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R革命性数字运动控制集成电路有助省去编程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夏瑞雪[1](2012)在《影像在位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在加工过程中,有着大量的检测任务需要完成,包括夹具和零件的装卡、找正、零件编程原点的测定、首件零件的检测、工序间检测和加工完成检测等。因此,开展面向数控机床的在位测量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将是实现测量与制造无缝链接的重要纽带,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影像在位测量技术是要将影像测量仪搬至数控机床,凭借影像测量的优势,实现非接触、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几何量在位测量,以弥补基于接触式触发测头的在位测量的不足。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组建基于影像测头的数控机床影像在位测量系统做前期预演,以自行研制的一套影像测量实验系统作为工作平台,围绕其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基于图像对焦的三维影像测量、计算机辅助测量规划(CAIP)、基于图像/CAD模型的全屏目标牵引、图像边缘检测和几何量测量等。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研制了一套影像测量实验系统,作为本文开展相关研究的实验和验证平台,其主要由三维工作台、影像测头和显微视觉测量软件组成。2.以自动对焦技术中的图像对焦法为对象,研究基于图像对焦的三维影像测量。其中,本文结合步进电机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等步距的粗细结合的对焦搜索策略,且通过实验研究了被测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对测量精度所造成的影响,并尝试将误差分离技术应用于对焦测高。3.针对数控机床影像在位测量系统,初步开发了一套面向影像测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规划系统(V-CAIP系统),主要由测量元素提取和识别、采样策略规划、测量路径规划、测量代码生成和测量过程校验五大功能模块组成。4.由于影像测头的视场较小,无法对被测物体的全貌加以观察,故本文以“点哪、走哪、测哪”为指导思想,开发了基于鼠标点击的全屏目标牵引功能,具体划分为图像法和CAD模型法。5.以工件的显微图像为对象,研究基于数学形态学法和径向基函数法相结合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并针对影像测量,研究面向其的几何量测量方法。
吴薇[2](2012)在《基于机器视觉和RFID的工业品自动识别、分类及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众多制造型企业均面临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需求,如何对大量不同的产品快速进行自动识别、分类与管理,从而有效提高产品分类的工作效率及保证产品的质量,是很多企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本论文针对一些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用人工检查产品及分类存在的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的状况,提出了以种集机器视觉、自动控制、无线射频技术和制造执行系统等为一体的面向现代工业产品的识别、分类及管理技术。本论文依托课题组构建的一套完整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平台,对面向工业产品的识别分类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课题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机器视觉技术、无线射频(RFlD)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基于对上述各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现状及趋势的分析,构建了工业产品的识别分类管理系统,包括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开发以及现场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在MES的开发方面,论文在分析了系统结构、系统功能需求以及系统设计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机器视觉和RFID的MES管理系统,其中包括硬件结构、软件结构和网络结构。在数据采集处理方面,主要是通过现场设别备自动获取,针对现有的数据采集方式和信息存储的问题,分别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并利用VC++6.0作为开发工具,在系统子单元中的具体实现。采用了ADO技术访问ACCESS数据库,保证采集到的数据能够及时存储。开发的识别分类管理系统在柔性制造系统中进行了实施与验证,论文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等信息进行了分析与处理。论文最后总结了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沈俊轶[3](2011)在《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研究》文中指出普通的运动控制系统片上资源少、处理速度慢,难以实现较大信号实时处理的需求,已不能满足高性能的交流调速控制策略和先进的控制算法在异步电动机中的运用。研究开发基于DSP TMS320F2812与CPLD为控制核心的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开发平台,旨在使电机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DSP集中处理系统控制算法,CPLD实现外围电路的逻辑控制,该开发平台结构灵活,通用性强,易于修改和升级。只需更换CPLD内部逻辑和电机驱动电路,就可以实现对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直流无刷电动机等多种电机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电机的各种复杂控制算法,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性价比高。同时在开发平台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与硬件设计配套的辅助开发软件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动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效率。开发平台软件由编写C语言代码的方案和基于MATLAB与Embedded Target for TI C2000 DSP系统级设计自动生成源代码的方案两方面进行设计。根据DSP与CPLD的特点和职能分工,将系统软件设计分为DSP软件设计部分和CPLD软件设计部分;为使系统便于升级,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维护性,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各种功能都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同时,论文还给出了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在该开发平台上的解决方案,验证了该开发平台设计的有效性。此外,该开发平台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系统后续开发的可扩展性和实用性,系统预留丰富的端口资源,可以方便开发者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同控制对象和不同控制策略的研究开发。利用该平台可以快速完成电机控制系统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功能强大,能满足高速度和高精度控制场合;同时还可用于运动控制的研究以及DSP的教学实验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刘旭[4](2010)在《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各类电气传动系统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国内外学者开发与研究。异步电动机凭借自身特有的很多优点,在电气传动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高性能的异步电动机交流传动系统中,转速的闭环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异步电动机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理论和实践都已经很成熟,但由于速度传感器的存在,相应带来了诸如成本偏高、信号易受干扰、安装不便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规模和应用场合。而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可以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的普及性及适应性,对于进一步扩大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讨论了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异步电动机按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及转子磁链开环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案。论文提出了利用转矩电流微分进行转速估算的同步转速估算方法,并在分析比较了现有的一些无速度传感器速度估算方法之后,决定采用该种估算方法作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估算环节的核心算法。论文利用仿真软件对整个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转速估算算法正确,转速精度高,采用该方法的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机参数的精度。论文采用了一种利用变频器自身的资源,通过对异步电动机施加电压激励,并采集电流响应的方式计算电机参数的异步电动机参数离线辨识方案。此方案由直流试验,单相试验、空载试验和动态实验构成,实现了对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阻、转子电阻、定子漏感、转子漏感、互感和转动惯量的测试。而在利用辨识软件进行参数辨识的过程中,应用了最小二乘法、离散傅立叶算法等数学方法作为辅助。这些方法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参数辨识的精度。在完成异步电动机参数辨识的基础上,运用非线性解耦线性化理论,引入非线性补偿来抵消耦合项的影响,将电流环分解为两个独立系统,实现了动态下的完全解耦。并设计了转速和电流PI调节器,实现了矢量控制系统的PI参数自整定。仿真结果验证了使用该方法设计调节器的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动态性能。建立了以英飞凌公司XC164CS芯片作为控制核心的全数字化控制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实验系统。详细介绍了实验系统硬件构成和上、下位机软件流程。之后利用此实验系统,实现了参数辨识——PI参数自整定——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等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离线参数辨识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满足转速估算和PI参数自整定的要求;利用此辨识结果整定出来的PI参数可使系统获得良好的性能;利用转矩电流微分进行转速估算的方法准确高效,有很高的精度,利用此估算方法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调速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杨鑫[5](2008)在《嵌入式贴片机运动控制系统》文中指出运动控制技术是综合应用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等相关技术,对机械传动装置中电机的位置、速度进行实时控制的技术。运动控制的功能是命令运动部件按照预期的轨迹和规定的运动参数完成相应的动作。运动控制主要包括运动轨迹和伺服控制。运动控制产品是计算机、微电子、自动控制和机电一体化等技术综合应用的产物。运动控制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强、开放程度高、运动轨迹控制精确、通用性好等特点,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运动控制技术是SMT贴片机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数字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对贴片机在工业应用上的要求提高,传统的使用单片机来控制贴片机的运动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贴片机工作的速度和精度的要求。论文设计了一个嵌入式贴片机运动控制系统,采用“ARM+DSP运动控制器”的模式取代传统的“PC机+运动控制卡”的模式,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精简的优点,和良好的运动控制性能。利用MCX314输出脉冲的频率和数量实现对步进电机速度和角位移量的控制。与使用PWM输出的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的优点。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分析了运动控制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及其现状。2、对比6种常用的运动控制方案,选定“ARM+DSP运动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分析了ARM和运动控制芯片各自要实现的功能,并根据运动控制芯片的工作方式,选定了驱动电路的结构。3、完成了嵌入式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把复杂的运动控制器细化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再对运动控制器的各个子系统分别进行设计,如:电源模块,存储器模块,运动控制器与PC机之间的串口通讯模块的设计等。4、完成了嵌入式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规划了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对运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进行细分的基础上,设计了上、下位机的软件控制系统。在整个软件系统中,上位机主要负责系统的总体管理,分为手动模式、编程模式和自动模式三种管理模式。而下位机控制软件则主要包括位置控制子程序、用户编译子程序、中断处理子程序、通讯子程序等。5、对运动控制系统电路进行调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李卫中[6](2008)在《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控系统硬件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嵌入式系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嵌入式系统是一类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适应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数控系统与传统的单片机数控系统和工控机数控系统相比,融合了两者的优点,既有单片机数控系统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又具有工控机数控系统的开发环境好、资源丰富、具备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友好的特点。因而嵌入式数控系统在数控领域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在湖北省科技攻关引导项目(2007AA101C19)和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1009134-06)的资助下,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控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方案,并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控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数控系统的应用特点;然后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嵌入式数控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对几种常见的数控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每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在此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RM处理器+运动控制芯片”的总体设计方案。建立了基于32位微处理器S3C2410与运动控制芯片MCX314的硬件平台。本硬件平台主要分为ARM子系统和运动控制子系统两部分。其中ARM子系统主要负责运行数控系统的控制软件,完成程序以及命令的输入,图形界面的显示以及与PC机的通信等,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它主要包括:控制核心S3C2410模块、存储器模块、JTAG调试接口模块、串口通信模块、USB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以及USB数控键盘模块等。运动控制子系统作为运动控制机构,主要由运动控制芯片MCX314完成,用于接收来自ARM子系统的数据和命令,并为系统提供插补运算、进给脉冲;同时还要接受伺服系统的反馈信号等。它主要包括:主轴驱动电路设计、进给轴驱动电路设计、光耦隔离以及各轴反馈电路的设计。最后作者对各硬件模块进行了调试,给出了调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调试结果表明,该硬件平台不仅响应速度快、成本低、可靠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裁减性,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的扩展和裁减。数控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徐英[7](2008)在《埋弧焊DSP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介绍埋弧焊的特点、发展历史、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数字化控制系统的优势,阐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LF2407控制技术;指出数字化控制是埋弧自动焊机控制的发展方向,即用功能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未来数字化控制的总的趋势。阐述以DSP芯片为核心的埋弧焊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控制器技术;阐述埋弧焊控制系统各部分的数字化改造方法,如电源控制系统,送丝系统,小车行走系统及键盘显示系统。从整体上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有一个初步掌握。依次详细介绍埋弧焊DSP控制系统各个部分的数字化设计。电源控制系统采用集成触发器KJ004型触发电路;送丝控制电路采用双极式可逆PWM技术配合MOSFET功率管组成的H桥电路;焊机小车驱动电路实现小车的换向,制动,速度反馈等功能;发挥DSP芯片的优势,增加键盘和显示功能——设定焊接参数,实时监控数据通过LCD显示,如焊接电流,焊接电压,送丝速度等。给出DSP芯片的外围接口电路,如AD接口电路,显示接口电路等。在软件设计方面,介绍DSP软件控制的PID控制理论和DSP芯片开发工具CCS2;通过理论的研究,给出了利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写的送丝控制软件程序,并成功通过调试达到设计要求。课题设计的埋弧自动焊数字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相对于以前埋弧自动焊的控制系统有很大的提高。焊接自动引弧更方便;焊接过程中弧长自动调节稳定可靠;多参数信息显示,如送丝速度,焊接电流,电压等;充分体现出DSP处理器的速度优势,提高埋弧焊控制的数字化程度,成功地达到本课题所设计的要求。
杨浩[8](2007)在《无刷直流电动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无刷直流电动机是随着半导体电子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机电一体化电机,是现代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电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既具有直流电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还具备交流电机运行效率高,无励磁损耗及调速性能好等诸多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无刷直流电动机采用反电动势法检测转子的位置,不仅减少了因转子位置传感器而增加的额外费用,而且减少了系统的体积,并大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在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综述的基础上,详细的介绍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其数学模型,并重点分析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中最常用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反电势法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了反电动势法的实现电路,对转子检测方法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接着对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硬、软件设计作了详细论述。以TI公司的TMS320LF2407芯片为控制核心,设计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硬件电路部分;给出反电动势过零点,三相绕组相电流,转子位置,速度等检测电路;并以IR2130作为驱动芯片设计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驱动电路。系统的软件设计中,主要包括DSP事件管理器初始化程序、开环起动程序、换相子程序、ADC中断服务程序等,来实现输出PWM信号、开环起动、换向控制、电流、速度和位置控制等功能。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转速、转矩、反电动势的仿真波形,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反电动势过零检测法的有效性。
蔡权林[9](2007)在《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板料渐进成形是一种新型板料快速柔性成形工艺,它应用数字技术将复杂的三维钣金件离散成微小单元,通过数控成形设备逐层依次成形,具有无模成形、对成形零件适应性强等优点,特别适合汽车等新品开发,可显着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也可用于航空、轻工业等行业的小批量、多品种、复杂钣件产品的制造。本文根据板料渐进成形技术的加工原理和加工工艺,运用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思想,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IPC和PMAC多轴运动控制器组成的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分析和比较了当前流行的开放式数控系统架构,设计构造了由IPC与PMAC运动控制器构成的主从式开放式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2)根据PMAC的功能和电气特性,规划了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及机床电气的硬件组成,并设计开发了控制系统接口电路和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扩展了PLC模块等;(3)运用软件工程的开发方法和模块化思想,对数控系统的控制软件进行了整体设计和模块划分,并采用VC++编程实现了上下位机通讯、译码解释、运动控制和PLC控制等功能模块;(4)围绕渐进成形数控系统的位置伺服控制,充分利用PMAC的功能,构造了由PID与前馈组成的复合控制系统,并基于相关控制理论,合理整定了伺服系统的PID参数和前馈参数。最后,对控制系统样机与机床进行了联机调试。试验表明,该渐进成形数控系统主要功能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
邹欣珏[10](2007)在《基于BGA芯片的激光植球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微电子制造工业中集成度的提高,需要的输入输出(I/O)引线也越来越多。同时,表面贴装技术(SMT)的出现及广泛应用,大大增加了以BGA(Ball Grid Array)技术和倒装芯片技术为代表的封装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本文将激光回流焊引入植球工艺,并利用机器视觉进行定位,搭建了激光植球系统的实验样机。整机主要由视觉定位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激光控制系统组成。视觉定位系统主要负责获取芯片图像中焊盘位置坐标信息,计算其相对于植球头的位置偏移,并要满足植球精度要求。文中主要对前期开发的视觉对准系统进行功能接口封装,使其能够被图形化的编程平台LabVIEW调用,为系统集成提供方便快捷的功能接口。对系统实际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文章做了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运动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待加工芯片的工位定位。根据植球工艺的行业规范和工艺流程,文章实现了植球机的运动控制流程。并针对实验样机X-Y定位平台中存在的装配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标定方法,通过软件补偿对X-Y定位平台的定位精度进行了校正。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加入了补偿算法后的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加工直径≥0.3mm的
二、IR革命性数字运动控制集成电路有助省去编程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R革命性数字运动控制集成电路有助省去编程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影像在位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坐标测量机概述 |
1.3 光学投影测量仪器概述 |
1.4 影像测量仪概述 |
1.4.1 视觉检测技术 |
1.4.2 影像测量技术发展历程 |
1.4.3 三维测量 |
1.5 在位测量技术及发展概况 |
1.5.1 概述 |
1.5.2 数控机床在位测量系统 |
1.5.3 在位测头 |
1.5.4 传输方式 |
1.5.5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6 自动对焦技术概况 |
1.7 CAIP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8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
1.9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影像测量原理和实验系统搭建 |
2.1 影像测量仪 |
2.2 影像在位测量系统概述 |
2.3 影像测量实验系统的总体架构 |
2.4 硬件组成 |
2.4.1 机械主体和运动控制系统 |
2.4.2 显微成像系统 |
2.4.3 照明光源 |
2.4.4 相机和图像采集卡 |
2.5 显微视觉测量软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动对焦技术 |
3.1 概述 |
3.2 对焦评价函数 |
3.2.1 对焦评价函数概述 |
3.2.2 空间域评价函数 |
3.2.3 频率域评价函数 |
3.2.4 自相关函数 |
3.3 对焦区域和对焦搜索策略 |
3.3.1 对焦区域 |
3.3.2 对焦搜索策略 |
3.4 影响因素 |
3.5 对焦评价函数特性分析 |
3.5.1 1951 USAF分辨力测试板实验 |
3.5.2 噪声的影响 |
3.5.3 对焦区域大小的影响 |
3.6 对焦测高实验 |
3.6.1 量块的测量实验 |
3.6.2 表面粗糙度样块的测最实验 |
3.6.3 误差分离实验 |
3.6.4 台阶高度测量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计算机辅助测量规划 |
4.1 CAIP概述 |
4.2 产品模型的数据格式 |
4.2.1 DXF文件 |
4.2.2 STEP标准概述 |
4.2.3 STEP文件 |
4.3 V-CAIP系统 |
4.3.1 V-CAIP系统概述 |
4.3.2 Open CASCADE简介 |
4.3.3 测量元素提取 |
4.3.4 测量元素识别 |
4.3.5 采样策略规划 |
4.3.6 测量路径规划 |
4.3.7 测量代码生成 |
4.3.8 测量过程校验 |
4.4 V-CAIP系统的应用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量引导 |
5.1 图像法 |
5.1.1 图像拼接 |
5.1.2 全景图像拼接 |
5.1.3 应用实例 |
5.2 CAD模型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几何量测量和应用实例 |
6.1 显微图像边缘检测 |
6.1.1 图像边缘 |
6.1.2 像素级边缘检测 |
6.1.3 像素级边缘检测实验和分析 |
6.1.4 亚像素边缘检测 |
6.1.5 简化径向基函数法 |
6.1.6 亚像素边缘检测实验和分析 |
6.2 几何元素测量 |
6.2.1 几何元素提取和构建 |
6.2.2 几何元素识别 |
6.2.3 改进的圆特征识别算法 |
6.3 组合测量 |
6.4 应用实例 |
6.4.1 几何量测量实例 |
6.4.2 测量结果比对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与获奖 |
(2)基于机器视觉和RFID的工业品自动识别、分类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1.2 柔性制造系统概述 |
1.1.3 信息采集与在线识别 |
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
第2章 面向工业产品的识别分类及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
2.1 机器视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2.1.1 机器视觉系统的基本构成 |
2.1.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2.1.3 颜色识别技术 |
2.1.4 边缘检测技术 |
2.1.5 模板匹配技术 |
2.1.6 图像处理技术在系统的应用 |
2.2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2.2.1 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2 RFID的应用 |
2.2.3 RFID在系统中的应用 |
2.3 运动控制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 |
2.3.1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
2.3.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
2.3.3 系统中PLC的应用 |
2.4 系统的信息管理技术 |
2.4.1 信息管理系统结构 |
2.4.2 信息采集方式 |
2.4.3 MES技术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机器视觉和RFID的识别分类管理系统的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结构分析 |
3.1.2 系统设计面临的问题 |
3.2 系统设计目标 |
3.3 系统实现功能 |
3.3.1 MES功能模型 |
3.3.2 MES管理软件功能模块介绍 |
3.3.3 分类管理系统实现功能 |
3.4 系统框架结构设计 |
3.4.1 硬件软件的选型 |
3.4.2 系统硬件结构 |
3.4.3 软件开发环境 |
3.4.4 系统网络结构 |
3.4.5 系统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机器视觉和RFID的分类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1 视觉扫描单元 |
4.1.2 RFID识别单元 |
4.1.3 运动控制单元 |
4.2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2.1 识别分类管理系统的视频测量软件的开发 |
4.2.2 识别分类管理系统的RFID读写应用软件二次开发 |
4.2.3 识别分类管理系统的运动控制软件的开发 |
4.3 数据库访问设计与实现 |
4.3.1 数据访问方式的选择 |
4.3.2 ADO访问数据库编程实现 |
4.4 自动识别、采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4.4.1 自动采集数据系统 |
4.4.2 采集方式及设备 |
4.4.3 机器视觉数据自动获取 |
4.4.4 RFID标签数据自动写入和读取 |
4.4.5 生产线上加工的产品信息的获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调试 |
5.1 产品的识别分类 |
5.1.1 视觉识别 |
5.1.2 RFID识别 |
5.2 产品的管理 |
5.2.1 现场监控模块 |
5.2.2 设备监控 |
5.2.3 生产数据监控 |
5.2.4 订单管理 |
5.2.5 物料管理 |
5.2.6 历史数据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论文中的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1.3 现代电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与发展趋势 |
1.3.1 新型电力电子技术和变频器的研究及开发 |
1.3.2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 |
1.3.3 微控制器方面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开发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
2.1 异步电动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硬件总体方案 |
2.1.1 DSP+CPLD 的整体方案 |
2.1.2 DSP 的选型及主要实现的功能 |
2.1.3 CPLD 的选型及主要实现的功能 |
2.2 异步电动控制系统开发平台软件总体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步电机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的硬件设计 |
3.1 系统控制电路模块 |
3.1.1 TMS320F2812 DSP |
3.1.2 TMS320F2812 存储器管理 |
3.1.3 CPLD |
3.2 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
3.2.1 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 |
3.2.2 逆变电路 |
3.3 信号采样电路设计 |
3.3.1 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3.3.2 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
3.3.3 位置、转速采样电路的设计 |
3.4 模拟量输入/输出调理电路的设计 |
3.4.1 模拟量输入调理电路的设计 |
3.4.2 模拟量输出调理电路的设计 |
3.5 通信电路的设计 |
3.5.1 RS232 通信接口设计 |
3.5.2 RS485 通信接口设计 |
3.5.3 CAN 通信接口设计 |
3.5.4 JTAG 接口设计 |
3.6 系统电源电路的设计 |
3.7 显示模块 |
3.8 硬件保护电路及抗干扰措施 |
3.8.1 硬件保护电路 |
3.8.2 硬件抗干扰措施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步电动机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4.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4.1.1 异步电动机电压方程 |
4.1.2 异步电动机磁链方程 |
4.1.3 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方程 |
4.2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
4.2.1 矢量变换控制的基本思想 |
4.2.2 三相异步电动机中的坐标变换 |
4.2.3 两相坐标系下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4.2.4 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4.3 电压空间矢量(SVPWM) |
4.3.1 电压空间矢量的概念 |
4.3.2 电压空间矢量 |
4.4 SVPWM 在DSP 上的实现 |
4.4.1 SVPWM 硬件实现原理 |
4.4.2 SVPWM 软件实现原理 |
4.5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SIMULINK 建模及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步电机控制系统开发平台软件设计 |
5.1 开发平台软件总体方案 |
5.2 DSP 软件设计 |
5.2.1 CCS 集成开发环境及其硬件结构配置 |
5.2.2 CCS 软件开发流程 |
5.3 CPLD 软件设计 |
5.3.1 CPLD 集成开发环境及硬件描述语言 |
5.3.2 ISE 设计开发流程 |
5.3.3 CPLD 软件模块实现的功能 |
5.4 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的软件实现 |
5.4.1 控制系统主程序 |
5.4.2 控制系统中断子程序 |
5.4.3 软件抗干扰技术 |
5.5 基于ETTIC2000 的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开发平台软件设计 |
5.5.1 基于ETTIC2000 的开发平台软件设计方案 |
5.5.2 仿真及其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异步电动机传动控制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
1.2.1 相关学科的发展 |
1.2.2 异步电动机传动控制策略的发展 |
1.3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提出 |
1.3.1 异步电动机参数辨识的意义和发展现状 |
1.3.2 PI 调节器参数整定的必要性 |
1.4 本论文立题的依据、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1.4.1 立题的依据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第二章 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
2.1 引言 |
2.2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
2.2.1 异步电动机三相原始数学模型 |
2.2.2 异步电动机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2.2.3 异步电动机按转子磁链定向的数学模型 |
2.3 异步电动机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 |
2.4 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
2.4.1 异步电动机速度估算方法 |
2.4.2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
2.4.3 基于转矩电流微分估算转速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步电动机参数离线辨识方法 |
3.1 引言 |
3.2 异步电动机参数离线辨识方案 |
3.2.1 直流实验——定子电阻辨识 |
3.2.2 单相实验——转子电阻及漏感辨识 |
3.2.3 空载实验——互感辨识 |
3.2.4 动态实验——转动惯量辨识 |
3.3 参数辨识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的技术方法 |
3.3.1 电压重构技术 |
3.3.2 离散傅里叶算法的应用 |
3.3.3 同步采样方法 |
3.3.4 数字滤波及数据处理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矢量控制系统线性解耦及 PI 参数自整定 |
4.1 引言 |
4.2 矢量控制系统线性解耦方法 |
4.3 PI 调节器参数设计 |
4.3.1 电流PI 调节器参数整定 |
4.3.2 转速PI 调节器参数整定 |
4.3.3 系统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实验系统 |
5.1 引言 |
5.2 实验系统硬件设计 |
5.2.1 主电路设计 |
5.2.2 控制电路设计 |
5.3 实验系统软件设计 |
5.3.1 下位机控制程序设计 |
5.3.2 上位机监控程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1 3kW 电机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 |
6.1.1 实验装置 |
6.1.2 实验结果 |
6.2 1.5kW 电机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 |
6.2.1 实验装置 |
6.2.2 实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和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嵌入式贴片机运动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运动控制技术 |
1.1.1 运动控制技术概述 |
1.1.2 运动控制器发展现状 |
1.2 嵌入式系统 |
1.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1.2.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1.3 课题概貌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贴片机运动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运动控制器构成方案比较 |
2.2 总体设计方案 |
2.3 运动控制系统 |
2.3.1 ARM处理器 |
2.3.2 运动控制芯片 |
2.4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
2.4.1 驱动控制电路 |
2.4.2 功率驱动芯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进电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3.1 步进电机的分类 |
3.2 步进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1 反应式步进电机 |
3.2.2 永磁式步进电机 |
3.2.3 混合式步进电机 |
3.3 步进电机运行基本特点 |
3.4 步进电机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4.1 控制电路硬件设计规划 |
4.2 ARM控制器模块设计 |
4.2.1 电源电路设计 |
4.2.2 复位电路设计 |
4.2.3 存储器模块设计 |
4.2.4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4.2.5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4.3 MCX314模块电路设计 |
4.3.1 与S3C44B0X的接口设计 |
4.3.2 驱动脉冲输出接口 |
4.3.3 编码器信号输入接口 |
4.3.4 I/O口 |
4.4 驱动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
4.4.1 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
4.4.2 环形分配器电路设计 |
4.4.3 功率放大模块电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结构设计 |
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2.1 总体方案 |
5.2.2 手动模式 |
5.2.3 编程模式 |
5.2.4 自动模式 |
5.3 ARM控制程序设计 |
5.3.1 功能分析 |
5.3.2 初始化子程序 |
5.3.3 中断服务子程序 |
5.3.4 S3C440X对MCX314的操作 |
5.4 连续运动轨迹插补原理 |
5.5 DSP配置 |
5.5.1 MCX314的寄存器 |
5.5.2 MCX314的指令系统 |
5.5.3 MCX314初始化 |
5.5.4 MCX314的工作方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调试结果 |
6.1 匀速运动模式调试 |
6.2 定量运动模式调试 |
6.3 两轴直线插补调试 |
第七章 总结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控系统硬件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控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
1.1.1 数控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2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
1.2 嵌入式系统概况及特点 |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数控系统硬件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几种常见数控系统设计方案比较 |
2.3 ARM嵌入式微处理器 |
2.3.1 ARM微处理器介绍 |
2.3.2 S3C2410处理器介绍 |
2.4 运动控制芯片MCX314 |
2.4.1 MCX314的内部结构 |
2.4.2 MCX314的功能简介 |
2.5 硬件平台总体设计 |
第三章 ARM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ARM子系统模块介绍 |
3.2 ARM子系统各模块电路设计 |
3.2.1 电源转换电路 |
3.2.2 系统复位电路 |
3.2.3 存储器模块设计 |
3.2.4 JTAG调试接口 |
3.2.5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3.2.6 USB接口电路 |
3.2.7 LCD液晶接口电路 |
3.2.8 USB数控键盘设计 |
第四章 运动控制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ARM与运动控制芯片的接口电路 |
4.2 主轴驱动电路 |
4.3 进给轴驱动信号接口电路 |
4.4 其它信号接口电路 |
4.4.1 编码器接口电路 |
4.4.2 超程限位开关信号输入电路 |
4.4.3 外部信号控制的驱动电路 |
4.4.4 紧急停止信号 |
4.5 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五章 系统硬件电路调试及结果分析 |
5.1 PCB电路板设计 |
5.2 硬件电路调试 |
5.2.1 电源、晶振及复位电路调试 |
5.2.2 JTAG接口电路调试 |
5.2.3 SDRAM与FLASH调试 |
5.2.4 串口调试与串口通信程序的编写 |
5.2.5 D/A转换模块调试 |
5.2.6 LCD的程序设计与调试 |
5.2.7 USB键盘程序设计与调试 |
5.2.8 MCX314运动控制芯片硬件驱动程序设计及电路调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埋弧焊DSP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埋弧自动焊概述 |
1.2 数字化焊接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 国内外埋弧焊自动焊机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内埋弧焊机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1.3.2 国外埋弧焊机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1.4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和目的 |
1.5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DSP的埋弧焊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TMS320LF2407控制器技术 |
2.1.1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概述 |
2.1.2 基于控制领域的TMS320LF2407 |
2.2 埋弧自动焊控制系统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源控制系统与小车驱动系统 |
3.1 电源整流电路设计 |
3.1.1 电源整流形式的选择 |
3.1.2 电源整流电路原理及其电路设计 |
3.2 集成触发电路设计 |
3.2.1 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
3.2.2 移相触发电路和集成移相式触发器KJ004 |
3.2.3 控制系统触发电路图 |
3.3 小车驱动电路设计 |
3.3.1 小车电源电路 |
3.3.2 小车MOSFET驱动控制部分电路图 |
3.3.3 小车换向驱动控制电路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送丝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H型双极模式PWM控制原理 |
4.2 变速送丝弧压反馈原理 |
4.3 IR2110原理及驱动电路 |
4.3.1 IR2110原理 |
4.3.2 基于IR2110的驱动电路 |
4.4.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MS320LF2407系统设计 |
5.1 TMS320LF2407硬件设计 |
5.1.1 正交编码脉冲电路 |
5.1.2 AD转换模块 |
5.1.3 TMS320LF2407显示接口电路 |
5.2 CCS调试平台 |
5.2.1 DSP芯片的开发工具介绍 |
5.2.2 CCS2的功能 |
5.2.3 TMS320LF2407的应用软件开发流程 |
5.3 DSP软件设计 |
5.3.1 控制算法 |
5.3.2 DSP软件程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8)无刷直流电动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状况 |
1.2.1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现状 |
1.2.2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反电动势法转子位置检测的工作原理 |
2.1 无刷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
2.1.1 无刷直流电动机基本组成环节 |
2.1.2 无刷直流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
2.2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2.3 无刷直流电动机反电动势法检测原理 |
2.3.1 无刷直流电动机反电动势 |
2.3.2 无刷直流电动机反电动势检测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方案设计 |
3.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器选择 |
3.2 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电动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 |
3.3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起动方法的选择 |
3.4 无刷直流电动机三闭环控制系统 |
3.5 总体设计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TMS320LF2407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前言 |
4.2 DSP芯片TMS320LF2407概述 |
4.3 DSP芯片TMS320LF2407外围电路 |
4.3.1 DSP供电电源解决方案 |
4.3.2 逻辑接口设计 |
4.3.3 JTAG程序下载接口 |
4.3.4 存储器扩展电路 |
4.4 检测电路设计 |
4.4.1 转子位置检测电路的设计 |
4.4.2 相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 |
4.4.3 转速检测 |
4.4.4 位置检测 |
4.5 主电路 |
4.5.1 功率器件的选择 |
4.5.2 主电路 |
4.6 驱动电路 |
4.6.1 驱动芯片IR2130 |
4.6.2 驱动电路设计 |
4.6.3 保护电路 |
4.7 分布式控制单元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主程序 |
5.2 电动机开环启动子程序 |
5.3 换相子程序 |
5.3.1 PWM信号产生 |
5.3.2 开关管的控制方式 |
5.4 ADC中断子程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仿真 |
6.1 MATLAB/SIMULINK软件简介 |
6.2 基于MATLAB/SIMULINK直流无刷电机仿真模型建立 |
6.2.1 电机本体 |
6.2.2 转矩、转速测量模块 |
6.2.3 逆变模块及换相逻辑模块 |
6.2.4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模块 |
6.2.5 参考电流模块 |
6.3 仿真试验及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渐进成形技术发展与现状 |
1.3 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产生背景 |
1.3.2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3 数控系统的开放性 |
1.3.4 典型的开放式数控系统方案 |
1.4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5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金属板料渐进成形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
2.2 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整体结构方案 |
2.3 金属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的组成 |
2.3.1 硬件组成 |
2.3.2 软件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结构选型 |
3.1.1 工业控制计算机 |
3.1.2 运动控制卡的选择 |
3.1.3 电机驱动类型和元件的选择 |
3.1.4 硬件PLC 选型 |
3.1.5 多路I/O 接口板 |
3.2 核心部件——PMAC |
3.2.1 PMAC 工作原理及功能 |
3.2.2 PMAC 的计算和伺服环分析 |
3.2.3 PMAC 的安全性分析 |
3.2.4 本课题所选用的 PMAC2A-PC/104 |
3.3 控制系统抗干扰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软件功能和构成 |
4.2 渐进成形数控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2.1 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 |
4.2.2 应用程序与 Pcomm32PRO 的连接 |
4.3 上位机管理软件开发 |
4.3.1 上位机软件开发方案的选择 |
4.3.2 上位机管理软件的基本设计思想和结构 |
4.3.3 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及实现 |
4.4 下位机软件 |
4.4.1 程序译码解释模块 |
4.4.2 插补计算功能模块 |
4.4.3 伺服控制模块 |
4.4.4 运动程序模块 |
4.4.5 PLC 程序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的位置控制 |
5.1 数控机床的位置控制 |
5.1.1 PID 控制在数控系统位置控制中的应用 |
5.1.2 数字PID 控制原理 |
5.1.3 PID 控制算法的改进 |
5.1.4 复合控制 |
5.2 本系统中的PID 实现 |
5.2.1 本系统中的控制算法结构图 |
5.2.2 控制算法的传递函数 |
5.2.3 PMAC 计算输出的实际公式 |
5.3 PID 参数的整定 |
5.3.1 简易工程法整定 PID 参数的方法 |
5.3.2 试凑法整定步骤 |
5.4 系统控制参数的整定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BGA芯片的激光植球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BGA 及植球技术 |
1.3 激光植球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2 激光植球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 系统功能需求 |
2.3 系统性能指标 |
2.4 系统总体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原型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
3.1 系统软件设计 |
3.2 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
3.3 用户界面及工作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激光植球系统的定位精度补偿 |
4.1 系统中的误差来源 |
4.2 标定图像畸变 |
4.3 非垂直X-Y 定位平台的误差补偿 |
4.4 实验数据及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原型系统应用及工艺实验 |
5.1 工艺实验 |
5.2 实验分析 |
5.3 实验中的问题及其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IR革命性数字运动控制集成电路有助省去编程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像在位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夏瑞雪.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2]基于机器视觉和RFID的工业品自动识别、分类及管理研究[D]. 吴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3]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研究[D]. 沈俊轶. 广西工学院, 2011(10)
- [4]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 刘旭. 上海大学, 2010(03)
- [5]嵌入式贴片机运动控制系统[D]. 杨鑫.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6]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控系统硬件平台研究[D]. 李卫中. 中国地质大学, 2008(10)
- [7]埋弧焊DSP控制系统的研究[D]. 徐英. 沈阳工业大学, 2008(03)
- [8]无刷直流电动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D]. 杨浩.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5)
- [9]板料渐进成形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蔡权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01)
- [10]基于BGA芯片的激光植球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邹欣珏.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