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运作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杨雅麟[1](2021)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利用城市内的存量用地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工业用地作为城市工业化进程的物质载体,是城市存量规划过程中重要的更新目标。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及用地结构的调整,大部分工业用地原有的用地功能已不再适应当今发展的需求,因此大多逐渐走向衰落、搬迁或转型升级的道路。其中,老厂区作为城市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在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角色。如何在存量更新的过程中,将老厂区转变为能够契合城市发展规划的新目标与新定位的城市空间,成为了当下亟待研究的问题。空间生产理论则从政治、社会、物质及经济空间多角度为探究老厂区的更新与规划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空间生产理论中的三元空间方法论,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及相关实践案例,对“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中的三元空间及其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不同权力主体在老厂区更新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诉求及其对此过程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研究,选取了30个老厂区城市更新发展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引入AHP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用以对“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做出评价。并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来确定核心利益相关群体及评价指标在老厂区更新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找到老厂区更新发展过程中平衡多方权力主体利益诉求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以厂区更新来延续厂区文脉并激活区域转型,为推动老厂区空间的转型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具有针对性的实施建议。
熊伟婷[2](2021)在《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模式与消解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内部空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导致的城市阴影区现象日益明显,许多城市在其中心区的邻近地区出现了以建设形态低矮无序、公共设施零散不足、建筑风貌老旧破碎、承载业态低端散乱为主要特点的城市阴影区。随着数字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部各类要素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逐渐从静态等级化向动态网络化转变。相应地,城市阴影区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处于城市内部空间等级体系下的静态空间实体,而是作为城市动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邻近的城市中心区和其他片区产生动态变化联系。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城市阴影区在城市动态网络结构中的空间模式与消解机制,有利于准确把握城市阴影区的形成与演化规律、科学合理地提出城市阴影区的治理对策,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构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城市空间结构动态网络化背景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发展进行分析。随后,本文以南京市为实证分析对象,运用城市空间形态与手机信令大数据并结合实地踏勘,依托GIS、Python、Ucinet等技术平台,提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空间联系强度、空间联系距离与空间联系方向三个维度定量解析城市阴影区作为城市整体动态网络节点的基本空间属性特征,归纳总结出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的十二项特征,进而提出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模式的六大规律及动态消解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总结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提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的精细化识别方法,对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多维度多层次量化分析。针对城市阴影区现象在城市动态网络结构中出现的新的变化特点,借助规划学、数据科学、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分析方法,从空间联系强度、空间联系距离、空间联系方向等三个维度,以及城市动态网络整体、城市阴影区与其他片区、城市阴影区内部等三个层次,对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第二,提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模式与消解机制。在全方位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十二项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及提炼,进而构建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模式,揭示了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模式的六大规律,并以此提出城市阴影区的动态消解机制。
吴旭红[3](2020)在《智慧社区建设何以可能?——基于整合性行动框架的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南京市五个社区的智慧化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广泛收集的定性数据为基础,凝练和构建了智慧社区建设的整合性行动分析框架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智慧社区建设是智能时代社会治理转型过程中行政科层与技术市场共同催生的产物,映照着技术、社会与组织在特定时空场域中的交织与互动;作为原子化的各方行动者,在参与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基于利益、角色、有限理性及自身定位策略性博弈行为;以街道办为核心的关键行动者可以通过参与者类型识别、角色锚定,困境与障碍分析,利益表达与转译及再动员等逻辑秩序进行动力机制的重构,实现智慧社区建设行动者的再动员,形成相对稳定的行动者利益网络联盟,并通过协商与沟通、对话与制衡机制的构建组成利益共同体,协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此研究可以为基层社会的技术、组织与社会关系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事实,并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理论解释提供可能的分析思路。
王安祥[4](2020)在《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动因、风险及绩效研究 ——以招商蛇口CMBS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国家关于鼓励发展住房租赁的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开发商、地产中介、酒店管理企业以及互联网创业公司等纷纷争相涌入长租公寓行业,以期获得长租公寓市场之中的一杯美羹。但金融监管趋严和银根收紧却给长租公寓的持续运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018年长租公寓市场融资达37笔,近1491亿元。而2019年融资笔数下滑为16笔,规模跌至360亿元左右。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走高是所有长租公寓运营商不得不面临的业务发展瓶颈。借助于国家政策东风,金融资本随即进入了住房租赁市场,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产品应运而生。运营商魔方公寓成功发行了长租公寓市场中的第一笔资产证券化产品,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先后有自如、新派公寓、旭辉领寓及保利地产等长租公寓运营商相继推出了资产证券化产品。招商蛇口作为老牌房地产开发商也不甘示弱,首发国内规模最大的储架模式CMBS和ABN,总规模合计高达260亿元,大大超过了之前所有长租公寓证券化产品所发行规模的总和,一举创下了业内证券化产品的规模最大的记录,开启了住房租赁市场资产证券化的新篇章。基于上述,本篇文章则综合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侧重于运用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详细分析了招商蛇口CMBS项目基础资产、交易特点、发行CMBS产品的动因、风险及绩效等五大方面的内容,希望为其他包括长租公寓运营商在内的企业日后开展CMBS业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此外,案例研究也得出了招商蛇口CMBS作为我国第一单储架式长租公寓CMBS,开辟了融资新径,降低了融资成本,并且具备一定的市场流动性的相关结论。
冯学涛[5](2020)在《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文中认为在国家把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历史时期,提升空间发展、推动空间治理成为重要举措。空间治理通过资源的空间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均衡发展。当下,城市发展由“追量”转向“求质”,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行政单元逐渐成为国家推进空间治理的关键平台。社区建设及其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空间资源合理分配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以空间治理视角作为切入点重新审视社区规划具有现实意义。以往社区规划大多注重物质空间环境的营造但对人的精神追求及社区服务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当下的社区规划除了要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空间生活需要以外更应该成为一种集邻里关系、居住环境、文化情感、社区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规划。深圳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示范城市,其城市建设也走在国内前沿并率先进入城市发展转型阶段,本文从深圳第一“城中村”——白石洲社区入手进行实证研究,白石洲社区人员构成及产权关系复杂、改造过程漫长、空间状态零乱的特征对其开展实证研究在城市转型发展时期具有现实意义。以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中所涉及到的人口、文化、土地、产业、环境等核心要素为实证研究内容,从社区空间特征入手对其在物质空间环境层面的规划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社区规划所涵盖的非物质层面所需的发展要素进行研究,总结了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模式及其运作机制。鉴于白石洲社区规划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模式下所形成的正负空间效应,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社区规划模式的理论探索,尝试引用空间治理作为理论支撑,同时受多中心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的启示,结合我国国情构建起“政府—市场—公众”空间治理理论模型并进行空间效应评价。通过对空间治理模型的分异,演化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单轮驱动型、政企合作的双轮驱动型、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多轮驱动型三种社区规划模式并分别对其展开理论分析和模式探索。在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下深入探讨了社区规划在申报、审批、出让及建设实施阶段下的多元主体制衡机制。本次课题研究将空间治理、传统社区规划理念与我国率先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的深圳白石洲社区相融合进行实证分析和规划模式探索是本文的亮点。分析认为社区物质空间规划与非物质要素共同发展是社区转型的必然要求;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下的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将是未来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的发展方向和探索重点。
岳汉秋[6](2020)在《面向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社区结构探测方法及应用》文中指出不断加速的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城市之间资源的流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区域内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城市群。培育和发展城市群、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成为了世界各国增强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城镇化建设进程加速发展,至2019年末,中国的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0.60%,已经进入了城镇化过程中的后期成熟阶段。深入分析和探究城市群的组织结构特征,将能够为城市群内的协调发展及其一体化建设提供决策支撑。传统的城市体系研究以等级规模关系为主,随着区域内专业化分工的细化以及城市功能角色的明确,出现了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关系状态,超越了城市等级规模研究的范畴,城市网络理论强调了城市间职能、功能上互补或相似的联系,为研究新型的城镇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城市群建设工作的深入,也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城市群内的组织结构呈现什么样的特征?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否支撑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城市群范围内的城市能否很好的集成?如何从网络的视角探究并回答这些问题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问题。将城市网络上探测的社区结构与国家划定的城市群边界进行空间叠置分析,能够识别二者不一致的区域,该结果将可以用来评估城市群内的城市是否很好的集成。围绕前述问题,本研究开展了面向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社区结构探测方法及应用研究,包括中国城市网络的基本结构特征、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能否支撑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基于地理认知网络的城市群内组织结构变化特征、综合多个空间网络视角下的城市群一体化探究等内容,旨在从“真实的地理空间”、“虚拟的网络空间”、“综合多个空间网络”等视角揭示城市群内的组织结构,主要的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基于多元流数据研究了中国城市网络的基本结构特征。采用复杂网络分析中的指标与方法对真实地理空间中(火车线路和长途客车线路)和虚拟网络空间中(百度指数流和新闻中地名共现)网络的基本结构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火车线路网络中轴向联系方向较为突出,交通干线对区域空间联系的效应显着。长途客车线路网络中链接强度分布呈现区域内的集聚现象;真实空间中网络上城市节点的度分布呈现较大的空间差异性,而虚拟网络空间中其空间差异性不大,且节点间的交互作用受到距离的约束较小;4个网络上节点的强度都符合幂律分布。此外,城市节点的强度都与城市的规模(GDP或人口)呈正相关的关系,且与GDP的相关性更大;东部区域城市节点的强度明显大于西部区域的城市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西部区域的城市化发展程度,而各城市群内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更好地理解了数据的模式与特征,为后续开展社区结构探测方法及应用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2)基于K最短路径和层次聚类的交通网络社区结构探测框架研究。以真实地理空间中的交通线路流为视角,提出了一个针对交通线路网络的社区结构探测框架,该框架包含3个部分,1)基于K最短路径来量化城市之间的邻近度;2)采用层次聚类法获得一个聚类树来揭示网络的层次结构;3)在聚类的过程中,引入地理模块度以获得最优的社区分割。该框架能够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交通线路网络中,既能够合理的量化城市之间的邻近度,又能够自底向上地探究城市节点的合并过程,且地理模块度的引入克服了层次聚类方法不能获得最优分割的缺点。将提出的框架应用于火车线路网络、城际长途客车线路网络以及二者结合的网络上,识别出了交通流视角下孤立的城市(黑河、阿勒泰、阿里地区以及玉树等)以及不能很好集成的城市群(兰西、关中平原、哈长、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在未来交通区域规划中,可以考虑在这些区域内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或服务,以促进城市之间资源的流动,从而实现区域内的一体化集成。(3)基于地理认知网络的城市群组织结构变化研究。基于虚拟网络空间上的“地理认知”提出了“地理认知网络(Geographical awareness network)”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其内涵、特征、作用及意义。随着Internet技术以及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大量志愿者地理信息(Volunteer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的产生为地理认知网络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地理认知网络的概念也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可行性的理论以及方法支撑。以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数据源构建了地理认知网络,并采用空间数据可视化、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探究了地理认知网络呈现的模式与特征,最后基于谱聚类分析了城市群社区结构的变化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在用户的地理认知中,更倾向于关注距离较近的城市。此外,相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市,规模较大的城市更容易受到来自较远城市中用户的关注,且大城市的用户更容易认知遥远的城市;2)地理学第一定律在虚拟网络空间中仍然适用,但是距离的衰减效果较弱;3)城市群中核心城市以及着名旅游景点城市的节点强度较高,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未发生显着变化。兰西、关中平原、京津冀以及中原等城市群在地理认知网络上呈现单中心的结构。识别了地理认知网络上的社区结构及其变化特征,对于虚拟网络空间视角下不能很好集成的城市群,从人的地理认知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角色定位上给出了建议,以打破区域内城市之间交流的信息壁垒,促进信息流的流动,从而带动其它流(人流、物流等)的流动,以实现区域内城市更好的集成。(4)集成多个空间网络的社区结构探测研究。聚焦于从综合的视角来揭示城市群的组织结构,构建了一个集成多个网络进行社区结构探测的框架,该框架包括两个部分:1)通过使用冯·诺依曼熵和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从拓扑连接和链接强度的视角量化了多个网络之间的冗余性,并通过该过程移除冗余度较高的网络,从而减少后续聚类的有偏性;2)接下来,采用谱正则化的聚类方式以结合多层网络中每个网络独特的属性,从综合的视角揭示区域内的空间结构。该框架具有可扩展性,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更多的网络中。此外,该框架不仅可以应用到城市网络中,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包含多层网络的系统中,如基因网络、科学合作网络和社交网络,为从综合的视角揭示系统中的组织关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社区探测方法。将提出的框架应用于本研究采集到的多个城市网络上,得到如下结论:1)除了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西藏和四川外,其余省份的边界与探测的社区范围完全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省级行政界线对于城市之间的交流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2)呼包鄂榆、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以及珠三角等城市群内都形成了一个社区,而剩余城市群内则形成了两个以上的社区,这也和各城市群的范围界定有关,包含两个以上社区的城市群大多覆盖两个以上的省份。针对不能很好集成的城市群,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城市群一体化空间结构的建设、制度保障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给出了指导建议,从而加强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协同合作,促进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付孟泽[7](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张晓漫[8](2019)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传统街区微改造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城市发展理念由追求效率转向重视内涵,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当下,传统街区面临着传统产业衰落、产权复杂、建筑破败、公共配套不足等发展困境,其更新模式由大拆大建向微改造模式转型。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兴起,国内各大城市试图通过产业发展为微改造带来动力,纷纷于传统街区微改造中引入文化创意产业。诸多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争议,因此本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的传统街区微改造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明确研究目标及意义,建立研究框架。然后对传统街区的微改造模式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需求进行研究分析,从两者的相关性及结合的现实背景得出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并分析两者的互动作用及指出两者结合的发展愿景。进而从国内现有的实践案例中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即北京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上海泰康路田子坊及广州恩宁路永庆坊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从基础条件及更新实践方面对案例进行解析,接着对三个街区的实践效果进行正反效果的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调查问卷及文献研究等形式剖析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传统街区微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内在的原因。最后本文针对微改造与文创产业结合的问题进行反思,明确只有实现社区的平等参与才能真正发挥文创产业的积极效应。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优秀案例实践,从完善空间设计、健全支撑机制方面提出优化思路,以期为国内相关传统街区微改造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钱梦蓉[9](2019)在《两类典型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基于土地发展权交易视角》文中提出“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变过程中,我国各地丰富的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实践推动了乡村空间的剧烈重组。乡村集中社区的建设内嵌于特定时空背景下地方化的社会治理场景之中,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其建设的实质是农村建设用地发展权的转移与交易。本文立足于苏州地区丰富的建设实践,以“乡村集中社区建设”为研究核心议题,基于土地发展权交易视角,建构了“土地发展权交易——土地资本化——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分析框架,解析苏州两类典型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村社主导”和“政府主导”模式的运作机制,比较总结二者异同,对两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以期为未来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实践的改进提供参考。首先,在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基于土地发展权、土地资本化、乡村集中社区建设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建构了“土地发展权转移和交易——土地资本化——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分析框架,从土地发展权转移和交易途径的角度,对不同时期乡村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运作机制进行整体性分析。其次,结合案例剖析两类典型乡村集中社区建设类型中土地发展权的运作机制。村社主导模式中,以张家港永联村为例,政府主导模式中,以太仓市东林村为例。基于“成本——收益”叙事方式考察土地增值收益的实现与分配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村社主导下永联小镇的建设背后,土地发展权实现了内部转移,土地增值收益被村社内部垄断。(2)政府主导下东林佳苑的建设背后,土地发展权在城乡间交易,土地增值收益实现多元主体共享。(3)两种建设模式中,农民均是被动的土地发展权出让方,虽然实现了自身资产的增值,但利益仍受损害。最后,对两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两种建设模式存在“空间失序”和“基层失语”的悖论,对此,尝试提出解决策略:(1)搭建市场化平台,提高土地发展权流转效益;(2)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应有权益;(3)跨村自主联合,兼顾开发效率与基层利益。
杜林东[10](2019)在《从城郭到都市:中国早期现代市政建设中的拆城与筑路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建筑学与历史学结合的方法,基于晚清民国报刊、方志、档案汇编、图集影像等史料,对中国早期现代市政建设中的拆城筑路事件做以梳理、对比、解释。将城墙、道路及其相关内容置于“清代——清末新政——北洋政府——民国政府”的总时间线下研究,以城墙、道路作为公共工程的建设转型为中介,将拆城筑路导致的建筑、城市形态改变同社会关系进行关联,以解释拆城筑路的发生机制。本文共五章,主体三章,分别以观念、生产方式、物与技术三个角度切入进行分析,三个角度同时具有一定的层级递进关系。首先将传统时期的城墙认知与晚清民国时期筑路代替筑城的认知进行对比,城墙总体从有用转为无用落后,道路被寄托现代化的期望,整个转变过程体现东西文化间的冲突回应;随后,对清代与清末新政至国民政府两个时期的工程管理机构,与城墙、道路作为公共工程建设模式的转型进行对比,并分析建设过程转型中新空间建设的财政、新空间与旧产权之间矛盾的解决方式,拆城筑路在彼时是一种可以理解甚至迫不得已的市政建设方式。而生产方式的转型恰恰促使一种新的观念得以落地出现新的空间,促使拆城筑路得以发生;最后,对近代拆城筑路过程做以梳理分析。描述清代地方治所中城墙的基本形态与晚清时期出现的问题。以上海、北京为重点,兼及天津、汉口、广州、重庆四座开埠城市,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基于《道路月刊》描述彼时以开埠城市为首,集中于长江上游、中游、岭南地区的总体状况,并分析城墙作为古物认知后的处理策略。论述知识技术对拆城筑路的促进作用。拆城过后,道路以功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方式被视为都市设计的重要策略。总结城墙与道路在观念与生产方式改变的作用下,公共物层面经历的转型模式。本文得出结论:观念与物呈现双向作用的关系。之于拆城筑路,在自上而下的变革中,总体呈现以观念的改变为引发,生产方式的变革为载体(关系机构与法规两方面),西方知识技术的传入为手段,进而作用到具体物质空间,物质空间的变化反相强化观念。整个过程中伴随权力、社会的相互纠葛,权力总体呈现主导力量。同时该循环中的观念变化来源于晚清同西方的物质空间对比与中西观念的直接碰撞,变化的物质空间同新时期西方物质空间再次对比,结合新的中西观念,促成再变化的观念,达到新的循环。拆城筑路又总体呈现四个特征:以“都市进步”为核心、权力作为主导力量、民间协会的官方性与促进作用、内变革与外部刺激的应和。由拆城筑路一事可窥探近代中国城市、建筑建设范式转型中的效仿、激进与不彻底特征。
二、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运作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运作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已达成国际共识 |
1.1.3 城市空间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
1.1.4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哈尔滨更新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空间生产 |
1.3.2 城市更新 |
1.3.3 老厂区 |
1.3.4 工业遗产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1 空间生产理论研究 |
2.1.1 空间生产理论的发展 |
2.1.2 中国语境下的空间生产 |
2.1.3 空间生产与城市更新 |
2.1.4 研究评述 |
2.2 老厂区更新研究 |
2.2.1 国外老厂区更新相关研究 |
2.2.2 国内老厂区更新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2.3 工业遗产保护研究 |
2.3.1 工业遗产保护管理 |
2.3.2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
2.3.3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2.3.4 研究评述 |
2.4 老厂区三元空间更新实践案例分析 |
2.4.1 商业中心改造实例:深圳上步工业区三元空间更新再造 |
2.4.2 文创园区改造实例:北京798艺术区三元空间更新再造 |
2.4.3 工业遗产改造实例:意大利普拉托市工业遗产改造实践 |
2.5 本章小结 |
3 “哈量”老厂区现状研判 |
3.1 “哈量”老厂区发展背景 |
3.1.1 哈尔滨市工业发展概况 |
3.1.2 哈尔滨“156 项工程”老厂区发展概况 |
3.1.3 “哈量”老厂区发展历程 |
3.1.4 案例选择依据 |
3.2 “哈量”老厂区现状概况 |
3.2.1 平面布局 |
3.2.2 建筑概况 |
3.2.3 特色提取 |
3.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估 |
3.3 研究范围现状概况 |
3.3.1 研究范围划定 |
3.3.2 区位概况 |
3.3.3 物质空间形态及特征 |
3.3.4 社群构成及其空间特征 |
3.4 空间生产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的问题 |
3.4.1 空间生产利益化 |
3.4.2 空间形式同质化 |
3.4.3 空间营造商业化 |
3.4.4 发展机制片面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的空间生产过程 |
4.1 空间的实践——“哈量”老厂区更新的物质空间建构 |
4.1.1 厂区功能的延展与置换 |
4.1.2 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
4.2 空间的表征——“哈量”老厂区更新的空间生产构想 |
4.2.1 政府规划:空间实践的主导力量 |
4.2.2 资本注入:空间实践的必要前提 |
4.3 表征的空间——“哈量”老厂区空间生产现状调查 |
4.3.1 居民对空间表征的内化 |
4.3.2 居民对空间表征的抵抗 |
4.4 各权力主体在“哈量”老厂区空间生产中的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5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评价 |
5.1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评价主客体 |
5.1.3 评价内容 |
5.1.4 评价指标选取 |
5.1.5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分析评价 |
5.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5.2.2 评价结果的因子识别 |
5.2.3 各指标因子熵权及熵值的计量分析 |
5.2.4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空间-权力博弈分析 |
5.3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各权力主体自身利益维度分析 |
5.3.2 各权力主体共同利益维度分析 |
5.3.3 各权力主体利益博弈维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 |
6.1 在“哈量”老厂区更新中实现空间正义的思路 |
6.1.1 地方政府:发挥主导力量,组织并协调参与主体关系 |
6.1.2 市场资本:合理运用市场力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
6.1.3 居民:强调空间使用的公共性及空间权力的正义性 |
6.1.4 促进“哈量”老厂区更新中各权力主体的有效合作 |
6.2 基于权力博弈分析的“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策略 |
6.2.1 制度运营策略 |
6.2.2 经济再造策略 |
6.2.3 物质整合策略 |
6.2.4 社会协调策略 |
6.3 “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方案 |
6.3.1 区域功能定位 |
6.3.2 厂区空间布局 |
6.3.3 厂区流线组织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及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1:“哈量”老厂区空间生产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哈量”老厂区城市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调查问卷(核心利益相关者调查) |
附录3:“哈量”老厂区城市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调查(专家咨询) |
致谢 |
(2)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模式与消解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框架 |
第二章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发展 |
1.1 静态等级视角下的城市阴影区现象 |
1.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视角转变:从静态等级到动态网络 |
1.3 城市阴影区现象在动态网络结构中的发展转变 |
第三章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边界识别与基本特征 |
1.1 城市空间结构转型期下的南京城市阴影区 |
1.2 南京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识别的技术框架 |
1.3 南京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识别的结果 |
1.4 南京城市阴影区的基本空间特征 |
第四章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特征 |
1.1 南京城市动态网络的构建方法与特征分析 |
1.2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结构分析的核心要素 |
1.3 城市阴影区空间联系强度的动态变化特征 |
1.4 城市阴影区空间联系距离的动态变化特征 |
1.5 城市阴影区空间联系方向的动态变化特征 |
第五章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模式 |
1.1 支撑城市阴影区空间模式的十二条结构特征 |
1.2 城市阴影区空间模式的二元对立与互动统一关系 |
1.3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模式重构后的“六律” |
第六章 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发展的消解机制 |
1.1 城市阴影区“动态消解”的思路转变 |
1.2 城市阴影区“动态消解”的措施途径 |
1.3 “动态消解”作用机制下城市阴影区理想的发展状态:时空维度的双重协同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1 研究结论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取得主要成果 |
后记 |
(3)智慧社区建设何以可能?——基于整合性行动框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
2 已有的研究思路及本文的切入点 |
2.1 工具主义的解释路径 |
2.2 技术的社会建构路径 |
2.3 整合性的行动路径 |
2.4 研究简评及本文的切入点 |
3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3.1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
3.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3 模型构建 |
3.3.1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 |
3.3.2主轴编码(Axial Coding) |
3.3.3 选择性编码及模型构建 |
4 研究发现及相关研究命题的解释 |
4.1 智慧社区建设异质网络行动者构成识别的环境特殊性与多元化 |
4.2 突破无中心网络结构定式:中国语境下的行动者结构及其关系网络 |
4.3 智慧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异质网络行动者的困境、利益及其实现路径 |
4.3.1 问题呈现与参与动机 |
4.3.2 行动者网络联盟的形成与强化:一致行动纲领确立与再动员 |
5 结论与启示 |
(4)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动因、风险及绩效研究 ——以招商蛇口CMB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产证券化动因研究现状 |
1.2.2 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现状 |
1.2.3 资产证券化绩效研究现状 |
1.2.4 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研究现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述 |
2.1.1 长租公寓及其运营模式 |
2.1.2 资产证券化及其运作机制 |
2.1.3 CMBS及其操作方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优序融资理论 |
2.2.2 风险隔离原理 |
2.2.3 资产重组原理 |
2.2.4 信用增级原理 |
3 招商蛇口CMBS案例介绍 |
3.1 招商蛇口公司简介 |
3.1.1 招商蛇口基本情况介绍 |
3.1.2 招商蛇口有关股权结构介绍 |
3.2 招商蛇口长租公寓运营情况介绍 |
3.3 招商蛇口长租公寓CMBS项目介绍 |
3.3.1 专项计划资产支持证券结构介绍 |
3.3.2 参与交易相关各方介绍 |
3.3.3 交易结构及交易概述 |
3.3.4 招商蛇口CMBS产品运作机制 |
4 招商蛇口CMBS案例分析 |
4.1 招商蛇口CMBS项目基础资产分析 |
4.1.1 基础资产池的基本情况 |
4.1.2 基础资产未来预期现金流情况 |
4.2 招商蛇口CMBS项目交易特点分析 |
4.2.1 目标项目租金收入稳定 |
4.2.2 交易结构安排较为合理 |
4.2.3 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息超额覆盖 |
4.2.4 招商蛇口充当差额补足义务人及售回承诺人 |
4.2.5 目标物业抵押和租金收入质押 |
4.3 招商蛇口发行CMBS产品动因分析 |
4.3.1 国家政策的有利支持 |
4.3.2 有效的融资渠道受限 |
4.3.3 有稳定的租金流作为支持 |
4.3.4 保持行业内品牌竞争优势 |
4.4 招商蛇口CMBS产品主要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
4.4.1 与基础资产相关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4.4.2 与资产支持证券相关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4.4.3 与专项计划管理相关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4.5 招商蛇口CMBS产品发行绩效分析 |
4.5.1 专项计划质押租金收入较为稳定 |
4.5.2 招商蛇口长租公寓运营能力有所提高 |
4.5.3 发行利率偏低,实现了较低成本融资 |
4.5.4 提前变现租金收益,优化公司负债结构 |
4.5.5 借助于增信机制,CMBS产品获得了超额认购 |
5 招商蛇口CMBS案例结论与启示 |
5.1 招商蛇口CMBS案例结论 |
5.1.1 成为我国第一单储架式长租公寓CMBS |
5.1.2 CMBS开辟了融资新径,降低了融资成本 |
5.1.3 CMBS产品具备一定的市场流动性 |
5.2 招商蛇口CMBS案例启示 |
5.2.1 资产证券化的关键是进行风险隔离 |
5.2.2 能产生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更适合证券化 |
5.2.3 CMBS产品需要回归资产支持证券的本质 |
5.2.4 商业物业CMBS有助于推动房地产供给侧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空间治理 |
1.2.2 社区 |
1.2.3 社区规划 |
1.2.4 居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样本案例与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2 理论综述与空间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2.1 国内外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空间治理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社区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社区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
2.2.3 国内社区规划实践分析 |
2.3 空间治理视角下规划体系变革与社区规划发展 |
2.3.1 社区规划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
2.3.2 社区规划发展方向判定 |
2.4 理论解读及空间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2.4.1 空间治理的源理论——城市政体理论 |
2.4.2 多中心、公民社会理论内涵解读及其理论启示 |
2.4.3 空间治理总体模型构建及空间效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 |
3.1 深圳白石洲社区现状 |
3.1.1 社区概况 |
3.1.2 社区发展历史进程 |
3.1.3 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与人群构成 |
3.2 社区发展瓶颈及空间环境提升 |
3.2.1 空间特征分析 |
3.2.2 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物质环境更新 |
3.3 白石洲社区规划机制 |
3.3.1 成立社区更新工作坊 |
3.3.2 激活动力,推动未来社区产业多元化 |
3.3.3 社区规划师推动社区规划进程 |
3.4 白石洲社区规划模式分析及其建设成效评价 |
3.4.1 社区规划模式分析 |
3.4.2 建设成效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模式探索 |
4.1 以政府为主导的单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
4.1.1 单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
4.1.2 单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
4.1.3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
4.2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下的双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
4.2.1 双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
4.2.2 双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
4.2.3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
4.3 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 |
4.3.1 多轮驱动型空间治理模型分析 |
4.3.2 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制衡机制 |
4.3.3 多元主体参与下社区规划平台构建与运作机制 |
4.3.4 空间治理效应评价 |
4.4 空间治理视角下多轮驱动型社区规划模式优化探讨 |
4.4.1 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化与专业化 |
4.4.2 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全程化参与机制 |
4.4.3 强化多元主体之间的制衡机制 |
4.4.4 明晰角色定位,促进多元协同共治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关于存量发展阶段下城市转型的方式探讨 |
5.1.2 关于服务型、功能型及综合型社区建设的必要性探讨 |
5.1.3 关于社区规划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探讨 |
5.1.4 关于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模式的理论判定 |
5.1.5 关于空间治理视角下社区规划空间效应最大化的机制探讨 |
5.2 主要创新点 |
5.2.1 通过实证研究建构社区规划空间治理的新视角 |
5.2.2 构建空间治理模型分析社区规划的空间治理效应 |
5.2.3 实证研究与理论延伸的融合探讨 |
5.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表目录及来源 |
附录 B 社区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面向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社区结构探测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竞争力博弈 |
1.1.2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
1.1.3 网络视角下的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1.3.1 城市群 |
1.3.2 一体化 |
1.3.3 社区结构 |
1.3.4 相关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以规模等级为主的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研究 |
1.4.2 以网络范式为主的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研究 |
1.4.3 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研究评述 |
1.4.4 复杂网络中社区结构探测研究进展 |
1.4.5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目标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多元视角下中国城市网络的基本结构特征探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采集与网络构建 |
2.2.1 数据集介绍 |
2.2.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2.2.3 网络构建 |
2.3 基于火车线路流的中国城市网络基本结构特征探究 |
2.3.1 度与度分布 |
2.3.2 度的相关性 |
2.3.3 介数中心性 |
2.3.4 聚类系数 |
2.3.5 节点强度 |
2.3.6 链接强度 |
2.4 基于城际长途客车线路流的中国城市网络基本结构特征探究 |
2.4.1 度与度分布 |
2.4.2 度的相关性 |
2.4.3 介数中心性 |
2.4.4 聚类系数 |
2.4.5 节点强度 |
2.4.6 链接强度 |
2.5 基于百度搜索指数流的中国城市网络基本结构特征探究 |
2.5.1 度与度分布 |
2.5.2 节点的入度强度和出度强度 |
2.5.3 流地图 |
2.6 基于新闻中地名共现的中国城市网络基本结构特征探究 |
2.6.1 度与度分布 |
2.6.2 节点的强度 |
2.6.3 流地图 |
2.7 各城市群网络的基本结构情况 |
2.8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K最短路径和层次聚类的交通网络社区结构探测框架研究 |
3.1 交通基础设施在区域一体化中的作用 |
3.2 交通网络社区结构探测框架 |
3.2.1 构建网络 |
3.2.2 计算K最短路径 |
3.2.3 层次聚类 |
3.2.4 交通社区探测 |
3.3 交通网络上的社区层次结构探究 |
3.3.1 T-Network上的社区层次结构 |
3.3.2 B-Network上的社区层次结构 |
3.3.3 C-Network上的社区层次结构 |
3.4 交通社区划分结果 |
3.4.1 交通社区划分 |
3.4.2 交通视角下的城市群一体化集成评估 |
3.4.3 讨论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地理认知网络的城市群组织结构变化研究 |
4.1 地理认知网络内涵 |
4.1.1 真实的地理空间与虚拟的网络空间 |
4.1.2 意境地图 |
4.1.3 地理认知网络的内涵 |
4.2 基于百度指数的地理认知网络模式与特征探究 |
4.2.1 评估同一城市中用户的地理认知度 |
4.2.2 基于百度指数的地理认知网络上的距离衰减效果 |
4.3 虚拟网络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群组织结构变化探究 |
4.3.1 城市群内城市节点强度时空变化分析 |
4.3.2 城市群内城市首位度的时间变化分析 |
4.3.3 城市群间链接强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3.4 基于谱聚类的地理认知网络社区结构探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成多个空间网络的社区结构探测研究 |
5.1 集成多个空间网络的社区结构探测框架 |
5.1.1 量化网络间的结构冗余性和链接强度冗余性 |
5.1.2 集成多个空间网络进行社区结构探测 |
5.1.3 框架的有效性验证 |
5.2 集成多个空间网络的中国地级市社区结构探测 |
5.2.1 BST-Network上的冗余性探测 |
5.2.2 社区结构探测结果分析 |
5.3 集成多个空间网络的中国地级市社区结构探测结果讨论 |
5.3.1 数据归一化对聚类结果的影响 |
5.3.2 单个网络上链接强度的距离衰减效果 |
5.3.3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5.3.4 单层网络上的聚类结果分析 |
5.4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建议与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工作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域选择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发表 |
致谢 |
(8)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传统街区微改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街区的微改造实践 |
1.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 |
1.1.3 文化创意产业介入传统街区微改造日趋普遍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
1.2.1 传统街区 |
1.2.2 微改造 |
1.2.3 文化创意产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传统街区微改造的相关研究 |
1.3.2 传统街区微改造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街区微改造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联系 |
2.1 传统街区的微改造模式 |
2.1.1 传统街区的空间特征 |
2.1.2 传统街区的更新困境 |
2.1.3 传统街区的更新模式 |
2.2 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需求 |
2.2.1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征 |
2.2.2 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特征 |
2.2.3 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特征 |
2.3 传统街区微改造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联系 |
2.3.1 两者结合的现实背景 |
2.3.2 两者结合的相互作用 |
2.3.4 两者结合的发展愿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传统街区微改造的实证研究 |
3.1 实证研究的案例选取 |
3.2 北京大栅栏杨梅竹斜街 |
3.2.1 基础条件 |
3.2.2 更新实践 |
3.3 上海泰康路田子坊 |
3.3.1 基础条件 |
3.3.2 更新实践 |
3.4 广州恩宁路永庆坊 |
3.4.1 基础条件 |
3.4.2 更新实践 |
3.5 基于实证的微改造效果分析 |
3.5.1 积极效果 |
3.5.2 消极效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传统街区微改造的问题及成因 |
4.1 产业发展的偏差 |
4.1.1 产业发展存在局限 |
4.1.2 产业与居民合作基础不足 |
4.2 空间设计的不足 |
4.2.1 街区整体规划缺乏 |
4.2.2 公共空间管控不足 |
4.2.3 建筑改造缺乏指引 |
4.3 支撑机制的不足 |
4.3.1 相关建设法规不健全 |
4.3.2 合作开发模式不完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传统街区微改造的优化思路 |
5.1 传统街区微改造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问题反思 |
5.1.1 微改造中文创产业定位的反思 |
5.1.2 微改造中文创产业发挥作用的前提 |
5.2 空间设计的完善 |
5.2.1 整体规划街区系统,促进社区与产业共同发展 |
5.2.2 完善公共空间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5.2.3 优化建筑单体改造,适应功能转换的要求 |
5.3 支撑机制的健全 |
5.3.1 完善相关建设法规,有效管控改造过程 |
5.3.2 健全多元参与机制,保障公共利益落实 |
5.3.3 优化产业培育机制,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各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分类 |
附录2:调研商铺的信息统计 |
附录3:调研问卷 |
附录4:部分访谈信息整理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两类典型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基于土地发展权交易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规模乡村集中社区建设重构了乡村空间 |
1.1.2 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的实践多样性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乡村集中社区 |
1.3.2 土地发展权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乡村空间研究进展 |
2.1.1 国外乡村空间研究进展 |
2.1.2 国内乡村空间研究进展 |
2.2 乡村集中社区相关研究 |
2.2.1 乡村集中社区建设的模式划分 |
2.2.2 集中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 |
2.2.3 乡村集中社区建设的绩效评价 |
2.3 简要评价和问题的提出 |
第三章 土地发展权:乡村集中社区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土地发展权性质和内涵 |
3.1.1 土地发展权性质 |
3.1.2 土地发展权内涵 |
3.2 国内外土地发展权转移和交易实践 |
3.2.1 以美国为代表的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实践 |
3.2.2 我国土地发展权转移和交易实践 |
3.3 土地发展权与土地资本化 |
3.3.1 土地发展权与农地资本化 |
3.3.2 农地资本化和乡村集中社区建设 |
3.4 一个分析框架 |
第四章 两类乡村集中社区建设逻辑比较 |
4.1 基本概况与建设背景 |
4.1.1 永联村发展概况及建设背景 |
4.1.2 东林村发展概况及建设背景 |
4.2 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机制比较 |
4.2.1 永联村:村集体主导的村社内部转移 |
4.2.2 东林村:政府主导的城乡之间交易 |
4.2.3 两种模式的发展权交易机制对比 |
4.3 土地增值收益的实现与分配比较 |
4.3.1 永联:村社内部垄断土地增值收益 |
4.3.2 东林:多元主体共享土地增值收益 |
4.3.3 土地增值收益的实现与分配比较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综合评价及改进策略 |
5.1 综合评价 |
5.1.1 村社主导模式的优劣评价 |
5.1.2 政府主导模式的优劣评价 |
5.1.3 共性问题 |
5.2 改进策略 |
5.3.1 搭建市场化平台,提高土地发展权流转效益 |
5.3.2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应有权益 |
5.3.3 跨村自主联合,兼顾开发效率与基层利益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从城郭到都市:中国早期现代市政建设中的拆城与筑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起源与研究发问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时空范围 |
1.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1.4 研究现状 |
1.1.5 研究发问与创新 |
1.1.6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 |
1.2.1 本文使用主要材料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 |
1.3.1 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框架 |
2 观念:城墙与筑路认知的转变 |
2.1 传统时期的城墙认知 |
2.1.1 防御 |
2.1.2 王朝统治的象征 |
2.1.3 风水格局 |
2.1.4 小结 |
2.2 拆城筑路:传统迈向现代 |
2.2.1 国家:拆城筑路等于革命 |
2.2.2 社会:先进、财富、平等、卫生 |
2.2.3 一种向西方学习的路径 |
2.2.4 小结 |
2.3 拆城的放缓:城墙作为古物 |
2.4 中西冲突的回应 |
3 生产方式:公共工程建设转型 |
3.1 清代建筑工程建设机构 |
3.1.1 中央政府 |
3.1.2 地方政府与绅士 |
3.2 城墙作为传统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 |
3.2.1 清北京城墙 |
3.2.2 清地方城墙 |
3.2.3 小结 |
3.3 现代市政机构的出现与市制的创立 |
3.3.1 民族国家与地方自治:以都市建设为核心 |
3.3.2 自治机构到市政机构 |
3.3.3 市制(法规)的建立 |
3.3.4 小结 |
3.4 公用事业与拆城筑路作为新时期公共工程建设 |
3.4.1 公用事业作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
3.4.2 拆城以利公用事业 |
3.4.3 拆城筑路的经费问题 |
3.4.4 拆城筑路的土地产权问题 |
3.4.5 小结 |
3.5 作为观念与物的中介 |
4 物与技术:城墙拆除与道路铺筑 |
4.1 清代地方治所的城墙形态与问题 |
4.1.1 治所中的城墙形与组合 |
4.1.2 城墙规模与治所等级 |
4.1.3 以商埠为代表的影响 |
4.1.4 小结 |
4.2 拆城筑路的过程 |
4.2.1 典型城市案例:以上海、北京为重点 |
4.2.2 基于《道路月刊》的总体状况 |
4.2.3 城墙作为古物的改造:《北京城墙改善计划》与《首都计划》 |
4.2.4 小结 |
4.3 技术引入与发展 |
4.3.1 交通变革与筑路的互促 |
4.3.2 筑路技术的引入 |
4.3.3 拆城中的技术性 |
4.3.4 小结 |
4.4 道路作为都市设计的举措 |
4.4.1 功能主义:以道路断面为中心的考查 |
4.4.2 民族主义与城市美化:《首都计划》与“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 |
4.5 公共物的转型 |
5 历史透视下的拆城与筑路 |
5.1 拆城筑路的作用机制及特征 |
5.1.1 作用机制:观念与物的双向作用 |
5.1.2 特征1:以“都市进步”为过程核心 |
5.1.3 特征2:权力作为过程的主导力量 |
5.1.4 特征3:民间协会的官方性及其促进力量 |
5.1.5 特征4:内部变革与外部刺激的应和 |
5.2 效仿、激进、不彻底的营建范式转型 |
5.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运作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杨雅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动态网络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结构模式与消解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熊伟婷. 东南大学, 2021
- [3]智慧社区建设何以可能?——基于整合性行动框架的分析[J]. 吴旭红. 公共管理学报, 2020(04)
- [4]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动因、风险及绩效研究 ——以招商蛇口CMBS为例[D]. 王安祥.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空间治理视角下深圳白石洲社区规划实证研究与模式探索[D]. 冯学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面向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社区结构探测方法及应用[D]. 岳汉秋.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8]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传统街区微改造问题研究[D]. 张晓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两类典型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基于土地发展权交易视角[D]. 钱梦蓉.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10]从城郭到都市:中国早期现代市政建设中的拆城与筑路初探[D]. 杜林东.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