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阻丝式蒸汽处理炉的电气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1](2016)在《东北特钢集团线材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钢铁产量持续大幅度增大,线材作为我国主要的消费品种之一,产量和消费量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年增长。现阶段钢铁行业正处于“断臂求生”的特殊时期,从长远来看,这对国有大型特殊钢铁企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为增强企业竞争力,逐步占领国内外线材市场,开拓出更大的发展空间,需对线材项目的投资机会进行分析。针对公司目前线材的产品结构及同行业竞争对手情况进行分析,东北特钢应为综合特钢企业,产品应选不锈钢、轴承钢、工模具钢、合金结构钢、特殊合金钢作为重点品种,其中主导产品为不锈钢和轴承钢。新建的合金钢高速线材生产线将具有现代化、环保型和循环经济型的特点,从冶炼设备、轧制设备、精整设备都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工艺装备和工艺路线,生产产品将具有品种更加齐全、产品规格范围更大、精度更高、盘卷更重、产品质量保障能力更强的特点,必将成为当今国际最具竞争实力的特殊钢专业生产企业。借助战略管理、投资机会研究、技术经济评价等理论工具,按照市场机会分析、企业机会分析、投资机会确定、投资机会评价的研究逻辑,依次递进展开分析。结合现有的设备、产品的不足之处和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对线材项目的产品、市场及质量水平进行定位,对项目的财务收益和风险进行评价,逐步确立公司线材项目的投资方案。采用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等市场调查方法,分析国内外目标市场的服务需求;收集、整理线材项目前几年的数据,预测未来几年线材项目的发展前景;在外部因素和内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投资机会;对确定的投资机会进行投资效益评价和投资风险分析。通过论文研究,确定了东北特钢集团线材项目的投资机会,缓解了企业发展与严峻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确立了企业应该重点研究的品种和产品特点,为占领国内外线材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借鉴。
曹巍[2](2015)在《炉温均匀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及改进》文中研究指明工业炉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加工设备,其炉温均匀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是保证产品使用性能的关键环节,并间接地对环境、生产成本、公司的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工业炉炉温均匀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课题首先从炉体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两大方面分析了影响工业炉炉温均匀性的因素并对其中一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意见。加热元件、炉衬结构、循环风机、测量系统、控制参数、加热源工作方式的选择、炉压、测点的选择及补偿等都会影响炉温均匀性,对不同工业炉而言,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炉温测试中应根据每台工业炉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改进,以求达到满意的炉温控制效果。然后以丹阳市恒泰电炉有限公司研发的脱硝催化剂烘干炉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着重研究了脱硝催化剂烘干炉结构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了丹阳市恒泰电炉有限公司研发的脱硝催化剂烘干炉的温升速率不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结论,对烘干炉能量供给和燃烧室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燃烧室结构存在问题,需要改进。改进燃烧室结构后,再次进行了实验和计算,得知温升速率能够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炉温均匀性得到了了保证。最后建立了结构改进后的脱硝催化剂烘干炉烘干室的数学模型,并基于CFD理论和FLUENT软件,对烘干室建立了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网格划分,对烘干室仿真模型进行了参数和求解器设置后进行了仿真计算。由仿真结果可知,保温半个小时后能够达到炉温均匀性技术指标要求。对仿真模型中测点处的温度进行了监测,着重分析了测点布置对表征炉温均匀性的影响,找出了更能反映催化剂温度变化的测温点。
汪金水[3](2014)在《航天A企业热表处理车间生产管理改进措施研究》文中认为航天产品零组件的热表处理工序贯穿着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是包括从零件原材料、毛坯产品、加工过程中零件的热处理;零件成型后的表面处理及最终包装处理的一个伴随产品生命过程中不同阶段处理工序。在航天系统,热表处理车间完全属于协作单位,生产上基本没有主动权,任务可控性不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每年基层单位的经济增加值不得低于某一数值的压力和研制任务对于轻质材料的使用造成热表处理生产任务的逐渐减少,如果不改善现有生产管理模式,热表处理产业将会面临生存的危机。对于企业和管理者来说,完善生产管理模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许多知名的企业和管理者均在关注该课题,并不断地实践、发展和创新该课题。航天系统热表处理车间目前采用的仍是传统粗放式的生产管理模式,即占用非常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又存在很大资源浪费。为成功解决航天系统热表处理工序存在的问题,完善热表处理工序的生产管理模式,本文以航天军工A企业下属的热表处理车间的生产管理进行了分析,在详细分析军工企业的行业特点、型号研制生产特点以及车间的管理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车间管理完善和改进的途径及措施,重点是通过对协作任务管理、MRPⅡ系统信息化管理、能源管理、清洁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精细化管理等途径进行完善,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希望一定程度上能为类似车间的管理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周陵生[4](2009)在《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焚烧含油污泥炉内整体模型》文中研究指明含油污泥是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一种有害污泥,它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周围的土壤、空气、地下水都会造成污染。针对含油污泥自身的燃烧特性,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一种采用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焚烧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异密度循环流化床是一种采用石英砂颗粒作为流化床媒体物料、组合式高温漩涡分离器、炉膛为变截面结构形式的循环流化床。为了更好地应用这种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焚烧处理含油污泥的技术,本文结合含油污泥的燃烧特性,建立了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炉内焚烧含油污泥的整体数学模型,通过编制程序计算出相关炉内参数,并与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首先,对含油污泥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含油污泥样品的理化特性数据,进行了含油污泥的热解与燃烧热重分析与差热分析实验,通过对比分析了含油污泥的燃烧与热解的热重曲线,发现含油污泥的可燃物质来自于其热解产物。为此,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含油污泥的恒温热解研究,测定了含油污泥在不同温度下主要热解产物的产率,并给出了这些热解产物的产率以及挥发分析出的实验关联方程式。另外,还在一个小型流化床实验台进行了含油污泥的燃烧实验,实验表明含油污泥不仅在密相区发生燃烧,而且在稀相区已有一部分挥发分燃烧。其次,建立了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相关的子模型,主要包括炉内传热模型与流动模型。并重点研究了石英砂床料磨损与破碎模型、密相区表面固体颗粒夹带率的数学模型、组合式高温漩涡分离器的分级分离效率模型等。在完成这些子模型之后,结合这些子模型构建了非等高小室模型。即依据所建各子模型,构建各小室的质量平衡方程与能量平衡方程来求解炉内的温度分布、炉内传热系数分布以及气相成分分布等炉内燃烧特性参数。最后,进行了20t/h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炉内焚烧含油污泥现场实验。描述了20t/h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焚烧处理含油污泥现场启动、调试与运行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掺烧水煤浆的三种工况实验数据与整体数学模型结果,发现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都基本吻合,这说明本论文所建立的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焚烧处理含油污泥炉内整体数学模型是合适的、可靠的。之后,以所建立整体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改变整体数学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包括含油污泥的焚烧处理量、含油污泥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与水分含量、过量空气系数、炉膛高度及受热面面积等参数,来模拟分析这些参数的变化对炉内燃烧特性的影响。模拟发现炉内温度一般随含油污泥的焚烧处理量的增加、含油污泥挥发分含量的增加、灰分含量与水分含量减少、炉膛高度与炉内受热面面积的减少而增加。但是,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对炉内温度的影响在炉膛下部和上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炉膛下部,当过量空气系数增加时,由于送入的冷风量增加,床温会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而降低,而在炉膛上部,过量空气系数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炉温下降。除此之外,还同时模拟分析了其他炉内燃烧特性参数如炉内换热系数、烟气成分随这些参数变化的影响结果。
薛海亮[5](2008)在《玉米秸秆燃烧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玉米秸秆在层燃锅炉内的燃烧特性,对于保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晋州秸秆电厂燃用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研究玉米秸秆的燃烧特性,包括热天平和炉内燃烧。对锅炉的主要燃料玉米秸秆作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燃烧和热解实验,得到了燃烧和热解特性曲线,通过对燃烧和热解特性曲线的热重分析,总结了玉米秸秆的燃烧和热解规律,求出不同升温速率下燃烧和热解的特征参数以及动力学参数。对锅炉本体和燃烧设备作了简单的介绍,针对调试过程中燃烧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对锅炉调试过程中影响燃料燃烧的多种因素和运行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的工作为秸秆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参考。
赵明举[6](2002)在《煤与垃圾衍生燃料(RDF)的流化床混烧研究及其酸性气体的脱除》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比较了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提出煤与垃圾衍生燃料(RDF)的流化床混烧的建议。 本研究的目的是将垃圾衍生燃料掺混到现运行的燃煤流化床锅炉中进行混烧,这样可节约大量的因建设垃圾焚烧设备而产生的一次性投资费用。另外,从1998年起,国家电力部开始实施逐步关停中小电站的政策,如果将中小电站改造成垃圾混烧电站,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既可减少投资浪费,又可消纳城市垃圾。因而,本课题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流化床具有燃料适应性广、氮氧化物排放低、炉内石灰石脱硫成本低等特点,所以选择了流化床燃烧炉作为研究炉型。 与煤的单独流化床燃烧不同,煤和垃圾衍生燃料有着不同的颗粒大小、不同的热值、不同的颗粒外形、不同的成分组成,因而在流化床内混烧时必然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值得进行研究。特别是由于垃圾衍生燃料中的氯含量较高,混烧时的HCl和SO2气体同时析出,石灰石是流化床燃烧炉的传统脱硫剂,同时石灰石也可与HCl反应,生成CaCl2,所以有必要研究它们的炉内共脱除问题。 二、研究的内容和过程 摘 要 自行设计和建造了冷态流化床装置和热态流化床装置各一套,两套装置的尺寸相同,反应器内径都为 150mm。装置包括主体反应器、供气系统、给料系统。电加热系统、除尘系统等。 开发了一种不均匀布风的内循环流化床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改善谋与IU3 F在流化床内的混合燃烧状况,延长物料在床内的停留时间。不均匀布风流化床气体分布板具有内循环特性,中心区域呈移动床状态,周围边缘区域呈流态化状态,两种复合床的共同作用,使之呈现为内循环流化床。在冷态流化床装置上,观察和研究了该内循环流化床的流化特性;在热态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煤与RDF的混烧实验,并与鼓泡流化床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 使用了两种RDF,研究了掺混比例、空气过剩系数、钙硫摩尔比。床层温度等因素对燃烧和酸性气体脱除的影响,并进行了物料衡算;用在线FTIR光谱仪和烟气分析仪研究了尾 O中O卜CO卜H。O,CO,CH一SOZ,HCI,NO,NOZ,NZO和 HCN气态物质的变化;用 XRD和 SEM研究了飞灰和底灰的成分变化。考察了*和 S在尾气、飞灰和底灰中的分布。 在热天平上进行了酸性气体倍 和 HCI)与脱除剂(石灰石和 CZO)反应的等温和非等温研究,并计算了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将混合烟气分解为各种气体的不同组合,以考察单种气体与CaO的反应机理。使用热大平一气体分析仪联用技术,同步研究了气固反应过程的固体重量变化与气体浓度变化,为判别反应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使用鼓泡流化床试验台问.IMW),研究了高氯煤燃烧过程中 SO。和HCI共脱除问题。考察了床温对 SO。和 HCI祈出的影响,同研究煤与 RDF的流化床混烧一样,也研究了钙硫摩尔比、空气过剩系数、床层温度等因素对酸性气体脱除的影响。 11 太原理上人学博>了位论文三、获得的主要结果 床内沿纵向的温度分布表明,**F掺混比例越高自由空间温度越高,证明RD F燃烧时的火焰较长,需要更高的自由空问高选。 研究结果表明,在750”C~900℃的温度范围内门迎着床温的升高,酸性气体析出量也增加;随着 CaJS的增加,SOZ的脱除率也增加,但 CajS对HCI的脱除率影响不大:石灰石可脱除烟气中90%以上的SOZ,对HCI的脱除率较低,最大不超过300。CaO脱除HCI的最佳温度为700”C左右,770℃之后生成的CaCI。产生了少量的挥发。 飞灰中有较高的CaCI。富集量,底灰。。P有较高的CaSO。富集量,说明石灰石脱除*CI气体主要在自由空间进行,而脱除S*主要在床层内进行。 鼓泡流化床和内循环流化床的燃烧实验证明,煤与RDF混烧可使尾气中的NCI气体和Sq浓度同时降低。与鼓泡流化床相比,内循环流化床的混合燃烧可使尾气中的 CO,HCI和 SO。气体浓度大幅降低,但使NO的浓度有所升高。 HCI与CaO的等温反应符合圆筒型对称收缩核颗粒模型,即: l一(1—a)’=00138。e-cp(428.4/T)。t 证实了无论有无O。存在的情况下,CaO脱硫都经历生成CaSO。的中间产物的过程,在温度高了6”℃时,*d已分解,称放出Sq。 o*q不 bO者h与*CI 不S已发生反应,温度高于3*℃以后,CaO与酸性气体的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对尾气中各种气体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CO,*见和**N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N在还原气氛中生成;从正负行一号方面判断,Co和水蒸气气体浓度几乎与所有其它气体浓度成负相关关 11卫
余坚[7](2003)在《电阻丝式蒸汽处理炉的电气改造》文中认为 我厂担负着东风汽车所有粉末冶金制品的生产。蒸汽处理炉是我厂1989年投入使用的设备,它担负着我厂粉末冶金铁基制品的氧化密封处理。设备早期使用性能稳定,监视温度与控制温度只有±3℃温差。后来在炉子使用过程中,因为电炉丝的老化,有一组首先被烧断,我们对其进行了重绕
冯踏青[8](1998)在《液态金属高温热管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当今世界上热管开发研究的新趋势和我国的具体国情与热管研究现状,开展了关于液态金属高温热管的理论、试验及其生产、应用的研究。同时,完成了对新发明(中国发明专利961171175.8)研制的钠钾共熔合金高温热管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研究获得的一系列结论将对液态金属高温热管在工业领域,特别是能源工程领域的设计、生产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首先全面地分析了各种液态金属工质的特点,探讨了高温热管常用和一些有应用前景的工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及其同事提出了钠钾合金热管的新思想,并通过试验论证了其可行性和实用性,填补了热管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在回顾现有成熟的高温热管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前人液态金属高温热管从冷态启动到稳态工况的一系列阶段的不同理论分析模型,即稀薄气体(自由分子流)的自扩散二维瞬态模型、连续流转变温度区概念和“平面前锋”分析解模型以及瞬态二维可压缩层流模型与稳态二维不可压缩层流模型,在此基础上,作者首次对重力型高温热管的理论作了专门的研究。同时,对高温热管相变换热的机理也作了深入的讨论,作者结合钠钾合金工质揭示了液态金属蒸发传热的特点。钠钾合金高温热管的传热极限也得到了深入的分析。 其次,作者进行了钾和钠钾合金液态金属高温热管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它们的启动特性、等温性能、稳态工作性能以及传热性能,部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试验得到的结论将为高温热管的工业应用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本文还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化规模生产高温热管的设备、工艺和技术,讨论了液态金属高温热管结构材料与工质相容性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践剖析了高温腐蚀的机理,作者及同事提出了液态金属致脆性的高温热管腐蚀新观点。 在介绍高温热管在一些国民经济领域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为作者负责或参与设计的高温热管在余热利用等能源工程领域中的最新开发应用,并对其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了评价。
史竞,王秉铨,张汝淼,王安铭[9](1985)在《赴西德工业炉考察总结》文中研究说明 我部赴西德工业炉考察组五人,于1984年6月21日到7月6日在西德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工业炉考察。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工业炉考察组的名义对西德工业炉进行的考察,受到热情的接待。这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在杜塞尔多夫参加了第四届国际工业炉及热加工技术博览会和学术报告会,到托洛依斯多夫,纽伦堡、洛汉、哈瑙、康泰尔等地参观了6
二、电阻丝式蒸汽处理炉的电气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阻丝式蒸汽处理炉的电气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特钢集团线材项目投资机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2 项目的外部市场环境分析 |
2.1 市场分布及需求分析 |
2.1.1 铬不锈钢方面 |
2.1.2 铬镍不锈钢方面 |
2.1.3 轴承钢方面 |
2.1.4 工具钢方面 |
2.1.5 结构钢、弹簧钢方面 |
2.2 产品需求方向分析 |
2.2.1 现有产品 |
2.2.2 待开发产品 |
2.3 竞争对手分析 |
2.3.1 国内厂家 |
2.3.2 国际厂家 |
3 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3.1 企业概况 |
3.2 人力结构与管理能力分析 |
3.2.1 人力结构分析 |
3.2.2 管理能力分析 |
3.3 设备与技术能力分析 |
3.3.1 炼钢系统 |
3.3.2 轧钢系统 |
3.3.3 生产工艺 |
3.3.4 后部生产能力 |
3.4 资金能力分析 |
4 投资方案的确定 |
4.1 项目机会SWOT分析 |
4.1.1 优劣势分析 |
4.1.2 机会和威胁分析 |
4.1.3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
4.1.4 目标定位 |
4.2 项目收益评价 |
4.2.1 财务收益分析 |
4.2.2 社会收益分析 |
4.3 项目风险评价 |
4.3.1 政策风险 |
4.3.2 市场风险 |
4.3.3 资金风险 |
4.3.4 技术风险 |
4.3.5 管理风险 |
4.4 项目综合评价 |
4.4.1 综合评价基本思路 |
4.4.2 评价具体内容 |
5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
5.1 设备升级与技术创新 |
5.1.1 投资新设备 |
5.1.2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 |
5.2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
5.2.1 优化管理制度 |
5.2.2 改善财务管理 |
5.3 建设节能环保型企业 |
5.3.1 深入贯彻国家政策 |
5.3.2 应用“绿色”技术 |
5.3.3 改善硬件条件 |
5.3.4 做好防治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炉温均匀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炉温均匀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2 炉温均匀性改进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炉温均匀性影响因素及改进 |
2.1 炉体结构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 |
2.1.1 加热元件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 |
2.1.2 炉衬结构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 |
2.1.3 循环风机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 |
2.2 电气控制系统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 |
2.2.1 测量系统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 |
2.2.2 控制参数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 |
2.2.3 加热源工作方式的选择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 |
2.2.4 炉压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 |
2.2.5 测点的选择及补偿对炉温均匀性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催化剂烘干炉温度场研究 |
3.1 催化剂烘干炉简介 |
3.1.1 脱硝催化剂的工艺流程 |
3.1.2 烘干炉主要技术指标 |
3.2 烘干炉温度场实验研究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布点 |
3.2.4 实验结果 |
3.3 烘干炉能量供给计算与分析 |
3.3.1 空气需要量的计算 |
3.3.2 燃烧产物生成量的计算 |
3.3.3 燃料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 |
3.3.4 燃料实际燃烧温度的计算 |
3.4 烘干炉燃烧室结构分析与改进 |
3.4.1 烘干炉燃烧室结构热量计算 |
3.4.2 烘干炉燃烧室改进结构热量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烘干炉温度场仿真 |
4.1 烘干室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守恒方程组 |
4.1.2 湍流方程组 |
4.2 CFD及FLUENT简介 |
4.2.1 CFD概述 |
4.2.2 FLUENT软件介绍 |
4.3 烘干室仿真的前处理模块 |
4.3.1 烘干室物理模型的建立 |
4.3.2 烘干室物理模型的网格划分 |
4.4 烘干室仿真的仿真计算模块 |
4.4.1 烘干室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
4.4.2 FLUENT软件求解器设置 |
4.4.3 FLUENT软件变量初始化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仿真结果 |
4.5.2 测点布置对炉温均匀性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说明 |
致谢 |
(3)航天A企业热表处理车间生产管理改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生产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MRPⅡ系统 |
2.2 精益生产 |
2.3 精细化管理 |
2.4 安全生产管理 |
2.5 6S 管理 |
第3章 企业生产车间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企业及热表车间概况 |
3.2 热表处理车间生产管理现状 |
3.2.1 多品种研制与小批量批产混线生产 |
3.2.2 总厂与车间二级管理方式 |
3.2.3 协作分厂话语权弱 |
3.2.4 工时反映产值和收入 |
3.2.5 民品市场收入逐年提升 |
3.2.6 成本核算控制 |
3.2.7 现场调度管理为主 |
3.2.8 自身发展需要清洁生产 |
3.2.9 设备资源消耗大 |
3.3 存在问题及分析 |
3.3.1 相互间互动不明显 |
3.3.2 均衡生产不到位 |
3.3.3 单独生产频繁 |
3.3.4 工作交接遗漏 |
3.3.5 任务存在冲突 |
3.3.6 零件混淆或错拿现象 |
3.3.7 其他不足 |
第4章 企业生产管理措施完善 |
4.1 完善生产协作计划协调机制 |
4.2 协作任务精细化管理 |
4.2.1 流程管理精细化 |
4.2.2 生产周期精细化 |
4.2.3 现场管理精细化 |
4.3 强化能源管理 |
4.3.1 强化生产管理,合理安排任务 |
4.3.2 强化科学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
4.4 推行 MRPⅡ信息化管理手段 |
4.5 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
4.5.1 企业现有节能、节水技术措施情况 |
4.5.2 企业产污和排污现状分析 |
4.5.3 根据现有水平确定措施 |
4.6 强化设备管理 |
第5章 实施效果 |
5.1 任务准时完成情况大幅提高 |
5.2 节能取得重大突破 |
5.3 清洁生产实施效果 |
5.4 车间 6S 管理得到提升 |
5.4.1 为何要推行 6S 管理 |
5.4.2 如何推行 6S |
5.4.3. 推行效果评价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焚烧含油污泥炉内整体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油污泥的来源及危害 |
1.2 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
1.2.1 填埋法 |
1.2.2 生物处理法 |
1.2.3 焚烧法 |
1.2.4 常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对比 |
1.3 我国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 |
1.4 含油污泥的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焚烧处理方法 |
1.4.1 含油污泥的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焚烧处理的工艺流程 |
1.4.2 含油污泥的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焚烧处理的技术特点 |
1.5 异密度循环流化床整体数学模型 |
1.5.1 循环流化床发展概述 |
1.5.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 |
1.5.3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特点 |
1.5.4 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数值模拟 |
1.5.5 循环流化床整体数学模型概况 |
1.5.6 循环流化床整体数学模型主要研究内容 |
1.5.7 异密度循环流化床整体数学模型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含油污泥炉内燃烧与传热 |
2.1 固体燃料炉内的燃烧概述 |
2.2 含油污泥的热重分析 |
2.2.1 含油污泥基础分析 |
2.2.2 含油污泥热重分析 |
2.2.3 含油污泥的着火温度与燃尽温度 |
2.2.4 升温速率对含油污泥燃烧的影响 |
2.2.5 含油污泥燃烧与热解分析 |
2.3 含油污泥的炉内燃烧模型 |
2.3.1 含油污泥实验台炉内燃烧实验 |
2.3.2 挥发分的析出与燃烧的空间分布 |
2.3.3 恒温下挥发分析出实验 |
2.3.4 挥发分的析出成份和质量份额 |
2.3.5 挥发分的燃烧模型 |
2.3.6 含油污泥焦炭颗粒燃烧模型 |
2.4 炉内传热模型 |
2.4.1 密相区传热模型 |
2.4.2 稀相区传热模型 |
2.4.2.1 对流换热 |
2.4.2.2 辐射换热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炉内气固流动模型 |
3.1 炉内气固流动模型 |
3.1.1 密相区流动模型 |
3.1.1.1 宽筛分颗粒特性 |
3.1.1.2 密相区高度计算 |
3.1.1.3 密相区气泡特性 |
3.1.2 稀相区流动模型 |
3.1.2.1 TDH 和颗粒夹带率的计算 |
3.1.2.2 密相区表面颗粒夹带率模型 |
3.1.2.3 颗粒浓度分布 |
3.2 异密度循环流化床床料颗粒的磨损与破碎模型 |
3.2.1 石英砂颗粒的磨损模型 |
3.2.1.1 磨损实验方案 |
3.2.1.2 石英砂磨损分析与计算原理 |
3.2.1.3 石英砂颗粒磨损模型的建立 |
3.2.1.4 实验验证 |
3.2.2 石英砂颗粒的破碎模型 |
3.2.2.1 石英砂颗粒破碎实验 |
3.2.2.2 石英砂的破碎特性分析 |
3.2.2.3 破碎后颗粒粒径分布模型 |
3.2.2.4 实验验证 |
3.3 组合式高温漩涡分离器分离效率模型 |
3.3.1 实验系统与方法 |
3.3.1.1 实验装置实验系统 |
3.3.1.2 实验物料 |
3.3.1.3 实验方法 |
3.3.2 分离效率数学模型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3.1 参数φ_c 的确定 |
3.3.3.2 颗粒粒径对分级分离效率的影响 |
3.3.3.3 入口速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炉内整体数学模型 |
4.1 小室的划分 |
4.1.1 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炉膛结构 |
4.1.2 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炉膛小室划分 |
4.1.3 燃料在小室的分布 |
4.2 固相质量平衡模型 |
4.2.1 小室灰颗粒质量平衡 |
4.2.2 小室焦炭颗粒质量平衡 |
4.2.3 小室石英砂床料颗粒质量平衡 |
4.3 气相质量平衡模型 |
4.4 小室能量平衡模型 |
4.5 整体数学模型计算程序 |
4.5.1 整体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
4.5.2 整体数学模型主程序求解流程 |
4.5.3 列主元的高斯消去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实验与整体模型模拟分析 |
5.1 焚烧含油污泥的异密度循环流化床 |
5.1.1 结构简介 |
5.1.2 主要设计参数 |
5.2 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的启动、调试与运行测试 |
5.2.1 启动前的准备 |
5.2.2 启动与调试 |
5.2.3 运行测试 |
5.3 实验数据与整体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5.3.1 石英砂床料的磨损量对比与分析 |
5.3.2 床温的对比 |
5.3.2.1 不同小室划分方法的模拟结果对比 |
5.3.2.2 三种工况的温度对比 |
5.3.3 烟气成分的对比 |
5.4 相关参数灵敏度模拟与分析 |
5.4.1 含油污泥焚烧处理量变化的影响 |
5.4.2 含油污泥挥发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3 含油污泥灰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4 含油污泥的水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5 过量空气系数变化的影响 |
5.4.6 炉膛高度变化的影响 |
5.4.7 炉内受热面面积变化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全文总结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基金资助 |
(5)玉米秸秆燃烧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物质能概述 |
1.1.1.1 生物质能 |
1.1.1.2 生物质转化利用技术 |
1.2 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和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技术 |
1.2.1 国外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
1.2.2 国外秸秆燃烧发电技术 |
1.2.3 我国秸秆发电的现状 |
1.2.4 秸秆直接燃烧技术 |
1.2.4.1 层燃技术 |
1.2.4.2 流化床技术 |
1.2.4.3 悬浮燃烧技术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秸秆燃烧和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的选择 |
2.3 实验仪器介绍 |
2.3.1 工作原理 |
2.3.1.1 差热测量系统 |
2.3.1.2 热重测量系统 |
2.3.1.3 温度测量系统 |
2.3.1.4 试样与参比物 |
2.3.2 热天平系统的影响因素 |
2.3.2.1 样品量的影响 |
2.3.2.2 试样粒径的影响 |
2.3.2.3 升温速率的影响 |
2.3.2.4 试验气氛的影响 |
2.3.2.5 装填方式的影响 |
2.4 实验样品 |
2.5 实验条件 |
2.5.1 燃烧实验条件 |
2.5.2 热解实验条件 |
2.6 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
2.6.1 燃烧过程的分析 |
2.6.2 燃烧特性的综合分析 |
2.6.3 燃烧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2.6.3.1 双组分分阶段反应模型的建立 |
2.6.3.2 燃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7 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
2.7.1 玉米秸秆的热解过程 |
2.7.2 玉米秸秆的热解动力学 |
2.8 结论 |
第三章 锅炉介绍 |
3.1 引言 |
3.2 锅炉的主要燃料 |
3.3 本体结构 |
3.3.1 燃烧室和水冷壁 |
3.3.2 过热器和调温装置 |
3.3.3 省煤器 |
3.3.4 空气预热器 |
3.3.5 吹灰器 |
3.3.6 燃烧设备及调试 |
3.3.6.1 给料系统 |
3.3.6.2 振动炉排 |
3.3.6.3 锅炉布风及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
第四章 玉米秸秆在锅炉中燃烧及运行控制 |
4.1 引言 |
4.2 锅炉的燃烧系统调试 |
4.2.1 锅炉整套启动过程 |
4.2.1.1 锅炉启动操作方式 |
4.2.1.2 锅炉启动过程 |
4.2.1.3 锅炉点火 |
4.2.1.4 锅炉升温、升压 |
4.2.1.5 锅炉升压、升负荷 |
4.2.2 燃料的燃烧过程 |
4.2.3 燃烧调整控制 |
4.2.4 影响燃料燃烧的因素及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
4.2.4.1 一次风的影响 |
4.2.4.2 二次风的影响 |
4.2.4.3 振动炉排的影响 |
4.2.4.4 燃料的影响 |
4.2.4.5 锅炉漏风的影响 |
4.2.4.6 给料系统的影响 |
4.3 锅炉运行控制 |
4.3.1 锅炉负荷 |
4.3.2 炉膛负压控制 |
4.3.3 蒸汽压力调整 |
4.3.4 蒸汽温度调整 |
4.3.5 锅炉停运过程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6)煤与垃圾衍生燃料(RDF)的流化床混烧研究及其酸性气体的脱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
1.1 垃圾的定义 |
1.2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
1.2.1 填埋法 |
1.2.2 堆肥法 |
1.2.3 焚烧法 |
1.2.3.1 直接焚烧 |
1.2.3.2 控气燃烧 |
1.2.3.3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 |
1.2.3.4 垃圾衍生燃料制造工艺及燃烧工艺 |
1.2.4 其它处理方法 |
1.2.5 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 |
1.3 直接焚烧工艺与RDF工艺的对比 |
1.4 选题理由 |
1.5 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 |
1.6 附录A:煤与RDF混烧在国外的运行经验及综合评价 |
1.6.1 喷粉炉和抛煤炉混烧工业试验 |
1.6.2 流化床混烧的工业运行经验 |
1.6.3 综合评价 |
1.7 附录B:二恶英的主要来源 |
1.8 附录C:可参考的尾气排放标准 |
1.9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流化床反应装置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
2.1 流化床反应器装置 |
2.1.1 气路系统 |
2.1.2 流化床主体反应器 |
2.1.3 电加热炉及测温控温系统 |
2.1.4 给料系统 |
2.1.5 除尘系统 |
2.1.5.1 旋风除尘器 |
2.1.5.2 袋式除尘器 |
2.1.6 气体采样系统 |
2.2 冷态流化床装置 |
2.3 设备计算 |
2.3.1 流化速度 |
2.3.2 旋风除尘器计算 |
2.3.3 转子流量计的选取和计算 |
2.3.4 进料器的标定 |
2.3.5 喷粉器及其附件的选型 |
2.4 附录A:流化床设计依据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煤与垃圾衍生燃料(RDF)的流化床混燃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流化床反应装置 |
3.2.2 样品制备 |
3.2.2.1 流化床床料 |
3.2.2.2 燃料和垃圾衍生燃料(RDF) |
3.2.2.3 石灰石 |
3.2.3 X射线衍射仪(XRD)灰分分析 |
3.2.4 气体分析 |
3.2.4.1 烟气分析仪 |
3.2.4.2 离子色谱仪 |
3.2.4.3 红外光谱仪 |
3.2.5 物料衡算 |
3.2.5.1 理论空气量值的求取 |
3.2.5.2 混合燃料的理论空气量 |
3.2.5.3 CO_2含量的计算 |
3.2.5.4 喷粉器带入空气量 |
3.2.5.5 流化空气量的选取 |
3.2.5.6 燃料进量的选取 |
3.2.5.7 石灰石量的选取 |
3.2.5.8 废气量的计算 |
3.2.5.9 飞灰量和底灰量的测定 |
3.2.5.10 物料衡算结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氯和硫在烟气、飞灰和底灰中的分布 |
3.3.2 床层温度对煤与RDF混烧的影响 |
3.3.3 床层压降和初始流化速度的测定 |
3.3.4 床内的纵向温度分布 |
3.3.5 过剩空气量对煤与RDF混烧的影响 |
3.3.6 尾气中各种气体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7 不同RDF掺混量对燃烧的影响 |
3.3.7.1 RDF掺混量对尾气中气体组成的影响 |
3.3.7.2 RDF掺混量对飞灰和底灰成分的影响 |
3.3.8 物料的颗粒特性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3.6 附录A:美国环保局EPA Method 0051 方法简介 |
3.7 附录B:离子色谱方法简介 |
第四章 石灰石脱除SO_2和HCl气体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设备 |
4.2.1.1 热天平分析仪 |
4.2.1.2 气体分析仪 |
4.2.1.3 常压流化床燃烧炉试验台装置 |
4.2.1.4 实验室规模流化床反应器 |
4.2.1.5 离子色谱仪 |
4.2.1.6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2.2 实验样品及制备 |
4.2.2.1 石灰石样品 |
4.2.2.2 燃料煤 |
4.2.2.3 钢瓶气 |
4.2.2.4 纯碳酸钙样品 |
4.2.2.5 亚硫酸钙(CaSO_3)的制备 |
4.2.3 实验内容 |
4.2.3.1 热天平的校准 |
4.2.3.2 CaO与酸性气体HCl和SO_2的热天平实验 |
4.2.3.3 石灰石与酸性气体HCl和SO_2的热天平实验 |
4.2.3.4 变升温速率实验 |
4.2.3.5 CaO与酸性气体的等温反应实验 |
4.2.3.6 CaO与酸性气体的非等温反应实验 |
4.2.3.7 实验室规模流化床实验 |
4.2.3.8 流化床试验台高氯煤燃烧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升温速率对石灰石煅烧的影响 |
4.3.2 温度对CaO脱硫利脱氯的影响 |
4.3.2.1 温度对CaO与HCl反应的影响 |
4.3.2.2 温度对CaO与SO_2反应的影响 |
4.3.2.3 温度对CaO与SO_2+O_2反应的影响 |
4.3.2.4 温度对CaO与SO_2+HCl反应的影响 |
4.3.2.5 温度对CaO与SO_2+HCl+O_2反应的影响 |
4.3.2.6 各种气体组合汇总及分解合成结果 |
4.3.3 热重-气体分析仪联用技术的开发 |
4.3.3.1 热天平-气体分析仪的连结 |
4.3.3.2 样品量的选择 |
4.3.3.3 CaO与SO_2反应的机理 |
4.3.3.4 有氧气存在时CaO与SO_2的反应机理 |
4.3.4 等温动力学与非等温动力学 |
4.3.5 等温反应起始点的选取 |
4.3.6 等温条件下温度对CaO脱氯反应的影响 |
4.3.7 等温条件下CaO与HCl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求取 |
4.3.8 温度对石灰石脱氯反应的影响 |
4.3.9 温度对石灰石脱硫反应的影响 |
4.3.10 流化床条件下温度对石灰石脱硫脱氯的的影响 |
4.3.11 流化床条件下HCl对石灰石脱硫的影响 |
4.3.12 流化床床温对HCl和SO_2析出的影响 |
4.3.13 钙硫摩尔比对石灰石脱硫脱氯的影响 |
4.3.14 流化床床温对石灰石脱除SO_2和HCl的影响 |
4.3.15 流化床床温对飞灰和底灰中的氯含量的影响 |
4.3.16 空气量对石灰石脱除HCl和SO_2气体的影响 |
4.4 结论 |
4.5 本章小节 |
4.6 附录A 气体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
第五章 不均匀布风内循环流化床的研制与开发 |
5.1 引言 |
5.2 各种形式的内循环流化床 |
5.3 实验部分 |
5.3.1 气体分布板 |
5.3.2 冷态实验 |
5.3.3 热态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内循环现象 |
5.4.2 气体压降的变化 |
5.4.3 开孔率的影响 |
5.4.4 内循环流化床燃烧炉尾气成分的变化 |
5.4.5 内循环流化床燃烧炉飞灰和底灰成分的变化 |
5.5 结论 |
5.6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8)液态金属高温热管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管的概念和特性 |
1.2.1 热管的概念 |
1.2.2 热管的特性 |
1.3 热管技术发展概况 |
1.4 高温热管的新进展 |
1.5 本文研究的背景、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 |
1.5.2 课题来源 |
1.5.3 研究内容和特色 |
第2章 高温热管工质的选用 |
2.1 引言 |
2.2 工质选用的准则 |
2.2.1 工作温度区 |
2.2.2 相容性及热稳定性 |
2.2.3 工质的液相传输系数 |
2.2.4 其他要求 |
2.3 碱金属工质的特点及热物性 |
2.4 钠钾合金工质的特性 |
2.4.1 状态平衡图 |
2.4.2 热物理性能 |
2.5 有应用前景的新工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温热管的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热管的理论基础 |
3.2.1 毛细压头 |
3.2.2 液相压降 |
3.2.3 蒸汽相压降 |
3.2.4 热管内的平衡关系 |
3.2.5 Cotter理论的补充 |
3.3 高温热管内部工质流体传热与流动计算的特点 |
3.4 高温热管启动阶段的工作特性研究 |
3.4.1 高温热管瞬态特性研究背景 |
3.4.2 启动过程描述 |
3.4.3 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 |
3.4.4 启动阶段工作极限研究 |
3.5 高温热管稳态工况下工作特性的研究 |
3.5.1 由连续流进入稳态工作特性 |
3.5.2 完全稳态后工作特性 |
3.5.3 稳态工况下工作极限的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热管内相变换热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液态金属池内沸腾的机理 |
4.2.1 不稳定工况下的池内沸腾 |
4.2.2 稳定工况下的池内沸腾 |
4.2.3 临界热流密度 |
4.3 高温热管蒸发段淹没状态下的传热 |
4.4 高温热管的蒸发传热 |
4.4.1 相关的试验 |
4.4.2 蒸发传热的机理 |
4.5 高温热管的冷凝传热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温热管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装置的建立 |
5.3 液态金属钾热管试验研究 |
5.3.1 启动特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
5.3.2 稳态工况性能模拟及结果分析 |
5.3.3 等温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5.3.4 传热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 钠钾合金高温热管的试验研究 |
5.4.1 钠钾合金工质的特性分析 |
5.4.2 启动特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3 稳态工况性能模拟及结果分析 |
5.4.4 等温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5.4.5 传热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温热管结构材料与工质相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金属腐蚀的基本概念 |
6.2.1 金属腐蚀的机理 |
6.2.2 金属腐蚀的形态 |
6.2.3 液态金属的腐蚀 |
6.3 高温热管的结构材料 |
6.4 高温热管结构材料与工质相容性的概念与评价 |
6.4.1 相容性概念 |
6.4.2 相容性评价 |
6.5 高温热管结构材料与工质相容性的试验研究 |
6.5.1 文献综述 |
6.5.2 作者的研究 |
6.5.3 试验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温热管工业化大生产 |
7.1 引言 |
7.2 大生产的制造工艺 |
7.2.1 制造工序 |
7.2.2 结构的大生产工艺 |
7.2.3 液态金属工质的提纯、充装及封接 |
7.2.4 烘烤和验收 |
7.3 高温热管的试验方法 |
7.3.1 性能试验 |
7.3.2 寿命试验 |
7.4 工业化大生产的产品设计 |
7.5 工业化大生产与安全保护 |
7.5.1 液态金属工质的理化性质 |
7.5.2 运行操作与设备维护 |
7.5.3 工质泄漏事故的应付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高温热管在工程上的应用 |
8.1 引言 |
8.2 高等温性高温热管的应用 |
8.2.1 高温热管外延炉 |
8.2.2 用于测量系统的高温热管 |
8.3 用于动力工程的高温热管 |
8.3.1 高温热管在斯特林发动机上的应用 |
8.3.2 高温热管在太阳能发电装置上的应用 |
8.4 用于余热回收的高温热管 |
8.4.1 高温热管在小氮肥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
8.4.2 高温热管在硫酸工业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
8.5 用于生产高温热空气的高温热管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 |
主要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完成的科研成果 |
四、电阻丝式蒸汽处理炉的电气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特钢集团线材项目投资机会研究[D]. 刘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2]炉温均匀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及改进[D]. 曹巍.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 [3]航天A企业热表处理车间生产管理改进措施研究[D]. 汪金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 [4]异密度循环流化床焚烧含油污泥炉内整体模型[D]. 周陵生.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5]玉米秸秆燃烧特性试验研究[D]. 薛海亮.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11)
- [6]煤与垃圾衍生燃料(RDF)的流化床混烧研究及其酸性气体的脱除[D]. 赵明举. 太原理工大学, 2002(01)
- [7]电阻丝式蒸汽处理炉的电气改造[J]. 余坚. 机械工人(热加工), 2003(01)
- [8]液态金属高温热管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 冯踏青. 浙江大学, 1998(01)
- [9]赴西德工业炉考察总结[J]. 史竞,王秉铨,张汝淼,王安铭. 工业炉, 19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