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焦生体的诊治报告

牛焦生体的诊治报告

一、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郭庆勇[1](2017)在《新疆牛环形泰勒虫病早期诊断方法及其媒介蜱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环形泰勒虫病是由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及网状内皮系统而引起的一种蜱传血液性原虫病。世界粮农组织(FAO)曾报道,全世界每年由蜱类引起的泰勒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0亿美元。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省区,媒介硬蜱区系分布较广泛,而关于蜱及蜱传原虫病的早期诊断、优势媒介蜱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治,至今尚无有效的方法,严重阻碍着新疆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分子诊断方法、详细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分离获得地方流行虫株、探究媒介蜱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等,迫在眉睫。(ⅰ)本试验研究,根据GenBank牛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和18SrRNA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以牛环形泰勒虫阳性DNA和阳性质粒为模板,通过优化反应参数,建立了能特异、定量地检测牛环形泰勒虫Tams1和18SrRNA基因的PCR和qPCR诊断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PCR和qPCR方法最小检出率分别为1.26×102拷贝/μL和1.26×101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26%、0.26%、0.52%、0.85%;0.30%、0.21%、0.56%、0.36%,小于0.85%、0.56%,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及伊氏锥虫等其它血液原虫无交叉反应;与OIE参考检测法阳性的符合率为93.8%。应用所建立的PCR、qPCR检测方法和OIE参考检测方法对47份牛血液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9.79%、36.17%和31.90%;表明建立的PCR和q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和重复性高等特点,可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为蜱传牛环形泰勒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ⅱ)为了详细了解新疆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发病情况及地方流行规律,选取4个试验点,借助病原学、血清学(cELISA)、统计学及分子生物学(i建立的PCR)的方法,对随机采集的牛血样(N=3511)和硬蜱(N=130926)进行了检测、分类、虫株扩繁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鉴定为璃眼蜱属(包括小亚璃眼蜱、残缘璃眼蜱、嗜驼璃眼蜱和亚洲璃眼蜱)的共68167枚;所采集的3511份牛血样的阳性率分别为17.03%、19.08%和25.21%;分离获得的牛环形泰勒地方虫株(吐鲁番流行株:Ta-t株)经小鼠(去脾脏的昆明白小鼠,40只)体内扩繁试验,结果发现接种后的第48h可观察到裂殖子,第5d-9d每组小鼠的平均染虫率可达10%-20%(最高峰),染虫率为15%以上的小鼠血液里增殖的配子体,可冷冻(-80℃)保存,复苏后可用于后续试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了新疆地区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发病、流行特点,为该病的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ⅲ)本试验研究,了解新疆牛环形泰勒虫病传播媒介蜱的生物学特性、种群结构、多样性及遗传进化特性为目的,借助病原学、统计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ii)鉴定的璃眼蜱(N=68167)进行了分子多样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牛环形泰勒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蜱为小亚璃眼蜱,其相对优势度为40.48%;小亚璃眼蜱、残缘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嗜驼璃眼蜱的染蜱率分别为100%、81.94%、70.65%、30.00%;四种蜱分别与GenBank上发表的璃眼蜱属的相应蜱种聚类,支持率分别为97%、100%、98%和98%;当以COI序列为靶标时,内群外群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其中本文测定的小亚璃眼蜱、残缘璃眼蜱、嗜驼璃眼蜱和亚洲璃眼蜱分别与GenBank上发表的璃眼蜱属的相应蜱种聚类,支持率分别为100%、99%、100%和98%。(ⅳ)本试验,摸索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为目的,以临床上确诊的60头舍饲患牛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个组,即西药治疗组1、西药治疗组2、中药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在用药后的1d、2d、3d、4d、5d以及7d,分别对每组患牛进行临床症状观察、体温测定、血涂片观察、染虫率统计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表明西药治疗组1的治愈率为86.67%(13/15),西药治疗组2的治愈率为93.33%(14/15),中药治疗组的治愈率73.33%(11/15)。黄色素对于治疗牛环形泰勒虫病(初期、中期感染的泰勒虫病)具有显着效果。最后,根据治疗情况,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控方案。本研究建立了特异、敏感的PCR和qPCR早期诊断方法,并应用所建立的方法调查了解了该病在新疆的流行情况,获得并保存了地方流行虫株,揭示了地方优势种传播媒介蜱种群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的关联性,提出了该病最佳治疗及综合防治方案,为该病有效防控及养殖牛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技术支撑。

伊春阳[2](2016)在《残缘璃眼蜱的超微观察、鉴定及牛环形泰勒虫病治疗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牛环形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Theileriidae)泰勒属(Theileria)的环形泰勒虫,以侵袭牛类动物的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和红细胞为特征的一类蜱传性血液原虫病。牛环形泰勒虫病以肩前淋巴结肿大、稽留热、贫血等症状为主要特征,急性病例常死亡;该病在我区发生、流行严重,如吐鲁番、托克逊等疫区发病率可达60%以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治仍没有特效药物及疫苗。残缘璃眼蜱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流行与媒介蜱的出没规律、携带病原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运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新疆吐鲁番市周边地区部分牛体表及其饲养环境中的残缘璃眼蜱进行了鉴定,并利用三组治疗药物在疫区蹲点治疗了牛环形泰勒虫病病例(N=60),进行治疗效果分析。(Ⅰ)本试验在托克逊县选择约40个养殖户牛场采集其牛体表及其饲养环境中的媒介蜱(N=1088),通过超微观察、进行了蜱种分类鉴定;并通过对璃眼蜱ITS2基因设计通用型引物、PCR扩增与测序,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所采集的1088蜱中368只为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齿式3|3;基节?外矩与内矩约等长,外矩末端稍向外弯;爪垫短,约达爪长之半;雄蜱气门板头部近椭圆,背突渐细;PCR扩增出璃眼蜱种属特异性ITS2基因序列大小为518 bp,与GenBank中登录的残缘璃眼蜱(登录号:KC203394.1)ITS2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9%。结果表明,残缘璃眼蜱是当地的优势硬蜱种之一;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ITS2基因对已吸血的雌蜱(形态已改变)、若蜱以及形态类似的璃眼蜱属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具有鉴别性诊断的意义。(Ⅱ)本研究以疫区蹲点治疗其临床病例为目标,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和PCR检测等方法确诊了60例牛环形泰勒虫病病例,并随机分为4个组;选用3组不同的治疗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即治疗1组(中草药组)、治疗2组(贝尼尔药物组)、治疗3组(黄色素药物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按治疗第1 d、2 d、3 d、4 d、5 d以及一周,分别对每组患牛进行临床症状观察、体温测定、血涂片观察、染虫率统计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表明,治疗3组治愈率为93.33%(14/15)高于治疗2组治愈率为86.67%(13/15)及治疗1组治愈率为73.33%(11/15),治疗3组与治疗1组复发率为0%(0/15)低于治疗2组复发率为15.38%(2/13);不同组患牛治愈后染虫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各处方组差异极显着(P<0.01),治疗2组、治疗3组分别与治疗1组差异显着(P<0.05),治疗3组与治疗2组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治疗3组的药物(黄色素药物组)是三组药物中治疗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最佳药物组;适当配用中草药组药物可对急、慢性牛环形泰勒虫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以上治疗数据可为我区牛环形泰勒虫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郝振江,杨秀娟,杨立安[3](2010)在《牛焦虫病的预防与中西医治疗》文中提出牛焦虫病又叫巴贝斯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需经硬蜱传播的牛的血液原虫病。因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与传播媒介蜱的滋生和消长密切相关,因此有一定的地区和季节性。河北省唐山、秦皇岛两市多集中发生于每年5~10月份的炎热多雨、硬蜱滋生季节。多发生于农

王淑梅,韩丽红,张天勇,岳润杰[4](2004)在《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文中认为黑龙江省绥化北林区某养牛户于2003年冬从望奎县某地购进肉牛14头,品种为当地黄牛和改良牛,饲喂以放牧为主。2004年7月10日,其中9头牛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气喘、下痢、血尿等症状的疾病。截止到9月25日因报告病情较晚,未得到及时对症治疗,1头体况瘦弱牛死亡。通过我区疫情监测站综合诊断,确诊为牛焦虫病。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周源昌[5](2000)在《黑龙江省畜禽寄生性原虫名录》文中研究表明对黑龙江省畜禽寄生虫性原虫名录 ,以其分类、宿主、寄生部位和分布地区进行了论述。

蔡继琨,常跃东[6](2000)在《一起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文中提出 化德县制酒厂肉牛育肥场,是该厂利用酒糟育肥牛的基地,有牛200多头。1999年7月3日接到该场报告,有40多头暴发急病,并死亡2头,10头病危。笔者当日赴该场诊疗,初诊为牛焦虫病,经采取紧急防治措施,扑灭和控制了疫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郑星道,马国明,赵传芳[7](1996)在《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5年3~5月间,蛟河市松江、池水等乡相继发生牛焦虫病。经吉林农业大学小动物医院和蛟河市动物医院化验室确诊为牛巴贝斯焦虫病和泰勒焦虫病。牛巴贝斯焦虫病以急性型为

李玉广[8](2015)在《浅析牛焦虫病的诊疗与体会》文中提出2014年4月,建昌县某养牛小区从山东某地区引入的部分黄牛在一个月以后接连发生了牛焦虫病。笔者同本县动物疫控中心工作人员接诊7个牛群165头黄牛,其中发病96头,死亡9头。所有发病黄牛均相继出现精神萎顿,后期沉郁,体温升高、饮水减少、食欲下降或废绝等症状,部分病牛出现血红蛋白尿,有的怀孕母牛发生流产。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主要症状病牛体温4041℃,且稽留不退;心跳95次/min以

覃荣春,莫凤银,陆玉安[9](2015)在《一例北牛南引疑似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牛焦虫病是由焦虫寄生在牛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经硬蜱传播的流行性血液原虫病,病原体种类繁多,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与传播媒介碑的滋生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除了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外,还与当地某个时段的气候有关。2014年12月中旬贵州省荔波县某新建规模养牛场从北方引进优质肉牛种牛时就曾发生过牛焦虫感染的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以精神沉郁,呈稽留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对牛的危害非常严重。采

刘清河,叶远森,付革非[10](2010)在《一例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文中认为2010年7月15日,一农户饲养的黄牛出现体温升高,反刍停止,可视粘膜黄染等症状。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泰勒焦虫引起的牛焦虫病。经静脉注射三氮咪、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对症治疗4d,15d后随访,症状消失,体温正常,确认为临床治愈。

二、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牛环形泰勒虫病早期诊断方法及其媒介蜱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牛环形泰勒虫病的诊断技术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1.1 牛环形泰勒虫病
        1.1.1 病原形态
        1.1.2 生活史
        1.1.3 传播媒介
        1.1.4 流行病学
        1.1.5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2 牛环形泰勒虫病的诊断
        1.2.1 病原学诊断
        1.2.2 血清学诊断
        1.2.3 分子生物学诊断
    1.3 牛环形泰勒虫病的防治
        1.3.1 治疗
        1.3.2 预防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早期诊断技术的研发
        1.5.2 地方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及流行虫株的分离
        1.5.3 牛环形泰勒虫病媒介蜱生物学特性分析
        1.5.4 基于早期诊断的综合防治措施的推广应用
    1.6 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牛环形泰勒虫病PCR、q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试验结果
        2.2.1 血液源T.annulata扩增、测序
        2.2.2 PCR条件优化结果
        2.2.3 PCR的特异性试验结果
        2.2.4 PCR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2.2.5 qPCR标准阳性模板的鉴定
        2.2.6 qPCR反应体系与条件的确定
        2.2.7 标准曲线及荧光定量PCR灵敏度试验
        2.2.8 稳定性试验
        2.2.9 特异性试验
        2.2.10 临床样品检测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新疆部分地区牛环形泰勒虫流行病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来源及采集方法
        3.1.2 试验动物来源
        3.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3.1.4 媒介璃眼蜱形态学鉴定
        3.1.5 牛源性和蜱源性环形泰勒虫的检测方法
        3.1.6 牛环形泰勒虫吐鲁番流行株Ta-t in vivo扩繁试验
    3.2 试验结果
        3.2.1 璃眼蜱形态学鉴定结果
        3.2.2 牛血源性和蜱源性环形泰勒虫的检测结果
        3.2.3 吐鲁番流行株Ta-t的 in vivo扩繁试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牛环形泰勒虫媒介蜱—璃眼蜱的种群结构及其进化树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来源及采集方法
        4.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4.1.3 媒介璃眼蜱的鉴定、区系分布及种类组成分析方法
        4.1.4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璃眼蜱类
    4.2 试验结果
        4.2.1 新疆部分地区璃眼蜱的区系群落、结构调查结果
        4.2.2 璃眼蜱类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进化分析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新疆部分疫区牛环形泰勒虫病的防治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
        5.2.1 综合诊断结果
        5.2.2 治疗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5.5 综合防控建议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2)残缘璃眼蜱的超微观察、鉴定及牛环形泰勒虫病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牛环形泰勒虫病及其防治现状
    1.1 牛环形泰勒虫病概要
        1.1.1 病原学特征
        1.1.2 生活史
        1.1.3 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流行病学
        1.1.4 牛环形泰勒虫病的诊断
    1.2 牛环形泰勒虫病媒介蜱的概况
        1.2.1 生物学特性
        1.2.2 危害
        1.2.3 蜱类DNA序列分析
    1.3 牛环形泰勒虫病防治现状
        1.3.1 治疗
        1.3.2 预防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2章 残缘璃眼蜱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蜱虫来源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处理
        2.2.2 蜱虫DNA的提取
        2.2.3 引物设计
        2.2.4 残缘璃眼蜱ITS2基因的PCR扩增
        2.2.5 目的片段回收与纯化
        2.2.6 标准阳性重组质粒的构建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残缘璃眼蜱形态学鉴定结果
        2.3.2 残缘璃眼蜱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4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吐鲁番市周边地区牛环形泰勒虫病治疗效果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临床样品来源
        3.1.2 主要试剂与药物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临床症状诊断
        3.2.2 病原学诊断
        3.2.3 分子生物学诊断
        3.2.4 治疗方案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3.3.2 病原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结果
        3.3.3 治疗效果观察结果
        3.3.4 不同治疗组差异分析结果
    3.4 讨论与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3)牛焦虫病的预防与中西医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临床症状
二、病理剖检变化
三、实验室检查
四、诊断
五、防制措施
    (一) 预防措施由于本病的传
    (二) 治疗措施对本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六、诊疗病例
七、小结

(8)浅析牛焦虫病的诊疗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症状
2 剖检变化
3 诊断
4 治疗措施
5 体会

(9)一例北牛南引疑似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
2 临床症状
3 病理变化
4 药物治疗诊断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5.1.1 灭蜱
        5.1.2 引种前准备工作
    5.2 药物治疗
6 小结

四、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牛环形泰勒虫病早期诊断方法及其媒介蜱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D]. 郭庆勇.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2]残缘璃眼蜱的超微观察、鉴定及牛环形泰勒虫病治疗效果分析[D]. 伊春阳.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3]牛焦虫病的预防与中西医治疗[J]. 郝振江,杨秀娟,杨立安. 兽医导刊, 2010(10)
  • [4]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J]. 王淑梅,韩丽红,张天勇,岳润杰. 贵州畜牧兽医, 2004(06)
  • [5]黑龙江省畜禽寄生性原虫名录[J]. 周源昌.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0(12)
  • [6]一起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J]. 蔡继琨,常跃东.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0(06)
  • [7]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J]. 郑星道,马国明,赵传芳.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6(03)
  • [8]浅析牛焦虫病的诊疗与体会[J]. 李玉广. 山东畜牧兽医, 2015(03)
  • [9]一例北牛南引疑似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 覃荣春,莫凤银,陆玉安. 农民致富之友, 2015(04)
  • [10]一例牛焦虫病的诊疗报告[J]. 刘清河,叶远森,付革非. 吉林畜牧兽医, 2010(09)

标签:;  ;  

牛焦生体的诊治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