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荷重传感器测定工程构件质量重心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闻冰[1](2014)在《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文中指出CFRP-PCPs复合筋(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prestressed concrete prisms)是由碳纤维筋(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和高性能活性粉末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这两种材料所制成的一种具有预应力效应的新型复合材料构件(以下简称复合筋)。它以碳纤维筋作为预应力筋,以高性能活性粉末混凝土为浇灌材料,采用先张法工艺制作而成。集高性能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超高强度、优良的耐久性、韧性和碳纤维筋的高抗拉强度、耐腐蚀、电磁绝缘等二者的优势性能于一体,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复合筋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相应的力学性能必然与单纯的纤维塑料筋或是普通钢筋等不同。因而对于复合筋混凝土构件在承载力、刚度、挠度和裂缝的计算上也一定与普通钢筋或纤维塑料筋混凝土构件不同;超静定复合筋混凝土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性能也势必与传统的超静定钢筋或纤维塑料筋混凝土梁不同。鉴于超静定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运用性,因此对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性能与塑性设计的理论研究工作就尤为必要。为此本文开展了如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本文在国内外对于复合筋混凝土构件试验研究已得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6根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弯力学试验,详细描述了试验全过程和相关试验现象,全面分析了所得的试验结果。通过试验,获得了各试验梁的裂缝分布及发展形态,得到了各试验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关系,绘出了各试验梁中复合筋内碳纤维筋的荷载-应力增量对比曲线,监测了各试验梁负弯矩区处钢筋的应力-应变值,并给出了其截面的屈服和极限曲率分布关系。其次,对试验梁各控制截面的开裂、复合筋的开裂、普通钢筋屈服和极限状态等阶段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国内外相关规范公式对试验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平均裂缝间距和最大裂缝宽度等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并对比结合实测值对所采用的公式进行了适当的修正。最后,通过对各试验梁支座反力的实测值与弹性理论计算值的分析与比较,对可能影响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塑性性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弯矩调幅性能,并结合截面曲率分布关系建立了适合于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弯矩调幅的计算公式。本文通过6根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试验,对其受力性能、变形性能和塑性性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试验对比,为复合筋构件今后能在结构规范中的编制提供依据,并为其能在我国土木工程界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沈爱华[2](2012)在《载荷机柜安装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长寿命的大型空间站将是载人航天计划的核心,空间站内配备的实验设备构成了空间站的有效载荷,标准载荷机柜是空间站有效载荷的主要存放硬件设施,这些载荷机柜分布在空间站核心舱内。由于载荷机柜的重量以及核心舱舱门尺寸的限制使得依靠人力装卸机柜具有相当的难度,所以研发用于装卸机柜的机器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末端执行机构是机器人本体和载荷机柜的接口,是一个重要的连接结构,本文针对载荷机柜安装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析末端执行机构结构并对其建立固定坐标系和动坐标系,用于求解末端执行机构运动学逆解和运动学正解,其中逆运动学解是实现精确安装机柜的关键;然后设计以“工控机+Trio Euro209运动控制器”的主从式控制系统,并采用光电传感器实现机柜入舱避碰检测功能,此外,设计一套重心检测系统,能够方便地在旋转坐标系中检测机柜三维重心的算法,并对载荷机柜重心检测算法进行了精度分析,重心检测系统中的五个称重传感器还可以检测四个螺栓受力情况;最后编写由Visua1C++6.0开发的重心计算程序以及由Trio209支持的BASIC语言开发避碰检测程序和螺栓受力检测程序,并分析了控制系统控制精度。载荷机柜安装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控制系统采用五个称重传感器可以快速地检测载荷机柜三维重心坐标和检测螺栓受力情况,并采用光电传感器精确地实现机柜入舱避碰检测,该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手动和局部自动操作结合的方式实现安装机柜,提高了载荷机柜安装效率。
利亮[3](2009)在《冷拔丝预应力砼连续多孔板的次弯矩及内力重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冷拔丝预应力混凝土部分连续多孔板的内力重分布和弯矩调幅的主要因素,即相对受压区高度、张拉控制应力等。并进行了7块冷拔丝预应力砼部分连续多孔板及2块冷拔丝预应力砼简支多孔板的试验研究。基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开裂截面存在开裂效应,论文提出了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微元折算刚度法,并编制了分析程序。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和测试的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分析计算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利用本文的试验数据,推导出了以外载弯矩设计值Μload与张拉引起的次弯矩Μsec之和(Μload+Μsec)为调幅对象、以相对塑性转角θph0为自变量的弯矩调幅系数β的函数表达式。本文通过冷拔丝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多孔板的模拟分析计算,重点研究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张拉控制应力引起的次弯矩等对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弯矩调幅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续板的相对受压区高度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截面的延性,体现了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板的总弯矩调幅系数随着相对受压区高度ξ的增大而减小。(2)张拉控制应力通过改变初始次弯矩,进而由初始次弯矩影响冷拔丝预应力混凝土部分连续多孔板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如果结构不能实现完全的内力重分布,则次弯矩能够延缓截面极限承载力的到来,可以提高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结构总的弯矩调幅系数也随着次弯矩的增大而增大。
张常明[4](2007)在《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残余应力的试验方法》文中指出本文论述了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焊接钢板和焊接工字梁残余应力的试验方法,应用存在残余应力构件屈服时的关系式确定残余应力的大小,以及利用了存在残余应力的钢板和工字梁在整体弹性范围内受荷时的特征,即一部分单元由于存在残余应力而屈服退出工作,进而引起整体刚度变小,使得实测应变变化值大于按弹性计算的应变变化值来测定构件残余应力的位置分布。并用ANSYS进行数值模拟对结果加以比较,验证利用屈服极限条件测定残余应力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测定残余应力的课题背景和意义,分别阐述了残余应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以及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的影响及消除,总结了目前比较常见的有损检测方法和无损检测方法。其次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确定残余应力的试验方法,详细地说明了这种方法与其它传统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的不同之处,以及具体的检测过程和步骤,并介绍了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焊接板、工字梁残余应力的基本理论过程。基于本试验方法,对如何确定残余应力的位置编写了计算焊接工字梁抗弯刚度衰减的Matlab程序。本文介绍了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焊接温度场和焊接应力场的历史和发展概况,着重介绍了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原理及相应计算软件的特点,进一步说明了ANSYS软件进行焊接热分析数值模拟的步骤,并进行了焊接板及带焊缝工字梁的焊接热应力分析,得到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焊接板和带焊缝工字梁的残余应力分布图。最后本文描述了在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结构与抗震实验中心完成的焊接板及带焊道工字梁的残余应力测定试验其中为了进一步比较残余应力对构件的影响,在工字梁试验中,又分别完成了标准工字梁和带焊道的工字梁的试验,并依照本文所述的理论方法计算得到了焊接板和焊接工字梁的残余应力分布,比较了试验方法与数值模拟得到的残余应力分布,并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分析,证实了本文建立的试验方法可以进行残余应力测定试验。
于兆斌[5](2005)在《921A船板钢动态断裂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921A船板钢是我国某钢厂生产的重要船舶壳体用钢,使用过程中不允许发生脆性破坏,韧性要求十分严格。为提高该钢在低温服役条件下的质量,某钢厂进行了921A船板钢的动态断裂性能测试。对921A船板钢的动态断裂韧性的测试及对断口形貌的分析将为评价该钢的温度效应提供重要数据,并可为改进该钢生产工艺以及进一步提高钢材质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文按照GB/T 229-1994、GB/T 12778-91、ISO 14556:2000(E)标准,对921A船板钢作了系列温度的夏比冲击试验,通过断口图像分析仪记录下的断口形貌和仪器化冲击试验机记录的动态加载下试样断裂过程的F—t(力—时间)、F—S(力—位移)曲线,从而可以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材料断裂的详细过程,确定材料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KId、动态J积分、由JId换算的KIdJ以及能量的分解得到起裂能EM、裂纹扩展能Ep。做出了冲击吸收功与试验温度以及断面纤维率与试验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确定了该钢的韧—脆转变温度;同时也首次证实了该钢的动态断裂韧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也呈现上、下两个平台,存在韧—脆转变的特征。通过系列温度的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得到该舰船用钢的一系动态力学性能指标(如该钢的韧—脆转变温度等),建立这些相关指标的关系,对于该材料安全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921A船板钢的韧—脆转变温度为-100℃;动态断裂韧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也呈现上、下两个平台,在84℃~-60℃之间存在韧—脆转变的特征。该钢的安全低温服役温度应高于-60℃,通过动态曲线和断口形貌进一步证实了该钢的低温状态下的温度效应。
祝明桥[6](2004)在《混凝土薄壁箱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混凝土薄壁箱梁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与分析,包括普通钢筋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以及配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薄壁箱梁受扭性能的试验研究与分析,解决了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和抗扭计算中的若干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通过一系列普通钢筋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包括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作用下伸臂梁、连续梁和简支梁弹性阶段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以及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破坏阶段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证实了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存在剪力滞现象,同时截面腹板处应变沿高度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通过弹性阶段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得到的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试验值,与JTG D62-2004规范值比较发现:伸臂箱梁根部、连续箱梁中间支座和跨中截面,规范值偏安全;而简支箱梁跨中截面试验值与规范值吻合较好。简支箱梁破坏性试验研究结果揭示了跨中截面受压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全过程变化规律,证实了普通钢筋混凝土薄壁箱梁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延性。 (2) 结合混凝土薄壁箱梁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单元模型和材料本构关系,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普通钢筋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全过程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探究了引起简支箱梁跨中截面受压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截面相对受压高度ξ和受压翼缘最大应变εc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参数分析,并给出了简支混凝土薄壁箱梁在弹性工作状态下和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跨中截面翼缘宽度等效计算系数的计算公式。 (3) 应用混凝土简支薄壁箱梁跨中截面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简支箱梁等效后的工字型截面梁全过程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结合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特点—以受拉区钢筋应变达到0.01为标志,推导得出了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和设计公式。混凝土薄壁箱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和挠度验算,可以不考虑其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直接按现行规范相关公式验算。 (4) 通过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全过程试验研究与分析,证实了其体外预应力损失可以按JTG D62-2004规范中后张法相关公式计算,其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试验揭示了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主要取决于构件的整体变形和体外预应力筋偏心距的大小,并推导得出了混凝土开裂前和开裂后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实测值与加拿大A23.3-94规
周旭波,邓剑平[7](2000)在《利用荷重传感器测定工程构件质量重心的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的质量重心测定装置 ,该装置运用荷重传感器作为力—电转换元件构成测试平面 ,测定各支撑点的作用力 ,进而利用笔者推导的重心坐标的计算关系 ,得到非规则分布物体的质量重心的水平投影坐标
二、利用荷重传感器测定工程构件质量重心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荷重传感器测定工程构件质量重心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合筋相关材料介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CFRP-PCPS 复合筋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研究的实际意义 |
第2章 CFRP-PCPS 复合筋的制作工艺 |
2.1 试验所需原材料 |
2.2 CFRP-PCPS 复合筋的制备 |
2.3 CFRP-PCPS 复合筋制作成品分析 |
2.4 最优方案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RP-PCPS 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试验 |
3.1 概述 |
3.2 试验梁设计 |
3.3 试验梁的材料性能 |
3.4 试验梁设计参数 |
3.5 试验方案 |
3.6 试验现象 |
3.7 试验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CFRP-PCPS 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承载能力 |
4.1 概述 |
4.2 复合筋混凝土试验梁的承载能力分析 |
4.3 试验梁的受力全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FRP-PCPS 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变形性能 |
5.1 概述 |
5.2 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变形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CFRP-PCPS 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塑性设计分析 |
6.1 概述 |
6.2 复合筋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 |
6.3 复合筋连续梁塑性铰性能 |
6.4 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弯矩调幅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载荷机柜安装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载荷机柜安装机器人研究现状 |
1.2.2 重心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末端执行机构运动学分析 |
2.1 末端执行机构自由度设计 |
2.2 末端执行机结构分析 |
2.2.1 对接板结构组成 |
2.2.2 传感器正交安装 |
2.2.3 位姿微调装置 |
2.3 末端执行机构运动学分析 |
2.3.1 机构坐标系建立 |
2.3.2 逆运动学分析 |
2.3.3 正运动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末端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3.3 入舱避碰检测系统 |
3.4 控制系统电气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载荷机柜重心检测系统设计 |
4.1 重心检测系统指标 |
4.2 载荷机柜重心检测原理 |
4.2.1 固定坐标系检测重心 |
4.2.2 旋转坐标系检测重心 |
4.3 重心检测系统总体结构 |
4.4 重心检测系统硬件选型 |
4.5 重心检测算法精度分析 |
4.6 螺栓受力检测系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末端执行机构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流程设计 |
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2.1 软件功能模块 |
5.2.2 串口通信功能 |
5.3 下位机软件设计 |
5.3.1 避碰检测程序设计 |
5.3.2 螺栓受力程序设计 |
5.4 控制系统定位精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冷拔丝预应力砼连续多孔板的次弯矩及内力重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冷拔丝预应力砼连续多孔板的次弯矩问题 |
1.3 在工程中的应用及结构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评价 |
1.3.1 在工程中的应用 |
1.3.2 结构应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
1.3.3 冷拔丝预应力砼连续板结构应用的环境效益评价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1 试验研究 |
1.4.2 理论研究 |
1.4.3 次弯矩 |
1.4.4 内力塑性重分布及弯矩调幅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及预期目标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实施方案 |
1.5.3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弹塑性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弯矩重分布的必要条件—截面延性 |
2.3 影响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 |
2.3.1 砼极限压应变ε的影响 |
2.3.2 砼相对受压区高度ξ的影响 |
2.3.3 轴压力的影响 |
2.3.4 其它影响因素 |
2.4 影响连续多孔板调幅能力的主要因素 |
2.4.1 延性条件—塑性铰的转动能力 |
2.4.2 次弯矩的影响 |
2.4.3 其它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拔丝预应力砼连续多孔板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概况 |
3.2 试件的设计 |
3.3 试件制作与现场测试 |
3.4 预应力损失 |
3.5 试验方法 |
3.5.1 测点及仪表布置 |
3.5.2 试件支座安装及加载 |
3.5.3 试验结果 |
3.6 冷拔丝的材料性能 |
3.6.1 冷拔丝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
3.6.2 冷拔丝材料力学性能综合评述 |
3.6.3 预应力时效 |
3.7 冷拔丝的应力—应变曲线 |
3.7.1 Blakeley 和Park 建议的模型 |
3.7.2 冷拔丝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四章 冷拔丝预应力砼连续多孔板的非线性程序编制 |
4.1 概述 |
4.1.1 两类问题 |
4.1.2 开裂效应 |
4.1.3 计算机电算模拟 |
4.2 基本假定 |
4.3 结构开裂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 |
4.3.1 以往工作回顾 |
4.3.2 开裂截面的基本假定 |
4.3.3 计算步骤 |
4.3.4 开裂截面Μ—φ关系分析程序框图 |
4.3.5 电算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比较 |
4.4 冷拔丝预应力砼部分连续多孔板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微元折算刚度法 |
4.4.1 钢筋与砼的结合与滑移 |
4.4.2 顶面砼压应变的分布规律 |
4.4.3 微元折算刚度 |
4.4.4 非线性分析方法 |
4.4.5 具体实现步骤 |
4.4.6 分析程序说明 |
4.4.7 程序主框图 |
4.4.8 电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4.5 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的建立 |
4.5.1 极限曲率和名义屈服曲率的计算 |
4.5.2 截面塑性转角的确定 |
4.5.3 试验数据 |
4.5.4 弯矩调幅系数β计算公式 |
4.5.5 应用 |
4.6 模拟连续板计算及分析 |
4.6.1 模拟目的 |
4.6.2 模拟板设计 |
4.6.3 模拟板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残余应力的试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1 残余应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
1.2.2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的影响及消除 |
1.2.3 传统的残余应力有损检测方法 |
1.2.4 传统的残余应力无损检测方法 |
1.2.5 传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
1.2.6 两种新的检测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残余应力的理论原理 |
2.1 引言 |
2.2 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残余应力的基本理论 |
2.2.1 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残余应力的基本假设 |
2.2.2 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焊接板残余应力的基本理论 |
2.2.3 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焊接工字梁残余应力的基本理论 |
2.3 抗拉、抗弯刚度的计算 |
2.3.1 确定构件中心的方法 |
2.3.2 测算构件对过重心轴的惯性矩I |
2.3.3 用Matlab计算衰减后构件刚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NSYS软件的焊接模拟过程分析 |
3.1 引言 |
3.2 焊接温度场的研究历史和发展 |
3.3 焊接应力场的研究历史和发展 |
3.4 数值分析方法 |
3.5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理论 |
3.5.1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
3.5.2 焊接有限元分模型的简化 |
3.6 焊接过程温度场模拟分析 |
3.6.1 前处理过程 |
3.6.2 荷载施加和求解 |
3.6.3 后处理过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残余应力的试验方法 |
4.1 引言 |
4.2 主要试验设备简介 |
4.2.1 MTS试验控制系统 |
4.2.2 北京波谱应变采集仪 |
4.3 试验模型 |
4.3.1 焊接板模型 |
4.3.2 带焊缝工字梁模型 |
4.4 试验步骤及加载过程 |
4.4.1 焊接板残余应力测定试验 |
4.4.2 带焊缝工字梁纯弯曲荷载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921A船板钢动态断裂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夏比冲击试验的发展 |
1.1.1 冲击吸收功A_k值的应用 |
1.1.2 冲击吸收功A_k值存在的问题 |
1.1.3 力—位移曲线 |
1.1.4 力—位移曲线的特性点 |
1.1.5 力—位移曲线的类型 |
1.2 动态断裂韧度的研究进展 |
1.3 动态断裂韧度测试方法 |
1.4 动态断裂韧度的确定 |
1.4.1 线弹性断裂韧度 |
1.4.2 屈服后断裂韧度 |
1.4.3 屈服前断裂的起裂能 |
1.4.4 屈服后断裂的起裂能 |
1.4.5 起裂能和起裂后扩展能 |
1.5 断口图像分析技术 |
第2章 921A钢夏比(V)系列温度冲击试验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921A钢的韧—脆转变温度确定 |
2.2.2 不同温度下的断口形貌 |
2.2.3 不同温度下的仪器化冲击曲线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921A钢仪器化冲击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预裂纹的Charpy冲击试验韧—脆转变温度的确定 |
3.2.2 动态断裂过程中的曲线分析 |
3.2.3 动态断裂过程中的断口形貌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混凝土薄壁箱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剪力滞效应与有效分布宽度 |
1.2.2 体外预应力与其应力增量 |
1.2.3 混凝土构件扭转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 |
2.1 混凝土薄壁箱梁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 |
2.1.1 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定义 |
2.1.2 弹性受力状态下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分析 |
2.1.3 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分析 |
2.2 混凝土薄壁箱梁试验模型 |
2.2.1 模型概况 |
2.2.2 测点布置 |
2.2.3 截面特征 |
2.3 混凝土薄壁箱梁弹性阶段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2.3.1 伸臂梁试验 |
2.3.2 连续梁试验 |
2.3.3 简支梁试验 |
2.4 简支混凝土薄壁箱梁弹塑性阶段试验研究 |
2.4.1 试验装置及仪表布置 |
2.4.2 试验加载程序 |
2.4.3 主要试验结果 |
2.5 混凝土薄壁箱梁有限元分析 |
2.5.1 分析模型 |
2.5.2 分析对比 |
2.6 混凝土薄壁箱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分析 |
2.6.1 弹性受力状态下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分析 |
2.6.2 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分析 |
2.7 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计算 |
2.7.1 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全过程分析 |
2.7.2 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分析 |
2.8 混凝土薄壁箱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
2.8.1 裂缝验算 |
2.8.2 挠度验算 |
2.8.3 验算对比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试验研究与分析 |
3.1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试验研究 |
3.1.1 模型概况 |
3.1.2 截面特征 |
3.1.3 仪表布置及试验加载装置 |
3.1.4 试验主要结果 |
3.2 体外预应力损失与体外预应力增量 |
3.2.1 体外预应力损失 |
3.2.2 体外预应力增量 |
3.3 跨中截面应变分布和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 |
3.3.1 跨中截面应变分布 |
3.3.2 跨中截面翼缘等效宽度计算系数 |
3.4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分析 |
3.4.1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全过程分析 |
3.4.2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
3.5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变形和裂缝 |
3.5.1 变形 |
3.5.2 裂缝及其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纤维混凝土箱梁纯扭试验研究与分析 |
4.1 钢纤维混凝土箱梁试验研究 |
4.1.1 模型概况 |
4.1.2 试件加载装置及仪表布置 |
4.1.3 试验加载与试验结果 |
4.2 钢纤维混凝土箱梁纯扭空间软化桁架理论分析 |
4.2.1 空间软化桁架理论 |
4.2.2 方程求解 |
4.2.3 相关试验结果检验 |
4.3 钢纤维混凝土箱梁纯扭参数分析及软化桁架模型解 |
4.3.1 钢纤维混凝土箱梁纯扭参数分析 |
4.3.2 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软化桁架模型解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本文结论 |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等效工字型截面非线性分析—CSNLA程序清单 |
附录C 混凝土薄壁箱梁等效工字型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求解曲线 |
附录D 空间软化桁架模型分析-SSTMAP程序清单 |
四、利用荷重传感器测定工程构件质量重心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 刘闻冰. 广西科技大学, 2014(05)
- [2]载荷机柜安装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控制系统设计[D]. 沈爱华.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07)
- [3]冷拔丝预应力砼连续多孔板的次弯矩及内力重分布研究[D]. 利亮. 重庆交通大学, 2009(10)
- [4]基于屈服及刚度衰减条件测定残余应力的试验方法[D]. 张常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5]921A船板钢动态断裂力学性能研究[D]. 于兆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12)
- [6]混凝土薄壁箱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 祝明桥. 湖南大学, 2004(07)
- [7]利用荷重传感器测定工程构件质量重心的方法[J]. 周旭波,邓剑平.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