. 刘晓菲,平克军,张波. 水道港口, 2014(03)
  • [5]北江白石窑坝下河段水流特性研究[D]. 李媛. 长沙理工大学, 2013(01)
  • [6]山区河流弯曲分汊浅滩整治技术研究[D]. 杨祥飞.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
  • [7]金沙江大雪滩群航道整治技术研究[D]. 胡小庆. 重庆交通大学, 2010(12)
  • [8]急流滩消滩指标的滩型反演研究[D]. 杨小文. 重庆交通大学, 2010(12)
  • [9]浅析模型试验研究在山区河流航道整治中的作用[J]. 王齐.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06)
  • [10]长江中游航道丁坝稳定性及防护技术研究[D]. 高培. 重庆交通大学, 2006(10)

标签:;  ;  

北盘江岩架滩航道整治工程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