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城镇 大前途——费孝通九十寿辰小城镇建设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露晗[1](2021)在《费孝通学术本土化实践考察》文中认为费孝通所处的时代,是科学与传统、学术与政治、激进与动荡交织的年代。身处这一时代,他意识到中国人之痛苦,不在身体之疾病,而在于社会所造成的贫穷,因而义无反顾选择了社会学,力求认识社会乃至改革社会。在理想与现实间,费孝通的愿景发生了落差。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并不能直接落地生根,相反它的一系列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中国实际产生了巨大的龃龉。适时孙本文、吴文藻提出“社会学中国化”,帕克提倡实地调研不同的社会生活,为费孝通的学术道路点明了前进方向,也成为他终生探寻的学术命题。费孝通的本土化学术实践,既有微观层面的操作,又有宏观层面的设计。他早期研究,受西方功能主义的影响深厚,以社区调查辅以功能主义理论进行江村研究,实现了西方理论在地化的一次有效尝试。40年代,费孝通在云南寻找到与江村迥然不同的三种村庄样态,从而在横向层面摸索出了中国乡村主要的四种模式,成功实践了类型比较研究法。费孝通的本土化研究路径,呈现出由小见大,由精到广的特点。后期研究,他从横向乡土社会转移至纵向社会结构,研究对象也由最初的村庄到城镇,再上升到城市与区域,进而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态势。费孝通尤为关注乡村问题,他的研究视角,由乡村经济变动所带来的制度变迁,再到研究与之相配的乡土伦理体系。原因在于,这套乡土社会结构,才是千年来中国人思想中“存在的巨链”,也是国民性之所在。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费孝通提炼出“差序格局”、“礼治秩序”、“双轨政治”、“文化自觉”等理论与概念,为分析中国乡土提供了一套理想的“概念工具”,在摸索的过程中实现了学术概念本土化。这些概念,是真实与想象的结合体,为乡土社会提供了另一重解释维度。费孝通在社会学本土化上建树颇多,为这一命题的开展起到了破题与入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带来了诸多启发:要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整合学科,而非用学科思维切割问题。在本土化研究中,注意平衡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的关系,摸索双方的适用范围。寻找本土化资源,兼及对历史大传统与小传统的阐释,关注小传统中隐性的一面。敢于对西方社会科学理论提出质疑,进行反转。西方学术界有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思维,所阐发的理论与经验/实践、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多依循二元对立的模式。相反,我们要尝试将理论矛盾、冲突的特性搁置,重视二元并存以及其间连接、张力和互动。
贺利芳[2](2020)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人才培养靠教育,因而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现象。农村学校的衰落不仅影响了农村青少年的人生命运,还会给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新时代下政府的政策支持、丰富的乡土文化以及自身特色又是农村学校发展所拥有的机遇和动力。本研究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的衰落作为研究问题,以山西省临县农村Y初中作为研究个案,运用质性研究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收集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其衰落现状进行研究,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从Y初中初建、繁荣以及逐渐衰落三个阶段概述了城镇化进程中Y初中的发展历程。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学校Y初中出现了衰落,其衰落主要表现在:生源流失严重、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生活条件保障较差。导致农村学校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方面,外部原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聚集、城乡教师机会成本的悬殊、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内部原因主要有:农村学校领导效能低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学校现状、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是农村学校发展的保障;农村学校要转变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内生发展理念。将农村学校自身的努力与外力的支持有效结合起来,重振农村学校,使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能有学上,上好学,享受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资源。
张丹[3](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阳斌[4](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李致江[5](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方旭东[6](2018)在《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文中认为这是一项得益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视角的田野研究。所选田野是皖西南的一个自然村落——该研究中的Z村。“过日子”是村落社会基本的生存心态。“过日子”的主体是人,“过日子”的意义是为了“好好活着”。“活着”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品格。“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又是如何成为可能的?时代变迁中的“活着”、“活法”,有什么新的变化?什么因素导致如此变化?变化的结果如何?以上追问是本研究希望求解的内容。围绕村落社会的日常生活,“活着”这一生命哲学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感,立足时空与事件的周期性往复运动,赋予“活着”特定意义、特定方法,最终都可归结到“为了家”这一理念与行动之中。“家”成为村落社会得以可能的一个关键词。“家”不仅是村民人生意义的原结构,也是村落社会结构中的组织单元。同时,“家”也是村落社会中重要的情感结构,与乡关联到一起形成人文地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中的地方性——“家乡”。家乡是在历史与实践合意中生成的地方性主体自觉意识。不只是从外围“观看”乡村,深入乡村内部去理解“家”,很大程度上更容易阐释乡村。树立起村民——生活者这一主体身份,以家为主轴尝试理解村落社会的时代际遇便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家”在该研究中是一个分析单位,也不妨理解为洞察社会变迁的一种方法。历史社会学的叙事基调贯穿研究始终。时间段是1980年代至今。大致时间分别对应着三段:1980年代,1990——2010年,2010年至今。空间上从家屋——邻居——村落——乡镇——城市展开。情感结构上从家福——在家——家族——村落共同体——家乡推进。针对不同时段“活着”的特点,文章分为“在家”、“离家”、“回家”三个部分。1980年代的在家生活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家福的民俗约定确立起“家”的神圣性。家屋到村落空间的拓展,依照差序格局原则,内嵌着从家户到“大家”的村落共同体感形成。“靠山吃山”,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维系着家计需要的基本满足。乡村手工业成为小农经济必要的补充。血缘(家族)、地缘(邻居)情谊中生成的互助式劳动、礼俗经济与社交等,充当着村落社会福利功能;一定程度上,通过互相帮扶,确保了“家”的平民化再生产。长老统治与乡贤主导村落事务,充当着人格化社区治理的功能。民间道士、风水师把持着乡村民俗文化仪轨。总体而言,1980年代的家得以可能的条件是村民拥有相对完善的“在家”与“在一起”的礼俗系统与国家制度保证。1980年代制度性成就乡野之家最后的顶峰。1990年——2010年,“家”被分离成两部分:进城务工者与留守者。宏观社会结构调整,导致“靠山吃山”的在家生活难以为继,“离开家才能’为了家’”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形成。“家”被分裂、村落成员被分离,导致“家”为主轴的乡村生活系统逐渐瓦解。进城务工人员遭遇的主要困难并非是承受体能劳动的高度抗压,而是实际生活脱嵌于曾经习惯且被承认的在家生活方式。进城务工者身体与情感悬挂于两种生活系统的边缘状态,过着“身在城市、心在家乡”的生活。“想家”与“牵挂”成为进城务工者、留守者普遍的精神叙事。身体与情感必须同时忠诚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且无法在实践中相统一,是对农民最大的伤害。农民的实践感中不再能维护总体性“活着”的意义。拥有手工业技能的村民是第一批次进城务工人员。与这些村民具有地缘、血缘上密切相关的人,一般是只拥有“蛮力”的“老实人”——成为被技术民工带进城的第二批进城务工者。第三批进城务工者主要是第一批、第二批进城务工村民的子女。村落共同体内部横向社会关系与家庭内部代际关系互相胶合,成为村民进城务工模式。“家”作为一个隐性成本成为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牺牲品,农民、农村却没有获得应得的名声。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主体的“农民工”被生产出来。在宏观社会结构高压与近乎资本原始积累的具体雇佣关系中,进城务工人员成为被公德流放者。在实践中得不到法律保证与公德的沐浴,必要的时候,有意识主动成为“无公德的个人”,被他们视为是“保全自身”必要的武器。“农民工”一旦返乡,又会还原其在熟人社会关系中由礼俗约定的农民面目。“农民”的生活世界与自然、乡土具有不可分割性。传统农民过的是一种总体性生活,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在代际中传承且循环。“农民”一旦脱嵌于乡村时空,在当今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注定过着一种单向度的、矢量线性生活。农民进城务工结果,越发偏离“为了家”的进城务工初心。2010年以来,从观念到实践,村民逐渐踏上“回家”之路。“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回家”。第一批、第二批农民工有近乎30年的进城务工史,他们可能实现的最好未来是能够回家“养老”。第三批农民工渴望“回家”创业,再过上“城里人”生活。前者视“回家”为人生的彻底返回,家是身体与精神合一的归属。后者视“回家”为“逆城市化”的生存策略,将家乡当成一种创业资源。1980年代以来是村落社会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生活系统逐渐瓦解的过程。“乡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家的衰落。无论哪一种意义的返回,都可能导致乡村“空心化”状况暂时得到缓解——家等回它真正的主人。“家”一旦被思考,自我拯救的意识就可能被激活。国家应该对被瓦解的家给予最大的善意,在制度上保证进城务工者获得返乡的生存机会,还原乡野之家的本来面目:一家人、“在一起”过着“在家”、“在乡”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乡村,还是作为具备创业机会、“资本下乡”的乡村,长远来看乡村依然面临着不确定的命运。Z村人建设家园的实验性实践,如果放到“城乡结合度”的理念中,可能是化解城乡关系割裂、紧张的一种积极探索。彼此互相承认与嵌入各自合理的要素,在互通、互融中重塑新的城乡关系,才可能树立起各自“作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的文明社会形象。
温志雄[7](2017)在《中国城镇化思想的演进和城镇化的历史、成就与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在概述我国古代和近代城市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新中国建国后城镇化思想的演进和城镇化实践的历史、成就和问题。论文将我国城镇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阐述,在归纳不同阶段城镇化思想以及阐述各阶段城镇化实践的历史、成就和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各阶段的共性,从西方非正统经济学(heterodox economics)的视角对中国城镇化实践进行理论分析,以期提出一种不同于当前中国城镇化主流思路的设想,为中国城镇化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有关城市化的思想争论。近代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型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城市社会的解体与重建;第二,城市职业结构的转变;第三,城乡设置的开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过程加快,城市化特征逐渐显现。随着国门的打开,外来意识形态和传统观念结构冲击下的知识分子开启了对城市化进程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城市病”的反思。(2)出于应对“城市病”而引发的对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思考。第二部分阐述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9年)的城市化发展。新中国前三十年城市发展基本特点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生产力落后的背景下,实行限制人口迁徙的户籍制度保障了城市规模,维持了低城市化率的现状,城市人口基本属于自然繁衍阶段,由户籍制度所引发的城乡福利差异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改进的重点。这一阶段,我国首先提出的是“有重点地进行城市建设”的方针;按照“重工业立国”的理念,确立了一批大、中型城市。这一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大的波动,城市和乡村人口的迂回迁徙导致我国的城镇化率与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上述因素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总体的城镇化水平几乎停滞不前。第三部分是对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归纳。改革开放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正式开启。城市建制标准更加科学,以经济总量和非农人口比重划分了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实现了城市经济总量衡量标准从工农业总产值到国民生产总值的转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开放实践在理论界引发了城市化思想的大讨论,讨论主题集中在:(1)是否实现城市化。形成了坚持不能实现城市化、实现城市化和“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等三种观点。(2)城市化的“大、中、小”之争。城市化发展模式存在着小城镇论、大城市论和多元城市论等三种观点,费孝通的“小城镇论”逐步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指导理论。第四部分集中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城镇化的转型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化和工业化失衡的局面逐渐扭转。转型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劳动力迁徙受限、资本土地利用率低。(2)社会公平性下降、社会矛盾增加。(3)环境和资源破坏大。(4)新城区建设问题。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成为转型时期学术界和政府考虑的重点。学术界对城镇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户籍制度。(2)土地制度。(3)关于城市规模的第三次争论。(4)关于城市治理、城市经营和城市统筹的讨论。(5)围绕这一阶段领导集体的城镇化主张的讨论。最后一部分是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非正统经济学理论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城镇化转型阶段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导致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城镇化转型期主要参考借鉴的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这套理论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应中国的现实。因此,本文从西方非正统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就中国城镇化的目标、方法和步骤提出一套替代性的方案,以期为中国城镇化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张国昕[8](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吴洪涛[9](2016)在《社会科学“学术自主”论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在文化与学术领域西强我弱的总体格局并未改观,中国始终面临文化和理论话语上的挑战和困境。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现有全球知识格局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自主”意识的缺失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所导致的依附性地位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迫切需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构建起自主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以有效解释社会改革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与此同时,如何切实防范西方文化霸权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所造成的威胁,有效应对以美国为首的的西方国家正在实施的“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图谋,也需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正确的价值立场与道路选择。因此,无论从唤醒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自主”理念,还是从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自主”能力或坚定“学术自主”的价值立场而言,开展社会科学“学术自主”论题研究都显得必要而有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思辨研究方法,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以中国社会科学为学科视域,从国际向度的视角出发具体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在当下世界知识格局中如何自主、自立于西方学术场域的问题,针对社会科学“学术自主”论题分别设置了“是什么,为什么和该如何”三个具体问题域。首先研究何谓社会科学“学术自主”的问题,具体包括“学术自主”的定义、内涵及其学术史演进;其次是研究社会科学何以“学术自主”的问题,即社会科学为什么要自主和为什么能自主,这涉及“学术自主”的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具体包括“学术自主”的目的、原因及实现依据;再次是研究社会科学如何实现“学术自主”的问题,即如何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自主”的路径与方向。本研究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搭建起“两个维度”和“三种逻辑”的框架体系并贯穿全文始终,“两个维度”分别是社会科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维度以及“事实与价值”维度,具体涉及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科学与人文,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量化实证与质性研究等多组互为对应的学术概念;“三种逻辑”分别是社会科学的知识论逻辑,价值论逻辑和方法论逻辑。本研究通过对社会科学“学术自主”的概念辨析,将“学术自主”定义为:一种关于学术立场和学术方法的主张,是关于学术研究的“规范性”立场和价值判断,是特定的学术行为主体依照自我意愿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传承和学术传播活动的动机、态度、能力或特性,具体表现为话语行动中的主体性、自主性、自抉性和能动性等资格或能力,是一个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涉及的论题。“学术自主”从理念、权利和能力三个层面来理解,可以分别描述为“学术自主性”、“学术自主权”和“学术自主力”,三者表现为前提、依据和保障的互为一体性。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又从知识论层面、价值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分别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内涵解释。知识论层面的内涵主要指中国社会科学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的问题、依托的理论、采取的视角、凭借的工具、起到的功能、取得的地位等有自主的立场和行动,也就是对研究何种知识,运用何种理论具有自主性。价值论层面的内涵主要是强调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注重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影响,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主,也即研究者持何种文化价值立场来开展学术研究的问题。方法论层面的内涵主要是强调社会科学研究中“直接经验”的重要性,主张更多地从“实地研究”和“质性研究”中对社会事实进行具有本土色彩的重新“概念化”,强调去发现社会实践中的“真问题”,进而建构“本土理论”。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自主”论题的历史溯源,归纳出“萌芽、发展、深化、恢复、规范、反思”六个阶段性特征,辨识出“西学应用论、理论验证论、问题自主论和文化自主论”四种主要的意义类型。学术史研究表明:“学术自主”是近代中国学人的一贯追求,虽然不同时期的具体主张和诉求各有侧重。社会科学的知识论逻辑表明:基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权力性、地方性和建构性特征,以及知识的边界与效度等因素,它与自然科学知识在知识特性上存在本质性差异;社会科学的价值论逻辑表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与文化属性,国家利益与价值关怀、政治选择与价值取向、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是社会科学研究无法回避的价值考量;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逻辑表明:只有通过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的自主创新才能克服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在中国的适切性困境以及“西方中心主义”与“自我中心主义”两种极端化的方法论困境。通过以上三种逻辑的论证为主张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自主”提供了合法性依据。本研究最后认为,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自主”,需要一种整体主义的实践框架,从理念与制度两个层面出发,分别在知识体系、价值立场和方法选择上加以型构。具体而言,要增强学术人员的主体意识,提升学术自觉,致力于构建自主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要不断增强语言自信,提升“汉语”的国际学术语言地位;要坚定自主的学术研究价值立场,彰显文化特性与文化身份;要努力创新研究方法,理性认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确立自主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方法论。总之,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自主”,既要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视野,也要有基于本土实践的家国情怀,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学术自主性建构的漫长性与艰巨性。
刘云喜[10](2012)在《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民就地城市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城市化的本质来看,城市化是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无论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还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其主体是农民,因此城市化是农民的城市化。农民可以通过进入城市,融入城市而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可以就地实现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转变。在“民工荒”、农民“被上楼"、传统进城城市化引发严重“城市病”和“农村病"的现实背景下,以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民就地城市化为视角展开对农民发展问题的研究,为中国农民的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恰恰是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农村经济转型本质在于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现实具有特殊性,但其本质并不例外。本文在对中国农村及其局限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得出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主体在于农民,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要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内在根据,以及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必须改变小农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结论。并以农村经济转过程即农民生产方式工业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为基点,首先对作为农民城市化基础的农村工业化之内涵、特征、必要性以及中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展开分析,进而对反作用于农村工业化的农民城市化之内涵、本质、规律、中国农民城市化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进行研究,并从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城市化关系的论证中再次验证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是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城市化的内在统一这一命题。同时也从中国传统城市化进程经验教训的分析中得出农民就地城市化是农民城市化必然选择的结论。在中国现实背景下,农民就地城市化是重要且必要的,农民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必要途径。所谓农民就地城市化,就是农民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现有的居住地,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与城市人(市民)一样的生产和生活的过程。即农民通过由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工业生产方式,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而实现市民身份和待遇的过程。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本质在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以及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农民就地城市化是依据农民素质技能提升,以及作为农民素质技能表现的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城市功能逐步在农村得以建立和健全的过程。农民问题的紧迫性,农民进城城市化的局限及其引发“城市病”和“农村病”的严重性,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引发问题的严峻性,农村经济转型和城市化本质的内在要求等都成为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佐证。当然,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其可行性主要体现于:农民这一城市化主体,素质技能的不断提升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内在根据;农村工业化已经取得的成就,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现实依据;现代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高度发展,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先决条件;现有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是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外在动力;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国家对农民发展问题的重视及投入,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内在驱动力;建设新农村战略的实施,为农民就地城市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实践的成功范例也证明农民就地城市化不仅不是空想,也不是一般的鼓舞人心的口号,而是具有国际性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有效的发展道路。在我国,农民就地城市化顺应城乡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符合占全国总人口50%以上的农村人口的普遍愿望,其实施已是势所必然。因此可以说农民就地城市化是不可阻档的历史潮流。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是必要的、可行的,但其发展也需要各种必要条件的积累,因此,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民素质技能提升,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村工商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同时在现有条件和状况下,发展股份合作制和现在资本农场,是农民就地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当然,上述措施的实现不应,也不能脱离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政策制度保障。在农民就地城市化实现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创新产业政策,改革土地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就地城市化发展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
二、小城镇 大前途——费孝通九十寿辰小城镇建设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城镇 大前途——费孝通九十寿辰小城镇建设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费孝通学术本土化实践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费孝通本土化研究缘起及发展 |
第一节 思想萌芽: 三位老师的言传身教 |
第二节 渐入堂奥: 江村调查的成功尝试 |
第三节 着力点: 乡村问题与中国基层社会结构 |
第四节 三级跳: 从乡村到城镇再到区域 |
第二章 研究路径本土化 |
第一节 功能主义在地化: 以“江村经济”研究为起点 |
第二节 突破微观社区研究的局限: 以类型比较为枢纽 |
第三节 中国式隐喻: 以关联性认知为超越 |
第三章 学术概念本土化 |
第一节 一半想象与一半真实:“差序格局”与乡土中国 |
第二节 中国社会的规范力: “礼治秩序” |
第三节 政统与道统的平衡: 士绅与“双轨政治” |
第四章 研究视角本土化 |
第一节 根植于中国历史与传统 |
第二节 偏重中国传统社会行为与结构 |
第三节 总结民族性格特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城镇化的研究 |
1.2.2 农村学校衰落表现的研究 |
1.2.3 农村学校衰落原因的研究 |
1.2.4 解决农村学校衰落的策略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农村 |
1.4.2 城镇化 |
1.4.3 学校衰落 |
2 城镇化进程中Y初中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 临县Q镇前Q村概况 |
2.1.1 区域概况 |
2.1.2 发展概况 |
2.2 Y初中的发展历程 |
2.2.1 概况 |
2.2.2 初建 |
2.2.3 繁荣 |
2.2.4 衰落 |
3 Y初中的衰落表现 |
3.1 生源流失严重 |
3.2 教师队伍质量下降 |
3.2.1 教师素质低 |
3.2.2 教师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差 |
3.3 学生生活条件保障较差 |
3.3.1 住宿条件差 |
3.3.2 餐饮质量差 |
4 农村学校衰落的原因 |
4.1 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聚集 |
4.2 城镇化对农村学校的负面效应 |
4.3 城乡教师机会成本的悬殊 |
4.3.1 收入少 |
4.3.2 视野格局受限 |
4.3.3 工作氛围差 |
4.4 农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
4.5 农村家庭文化素养缺失 |
4.5.1 落后的生育观:“多子多福”与重男轻女 |
4.5.2 家中无书:家庭文化教育氛围缺乏 |
4.5.3 超然的态度:家长的默许与纵容 |
4.6 管理的漏洞 |
4.6.1 领导效能低下 |
4.6.2 农村教师教育观念滞后 |
4.6.3 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弱化 |
4.6.4 学生不被尊重和重视 |
5 重振农村学校的策略建议 |
5.1 外力支持 |
5.1.1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
5.1.2 重视教师招聘 |
5.1.3 加强校长管理,提升校长领导效能 |
5.1.4 推进中考改革,加强美育教育 |
5.2 转变教育发展思想,树立内生发展理念 |
5.2.1 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构建教学特色 |
5.2.2 开辟空余教室新用途,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
5.2.3 振兴小微学校 |
5.2.4 激发农村教师内生发展动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5.2.5 校长领导策略要以师生为本 |
5.2.6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
5.2.7 重振农村学校教师文化 |
5.2.8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阅读滋养 |
5.2.9 创建学习型农民家庭,建立家校共育模式 |
5.2.10 提高服务意识,规范后勤管理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对象与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
小结 |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治理 |
1.4.2 乡村治理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5)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
(三)水族研究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三)创新之处 |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
(一)水族传统文化 |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
(三)调查过程 |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二、水族人口素质 |
(一)人口文化素质 |
(二)人口身体素质 |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
(一)人口性别结构 |
(二)人口年龄结构 |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
(一)人口城乡结构 |
(二)人口产业结构 |
(三)人口职业结构 |
五、水族人口迁移 |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
(二)人口素质偏低 |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
(五)人口单向流迁 |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
(四)人口相对贫困 |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问题意识 |
1.2 问题意识的缘起 |
1.2.1 私人化生活体验 |
1.2.2 生活者与“家” |
1.2.3 “乡村空心化”与“泛乡愁”叙述 |
1.3 文献综述 |
1.3.1 “差序格局”说 |
1.3.2 “家庭伦理”说 |
1.3.3 “过日子”说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分析框架 |
1.4.3 关键概念 |
1.4.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5 叙述章节 |
1.5 Z村基本面貌 |
1.5.1 影响Z村的文化地理 |
1.5.2 变迁中的Z村概况 |
第一章 家福、家屋与村落空间 |
1.1 家福 |
1.1.1 福与家 |
1.1.2 宅基地选取与风水文化 |
1.1.3 屋—物体系 |
1.2 从家屋到村落空间 |
1.2.1 老屋为中心 |
1.2.2 大集居、小聚居 |
1.2.3 “出场”、“家门口”与半开放公共空间 |
第二章 家计、生产方式及其精神意义 |
2.1 家户单位的劳动分工与“持家” |
2.2 林地资源与有限市场 |
2.2.1 槽场、造纸业与精神物品支出 |
2.2.2 竹木业与城市化 |
2.3 土地资源活性 |
2.4 八十年代的城乡差别及反转 |
2.5 乡村百工与“商业” |
2.5.1 手工业 |
2.5.2 村子里的“时尚” |
2.5.3 “商业” |
2.6 “在一起”劳作的精神意义 |
第三章 家户关系 |
3.1 分家与家族 |
3.1.1 由分家到“天下一家” |
3.1.2 邻居 |
3.1.3 兄弟情谊 |
3.2 互助与共享 |
3.2.1 借 |
3.2.2 帮 |
3.2.3 换 |
3.2.4 送 |
3.2.5 看 |
第四章 乡贤、在家与家乡 |
4.1 人格化乡村治理 |
4.1.1 乡贤回归动因 |
4.1.2 乡贤与村落社会 |
4.2 “在家” |
4.2.1 “在家”的意义 |
4.2.2 “在家”与伦理社会 |
4.3 家乡意识 |
4.3.1 情感结构中家的空间边界 |
4.3.2 从家到家乡 |
第五章 人口新政与乡村治理行政化 |
5.1 Z村的计划生育叙事 |
5.2 从“家国同构”到对权力的恐惧 |
5.3 只生一胎的动因及后果 |
5.3.1 只生一胎的动因 |
5.3.2 只生一胎的后果 |
第六章 家与人口外流 |
6.1 “靠山吃山”的衰变 |
6.2 “文化人”与乡村 |
6.3 农民工的生产与再生产 |
6.3.1 拥有手工业技术的第一批农民工 |
6.3.2 第二批农民工被“带出” |
6.3.3 第三批农民工出现 |
6.4 进城务工辐射行业及结果 |
6.5 “农民工”主体的生成 |
第七章 留守 |
7.1 留守儿童 |
7.2 留守老人 |
7.2.1 “天伦之乐”成为老来负担 |
7.2.2 进养老院 |
7.2.3 送老困难 |
7.2.4 “砸棺”与推行火葬 |
7.3 从在家到留守 |
第八章 脱嵌于乡土的家及小家庭化 |
8.1 与土地分离的乡村 |
8.2 无手工业村落生活与人情化变 |
8.3 家的屋舍结构及空间变化 |
8.3.1 实用主义家居美学 |
8.3.2 家居封闭性挤压公共性 |
8.3.3 楼房结构与小家庭意识兴起 |
8.3.4 个体化的起源及其反思 |
8.4 “过年”的流变 |
第九章 1990年代为分水岭的本土化信仰变迁 |
9.1 九十年代以前民间道教为主的信仰 |
9.1.1 以小农生活为本 |
9.1.2 保全伺农劳动力为主旨 |
9.2 九十年代以来佛教信仰的兴起 |
9.2.1 “都市欲望”与“佛教信仰” |
9.2.2 村里出现了和尚 |
9.2.3 皈依:村民从信士到居士 |
9.2.4 求财在祝撒内容中竞胜及信仰后果 |
第十章 “返乡”创业与“回家”养老 |
10.1 “农民工”的集体焦虑与生存心态 |
10.2 返乡创业 |
10.3 回家养老 |
第十一章 新乡贤共同体与乡村建设 |
11.1 老人带头参与公益 |
11.2 新乡贤共同体 |
11.2.1 “礼”之社交内聚化及其后果 |
11.2.2 家庭宴请社交 |
11.2.3 新乡贤共同体形成 |
11.2.4 新媒介与新乡贤共同体推动的乡村建设 |
11.2.5“亮灯工程”后续效应 |
11.2.6 Z村乡村建设与社会救助的启示 |
11.2.7 村庄整治与“美丽乡村” |
结语 |
1.1 家与“己”、村落社会的关系 |
1.1.1 “家”是“己”生成的原结构 |
1.1.2 家是村落社会自主性生活系统 |
1.1.3 “过日子”与家 |
1.1.4 “在家”与“在一起”是家实现的前提 |
1.2 人与家的分离 |
1.2.1 “共同体”及“共同体解体” |
1.2.2 精神创伤大于肉体抗压的伤害 |
1.2.3 “无主体农民工”到独立主体自我追赋 |
1.2.4 乡村生活系统自主性势弱 |
1.2.5 “自由市场”政治置换了“家政”意义 |
1.2.6 道教信仰祛魅到“佛佑乡村” |
1.3 乡愁的文化政治 |
1.3.1 对乡村遭遇表述危机的反思 |
1.3.2 乡村之眼的都市文明 |
1.3.3 历史性乡愁与实践性乡愁 |
1.3.4 “回家”的情感结构 |
1.3.5 “为了家”的另一种实践转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中国城镇化思想的演进和城镇化的历史、成就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文献回顾 |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工具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相关概念 |
一、城市化 |
二、城镇化 |
三、新型城镇化 |
第五节 研究框架、技术路线与创新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本文的创新尝试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840-1949年)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
一、起步阶段(1840-1900年) |
二、发展阶段(1901-1931年) |
三、战时阶段(1931-1949) |
第二节 近代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趋势 |
一、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变 |
二、城市治理结构的诞生——警察制度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城市化思想的演变——城乡关系思想 |
一、有关“城市病”的讨论 |
二、对“城市病”的反思与发展城市化的建议 |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的城镇化:1949—1979年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状况 |
一、计划体制时期各阶段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
第二节 1949-1979年中国城市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政策 |
一、城市化政策的非一致性与不稳定性 |
二、城市设置政策的波动性 |
三、土地制度的演变 |
第三节 1949-1979年中国城镇化的问题 |
一、低速度、低水平的城市化 |
二、城市化进程波动、大城市受到抑制 |
三、城镇人口以自然增长模式为主 |
四、城乡分割严重 |
第四章 1979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城镇化的探索 |
第一节 1979—1995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演进 |
一、1979—1995年城镇化发展状况 |
二、1979—1995年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成就 |
第二节 1979—1995年中国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政策措施和理论探讨 |
一、经济发展指导方针的确定 |
二、城镇化政策措施 |
三、城镇化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1979—1995年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一、城乡分离严重、城乡差距拉大 |
二、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
三、地区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两极化倾向严重 |
四、城市化的资源环境代价大 |
第五章 1996年至今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深化 |
第一节 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演变 |
一、从城市化、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 |
二、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成就 |
第二节 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政策的变化和争论 |
一、户籍制度 |
二、城市建制与规划 |
三、土地制度的变化 |
四、学术界围绕城镇化政策的争论 |
第三节 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
一、城乡结构性失衡和城镇化的两极化 |
二、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和城镇布局问题 |
三、城镇化发展过渡依靠土地扩张 |
第六章 非正统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化问题 |
第一节 西方非正统经济学简介 |
一、什么是非正统经济学 |
二、非正统经济学发展简史 |
三、非正统经济学的主体理论 |
第二节 城镇化是一个社会供应过程 |
一、作为非正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社会供应过程 |
二、作为社会供应过程的城镇化 |
第三节 非正统经济学的城镇化理论 |
一、非正统经济学的发展观 |
二、对区域发展和城镇化的非正统经济学分析 |
三、非正统经济学的城镇化理论 |
第四节 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非正统经济学建议 |
一、城镇化成效的判断标准 |
二、遵循社会价值原则的城镇化发展 |
三、政府的作用:干预自然演化过程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一) 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二) 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土地 |
(三) 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包容性 |
(四) 城镇化的指导理论不能是西方主流经济学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
1.3 项目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
2.1 研究区域选择 |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
2.4 典型案例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9)社会科学“学术自主”论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世界政治结构变动与社会科学演化发展 |
1.2.2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自主性缺失 |
1.2.3 中国迫切需要构建自主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高等教育学“学术”研究的视角转换与理论创新 |
1.5.2 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立场与功能的反思与再认 |
1.5.3 对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思辨研究方法 |
1.7 文献综述 |
1.7.1 “学术自主性”视角的研究 |
1.7.2 知识视角的研究 |
1.7.3 学术话语权视角的研究 |
1.7.4 教育学视角的研究 |
1.7.5 社会学“本土化”视角的研究 |
1.7.6 学术规范与学术自主 |
第二章 社会科学“学术自主”的概念及内涵 |
2.1 “学术自主”概念辨析 |
2.1.1 “学术自主”的研究向度分析 |
2.1.2 “学术自主”的论述背景分析 |
2.1.3 “学术自主”的定义 |
2.2 “学术自主”内涵释义 |
2.2.1 知识论层面的内涵 |
2.2.2 价值论层面的内涵 |
2.2.3 方法论层面的内涵 |
2.3 “学术自主”的概念误区 |
2.3.1 社会科学“自主论”与“西化论” |
2.3.2 社会科学“自主化”与“国际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科学“学术自主”论题的历史演进 |
3.1 “学术自主”论题演进概述 |
3.2 “学术自主”论题历史溯源 |
3.2.1 “学术自主”的萌芽(清末——1919年五四运动) |
3.2.2 “学术自主”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30年代) |
3.2.3 “学术自主”的深化(20世纪40年代) |
3.2.4 “学术自主”的恢复(1979-1990年) |
3.2.5 “学术自主”的规范(1990-2000年) |
3.2.6 “学术自主”的反思(2000年至今) |
3.3 “学术自主”论题类型评析 |
3.3.1 西学应用论 |
3.3.2 理论验证论 |
3.3.3 问题自主论 |
3.3.4 文化自主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科学“学术自主”的知识论逻辑 |
4.1 知识的权力性视角 |
4.1.1 话语权与知识话语权概述 |
4.1.2 知识话语权的内在特性与形态演变 |
4.1.3 西方社会科学知识话语霸权及危害 |
4.1.4 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时代背景与话语困境 |
4.2 知识的地方性视角 |
4.2.1 “地方性知识”理论概述 |
4.2.2 地方性知识:边界与效度 |
4.2.3 “地方性知识”理论启示 |
4.3 知识的建构性视角 |
4.3.1 社会建构理论概述 |
4.3.2 社会科学知识的语言建构 |
4.3.3 社会科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科学“学术自主”的价值论逻辑 |
5.1 价值论之政治维度 |
5.1.1 国家利益与价值关怀 |
5.1.2 政治选择与价值取向 |
5.1.3 西方普世价值观及其反思 |
5.2 价值论之文化维度 |
5.2.1 文化多元 |
5.2.2 文化自觉 |
5.2.3 文化认同 |
5.2.4 文化全球化 |
5.2.5 文化霸权、文化殖民与文化帝国主义 |
5.2.6 文化主权及文化战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科学“学术自主”的方法论逻辑 |
6.1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困境 |
6.1.1 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理论的适切性困境 |
6.1.2 方法论极端化:理论移植与理论颠覆 |
6.1.3 本土经验研究的方法缺失 |
6.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借鉴与自主 |
6.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对话与互动 |
6.4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规范化与本土化 |
6.4.1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规范化 |
6.4.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本土化 |
6.4.3 规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统一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科学“学术自主”的方向与路径 |
7.1 构建自主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
7.1.1 增强主体意识,提升学术自觉 |
7.1.2 构建自主学术话语体系,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 |
7.1.3 增强语言自信,提升“汉语”国际学术语言地位 |
7.1.4 完善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制度 |
7.2 坚定自主的学术研究价值立场 |
7.2.1 坚持“和而不同”,彰显文化特性与文化身份 |
7.2.2 加强交流与对话,实现文化自新 |
7.3 确立自主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方法论 |
7.3.1 理性认识西方社会科学理论 |
7.3.2 加强社会科学质性研究 |
7.4 社会学“学术自主”的路径探寻及启示 |
7.4.1 自主研究中国社会问题 |
7.4.2 自主开展本土理论创新 |
7.4.3 自主发展与学习借鉴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总结和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民就地城市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实践历程和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国外近现代农村建设的实践和理论 |
一、典型发达国家农村经济转型及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二、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和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
三、农村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和现代农村建设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中国农村及其局限 |
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特征 |
二、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 |
第三节 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理论探索 |
一、农村经济转型 |
二、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
第四节 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实践 |
一、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实践历程 |
二、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实践的启示 |
第二章 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中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城市化 |
第一节 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工业化 |
一、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
二、农村工业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历程 |
第二节 农民城市化 |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 |
二、城市化的本质 |
三、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四、中国农民城市化历程 |
五、中国城市化主要特征和问题 |
第三节 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城市化的内在统一 |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二、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偏差 |
三、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是农村工业化与农民城市化的内在统一 |
第三章 农民就地城市化——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必要途径 |
第一节 就地城市化 |
一、就地城市化的内涵及特征 |
二、就地城市化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三、就地城市化的演化机理 |
第二节 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必要性 |
一、农民问题的紧迫性 |
二、农民进城城市化的局限及其引发的“城市病”和“农村病” |
三、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引发问题的严峻性 |
四、农村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 |
五、城市化本质的内在要求 |
第三节 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现实性 |
一、农民素质技能提升——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根本动因 |
二、农村工业化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依据 |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发展——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先决条件 |
四、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外在动力 |
五、收入增长及国家投入——农民就地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 |
六、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内在驱动力 |
七、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为农民就地城市化创造了政策环境 |
八、我国社会人文因素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根据 |
九、“逆城市化”为农民"就地城市化”提供参照和根据 |
十、“就地城市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
第四章 中国农民就地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的统一 |
第一节 提升农民素质技能 |
一、农民素质技能是身体、技能和文化精神素质的内在统一 |
二、农民素质技能提升的途径 |
三、增强农民民主法制观念,提升农民文化精神素质 |
第二节 推进农业工业化 |
一、农业工业化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条件和根据 |
二、农业工业化战略的实现 |
第三节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就地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二、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三、以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城市化实现 |
第四节 股份合作制与现代资本农场 |
一、股份合作制 |
二、现代资本农场 |
第五节 发展农村工商企业 |
一、农村工商业发展的问题及障碍 |
二、农村工商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六节 小城镇建设 |
一、小城镇建设是农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民就地城市化 |
第五章 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制度保障 |
第一节 农民就地城市化的产业政策保障 |
一、农村产业政策及农民就地城市化的产业基础 |
二、农民就地城市化诉求下的农村产业政策创新 |
第二节 农民就地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制度权利关系的界定与改革 |
一、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及其对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影响 |
二、农民就地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土地权利关系改革与完善 |
第三节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对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影响 |
二、适应农民就地城市化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改革完善适应农民就地城市化的村民自治制度 |
一、村民自治的其权利关系及其现实矛盾 |
二、农民就地城市化村民自治制度改革和完善的诉求 |
三、村民自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小城镇 大前途——费孝通九十寿辰小城镇建设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费孝通学术本土化实践考察[D]. 王露晗. 山东大学, 2021
- [2]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衰落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Y初中为例[D]. 贺利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D]. 方旭东. 上海大学, 2018(02)
- [7]中国城镇化思想的演进和城镇化的历史、成就与问题研究[D]. 温志雄. 云南大学, 2017(08)
- [8]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9]社会科学“学术自主”论题研究[D]. 吴洪涛.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7)
- [10]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民就地城市化问题研究[D]. 刘云喜.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标签:小城镇论文; 农民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