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国际书展及活动预告(论文文献综述)
贺诗阳[1](2021)在《新时代“群众空间”品牌化建构研究 ——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下全球竞争时代,国内外多元思潮裹挟消极势力全面入侵,正销蚀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主流话语面临失语危机。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举国上下有了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因此,正视时代困境,充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牢筑社会主义发展根基、保障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主体性与引领性成为首要之急。由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群众空间”的概念。“群众空间”是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渗入民间的载体,是中国共产党将群众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的媒介,有其政治性、公众性、动态性和可沟通性特征,并包含四个层面的空间内涵:物理实体空间、意义空间、共通空间及情感空间。在中国新时代语境下,“群众空间”具有文化的自信、文明的自觉、社会的自立三大核心思想文化内涵,具备极大的品牌价值。“群众空间”的品牌化建设,为的是增强新时代话语在城市空间、社会空间中的识别性与影响性,使时代思想在群众心中“占据”有利位置,让群众对其有所认知、有所了解。通过“群众空间”的品牌塑造,扩大其知名度、影响力,从而激活它的吸附作用与群聚效应,使得实践主体来到“群众空间”,在仪式化传播中逐渐形成对其承载意义与价值观念的感知与认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群众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本研究通过基础理论法、实地调查法及深度访谈法,对全国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发展现状作出大致归纳,指明文明实践单位现阶段建设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聚焦品牌问题,笔者将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典型个案,从品牌定位、品牌进化、品牌联合三个维度对其品牌化建构进行分析。由此,推演出“群众空间”的品牌化建构模式,阐述新时代文明观的品牌化,并提出实践中心的品牌建设路径,即确立品牌核心理念、打造多元化活动品牌、打通线上线下的文明实践品牌传播渠道,以及通过聚合品牌资产来构筑文明实践品牌体系,而后,笔者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的建设路径进行了反思。
赵苓岑[2](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王佳[3](2020)在《“新经典”少儿图书出版经营活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图书行业生存日益艰难。少儿图书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属性,成为我国图书市场发展前景可观的板块,因此吸引了大批书企参与其中。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经典”)作为我国代表性的民营书企之一,自2003年开始进军少儿图书市场,并取得亮眼成绩,在少儿图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新经典”旗下拥有“爱心树”、“飓风社”、“Boyds Mills&Kane”三个少儿图书品牌,出品了《爱心树》《窗边的小豆豆》《可爱的鼠小弟》等一大批优质少儿图书,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以“新经典”旗下的少儿图书品牌作为研究案例,对其图书策划发行及经营活动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新经典”旗下的少儿图书进行了产品分析,包括品牌概述、内容分析以及编辑理念分析三部分。第三章系统总结了“新经典”旗下少儿图书的营销策略,主要包括线下营销方式和线上营销策略。第四章对“新经典”旗下少儿图书“走出去”进行了分析,其方式主要包括资本输出和参与国际书展,为版权贸易提供契机两种。第五章总结了“新经典”少儿图书的经营活动为业界带来的启示,主要包括严格把关图书质量,坚持“儿童本位”,既做畅销书又做长销书,掌握优质版权,形成资源型公司,拒绝过度营销,进行在地化经营等。
钱馨平[4](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郑姣姣[5](2020)在《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回忆录”出版概况考察 ——以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的文学与出版历史上,有关“文学回忆录”的写作与出版出现过两次高潮,分别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作家自传的写作与出版高峰,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的写作、发表与出版浪潮。这两次高潮的掀起与当时我国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文学界与出版界的发展都密切相关: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传统出版业的转型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促进了人们个性的解放,这两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促进了现代文学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各出版机构策划出版了大量的作家自传,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经过了十年的灰暗时期后,随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一批老作家开始以书写回忆录的方式“纪念”这种回归;同时,《新文学史料》杂志创刊,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乃至当今都意义重大的杂志之一;当时所创作和出版的一些作家回忆录直到今天还在不停地再版与重印,这些作品已经不止是一部作家回忆录作品,更是一部部文学经典。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回忆录写作与出版的热度虽不及这两次高潮,但其在文学史与出版史上的意义依旧不容小觑。本文考察了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回忆录”的出版类型,并以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策划出版的《文学回忆录》系列书籍为研究对象,考察该系列图书的策划、内容、装帧、营销方式以及销售情况;并通过考察来分析我国文化类出版物所面临的市场现状,以及文学回忆录类图书出版的意义与价值。
赵晗琳[6](2020)在《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以“起点国际”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经20余年的时间,至今已经拥有了较成熟的产业体系,不仅表现在其国内市场的积累,也体现在其海外市场的拓展。从2005年起,起点中文网便开始了网络文学的海外授权,随后我国网络文学出海范围日益扩大,传播模式也不断升级,在多方驱动力的影响下,2017年5月,阅文集团正式推出起点国际。当前起点国际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其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仍处于摸索阶段,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基于此,本文以拉斯韦尔“5W模式”为理论框架,分别从五个方面对起点国际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特征展开研究:传播主体方面,分别从其内容的生产者、加工者和把关人展开论述;网络文学内容方面,对其中国元素、内容梗概、故事情节、世界观进行详细分析;在传播渠道上,分别从其内容发布渠道和宣传推广渠道进行阐述;受众方面,对其受众的身份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传播效果方面则分别分析了起点国际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宏观效果和微观效果。起点国际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过程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资本介入带来的负效应、内容方面的不足、作者角色的缺位以及海外盗版网站的分流。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能为网络文学未来在海外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尹朝霞[7](2020)在《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引进出版日本文学作品已有一段历史,近年来更是随着中日双方文化交流的活跃以及版权贸易的发展而日益频繁,因此日本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引进版文学图书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日本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畅销为中国图书市场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中国的广大读者奉上了精美的精神食粮,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文化的了解。目前中国图书市场上引进的日本文学类图书品种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着日本文学类图书引进的进程,诸如引进版权时机、选题内容、营销等。本文致力于通过分析当前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现状来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寻找改善问题的方法。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依据以及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可行性。第一章以先行文献和对市场相关图书的考察为基础,对目前图书市场上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概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图书出版进行了分类解析,第二章多维度挖掘出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对“出版”本身的价值,通过典型样本的分析,管窥个案体现出的综合价值。第三章分别从选题评估、版权购买、作品翻译以及营销推广四个方面对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辨察,第四章分析原因并根据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提出改善问题的优化策略。论文的上述分析探讨都是基于对2012-2018年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相关数据、研究文献及对市场相关图书考察的基础进行的。
黄苗苗[8](2020)在《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 ——以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字化的浪潮下,世界出版强国如美国、英国都曾如火如荼地率先开展了图书业的数字改革,呈现出起步早、转型快、跨界融合的特征,其电子书营收也远超其他国家。德国同为国际图书出版业的佼佼者,数字出版的进程却稍显滞后,当美国的电子书市场在kindle问世后迅猛递增时,德国的电子书比例在2010年仅占图书市场的1%,而近几年,当英美两国的电子书市场增速放缓,陷入停滞时,德国的电子书市场开始逐渐抬头。显然,德国对数字出版的态度相对保守谨慎,所以在数字出版上与其他出版强国相比稍显滞后,整个图书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一直未获得积极的市场反馈,直至近几年才有所起色,并且基于本国国情走出了一条德国特色之路。在自我创新的基础上,德国图书出版产业的数字化也面临着复杂矛盾的外部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从各方面对产业的转型施加着正面或负面的作用,裹挟着数字出版产业向前迈进。而作为走在德国消费类数字出版探索发展前沿的出版企业,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先进姿态,从传统的优质内容生产者,到数字时代的转型探索者,通过经营数字图书销售平台,开发数字阅读程序和参与研发阅读设备,结合集团自身的技术支持,力图打通整条数字出版价值链;与此同时,在继续经营纸质书的业务基础上,加强对数字出版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并行不悖地打造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图书商业模式。从19世纪的传统纸质出版商,到今天的国际出版集团,无论是在德国国内还是在国际范围内,贝塔斯曼传媒集团对数字出版方式的探索成果,都具有有益的启发和参照作用。
黄小栩[9](2019)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研究》文中指出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机构,它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兴衰、传递着知识和文化、承担着教育公众的职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为各团体组织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2018年发布内容进行分析,从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内容来源、内容类型、标题制作、内容呈现方式、内容风格、文章互动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说明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的特点和趋势。通过梳理传播内容的各要素,结合微信影响力指数WCI,将影响力分为高低两组,分析传播内容在影响力高低两组中的差异性,筛选出传播内容中具有显着差异性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假设,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测定传播内容中的哪些因素与影响力有关联。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传播内容方面对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即标题制作中活用标点符号;加强内容呈现方式的多组合运用;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加强生动活泼内容风格的比重。
李琴[10](2018)在《在日新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的交流与融合 ——以东京为中心》文中提出随着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各种形式赴日的中国人增加,他们被称为新华侨华人,并且聚集在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二战后日本华侨社会没有经历向华人社会转变的过程,学界认为至今它依旧保留着华侨社会的特征。新华侨华人通过华侨华人社团、华文媒体、华文学校等团体组织构建自己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网络。致力于与日本当地社会“共生”的华人社区——东京中华街,以“社会空间”和“文化社区”概念为纽带集合新华侨华人力量,促进新华侨华人与日本当地社会“共生”;日本华人教授会,突破了传统侨团守望相助的作用,在华人知识分子的主动担当以及改善中日两国关系需要的背景下,致力于与日本主流社会对话,发出中国声音;以促进中日民间交流为目标的华文媒体——日本侨报社,用日本当地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通过出版图书、创立汉语角、举办作文大赛等方式促进中日民间交流。新华侨华人突破传统的在日本生活、工作的模式,积极主动与当地社会进行交流与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开始了从在日本社会“讨生”到与日本社会“共生”模式的转变。因此本文选取在东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东京中华街、华人教授会以及日本侨报社,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新华侨华人如何与当地社会进行交流与融合。
二、2001年国际书展及活动预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国际书展及活动预告(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群众空间”品牌化建构研究 ——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一)基础理论研究 |
(二)实地调查法 |
(三)深度访谈法 |
三 各章节概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释义 |
一 新时代 |
二 群众 |
三 品牌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关于“群众空间”的相关研究 |
二 “空间”品牌化建设研究取向 |
三 与本文同一(类)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群众空间”的阐述分析 |
第一节 “群众空间”的性质与内涵 |
一 “群众空间”的内涵 |
二 “群众空间”的性质 |
第二节 作为传播媒介的“群众空间” |
一 物理空间 |
二 意义空间 |
三 共通空间 |
四 情感空间 |
第三节 新时代“群众空间”的品牌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状 |
一 突出红色主题,宣传党的理论政策 |
二 将志愿者服务作为工作重点 |
三 聚集社会资源,组织公益培训活动 |
四 致力品牌建设,将文明实践品牌化传播 |
第二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问题 |
一 实践形式单一,群众参与度低 |
二 地区资源不均,后勤保障欠缺 |
三 社区人口结构复杂,群众需求多元化 |
四 政府、基层和群众之间产生传播隔阂 |
五 文明实践行动缺乏品牌体系,没有统一形象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品牌建构实践 |
第一节 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概况 |
一 发展沿革 |
二 职能定位 |
第二节 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品牌建构模式 |
一 品牌定位:北京朝阳上台阶 |
二 品牌进化:从文化资产到品牌资产 |
三 品牌联合:打造品牌合作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群众空间”的品牌化建构 |
第一节 新时代文明观的品牌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品牌建设路径 |
一 准确定位,确立品牌核心理念 |
二 营造意象,创造品牌识别体系 |
三 细分受众,打造多元活动品牌 |
四 打通线上线下,拓宽文明实践品牌传播渠道 |
五 聚合品牌资产,构筑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体系 |
六 对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建设路径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法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
1.2 暴力与日常 |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
1.3 批判与日常 |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
1.4 写作与日常 |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
2.2 虚构与象征 |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
2.3 同时代的颜色 |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
3.4 中性批判的“我” |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
4.3.1 中性——言语关系 |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
5.1 日常与现实 |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
5.1.4 “远”和“空”的旅行 |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
5.3 窥视内外 |
5.3.1 内部窥视 |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
5.4.1 牧神与现代性 |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
致谢 |
(3)“新经典”少儿图书出版经营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难点及对策 |
1.5.1 研究难点 |
1.5.2 解决方法 |
第二章 “新经典”旗下少儿图书产品分析 |
2.1 “新经典”少儿图书品牌概述 |
2.1.1 独资少儿图书品牌“爱心树” |
2.1.2 与日本讲谈社合资成立的品牌“飓风社” |
2.1.3 收购美国童书出版社成立的少儿图书品牌“Boyds Mills&Kane” |
2.2 “新经典”少儿图书产品内容分析 |
2.2.1 产品结构丰富,内容涉猎广泛 |
2.2.2 引进与原创兼顾,重视内容生产 |
2.2.3 注入传统元素,为保护本土文化助力 |
2.2.4 创新内容生产,推广无字绘本 |
2.3 “新经典”少儿图书编辑理念分析 |
2.3.1 倡导分级阅读理念 |
2.3.2 注重亲子共读 |
2.3.3 图书与教育结合,提倡寓教于乐 |
2.3.4 重视读者阅读体验感 |
2.3.5 注重翻译环节 |
2.3.6 打造品牌矩阵,形成系列化作品 |
第三章 “新经典”少儿图书营销策略分析 |
3.1 线下营销策略 |
3.1.1 举办多形式地面活动,增强品牌黏性 |
3.1.2 参与公益活动,提升品牌美誉度 |
3.1.3 开发图书周边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
3.1.4 根据图书特点,进行场景类互动营销 |
3.1.5 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
3.2 线上营销策略 |
3.2.1 开通多平台社交账号,利用社交媒体宣发 |
3.2.2 与亲子账号合作,进行精准营销 |
3.2.3 利用名人效应,扩大影响力 |
3.2.4 重视事件营销,顺势而为 |
第四章 “新经典”少儿图书“走出去”分析 |
4.1 进行资本输出 |
4.2 参与国际书展,为版权贸易提供契机 |
第五章 “新经典”少儿图书出版经营活动对业界的启示 |
5.1 严格把关图书质量 |
5.1.1 少儿图书策划要坚持“儿童本位” |
5.1.2 既做畅销书又做长销书 |
5.2 掌握优质版权,形成资源型公司 |
5.3 拒绝过度营销 |
5.4 进行在地化经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
一、古代气象知识 |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
三、古代观象机构 |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
一、高校气象教育 |
二、气象科研体系 |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
四、传入动因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
一、建制化内容 |
二、标志性事件 |
三、阶段特征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
二、战争的影响 |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
结论 |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回忆录”出版概况考察 ——以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回忆录”出版类型概述 |
2.1 自传类“文学回忆录” |
2.1.1 由作者自己写作完成的 |
2.1.2 由别人参与写作完成 |
2.2 访谈类“文学回忆录” |
2.2.1 访谈录 |
2.2.2 发表在各大文学期刊上的访谈类文字 |
2.3 回忆他人的“文学回忆录” |
2.3.1 自发性的回忆性“文学回忆录” |
2.3.2 有组织性的回忆性“文学回忆录” |
2.4 “文学回忆录”丛书 |
3.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系列出版概况考察 |
3.1 策划出版过程 |
3.2 图书内容构成与装帧设计 |
3.3 营销方式 |
3.4 馆配情况 |
3.5 销售情况 |
4.余论 |
4.1 市场以外的文化类出版物现状 |
4.1.1 近十年以来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考察 |
4.1.2 馆配成为文化类纸质图书的较大市场 |
4.1.3 海外市场的输出 |
4.2 文学类书籍所面临的市场现状 |
4.2.1 数字出版行业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冲击 |
4.2.2 文学类图书市场的复杂性 |
4.2.3 读者生活方式与阅读习惯的改变 |
4.3 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丛书市场化的优势与劣势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4 从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丛书出版看文学回忆录类图书出版的价值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以“起点国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宏观研究 |
1.2.2 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微观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起点国际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战略分析 |
2.1 海外传播驱动力 |
2.1.1 原动力:资本积累及利益追逐 |
2.1.2 拉动力:市场导向 |
2.1.3 推动力:政策导向 |
2.1.4 基础动力:技术赋能 |
2.2 海外发展概况 |
3 起点国际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特征分析 |
3.1 传播者:出海内容打造者 |
3.1.1 内容生产者:作者 |
3.1.2 内容加工者:译者 |
3.1.3 内容把关人:平台及编辑 |
3.2 网络文学内容:传播过程核心 |
3.2.1 中国元素:激发受众阅读兴趣 |
3.2.2 内容梗概:引起受众阅读欲望 |
3.2.3 故事情节:刺激受众阅读爽点 |
3.2.4 世界观:引发受众深度思考 |
3.3 传播渠道:内容发布与宣传推广并行 |
3.3.1 内容发布渠道:注重受众黏性 |
3.3.2 宣传推广渠道:线上线下并行 |
3.4 受众:能动的跨文化传播接收者 |
3.4.1 身份特征:跨文化传播接收者 |
3.4.2 行为特征:充分发挥能动性 |
3.5 传播效果:兼具宏观和微观效果 |
3.5.1 宏观效果:“造船出海” |
3.5.2 微观效果: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
4 起点国际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中的问题 |
4.1 资本介入引发的负效应 |
4.1.1 迎合市场喜好与文化“出海”的摩擦 |
4.1.2 付费阅读机制削弱受众黏性 |
4.1.3 原创作品挤压翻译作品市场空间 |
4.2 网络文学内容仍需改善 |
4.2.1 原着内容质量不高 |
4.2.2 译者翻译水平有限 |
4.2.3 内容把关不严 |
4.3 网络文学作者角色缺位 |
4.4 海外盗版网站分流 |
5 起点国际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优化策略 |
5.1 宏观优化策略 |
5.2 微观优化策略 |
5.2.1 促进作者与受众间交流 |
5.2.2 加强翻译队伍建设 |
5.2.3 明确出海网络文学筛选标准 |
5.2.4 改善平台运营与管理策略 |
5.2.5 提升平台市场开拓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20.04.05 起点国际Browse版块中国翻译小说书目 |
(7)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选题特色以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现状梳理 |
第一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溯源 |
第二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市场探查 |
第三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作者掇要 |
第四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文本类别解析 |
第二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多维价值窥探 |
第一节 从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整体状况看其价值 |
第二节 从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畅销榜单看其价值 |
第三节 从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典型样本出版看其价值 |
第三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不足 |
第一节 争夺版权,重复引进 |
第二节 版权乱象,时有发生 |
第三节 盲目引进,有待匡正 |
第四节 翻译欠佳,质量堪忧 |
第四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策略优化 |
第一节 科学引进,避免内讧 |
第二节 版权立法,维护秩序 |
第三节 瞄准需求,精选选题 |
第四节 编译共励,打造精品 |
第五节 优化营销,实现双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 ——以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价值链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数字出版产业 |
第二节 德国非消费类数字出版产业 |
第三节 德国消费类数字出版产业 |
第二章 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政治环境 |
第二节 经济环境 |
第三节 社会文化环境 |
第四节 技术环境 |
第三章 案例分析:贝塔斯曼传媒集团 |
第一节 贝塔斯曼数字化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贝塔斯曼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 |
第三节 贝塔斯曼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升级和职业培训 |
第四章 “德国经验”对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启示 |
第一节 非消费出版:植根自我优势,发挥联合效应 |
第二节 消费类数字出版:突破竖井思维,贯通价值链 |
第三节 外部环境:严正版权规范,落实行业联盟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象及问题 |
1、研究现象 |
2、研究问题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微信公众号 |
2、媒介影响力 |
(三)研究背景、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1、国外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2、国内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一、微信公众号媒介生存的现状 |
(一)微信公众号的外部生态环境 |
1、政治生态环境 |
2、经济生态环境 |
3、技术生态环境 |
4、文化生态环境 |
(二)微信公众号与其他媒介之间的生态环境 |
1、与传统媒体相比的微信公众号 |
2、与其他新媒体产品相比的微信公众号 |
(三)微信公众号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
1、受众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 |
2、受众个性化需求的改变 |
(四)本章小结 |
二、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分析 |
(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现状 |
(二)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
1、选取样本的依据以及抽样方法 |
2、分析单位的界定 |
3、类目构建依据与编码 |
(三)样本分析结果 |
1、推送服务分析 |
(1)月度推送数量浮动大;不同微信公众号间总量差距明显 |
(2)不同微信公众号间月度平均推送次数差异显着 |
2、推送内容分析 |
(1)内容来源:原创内容率高 |
(2)内容类型:内容类型多样,偏重社教活动、临时展览 |
(3)标题制作:多使用各种标点符号 |
(4)内容呈现方式:呈现方式多样,但以图文混合为主 |
(5)内容风格:内容风格偏重于平实质朴 |
3、文章互动分析 |
(1)留言率居于平均水平 |
(2)作者回复率偏低 |
(四)本章小结 |
三、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关系 |
(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估方法 |
1.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估方法选择 |
2.样本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WCI指数排行 |
(二)传播内容在影响力不同的微信公众号中的差异 |
1.推送服务在不同微信公众号中的差异 |
2.推送内容在不同微信公众号中的差异 |
3.文章互动在不同微信公众号中的差异 |
(三)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关系 |
1.研究假设 |
2.分析结果 |
(1)社教活动、馆情资讯、临时展览的内容推送与影响力无相关关系 |
(2)标题感叹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与影响力呈正相关 |
(3)多种内容呈现方式组合与影响力呈正相关 |
(4)内容生动活泼与影响力呈正相关 |
(5)留言有作者回复篇数与影响力呈正相关 |
(四)本章小结 |
四、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展建议 |
(一)标题制作中活用标点符号 |
(二)加强内容呈现方式的多组合运用 |
(三)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
(四)提高生动活泼内容风格的比重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在日新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的交流与融合 ——以东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日本华侨华人社会 |
第一节 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特点 |
一、华侨仍是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 |
二、在日华侨华人数量增加 |
三、新华侨华人向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聚集 |
四、新华侨华人空前活跃 |
第二节 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状况及变化 |
一、在日华侨华人的数量统计 |
二、日本华侨华人社团 |
三、日本华文媒体 |
四、华文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东京中华街:与当地社会“共生”的华人社区 |
第一节 东京中华街促进会 |
一、东京中华街促进会成立大会 |
二、东京中华街促进会的意义 |
第二节 东京中华街 |
一、东京中华街构建的背景 |
二、关于东京中华街的定位 |
三、东京中华街构建受阻的原因 |
四、与当地社会进行交流与融合的表现 |
第三节 东京中华街与当地社会交流与融合的新特点 |
一、日本三大传统中华街 |
二、东京中华街融入日本当地社会的新特点 |
三、对东京中华街与当地社会交流与融合的思考与展望 |
小结 |
第三章 日本华人教授会:努力与日本主流社会对话的华人社团 |
第一节 华人教授会的概况 |
一、华人教授会成立的目的 |
二、关于华人教授会的定位 |
三、华人教授会的组织结构 |
第二节 华人教授会成立的背景 |
一、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整合和组织化 |
二、在日华人知识分子的主动担当 |
三、构建良性中日关系的需要 |
第三节 华人教授会与日本主流社会的沟通与互动 |
一、举办加强中日之间交流与理解的活动 |
二、举办改善和提高华侨华人形象的社会活动 |
三、与主要社会网络的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侨报社:致力于中日民间交流的华文媒体 |
第一节 日本侨报社 |
一、在日华文媒体的发展趋势 |
二、日本侨报社的概况 |
三、日本侨报社创办的目的 |
第二节 日本侨报社的民间交流活动及其产生的影响 |
一、出版图书,搭建书籍桥梁 |
二、创办汉语角,加强中日民间交流 |
三、举办“中日双语作文大赛”,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
四、主办“中日出版界交流会”,推动中日关系友好发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001年国际书展及活动预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群众空间”品牌化建构研究 ——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例[D]. 贺诗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3]“新经典”少儿图书出版经营活动研究[D]. 王佳. 河北大学, 2020(08)
- [4]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回忆录”出版概况考察 ——以广东人民出版社“文学回忆录”为例[D]. 郑姣姣.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以“起点国际”为例[D]. 赵晗琳.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7]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研究[D]. 尹朝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 ——以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为例[D]. 黄苗苗.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研究[D]. 黄小栩. 新疆大学, 2019(10)
- [10]在日新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的交流与融合 ——以东京为中心[D]. 李琴. 暨南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