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的变化及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楠[1](2021)在《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7-2020)为考察对象》文中研究说明爱国主义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资源,以人们对各自祖国的天然情感为逻辑起点,在各自的历史实践中以不同形态传递、发展与继承,建立起同政治权力的共生,从而构建起政权合法性论证、社会整合、身份认同、话语竞争等一整套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基础。以此为理论前提,面对新时代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局势和国内矛盾变化现实,中国主流媒体强化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传播。本文以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传播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了新时代以来发生在中国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爱国主义宣传实践活动,即新冠疫情、香港止暴制乱、中美贸易战事件。运用历史分析和文本定性分析方法,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爱国主义传播溯源分析,认为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是以民族、制度秩序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整体叙事框架,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和强化爱国主义国家个体权力——权利互动,逐步实现现代爱国主义“自我赋权”到“自我赋权”与“社会赋权”共生为内在逻辑,传播呈现主题上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内容上昭彰现代爱国文明、话语上融合官方与民间形态、策略上探索多元路径的总体特点,为推动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针对爱国主义传播面临内在挑战困境,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加强爱国主义传播要在坚持政治导向树立理论权威、坚守人民情怀建构公民道德、继承中国特质创新面向时代、坚定走向世界增进传播张力中实现内在发展。
李汉婕[2](2021)在《新世纪两制关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一直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愈来愈紧密,人类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迈入新世纪,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机遇与挑战共存,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两制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在今天,回顾两制关系发展的历程,总结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探索与发展,分析两制关系在当代呈现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对发展趋势做出合理判断,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对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新世纪两制关系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总结马克思主义对两制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两制关系的发展历程,探讨认识其发展特点及趋势,更好地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阐述新世纪两制关系的理论渊源,分别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两制关系的理论、列宁对两制关系的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对两制关系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主要是按时间的维度,分时期梳理了两制关系的演变进程,总结了各个时期两制关系呈现的特点,分析了两制关系由过去的对抗封闭转变成合作开放,探究了自新世纪以来两制关系所显露出来的新特点,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处理两制关系的经验教训。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当今局势变化,分析总结了影响新世纪两制关系的因素,从综合国力的较量、两制关系的相处状态以及两制关系之间对立形式发生改变等因素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与走向,从中国方案、制度、文化等层面论述了我国处理两制关系的路径选择。
侯琳琳[3](2020)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观照》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学界、文化界、政界乃至商界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也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马克思在其论着中虽然未曾直接使用过“经济全球化”这一术语,但其丰富而深刻的理论体系中又的确包含着经济全球化思想,特别是其关于“世界市场”“世界交往”以及“世界历史”等方面的理论观点对于理解和把握当代的经济全球化现象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发掘。本文关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研究有以下两个主旨:其一,本文旨在从思想史的视角来勾勒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结论;其二,本文旨在从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对当代的经济全球化问题进行全面的审视。基于这样的考量,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探究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发展;2.阐释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实质;3.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观照当代的经济全球化现象;4.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观照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纵观马克思的理论创作史,我们可以大致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萌芽期。在《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着作中,马克思通过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史,察觉到了无产阶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初步认识到了经济关系在推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二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两篇文献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深入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图景、发展动力和变化趋势,正确地把握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诸如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等各种基础性问题。三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深化期。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立足于经济学的视域,深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驱动力,揭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剖析了经济全球化“何以可能”等现实问题。四是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丰富期。在《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及“俄国和东方社会道路研究”等文稿中,马克思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历史源头探究了人类的世界历史性联系;通过分析世界历史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度解剖。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发展脉络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是不断深化的,由此形成了具有特定理论内涵、理论架构以及理论视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不仅科学地揭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动力、规律、趋势等内容,更提供了人们正确地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进程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立场。特别是面对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全球性问题与矛盾,我们需要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对其进行辩证地分析与批判。例如,从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出发去评析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源,研判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产生的影响,进而科学地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两制”关系和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更要与现实的中国相结合,运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基本观点来探索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总之,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深入地彰显这种生命力是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王寅申,朱忆天[4](2020)在《历史演进与现实启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大社会制度关系论析》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和把握经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变,相应地对两大社会制度及其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从"一边倒"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转换。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大社会制度的演进逻辑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两大社会制度的认识及实践,形成新时代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两大社会制度关系理论的中国智慧,以深刻洞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两大社会制度间相处之道之现实启示与未来走向,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范瑞滨[5](2020)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文中指出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民经过艰难探索,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准确把握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这是中国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近代以来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是与世界历史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世界历史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并注重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注重研究世界历史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把握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凭借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本论文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首先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揭示和阐述;接下来以大历史的长焦距,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历史性的审视,意图勾画出经200年来中国从被动卷入世界历史、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主动参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历史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变化历程的时代画卷,阐明中国现代化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独特样态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并揭示了其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关系。中国现代化作为一项旷古未见之宏大事业,有着极为复杂的内在结构和层次,论文分别从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型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布展,以及在新的历史时代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等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核心要素入手,来分析和揭示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成就的独特结构和本质特征,意图通过这种结构性分析,揭示和阐释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揭示出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遵循和发展。“引言”和“结语”之外,论文正文分为六章。论文的“引言”主要简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阐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现代化问题成为诸多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两种范式,即“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析,揭示出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简要论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第一章阐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以及运用其研究中国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它确定了世界历史的科学内涵,阐释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借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历程进行研究,可有效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方向,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把握资本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作用,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第二章审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程。本论文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阐明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和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阐明了民主革命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的政治保障。然后,本论文依次剖析了中国在冷战时期独立自主的进行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新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第三章剖析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本论文在阐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十月革命经验的运用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体现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点,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开创了多样化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第四章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在把握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阶段论思想的基础上,本论文剖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内涵,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阶段所具有的历史性和阶段性,以及它为中国社会主义更高发展阶段的探索所奠定的基础。同时,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成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五章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理论基础,有效把握了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利用资本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注重驾驭资本、消除资本的消极影响,同时强调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历史性和阶段性。本论文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利用和驾驭资本实现现代化所具有的创造性贡献。第六章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地位。本论文在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主要形式,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重要途径。在“结语”中,对论文分析和阐述的观点和逻辑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在阐明中国现代化进程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的基础上,揭示本论文的四个主要结论:第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历史这一重大背景与具体的条件,历史性透视表明没有共产党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无法真正启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二,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闭关锁国、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历史发展的当代进程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的顺利推进不可能缺乏中国的现代化;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构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形态。
袁林生[6](2020)在《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启示》文中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显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进行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批判借鉴了同时代理论家的有关学说,并将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问题的根本方法,灵活具体地运用到了对帝国主义问题考察的全过程,富有预见性地系统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基本经济特征,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发展趋势和历史地位,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列宁指出,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列宁基于对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分析,得出了“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的论断,阐明了帝国主义的“过渡性”和“垂死性”。列宁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第二国际诡辩论进行了批判、对帝国主义发展趋势和历史地位进行了揭示。二战后,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的干预和调节,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金融垄断资本实力和统治地位不断强化、新殖民主义日益泛滥、资本国际化不断加强等。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它是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当今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仍然具有“垄断”特征,资本主义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本性仍然广泛存在,垄断资本已经具有国际化趋向。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酝酿着一轮深刻的利益调整。因此,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垄断资本主义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垄断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经济特征、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寄生性和腐朽性、唯物辩证法仍然是我们分析当代资本主义重要的科学方法。同时,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到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某些论断与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现实存在的差异性,正确处理好两大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赵佳[7](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将构建国富民强的国内大局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国际大势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的发展创新。在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任务,并作出了具体的工作布局,引领了和平统一、和平发展的未来方向。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包含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统一的美好夙愿,更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提供了为之奋斗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有利于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完善。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有利于不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尝试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力争对当前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启发。全文共七章,拟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特征、定位、目标,原则、内容、战略,成就、经验、挑战,功能、价值、展望等具体方面,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进行系统的全景式梳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基本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二章展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主张其建立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吸收、对中国传统和平思想继承、对国外现代和平思想借鉴的合力基础上。第三章解读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重点强调其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与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使命的历史定位,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心目标。第四章发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阐明其如何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创新,以及如何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事业进行实践创新。第五章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以增强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运行现状与发展环境的直观理解,及对其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宏观审视。第六章探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强化理解当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现实基点、历史必然及未来走向,实现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第七章为结束语。主要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这一宏观命题进行回顾、探讨、思考。
柳淑姣[8](2015)在《全球化背景下两制关系的变化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尤其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新的形势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两制关系在全球化时代下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然后阐述二者关系呈现的特点,最后提出社会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做出的战略选择。
尹占文[9](2011)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正如列宁曾经说过的:不同的社会政治形势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不得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一样,当今时代全球化这一“经济社会政治形势”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一个方面---国际主义思想---不得不提到首要地位。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国际协调与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倡导一种兼顾本国和他国利益、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开放心态和政策取向,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因而世界正进入一个必要的“国际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有自身的延展逻辑,从发生发展的自然逻辑来看,国际主义具有很强的“问题”针对性。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把在国内统治所造成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现象扩展到世界,形成世界性的阶级问题和民族问题,于是,阶级问题和民族问题就成为资产阶级时代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解决这一时代的两大“问题”,酝酿产生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思想,并在工人运动中付诸实践,但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体思路在于对资本主义“根本问题”的彻底解决,所以,“阶级问题”的思路一直处于统领地位,而“民族问题”的思路处于从属地位。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家连续发动大规模战争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建立了世界性的殖民体系。但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这个规律必然导致整个资本主义的压迫链条上存在薄弱环节。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解决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处于薄弱环节中的俄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阶级方法”和“民族内容”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新形式,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国际主义统一于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斯大林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发扬国际主义的同时也膨胀了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在“布尔什维克化”的口号下更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推向了反面,使原本解决问题的国际主义本身成为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对中国来说,国际主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思想轨迹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以俄为师,走自己的路”和“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前者是战争与革命年代中国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发展的主要根据,后者是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中国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发展的主要根据。在认真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中成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认真分析新时期新阶段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中国式微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高扬民族国际主义并转换实现方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从经典时期的阶级?革命?解放范式到全球化时期的国家?发展?责任范式的转换和创新,把国际主义思想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全球问题”作出了既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又属于时代的回答,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识和科学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
陈海燕[10](2011)在《论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本质对立与发展合作的辩证统一》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冷战对峙向合作对话的转化,越来越呈现出了"本质对立"与"发展合作"同时并存的发展态势。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价值目标和运行机制的不同使之对立与生俱来;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发展的跳跃性,社会主义首先诞生于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无论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还是在社会发展的完善程度上都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要取得最终优势还必须大力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再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发展合作"将成为两制关系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并且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进程将在"对立"与"合作"的博弈中不断推进。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的变化及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的变化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7-2020)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
2.1.1 以阶级斗争团结爱国主体 |
2.1.2 生产建设与爱国事业的连结 |
2.1.3 以革命话语唤起爱国热情 |
2.2 改革开放时期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
2.2.1 以综合国力为核心的爱国转向 |
2.2.2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价值 |
2.2.3 开放性爱国话语的叙事 |
2.3 新世纪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
2.3.1 全球化提供爱国新动力 |
2.3.2 民族复兴的目标发展 |
2.3.3 科学性爱国话语的出场 |
3 新冠疫情报道中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 |
3.1 以民族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内容构建 |
3.1.1 建构奉献、敬业、友爱的民族群像 |
3.1.2 攻坚克难的集体记忆 |
3.1.3 宣传爱国卫生运动 |
3.1.4 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 |
3.2 场域和意义融合的传播策略 |
3.2.1 建构社会治理的传播场域 |
3.2.2 以隐喻为叙事话语 |
3.2.3 昭彰中国式爱国主义价值 |
3.3 评价与小结 |
4 香港“止暴制乱”报道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传播 |
4.1 以制度秩序认同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内容构建 |
4.1.1 制度、秩序的合法性正义性 |
4.1.2 制度、秩序认同的家国情感 |
4.1.3 制度、秩序认同的现实利益 |
4.2 建设性的传播策略 |
4.2.1 正面引导 |
4.2.2 重视情感性与理性批判相结合 |
4.3 评价与小结 |
5 中美贸易战报道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传播 |
5.1 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内容构建 |
5.1.1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
5.1.2 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输出 |
5.1.3 对美国错误思想的批判 |
5.2 基于对比的传播策略 |
5.2.1 聚焦客观事实描述 |
5.2.2 强化中美两国奉行的价值对比 |
5.2.3 爱国观照——美国国家形象塑造 |
5.2.4 舆论争议建构 |
5.3 评价与小结 |
6 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整体反思 |
6.1 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总体建构 |
6.1.1 主题上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 |
6.1.2 内容上昭彰现代爱国文明 |
6.1.3 话语上融合官方与民间形态 |
6.1.4 策略上探索多元路径 |
6.2 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面临挑战 |
6.2.1 爱国主义的两面性 |
6.2.2 传统爱国价值消解趋势 |
6.2.3 爱国主义传播内在困境 |
6.3 新时代加强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对策 |
6.3.1 坚持政治导向,树立理论权威 |
6.3.2 坚守人民情怀,建构公共理性 |
6.3.3 继承中国特质,创新面向时代 |
6.3.4 坚定走向世界,增进传播张力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新冠疫情相关报道列表 |
2 香港止暴制乱相关报道列表 |
3 中美贸易战相关报道列表 |
(2)新世纪两制关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本文研究方法 |
0.3.1 文献研究法 |
0.3.2 比较分析法 |
0.3.3 历史与逻辑的方法 |
0.4 本文创新之点 |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相关探索 |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两制关系理论的论述 |
1.1.1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有机统一 |
1.1.2 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跨越“卡夫丁峡谷” |
1.2 列宁对两制关系理论的探索 |
1.2.1 吸收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
1.2.2 提出正确处理两制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 |
1.3 中国共产党人对两制关系理论的发展 |
1.3.1 毛泽东对两制关系的积极探索 |
1.3.2 邓小平对两制关系的重新定位 |
1.3.3 江泽民对两制关系理论的发展 |
1.3.4 胡锦涛对两制关系理论的丰富 |
1.3.5 习近平对两制关系理论的创新 |
2 两制关系的演变进程、发展特点及经验教训 |
2.1 两制关系的演变进程 |
2.1.1 从十月革命到冷战时期的两制关系 |
2.1.2 冷战结束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两制关系 |
2.1.3 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两制关系 |
2.2 新世纪两制关系发展特点 |
2.2.1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 |
2.2.2 大变局引发不同社会制度优势位移 |
2.2.3 资本主义国家整体上比社会主义国家更发达的基本态势没有变 |
2.3 社会主义国家处理两制关系的经验教训 |
2.3.1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处理两制关系的反思 |
2.3.2 我国在处理两制关系上的经验教训 |
2.3.3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两制关系上的经验教训 |
3 新世纪两制关系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及路径选择 |
3.1 新世纪以来影响两制关系发展的因素 |
3.1.1 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加速变革 |
3.1.2 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博弈加剧 |
3.1.3 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各种政治思潮碰撞争锋异常活跃 |
3.2 新世纪两制关系发展趋势 |
3.2.1 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凸显 |
3.2.2 两制关系由封闭敌对转为开放交流 |
3.2.3 两制关系的对立冲突形式有所变化 |
3.3 我国处理两制关系的路径选择 |
3.3.1 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3.3.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
3.3.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现状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意义与重点难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透视及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透视 |
(一)全球化概念的动态演进 |
(二)全球化本质的争论 |
(三)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与特征 |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形成背景 |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历史演化与文本考察 |
一、萌芽时期:《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一)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探讨 |
(二)对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动力因素的初步认识 |
(三)对现实的人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主体作用的揭示 |
二、形成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 |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图式 |
(二)经济全球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
(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三、深化时期:《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 |
(一)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分析 |
(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双重逻辑的分析 |
四、丰富时期:《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和“俄国和东方社会道路研究” |
(一)从历史源头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联系 |
(二)对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设想从抽象向具体转变 |
第三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实质 |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内核 |
(一)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世界市场 |
(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世界交往 |
(三)经济全球化的驱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
(四)经济全球化的形态: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扩张 |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架构 |
(一)逻辑起点:资本逐利 |
(二)中心线索:生产力的普遍发展 |
(三)理论旨归:人类解放 |
三、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视界 |
(一)以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揭示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与规律 |
(二)以世界历史理论阐发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与动因 |
四、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态度 |
(一)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分析中给予资本主义辩证地批判 |
(二)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勾勒经济全球化的前景 |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视域下的当代全球化反思 |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
(一)反全球化之“争鸣” |
(二)逆全球化之“危机” |
二、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分析 |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下的反全球化评析 |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下的逆全球化批判 |
三、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下的当代全球化之进路 |
(一)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两制”关系 |
(二)正确面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困境 |
第五章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中国观照 |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承继 |
(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发展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创新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升华 |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道路 |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历史演进与现实启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大社会制度关系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演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两大社会制度的认识及实践 |
(一)“战争与革命”时代观下对两大社会制度的认识及实践 |
(二)“和平与发展”时代观下对两大社会制度的全面认识及实践 |
二、逻辑透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大社会制度关系的实践演进 |
(一)社会主义诞生条件分离是两大社会制度共处的总体性境遇 |
(二)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制关系发展的理论及实践 |
三、现实启示与未来趋向: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大社会制度关系发展审思 |
(一)要发展而非教条地认知两大社会制度关系 |
(二)全球化时代两大社会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 |
(三)两制并存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其内在限度 |
(四)要确定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行为底线 |
结语 |
(5)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现状评析 |
四、 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
1. 研究思路 |
2. 主要观点 |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一、 世界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 |
二、 资本主义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换” |
三、 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未来发展 |
四、 世界历史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性审视 |
第一节 近代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及中国革命探索 |
一、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及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 |
二、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探索 |
第二节 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一、 融入社会主义阵营及社会主义改造 |
二、 在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融入世界历史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
一、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
二、 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 |
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发展布局的调整 |
2.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4.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
一、 中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 逆全球化运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三、 新时代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建构 |
第一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来源 |
一、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 |
二、 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来源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
一、 世界历史与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 |
二、 世界历史与中国革命的转变 |
三、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 |
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一国胜利论”的运用和发展 |
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多样化的无产阶级革命模式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建设国情基础的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 |
一、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
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
三、 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 |
四、 毛泽东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
第二节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历史方位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 |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划时代创新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世界历史条件 |
一、 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 世界历史下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
一、 世界历史下资本的两面性与资本对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
二、 世界历史下社会主义原则的坚守与资本作用的历史性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握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社会主义模式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和驾驭资本提供借鉴 |
第六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发展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思想背景 |
一、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 |
1.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 |
2. 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发展阶段 |
3. 自由人联合体的主要特征 |
二、 新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时代远大规划和部署 |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条件 |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规划 |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性质 |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维度 |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层次 |
4.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握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途径 |
结语 |
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理论指导 |
二、 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6)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
第一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
二、工人阶级的分化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出现 |
第二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本性的科学分析 |
二、列宁同时代理论家对帝国主义问题的探索 |
第三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帝国主义的定义 |
二、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
三、帝国主义的发展趋势及其历史地位 |
第二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唯物辩证法 |
一、列宁对第二国际诡辩论的批判 |
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帝国主义问题的分析 |
第四章 当代资本主义垄断性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垄断性的新变化 |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实力与统治地位不断强化 |
三、新殖民主义日益泛滥 |
四、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推动资本国际化 |
五、2008年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垄断的进一步加强 |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垄断性新变化的实质 |
一、新变化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 |
二、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
第五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科学认识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一、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寄生腐朽性和垂死性 |
二、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垄断特征 |
三、唯物辩证法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方法 |
第二节 正确对待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现实 |
一、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的曲折性 |
二、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时代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 |
三、确立全球经济治理的新理念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1.5.1 和平与和平观 |
1.5.2 马克思主义和平观与中国传统和平观 |
1.5.3 中国共产党和平观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 |
2.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和平思想 |
2.1.2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
2.1.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思想 |
2.1.4 习近平关于和平思想的重要论述 |
2.2 中国传统和平思想 |
2.2.1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平思想 |
2.2.2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的和平理念 |
2.3 国外现代和平思想 |
2.3.1 亚洲文化传统中的非暴力思想 |
2.3.2 西方和平学中的积极和平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定位、目标 |
3.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特征 |
3.1.1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3.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3.1.3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3.1.4 原则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3.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定位 |
3.2.1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
3.2.2 响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 |
3.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目标 |
3.3.1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3.3.3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内容、战略 |
4.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原则 |
4.1.1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
4.1.2 始终坚持以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
4.1.3 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
4.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内容 |
4.2.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2.2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4.2.3 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4.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战略 |
4.3.1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
4.3.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4.3.3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4.3.4 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经验、挑战 |
5.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成就 |
5.1.1 进一步巩固硬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5.1.2 进一步巩固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基础的保障 |
5.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经验 |
5.2.1 坚持以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
5.2.2 以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
5.2.3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5.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面临的挑战 |
5.3.1 和平统一方针受到挑战 |
5.3.2 “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
5.3.3 强权政治大行其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价值、展望 |
6.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功能 |
6.1.1 为中国自身的稳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 |
6.1.2 为中国的外交决策提供政策参考 |
6.1.3 为国际新秩序的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
6.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价值 |
6.2.1 有效维护中国与世界和平的理论指导 |
6.2.2 不断促进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行动指南 |
6.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的展望 |
6.3.1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和平理论引领发展实践 |
6.3.2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理论创新 |
6.3.3 加强国际话语权竞争,建构国家形象 |
6.3.4 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全球化背景下两制关系的变化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全球化背景下两制关系的新变化 |
(一) 经济因素在两制关系中的作用增强, 意识形态因素减弱 |
(二) 两制关系由相互封闭和敌对转变为相互开放和交流 |
(三) 两种制度的冲突不可避免, 但是冲突的形式有所变化 |
二、全球化背景下两制关系的特点 |
(一)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互补性和可借鉴性 |
(二)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互依存性 |
(三)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全球问题上的价值趋同 |
三、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
(一) 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 社会主义国家应做出的战略选择 |
1. 社会主义国家要抓住全球化的发展机遇, 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
2. 坚决与资本主义的西化图谋、不平等竞争做斗争 |
3. 社会主义国家应团结合作, 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
(9)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全文结构 |
1.3 核心概念、基本命题与中心论点 |
1.4 文章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概述 |
2.1 国际主义思想的人类思想史探源 |
2.1.1 “世界主义”的思想传统 |
2.1.2 “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 |
2.2 马克思主义及其国际主义概念阐释 |
2.2.1 本文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 |
2.2.2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 |
2.4 推动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的影响因素 |
2.4.1 时代发展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
2.4.2 国际共运中心的转移 |
2.4.3 阶级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的互动 |
2.4.4 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偏重不同 |
2.5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向 |
2.5.1 阶级·阶级问题路向与民族·民族问题路向 |
2.5.2 民族国际主义: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话题 |
2.5.3 民族国际主义:概念阐释和命题论证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与历史演变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主义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 |
3.1.2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3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 |
3.2 列宁的国际主义思想 |
3.2.1 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 |
3.2.2 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2.3 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 |
3.3 斯大林的国际主义思想 |
3.3.1 斯大林对列宁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 |
3.3.2 斯大林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3.3 斯大林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反思 |
3.4 毛泽东的国际主义思想 |
3.4.1 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3.4.2 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毛泽东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实现形式 |
4.1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1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共同的哲学基础 |
4.1.2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终极关怀:共产主义理想 |
4.2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实现形式 |
4.2.1 第一国际:体现集中原则的国际主义政治组织 |
4.2.2 第二国际:体现独立自主原则的国际主义组织形式 |
4.3 列宁斯大林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基本实现形式 |
4.3.1 共产国际:革命国际主义的政治组织 |
4.3.2 情报局:国际主义逐步蜕变的政治工具 |
4.4 毛泽东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统战联盟”实现形式 |
4.5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实现的主要特点 |
4.5.1 革命是总的关切点 |
4.5.2 阶级路向统领下的民族路向实现形式 |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与实践创新 |
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发展论纲 |
5.1.1 国际环境的变化:从“世界历史”到全球化 |
5.1.2 组织层次的回落:从超国家到国家 |
5.1.3 传统价值的回归:从“打倒孔家店”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5.1.4 思维范式的转换:从阶级·革命·解放到国家·发展·责任 |
5.1.5 文本解读:《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 |
5.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5.2.1 核心思想:和谐发展、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主义 |
5.2.2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与国际合作 |
5.2.3 实现基础:超越意识形态,实行改革开放 |
5.2.4 实现途径:协调国家利益,寻求合作共赢 |
5.2.5 实现目标: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5.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实践创新的典范 |
5.3.1 两制关系的再认识:继承之后的取代 |
5.3.2 从冲突的一球两制到和平的一国两制 |
5.3.3 参与和构建“多边机制”:国际主义的新实践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总结 |
6.1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 |
6.1.1 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
6.1.2 阐述无产阶级解放的实现条件 |
6.1.3 探索全人类解放的实现途径 |
6.2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的规律性总结 |
6.2.1 国际主义是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巨大力量 |
6.2.2 国际主义及其实现形式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僵化 |
6.2.3 坚持国际主义原则,要处理好目标和手段的关系 |
6.2.4 真正的国际主义要以正常的党际和国际关系为基础 |
6.2.5 极端化的国际主义是危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
6.2.6 生产方式而不是阶级斗争是国际主义的根本推动力 |
6.2.7 国际主义要以是否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为检验标准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7.1 推进全球化时代国际交往健康发展的理论根据 |
7.2 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思想基础 |
7.3 实现人类发展需求与社会主义事业联系的价值基点 |
7.4 谋求民族正当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协调发展的价值追求 |
7.5 推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
(10)论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本质对立与发展合作的辩证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两制关系”本质对立与发展合作的历史渊源 |
二、全球化条件下的“两制并存”:“两制关系”本质对立与发展合作的现实基础 |
三、本质对立与发展合作的辩证统一: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的基本规律 |
四、经济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的变化及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7-2020)为考察对象[D]. 肖楠. 浙江大学, 2021(01)
- [2]新世纪两制关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选择[D]. 李汉婕. 辽宁大学, 2021
- [3]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观照[D]. 侯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历史演进与现实启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大社会制度关系论析[J]. 王寅申,朱忆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10)
- [5]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D]. 范瑞滨.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6]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 袁林生.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平观研究[D]. 赵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8]全球化背景下两制关系的变化及特点分析[J]. 柳淑姣. 学理论, 2015(10)
- [9]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D]. 尹占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
- [10]论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本质对立与发展合作的辩证统一[J]. 陈海燕.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