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雄心勃勃的印度“人工运河”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唐琨[1](2021)在《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的《科鲁克香克的伦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处理“文化专有项”是翻译历史文化文本的难题之一。本文翻译实践文本《科鲁克香克的伦敦》(Cruickshank’s London)含有大量文化专有项,涵盖历史史实、宗教文化、诗词歌曲以及人名地名等,为翻译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本文以西班牙学者哈维尔·佛朗哥·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为指导,研究如何有效解决实践文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问题。根据艾克西拉的理论,文化专有项是指在文本中出现的某些项目,由于在译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对应类型可分为专有名词与常见表达。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主要有保留和替换两大类策略以及若干具体翻译方法。影响策略选择的潜在制约因素则包括超文本因素、文化专有项性质、文本内因素等。结合张南峰对该理论框架所做的调整和补充,本文在实践文本中应用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时发现,出于保留源语文化异质性等因素,常选择保留策略,而出于考虑目的语读者等因素,则往往采用替换策略。换言之,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制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而言之,艾克西拉提出的策略在实践中虽需进行适当调整,但总体上适用于《科鲁克香克的伦敦》的翻译,对历史文化文本的翻译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东冬[3](2020)在《印太战略视域下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研究》文中提出自21世纪以来,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缘政治区域,世界各主要大国纷纷将印太地区视为国家战略发展的优先选项。美国与印度是印太地区的主要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印太区域的安全和稳定。随着印太概念的兴起及印太战略的出台,美国更加重视印度及印度洋的战略地位和价值,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同时出现了新的变化。美国和印度在中国的外交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印两国在印太地区海上安全合作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这一地区的切身利益和海上安全。在印太地区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的时代,深入研究美国与印度在这一地区的海上合作是一个学术前沿且具有较大学术价值的问题。本文以美国印太战略及美印战略互动为根本框架,通过追踪美国和印度在印太地区海上安全合作的演进,探寻美印在印太地区海上安全合作的现实根源,重点分析美印在印太地区海上安全合作的实质和影响,进一步探讨中国的应对之策。伴随中印迅速崛起所引发地缘政治经济变化,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逐渐演变汇合为新的地理复合空间,在全球地缘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作为地缘政治中逐渐流行起来的新概念,印太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所在地区国家的决策者、分析人士和学者所使用,并日益被一些国家转化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印太概念及战略应用凸显了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海上安全重要性,而印太地区大国海上战略冲突、领土和海洋争端、海盗武装劫持、海上恐怖主义威胁以及突发自然灾害等一系列海上安全的挑战,使得这一地区的海上安全尤其成为域内诸多国家所关注的首要问题。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及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存在力量,同时也是印太战略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印度作为印度洋地区主要大国,则被美国视为实施印太战略不可忽视力量。美国印太战略的出台和实施不仅加强了美印两国的战略互动关系,同时也为两国海上安全合作进一步合作奠定了现实基础。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与印度的海上安全合作重点涵盖美印两国的海上防务合作、海军交流合作、海洋安全秩序合作及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等诸多领域,美印两国在这些领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有着强劲的动力,这些动力既有美国海上战略利益需要、美印海上力量权力结构互补及中国等第三方因素影响推动等美国自身战略利益的考量,又有印度对美国海上合作的积极回应、美印海上战略层面相互依存需要及美国与印度在多边机制框架内的战略合作等美印双边以及多边互动的助推,还包括美国和印度共同享有海上国家的身份、印太海上战略互动以及印裔美国人的积极游说等共同战略文化的助推。美国与印度在海上安全合作领域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阻碍双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潜在因素,美国和印度各自国内政治体系,美印两国战略互动以及国际地区层面的影响,都可能以消极的方式制约着美印两国海上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两国海上安全合作的未来前景。印太战略是美国应对中国战略崛起的关键步骤,特别是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的进一步提升,势必将对中国海洋周边环境及国家海洋安全利益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中国应在稳步发展与美印两国的正常关系、利用美印矛盾充分发挥制衡作用、全面扩展提升国家海上影响能力、积极推动印太多边海上合作治理及妥善处理固有地区海洋争端问题等方面下功夫,将美印海上安全合作对中国的负面效应降至最小化。此外,中美印在印太地区有着共同的利益,存在彼此海上战略合作的潜在意愿,中国还应充分考虑中美印在海上安全领域战略合作的潜在意愿,积极推动三国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在印太地区开展三边海上安全合作。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印度洋-太平洋地缘战略地位提升及美国印太战略出台实施的背景下,美国与印度之间的战略互动不断增强,尤其表现在印太海上安全领域。第二,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与印度的海上安全合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两国的海上安全合作在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果。第三,印太战略下美国与印度的海上安全合作有着内外联动的推力,这些动力助推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的顺利发展。第四,尽管印太战略下美印两国海上安全合作呈现出不断强化的发展态势,但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仍然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延缓两国海上安全合作的发展进程。第五,中国为美国与印度在印太战略框架下海上安全合作最直接的动力,美印海上安全合作深刻影响中国的印太海上安全,中国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维护在印太地区的海上安全利益。
胡超[4](2020)在《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文中认为本文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新加坡从殖民地独立建国之后,博物馆体系从规划、建设到展览等各个层面,如何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新加坡对国民身份的表述。新加坡博物馆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兴建的新博物馆都反映出当时对国民身份的侧重点。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到1993年,源自于殖民地官办莱佛士博物馆的国家博物馆,不断探索如何成为真正的“国家”博物馆,并以1985年国家博物馆“新加坡历史”展览为标志,参与建构“新加坡人身份”;第二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2015年,这期间亚洲文明博物馆建成开幕,体现了“亚洲价值观”主导下的文化政策,反映出新加坡的“亚洲身份”;第三个阶段从2015年国家美术馆落成至今,作为建设“世界都市”的文化机构,国家美术馆反映了新加坡的“世界身份”。本文由此提出,新加坡这些身份的“想象”,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历史相关。在这种框架下,虽然有“新加坡人”身份、“亚洲身份”、“世界身份”这三种不同身份,但它们互相关联,本质上都反映着殖民帝国体系发展而来、并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通常聚焦在单个博物馆或收藏。本文则首次将一个国家跨越50年的博物馆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梳理出不同阶段的博物馆建设,对应着不同时代建构国民身份的侧重。另外,目前对亚洲价值观和世界都市等新加坡国策的讨论,往往强调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原因,本文通过对国民身份在博物馆里的体现,首次论述这些国家政策的提出,也是新加坡国民身份建设的需要,反映着国民身份认同建设对国家政策的驱动。本文这两个创新点,以及整体上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建设关系的讨论,或许可以丰富博物馆学的研究。在全球化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对如何发挥博物馆(美术馆)的作用,促使人们理解不同的身份,增进文化互信,也可能具有现实意义。
邱华栋[5](2020)在《北京传(上)》文中研究表明序章:中国尊的了望北京第一高楼2019年,在北京东三环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中,矗立起一座挺拔伟岸的建筑,从北京城的多个角度望过去,都能看见它,而它也在了望着你。这就是中信集团的新大厦,俗称"中国尊",在当前全世界最高的十座建筑中,位列第八。它高达528米,地上有108层,地下有8层。2019年大厦全面竣工,中信集团验收后入驻此楼,中信银行、阿里巴巴集团也跟着入驻。"中国尊"
侯琨[6](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研究说明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肖雨[7](2020)在《主述位理论视角下“米奥兰特大讲堂项目”英译中交传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在政府的要求下,浙江米奥兰特公司设立大讲堂项目组,并开通对应的网络课程。课程主要邀请来自公司举办的国际展会所涉及的国家的商会会长、企业家等相关领域的成功人士。本次课程为期5天,从2019年9月23到27,每天上线一课。课程演讲者来自印度、迪拜、埃及等国家。课程内容涉及纺织、礼品、建材、家居等行业。本文的作者担任本次课程的译员,为国内的外贸人士提供交替传译。本文选用了印度商会主席、迪拜企业家们和埃及的资深经济学家的课程。在口译实践中,译者常用主述位理论解决口译过程中的困难。借助韩礼德对于主位结构的详细划分,译者了解了主位的差异,从而及时的找到原文主位,能够精准划分原文的语篇结构。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口译任务的背景、来源、特点、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从译前准备、译中到译后的反思的全过程;第三部分是理论框架,主要阐述了主述位理论及其应用;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说明在真实口译过程中,译者对于理论和策略的应用;第五部分总结报告,发现问题并得到启示。
项露林[8](2019)在《清代公共工程中的官方与民间力量 ——以长江上游航道整治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清代长江上游航道在铜铅转运、稳控边疆和民生商贸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然受自然条件影响,其通航能力十分受限,因此乾隆朝以后航道整治工程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这些工程规模或大或小,或由官方主导或由民间力量兴办,成为考察清代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典型场域。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清代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史,就是一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史。本文即以清代长江上游航道为特定的时空研究范围,通过考察官方与民间力量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合作与博弈,多维度地凸显传统时期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及关系内涵。论文以乾隆年间的金沙江航道工程和嘉道年间的川江航道工程为研究案例。其中,金沙江航道工程以雍乾年间“滇铜京运”为特殊历史背景,是具有鲜明政治象征意义的国家工程。帝国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亲自主导,滇省督抚官员负责具体实施,集中体现出国家意志强力推动和社会层面被动适应的过程。然而实际上,该工程虽然长期深入夷寨聚居区,但并未酿成部分朝野人士所担忧的族群冲突,反而因水道运输条件的改善受到沿岸百姓商贾的欢迎。虽然受国家话语权的影响,朝廷对工程效用另有评价,然从实际成效和引起的社会效应来看,该工程依然取得了不俗功绩,凸显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而嘉道年间由商人李本忠家族推动的川江航道整治工程则是清代民间力量主导大型公共工程的突出案例。李氏家族独立承担了工程出资、工程实施及后期维护诸项事宜,而川江沿岸地方官府积极配合整肃施工环境、监督施工过程以及工程完竣后的验勘和议叙等环节。作为民间商人身份的李本忠家族选择与地方官府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并擅长利用国家权威震慑弹压地方反对势力,这种国家与社会之间复杂互动关系在捐买阴阳山入官封禁一案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具体来说,本文分为七章内容。第一章为论文开篇,讨论了清代长江上游航道整治的历史背景。其中包括金沙江、川江自然水文条件,历史通航及清以前水道整治情况,并重点从清代国家和社会层面探讨了整治金沙江和川江航道的历史逻辑;第二、三章集中探讨了“滇铜京运”话语下金沙江航道工程的决策、筹备和实施过程。雍、乾之际,滇省力陈所面临的以铜运为主的紧迫形势,向朝廷奏请开浚金沙江航道并在乾隆初年获得批准,该工程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象征意味,成为乾隆皇帝亲自监督实施的国家工程,显现出“滇铜京运”为推动金沙江航道工程付诸实施的核心话语和理由;第四章则阐述了嘉、道年间湖北商人李本忠家族主导川江航道整治工程的基本过程。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作为民间力量参与地方公共工程的突出案例,李氏家族与地方官府的互动方式和过程尤为值得关注,而民间力量主导、地方官府配合成为川江航道整治工程的最大特色;第五章以李本忠捐买阴阳山入官封禁一案作为典型个案,试图藉此探讨清代地方社会中的“官”、“商”、“民”关系。归州官府、李本忠和世居山民三方经过数年的拉锯战,终于成功封禁阴阳山确保了治滩的彻底性,此案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凸显到极致;第六章研究了金沙江和川江航道工程的经费问题。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项工程在经费来源、列支事项和使用上都有较大差别,呈现出官方和民间力量主导工程各自的鲜明特点;第七章从“国家”与“社会”话语角度集中讨论了两项工程的评价问题。对于金沙江工程,朝廷从肯定、质疑到验勘处置,经历了戏剧般的转变,而社会层面则给予了积极评价。对于川江工程,朝廷进行了两次议叙嘉奖,以示国家层面认可,而社会层面则争先向地方官府请示勒石,以彰善行。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乾、嘉时期清朝政府职能经历了从全面加强到日渐趋弱的嬗变过程。乾隆初年清朝政府积极介入公共领域,政府职能全面加强,而后随着王朝国家形势变化,政府开始从社会公共事务中撤退,所留真空被逐渐成长的民间力量填补;而以李本忠家族为代表的商人群体则凸显出清代民间力量在“公共领域”的崛起。作为地方精英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人阶层倾向于与国家权力达成合作,藉此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同时达到提升商人形象和地位的目的。以历史的眼光看,这一变化既表明了商人精英在传统上的突破,也暗喻了该群体的时代局限性。
冯传禄[9](2019)在《“海上丝路”视野下的印度洋地区地缘环境与地缘风险》文中研究表明"海上丝路"视野下,印度洋天然具备吸引大国展开地缘战略竞争的内在物质性条件,比如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全球海上交通的枢纽地位等;然而,海上通道安全问题却并不是中国在印度洋方向所面临的主要地缘风险,甚至不当寻求印度洋制海权有可能让印度洋"危险论"一语成谶。同时,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步入上升通道是不争事实,但截至目前,印度洋地区并不具备构成全球经济中心的所需的经济体量规模,也并不具备构成全球政治中心的国际权势基础,所以并未构成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的"中心舞台",也非全球主要大国的"地缘战略重心"所在。对中国整体地缘战略而言,印度洋方向也只能定位为一个次要战略方向,否则会有战略资源配置失当、在印度洋方向战略透支的风险。随着"印太"概念勃兴,印度洋方向成为美、印等国防范、遏制中国影响力拓展的又一重要方向;由此,国际体系层面大国结构性矛盾的地区化,构成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面对的一项主要的地缘风险。同时,环印度洋地区处于全球地缘政治破碎地带,地区里的地缘政治动荡和安全问题有易发、多发特点以及显着外溢效应,故而,域内复杂而脆弱的地缘政治生态是中国在此所面对的另一主要地缘风险。以上两者对中国维护和扩大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远远超越印度洋战略通道安全问题以及印度洋海盗、地区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AlhejiAyman Khaled B[10](2019)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发展和人口激增加剧了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对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会导致有限资源的枯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会对气候模式造成永久性的改变。此外,传统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的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CO2)排放物,这会导致全球变暖,反过来又会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气候、对废物回收利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影响,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并且采用创新的土地使用规划和可替换式的交通运输系统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这项研究为沙特阿拉伯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设计框架,包括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城市概念的概述、沙特阿拉伯未来的规划和项目以及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实现的贡献。这个设计框架包含一个对于生态城市最佳和适当选址位置的评估方针和指标的建议。此外,生态城市关键性能指标(KPIs)的制定和生态城市战略目标的发展都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并为实现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做出贡献。此外,采取、确定和使用合适的可持续技术应用于生态城市、与KPIs目标相一致,并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定义输入和输出材料流。因此,这项研究提出了 4种评估准则,用于确定沙特阿拉伯生态城市建设的地理位置,此外在2017年到2050年这个具体的时间范围内还在各个部门制定了 10个战略目标,为沙特阿拉伯的生态城市KPIs规划了 40个目标。这项研究还采用并确定了生态城市居民材料流动的初始合适的可持续技术,包括能源供应、原生水、食品加工、废弃物处理和交通运输系统多个部门。这项研究使用了许多模拟分析工具来开发、设计和优化可持续技术系统,包括使用PRT-Hermes,T*SOL(?)2018(R1),PV*SOL(?)premium 2018(R9),HOMER Pro(?)and STOAT(?)5.0 等动态设计和优化仿真工具,以确定每一个系统的具体要求,并且满足系统性能。可持续性技术的使用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资源,人均主要能源消耗减少63.08%,使用可持续性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需求也大大减少,以及可再生原生水资源消耗也降低:人均生活用水量减少54%。并且此技术通过减少75%的MSW,以及回收利用废水、为人均用水量的44%提供原生水,来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它每年还可以产生超过349114kWh的能量、2206 m3的原生水和2650.7万m3的生物沼气。因此,生态城市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多种可持续性技术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平衡的健康的环境。
二、雄心勃勃的印度“人工运河”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雄心勃勃的印度“人工运河”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的《科鲁克香克的伦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Task Description |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1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1.1 Pre-translation Work |
1.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1.1.2 Selection of Parallel Texts |
1.1.3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1.1.4 Schedul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2 While-translation Work |
1.2.1 Glossary |
1.2.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1.3 Post-translation Work |
1.3.1 Self-proofreading |
1.3.2 Peer-reviewing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Definition of Culture-specific Items(CSIs) |
2.1.1 Definition of CSIs Proposed by Aixelá |
2.1.2 Definition of CSIs Proposed by Other Scholars |
2.2 Classification of CSIs |
2.2.1 Classification of CSIs Proposed by Aixelá |
2.2.2 Classification of CSIs Proposed by Other Scholars |
2.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SIs |
2.3.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Proposed by Aixelá |
2.3.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Proposed by Other Scholars |
2.4 Explanatory Variables |
2.4.1 Supratextual Parameter |
2.4.2 The Nature of the CSI |
2.4.3 Intratextual Parameter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
3.1 Conservation Strategy |
3.1.1 SL Repetition |
3.1.2 Transliteration |
3.1.3 Linguistic Translation |
3.1.4 Extratextual Gloss |
3.1.5 Intratextual Gloss |
3.2 Substitution Strategy |
3.2.1 TL Repetition |
3.2.2 Limited Universalization |
3.2.3 Absolute Universalization |
3.2.4 Naturalization |
3.2.5 Autonomous Creation |
3.2.6 Attenuation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Ⅲ GLOSSARY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印太战略视域下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四、研究的基本设想 |
第一章 印太地区及其海上安全态势 |
第一节 印太地区的地缘属性 |
一、印太地区的地理空间界定 |
二、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属性 |
三、印太地区的地缘经济属性 |
第二节 印太地区的战略框架 |
一、印太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
二、印太战略及其“联盟”合作体系 |
第三节 印太地区的海上安全态势 |
一、中美印大国海上博弈日趋激烈 |
二、地区的部分领海争端日益加剧 |
三、海盗及武装劫持活动依然猖獗 |
四、海上安全面临着恐怖主义威胁 |
五、影响海上安全的突发事件频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印太战略布局与美印战略互动 |
第一节 美国印度洋的战略转向 |
一、冷战后美印关系逐渐解冻 |
二、将印度洋正式纳入美国海上战略范畴 |
第二节 亚太再平衡与印太战略隐现 |
一、亚太再平衡战略 |
二、提升印度洋价值与印太战略隐现 |
第三节 从“亚太”正式转向“印太” |
一、特朗普的印太战略构想 |
二、印太战略迈向实施阶段 |
第四节 印度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回应 |
一、印度的印度洋战略 |
二、印度的“东进”战略(Move to the East) |
三、印度的印太战略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主要领域 |
第一节 美印海上防务合作 |
一、签署防务合作协议 |
二、构建防务合作机制 |
三、提升防务贸易水平 |
第二节 美印海军交流合作 |
一、开展海上联合演习 |
二、联合海上训练和联合行动 |
三、举行海上合作对话 |
四、推进海军互动交流 |
第三节 美印海洋安全秩序合作 |
一、维护海洋航道安全 |
二、维护海洋安全秩序 |
第四节 美印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 |
一、海上联合反恐 |
二、共同打击海盗 |
三、防止海上核扩散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 |
四、开展海上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 |
五、海域感知领域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动力来源 |
第一节 美国自身战略利益的考量 |
一、美国海上战略利益需要 |
二、美印海上力量结构互补 |
三、中国等因素影响的助推 |
第二节 双边以及多边互动的助推 |
一、印度对美国海上安全合作的积极回应 |
二、美印海上战略层面相互依存需要 |
三、地区海上多边合作框架初步建立 |
第三节 美国和印度共同战略文化 |
一、美国和印度的共同身份 |
二、美国和印度的战略互动 |
三、印裔美国人的积极游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印海上安全合作制约因素 |
第一节 美国国内政策的约束 |
一、美国国内政治体制影响 |
二、美国对外政策的战略取向 |
三、美国对印度海上能力质疑 |
第二节 印度国内政治的制约 |
一、印度保持战略自主的传统 |
二、印度内部官僚体系的影响 |
三、印度存在防范美国的心理 |
第三节 美印战略互动的限制 |
一、美印海上战略矛盾难以调和 |
二、美印海上战略竞争难以避免 |
三、美印海上安全合作难掩分歧 |
四、政治经济制约因素难以消除 |
第四节 国际地区层面的影响 |
一、中国对美印海上安全合作影响 |
二、俄罗斯对美印海上安全合作影响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问题束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如何应对美印海上安全合作 |
第一节 美印海上安全合作对中国的影响 |
一、印太海上地缘安全环境受到威胁 |
二、与美印的海上战略互动日趋复杂 |
三、在印太地区海上影响力受到削弱 |
四、中国构建海上丝绸之路面临一定困难 |
第二节 中国应对美印海上安全合作措施 |
一、稳步发展与美印两国的正常关系 |
二、利用美印矛盾充分发挥制衡作用 |
三、全面扩展提升国家海上影响能力 |
四、积极推动印太多边海上合作治理 |
五、妥善处理固有地区海洋争端问题 |
第三节 中美印海上安全合作的路径分析 |
一、建立三边海上安全沟通交流磋商机制 |
二、借助双边多边海上安全机制开展合作 |
三、尝试“一带一路”与印太战略的对接 |
四、推动印太地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内容和意义 |
1.2. 现有研究梳理 |
1.3. 研究方法、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第二章 新加坡博物馆的“前史”:1887-1965 |
2.1. 国家博物馆前身-–莱佛士博物馆(1887-1965) |
2.2. 莱佛士博物馆的身份信息:“殖民地臣民(colonial subject)” |
2.3. 殖民地身份的影响和讨论 |
第三章“新加坡人”身份:1965-1993 |
3.1. 建国初期国家博物馆的定位探索 |
3.2. “新加坡历史”展览:新身份的视觉呈现 |
3.3. 开幕系列展中的“新加坡人”身份 |
3.4. “海峡华人”展厅:新加坡人身份vs.华人身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洲身份(1993–2015) |
4.1. “亚洲价值观”背后的“亚洲身份” |
4.2. 博物馆体系的开创与亚洲身份 |
4.3. 亚洲文明博物馆:相隔15年的两个开幕展 |
4.4. 土生文化馆馆址的符号意义:道南学校 |
4.5. 土生文化馆的身份象征:种族和文化的“混杂”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世界都市(Global City)”身份(2015--) |
5.1. “世界都市(Global City)”叙事和身份建构 |
5.1.1. “世界都市”的国家定位和文化政策 |
5.1.2. “世界都市”的身份意识 |
5.2. 国家美术馆的外在身份:建筑、历史和规划 |
5.3. 国家美术馆开幕系列大展:三重身份的世界属性 |
5.3.1. 本土身份:新加坡艺术史展“你叫什么名字?” |
5.3.2. 独立的本地华人身份:蔡逸溪vs.吴冠中 |
5.3.3. 东南亚身份:“东南亚艺术”展的寓意与困境 |
5.3.4. “世界都市”的艺术中心:“艺术家与帝国”展览 |
5.4. 美术馆的“世界都市”身份:寓意与融合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北京传(上)(论文提纲范文)
序章:中国尊的了望 |
北京第一高楼 |
走近“中国尊” |
不断拔高的摩天大厦 |
“中国尊”的了望 |
第一章:蓟城与燕都 |
都城的诞生 |
北京城溯源 |
燕国的故事 |
白云千载城邑在 |
副章:董家林与永定河 |
董家林遗址 |
永定河 |
第二章:唐幽州城 |
幽州诗篇 |
幽州重镇 |
幽州空间 |
幽州风云 |
副章:潭柘寺的守望 |
僧人的背影 |
造访潭柘寺 |
第三章:辽南京城 |
辽五京制 |
辽南京城 |
辽风俗记 |
副章:天宁寺与萧太后河 |
天宁寺的风铃 |
萧太后运粮河 |
第四章:金中都城 |
金五京制 |
中都气象 |
城阙夕阳 |
副章:离宫苑囿与燕京八景 |
离宫苑囿 |
燕京八景 |
第五章:元大都 |
刘伯温建哪吒城 |
太液琼华起阁亭 |
元都大道通天去 |
城垣遗址海棠红 |
副章:郭守敬与马可·波罗 |
郭守敬 |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元大都 |
“汗八里附近宏伟华丽的宫殿” |
汗八里新城款待使臣的规章和城中的夜间治安 |
汗八里城及其人口与商业 |
第六章:明北平府与北京城 |
北平府与南京城 |
京师北京“凸”字形 |
中轴龙脉紫气腾 |
帝都巍巍浴火生 |
副章:阮安与明长城 |
阮安 |
明长城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前人研究综述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
2.1.1 月亮骗局 |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
3.4.2 RNA世界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
第七章 结语 |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词 |
(7)主述位理论视角下“米奥兰特大讲堂项目”英译中交传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
1.1 Background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
1.2 Source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
1.3 Features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
1.4 Objectives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
1.5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
2. Interpreting process |
2.1 Preparations for the interpreting task |
2.1.1 Thematic preparation |
2.1.2 Material preparation |
2.1.3 Terminology preparation |
2.1.4 Plans preparation |
2.2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
2.3 Post-interpreting issues |
2.3.1 Interpreter evaluation |
2.3.2 Others’ evaluations |
2.3.3 Mistakes and analysis |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rheme theory |
3.2 Application of the theme-rheme theory to related fields |
3.3 Application of the theme-rheme theory to translation (esp. in interpretation) |
4. Case studies in details |
4.1 Amplification |
4.2 Omission |
4.3 Word Conversion |
4.4 Division |
4.5 Free Translation |
5. Summary of the report |
5.1 Major difficulties of the interpreting task |
5.2 Experiences from the interpreting task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interpreting practice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
Appendix Ⅰ: Original transcripts of the speech |
Appendix Ⅱ: Actual transcripts of the interpretation |
Appendix Ⅲ: Improved transcripts of the interpretation |
Appendix Ⅳ: The Vocabulary List |
Appendix Ⅴ: Publications and honors |
Appendix Ⅵ: Acknowledgments |
(8)清代公共工程中的官方与民间力量 ——以长江上游航道整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本文研究的理论逻辑:“国家-社会”研究范式的反思 |
四、研究内容、框架与基本史料 |
第一章 清代长江上游航道整治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长江上游自然水文和历史通航情况 |
一、自然条件与水文特征 |
二、历史通航:商贸、军事和人员往来 |
第二节 清以前长江上游航道整治情况 |
一、金沙江水道开浚动议 |
二、川江航道整治概况 |
第三节 铜铅京运:清中期国家币材需求与滇铜黔铅开发转运 |
一、滇铜转运亟待开辟新运道 |
二、川江航道成为铜铅京运的瓶颈 |
第四节 民间商贸:康、乾时期长江上游市场和川江水道的利用 |
一、长江上游商贸的兴盛——以常关为中心 |
二、川江险滩阻碍作用日益凸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官方力量:“滇铜京运”话语下金沙江航道整治工程(一) |
第一节 金沙江航道工程的决策过程 |
一、铜运、边控与民生:滇省力陈金沙江工程的紧迫性 |
二、工程获准:金沙江工程与车洪江——牛栏江工程预期效用比较 |
第二节 金沙江航道工程的实施筹备 |
一、工程经验:滇省通粤水路、通川陆路工程的试修 |
二、工程查勘规划及各项筹备工作 |
三、绘制和上呈《金沙江全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官方力量:“滇铜京运”话语下金沙江航道整治工程(二) |
第一节 金沙江航道主体工程的建设过程 |
一、庆复试修和张允随接办工程 |
二、工程遭遇质疑乾隆皇帝下旨重勘 |
三、宋寿图、陈克复总理上游工程并告竣 |
四、董廷扬、来谦鸣总协理下游工程试修与兴工 |
五、迎难而上:续开上游最险十五滩 |
第二节 分运京铜:金沙江航道辅助工程的兴修 |
一、盐井渡通川河道工程 |
二、罗星渡通川河道工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间力量:商人李本忠家族与川江航道整治工程 |
第一节 李本忠家族治滩概说 |
一、李本忠家族治滩初心和工程概况 |
二、《平滩纪略》的撰写和刊行 |
第二节 官民互动:李本忠家族整治川江航道 |
一、提交申请治滩文书,获得沿江官府批准 |
二、全力推进工程实施,定期汇报工程进度 |
三、工程完竣呈报清册,各级官府议叙奖励 |
四、个案呈现:初赴归州试凿牛口、泄滩工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本忠捐买阴阳山入官封禁案中的“官”“商”“民”关系——以《平滩纪略》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李本忠捐买阴阳山的初衷及官府的态度 |
第二节 命令与抗争:官府、山民之间的来回拉锯战 |
一、初步接触:官府验明田契和山民隐瞒辩解 |
二、“弱者的武器”:山民邀价反抗和官府被迫让步 |
三、国家暴力:官府动用刑罚和山民最终妥协 |
第三节 入官封禁:实施过程中的一波三折及最后功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经费:“国家-社会”视角下金沙江和川江工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工程经费的来源 |
一、金沙江工程:铜息官银和运脚银 |
二、川江工程:李本忠独立捐资和“祥兴”商号经营 |
第二节 工程经费列支事项 |
一、金沙江工程:夫匠工价与官员养廉银 |
二、川江工程:匠夫工价、煤炭与封山禁垦银 |
第三节 工程经费的使用 |
一、金沙江工程:滇省统筹支出定期奏报朝廷 |
二、川江工程:编制工程清册以备官府查验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评价:“国家-社会”话语下金沙江和川江工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家话语:金沙江与川江工程的殊异评价 |
一、金沙江工程:成效遭质疑和最终验勘处置 |
二、川江工程:官府逐级上报和朝廷嘉奖议叙 |
第二节 社会视角:民间对金沙江与川江工程的积极评价 |
一、金沙江工程:民族关系融洽与沿江民生改善 |
二、川江工程:商贾行旅往来传诵和川楚士绅请示勒石 |
第三节 金沙江航道工程实际效用探究 |
一、凿滩实效:对金沙江航道工程本身效果的检视 |
二、铜斤试运:朝廷检验工程成效的应有标准 |
本章小结 |
结语 国家与社会:公共工程、政府职能与商人精英 |
一、从“国家”到“社会”:乾嘉时期清朝政府职能由强趋弱 |
二、突破传统:清代商人主导大型公共工程的社会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土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海上丝路”视野下的印度洋地区地缘环境与地缘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与问题 |
二、印度洋地区的地缘环境 |
(一) 印度洋独特的地理构造 |
(二) 世界最早的航运中心和“世界海权体系的核心” |
1.世界最早的航运中心 |
2.“世界海权体系的核心” |
(三) 域内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
三、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地位 |
(一) 印度洋地区范围与国家构成 |
(二) 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步入上升通道 |
(三) 目前为止印度洋并未构成全球政治经济之“中心舞台”或“战略重心” |
四、中国“西进”印度洋的地缘风险 |
(一) 印度洋方向在中国地缘战略全局中的定位 |
(二) 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问题不是主要地缘风险 |
(三)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两大主要地缘风险 |
1.相关地缘风险案例回顾 |
2.国际体系层面大国结构性矛盾的地区化 |
3.地区内复杂而脆弱的地缘政治生态 |
第一, “全球地缘政治的破碎地带”成为地缘政治风险重要来源地。 |
第二, 地缘经济方面所面临相关挑战和风险。 |
第三, 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所面临文明冲突方面的地缘风险相对较小。 |
结 论 |
(10)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奉献 |
第一章: 研究范围 |
1.1. 引言/背景 |
1.2. 问题阐述 |
1.3. 研究合理性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目标 |
1.6. 研究问题 |
1.7. 创新点 |
1.8. 研究方法 |
1.9. 研究区域描述 |
1.10.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引言 |
2.2. 环保城市发展的背景 |
2.2.1. 城市发展与气候变化 |
2.2.2. 城市化 |
2.2.3. 有限资源消耗 |
2.2.4. 乱砍滥伐 |
2.2.5. 经济增长 |
2.3. 可持续发展概述 |
2.3.1. 可持续发展概念框架 |
2.3.2.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
2.3.3. 生态城市 |
2.3.3.1. 运行定义 |
2.3.3.2. 生态城市概念 |
2.3.4. 生态城市规划与发展要素 |
2.3.4.1. 城市结构 |
2.3.4.2. 交通运输 |
2.3.4.3. 物流 |
2.3.4.4. 社会经济 |
2.3.5. 指标 |
2.3.5.1. 定义 |
2.3.5.2. 可持续发展指数(SDI) |
2.4. 评价工具 |
2.4.1. 国际生态城市框架和标准(IEFS) |
2.4.2. 用于评估城市的生态和低碳指标工具(ELITE) |
2.5. 简析全球生态城市特征 |
2.6. 研究案例 |
2.6.1. Masdar生态城 |
2.6.1.1.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2.6.1.2. 城市结构 |
2.6.1.3. 交通运输 |
2.6.1.4. 物流 |
2.6.1.4.1. 能源 |
2.6.1.4.2. 水 |
2.6.1.4.3. 废物 |
2.6.1.5. 社会经济 |
2.6.2. 中新天津生态城(SSTEC) |
2.6.2.1.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2.6.2.2. 城市结构 |
2.6.2.3. 交通运输 |
2.6.2.4. 物流 |
2.6.2.4.1. 能源 |
2.6.2.4.2. 水 |
2.6.2.4.3. 废物 |
2.6.2.5. 社会经济 |
2.6.3. 结论 |
2.6.3.1. Masdar生态城 |
2.6.3.2. 中新天津生态城(SSTEC) |
第三章: 研究方法论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方法论 |
3.4. 研究设计 |
3.5. 数据收集 |
3.5.1. 原始数据 |
3.5.2. 二级数据 |
3.6. 分析的框架 |
3.7. 遇到的问题 |
3.8. 指标 |
3.9. 金融与投资 |
3.10. 研究的局限性 |
第四章: “沙特阿拉伯”的地理背景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域概况 |
4.2.1. 沙特阿拉伯的来历 |
4.2.2. 地形和地理区域 |
4.2.2.1. Tihamah |
4.2.2.2. Hejaz |
4.2.2.3. Najd |
2.2.2.4. 北阿拉伯 |
4.2.2.5. 东阿拉伯 |
4.2.2.6. 大沙漠 |
4.2.3. 气候 |
4.2.4. 社会经济 |
4.2.5. 宗教与文化 |
4.2.6. 人口结构 |
4.2.7. 人口密度 |
4.2.8. 交通运输 |
4.3. 城市遗产 |
4.3.1. 中部地区风格(Najd风格) |
4.3.2. 西部地区风格(红海盆地风格) |
4.3.3. 南部地区风格(Al-Sarat风格) |
4.3.3.1. Al-Hadaba区域 |
4.3.3.2. Al-Sarat区域/高地 |
4.3.3.3. Al-Asdar区域 |
4.3.3.4. Tihamah和红海南部区 |
4.3.4. 东部地区风格(阿拉伯海湾风格) |
4.4. 环境政策和方案 |
4.5. 城市建立 |
4.5.1. 新城市的必要性 |
4.5.2. 当前的城市危机 |
4.5.3. 经济城市 |
4.6. 生态方面 |
4.6.1. K.A.CARE |
4.6.2. 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 |
4.6.3. 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 |
第五章: 现场定位 |
5.1. 引言 |
5.2. 背景 |
5.3. 方法 |
5.4. 替代地点 |
5.4.1. Jazan经济城 |
5.4.2. Thuwal |
5.4.3. Tiran & Snafir群岛 |
5.4.4. Hofuf |
5.5. 方案比选 |
5.6. 评价 |
5.7. 位置描述 |
5.7.1. 气候 |
5.7.2. 能源资源 |
5.7.3. 水 |
5.7.4. 交通运输 |
5.8. 优势与劣势 |
5.9. 机遇与挑战 |
5.10. 限制因素 |
5.10.1. 人口 |
5.10.2. 地理和地区维度 |
5.10.3. 目标类别 |
第六章: 政策声明与KPIs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3. 战略 |
6.3.1. 目标 |
6.3.2. 措施 |
6.3.3. 战略目标 |
6.4. 指标与目标 |
6.4.1. 保护自然资源 |
6.4.1.1. 能源供应 |
6.4.1.2. 原生水资源 |
6.4.1.2.1. 饮用水 |
6.4.1.2.2. 供水 |
6.4.1.3. 建筑材料 |
6.4.2. 限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
6.4.2.1. 建筑及拆迁(C&D)废物 |
6.4.2.2. 城市固体废物(MSW) |
6.4.2.3. 污水/废水 |
6.4.2.3.1. 污水污泥 |
6.4.2.3.2. 生活污水 |
6.4.3. 保护环境 |
6.4.3.1. CO_2排放 |
6.4.3.2. 空气污染 |
6.4.3.3. 碳平衡 |
6.4.4. 生物多样性 |
6.4.5. 高效的交通 |
6.4.5.1. 低速模式 |
6.4.5.2. 机动车模式 |
6.4.5.3. 高速模式 |
6.4.6. 土地利用效率 |
6.4.6.1. 土地利用 |
6.4.6.2. 街道 |
6.4.6.3. 开放绿地 |
6.4.7. 民族认同 |
6.4.7.1. 能源市场 |
6.4.7.2. 遗产 |
6.4.7.3. 能源合理化 |
6.4.8. 精细的生活 |
6.4.8.1. 失业率 |
6.4.8.2. 女性劳动力 |
6.4.8.3. 非营利部门 |
6.4.8.4. 住房 |
6.4.9. 健康社区 |
6.4.9.1. 营养 |
6.4.9.2. 身体活动 |
6.4.10. 智慧城市 |
6.4.10.1. 电子监控 |
6.4.10.1.1. 社交数据库 |
6.4.10.1.2. 物流 |
6.4.10.1.3. 家庭自动化 |
6.4.10.2. 电子商务 |
6.5. 关键绩效指标(KPIs) |
第七章: 物流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3. 原材料 |
7.3.1. 能源 |
7.3.1.1. 基础负荷 |
7.3.1.2. HVAC负荷 |
7.3.1.2.1. 风能 |
7.3.1.2.2. 传统元素(被动式冷却) |
7.3.1.3. 水加热负荷 |
7.3.2. 原生水 |
7.3.2.1. 饮用水 |
7.3.2.2. 供水 |
7.3.3. 食用产品 |
7.3.4. 可再生燃料 |
7.4. 废物管理 |
7.4.1. MSW |
7.4.2. 废水 |
7.4.2.1. 水处理 |
7.4.2.2. 固体污泥处理 |
7.5. 效率 |
7.6. 交通运输 |
7.6.1. 公共交通 |
7.6.1.1. 轻轨(LRT) |
7.6.1.2. 个人快速交通(PRT) |
7.6.2. 共享车辆 |
7.6.2.1. 自行车 |
7.6.2.2. 汽车 |
7.7. 物流 |
7.7.1. 太阳能 |
7.7.1.1. 太阳能热能 |
7.7.1.2. 太阳能光伏能 |
7.7.2. 风能 |
7.7.3. 废物管理 |
7.7.3.1. 水回收 |
7.7.3.2. 生物处理 |
第八章: 结论 |
8.1. 引言 |
8.2. 关联 |
8.3. 评估 |
8.4. 结果 |
8.4.1. CO_2排放 |
8.4.2. 废物 |
8.4.3. 自然资源 |
8.4.4. 溢出 |
8.5. 研究成果 |
8.6. 结论 |
8.7.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四、雄心勃勃的印度“人工运河”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的《科鲁克香克的伦敦》(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唐琨. 兰州大学, 2021(02)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印太战略视域下美国与印度海上安全合作研究[D]. 张东冬.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4]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D]. 胡超.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7)
- [5]北京传(上)[J]. 邱华栋. 芙蓉, 2020(03)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主述位理论视角下“米奥兰特大讲堂项目”英译中交传实践报告[D]. 肖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8]清代公共工程中的官方与民间力量 ——以长江上游航道整治为中心[D]. 项露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9]“海上丝路”视野下的印度洋地区地缘环境与地缘风险[J]. 冯传禄.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9(02)
- [10]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D]. AlhejiAyman Khaled B.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