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置换通风空调房间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范莹莹[1](2021)在《住宅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筑密闭性增强,室内空气品质问题日益严峻,居住建筑的环境并不乐观,卧室房间的通风与人体健康及睡眠质量息息相关,合理的通风有利于改善空气品质满足健康建筑的要求,同时也可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从而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但卧室环境的研究仍是一个被忽视的课题,因此本文以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模拟的研究方法,展开对住宅建筑通风系统的研究。在气流组织实验室中,通过控制送风温度、新风量大小、风口个数、及位置,测量不同送风状况下室内温湿度和CO2浓度,从而初步分析送风参数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风量相同的前提下,风口的个数和位置都会影响实验室CO2浓度的变化。对北京市某小区4户住宅的自然通风进行为期2个月的测试,持续监测了卧室的温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参数,对1104h的数据进行计算,有58.6%的时间未达到国家标准n=0.7次/h的换气要求。首先使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影响上送上回、上送下回、置换通风和层式通风四种送风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与地暖耦合时的气流参数分布,研究了不同房间参数耦合对CO2扩散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速度场、DR、CO2浓度场、空气龄和PMV-PPD指标评价不同工况下所营造的气流组织,结果表明在相同换气次数下送风方式表现最好的是置换通风;在与地暖耦合时发现层式通风用在冬季居住建筑中可能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送风速度为0.7m/s和0.5m/s的空气品质优于0.9 m/s时,因此并不是送风速度的越大越好;送风角度为45°时气流分布最好,其次是30°;室内相对湿度的增加会抑制污染物的扩散;两种污染物同时释放时,甲醛的释放会抑制CO2向外扩散。其次,研究了2种床头送风方式在呼吸微环境中所营造的空气品质,通过分析三维速度流场、CO2暴露强度、及MAA表明床头送风方式C1、C2所营造的局部气流分布优于常见的四种通风方式,在满足舒适性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和节能效果。最后,选取典型两室两厅户型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安装单向流、双向流中央新风系统所形成气流分布的差异。通过分析三维速度流场和CO2浓度分布可知,双向流新风系统可以形成更好室内流场,避免了穿堂风的产生,有利于提高人体热舒适的水平。我国住宅建中存在明显的通风量不足的问题。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均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深入了解机械通风营造气流组织的规律,更好的利用这一手段来改善住宅通风,本研究为住宅建筑通风系统的选择提供参考。
张勇[2](2021)在《大比重气体在排风柜中的流动特性和受控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柜式排风罩(排风柜)是一种针对特殊工艺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局部通风设备。排风柜排风口位置一般根据工艺操作有无热源确定,没有热源的冷工艺过程一般采用下排风口;有热源的热工艺过程常采用上排风口或上下同时排风的形式。风量的确定往往根据污染源散发有害物的毒性控制不同,选取典型的工作面风速进行设计计算,鲜有考虑污染物的比重效应。当工艺过程散发高浓度的大比重气体时,时常造成污染物外溢。若一味地增大排风量,即不能保证污染物的排除效果,又会造成能源大量浪费。因此,明确污染物的比重效应对排风柜内流场的影响,探究污染物比重效应与排风柜特征参数的关系,达到即节能又安全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大比重气体在排风柜中的流动特性和受控效果研究。影响排风柜控制效果的因素主要包含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为排风柜内污染源的散发特性,排风柜的形式结构及排风量;外部因素主要为排风柜所在空间的边界条件带来的影响。本文在对比不同形式排风柜的基础上,选取下部排风式排风柜,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研究了在典型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条件下的流场特性和污染物排除效果。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数值模型验证的基础上,以常见大比重气体六氟化硫为例,采用控制工作面风速的方法确定排风量,对比了相同排风量和污染物释放浓度条件下上部排风、下部排风及上下同时排风三种排风柜内的气流分布特性。发现下排式排风柜更适合于大比重气体的排除,不存在显着外溢现象;而上排式和上下同时排风式,在工作面底部都存在外溢风险。因此,选择下排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2)针对影响排风柜对大比重气体控制效果的内部因素,如不同排风量,不同污染源种类,不同污染物释放速率及工作面不同压力情况下排风柜内的气流分布形式,并给出了下排式排风柜在排除大比重污染物时的排风量计算修正方法。(3)针对影响排风柜对大比重气体控制效果的外部因素,考虑排风柜所在房间的流动换热边界条件变化,如送风量、墙壁传热等对排风柜内气流分布的影响,结合排风量进一步验证(2)所给出的排风量计算修正方法。
肖璐[3](2021)在《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对新风中粒子及室内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在室内的停留时间在一生中占比较大,室内空气品质显着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合理的通风可以通过新风更替室内陈旧的空气,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直接蒸发冷却技术是通过水蒸发来冷却空气,当水蒸发时,它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热量,因此空气被冷却,降温后的空气可作为室内送风。直接蒸发冷却空调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而且还可以脱除掉空气中的气溶胶粒子,与传统人工制冷除湿空调相比更经济节能。新风粒子浓度直接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新风通过淋水填料段可以降低其中的粒子浓度,进而可以稀释室内的粒子浓度至较低的水平。层式送风具有送风路径短、通风能效高的特点。蒸发冷却与层式送风的结合确保在较高的送风温度下满足室内的舒适度。本文利用Workbench 2020R1平台进行建模、网格划分、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并行计算。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了直接蒸发冷却填料的二维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淋水密度、迎面风速和粒径下淋水填料对新风中粒子的脱除效率。基于RNG k-e模型模拟湍流流场,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模拟粒子的运动场,建立了教室的三维数值模型。对于人员密度大的教室,考虑人员呼吸过程的二氧化碳浓度,分析在不同排风口的位置布置下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粒子浓度分布、热舒适、平均空气龄的分析,分析粒子随气流的迁移路径,确定最佳的排风口布置位置。通过Rosin-Rammler分布确定山西省太原市大气中粒子的粒径分布。对淋水填料脱除大气中粒径区间为1-10μm的气溶胶粒子的效率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迎面风速和淋水密度恒定,随着粒子粒径的增加,粒子的穿透率依次递减;当粒径和迎面风速恒定,粒子的穿透率均随淋水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粒径和淋水密度恒定,粒子的穿透率均随迎面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对不同排风口位置布置的教室室内环境的模拟,结果表明:排风口的位置反映室内气流组织的差异,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排风口位置在工作区顶部中间区域的效果最佳;逐时变化的室内热环境能满足热舒适,呼吸区的二氧化碳浓度及粒子浓度满足规范要求。
梁爽[4](2021)在《基于大空间厂房的CFD气流组织模拟和优化》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工业的进步,近年来,国内外出现越来越多的内部空间体积大、设备多、散热量大、空调负荷高的高大空间建筑,如大型商场、工业车间等。而其中,空调系统承担了最主要的空气调节的功能。为了响应国家的低碳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号召,绿色建筑的概念被提出,人们希望通过对空调系统的改进,来达到改善建筑室内工作环境和降低空调能耗的目的。针对工业车间、洁净实验室、制药车间等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的改进首当其冲的就是解决气流组织分布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一个制药厂包装车间,主要运用CFD数值模拟仿真和对比择优法,对空调系统的送风形式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包装车间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气流组织分布均匀及工作环境改善的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现场勘察和建筑图纸,建立三维数据模型。现场布点分时实测数据,以此作为边界条件进行仿真模拟,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验证CFD仿真模拟方法可行性。(2)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对不同送风方式进行CFD模拟,从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进行对比选择最优方案,并通过模拟云图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3)针对风口进行优化设计,以“N点动量模型”取代基本模型。结合多种评价指标,更好地表征气流组织分布情况。将新型风口运用到不同方案进行对比模拟分析,结合评价指标选择最优方案。(4)改变送风高度、角度、温度和风速四个参数进行多次模拟,并将结果拟合为数学模型,探究各项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
徐梦周[5](2021)在《碰撞射流通风近地面气流特征与人体脚踝吹风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理的通风方式有助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人体热舒适性及促进建筑节能等优点。目前空调系统常用的通风方式有混合通风(Mixing Ventilation,简称MV)和置换通风(Displacement Ventilation,简称DV)。MV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应用于供冷与供暖工况,但通风效率较低。相对于MV,DV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且节能性好,但是由于较低的送风口风速使得其无法应用于冬季供暖工况。作为一种替代方案,碰撞射流通风不仅拥有DV的优点能够提高空气品质,增大换气效率和能源利用率,而且克服了DV不能用于冬季供暖和大空间的局限。碰撞射流通风(Impinging Jet Ventilation,简称IJV)拥有自身独特的气流组织形态。它将高动量的新鲜空气由送风口垂直向下喷出,撞击地面后动量衰减,进而沿着地板表面向四周大范围扩散。由于较高的送风口风速,使人们担忧IJV系统下的人体脚踝的吹风感。虽然,送风射流撞击地面后气流速度衰减明显,并且IJV常用于高大空间等公共场所,人们仅在靠近送风口处做短暂停留,但人体短暂停留时不舒适吹风感仍需关注,这是IJV是否能够大范围推广的关键。目前针对IJV的人体的吹风感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分别运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IJV送风口近地面附近(脚踝高度)的气流分布和人体短暂(1~5min)停留时的热舒适感觉展开研究。先是通过数值模拟,对过渡季节等温工况、夏季供冷工况和冬季供暖工况下,不同送风风速和不同送风口形状、位置时,IJV近地面气流形态进行分析研究。而后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员在IJV的送风口作短暂停留的情况进行实测研究,30名受试者在过渡季节,夏季,冬季参加三次实验获得受试者的主观评价参数:空气运动的可接受性和偏好,热舒适性和温度的偏好,热感觉等指标。IJV近地面气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受到IJV撞击地面形成的贴附射流的影响,使得0.1m高度的气流速度对送风口距离的这一因素不敏感。虽然脚踝处吹风感的传统研究高度为0.1m,但是在IJV的送风模式下(贴地射流),紧贴地面(离地0.01m高度)气流速度很高,受到鞋的阻挡,可能会影响到脚踝的吹风感,因此对于IJV房间,仅研究0.1m高度的气流分布是不够的。人体热舒适实测研究结果表明,IJV通风房间在过渡季节等温送风和夏季供冷模式下,受试者随着暴露时间增加,舒适性越差且越多的受试者期望减小风速,增大温度。在冬季供暖模式时,受试者随着暴露时间增加,舒适性变化不明显且受试者在各工况下均舒适。
李艳艳[6](2021)在《小微睡眠空间受限特征下贴附通风模式气流分布及人员热舒适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步调下,胶囊旅馆、睡眠盒子、列车软卧包厢等小微睡眠空间顺势而生,凭借着占地面积小、便捷、低碳等优势发展迅速,已在多个国家出现并受到了广泛喜爱。然而,狭小的空间尺寸和高度封闭性带来的热舒适和空气品质问题逐渐凸显,室内通风环境成为了限制小微睡眠空间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相比于尺寸为3.62m×2.6m×2.53m的典型卧室,小微睡眠空间(2m×1.4m×2.4m)几何尺寸受限的特征给室内舒适健康睡眠环境的营造带来了挑战,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狭小的空间尺寸使得射流无法充分衰减;第二、送风口的位置受到限制,人员和送风口的距离较近,极易产生吹风感;第三、高度封闭的空间布局易造成人体代谢污染物的堆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小微睡眠空间内环境的需求出发,结合贴附送风的独特优势,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贴附送风模式:单侧竖壁贴附、水平顶板贴附以及组合式双贴附,以期采用通风控制的方法为小微受限睡眠空间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文中以某机场睡眠盒子为原型建立了研究对象的典型物理模型和实验测试舱,采用实验测试和CFD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对所提送风模式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明确送风基础参数对气流分布规律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了热舒适指标(吹风感DR、面部速度舒适比FSR、睡眠PMV)和空气质量指标(CO2浓度、空气龄)对送风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研究中发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机理探究。最后,在综合性能评价的基础上优选了组合式双贴附送风模式进行了风口设计等方面的拓展研究。所得结论如下所述:实验测试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最能准确的预测贴附送风气流在小微受限空间中的分布。继而使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贴附模式下小微空间内空气流动的特性,结果显示,贴附模式直接决定了室内流场的分布结构,在小微睡眠空间中送风速度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送风温度,为了满足睡眠环境风速的要求,竖壁贴附模式的送风速度应小于2m/s,水平贴附需小于1.3m/s,而双贴附则需小于1m/s。对热舒适指标的分析则表明:贴附送风模式能有效的缓解受限空间中严重的吹风感,三种送风模式下睡眠区域的DR均能小于20%,竖壁贴附模式甚至能小于10%;另外,睡眠区域中综合表征睡眠热舒适的指标PMV则处于0.2-0.8的范围内,即可以为小微空间营造一个微暖的舒适睡眠环境。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分析表明,水平贴附和双贴附在睡眠区有更小的空气龄分布,但是竖壁贴附和双贴附更有利于呼吸污染物CO2的排除,表征空气质量的指标—空气龄和CO2的分布之间出现了不一致,这说明了能最快的将新鲜空气送至目标区域并不一定能保证目标区域污染物的排除。故而,设计了呼吸模拟实验和空气龄示踪气体实验对上述现象进行了验证和机理探究。采用无量纲CO2浓度—CN和换气效率—η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现象:双贴附模式具有最好的排除呼吸污染物的能力,竖壁贴附次之,水平贴附最差;空气龄分布则表明竖壁贴附具有最好的空气分布性能,水平贴附和双贴附依次次之。表明了在小微睡眠空间中,几何受限特征会造成贴附气流的卷吸循环流动,随着贴附模式的不同而在室内不同的位置形成局部漩涡流动,室内空气品质由气流分布模式和污染源的位置共同决定。最后,综合多种指标对三种贴附模式的整体性能进行了排序,结果从优至劣依次为双贴附、竖壁贴附、水平贴附。小微睡眠空间尺寸受限的特征使得排风口位置会对气流分布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故而在文章的最后,选择双贴附送风模式对回风口位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范围内,最佳的回风口位置是送风装置同侧、脚部上方。本文的研究结论将有助于贴附通风理论在受限小微空间中的发展应用,为小微睡眠空间室内通风技术提出新思路。
孙凯悦[7](2021)在《风口特性对小空间碰撞射流供暖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碰撞射流通风被认为是一种能够营造良好室内热环境、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降低通风系统运行能耗的新型通风方式,已被成功应用于高大空间。碰撞射流通风应用于家庭浴室等小空间的研究很少,有研究初步探讨了碰撞射流技术应用于浴室供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室内温度适宜,垂直温度梯度较小,地面附近吹风感风险较小,室内热舒适性较好。以1.80m× 1.80m×2.80m(长×宽×高)的标准浴室内的碰撞射流暖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Airpak软件对送风竖管沿浴室墙角敷设、回风口位于对角处天花板上的典型送风口条件下的浴室热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讨论了送风口形状、送风口高度、送风速度、送风角度等因素对浴室内气流场、温度场、人体热舒适水平的影响规律。由于家庭浴室的层高较低,空间较小,回风口附近的汇流场可能会对浴室内的空气流动和热环境产生显着影响,故针对较优的送风口条件,讨论了吊顶回风口位置、回风口安装高度、回风口风速等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供暖性能较优工况分析了降低加热功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圆形送风口、三角形送风口或正方形送风口的碰撞射流暖风系统中,圆形风口送出的热空气沿地面的扩散性能最好,扩散距离最长,送风口附近的过热程度较轻,人体附近的垂直截面上热舒适指标分布均匀,能量利用有效性和空气分布特性指标也优于其余两种送风口。对圆形送风口的送风高度为0.2m~0.6m、送风速度为2.51 m/s~3.51m/s的碰撞射流暖风系统,送风口高度越高,室内温度越高,供暖效果越好,人体占用区域的能量利用平均效率越大,但脚踝高度的风速越大,有过热的风险。因此,在送风速度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较高的送风口高度,以提高全室供暖效果;在送风速度较大的情况下,送风口应设置在较低处,以防止地面附近过热。针对送风高度0.2 m、送风速度3.78m/s的圆形送风口,讨论了送风角度分别为90°、75°、60°和45°的情形,结果表明送风角度45°、60°时地面附近的风速和温度偏高,室内垂直方向温差较大,故不宜采用。送风角度90°对应的人体附近截面上的PMV分布最均匀,能量利用平均效率和ADPI值均相对较高,综合性能最优。吊顶回风口的位置对室内气流分布没有显着影响,但是会影响人体附近的温度和PMV值。如将回风口设在室内吊顶中央,则其正下方人体周围的温度最高;如将回风口设在送风竖管对角的吊顶处,能量利用效率最高。回风竖管沿送风竖管对角的墙角设置时,小幅降低回风口高度对室内热环境没有显着影响,但是若将回风口降低到1.0m处,有利于提高室内温度和热舒适水平。针对回风速度不同的3个中部回风暖风系统的研究表明,回风速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是随着系统的持续运行,回风速度对人体附近的热环境参数的影响逐渐显现,回风风速2.75m/s的情形均略优于其余2个情形。降低加热功率会降低室内气流速度、空气温度和PMV水平,温度和PMV值的下降会显着影响室内热环境。对功率为1.5kW、1.3kW和1.1kW的3个中部回风暖风系统而言,1.3kW对应的室内热舒适性最佳。
张达[8](2021)在《岗亭类空间贴附射流气流特性及通风作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存在量大面广的收费亭、门卫室、报刊亭等岗亭类建筑。这类建筑外围护结构多、门窗占比大、材料热工性能差,室外周期性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对室内环境影响显着。它们又多位于室外污染场合,汽车尾气、道路扬尘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侵入更危害到作业人员的健康。基于岗亭建筑自身结构特点、功能需求以及位于室外环境的特点,提出岗亭类建筑贴附射流通风控制方法,研究其在岗亭建筑中流动机理,同时研究其隔绝室外太阳辐射、污染物等外扰以及调控室内环境的通风作用效果。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调研了岗亭建筑基本尺寸、围护结构材料等物理结构现状;其次,将现有的贴附射流通风和岗亭建筑自身特点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岗亭建筑的贴附射流通风模式;然后,进行了室外环境实验测试,测试太阳辐射、室外温度、室外风、污染物等对岗亭建筑室内环境的影响;同时,测试分体式空调送风下和双贴附送风模式下室内的流场,为数值模拟计算时的湍流模型选择正确性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内容,首先,研究室外外扰对岗亭建筑室内环境的影响,明确太阳辐射、冷热流等外扰对弱围护结构岗亭建筑室内热环境影响;揭示污染物等外扰通过窗口进入室内的迁移规律。包括了不同风向、风速以及门的开闭情况下,岗亭建筑周围流场以及污染物场分布情况,作业人员工作时,非闭合窗口周围流场以及室外风和污染物侵入到室内情况。然后,研究岗亭类建筑的双贴附送风模式对室外污染物侵入的隔绝效果,确定不同送风参数和负荷下该送风模式在对室内环境调控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不开门时,迎风向和背风向窗口附近的速度为0.1~0.2m/s,侧风向窗口附近的速度为0.05m/s。开门时,迎风向窗口附近的速度为1.0~1.5m/s;而背风向和侧风向窗口附近的速度为0.1~0.2m/s。双贴附送风工作区的平均速度主要由送风速度的大小决定,送风速度每增加0.25m/s,工作区平均风速增加0.02~0.03m/s;送风温度对工作区平均风速影响很小。该送风模式与竖壁送风模式、分体空调式送风模式对比,得出双贴附送风模式比分体式空调送风工作区速度低了0.04m/s;比竖壁贴附送风模式下工作区的速度低了0.08m/s。岗亭建筑采用双贴附送风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工作区人员的舒适性要求,而且还能有效的隔绝室外污染物以及室外风侵入。为这种小空间受限特征下岗亭类建筑室内营造了良好的气流组织,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舒适健康。
李耀东[9](2020)在《室内环境下甲醛扩散的数值模拟及能耗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大气污染恶化和能源危机的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有效利用能源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污染物浓度扩散对人们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FLUENT模拟软件为基础,采用RNG k-ε模型结合壁面函数法和基于Species(Species Transport)方法的污染物扩散模型,开展室内环境下甲醛扩散模拟以及实验对比研究。首先对室内密闭情况下甲醛扩散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实验验证,证明所选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针对夏季新风系统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送风速度及温湿度变化对室内常见甲醛气体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并以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空气分布不均匀系数、能量利用效率和通风效率为评价指标分析室内空气品质,结果表明异侧上送下回送风方式下甲醛浓度场分层明显且均匀,能较好控制甲醛扩散,ADPI值最高,人体舒适度最高;同侧上送下回的空气分布不均匀系数较小,产生气流较为均匀;置换通风的能量利用系数和通风效率较高,排污和排热能力较强;顶送下回的ADPI值最小,空气分布不均匀系数较大,舒适度较差。此外,通过改变异侧上送下回送风方式下的送风速度(变化范围1.1~2.6m/s)、送风温度(22~28℃)及相对湿度(40%~70%)参数,研究不同参数下的甲醛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增大送风速度能有效排除室内甲醛;提高室内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甲醛释放;结合室内气流的均匀性和舒适度等参数综合考虑,新风系统的送风速度应控制在2 m/s左右;送风温度应在26~28℃之间;送风相对湿度在50%左右。最后,通过建立室内甲醛估算模型和夏季工况下新风系统能耗模型,开展不同室内环境的能耗分析研究,以明确室内新风能耗与送风速度、温度、湿度和甲醛浓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降低相同甲醛浓度的前提下,通过新风系统降低室内甲醛处于低浓度所消耗的能量远大于室内甲醛处于高浓度时所消耗的能量;送风相对湿度从40%升高到70%,新风系统能耗减少34.62%;送风温度由22℃升高到28℃时新风系统能耗减少28.40%。图52幅;表21个;参68篇。
徐静[10](2020)在《送风方式与温度的耦合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2020年间,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在此病毒猖獗、人人居家设防的情势下,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空气环境尤为重要。本课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细化地研究了送风方式与送风温度的耦合作用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规律。其中,模拟研究设置了置换通风、层式通风和地板送风三种送风系统,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三种送风系统下的气流组织、温度分布和CO2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研究设置了置换通风系统、层式通风系统、地板送风系统、由置换通风与地板送风组合而成的组合送风系统,对多种实验工况下的室内温度场、送风口气流温度分布、人体热舒适和能量利用系数等方面开展了对比研究。此外,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吻合,得出结论如下:(1)置换通风系统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送风温度会使置换通风系统产生不同的空气速度分布模式、温度分布模式和CO2浓度分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室内温度分布呈现下低上高的温度分层结构,人体周围(I列和H列)的头部(Z=1.2m)和脚踝(Z=0.3m)的平均温度差在0.7℃左右;送风口空气射流长度较短,a送风口和c送风口存在水力不平衡现象;送风温度为20.86℃、22.43℃、23.26℃和24.19℃时,人体热舒适度较为适宜。(2)层式通风系统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送风温度会使层式通风系统产生不同的空气速度分布模式、温度分布模式和CO2浓度分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室内温度分布在E、F、G、M列差别较小,在其余列差异较大。人体周围(I列和H列)的头部(Z=1.2m)和脚踝(Z=0.3m)的平均温度差在0.35℃左右;送风口空气射流长度较长,A送风口和B送风口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力失衡现象;送风温度为21.15℃、21.96℃、22.80℃和23.78℃时,人体热舒适度较为适宜。(3)地板送风系统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送风温度会使地板送风系统产生不同的空气速度分布模式、温度分布模式和CO2浓度分布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室内温度分布在Z=1.8m高度波动最大。人体周围(I列和H列)的头部(Z=1.2m)和脚踝(Z=0.3m)的平均温度差在0.6℃左右。送风口空气射流长度较短,且2、3送风口水力失衡现象较不明显;送风温度为21.16℃、21.70℃和22.82℃时,人体热舒适度较为适宜。(4)以送风温度为18℃的模拟结果为例,对比置换通风、层式通风和地板送风系统发现,地板送风系统下,室内气流速度较为均匀,且人体周围的气流速度最小,气流范围为0m/s0.32m/s;就人体周围降温效果而言,层式通风系统效果最佳,置换通风系统效果次之,地板送风系统效果最差;层式通风系统排除CO2气体效果最佳,置换通风系统排除CO2气体效果次之,地板送风系统排除CO2效果最差。(5)以送风温度为1824℃的实验结果为例,对比置换通风、层式通风和地板送风系统发现,在不同送风温度下,三种送风系统均呈现不同的温度分布,即不同的送风系统在不同的送风温度下会产生不同的空气分布模式;就人体热舒适度而言,当送风温度为18℃左右时,推荐选用地板送风系统,当送风温度为2123℃时,推荐选用层式通风系统;当送风温度为1920℃和24℃左右时,推荐选用置换通风系统;从节能效果的角度考虑,当送风温度为18℃和22℃左右时,推荐选用地板送风系统或置换通风系统,当送风温度为19℃、21℃和24℃左右时,推荐选用置换通风系统,当送风温度为20℃和23℃左右时,推荐选用地板送风系统。(6)实验结果得出:组合送风系统下,在大多数高度处,人体周围I列的温度值高于远离人体周围的温度值。人体周围(I列和H列)的头部(Z=1.2m)和脚踝(Z=0.3m)的平均温度差在0.6℃左右。
二、置换通风空调房间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置换通风空调房间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住宅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住宅建筑的主要通风方式 |
1.2.1 自然通风 |
1.2.2 机械通风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测试研究 |
1.3.2 基于大数据测试的通风研究 |
1.3.3 机械通风的模拟研究 |
1.3.4 关于建筑新风量的研究 |
1.4 气流组织性能评价指标 |
1.4.1 换气次数 |
1.4.2 空气龄 |
1.4.3 吹风感不满意率 |
1.4.4 PMV-PPD指标 |
1.4.5 CO_2暴露强度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通风系统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
2.1 机械通风的实验研究 |
2.1.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2.1.2 实验测点布置 |
2.1.3 实验仪器的介绍 |
2.2 机械通风测试结果与分析 |
2.3 自然通风的实验研究 |
2.4 住宅的通风量计算分析 |
2.4.1 反算通风量的计算原理 |
2.4.2 通风量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机械通风的数值仿真模型 |
3.1 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 |
3.1.1 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法 |
3.1.2 三维湍流模型 |
3.1.3 壁面函数法 |
3.1.4 离散方法 |
3.1.5 流场计算方法 |
3.2 物理模型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网格划分与离散 |
3.2.3 参数设置及工况设计 |
3.2.4 UDF、UDS编程原理 |
3.2.5 模拟计算流程 |
3.3 数值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卧室机械通风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1 影响机械通风的重要因素的气流组织分析 |
4.1.1 不同送风形式 |
4.1.2 不同送风速度 |
4.1.3 不同送风角度 |
4.2 送风方式与地暖耦合时的气流组织分析 |
4.3 不同房间参数对CO_2扩散的影响分析 |
4.3.1 不同房间温度 |
4.3.2 不同房间湿度 |
4.3.3 同时释放甲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个性化通风的模拟结果分析 |
5.1 卧室通风与睡眠质量 |
5.2 床头送风方式的模拟结果分析 |
5.2.1 速度流场与DR值 |
5.2.2 CO_2浓度分布 |
5.2.3 空气龄 |
5.2.4 人体热舒适性分析 |
5.3 个性化通风与传统机械通风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户式住宅中央新风系统的模拟研究 |
6.1 中央新风系统的分类 |
6.2 系统模型与边界条件设置 |
6.3 中央新风系统的模拟结果分析 |
6.3.1 速度流场分析 |
6.3.2 CO_2浓度分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2)大比重气体在排风柜中的流动特性和受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排风柜原理及大比重气体排风柜通风数值计算方法 |
2.1 排风柜内污染物排风量确定 |
2.1.1 工作面控制风速采用平均速度 |
2.1.2 工作面控制风速采用修正的最小风速 |
2.2 排风柜通风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
2.3 模型假设及物理模型 |
2.3.1 模型假设 |
2.3.2 物理模型 |
2.4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2.4.1 控制方程 |
2.4.2 湍流模型 |
2.4.3 边界条件 |
2.5 网格划分与方程的离散 |
2.5.1 网格划分 |
2.5.2 方程离散及数值计算方法 |
2.6 排风柜的评价指标 |
2.7 三种排风柜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下排式排风柜的数值模拟及控制效果研究 |
3.1 模型可行性验证 |
3.2 排风柜性能参数及污染源强度对排风效率的影响 |
3.2.1 排风量 |
3.2.2 污染源强度 |
3.2.3 污染源种类 |
3.2.4 工作面压力 |
3.3 对排风量的修正 |
3.4 本章小结 |
4.下排式排风柜放置于房间中的数值模拟及控制效果研究 |
4.1 模型可行性验证 |
4.2 改变房间排风量对排风效率的影响 |
4.3 壁面无热量对排风效率的影响 |
4.4 壁面有热量对排风效率的影响 |
4.5 对风量修正的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
(3)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对新风中粒子及室内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研究概况 |
1.2.2 室内环境研究 |
1.2.3 通风的研究概况 |
1.2.4 绿植对气溶胶及热岛效应的影响 |
1.3 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 |
1.3.1 蒸发冷却空调设备的运用 |
1.3.2 直接蒸发冷却填料的分析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控制方程 |
2.1 多孔介质控制方程 |
2.2 室内控制方程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2.2.2 能量守恒方程 |
2.2.3 动量守恒方程 |
2.2.4 湍流涡粘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散相模型 |
3.1 粒子轨迹追踪方式 |
3.2 粒子受力 |
3.3 粒子的粒径与粒度 |
3.4 粒子的简化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蒸发冷却空调 |
4.1 蒸发冷却空调的设计分区 |
4.2 直接蒸发冷却器的分析 |
4.2.1 结构和工作原理 |
4.2.2 几何模型 |
4.2.3 物理模型 |
4.2.4 参数设置 |
4.2.5 边界条件 |
4.2.6 网格划分与独立性检验 |
4.2.7 模型验证 |
4.3 脱除效率分析 |
4.3.1 粒子粒径的影响 |
4.3.2 迎面风速的影响 |
4.3.3 淋水密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室内环境的模拟 |
5.1 教室物理模型的建立 |
5.2 层式通风系统 |
5.3 教室模型的网格划分 |
5.4 教室模型的简化假设 |
5.4.1 壁面热边界与热源 |
5.4.2 送、排风口设置 |
5.4.3 呼吸源项 |
5.5 教室二氧化碳浓度分布 |
5.6 气流分布评价指标 |
5.6.1 热环境 |
5.6.2 空气龄 |
5.7 室内粒子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大空间厂房的CFD气流组织模拟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高大空间建筑概述 |
1.3 CFD模拟技术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1.4 CFD模拟技术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方法 |
2.2 模拟软件的选择 |
2.3 模拟所涉及的数学模型 |
2.3.1 控制微分方程 |
2.3.2 零方程模型 |
2.3.3 一方程模型 |
2.3.4 两方程模型 |
2.3.5 N-S方程(Navier-Stokes方程) |
2.4 湍流模拟的方法 |
2.4.1 DNS模拟法(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
2.4.2 LES模拟法(Large Eddy Simulation) |
2.4.3 RTPM模拟法(Reynolds Time-Average Parameter Method) |
2.5 边界条件的分类 |
2.5.1 入口边界条件 |
2.5.2 出口边界条件 |
2.5.3 固壁边界条件 |
2.6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车间的现场测量与原方案的对比验证 |
3.1 现场测量的目的 |
3.2 现场测量的人员、地点及方案 |
3.3 现场测量的方案 |
3.3.1 典型位置处的温度、风速测量 |
3.4 原方案下大空间车间的数值模拟 |
3.4.1 ICEM CFD前处理过程 |
3.4.2 Fluent计算过程 |
3.5 现场实测与数据模拟对比分析 |
3.5.1 温度场对比 |
3.5.2 速度场对比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不同方案下大空间CFD模拟 |
4.1 模型处理 |
4.1.1 一些说明 |
4.1.2 网格划分 |
4.2 温度场模拟 |
4.2.1 特征截面取XY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4.2.2 特征截面取YZ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4.2.3 特征截面取ZX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4.3 速度场模拟 |
4.3.1 特征截面取XY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4.3.2 特征截面取YZ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4.3.3 特征截面取ZX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4.4 本章总结 |
4.4.1 温度场分析 |
4.4.2 速度场分析 |
4.4.3 方案对比择优 |
4.4.4 存在问题 |
第五章 新型风口设计及气流组织评价 |
5.1 风口描述方法及风口模型 |
5.2 新型风口设计 |
5.3 气流组织的评价标准 |
5.3.1 能量利用系数 |
5.3.2 温度场和速度场评价指标 |
5.3.3 人员评价指标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新型风口下空调方案的气流组织模拟 |
6.1 网格划分 |
6.2 温度场模拟 |
6.2.1 特征截面取XY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6.2.2 特征截面取YZ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6.2.3 特征截面取ZX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6.3 速度场模拟 |
6.3.1 特征截面取XY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6.3.2 特征截面取YZ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6.3.3 特征截面取ZX平面时的模拟云图 |
6.4 气流组织评价 |
6.4.1 新旧上送上回方案对比 |
6.4.2 新旧上送下回方案对比 |
6.4.3 新旧侧送侧回方案对比 |
6.5 不同参数的回归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 |
附录一 |
致谢 |
(5)碰撞射流通风近地面气流特征与人体脚踝吹风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计算方法与人体热舒适实测方案设计 |
2.1 数值计算模型与计算准备 |
2.1.1 CFD模拟目的 |
2.1.2 湍流模型 |
2.1.3 Boussinesq密度近似 |
2.1.4 主要控制方程 |
2.1.5 有限元体积法 |
2.1.6 SIMPLE算法 |
2.1.7 物理模型与边界条件 |
2.1.8 数学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
2.2 人体热舒适实测方案设计 |
2.2.1 实验室概括 |
2.2.2 测试内容与测试装置 |
2.2.3 实验设计 |
第三章 IJV送风方式在不同季节条件下的流场分布 |
3.1 计算方法和研究工况 |
3.2 送风风速对近地面风速分布的影响 |
3.2.1 等温送风时的近地面风速分布特征 |
3.2.2 供冷送风时的近地面风速分布特征 |
3.2.3 供暖送风时的近地面风速分布特征 |
3.3 送风温度对近地面风速分布的影响 |
3.4 不同的送风口形状对近地面风速分布的影响 |
3.4.1 等温送风时的近地面风速分布特征 |
3.4.2 供冷送风时的近地面风速分布特征 |
3.4.3 供暖送风时的近地面风速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季节IJV通风房间人体舒适性实测研究 |
4.1 过渡季节条件下IJV等温射流情况下人体舒适性分析 |
4.1.1 脚踝处的吹风感 |
4.1.2 局部脚踝处热舒适性与整体热舒适 |
4.1.3 局部脚踝处热感觉与整体热感觉 |
4.2 夏季条件下IJV供冷射流情况下人体舒适性分析 |
4.2.1 脚踝处的吹风感 |
4.2.2 局部脚踝处热舒适性与整体热舒适 |
4.2.3 局部脚踝处热感觉与整体热感觉 |
4.3 冬季条件下IJV供暖射流情况下人体舒适性分析 |
4.3.1 脚踝处的吹风感 |
4.3.2 局部脚踝处热舒适性与整体热舒适 |
4.3.3 局部脚踝处热感觉与整体热感觉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调查问卷 |
致谢 |
(6)小微睡眠空间受限特征下贴附通风模式气流分布及人员热舒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睡眠热环境与热舒适研究 |
1.2.2 卧室睡眠空间通风模式研究 |
1.2.3 小微睡眠空间通风模式研究 |
1.2.4 通风不畅造成CO_2堆积研究 |
1.2.5 新型贴附通风应用现状研究 |
1.2.6 研究现状总结与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2.1 贴附通风理论基础 |
2.2 小微睡眠空间贴附通风模式提出 |
2.3 全尺寸实验测试 |
2.3.1 实验测试平台 |
2.3.2 实验测试参数及实验仪器 |
2.3.3 实验方案设计 |
2.4 CFD数值模拟 |
2.4.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
2.4.2 数学模型 |
2.4.3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2.4.4 计算区域离散化及网格关性验证 |
2.4.5 求解计算设置 |
2.5 睡眠热环境评价指标 |
2.5.1 气流分布性能 |
2.5.2 热舒适指标 |
2.5.3 空气质量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3.小微睡眠空间贴附气流分布特性研究 |
3.1 不同贴附送风模式数值计算 |
3.1.1 数值计算工况 |
3.1.2 实验验证 |
3.2 气流模型及影响参数研究 |
3.2.1 三种贴附通风模式气流分布模型 |
3.2.2 送风速度对流场特征的影响 |
3.2.3 送风温度对流场特征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不同贴附送风模式气流分布效果研究 |
4.1 睡眠环境热舒适分析 |
4.1.1 吹风感(DR) |
4.1.2 面部速度舒适比(FSR) |
4.1.3 睡眠PMV |
4.2 室内空气质量分析 |
4.2.1 二氧化碳空间分布 |
4.2.2 空气龄空间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5.受限特征下二氧化碳和空气龄分布一致性研究 |
5.1 不同贴附模式下室内二氧化碳空间分布 |
5.1.1 人体CO_2释放量验证 |
5.1.2 实验可靠性检验与数据处理方法 |
5.1.3 实验工况及结果分析 |
5.2 不同贴附模式下送风空气龄空间分布 |
5.2.1 实验工况设置及可靠性检验 |
5.2.2 结果分析 |
5.3 二氧化碳和空气龄分布不一致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综合评价及拓展优化研究 |
6.1 不同贴附送风模式的综合性能评价 |
6.2 人体热源对睡眠区域微环境的影响 |
6.2.1 人体热源对睡眠区域气流分布的影响 |
6.2.2 人体热源对睡眠区域CO_2分布的影响 |
6.3 回风口位置的优化 |
6.3.1 气流分布特性 |
6.3.2 气流分布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二氧化碳实验测试的数据 |
附录2 空气龄实验测试的数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风口特性对小空间碰撞射流供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碰撞射流流动形态 |
1.2.2 碰撞射流通风室内热环境和能量利用特性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碰撞射流通风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2.1 AIRPAK软件介绍 |
2.2 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
2.2.1 基本控制方程 |
2.2.2 室内通风的湍流模型 |
2.2.3 近壁区的处理方法 |
2.2.4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2.2.5 控制方程的求解 |
2.3 本文的数值模拟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送风口特性对碰撞射流供暖性能的影响 |
3.1 模拟模型 |
3.1.1 模型概况 |
3.1.2 模型参数设置 |
3.2 暖风系统送风有效性的评价参数 |
3.2.1 热舒适参数 |
3.2.2 能量利用效率 |
3.3 送风口形状的影响 |
3.3.1 模拟工况 |
3.3.2 气流场特性 |
3.3.3 热舒适水平 |
3.3.4 其他评价指标 |
3.3.5 综合分析 |
3.4 送风口高度与送风速度的匹配关系 |
3.4.1 模拟工况 |
3.4.2 气流场特性 |
3.4.3 热舒适水平 |
3.4.4 其他评价指标 |
3.4.5 综合分析 |
3.5 送风角度的影响 |
3.5.1 模拟工况 |
3.5.2 气流场特性 |
3.5.3 热舒适水平 |
3.5.4 其他评价指标 |
3.5.5 综合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风口特性对碰撞射流供暖性能的影响 |
4.1 吊顶回风口位置的影响 |
4.1.1 气流场特性 |
4.1.2 热舒适水平 |
4.1.3 其他评价指标 |
4.2 房间中部回风的可行性分析 |
4.2.1 气流场特性 |
4.2.2 热舒适水平 |
4.2.3 其他评价指标 |
4.3 回风口风速的影响 |
4.3.1 气流场特性 |
4.3.2 热舒适水平 |
4.3.3 其他评价指标 |
4.4 降低加热功率的可行性分析 |
4.4.1 气流场特性 |
4.4.2 热舒适水平 |
4.4.3 其他评价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岗亭类空间贴附射流气流特性及通风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岗亭类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岗亭类建筑环境现状 |
1.2.2 受限建筑空间现有环境控制方案 |
1.2.3 现有建筑通风模式下环境控制研究 |
1.2.4 空气幕隔绝控制研究 |
1.3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岗亭类建筑贴附通风理论基础 |
2.1 平面贴壁射流理论 |
2.2 竖壁贴附射流理论 |
2.3 岗亭建筑双贴附送风理论模型 |
2.4 竖壁贴附送风与水平贴附送风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岗亭类建筑实验测试 |
3.1 实验台模型 |
3.1.1 实验模型搭建 |
3.1.2 实验仪器 |
3.1.3 测点布置 |
3.1.4 测试工况 |
3.2 实验测试结果 |
3.2.1 岗亭建筑围护结构壁温测试 |
3.2.2 岗亭建筑双贴附气流可视化 |
3.3 本章小结 |
4.岗亭类建筑通风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1.1 控制方程和物理模型 |
4.1.2 湍流模型选择 |
4.2 岗亭建筑室外通风数值模拟设置 |
4.2.1 求解及运行环境设置 |
4.2.2 边界条件 |
4.3 岗亭建筑室内通风数值模拟设置 |
4.3.1 求解及运行环境设置 |
4.3.2 边界条件 |
4.3.3 网格独立性验证 |
4.4 湍流模型验证 |
4.4.1 风洞实验验证 |
4.4.2 污染源场验证 |
4.4.3 不同送风方式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岗亭类建筑通风性能研究 |
5.1 室外自然风对岗亭建筑的影响 |
5.1.1 室外风向对岗亭建筑室内环境影响 |
5.1.2 室外风速对岗亭建筑室内环境影响 |
5.1.3 门开启对岗亭建筑室内环境影响 |
5.1.4 循环方式对岗亭建筑室内环境影响 |
5.2 岗亭建筑双贴附送风方式效果研究 |
5.2.1 通风效果及热舒适性评价指标 |
5.2.2 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度对岗亭建筑室内热环境影响 |
5.2.3 负荷对岗亭建筑室内热环境影响 |
5.2.4 送风方式对岗亭建筑室内热环境影响 |
5.3 岗亭建筑不同送风方式气流组织设计校核 |
5.3.1 岗亭建筑采用竖壁贴附送风方式气流组织校核 |
5.3.2 岗亭建筑采用水平贴附送风方式气流组织校核 |
5.3.3 岗亭建筑采用双贴附送风方式气流组织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9)室内环境下甲醛扩散的数值模拟及能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室内甲醛污染来源及危害 |
1.1.2 室内去除甲醛污染方法 |
1.1.3 建筑能耗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1 气流组织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2 影响甲醛释放的环境因素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3 建筑新风空调系统能耗研究现状及发展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主要解决问题 |
第2章 室内气流数值模拟原理及评价指标 |
2.1 CFD技术特点 |
2.2 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原理及方法 |
2.3 室内甲醛释放机理及方法 |
2.4 气流分布特性的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室内甲醛模拟方法验证及空调房间模型建立 |
3.1 室内甲醛扩散数值模拟验证 |
3.1.1 用于模型验证的实验介绍 |
3.1.2 模型建立 |
3.1.3 网格划分 |
3.1.4 边界条件设定 |
3.1.5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3.2 空调房间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2.1 几何模型建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网格无关性检验 |
3.2.4 基本假设 |
3.2.5 边界条件设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风系统送风形式和参数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新风系统不同送风方式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 |
4.1.1 同侧上送下回方式对甲醛浓度影响 |
4.1.2 异侧上送下回方式对甲醛浓度影响 |
4.1.3 顶送下回送风方式对甲醛浓度影响 |
4.1.4 置换通风对甲醛浓度影响 |
4.1.5 不同送风方式下能量利用系数及通风效率 |
4.1.6 不同送风方式下空气分布特性及分布不均匀系数 |
4.1.7 本节小结 |
4.2 新风系统不同送风速度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 |
4.2.1 不同送风速度对甲醛扩散结果分析 |
4.2.2 不同送风速度下的能量利用系数和通风效率 |
4.2.3 不同送风速度下的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
4.2.4 不同送风速度下空气分布不均匀系数 |
4.2.5 本节小结 |
4.3 新风系统不同送风温度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 |
4.3.1 不同送风温度对甲醛扩散结果分析 |
4.3.2 不同送风温度下能量利用系数和通风效率 |
4.3.3 不同送风温度下的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
4.3.4 不同送风温度下空气分布不均匀系数 |
4.3.5 本节小结 |
4.4 新风系统不同送风湿度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 |
4.4.1 不同送风湿度对甲醛扩散结果分析 |
4.4.2 不同相对湿度下能量利用系数及通风效率 |
4.4.3 不同相对湿度下的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
4.4.4 不同相对湿度下空气分布不均匀系数 |
4.4.5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室内不同环境下的能耗分析 |
5.1 室内降低甲醛新风系统能耗计算模型 |
5.2 室内环境设定与新风系统能耗关系 |
5.2.1 不同送风速度对能耗的影响 |
5.2.2 不同送风温度对能耗的影响 |
5.2.3 不同送风湿度对能耗影响 |
5.3 室内污染物浓度平衡 |
5.4 室内甲醛浓度与新风系统能耗计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10)送风方式与温度的耦合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空调送风方式简介 |
1.2.1 置换通风 |
1.2.2 层式通风 |
1.2.3 地板送风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室内空气环境评价 |
1.4.1 气流分布特性评价 |
1.4.2 人体热舒适度评价 |
1.4.3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6.3 研究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 |
2.1 模拟软件的介绍与选择 |
2.2 模型的建立 |
2.2.1 物理模型 |
2.2.2 数学模型 |
2.3 模拟计算 |
2.3.1 网格划分 |
2.3.2 模拟工况设置 |
2.3.3 边界条件设置 |
2.3.4 计算求解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1 置换通风系统模拟结果分析 |
3.1.1 气流组织 |
3.1.2 温度分布 |
3.1.3 CO_2 浓度分布 |
3.2 层式通风系统模拟结果分析 |
3.2.1 气流组织 |
3.2.2 温度分布 |
3.2.3 CO_2 浓度分布 |
3.3 地板送风系统模拟结果分析 |
3.3.1 气流组织 |
3.3.2 温度分布 |
3.3.3 CO_2 浓度分布 |
3.4 三种送风系统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4.1 气流组织对比 |
3.4.2 温度分布对比 |
3.4.3 CO_2 浓度分布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方法 |
4.1 实验台介绍 |
4.1.1 恒温恒湿实验台及课题实验平台的搭建 |
4.1.2 实验测量方法 |
4.2 测量仪器 |
4.3 实验过程 |
4.3.1 实验工况设计 |
4.3.2 热电偶标定 |
4.3.3 实验数据的采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
5.1 置换通风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5.1.1 室内温度分布 |
5.1.2 送风口气流温度分布 |
5.1.3 人体热舒适度分析 |
5.2 层式通风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5.2.1 室内温度分布 |
5.2.2 送风口气流温度分布 |
5.2.3 人体热舒适度分析 |
5.3 地板送风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室内温度分布 |
5.3.2 送风口气流温度分布 |
5.3.3 人体热舒适度分析 |
5.4 组合送风系统实验温度场分析 |
5.5 置换通风系统、层式通风系统与地板送风系统的对比分析 |
5.5.1 室内温度分布对比 |
5.5.2 人体热舒适度对比 |
5.5.3 能量利用系数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拟计算方法验证 |
6.1 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 |
6.2 误差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本课题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置换通风空调房间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住宅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研究[D]. 范莹莹.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大比重气体在排风柜中的流动特性和受控效果研究[D]. 张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对新风中粒子及室内环境影响研究[D]. 肖璐.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大空间厂房的CFD气流组织模拟和优化[D]. 梁爽.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5]碰撞射流通风近地面气流特征与人体脚踝吹风感研究[D]. 徐梦周. 东华大学, 2021(01)
- [6]小微睡眠空间受限特征下贴附通风模式气流分布及人员热舒适研究[D]. 李艳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7]风口特性对小空间碰撞射流供暖性能的影响[D]. 孙凯悦. 扬州大学, 2021(08)
- [8]岗亭类空间贴附射流气流特性及通风作用效果研究[D]. 张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9]室内环境下甲醛扩散的数值模拟及能耗分析[D]. 李耀东.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10]送风方式与温度的耦合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D]. 徐静.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